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一幅名画的诞生》3600字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上海市进才实验小学 高琴
【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难以磨灭、凝重”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重点段,感受纤夫痛苦的生活。
3、了解名画的诞生,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名画的诞生过程,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纤夫痛苦的生活及他们身上蕴藏着的无穷力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名画,揭示课题,指导“诞”的书写
生看图,师介绍。附介绍内容: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就是俄罗斯著名的伏尔加河(出示图:伏尔加河)她美丽辽阔,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一百年来,就在这儿,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养家糊口,甚至为了挣得一块面包,而不得不贱价出卖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逆水而上。他们就是最辛苦的纤夫(出示词语:纤夫及注音)。俄罗斯画家列宾(出示画名及作者)以伏尔加河为背景,创作了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享誉世界,也是列宾的成名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幅画的诞生过程。
板书课题,仔细看, “诞”字怎么写?第6笔“竖折”一笔写成,再写“建字底”。生在桌上书写“诞”。
二、学习第一小节,明确写作顺序
1、出示第一节. (这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画面的内容)轻声读第一节,读懂画面内容。
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画面上除了描写纤夫之外,还写了什么?(景物描写)划出相关句子。
2、学习写法
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描写一幅画人物与景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明确写作顺序。 景-----由远及近
3、再读画面内容,积累背诵。
师过渡:这幅画一问世就在画坛引起了轰动,年轻的列兵也一举成名。那么这幅画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幅名画诞生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的3~7节. 思考:
1868年的夏天, 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 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两年后, 他 , 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⒉学生自读, 思考, 同桌交流.
生交流,师归纳板书。体会:难以磨灭
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
1、引读第4小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纤夫的衣着褴褛、肮脏,神色凝重的? 小结: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纤夫的特点写具体了。把纤夫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你还能往下说吗?他们的 , 。(连起来说一说)
2、纤夫的神情是凝重的,也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看投影。
练习说话: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他们的眉头啊, ;他们的 , 。
3、小组练说,交流。
4、再读第4小节
四、学习课文5----7小节
1、引读课文:为了画好这幅画,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生)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 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生)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根据这些素描,他——(生)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列宾为了画好这幅画,全心投入创作之中,他走进纤夫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他用画笔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更用激情歌颂了纤夫们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这幅画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成了他的代表作,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
再读第一小节
五、小结全文
教学反思:
教完《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文章,作为教师的我也很有感触:画中描绘的是一群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 互相依存的队伍。他们的存在对我们这一代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撼: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非人的生活和劳动甚至只能换回几片面包。
还在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就引起了列宾的同情, 从那时候开始, 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 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
《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课文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为开头,具体描写了画面内容,接着介绍画家列宾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一次偶然看到的情景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与纤夫们生活在一起,近距离与他们接触,画了大量的素描;又花了三年时间进行作画和修改。在这幅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整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在教案的设计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目标一: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理解“肮脏、褴褛”等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他们可以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字典解决词语的读音和一些难词的意思。自学能力教强的同学也能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了。
目标二:理解重点句段,品味“前倾、拼命、沉重”等词语体会纤夫的劳苦。
文中对纤夫的描写生动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画家的震撼。通过品味其中的一些词语来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整篇文章,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和列宾的强烈同情心。
目标三: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他与纤夫们生活在一起,深入地了解他们。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进行绘画修改,为了能够真实地展现纤夫的生活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文本从在描写纤夫的形象时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纤夫的形象,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主要教学环节
(一)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字词句段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文章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人物情感。因此设计时我围绕“理解重点句段,品味关键词语体会纤夫的劳苦和列宾的同情心。”这一教学重点展开。例如:在理解“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这句话时,通过品味“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又如,围绕“难以磨灭”一词,引导学生从衣着和神情两方面感受纤夫生活的痛苦,也感受到列宾的强烈同情心。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在揣摩重点词句含义的过程中展开重点句段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突破了难点。并且在研读重点之后又抓住关键信息回顾课文整体。
(二)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每一次朗读都有目的,都留给学生自己内化的空间。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思考文章主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
列宾为何要画这副名画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指导朗读,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走进名画,走进列宾当时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当然也可通过配乐朗读等方式,营造情感基调,使学生更快进入课文情境。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努力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关注表达,落实训练
因为文本中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纤夫的生活、列宾的情感及其创作历程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仅靠文本语言,学生只能体会到纤夫的辛苦和列宾的勤奋,无法体会到纤夫在水深火热中的痛苦,自然也无法理解列宾对此产生的强烈情感。在教学第四小节时,适时补充了一段对纤夫神情描写的训练,让学生在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后加以训练,得以提高。挖掘课文语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从而创设情境,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训练时“无米之炊”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研读文本之后,设计了根据一定的顺序介绍画中的纤夫的语言拓展练习,让学生内化重组课文语言材料。学生通过联系、整合,自主地拓展了语言,同时,内心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表露。
