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战争与和平内容简要》4300字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精彩对白
【小说】--精彩语句或段落
1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她)的芬芳。 1
2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3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
4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
5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6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
7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8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9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
10帝王——是历史的奴隶。
11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12好的统帅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质,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类最高尚、最好的品质——爱,诗,亲切,哲学的、探究性的怀疑。他应该是克制的,坚决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上帝不许他有人性,不许他爱什么人、同情什么人,想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13“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14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15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我们不知道的规律,正如同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16为什么从未留意到这高高的天空呢?不过,如今总算注意到了。我真是幸福,没错。除了这辽阔的天空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虚都是欺骗,除了这天空外,任何东西都有不存在。
17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单纯地,却是合乎时地举了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
2
18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19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
20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结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发问了。
21“不,生活并不在卅一岁结束,”安德莱公爵忽然最后地、断然地决定了。“单单是我知道我心中所有的一切是不够的,一定要大家都知道这个:彼埃尔和那个飞上天的姑娘也在内,一定要大家都知道我,要我的生活不只是为了我自己,要他们的生活不是和我的生活那么毫不相干,要我的生活在大家的身上反映出来,要他们和我在一起生活!”
22一个妩媚聪明的妇人的名声那种不可动摇地确定在叶仑那·发西莉叶芙娜·别素号娃的身上,以致她能说出最俗气最愚蠢的话,而大家仍然称赞她的每一句话,在她的话里面寻找深奥的意义,而这却是她自己没有想到的。
23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
25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
26“他不会有任何自己的主张。他不会去计划什么的,也不会去做什么的,”安德莱公爵想,“但是他要听一切,要记得一切,要使一切各得其所,不会去阻挠任何有用的东西,不会许可任何有害的东西。他知道,有一种比他的意志更有力、更重要,——这是事件的不可避免的趋向,他能看见这些事件,能了解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了解这个重要性时,他能不干预这些事件,能够放弃他的个人的意志,他的个人的意志是另有目的的。 27“啊,我的朋友,近来我觉得活着是痛苦。我知道,我懂得太多。人不适宜尝试善恶的知识的果子??”
28他所感到的意识,是对一切人世的事物的疏远,和身体的快乐的、奇怪的轻飘之感。他不着急,不焦虑,等待着他就要遇到的东西。那个严厉的,永恒的,不可知的,遥远的东西,——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地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和他靠近了,并且,由于他所感觉的身体的那种奇怪的轻飘,几乎是可能的,实在的。 3
凯蒂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凯蒂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凯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凯蒂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最后以安娜,渥伦斯基和凯蒂,列文做对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4
作文二:《战争与和平小说内容》1800字
战争与和平小说内容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文本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1812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部小说讲了什么内容。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之后~法国和俄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可是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丽娅之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希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刚刚留学归来的好友皮埃尔〃别祖霍夫~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是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库拉金公爵看到这一点~便企图把美貌但品行不端的女儿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同年11月~安德烈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安德烈历尽种种艰难后回到秃山。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
1 / 4
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时死去了。安德烈陷入孤独和绝望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皮埃尔发现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存在暖昧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他与多勃赫夫进行决斗。在幸运地击倒对方后~皮埃尔即与妻子分居~他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问题的困扰之中。不久~皮埃尔加入了共济会~得出了一套生活的哲学。他又怀着宽宏大量之心~接回了妻子。
1807年2月~俄奥联军在埃尔劳与法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鏖战~双方损失都很惨重。6月拿破仑与沙皇签署了和平协定~暂时的和平生活开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公爵。在公爵家里~他立即为充满生命力、美丽动人的公爵的女儿娜塔莎所吸引~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但秃山老公爵认为她不够富有~年龄太小而加以反对。最后双方相约一年后成婚。不久~安德烈出国了。娜塔莎伤心地答应等待一年~却又无法忍受寂寞。她结识了爱伦的兄弟阿纳托尔。在他的诱惑下~两人决定私奔。至此~她与安德烈的婚约宣告无效。这对安德烈骄傲的性格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为此他痛苦不堪。然而由于军务缠身~他对此事又渐渐淡忘了。
1812年~拿破仑率先撕毁原来的和平协定~指挥军队跨过涅曼河~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年迈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心
2 / 4
阻止法军继续向前推进~但由于战术失误和其他原因~并未使俄军毕其功于一役。战役还不断进行着~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最后~俄法军队在博罗狄诺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显然~这是俄军所进行的最糟糕的战役。库图佐夫不得不痛心地宣布军队无力保卫莫斯科~拿破仑则作为胜利者进抵又一座空城。安德烈在博罗狄诺战役中身负重伤。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意外地在伤员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精心地看护他。彼此间又旧情重萌~但为时已晚。安德烈伤口恶化~不久即在睡梦中逝去。
皮埃尔留在莫斯科~决意做一名民族英雄。他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在解救一位遭受法国士兵凌辱的俄国妇女时~他被捕成为俘虏。皮埃尔的妻子爱伦在战火中仍然难以抑止自己的放荡行为~最后~因误食堕胎药而死亡。拿破仑的军队在空城莫斯科完全分崩离析~他疲劳地等待着~寄希望于沙皇要求他签订和平协定。但是这一天迟迟不来~他只好放弃莫斯科回师法国。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成为一群落荒而逃、恣意抢掠的乌合之众。在哥萨克人的不断骚扰下~大量俄国战俘被解救~皮埃尔也重获自由。俄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皮埃尔又回到了莫斯科~恢复了同罗斯托夫和保尔康斯基一家的友谊。娜塔莎吸引了他~而他也突然意识到娜塔
3 / 4
莎已长大成人。于是时机一成熟~他就恭请她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与此同时~娜塔莎之兄尼古拉也正在考虑娶安德烈之妹玛丽娅为妻。皮埃尔与娜塔莎结为伉俪~生活幸福。这位曾经单纯而轻浮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他们结婚8年后~养育了4个可爱聪敏的孩子。娜塔莎完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们。他们发现彼此的生活实现了他们过去的梦想。尼古拉虽然无法完全肯定自己对玛丽娅的爱~却懂得这桩婚事明智适宜。他们收养了安德烈的儿子尼古路什卡~生活也十分快乐幸福。
4 / 4
作文三:《战争与和平简介_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1200字
战争与和平简介_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文本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1812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
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婚后不久的彼尔因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他为了保护自,,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霎时觉得.i1766.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烈?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
1807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1809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
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1812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
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作文四:《《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800字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闻名世界的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哲理深邃。
内容简述:,,,,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
青年公爵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
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婚后不久的彼尔因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他为了保护自,,月,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霎时觉得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
,,,,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年春天,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
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
告无效。
