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从容面对挑战和机遇》1800字
深 化 服 务 创 新 经 营
■ 邓 效锋 天津 日报报 业集团 广告中 心主任
正 视困难 积极 应对 金 融危 机对 报业有 影响 这一 点是 毋庸置 疑的 ,天 津 市是 北方 经济 中心 ,国 家给 予很多 政策 支持 ,经 济 正 处 在高 速 增长 时 期, 所 以天 津 抗危 机 的能 力强 一 些。 与 全国 其他城 市相 比较, 我们 下滑 得没 有那么 大。 2009年, 天津 日 报报 业 集团 做 了部 分 调整 , 《每 日 新 报》 的版 面更 短, 但是 刊例 价格 也作出 了相 应的 调 整 。 在所 有行 业中 ,受 冲击比 较大 的依 然是 房地产 行 业 , 医药行 业也 受影 响。 金融 危机 的影响 不是 一晃 而 过 的, 从长 远来 看, 这种影 响会 进一 步扩大 。 改 善服务 锁定 目标 在 经济 大背 景下 ,要 想在 众多 的竞 争对手 当中 脱 颖 而出 ,就 必须在 原有 的经营 方针 上不断 调整
。 第一 ,深 化原 有的 客户 服务 。比如 , 我们以 前围 绕 房 地产 行 业做 很多 策 划, 在 2009年金 融危 机 的冲 击 下 , 房地 产商 需要报 业提 供更 多的 优质 服务 ,这就 需 要报 社发挥自己的优势,整合方方面面的 资源。在 2008年 的 12月 ,我 们为 开发 商解 决 了一 个亿 的资 金, 这 种特 殊的 服务 能为客 户提 供更 宽松 的环境 , 通过类 似 这种 含金量 高的 服务, 就 能牢牢 掌握 客户资 源。 第二 ,发 挥媒 体的策 划力 。主 要是 指媒 体的策 划 能 力和 整合资 源的 能力, 为 客户服 务。
第 三 , 把 代 理 公 司 当 成 自 己 的 部 门 。 面 对 金 融 危 机 ,
我 们 与 代 理 公 司 一 起 分 析 市 场 , 共 同 探 讨 应 对 措 施 , 同 时
还 会 在 任 务 量 上 做 适 当 性 的 调 整 , 从 现 有 的 实 际 情 况 出 发 。 2009年 ,天 津日 报报 业集 团依 然保 持增长 目标 , 这 是天 津日报 报业 集团连 续九年 保持 增长目 标。 □
责编 :董颖
从 容 面 对 挑 战 和 机 遇
■ 刘冰 《 辽沈晚 报》 常务副 社长
成 长的实力 是御寒基础 大 家都 说中 国报业 步入 了冬 天, 经济 的拐 点直 接 影 响到 广告经 营的创 收任 务。 《 辽沈 晚 报 》 经 过十 几 年 的 发 展, 从 一 份 四 开四 版 , 日 发 行 量 仅 为 6万 份 , 年 广 告收 入 不 足 1000万 元 的 黑 白 报 , 发 展 壮 大 为 今 天的 “ 东 北 第 一 都 市 报 ” 。 《 辽 沈 晚 报 》 成 长 为 东 北 的一 匹 黑 马 , 走在 时 代 的 前 列 。如 今 的 《 辽 沈 晚 报 》 , 是 东 北 地 区 发 行 量最 高 、 阅 读 人 数 最 多、 影 响 力 最 大 的报 纸 , 因此 某 种意 义 上有 了 一 定的 御 寒能 力 。 面 对未来要 有积极的 对策 面 对竞 争日 趋激烈 的市 场, 全球 金融 危机 的背景 下 , 《辽 沈晚 报》 提出 以下 几点 把握 报业春 天的 机遇 , 度 过经济 冬天 。 1. 强 力打 造自 己的 实力 精英 团队 。使 用人 才不 拘 一 格, 不论 高低 ,重 视能力 和素 质。
2. 世 界经 济一 体化 ,站 在一 个高 端的 位置 ,关 注 世 界宏 观经 济, 站得 更高 看得 更远, 所 以在 把握 市场 的 时候 ,可 以及 时抢占 商机。
3. 脚 踏实 地认 真做 好工 作, 管理 人性 化, 调 动员 工 积极 性, 充分 发挥团 队合 作优势 。
4. 服 务 人性 化 , 为客 户 提供 高 质量 全 方位 的 服务 。 这样 , 《 辽 沈晚 报》 就 能 连创 佳 绩, 力 争 每年 都超
额 完成 任务 ,领 先于 当地 其他平 面媒 体。 金融 危机 的
严 冬对 我们 来说 是一 个充 满挑战 和机 遇的 春天 。我 们 认 清市 场形 势, 把握 住了 机遇 ;我 们相 信实 力造就 品 牌 , 辽沈 广告 人 将一 如 既往 地兢 兢 业业 , 勤 勤 恳恳 , 为 客 户创 造更大 的价 值。
责编:
王晓楠
报业 /专题
A DVERTISI
NG
DM N A E 149
作文二:《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2900字
第五课 第二节 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
一、 基本知识点: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
2、 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3、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发展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 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其含义、核心思想及主要动因是什么?霸权主义;其含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其核心思想是强权就是真理;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动因是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追逐利益。
5、 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各种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的危害。
6、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1)明火执仗地侵略
(2)依靠军事实力,对别国政治高压,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
7、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科学技术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3)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社会和世界面貌。
8、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国际竞争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9、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或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态度?或我国应该怎么做?)抓住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这样就能实现跨跃式发展。
10、为什么说放眼世界,我们既面对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而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
1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为什么高度重视人才?(或为什么尊重人才?)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复习课方法及重点、难点的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
①本节的重点包括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突飞猛进的世界科技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本节的难点包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国际竞争的实质。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照其表现、特点、影响、危害、实质等,应用时事材料一一对应练习,相近的内容要归类,相对的内容要对比,从而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②注意联系时事热点:
三、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是多方面的,但实质是( D )
A.军队数量、武器装备、战争技术的较
B.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较量
C.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构成、经济发展前景的较量
D.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了美伊战争,使中东地区的无辜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这一事实表明( B )
A. 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是霸权主义的核心
B. 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C. 恐怖主义势力严重威胁国际社会的安全
D.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D )
A.机遇与挑战 B.战争与和平
C.多极化与共同发展 D.和平与发展
4.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体现了我国的那一战略思想( B )
A.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技术创新
C.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我国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原因是( D)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和利用,都不能离开人才
C.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口数量的竞争
D.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6.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的范围得到扩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段话包含的正确观点是(D)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
1.2005年我国“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表明(BD )
A. 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B. 我国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C. 我国也参与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霸权之争”
D.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了科技的进步
2.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BCD )
A.只要经济得到发展,世界就一定能够和平
B.两者相辅相成
C.各国发展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D.世界和平是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材料分析题
1、2005年9月4日,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成立十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边界纠纷,宗教纷争等传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 威胁这一主题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案:(1)和平与发展(2)霸权主义
2、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国家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重申,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1)**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当今时代主题是怎样的?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面对哪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3)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案: (1)体现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2)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而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 科技
(3)霸权主义
3、**亲切看望雷洁琼
9月6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来到中国民主促进会名誉主席、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家中,亲切看望这位百岁老人,代表中共中央向她表示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雷洁琼,1905年出生于广州,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现任民进中央名誉主席。
1、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为什么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答案:1、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问题。
2、(1)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文三:《如何面对人生的机遇和挑战》3000字
如何面对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 09经一 刘玉竹 0916110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在择业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但同时又要迎接机遇带来的更多的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学校、我们大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认真分析当下形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对策。而就我们大学生而言则需要用知识和实践武装自己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同时,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修养。为明朝建设现代化的新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明白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要比中国大学的历史要稍长一些。洋务运动中被派往国外留学的大学生应该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自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以来,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早期的留学生们对中国学习西方,中国的近现代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民族的脊梁。詹天佑,鲁迅,**,**,华罗庚,郭沫若,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等人是他们中德杰出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面竞争空前激烈。而对人才的争夺则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次,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纷纷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各高校纷纷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帮助就业生收集、传递、分析、整理求职信息,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避免他们在择业道路上走弯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想要把握机遇,就必须付出努力,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意识现状整体良好,但非常令人担忧。从全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致力于为祖国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注时事,勇于鉴言践行,对关系到的国计民生的事情相当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明。他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他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但是,大学生在责任与使命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的粗言秽语让人侧目;不顾年迈的父母和深深爱着他们同学、老师而撒手人寰的大学生一再出现,不能不让人疑惑: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责任感;马加爵、刘海洋事件更是让人瞠目。部分大学
生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现状十分令人心痛。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部分人甚至因此对大学生产生一些偏见。而且,这一不良状况似乎并没有很大逆转的迹象。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出现了这些问题就是在要求我们去战胜它们、超越它们。我们是时代的强者,我们必须成长起来,完善起来,强大起来。不仅仅是在肢体方面,更是在头脑方面、思想方面历史使命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支教等等。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再者,在严峻的择业形势下,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象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毕业生都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每个毕业生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当和自身能力相符合,这样才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目标适当,取决于知已知彼,研究目标,扬长避短是择业成功的一把钥匙。避免从众心理。毕业生处在择业的洪流中,择业目标的确立会受到其他择业者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择业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但有些大学生在择业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而是盲目攀比,只求得一时心理平衡,孰不知这样往往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避免理想主义。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同学,在择业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刻意追求最美满的结果,而错过了其他许多好的机会,有的甚至造成了就业困难。
另外,决定择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
以,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同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成材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培养勤于动手的实践能力,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毕业,虽然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知识不能和适应能力完全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求职择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一起的,想要把握住机遇,就要敢于迎接挑战。唯有这样,我们才有信心迎接未来,迎接我们未来的多彩人生。