课堂上,学生能围绕列宾创作名画的过程和画作最终享誉世界的关系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围绕重点词语进行感悟,理解了关键的句段。学生感受到列宾具有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感受到了纤夫生活的艰辛,也感悟出画家对纤夫的同情。
由于同学们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情况缺乏了解,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对纤夫的形象的补充、对列宾如何深入纤夫的生活、以及对图片中纤夫的描绘,停留在文本和画作上,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说话的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可以在课前渗透相关时代背景,让学生对19世纪中叶的俄国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使体会更深刻。
作文二:《一幅名画的诞生》2600字
一幅名画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句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背诵课文第1、2节。
2、过程与方法:学习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
3、情感与态度:体会画家的勤奋刻苦及对纤夫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纤夫的形象体会人物及作品的思想感情,感受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画,初读画面。
1、师:走进世界艺术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走来,他们各自散发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你,震撼着你;让你陶醉,让你为之感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屏幕为我们提供的三大艺术精品。
出示名画:
第一幅是——达芬奇《蒙娜丽莎》人说世上最神秘的笑容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
第二幅是——梵高《向日葵》这也许是太阳底下姿态最婀娜的向日葵了。 第三幅是——雷诺阿《青蛙塘》画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日郊游的情趣图。
2、师:今天就让大家用心去欣赏一幅俄罗斯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出示名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就有一段对这幅画面的描写。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师读)
让我们用语言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幅画。(齐读)
4、这幅画是谁画的呢?——出示第二小节。(引读)
出示列宾简介。
师:轻声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5、那么这幅名画是怎么诞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每一位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都像是一位母亲在孕育一个幼小的生命那样,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和心血,这其间肯定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列宾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迅速浏览课文,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2、出示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_______________。
3、指名完成填空。
三、了解原因,再读画面。
1、师: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又是哪些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读读课文3—5节。找出有关语句。
2、生交流,出示第四节。
●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事蓝布做的??
(结合学生交流,抽读。体会纤夫衣着的褴褛,生活的贫困。)
(引读:在画面中的这11个鲜活的人物中,有朴实、善良、坚忍的领头人;有满腔悲愤、不平的少年;有身受重负而早已麻木的中年人??这11个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经历的纤夫,每一个都给列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中有些人的裤子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理解阴沉沉、凝重,体会纤夫在饱受残酷的压迫下心情的沉重。师读补充资
料。)
(补充社会背景: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3、是啊!在19世纪60年代,由于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使得俄国劳动人民的境遇非常悲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纤夫们更是苦不堪言。听,远处传来了纤夫们低沉的 吆喝声。(音乐)
(引读:这群贫穷的纤夫,他们是那样________、那样_______。有些人____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每个人的脸___________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___________。
这群备受压迫的纤夫,他们是如此_________、如此___________。有些人_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每个人的脸___________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____________。)
4、师: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啊!可他们的肮脏与褴褛使列宾起初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出示,生齐读。)。目睹这样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如果此时你是列宾,心里会怎么想?
说话练习:列宾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啊!列宾心中也深深地同情着纤夫们,憎恨这黑暗的社会。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痛苦生活,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文字(第一小节),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抽读、齐读)
四、感受过程,三读画面
1、师:这情景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他心里总忘不了纤夫那疲惫痛苦的神态,他决心把这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所以两年以后,他来到了伏尔加河与纤夫们生活在了一起。读读6、7节。让我们走近这位大师,看看他是如何创作这幅画的。(生自由读)
2、在这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谈感动的地方,结合朗读,进一步体会画家对纤夫的同情。
(指导朗读: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
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3、师:正是因为画家将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资本家的憎恨以及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完美地融入了画中,使得每一个看到这幅油画的人,心灵都能受到强烈的震撼,所以,这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名画。当然,它的诞生,还在于画家列宾的刻苦。 (引读:为了画好画,列宾一共到伏尔加河___________,他画了________,还画了__________,最后带着________。列宾用了__________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这幅画的名字叫做_________。在这幅画里,它描绘了________,也歌颂了__________。)
4、师: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痛苦生活,了解了画家的勤奋、执着,了解了这幅名画所蕴含的意义,第三次看这段文字,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朗读。(女生读、男声读、齐读)
五、仿造课文,拓展练习
1、一幅名画为我们展示了一段历史,一幅名画留下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一幅名画包含了画家的同情。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出示希望工程宣传画《大眼睛》
2、让我们模仿课文第一节的写法,用你的笔尖来诉说这画中的深意吧! (播放音乐,生动笔写)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成功地鉴赏了这幅画,好多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见解,这可是你们灵感和智慧火花的闪现,千万不要让它瞬间消失。回家后为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一幅画写一段解说词。看看谁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小鉴赏家”。
作文三:《一幅名画的诞生》1300字
// XINJIAOCAI QUAN UAN
( ) 地注视 ( ) 地 流露
-,这
情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课文结构清晰, 叙述了俄国画家列宾创作名画 《伏 尔加河上的纤夫》 的原因 及 过程,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了列宾对底 层 人民的深切同情。文章以 《伏 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为开头,生动具体地描 写 了整个画面的内容,尤其是对纤夫的描写,语言朴实简练,将饱受苦难的纤夫 的 形象勾画得准确又生动。一下子打动了读者的心。课文的第 3 ~7节介绍了 这幅 名画诞生的过程。纤夫的肮脏和褴褛给列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 强烈的 创作欲望。他与纤夫们生活在一起,深入地了解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素 材。他怀 着对纤夫的深切同情,顽强地作画,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作品。
一、多音字组词。
二、填上合适的词。 ( ) 地观察
( ) 地工作 三、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在清清的小河边,一群小朋友欢快地跳舞。 一群 小朋友在清清的小河边欢快地跳舞。
(1)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一艘货船艰难地行进着。
(2)在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悠闲地飘来飘去。
四、填空。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看到 . [zai (
[zai (
?zang ( .cang ( r chong ( L zhon g ( 载 藏 .
