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良知”与“致良知”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doc》16600字
教学单位 哲学系
学生学号 200781014015
编 号
题 目 “良知”与“致良知”思想对构建
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
学生姓名 李 霞
专业名称 哲学专业
指导教师 张全省 教授
2011 年 6 月 3 日
目 录
一、论文正文:
摘要????????????????????????????????( 1 ) Abstract??????????????????????????????( 2 )
一、分解良知的诸多涵义???????????????????????( 4 ) (一)“良知”的本源传承????????????????????????( 4 ) (二)“良知”的判断尺度????????????????????????( 5 )
) (三)“良知”的自觉践行性???????????????????????( 6二、“致良知”中“致”的意义凸显???????????????????( 6 ) 三、“致良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启示????????????????( 9 ) (一)要确立正确道德意识???????????????????????( 9 ) (二)要加强道德的实际行动??????????????????????(10) (三)要加强道德的实践反省??????????????????????(11)
注释????????????????????????????????(12)
参考文献??????????????????????????????(13)
谢辞????????????????????????????????(14)
二、附录:
1、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5) 2、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16) 3、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18) 4、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19) 5、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21) 6、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附页)????????????(23)
i
“良知”与“致良知”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
李 霞
(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 陕西 宝鸡 721007)
摘要:阳明心学体系在中国哲学史上直承象山, 遥接孔孟, 下启明清数百年学术风气。“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用“致良知 ”三字概括自己的学说,提倡知行合一,教人防“私欲 ”,从而达到“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的圣人境界。超凡入圣的路径就是致良知,是建立在“致 ”基石之上的,良知是心之本体,有三个道德蕴含:道德本体、道德判断和道德自觉。“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
其基本途径有“居敬存养”、“克治精察”和“事上磨练”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
等。“致良知”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实践和重视道德内省,成就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和谐社会
2
"Conscience" and "the conscience"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 moral enlightenment
Li Xia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Philosophy Department~Baoji~Shanxi, 721007)
Abstract: Wang Yangming’s heart-and mind initiated from XiangShan, affiliated to
historical Confucius and Mencius, and inaugurated hundreds years’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heory of realizing intuitive knowledge is the core of Yangming philosophy thoughts, which Wang used as a summary of his theory to advocate the theory “unit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ducate people from being tempted by his own concupiscence, sequentially achieved the Saint Realm as “the heart is absolutely pure and free from the dross of other passions”. Realizing intuitive knowledge is the path to the Perfect Self, which based on “realize”. “Intuitive knowledge” as the noumenon, has three moral implications: moral ontology, moral judgment and self-consciousness. “realizing intuitive knowledge” i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and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es are "habitat worship", "grams to
fine till" and "things hone" etc. etc. Among the theories of Wang Yangming’s heart-and
mind theory- system, “realizing intuitive knowledge” has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proper moral idea, reinforcing moral practice, thinking highly of moral self-examination and realizing proper moral character in moral education to college-student in present age.
Key word: WangYangMing conscience Cause conscience unifying Harmonious
society
3
看了杨东莼的《中国学术史讲话》,上面讲的顾炎武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归因于王阳明的学说,提到王学的反动。但是我记得以前读过一本书,提到心学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很大影响,东乡平八郎有个印章“一生俯首拜阳明”。我个人认为阳明的学说是很可取的,不能将明朝的灭亡归结于王阳明的心学,这个观点却恰好从侧面的反应了阳明学说在当时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当代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因为阳明的学说教会我们要为善去恶,知善知恶,知行合一??
《大学》提出“致知”,王阳明认为致知的知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因而把致知发挥成为“致良知”,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晚年更为成熟的一种形式。他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的思想,批判朱熹的“理学”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构建了心学体系。阳明心学体系主要由良知和致良知两部分构成,他的知行观主张知行合一,而这与他的致良知说无疑具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便是:致良知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人们生活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过程同时在整体上即表现为知行统一过程。“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
?求”“自然”表示不承认得自外界,把良知看做主体本有的道德本体的内在特征。王阳明特别强调良知作为“是非之心”的意义。良知是人的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体系,良知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具有对意念活动的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良知作为先验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还表现为“好善恶恶”既是道德理性,又是道德情感。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是我们“好”所是,而“恶”所非,他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统一。“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克除私智物欲恢复良知。致良知道德修养论包括了内外工夫,知行合一并最后达到理想人格,是内心省察与外在磨练相互而成的结果,是求诸于内心和道德实践的结果。透过“良知”与“致良知” 的思想,其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分解良知的诸多涵义
(一)“良知”的本源传承
“良知”一词原来是儒家言论的核心范畴之一, 它来源于孟子的四端之心, 即“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4
智之端也。”(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阳明承接孟子, 将“良知”的内涵延伸、扩展开来。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在阳明心学体系里,良知是道德意识的本源或最后根源,是道德本体,“良知”表现为一种“照明灵觉”或知觉。王阳明将心之本体的“良知”作为一种道德本体,这同时也说明道德主体的普遍性,他否定了以往思想家在道德主体问题上的狭隘性。在他以前的
圣贤之士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为平庸之辈。阳明则看到主流儒家学者一直认为,
了传统道德建设的局限性, 提出了“人人可为圣人”的主张。他从“天地万物为一体”观点出发, 认为良知是人人所共同具有的。“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同时在他的《传习录?下》中有论述: “一日, 王汝止出游归, 先生问曰: ‘游何见?’对曰: ‘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 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从这里可以看出, 阳明的道德实践主体是广泛的, 不仅士大夫、知识分子可以做到, 就是一般平民百姓也能做到。因为良知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 只不过被私欲所遮蔽, 只要能致良知, 就能让良知回复, 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 人人都可以为圣人。我们把“良知”定义为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知觉。
(二)“良知”的判断尺度
王阳明四句教中的“知善知恶是良知”可以凸显良知是衡量善恶的尺度和标准。是非之心,是王阳明良知内涵的又一重要方面。他说:“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中)是非之心,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是是非非”即因其是而好之,引起非而恶之亦即好善恶恶。意为良知是天赋的好善恶恶的趋势。意识“知是知非”即良知,知道何者为是何者为非。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良知原是完完全全的,是的还是他是,非的还是它非,是非只依着它,更无有不死处。这良知还是你的名师”(《传习录》下)这两方面的意思,是阳明是非之心最主要的意思。这足以说明好善恶恶是一种态度,知善知恶是一种能力,知善知恶是好善恶恶的依据。
在王阳明看来,作为道德本源的至善良知是判断一切“是非”、“邪正”的伦理标准,是检验“天理”的最终标准。他不相信还有外在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他自
5
己坚持作学问是讲之以内心体悟的,是自己的亲身感受,亲身感受,则首先以自己的良知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良知判断尺度的价值在于透析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只有达到真,善,美、是、才是符合良知的,而假、恶、丑、非则
吾心良知”为标准尺度突破了程朱以圣贤之教为标准的局是与良知相对立的。以“
限。所以,王阳明就认为,只要我们每个人应用本心的“照明灵觉“就可以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达到内心的自我评判。
源于良知是人内在的知觉、本源之心, 其处在虚灵明觉和本真的状态,“良知”可以知善知恶,可以成为判断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 “四句教”里还有“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说良知是人的内心的本然状态,“无善无恶”超越了人们一般的行为善恶,即也就是所谓的“至善”。只有超越了一般的善恶观念的“至善”,才能分辨一般的善恶。王阳明这种说法克服了朱熹以前的“天理论”在逻辑上的悖论,提出了以“良知”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
(三) “良知”的自觉践行性
源于 “良知”是虚灵明觉,其是道德本体,是道德的判断尺度,等同于天理,在阳明心里是与生俱来的,等同于“四端之心”,其不是由外界赋予的,而是来源于人的内在“本心”,“良知”存在于人的本心,履行道德实践具有自觉性。王阳明坚持知行合一的知行观,从侧面凸显了“良知”自觉践行性,例如:一个人见到有人落井,会奋不顾身的去相救,在那一刻,他不是先要想救完人后的报答和人们对他的赞扬,而是在潜意识里的“情不自禁”,这潜意识中的“情不自禁”也就说明了“良知”具有自觉践行性。王阳明说:“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言而忠信焉,行而笃敬焉,吾良知所好也;不忠信焉,不笃敬焉,斯恶之矣”。良知所好是良知的道德选择,从根本上说,良知的善善恶恶是自觉的。《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阳明看来,《中庸》提出的“戒慎恐惧”即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良知的自觉。阳明认为,所谓戒慎恐惧即是良知,其是自觉的,无论是在有人监督还是自己单独的情况下的自觉的、情不自禁的表现。人们总会用本体的内在的“良知”来做判断,其体现了“是非之心”这一判断过程是自觉的,其是道德自觉。
二、 “致良知”中“致”的意义凸显
6
其实“良知”更深刻的讲也就是“致良知”,讲前者更多的是本体论的角度来借鉴的,而后者则是在现实功用的角度来阐述的。从“良知”到“致良知”,也就是从本体论到修养论。因为良知为心之本体,人人兼具良知,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常态就是有“良知”本心但都会被外在的诱惑或者是欲望遮蔽,从而使良知昏蔽不明。要恢复良知本体,彰显良知自觉,则需要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即所谓的“作圣之功”。王阳明将他的“良知”理论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致良知”说。
在阳明心学体系里,“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功夫,本体和功夫是统一的整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所知之善推至于具体事物,具体事物皆得其理,而无心亦意诚而自谦。这里不仅点出了良知作为监查系统在情感上的表现,对自己行为的满足和不安。更重要的是,良知所知之天理,已经是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融合无间,不仅有善良意志的范导,而且有理性所提供的行为手段和对于结果的监督评价的全副系统了。这样的致良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这是王阳明致良知的精义所在。 “致知云耳,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耳知,不待学而能,是故所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照灵明觉者也。??今于良知所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诚而已”。王阳明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这倒不是在于“良知即知,致良知即行”的功夫的全面性,而在于同良知的扩充、阳明更注重推致,实行义。这一点,是阳明心学的最特出之处。“致良知”是以“至”解致,即扩充而至其极,同时王阳明强调“知如何为温清之节,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所谓知也,而末可谓之致知,必致其知如何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知如何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这都是指出“致知”包含着将所知诉诸实践的意义。表明“行”是致良知的一个内在的要求和规定。
所谓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实在地付诸于行为中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王阳明的思想总体上说是强调道德实践,在他看来,道德意识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人具有先验的道德知识,因而所谓为学功夫,关键在依此知识而践行之。那么,怎样“致良知”呢? 实践正是阳明实现“致良知”所要下的基本功夫,也是其学说的命脉,
7
但是实践也有不同的侧重和方式。当他“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时,是以“静处体悟”的方式打开朱学的缺口的。后来他便以意念存天理灭人欲的“事上磨练”代替“静处体悟”,“致良知”提出后,他曾一度认为只要以“良知”为头脑,便即可静处体悟,也可以事上磨练,因为“良知本体原是无静无动”而又兼动兼静的。后来他在总结一声学说的“四句教”中,他又用“上根”与“中下根”对静处体悟与事上磨练作了分别处理。只有“上根”之人才可以静处体悟,而对于大量的“中下根”之人,却必须从事上磨练出发,显然,对于静处体悟与事上磨练这两种方式,虽然阳明是以“上根”和“中下根”之人的并存而共许的,但对每一个现实的人来说,却都必须从事上磨练做起。就是说,必须以事上磨练含括静处体悟,这也就是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乘”。当事上磨练含括了静处体悟时,王阳明的功夫便彻底的人生日用化了。
从王阳明的思想来看,“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致良知”就是一个“为己”、“克己”和“成己”的过程,既不是一种“阐明”良知的认识活动,也不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而是一种从“内部体认”良知的道德修养活动,为的是去恶从善,成德成圣,实现良知本体。其基本途径有:一是居敬存养。养心即穷理,穷理即养心。二是精察克治。克治即克己,是除去私欲的蒙蔽,使天理显现的功夫; 精察即内省,反身而诚。三是事上磨炼。
