作文一:《作文:粘知了》600字
“知了知了……”自命不凡的知了又在拼命地叫唤了,真想捉几只拿来玩。舅舅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地对我说:“走,带你粘知了去。”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兴奋地手舞足蹈。
舅舅首先准备好粘知了的“神秘武器”—一根两米长的竹竿和粘知了的黏胶,我准备好了一个空的大可乐瓶子,全副武装就绪,出发!
一进丛林,满树知了的叫声更是刺耳,让我感觉好像到处都是知了。可仰头望去,却不见一只知了,“这也太难了吧!”我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道。“来,赶紧的”。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舅舅竟然就一下子粘住了两个,这真是一剑双雕啊!两个知了一只翅膀被胶牢牢地粘住,另一只翅膀正极力地往外扑棱,但是无论它们怎么挣扎,还得乖乖地被我拿下放进瓶里。这时,我也有了心情,仔细地寻找着树上的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现了好几只。我自告奋勇,想试着粘一只,但每次还没等我把竹竿放上去,知了就飞走了。舅舅说这是因为我没有看准位置,竿不是放到知了前面就是知了后面了,惊动了它,所以它就飞走了。粘知了要做到稳准快,看准位置,稳稳地把竿放到知了的翅膀上,快速往它的翅膀上一顶,这样一定能粘住知了。听了舅舅的话,我又试着粘了一次,这次还真是粘住了一只。
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舅舅就粘了满满一瓶子,估计能有一百多个呢!
回到家,舅舅把我们的战利品一会功夫就变成了舌尖上的美食—油炸知了,炸出后的知了油光闪闪,又酥又香又脆,真好吃。
这次和舅舅一起粘知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要坚持,只有这样,做事才能成功。
作文二:《粘知了》1300字
粘知了
早就听爸爸说,他单位的知了特别多,他的同事一天能粘到六十来只, 我听了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也能去粘知了呢,终于,爸爸说明天要带我去他单位粘知了,我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小小的我第一次失眠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一改往日赖床的毛病。爸爸为我准备好了粘知了的特殊用具——面筋。匆匆吃完早饭,我们全家便出发了。大约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爸爸的单位。
爸爸先为我借来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并在竹竿的细头粘上了面筋。爸爸告诉我:粘知了要等到中午,天气越热,知了越喜欢,唱得就越欢,并且会从高处退到低处,这样粘知了就容易些。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一点,爸爸看我做作业心不在焉,总是惦记粘知了的事,就让妈妈陪我下去。我迫不及待地扛着竹竿和妈妈一起来到教学楼后的操场上。
远远的我便听见了操场周围的法桐树上知了们的大合唱,那声音是如此的响亮,如此的动听,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准备粘知了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法桐树,把竹竿悄悄靠近知了,刚才我的心还激动不已,现在立刻又变得紧张起来,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不好,还没等我靠近,知了就仿佛察觉到危险,拍着翅膀,“吱”的一声飞走了。“别泄气,继续粘,看~前面树上还有五六只。”妈妈在一边鼓励我。我小心翼翼地把竹竿对准了第二只,就差一点点,又一只知了飞走了。其他的知了也一起飞走了,临走时还撒
了我一脸的尿。我屏住呼吸,猫着腰,悄悄向前面树上的知了靠近,终于第三只知了被我粘住了翅膀,任凭它扑棱着翅膀,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因为它的翅膀被面筋牢牢地粘住了,妈妈赶忙帮我把知了从面筋上扯下来放进袋子里。有了这次的经验,陆陆续续,我又粘住了不少知了。看到袋子里一边挣扎,一边“吱吱”地叫着想要飞走的知了,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但是好景不长,因为长时间仰着头,我第一次感受到粘知了的辛苦:我的脖子累得很疼,脸热得像一块大红布,满头大汗,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妈妈看到我这样,就让我提着袋子,她帮我粘。我虽然很累,但看到妈妈粘,我又着急起来,于是我又继续粘,让妈妈拿着袋子。正当我们粘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爸爸打来电话让我们回去吃午饭了。
