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八年级语文周记》500字
八年级语文周记 阳光的味道
清晨起来,一缕温暖的阳光斜斜的从窗外洒进我的小屋,在雨后的空气里,没有尘埃的浮扬,显得那么清澈透明。
阳光照在小木椅丄,散发出淡淡的光泽,似乎那温暖的颜色开始流动起来,我的心情也跟着流动起来了。
这个时候,我敏感的直觉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温暖、清澈、透明,萦绕在周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舒适的感觉,是心情的放松,也是对生活的爱。
小时候,我总是一大早跑出去,在海边玩耍。捧起一把细沙,阳光照过来,好像钻石般玲珑耀眼。水面静静的浮动,波光粼粼,一条条金链子,学着鱼儿的样子游啊游的。就是喜欢这种味道,是的,阳光的味道。
长大后,我常常高兴的对朋友们炫耀说看到萤火虫。我喜欢静静的依靠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和他分享我的快乐。一直以来,他都很开心的做我忠实的听众。当我慢慢的捧起双手,就看到,一个个可爱的萤火虫随着微风的伴奏翩翩起舞,我就要轻轻的哼唱着,这夏日的味道,这阳光的味道。
收衣服的时候,伸出手触摸阳光,烫烫的。我总会高兴的不得了,这是阳光在跟我握手啊~!轻轻一嗅,衣服上的淡淡的香气传在手心,在空气中漫飞,我知道,这是可爱的阳光的味道。 院中,女孩站在阳光下,仰头看着太阳,五指张开在眼前,轻轻一嗅,这阳光的味道。 我喜欢,阳光的味道。
作文二:《八年级上册语文》600字
亲情为生命着色
撷一缕亲情的阳光,开一朵心中的百合
——题记
缘
秋之悠,是秋高气爽,落叶飞舞;秋之雅,是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之彩,是层林尽染,遍地金黄;秋之韵,是秋月融融,秋月盈盈。就在这最美好的季节里我降临于这个世界,开启我与这一大家子的缘分。
时间如流沙,在指间滑落,而我也在你们呵护下慢慢的长大。
分
从我降临于这个世界,父母陪在我身边最长最久是刚出生前四个月,自那以后直到现在是奶奶,待我如同亲生女儿一般陪着我慢慢长大。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奶奶花了一些时间教我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我刷牙洗脸,教我做人的道理??一步步地成长,就如小苗吮吸了甘露慢慢茁壮成长。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印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这一路都是奶奶陪我经历酸、甜、苦、辣。她,是一个平凡的人,给予我的爱却远远超出了平凡,看似点点滴滴,却伴随了我十三年。
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干干净净的,走到她身边总会闻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她的头发总是梳得那样好,没有一丝乱。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对待亲人,不要以为父母,亲人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她们已经付出够多了,她们给予的爱应当珍惜!这宝贵的亲情为我们的生命渲染了色彩,让它不再单调,不再乏味。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的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邹美琳 吉安四中七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曾淑琴
1
作文三:《八年级上册语文》33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古诗默写。(4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 ,长歌怀采薇。(《野望》)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出处。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提( )防 瞥( )见 荒谬( ) 歼灭( )
瓦lì( ) 杀lù(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 。(1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5.填空。(1分)
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曾这样介绍: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对曹操进行了艺术性的刻画。这一名著是 ,作者 。
6、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1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7.请在横线上写出四个与战争有关的的成语。(1分)
(1) (2) (3) (4)
8.填空。(6分)
(1)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是一篇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_____国的作家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 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言。(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2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 ;
, 。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共33分)
(一)〈〈背影〉〉选文〔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又爬上去。父亲的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A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他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已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B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C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D我的眼泪又来了。
11.“扑扑衣上的泥,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品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扑扑衣上的泥”补充了前文中父亲过铁道时在月台上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B、这句话表明父亲是一个十分爱整洁的人,打掉了衣上的泥土,心里才感到轻松。
C、种轻松的心情正是爱心的体现,表示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就感到轻松。
D、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爬上爬下弄得满身的泥土也很高兴,现在橘子放在儿子座位上扑掉身上的泥,自然感到轻松愉快了。
12.请用四个字填空,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背影、 背影
13.A.D两处流泪分别 之泪和 之泪。〔各用两个字〕〔2分〕
14.作者父亲说的话非常简洁,揣摩语境,请填上空格处作者父亲说的两句话。〔2分〕
B C
15、选文两处对背影的描写是 。〔实写 虚写〕〔2 分〕 好处是
。〔3分〕
(二)(8分)
(1)本报记者田利平报道 记者在阜外北大街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内见到了王小草。除了11岁过春节时穿过一次新衣外,至今17岁的她穿的还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草现在在某出租汽车站打工,每天干些擦桌子的杂活儿,一个用能挣400元钱。
(2)这是她自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前她每月只挣300元。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3)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600元。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4)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为此夫妻俩不是打就是吵。小草的父亲也曾去陕西的小煤窑里打过工,但每次都是借钱买车票去,借钱买车票回。
(5)小草13岁时,得食道癌的爷爷住到她家。那年夏天爷爷一个多月吃不下去饭,劝父亲戒赌也不起作用。有一天下雨,家里屋顶哗哗地往下流水,爷爷拉着小草的手说:出去打工吧,这个家只能靠你了,弟弟上学得靠你,你妈身体不好也得靠你,将来挣了钱,盖间好房。
(6)13岁的小草找到北京一家小餐馆干些刷碗之类的零活儿。半年过后,居然攒了1000元。
(7)带着这1000元她回到家乡,她跟母亲说,她要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读书。于是她又接着上了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考上了初中。(当时升初中要考试)
(8)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她交给妈妈的1000元用完了,不得已再次被迫离乡进京打工。在这一个学期中,她在河南岳城中学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二或第三,还拿过4个奖状。
(9)1997年春节她第二次来京时继续在餐馆里做勤杂工,后来当了服务员。餐馆一年之后拆迁,老板娘看她可怜,就把她介绍到丈夫所在的单位某出租汽车站工作。
(10)打工期间她继续地给家里寄点儿钱。今年4月份她回家收割麦子时,从邻居口中得知,钱被父亲从邮局取走后赌了个精光。
(11)家徒四壁,上初一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这让?