作文四:《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8800字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1、 两极格局
(1)含义: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
峙格局;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峙格局;
3)东方和西方的对峙格局。 (2)形成的原因:1)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苏联国际威望有了很大的提高;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敌对;
3)北约和华约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出现。
)1949年,以美国为首 1
的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
约》,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
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
约;
2)为抗衡北约,1955年,苏
1
联与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友
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据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4)影响战后两极格局的重大事件:
1)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和《雅尔塔协定》的签订;2)新中国的诞生; (5)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冷战:(1947年到1991年) (1)含义: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除
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
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
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1)杜鲁门主义;
2) “北约”、“华约”建立,
3)古巴导弹危机,美苏核军备竞
赛等;4)柏林墙的修建.
2
(4)目的: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 (5)影响:是战后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6)结束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抗美援朝 (1950年到1953年) (1)原因:1950年,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目的:为了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
(3)主要经过:
1)开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在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鸭绿江,
开赴朝鲜前线抗击侵略者。
2)主要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
取得五战五捷的战绩,把美国侵略军
赶到了三八线附近。上甘岭战役是停
战谈判相持阶段双方最激烈的一次较
量。
3)结束: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
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
3
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影响(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政权。
4、土地改革 (1952年底完成)
(1)经过: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2)意义: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被彻底消灭了;2)农
民获得解放;3)巩固了新
生政权。
5、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
(1)含义: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改造方式:
1)农业:组织农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2)组织全国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4
造。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一五计划
(1)主要成就: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
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
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2)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新中国成长经历的失误与曲折:**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出现的原因:?由于对我国社会
主义所处的发展阶
段认识不足,?对
建设社会主义缺少
经验,?急于求成。
2)错误做法:高指标、瞎指挥、
5
浮夸风、共产风
3)影响: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思想上:滋生急躁冒进、浮夸、说
假话情绪;
?经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违背了经济规律,给国民经
济造成重大损失。
4)教训(反思、启示)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
发展阶段;
?实事求是,克服急躁冒进、浮夸、
说假话情绪;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稳步发展;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2)**:(1966年至1976年)
1)原因:**过分严重地估计了
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又
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
方法。
6
2)错误做法:?破四旧,破坏了文物
和传统文化;?大字
报,成为进行人身攻
击、传播谣言的重要工
具;?批斗会,对无数
同志的身心造成了严
重伤害。
4)影响:?民主和法治遭受严重
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损失,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5)教训(反思、启示)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必须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两弹一星”精神
(1)主要成就:两弹:原子弹、氢弹
——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卫星
1)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7
功;2)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
卫星——东方红一号;
(2)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维护祖国和平与安全;
(3)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科技自主
创新精神(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历史伟大转折的原因)
1)思想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2)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组织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意义: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
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新时期。新时期鲜明特点是改
革开放。
10、对内改革(开始于1979年)
(1)首先开始于:农村;首创地点: 安
8
徽省(省的简称皖)凤阳小岗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
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2)意义:1)激发了起广大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2)促进了农业
迅速发展;
3)解决了中国12亿人口的温饱
问题。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
同发展。
11、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
(1)首先开始于:沿海地区; (2)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
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
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
有设立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
经济特区;
(3)目的(原因、意义):吸收外国资
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
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9
(4)对外开放格局:首先在沿海地区
设立经济特区,随后开放沿海城
市,建立沿海开放区,然后从沿
海到内地,从而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12、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1)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展;(2)
综合国力国力不断增强;(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3、“一国两制”方针:
(1)提出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从维护中华民
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
台湾问题,提出用“一
国两制”办法,实现祖
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中
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10
制度。
(3)“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4、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被英国殖民占领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
1842年,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2)香港、澳门的回归过程: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国在香港地区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我国在澳门地区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3)回归意义:洗雪百年国耻;是完
成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回归原因: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
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11
2)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
15、台湾问题
(1)含义: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裂,台湾与大陆分裂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2)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 1)
台湾;2)美国插手台湾事务,
干涉中国内政。
(3)目前影响两岸统一的障碍: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国外的**势力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原则、
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的有利因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
高等;2)国际上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
原则;
3)两岸人民同宗同源,渴望统一,
民间交流日益频繁;4)《反分裂国家
法》的制定;
12
5)“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6)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6)作为中学生可以为两岸统一做些什么:
1)思想上:认清“**”分子的真实面目,树立爱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行动上:?广泛宣传我国对台方针政策;
?自身应努力学习,学好知识本领,保家卫国;
?积极以实际行动同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补充内容:
16、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和发展 ;
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
影响和平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13
17、建国后,我国农村进行过四次政策的调整的时间和具体事件:
?土地改革(195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 18、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1990纳米比亚的独立;
非洲独立年:1960年;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1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的变化,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和冷战的结束。
20、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当今的国际格局:一超多超,向多极化发展。
21、南北问题产生原因:(1)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2)现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根本原因) 22、发展中国家为解决发展所做的努力:
14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23、解决发展(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4、我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我们面临的机遇:(1)较长时间的
2)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国际和平环境;(
26、我们面临的挑战:(1)国际竞争日益激烈;(2)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27、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8、到2000年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9、到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31、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
15
32、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001年,上海,“上海合作组织”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在PRED的关系中,发展是第一位;
实质;人口是关键 ;自然环境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
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2、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
1)不同的国家遇到了不同的人口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
2)造成发展中国家人口现状的原因是:民族政治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
3)发展中国家这种人口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社会发展)
16
4)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严重
5)理想的人口现状: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太多,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太少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中国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
其他特点:新增人口多、老龄化趋势明显、性别比例不均衡、分布不均
2)人口问题的影响:
?自然: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社会:给教育、住房、交通、就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经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中国人口对策:
1)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实行计划生育。
17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严
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4)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5)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的成绩(4点):
?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
?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 3、资源问题:
(1)世界资源问题: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
再生资源,前者包括(土地资源)、(生
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如(矿
18
产资源)等。
2)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根本原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
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资源问题: (2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很少。
2)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 ?资源总
量有限,而
人口还在
增长; ?
