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9000字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 篇一 : 中国传统节日
篇二 : 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界定
中国当代的幻想小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与融合之后的产物。,]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又受到极为深刻的西方文化影响。然而,中国当代幻想小说也因此分为界限分明的两种类型:东方幻想体系和西方幻想体系。严格地说,仙术与魔法,鬼神与精灵、矮人,基于文化体系和观念的不同与抵牾,还是不能容纳在一个体系之中。
在东方幻想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因子随处可见,无所不在。本文试图谈一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对幻想小说形成的历史影响。换言之,本文试图为中国当代幻想小说溯源。
中国古代,并没有“幻想小说”这一概念。即便是“小说”,其定义与界限也相当模糊。先看一下中国历代对“小说”的论述。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之云“饰小说而干县令”,此意乃谓琐屑之言,非大道所在,与后世所谓“小说”固然不同。
东汉桓谭《新论》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既点明了“小说”的某些特点,与后之小说亦近似,则说明至少此时已出现了在后代看来可称为“小说”的文章。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将小说置于“十家”中不入流之末,虽然可见其鄙夷之态,也使得小说和小说家第一次登上了史书,得到了承认。不过在《诸子略》所列小说的十五家中,又包含了像子书、史书,乃至巫医、术数的著作,内容相当杂乱,可见班固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作品都归入“小说”,也不是仅仅基于文学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小说的归类就是混乱的。
后世,则大都承袭了班固的观点,将“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的论述,比于小道,归于小说;把琐闻、杂志、考证、辩订等无类可归的记录,也一律称为小说。
到了宋代,小说开始有了较清晰的范围,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时辑录汉魏至五代的小说,即不再把那种没有一点故事性的作品录入。不过这一做法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后世的人对小说的称谓与界定仍很混乱。“说部”之中,往往既有小说,又有见闻杂录,读书笔记。
明代胡应麟曾将小说分为六类,可见一斑:“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辨疑》之类是也;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也。”此六类中,志怪、传奇是货真
价实的小说,箴规绝非,杂录、丛谈、辩订则往往杂乱无章,各体兼而有之。
总的来说,古人并不注意区分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小说,是笔记或杂录,而往往统称之。因此,用现代小说之眼光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便被淹没在史书、丛书、笔记、杂录、琐记、丛谈等等之中,面目模糊不清。往往史志之中也有小说,笔记之中也有小说,小说于是各体兼备,神出鬼没,难辨其踪。
要之,中国古代小说之论述和界定与实际并不一一吻合。不能因为“小说”一词出现的年代,而判断之前并无小说产生。同样,中国古代小说,也并不全是幻想小说——但亦不能就此判定,其对幻想小说并无影响。
二、小说的传统和小说之外的传统
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第一要向小说中寻找,第二,要向小说之外寻找。在小说未产生之前,是文字和语言保留着原始先民最初的幻想。文字与语言成熟之后,形成了文化,催生了文学。当文学与小说建立的那一天起,它们从文化中独立了,虽然仍然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自身漫长的发展历史,构成了自身的传统,构建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小说与之亦步亦趋,随时受文化的影响而变化,其自身的嬗变又形成了小说文体上的传统。这便是小说自身的传统与小说之外的传统。而中国式幻想既在文化中随处皆是,亦不时见于小说之中,小说外的文体中,浑然一体,难以分拆。
因此,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也不能不在厘清中国文化与小说的源流中来求解。
三、中国幻想小说的源流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这几段话,明明白白点出神话与传说是文学的渊源,也是小说的母体。神话传说乃先民之幻想,中国幻想小说的源流当向神话传说中寻找。不仅如此,神话与传说故事也一直成为中国幻想小说的主要题材内容。
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由于年代久远,散乱佚失,只是零零碎碎记载于各类典籍中的一些片段。“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不仅是先民观念之体现,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源头与基础。
《诗经》中的某些诗篇,记载民族的历史,其中有对先祖神化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是他母亲踩了天帝的脚趾印受孕而生的。这即是神话的遗留与变化。先秦的历史典籍如《尚书》《左传》等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乃至帝王异象。这也表明,神话传说以语言文字
记载之后,在逐渐历史化。
这一时期,《山海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不仅因为它的成书时间之早,也因为这部描述中国上古地理物产的著作,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巫术、宗教、古史、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中国上古历史必读之作。《山海经》中那些荒诞不经、千奇百怪的事物,后来都变成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山海经》以降、汉魏以迄的描述“游历”和“博物”的著作,还鲜明地体现着文化并未成熟的时代,原始先民浓厚旺盛的求知欲,面对巨大未知的时空的敏感与好奇。直至后代文明逐渐成熟稳定,人们失去那股求知的渴望与冲动,笔记小说才沦为单纯的搜奇记异。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开始发达,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较为生动传神的故事人物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未必然是真实的,很多时候可以是诸子因时利势为学说观点而虚构。《孟子?离娄下》,储子告诉孟子,齐王派人暗中偷窥你是否与常人不同,孟子于是讲了一个虚构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在孟子、韩非子、吕不韦、列子等的书中,不仅保存了若干神话材料,其中的一个个寓言故事不仅是起着譬喻的作用,而且可以光彩照人地独立出来,已经能称为小说了。
另一方面,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学说,探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在随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交汇融合,发展变化,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庄子是中国幻想小说源流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与孟子等相比,庄
子的想像更恣肆恢弘,奇幻谲诡,塑造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神话故事与人物。例如,《逍遥游》中不知几许的鲲鹏,绰约多姿的姑射仙人,鲲之化鹏,想像奇丽、夸张而壮观;神人之飘然出尘,境界高逸。整整一部《庄子》,出现的形象、故事凡以百计,全是为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而造。庄子曾真的与赵文王说天子之剑,真与惠子游于濠上,支离疏与南郭子綦真的实有其人,尧、舜、老子、孔子、颜回、许由,乃至鲁哀公、梁惠王之流,都只是供庄子驱使的历史人物而已。庄子制造情节,虚构对话,用小说的形式完成了对大道的论述。《庄子》一书,正如“庄周梦蝶”的譬喻一样,美丽,奇异,充满了幻想色彩。
此亦诸子有意无意为小说之始也。
这一时期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神话传说以及民俗。地处南方的吴楚文化,就与中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日后,战争与外交频繁交流的时代,南北的思想文化又互相影响浸润。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便体现了这些特点。
楚辞保留了楚文化的大量神话传说。《九歌》中对鬼神的描写,《离骚》中的天界,《招魂》中的地狱,《天问》中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的长篇追问,在屈原的笔下形成了奇幻瑰丽、凄艳幽渺、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