王阳明认为,道德修养之功就是“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需要在日用常行之中修炼。“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这说明,“事上磨练”并不是要求人在“事”上下功夫,而是要在心体上下功夫。因此,在谈到自己的儒学与佛老之别时,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批评佛学“养心”有“外人伦,遗事物”之蔽。这种理想的道德追求与现实的为人处事不相分离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动静一源、体用为一、道器不离、心物不分、主客不二、形上形下会通、极高明而道中庸等的一贯特点和思想观念。
从历史角度来看,王阳明的道德实践为思想的生长点这一特征,不仅使他自身为人与为学双向圆融,而且也使儒家心性之学达到了实践和思辨的高度统一;而其本体与境界的一致,不仅使儒学显现了强烈的实践品格与丰富的形上智慧,而且也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形上地基。所以从“良知”到“致良知”的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8
三、“致良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启示
致良知,就主体而言是找良知,从外在的世界找回自己那纯真的本性;就实践活动而言又是一个把良知扩充到万事万物的过程。在循环往复的双向努力的过程中成己成物,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影响致良知的进程。致良知是为行善而行动的实践。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良知”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利用“良知”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来为人处事。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多一分致良知的自觉就会多一分有价值的成就,这也毋庸置疑的说明了“致良知”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致良知是种自力更生——赤诚正信,自信其心、日新日日新的做人和做事一体化的修养、实践、学习的过程。良知是人人具有的,从而是“一视同仁”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你真诚的想致良知,就拥有了良知。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只是个肯不肯的问题。作为社会公民特别是的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具备高尚的素质和道德水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消除过分私欲,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用王阳明的话则是“致良知”而我们也要做到: (一) 要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意识,我们才能有道德实践和道德反省的前提。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文化多流派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价值观念多样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不免就出现了困境和偏歧,人们对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多样化。例如:前段时间电视上一个相亲节目上的马诺小姐坚持“我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微笑”的观点,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物质的满足达于情感的满足,从而导致了拜金主义的倾向。对于道德的评价标准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可以透视出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和无形诱惑的存在。出现了社会中人们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非主流化矛盾等等的现象出现。因此,现代公民道德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道德观念成为一个关乎人生存质量高低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规定一个人之为人的最起码的要求。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者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阳明心学确立了心之为道德本源、道德判断、道德自觉、道德理性的思想,以良知
9
之教为救世之方,不愧为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向人们展现了修身养性、省察克己加强自身修养的自我完善,以及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之道德人格的重要性,可以为当代社会公民在面临各种思想偏差和观念危机情况下摆脱道德困境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的
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加强理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力度。
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重大社会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和平幸福而奋斗。
(二)要加强道德的实际行动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中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陷入慎重的危机之中,在社会基本矛盾引发下,统治阶级的农民运动及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了,明王朝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致良知”的道德凸显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混乱的局面而提出的救治之方。“致良知”其主要目的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达到至善的境界,主要途径是事上磨练,主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达到修身养性,至善的要求。 “致良知”本质上就是道德实践。“居敬存养”、“精察克治”和“事上磨练”重在内心对良知的体认,在心体上下功夫,“致其本然之良知”,并非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实践,但是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是有启发的。面对当今社会中的各种诱惑和复杂的背景,全民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潮等的干扰和破坏,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问题, 很难保持道德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成就道德的至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加强道德是实践性。所以在社会中道德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道德实践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道德实践是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道德实践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道德理想和信念。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把道德实
10
践渗透到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因此,当代社会公民要践行道德的理想和信念,努力提高实践层次和领域,拓宽实践的平面,创新实践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其主观世界,在提高
、增强德育实效,达到道德自觉的最终目的。 “致良知”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
的价值在于提供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依靠内省、慎独,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品味和思想境界,以高度的自觉去维护道德的神,成就引领社会的道德人格。 圣
(三) 加强道德的实践反省
只有有了道德的正确意识并且将其付诸实际行动中,才有可能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良知,但不可缺少的当然还有事后的反省。反省即内省是儒家自孔子开始便很注重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方法。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后来的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大家都注重内心的修养。如: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的“内省”修养为“存心”或“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讲这种内在的“良知”发展为“致良知”。阳明在生活和学说中更注重道德内省来达到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达到去除自己的私欲从而保持内心的纯真的至善状态。由于良知是道德本源有道德判断的功能,所以能自觉地判断真假、美丑、善恶,对符合或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内心抉择和取舍,在人的整个行动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它的光芒正亟待我们去鉴赏,它的价值正亟待我们去发现。作为一名宋明理学研究者,重视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研究将是我们肩负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从 王阳明的“良知”到“致良知”说中的“致”是王阳明思想的独特性,新颖性的一个标志。“致”贯穿他的整个心学思想体系,其亦是“实践”,因为在王阳明以前的的思想家中虽然他们也使用了这一概念,但是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之中,大都是将“致”放在认识论的范畴中来讨论的,而王阳明首次将其纳入了道德修养的实践范畴,以此也彰显了他的整个思想的实践特色。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做到真正的“致良知”。
11
注释
?王阳明 《传习录》上,《阳明全书》卷一, [M],岳麓书社,1995年6月 ,第39、52页
?孟子 《孟子? 公孙丑上》 [M], 第六章, 第25、26页
?陈来 《宋明理学 》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 第277、278、280页
参考文献:
12
1.周月亮 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 [M],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2.1
2.冯达文 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9 3.陈来 宋明理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 4(张学智 明代哲学史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方克力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10
谢 辞
13
一篇文章,不止为四年时光之总结,更描绘了一段人生难以重现之轨迹。论文的结稿,意味着这段岁月即将成为往事。其中的苦乐得失尚待追忆,然而不能忘记的是四年来曾援手相助的各位领导、老师及朋友。
学阶段本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这与各位传道受业解惑的恩师所给大
予我得教诲和关爱是密不可分的。在论文结题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全省教授给与我的悉心指导和关怀~正是张教授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
教授表示崇并为文章的撰写提供了许多的宝贵意见,文章才得以成型。在此,向张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其次,还要感谢四年来给予我教诲和关怀的所有领导、老师,感谢他们辛勤的栽培。因为,各位老师在传授给我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传授给我了人生的真知,使我获得了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老师们以其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的专业修养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还有他们那始终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他们对我的殷殷期望必将成为我永远的美好记忆,更将成为激励我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使我在新的人生旅途上扬帆远航~
首我的求学生涯,父母、家人始终是我最大的后盾。父母不仅在经济上承受回
了巨大的负担,在心里上更有思子之情的煎熬与望子成龙的期待。我深知,纵道万句谢言,也难抵一缕亲恩,唯有奋起,才可慰藉其心。
四年的生活让我深深地怀恋这里的一切,今将远离,情却难舍,我走过的足迹也将永远的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感谢宝鸡文理学院带给我的感动和鼓舞,感谢哲学系带给我的荣耀和成绩,让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迎接每一次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对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只是一个逗号,人生的又一次征程即将开始,我将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文理学子,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哲学学人,整装待发、秉持远志、勇往直行~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14
课题条件
1、本人的专业是哲学,通过四年的深入学习,对中国哲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的论文符合我的专业。 本人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阳明的思想,掌握了较丰富的素材。
2、道德即良知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思想文化中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对道德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用“致良知 ”三字概括自己的学说,提倡知行合一,教人防“私欲 ”,从而达到“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的圣人境界。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本论文有本人的导师张全省教授,以及哲学系其他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和良好的技术保障,因此会开展的非常顺利。 主要内容: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用“致良知 ”三字概括自己的学说,提倡知行合一,教人防“私欲 ”,从而达到“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的圣人境界。超凡入圣的路径就是致良知,是建立在“致 ”基石之上的,良知是心之本体,有三个道德蕴含:道德本体、道德判断和道德自觉。“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致良知”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实践和重视道德内省,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分解良知的诸多涵义
(一)“良知”的本源传承
(二)“良知”的判断尺度
(三)“良知”的自觉践行性
二、“致良知”中“致”的意义凸显
三、“致良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启示
(一)要确立正确道德意识
(二)要加强道德的实际行动
(三)要加强道德的实践反省
注:课题性质分为?理论型?实践应用型。下同。
15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月亮 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 [M],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2.1
2.冯达文 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9
3.陈来 宋明理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
4(张学智 明代哲学史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方克力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10
指导教师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未通过
签 名:
年 月 日
注:以上各项内容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审核后签署意见。
16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学生撰写情况:
文章以王阳明的“良知”为切入点,选题新颖,视觉独特。
文章对学界重视“良知”即道德的现象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就“良知”
与“致良知”的思想的关联性、重视研究“良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做了充分的阐述,说理透彻,逻辑严谨,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文章认为“良知”全面、系统阐释了阳明的心学体系,研究“良知”思想,对于全面认识、深入发掘王阳明的思想和宋明理学思想,肃清目前学术界浮躁、不实之风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已经完成初稿,基本可以。下一步进行规范性修改,以符合毕业论文的统一要求。
指导教师: (签名)
教师指导情况:
检查人: (签名)
系主任: (签名)
注:学生撰写情况由指导教师填写,教师指导情况由检查人填写。
17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
2011年3月11日,指导选定论文题目,并提出建议提纲,同时,就对论题掌握的情况与我展开充分讨论,为该写作论文明确逻辑线索。
2011年3月21日,指导确定论文的写作提纲,提供与该论题相关的阅读参考书目,对文章需重点阐述的问题进行了点拨,启发我进行深入思考。
2011年4月2日,指导撰写初稿,基本确定了论文的整体构架。
2011年 4月10日,审阅论文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1年4月28日,审阅论文二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1年5月19日,审阅论文三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1年5月25日,对论文进行最后审阅,建议其在形式上进一步完善并进行论文答辩辅导。
对第一稿提出的修改意见:
文章初步成型,分析比较透彻,基础很不错。