,,,,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 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
战役中身受重
作文五:《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1200字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荟萃 **的故事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入了党。**提出“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19484年5月初~**所在部队参加在冀热察战役。XXX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的
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修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殊模范工模事”.提供 19489年5月25日~进攻攻XX县城的战斗打响。董**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除--隆化中学。临出发中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破“爆破元帅”的**~“代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是到隆化中到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让下来:”他带领战下
友接连炸毁了敌人炸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地角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隐形暗堡的机形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部受阻~而派去爆破的受
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又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友时~他的左腿被时
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枪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涸道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安滑滑了下
1 / 3
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已会有更多的战友会
牺牲。**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存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左燃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裂形暗堡被形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用自了己年轻的生命为部己
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利仅仅19岁。 战争座谈会会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灾 战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方1,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了己方和敌方~军人和平民己。,。2,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间3,破坏生态平衡~环境破
污染。,。4,破坏人类文明。,,5,破坏经济。,6,战后人们的战心灵创伤~难以愈合。以7性别失衡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现代的战争变成了高科技的代战争。现战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命环境的破坏程度~环
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超 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生10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使交惨
战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民影响,使民族交恶、兄弟影反反目成仇,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使许多人类优秀到的文化遗的产惨遭厄运。所以~人类社会应该采取有以效手段制止战争:效
第一~树立联合国的权威~发挥树联合国的更大作用,第二联~~世界各国应加强立法~防止好战分子的上台,第防三~各国、三各地区间应加强协商与对话~在和平共强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处
解决一切争端,第四~各国人一民应加强反对霸权主义、民反对反强权政治的宣传力度。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摆脱战争带能
2 / 3
来的劫难。
3 / 3
作文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内容解析》25000字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内容解析与教学重点视频脚本
主讲人:张斌平 胡小彬 罗劲松
这个选修模块是高中历史传统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在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始成为高中历史的选修部分。所以我们在对内容进行解析和重点分析之前,就有必要从整体上再回顾一下二十世纪的历史的主干。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变几乎来说,是以国际战争,国际关系格局为主线。
我们知道1904年,俄英法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到1914年,就爆发了当时最欧洲地区最先进的国家为中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战争到1918年结束,而仅仅经历了将近20年的和平,就发生了大家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仅仅是发达地区的发达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世界各大洲,各个类型的国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战斗,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又迅速地由法西斯联盟和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的斗争,也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局面,一直持续到1991年。
我们一般都公认20世纪的战争具有总体战、全球战等等特点,所以对于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内容简评之前,我们恐怕首先就要确立一个观点。因为他刚刚过去,因为他充满丰富的对人,对国家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可说的话也很多,可选的内容也很多。我们这里对于内容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选择性的举例,话句话说,对这个模块的教学,一定首先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对于这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来出发,以这个教学目标为主导,来选择历史内容,抽取历史细节。我们这个模块真正的难度恐怕也在这里。比如要提高,我们老师这种对于历史内容的选择能力,是非判断能力,才可能获得我们应该给予的,当代青少年从中应该汲取的营养,而对他的人生有指导意义,这样,我们三位才选择了这6个话题跟老师们进行交流。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以一战为例,二十世纪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在人类战争史上,跨越国界、洲界的战争早巳有之。但世界大战这一概念到20世纪才出现。这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发展完善的结果。具体说,综合分析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背景上:
从战争起因上讲,大国的利益巳遍及全球,殖民地冲突、贸易冲突及20世纪才有的地缘冲突,都可能诱发战争,并使战争跨越大陆和海洋。从战前准备上讲,各国在政治、经济、地理各个方面存在着多重目标,造成多重矛盾,每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矛盾,因此需要结成并扩大政治军事联盟,这种联盟导致的冲突必是世界大战。从战争规模上讲,19世纪巳提出总体战的思想,但这种无限战争的物质基础,只有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后的20世纪才具备,主要交战国家动员上百万军队,耗费上百亿战费,都打破了近代战争的临界线。从战争手段上讲,科技革命为武器的强化提供了条件,20世纪初开始大量装备的机关枪和速射炮,一战中出现的作战飞机、坦克和化学战剂,都使战争的破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战前,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和北非两个边缘地区。巴尔干最终点燃了导火索,来自于这一地区冲突的不可控性。北非的阿拉伯人本身不能挑起战争,巴尔干国家之间却打了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都有着巴尔干各国的利益诉求,却又连着各主要强国的神经。萨拉热窝事件甚至连塞尔维亚政府也控制不了。结果是,奥塞冲突的升级使德俄卷入,俄国又使法国无法脱身,英国被拖进战争则完全是因为它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能力。
(2)为什么说西线阵地战决定了一战的成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西线,因为德国的战争计划都是围绕着击败法国制定的,它没有征服俄国的计划。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在向俄国宣战后,却集中七倍多于东线的兵力首先投入西线攻势的原因。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使德国多年制定的西线战争计划彻底破产,并宣告了一个德国最忌讳的阵地战——消耗战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德军通过一两次大规模决战取胜的机会不再存在,无休无止的流血战斗及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使得经济和资源的综合对比成为影响战争的决定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阵地战,无论其规模、时间和代价,都是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的。德、法、英这三个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长达四年陷在阵地战的泥沼里。这种战争虽然打法陈旧,法英仍然看到一线希望,那就是德国的战争资源日渐枯竭。1917年的俄国革命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但第二年德国便发生了全国性的政治罢工;无限制潜艇战更导致美国参战,使套在德国脖子上的封锁绳索,被彻底勒死。虽然联军的兵力兵器优势,并没有直接导致德军覆灭,但消耗战终于将德国整个国家拖垮。 (3)一战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一战除导致直接交战国的人口减少了二千余万,还迫使它们依靠极度动员国民经济来维持军工生产,从而导致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保守党领袖鲍德温仍然认为:“我们生活在上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对大战的一些记忆仍然使我们厌恶。”一战的代价如此之大,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这就催生了战后和平主义的主张,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旨在维护和平和裁军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一战还改变了旧有的世界政治格局。俄国由欧洲的“反动堡垒”,一举变成“决定世界各国人民大众命运最大的因素之一”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英法虽取得大战的胜利,却债务累累,美国开始发挥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伴随欧洲传统势力的衰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始觉醒。
一战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思想界带来巨大冲击,几乎宣告欧洲文明已走到尽头。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解决历史固有的矛盾和冲突;工业文明的成果用于战争,被认为是文明的没落。从价值观上讲,欧洲进入一个充满危机感和幻灭感的时代。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则充满异化的特征。人们很难从不断激化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找到文化的出路及个人的出路。人们必须适应不稳定的二十世纪,这个世纪的思想比任何世纪都丰富、都混乱。
(4)机遇与挑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影响中国的,
