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1900字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供大家参考。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初二历史名人
慈禧太后
中文名称: 慈禧太后
又 名: 叶赫那拉氏
性 别: 女
民 族: 满族
生 卒 年: 1835,1908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慈禧,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的第七个皇帝咸丰的妃子,第八个皇帝同治的母亲,俗称西太后。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初二历史事迹
1 / 4
北京政变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系军阀的军队。1924年10月22日午夜,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从城北的安定门进城。部队不费一枪一弹,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
11月5日上午9点,冯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率部荷枪实弹进入紫禁城,奉冯玉祥之命,驱赶末代皇帝溥仪。整个过程费时仅两个多小时,下午4时10分,鹿钟麟将优待条件大肆修改后,胁迫溥仪及其后妃亲属离开故宫,民国后存在了13年的小朝廷,()宣告结束。
冯玉祥在北京召开政治军事会议,决定请皖系军阀段琪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策」执政,电请孙中山入京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于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宣布对内要打倒军阀、对外要推倒军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时局主张》中提出的召集国民会议的主张。
北京事变引起全国震动,《北京导报》发表文章,称此行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一场政变。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2 / 4
在教学《三大改造》一课时,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我首先问学生,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等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路上。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优点,
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
3 / 4
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二、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 4
作文二:《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700字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为政务院(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开国大典:时间:10月1日下午
过程:**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始。
4、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
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丽花丝,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
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作文三:《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10782234》2900字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选择题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 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
解析: 从对联中的关键词“青岛”“国贼罢黜”“学生复课”等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答案: A
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 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解析: 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又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 答案: D
3(中国革命由旧民 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题干通过比较要求理解“转变主要反映了”什么,题项列出类似的“变化”;经辨析可知;A、B、D三项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发生了变化;C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 答案: C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 答案: A
5(中 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发动武装起义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工人运动 D(与国民党合作
解析: 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 C
6(若以诗句比喻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横扫千军如卷席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解题关键点是抓住“1920年”前后中国政治的特点,联系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并且有了新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面貌焕然一新,A项比喻恰当。
答案: A
7(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解析: 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初,三者共同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答案: D
8(1924年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去,而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这是由于( )
A(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
C(中国革命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
D(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 D
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 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 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 ) ?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革命志士前赴后继
A(???? B(???
C(??? D(???
解析: “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由此可知?正确;从“工农学兵,大联合”“齐奋斗”中可以得出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故??正确;?不是时代新特点,可排除。
答案: C
10(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 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错误
解析: 注意题目问的是“主观原因”,从四个选项来看,A、B、C三项均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只有D项属于主观原因。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之需要,在建设 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其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卖 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 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3)北伐战争取得了胜 利,但大革命却失败了。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两口号提取信息总结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二概括;第(3)问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中总结。 答案: (1)导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特点:“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2)斗争目标: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新政府,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
(3)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作文四:《关于历史手抄报初二》2700字
关于历史手抄报初二
初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已经比较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更加深入,对知识的渴求已不再满足课本的局限,分享了关于历史手抄报给同学们参考,
东汉有一个女子,在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去世时,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昭(49-约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一个 “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颖努力,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