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又“趁热打铁”。现在是一点左右,知了叫的更欢了。法桐树上知了成群结队,有的知了在树上的高度不到一米,似乎抬手就能捉到;但是有的知了可能是“惊弓之鸟”,没等我拿着竹竿靠近,就集体飞走了;有的知了则不这样,我粘住了一边的一只,附近的知了继续唱歌,好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于是,我便能在一棵树上粘到六七只。后来我总结了一个粘知了的方法:先听知了在哪棵树上唱歌,然后再看知了在哪里,有的知了的颜色跟法桐的树皮极其相似,需细看。紧接着慢慢靠过去,轻轻地靠近知了,快要到的时候一下子粘住知了的翅膀,同时粘的时候要快、稳、准。有了经验,我粘知了的水平越来越高,粘的知了越来越多,第二个方便袋又盛满了半袋。
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决定结束这次粘知了的活动。经过我和妈妈的共同清点,我们这次一共粘到了119只知了,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妈妈风趣的说:“是火警电话,特别好记。”
粘知了既给我带来了乐趣,又让我学到了知识,我喜欢粘知了。
作文三:《粘知了的回忆》1300字
粘知了的回忆
□周建道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上世纪70年代,粘知了是我和小伙伴们夏日里最富有激情、活力和成就感的一项运动。
“欲先工其事,必先利其具”,粘知了前期得做很多准备工作。
首先是粘知了用的竿子,大多用细直、轻巧的芦苇制成,一般得三四节,而且一节比一节细,最细的一节是苇梢,节与节之间还得用薄铁皮砸制成一个个接头,把不直的芦苇用火烤直,然后一节节接起来。“独木难成林,一竿难捉蝉”,整个竿子连接成十几米长的竿子,即使是躲得再高的知了,也在它的“火力打击范围”内。
竿子做好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做粘知了的黏胶了。我们举着竿子,到处找明晃晃、光灿灿的蜘蛛网,看到房前屋后、廊角檐上的蜘蛛网,我们就像看到宝贝一样,把一个个蜘蛛网缠在细细的竿头上。不知道蜘蛛是怕热,还是它们白天养精蓄锐、晚上“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去了,一张张大网正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即使遇到了正在网上的蜘蛛,只要蜘蛛网又大又好,我们也毫不犹豫地将它赶走。
缠了八九个蜘蛛网后,我们就近找一个比较干净的水塘,把缠满网丝的芦苇梢快速放到水里,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取出,用力将水甩出,小心翼翼地将那层蛛丝捋在竿子的顶端,再用干净的衣服角把水分挤出,又粘又环保的黏胶就大功告成了。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种胶黏性大,来源广,一直是我们最爱用,也最常用的胶。在我们的眼里,最早使用它的人,肯定是既聪明,又能干的人,是我们学习和肯定的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太阳明晃晃地照着,知了在拼命叫着,那便是粘知了的好时节了。我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带上我们的武器,偷偷地溜出家门,开始了我们的行动。
“绿树浓荫夏日长”,那时村庄栽满了大杨树、柳树和泡桐树,细风吹过,大人们在树下乘凉、聊天,忙中偷闲地弄点编织、木工等副业。而我们的心思全放在粘知了上,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我们循着知了的叫声,头昂得高高的,眼睛直勾勾地仔细搜寻,发现目标后,赶紧接上竿子,慢慢地将竿子伸进树杈中,眼睛一动不动地紧盯着知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们屏住呼吸,竿头靠近目标时,轻轻一戳,被粘住翅膀的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我们会快速收竿,欢快地叫着、笑着,把知了放进早就准备好的笼子里的。成果固然欣喜,过程更让我们回味无穷、兴高采烈———我想成语中的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怕是前人们在粘知了过程中感受、创造的吧!