重
SI NIANJI YU WEN 景给他留下了 _______________ 印象。两年后,他 ___________________ , 终于在
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五、阅读理解。
齐 白 石 画 虾
da ming ding dTng的齐白石早已是家喻户晓了, 但一提起他, 我们总会 bO yue er tong地想到他画的活灵活现的虾。 灵动而呈半透明质感的虾在水中娘 戏, 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着实惹人喜爱。然而白 石 老人取得这样前无古人的成就却是来之不易,据说他画虾先后竟历经八十六 年, 真是千锤百炼才打造了 “ 白石虾”。
齐白石老家有个星斗塘, 塘中多草虾, 幼年的白石常在塘边玩耍, 从此与虾 结 缘。儿时欢乐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题画的素材。
为了画好虾, 他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长臂青虾 , 这样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 态 并写生,能更好的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
再以后,他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情 态统统收于笔端。
七十岁以后白石老人画虾已基本定型, 但仍在不停改进, 使其趋于完美, 八 十 岁以后他的虾画得已是炉火纯青。 画虾仅仅是白石老人的雕虫小技 , 在他的 艺术宝 库中千百幅艺术珍品静待我们去观赏学习。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da ming ding ding
bu yue er tong
( ) ( )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 :千 (锤 ) 百 (炼)
千()百( ) 千 () 百 ( )
3. 文中哪句话描写了齐白石画的虾?用直线画出。
人们提起齐白石就会想到他画的虾, 为什么他能将虾画得如此活灵活现 呢?根据文 章找出原因。
作文四:《一幅名画的诞生》2400字
一幅名画的诞生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幅名画的诞生
2、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这幅名画的名字、作者。 3、你们知道伏尔加河吗?
4、了解纤夫,简介画面
?、课文的第一小节就描绘了这幅画的画面。请一个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幅画
的画面。 你们能告诉大家纤夫是干什么的吗?
?、齐读,边读边记清楚,等会儿请你来介绍这个画面。
二、整体感知
1、快速地读课文,文中除了这个画面对纤夫的描写,还有第几小节也在描写纤
夫?
2、这三段文字都是列宾眼中的纤夫,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列宾第一次看到的纤夫是?年?段——(板书:1868 1870 1873) 引读:让我们一起先把描写纤夫的语句读一读。
1868年的夏天,列宾第一次看到了纤夫,只见岸上有什么东西在——
1870年列宾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
1873年列宾把他们画出来了,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 三、品读课文
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的诞生,前后一共用了——5年时间,看来一幅名画的诞生是很不容易的,是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
那同样是列宾眼中的纤夫,请两位同学读泛红的文字,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看的远近、角度不同(第一次只是照面——第二次是生活过,
接触过)
?、再请男女生对读(泛红文字),还有什么不同?(从最肮脏、褴褛、非人到
善良、有力量的)——说明他们之间是有感情
听出来了,列宾对纤夫的感情的不同,所以列宾眼中的纤夫也不一样了。) 2、那请大家自由读读这节中红色的部分,这里表达了列宾对纤夫怎样的情感呢?
1)、同情——(板书:同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穿着破烂——简直是太脏、太破了——褴褛——
指导朗读:谁能把列宾对纤夫的深深的同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个别赛读
?纤夫的外表值得同情,还有呢?
(每一个人的神态都是那么沉重、那么痛苦,把列宾的心都揪紧了!神态——男
女生读)
2)、惊讶——天哪
?、列宾根本就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牛马一样生不如死地活
着!心中不由地一声呼喊——天哪!
“天哪”是一种怎样的呼唤啊?——惊讶——谁来试试?(开火车) ?、这一声声惊呼浸透了列宾对纤夫的——同情、惊讶、怜悯——一起来! 引读:
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
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
——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3)、这情景为这一幅画的诞生埋下了——同情的种子(板书:种子)
想象练习:(出示)
纤夫们的非人生活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那天起,在涅瓦河畔看
到的情景常常在他眼前闪现。每当他漫步河堤看到远处航行的帆船时,眼前就会出现 ;每当他和朋友聚会谈起绘画时,他又会想起 ……
3、的确,这些纤夫是值得同情的。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一节,刚才大家说,列宾
对这群人已经有了感情,那就让我们把这些富有人性的短语读好。 4、这些短语前还有些形容词,谁再来试试?(若读不好则:我感受不到“力量”) 5、这时,列宾对纤夫有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喜欢(板书)哦,可以! 6、那么,还有哪里看得出“喜欢”?(仔细地观察、长久地注视、抚摸、)
再读——
7、不仅如此列宾还——三次——来到伏尔加河, 和纤夫们朝夕相处。让我们一
起配合着来读好它,你们读蓝色部分。
8、列宾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注视、抚摸这样一群“善良的”“有力量”“强壮”
的人,你觉得仅仅用“喜欢”够吗?应该用什么?(擦掉好吗?板书:热爱) 9、小结:从“同情”到(画?)“热爱”为这幅名画的诞生又推进了一步。(出
示画)
10.补充资料(出现画面)
让我们再来看回这个画面。数数看画上一共有几个纤夫?你们知道吗?这十一个
纤夫,每一个人都有名字,每一个人都有故事,都有一部辛酸史。其中有一个“卡
宁”老头。列宾对他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并把他也画入了其中。你们听我来介
绍一下他,看看能不能从画中把这个人物找出来?