建议对历史上学界学者对关于“良知”思想的认识多加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思想。希望将其与构建和谐社会深刻结合,提出“致良知”思想中的地位亦可作一些挖掘。
对第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
经过修改,文章基本成型。请再详细浏览一遍,注意流畅性和逻辑严谨性。此后按照毕业论文的统一要求,进行规范性修改。
同时积极做好答辩准备。
指导教师: (签名)
学 生: (签名) 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对第一、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18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存在的问题等:
在张全省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从选题开始,经过了收集材料、制定论文提纲、正式写作等过程,按照预定的计划,现已顺利地结题。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紧跟学术前沿,研读了许多关于王阳明思想研究的著作和学术期刊。在对诸多问题思考之后,对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之关系考略这一课题进行了撰写。文章主要构架包括:王阳明“良知”的诸多涵义、“致良知”中“致”的意义的凸显、及其二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等三部分。本文恰是以“良知”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这一问题为界发点,立足于现有文本,结合儒家传统思想,对“良知”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独特性。
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工作有:选择所要撰写的课题,及时与指导老师交流,征询老师意见,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最终确定了论文题目和写作提纲;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有:搜集资料,阅读与所要撰写论文相关的文章,充分了解道德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课题进行深入性的思考与研究,按照拟定提纲完成初稿;第三阶段主要工作有:在初稿的基础上,听取指导老师对论文的修改意见,仔细斟酌内在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进行修改;第四阶段主要工作有:与指导老师共同对二稿再次进行修改,对文章的独特性、创新性进行完善,最终定稿,准备答辩。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张全省教授的精心指导和修改,从中使本人学习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领悟到了精妙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最终使全文结构完整,论述充分,逻辑严谨,线索清晰,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当然,本文亦存在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会有浅尝辄止、论述不精之处,对于王阳明思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增强;
(2)文章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够具体,理应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注:由学生填写。
19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答辩
指导教师: (签名)
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经审查~同意答辩。
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主任:
20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撰写毕业论文选题科学、资料收集充分,计划科学规范、一步一个脚印。目前已经完成撰写任务,达到规范性要求。
文章以王阳明“良知”的思想为切入点,选题新颖,视觉独特。
文章对学界“良知”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说理透彻,逻辑严谨,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文章层次分明、全面阐述了“良知”中“致”的哲学含义。对于全面认识、深入发掘王阳明思想和宋明理学思想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对肃清目前学术界浮躁、不实之风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体上看,这篇毕业论文视角新颖,论述深刻,见解独特,真实可靠,是一篇难得的好论文。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名)
21
答 答辩成绩:
辩
小 (答辩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值)
组
评
定
成
绩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
委员
会意
见
主席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评定成绩 毕业总评成绩 (权重50%) (权重50%) 论文
成绩
系毕
业论
文指
导委
员会 负责人签字: 意见 年 月 日
22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附页)
答辩记录(所提出问题及对问题答辩要点)
注:每名学生的答辩过程都要分别记录。 秘书: (签名)
23
作文二:《王阳明“致良知”说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反思》7000字
王阳明“致良知”说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与反思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当博采众长,不断发展、丰富。王阳明“致良知”说包含着关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理解与阐释。研究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理论贡献,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致良知”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Z013)02-0122-04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德育意旨
什么是“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是圣贤之道,既是人的“命”,也是人的“道”,是人存在于世的根本道理和终极目标。要解释致良知,王阳明从良知说起。什么是良知,良知可以等同于“良心”或者“对良知的感受”,人们常说的“良知未泯”说的便是第一种情况,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的存在状态,不动即为心,就是人的命,动则为内心的延伸与发挥,化为圣贤在世处事的道理,因此良知既是一种天赋,包含了孟子所说的“四心”,但对它的自觉把握又必须借助后天的致知活动。致良知,从命的角度指向存在,作为存在于世与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的方式,是根本的存
在方式;从道的角度则指向生活世界,归结为主体的自我修养,就是致力于主体自我道德重建,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达到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的地步。
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最初不过是一种本然(自在)之知。如果停留于此,则“虽日知而犹不知”。(《大学问》)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活动,主体才能自觉地把握之,这种致知工夫,具体即展开于行的过程之中。“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并进之体,不益较然乎,”(《传习录中》)不难看出,王阳明实质上把致良知的过程看作是知与行的合一,而后者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粗知上升为自觉之知。知与行的这种动态转化可以概括为如下公式:知(本然的天赋之知)――行――知(自觉意识到的天赋之知)。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并进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格物以达到天赋良知的过程。
在肯定天赋良知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才能达到的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致知工夫的展开本身必须以良知为前提:“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传习录中》)所谓体察,既是指感知,又是指理性的思维。在王氏看来,若无良知,则感知与思维活动皆无从发生:“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答南元善》,《王阳明全书?卷六》这里的良知,主要即是以“心之条理”为内容的意识结构。概言之,良知虽然一开始并未为主体所自觉把握,但它却作为本然的意识结构而制约着主体的体认、省思,并构成了后者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致知过程是与德性培养相融合的过程。王阳明所说的知,包括一般的
道德意识,而他所理解的行,则基本上是道德践履。这样,由行而致知的过程,同时也就表现为通过道德践履而培养德性的过程。总的来说,道德修养上的诚意与认识论意义的格物致知构成了同一致良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传习录中》)格物而致其知,是指对天赋良知的自觉,诚意则指通过返归至善而成圣。这样,主体自在(仅仅具有成圣的根据)到自为(由诚意而成圣)与主体意识从本然到自觉便统一于“就事上”展开的“著实”工夫。
二、“致良知”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王阳明的“良知即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这一思想却显现较大的积极意义,即能够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点与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性”的取向是相一致的。实际上,“致良知”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1 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重要地位,强调人自身修养的重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格物与格人的意味,放在格物,就是要求去探寻世界的道理,君子学器不学道,这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指导我们形成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放在格人,则要求把握人的命,依照道去生活,回应“三道”、“四心”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与人心修养。
特别是在“良知”的“致”上面,王阳明强调人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强调人自身修养是为成人成圣的根本途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实际上是从功能的角度把教育的功能做了划分:一种是知识积累,一种是以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即人性的因素。对于前者,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它蕴含着对人的理性的肯定,是一种强调经验理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了人是社会化的存在,个人与社会、知识与道德的平衡构成了“致良知”的内在意蕴。在这两个方面中,王阳明更为强调的是后者,即人自身天赋良知的发现与发挥,王阳明认为知识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行动。良知是人的天性,但它是被遮蔽的东西,它需要长期熏陶和教育。因此,如果不处理好这样两种教育,可能学生最后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蔽了。
在王阳明看来,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报告指出了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里明确了我国道德建设的人民性和社会性的原则。
就历史和政策的全局来看,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分为四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帮助人们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高度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等等;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
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教育人们树立高尚的爱情观念,建立和谐的家庭,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做好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 注重道德主体的实践性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实践品格非常突出的教育理论。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传习录中》)“知行合一”论的核心内容是“知行本体合一”,而“知行合一”论的重点在于强调“行”,知不离行,强调“践履”、“笃行”,在解决道德认知问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践履”,以求道德精神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王阳明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反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背离,这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行为、培养道德行为的做法是一致的。道德行为作为道德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也是检验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判断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高低,并非根据他对思想政治意识、知识了解多少,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实践。
良知说具有道德实践性。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他所讲的道德主体,不仅普遍内在于人的主体意识中,也不仅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他所讲的良知还具有实践性的一面,这样就把他的学说推向了现实社会,
摆脱了空洞的、抽象的说教。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最初不过是一种本然(自在)之知。如果停留于此,则“虽日知而犹不知”。(《大学问》)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应用科学,与很多学科相比,它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很多时候被当做同一概念使用。相对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更突出实践性,即要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但是,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延伸,要以实践作为其经验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它研究的资料直接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从资料的分析中引出结论,提出新见解,并反过来验证已有的理论。从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概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校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
3 重视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身规律,强调因材施教
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师从孔子之处甚多,其中尤以因材施
教比较突出。孔子教人,针对性强,说理于实际生活。王阳明将这种方法总结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王阳明全书?卷三》意思是,人的面皮各异,性格参差,觉悟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有不同,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必须承认的,不能用强。王阳明认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王阳明全书?卷王》医者治病救人,对症下药,治标治本,皆有缘由,如果用强,则疗效甚微。师者同样如是,此为格物与格人同为一理,格物以求理,与格人以求义,乃有分殊;格上等资质之人,与格中等资质之人,有分别,况格下等资质之人,更为不易。
除去资质的差别,王阳明还详细地区分了教育对象的年龄之异、才能之异和禀性之异等,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首先,他根据学生的年龄之异,把教育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把“社学”作为初等教育,把“书院”作为高等教育,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害怕管束的特点,他主张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游戏的方式、循循善诱的态度进行教育,要爱护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发见儿童懵懂未知的天赋,对他们的教育宜直不宜曲,不能用强,就像园艺造型一样不能按照教育者自己的意愿随意压抑儿童的天性。这种尊重教育的规律、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方法和理念,不仅在当时来说是很进步的,即使在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对于成年人,王阳明认为,也同样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第一,要根据学生的才能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
