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家风家训小故事》1500字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
沧县捷地乡金城小学 四年级 张中赫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俗话说:“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一个家庭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品质言行,而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留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就是曾门的家风。
在我家,最重要的家训仅一字,那就是“孝”。记得那时太姥姥还健在,身子骨虽然还硬朗,却得了老年痴呆症。姥姥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太姥姥的责任.照顾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总是做得很好,给太姥剪指甲、梳头、擦身体,无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边。一天,吃过早饭,太姥独自一个人离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顿时手足无措,遂和家人四处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条小河边,姥姥找到了正在发呆的太姥,姥姥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姥姥对太姥照顾得更加细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听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情难自已地流下眼泪。
姥姥对太姥的孝顺无声地影响了我的父母。平日里,父母总会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引导我继承家风家训,孝敬长辈。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一点点养成了孝亲敬长的习惯。我虽然不能在物质上孝敬父母,但是我总会在父母遇到问题时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父母疲惫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生气时,会与他们主动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抚慰他们。这些习惯行为都是一代代传承下的家风啊!
这些好家风像一棵大树般庇佑着我成长,让我能够拥有友善、勤俭、谦厚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优良传统对人内在气质的影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无形塑造,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更加需要在新常态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让好家风、好家训永远传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风,户户文明争最美”的家庭
文明新风尚,让“最美家庭”推动最美社会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
图。
百孝顺为先
沧县捷地乡金城小学 三年级 孟飞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更是如此,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作文二:《家风家训小故事》800字
家风家训小故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对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风无时不刻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成长过来的。
从小听父母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们三兄妹,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从小到大,我家就像专门聚会的地方,一闲下来大家都跑我家来聊天。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不仅会治病,还会干各种活。在我小时,家里比较贫困,父母的勤劳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整个家里的重担就落在父母亲身上。繁重的劳动是父母青春的全部,家里的兄弟姐妹结婚都是父母亲操办的,爷爷奶奶的重担就少了。最后在爷爷腿摔断了的时候,父辈们就轮流照顾着,这段时间父辈们就更忙了,白
天奶奶照顾着爷爷,我们有时间就过去帮忙照看,父辈们白天工作回来,做完饭第一时间送到爷爷奶奶房间里,晚上又轮流照顾着。邻居都很羡慕爷爷奶奶,都说我们家的孩子都很孝顺懂事,爷爷奶奶也觉得很欣慰慰,父辈们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我们,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家庭,在家侍奉公婆、赡养父母我都很用心。因此,即便现在外地上班,对在家的公公婆婆,我经常打电话问候,平时回家尽量多干点家务活,让公公婆婆放松。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儿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我家家风格言:百善孝为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谢谢各位的聆听。
作文三:《家风家训小故事》1100字