对于一战给中国造成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老师们想必不会在教学中有太大的障碍,但是多数同行可能只是停留在成就民资春天与引发五四运动之上,欠缺更加全面的眼光。表面上看这场战争离中国很远,其实这场看似远离我们的战争,实际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简单的说,可能就有十个方面之多:一战让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使中国民族工业实现了蓬勃发展,部分产品高姿态打入国际市场,在此大家不妨使用一下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界博览会的例子。一战使中国人民看清楚了北洋军阀政府利用战争攫取自身利益,用国人的鲜血换取政治利益的反动卖国性,为之后发生的革命,包括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提供了民众支持。一战让传统的殖民强国英法泥足深陷,为日本和美国这些后起的帝国主义进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为日本扩大在华势力铺平道路,使得中国人民面临新的侵略压力,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国际外交环境。一战使俄罗斯帝国结束,保证了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安全。沙皇俄国是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灭亡,让中国北部边疆危机一度减轻。一战的结束使欧洲逐渐失去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也就是说亚洲的政治地位也就相对提高了,而中国又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外交上获益良多。特别是在之后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政府不但收回了山东权益,而且赢得了列强形式上的平等尊重,直到三十年代初,这种局面才因日本的侵略活动而打破。一战使英国势力缩减,特
别是使英国对中国西藏地区的侵略野心受到抑制,民族分裂势力一度偃旗息鼓。一战使德国沦为战败国,不但因此结束了所有清末同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条款,也使得之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得以同德国建立比较平等,甚至相对亲密的外交关系。这对于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引进大批德国武器,建立德械军队非常重要,而这些战斗力较强的德械军队在后来抗日战争的初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十几万华工通过欧洲之行,成为了具有新思想新视界的新人,对世界对中国对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大大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一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为什么一战后的和平被称为“虚假的和平”,
凡尔赛会议的目的是重建欧洲和平,但这个和平只属于战胜者。和平被认为已变成战胜国统治的工具,同时就留下战败国不满的祸根。人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看到的多是英国的绥靖主义,美国的中立政策和法国的无所作为。而在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的年月里,人们看到的是德国失去了一切。德国人不问这一切最初是因为什么,他们把一切灾难都归因于那个和约——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战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基础,却没有奠定持久和平的基础。如果说,凡尔赛和约就是一战后人们所期待的和平。那么,美国离开了它,意大利始终牢骚满腹,英法联盟因分歧走向瓦解,俄国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大国不满,小国同样不满,匈牙利强烈要求修改不合理的边界,罗马尼亚得到大片领土,还威胁要退出和会。把战争目标直接变成和平基础,等于把未来的安全建立在沙滩上,一旦遭遇风暴——经济大萧条和民族主义浪潮——离战争确实就不远了。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一个惩罚性条约;华盛顿条约则是调解主要战胜国内部矛盾的一个限制性条约。美国并不能在外交上压服日本。真正让日本感到难堪的,是其十年一场战争维持的经济扩张,是畸形的、缺乏竞争力的。而如果没有了战争,又会怎样呢,一次大战一结束,日本就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日本既不存在德国的复仇问题,也不存在意大利的分赃不均问题,它还是在反对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立场上,最终与德意走到一起。
(2)应该怎样认识1928年订立的《非战公约》,
英法两国是欧洲战后和平体系的主导国。但他们在和平来临时,却找不到一个共同的行动目标。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使法英和美国又重新站在一起。但英国保留了承担条约义务的先决条件;法国则附加了不承担放弃战争义务的几项说明。当时有一种比喻,非战公约是一系列止痛药式公约中的最好标签,但它只代表消除和避免疼痛的一种美好愿望——却为未来实现和平愿望提供了第一个法律文本。
对于非战公约须说明一点,由于英国照样可以在印度使用武力,并挑起第三次阿富汗战争,还有法国进行的摩洛哥战争,似乎都不涉及世界和平和安全,更谈不上由谁来仲裁的问题,这个以放弃使用武力解决争端为宗旨的条约,对大多数弱小民族和国家来讲,毫无意义可言。
(3)艰难的和平——为何不该低估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它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4月18日宣布解散,一共存在了大约二十七年时间。先后有63个国家曾经加入过国联。旧中国政府也于1920年加入国际联盟。从教材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并不
需要对这个联盟本身的建立与发展做过多的讨论,而应着眼于其历史作用,特别是在维护和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在此首先要强调,在我们的周围长期有着这样一种偏颇的观点,就是过分贬低国联的历史作用,通过一大堆的反面例子,诸如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无视,对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的纵容等,简单的认为国联就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最终也没有能够阻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动机到结果都是失败的。
实际上,国联作为近代国际组织的发展史乃至人类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国际联盟的出现既是战胜国维护既得利益的手段,又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还包括理想主义风潮兴起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每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新秩序都是战胜国建立的,所以国联被英法等国主导也并不奇怪。究其根本,当时人们建立国联的本意还是为了寻求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好方法,以避免世界大战再次发生。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国际政府意义的具有广泛职能的普遍性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发展史中第一个为和平目的而设立的国际体系。国际联盟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对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遗留问题,对缔结和约、裁军、解决国际争端和稳定国际局势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对调解瑞典和芬兰有关奥兰群岛之争,立陶宛和波兰有关维尔纽斯之争,土耳其和伊拉克有关摩苏尔之争,此外还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斡旋,为结束旷日持久的查科战争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国际联盟还关注并协助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知识产权交流、奴隶贸易、鸦片贸易、难民及妇女权利等问题。可以说国际联盟无论对国际社会的进步还是对国际组织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说,国联是理想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实践,是集体安全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国际组织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为将来联合国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当然,也不可否认,国联先天的一些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最终失败。首先就是没有武装部队。没有武装力量,就没有实际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的组织,必然是涣散的。其次是缺乏常设组织。这导致国联对国际事务反应缓慢,如对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调查,都拖拖拉拉了一年多,结果虽然出来了,但是侵略行为已经成了即成事实,难以改变。其三是决议需要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这一条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形同虚设,因为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对对自己不利的决议投赞成票,结果就是在关键问题上什么也一致不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国联的参加国缺乏广泛代表性。不但广大亚非拉的殖民地国家被完全剥夺了参加的权力,一些西方大国也因为自身利益的原因而没有加入或者中途退出,使得国联根本无法有效的平衡各方利益,体现各方的需要,最后必然破产。
幸运的是,国联的这些缺陷被后人充分的吸取,在然后建立的联合国中得到改进,最终让国联的理想得以实现,仅就这一点,其功绩就不应抹杀。
可见一战结束后的反思,可以说不理想不成功。主要体现就是虚假的和平,非战公约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根本上说,一战后的反思,主要是就战争来反思,所说的复仇,实际是重复的报仇,所以难以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国际联盟也提示我们,联盟的失败是一种进步的失败,是一种进步探索中的失败,所以它也体现了,人类在一战之后,反思所产生的初步成果,而这个初步成果还不足以达到协调国家之间的利益,来实现和平的这项目的。因此,从消极面上来说,在二战中发生的就不可避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追溯二战历史,侵略战争是从何时打响的,
由于一战教训惨重,在战后催发了一个与和平有关的条约化时代。而第一个明火执杖破坏和平的国家,却不是来自欧洲的战败国德国,而是来自亚洲的战胜国日本。日本军队在1931年9月18日,以突然进攻中国东北的事实,树起通向二战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给后来的德国提供了一个无视国际公约的反叛的先例。
德国和日本,分别是欧洲和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制造者。一战宣告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失败,却没有改变同样是军国主义的日本对和平主义的不信任。德日两国走上与世界为敌的战争道路,与其说是因为它们反对什么压迫条约或限制条约,不如说它们原本就是帝国主义里最好战的国家。1936年11月,分别在国内建立起希特勒一党专制和天皇制军部独裁的德日两国,走到一起,结成法西斯政治同盟。
这一同盟的另一个参加者,就是公开鼓吹“罗马子孙的好战精神”的法西斯意大利。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束了它与英法之间脆弱的联盟。1937年,意大利正式加入德日**协定。当年,即发生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法西斯主义从社会思潮发展到独裁统治,再至政治同盟的过程,就是法西斯国家寻找战争目标的过程,是从局部战争向全面战争过渡的过程。
(2)绥靖政策是怎样导致二战爆发的,
关于绥靖政策可以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洛迦诺公约,一个就是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的分水岭,是1936年德军重占莱茵兰,洛迦诺公约被抛弃。希特勒政权一开始并不具备改变现状的力量和资源。在当时,英法完全有能力遏制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如果说他们无力干涉萨尔区的公民表决,他们确实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开进莱因非军事区的德国步兵消灭掉。这次事件不仅结束了洛迦诺公约,也使法国把对德外交的主动权,交给奉行绥靖主义的后台老板英国。既然英国可以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在更早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上,英国还拒绝了美国的“不承认主义”声明,接下来在慕尼黑发生的出卖行为就绝不是偶然的。当希特勒进一步对波兰走廊提出领土要求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二战有两个主战场,欧洲战场以苏军的作战为主,太平洋战场以美军的作战为主。苏德战场存在着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两个转折点,太平洋战场也存在着中途岛战役和瓜岛战役两个转折点。下面就对上述几个转折点的地位作一个对比分析。