秦统一全国,始皇帝焚书坑儒,典籍散佚,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神话传说也随之佚亡甚多。
汉初,淮南王刘安与门客共同编撰了《淮南子》。此书内容庞杂,
糅合了道家阴阳乃至儒家等学说,可以视为诸子百家的余韵,其中旁涉鬼怪,也保存了一部分神话传说。
至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一个大一统的阶段。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司马迁修史,漫游各地,访古寻幽,搜集史料,在《史记》中保全下了许多远古传说。此固不全为信史,对于保全中国神话传说的传统倒是大有功焉。考司马迁之意,远古无稽,不得不以神话传说求之。而鬼神灵异、天人感应之说,也从此在史传中扎根下来,成为传统。司马迁以小说家的笔法写人记事,不乏精彩的虚构与想像,而精神毕现,对后世小说之发展影响甚为深远。
司马迁之后,班固撰《汉书》,以小说家者为稗官野语、道听途说的小道,意甚鄙,《艺文志》却著录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篇什。此后的史志,也便依例采纳小说。稍后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除记录基本史实外,也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采用了不少神话及民间传说。
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在收集整理古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列仙传》传为刘向所作,应系伪书,书中罗列了从赤松子至玄俗七十余位仙人事迹,是中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神仙事迹的著作。同样系伪书的《穆天子传》则记录了周穆王八骏西巡,与西王母宴饮的故事。《神异经》《十洲记》托东方朔撰,记录海外诸事。东方朔因之成为由历史人物进入神话体系的先驱。《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托班固撰,述汉武帝事,开辟了神化历史人物的先河。《洞冥记》,题郭宪
撰,述神仙道术怪异之事。
此一时期的幻想故事,已开始带有搜奇的意味,与诸子述为大道而作的理想相去甚远,同时宗教的意味渐渐浓厚,遥启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魏晋之前的神话传说,皆流于琐碎,错乱庞杂。志怪可算是中国幻想小说史上第一次类型化。鲁迅先生谈志怪小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对志怪小说的流行原因分析较为透彻,“非有意为小说”的意见则大概出自于干宝《搜神记序》:
“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巫也。”
干宝相信神仙鬼怪真有,而发明此义。但相信与发明,中间实有不小的差距。因相信而可能虚构神化,以维系其义。小说家虽信誓旦旦凿凿而论,未可尽信。小说之有意无意,亦殊难判断。《搜神记》中的某些故事,细节栩栩如生,都由传说而来,而没有作者的添加删改,庄子以下,难道也完全相信自己笔下虚构的神异之事吗,作为一部已经走向成熟、水准颇高的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的作者如果没
有艺术上的自觉也是不可想像的吧。
与《搜神记》同时,有仿《山海经》的《博物志》,记录神仙方术等琐闻杂记;刘敬叔《异苑》,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刘义庆《幽明录》,王嘉《拾遗记》,东阳无疑《齐谐记》,吴均《继齐谐记》,陶潜《搜神后记》等等,均讲述神异鬼怪故事。其中的某些故事与传说形成了典故。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录人间异闻琐事,《神仙传》仿《列仙传》记神仙,《抱朴子》论述丹道、符箓等事,都流于幻想色彩。
这一时期,魏晋人由于残酷的政治现实,被迫逃进宗教和玄想的天地,此种风气促进了释道两教的大发展。道家在东汉末正式由张道陵创立,其神仙体系开始建立形成,佛家学说也渐深入人心。最终形成了中国蔚为大观的儒道释三家思想,三家思想的交汇融合互相影响,又深刻地影响和改造了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由此既是儒,又是道,也是释。中国的小说也由此交织着各种思想,三家的神话传说人物开始了串场。
宗教大发展的此时,志怪小说中,也便有以宣扬宗教因果报应为主的,如颜之推《冤魂志》、王琰《冥祥记》等。
值得另带一笔的是,魏晋风气带动了游仙诗的兴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类型,其对仙境的想像对后世亦有泽被;而曹植《洛神赋》则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迹,从此神话中的洛神便定型为“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不可更改。
隋唐,传奇的崛起与兴盛,标志着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成熟。幻想
性质的小说也在此达到第一次巅峰。由志怪单纯的谈神说鬼,过渡到传奇的记异述奇,就幻想小说而言,体现着故事中鬼神与人合流的趋势。在题材上更加广泛,表现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彩。
初唐,王度《古镜记》,以连缀的小故事写古镜降妖伏魔的经历,还不脱志怪的窠臼。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以传记写志怪,似有影射。中唐以来,传奇名篇迭出。陈玄祐《离魂记》“倩女离魂”的爱情故事,沈既济《任氏传》狐女的多情坚贞,《枕中记》“黄梁梦”对功名利禄的嘲讽,李朝威《柳毅传》充满神奇色彩的书生与龙女之恋,都足以摇荡人心。到晚唐,单篇传奇已颇少见,出现了较多文人单独创作的传奇集。如牛僧孺《玄怪录》,袁郊《甘泽谣》,裴铏《传奇》,李玫《篡异记》,段成式《酉阳杂俎》等。豪侠传奇如《虬髯客传》《红线》也颇具有浪漫的想像力。与干宝搜求故闻不同,这些作者已经自觉地有意识地创作故事,描写细节,抒发情感。
有唐一代,民间俗文学也颇发达。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变文与俗讲,便保存了大量佛教故事与民间传说。
宋代,《太平广记》辑录了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杂著,可谓宋代以前的小说总集,神怪故事所占比重又最大。前面提及的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全赖它才得以流传。但宋代传奇衰落,表现平平。而笔记蔚为大观,较多地保留了一些传说故事,但文采已不能与唐代相提并论。徐铉《稽神录》,吴淑《江淮异人录》,洪迈《夷坚志》是较有名的集子。
反而是宋元话本的兴起,促成了日后明清白话小说与长篇通俗小说
繁荣的另一脉络。宋元民间流行的讲唱文学,可追溯至隋唐的“说话”,与变文俗讲也颇有渊源,至宋代形成了“小说”与“讲史”两大类型,虽也有讲述灵怪传奇的,总体而言影响颇小。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值得注意,是《西游记》之滥殇。
明统一后,使元代衰微的文史之学复振。一方面,传奇志怪小说得到了延续,出现了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等较优秀的小说集,也有陶辅《心坚金石传》、马中锡《中山狼传》这样的经典短篇。另一方面,讲史小说的发达,促成了章回小说的形成与成熟。这是幻想小说的一次分流,从此形成了文言短篇与白话长篇的区别。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中并不乏神怪之刻划。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他如关公玉泉山显圣,九天玄女授天书,公孙胜斗法,皆作者欲为小说添一神迹,借鬼神以正名,实不足取。后演义讲史小说,如《说岳全传》《薛家将》等,均不能脱此弊病。唯《西游记》平地奇峰突出,新开一类型小说,实为幻想小说之绝唱。
此类型,鲁迅先生将之定名为“神魔小说”。明初,《三遂平妖传》已开神魔小说之先声,后又有《四游记》讲述八仙、华光、真武诸事。至《西游记》,描绘了一个奇诡变幻、瑰丽多彩的神话世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勇猛而自由的形象,笔调幽默轻松,摹拟世相,寓庄于谐,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世界与人的精神集于一身,将取经故事与儒道释思想有机融合,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它的高超艺术魅力,续书频出。《后西游记》记述唐大颠和孙小圣求真解,评价较高。《续西游记》述唐僧四人回国途中斩妖伏魔,
艺术粗糙。董说《西游补》最佳,写悟空误入婧鱼幻境,看尽众生,颇具想像之妙。
神魔小说的另一类,是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如朱名世《牛郎织女传》。第三类是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神怪的想像。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许仲琳《封神演义》是这一类的代表。故事以武王伐纣为题材,神化那场远古战争,宣扬了宿命论,立意在塑造“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演义》在后者上的努力,对中国神仙体系影响较大。
明代后期的拟话本小说,系由宋元话本中的“小说”发展而来,着重改编宋元的优秀故事,代表作是冯梦龙《三言》和凌濛初《二拍》。由于拟话本小说将市民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幻想性质的小说篇什并不多,艺术成就也不特别突出。《张道陵七试赵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要么流于宣扬宗教思想,要么搜奇刮异。《灌园叟晚逢仙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豪强欺压百姓的情况。《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白蛇传说的一个重要过渡,值得重视,但本身蕴含的思想并不高明。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与白话长篇小说俱达成了一个新的高潮。