卡宁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身体结实, 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包着头巾,那双深陷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
(对,第一个领头的纤夫就是“卡宁”老头,列宾把他放在第一个,可见他对卡
宁的感情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10、纯熟的技巧
当一幅画的诞生在情感上有了创作的欲望,绘画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一点
上列宾又是怎样追求的呢?自己读读,在第几节。 引读:为了画好这幅画——
这幅名画的诞生是那么得不容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板书:孕育)
四、深化主题
1、边听边看边读,谈谈你心中的感受。
听!这就是《伏尔加河纤夫曲》——(嘿呦——仔细听,这是——劳动号子,说
明他们拉得很累了。)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再来介
绍这幅画。
2、看来,你们都已经读懂了这幅画。这就是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我们这些
读画人与画家列宾有了情感上的共鸣。难怪这幅画最终成为了一幅——名画。
(画红色箭头?)
板书:
一 幅 名 画 的 诞 生 1868
热爱
孕 育 1870 5年
同情 种 子 1873
一 幅 名 画 的 诞 生 1868
热爱
孕 育 1870 5年
同情 种 子 1873
作文五:《一幅名画的诞生》5000字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主动积累相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肮脏、褴褛”等词语的意 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画作。 背诵课文的第 1或第 4小节。
3、 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体会画家列宾对低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感受画家的执着与顽 强,领悟画作成名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观察画作,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其内容。
难点 :研读课文,理解关键句段,品味重点词语体会纤夫的艰辛和列宾的同情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画,导入课题。
1、 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请学生说说画上画了什么?正音:纤 qi àn 夫,知 道纤夫就是画作中那些拉船的劳工;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境内
2、 揭示课题:31一幅名画的诞生(板书) (齐读课题) 。
说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 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 ______________的 印象。于是,他用 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 _______________ 2、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画,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名画是 怎样诞生的?
3、 交流:1—— 2节介绍名画; 3—— 7节介绍名画的诞生。
说明:通过思考和交流, 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知道 文章应有一定的条理,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课文 1-2节。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名作的呢? 结合画作说说自己读后的感
受。
2、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
理解“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和列 宾的同情心。
3、 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学习课文第 3-7节。
1、 自由朗读第 3— 7节,思考:列宾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经历了哪二个阶段?
2、 指名交流:第 3-5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 6、 7节作画并修改。 (板书 :难以磨灭 终 于诞生)
3、 再读课文第 3-7节,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感受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
4、 小组讨论。
5、出示句子:1:“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 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①理解“肮脏、褴褛”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 (板书:衣着褴褛)
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 2:“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 露出凝重的神情。 ”
①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肮脏和褴褛,还有纤夫脸上的神情,这是为什 么?
②理解“阴沉沉、凝重” ,体会纤夫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生活非常艰辛。 (板书:神情痛苦) ③指导朗读。
6、 根据上下文说话练习: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心想:??
7、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发了列宾创作的灵感和欲望。那他是如何完成 这幅作品的?读读第 6、 7小节,结合词句说说: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惊世之作? 讨论交流:体会“生活在一起、仔细地观察、长久地注视、扶摸、三次、厚厚地、勤奋地工 作,画呀改呀”与完成名作的关系。 (板书:仔细观察、勤奋工作、反复修改)
(说明:通过朗读、 对两句句子的理解, 使学生知道给列宾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着 装,还有纤夫的神情,进一步体会纤夫的艰辛,同时反映出列宾的同情心。 让学生初步了解 这样一幅名画的诞生所经历的过程,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画成的)
四、总结课文,拓展升华
1、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衣着褴褛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 他用 3年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 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 正因为如此, 他的 作品成了一幅名画。
2、 练笔。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衣着、动作、神态几个方面来介绍几位拉船的纤夫。
(说明:让学生观察名作并有条理地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人物, 是说话练习也是写作的指导。 ) 五、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选背第 1或第 4节
附板书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难以磨灭 衣着褴褛
神情痛苦
终于诞生 仔细观察
勤奋工作
反复修改
关于说课
各位评委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语文》 四年级第二学期的 31课 《一幅名 画的诞生》 ,本课教学时间为 1课时。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 个部分:
一、 说教材 :
1. 教材分析
课文结构清晰, 主要叙述了俄国画家列宾创作名画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的原因及过程。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衣着褴褛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他用 3年时间潜心绘画, 终于创作了这幅名画。 我们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还感受到了 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表现了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 识字能力比较强, 但对于容易写错, 读错的字, 老师还是要作集体指导。 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 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仍可以加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 语的意思进行训练。
在阅读方面, 四年级的学生也能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但细读 文本的能力还有限。因为课文讲述的是 19世纪俄国的故事,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地点都离孩 子们的生活实际较远,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涅瓦河、伏 尔加河、彼得格勒、列宾、纤夫、 19世纪的俄国等。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主动积累相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肮脏、褴褛”等 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 绍画作。背诵课文的第 1或第 4小节。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 体会画家列宾对低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感 受画家的执着与顽强,领悟画作成名的原因。
二、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