法西斯德国赖以在短时间内征服欧洲的闪电战,是在哪里被粉碎的,是在莫斯科城下。莫斯科战役不仅宣告德国横行欧洲两年不败的战略进攻的破产,苏军从克里米亚直到沃尔霍夫河达上千公里战线上的反攻,更沉重地打击了轴心国的嚣张气焰。斯大林格勒战役无疑是夺取战略主动权的关键之战,用斯大林的话说,“斯大林格勒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但德军上层认为,莫斯科战役前有关掉头向南进攻的命令,巳造成东线战场的转折。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已无力展开全线进攻,为确保对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战,还不得不抽调北方和中央战线的部队南援,使上述两个方向的德军被迫转入防御。这就使苏军得以集中强大的预备队,在南线防御战大量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后,迅速转入反攻,合围消灭德军主力。
和一战初期的马恩河战役一样,莫斯科战役是生死存亡之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则与凡尔登战役一样,是战略进攻权易手之战。没有前边的转折,就不可能发生后面的转折。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不仅是中太平洋海空控制权易手的转折点,还为接下来发生的瓜岛反攻,彻底改变西南太平洋日攻美守的局面,提供了保障——日军在瓜岛作战巳丧失航母编队的支援,最后落得只能依靠驱逐舰偷运援军和物资的地步。 (3)应怎样看待苏联出兵和美国投掷原子弹对日本投降所起的作用,
冲绳战役结束后,美国最后战胜日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美国有两个顾虑,一是进攻日本本土的伤亡代价,二是部署在中国大陆的百万日军继续抵抗的问题。前一问题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加速日本投降,从外交上堵死日本的退路,就离不开苏联参战;后一问题的前提是
美国不能指望**的军队发动反攻,美国在海上拥有绝对优势,但大陆作战则是另一回事,只有依靠苏联出兵,才能彻底消除日本军方的幻想。
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使其军方找到一个缩短战争时间的有力武器。美国开始考虑苏联参战的后果,并迅速拟定了使用远程轰炸机对日本实施原子弹攻击的作战命令。苏军在远东也加快了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一场苏式闪电战的部署。日本此时正寄希望于苏联能出面斡旋和平,并派出谈判特使。8月6日,美国赶在苏联参战前,向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子弹。8月8日,在日本不顾原子弹轰炸仍然期待的日苏会谈上,苏联宣布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苏军进攻当日,,美战略空军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日本政府在外交无望、关东军巳经瓦解、本土又遭到毁灭性攻击的情况下,最终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仅就导致日本8月15日投降的现实因素看,苏联参战的作用是明显的。另一方面,美国当时只拥有两颗原子弹;对日本而言,原子弹攻击和使用340架超级空中堡垒实施燃烧弹轰炸,造成的伤亡并无多大区别。问题在于,只要美国不愿意付出几十万人的代价登陆日本本土,一两件超级武器就不可能代替苏联参战的作用。
(4)中国是如何成为二战的“第四巨头”的,
1944年,在美国举行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一位美国代表明确指出,美英苏中四大国有权奠定未来国际组织的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与中国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下面举例说明。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团,其中,中国内地22个师团,东北13个师团,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只有10个师团。南方军的作战兵力甚至比美、英等国军队要少。进入1942年,由于“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在主观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缺乏足够的兵力去进攻美英军的两翼。当年8月,美军突然反攻,瓜达卡纳尔岛一下成为太平洋战场双方争夺的焦点。在这场战役中,日本失败的原因不难找到。当年,日本陆军用于中国(含东北)的兵力为37个师团,用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则是15个师团。在瓜岛,美军先后投入6万军队,日军只有3万多人与之相抗。1943年以后,面对美军在太平洋的猛烈进攻,日本南方军巳无还手之力。美国作家巴巴拉.塔奇曼指出:只有中国坚持抗战,才能在大陆上箝制100万日军,使其无法腾出手来还击横渡太平洋的美军攻势。
从对欧洲战场的影响来看,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日本军事部署捉襟见肘,对轴心国盟友开战后的形势,只能抱以观望的态度。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松冈洋右主张对苏作战,日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兵力很大,实际上办不到”。1941年底,苏德战争进入关键时刻,成为两大交战集团关注的焦点。在莫斯科战役中,苏联充分利用了其远东局势的稳定,从而得以把34个西伯利亚师投入战场,其中至少有21个师部署在德国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正面。苏德战场的转机,与其说是一贯不信守条约的日本主动放弃北进,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不如说是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军难于北顾。
中国军队不仅坚持了八年本土抗战,还在1942年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支援英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之战,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从中国远征军入缅算起,历时3年零3个月,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也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少有的国际地位与尊重。 (5)同盟的力量——二战非主战盟国的贡献有哪些,
在此由我来谈一谈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中那些非主战同盟国的贡献,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功绩往往被淹没于苏联、美国等大国巨大的光环之下,为人们所忽视。另外,从当前教材中特别强调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各国共同抵御侵略的角度说,很有必要将这些史实补充进去。
这些非主战盟国,从国情上说大体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英国在美洲与澳洲的自治领,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名义上从属英国,实际上是独立的,且国力不输于欧洲中等强国。其中澳大利亚主要是在太平洋地区与日军作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对东南亚发起了全面进攻,也威胁到了澳大利亚,因此澳大利亚对日本宣战,并且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最后投降。在非洲战场上,澳军与英军一道,打败了意军和德意联军,还有军队参与了诺曼底登陆行动。二战中,澳大利亚有100万人参战,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4万人阵亡,现在仍有健在的老兵17万。
加拿大作为当时英国最强大的自治领,一直坚定地站在英国一边对德作战,英国政府甚至做好了在本土沦陷后迁往加拿大继续抵抗的打算。诺曼底登陆时加拿大军队就作为主力之一负责进攻“剑”海滩并且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加拿大还派出海军和商船队将大量军需物资运往苏联以履行美国的“租借法案”。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超过一百万加拿大人参军走上欧洲战场,其中包括七十三万一千名陆军士兵、十万零六千名海军、二十五万名空中。另外,加拿大有五万女兵参加了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作了特殊的贡献。
第二类属于英法在非洲与亚洲占据的的殖民地,比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又长期遭到殖民占领,本身与英法宗主就有矛盾,不会全力助其对抗轴心国,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不如第一类国家。
印度在二战时期作为英联邦国家,随大英帝国征战,包括北非,南亚,太平洋,缅甸,印度等地。在北非,印度军队同德意联军作战勇猛,死伤3万余人,被誉为大英帝国的中流砥柱。不过,印度军队在南亚作战着实招人诟病,屡次溃败在日军手下,因为多次得到中国远征军的援救,方不至被全歼。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英国政府在对日作战上举棋不定,战略规划失误,对自己的殖民地军队又不敢放心使用,处处掣肘造成。
最后是那些在战争初期被法西斯军队占领的国家,除了在初期抗战时英勇战斗外,在之后的被占领期间,继续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抵抗,最终在盟军的帮助之下,赢得祖国最后的解放。
像波兰,在遭到德国闪击时,波兰的两百多万守军奋起抵抗。之后一部分转移到英国,诺曼底之后跟随英美军队打回欧洲。另一部分加入到苏联红军之中,参与了历次对德军的作战,到战争末期苏联反击时,属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战斗序列的波兰第一集团军已经是百战成钢,亲自解放了自己的祖国。
而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后改称南斯拉夫解放军),坚持了五年游击战争,在二战末期时已经发展到了100万,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在巴尔干半岛一共5万人被击毙。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虽然是大刀长矛,但是也英勇投入到对抗意大利侵略军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去,前后约有20万人参战,也给意大利军队造成重大的打击。
二战确确实实与一战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是过去我们所要强调的,正义与非正义,反法西斯和法西斯之间的差别。我们还特别想强调,二战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战争,那我们说俄日战争的爆发和绥靖政策,是想强调二战还是有和一战相延续的特点,比如说二战依旧是发达大国主导下的反法西斯战争,也包含着国家的利益争夺,包含着大量的尔虞我诈,包含着牺牲较小国家利益等等我们今天看来不值得称道的或者丑陋的行为。但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二战比一战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它已经既具有维护人类道德的正义性和大国主导和争夺的过程,由此可见,并不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二战能不能成为认了的最后一次世界性战争,我记得一战结束后,很多欧洲人认为,已经不可能有比这更惨烈的战争了,但二战证明了有比一战更惨烈的战争,同样,二战后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担忧。虽然战争结束了,那么关于和平与战争的话题,我们还必须要继续,那么这一课,我们就先告一段落。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结束了,但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还不可能结束。就是因为二战的胜利当中就已经体现出了大国利益争夺。
在二战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反法西斯同盟的几大巨头,尤其是美苏两家,以雅尔塔会议为主要标志就开始形成二战结束以后的整个国际局面。在这个局面之下,我们所处的二十世纪的后半叶,是战争,还是和平,如果从总的形势上来看,没有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和平。但反过来说,局部的战争,局部的冲突,或者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却一天也没有停止。所以我们把二战结束之后的整体的国际政治局势称之为美苏冷战的局面。
(1)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演变。
美苏冷战格局是我们过去传统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模块当中,依然也是重点内容之一。在这里,老师们除了要引导学生来理解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又要了解演变过程。这里就有大量的历史细节需要老师们选择。我们从宏观上来说,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大规模惨烈的战争之后,我们换来的却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和平。而是一个冷战的局面,尤其是美苏两极冷战的局面,使主导世界政治的情况从以欧洲为中心转向了欧洲和美洲两大力量的集团。