每当我们顶着炎炎烈日疯玩一个上午回家时,便少不了父母的一顿嗔骂。我们全然不顾被太阳晒得热辣辣的脊背、胳膊以及满头的痱子,把知了剪了翅膀,给小弟弟、小妹妹听响,第二天依然乐此不彼。那时候,精神和物质生活极为贫乏,既没有变形金刚、电动玩具,又没有游戏机、电视机、电脑、网络;吃的和今天相比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因此,粘知了就成了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喜爱的、既好玩又刺激的活动之一。
那时的孩子,天天疯跑,却长得皮实,也很少生病,即使有个感冒发烧,喝上几杯姜汤,贴着几片鱼腥草,打上一针便好了,全没今天孩子这般折腾。
再过一段时间,就该是知了一声高过一声叫着的时节了,现在却很少能够听到知了的歌声,更看不到粘知了的少年。粘知了已经成为我记忆里永久地回忆了。
(来源“羊城晚报”)
作文四:《夏天里粘知了》600字
夏天来临的时候,树上的知了已经在歌唱了,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可调皮,拿着自己制作的工具就去粘知了。( 书村网 .mcqyy. )
工具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一根长竹杆(几米长的那种,如果不够长还可以把两根竹杆用绳子接连起来的),一些蜘蛛丝。工具制造是这样的,先在房檐屋角里寻找些蜘蛛丝(尽量多找些),把找到的蜘蛛丝弄成一团就用衣角包裹着,再用牙齿不停地把蜘蛛丝咬成粘性很强的,粘手的一团东西(原先白色的蜘蛛丝变成了黑色的了),弄好后就把这团东西粘在竹杆的末端,然后就拿着竹杆到树底下寻找树干上的知了了。
粘知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眼睛要亮,听见知了的声音后必须立刻发现知了的踪迹,否则会把知了惊吓地飞走了的;第二必须眼疾手快,发现知了的踪迹后就必须立刻轻手轻脚地从知了的背后粘住它,否则又会吓跑了它。其实说着挺容易,粘起来可费劲了,竹杆越长越难控制,那竹杆会左右晃动,不听主人的吩咐,你越想早点粘住知了,你就越不成功。我曾经好几次就因为竹柑晃动把知了吓飞了的,看着即将到手的知了飞走了,心里非常不爽,心想又要再来一次了。
粘了知了后,我们小孩子们常把知了的用来振飞的翅膀剪掉,这样知了就不能高飞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斗谁的知了的叫声大,谁粘的知了大了。
粘知了又是件不好玩的事情,因为衣角上弄蜘蛛丝的黑迹是洗也洗不掉的,我曾经想把痕迹毁灭,可是越洗越大面积,回到家,妈妈不用问就又知道我去粘知了了,又骂了我一顿,说衣服又报废了,并且警告我不准再粘知了。我只好一声不敢出地低头去干活去。
作文五:《暑假见闻——粘知了》600字
暑假见闻——粘知了
明诚小学五年级 班 王琛媛
暑假里,我和爸爸回到乡下姥姥家。听到树上“知了,知了”的叫声,感到非常悦耳动听,这时候,爸爸对我讲起他童年的趣事——粘知了。
我听后心里跃跃欲试,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想粘知了。”于是我们父女两个进行了分工——爸爸去找一根长长的竹竿,我呢,学着做粘知了用的面筋。我按爸爸教的方法做面筋:面粉加少量水,和成小面团,在水龙头下不停地冲洗小面团,把面团里的白色淀粉冲走,最后剩下的就是粘乎乎的面筋。我做好面筋的时候,爸爸也扛回了一根长约六七米的竹竿,我们两个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我和爸爸拿着竹竿、面筋、空矿泉水瓶来到村前的树林里。我们顺着知了的叫声,仰着头,在浓密的树枝与树叶间搜寻知了。爸爸首先发现了一只趴在树枝上的知了,爸爸举起顶端缠着面筋的竹竿,小心翼翼地向那只知了伸过去。我看着竹竿的顶端,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跑了树上的知了。竹竿离知了越来越近,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突然,爸爸的手使劲一抖,一只知了被粘到啦!“粘到了,粘到了!”我拍着手,跳起来。爸爸迅速把竹竿降下来,我高兴地跑过去,知了的翅膀被面筋粘住了,它绝望地“吱吱吱”的喊着,拼命挣扎着。我把知了取下来,放入我带的空矿泉水瓶里。
知了一被放进瓶子,就扇动着翅膀想要“越狱”,可我早已把瓶口封死。它开始展示它那响亮的歌喉,又在瓶底转来转去,活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逗得我哈哈大笑。
通过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我们总共粘了而是二十二只知了,我带着得来不易的“战利品”,一路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作文六:《粘知了,吃冰棒》600字
日期:2012-12-26 15:58? 作者:? 来源:金陵农网
点击:64
老南京们童年记忆中的欢乐时光
暑假里吃过午饭,男孩子们带上工具———长长的竹竿,顶端绑着弯成圆圈的铁丝,铁丝上套着塑料袋,准备去河埂上套知了。女孩子往往跟着自己的哥哥,拎捉到的知了。河埂两边的树长得郁郁葱葱。知了贴在树干上拼命地叫着,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它们的身影,好在那时的孩子个个眼睛明亮,任它们隐蔽得再好,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发现知了,男孩子就悄悄地把套子伸向它们,快贴上时,知了常常已经发觉,慌忙逃跑,不想,正好钻进套子里,此时,经验丰富的男孩子会把套子的口迅速翻转朝下,因为知了多数会往上飞。女孩子上前从套子里抓住知了,放进装知了的袋子。走不多远,女孩手里的袋子就装满了知了,少说也有四五十只!大伙儿高高兴兴地打道回府了。