勤俭持家、踏实做事;知足常乐、吃亏是福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给家中前辈树立给后人们的价值准则。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良好的家风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言行的引领。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个抗战老兵,国家三级伤残军人;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家庭妇女,除了工作之外,就是相夫教子、奉养老人。虽然他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却告诉我们从小做人很通俗易懂的道理:勤俭持家、踏实做事;知足常乐、吃亏是福。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家中有年迈的外公、外婆需要赡养、三个姐妹需要读书,尽管父母都有工资收入,但仍不足以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为了贴补家用,爸爸在他工作的厂区外面开辟了一块自留地,利用早晨上班前早去一个小时、下班后迟归的一个小时,种上了豆角、萝卜、玉米等作物为我们改善生活;暑假到了,爸爸带着我们去山里打笤条,整理好拿到集市里去卖钱补贴家用;秋高气爽的周末,我们带着镰刀、铲子钻进山里采来蕨菜、猴腿、黄花菜、刺了芽等野菜,洗净理好后腌起来,到冬天成为很好的美味。爸爸常说:持家要勤俭、致富靠劳动。
每逢春节,看到人家的孩子穿着新衣服、扎着红发带,在风中飘来飘去,非常漂亮;我很羡慕,就哭着闹着也要爸妈买新衣服,妈妈却把姐姐穿小的衣服拿出来,在妈妈手中一番剪剪缝缝:袖口磨破的部分剪掉加上蕾丝边、领子里外掉个方向、口袋上绣了一朵小花……,一件“新衣服”就穿在了我的身上,我破啼为笑;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日子就要计划着过。
爸爸1945年因战受伤致残,1950年转业回到了地方。**期间,姐姐上山下乡几年一直没有返城,按当时的政策规定,像父亲的这种情况,可以照顾一名子女安排工作,姐姐闹着让父亲去向政府说明情况,享受政策返城。父亲摆了摆手,严肃地告诉她:爸爸虽说为了革命受伤致残,但你们不能为此而享受特权,你们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努力、去争取,而不是靠我去吃老本、讲人情。
1980年,父亲退休,按规定本应该享受离休干部待遇,但当时却按工人标准领取退休工资。当时我们都很不解,劝他去到上级反映,争取自己的权力。父亲摇了摇头,郑重地告诉我们:当年,我的许多战友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他们没有机会享受任何待遇、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政府时刻都在关心着我们,我们不缺吃、不缺穿,已经很幸福了。人要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吃亏是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基点;它能使政风清明、民风纯朴。做为家庭、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共同传承良好家风,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江苏省洪泽航运有限责任公司工会 孟庆云
作文四:《家风家训小故事》500字
家风传承
国家、家国,都体现了家庭的重要。家庭是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因数,潜移默化,家庭成员中很多习惯在孩子身上延续,有好的有不好的。我们希望延续好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
当大家庭聚在一起时:吃饭的时候,先给长辈盛饭,长辈动筷了,小辈们才可以吃饭,但是长辈总会把桌上最好吃的夹给小辈,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看起来简单平常的的事情,里面包含着潜移默化式的家风传承。
父母每天很早起来,打扫卫生、喂猪喂鸡、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我们起床时他们已经准备下田干活了??每天这样,勤劳就像刻在我们心里一样,我们也自然的认为应该勤劳。
偶尔父母也会有意识的带我们下地干活,感受干农活的辛苦。我们到田里,感觉农田好长好长,我们怎么也坚持不到头,而我们的父母会埋头干活,一步一步的,一段时间后这块田的活就做完了。父母虽没跟我们多说,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干活的劳累,也能体会到做事需要耐心。
我们家从来没有用语言来提炼过家风,但是在长辈们实践的熏陶下,我们能够感知到这些优良的品格,希望我们能一代代的传承着。
宜兴城北小学 三(5)班孙晓荷
作文五:《家风家训小故事》2200字
我的家风家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好的家风都来自言传身教,自己孝顺父母,孩子们将来也会孝顺你。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那么将来孩子必然能有所成就。**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这些伟人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家风,无不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对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风无时无刻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成长过来的。我家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勤恳做事,踏实做人,宽厚忍让。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我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我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读过书,但出身大户人家贤良淑德。在父母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整个家里的重担就落在父母亲身上。繁重的工作和劳动是父母青春的全部,家里的兄弟姐妹结婚都是父母亲操办的,爷爷奶奶的重担就少了。后来爷爷在食堂化中被饿死。1975年奶奶得中风瘫痪在床,因姑姑和叔叔们在外地,照顾奶奶的重担就落在我的父母身上。这段时间父亲就更忙了,白天妈妈照顾着爷爷,我们放学后有时间就去帮忙照看,父亲白天工作回来,做完饭第一时间送到奶奶房间里,晚上照顾奶奶。邻居都很羡慕奶奶,都说我们家的孩子都很孝顺懂事,奶奶也觉得很欣慰,1980年我的奶奶因病情恶化与世长辞父母都很悲伤,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父母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我们,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家庭,赡养父母我们都很用心。