作文四:《八年级语文上册》42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触摸感悟(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豁然开朗(huò) 问津(jīnɡ) B.亵玩(xiè) 鸿儒(rǔ) ....
C.箬篷(ruò) 篆章(zhuàn) D.决眦(cì) 幽咽(yè)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
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
4.文学常识填空。(6分)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
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选自《________》,“陋室”的意思是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
(3)《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茂叔,_______(朝代)________家。
(4)《礼记》是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
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_______。
5.默写。(10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2分)(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
7.仿句,内容自定。(2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综合运用(诗词赏析)。(8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②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2分)。 。
③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分) ④.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2分)
三、阅读探究(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2分)
[甲]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
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
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8分)
(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
(2)[甲]文的⑧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 )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 )
(二)阅读下文,完成10~22题。(2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翻译下列各句。(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不足为外人道也。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
B.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
C.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16.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3分)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2分)
(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18.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 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横线上。(1分) → →
21.“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0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2)使侄录之________
(3)侄罔然而止________
(4)执所书问曰________
2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________
(2)诟其侄曰 __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2分)
四、写作(70分)
选择其中的一题作文
26.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请你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7、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作文五:《八年级上册-语文》5700字
乐山市中区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终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
2015.1
考试说明:第一大题的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表内,其余各题答案做在试题相应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选择题答题表:(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褶皱(zhě) .B、匿名(nì) .
归咎(jiù) .箱箧(qia) .
伧俗(cāng) 锐不可当(dàng) ..
潮汐(xī) .
重峦叠嶂(nuán) .
C、尴尬(gà) 愧怍(ò) ..D、取缔(tì) 胚胎(pēi) ..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丧葬(sāng) 草长莺飞(yīng) ..
蹒跚(shān) 无动于衷(zhōng) ..
A、笼统 烦燥 长途跋涉 荡然无存 B、潦倒 焦灼 因地制宜 天衣无缝 C、追溯 推崇 张黄失措 大庭广众 D、颤巍巍 霹雳 巧妙绝轮 雅俗之别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 多了,就更睡不着。 ②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同村刚从上海
③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
④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 A、清新 落魄 必须 设想 B、清爽 落魄 必然 设想 C、清爽 失落 必须 设计 D、清新 失落 必然 设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央视“汉字听写大赛”栏目的出现,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汉字。 B、学校开展火灾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D、由于白板技术的运用,老师们便可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经过几天的连续加班,这项技术改造工程终于可以日薄西山,接近尾声了。 ....B、正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李华匆匆赶来,用机智巧妙解决了难题。 ....C、有些人为博得赞誉,总喜欢把自己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反复提起。 ....D、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惟妙惟肖,成为了孩子们心中孙悟空的经典形象。 ....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花荡》——孙犁——现当代
B、《悲惨世界》——雨果——法国 C、《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D、《爱莲说》——周敦颐——唐代
7、古诗理解:4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写景言事又表情,你认为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②按你的想象,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四种景物构图的画面描写出来。 2分
8、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古诗文:10分(一空一分)
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②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③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 ⑥启窗而观, 。(魏学洢《核舟记》) ⑦ ,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⑧晓雾将歇, ⑨在《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富人惟一子,不肖。 惟: .
②孝基徐察之。 徐: .③久之,其子丐于途。 丐: .④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怪: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句子“久之,其子丐于途”中加点词用法一致的是( )3分 .A、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翻译下面这两个句子:5分
①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3分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分
4、从选文内容看,张孝基身上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说出一点即可。2分
三、说明文阅读:(12分)
让艾滋病毒无奈的蚊子
①没有人不讨厌蚊子,一到夏天它们经常烦得人无法入睡,更可恶的是,它们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登革热、乙型脑炎等,让人防不胜防。但有一个消息还是能让人轻松一下:蚊子不会传染艾滋病!
