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读《西行漫记》有感》1100字
翻开厚重历史 感受别样岁月
——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二版有感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的描写 -----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作文二:《读《西行漫记》有感》2000字
读《西行漫记》有感
在家里书架的最上面,有一本封面早已泛黄的书,封面的颜色是已经褪色的橘黄色,一个吹军号的红军战士侧身像成为封面的主角,这本书就是《西行漫记》----一本我父亲小时候的书。当我得知这次作业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个红军战士的侧影--尽管我还是在高一的时候读过它。也许,曾经读过的这本书,还藏在记忆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刚读这本书,对它的名字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叫《西行漫记》呢?难道不知道还有一本赫赫有名的《西游记》吗。后来上网查资料得知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其实应该是《红星照耀中国》,尽管《西行漫记》这名字更诗意,我还是觉得前者更贴切些。
细读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的足迹,来到1936年的陕甘宁边区。年代的久远,让我们难免对有些文字感到生疏,可是这丝毫不妨害斯诺告诉我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革命气象。斯诺仿佛是带着一张白纸来到中国,而他笔下的**、
彭德怀、林伯渠,直至**本人,都好像是在那白纸上画下的绚丽墨卷。这些此前国民党通缉令上的人物,突然之间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让人迷醉。这些红军领袖的个人魅力,也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去同情或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扎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当时当时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在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书中记载了斯诺与共产党领导人及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
量,那种热情。他发现了一个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应是静止的,而是历久弥新的;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当高举红军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在我们的学习中要坚持 “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我们的内涵,成为对社会的栋梁之才。
作文三:《读《西行漫记》有感》3000字
读《西行漫记》有感 读《西行漫记》有感
王才懿
这本书是一本名著,记得在我们上大学的第一天,李希光老师就在新生研讨课上向我们着重推荐了这本书,却一直没有仔细阅读过,这次我仔细拜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总体印象
这本书是非常特别的一本书,我不敢想象在那个时期,居然会有外国记者深入中共的革命根据地,并且进行采访,写出这本书,真是不可思议。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将领的情况。**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
报道。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作者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全世界的人民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惜的精神,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是正义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传言中的“赤匪”。也让我们后来的人更加全面、立体、仔细地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红军及其领导人。
我印象中的斯诺
对于埃德加斯诺,我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他在一九三六年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关键性的一年,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革命战士,农民,牧民,工人,有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对于在革命中的中国有了自己的认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吗,斯诺就是这个身体力行的人,他排除万难,力尽艰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应证了这个事实。
据了解斯诺到延安经历了许多困难,1936年春,斯诺专程到上海拜会了宋庆龄并表达了访问陕北苏区的愿望。之后斯诺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从北京到郑州车站与美国青年医生海德姆会合,再由西安的红军联络员刘鼎和董健吾安排,乘一辆持有特别通行证的大道奇卡车,藏在军用棉衣下面到延安。
斯诺同**、**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写成了这部传世佳作。
从这些可以看出,首先他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不顾一切地去进行采访和报道。其次他是一个客观公正的国际友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对中国有深刻的感情。他还是一个不怕千难万险,用于同困难作斗争的斗士,不顾一切来到延安完成自己的采访和报道。 本书的特点——详细的描写
作者采访了一系列事件,从这些详细的报道中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很多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听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中学历史书上所学道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掌权者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再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中央苏区这块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的军事行动,共产党员的对策,这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果说我们所读的历史课本是一间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房.里面的家具,很具体,很形象,很实在。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面队敌人的穷追猛打,红军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困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确实千真万确。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已经被敌人焚毁,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对于中国共产党,红军,更是闻所未闻。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这些细节的描写让我们对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了解。不再是像教条一般的评价。