其中,蒲松龄《聊斋志异》和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是短篇幻想小说的代表。前者以传奇的手法描写志怪,在描狐画鬼中寄以孤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及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后者笔法简朴,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说教。《聊斋》与《阅微》皆有大批追随者,形成了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热潮,直至清末。较有名的有,袁枚《新齐谐》,沈起
凤《谐铎》,宣鼎《夜雨秋灯录》,王韬《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等。不过其末流,不是沦为色情、淫秽,即为内容贫乏、千篇一律。
神魔小说在清代,一方面保持与历史民间故事的结合,也有一变而为讥讽的趋向。刘璋《斩鬼传》,张南庄《何典》借鬼神以讽世,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李汝珍《镜花缘》大胆将《山海经》丰富的神话传说予以精心化用,通过栩栩如生的海外游历,描绘了一个奇异的海外世界,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幻想小说。此种手法,似也不曾见于别处。
即使并非幻想小说,合理运用幻想元素也会增光添彩。曹雪芹《红楼梦》中,开篇交代通灵宝玉的来历,说它是女娲补天时弃置不用的一块废石,这个神话传说的象征意义决定了贾宝玉的本质。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悲剧故事,也为全书奠定了氛围。
明清的侠义公案小说,其源头在先秦的墨家思想,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在唐代的豪侠传奇。而游侠式微,使之也成了一种幻想。因此,侠义小说中描绘的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情节,也颇具幻想的浪漫主义精神。石玉昆《三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遂成为后世武侠小说的滥殇。
民国时期,武侠与剑仙的合流,又出现了还珠楼主的仙侠小说这一特殊类型,至今影响深远。
四、中国幻想小说的特点
要之,中国幻想小说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神话传说的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第一次类型化、唐传奇的巅峰、明清时期短篇与长篇、文言与白话的分流、长篇幻想小说的类型化等重要阶段,产生了唐传奇、《西游记》这样影响深远的作品,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幻想传统,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也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以上是对中国从古至近代幻想小说的一个概览。其有如下一些特点:
中国幻想小说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是紧密联系的。它从来不是纯粹的,也不曾完全独立。它总是依附于神话、史传、野史、笔记等体裁,在志怪、传奇、神魔等类型外衣下书写中国式的幻想。
中国幻想小说源流众多,材料庞杂,不成体系,就故事或材料而言,矛盾重复之处也不少。它没有一个清晰的整体。
中国幻想小说的故事题材常常会经历多人多次创作,不断改进,最后定型。同一题材类型的模仿之作也很多。
每一个时期新的幻想都会被合理吸收,成为新的传统。
中国幻想小说的历史中精华与糟粕共存,某些小说类型含有较多的宿命论因果观等思想,对幻想小说的艺术水平伤害甚大。
参考书目:
阿来,《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序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白话唐传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明清文言小说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篇三 :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还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老的节日。重阳
节又叫“老人节”。这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文二:《中国的传统节日》10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 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 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 我最喜欢春节, 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 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 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 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每个小 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爸爸给我买 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 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 人一起一边吃水果, 一边观看晚会, 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 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了解的 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 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 并 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 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快乐的春节
瑞雪迎春到, 每当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起雪花的时候, 春节的脚 步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春节很热闹还很喜庆, 下来就听我介绍介绍 吧!
到了春节,人们都要欢聚一堂吃饺子,给饺子里头放一个硬币,
谁吃到到有硬币的饺子谁今年就最有福气。 吃完饺子我们就可以看春 节晚会了, 春节晚会的京剧让爷爷看的津津有味, 笑话让妈妈看的哈 哈大笑,相声让我们看的大笑。到了零点,人们都要放鞭炮,传说每 到冬季就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来吃人, 人们就拿炮来吓“年”, 从此就 有了放炮的习俗。
大年初一家家的孩子都要穿着新衣服到长辈们的家里去拜年。 拜 完年,长辈们都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
过了春节,新的一年就开始了,我又长了一岁。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在这喜气洋洋, 灯火通明的狂欢 节里,人们都要放鞭炮,放烟花,好好庆祝一番。
夜幕降临了,家家户户开始在院子里放鞭炮,放烟花。爆竹声此 起彼伏,响彻整个夜空,代表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各种 各样的烟花如火箭般地飞上天空, 在空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 有 的好似一朵迎春花绽开笑脸; 有的又如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 逐玩耍;还有的像满天星,闪闪烁烁??
最抢眼的要数孔明灯了, 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 每盏灯代表着 希望与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蓝天中摇曳。它们飞越千山 万水,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带给远方的人们。
今年的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我喜欢过元宵节。
作文三:《中国的传统节日》38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旦:New Year’s Day (January 1st)
春节: Spring Festival or Chinese lunar new year.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in the lunar calendar. This is usually in late January or early February. )
元宵: The Lantern Festival (15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清明: Qingm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omb-sweeping Day (12th of the 3rd lunar month, usually around April 4th or 5th.)