②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的传染病都是靠什么途径传播的。每种传染病都有特定的传播途径,而不会通过其它一些途径传播,比方说痢疾之类消化道传染病绝对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染,而非典这类呼吸道传染病又绝对不会通过食物传染。蚊子传播疾病大致有两种方式: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所谓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在蚊子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的阶段,再传染给人或动物。例如乙型脑炎和疟疾病毒随血液被吸入蚊子体内后,先在其肠道内繁殖,然后进入至唾液腺,经叮咬后传播给人或动物。而机械性传染是指病原体并不能在蚊子体内生长繁殖,蚊子只起到携带和转移病原体的作用,类似于用针头抽取一个人的血液再输入另一个人体内。
③那么好,让我们看看当艾滋病毒随血液被吸入蚊子体内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首先,艾滋病毒可不像乙型脑炎和疟疾病毒,它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增殖,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机械性传播貌似很容易发生,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蚊子的吸血方式比较特殊,在吸血前,要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来防止血液凝固,然后由另一条管子——食管吸入血液。也就是说,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吸完一个人的血之后不会再由食管吐进另一个人体内。
④也有人担心蚊子吸血之后嘴上会残留一点血液,这样当它再次吸血时不就进入另一个人体内了吗?但经过研究和计算,蚊子每次吸血之后嘴上的残血量仅有0.00004毫升,如按此计算,要叮咬2800次,残血量中才能带有足够引起感染的艾滋病毒。而且,艾滋病毒是典型的“见光死”,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只要两三分钟就会死亡。更重要的是,蚊子的唾液里含有一种酶,这种酶可以有效杀死艾滋病毒。因此,无论从哪条途径,蚊子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的。
⑤事实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经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想一.....
想也会知道,如果蚊子真的会传播致命病毒,那么像非洲某些地区那样艾滋病肆虐又气候湿热的地方,早就没有未被传染的幸存者了。
⑥其实不止是蚊子,人的唾液中也有一种酶可以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长达4个星期。因此艾滋病不会通过饮水、接吻、共同进餐和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等途径传染。当然,另外一些吸血动物就没有蚊子这么“仁慈”了,例如非洲蚂蟥,它一次可以从人体中吸取多达15毫升血液,而且非洲蚂蟥消化速度很慢,艾滋病毒能在其体内存活半年之久,在这期间,它完全有机会将艾滋病毒传给下一位“食物施主”。 1、读完全文后,请你概括出蚊子不传播艾滋病毒的原因。3分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说明作用?4分
3、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新闻链接:四川西充县有一个村村民联名写信欲驱赶村中一位携带艾滋病毒的8岁男孩,原因是怕自家孩子与他玩耍后感染艾滋病毒。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村民的这种担忧科学吗?为什么? 2分
四、散文阅读:(20分)
手心朝下
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她的目光混浊,诚恳中带着几分凄惶,一道道竖起的皱纹挤满嘴唇。她该是迷路了吧?或者丢了钱包。我问她能找到女儿吗,她点头说能。 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我身
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
“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她的红毛衣已经很脏很旧,胸口和两肘的位置磨得发亮,光可鉴人。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 “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她很有名吗?”
“是的,很有名??你注意到她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吗?这表示那一块钱不是乞讨来的,更不是你施舍的??你注意到以前打把式卖艺那些人吗?他们靠卖艺吃饭,接钱时,和她一样的动作??这是和乞丐有区别的??”
“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做。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 “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她有精神病,间歇性的。那时她女儿还小,每天拽着她的衣角,在大街上转??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别看那女娃小,机灵呢。懂得也多。她告诉母亲,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就死活不让母亲去乞讨。后来她女儿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是一九八几年的事吧?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她们不是本地人,她们流浪至此??”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朋友说。
“死了?”我震惊。
“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本来她头天要去看女儿的,可是为了省一块钱??那时一块钱能打个来回。那时采石场常死人??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脑子又受了刺激??她本来就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一块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认为自己不是乞丐吧?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那么,她是一个诚实的乞丐吧?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1、 小说开头说“这个老女人很怪”, 请你阅读文章2——4段,说说老妇人的“怪”体现在
哪些地方?4分
2、 文章中“我”对老妇人的态度(情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请你把“我”的这些态度(情
感)梳理出来。4分
3、请你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文章多次写老妇人接钱的动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5、从这篇文章里,你读出了哪些值得你思考的信息?请说出两点。4分
五、综合性学习:(12分)
1、语文活动:4分
要让世界充满爱,就需要每个人都付出真情,包容他人,善待他人。你的亲人,你的同学,你的邻居,或者路人,都需要关心和帮助。请你将这一学期里为他们中的某一人做的一件感动他们的事情写出来与我们分享。(注:需要真实的事情,但不透露你的姓名和学校,50字左右)
2、在下面这个句子的后面续写两句,是它们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3、名著阅读填空:4分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小说主人公是 。 请用一句话推荐这本书。
六、作文:(60分)
题目:总有一个(或一些、一片……) 属于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一片阴凉,一个角落,一缕阳光,一片安静,一些时刻,一
个季节,一个角色,一个位置等,也可以另选词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字迹清楚工整,不少于600字。
作文六:《八年级语文上册》174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
2012.12.28雷
(一)《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
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
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
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
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
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2.选文中两次写到
(1)
(2)
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4《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5概括本段内容。
6.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7.品味语言。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描写。
9.选文中写“父亲”外貌后,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
的困顿。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0.画浪线的句子(1)的正确含义是( )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 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
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 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
11.画浪线的句子(2)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12.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3.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文中有三
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 。
(二)《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
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
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
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
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
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
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下面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什么?
(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2)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有何作用?
(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请从人称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 .
(3)我的眼泪又来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3.选文对父亲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指出“蹒跚”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并解释。
5.写出与“扑扑衣上的泥土”相照应的句子。
6.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7.“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原因是什么?
8.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有何作用?