分布不
均;?质
量不高;
?利用率
低,破坏
和浪费严
重。 (3)中国资源问题的对策:
1)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有:?
开源、节流,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
19
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区域调
配一些资源;?加强立法。 2)开源:?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3)节流:?全民行动,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4)跨区域调配一些资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西北地区
?西气东输:一线:起点,新疆;终点,长江三角洲(上海等地);
二线:起点,中亚;终点,珠江三角洲(广东等地)。
5)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做,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做
到节水、节电,尽可能循环利用废物,
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减少浪费。?向
身边的人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依
法同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20
4、环境问题:
(1)世界环境问题:
1)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全
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
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酸雨蔓延;
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
洋污染;城市垃圾污染。
2)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迁移性;
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
通力合作。
(2)中国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管理水平比较低。 3)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21
5)环境问题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3)中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1)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
合治理。
2)针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采取
的措施:
?防护林工程:我国在沿海地区、沿江
地区,以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工
程建设针对荒漠化问题,
?生物固沙:我们大力开展治沙工作,
创造了生物固沙等许多成功的治沙经
验。
?我们还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
的本来面貌。
3)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加强污染工业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燃料,树立环保意识,讲究环境卫生等;
22
4)如何保护环境,
?个人:A .树立环境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B.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经?企业:A.
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力
B.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政府:A.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严格执法
B.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统一 C.建立和完善环保投入制度。排污者和开发者应成为投入的主体
D.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23
5、可持续发展: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约着
提高,阻碍着我国的社会进步。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
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资
源、保护环境、改革开放。 7、我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0年中考考点:
第一单元考点:
内容 问题
两极格1、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
24
局的形么,
成:原2、冷战的含义,主要表现因,冷在,正式开始的标志, 战的表3、北约的全称,成立时间,现,杜是以哪国为首的什么性质的鲁门主组织,
义,北4、华约的全称,成立时间,约和华是以哪国为首的什么性质的约,两组织,
极格局5、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最结束的终形成的标志,终结的标标志。 志,
6、在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
朝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已经
形成了什么局面,
中华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民共和间,意义,
国的成2、建国初巩固新生的人民政立。土权的措施,
地改3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时间,革。抗结果,意义,
美援4、抗美援朝的背景,时间,
25
朝。 军队名称,要跨过什么江,
结果,意义,
三大改1、三大改造的时间、涉及行造及其业、三大改造的目标是,改造意义。的方式分别是,三大改造完“大跃成的意义,
进”运2、建国以来经历的三次大的动和农失误和挫折是,原因, 村人民3、“**”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公社化运动的时间,影响,运动及**的特点,
其影4、“两弹一星”指什么,两弹响。“两元勋是谁,列3位“两弹弹一一星”做出贡献的科学星”。 家,为打破了超级大国
的核垄断指的是哪年的
什么事,
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时间,是世界上第几个, 文化大1、**的起止时间、革命的原因,实质,影响, 起止时
26
间,文
化大革
命的原
因和影
响。
十一届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三中全间,内容,意义,
会召开2、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的时会主义新时期是在,新时期间、意最鲜明的特点,
义。 3、改革目的,首先从哪里开中国的始(所在省区的简称),具体对内改做法,意义,
革和对4、开放目的,首先从哪里开外开始,具体做法,
放。 5、我国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
是,各自所在省区的简称,
地图位置,
经济特1、我国现有哪几个经济特区,东区,分别是哪年建立的,所南沿海在省,最大的是,
区域经2、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
27
济的崛么,
起。 3、东南沿海区域包括哪三个
省,简称分别是,
4、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最
突出的地区是,主要原因是
什么,
“一国1、“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两制”时间,目的,前提,适用范的提围,
出。香2、香港和澳门分别是何时回港回归归的,分别从哪国手中回和澳门归,历史上何时开始被该国回归。 占据,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
回归的历史意义,
4、台湾历史上两次被占与回
归的基本史实,清朝是怎样
管理台湾的,近现代史上台
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
5、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6、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7、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
28
么,理由(对大陆、对台
湾、对两岸同胞的感情、
对地区),
8、作为中学生可以为两岸统
一做些什么,(思想上、行动
上)
第二单元考点:
人口、1、PRED问题指的是,其中什资源、么是关键因素,
环境问2、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题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
基本解3、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决途径 解决途径是什么,
4、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
解决途径是什么,
5、我国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工
程有哪些,南水北调是把哪
里的水调到哪里,
6、西气东输是把哪里的天然
气输往哪里,
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意
29
义,
8、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意
义,
中国的1、我国的人口数量,我国人人口和口的基本特征,
资源:2、我国的人口分布界限,分中国的布特点,
人口和3、我国资源国情的基本特资源概征,
况、人4、我国的人口国策是什么,口国它提倡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策、民的,
族分布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特点。 任务是,
6、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
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
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
键是,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
年来,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
绩,
可持续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应遵
30
发展战循的三个原则,
略的基2、从国情分析,我国为什么本内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涵。 3、我国有哪些战略,
4、我国有哪些基本国策,
31
作文五:《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学习》9700字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1、 两极格局
(1)含义: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
峙格局;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峙格局;
3)东方和西方?的对峙格局?。 (2)形成的原因?:1)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苏联国际威?望有了很大的提高;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敌?对;
3)北约和华约?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出?现。
1)1949年?,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
约》,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
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
1
2)为抗衡北约?,1955年?,苏联
与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友好合
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据
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4)影响战后两?极格局的重?大事件:
1)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和《雅尔塔协定?》的签订;2)新中国的诞?生; (5)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冷战:(1947年?到1991?年)
(1)含义: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除
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
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
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1)杜鲁门主义?;
2) “北约”、“华约”建立,
3)古巴导弹危?机,美苏核军备?竞
2
赛等;4)柏林墙的修?建. (4)目的: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 (5)影响:是战后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6)结束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抗美援朝 (1950年?到1953?年) (1)原因:1950年?,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目的:为了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
(3)主要经过:
1)开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
军在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鸭绿江?,开
赴朝鲜前?线抗击侵略?者。
2)主要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
?取得五战五?捷的战绩,把美国侵略?军
赶到了三?八线附近。上甘岭战役?是停
战谈判?相持阶段双?方最激烈的?一次较
量。
3)结束: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
3
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
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影响(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政权。
4、土地改革 (1952年?底完成)
(1)经过: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2)意义: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被彻底?消灭了;2)农
民获得解?放;3)巩固了新
生?政权。
5、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
(1)含义: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改造方式:
1)农业:组织农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2)组织全国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
4
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一五计划
(1)主要成就:一五计划从?1953年?