本书的特色——人物描写
在我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一下子就被作者那种俏皮的写作风格吸引住了,而这种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也一直成功地延续到了此书的结尾。很显然,斯诺并不是一个乏味的说教主义者,他的逻辑非常清晰,通过描写众多的人物来表现历史。
例如,斯诺在描述中国领导人的外貌的时候,常常会用到“孩子气”这个字眼。这在我们中国人的想象中是不可想象的。斯诺非常细致地刻画了每一个他接触到的红军中“大人物”。比如,他在书中写到: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是一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想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描写十分形象,让我们对**有了似乎真实的感觉,活灵活现。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等等。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由这些小人物环绕和表现。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历史画面,有十分
具体,让我们有一种亲切感。
我的感想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看了这本书,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的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在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中国”。他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实在令我十分的感动,也令我感到十分的惭愧。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历史,以及我们的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斯诺让红军的高级将领甚至一名普通的战士谈谈关于他们自己的经历或功绩,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目光专注于集体、国家。我很感叹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这种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确实是值得赞赏的。
还有这些一直存活于教科书里的历史人物似乎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了,读了这本书我们恍然大悟:对了这些伟人原来也跟我们一样是有爱有恨有血有泪的~对于我们来说他们走下了神坛来到了我们之间~
斯诺为中译本《西行漫记》初版写的序文里说:“从字面上讲来,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西行漫记》是中国革命青年创造的,那处于和平的我们又应该去创造些什么呢,我们不用行军打战,不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但我们要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而长征。
我应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家,处于时代前沿的中国青年应该回顾历史,永记历史,发展历史的优良作风,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文四:《读《西行漫记》有感》1600字
作者:冷香 发布时间:2015-09-22 21:21:20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大??|??中??|??小
——读《西行漫记》有感
今天,我终于把《西行漫记》读完了。读这本书,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过去的历史画卷,我的脑海里总是幻现出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那些曾经在延安工作、战斗过的伟大或平凡的人物,他们时时感动着我。
在斯诺笔下的众多人物中,有一个少先队员的形象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把那段文字读给我的学生和我的同事听,他们也忍俊不禁。但是,他们只感觉这个红小鬼很有意思,而我,则更多感觉到的是他的可敬可佩。
这是一个叫季邦的红小鬼。
斯诺说:“他是一个约十三四岁的山西少年……他是少先队里的‘花花公子’,对于自己的那个角色,态度极其认真。他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条军官皮带,穿着一件整洁合身的小军服,帽檐什么时候发软了,总是衬上新的硬纸板。在他的洗得很干净的上衣领口里面,总是衬着一条白布,露出一点……**在他旁边也显得像一个江湖流浪汉。”
读斯诺先生这段描写季邦外貌的文字,让我时时联想到他笔下的那个由无数干净灵魂组成的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队伍,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不正是党的“少先队员”时期吗?那个时间,这个党可能还有些幼稚,有些简朴,但是,那时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他们扮演的那个角色,态度是极其认真的,他们干净整洁,他们严肃庄重,他们尽管衣着粗陋,但是,总是要拾掇得清清爽爽,整整齐齐。
那个“少先队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正如斯诺笔下的这个季邦一样,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们唯恐因为某一个成员的不慎,而玷污了整个党的形象。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讲了季邦的一个小故事。
“由于他父母缺少考虑,这个娃娃的名字恰巧叫做向季邦。这个名字本来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季邦’听起来十分像‘鸡巴’……这给他带来无尽的耻辱。有一天,季邦到外交部我的小房间来,带着他一贯的庄重神色,咔擦一声立正,向我行了一个我在红区看到的最普鲁士式的敬礼,称我为‘斯诺同志’……他吐露了他小小心灵里一些不安来。他是要向我说清楚,他的名字不是‘鸡巴’而是“季邦”,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当斯诺承诺只叫他“季邦”后,这个红小鬼说了一段足可以感动今天那8000万党员的一段话:“你替外国报纸写到我时,可不能写错我的名字。要是外国同志以为有一个红军士兵名叫‘鸡巴’,那是会给他们留下坏印象的!”