抓住关键词语, 以读为本, 在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 这就是在本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本篇课文主要 叙述了俄国画家列宾创作 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以及列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2、“直观教学”法
通过媒体展示、录音的配合使用以及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 采用 “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 的学 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教是为了不教。 ” 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 要懂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 继续培养良好的读书、 学习的习惯, 更是至关重要。 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列宾是如何创造出一幅名画时,引导学生朗读 6,7节,启发学生 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 列宾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就是这样, 在读的基础上加强理 解,在理解之后加深感悟,才能真正地读懂文本,体会文本的主旨。
四、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 对文本的解读,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五方面入手,设计了相 关的教学环节:
一、欣赏名画,导入课题。
1、 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请学生说说画上画了什么?正音:纤 qi àn 夫,知 道纤夫就是画作中那些拉船的劳工;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境内
2、 揭示课题:31一幅名画的诞生(板书) (齐读课题) 。
说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 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 ______________的 印象。于是,他用 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 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画,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名画是 怎样诞生的?
3、 交流:1—— 2节介绍名画; 3—— 7节介绍名画的诞生。
说明:通过思考和交流, 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知道 文章应有一定的条理,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课文 1-2节。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名作的呢? 结合画作说说自己读后的感 受。
2、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
理解“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和列 宾的同情心。
3、 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学习课文第 3-7节。
1、 自由朗读第 3— 7节,思考:列宾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经历了哪二个阶段?
2、 指名交流:第 3-5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 6、 7节作画并修改。 (板书 :难以磨灭 终 于诞生)
3、 再读课文第 3-7节,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感受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
4、 小组讨论。
5、出示句子:1:“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 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①理解“肮脏、褴褛”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 (板书:衣着褴褛)
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 2:“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 露出凝重的神情。 ”
①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肮脏和褴褛,还有纤夫脸上的神情,这是为什 么?
②理解“阴沉沉、凝重” ,体会纤夫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生活非常艰辛。 (板书:神情痛苦) ③指导朗读。
6 根据上下文说话练习: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心想:??
7、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发了列宾创作的灵感和欲望。那他是如何完成 这幅作品的?读读第 6、 7小节,结合词句说说: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惊世之作? 讨论交流:体会“生活在一起、仔细地观察、长久地注视、扶摸、三次、厚厚地、勤奋地工 作,画呀改呀”与完成名作的关系。 (板书:仔细观察、勤奋工作、反复修改)
(说明:通过朗读、 对两句句子的理解, 使学生知道给列宾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着 装,还有纤夫的神情,进一步体会纤夫的艰辛,同时反映出列宾的同情心。 让学生初步了解 这样一幅名画的诞生所经历的过程,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画成的)
四、总结课文,拓展升华
1、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衣着褴褛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 他用 3年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 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 正因为如此, 他的 作品成了一幅名画。
3、 练笔。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衣着、动作、神态几个方面来介绍几位拉船的纤夫。
(说明:让学生观察名作并有条理地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人物, 是说话练习也是写作的指导。 ) 2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选背第 1或第 4节
五、教学反思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学生感受到了纤夫生 活的艰辛,也感悟出画家对纤夫的同情。
由于同学们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情况缺乏了解,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对图片中纤夫的描绘, 以及列宾如何深入纤夫的生活,停留在画作和文本上,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说话的内容 显得不够丰富。可以在课前渗透相关时代背景,让学生对 19世纪中叶的俄国社会有更多的了 解,使体会更深刻。
作文六:《44、一幅名画的诞生》2600字
44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句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背诵课文第1、2节。 2、过程与方法:学习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个画面。
3、情感与态度:体会画家的勤奋刻苦及对纤夫的深切同情。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指导学生从纤夫的形象体会人物及作品的思想感情,感受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1、师:走进世界艺术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走来,他们各自散发
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你,震撼着你;让你陶醉,让你为之感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屏
幕为我们提供的三大艺术精品。
出示名画:
第一幅是——达芬奇《蒙娜丽莎》 人说世上最神秘的笑容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 第二幅是——梵 高《向日葵》 这也许是太阳底下姿态最婀娜的向日葵了。 第三幅是——雷诺阿《青蛙塘》 画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日郊游的情趣图。 2、师:今天就让大家用心去欣赏一幅俄罗斯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出示名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就有一段对这幅画面的描写。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师读)
让我们用语言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幅画。(齐读)
4、这幅画是谁画的呢?——出示第二小节。(引读)
出示列宾简介。
师:轻声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5、那么这幅名画是怎么诞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1、师:每一位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都像是一位母亲在孕育一个幼小的生命那样,
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和心血,这其间肯定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就为我们讲
述了列宾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迅速浏览课文,试着完成
这个填空。
2、出示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_______________。 3、指名完成填空。
1、师: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又是哪些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读
读课文3—5节。找出有关语句。
2、生交流,出示第四节。
?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 不出事蓝布做的??