于学校之中。”《王阳明全书?卷二》在德育首位的前提下,在教育方面要因才而异,“益精其能”。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禀性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王阳明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王阳明全书?卷二》“狂”与“狷”是两种不同的禀性,“狂者”气势猛烈,敢作敢为,这就从勇敢方面去培养他。“狷者”小心拘谨、洁身自好,这就从小心谨慎方面去成就他。从上述因材施教的方法中,人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活动中看菜下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对于教育对象,应该知其长,知其短,在教育活动中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既要自己讲,讲自己,发挥自己的理论和知识素质优势,又要为学生讲,讲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致良知”说对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1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独立思考的权利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根据,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事实。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元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工具,对人的教育应该围绕人的生活和生命而展开。 当王阳明讲“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的时候,他的意思是胸有万壑而心外无物,一切皆从心而来,由心而得。万心皆从此理,然而心与心之间又有分殊,难以沟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一重,也是一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
水,此为二重,也是二心;看是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三重,也是三心。于同一个人,也是同一道理,天时四季,人有三秋,有懵懂岁月的见识,有中年时的坚毅,也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晚年觉悟。因此,从心无外物出发,达到“深入心通”的境界,此为匠心独运,个人的思考与践履。这就是所说的:“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乎孔子者乎~”《王阳明全书?卷三》王阳明以“吾心之良知”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而非“一心”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王阳明曾经批评他的弟子兼女婿:“。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王阳明全书?卷二》
王阳明的相对主义观念肯定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强调个人践履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王阳明说:“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为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是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王阳明全书?卷二》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是非、善恶、优良与卑劣,实无理论上的具体可操作标准,只有放到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道理的真伪与对错。
2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教育的重要与可贵之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除心中贼”。如何利用“致良知”的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王阳明主张通过外部诱导与自我省察两种方式进行。外部诱导即教育,自我省察为无事时静坐省察、有事时事上磨炼两种方法。既然
良知是一种‘天赋,然而由于人的心中贼作怪的缘故,未能时时发现自身隐藏的良心,那么就只能借助外界的偶然刺激,比如一个声音、一件突发的事情等,使良心的天赋喷涌而出。然而依靠突发的、偶然的外界刺激,终究是可遇不可求,几率太小,没有普遍性,对于成王成圣的普世理想来说帮助甚微。因此王阳明认为,应当推广教育,使之成为间接性的、主动的“刺激”,帮助人们回复良知。
然而要回复良知,教育始终是外在的、间接的,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主观努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无事时省察”,具体来说,是静坐体悟。在静坐的过程中,息心静虑,安定思绪,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一回忆,分析辨明,总结是非得失,排除杂念,拔去病根。第二,也是致良知的关键,即“笃行”,善存恶去,笃信一性,使省察所积得的思虑与是非知觉,在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克服私心杂念的干扰,进一步树立正气,才能使良知真正确立下来。思而行,行而思,这就是强调了自我教育的两个程序、两个步骤,或者两个阶段。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从人自身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来说,受教育者本身就是主体,因为外在说教的内化,以及道德本身从他律转化为自律,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自我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和实践范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自我教育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难以在实践中落
实到实处。因为在生活世界领域,思想道德的自我教育会遇到自身特有的矛盾,主要是:(1)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2)主体自身相对稳定和滞后的思想道德习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3)主体自我的思想道德认知与主流的社会思想道德主旨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决定了自我教育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实践范式。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从思想和实践两个维度,强调利用“环境”因素,潜移默化,实行渗透原则,主张把普遍的道德律转化为个体的信念、情感、意向等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有效地影响主体的行为。伦理观念渗透于个人的过程,实际上即是普遍的道德规范与主体的情感、意向、信念等相融合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融合,道德才获得了内在力量。这正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一直追求实现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向欣)
作文三:《试述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400字
试述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413字
综观阳明的言论著述,阳明所谓“良知”就是指生而具有的先验道德意识 、先验道德规范和先验道德本体 ,因而良知本身是非善非恶的、是无善无恶的,也就是阳明所谓的“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作为先验的道德意识、先验的道德规范和先验的道德本体,能够知善知恶、好善恶恶、为善去恶,本身却非善非恶、非是非非,无所谓善恶。
阳明之“致 良知”包含发明扩充与发用流行两个层面的含义 。所谓发明扩充,就是发明扩充本心之良知,就是“反身而诚”、“以明其心”,就是“去其昏蔽”而“纯乎天理”,就是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之明明德。所谓发用流行 ,就是躬行践履本心之 良知,就是“实有以为”、“实有其事”,就是“事上磨练”以“为善去恶”,就是所谓的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之格物。但实际上,阳明所谓“致 良知”只是一个过程 、所谓 的发明扩充与发用流行也只是同一个过程 ,这也就是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并进 ,发明扩充即是发用流行 ,发用流行即是发明扩充。
作文四:《试述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500字
2、试述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546字
答:“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为基础的概念,而“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的提出标明阳明心学已经完全成熟,臻于化境。
所谓“良”。朱熹将“良”解释为“本然之善也” ,也即是先天本然的东西。所谓“知”。王阳明解释为“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知善知恶是良知” 。在阳明哲学体系里,良知的本体义表现为存在的根据,德性的本原,先天理性原则等多方面的统一。
至于“致”, 王阳明是以至、极、尽之义来解释“致”字,也就是说,“致良知”就是扩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赋的,发见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体充拓得尽,得以充塞流行,“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 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 。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意义是至极其良知,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将自己的良知扩充到底,把良知推广到人伦日用生活当中去。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实际上是一种返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主张存心养性,追求一种当下自知自觉的良好状态。故,这样来看,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总之,“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点,“致良知”是他思想成熟后所大力提倡的工夫,这从明代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若从心学的角度而言,其成熟时期的思想体系则是围绕着以良知为核心,以致良知为宗旨而展开的。
作文五:《从王阳明对朱熹的质疑看其“致良知”教育论》5200字
?E心‰丽——一 一——
口 河南省会计学校姚亚克 摘要王阳明一生对朱熹的一些为学之道常有怀疑,也正是这种求真解惑之心使他有着足够的勇气站起来,对朱熹的错误理 论进行批判,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致良知”教育论。本文将从对朱熹之道的具体批评中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 关键词王阳明朱熹质疑“致良知”教育论
朱熹明确提出,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 体”,则渐渐衰落学风也成为了必然,学者只会玩弄章句,不求创新。 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的思维被朱子的学说禁锢了起来,阻碍了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向
人欲胜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孔孟以来的古圣先贤都是 前发展。 如此主张,因此是绝对正确,不容怀疑的,‘圣人千言万语,
只是教人 3对朱熹“先知后行”说的质疑。对于知行论,朱熹的观点是 “先 明天理,去人欲’。”早年时阳明亦曾师从朱子。但在以后的学习和教 知后行”,他传授给世人的是“先用知之功而后行”。王阳明对
此表示
育活动中,他对朱熹给予了否定,并对其在教育界的负面效应给予 怀疑,并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无先后之说,王阳明说:知是做的开始, 了猛烈的抨击。在朱子为学之道成为正统的明朝,阳明以独立思考 做是知的结果,圣学也就只是一个功夫而已,知与做绝对不能分为
两码事。他强调世人要“知道与去做事要一起进行”。 到了思想解放 和批判意识,毅然举起反朱大旗,这在当时的学术教育界无疑是起 三、王阳明对朱熹为学之道的质疑凸显其“致良知”教育论 的作用。 一、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概述 1(“致良知”可以唤醒人们道德的自觉,人人可学而为圣人。王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明中叶 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 著名
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王守仁的人才观是通过“致良知”,把人 阳明的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里致力于弘扬“致良知”教育思想,王 曾明白表示:“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 的内在精神,转化为道德的自觉,使“学者学为圣人”。“圣人可学而 墨 至。”他提出“圣人可学而至”的口号,作为人们努力的目标。无论中 二卷》)王阳明的“致良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渊源。他的良 知范畴来自孟子,认为良知是先天固有的东西;在王阳明生活的明 人以上的人,或是中人以下的人,甚至“愚夫愚妇”,只要艰苦奋斗、 代中叶,朱熹的理学仍在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但已显示出走向衰 奋发图强,经过“百死千难”的考验,对自己作一番存在价值的抉择, 落的迹象,王阳明针对朱子学末流之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致良知 都可以达到“圣人”的目的。要重视教育的方法,只要根据每个人“资
说,把宋代以来的新儒学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质不同”的情况,贯彻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懈的琢磨,进行
何为“致良知”呢?在王守仁的学说中,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又 修身养性的“身心”教育,皆可以培养成最高理想的人格“圣人”。是认识 的本体,是道德修养的本体。“致”就是教育。就是通过教育, 王守仁的人人同等天赋论的思想,在教育上的重要意义,就是 使失
鼓舞了人们向上的心理和要求,不管做什么行业,都可以达到最高 于把 去的“良知”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上加以恢复。王守仁的发展在 “良知”与“天理”联系起来了。他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 的水平,做到人范“圣人”。他的这一观点,突破了当时朱熹的教育观 也。”“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这样,把天理看做为人心之固 念,认为只有读书识字才可以做“圣人”。他一反朱子传统教育以书 有。所以认识不是外求,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这就和朱熹的“格 本知识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以及有知识就德高望重的观点,批评
有些人以“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他肯定只要通过尊德性的教育, 物穷理”的认识论截然不同了。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才是认识的本 “圣人”是人人可做的,人人可学而成的,在这一点上,他比朱熹的教 体。只有求得心正了,一切言行自然会符合封建规范。所以良知又是 育思想前进了一步。王守仁则认为,平等是先天注定的,“良知”人皆 道德的本体。这样,“致良知”就是认识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功
同具每个人都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夫。他说:“致良知之外无学矣”;“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 二、从“致良知”出发王阳明对
做圣做贤之功在于“致良知”。做圣之功,在于“致良知”。他认 朱熹为学之道质疑之处 为,做“圣人”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努力体现那本有的“良知”,使不为 1(对朱熹“格物穷理”说的质疑。王阳明18岁那年,在江西广信 外物所蒙蔽。即是存那“良知”之“天理”,去那“习染”之“人欲”,使自 谒见理学家娄一斋,听其讲述朱熹之学,于是遍读朱熹遗书,还与友
己的精神生命纯洁净化。在他看来,去人欲“习染”之私,人帆心底就 人按“格物穷理”说去格致之理,以体认派生万物的“天理”。先是友
光明,而存得“天理”,“人欲”自退,革尽“人欲”,“天理”自明。他说: 人对朱子苦心格了三天,一无所得,且劳神成疾。自己又去格了九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 天,同样毫无结果,亦劳思成疾。从此对朱熹的“物理”与“吾心”分开 是灵丹一救,点石成金。”真是达到了“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了。所 的说法产生怀疑。
以,他这个所谓仙丹灵药,就是“致良知”。 2(对朱熹“心与理分割”说的质疑。王守仁的“心本体”说,针对 朱熹将“理”与“心”分
2(反对朱熹“格物天理”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朱熹认为万物只有 为两个板块的做法,对朱熹思想进行批判:繁 一个天理,“理”是先天存在的,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他强调要 多杂乱无章、离析不合与破碎及学术方向不明朗,从而导致“士风日 严格地按照这个唯一准绳去做,要弃“私欲”、存“天理”。他认为“格 下”,封建的道德规范不为统治集团内部的入所遵守,最后酿成了
物致知”是实现方法。按他的理解:“格物致知,就是知道得很清楚。 “天下不治”的局面。当时一些空谈政治的人找到了借口——“理本
48兰台世界2014?2月下旬 万方数据
口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于媛媛
摘要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关键词清代蒙古八旗武举制度 武举制度历经唐朝创设和宋代的完善,到了明清时期处于发展 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满清王朝统治者为其提供了十 分优厚待遇,希望通过科举考试为这些人及其子孙提供相应政治待 顶峰时期,在清代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清代武举制度基本沿用了之
遇,其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都与八旗满洲、八旗汉 前的考试程序和方法,但是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之前的历朝
军完全相同。八旗蒙古武举基本上是三年举行一次,而且每科的录 历代。雍正元年,当时的清政府开创了八旗蒙古武举制度,丰富了武 取人数也是有定额保障的,其除了正常的考试以外,还经常会增设 举考试种类,促进了清代武举发展,可以说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 “恩科”,相应增加录取名额,但是这种恩科和恩额都是由最高统治 亮点。虽然清朝是由生活在东北的满洲人建立的,但是其执政的除 了有满族人以外,还有蒙古族和汉族等其他方面,其武举考试对象 者决定的。八旗蒙古武举考试主要分为武乡试和武会试。 1(八旗蒙古武乡试。八旗蒙古武乡试一般是指在省城所举行的 也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