读这一段文字,我真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我要用站着阅读表达自己对这位红小鬼的崇敬之情,他太爱惜他们那支军队的羽毛了。我想,在当年的红军队伍中,如此爱护他们羽毛的一定是大多数,正是因为他们珍惜红军的声誉,珍惜共产党的令名,他们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戴,他们才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才建立了一个年轻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中国。
**说:“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红小鬼就是六七点钟的太阳吧?他们是正在升起的一轮初升的红日。如果一个政党也有年龄的话,那么,我把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划定为党的“少先队员”时期,那时候的党,如这个红小鬼向季邦一样,是洁身自好的,是爱惜羽毛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
可是,曾几何时,这个党不再爱干净了,他开始放浪形骸,他像一个喜欢抽烟喝酒的中年男人一般,满身烟味酒臭,他胡子拉碴,他衣着邋遢,总有些跳蚤虱子寄于其生。这样的一个邋遢的男人难道不应该自洁一下吗?于是,一场空前的自我清洗的大革命掀起了,事实证明,这样的自洁是有成效的,这场大革命保证了这个党在一段时间内成了世界上最干净的政党,如果没有什么变故,那么,这个政党的干净整洁和他伟大的形象一定会光照寰宇。
可是,只能是“如果”,因为变故发生了…… 读完了《西行漫记》,我有感动,有敬仰,但更感到惋惜——一个曾经如此伟大的政党,他本来是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的,可是,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声势浩大的自洁运动被彻底否定了,发动这场运动的一个真正爱护党的形象的领袖被认定为“犯了严重错误”,而一场小型的发生在西南某城的自洁运动也被彻底否定了,他的发起人被犯罪被余孽了。呜呼,如此下去,难道就任由这个邋遢的男人继续肮脏下去直至寿终正寝吗?
作文五:《重拾信念——读《西行漫记》有感》2100字
word格式论文
重拾信念——读《西行漫记》有感
怀着七十五年前埃德加?斯诺踏上通往陕甘宁边区道路时一样的心情,热忱、憧憬和对未知世界强烈的探求,我打开这本书——《西行漫记》,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沉浸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说熟悉,是因为我们都从历史(历史论文)课本上学习过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秋收起义、长征、西安事变等了然于胸;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对那些历史事件掩盖下的鲜活的个体不甚了解,对凝聚成中国革命这股巨大洪流的一个个领袖、将军、士兵、农民缺乏真实的认识。遗忘是历史最大的敌人,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逐渐在淡忘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淡忘那些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淡忘那些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界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感谢这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它引导我重温历史重拾信念。
word格式论文
很难界定《西行漫记》的体裁,它似乎是本个人游记,又更像是本人物传记;有报告文学灵动的叙述,又有论文一般严谨的分析论证;人物刻画充满小说的生动幽默,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春水一般清澈的散文笔触;作为宣传红色中国的媒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文学性一直被大大低估。这也许就是《西行漫记》的魅力所在,它带给读者的惊喜,就如斯诺初见邓发时的惊喜一样,“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在书中,斯诺致力于描述一个真实的红色中丈,孥玉海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国,还原一群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污蔑屏蔽封锁的共产党人的真实面貌。这些共产党人,既包括**、**、**、彭德怀、徐特立等革命领袖,也有李长林、傅锦魁、向季邦等很多普通和无名的战士。这些人物的刻画,秉持着真实、客观、严谨的态度,再加上一些幽默的笔调,生动地向读者提供了一幅幅颇有魅力的人生画卷。读到这些,你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在血流成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仍旧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为什么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那么多十几岁的红小鬼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地抱着革命乐观情绪坚持下来;为什么红军能在物质条件落后的条件下与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军队抗衡十几年不消亡,反而逐渐壮大成为抗日战争重要的中流砥柱。
为什么?因为有一种信念的力量存在!有一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力量存在!斯诺在书中也对这些问题进行
word格式论文