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
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2)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新中国成长?经历的失误?与曲折:**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出现的原因?:?由于对我国?社会
主义所?处的发展阶?
段认识不足?,?对
建设社会?主义缺少
经?验,?急于求成。
5
2)错误做法: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影响: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思想上:滋生急躁冒?进、浮夸、
说假话情绪?;
?经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违背了经济?规律,给国民
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4)教训(反思、启示)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
发?展阶段;
?实事求是,克服急躁冒?进、浮
夸、说假话情绪?;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稳步发展;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2)**?:(1966年?至1976?年)
1)原因:**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
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又采
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
6
法?。
2)错误做法:?破四旧,破坏了文物
?和传统文化?;?大字
报,成为进行人?身攻
击、传播谣言的?重要
工具;?批斗会,对无
数同志?的身心造成?了
严重伤害?。
4)影响:?民主和法治?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损失?,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5)教训(反思、启示)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必须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两弹一星”精神
(1)主要成就:两弹:原子弹、氢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卫星
7
1)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2)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维护祖国和?平与安全;
(3)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科技自主创?新精神(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历史伟大转?折的原因)
1)思想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2)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组织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意义: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
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新时期。新时期鲜明?特点是改
革?开放。
10、对内改革(开始于19?79年)
8
(1)首先开始于?:农村;首创地点: 安
徽省(省的简称皖?)凤阳小岗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
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
造”。
(2)意义:1)激发了起广?大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2)促进了农业
?迅速发展;
3)解决了中国?12亿人口?的温饱
问题?。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
?同发展。
11、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
(1)首先开始于?:沿海地区; (2)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
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
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
有设立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
经济特?区;
(3)目的(原因、意义):吸收外国资
9
?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
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4)对外开放格?局:首先在沿海?地区
设立经?济特区,随后开放沿?海城
市,建立沿海开?放区,然后从沿
海?到内地,从而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12、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1)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综合国力国?力不断增强?;(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3、“一国两制”方针:
(1)提出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从维?护中华民
族?根本利益出?发,针
对台湾问?题,提出用
“一国两制”办法,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
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
10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
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
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4、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被英国?殖民占领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
1842年,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2)香港、澳门的回归?过程: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国在香港?地区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我国在澳门?地区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3)回归意义:洗雪百年国?耻;是完
成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
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
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的
范例。
11
(4)回归原因: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
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
15、台湾问题
(1)含义: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裂,台湾与大陆?分裂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2)台湾问题的?由来:
1)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
台湾;2)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干
涉中国内?政。
(3)目前影响两?岸统一的障?碍: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国外??的**势力?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原则、
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的有?利因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
高等;2)国际上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
原则;
12
3)两岸人民同?宗同源,渴望统一,
民间交流日?益频繁;4)《反分裂国家
?法》的制定;
5)“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6)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6)作为中学生?可以为两岸?统一做些什?么:
1)思想上:认清“**”分子的真实?面目,树立爱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行动上:?广泛宣传我?国对台方针?政策;
?自身应努力?学习,学好知识本?领,保家卫国;
?积极以实际?行动同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补充内容:
16、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和发展? ;
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
13
局部战乱 ;
影响和平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17、建国后,我国农村进?行过四次政?策的调整的?时间和具体?事件:
?土地改革(195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 18、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1990纳?米比亚的独?立;
非洲独立年?:1960年?;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1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的变化,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和冷战?的结束。
20、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当今的国际?格局:一超多超,向多极化发?展。
21、南北问题产?生原因:(1)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14
(2)现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根本原因) 22、发展中国家?为解决发展?所做的努力?: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23、解决发展(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4、我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我们面临的?机遇:(1)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2)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26、我们面临的?挑战:(1)国际竞争日?益激烈;(2)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27、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8、到2000?年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9、到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15
31、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 32、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001年,上海,“上海合作组??织”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在PRED?的关系中,发展是第一?位;
实质;人口是关键? ;自然环境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
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2、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
1)不同的国家?遇到了不同?的人口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
2)造成发展中?国家人口现?状的原因是?:民族政治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
16
3)发展中国家?这种人口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社会发?展)
4)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严重
5)理想的人口?现状: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太多?,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太少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中国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
其他特点:新增人口多?、老龄化趋势?明显、性别比例不?均衡、分布不均
2)人口问题的?影响:
?自然: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社会:给教育、住房、交通、就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经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7
(3)中国人口对?策:
1)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实行计划生?育。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严
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4)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5)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的成绩(4点):
?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
?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 3、资源问题:
(1)世界资源问?题:
18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
再生?资源,前者包括(土地资源)、(生
物资源)、(水资源)等,后者如(矿
产资源)等。
2)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根本原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
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2)中国资源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很少。
2)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 ?资源总
量有?限,而
人口还在?
增长; ?
分布不
均;?质
量不高;
?利用率
低,破坏
和浪费?严
重。
19
(3)中国资源问?题的对策:
1)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有:?