我们看关于丘吉尔的一副漫画。丘吉尔这个人物代表了没落中的英国。英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连自己也意识到他们衰落了,失去了十九世纪的霸主地位,这个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但是世界并没有因英国失去霸主地位的这种局面而带来世界和平,而出现的是美苏两极格局。而美苏两极格局跟之前的雅尔塔体系相比,既延续了过去国家利益上的争夺,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世界格局。世界开始分为两大部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它体现着历史的进步。我们在大国利益争夺的基础上带来战争,固然是一种灾难。但在二战后的局面来说,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反映着人类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分析,对立。这里就包含了正义的因素,道德因素。也就是说,两个集团都掺杂着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认识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国际格局。这就不同于二战之前完全建立在国家利益争夺基础上的国际格局的特点。刚才我们反复的提到,这些传统的重点内容,既要看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也要注意到历史的细节。
比如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副显示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的图,这个图非常形象直观的让我们看到了在两极格局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分明的对立状况,但是同样,这个图能看到明显的错误,比如说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而在这个图上,却把它标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部分,它就不能真正的反映冷战格局演变了。所以在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和教学当中,要特别注意选择真正意义上的史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形成真正的历史认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不管是联合国,还是北约等等国际组织,都是基于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协调利益,维护和平的一个表现,尽管其中包含着非常剧烈的矛盾冲突。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1959年英国出版的宣传纪念北约建立十周年的宣传画,就可以看到国家间的军事组织同盟而宣扬的非常温情的一面,传达着他们所谓基于和平,福利,正义的观念。所以更需要我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而二战后,对于实现国际和平的反思,就如我们刚才对二战的分析一样,广大的社会力量和民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和平潮流。
(2)和平的呐喊——战争是可以被阻止吗,
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反衬出和平是如此的美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战争的危害。然而,面对着覆盖整个地球的冷战乌云,随时可以毁灭全人类的核武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许就会爆发——而且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毁灭,在此我引用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先进武器来打,但是我知道第四次用什么,石头和棍棒”
这句话很清楚的表明,争取世界和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正是冷战的核恐怖,成为引发反战和平运动的直接原因,这一点教材上也表述的很明确。但是从更深层次来说,还有三个原因值得大家思考:首先是二战后贸易与生产的全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分工使得各国在发展中的相互依赖增加,共同利益增加,而发展中的矛盾相对减少。其次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作为每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生命的价值含量都得到提高,人们对生命与安全以及稳定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其三是殖民主义瓦解,世界各民族之间相互平等观念强化,在西方主要国家之中,种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不再如二战前那样泛滥,人们在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越发懂得去珍惜别人的生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断的掀起各种反战活动,这些史实在教材当中都有所接触。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明显的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具体说就是特别针对美苏的核恐怖,废除核武器,大规模裁减军备成为历次运动的中心话题。二是广泛性,这一点包含两个角度,既有参加成员阶层的广泛性,从街头流浪汉到精英科学家都参与其中;又有参与国家的广泛性,从最发达的西方强国,到贫困落后的非洲与拉美的小国,人民都为和平走上街头。三是组织性,具体说就是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并且与环保、济贫等其他国际民间组中相融合,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比如绿色和平组织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联合的世界——联合国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吗,
关于联合国的产生,教材上讲的已经非常清楚了,在此我不想重复,在此我们还是主要围绕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来谈一谈——尽管联合国的作用远不止是维护和平,但是基于教材的原因,我在此只说一下这个方面: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苏两极格局,大国操纵下的联合国,这个时期大体上是以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为主。?第三世界崛起,中国重返后的联合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势力出现,开始撼动两极格局。?美国一家独大,苏联解体后的联合国,这主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其范围一直延续到今天。由于在不同阶段联合国的性质实际上是不同的,所以其对和平的影响与维护的角度也不可能相同。
第一个时期的联合国,由于被美苏两个大国所操纵,所以就如同这个时期脆弱的世界和平一样,是建立在美苏双方力量平衡的基础上的,联合国本身也成为了维护这种平衡的一件工具。众所周知,在最初创建联合国时,决定给予初始缔约的五大国以一票否决的权力,就是因为苏联要借此平衡自身在安理会中的少数地位,这充分说明联合国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美苏平衡力量的结果。另外,这一时期的联合国,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能实质性的伤害美苏的核心国家利益与霸权地位,否则就会破坏双方的平衡,双方都不可能接受,战争也就难以避免。因此在这一时期,联合国所有维护和平的努力,如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等问题上,都是在维护美苏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平的。
第二个时期由于第三世界崛起,美苏已经无法再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纵联合国的活动了,而在中国重返后联合国后,联合国越来越成为一个正义的讲坛,推动了民族解放与民族自决,在对南非种族隔离政府的制裁上,在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谴责上,在对促进核裁军与军备控制等诸多问题上都积极的在反对超级大国操纵世界的基础上维护和平,同时也在在尊重各国与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维护和平,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
在第三个时期,一方面联合国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之后的多极化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存在,在国际上缺乏有效的牵制力量,因此不断的挑战联合国在维护和平方面的权威性,任意发动局部战争,威胁着世界的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联合国维护和平的主要职责变成了在反对国际与地区霸权的基础上维护和平。同时,随着联合国作用的强化,联合国也更加
致力于在促进各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维护和平,除了派遣大量维和部队在各个冲突地区加强控制之外,还不断加大从经济与文化角度对落后国家与地区的扶持,从而在长远上维护和平。
联合国这样一个因二战而产生,因冷战而发展的国际组织,并没有随着二战的远去和冷战的结束,而一同消失在历史中。反而在今天越来越壮大,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通过对联合国的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就是首先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大国巨头之间的协调利益的场所。但同时也为世界上所有国家表达自己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所以跟一战后建立的国联相比,我觉得一战后的国联是在主观上要维护和平,在客观上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而联合国,既在主观上也在客观上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为什么非常反对某些超级大国要抛开联合国单独行动的做法,就是因为它有可能会偏离通过国际机制来协调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轨道。偏离这个轨道带来的恐怕就是不可预测的灾难。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总的来说,我也比较认可这样一种说法,实际上二战以后的冷战局面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是为了维护这种核恐怖下的和平状态,投入的人力物力恐怕并不比一次世界大战少,更何况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出现了多次局部战争。就是说这些局部战争都发生在美苏之外,或多或少的都有美苏冷战格局的影子在起作用。而这些战争,又称为当代人直接可以汲取的经验教训。
根据这个模块的教材,提到了这么几次局部战争,一个是朝鲜战争,第二是越南战争,第三是中东战争,第四是印巴战争,第五是两伊战争,第六是海湾战争,那么具体这几个战争还有什么特别需要值得和老师们交流的地方,我们开始做一个解读。
5、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1)“奇迹”的背后——二战后日本究竟是怎样崛起的,
关于这两场冷战期间最重要的局部战争,可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从必修教材的角度说,与这两场战争直接相关的知识并不多,在这两个问题上,同必修教材联系最为紧密,最有价值深入分析的,应该就是朝鲜战争对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作用与越南战争对冷战中的美国的影响了。
西方人常常把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称之为是一次经济“奇迹”,久而久之,我们国内的同行也不免经常使用这样的称呼,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日本的崛起依靠的就是日本人天赋的做生意的头脑。其实,日本的经济崛起并无什么神圣的光环,反而是间接的沾满了战争的血腥。
周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日本的社会经济。正当日本经济进退维谷之际,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重大转机:地处朝鲜东邻的日本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战争“特需”直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战争不仅给日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政治影响也使日本经济间接受益,极大地助推了日本日后的经济腾飞。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瘫痪和崩溃边缘。在此我们可以引用一段史料: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1949年报告中统计:日本物质财富损失总额为1057亿日元,相当于1944年全部国家财富的35%。1946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仅为1934—1936年平均水平的30.7%,农业生产降至战前的6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战前一半。就连美国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都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
从1945年至1949年是战后日本重建的“蜗牛爬行”阶段,经济恢复速度缓慢。到1949年,经济形势仍不景气,工厂相继倒闭,失业增加,银根紧缩,日本经济阴云密布。恰在此时,朝鲜战争爆发。它宛若久旱之后的甘露,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战后“第一次军需繁荣”。(注:第二次是指60年代的越南战争)
首先,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大量的军事“特需订货”。据统计,3年战争期间,日本直接向战场美军提供的“特需订货”达13亿美元;而外国官员在日本购物以及外国有关机构支付款项的“间接特需”达23亿美元之巨。美国的“特需订货”动员了日本各部门的经济力量,在侵朝战争期间,日本电力的70%,煤炭的80%,船舶和陆地交通的90%的上部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日本成为美国的“兵工厂”。“军需订货”的源源而来,为日本经济注入了起死回生的强心剂。