了探讨,“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由于突然得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引起了伟大的梦想,开始‘回到民间去’,到他们国家的基层乡土中去,把他们新获得的知识‘启示’一些给知识上贫乏的农村,给生活在黑暗中的农民,争取他们的联盟,一起来建设一种‘比较富裕的生活’。一个更好的世界是能够创造的,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在这样信念的鼓舞下,他们把实行的方案——公社的理想,带到人民中去,征求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他们赢得的支持似乎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他们通过宣传和具体行动使亿万人民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概念,”在评价**时,斯诺用了如下话语“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中。”在叙述了一些普通红军战士的经历后,斯诺写到“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读到这些文字,我有些汗颜,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这种信念的力量正在渐渐消失,我们平庸地做着日常工作,追求着生活的物质化,满足于蝇头小利,在朝九晚五的日子里感慨生命无价值的流逝。面对这些,也许我们会责怪是庸俗的现实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是弱小的个体承担不了改造社会的重任,是荒芜的心灵失去
word格式论文
了理想之泉的灌溉。但是我们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信念一直存在,而且将永远存在。因为它有坚强的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从南湖泛舟开始就保卫着我们的信念;它有先进的理论支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衍化出的**思想、**理论(**理论论文)、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它有实施的强大力量——亿万中国人民,一个个普通的个体凝聚成的中华雄狮。
我在暮色四合时读完这本书,夕阳的余辉为四周的建筑蒙上紫红色的霞光,晚风吹过,欢快的树叶哗哗作响,我经历了一次严肃而叉愉悦的精神洗礼,整个人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信念的火焰再一次在年轻的心灵燃烧,有什么比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更有诱惑力呢?我将继承这历经九十年时光而不褪色的信念,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投入到建设和谐幸福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中来!
作文六:《读西行漫记(斯诺)有感》3800字
看斯诺如何“说话”
——读《西行漫记》有感 有种说法是,历史最好别从教科书上学来,旁门左道反而好些。虽然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无论在用词还是因果关系上都存在逻辑问题,但是我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只是想说明,在学习本专业的一年半时间里,我的许多新闻知识都是从课外读物上习得的。也许这有贬低教科书之嫌,那我换一种说法好了。课外读物让我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专业,当然,结果就是我更加不知所以然。大家都知道潘多拉最后的一个盒子里装的是“希望”,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的期待。我觉得能不能探寻到高深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所期待,发出质疑。而《西行漫记》一开始吸引到我的也是作者斯诺的好奇心。
一、 善于质疑——带着问题出发
翻开书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长达三页纸的发问,“中国红军到底是支怎样的队伍?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斯诺一连问了81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西方社会迫切想要知道却没有获得真相的问题。1936年,斯诺带着这些疑问,踏上了去往延安的道路,进行了为时五个月的采访。作为一名记者,斯诺深知此次采访的危险,用书里的话来说就是,“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中国的确有些“危险”,但是,斯诺的好奇心无疑成了他最大的武器之一。 学者朱光潜曾说过,“人的最大问题在于自身的惰性”。我觉得,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分析的话,斯诺当年去“红色中国”的决定无疑是解决了身为人的最大问题。一个记者,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一颗好奇的心奔赴到一个充满着“生与死”抉择的国度,甚至说只是一片随时会被侵占并改变地名的区域,这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疯狂的行为呀。但是斯诺去做了。在为时五个月的采访里,斯诺带着问题前后采访了**、**、**等人,获得了第一手材料,获得了自己问题的答案。
写到这里,我想起去年元旦《南方周末》的一篇新年献词因提出了敏感问题而最终受到上级领导的多次删除修改,这件事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番声讨与抵抗,文章作者最后也离开了报刊,出国深造。我无力深究这篇新年献词是否真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在这件事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被扼住了喉咙,制止了提问,他的确没有失去所有,但却成了“无源之水”。《西行漫记》的成功带有太多的必然性,假如78年前的斯诺同样被制止提问,那么斯诺对“红色中国”的认识只能是泛泛而谈,且不说深刻问题,也许连最基本的客观情况都难以说清。
我觉得,问题即事实。斯诺从一开始“说话”就是提出疑问的,他把这种说话方式在为期五个月的采访里时时处处地使用,为的是什么?事实。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斯诺无疑发出了那个时代响亮的声音,而在这里,他教给我的第一门课程就是,记者该如何“说话”呢?提出问题!