9.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用“‖”分三层。
11.选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一个标题( )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车上惜别。D、买桔送别。
12.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处“背影”,其中详细地刻画了买桔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芦花荡》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
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 在 水 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
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
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
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
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
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
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
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
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
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
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
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
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小说《 》,作者是著名作家《 》。
2.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 dèng( ) 剥( ) 藏( )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9.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二)《芦花荡》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
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
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
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
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
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
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
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
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
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概括选文的内容
7.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8.“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
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
9.怎样理解“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一句?
10.加点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
么作用?
11. 结合全文,分析一下“老头子”为什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
别人高兴的事情”?其中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12.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
13.苇塘里传出的歌声表现了苇塘中的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据此,你有什么感受?
(一)《大自然的语言》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
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
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
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 顺序解说事理的。
3 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3 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
(三)《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
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
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
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 ) 翩然 ( )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
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
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四) 《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2.“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3.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
4.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一)《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
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
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
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
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3.“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
方”可否?为什么?
4.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5.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6.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 。
7.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二)《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
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
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
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
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5、池沼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宽敞 。两类的共同点是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三)《苏州园林》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
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
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
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
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
林翻了一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回廊( ) 镂空( )
2、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3.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5、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各有什么特点?
6.“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
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四)《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
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
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
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
A.单调 B.冷清 C.孤独 D.清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A.曲折 B.缠绕 C.突兀 D.蔓延
2.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抒情和议论
5.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较 F.列数字
6.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
作用是
7. 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这
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11.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
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4.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
(一)《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
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
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
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
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5. 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6. 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
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7. 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二)《中国石拱桥》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 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
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
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把这段文字分为四层,简述各层意思
4、文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作者引用“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三)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
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
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
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
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
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
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D 作比较
5.第三段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四) 《中国石拱桥》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2.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4.“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5.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一)《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 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2.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
6.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
( 一) 答案
1 (pán shá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 外貌 (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3 第一次 感动得流泪 ;第二次 离别伤感的泪 。 4 (攀、缩、倾) 5 [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望父买橘] [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6 [外貌(衣着)、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
7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13 [前一次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关爱,所以详细地写。后一次是写我留恋父亲,可简单地写写。] 14 年老体衰,身体肥胖,腿脚不灵便 (攀)(缩)(倾)。 ( 三) 答案
(1)体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关怀,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2)体胖的父亲买橘子并不轻松,只是想到要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尽管很累,单心里却很踏实。(3)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4)突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1)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作直接描写,用
( 一) 答案
3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4 [记叙了老头子用计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替大菱报了亿的壮举,歌颂了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英雄行为。]
5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6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7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 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8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9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剥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水上有血,水下顶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 二) 答案
1 [ 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2 [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企图扼杀苇塘内的抗日队伍。] 3 [充满自信的性格。] 4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5 [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6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
形象。] 7 [外貌、神态;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8 [不能。原句表明老头子虽瘦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改句贬义色彩太浓,有损人物形象。] 9 [通过交代老头子的眼睛特点,赞美白洋淀人民。] 10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11 [老头子乐观、自信。“事情”指如何消灭鬼子,保障部队供给等。] 12[他们的封锁落了空:“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13[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只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 一) 答案
1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2 概括到具体(逻辑) 3 [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 二) 答案
1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 [荣枯 去来] 3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4 [①传语 ②暗示 ③唱歌 ] 6 [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 [①杏花开了?? ②桃花开了??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8 逻辑顺序
(三)答案
1 B A C] 2]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动作轻快的样子。] 4 :[时间顺序] :[举例子]。 5 [ 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 [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 [次第,一个接一个。][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五)答案1.扣住了第①句话。2.指稻秧。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4.生动。 答案
1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 [“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4 [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5 [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7 [ 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表意更准确,更严密。“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
答案
1 [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 池沼] 2 [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 3 [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4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5 [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 6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7 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 8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9 [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
10 总分 11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12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 ③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3 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 14 表示引用 15 分类别 16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答案
2[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作比较 ,打比方。]
3 [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举例子。]
4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5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6 [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用词准确。使用这些表意肯定的词语时,建立在对所说明的情况了解掌握得非常全面、非常准确的基础上。]
答案
1 D A C 2 B 3 B 4 :[苏州园林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5 B、D 、E 6 :说明苏州园林的树木不讲究整齐划一,而讲究自然画意。 7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8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9 从概括到具体 10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讲究自然之美] 1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答案