开源、节流,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
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区域调
配?一些资源;?加强立法。
2)开源:?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3)节流:?全民行动,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4)跨区域调配?一些资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西北地区
?西气东输:一线:起点,新疆;终点,长江三角洲?(上海等地);
二线:起点,中亚;终点,珠江三角洲?(广东等地)。
5)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做,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
做到节水?、节电,尽可能循环?利用废
20
物,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减少浪费。
?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依法同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4、环境问题:
(1)世界环境问?题:
1)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全
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
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酸雨蔓
延;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
染;海洋污染;城市垃圾污?染。 2)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迁移性;
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
通力合作?。
(2)中国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管理水平比?较低。 3)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
21
失和?荒漠化;
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5)环境问题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3)中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1)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
合治理。
2)针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采
取的措施?:
?防护林工程?:我国在沿海?地区、沿江
地区,以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工
程建设针?对荒漠化问?题,
?生物固沙:我们大力开?展治沙工作?,
创造了生物?固沙等许多?成功的治沙?经
验。
?我们还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
林)、(退耕还湖)等工程,恢复自
然环?境的本来面?貌。
3)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
22
的措施?:加强污染工?业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燃?料,树立环保意?识,讲究环境卫?生等;
4)如何保护环?境,
?个人:A .树立环境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B.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企业:A.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力
B.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政府:A.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严格执法
B.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统一 C.建立和完善?环保投入制?度。排污者和
23
开?发者应成为?投入的主体?
D.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5、可持续发展?: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阻碍着我国?的社会进步?。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
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资
源、保护环境、改革开放。
7、我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0年?中考考点:
24
第一单元考?点:
内容 问题
两极格1、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局的形?么,
成:原2、冷战的含义,?主要表现在因,冷,?正式开始的?标志, 战的表3、北约的全称,?成立时间,现,?杜是以哪国为首的什么性??质的鲁门主组织,
义,?北4、华约的全称,?成立时间,约和华是以哪国为首的什么性??质的约,?两组织,
极格局5、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最结?束的终形成的标志?,终结的标志标志。 ?,
6、在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
朝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已经
形成了什么局??面,
中华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民共和?间,意义,
国的成2、建国初巩固新生的人民?政?立?。土权的措施?,
25
地改3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时间,革。抗结果,意义,
美援4、抗美援朝的背景?,时间,朝。 军队名称,要跨过什么?江,
结果,意义,
三大改1、三大改造的时间?、涉及行造及其?业、三大改造的目标是?,改意义。造的方式分别是?,三大改造“大跃完?成的意义,
进”运2、建国以来经历的三次大?的?动和农失误和挫?折是,原因, 村人民?3、“**”运动和农村人?公社化?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影运动及响,**的特?点, 其影?4、“两弹一星”指什么,两响。“两弹元勋是?谁,列3位“两弹一弹一星”做出贡献的?科星”。 学家,为打破了超级大?
国的核垄断指的是?哪年?
的什么?事,
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时间,是世界上第?几个,
26
文化大1、**的起止时间??、革命的?原因,实质,影响, 起止时
间,?文
化大革
命的原?
因和影?
响。
十一届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三中全?间,内容,意义,
会召开2、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的?时会主义新时期是在?,新时期间、意最鲜?明的特点,
义。 3、改革目的,首先从哪里?开中国的始(所在省区的?简称),具体对内改?做法,意义,
革和对4、开放目的,首先从哪里?开外?开始,具体做法,
放。 5、我国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
是,各自所在省?区的简称,
地图位置,
27
经济特1、我国现有哪几个经济特??区,东区,分别是哪年?建立的,所南沿海在省,最大的是,
区域经?2、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济的崛?么,
起。 3、东南沿海区域包括哪三?个?
省,简称分别是?,
4、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最?
突出的地区是?,主要原因是?
什么,
“一国1、“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两制”?,时间,目的,前提,适用的提范围,
出。香2、香港和澳门分别是何时?回?港回归归的,分别从哪国?手中回和?澳门归,历史上何时开始被该国??回归。 占据,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
回归的历史?意义,
4、台湾历史上两次被占与??回
归的基本史实?,清朝是怎样?
管理台湾的,?近现代史上台?
28
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
5、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6、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7、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
么,理由(对大陆、对台
湾、对两岸同胞?的感情、
对地区),
8、作为中学生可以为两岸?统?
一做些什?么,(思想上、行动
上)
第二单元考?点:
人口、1、PRED问?题指的是,其中什资源、么是?关键因素,
环境问2、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题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
基本解3、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决?途径 解决途径?是什么,
4、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
解决途径?是什么,
5、我国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工?
程有哪些,?南水北调是把哪?
29
里的水?调到哪里,
6、西气东输是把哪里的天?然?
气输往哪?里,
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意
义,
8、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意
义,
中国的1、我国的人口数量?,我国人人口和?口的?基本特征,
资源:2、我国的人口?分布界限,分中国的布特点,
人口和?3、我国资源国情的基本特??资源概征,
况、?人4、我国的人口国策是什么?,?口国它提倡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策、民的,
族分布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特?点。 任务是,
6、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
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
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的关键是?,
30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
年来,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
绩?,
可持续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应遵发展战?循的三?个原则,
略的基2、从国情分析,?我国为什么?本?内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涵。 3、我国有哪些?战略,
4、我国有哪些?基本国策,
31
作文六:《现在面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3500字
当下中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学院:土木建筑 专业班级:工管0901 学号:200948150105 姓名:刘鹏
作为2011年的今天,我们可以看见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世界的变化。自然每个国家都是与它相处的世界大环境息息相关相关的,那么当下的环境中我们中国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与改革开放初相比世界可谓有了一次大的洗牌,首先苏联解体带来的是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建立了一超独霸的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世界重心的东移亚洲的崛起,以及新形势下各国的应对,如欧盟及东盟的形成??????总体上世界在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给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带来了机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仍然看到美国霸权的存在,中国在国际上面临围堵,国内也面对着种种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国内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硕果丰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我们也不得不认识到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危机后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猜测以及诸如收入差距分配不均的问题都考验着执政者的能力。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具备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一是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迈上新台阶,今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突破4000美元,正在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二是国内市场加快成长,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
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将增强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四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可以创造出基础设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资需求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而形成的巨大消费需求。五是深化改革的潜力巨大。改革可以改善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成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劲动力。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蛋糕”就变得越来越关键——不仅是做大“蛋糕”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头年,我们可以从中更多的看见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与投入,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收入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更需要政府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国际方面,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便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表现在各个领域,如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科技竞争等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甚嚣尘上,尤其是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和炒作,更是闹得乌烟瘴气,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受到负面影响,个别非洲媒体污蔑中国是“新殖民主义者”。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比如国际金融海啸后,中国发挥了独特的稳定作用,“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目前,国际媒体对我国的正面报道增多,对我国的发展模式和倡导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增加兴趣。国