二、 真实客观——捍卫自己的话语权
为这本书着迷的原因,大概因为它记叙的是真实的事情,一位美国的记者第一次进入被层层封锁的红军苏区,以一个记者客观的视角来描叙他接触的人与物。书中讲述的事像小说,
可是它是真实的,我似乎能够想象出**、**、**以及我新发现的来自浏阳的李长林在延安生活战斗的情景,它们是那么亲切而又新鲜,有血有肉。
易中天曾说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我想,仅从一本《西行漫记》探究“真实与客观”对一个记者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换个词,“窥见”——以《西行漫记》作为一个小孔,去看我所能看到的,并转化为自己的所有。
首先,斯诺特别注重细节描写。
我们来看一下斯诺对苏区共产党员描写,“忽然间,他们(**夫妇)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的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 的苹果绿,边上有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打开一本书,把这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这样的人会是真的在认真的考虑战争吗?”
我认为,苏区共产党员的描写是全书的亮点,也是让人为之动容的精华。斯诺在选取人物相关的资料上,并没有大段生硬的引用他们经历、职务和政治观念,而是更多选取了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细节:这些材料出现在历史题材作品中,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年轻时期的**形象忽然丰满起来。关于**的历史书籍很多,但是比起斯诺描写的段落,恐怕使看过的人都会会心一笑。书中谈“正事”固然不误(如**谈抗日战争等内容),但是有了许多这些鲜活的材料点缀前后或穿插其中,全书却更让人感觉更是可信,真真实实。
其次,斯诺能够有限度的说一些话。
比如书中记载到,一个战士在跟老农讨价还价半天之后,用心爱的兔子换了农民三只西瓜,吃完西瓜之后,他很不高兴,要农民把兔子还给他。这种故事,多么损坏红军战士的形象。但是斯诺写进去了。此外,斯诺还写了自己在苏区成立的“赌博俱乐部”,“周夫人、毛夫人时常聚在我的土炕上‘聚众赌博’”。
在这两个小片段里,我们看到的是比较完整的苏区人民以其人性。斯诺在书中没有一味地讴歌苏区的伟大存在价值,没有片面地只看到苏区战士哪怕是重要的领导人的优秀品质。他敢于把他所看到的事实有限度地说出来,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呈现出来,始终坚守着真实与客观。
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里有这么一段话,“事件感觉和解释的结果是该事件在记者记忆中形成一个主观、但又受社会监控的认知模式。社会的认知模式即公认的伦理道德和舆论走向。为什么谈到歹徒就是滋事挑衅而警察就是维护正义,这样的刻板印象无异于是一道新闻审查的过程,其区别在于这种审查是在潜移默化中由记者主动配合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也说明了绝对的客观性也不可能存在”。我想,斯诺“有限度”地说一些话的确无可厚非,许多时候,我们恰恰连这个“限度”都没有给自己。
再说,斯诺的“说话”是相对客观的。
这本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根本不在于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个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
斯诺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深谙描写的客观对新闻报道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斯诺一开始进入苏区就是不带意识形态的区别的。他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来到苏区,他的任务就是把这里的一切呈现出来。斯诺除了较为全面地呈现苏区人民的人性以及他们的生活外,采访对象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再三落实;遇到自己不了解的情况而又需要加以描述时,斯诺在引用别人的描写后,一定会严格说明来源。例如,斯诺对**怀有极大兴趣,但不巧的是,他离开延安后,**才到达延安。为了使《西行漫记》不落下**总司令这个人物,在《关于**》的写作中,他引用了尼姆?韦尔斯对**访问的笔记材料,文章严格注明材料的来源,
没有一点隐讳引用韦尔斯的材料。斯诺的采访和任何时代都会不断涌现的历险猎奇行径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斯诺对客观地“说话”的执着追求。
福柯曾说过,“话语即权利”。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但是不是权利。权利是记者自己争取来的。记者只有通过客观真实地“说话”,才能对社会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才能倡导一种社会道德,才算是把握住了“话语权”。
三、 提高素养——为了更好地“说话”
为什么一个外国记者的手记无形中吻合了本国历史教材和政治宣传的宗旨,而且这种吻合是如此地有机而自然呢?上文说过,《西行漫记》的成功有着太对必然的因素,我想,作者斯诺的个人素养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可以看到,斯诺在书中经常与**一谈就是一个通宵,**渊博的知识不必多说,一位外国记者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居然和**聊了一个又一个的通宵,就不得不让人对斯诺本人产生兴趣。
通过资料查阅,我得知斯诺在1925年秋天进入密苏里州大学著名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学习,同时兼职于《堪萨斯城明星报》驻校通讯记者。1928年,斯诺帮助J?B?鲍威尔编辑出版《新中国》特刊,并担任《密勒式评论报》助理编辑,后又任该报代主编,同时兼任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1930年,斯诺任美联社远东代表,在中国和远东各地采访。1934年,他应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并任英国《先驱日报》特派记者。如此显赫的工作背景,也许我们对斯诺本人的个人修养可窥见一斑。