(结合学生交流,抽读。体会纤夫衣着的褴褛,生活的贫困。)
(引读:在画面中的这11个鲜活的人物中,有朴实、善良、坚忍的领头人;有满腔悲
愤、不平的少年;有身受重负而早已麻木的中年人??这11个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经
历的纤夫,每一个都给列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中有些人的裤子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
的神情。
(理解阴沉沉、凝重,体会纤夫在饱受残酷的压迫下心情的沉重。师读补充资料。) (补充社会背景: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
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
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3、是啊!在19世纪60年代,由于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使得俄国劳动人民的境 遇非常悲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纤夫们更是苦不堪言。听,远处传来了纤夫们低沉的 吆喝声。(音乐)
(引读:这群贫穷的纤夫,他们是那样________、那样_______。有些人____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每个人的脸___________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___________。
这群备受压迫的纤夫,他们是如此_________、如此___________。有些人_________他们的衬衣呀_______每个人的脸___________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
____________。)
4、师: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啊!可他们的肮脏与褴褛使列宾起初误以为有什么东西
在蠕动(出示,生齐读。)。目睹这样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如果此时你是列
宾,心里会怎么想?
说话练习:列宾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啊!列宾心中也深深地同情着纤夫们,憎恨这黑暗的社会。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
痛苦生活,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文字(第一小节),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抽读、齐读)
1、师:这情景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他心里总忘不了纤夫那疲惫痛苦的神态,他决
心把这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所以两年以后,他来到了伏尔加河与纤夫们生活在了
一起。读读6、7节。让我们走近这位大师,看看他是如何创作这幅画的。(生自由读) 2、在这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谈感动的地方,结合朗读,进一步体会画家对纤夫的同情。 (指导朗读: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
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3、师:正是因为画家将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资本家的憎恨以及对劳动人民悲
惨生活的深切同情,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完美地融入了画中,使得每一个看到这幅油画
的人,心灵都能受到强烈的震撼,所以,这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便成为了当之无愧
的世界名画。当然,它的诞生,还在于画家列宾的刻苦。
(引读:为了画好画,列宾一共到伏尔加河___________,他画了________,还画了__________,最后带着________。列宾用了__________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这幅画的名字叫做_________。在这幅画里,它描绘了________,也歌颂了__________。) 4、师: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痛苦生活,了解了画家的勤奋、执着,了解了这幅名画所
蕴含的意义,第三次看这段文字,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朗读。(女生读、男声读、齐读)
1、一幅名画为我们展示了一段历史,一幅名画留下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一幅名画包含
了画家的同情。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出示希望工程宣传画《大眼睛》
2、让我们模仿课文第一节的写法,用你的笔尖来诉说这画中的深意吧! (播放音乐,生动笔写)
今天,我们成功地鉴赏了这幅画,好多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见解,这可是你们灵感和
智慧火花的闪现,千万不要让它瞬间消失。回家后为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一幅画写一段解
说词。看看谁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小鉴赏家”。
作文七:《31 一幅名画的诞生》1500字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2、学会仔细观察一幅画,运用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能将画介绍清楚。
3、 从纤夫的形象体会人物及作品的思想感情, 感受画家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配乐出示组图,师介绍背景。
2、 出示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就有一段对这幅画面的描写。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一下这幅画。 (齐读)
4、揭示课题,齐读。指导书写“诞”字,注意第六画。
二、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纤夫 蠕动 难以磨灭 阴沉沉 乱蓬蓬
肖像 赤裸 褴褛 凝重 衣着 载着
2、每一幅名画的创作过程都倾注了画家全部的心血,列宾创作的《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读课文,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填空:
1868年 夏 天 , 在 涅 瓦 河 畔 , 一 群 ____________的 纤 夫 给 列 宾 留 下 了 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 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 画—— _______________。
指名完成填空。
三、了解原因,深入体会。
师过渡:让我们回到 1868年,跟着列宾去伏尔加河,看看是哪些情景给列 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读读课文 3— 5节。找出有关语句。
1、生交流,随机出示。
(1)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
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结合学生交流,抽读。体会纤夫衣着的褴褛,生活的贫困。 )
(2)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 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理解阴沉沉、凝重,体会纤夫在饱受残酷的压迫下心情的沉重。 )
2、师: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啊!可他们的肮脏与褴褛使列宾远远望去误以为 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出示,生齐读) 。
(理解 蠕动)蠕动什么意思?为什么像虫子一样爬动?
3、交流出示第一节
4、师:让我们再看一段文字,想像纤夫们拉船的情景。
出示图片,补充资料,深入体会。
说说假如你是列宾看到这情景,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5、师:是啊!在 19世纪 60年代,由于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使得俄国劳 动人民的境遇非常悲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纤夫们更是苦不堪言。
师引读第 4节
6、列宾目送着这样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可他心中??