际舆论正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鉴于此,我国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心灵沟通的境界,正面宣传我国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尊重文明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以便同各国建立“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的新型关系”。另一方面,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国已经具备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条件和思想准备,以便开拓国际新市场,寻求新资源。在当今许多国家急于恢复经济,但又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中国可实施向国际市场全面进军的战略。外交领域,增加国际话语权。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从来未像现在这样密切,并已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新局面。国际上和各国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都与中国直接或间接有关。中国参加了近300个国际条约、15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或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10,1”、“10,3”、上海合作组织、中非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等许多区域性机制。与此同时,中国对解决诸如反恐、防扩散、气候变化、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热点问题的参与度大大加强。
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持有美国巨额国债和公司债券大幅度缩水及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中国股市有更大幅度下跌。有专家表示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元大幅贬值,严重动摇了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强烈要求国际货币多元化。中国的人民币在风暴中经受住了考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民间交易货币。世行行长佐利克称“美国再也不能靠美元主宰一切,欧元和中国的人民币将会成为候选的储备货币”。
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自然也是国民所喜闻乐见的,有利有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中国有关方面应有超前意识,及早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和迎接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日到来。 中国也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并未结束。虽然美、欧出现经济复苏,中国经济也已转暖,但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西方发达国家问题更多,麻烦成堆,压力更大。因此,局势不容乐观,不可掉以轻心。宁可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复杂一些、充分一些,也不宜盲目乐观。
第二,国际多种力量制约中国。美国担心中国势力增大,由“水龙”变成“火龙”(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语),挑战美国。今年中国的国庆阅兵“深深碰触到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中国模式的成功更使美大为不快,故通过经贸、科技、气候、安全等方面遏制中国;欧盟更担心中美“两国集团”(,2)共管,极力诋毁中国。翻看欧洲报刊,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负面的。日本也冷眼旁观。新兴大国心态复杂,不愿看到中国强大,并在国际资源、市场、引资和话语权等方面同中国展开竞争。
第三,周边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加。周边诸国正进入动荡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国经济普遍大幅下滑,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府更迭频繁,特别是日本发生“政治地震”,自民党下野,民主党上台。各国经济虽有复苏,但仍充满变数;朝核六方会谈受阻;南海争端加剧;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等伊斯兰极端势力异常活跃,恶性恐怖事件频仍,给我国西北边陲的正常生活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中国是世界上被几个核大国包围的唯一国家,美国军事战略东移和向台湾出售武器,使中国隐藏安全危机。
第四,国际责任压力增大。中国的国际责任涉及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全球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突发恶性事件越来越多。比如席卷全球的国际金
,1流感蔓延、国际恐怖事件、气候变暖、地震等。作为负责融危机、甲型,1
任的大国,中国义不容辞,应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西方国家高调鼓吹“中国责任论”,意在套住中国,将其纳入西方的轨道,为它承担国际责任,甚至承担力所不能及的责任。对此,中国不宜头脑发热,仍要坚持韬光养晦,量力而为。
第五,最大的挑战是国人自己。国内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往往以感情代政策,处事不冷静,办事不认真,不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表面上,他们忙忙碌碌,实际上不务正业,不办实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应引起高度重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作文七:《面对机遇与挑战》1200字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在新课程中承担的角色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教数学了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我的转变 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承担什么角色一线教师,也谈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 新课程学习心得 新时代教师,机遇与挑战并存 教师在课程中承担的角色 新课程 新定位 抓机遇,迎挑战,丰富自我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优秀教师具备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新课程,让人欢喜让人忧。 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是孩子们的朋友! 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新课程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议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 重点与难点,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角色与素养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数学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困惑——教学新理念与现实要求脱轨 浅谈新课程环境下备课的功能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新课程中应承担的角色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承担的角色 新课改教师承担的角色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重视理论学习,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预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的改革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我对新课程认识几点感受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让爱温暖每个学生 打破传统课堂套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实践挑战趣味 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教师就是“导演” 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学数学重点难点简析
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承担的角色 新课程下的新教师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与学 合作探究,自主创新 教学相长授人以“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承担多元化的角色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教学下教师反思什么 做一名课堂上优秀的“导演”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专业化 边做边教,边学边做。 教师要做“平等中的首席” 你认为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新时代 新理念 新教师 教师承担的角色 机遇与挑战并存,理想与奋斗齐飞 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小学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之我见 教师在新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 农村小学教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怎样更好的和学生做“朋友”?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如何搭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怎样才是科学备课 尊重每一位学生 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的教师观 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新课改中的教师 浅谈新课程下的数学 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朋友才是成功 教师的新角色——孩子们朋友 课改中我们要怎么做? 备课与上课的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
作文八:《面对机遇与挑战》3900字
作者:吕频吴宝丽
中国妇女报 1997年04期
党的十五大闭幕后,各级妇联和各界妇女掀起了学习、宣传十五大精神的热潮。全国妇联在组织妇女干部认真领会十五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提出了“**理论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巨大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妇女的状况及妇女运动的任务”、“十五大为妇女运动创造的机遇与条件”等重点思考题。他们围绕这三道思考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
慕华主席在讲话中从7 个方面总结了**理论对妇女运动的巨大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此执委们一致表示赞同。她们说,近年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妇联组织开创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工作局面,既是党和政府重视、支持的结果,也是妇联组织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妇联组织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持续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妇女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全社会的支持和妇女群众的拥护。以家庭美德建设为代表,妇联组织在一系列活动中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提高了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妇女的凝聚力和参与度。妇联组织坚持为妇女群众服务、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的方针,锻炼出了一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队伍,赢得了妇女群众的信赖,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对外开放的思想指导下,成功地承办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世妇会,我们交流了信息,开阔了眼界,宣传了中国妇女事业的成就。世妇会的筹备和后续行动,促进了国内妇女工作的发展。
几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妇女事业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上海市妇联主席章博华任期将满一届,她称“任逢其时”。她说,几年中,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相继制定,各地又出台了相应实施细则,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各级政府设立,对妇女事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日益增加。这些都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都是坚持**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
解放军301医院的潘长玉说, **理论解决了妇女工作中的两个误区,一个是男女平等绝对论,其表现是认为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能干,忽视两性之间的客观差异,另一个是将男女政治平等等同于全面平等,其表现是较重视妇女在政治领域中的参与,忽视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的协调发展。**理论使我们走出简单化误区,更加注重男女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的协调推进。
这些年来,全国广大妇女的不断进步,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妇联工作的显著成就,都得益于**理论的指导,对此执委们已达成完全共识。她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更加自觉地以**理论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妇女工作。
(二)