邵飘萍曾说过,“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以为,要获得这种大无畏的勇敢,记者实在是需要渊博的知识水平和高尚的个人修养。记者许多时候不是在采写,就是在采写的路上,面对的未知太多,没有过硬的本领难以更好地“说话”。
结尾
最后,我想以一个小故事来总结我对斯诺“说话”方式的感悟。“有一位年轻人曾求教于一位大提琴家:‘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提琴家?’大提琴家回答说:‘你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再成为一个音乐人,然后会很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大提琴家’”。
在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许多包容都带着歧视,许多矛盾又蕴含着平衡,记者在说与不说、怎么说之间一直徘徊着,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一整个社会的问题。我自认年纪方小,任何批判都显得过于无力。所以我想说的是,记者学“说话”前,先学做人,做一个优秀的人,再成为一个记者,然后就会很自然地优秀地“说话”。
作文七:《长征精神--读《西行漫记》有感》1600字
长征精神
关美玲
14101
长征精神
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仔细品读了埃德加.斯诺著的《西行漫记》,这本书描写了**、彭德怀等人的斗争故事,而且大都是由他们口述的,其余的都是斯诺处于人民群众和全体官兵中的真实感受,这一本书将我曾经以为的冷冰冰的历史人物丰富了起来,使我开始喜欢阅读历史类的书籍,并孜孜不倦。
首先我们来谈谈民众,我认为凡是经过改良可以真正改变政治制度和现实,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去经历一场革命,更何况是与只向内压迫的当权政党,更何况是彻头彻尾的反抗和对峙。可以见得,当时的劳苦大众在被压迫中是多么的无助,于是当共产党出现,当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一次次打响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了希望和曙光,他们摆脱了木讷和保守,认为总有一天共产党可以带领他们创建新的中国,所以现在甘愿冒着被国民党屠杀的危险,成为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后备力量。“在谈及苏维埃政府时,农民总是说‘我们的政府’,使得乡村有一种新鲜的凝聚力”,于是广大人民和红军们同仇敌忾,拥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成为一条道路上共同奋斗的人。
红军也总是对得起人民的信任,在一次次的战略和选择中,大部分情况下总能够做出当时最好的决定,另外也出现了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事实,之后政府决定进行一次战略转移—长征。红军主力撤出江西,农民赤卫队和游击队继续进行后卫战,以保证主力可以突围远去,之后红军就开始了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长征,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在**的描述下,除了在川西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时常是大军未至,名声就早已经传到了,常常会有受到压迫的农民派代表要求去“解放”他们,红军们也总是沿途“没收”地主、官吏、豪绅的财务作为给自己的给养,剩余物资则发放给当地的贫民,大家都知道了,这是“穷人的军队”。从长征的数字上来看,也是触目惊心的。几乎每天都会遭遇一次战争,十五个整天用来打大决战,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十八天用在夜晚行军,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爬过十八条山脉,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个大小城市,突破是个地方军阀的包围,“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却不得不承认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这是一次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战略撤退而保留了核心力量,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也坚强的一如往昔。相比于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散,红军的撤退进军到了西北要地,更加成功。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
而这本书中描述的鲜活的伟人形象也深深吸引着我,**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从小就拥有极强的反抗压迫和追求自由的意识,也一直是以忧国忧民作为
主要的出发点,在斯诺对**的采访中,完全可以看见**的睿智和真诚,他期望全国组成统一战线的强烈愿望,和对日本侵华战争这场消耗战必败的预见性,一直使我为之惊叹。**和**为红军们定的规定大致为不拿农民一针一线,尽最大努力帮助农民,一切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优先,我想这可能就是人民爱戴红军的又一个原因吧。 其中,在本书中我最为感动和信仰的就是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怕牺牲,顾全大局,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必胜的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这种精神不仅应该存在于革命时期,更应该存在于和平时期,因为就是这种居安思危、不改始终的精神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依赖。但我并不会过分瞧不起现在社会的我们,因为社会造就人物,乱世方能出枭雄,我们的安危意识不强,恰恰说明了我们处在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中,总有一些无私奉献的人们在为我们服务,但是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会在安逸中渐渐忘记了曾经的反抗,就像一个老兵所说的,我们怕的从来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可是通过看这本书,看到了他们的斗争与热血,体会到了战争时期的流血和牺牲,我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在真正参与到工作后,更好的服务他人。