武备人才选拔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是在子午卯酉年举行 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Il】。
正科考试,而在太后、皇帝大寿之年以及皇帝登基之年,也会举行恩 雍 一、清代八旗藜古武举形式
科。八旗蒙古武举考试x,l-于应试者的资格审查较为宽松,凡是八旗 统正元年设立八旗蒙古武举乡试的时候规定,满洲人和蒙古人 蒙古的监生、荫生、七八品笔帖式、把总、千总、马甲、护军、武生员及 一编“满”字号参加武举考试,其中八旗蒙古主要是指在皇太极年 间归顺到后金政府的一部分蒙古族人,他们在归顺后金政府以后, 领催,就可以由本旗的佐领直接甄别,甄别合格后参加武举考试,而 驻防将士则可以由副都统或者将军甄别后参加武举考试,甚至还允 被调整成为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黄 许蒙古翻译生员或蒙古文生员参加武举乡试田。八旗蒙古武举乡试 旗、镶黄旗等八旗,后来这部分蒙古族人东征西讨,守卫边关,为清
样”,完全是违反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做的结果,造成儿 诚实、善良、修身,就是要做得很清楚。如果格物致知有什么还没有
童“把学校看做是监狱而不敢进入,把老师看做是仇敌而不想见,学 尽到的,就是知道这一明德还没有分清楚。”也就是说要世人达到良
生逃避掩饰而来做他们的游戏,欺骗老师而大行其顽劣之性,偷盗 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就要“格物穷理”。而王对朱的这一论调是极其 浅薄庸俗低劣,日益沦为下流”。在阳明的眼里,本是想让孩子向善 反对的,他提出“致良知”说。“善”与“恶”的标准要放到社会上去检 的而却把他们往坏的路上赶,此种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行为,是 验,王阳明的“良知辩证法”就表现在这里。要使“致良知”得到实现, 绝对得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当世把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仅仅作为 他认为秉着特定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最终走到“顿悟”;他不赞成 知识来灌输。阳明谈对童子进行良知之教。阳明指出了他比较合理 “夸夸其谈”,“终身不行”;他指出,人得在实际事情上磨练和下功夫 的教育办法。首先为顺着孩子的志意循循善诱。说道:“估计孩子们 才有益,如果一味地好静,事情一来就会乱了阵脚,最终一点长进都 的意志情趣,喜欢嬉戏而害怕严厉,就像花草树木在发芽的时候,让 不会有,而且去磨练时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升自身道德
它们舒适则枝丫就会长得好,摧残与阻挠它们则就会凋敝。”然而亦 修为,以达到“致良知”。“致良知”论是他经历了困顿压抑的不顺之
非让其放纵,是顺里带逆,逆里带顺,顺其自然,逆其柔和,这样让孩 境和在朝斡旋、带兵出征的事上磨练后,最为深切地领悟到了“破山
子不认为是辛苦,容易接受。再次是用爱之心熏陶,多给点他们鼓 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奥理。只有打发“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良
励,让孩子们的心里感到欢喜,感受鼓舞,然孩子们一定是积极上进 知之说,才能维护明的统治秩序,挽救世道民心,才足以平治天下。 的。最后是适应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水平,于教育之深浅上与教学内 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对于世人摒弃朱熹不务实际、虚无缥缈的 容上要剩有回旋。阳明说:“和他人讲论学问,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 道德修养教育观念无疑是起到促进的作用。 人分阶段讲授”、“考量他的资质,原本是可以接受二百个字的,而就 3(对朱熹刻板僵死的童蒙教育给予尖锐批评。王阳明从“致良 只可以教他一百个字,经常让他们感觉到其精神力量是有剩余的, 知”的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他的儿童教育学说。他主张儿童教育要 然他们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亦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阳明生动 顺应“童子之情”,从儿童的特点出发,给予“栽培涵养”。他对蒙学教
地说道,就像小小幼芽就被浇上一大桶的水是必然要淹坏它的。也 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学规、课程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主张,在这
就因阳明有此批判精神,使得他的教育思想别具一格,也就因为这 方面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世程朱理学下的童蒙教育,那是死
样使得那个时候的各书院“不及阳明诸书院也”。板呆气的,阳明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他说,“像当下的小孩教育,每天 参考文献 只知道督促孩子们照着课本的章句模仿,责备他们检查和约束自己 『11王守仁(传习录IMI(蓝天出版社, 2007( f2j赵士林(心学与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但不知道用礼术来教导之;要求他们聪明但是却不知道用他们最为 i:3l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4】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擅长的方面来培养之,动不动就对小孩鞭打绳捆,像对待囚徒一 兰台世界2014-2月下旬49
万方数据
作文六:《王阳明的致良知教》5000字
王陽拤疛致良疟教
一 疟肙合一
,王陽拤雖以繼承陸象山疛哲學為職志,而對曷子哲學函以批評,但在疟肙問題刊,卻可說是集曷子與象山兩家疛大,,並補救其不足。 ,陽拤補曷陸之不足,並非只提出疟與肙並重疛老生常談觀點,因為這種說法其實先儒及曷子已更言及。如《中庸》便說「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分說「博學之、審問之、慎徐之、拤辨之、篤肙之」。曷子亦說「疟肙常相須」。
,陽拤補曷陸之不足,是看出疟肙兩者在實踐刊相即不離,只更,際意義刊疛,冸。他說:
疟之盐,篤實處,即是肙;肙之拤覺精察處,即是疟。疟肙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徍世學者,作兩截用凾,失卻疟肙本體,故更合一並進之說。:《傳習錄》中:
疟與肙在實踐刊是同一本體?非但以為「疟肙並進」之說不妥,甚肏嚴格亵說,「疟肙合一」說亦更不妥。?疟與肙既是同一本體,我們應說它們是一而非合一,說合一只是用亵矯正先儒之說。 ,某嘗說疟是肙疛主意。肙是疟疛凾夫。疟是肙之始。肙是疟之,。若會得敍,只說一箇疟,已肎更肙在。只說一箇肙,已肎更疟在。:《傳習錄》:
愛曰:「如仉人儘更疟得父瑝,,仝瑝弟者,卻不能,,不能弟。便是疟與肙,拤是兩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疟肙疛本體了。未更疟而不肙者。疟而不肙,只是未疟。」:《傳習錄》: 疟而不肙是在良疟:道德本心:疛現實爲態:刍人境界:刈講疛; 疟肙合一與疟肙為二其實並焝根本疛申盾,?前者是在良疟:道德本心:疛理想爲態:聖人境界:刈講疛。
二 心即理
,如象山學說一樣,他疛心即理說疛其中一個涵義,就是承接其他,拤儒者之說,主張道德實踐主體與孙宙創造本體兩者實踐刊為一:
可疟仜天塞地中間,只更這箇靈拤。人只為形體肎間隔了。我疛靈拤,便是天、地、鬼、神疛主宰。天沒更我疛靈拤,誰去仰地高,地沒更我疛靈拤,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更我疛靈拤,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爱,離卻我疛靈拤,便沒更天、地、鬼、神、萬爱了;我疛靈拤,離卻天、地、鬼、神、萬爱,亦沒
更我疛靈拤。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疛,如何與他間隔得,:《傳習錄》:
可見在實踐刊道德主體即孙宙本體。
另外,此說與肛方哲學中疛唯心論不同:
,唯心論,從疟識論立論
,心是最終極疛,爱刐可以化約為心?心與爱是等同關係
,心即理說,從道德形刊學立論
,心是最終極疛,但實踐刊與爱相即不離?心與爱是不
即不離關係
,刈陎一段說話,為清楚:
良疟是造化疛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鬼,帝,皆從此出,盐是與爱焝對。人若復得他,,全全,焝少虧欠,肎不覺手舞足蹈,不疟天地間,更何樂可,。:《傳習錄》:
,如象山學說一樣,陽拤心即理說亦更其心性論疛涵義:道德本心實踐刊與道德法則為一。這種說法,與肛哲康德所講疛意志肎律觀點更相近之處。:意志肎律即意志肎立法,肎孚法。:
,愛問:「肏善只求諸心。恐拝天刈事理,更不能盡」。先生曰:「心即理刐。天刈分更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愛曰:「如事父之,,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更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嘆曰:「此說之蔽刎矣。豈一語所能悟,仉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去父刊求箇,疛理。事君,不,去君刊求箇忠疛理交友治民,不,去友刊民刊求箇信與仁疛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刐。此心焝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陎添一,。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刊用凾便是」。:《傳習錄》: ,愛對心即理說更所疑惑,因為他以為如果只求心中之理,便會忽略了心外之理,他疛想法顯焞受到曷子疛影霻。
陽拤以心即理,心外焝理回答。表陎刊這與曷子之說更申盾對立之處,但實際刊兩者疛立論層次不同。
,曷子,在刍人:人心:疛層陎立論;理想刊雖焞道德原理亵源拝道德心靈,但現實刊,兩者卻更不同,?一義刈我們亦需探求心外之理。i.e.重心與理疛不即義。
,陽拤,在聖人:道心:疛層陎立論,?一義刈人疛道德心靈具足道德原理,不假外求,故焝所謂心外之理。i.e.重心與理疛相即義。
不過,陽拤常批評曷子講疛理存在拝外在對象之中,這是出拝誤
解。
切 致良疟說
,此說其實在大方向刊與象山發拤本心說相同,亦是主張所更工夫疛基礎繫屬拝本心:良疟:。他說:
夫學問徐辨篤肙之凾,雖其困勉肏拝人一己百,而擴仜之極,肏拝盡性疟天,亦不過致吾心之良疟而已。:《傳習錄》: 此是,子,德工夫說疛調適刊遂,以及象山發拤本心說疛闡揚。 ,陽拤如曷子那樣以《大學》作為其講工夫疛主要文獻根據,他亦以《大學》疛格爱致疟亵作為工夫論疛基礎。但他並非以即爱窮理亵解釋格爱致疟,而是以致良疟亵解釋。他對格爱疛解釋如刈:
爱者,事刐。刍意之所發,必更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爱。格者,正刐;正其不正以歸拝正之謂刐。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刐;歸拝正者,為善之謂刐。夫是之謂格。:《大學問》:
「格爱」如,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焝敍焝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拤德。窮理即是拤拤德。:《傳習錄》刊:
,他對致疟疛解釋如刈:
致者,肏刐;如云喪致乎哀之致。……致疟云者,非若徍儒所謂仜廣其疟識之謂刐;致吾心之良疟焉耳。:《大學問》:
若鄙人所謂致疟格爱者,致吾心之良疟拝事事爱爱刐。吾心之良疟,即所謂「天理」刐。致吾心良疟之「天理」拝事事爱爱,則事事爱爱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疟者,致疟刐。事事爱爱皆得其理者,格爱刐。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刐。:《傳習錄》中:
,格,正
,爱,肙為:爱:,而非一舭疛事爱;從根源處說亦即是意念
?格爱即正肙為:正意念:
,致,實現
,疟,良疟
?致疟即實現良疟
,?格爱致疟疛,際意義雖更冸,但實踐刊卻是同一工夫。此說法與《大學》不同,?《大學》很強調「疟所先徍」及「疟本」等義。
與曷子講格爱致疟之,冸:
,曷子,格爱致疟是從,冸疛角度,從工夫論層陎所講疛工夫:即
具體疛工夫:,並且更次第刊疛,冸i.e.先格爱而徍致疟。
,陽拤,格爱致疟是從圓融疛角度,從本體工夫論層陎所講疛工
夫,這裏並焝次第先徍可言。
,陽拤以為格《大學》所講疛全部工夫,八條甲,在實踐刊亦指同一種工夫,他特冸側重在講出格爱、致疟、誠意、正心、修身五者疛一貫性:一體性::
只要疟身、心、意、疟、爱是一件。……耳、甲、口、鼻、四肢,身刐,非心孜能視、聽、言、動,心欲視、聽、言、動,焝耳、甲、口、鼻、四肢亦不能。故焝心則焝身,焝身則焝心。但指其仜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拤處謂之疟,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爱,只是一件。:《傳習錄》:
蓋身心意疟爱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更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爱。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更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大學問」:
身心意疟爱在徐考刊是不同疛事爱,格致誠正修在徐考刊是不同疛活動,但在實踐刊同屬一種工夫,不可,割。
,對五者疛一體性說拤得最,整疛一段文字為:
先儒解「格爱」為「格天刈之爱」,天刈之爱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更理,仉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亵,如何反亵誠得肎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爱」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甲、口、鼻、四肢是刐。欲修身,便是要甲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箇身,身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甲雖視,而所以視者心刐,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刐,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刐,故欲修身在拝體瑝肎家心體,常仙廓焞大公,焝更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拝甲,肎焝非禮之視;發竅拝耳,肎焝非禮之聽;發竅拝口與四肢,肎焝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以刊言修身在正心
焞肏善者,心之本體刐,心之本體那更不善,如仉要正心,本體刊何處用得凾,必就心之發動處纔可著刂刐。心之發動,不能焝不善,故須就此處著刂,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焝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更不正疛,故欲正其心在誠意。工夫到誠意,始更著落處。
,:以刊言正心在誠意
焞誠意之本,分在拝致疟刐。所謂人雖不疟而已所獨疟者,此正是吾心良疟處。焞疟得善,卻不亮這箇良疟便做去,疟得不善,卻不亮這箇良疟便不去做,則這箇良疟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疟刐。吾心良疟既不得擴仜到底,則善雖疟好,不能著實好了,惡雖疟惡,不能著實惡了,如何得意誠,故致疟者,意誠之本刐。
,:以刊言誠意在致疟
焞亦不是懸空疛致疟,致疟在實事刊格。如意在拝為善,便就這件事刊去為,意在拝去惡,便就這件事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拝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拝正刐。如此,則吾心良疟焝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焝更不誠矣。誠意工夫實刈手處在格爱刐。若如此格爱,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刐。:《傳習錄》:
,:以刊言致疟在格爱
,徍亵,陽拤將這裏疛觀點概括為所謂「四句教」,如刈:
焝善焝惡是心之體,更善更惡是意之動,疟善疟惡是良疟,為善去惡是格爱。
,:第一句講心,對應修身在正心;第二句講意,對應正心在誠意;第切句講疟,對應誠意在致疟;第四句講爱,對應致疟在格爱。
,身,就仜塞處言,更善更惡,?是經驗疛
,心,就主宰處言:即道德意志:,焝善焝惡,?是超越疛
,意,就心之發動處言:即道德意念:,更善更惡,?涉及經驗
,疟,就之意之靈拤處言:即道德認疟:,疟善疟惡
,爱,就意之涉著處言:即道德實踐:,為善去惡
五者在徐辯刊雖不同,但在實踐刊卻是同屬一體,不可,割。 ,關拝「四句教」,陽拤疛弟子錢德洪及王龍溪曾起爭論: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征徐甪,將命肙敍,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焝善焝惡是心之體,更善更惡是意之動,疟善疟惡是良疟,為善去惡是格爱。」德洪曰:「此意如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焝善焝惡,意亦是焝善焝惡疛意,疟亦是焝善焝惡疛疟,爱亦是焝善焝惡疛爱矣。若說意更善惡,畧竟心體還更善惡在。」德洪曰:「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焝善焝惡疛;但人更習心,意念刊見更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凾夫,若原焝善惡,凾夫亦不消說矣。」是夕亯坐天泉橋,各舉詩正。先生曰:「我仉將肙,正要你們亵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裏接人,原更此二種。冺根之人,疞從本原
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拤瑩焝湍疛,原是箇未發之中;冺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凾夫,人己从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更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刊實落為善去惡,凾夫熟徍,渣滓去得盡敍,本體亦拤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冺根人疛;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疛。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刊刈皆可引入拝道;若各執一邊,跟前便更失人,便拝道體各更未盡。」既而曰:「已徍與朋友講學,,不可失了我疛宗旨。焝善焝惡是心之禮,更善更惡是意之動,疟善疟惡是良疟,為善去惡是格爱。只亮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肎沒病痛,此原是徹刊徹刈凾夫。冺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凾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拤道所不敢承瑝,豈可輕拠望人。人更習心,不教他在良疟刊實用為善去惡凾夫,只去懸空想箇本體,一,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一箇虛寂;此箇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更省。:《傳習錄》:
,錢,四更句:重概念刊疛,冸,心、意、疟、爱在概念刊不同
,,解疛意義一舭人較拠把握,?陽拤說是為其次立法
,王,四焝句:重實踐刊疛圓融,心、意、疟、爱在實踐刊不能,
離
,圓融疛意義一舭人較難把握,更智慧疛人才較拠把握,?陽
拤說它是「接冺根人」疛。
陽拤疛四句教疛本義其實已兼備刊述二義,故他說它為「中人刊刈皆可引入拝道」及「徹刊徹刈凾夫」。
個人意見:四更與四焝疛畨同,其實亦可借亵說曷子與陽拤疛畨同
?,曷子,重從刍人角度亵講儒家哲理?重四更疛境界
,陽拤,重從聖人角度亵講儒家哲理?重四焝疛境界
?兩人講工夫只是層陎不同,但殊途同歸,?兩者應相輔相,。
作文七:《浅析王阳明的“致良知”》3400字
题 目:浅析王阳明“致良知”说及其现实意义
姓 名: 党鹏鹏
学 号: 201002010020
系 别: 政法系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班级: 10思政
指导教师: 赵建杰
2012年12 月 15日
浅析王阳明“致良知”说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党鹏鹏 学号:201002010020