1 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 2 B 3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的特点。] 4 赞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5 [使用科学测量得来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 6 [作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7[赵州桥结构特点、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答案
1 :[卢沟桥]2 [列数据、下定义、作比较 ]
3 [??年间//桥长??联拱石桥//永定河??坚固//桥面??①建桥时间②结构特点③结构坚固④形式优美。] 4[不能去掉,“几乎”是表程度,去掉后就成了完全与河面平行了,与实际不符,不准确。] 答案
1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 C 3 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4 A 5 限制“到处都有”,使语言更严密、准确。6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答案
1.①历史悠久。②结构精巧。③强度高,坚固耐用。④形式美。2.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3.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4.“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5.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答案
1 [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 [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 [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4 [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5 :[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6:[朱漆方台]:[逻辑顺序]。
作文七:《八年级上册语文》16100字
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战争记忆
第1课 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 溃kuì退 泄xia气 阻遏a 绥suí 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 芦花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a歪 转弯抹m?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 蜡烛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 揣chuāi在怀里 衰shuāi老
淹没m? (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 肃(mù) 穆
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名)作家西蒙诺夫,是由茅盾(人名)翻译的。
第4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 惊骇hài 箱箧qia 野蛮mán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2) 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 荒谬miù 憧chōng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台湾女作家聂华苓。
第二单元 关爱生命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
一、重点字词
憎恶zēng wù 书斋zhāi 震悚sǒng 诘ji?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a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 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 差chāi使 簌sù 蹒跚pánshān
颓tuí唐 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 藉 晶(yíng) 莹 妥(tiē) 帖 琐(xia) 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3) 赋闲:失业在家。
(4) 勾留:短时间停留。
(5)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8) 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
第8课 台阶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揩kāi 黏nián 尴尬gān gà 凹凼d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 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第9课 老王
取缔dì 伛yǔ 翳yì 愧怍(? )骷髅l?u
2.解释下列词语。
(1) 凑合:将就。 (2) 滞笨:呆滞笨拙。
(3) 愧怍:惭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称谓),是著名小说《围城》的作者。
第10课 信客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脾pí气 噩 a 耗 文绉zhōu绉 伎俩jìliǎng 吊唁yàn
2.解释下列词语。
(1)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2)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3)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4)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信客》的作者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文章选自《秋雨散文》。
第三单元 建筑古迹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
xiáo河 匀称chan 惟妙惟肖xiào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
2.解释下列词语。
(1)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 桥之美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颐yí和园 浮萍pí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2) 驻足:停止脚步。
(3)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用恰当词语填空。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第13课 苏州园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xuān xia 嶙峋línxún 镂l?u空 蔷薇qiáng wēi
2.解释下列词语。
(1) 嶙峋:枯瘦的样子。
(2)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4)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称谓)。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额枋fāng 金銮luán殿 藻zǎo井
磬qìng 鎏liú金 蟠pán龙 鳌áo头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故宫博物院》的作者是黄传惕。
第15课 说“屏”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忒ta 闺guī房 伧cāng俗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2)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3)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2.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第四单元 科学精神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孕yùn育 萌m?ng发 销声匿nì迹 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2)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 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 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分泌mì濒bīn临 繁衍yǎn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点拨:“臀”不要误读成dian
2.解释下列词语。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3) 致密:细致精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称谓)。
第19课 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 扼a制
2.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4)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
第20课 你一定会听见的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喷嚏tì 嚼jiáo饼干 嘈cáo杂 面颊jiá
点拨:注意多音字“嚼”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潜意识: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2)过滤: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作者是桂文亚。
第五单元 探究人生
第21课 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 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 问津jīn 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音: 要通邀,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豁然开朗。 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觉得这种景象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点拨:重点理解“异”“穷”等词。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点拨:重点理解“平旷”“俨然”“属”等词语。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点拨:重点理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词语。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祖上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妻子”“邑人”“绝境”等词语。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点拨:重点理解“何世”“乃”“无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渔人“访问桃花源”的两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届。阡阳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巨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五、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回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 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六、应当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22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xīn 苔tái 鸿儒rú 案牍dú 蕃fán
淤yū泥 濯zhu? 清涟lián 亵xia玩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著名。
(2)惟吾德馨。 馨:香气。指品德高尚。
(3)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指弹(琴)。
(4)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身体。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
(6)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7)亭亭净植。 植:立。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拨;“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丁)。
点拨:重点理解“惟”“馨”等词浯。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点拨:重点理解“丝竹”“乱”“案牍”“形”等词。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点拨:此句句式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浯习惯。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点拨;重点理解“染”“濯”“清涟”“妖”等词语。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点拨:重点理解“观”“亵玩”等词语。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明说过。
点拔:重点理解“鲜”“闻”等词语。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点拨:重点理解“宜”“众”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默写《爱莲说》第1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
第23课 核舟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篷 糁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n x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 解释为: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解释为:横放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解释为:挑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窃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点拨: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3)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轼和黄庭坚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点拨:古代汉语数词后往往省略量词,翻译时要补上。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点拨:重点理解“比””卷底”等词语。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点拨:重点理解“视端容寂”“若??然”等词语。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大概是挑选桃核中长而窄的刻成的。
点拨:重点理解“曾””盈”“简”“修狭”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核舟记》作者 ,字子敬,明朝文学家。选自《虞初新志》是由 代 编辑的。
第24课 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jǔ能 睦mù 男有分fan 货恶wù其弃于地
点拨:注意多音字“与”“分”“恶”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2)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3)货恶其弃于地。 恶:憎恶。
(4)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作:兴起。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解释为:选拔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
(2)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
(4)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点拨:重点理解“与”“信”“修”等词语。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点拨:重点理解“亲”(第—个“亲”意思足“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的意思。
(3)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点拨:重点理解“分”“归”等词语。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白己谋私利。
点拨:重点理解“恶”“弃”等词语。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点拨:重点理解“兴”“乱”“贼”“作”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这部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共49篇。其中“礼运”部分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人名)答问的著作。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 搔sāo 簪zān 逾yú 妪yù 幽咽ya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2)决眦人归鸟 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 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5)老翁逾墙走 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 戍:防守。(7)二男新战死 新:最近。
(8)夜久语声绝 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第六单元 山水诗文
第26课 三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 曦xī 襄xiāng陵 湍tuān
巘 yǎn 漱shù 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 襄:上。
(2)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实在。
(6)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7)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 地理学家(称谓)。
第27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tuí 鳞lín 藻zǎo 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3)晓雾将歇。 歇:消散。
(4)夕日欲颓。 颓:坠落。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6)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7)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
(4)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人名) 南北朝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称谓)。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
第28课 观潮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艨艟m?ng 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í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方其远出海门。 方:当??时。出:发,起。
(2)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3)弄旗标枪。 弄:舞动。 标:树立、举。
(4)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吞天沃日。 沃:用水淋洗。
(6)虽席地不容闲。 容:许,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
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更定。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 拿:撑,划。
(3)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5)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6)及下船。 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上下都一片白色。
点拨:重点理解“雾凇”“沆砀”“一白”等词语。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焉得”“更”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人名),明末清初(朝代)人。
第30课 诗四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 荷ha锄 候骑jì 都dū护 燕yān然 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 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 但:只。
(3)江人大荒流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 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作文八:《八年级语文上册》6800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4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我由zhōng( )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到春的温柔wǔ( )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cǎi( );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chàng( )然。
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 分)
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 ;学会严格,也要学会 ;学会坚持,也要学会 ;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 B.协同 C.宽容
3.古诗文名句填空。( ( 1)——(4)题必做,( 5 ) ( 6)两题任选一题)( 7分) ....