作文八:《读《西行漫记》第二版有感》1100字
翻开厚重历史 感受别样岁月
——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二版有感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的描写 -----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作文九:《读《西行漫记》有感.doc》1800字
读读读读读《西行漫》有感
《西行漫》是一部文笔美的性作品。作者斯真了自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行地采的所所,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向全世界真道了中国和中国工以及多袖、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将的情况。
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中作者描的区充了生机和活力,中国共党
人和士忍不拔、用卓的大斗争精神以及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他的袖人物的大而平凡的精神貌深深感和震撼着我。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斯写道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毛天工作十三、四个小,常常到深夜二、三点才休息。每
他的身体仿佛是打的。他要因于他在少年代在父的田里干苦活,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要因于他在学校的刻苦期。当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斯巴达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部俱
一的体。他常常着肚皮,到南山林中作途跋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在寒的日子去游泳涉,在雨雪中光着脊梁一切都是了要他自己。他凭直知道,中国的——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来日需要他有忍受最大困苦的能力。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朴真的文字深刻展
了我大袖毅不拔、吃苦耐的高尚品。在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区,不大的袖是,各党人、百姓都英勇无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畏、追随正,多知分子和血青年甚至抛弃原有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的地位和富,无反地奔赴区。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然几乎都遭遇人生的悲,但是他都没有太悲,也是因年太也是我所看到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者。在中国,消极的足是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普遍的象,但是快活比高一的感情确罕的。意味着于生存有一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自信的感。斯,有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至一批决的青年,有了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一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南京的千万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久。段我体会最深,最触我。于青年一代,在年”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上,我与那的青年是一致的,但是他所的年代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
与我是截然相反的。他的代国家面重大考,社会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不安,他常食不果腹,与人分离,但是他似乎从来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都不曾妥,不曾畏惧,他始持自己的信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仰,定自己的意志,党的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盛,社会和事强而斗。身在国家
平的年代的我,是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否更承和他的精神,答案是肯定的。我青年一代,在个信息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化快速展的代,自己的思想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得尤重要,一个人有否自己的思想,决定自己的展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方向。正如那个年代的青年,他的思想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就是色事而斗,他有目,
有理想并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之努力,就启我要有自己的信仰,要有自己的理想。而身党中的一的我,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更格要求自己,用科学文化知武装自己,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大自己,日后回党、强回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社会、回祖国打下的基。然在物条件蒸蒸日上,但是我始要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保持勤、苦斗的品,扎扎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一个,一脚印去自己的目。步