司马迁的《史记》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班彪去世后,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包举一代”、囊括西汉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年,班固因受统治阶级内部政争的牵连,入狱而死。这样,
1 / 6
班氏父子花费几十年心血编纂的《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未能写完,同时整个书稿面临着散佚的危险。班昭受汉和帝之命,毅然担起整理、续写《汉书》的重任。她补撰了八表,又在马续的协助下,写出《天文志》,终于最后全部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的编撰工作。
《汉书》多用古字,比较难读。班昭曾在皇家图书馆的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奉诏跟随她学习的人不少,包括后来成为东汉经学大师的马融。班昭为《汉书》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班昭除了在史学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她写过赋、颂等文章十六篇,后由其儿媳丁氏辑成《大家集》三卷,可惜此书已经散佚,只有《东征赋》等八篇流传下来。
和帝非常赞赏班昭的学识,多次召她入宫,命皇后及妃嫔拜她为师,学习儒家经典。邓太后临朝执政时,班昭以师傅之尊,参议朝政。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gu姑)”,班昭的丈夫姓曹,因而被尊称为“曹大家”。
班昭是我国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学者。在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封建社会里,才学出众的班昭,真好似一株冲寒怒放的奇葩,她是古代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
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许多宝贵贡献,这些贡献,
2 / 6
不仅突出地表现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也表现在军事学术方面。我国古代的兵书,仅存留到今天的就有四、五百种之多,是军事学的伟大宝库。其中,《孙子兵法》是最早的一部。
春秋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为军事理论的研究和战争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出身将门的齐国人孙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共十三篇,约六千多字,对战争观、战略战术和治军原则等问题,都有系统精辟的论述。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兵法》还指出,“道”(即政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兵法》反对迷信,认为“先知(指事先了解情况,预先制订计划)者,不可取于鬼神”。
《兵法》以朴素的辩证观点,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战争规律,总结和提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这是它在军事学史上贡献最大的方面。比如书中谈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Ai危险);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又提出“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方法,即避免在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决战,而攻击疲劳的敌人于归途之
3 / 6
中。《兵法》还强调根据战争双方的具体形势,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比如当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人时,可采用包围战;五倍于敌人时,采用进攻战;兵力少于敌人时,要善于转移;兵力远弱于敌人时,则避免作战。《兵法》提出的这些军事理论,是对战争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兵法》强调以法治军,严格军纪,赏罚分明,该赏的当天就赏,该罚的立即执行,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兵士勇敢作战,获得胜利。
《兵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它毕竟产生于二千多年前。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贬低士兵,片面夸大将帅的作用。没有区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等等。即使如此,它仍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国历代的军事家都把《兵法》作为军事科学的经典著作,国外也有《兵法》的多种译本,日本的军事家则把它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不仅在我国的军事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军事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在海军提督(司令)负伤时,挺身而出,代为督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本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这些具有出色的海上指挥作战才能的爱国军官,都毕业或肄业于我国最早的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
4 / 6
堂。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军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世袭,二是军功,三是武举。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也输入中国,原有的军官越来越不适应新的作战形势需要。于是专门培养军官的近代化新式学校便应运而生了。
1866年(同治五年),洋务派首领之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隶属于福州船政局,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入学。船政学堂(即造船班)和后学堂(即驾驶班),教育体制袭用英、法海军学校的成规,学制为五年。前学堂由法国人主持,学习法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天文、地理、航行等课程;后学堂由英国人主持,学习英文、算术、几何、画图、机械图说、机械操作等课程。同时,前后学堂还学习《圣谕广训》、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等。船政学堂对学生的训练严格、规范,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曾先后三次派出学生到英、法、德等国学习深造。
福州船政学堂不但造就了一批掌握近代海军知识和作战技能的军官,而且促进我国兴办军官学校的风气。仅1881年至1890年之间,东南沿海就开设了十多所海军学堂;1895年后,内地又出现了陆军学堂。1931年,福州船政学堂的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5 / 6
6 / 6
作文五:《初二上册历史手抄报练习》5400字
初二上册历史手抄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 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同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段材料最能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6.“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7(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划定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各国驻兵保护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9.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火车、轮船出行旅 游 B(拜访上司时行跪拜礼,称呼“老爷” C(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D(发电报问候亲友,与朋友看电影 10.“灯闪着,风吹着, 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正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 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
大力提倡分不开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 B(南昌 C(上海 D(武昌
12.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中,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赤水河 B(泸定桥 C(夹金山 D(汀泗桥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江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诗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 河 D(巧渡金沙江
14.“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 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6(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原,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 血债要用血偿还
17(“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沈阳 B(南京
C(卢沟桥 D(台儿庄
18(**说:“**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当时敌人进攻的是我
A(中原解放区 B(晋察冀解放区
C(鄂豫皖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20(文献记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二、相关链接题(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1.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_ _______ ___。
22.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