(1)感时花溅泪, 。(《春望》)
(2)白头吊古风霜里, 。(《登岳阳楼》)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4)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6)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雪的句子: , .(写出连续的两句)
4.下面一段文字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2分)
广州正式启动亚运会吉祥物征集。吉祥物是大型运动会的重要标志,是赛会的精神和灵魂。本次征集的吉祥物,应充分反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①弘扬奥林匹克,②彰显广州特有的文化魁力,表达广州人民的美好祝愿,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商业开发价值。
上面划线的句子有语病或错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①病句修改: 。
②错别字修改 : 。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人生道路上,你付出坚持,你会发现真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 , 。
6、综合性学习(5分)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1分)
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2分)
⑶为了赞美深深的母爱,有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
7、名著阅读:((1)(2)题必做,(4分)(3)题为附加题, 4分,答对分数加入总分)
(1)《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以祥子的 为发展线索,他和 的“爱情”纠葛为中心。
(2)“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他的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 》,全书共十篇,外加一篇《小记》,一篇《后记》。
(3)附加题:
①他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后选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他是 。
②当代作家刘心武,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之先河。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③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写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 ,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
④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的阿拉伯中古时期著名故事集是____ 。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蝈蝈(17分)
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亮,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得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子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女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8、本文的线索是 。(2分)
9、开头对蝈蝈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0、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5分)
11、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白发老人怎样的心情?(3分)
12、“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4分)
(二)雪的功能令人惊奇(15分)
窦光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
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2期 有删改
13.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3分)
14.第②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
15.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给“超软水”下一个定义。(4分)
16.“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说明。(4分)
正面:
反面: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宿新市徐公店 (5分)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从诗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2分)
18、“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表达作用?(3分)
(二)三峡 (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略无阙处( ) ..
(3)晴初霜旦( ) (4)哀转久绝 ( ) ..
20.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
B.绝: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
C.故: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故 ..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
21.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2.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2分)
(三)陈万年教子 (10分)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①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大:敬词,对对方的尊称。
23、 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
万年尝病( ) 欲仗之( ) ..
咸叩头谢曰( ) 具晓所言( ) ..
24、下面句子中“之”字用法与“欲仗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天下之伟观 B、 何陋之有
C、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石青糁之
25、 翻译句子(2分)
大要教咸谄也。
26、请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文中的人物(选一个)。(2分)
四、作文(60分)
27、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粗心、骄傲??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先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3、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行)
语文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4分)
1、衷、妩、彩、怅 (4分)
2.(1)B (2) C (3)A (3分,每空1分)
3、(1)恨别鸟惊心(2)老木沧波无限悲(3)沉鳞竞跃、(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分)
4、(1)、弘扬奥林匹克精神。(2)、魁改为魅 (2分)
5、例:在学习中,你付出努力,你会发现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3分)
6、⑴示例:①道不尽的母爱! ②母爱无声惊天地! 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④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⑤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⑥梦里常回针牵线,晨起来不期饭透香。 ⑦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分)
⑵示例:①小男孩妈妈的行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学会了孝敬(感恩)。②母亲为我们无私付出,我们不但要有孝敬母亲的感情,更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围绕其它亲情谈亦可,但同样要抓住“感恩”“报答”“孝敬”“关爱”等关键词。)(2分)
⑶示例: 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 (2分)
7、(1)、三起三落 虎妞 (2)、鲁迅 《朝花夕拾》 (4分)
(3)、沈从文 《钟鼓楼》 于连 《一千零一夜》(4分)
二、 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17分)
8、买、放蝈蝈 (2分)
9、开头对蝈蝈“不安”、“可怜巴巴”、“呼唤、祈求” 的描写,形象贴切地写出了蝈蝈对飞出笼子的渴望,为下文做铺垫,。(3分)
10、白发老人 父亲 孙子和孙女