因此,现在我一边上班,对在家的父母,我经常打电话问候,平时回家尽量多干点家务活,让父母放松。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从小听父母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们三兄妹,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父亲自1952年参加工作全部心思都他的教育事业上,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去,父亲前后在六个学校工作过。每到一个学校都会受到老师们的爱戴和拥护,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1965年被评为全县教育标兵,父亲参加全县教职工运动会获得四项体育竞技全能冠军。1966年父亲被误判为四清运动中的走资派回乡劳动,父亲没有气馁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几个月后被当地的六村小学聘请为代课教师。直到1978年落实政策被组织任命为六村小学校长。1982年父亲被评为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授予当年调到枧槽乡中心校任校长。(当时枧槽乡还没有和城厢镇合并)那是全校只有六个学生,8位教师。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父亲带领老师们到各村各组动员老乡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个月的动员工作,在校生达到了80人。父亲对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里的乡亲们都称父亲为:“好校长,好老师”。直到1990年父亲退休时该校在校生数增长到300多人。父亲退休回家后每到过年,村里的乡亲就找我父亲为他们写春联,村里谁家的孩子结婚,都请我父亲为他们写喜字、喜帖、喜榜,我父亲也乐意,有求必应。父亲不仅会教书,还会干各种农活。在我小时,家里比较贫困,父亲下班回家后还要带着我去和妈妈一起干各种农活。从小到大,我家就像专门聚会的地方,一闲下来大家都跑我家来聊天,听父亲讲评书。后来我家买了电视机,邻居们都到我家看电视。母亲就把刚丰收的黑桃端出来和大家分享。父母的勤劳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父亲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已经好多年了,一直和母亲住在农村老家,边读书,边种地,耕种着家里的五亩地,早出晚归,过着春花秋实,怡然自乐的平静生活。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2002年秋被打破,在我和弟弟的苦苦相劝下,父亲依依不舍地离开农村,离开他种了一辈子的地,搬到县城装修一新的单元房里。虽然离开了农村,但是父亲的心依然牵挂着农村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牵挂着他那五亩地种的小麦长势如何,是否需要施肥浇水?父亲的心事,作为子女,我们肯定心知肚明,只不过不想让他年过古稀还在农村种地,饱受酷暑和风霜之苦。父亲这一辈子是闲不住的,农忙时整天在地里干活,一有空就找书看,一旦没事干,他就会着急,在家里坐立不安,让我们看着也难受。好在2003年邓氏家族开始写家谱,父亲被族人推选为组委会成员之一,整天有事忙了,伏案写作整理资料。许多时候和族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搜集相关资料。虽然父亲年岁已高,但是每做一件事都那么仔细,踏实认真。
作文六:《家风家训小故事》1300字
家 风 家 训 小 故 事
“ 校 有 校 规 , 家 有 家 规 ” 是 人 们 常 常 挂 在 嘴 边 的 一 句 话 。 但 一 问 到 “ 你 家 的 家 风 是 什 么 ? 家 教 是 什 么 ? ” 这 些 问 题 , 同 学 们 就 会 傻 眼 了 。 我 家 的 家 风 是 “ 孝 ” , 孝 敬 父 母 , 尊 敬 长 辈 。 父 母 一 直 告 诫 我 :百 善 孝 为 先 ! 家 风 是 一 条 应 该 牢 记 的 座 右 铭 。 有 了 它 , 我 们 才 可 以 在 社 会 上 立 足 , 才 能 让 自 己 走 的 更 远 ! 铭 记 家 风 , 为 自 己 的 人 生 做 奠 定 而 坚 定 的 基 础 , 踏 出 坚 定 的 步 伐 , 成 为 国 家 的 栋 梁 之 才 !
记 得 在 小 的 时 候 , 我 每 次 去 和 好 朋 友 玩 儿 , 都 会 忘 记 爸 爸 或 妈 妈 规 定 的 时 间 回 家 , 玩 儿 的 尽 兴 的 时 候 就 会 很 晚 回 去 。 让 大 人 们 很 着 急 , 于 是 妈 妈 就 对 我 很 认 真 地 说 :“ 我 们 是 怎 么 规 定 的 时 间 , 为 什 么 每 次 都 不 遵 守 规 定 , 这 么 晚 才 回 来 。 现 在 我 们 就 规 定 , 同 样 的 错 误 不 可 以 犯 三 次 , 同 意 吗 ? ” 我 点 了 点 头 , 并 向 妈 妈 保 证 下 一 次 一 定 遵 守 规 定 , 按 时 回 家 。
好 景 不 长 , 我 的 老 毛 病 又 犯 了 。 一 次 暑 假 的 时 候 , 我 的 作 业 完 成 了 , 就 去 找 朋 友 玩 儿 ,
妈 妈 告 诉 我 最 晚 六 点 半 回 家 , 不 要 影 响 别 人 家 吃 饭 的 时 间 , 我 同 意 了 。 我 们 玩 儿 得 非 常 开 心 , 她 的 妈 妈 再 三 邀 请 我 在 她 家 吃 饭 , 我 欣 然 的 接 受 了 。 过 了 一 会 儿 , 妈 妈 打 电 话 要 我 回 家 , 我 只 好 乖 乖 的 回 去 了 , 因 为 已 经 超 过 七 点 半 了 。 一 回 到 家 , 就 被 妈 妈 狠 狠 的 批 评 了 一 顿 。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错 误 是 没 有 准 时 回 家 , 并 且 在 别 人 家 吃 饭 不 光 打 扰 了 别 人 , 也 给 别 人 带 来 负 担 。 暗 下 决 心 , 绝 不 再 犯 。
现 在 我 终 于 明 白 了 “ 家 风 、 家 训 、 家 教 ” 是 什 么 。 “ 家 风 ” 是 一 家 子 的 风 气 , 这 家 风 一 旦 败 坏 , 这 家 的 思 想 品 德 也 会 跟 着 坏 , 这 家 就 再 也 难 以 培 养 优 秀 的 后 代 了 。 如 果 没 有 “ 家 训 ” , 那 么 就 会 把 后 代 宠 坏 , 只 有 让 他 (她 ) 知 错 就 改 , 然 后 再 慢 慢 教 育 (她 ) 。 我 想 这 就 是 “ 家 风 、 家 训 、 家 教 ” 吧 !