23.警世洪钟《天演论》的译述者是 。
2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局书记是 。 2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26(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2大题,27题8分,28题4分,共
12分)
27(列举我国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遭受外敌侵略的重大史实名称。
28(列举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重大战役名称。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大题,29题12分,30题12分,共24分 ) 29(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 艰难起步,由学技术到学制度曲折前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残酷的现实”又是指什么事件?你认为当时“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的主张看,维新派与洋务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请写出材料三中体现“民权主义”的那一句话。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项辛亥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 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 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把历史年代尺和一张历史图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 程的一部分。
材料三:“万急,延安。**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 平局 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等救国运动没能成功的共同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片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提示:发生在1928年,井冈山)
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二,写出1935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
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
(4)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这条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阅读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材料中“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6)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经历的90载艰苦卓绝 和荣耀辉煌中, 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
五、分析探究题(共12分)
31. 中华民族是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是热爱和平 ,但也不害怕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发动的一次次大规模反击战,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狠刹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爱国将士的英雄业绩彪炳史册,永为后人敬重。因此,那段历史,我们应该永记于心。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 的侵略战争爆发的时间,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结果如何,
(2)九一八事变发生在那座城市,全国性 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那一历史事件?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国民党首都。接着,对首都的平民、被俘的士兵以残忍的手段进行大屠杀。这一行为被称为什么事件,
(3)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4)在抗日战争中,中 华民族同仇敌忾,坚持八年,取得最后胜利。你认为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八年级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年1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A B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C D C D D C
二、关链接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1(魏源 22(詹天佑 23(严复 24(陈独秀 25(井冈山根据地 26(侯德榜 三、列举题:本大题共2大题,27题6分,28题6分,共12分
四、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大题,29题12分,30题12分,共24分
29.
(1)维护封建统治;2分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或甲午战争的惨败);2分 发 展资本主义。2分
(2)要求变革政治制度(或要求实现君主立宪)。2分
(3)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2分 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30.
(1)都以失败告终 2分
(2)井冈山会师2分
(3)遵义会议 2分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
(5)重庆谈判 2分
(6)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2分
五、分析探究题 共12分
新课 标第一网
(4)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 了团结抗战; 全民族的英勇奋战,尤其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人民的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白求恩:??,美国:??,苏联??;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等。2分,至少答出两点,每点1分。启示: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团结就是力量等。2分,可适当把握,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作文六:《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2800字
初二历史手?抄报内容
、选择题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 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
解析: 从对联中的?关键词“青岛”“国贼罢黜”“学生复课”等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答案: A
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 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解析: 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又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 答案: D
3(中国革命由?旧民 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题干通过比?较要求理解?“转变主要反?映了”什么,题项列出类?似的“变化”;经辨析可知?;A、B、D三项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发生了?变化;C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 答案: C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 答案: A
5(中 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发动武装起?义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工人运?动 D(与国民党合?作
解析: 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 C
6(若以诗句比?喻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横扫千军如?卷席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解题关键点?是抓住“1920年?”前后中国政?治的特点,联系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并且有了新?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
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比喻恰?当。
答案: A
7(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解析: 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初,三者共同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答案: D
8(1924年?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去,而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这是由于( )
A(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
C(中国革命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
D(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 D
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 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 国主义,齐奋斗,
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 ) 齐奋斗~”
?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革命志士前?赴后继
A(???? B(???
C(??? D(???