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理论提供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执委们认为,中国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确实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其成就也不可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推动妇女事业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客观分析当前妇女状况中的问题,并对照十五大提出的要求找出妇女工作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妇女发展状况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对妇女工作的要求因此走向多样化。西藏自治区妇联主席用“初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评价西藏妇女的发展状况。她介绍说,西藏农牧区劳动力中妇女占70%,创造了产值的60%,但同时妇女中文盲比例达60%以上,全自治区33万贫困人口中妇女和儿童占大多数。这些妇女亟须在接受扫盲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文化、技术水平,走出自然半自然、封闭半封闭的经济,走向市场,摆脱贫困。广东省妇联主席时述花说,沿海地区妇女群体出现层次的分化,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外部环境日益优化的同时,部分女性缺乏进取精神和适应能力,素质较低的问题开始凸显。劳动部人事司司长田素清说,极少数女干部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耽于家庭事务,影响了女性参政水平的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张娟珍说,该兵团南疆农场棉花年年丰收,每年有大批外地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进疆拾花,而一些兵团企业中的下岗女工却嫌拾花辛苦、收入少而不愿去干。海南省威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惠芳说,她们的股份制企业效益正好,吸引不少男企业家要求参股,却没有一个女企业家登门共谋发展。
湖北省妇联主席蒋大国列举了一些当前妇女事业中存在的隐忧:第一,妇女参政不进则退。例如,在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中,一些领导班子人数缩减,使女领导干部的职位受到威胁;第二,女性下岗人数增加,年龄降低,下岗时间延长,再就业层次偏低;第三,黄、赌、毒、家庭暴力、重婚纳妾等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增多,而相应的监督和治理手段不力。
执委们认为,在妇女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在组织系统、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上仍残留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章博华说,拥有严密、完整的组织网络是妇联组织的优势所在,但传统的组织网络已不能覆盖全体妇女。例如,从事管理工作的“白领”女性普遍素质较高,却还不在我们工作的视野之内。
辽宁省妇联主席高鹏说,辽宁省曾充分享受过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告别计划经济体制时则显得步履沉重。一些地方妇联工作的方式方法仍保留着计划经济色彩,其表现有:工作目标过高,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工作作风上务虚有余,务实不足;工作方法上机械简单,惯于采用行政性指令方式布置工作,忽视基层的能动性,搞活动时出现“上面热热闹闹、中间忙忙碌碌、下面冷冷清清”的局面。另外,工作中只“讲奉献”,不讲效益,缺乏进入市场经济的心理准备。
执委们认为,只有认清形势、妇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为改善外部环境,应当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特别是应注意强化主流传媒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针对妇女群体,应当将提高妇女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应当教育妇女破除平均主义观念和依赖思想,认同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规律,树立以素质求优胜的紧迫感。在妇女工作中,应当涤清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以市场经济要求为标准重新校正工作方式和方法。
(三)
执委们认为,党的十五大给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社会生活各领域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我国妇女事业将获得极为难得的拓展空间。但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紧迫感。在讨论中,执委们对以往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充分的反思,并交流了对今后工作方向的思考。
执委们认为,妇联组织固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必须有所改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高鹏说,辽宁省妇联在认真研究自我的基础上开展了五个方面的破除工作;即:破除求稳怕变思想,树立改革竞争意识;破除小圈子,面向全体妇女,加强协调、联谊工作;破除“等、靠、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破除“上热下冷”的一厢情愿,跟着群众的要求走,让基层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破除坐而论道的工作作风,树立以实为本、虚功实做的思想。
十五大确立了经济领域内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妇女工作也必须打破“围墙”,开垦新的工作领地。广东省妇联主席时述花说,改革在多元化中发展,妇女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在这方面应当鼓励大胆的尝试。目前,在广东已经出现了由私营企业主和个体业主参加的妇代会,其特点是把这一领域中爱国、守法、敬业、热心公益事业的女性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实行领导自选、经费自筹、活动自主。在该省中山市一个镇上,1400名女私营企业主组成的妇代会,一年能筹集经费10多万元。
上海市妇联主席章博华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妇联组织应赋予原有活动以新的内涵。要鼓励和支持妇女大胆尝试,大胆参与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实践。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不同所有制结构和不同经济成分的经济组织中,如何鼓励和促进妇女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新课题。要注重发掘和树立活跃于各类经济成分中的优秀女性,特别要树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兴办各种实体中的女性领头人的典型形象。
改革必然有阵痛,执委们认为,在团结广大妇女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并积极投身改革方面,将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广州市妇联主席杜美娴说,妇联组织应当教育妇女打消对改革攻坚阶段的疑虑,认识到改革符合妇女的根本利益。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发展自我、壮大自身实力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妇联组织面前,“以实力求活力”的要求更为迫切。湖北省妇联主席蒋大国说,按照党的十五大的构想,信息、智力、服务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果妇联不及时发展自身经济实力,服务于妇女儿童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她提出妇联组织应该一手抓妇女权益保障,一手抓自身实力建设,并对本省各级妇联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争取到省发展银行和省扶贫办的资金支持,在全省38个贫困县每县办一个以发扬当地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妇女为主体的短平快项目。
执委们还从各自角度对妇联组织的宏观思路转变提出多种建议。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联主席艾地巴·毛勒提汗说,沿海、内地和边疆的妇联干部应当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深圳市妇联主席张宝琴说,妇联组织应当注重开展有持续性、影响大的活动。执委们普遍希望上级妇联在进行宏观指导的同时加强分类指导,让下级妇联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开展工作的更大余地。
变革是机遇,机遇带来新的挑战。执委们相信,只要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中国的妇女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蓬勃的春天。
作者介绍:吕频 吴宝丽 本报记者
作文九:《第二节 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5400字
第二节 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
第一版块:特别关注:
一、知识体系:
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 P139
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的主流 P139
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P140
当今时代的主流 表现 P140— P141
危害 P141-142
的主要威胁 我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怎样做) P142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程及特点 P143
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的作用 P144
当今时代的科技
发展与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的实质 P145
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 P145
遇和挑战 P147
和挑战
P147
国际人才的流动趋势 P148
是人才的竞争 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采取了 哪些措施 P149
人才的含义 P149-150
立志成为社会主义 衡量人才的标准 P150
青少年应该立志成为社会主义 “四有”人才(怎样做) P151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
的两大历史任务 P153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P154
第三节
当代中国青年要勇于
担负自己的崇高使命(怎样做) P154
艰苦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
兴旺发达的重要根基 (意义) P156
现代化事业
伟大的创业精神 新时期艰苦创业的内涵 P15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发扬
艰苦创业精神 P158
为什么创新 P158-159
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
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P159-160(国家、个人)
二、知识要点:
1. 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P139
2.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 P139
3.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如何? P140
4. 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 P140-142
5. 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我们应如何面对? P142
6.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标志是什么? P143
7. 当前,科技革命进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143
8. 科技进步的影响是什么? P144
9.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P145
10. 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P145--146
11. 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我们应怎样做? P147
12. 人才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P147— 148
13. 国际人才流动的趋势是什么? P148— 149
14. 我国人才战略的积极对策是什么?(一个工程、一个灵魂、一个方针) P149
15. 人才的含义、分类、衡量标准各是什么? P149— 150
16. 青少年应如何成才? P151
第二版块:基础知识检测:
一、 填空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当今时代的主流是 。
2、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问题:一个是 ,一个是 。
3、 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和平与发展是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 ,各国的共同发 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 。
5、 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以 、 、 为支柱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取得了 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7、 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国际竞争的焦点是 。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 。
9、 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10、 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11、人才是指 。
12、衡量人才的标准是 。
13、成才的关键在于 。
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今世界国际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因此,我国必须()
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 2004年 1月,国家主席**对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共同签署了《深化中 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的联合声明,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 霸权主义是推行势力扩张政策 , 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
D.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各种关系 .