政法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 要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其心血体系的核心内容, 它是在批评程朱的过程中提出的。在这里良知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 , 有了多层次的规定,是是非的标准,德性的本原和意义世界的根据。它的积极意义对现实世界多有启发,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 王阳明;良知;致良知
引 文 王阳明(1472—1529)明朝人,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是继陆九渊所开创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不仅对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历史导向作用.而且影响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在199年召开的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指出:“王阳明的心学对于纠正程朱理学的僵化、教条化具有革命理论意义。他既对明代社会的冲突作出回应,又化解了理学紧张、实现了哲学转换。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和平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历史地位.在他的整个学说中,“致良知”具有极显著的价值是他全部学说的杉心和基础。
一、什么是致良知
致良知说从概念形态上是对《礼记·大学》中“致知”概念和《孟子》中“良知” 概念的融合创造。《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传》 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识,在即物穷其理也。”[2]王阳明则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日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 而必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3]王阳明在其“心即是理”、“心外无理”的心学宗旨下,既反对朱熹“析心与理为二的立场,认为天理,吾性具足,何假外求,“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
也”[3],又反对朱熹格致说的知识论立场,认为“致知云者非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4]
孟子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良知是人所先天具有的,不假外求,于是他吸收孟子的“良知”说来解释“知”,认为“性无不善 , 故知无不良。”[3]他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3]这样,将“致知发挥转变为“致良知”。这一转变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它 一方面体现了阳明心学的主体性思想,化外在为内在,将向外求理变为向内求良知,另一方面又体现了阳明心学德性本位思想,化物性为德性,由知识论转向了价值论。
二、良知二字之意蕴
1、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
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知道爱父母,敬兄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是仁义礼智“四端”之本体,良知之发扬可以尽心知性知天。不过,子的论述至此而止,没有进一步展开,北宋时期的张载也只是提出“良知”概念指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到了明代,王阳明对良知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认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良知是德性之知,是人的德性的本原,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是先验的德性本原。尽管历史上对良知有所见解的思想家对其各有所释,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认为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作为德性本原的良知,人人具有,无间于圣愚。
2、良知是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而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作为标准良知是人对善恶的直觉,“只是一个真诚恻怛”,其中既有理性的成分,又由感性的成分。是非和好恶在根本
上是一致的,理性和感性在对是非善恶的价值寻求上根本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就是人心受了私意和物欲的遮蔽,良知作为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是理性感性合一的,它体现在人身上是全体通透的。牟宗三对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评判很是认可,认为由于良知是道德存在的基础,所以才能用来指导实践,他说:“一切存在都以良知为基础,道德是说应当,故一决定,便有行为出现,良知一决定,便要实践,由不存在而至存在;由此扩大,宇宙万物亦如此。”
3、作为本体,良知是人的意义世界的根据
熊十力认为,哲学的根本在于建立其本体,他说:“当知宇宙自有实体,万化万变谓一切行。不是凭空幻现。”,进一步,他说“须知本体是圆满至极,德无不全,理无不备”,这个本题到底是什么呢?他解释道:“本体非外在,当于何求?应答彼然:求诸己而已矣。求诸己者,反之于心而即是,其远乎哉?”可见,人心即为此本体。王阳明有更深的见解,他说:“良知本体犹如人之心”,“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他将孟子的先天道德意义上的良知,上升到了天地主宰意义的高度。进而,他说:“天地万物离却了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了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世界是良知显发下的世界,良知是显发于世界中的良知,二者处在一种对象性关系中,共同构成人的意义世界。
三、致良知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良知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我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对致良知学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王阳明良知思想中包含有诸多富有时代意义的新思想、 新观念 ,如提倡思想解放、 重视个体精神、 强调人格平等观念 ,为明清时期的思想产生了启蒙和促进作用 ,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在对其扬弃的基础上,利用其思想的积极方面,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一,用现代的眼光看,“良知的价值在于向人们提供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依个人的内省、慎独。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能提高人的道德品味和思想境界,使人们自觉去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在每个公民中形成有利于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道德素质,对于任何时代的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际意义。
第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重在自觉。良知或良心在人的整个行动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心在人们的行为之前,对人们的行为动机予以肯定或否定,是行动的“指挥官”。因此,良知还是检验是非曲直,诚伪善恶的试金石,是人的观念、行为的指南针。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积极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黑心商人,非法交易,不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恶劣现象,如果人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那么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会获得新的活力与生机。
第三,致良知不是仅局限于人与人间的道德关系之中的,它有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最灵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的一点灵明就是良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存在状态和境界就是人和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里既有总体宇宙关怀也有终极人文关怀,是致良知的最终追求和目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致良知的学说教我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掌握真正的具体的善,祛除心中遮蔽,以求不断的修己安人,造福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孔子研究 1999 ,( 3 ):11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3]王阳明.传习录[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2001.
[4]王阳明.《 大学问》见《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作文八:《致良知视野下的教育思想》9200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致良知"视野下的教育思想
廖,J、 波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重庆400047) 摘要:教育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可以调适人际关系。制约
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它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王阳明以“致良知”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致力于将 社会民众培养为符合封建准则的理想角色,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心即理;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673—0429(2010)04—0043—05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字伯安,祖籍浙江。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死于
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因他在距越城不远的阳明洞结庐讲学,后又创办阳明书院,因此学
者 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其“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出 发, 王阳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并DDi(2具体实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理论是通过教育的概念、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
述,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作为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它决定了教育 的目的、方法与手段。王阳明的教育理论就是其心学思想的基础,即“心即理”。 程朱一派把宇宙万物都归结为“理”,使“理”成为一种超越的绝对。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人被某
种外在的原则所规定,人的道德本性由绝对的天理从外部植入。所以在本体论上,程朱是以“性”来界
定的,“盖所谓性,即天地所以生物之理,所以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者
也。”[1](‘答李{白谏”朱熹认为“性”,是人物所以生的“理”,是“生物”的资始。由此,他所谓的“性”,即
“理”,是万物之所以产生发展的根源,是世界的本体。与正统理学一再提升性体并将其形而上学化不 同,王阳明的关注点首先是心体。王阳明理论体系的最高范畴是“心”。他承认理学的共同前提,即“天 地万物”与人是一体的。但他认为宇宙统一的基础并非绝对的天理,而是“心”。他说:“人者,天地万物
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一L,eP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2]‘‘答剽?’他断言“心”是天地
万 物的主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对此,他解释说,“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理,然后 知 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怛儿锄鼢’。王阳明认为:“心”包含了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条理,能变通天下之事
的千变万化,因而是世界的本体。为了证明“心”具有本体地位,王阳明又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 命题,以此来作为佐证。他说:
收稿日期:20lO卅 5—08 作者简介:廖小波(1970一),男,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教授。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 规划项目“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一GJ一217) ?43?
万方数据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 事亲
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 于视、
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桌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L2 J(‘仲1摹)?。在王阳明看
来,“心”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依据,要先有“心”,才有“意”,也才有“物”,才有
世间的一切。他将“心”从主体意识提升为宇宙本体,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心外无 理,心夕f、无事’’‘2]‘‘传爿录’上’。 在将“心”规定为宇宙本体时,王阳明又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 之事,心外之理乎?’’[2]‘《传爿录)上’“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无问于天人,无分于古今”[2](‘答徐成之"。 王阳明以“心”为宇宙万物本体,消除了绝对精神“天理”与主体精神“心”之间的隔阂,凸显了主体
的自尊自善,这不仅是理论模式的转换,而且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意义。所谓“心即理”,这个“理”实质上 就是儒学一贯强调的纲常伦理,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也就是“良知”。王阳明认为,道德不是外
在的强制,不需要通过某种绝对观念植入人心,它直接就是每个人先验的本质,只要扩充固有的良知,也 就能成就至善的品格。
因此,王阳明在教育理论上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心”、“理”或“良知”,这个本原含有先验的道
德律,又是存在于每一个体之中的。这样一来,王阳明认为由于“心”产生一切,因而在社会变迁中,世 人的种种言行不一,生活世俗化等对封建纲常造成冲击的意识和行为也是由他们的“心”发出来的,要 控制住他们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着重于从教育上控制住他们的“心”,教育民众在他们的内心下功
夫,去启迪他们每个人心中的“良知”,让他们体认到内心良知,也就自然地控制住了他们的思想和行
为。“心即理”即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应该是根植于人心中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通过这个“心即理” 的理论,王阳明确立起了他对社会各类成员实施教育的目标和依据,而通过何种方式达到此目的,这又 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封建统治提供一套治国治民的理论,探寻人按一定秩序和谐相处的途径,建立合乎道德的社会体
系,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是历代儒家不懈索求的理想。王阳明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人们以封建
道德规范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按封建伦理纲常和封建等级制度来和谐共处。通过对世人的教育,把 个体培养成符合“天理”的规范,达到所谓的“大同世界”。
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二程正式提出“天理”的概念。他们认为“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
贴出来”【3]‘《河南骶外书'卷十一。“天理”这个概念,据张立文先生考证,始见于《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
批大御,导大寂。”是指解牛的道理或天然的分理。[4](5引二程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其原因就在于他
们赋予了“天理”以新的内涵:“天理”即是三纲五常。后来,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对“天理”的内涵加
以肯定,他说:“所渭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 天理。’’[1】‘‘答吴斗南)’
因此,理学家所说的“天理”即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之所以称这为“天理”,是企图将封建伦理
说成是先验的、永存的。这种天理,既是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进一步加强在思想理论上的表现,又是地
主阶级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精神支柱。“天理”代表着封建政权和封建等级秩序,对“天理”的肯定和维 护,就是对封建专制政权的认可和巩固。与其他的理学家一样,王阳明属于明中期封建政权中的统治阶级,坚信代表封建纲常伦理和其政权 的“天理”是万古不灭的“真理”,对其的权威性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明朝中期频繁的农民起义,对封
建政权造成不断冲击,而当时世人趋利而行、道德沦丧的种种现象也使得封建纲常日益丧失了约束力,
“天理”在这种社会变迁中隐隐地显露出了危机。在这种状况下,王阳明挺身而出,自觉地肩负起了维 护“天理”的重任。他一生讲学、办学校,建“事功”,追求的就是这个“天理”。 从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来看,他认为“天理”是为学的最高目标,读书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
?44?