回到家,挑一些个大的,在火上烤,只需要烤知了的后背,并且是靠近头的地方,那里有一块微微突起的部分。烤熟后,揭开那块壳,里面是香喷喷的“瘦肉”,一丝丝的。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美味。剩余的知了,包括被烤过并且失去“瘦肉”的,是为家养的鸡鸭留的。扔给鸡鸭的知了,要先破坏它们的翅膀,否则,它们很可能会趁机逃跑。鸡鸭身手敏捷地啄食着知了,有时吞急了,知了到了它们的肚子里,还在一个劲地叫呢!鸡鸭闹不清怎么回事,吓得东逃西窜,无奈那声音始终追随着它们,逗得喂食的孩子乐不可支。听大人们说,吃了知了的鸡鸭,下的蛋又多又大。这种两全其美的事,哪个孩子愿意放过呢?
作文七:《“粘知了”与员工培训》700字
“粘知了”与员工培训
《论语》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往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似乎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有甚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假如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末往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假如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假如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轻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妥~固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见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样能捕到知了呢?? 实在~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和粘知了类同~只是处理的对象和复杂程度不同罢了。
培训一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古人的这个故事可以说语重心长~既告知我们企业培训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告知了我们应当培训哪些内容。
1 / 2
在日本~一个贴商标的工人必须经过两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么简单的一种工作~为何要这么做呢?由于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最高工作境地下工作的工人。在思科~员工培训的时间没有规律~他们以为业务和培训是一体的~培训是无时不在的。这么说来~所有良好的培训都为了到达第三个层次———那个工作的最高境地。
?粘知了?的故事~夸大的不是技能而是态度的改变。而我们的企业通常定培训目标时总夸大学员完成培训后能够做甚么~即通过培训学员到达其知识、技能方面的上进。固然~对态度的改变的确复杂很多~要让学习者到达这样的境地~需要我们建立共同的远景和配套的管理鼓励措施。
2 / 2
作文八:《2014.8.16粘知了》600字
粘知了
童年的乐趣就像天上的星星,怎么也数不清。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粘知了了。
一个夏日炎炎的上午,爸爸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作业做得也不错,今天就放松一下,领你去粘知了去.”我高兴极了,我们带上了一根长竹竿,又合了一块面团,拿上一个塑料袋,上路了。
我和爸爸来到了一片树林,这里树叶茂密,大树遮天蔽日,我们在树下感觉到很凉快。知了欢快的叫着,我和爸爸准备大干一场。
我们把面团放在长竹竿的一头,开始寻找知了。虽然这里有很大的声音,但能发现的还真少。因为这里枝叶太茂密,都把知了挡的严严实实的,根本找不着。我跟爸爸找了许久,结果还是个零。但我们依然在寻找,因为我们有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仰着头搜寻,仔细的搜寻每一条树枝,还是没有发现。
我突然发现了一只知了,我把竹竿缓缓上升,心里想:一定成功,一定成功!但实事并非如此。不知是我心太急,还是它太敏感,哇的一下飞走了。爸爸说:“抓知了要小心,用竹竿顶上那块面团一碰就行了。”我牢记爸爸的话,又开始仔细的寻找知了。突然又看见了一只知了,我小心翼翼的靠近,我屏住呼吸,用面团一碰,哈哈,到手了。知了吓得叽哇乱叫,不停地拍打翅膀,想要飞走。但是面太粘了,它飞不了了。我高兴地把知了拿下来,放进了塑料袋里。哈哈,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抓到知了了。我非常地高兴。这一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一共抓到了14只,6公8母。我把它们放在塑料袋里,
看着这么多的知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脱离了大自然,我有点不忍心。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它们放飞蓝天。
童年的乐趣就像五味瓶,有开心、有伤心、有感动、有欢乐、有害怕,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体验过这些。回想一下,难道不是吗?