3、对“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我国要发展 , 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我国要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④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总理在 2005年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
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 的是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所以我们必须把 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 亡的高度来认识。 ( )
A. 以德治国 B.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C.诚实守信 D.反对霸权主义
5、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所以我们必须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③积极“走出去” ,不必“引进来” ④重 视人才培养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什么是振超精神?”**总理在青岛港务局望着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一字一句地说:“振超精 神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就是与时俱进、 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就是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 ”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争创一 流的创新精神” ,是因为 ()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③精神文明决定物质文明
④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7、 2005年 3月 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国务院为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 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这表明 ()
①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党历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③国家在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④我国科学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这表明当今时代 的主流是 ()
A. 消除贫困 , 促进发展 B.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
C. 反对战争 , 追求和平 D.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 ()
A.2005年 2月 , 中国 ----大洋洲友好协会成立
B.2004年 , 恐怖活动时有发生
C. 我国对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进行大规模援助
D. 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严重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
2、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 60%—— 80%,而中国仅为 30%。这表 明 ()
A. 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水平比较落后
D. 我们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
3、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志愿者徐本禹,是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 于 2003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推迟公费读研究生的时间,来到贵州省的山区支教。尽管支教的 地 方 不 通 电 、 不 通 车 、 生 活 条 件 十 分 艰 苦 , 但 他 并 没 有 动 摇 , 他 的 感 人 事 迹 告 诉 我 们
()
A. 当代青年应该勇敢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B. 选择成才目标要把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实际很好地结全起来
C.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
D. 只有在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的环境里才能成才
4、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这一 观点主要说明 ()
A. 世界高科技产业出现了日益衰败的趋势
B. 选择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C. 日趋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 ,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D. 从实际出发是选择人才的出发点
5、某单位招聘启示如下:诚聘(1)市场营销总监一名, 4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商业零售 市场, 协调能力强,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 仓储管理员两名, 25到 35岁之间, 高中学历, 做事踏实,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这则招聘启示反映了社会需要()
A 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B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
C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人 D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三、 材料分析题: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 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同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共同致 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 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 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请回答:(1)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 据你对人才的理解,说明你打算怎样使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才?
3、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科学技术发 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 家创新体系。
材料二:2004年 3月 29日,世界粮食基金会授予袁隆平 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此奖是国际上农 业方面的最高荣誉。袁隆平曾成功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三系杂交水稻” , 20多年来,这项农业创新 技术为中国增产粮食 3亿多吨。在获得国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袁隆平仍以开拓创新的精神 奋战在农业科技领域。正是有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批专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我国用 世界 7%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球 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
(1)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重视创新的道理。
(2) 在创新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A 4、 B 5、 B 6、 D 7、 A 8、 B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AC 2、 ABC 3、 ABC 4、 C 5、 ABCD
三、 材料分析题:
1、答案:(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2)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 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3)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角度一:在现代化建设中,我 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日益积累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角度二:在现 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改革开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力争 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 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当 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高质量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为了提高国际 竞争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开发人才资源,积极培养国内人才,努 力吸引外国人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 质的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要使自己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 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或 P162)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 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今世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大,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经济上永远受制于人。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 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国家:P159
青少年:P160
、
作文十:《中国阀门企业面对机遇和挑战该如何做》2100字
中国阀门企业面对机遇和挑戓该如何做
://.xljkmf. CHESTERTON盘根 核心提示:对于我国阀门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一步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只有夯实基础,不懈探索创新,我国的阀门品牌才能蜚声海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不国外的阀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如此,但随着我国阀门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差距将会慢慢缩小!因此,对于我国阀门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一步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只有夯实基础,不懈探索创新,我国的阀门品牌才能蜚声海外。 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戓,我国阀门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加强成本控制化解竞争压力。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阀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讣为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要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壮大。调整产能结构,内涵扩张发展。 第二,要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就会激励阀门企业奋发图强、抢抓机遇。温州和其他地区阀门行业有很多企业还采用家庭作坊模式,急需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包括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在开拓市场上,包括宣传平台的建立、推广媒体的选择不投放、客户的寻找、新客户关系的建立、业务的沟通不交流、新订单的产生等方面,要有长进规划不应对措施。阀门行业还要高度重视技术开发不创新,着力形成技术开发不创新的发展机制。 而企业创新的核心是 技术创新 ,一个企业有没有生命力,首先看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没有生命力,高科技、先进的产品,就给企业带来发展和效益,而落后淘汰的产品对企业带来只有没落和破产,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目前大都中小企业,不想走自主创新,劢脑筋,开发新产品,老是贪方便,你学我,我学你,不知道该产品的生命力,市场份额等等,一哄而上,来冲击市场,以致出现市场的无序竞争,搞乱市场经济秩序。
目前阀门市场应努力扭转 创新不足,模仿有余 的不良现象。 目前阀门企业要坚持创新,对产品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品,向高端阀门进军。要求上规模的企业必须带头向这方面努力,争取把国内目前三分之一向国外采购的阀门产品,逐步争取过来,提升国内阀门行业的水平和竞争力,而小型企业,一是走与业化生产,做好一厂一品,做精做强,下功夫改善管理,完善工艺工装,提升产品质量和品位及竞争力。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无一不是以不断创新来实现的,所以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最终将决定着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效率及效益。从而全面提升阀门行业素质和形象。 第三,努力开拓国内外阀门市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现阶段,有关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冴采取 两条腿 走路的策略,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发。采用这种市场开拓戓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使企业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断扩大目标市场范围,对企业打牢根基大有裨益。 第四、更新观念,摈弃 小富既安 的保守观念,学习温州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做好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装备水平。并加大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加大阀门产品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全力提高阀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创造必要条件。还要变革体制。目前阀门企业全部是民营股份制企业,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方法灵活。因此,变革体制,尽快实现企业股份制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势在必行,使员工变股东,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进一步提高员工和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性,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加快人才培养促进阀门行业进步: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戒戓略竞争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以人为本,人才具有空前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阀门企业中技术、管理人才比较紧缺,职工的整体素质也较低,特别是西部工业的发展和崛起,外来人才逐步减少,因此阀门行业及其他业企中,已开始出现高、中、低级和普工的人才危机,引才之难,已引起主要阀门企业老总的高度重视,他们正在讣真思
考如何开辟人才之路。企业从今开始,要进一步挖掘人才的资源和潜力来开发人力资源,努力做好加强人才培养,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脑力劳劢和体力劳劢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出力。 第六、加快资源有效整合转型发展。经过前10年间良性发展,已经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因而蕴含着阀门业实现结构调整下的良性平衡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使我国阀门行业遭遇 低、小、散 等诸多问题,产业发展遇到困境。一些靠低价竞争、品牌效应又不明显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接近倒闭边缘。天下没有绝人之路,近几年阀门企业意识到突破目前产业困境,必须加快联合重组步伐。温州阀门行业一些先行者勇敢地选择了 联合重组、再谋新发展 之路,已初获成功,以此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拓展了生存空间,也走出了新的 1+N 的优化组合再创新优势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