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May 1st)
端午: Dragon Boat Festival (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of the year ) 七夕:Festival of Qi Xi Jie , Sometimes called 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 (7th Day of the 7th Month of the year )
中元节:Mid-Seventh month Festival
中秋:Moon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重阳:Double Ninth or Elder Day
国庆:National Day (October 1st)
冬至:Dong Zhi -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
壮族传统节日
灶王节:Ong tao festival (the god of the kitchen) in December 春社节:Chunshe Festival in February
糍粑节:Rice Paste Festival in April
尝新节:Changxin Festival in June
寒衣节:Winter clothing festival in October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越南的主要节日):
春节: Nguyen Dan (Lunar New Year )
元宵节: Mid-First month
冷食节:Han thuc (cold food) Festival
端午节:Doan Ngo (double five) Festival
中元节:Mid-Seventh month Festival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Establishment day for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 越南南方解放日:The liberation of South Viet Nam(April, 30)
越南国庆日:National Day(Sept. 2)
胡志明诞辰日:Birthday for Comrade Hu Zhiming (May, 19) 基恩节:Giong Festival (the ninth day of the fourth lunar month) The Kingdom of Thailand(泰国的主要节日):
国庆日: the Father’s Day (Dec. 5)
万佛节:the Chao Mae Lim Ko Niao Fair(Feb)
宋干节:Songkran Festival (April 12-15)
农耕节:The Royal Ploughing Ceremony(May)
守夏节:Tak Bat Dok Mai Festival(July)
水灯节:the "Festival of Light" (November)
竹炮节:Yasothon Rocket Festival (May)
王后诞辰: Thailand’s Mother Day (August 12)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新加坡的主要节日):
华人新年:Chinese New Year (the first month of lunar year)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回教开斋节:Hari Raya
圣诞节: Christmas
屠妖节: Deepavali
端午: Dragon Boat Festival
国庆日:National Day(August 9)
泰米尔新年:Tamil New Year
大宝森节:
复活节:Easter Day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的主要节日):
自由日:Freedom Day (Feb. 25)
复活节: Easter Day (March 29)
五月花节:May Flower Festival (the last Sunday of May)
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June 12)
国家英雄日: National Hero Day (August 25)
万圣节: Halloween (November 1)
英雄节: Hero Day (December 30)
The Union of Myanmar (缅甸的主要节日):
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January 4)
建军节:Army Day(March 27)
Malaysia(马来西亚主要节日)
春节: Spring Festival
大宝森节” Thaipusan (between the end of Janua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ebruary )“
开斋节Lesser Bairam
佛诞节Phi Ta Khon Festival ( May 25th)
屠妖节 Deepavali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国庆日National Day (August 31st)
圣诞节Christmas
Laos(老挝主要节日)
泼水节 Water-Splashing Day From 13th to 15th in April
迎水节Khao Phansaa
送水节 Awk Phansaa (Awk Watsa, full moon) (water festival) (the end of the three-month rains retreat)
国庆节 National Day ( October 12th )
塔銮节That Luang Festival
Cambodia(柬埔寨主要节日)
柬埔寨新年Cambodian New Year (From 13th to 15th in Apil) 御 耕 节 Royal Plou ghing Ceremony (May 25th)
施亚努女王诞辰日 Her Majesty the Queen Preah Akeak Mohesy Norodom Monineath (June 18th)
行宪纪念日 Spirit Commemoration Day (September 23rd to the 25th 亡人节 Pchun Ben Day (Soul Day) (From September 12th to 14th ) 送水节 Water Festival (November 25th to 27th )
施亚努国王诞辰 Birthday of His Majesty King Norodom Sihanouk October 30th
独立纪念日 Independence Day ( November 1st)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主要节日)
新年 New Year ( January 1st )
开斋节 The Festival of Fast-breaking ( March 3rd )
耶稣受难日 Good Friday ( April 14th )
宰牲节 Corban ( May 10th )
耶稣升天日 Ascension Day (May 25th )
伊斯兰新年 Islam New Year ( May 31st )
穆罕默德诞生日Salli Ala Muhammad’s Birthday (August 9th ) 国庆日 National Day (August 17th )
穆罕默德升天日 Ascension of the Prophet ( December 20th ) 圣诞节 Christmas
Brunei Darussalam (文莱主要节日)
国庆节 National Day ( February 23rd )
苏丹陛下诞辰 His Majesty Sultan’s Birthday ( July 25th )
斋戒月Rogation Days
开斋节 The Festival of Fast-breaking
穆罕默德诞生日Salli Ala Muhammad’s Birthday( June 15th ) 圣诞节 Christmas
作文四:《中国的传统节日》31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规范、 思 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 是重要而又宝贵的教育资源。 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优秀文化, 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 国梦宣传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 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 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越来越被 忽略、淡化。 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 漠视 ,加之 西方节日 文化的冲击,很多中小学生 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 断层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 该意识到,应该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是我们教育应切实肩负的 重任。 使人们对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引起警醒。由于
在
二、活动目的
发展和 继承 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为了传承民族优秀 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和 推广中华民 族 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国家、民族的特色,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5、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其中蕴涵的 道德教育 资源,并赋予 时代教育 主题,在活动中学习人类 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知识技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 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方法能力: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运用 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情感态度:通过开展包饺子、包粽子、放风筝等活动,感受传统节 日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主题:
活动的实施
本次活动的实施主要划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 “小组评价” ; “活 动日记” ; “活动反思” ; 。 各个阶段的资料成果都可以发表到论坛中来。 充 分发挥论坛的方便、 快捷、 高效、 共享的优势。 第一阶段 明确主题 制 定计划 1、 激发兴趣, 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当你穿上新衣服快乐地去逛花街, 当你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空中飞舞时你 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哪种传统节日吗?当一家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 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时,这又是什么节 日呢?你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节日? 此时的学生必然跃跃欲试。 引 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是良好的开端。 2、 自主 选题,成立小组。 课题产生后,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节日的起源和发 展是一个逐渐形成, 潜移默化地完善, 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 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一到过节, 举国同庆, 这与我 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节日
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你们想怎样去感受呢?将大 家的想法合起来, 这样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1、 节日的简介; 2、 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节日的习俗; 4、有关节日的诗歌。 我们中国的 传统节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有 8个。 其中四个节日已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 假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研究。 (为了避免多数人选择一个 节日, 有的节日没人去选择的情况,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固定节日和一个自 选节日进行研究。 )
各班选择分配表
3. 制作小组合做计划 好的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 这次的主 题活动将在论坛中开展, 小组活动计划发表在 “中国的传统节日” 版块中。 五五班第 X 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导老师:薛老师 子主题:春节、端午节 小组名单:主要问题:1、节日的简 介 2、 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 节日的习俗 4、 有关节日的诗歌?? 材 料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 任 务 人 员 设计目的:综合性学习尤其要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 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因此,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想法 进行取舍、 整合, 形成学生可操作性的探索问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 进行选择, 结成小组, 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但这里教师要有整体的把握, 要权衡好, 不能多数人去研究一个问题, 或每个问题都要研究, 要与学生 进行平等协商,注意尺度,引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计划确定下来后,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投入
到实践活动中去。 他们有的访问亲朋好友, 有的到图书馆摘抄资料, 有的 上网收集下载图片、 信息。 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 老师推荐大家 几个网站, 课后,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 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 内 涵 。 ://.china../ch-jieri/中 国 传 统 节 日 网 ://.chinesefolklore./ 中国民俗网 一、搜集整理资料指导课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 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 为 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1、用 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 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 理和打印。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 间, 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 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二、制作电子报、手抄报指导课 在课堂上, 孩子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多很长,指导他们提炼,筛选;再一次对 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摘抄重点的内容,设计制作手抄报。 三、制作 调查问卷指导课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 掌握问卷设计的 原则。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在分解调查内 容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 动手、 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 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难点:围绕 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四、 围绕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 计划开展以下 几个活动。 3月份 制作花灯、 花球 4月份 放风筝活动 (制作风筝) 5月份 包粽子活动 6月份 包饺子活动 注意做好活动记录:照片、 活
动日记、活动反思等。把相关的记录发表到论坛中。 第三阶段 成果 展示、 交流体验 学生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 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 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 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 ⑤演示制作的电子报?? 评价的主要方式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 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 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 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 “我的新发现” 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 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 评价 自我评价, 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 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 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 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 将学生的成果公布于众, 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 让学生感受 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作文五:《中国的传统节日》8100字
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 “ 立春 ” ,人们通常叫 “ 打春 ” 。为什么这么叫 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 每年立春这一天, 人们穿上节日的 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 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 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 “ 打春 ” 。 )
元旦
一月一日
(“ 元旦 ” 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新元旦,万 寿初今朝 ” 。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 “ 日 ” 表示太 阳, 下面的 “ 一 ” 表示地平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象征一天的开始。 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 1月 1日, 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 日期并 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等等。 1949年 9月 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 用 “ 公元纪年法 ” ,将公历 1月 1日定为元旦。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 “ 上元节 ” ,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 “ 上元 ” ,其夜称 “ 元夜 ” 、 “ 元夕 ” 或 “ 元宵 ” 。元宵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 为 “ 灯节 ”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 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 每月十五, 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 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 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 “ 上元 ” ,七月十 五称 “ 中元 ” ,十月十五称 “ 下元 ”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 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 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
妇女节