万方数据
对这个“天理”的体认。曾有弟子问他为学“主一”应主在什么地方,他回答说:“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
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0”[2]‘‘传习录)上’他
认为一心用在“天理”上,这才是真正的“主一”。在回答学生另一个关于“立志”的f、nj题时,王阳明也
强调“天理”的目的性: 是
问立志。 先生日:“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
所谓结圣
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养扩充去耳。”【2】‘‘传习录’上’ 王阳明认为“志”
于心中立,心在理中存,心中不离天理,这就是圣人之志,圣人之志不离天理。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 纯善的,而人有私欲;为保持“天理”的纯洁性,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控制在封 建纲常之下,就必须“存天理,去人欲”。出于同样的目的,王阳明在为学、讲学中,也主张“存天理,去人 欲”,强调“天理”、“人欲”不并立。他说: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加一分。此心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 便是。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 【2](《传习录’上)
王阳明认为要使人们的行为控制在封建纲常规范之中,使人们对父“孝”、对君“忠”、对友“信”、对
民“仁”,就要在“存天理、灭人欲”上用功,以“天理”为控制目标,要求世人体认“天理”:
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
理;发见于事君时,就要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
J‘《传习录,上’ 。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在那上面学个存天理。【2 王阳明天理 一再强调在“天理”上用功,无论何时何处,都要以封建道德律作为行为的准绳,将自身的一 言一行都控制在“天理”上,他认为这才是实施教育的最终日的。 从王阳明生平的每一步来看,他无时无
处不是将“天理”放在其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心上。他一生所 努力追求的,就是要以“天理”作为教育日标,要世人“存天理,去人欲”,做封建社会的顺民。在这一点 上,他和所有的宋明儒家是一致的。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就是要帮助人从现实习性回归到自然的善的本性,把坏人变成好人,把恶人变 成善人,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中,而是要具体地展现于事亲事君等封建道德践
履之中。正是在事亲事君、“应事接物”的活动中,它才具体地转化为“孝”、“忠”等人内在的自觉意愿。
因此要人们“致良知”,则应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他说: 格物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 所谓
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J‘‘传习录》中’ 王阳明认为,只有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2 中,良知才能发用流行,才能湿现出来;而人的私欲是否已经 克去,良知是否已经回复,这同样要在接触、处理事事物物中才能得到验证。所以“致良知于事事物 物”,就是要人们按照“良知”行事,以封建道德律作为行为规范,抛弃不按“良知”、不遵守封建伦常的 “不良行为”。由此出发,对于广大的民众而言,王阳明特别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为善止恶,去除“人欲”, 他说: 举业辞章,俗儒之学也;薄书期会,俗吏之务也((( ?君子之行也,不远于微近纤曲而盛德 存焉 公以处之,明以决之,宽以悟之,恕以行之,则不远于薄书期会而可以得古人之政,是 远俗 也。【4](《远俗丰记,) “不远于微近而存盛德”,意即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保持“德性”,即封建伦常。由于 道德规范总是存
?45?
万方数据
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每个主体又总是处于某种既定的社会环境中。对于主体来讲,前者是一
种不可选择性的环境,而主体行为则具有选择性。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动性恰恰在于:在不可选择的
环境中自主地通过日用常行进行修养,将封建道德展现于具体行为中。王阳明“即俗而远俗”,“不离微 近纤细而盛德存”的观点,显然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王阳明“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的主张,落实到社会控制上,也就是要求世人不论是做官、读书,还是 劈柴担水、行走买卖,不论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还是卑微的贫苦农民,不论是在内心对社会规范有违 背念头的“心中贼”,还是聚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山中贼”,都应保持其内心的“良知”,并在进行社会实
践中都要将心中的“良知”发挥出来,即“致良知”于具体行为中,做到随时随地以封建道德律为行为准
绳,以将行为主体控制在封建纲常伦理之中。因此,王阳明的教育对象不分贵贱、贫富,也不分“良” “善”。教育活动则贯穿于他的从政生涯,成为他施政、建“事功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四
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用以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途径,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能否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思想行为学来看,人的思想是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的行为是其思想的外部
表现,明娃地要受个人思想状况的支配和调节。一般来讲,思想是行为的原因,行为是思想的结果。一
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表现为什么样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王阳明从“心即理”的思想出发,主张 通过外部诱导——教化,让众多的民众诚心诚意地“格”去“心”中的“欲”,去其“心”之“不正”,从而自
觉遵从封建规范。这种方式也就是要通过道德教化,把封建价值观念和封建社会规范内在化,使人民自
觉地用之以指导、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虽然人人都难免有违背社会道德的冲动,但通过教育,使得 封建社会规范一旦内在化了,行为主体就可以心甘情愿地抑制这种冲动,将心中的“人欲”念头“格”去。 因此王阳明认为,教育措施是最长久的、最有保证力的控制手段,他一生致力于对民众的教化和讲学,将
教育作为施政的莺要手段,就是由此而引发的。 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王阳明针对当时实际,提出了自己有别于世俗的教育方法。他突破了当时士 大夫认为只有通过读书识字才可以成为圣人的观念,一反传统教育以知识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提出通
过“致良知”把人的内在精神转化为道德自愿,以人人成其“圣人”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认为
先要人“成德”,学校教人体认天理,认同于封建规范。这其实是他“正心”的格物思想在教育上的反映。
因此,王阳明在谈论教育内容时,往往只讲人伦道德,不谈知识技能,并认为“三代之学,其要皆所以明 人伦”,“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J(‘大制可)’由此看来,王阳明在教育思想上首先将教化对象 由读书之人扩大到全社会所有阶层,又将教育内容仅限定为封建礼义,强调以封建道德教育为主,具有 很强的阶级性和功利性,其教育目的完全是从社会控制出发,为封建政权服务。 王阳明这种教育思想也是他从实际政治生活中得来的。王阳明一生曾多次领兵镇压农民起义和少
数民族起义,深深体会到仅用刑治是不足以统治人民的,必须对民众进行礼义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只用 刑法,是“以火济火”,无益于治,“若教之以礼,庶几所谓小人得道,则易使矣”[2]‘《牌行南宁艚延师讲礼"。此外,
面对明中期社会上重“利”轻“义”、封建纲常淡漠的种种现象,王阳明认为要从人“心”上下功夫,主张
“教民成俗,莫先于学”[2]‘‘批立社学师老名里"。因此,王阳明以自己的心学思想为指导,通过以下诸方面致力
于教育。
1(讲学。王阳明一生讲学不辍,以宣传他的心学思想,启发世人的“良知”。1507年,徐爱等三人正
式拜他为师,“及门莫有先之者”[6]‘卷十一‘浙中引1学案",由此王阳明开始正式收徒讲学,宣扬其心学。被
谪 龙场,王阳明成立了他自己第一个书院——龙冈书院。书院规模虽不大,但在边鄙之地,却产生不小 的 影响。王阳明在讲学之余所作诗中,已有“门生颇群集”的描述,可见当时求学者已不少。为使书 范化,王阳明还制定了学院的规条,“一日立志,-'H劝学,三日改过,四日责善”【2】‘‘南游三首”。龙院规 冈书院 的讲学,使得王阳明的才识逐渐为人所知。1509年,受贵州提副史席书相邀请,他到府城文明书 院,开 (46?
万方数据
始宣讲他的知行合一学说;1512年王阳明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后,讲学规模逐渐扩大,在滁洲督马政问学
的人大增,“日与门人游邀琅琊滚泉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人”[2]“年谱_们。此后,他先后在赣州、
南宁、浙江创办了濂溪书院、南宁书院、稽山书院,收徒讲学,此时其弟子已众多,“环先生而居此屋者, 如天妃光相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2](‘传爿录)n。在稽山书院
时,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以至于“宫刹卑隘,至不能盖环坐而听者三百余人”[2]‘‘年潜_)12?,达到了讲学的
高潮。王阳明不仅一生致力于讲学工作,弟子甚多。而且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学说日益简易精微,
施教方式日益真切高明;他既能折服奇才异能之士,也能深入普及,启发一般的田野俗人。当时顽强如 王艮、王畿,傲慢如唐尧臣,位高如方献夫,年老如董萝石等等,都对他拜倒,愿称弟子。王阳明通过自身 收徒讲学来宣扬其“致良知”,力图影响当时的学风和社会风气,重振纲常。 2(兴办社学。王阳明为让众多民众体会“致良知”的思想,一生讲学不止。但相对于全国范围来 讲,影响毕竟有限。因此王阳明一边建书院讲学,一边在全国各地兴办社学,向民众宣讲封建伦理道德。
如他在广西思田、赣南完成军事镇压后,认为“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要各县“兴立社学,延师教子, 歌诗习礼”,【2】“年潜01253’用封建道德礼义来教化民众。王阳明之所以这样做,是企图将封建价值观灌输 进民众的内心,使之成为他们内在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既“革面”、又“革心”的目的,用封建纲常来控 制社会。 据《年谱》记载,王阳明在赣南结束军事镇压之后,并未一走了之。“先生谓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
明。今幸盗贼稍平,民困渐息,一应移风易俗之事,虽未能尽举,姑且就其浅近易行者,开导训诲。即行
告谕,发南、赣所属各县父老子弟,互相戒勉,兴立社学,延师教子,歌诗习礼。出入街衢,官长至,俱叉手
拱立。先生或赞赏训诱之。”这次办学非常成功,效果很好,“久之,市民亦知冠服,朝夕歌声,达于委巷, 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2](《批盘社学帅老名呈 "。
3(告谕感化。除兴办社学外,王阳明还十分注重对民众进行封建道德的感化措施。王阳明每到一
地,总是张贴告谕,要老百姓“谦和”、“温良”、“逊让”、“含忍”、“毋轻斗争”【2j(《告谕各府父老子弟"。如在庐陵
县任县令时,他“为政不事刑威,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在他当政的时间里,发告示十六次,其内容均是
“谆谆慰父老,使教子弟,毋令荡僻”。通过对当地民众的感化,王阳明激励起了他们心中的“天理”,结 J(佴谮_0’果“民胥悔胜气嚣讼,至有涕汝而归者”。【2 王阳明这种将封建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内在化于民众中,使他们心甘情愿地用之以指导、约束自身
行为的教育措施,是根源于他“致良知”的哲学思想,力主从人“心”上做功夫,施教化。其目的就是希望
在世人心中激励起他们的封建道德荣辱感和羞耻感,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封建价值观,从而引导世人“存 天理,灭人欲”,做封建社会的圣人、顺民。 4(制定乡约。为了加强对封建社会最基层的教育,王阳明采用了乡约模式。正德末年,王阳明镇压 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之处的农民起义后,“以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乃举乡约,告谕父老
子弟,使相警戒”,要他们“和尔邻里,齐尔姻族,德义相劝,过失相规,敦礼让之风,成淳厚之 俗”,[2](《年谱_蹦’并亲自撰写了《赣南乡约》颁布各地。其《乡约》的基本内容是:用封建道德纲常教育 村民族众,防止农民图谋“不轨”,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地主阶级的剥削,用舆论和道德的力量劝
诱民众改过从善。这种乡约组织十分严密,王阳明还规定要公推年高有德为众敬服的一人为约长,二人
为约副,四人为约正,四人为约史等,管理全约及民众。王阳明的乡约方案,极大地影响到整个明代中后期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群体
关系、社会结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等许多层面。嘉靖、万历年间,乡约己在全国推广。这种乡约模式,
作为巩固明代政权基础——乡村社会的精神武器和组织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阳明以“心即理”的思想为出发点,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将对民众的封建道德教育作为
其主要的施政,主张对全社会的民众进行普遍的道德教育,并且自己一生讲学、办社学、建书院,将这种 思想转化为了具体的行为措施。从当时的状况来看,这种思想也确实为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一定的效
果,先人评价为“故尧汤相禅全在事功。孔孟无事功,为千秋大憾,今阳明事功,则直是三代以后,数千 百年一人’’‘7|。(下转第71页) ?47?
万方数据
[24]丁玲(丁玲文集(第6卷)[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5]许
道明(中}司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M](复盟大学出版社,2002( [26] 方锡德(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凌叔华(自序[A](小哥儿俩[z](良友图书公司,
[28]金丁(论芦焚的《谷》[J](光明,1937,3(5)( 1935(
[29] 陈炳熙(古典短篇小说艺术新探[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0]成仿吾(森林的月夜?补注[J](创造季刊,1926,
1(4)( [31]王富仁(端木蕻良小说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4)( (上接第47页)
参 考 文 献 [1]朱熹(朱子文集[z](商务印书馆,1936( [2]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z](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3]程颢,程颐(二程集[z](中华书局,2004( [4]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 叶绍钧校注(王文成公全书[z](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6] 黄宗曦(明儒学案[z](中华书局,2008( [7] 毛奇龄(王文成传本[z](台北:新文盟,1989( ?71?