说话练习:还是忘不了 ___________,忘不了 ,
他心想:。
四、感受过程,内化情感。
师过渡:正是这情景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 他心里总忘不了纤夫那疲惫痛 苦的神态。所以两年以后,他来到了伏尔加河与纤夫们生活在了一起。读读 6、 7节。让我们走近这位大师,说说他为了画好这幅画,都做了些什么?令你最感 动的是什么?(生自由读)
1、学生交流,结合朗读。生交流句子,师适时地概括:仔细观察; 勤画素描; 反复修改。
2、师:画家就带着这份执着与刻苦完成了这幅作品,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列宾的 勤奋刻苦。引读第 6、 7节。
3、师:当我们了解了纤夫的痛苦生活,了解了画家的勤奋、执着,了解了这幅 名画所蕴含的意义,第三次看这段文字,肯定能读得更出色。
出示第一节,朗读。
五、学会观察,拓展写话
1、出示希望工程宣传画《大眼睛》 、 《我要上学》 ,选择其中一幅画,运用外貌、 动作、神态描写,仔细观察,然后写话。
2、学习小组交流,选代表交流。
3、师小结: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画面,只要你用心观察,用文字记录 下来,你也能将他们铭记于心。
附板书:
仔细观察
难以磨灭 勤画素描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反复修改
作文八:《31一幅名画的诞生》3000字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 学生能准确理解“难以磨灭、褴褛、顽强”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训练,理解关键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原因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教学重点:
学习名画诞生的原因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他们不屈力量的赞颂。
教学难点:
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关键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齐读课题)回家预习了课文这幅名画的名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纤”这里读qian, 它还有一个读音,交流、组词。
理解:纤夫
师:纤夫就是以为他人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列宾。
(师作简介。)
3、介绍名画
在这幅画面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生动地刻画了纤夫的内心世界。除此以外,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所以这幅画在1873年展出的时候,评论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画坛的奇迹。
4、借助朗读,感受名画:
1)了解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带着对这份了解,一起走进名画,课文的第一节就写了名画画面的内容,轻声快速读,想想按作者描写的顺序,画中分别画了些什么?
小结并引读:作者就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画面所画的(怎样的)天空?怎样的伏尔加河?
2)齐读第一节,理解纤夫的艰难。
师:那么又是怎样的纤夫呢?让我们读这段文字来感受。
背景介绍,体会纤夫的苦难。
(出示投影)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
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了解背景后引读第一节)
(师:步子再沉重些,节奏再慢些,身子前倾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名画,那么为什么把这幅名画的完成称为“诞生”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打开书,读课文3-7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在这些时间段中,列宾做了些什么?
1、自读课文,理出时间线索,根据时间概括列宾所做的。
2、简要复述名画的完成的过程。
交流板书:
1868年 留下印象
1870年 共同生活
勤画素描
1873年 反复修改
三、感悟过程,升华情感
(一)找出列宾看到的和怎么做的句子。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这幅画完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列宾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3-7小节,用直线画出与这幅名画的诞生密切相关的句子。
(二)交流、相机教学:
交流看到的句子:“天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是列宾画这幅画的原因)
1、圈出表现纤夫的苦难生活的词语。
师:再读句子,圈出一些关键词语,说说你从这些关键词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相机教学:
(1)理解:肮脏和褴褛;
理解“肮脏”(师: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肮脏的?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 感受他们因生活所迫。
理解“褴褛”(师:“褴褛”的意思。书空。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褴褛的?从中又感受到什么?
感受他们苦难得生活。
结语:在对纤夫衣着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纤夫的贫穷和苦难。
(2)理解“凝重”
师:这是一个表示人物神情的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迫、痛苦。
引读句子。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默默地(承受着)。你看,他们——(引读句子)
(4)指导朗读。
看着这些,列宾的内心怎能平静,那么“天啊”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用惊讶的语气读。(生读句子)
生:同情。(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带着惊讶和同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2、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
说话练习: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 。 **交流怎么做的:
过渡: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那么两年以后他来到彼得和勒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仔细地观察着??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根据关键词自已质疑,解疑。
师:再读读这三句,有什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吗?
2、交流。
预设问题:
为什么列宾要观察者哪些与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
为什么列宾要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
为什么列宾要抚摸那些铁铸般的粗壮的手?
纤夫的身体中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为什么说他们的眼睛是善良的?
从铁铸般的粗壮的手中感受到什么?
(细碎的问题提出后就解决,对第一句句子中的问题先不解决。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回到第一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第一句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不少问题还很有质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句句子,相信一旦读懂了句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在和纤夫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列宾做了些什么? 板书:观察 注视 抚摸
(2)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3)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
学生交流:强壮、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善良。
(4)读句子,借助补充材料感悟中心。
师:那他还看到什么?读读补充材料,想一想,列宾看到什么?
生:坚韧的性格、希望、不屈的力量??
(5)想象说话提升中心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不屈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此时,列宾回想:
学生交流
师:正是这样不屈的力量,正是这希望,使列宾想到,有一天这不屈的力量会站起来,贫穷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艺评家对这幅画还有这样的评论。(生齐读评论)
(6)感悟敬佩,再读句子。
师:此时列宾对纤夫的情感还是原先的同情吗,而是转变成了——(生交流:喜爱,敬佩、热爱??)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3、小结归纳、引读6、7小节
师: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引读“他勤奋工作??”)