三月八日
我国于 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 节活动是 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 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 3月 8日为妇女节。
联合国从 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 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 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 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 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 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 3月 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 3月 12日。 1979年 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将每年的 3月 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1981年 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运动的决议》 ,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 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 [一说清明前两天 ]。春秋时已 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 [即晋文公 ],封赏随其亡的臣子, 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 [今山西省介休县东 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 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 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 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 以寒食表示悼念。 后来便形成了在寒
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
清明节
农历二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是祭祖和扫墓的 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 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 扫墓时,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 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 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 4日至 6日 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 ]的好时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 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
劳动节
五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1949年 12月将 5月 1日定 为法定的劳动节 , 是日全国放假一天。 每年的这一天 , 举国欢庆 , 人们换 上节日的盛装 , 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 , 参加各种庆祝集 会或文体娱乐活动 , 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 “ 端午节 ” 。 “ 端午 ” 本名 “ 端五 ” , 端是初的意思。 “ 五 ” 与 “ 午 ” 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 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 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 又不得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 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 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 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 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 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 到了国外。 )
儿童节
六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 6月 1日为国际儿童节。 1949年 12月 23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 “ 六一 ” 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并宣 布废除国民党政府 1931起实行的 4月 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 中国第 一个儿童节是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 的 4月 4日。 民国二十年 (1931年) , “ 上海中华慈幼协会 ” 发起建议,希望政府规定每年 4月 4日为 儿童节。随后,教育部制定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 4月 4日实施。
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七月一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七月七日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 “ 七夕 ” 。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 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
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 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 就 算很 “ 巧 ” 了。农谚上说 “ 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 这又是磨镰 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
敬老节
农历七月十三
中国建军节
八月一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 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 故称 “ 中秋 ” 。 到了晚上, 月圆桂香, 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 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
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 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 放在月 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 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 “ 重阳 ”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 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 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 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 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 “ 高 ” 与 “ 糕 ” 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 吃 “ 重阳糕 ” 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 ”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由于该诗感情真挚, 至今脍炙人口。 )
教师节
九月十日
国庆节
十月一日
(1949年 10月 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1949年的 10月 l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 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 人们头脑中的这 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 1949年 10月 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开国 ” ,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 年 10月 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 “ 开国大典 ” , 而是称作 “ 开国盛典 ” 。 时间是 1949年 9月 21日。 这一天,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 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 “ 冬至
大如年 ” 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 冬至阳气 起,君道长,故贺。 ”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 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 上记载有 “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 …… 其仪亚于正旦。 ” 说明古 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 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 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 “ 众神 ” 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 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 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 除 ” ,本义是 “ 去 ” ,引申为 “ 易 ”[交替 ]; “ 夕 ” 字的本义原是 “ 日暮 ” ,引申为 “ 夜晚 ”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 “ 旧岁到 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 ” 的意思。 “ 除 ” 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 先秦时期的 “ 逐除 ” 。据《吕氏春秋 ·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 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 “ 疫疠之鬼 ” ,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 “ 除 夕 ” 节的由来。 “ 除夕 ” 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 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 “ 大年 ”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 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 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 “ 立春 ” 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 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 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 改农历为 公历 [阳历 ]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 1949年 9月 27日,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 “ 春节 ” ,因而至 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
年: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 “ 过年 ” ,而 “ 年 ” 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 “ 年 ” 。它生长得 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 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 “ 年 ” , 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 “ 年 ” 有 “ 三怕 ”—— 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 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 彻夜点上灯。 “ 年 ” 晚上来了一看, 家家灯光通明; 一听, 处处放炮声, 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 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 “ 年 ” 一直没敢再 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 “ 年 ” 、 “ 驱年 ” ,变 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 年 ” 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 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
1, 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 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 30多种名称
2, 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 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 (元宵节 )
4, 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 二月十五 花朝节
6, 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 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 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 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 , 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
10, 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 夏至节
12, 六月六 晒伏节
13, 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 , 乞巧节
14, 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 , 又称鬼节 , 盂兰盆节 .
15, 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 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 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 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
20, 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 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 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 “ 过小年 ” ,亦称小年、小年
下、小年节
23, 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 , 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 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
关帝诞 :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 :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 :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
伏羲诞辰 :五月十三日 (传说中龙的生日 )
炎帝神农诞 :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 :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 ; 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 1:
腊月二十三 /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 /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谷子生日 /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 /摊煎饼 /吃七宝羹 亦称 “ 人胜节 ” 、 “ 人庆节 ” 、 “ 人口日 ” 、 “ 人七日 ”
正月初八 谷日 /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 “ 祭星 ” 、 “ 接星 ”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 石不动 ”“ 十不动 ” 老鼠嫁女
附 2:其它节日:
“ 半年节 ” 有六月十五日的 六月十四的 六月六的 六月五日的 也有 六月初一日之说 !
观音诞 : 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十一月十九 观音菩萨的信 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 , 他是一种文化 , 是一种愿望 !!!!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 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 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New Year's Day 元旦 (1月 1日 )
2.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 )
3.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农历一月十五日 )
4.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 8日 )
5.Arbor Day 植树节 (3月 12日 )
6.Postal Day 邮政节 (3月 20日 )
7.World Meteorology Day 世界气象节 (3月 23日 )
8.Ching Ming Festival ;Tomb-sweeping Festival 清明节 (4月 5日 )
9.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国际劳动节 (5月 1日 )
10.Chinese Youth Day 中国青年节 (5月 4日 )
11.Nurses' Festival 护士节 (5月 12日 )
12.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 13.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国际儿童节 (6月 1日 ) 14.The Party's Brithday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7月 1日 ) 15.The Army's Day 建军节 (8月 1日 )
16.Mid-Autumn (Moon)Festival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17.Teacher's Day 教师节 (9月 10日 )
18.Double-ninth Day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 )
19.National Day 国庆节 (10月 1日 )
20.New Year's Eve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
中国常见传统活动中英对照
过年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纸 paper-cuts
年画 new year paintings
买年货 do shopp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 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灯笼 lantern
烟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红包 red packets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ing year.)