作文七:《家风家训小故事》900字
家风家训小?故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
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作文八:《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对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风无时不刻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成长过来的。
从小听父母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医生。在当地,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医院上班,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们三兄妹,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从小到大,我家就像专门聚会的地方,一闲下来大家都跑我家来聊天。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不仅会治病,还会干各种活。在我小时,家里比较贫困,父母的勤劳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整个家里的重担就落在父母亲身上。救死扶伤是父母青春的全部,家里的兄弟姐妹结婚都是父母亲操办的,爷爷奶奶的重担就少了。最后在爷爷腿摔断了的时候,父辈们就轮流照顾着,这段时间父辈们就更
忙了,白天奶奶照顾着爷爷,我们有时间就过去帮忙照看,父辈们白天工作回来,做完饭第一时间送到爷爷奶奶房间里,晚上又轮流照顾着。邻居都很羡慕爷爷奶奶,都说我们家的孩子都很孝顺懂事,爷爷奶奶也觉得很欣慰慰,父辈们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我们,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家庭,在家侍奉公婆、赡养父母我都很用心。
因此,尽管现在我没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但我每周都要打电话问候,平时回家尽量多干点家务活,让公公婆婆放松。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子儿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家家风格言:百善孝为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作文九:《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1000字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
——天长市仁和集镇唐传真
(天长市仁和中学朱庆文)
治家格言: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公公婆婆生了7个子女,共计有10个小家庭38个成员。兄弟姊妹中,老大、老二夫妻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我们夫妻俩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也已经46岁了。在我们的家庭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5人,4个小家庭中有6个孩子在外地工作或者读书,其中有一个在日本工作。
每到节假日,特别是中秋节或者每年的春节,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老家聚会。记得2013年的中秋节,天长电视台还到我们家拍了团聚专题片,我们家有30个家庭成员赶到了老家。那天我的公公婆婆特别高兴,当电视台记者的摄像头对准他们的时候,满脸的皱褶都在开花。
我觉得我们这个家庭有两个特点,首先就是小辈对老人都非常孝顺,长辈们年老体弱,晚辈们能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或买一些时令衣服;或买一些老年保健用品;衣食住行方面小自袜子手套、内衣内裤,大至电器家具,都能一一为老人想到买到,尽力为老人的晚年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的公公婆婆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婆婆患肺心病十几年,每年都要几次住院,每到住院期间,我们家的小辈们都是争着抢着去医院陪护老人。
其次,我们这个大家庭相处非常和谐融洽,总能做到一家有事,家家帮忙。兄弟姐妹中包括娶进来的媳妇、嫁出去的女婿个个都心地善良,尊老爱幼,关心长辈甚比关心自己。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中,从来没有任何人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兄弟亲情千金难买,我们从不为家庭财产之类的事争吵,对老人留下的财产也从
不斤斤计较,我们都认为吃亏便宜都是自家人,大家都有一双手,都在赚钱,何必为那一丝半点伤了和气。婆媳之间亲如母女,妯娌姑嫂之间胜似亲姐妹。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兄弟姊妹平等对待,不分你我,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形成共识。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大家都心情舒畅。此外,每个小家庭都能做到勤俭持家,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经常受到邻里的赞扬。
我认为每个和睦的家庭就是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不管你是收入多还是收入少,不管你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只要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心疼每一个亲人,希望每一个亲人都过得很好,当亲人遇到困难,也非常乐意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心里就会觉得特别踏实,尽管不是官宦世家,不是名门望族,但是普通家庭有普通家庭的快乐,有普通家庭的美—那就是和谐之美。
作文十:《家风家训------生活中的小故事》700字
家风家训------生活中的小故事
家规付诸实现,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为家风。所谓家风指的是家庭成员的道德风貌和相沿成习的家庭传统。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它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我们家是教育世家,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们姊妹三人,父亲从小就教育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就是我家的家风。父亲年轻时当过兵,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自己做。比如:我父亲的衣服和袜子几乎都是他自己洗,很少让我母亲洗。当时在那七八十年代是没有洗衣机的,所有的衣服全靠有手搓,特别寒冷的冬天。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姊妹三人,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就连我家最小的弟弟也不例外。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年我初三,学习成绩比较紧张,妈妈心疼我,总想替我做些事。妈妈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你的衣服就别自己洗啦,我帮你洗。”我连忙拒绝的好意,因为我知道,妈妈每天已经够辛苦的啦。当时,我们家境不好,一家五口人紧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妈妈每天不仅给我们做饭,还要下地干活,所以妈妈也非常辛苦。后来我长大了,结了婚,家里的大事小事,我都能独当一面,这要归功于我父亲的功劳,归功于我家的家风-----自己的事自己做。现在,我时常教育孩子也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我家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就开始自己洗袜子,慢慢的洗夏天
的小衣服。现在,我不在家时,孩子也能做一些简单的饭。我在不知不觉中,把这我家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
家风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国家的进步,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祖国“大家”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把“小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