其次,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增长。仅1950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日本出口额增加55%。而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对外贸易总额增长达2.8倍。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日本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1952年,日本“特需收入”为8.2亿美元,占该年外汇收入的66.8%。
第三,“特需订货”和出口增加使日本的商业迅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日本有近1500亿日元的积压商品顷刻间被抢购一空。许多百货大楼拔地而起;衣料、粮食的配给制被取消;工农业生产指数迅速回升。工矿业生产在1950年10月已达到战前水平。农业生产1952年已达战前水平的111.2%。国民生产总值1951年达152亿美元,为战前水平的119.4%。 三年朝鲜战争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契机,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贸易;工农业生产指数大幅回升;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又反过来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这一系列的良性经济运行循环使战后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很快走出了死胡同。从此日本经济入了以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高速或超高速持续18年的增长时期。
总之,朝鲜战争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正如日本资产阶级政客所津津乐道的那样:朝鲜战争“真是天佑神助、起死回生的妙药”,是“一股神风”。 (2)“泥潭”里的超级大国——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如此深刻的影响了美国的社会,时至今日,“越战”二字仍是美国军界政界的警语,时时用来提醒自己不要重蹈类似的覆辙。
从经济的角度说,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5000亿美元。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才得到复苏。原来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巨大的军费开支消耗了大量的国民财富,导致预算与赤字“双高”,社会福利削减。自此,美国走上了“债台高筑”的赤字财政之路,时至今日仍然不能扭转。
从政治的角度说,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只能转而积极的同中国合作,寻找新的制衡苏联的力量。越战中美国不光彩的收场,更加刺激了亚非拉其他仍然被美国操纵与控制的弱小国家积极的起来进行反抗。面对国际上其他伙伴国家,美国的国家威信也大大跌落。连美国的老牌政客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让美国政府在政治上输的一干二净。
其实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来自美国国家的内部。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战综合症”至今仍然让美国人闻之色变。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青年“反文化”运动,影响更是巨大。60年代的美国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面临调整,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大量年轻人走入社会,却得不到适合的工作与机会,而这时爆发的越南战争激化了这种矛盾。于是摇滚乐、吸毒、性反常、堕胎、裸奔等迷恋怪癖和追求荒诞的嬉皮
文化兴盛一时。他们拒绝服兵役,烧毁政府发放的征兵证,在纽约中央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和纽约郊外昼夜狂欢,公开的对主流文化进行挑战,也是当时反战运动的主力。
刚才说的这两个局部战争,应该说在二战以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觉得最近一些年披露的有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资料也非常多,所以在这块儿教学当中,我觉得特别要体现出教师的选择性。那么我觉得有点情况特别值得我们沟通。就像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美国都直接插手,所以它是跟美苏冷战关系最接近的两个局部战争,这也是它受关注程度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刚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也确实对于参与国家以及相关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我们引导学生来认识这个内容的时候,也必须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拿越战来说,我们一般认为对于美国来说,越战是失败沮丧的回忆和教训。美国也在华盛顿的核心广场修了关于越南战争的纪念碑。确实跟我们平常所见的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不同,越南战争纪念碑是一个比地平线还要低的一个建筑设计。它要表现的是美国一步一步滑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而后又缓慢的爬出这个泥潭的过程。我看到有中国人称赞美国人对战争的反思。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从另外的角度来反思,来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只注意到美国对越战陷入泥潭的反思,但是否注意到了这依然是美国站在自己文化观念下的反思。因为到现在为止,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还不是一个强国或有侵略它国经验的国家,所以在看待这些纪念反思的时候,应该挖掘其背后体现着价值观念的差异。
(3)中东问题的“难”难在哪儿,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阿以冲突,其导致的战争状态,至今未划上句号。第一个难题就是,到底谁是侵略者,在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后,英军撤走的第二天,以色列宣告建国,不再受限制的阿拉伯军队就攻入以色列领土。这是中东战争的开端。第二、三、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进攻两次,阿拉伯军队首先进攻一次。
如果侵略的定义是占领领土,第二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人部分土地是事实。但从历史上看,阿以两族本是同属闪含语系的中东民族,犹太人先于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定居、建国。后来,随着大多数犹太人迁走,剩下的就成了该地的少数民族。一战后,巴勒斯坦由土耳其统治下转为英国托管地,大批欧洲犹太人为逃避迫害迁回祖居地。阿拉伯人长期不承认以色列在该地区的生存权也是事实。
第三个难题是“大国干涉”的老话题。冷战开始后,美苏在巴勒斯坦分治问题上采取的却是共同立场,它们分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反败为胜依靠的紧急军援既来自美英,也来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美苏又共同反对了英、法、以色列的侵略行动。随着苏联支持阿拉伯反西方的民族主义运动,美国开始偏向以色列。但除不定期的军援外,始终不接受以色列加入西方防务组织的请求,也不对其做出任何安全承诺。以色列在这种相对孤立的情况下,完全是依靠自己保护了国家安全。
第四个难题是,我们应该同情谁,犹太人是否有理由“返回锡安山”,联合国巳给出答案。问题是不会有人在了解了犹太民族近千年在欧洲被驱逐、隔离、歧视、迫害、屠杀的历史后,能不同情这个民族的遭遇。但半个多世纪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经历不应该受到同样的同情吗,
阿以冲突的复杂性直接导致解决冲突的艰难性。首先,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不同,世界各国对双方的政治选择存在限制。其次,冲突地区面积有限,领土和生存权问题不能简单划分对错,对双方作出法理上的判断也受到限制。再次,前苏联在援助埃及时,也限制埃及,美国支持以色列,又不想得罪阿拉伯世界,大国的干涉同样受到限制。还有,由于阿拉伯内部分裂,外交手段也受到限制:美国推动了埃以和解,却被认为是在制造新的分裂;推动巴以和解,又受到新的派别力量的挑战。最后是使用军事手段的限制,政治上解决不了冲突,战争更解决不了。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保持全胜,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安全。
(4)次大陆的伤痕——印巴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向前面我所说到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一样,这两场战争也同样是旷日持久,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其相关史实在教材中也讲述的很明确,因此我也同样是不去讲述其经过,而只是选取其中最有价值的两个角度——印巴战争的原因与两伊战争的教训来同大家探讨一下。
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印巴在历史上本是属于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在这片次大陆的土地上一直就生活着不同宗教信仰的各个民族,其中以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为主。但是在近代,由于遭到英国的殖民侵略,印度丧失了国家的主权。在此期间,印度人民一直没有停止争取国家独立的努力,在这其中做出最巨大贡献的,就是圣雄甘地,关于他的事迹,在人物模块的选修教材中已经有详尽的讲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水兵发动起义。英国殖民当局尽管最终将其以镇压下去,但也不得不承认,印度的独立已是难以阻挡。就在印度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急忙宣布派遣内阁使团前往印度,就印度独立问题进行谈判。
但是,没有一个殖民者会甘心交出自己的利益,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该方案出笼后,自然马上遭到甘地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的坚决反对,他们始终坚持印度是一个民族的理论,反对印巴分治,反对巴基斯坦单独组成一个民族国家。用甘地的话说,以分裂印度的方式解决存在多年的民族问题,就好像是“砍掉脑袋,摆脱头痛”。
但是遗憾的是,当时很多的印度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些宗教极端势力更是支持分裂,企图建立所谓的宗教纯洁国家。最终导致蒙巴顿方案被接受,而甘地也因为阻止分裂行为被宗教极端分子杀害。
所有这一切,成为之后三次印巴战争的祸根,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南亚次大陆半个世纪来的动荡,小规模武装冲突不断,印巴之间也因此开始了无休止的军备竞赛,最终演变为核竞赛,从一个地区冲突,升级为影响全世界安全与稳定的因素。
(5)双输的战争——两伊战争留给后人哪些教训,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
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在战争之前,两伊因为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属于中东地区的富裕国家,特别是伊拉克,又因占有两河的肥沃平原区,成为整个中东西亚地区难得的农业发达,粮食可以自给的国家。在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企图通过这种军事冒险,来解决债务问题。结果当然是众所周知,萨达姆的冒险不但没有拯救伊拉克,反而使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带来没顶之灾——当然,那已经不是属于我们这个话题的内容了。
通过这场残酷又无意义的战争,除了双方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和带给两国人民显而易见的痛苦之外,给后人还至少留下三个重大的教训:
首先,从军事上说,这场战争是典型的“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例子,双方都自吹自己是当时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能得到的先进武器,但是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还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没有符合自身国情的战争方略和现代化的战争理念。双方都不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只把注意力放在用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上。但花钱是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的,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毕竟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