为了画出列宾心中对力量的赞歌,对光明的向往,它更是——(引读“画啊,改啊??,”)
三年来列宾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心血,终于在——(引读“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引读“劳动人民苦难??”)
4、结文
三年中,列宾勤奋刻苦地画着,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和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完美地融入了画中,画出了纤夫的不屈和力量,这一切赋予这幅画更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幅画得完成,成为诞生。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借助老师的板书,用上这些词,加入适当的想象,用你的笔把名画诞生的过程记录下来。
2、激发情感,再读课文第一节。
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一次站在这画面下,我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纤夫苦役般劳作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列宾正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画啊,改啊??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再来读读第一小节。
板书:
31、一 幅 名 画 的 诞 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
1868年 留下印象 肮脏 褴褛 凝重
1870年 深入生活 观察 注视 抚摸
勤画素描 ??
1873年 反复修改 顽强
作文九:《一幅名画的诞生(评课)》500字
《一幅名画的诞生》评课
这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理解关键句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过 程与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朗读品词、 品句来理解文本、 积累词语; 情感与态度的目 标是体会作家的勤奋与对纤夫的亲切、同情。顾老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落 实在语言文字的研读和训练上。 如,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的第一小节和画面来理 解“纤夫是干什么的?”然后,让学生在完整地接触文本之后,说说“列宾眼中 的纤夫是怎样的?”和“纤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 过程中, 教师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品评, 从而得出是得纤夫那种痛 苦、凝重、贫穷的形象逐渐鲜明起来,学生得朗读越发用情。紧随其后,教学进 程便过渡到第二个板块,顾老师让学生借着列宾的眼睛观察纤夫的生活, “说说 纤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在进一步的研读中, 学生又体会到了纤夫的强壮和 善良,潜移默化中敬佩、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更多了一份对船主的愤怒, 情感得到再一次升华。 纤夫的生活深深震撼了列宾, 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激情和灵 感。在此,顾老师抓住“难以磨灭”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印象的深刻。最 后, 胡老师运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了列宾勤奋创作的经过。 使学生认识到一 幅名画的诞生离不开画家的深入体验, 离不开画家勤奋、 刻苦的创作过程, 使学 生和列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作文十:《31、一幅名画的诞生》2000字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理解“肮脏、褴褛”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带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1节或第4节。
4、体会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带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了解列宾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欣赏名画。
1、板书:一(幅)名画 填写量词,注意正确使用“幅”。
2、补全课题,一起书空“诞生”。齐读课题。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幅名画指的就是——
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品和画家。齐读画名,欣赏画作。正音:纤qi àn 夫,知道纤夫就是画作中那些拉船的劳工;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境内。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画,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名画是怎样诞生的?
3、交流理清层次:1——2节介绍名画;3——7节介绍名画的诞生。
三、研读课文1-2节。
1、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名作的呢?出示1-2节轻声朗读。
2、结合画作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理解“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和列宾的同情心。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四、研读课文第3-7节。
1、师:这幅画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那列宾当年又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的呢?自由朗读第3—7节,思考:列宾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指名交流:第3-5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第6节与纤夫一起生活进行素描;第7节作画并修改。
3、再读课文第3-7节,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感受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
4、小组讨论。
5、交流并学习课文3-5节。
1)出示句子:“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质疑并思考:这情景指什么情景?为什么会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2)自由朗读3-5节思考问题划出有关语句并交流。
3)重点学习第4小节。
出示句子1:“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
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①根据上下文理解“肮脏、褴褛”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
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③体会感叹词“天哪”两个“呀”及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
④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2:“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①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肮脏和褴褛,还有纤夫脸上的神情,这是为什么? ②理解“阴沉沉、凝重”,体会纤夫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生活非常艰辛。
③指导朗读。
4)根据交流适时理解“豪华的别墅”“蠕动 ”“大木船”等词在文中的作用。
(补充社会背景: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5)根据上下文说话练习: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心想:??
6、交流学习课文6-7节。
1)师: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发了列宾创作的灵感和欲望。那他是如何完成这幅作品的?读读第6、7小节,结合词句说说: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惊世之作?
2)交流:体会“生活在一起、仔细地观察、长久地注视、扶摸、三次、厚厚地”与完成名作的关系。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7、师小结:列宾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一幅名画,是因为一次偶然看到的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与纤夫们——生活在一起,近距离与他们接触,画了大量的素描;又花了——三年时间进行作画和修改。在这幅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成了一幅名画。
五、总结拓展
1、再次欣赏名画并朗读第一小节。
2、练笔。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衣着、动作、神态几个方面来介绍几位拉船的纤夫。 板书设计: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衣着褴褛 仔细观察
难以磨灭 勤画素描
神情痛苦 反复修改
教学效果反馈:
在此基础上继续围绕课题让学生展开思考:课文哪些小节介绍了名画?哪些小节介绍了名画的创作过程?理清课文的层次。欣赏名画后,让学生在学习列宾创作名画的过程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思考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的原因。学生围绕这根主线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在研读重点之后又抓住关键信息回顾课文整体。整堂课,主线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