《西行漫》我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很多触,同又我很多思考,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我更加定了追随党的信念和信心,我会牢史,牢前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记一地人的努教力。步步,一
记记中法广告李方
作文十:《自由的力量--读《西行漫记》有感》1700字
自由的力量--读《西行漫记》有感
自由的力量--读《西行漫记》有感
自由的力量--读《西行漫记》有感:2013-5-30 16:10:48自由的力量--读《西行漫记》有感《西行漫记》这本书的封面上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因为读了这本书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所以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好奇心驱使,可是当翻过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不得不信服。红色道路。红区。红色的旗帜。红色的革命。那不是历史课本中空洞的语言,是确实存在过的曾经。我看到了一群自由的追求者,一群没有文化的铁汉子,一群“胆大妄为”的知识分子,一个在崩溃边缘岌岌可危却又时刻充满希望的中国。当斯诺被关于共产党的种种传闻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他选择了坚持一个记者的信仰,历经千辛万苦亲自探访“红区”。敌人的炮火和封锁没有使他退却反而更加坚定,更加坚定的想要知道关于“赤匪”的“传说”。那是一次把生命置之度外的长途跋涉,一次对信仰和真理的探寻。在这本书中,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客观的评价了国共两党的关系。让我终于感到,我们的国家在那样危难的关 身的造反者”。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会多国语言,领导过南昌起义,从来没有想过其实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想当年也是从雪山草地过来的。不是不知道,只是只关注他的辉煌,忘记了那段磨砺他的日子。他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他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谈吐安详,深思熟虑。其实应该是接触到的历史书籍不够全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国民党抱有很大的偏见,认为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只知道退却不知保卫国家。最起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与印象完全不同的张学良。在1931年之前还是个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吸毒成瘾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主宰满洲三千万人民的独裁者。出身“官二代”的张学良应该算是高富帅,任性妄为也难免,但是事实是他最后成功地戒了毒瘾,又变回原来英姿飒爽的少帅~还听取共产党方面的建议,改变思想,同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了震惊政界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全国统一战线的再次形成,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极其忠心,最后被带回台湾软禁,直至最后以100多岁高
龄安然辞世。看的时候我在想,他也是个有信仰的人,明是非,晓大义,尽大忠。两个我最喜爱的人物,一个伟大无私的共产主义者,一个明达善良的国民革命者。在红区,我“看”到了很多年轻的乐观者。他们大多经历了人生的悲痛,有的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十年的军龄。斯诺说,他们的乐观源于他们的年轻,但是我不这样认为。痛到深处,应该没有力气和勇气再去痛苦了吧。人生中所有本应该很美好的东西都被剥夺了,只剩下属于自己的自由,只剩下苦难生活中对自由的追求,然后演变成了别人眼中的乐观。在抗战的队伍中,个人的利益变得不再重要,每个人都和敌人有着深仇大恨,但是每个人对周围的人却又心存大爱。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这种东西,是不是就是共产主义者的信仰,这种力量,是不是就是追求自由和大爱的力量。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就是真诚的、单纯的信仰。这种力量,超越现实的利益和丑恶,直面人的内心,时刻拷问自己对灵魂的忠诚度。我深信,每位年轻的共产党人都有这种信仰。也许他们没有这种意识,但是这种思想却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他们要求的生活并不多好,但是要有尊严地活着。在红区,有这样一幅场景。有几个农民过去,赶着一大群绵羊;头顶上蔚蓝色的天空晴朗无云。四周一片宁静、幽美,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的,这种奇怪的晌午十分,只使人感到宁静、幽美和满足。我想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简单的生活。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是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因为喜欢,所以就跟着收音机学会了。当时觉得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好多年过去了,鲜艳的红领巾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小,而曾经小小的我却在时光中渐渐成长起来。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年代,那些在战乱中生活的很自信很有尊严的“红小鬼”的时候,心里再次被感动了。两万五千里的远征,世界远征史上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