其次,从政治上说,这是一场纯粹伊斯兰世界内部的战争,作为中东西亚地区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大国,这种内耗让原本就千方百计想插手这一地区事物的霸权大国的势力更加深入海湾地区。这些大国表面上支持一方,为其大量提供武器装备。暗中一方面把两伊当成了自己的新型武器试验场,另一方面操纵地区政治,为自己攫取资源与利益,两伊只是他们手中的棋子而已。另外,双方残酷的战争手段和因战争对世界石油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让两国的国际地位下降,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在外交上空前孤立,从长远上极不利于这一地区所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最后,从最深刻的国家综合发展方略上说,两国一方面忽视自身经济发展上单一依靠石油的事实,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由于自身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也要靠国外供给,使得战争成立无底洞。另一方面两国又都桎梏于宗教,不重视现代文化知识的教育,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先进武器,相当困难,也发挥不出这些武器应有的威力。最关键的是两国对自身力量与国际地位的定性都有明显的偏差,说白了就是野心远远的超过了实力,企图利用武力实现地区霸权,最终搬起石头咋了自己的脚,给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灾难。
(6)海湾战争的“新”新在哪儿,
作战方式的改变:战争不是以地面部队介入开始的,而是以压倒性的电磁战、导弹攻击和空袭开始的。对伊拉克军事、交通、通讯等目标展开的大规模空袭持续达一个多月。接下来的地面进攻,三天即彻底打败伊军。
技术领先:开创了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时代。这些武器不仅提高了对重要目标的摧毁率,还降低了攻击时的附带杀伤。具有战术反导能力的导弹系统也第一次投入实战。
伤亡对比悬殊:美军战死148人,非战斗死亡145人。伊军死亡人数在2.5万到7.5万之间,被美军俘虏为7.1万人。
战费分摊:美国的战争开支为611亿美元,主要盟国共支付约530亿美元。这也成为美国付出最少的一场取得完胜的局部战争。
宣传战:世界各地首次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击中目标的实况转播。同时,美国也采取了对负面报道的严格管制,避免了越战时的新闻干扰。
6(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启示与教训
从根本上说,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所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由于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空前提高,现代工业生产的扩张性被无限放大,其在对市场与原材料的获得上是永不满足的。但是世界毕竟是有限的,使得工业经济强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之间必然会出现争夺与冲突,最终矛盾不可调和,只能使用战争的方式来对资源与市场进行重新分配。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二战的爆发,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观点。德国与日本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面临着十九世纪末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的世界,想要获得资源与市场的份额,也只能采取武力的方式夺取。经济冲突作为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始终左右着世界战争——同时也左右着世界和平的脚步。
比如二战之后,最终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事实上就是二战后国际经济贸易相对有序发展,在规则之内利益均沾,没有让经济冲突与不平衡过度激化的表现。这一点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内表现的尤其明显: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对市场与原材料上形成了“共同占有、规则调配”的原则,很大程度上消弭了西方工业化国家互相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冲突。
二战后法德两国通过协调自然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分配,实现历史性的和解,并最终促使欧共体的形成,是这方面一个经典的例子,也是教材中详细表述,考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大家在教学中可以充分使用这个例子,对学生的理解会大有帮助。
协调了经济利益,也就协调了政治关系,所以在二战后的这六十年的时间里,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之间没有爆发过任何武装冲突,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在规则框架之内得到解决。而这种规则框架除了前面提到的关贸总协定之外,还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方七国财长会议、欧洲共同体等一长串名字。这种经济层面上的协调,保证了这些国家之间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协调,也才有了诸如联合国、北约等政治军事组织的的长期稳定存在。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联合国虽然经过不断的改革,其公正性与广泛性大大增强,这一点在前面我已经陈述过了。但是不可否认,其主导权仍然控制在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手中,所以我在此仍然将它与北约等同。也正是因此,这种和平的代价是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联合起来控制全世界的市场与生产,剥夺了落后国家发展的机会,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沦为它们共同的经济殖民地与文化殖民地——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都受到外来势力的控制,它的政治也不可能是真正独立的。这也就从本质上解释了为何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等价、不公平、不合理的体系了。在这个体系之下,虽然所有的国家都会得到发展,但是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们总体来看,二十世纪大大小小这么多战争,绝大多数战争都跟经济利益有关。西方政治家讲的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今天看到的冲突,依然也都跟永恒的利益有关。二战后法德的协调也体现了他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协调成功,如果我们把这个推而广之的话,这种永恒的利益不仅有利益,也还有别的。我想尊重人的历史文化宗教,也是一种利益上的协调。我们要想避免战争,一定要争取协调利益,要使利益能在非武力的情况下发展。我们经常说当代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引用的资料经常说和平与发展是潮流,其实我觉得,**说的另一句话更有价值:当代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哪一个都没解决。也就是说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没有解决。其实和平是可以得到的,如果对方全屈服了,和平是有的。屈服下的和平,战败就是屈服,就是和平。所以和平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在发展中保持和平。在每个国家都能发展的情况下还能维护和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解决发展问
题是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十世纪所经历的并没有战争与和平的分界,我们永远处在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总结要协调利益,就是解决发展问题,尤其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问题。
从国际关系上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我们可以拿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做一个对比。拿破仑战争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及“神圣同盟”所重建的和平,与20世纪一战后的凡尔赛会议及国际联盟所维护的和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确立的和平,都是一种大国(战胜国)主导的和平。这种和平包含了两个错误的前提:一是不得改变已有战争结果,即便它是不合理的;二是不能改变现状,也就是假定现有国家地位、权力、利益分配是合理的。这种和平没有证明可以持久的。不同点则是,前者具有君主同盟的性质,后者则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国际组织;神圣同盟可以干涉从内部破坏和平的各种革命,英法和美国则主倡了非战公约,以和平方式来维护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秩序。
二战后,对于谈判和协商不能解决的国际纠纷,能否使用武力这个问题,在体系内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体系外则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德意日是反面教员,英法美也不是榜样(美国在越战中巳颜面扫地,现在仍坚持可以干涉它国内政的所谓“自由”原则)。任何大国及它们建立的国际体系,只要不具备普遍性和公正性,就不能阻止过去和现在被侵略、被干涉、被遏制国家和民族改变自己命运采用各种手段的合理性,及它们改变大国制度的合法性——20世纪中国革命及新中国的建立走的就是这条道路(“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就是当了裤子,也要发展原子弹”)。说到今天中国的崛起,还可以用一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有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在20世纪以前,战争手段与政治手段是分开的;进入二十世纪,战争巳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军人不再脱离政治体系。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避免战争,或者准确说是限制战争的机遇。上世纪末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双赢”的原则,巳为主要大国在各种谈判中所接受,并成为它们指导国家政策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思考。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永远都有局部利益,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和平是人类的利益。维护人类利益的一个前提是首先要保全自己国家的利益,自己国家的利益跟人类的利益之间取得一个协调,只有走这样的路,我们才需要这样一种和平。现在只所以还纷争不断,矛盾很多,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就是因为还有人能从战争中获得发展。他认为能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获得繁荣,所以还有一些战争狂人,还有一些派别、集团,企图利用战争的方式获得利益。二战之后之所以能维护一个恐怖的和平,意识到的人都希望能不战而屈之兵,希望不用武力获得利益,所以协调利益,最大的协调是协调全人类的利益,把和平作为全人类的永恒利益来协调。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说,胜败谁人定,战争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谁来决定胜负,还是人自己,因为战争本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的行为,相互取得保护权益获得发展的一种反动行为。我们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反对战争,来维护和平。所以尽管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协调利益的道路还是漫长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协调的智慧空间还很大。
二十世纪的几次战争当中的相关情况,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事例,这才正是我们教学的价值,是我们教育的责任。我们通过教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要什么样的和平,应该争取什么样的和平,应该怎样争取这种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所以我们三位只是提供给各位一个思路,在纷繁复杂的二十世纪的丰富历史内容当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来启发他们的思路。我想还是立足于课程目标的培养要求,来选择历史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这个模块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学价值。
不当的地方,欢迎老师批评指正。
作文七:《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1300字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荟萃**的故?事?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入了党。**提出“?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1948年5月初,**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XX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提供?1948?年5月25日,进攻?XX县城的战斗打响。**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
破元帅”的**,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