孙子和孙女 好奇,感兴趣; 父亲,在闷热的难以入睡的夜晚发出怨言; 爷爷(白发老人),好奇买回,受到孩子的启发,放掉蝈蝈。(5分)
11、听了儿子的怨言,听了孙子、孙女的议论,觉得虽是好心,但感觉有做错事的愧疚感。(3分)
12、不是,是老人叹息后采取的行动。 结尾出人意料,引人深思。开头买回蝈蝈,尤其是叫了以后,人们那样高兴,可老人却把它放了。(4分)
(二)(15分)
13.可以用来制冷、可用于空气净化、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3分)
14.(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4分)
(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
15.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4分)
16.正面、负面略。(4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 (5分)
17、花落、未成阴、菜花(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就给满分)(2分)
18、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答出“生动形象”给1分,答出“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给2分,意思基本对就可以给分)。(3分)
19、(1)飞奔的马(2)通“缺”,中断(3)早晨 (4)消失(4分)
20、B(2分)
2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22、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23、曾经;用杖打;道歉;全,都(4分)
24、D(2分)
25、您要教儿子学会奉承啊。(2分)
26、 从父亲教儿子的方式、内容上考虑(2分)
四、作文
作文九:《八年级上册语文》5200字
一、基础知识
1古诗(每空1分,共10分)
(1)《秋词》一诗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对比的方式突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2)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 , 。” (3)《使至塞上》的名句是 , 。
(4)《黄鹤楼》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句子的是:是: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写,这
是: , 。
, 。
2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4略。 5略
二阅读理解
(一)三峡 (1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7、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4分) 8.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9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0.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二)(10分)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1.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
12.第①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分)
1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舱 舱和 舱。(3分) 1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三)(9分)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小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的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在蹙一起。忽然,他把衣服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头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的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象没有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的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一分钱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 甲 ),黄黄的书包真( 乙 )。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 丙 )。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行长长的水线,( 丁 )。
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有趣的是,以后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5.文中有三个人物:“我”,“渡河少年”和“撑船老人”,从全文看,本文的主人公是 ▲ ,线索人物是 ▲ ,在情节的发展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 。(3分) 16.“好一个倔强的少年!”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体现少年“倔强”性格的句子:(2分) ① ▲ ② ▲ 17.从下面提供的四句中,为文中甲、乙、丙、丁处各选择一句恰当的比喻句。(横线上填写字母)(2分)
甲 ▲ ;乙 ▲ ; 丙 ▲ ;丁 ▲
a、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 b、像花瓣中的花芯
c、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d、 活像五彩的花瓣 18.“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既然撑船老人并没有教过他游泳,为什么他要称撑船老人为“启蒙教练”并且还要“感谢他”?(2分) (四) ( 8 分)
(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
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利庵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9.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2 分) 20. 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3 分)答:
21.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3 分)答: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22.题目:为心灵美容
要求:可记叙经历,可发表议论,可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文体不限,不少于48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范缜求学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献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 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解释]谨:恭敬。芒履:草鞋。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简诣:言简意赅。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在 献 门 下 积 年 去 来 归 家 恒 芒 履 布 衣 徒 行 于 路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
(2)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3、穿草鞋布衣的范缜面对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为什么一点也不感到羞愧?(2分)
4、你从范缜求学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 一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日暮乡关何必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B 三峡
6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8B
9A
10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二)
11不能去掉。 理由要点:“一般”表通常情况,不排斥特殊性,语言准确严密(3分,答不能1分,理由1分)
12.(2分)要点:“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功能。(答“‘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作用”也可)
13.(3分)轨道、返回、推进(3分,每个1分) 14.(3分)作比较;突出“神舟号”飞船有效载荷与技术水平将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 (三)(9分)
15.(3分)渡河少年 “我” 撑船老人
16.(2分)例:①船撑到孩子眼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②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③孩子好像没听见;(任选两句均可)