解析: “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由此可知?正确;从“工农学兵,大联合”“齐奋斗”中可以得出?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故??正确;?不是时代新?特点,可排除。
答案: C
10(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 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错误
解析: 注意题目问?的是“主观原因”,从四个选项?来看,A、B、C三项均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只有D项属?于主观原因?。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之需要,在建设 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其?卖 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 政府之
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3)北伐战争取?得了胜 利,但大革命却?失败了。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两口号?提取信息总?结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二概括;第(3)问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中总结。 答案: (1)导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特点:“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2)斗争目标: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新?政府,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
(3)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作文七:《初二的历史手抄报》800字
初二的历史手抄报
初二的手抄报怎么设计,历史手抄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的历史手抄报,欢迎阅读,
隋朝,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
最强大的国家。
元朝,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初二的历史手抄报]
作文八:《初二手抄报》1300字
初二手抄报
一等奖:
初二(2)班吴君浩、廖 鸿 初二(3)班梁韵 初二(3)班熊 蒙
初二(4)班王舒勤、许伟君 初二(4)班王舒勤、何倩晴、邵雪云 初二(6班)袁楚倩 初二(9)班田茂华、彭 祥 初二(10)班梁敏峰、苏婉怡 初二(10)班梁敏峰、李印卿 初二(12)班韦嘉淇
二等奖:
初二(1)班林俊杰、叶蕴旋 初二(1)班郭晓晴 初二(1)班蔡芝旭、林雪琪、何礼杰 初二(3)班覃健 初二(5)班卢惠妍 初二(6)班罗丹 初二(6)班李金花 初二(6)班肖华惠 初二(7)班覃婷玉、冯 娟 初二(7)班袁炜怡、梁菊愉 初二(7)班李 丹 初二(8)班张 璇 初二(8)班廖紫莹 初二(9)班吴 丹 初二(9)班张深荃、冯敏诗、陈诗敏 初二(10)班陈珊 初二(11)班黎木章、苏梓莹 初二(12)班梁嘉惠 初二(12)班李 *婷 初二(12)班郭志铭、李丽华 三等奖:
初二(3)班麦嘉欣 初二(3)班钟惠玲 初二(3)班陈爱兰 初二(3)班温春婷 初二(3)班马腊梅 初二(3)班付 娜 初二(4)班何倩晴、宋凤舞 初二(4)班曹佩妍初二(4)班黎思婷 初二(5)班易佩婷 初二(7)班梁梓欣、欧婉桦 初二(7)班陈秀敏 初二(7)班卢静宜 初二(8)班杜楚倩 初二(8)班梁锐钗初二(8)班张璇、苏颖彤、梁锐钗 初二(8)班吴佩桢、黄韵琴、杨嘉美
初二(10)班杨力群、李培霖 初二(10)班冯贵凤 初二(10)班温红豆 初二(10)班林劲强、侯松林 初二(10)班陈惠香、王瑶初 二(10)班梁紫晴、邓家宜初二(11)班苏楚君、梁可欣 初二(11)班杨笑杰 初二(11)班张诗琴、唐粤湘初二(11)班林玉婷 初二(12)班郭楚敏 初二(12)班朱锡隆 初二(12)班张运晓 优秀奖:
初二(1)班关敏华 初二(1)班郭敏墡、周 渊、杨植健 初二(3)班苏钰萍初二(3)班叶柿欣 初二(4)班唐静、钱家悦 初二(5)班韦永 初二(6)班赵楚碧初二(7)班梁小妹 初二(7)班钟涧柱、梁杰均 初二(7)班蒙坤怡、刘河英初二(8)班吴佩桢、黄韵琴、杨嘉美 初二(8)班苏颖彤、吴佩桢
初二(8)班吴佩桢、黄韵琴、张璇 初二(8)班吴佩桢、黄韵琴、梁锐钗初二(9)班郭嘉慧、包丽琴、陈艳美 初二(10)班孙仙宏 初二(10)班邝秀波、郭永衡初二(10)班梁紫晴、黎颖华 初二(10)班邓家宜、郑玉娟 初二(11)班梁碧珊初二(12)班严毅 初二(12)班周慧玲 初二(12)班何慕媛
作文九:《历史手抄报》400字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1931 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 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 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 长官们、士兵们、政治工作人员们”的致敬电,高度评价 突扩大。 1939 年秋冬季, 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 指挥部队化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 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 变,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发动 敌周旋 5 昼夜。 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 1940 年 2 月 23 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时年 35 岁。 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 年 8 月 15 日, 为纪念他,1946 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 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江县改名为靖宇县。[5] 主办人:邱彦昕 1938 年 11 月 5 日,中国共产党扩 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发出给“东北抗日联军杨司令转东北抗日联军的
作文十:《历史手抄报》500字
辛亥革命
简介: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
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
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影响: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
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
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
抗日战争
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
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过程: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
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共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
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