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
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
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
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
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战争座谈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战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 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己方和敌方,军人和?平?民。
(2)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
?(3)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
?(4)破坏人类文明。?
(
5)? 破坏经济。
?(6)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7?性别失衡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现代的战?争变成了高科技的战争?。?现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10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使交?战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使民族交恶、兄弟反目成仇??;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使许?多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惨遭厄运。所以?,人类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制止战争:第一,树立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更大作用?;第?
二,世界各国应加强立法,防止?好战分子的上台;第?
?三,各国、各地?区间应加强协商与对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解决一切争端;第?
四,各国人民应加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宣?传力度。?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摆脱战争带?来的劫难。?
?
作文八:《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1700字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荟萃?董存?瑞的?故事?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XX?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提供?194?8?年5?月25??日,进攻?XX?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
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战争座谈??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战?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
? ?(1?) ?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己方?和敌??方,军人??和平民。? ?
? ?(2?)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
? ?(?3?)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
? ?(?4)破?坏人?类文?明。??
?( ?
?5?) ?破?坏经济。? ?
? ?(6?)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7性别?失衡??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现?代的?战争?变成?了高?科技?的战??争。?现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10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使?交战?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使?民族?交恶?、兄?弟反??目成仇;?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使许多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惨遭?厄运?。所?以,?人类??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制止?战争?:第?一,??树立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更?大作??用;?第
? ?二,世?界各?国应?加强??立法,防?止好?战分?子的?上台?;第? ?
?三,?各国?、各?地区?间应?加强?协商?与对?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解?决一??切争端;?第?
? ?四,各?国人?民应??加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宣传??力度。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摆脱?战争??带来的劫?难。? ?
?
作文九:《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1200字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战争与和平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一、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和资料: 翻开史书,会发现,战争这一魔鬼已伴随人类走了数千年。 千年来,多少次人类在睡梦中看到一只白色的和平鸽衔着嫩绿的橄榄枝在天空中翱翔;多少次,人类听着那枪声炮声,只能无助的叹息;又有多少次,人类在战争中受伤,失去亲人,却只能默默流泪?? 战争,是由统治者引起的,去只能因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告终。那为什么要发起战争呢?是为了是自己的国家领域更大,还是为了向别的国家证明自家的强大? 可战争究竟能带来什么?百姓的无家可归,妻离子散;还有那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生灵化作冤魂。那些发起战争的统治者们,天天看到这些,难道不会做噩梦吗? 而和平又是什么呢? 和平就是和平鸽在蓝天的背景下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和平就是黎明的花蕾在晨曦的风中摇曳;和平就是没战乱,全世界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游戏;和平就是?? 对和平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对和平的维护,是人类的天职!二、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和资料:1、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2、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3、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4、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5、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6、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7、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8、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9、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10、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1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1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13、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14、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15、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16、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17、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18、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19、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20、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2、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23、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24、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25、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26、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27、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28、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29、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30、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31、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3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作文十:《战争与和平主题班会 战争和平》1200字
战争与和平主题班会 战争和平
战争和平当战争的硝烟在大地上肆虐, 当无情的战火
吞噬了生命.
这时,
我知道,我们需要和平.
和平,使大地百花齐放,
和平,使空气中弥漫爱的光芒.
当战争携带饥荒腐蚀大地,
当战争抱起瘟疫侵蚀人体.
这时,
我知道,我们需要和平.
和平,使孩子们欢声笑语,
和平,使快乐驻扎在每个人心里.
哦,我知道.
战争与和平,
我们只需要和平.
为了不让轰隆隆的声音充斥我们的耳朵;
为了不让战争的硝烟蚕食灿烂的阳光;
更为了不让仇恨迷失我们善良的本性.
让我们用爱心击碎战争,
让我们用希望铲除战争.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没有仇恨的心,
我们的地球就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本文战争和平相关内容:回首往事并不如烟 有人说,光阴是一条永不回头的河流,它看似静默却暗流涌动,承载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去留无意的悲伤欢喜,而回忆如梦,是夹在因岁月流逝而悄然变得蜡黄、破旧的书本中一枚褪色的枫叶,在一个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凄凉飘落。...
幸福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幸福来了,你准备好了吗,幸福就像一只小精灵,跟在每个人的身后,如果你热爱生活,就会感受到幸福;如果你自私自利,幸福就会离你而去。其实,每个人都会幸福,关键在于你是否要珍惜它。
考试那天 何玉凤我认为,考试是很有趣的因为可以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刚去?号教学楼,就有一种令人怀念的味道,因为以前在那里学习过一年,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伤心的记忆。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那时候太幼稚了。
谱写生命之歌,共创美好家园 题记因为爱,我们高声呼吁,我们真情付出,我们一起携手,我们共同汇聚,让我们谱写一曲生命的乐章,共同创建美好家园~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泰山是她的脊梁,黄河是她的血液,她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
八年级优秀作文:带着真诚上路 在家中的上百本藏书中,《读?品?悟》系列的那几本书可能的确不太起眼。可就是这看
似不起眼的《读?品?悟》系列中的人物卷,却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凤凰殇丶 玉竹曾记凤凰游红烛落泪人不见水空流萧萧暮雨疏林吹绿滂沱急雨飞雨落竹槛湿初二:魅之殇丶夏...
团结的集体 一个集体,一个,所发出的光和热无可抵挡。题记几个星期以前的篮球比赛,是全校性的。我们班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同学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全被失败给淹没了。
无声无色的世界 耳聋,但是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嘴哑,但可听见鸟雀呢喃;眼盲,但可自由表达,谈天说地。倘若双目失明,双耳又失聪……哦,想都不敢想~一只口罩罩住双眼,两团棉球塞住耳朵。我全副武装,怀揣着忐忑步入了无声无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