舞狮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龙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戏曲 traditional opera
杂耍 variety show
灯谜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守岁 staying-up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 give new year's greetings; pay new year's visit
禁忌 taboo
去晦气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压岁钱 gift money; 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 culture note: in the old days, new year's money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copper coins strung together on a red string and symbolized the hope that one would live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 today, money is placed inside red envelopes in denominations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given to represent luck and wealth
辞旧岁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扫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年糕 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团圆饭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饭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饺子 jiao-zi; chinese meat ravioli
作文六:《中国的传统节日》11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根据中文大意和英语提示词语,写出意思连贯、符合逻辑、不少于60词的短文。所给英文提示词供选用。注意:不要写出你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假设你是刘伟,你的美国朋友MIKE 想通过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请你根据提示,给Mike 写一封e-mail,向他介绍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情况。
内容提示: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 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decorate, on the eve of the festival, get together, set off fireworks, lucky money
Dear Mike,
How are you? I m really glad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 and so on. I d like to introduce the Spring Festival to you.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holiday in China. It usually lasts for 15 days.
Days before the festival, people clean their houses. They think cleaning sweeps any bad luck. They decorate their houses with paper cuts. On the eve of the festival,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and have big meals. Then they watch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TV. At midnight, they set off fireworks to wele the new year. During the festival, kids get lucky money from old people. People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y wish each a happy year and good luck. How happy we are.
Best wishes!
Yours,
Liu Wei
作文七:《中国的传统节日》7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古代,我国的节日很多,主要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要内容,而且很 注意连续性,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个节日,比较广泛而重要的节日有以下几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年节”,即过年,其过程异常复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第一天,也 称“春节”“大年初一”离家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新年。 在这一天前, 家家户 户都要贴窗花、挂年画、帖春联、做年糕、蒸馒头,在这一天早晨一定要吃饺子,从初一这天开 始连续几天里,大家还要放爆竹以示喜庆,有很多地方还有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 逛花市等活动,它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也叫灯节或上元节,这一天,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吃元宵,然后外 出赏花灯,猜灯谜。
二月初二是龙头节, 民间有说这一天为“龙抬头”, 表示春天来了, 万物要复苏, 农事可 以开始了。这一天,人们要吃春饼、龙须面,有些地方还有在这一天“剪头”的风俗。
清明节又叫思亲节,大约在阳历 四月五日前后,这是给死去的亲友扫墓的日子,这一天 的民间娱乐活动有郊游、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条等。
端午节又叫思亲节 , 大约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 这一天人们要 吃粽子 , 有些地方还有赛龙舟、喝黄酒等习俗。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天上的月圆, 人们也希望家人能团圆在一起, 因此,中秋 节也称团圆节,是最被人们重视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家人们要聚在一起喝团圆酒、吃赏月饭、 分食月饼、拜“兔爷”、吟诗作赋、歌舞嬉戏等。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的习俗是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另外还要 敬老人,因此也被称之为老人节。
冬节也叫冬至, 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祭天祭祖、 全家团圆、 欢乐 宴饮、吃馄饨。
腊八节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要祭祖、食腊八粥。
作文八:《中国的传统节日》116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探究学习, 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小组合 作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们 之间的互助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 我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我知道的传统节日的饮食习惯 有:元宵节吃元宵, 中秋节吃月饼, 元宵节要吃元宵, 端午节吃粽子, 有的地方还吃鸭蛋,其中高邮鸭蛋最有名,一般是双黄鸭蛋,而且黄 都是通红的,油特别多。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重要, 我们要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大力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
董丽敏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重 要性。小组的合作,提高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能力。中国传统节日非 常重要,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中国的传统节 日有:春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非常重 要。
通过搜集资料,我们知道了春节、国庆节、元旦、清明节的节日
来源。我们过端午节时,我们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我们学到了许多传 统节日。 我还学到了传统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比及老百姓的的饮 食习惯等。
我希望在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学校多开展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 日的活动。希望所有人都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李峰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这段时间, 通过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探究和学习, 让我们知道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以 及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传说、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等。通过对中国 传统节日的了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增进了同学 间的感情, 也提高了我们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学习让我们知 道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比如:端午节。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包粽子、 吃粽子。还有春节是最让人们高兴的日子了,尤其是小孩子,因为他 们有新衣服穿而且能放炮等,家人们都团聚在一起吃饭、看晚会。 我们应该大量提倡人们过节时的要求与习俗。
端午节是为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所以每年过节的时 候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重视的。
李佳慧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认为这些传统节日应该被重视。 但是中国人在了解西方的节日以外也在渐渐的遗忘自己的节日。 这次探究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 方式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
我也了解了许多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源,使我受益匪 浅。比如说春节时大家都会吃饺子,看春晚,放鞭炮。中秋节时吃月 饼的习惯。 端午节大家包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
我认为应该保护并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所有人都重视中国的 传统节日,才能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好地发扬下去。
李建宇
中国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这段时间的研究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知道了中国的传 统节日有元旦、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我也知道了 关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传说, 每一个传说都是一个小故事, 让我们认识 了传统节日的来源、也知道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些淡忘, 重视度也不够。 我希望在传统节日的时候学校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 举行一些和传统
节日有关的比赛等, 让我们对传统节日有更好的理解。 在传统节日的 时候, 我们每个人要非常重视传统节日,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厚, 更加长远。
李金莹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 56个民族的文化, 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提高其民族自尊 和自信。 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信念; 学 习体验民族文化有助于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消化能力, 增强对外来文化 中腐朽的东西侵袭的免疫力,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更好地 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使中国传统永远屹立于世界的文化之林。 李平钰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小组合作的学习方 式提高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根据听老师讲课和看电视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我 们知道春节:使我们所有中国人必须要过的节日。不论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要赶回家去和家人们过春节。
中秋节:是我们都非常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吃月饼,赏月,中 秋节的月亮是又大又圆又美丽,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
国庆节:是我们学生喜欢的日子,因为可以放长假,他还有一个 好听的名字叫“黄金周” 。
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龙舟竞技,纪念屈原。在这些节日 里,我知道了他们的来源, 知道了这些节日的传说,我们应该大力提 倡中国的传统节日,我校应该发展关于这些节日的有益活动。
李自强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为了对传统节日文 化进行了解和学习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提高民族的尊心、 自 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小组查阅了大量的图书,也上网搜集的很多的 资料,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很多邻居。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代表一个意义, 并且我还知道很 多的关于传统节日的来源。有元宵节、端午节、元旦节、中秋节?? 让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传说。 比如说屈原, 他是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了自己的国家, 他投江自杀, 为了纪念屈原, 人们就在这天包粽子、 吃粽子,还有龙舟竞技等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形成了很多文明的历史文化,我们
应该传承,并且要大力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
刘畅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让我们知道了中国有很多的传统 节日, 在学习的时候小组一起交流合作,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提高了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我知 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旦,重阳节,端午节, 元宵节,国庆节等,学校对这些传统节日十分重视。中秋节的传 说让我们更加了解李中秋节的来源,它的饮食文化让我们垂涎欲 滴,真想快点到中秋节啊。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 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增加了知识。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我们 应该永远的传承下去。 因此,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 让人们重视起来。
刘惠宁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的来 历,也知道了节日的时间。
我们要大力支持传统节日,我们所有人也要重视传统节日。 我也知道了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来源。我们要加深对传统 节日的印象。
中国的传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
我希望在传统节日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开展更多的活动, 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大力提倡传统节目, 让传统节目的文化底蕴更 加深厚。
刘帅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这段时间的学习,搜集资料等,我懂得了很多知识。 在研究性学习中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说是 一个历史使命,不但保护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传承了我们 的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有着它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中国 传统节日习俗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我们要让这 些美好的节日带着故事、带着理想一代一代传下去。一个民 族要立足于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就是古老
化石, 就是文物古董, 我们有必要保护好、 发扬好传统文化, 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马春顺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 过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来源、传说和相关诗 词等。节日习俗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中反映了民 族历史风貌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人们形成了良好的 生活习惯,有利于弘扬优秀的道德风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 民族自豪感,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发展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让我们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敬 仰我们祖先的智慧,热爱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热爱我们伟 大的中华民族。