作文九:《“粘知了”与员工培训》1000字
“粘知了”与员工培训 二启示录Revelation
富翁的大房檐
有位善心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的要求营造 的师傅,把那四周的屋檐建加倍的长,以使穷苦无家的人能 在其下暂时躲避风雪.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在 屋檐下,他们甚至摆起摊子做买卖,并生火煮饭.嘈杂的人 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不悦的家人也常与寄在檐下者 争吵.
冬天,有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交口骂富翁的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因为房檐
居然被掀了顶,村人都说是恶有恶报. 特别的长,
重修屋顶时,这次富翁只要求建小小的房檐,富翁把省 启示:
为什么同样的善心,却有那么大的不同?寄人檐下的 感觉和生活在独立房子中的感觉是大大不同!你知道生活在 富翁的大房檐下,那些穷苦的人们会得到哪些的感受?而生 活在独立受尊重没有比较的房中,那些穷苦的人们又会有哪 些感受?
在组织或团队中,什么样的状况是等同于寄人檐下?事 事都要依靠你?不放心同仁处理事情?常常要看脸色办事? 以防弊为基础设立的运作结构?还是??.什么样的状况是 有独立的空间?给予清楚的目标?规范内自主,给予做事的 空间?还是以核心价值交付责任,启发能
"粘知了"与员工培训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 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
一
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
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 了5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 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 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 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 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 自
启示:
其实,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和"粘知了"相似,只是处理的对 象和复杂程度不同罢了.培训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 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 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 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这个故事可以说意味深长, 既告诉我们企业培训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告诉了我们应该培训 哪些内容.
在日本,一个贴商标的工人必须经过两年的培训才能上岗, 这么简单的一种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能 92ZheiiangBusinessman 的培训
.而我
够做什
进.当
这样的
重问任能真当负长
作文十:《粘知了,吃知了-香酥炸知了》700字
粘知了,吃知了-香酥炸知了
粘知了,吃知了-香酥炸知了
怎么拍,怎么看,都是一盘黑乎乎的东西。这是啥,香酥炸知了。你吃过吗,味道嘛,自然没的说~香就一个字~这玩意儿,只有亲自品尝之后才晓得个中滋味。
这盘知了可是我们亲手逮来的,吃起来味道就更不一般了。您要是胆小害怕咱也没啥可说的,拍砖的那位,这大热天的,您就省省力气了吧。
原料:
知了、油、盐、八角。
做法:
1、知了用清水浸泡,冲洗干净;
2、沥干水分,剪去翅膀;
3、添加没过的水以及盐和八角,大火煮开;
4、关火浸泡30分钟;
5、捞出沥干水分,在室外晾干表面的水分;
6、起油锅,油热后,下入知了,中小火炸制;
7、炸至表面香酥,捞出控油;
8、在厨房专用纸吸过油后,装盘即可。
温馨提示:
1、煮后的知了浸泡一段时间,会更入味;
2、煮后的知了在室外晾干,是为了油炸时不溅油;
3、知了的皮较厚,需要小火慢炸些时候,表面才会香酥,也可复炸一次; 4、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蘸椒盐或其他调料食用;
5、一次吃不完的知了,可煮好浸泡后,捞出用保鲜袋分装冷冻,吃时提前解冻,然后油炸即可。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小时候捉的蚂蚱、豆乖、知了、马猴、蜂蛹还有麻雀、青蛙腿,嘿嘿,哪一样不是咱口中的美味呢,那时候有几个家长会舍得用油给炸酥了喂我们这些小馋猫呢,不过是自己趁大人烧火做饭时,用未燃尽的草木灰给埋起来,然后推到灶膛一侧,远远地烤着火。闻着香味飘出的时候,心急火燎地用烧火棍把草木灰里埋着的食物给掏出来,抖落抖落表面的一层黑灰,然后嘎嘣丢进嘴里打牙祭了。
侧仰着小脸,蹲在灶膛口期待野味出炉的那一份急切的盼望哟,在三十多年后的今日,重又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