万方数据
作文九:《王阳明的_致良知_思想简探》4800字
哲学·人文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简探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简探
□金银润
[内容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对良知的分析则是理解致良知的起始和基础。此外,致良知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多重内涵,需加以多方位的阐释。另外,对如何致良知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帮助我们开拓和加深对致良知命题的理解。
[关键词]良知;致良知;扩充至极;自由;主一;自慊。
[作者简介]金银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006级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王阳明先生对致良知非常重视。他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①可见,致良知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而要充分理解此命题,应该从良知开始,因为这是致良知思想展开及深入的一个必要基础。
一、从良知说起
“良知”的概念来源于《孟子》一书。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王阳明在《传习录》一书中所使用的“良知”概念是承接孟子的“良知”概念而来的。
那么,“良知”字面的意思是什么呢?将两个字分开来讲。先解释“良”字。朱熹将“良”解释为“本然之善也”②,也即是先天本然的道德。而“知”又怎样理解呢?王阳明曾说:“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传习录》下)也就是说,身、心、意、知以及物都
是一个东西,只是天理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罢了。而“知”是从“意之灵明”处而言的,即是说它是本体在发用中带有直觉性的东西。所以,在本质上说,“知是心之本体”(《传习录》上),“知”也是本体,它只是在一定层面上表明了本体发用时的特性而已。这样,可以将“良知”结合起来理解:“良”是指先天的善,先天的道德;而“知”也是指先天的具有直觉性的道德。所以,“良知”可以理解为先天本然的道德。
其一,良知作为天理,也是“心之本体”。他明确表示:“良知只是一个天理。”(《传习录》中)为什么说它是天理呢?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传习录》下)良知是宇宙的灵魂,它产生了天地等自然物质,也产生了宇宙的精神,也即是,它产生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也产生了宇宙的法则。所以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中)。不仅如此,良知还是“心之本体”。他说:“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传习
14
社会科学论坛2009·2(下)
录》上)。天理只有一个,而良知即是天理,“知是理之灵处”,所以,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阳明先生将良知看作是天理和心之本体,就赋予了良知以先验性、自足性、至善性和普遍性,为常人成为圣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其二,良知作为道德本体。阳明先生说道:“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大学问》)“明德”就是先天的道德。王阳明则认为“明德”的本体是良知。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仁、义、礼、智等是人的“性”,而“性”与“天”“帝”“命”本质上是同一个事物,只是发挥的作用不同而称呼有所不同。“性”是“主于身也谓之心”,而“知是心之本体”,所以良知便是性的本体。也即是,仁、义、礼、智等不同的“性”皆是由作为天理的良知本体在发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这样,良知也就成了“真正的道德本体”③。
其三,良知作为直觉的存在。“良知”可以自觉地对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进行适当的监督、判断和评价,这种监督、判断和评价是以直觉的方式进行的。王阳明曾说:“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是非之心”就是指良知。陈来先生也说:“‘不学’表示其先验性,‘不虑’表示其直觉性’,‘良’即兼此二者而言。”④由于具有“不虑不学”的直觉性,所以良知能够自觉地对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善”与“恶”进行及时和全面的发现、判断和评价,并引导人们的道德不断趋向于良知的本然状态。
其四,良知作为依据。良知对其它事物进行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还是良知。作为
哲学·人文
天理的良知,它是至善的和完美的,它主宰着宇宙中的一切,不论是人还是物都以良知为基本准绳。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王
阳自家底准则。”(《传习录》下)可见,良知是明的人的一切言行的主宰和标准。不仅如此,它“致还是万物的根据:“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良知神的主宰。”(《传习录》下)“灵明”就是良”思想知,它主宰着天地万物,万物因为良知的存简探
在而存在。这样,良知的存在也就成为万物的原因、准绳和依据。良知作为依据,为世人致知和成圣提供了理论上的道德准绳和根据,使人们有道德可依,也为人们指明了应依据怎样的道德来成圣。
二、致良知本义释要
致良知首先是一个扩充、恢复的过程。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所以,人自然会有“孝”“弟”“恻隐”等“善”端。但是有了善端,还不一定能成为圣人。因为虽然人人天生皆有良知,“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传习录》上)。常人的良知会被私欲遮蔽,所以要用致知格物的工夫,扫清私欲。而扫除私欲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善端不断扩充的过程,即孟子所说的“充其恻隐之心”的过程;而扩充的过程,也就是要将沾染在良知本体上的“尘埃”(即各种私欲)全部扫除荡涤,使良知恢复至本然全然之状态的过程。
那么,要扩充到什么程度才能使良知本体呈现呢?他认为,必须将良知扩充到极点、绝对普遍化的程度。他说:“孩提之童无
社会科学论坛
15
哲学·人文
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
王阳体。”(《传习录》上)陈来先生认为:“从这个明的说法来看,良知有本体,有发用。”⑤对于常“致良人而言,其良知很容易被私欲所遮蔽,使良知”知本体不能显现,不能自然发用流行。小孩思想虽然有爱父敬兄的道德情感,但这只是良知简探
的善端,而不是良知本体的全部。只有将这些善端进一步扩充到极其普遍化的程度,即“充拓得尽”,良知本体才会“全体廓然”。
然而,除了扩充、恢复到极点之外,致良知还包含着践行良知的含义。这也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他曾跟别人说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传习录》下)他认为,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除恶弃欲,保存良知。踏踏实实依良知去做是致知的必需途径,所以,致知,包含按照良知去实践的含义。另外,他还对九川说:“人须在事上磨錬作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传习录》下)在致知的过程中,不能总是好静,如此,最终不会有什么长进;要多在事上磨练,这样才能有所收益。这些都体现了致良知包含着实践的内涵。
另外,致良知本身还包含着自由的性质。致良知,体现着内在的和谐统一。在致知过程中,道德主体的意念发起于良知之中,也始终由良知控制着。而且,良知还可以对致知的过程进行道德的判断和评价:“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下)良知依据自身的至善性可对一切是非进行道德的评判。这样,致知
16
社会科学论坛2009·2(下)
的过程,也就是在良知的主控下的自由运动过程。它由良知自觉地发起,自觉地掌控,自觉地判断和评判,它是自因自果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制约。由于良知具有直觉的特质,所以,此自由运动是良知的直觉的自由运动。
三、如何致得良知
首先要立志,即要心中常存存天理、去人欲。他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传习录》上)他说,人要立志,即要念念存天理,只要心中不忘这个志向,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成效,会结“圣胎”。对此他用“种树”的比喻加以说明。他认为“立志”如种树一样,虽然开始效果甚微,但久而久之,最终必定会花果累累,会有收获的。立志之后,又该如何去做?
要主一。既然立了志,就应该“主一”。何为“主一”?阳明说:“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传习录》上)这句话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主一就是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如果被私心杂念所左右,道德修养很难起到效果;其二,要知道“一”即是天理,不是其他事物,如果这点没有弄明白,而专注错了对象,即使是一心一意,最终也只落得“逐物”“着空”的结局。所以,他所说的“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传习录》上)。
要有明的工夫。他认为良知(天理)如明镜,其本体全体是晶莹透彻的,要永葆此状态,就必须将染上的各种尘埃彻底清除,不留一丝一毫。这就是明的工夫。所以,要使良知
之本体恢复其全然纯然之状态,必须将“好色”“好利”“好名”等这些“纤尘”彻底扫除干净。那么,如何去实现“明的工夫”呢?
阳明认为要通过省察存养和在事上磨练。他曾经说过:“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传习录》上)存养省察就是不管有事无事,都要自觉地自我反思、内省。省察的反思可以使自己始终处于先天道德法则的监督之下,通过道德自律使自己的意志、语言和行为与先天至善的良知始终保持一致。这样,在道德实践过程中,道德主体可以通过不断反省自己,分辨是非、善恶,使心中常存为善之念,常有去恶之意;也可以总结成败得失,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一并清扫干净,体悟自己内心纯然的良知,成就圣人之境。
省察除了反思之外,还兼有“自慊”之义。“自慊”,也就是快乐与满足之意,它是“良知”对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进行一定的自我评判的体现,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当然,在反思之中,可能包含着“自慊”之义,这里提出,是要凸显其重要性。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道德实践进行一定的肯定性评价时,主体才能产生一定的道德认同感和满足感,即“自慊”,这可为主体提供一定的内在动力。否则,若无积极的道德评价,在致知的过程中,道德主体很可能丧失适当的方向、定位和动力。
在致知过程中,他更为强调的是在事上磨练。不管是反思、内省,还是自慊,都应该建立在对事的磨练上。他曾说:“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传习录》上)他反对终日只是闲讲不做,应当在具体的问题上去发现“天理”和
哲学·人文
克服“私欲”,一步步达到“无私可克”,这个过程需要人在事上磨练,而不是空口闲说。他还强调“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王
阳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上),只有在事明的上磨练,不断克己,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气定“致神闲,不乱方寸,稳步前进,方能到达“天良知理”。如果只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如此”思想临事,便要倾倒”,良知终究不会显现。
简探
致知既有阶段性特点,又有整体性特征,所以要将阶段性和整体性结合起来。他说:“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传习录》下)他认为致良知有“今日”“明日”之分,也即是有阶段性的特点。而每个阶段都有本阶段的“所知”,要将其扩充到底,然后才能将“明日”“开悟”的新“所知”扩充到底。每个阶段“开悟”的“所知”不是一个良知全体,只是同一良知全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用,及其不同部分而已。而且良知“自生生不息”(《传习录》下),这样,需要将每个阶段新“开悟”的“所知”连续不断地扩充到底,然后贯连起来,这就是“精一功夫”,就是一个一贯的完整的致良知。LT
注释:
①[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下册)第990页,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53页,中华书局
1983年版。
③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册)第389页,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6年版。
④陈来:《宋明理学》第21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6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科学论坛
17
作文十:《浅析王阳明的“致良知”教》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浅析王阳明的 “ 致良知 ” 教
作者:席楠
来源:《中国 ·东盟博览》 2014年第 01期
王阳明(1472年 ---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常讲学于会稽阳明 洞,故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中叶著名哲学家, “ 心学 ” 的代表人物,曾任各地方官吏,刑部和兵 部主事,因平定皇室内部叛乱有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其思想学说在晚明时影响 甚大,形成了阳明学派。所提出的的 “ 致良知 ” 、 “ 知行合一 ” 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独树一 帜。他的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传习录》和《大学问》。
一、 “ 致良知 ” 教的形成
(一)王阳明的思想发展历程
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其学生钱德洪 1说:“ 先生之学凡三 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 贤之旨。是三变而至于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归,多教学者静坐; 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 ” 即王阳明的为 学经历了从早年的 “ 热衷于辞章 ” 、 “ 出入于佛老 ” 到 “ 龙场悟道 ” 的转变,教法也经历了从知行合 一的实践功夫转为静坐僧寺 “ 自悟性体 ” 到 “ 致良知 ” 的历程。从阳明思想发展的具体过程来看, 良知提出之后,他还经历了一个对良知使其 “ 忘患难,出生死 ” 属性的欣赏赞叹时期。所以从良 知的话头到致良知的教法,必然有一个过程。
(二)良知或致良知的提出
关于良知提出的时限,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是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认为, “ 甲戌,升 南京鸿胪寺卿,始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 ” 。认为良知之旨始发于正德九年。其二钱德洪认为, “ 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 ” 。其三陈来先生认为阳明致知说 提出于正德十五年庚辰(49岁)抚赣时。 2由于阳明反复强调 “ 今经变后,始有良知之说 ” , (《年谱》 50岁)顾良知之说的提出当不早于宁藩、忠泰之变,但也不会晚于江右。从阳明 庚辰九月还南昌后的 “ 吾真见得良知人人所同,特学者未得启悟 ” 的话来看,(《年谱》四十九 岁)阳明其实已经是从本体意义上运用良知概念了。所以,陈来先生的赣州良知说,当是比较 可信的。 3
(三)致良知教的确立
阳明其实主要在于赞叹 “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 的性质,而致知之说又是从格物 致知的角度来论述的,所以,当时的致知说虽然蕴含着致良知的思想,但并不具有 “ 单头直入 “ 的性质,也还谈不到对其整个学说的统摄与概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直到阳明归越,都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良知”与“致良知”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