马军
中国的传统节日
——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我学到 了很多知识。
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出,近年来,我 们的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传 统民族节日。最有力的做法就是在一些有共同民风民俗的节 日里放假,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让人 们亲自去体验,去感受,逐渐使我们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起 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我国传统节日逐渐迎来 了复兴的契机。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 来源和说等知识,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马荣臻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 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 关知识。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 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连接起来就是一 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 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厚重而 多彩。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时间、来源、传说和风俗习惯,我们应该 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马帅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时下我们对 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 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 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 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 亲节的来历, 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忽视中, 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 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 清明节若不是与 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 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 更不要 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 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 传统文化是我们 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 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我们既要 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 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 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 因此,我们中学生要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 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马心怡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节 目的知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中国的传统节目是中国的精神文化, 传承了几千年, 形成了很多 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节日,让传统文
化影响每一个人。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的 传说,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人们的饮食习惯等,让我们的 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希望在传统节日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 学 校开展更多活动。让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马学智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 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 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 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对中 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 对它反应冷淡, 相 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 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全面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了 中国的传统知识,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
马振寒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研究, 我知道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 性,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 这些传统节日有着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端午节,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 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有的 地方还举行龙舟竞技,现在我们在这一天还会放一天假。
通过调查我已经知道了很多的中国传统节日, 如:春节、 元宵节、 元旦、清明、端午节;这些节日的来源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所以我 们应该更加的重视它,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王宏阔
中国传统节日——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
我们了解李春节、元旦、中秋节、端午节的来源于传说,这些传 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内涵, 让我们受 益匪浅。
我们小组通过合作交流、 搜集相关资料之后知道了端午节伟大诗 人屈原投江的事迹,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又知道了屈原的另一个故事, 人们为了纪念他, 每逢端午进 行划龙舟比赛,可见人们是多么爱屈原。
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这些传统节日, 通过这些事迹, 我们懂得 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魏佳怡
中国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中国的文化
早在 5000年前就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有许多传统节日。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探讨, 我们小组学习更加主动, 彼此更加亲 切。比如,我们讨论某个传统节日的时候,每个人发表自己的建议。 又比如说: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放假,或是举办一些庆祝活动等。 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还知道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的来 历和传说,还有饮食习惯。
比如说端午节。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的。这天,人们 要包粽子,各式各样的粽子让我们胃口大开。在这天,人们还要赛龙 舟。各种龙舟划游在湖面上,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因此, 我们要大力提倡推荐中国传统节日, 让它们永远传承下去。 魏倩倩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我学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等节日, 还有这些节日的来源、传说、风俗习惯和相关的诗词等。让我对中国 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要让全社会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 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 第二,传播媒介要担负起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 有意识地地抵制 低劣、腐朽的东西。第三,国家和民间力量要齐心协力鼓励、赞助传 统文化事业,把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魏强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 我受益匪浅, 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 的知识。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凝聚着中华 民族的情感。 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 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底蕴, 引领我们重新认识、 探索身 边的传统节日。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小组互相帮助, 从图书馆查找资料, 从网上搜集资料, 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的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 然后整 理,互相交流。在这过程中,提高了我们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 我们之间的友谊。
中国的传统节日十分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传统节日的风 俗习惯、来源、传说等知识。
魏淑妍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和探索, 我知道了许多关于传统节日 的名称、来源、传说、饮食习惯和习俗等。
我觉得中国传统节日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同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 式使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更进一步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节日的来历, 例如:春节的来 历、清明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很多很多。并且也知道了很多 节日的传说:重阳节、元宵节、元旦、端午节、春节的传说等。 我觉得学校应该重视这些节目, 并且多举办些活动。 同时也应该 多多开展些关于节日的演讲啦,活动啦,也应该增加研究课的节数。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深厚, 底蕴深厚。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重 视中国的传统节日,让这些文化源远流长。
魏雅琪
中国的传统节日
——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 ,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独特的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中国传统节日, 心中不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古老的 东方古国,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是 民族长期历史的沉淀,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开放的深入,西方的诸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节日 传到我国来, 颇受我国青年人的喜爱, 传统民族节日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危机。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多地认识、了解和亲身感受自 己的节日,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保护。
魏瑗瑛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 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 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 来展示中华民族的 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杨雅煊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节日的重要性。例如:中 秋节要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节要吃汤圆。我还认识并学习 了很多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他让后代人继承了下去。 我们应该保留 这种深厚的文化。
我觉得学校应该重视这些节日, 并且在这些节日的时候多举办相 关的活动。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文化。人们的饮食习惯,让我学到了很多。通过搜集资料,丰 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传统节日, 让中国传统节日 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于家伟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与感受
我认为传统节日, 应该永远传承下去。 传统节日是中国五千年文 化的种子,这种传统节日,很有意义,它能让后人了解这种文化。现 在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我们需要保持和传承,让它继续发扬广大。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后人应该重视它。 通过这 段时间的探究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例如:端午节、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的来源、传说、饮食文化 和习俗等。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搜集资料,采访人们等方式,最后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我们 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能力。
于建业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研究, 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节日是很重 要的。
比如春节、中秋节、元旦、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是中国的传统 节日。在中秋节时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寓意团团圆圆。端午节的时 候人们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们 应该大力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精神文化。 它传承李几千年, 形成深厚 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节日,让我们得 传统文化影响每一个人。
我们的学校应该大力支持传统节日的时候举行丰富的活动, 丰富 我们的学习生活。 大力提倡传统节日, 让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更 加深厚。
于景亮
中国传统的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和学习, 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并且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国 的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来源和传 说。 通过探讨研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让我们更加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更加深了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印象 . 避免了我们对中国传统的节日的淡忘。
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 人我们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牢记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于凯桦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春节、中秋节、清明 节、元宵节、重阳节的重要性。
比如: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为了 祖国跳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 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不让鱼虾吃屈原的 身躯,喝雄黄就是为了药晕蛟龙不让蛟龙吃屈原的身躯,划 龙舟是为了驱散蛟龙水兽。
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人们放鞭炮,传说是为了吓走一种 叫“夕”的怪兽。春节的时候人们在一起吃年夜饭,象征着 团圆。
于梦蝶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了解了: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 统,在正月十五这天夜晚,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 贺。出门赏月、观灯、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 庆佳节,其乐融融。现在,元宵节这天我们也吃元宵、看灯展。 春节来历和习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的活动内容异 常丰富多彩、 像春联、 贴年画、 贴
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守岁,屋外 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笑语连连。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 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 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的恭贺新年,
于晴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方式我学会了和同学沟通。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我学到了有关传统节日的很多知识。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我还学 到了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说, 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以及老百姓的饮食 习惯。比如: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一种传说是为了纪念 伍子胥。屈原是在 8月 15日那天投江自杀,老百姓为了不让河里的 水怪吃他的身体往江里投入糯米和一系列的食物, 因此在这天我们要 包粽子、吃粽子。
我希望人们都查查资料,看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重视 中国的传统节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于硕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的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小组合作的 学习方式,提高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能力。中国的传统节日有 :春 节、中秋节、端午节、元旦、元宵节、重庆节等。举个例子来说吧, 中秋节我们要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节要吃元宵 … .. 除了这 些我还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端午节吃粽子 是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他是跳江而身亡的, 然后人们为了 让他的身体不被鱼虾吃掉,人们就向江里投粽子。
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希望学校能开展 一些活动,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于新雅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 关知识。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祖国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 珍 惜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
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 展示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 追求和向往, 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 要载体。如,端午节,吃粽子是这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 最具活力的体现, 展示的是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质上蕴含着屈原 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 品格的追求;中秋节,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尊敬,表明 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几千年来, 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 想到人事的团圆。 因此, 中秋节就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 中秋团圆, 家园和谐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永恒 追求;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 最隆重的节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雨棚越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让我明白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小 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 让我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交流。 这堂课让 我学到了许多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例如,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 还要吃月饼。 端午节屈原的爱国故事和吃粽子的起源。 元宵节吃汤圆, 寓意团团圆圆。还有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除夕是为了 驱赶一种叫做“夕”的动物。
通过这段时间的探讨研究, 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明白了传统节日
的重要性,希望学校多开展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
张佳琦
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习体会和感受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搜集的资料让我大开眼界。同时,在收集过程中,我了解到 了全国各地的风俗特色,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如:中秋, 在广西一带, 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 还有很朴素的袖 子灯、 南瓜灯、 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 是将柚子掏空, 到出简单图案, 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 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同时我们还搜集了中秋诗 词, 小组间互相交流后进行诵读, 品悟赏析。 如:《中秋夜》 —— 中 秋夜,亮光光, 家家户户赏月忙。 摆果饼,烧线香, 大家一起拜月 亮。 分红柿,切蛋黄, 赏罢月亮入梦乡。 乘火箭,逛月宫, 看看 嫦娥和吴刚。
这段时间的学习更深入的感受到了我国传统、 深厚的民族文化底 蕴,从中培养了我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 等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懂得了亲人团圆的重要,也懂得中秋节 的意义。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知道了亲情的重要。 张静思
中国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 加大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我们互相帮助, 共同搜集资料, 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说:重阳节、 中秋节、端午节、元旦、春节等。
还学到了许多古代名人的故事, 屈原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的国家 亡了,他悲痛不已,最后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就在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来纪念他。
通过学习我们还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饮食习惯和各种各 样的传统运动,比如说:划龙舟。而且还知道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说:赏月,去敬老院。
我们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张俊源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研究和学习这门课, 我知道了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 的知识。
比如说: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元旦、清明节、元宵 节、重阳节等;其中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和赛龙舟,是纪念伟大 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人们一般使用糯米搓成团后用叶子包起来用线或 细绳子绕上扔到河里喂鱼。中秋节时吃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清明 节是纪念那些满腔热血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我们还要为他们扫墓。 春
节的时候可以吃饺子、 放鞭炮, 到了晚上还可以看那些津津有味的春 晚节目。 国庆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他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 日,无论到了那里都会响起一首歌——“国歌”它代表着我们全国 14亿人的荣誉!
我希望学校应多在那些传统节日里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所有 人都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赵健洁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 我认为, 这些传统节日应采取多种 形式,努力挖掘这些节日的经典魅力,同时,赋予这些节日新的时代 内涵和文化符号,让这些节日真正植根于中国人心中,否则,一个个 传统节假日就只是留下节日名称的“文化空壳” 。
五千年的历史留给了中国人许多东西,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中国的 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传承。 我认为在传统节日的时候,学校应该有更多的活动,让我们更 加深刻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今后,我会继续学习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我也希 望人们更加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朱久硕
中国的传统节日
——体会和感受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因为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和小组同学研究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来 源、传说、时间、风俗习惯等,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传统节 日的知识。
通过搜集资料,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是我 们在语文课本上没有见到的, 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 同时也提高了 我们的文学修养。
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发扬中国传统 节日的伟大精神,我们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朱久润
作文九:《《中国的传统节日》》17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最近韩国萨德的部署,战狼2的热播,国庆节的到来,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绪高涨。这也使我关注起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令人惊叹的物质遗产,还给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其中的一类。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保存至今。“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王安石眼中除夕的爆竹带来了新年的期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中秋的明月下,将思念织成锦帛。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独特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
同学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都是哪几个呢?都在哪一天呢?都有哪些有趣的节日习俗呢?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它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它们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其中我最盼望的,是春节,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乡有多远,人们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由此就造就了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春运”。其中2015年的春运期间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约37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所有人都搬一次家。中国春运入选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每年春节期间。人们在节日里会去串门、放爆竹、逛庙会、看花灯、包饺子、吃年糕、舞龙舞狮、等等。其中对于我来说最令人激动的活动就是当长辈的给我们这些做晚辈的红包了,有了红包就有了零花钱,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另外春节时餐桌上的众多美食也可以使我们这些吃货型的孩子们大饱口福。
接下来是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的别称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夏节等二十多个。所以它被称之为别名最多的节日。与这个节日有关的物品有粽子,菖蒲、蒿草、艾叶,苍术、白芷,雄黄酒。据说,因为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可见,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节日,更是一种文化。
清明节于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在这期间人们要扫墓祭祖,纪念逝去的先人。同时清明期间也很适合插柳、踏青、放风筝等活动。
最后是中秋节,中秋节在阴历八月十五,今年的中秋节是十月四日恰在国庆期间,而且在2031年,中秋节将和国庆节处于同一天,都是十月一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国际文化交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节日习俗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等;
然而在美好的背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很多的传统节日已经被许多人忽略了。一些年轻的社会成员对西方的节日过分偏爱:平安夜摇曳的烛光,黯淡了除夕夜盛放的烟火;情人节浪漫的气息,吞没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的哀伤。现在,还有谁记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寒食节?又有谁留心“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的少女节?正当“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提高时,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悄然退回幕后,这种局面,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忧虑。我想,我们应该共同来传承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还是一种尊严。我们不能看着传统文化一点点消亡。当我们站在圣诞树的彩灯下许愿时,不要忘记在除夕夜陪陪家里的父母和祖辈们;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
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我们过着西方节日的时候,不要忘记和亲人们一起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这样我们才能在长大之后,以社会主人翁的身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学们,请献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坚持,让我们用赤诚的心去继承民族的精神,为民族的精神注入新的芬芳。
沈津津版
作文十:《中国的传统节日》4400字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 节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起源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现称朔望月,即后所述“阴月”)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朔日)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现称回归年或太阳年,即后所述“阳年”)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时(夜半)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其实指导农时的是夏历的阳历部分-二十四节气),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纪年不用公元纪年法而用民国纪年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夏历(农历)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相关传说: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
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习俗: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演变
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清明节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释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释义: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来源: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来源: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释义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演变:阴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②、吃重阳糕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⑤、喝重阳酒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