17.(2分)d;b;a;c
18.(2分)正因为撑船老人开始没有帮助他,才使他有了每天渡河上学来锻炼自己的机会,并逐渐培养了他知难而上,克服困难的能力。所以他要称撑船老人为“启蒙教练”并且还要“感激他”。 (四)
19老舍 骆驼祥子(每空1 分)(说明:有错别字即该空不给分)
20 3 参考示例: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说明:情节大致能说出即可)
21 3参考示例:1: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亲切自然,俗白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
附加题(10分)
1、 (2分)在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履布衣|徒行于路(错、漏、多1处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4分)(1)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学习勤奋,对他很是惊奇,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 (2)
他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译错1处扣0.5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2分)范缜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志在勤学,不与王公贵族比吃穿。
4、(2分):只有勤奋学习,学有成就,成为人才,才能被人尊重和重用。要保持朴实的生活作风,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与他人在生活上攀比。学习范缜能言善辩,说话要言简意赅,形成很强的表达能力。(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范缜字子真,少年时父亲去世,很是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敬。二十岁以前,跟沛国刘献学习,刘献认为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古代成年礼仪)。在刘献门下数年,总是穿草鞋布衣,步行于道路。刘献门下有许多乘车跨马的贵族子弟,范缜处在他们中间,一点儿也不感到羞愧。长大以后,博通儒家经典,尤其精于《三礼》。性格诚信直爽,喜欢直言不讳大发宏论,不被士流朋友们接受。只和表弟萧琛友善,萧琛也是有名的能言善辩者,但总是佩服范缜的言简意深。
作文十:《八年级语文上册》4100字
清华园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在40分钟内完成 满分50分)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黑体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瓦砾( ) ②仄歪( ) ③阻遏( ) ④肃 mù____ ⑤惊hài____ ⑥zāng____物
2、把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面。(4分)
①、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眼花缭乱 名负其实( )
②、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赤博上阵 乌合之众( )
③、坚避清野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无谋( )
④、声东击西 攻其不背 出其不意 打草惊蛇( )
3、把下列关于战争的诗句填写完整。(4分)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 ③、大漠孤烟直, ④、万里赴戎机,
4、浏览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反映1937年中国南京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4月16在北京举行了盛大首映礼,导演陆川携刘烨、范伟、高圆圆等演员悉数到场,敬一丹、杨澜、许戈辉等众多名嘴也前来助阵。一如该片沉重的主题一样,昨天的首映礼凝重而感人。
央视“大姐大”敬一丹则现场感谢陆川:“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是为让现在的青年知道,我们的先辈不是懦弱的,他们为这个国家、民族所做的是不会被忘记的。我们感谢他,感谢这部电影。” ①、根据第一段导语部分的概述,请把这则新闻压缩成不多于15个字的一句话新闻: 。(2分) ②、习惯上,1937年的南京是血腥而懦弱的。而从主体部分看,《南京,南京》 似乎突破了习惯,它应当被感谢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第二部分 理解与对话(35分)
一、阅读战争选材,了解历史风云。(10分)
选材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 a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选材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选材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 b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光未然《保卫黄河》)
选材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根据构词规律,在a处填写一个字。 (2分)
6、根据押韵要求,在b处填写一个字。 (2分)
7、在选材一中,表达淡泊宁静、高远旷达胸怀的两个字是“ ”。(2分)
8、在选材二中,令诗人春愁难遣、心惊泪潸的事件是“ ”。(2分)
9、在选材四中,有一句诗艺术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新闻事件,把它抄录下来。“ 。”(2分)
二、泛舟芦苇丛中,仰慕智勇英雄。(10分)
芦花荡(节选)
孙犁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②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
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⑦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0、第①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为后面哪两件事打下伏笔?(2分)
11、第②段划线部分的外貌描写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分)
12、请分析第③段老头子两处划船的意图各是什么?(2分)
13、从第⑥段老头子“狠狠”的动作中,你看出他怎样的心情?(2分)
14、第⑥段写到老头子“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请用他的口吻写出他想说的话。(2分)
三、伫立长江码头,感受中华魂魄。(15分)
英雄挥戈处,浩荡中华魂(节选)
钟楠
1940年5月,为保卫宜昌这个日寇觊觎已久的战略要地,你带领第33集团军74师的2个团渡过襄河作战。从5月7日至5月14日,你指挥部队向多于你一倍半的日军冲杀十余次,15日,日军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你部夹攻,企图以绝后患。16日拂晓,日军飞机大炮将你的阵地轰成一片火海。午时,你左臂中弹。下午2时,你只留了8人在身边护卫,掏出笔写下最后近百字报告,对身边的人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你腰部中弹,仍卧倒在地浴血奋战,你高喊着“今天是我为国家而死的日子”。再后来。你又身中五弹,为不让日军俘获,你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我没能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做你的一名士兵,去抛头颅、洒热血解救国难,也没能和英雄的十万宜昌人一起恭迎你的灵柩到“东山草堂”,但是,将军,我分明就在迎送你英灵的人群中啊!你可知道?当你的灵柩由前方经宜昌送往重庆安葬时,人们抬着你缓缓步行了十华里,他们抬的是自己骄傲的儿子,走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心理路程啊。你可知道?在东山草堂公祭你的地方,你的灵前烛光长明,香烟缭绕,白日万头攒动,入夜万火荧荧,几多老母夜起手制面食曰“我为张将军做北方饭也”。你可知道?5月24日凌晨,从东山到江边,在你上船的路上,千家万户街头设祭,摆花供果、低头泣拜。有许多人伏地痛哭不起,有许多人等送灵的专轮拉响了汽笛才黯然离去,更有不少人长久地立在码头,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他们有太多的悲伤,有太多担忧,太多的自豪,太多的义勇啊!
15、填写词语,概括大意。(2分)
这篇纪念抗战胜利的演讲稿着力渲染了张自忠将军 和宜昌人民 的场面,这种表现手法叫以小见大。
16、试从第一段中列举三点张自忠将军的“壮烈”表现。(3分)
17、作者说“我分明就在迎送你英灵的人群中啊!”这样说一方面是情之所至,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呢?(2分)
18、请在第二段末尾的“悲伤、担忧、自豪、义勇”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说一说送行的人们为什么有这种情绪?(2分)
19、作者连续运用了三个“你可知道?”,既是呼告,也是排比,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作用。(4分)
20、宜昌建有“张自忠将军”纪念亭,请在下面空白处补写对联,纪念英雄。(2分)
革命烈士碧血丹心昭日月,爱国将军英风浩气壮□ □ 。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①li ②zè ③è ④穆 ⑤骇 ⑥赃2、①副②膊③壁④备3、①不叫胡马度阴山②万水千山只等闲③长河落日圆④关山度若飞4、①《南京!南京!》首映礼凝重感人。②影片告诉人们:我们的先辈不是懦弱的。5、败6、豪7、笑谈8、去年今日割台湾9、百万雄师过大江10、天翻地覆11、烽火岁月(大意亦可)12、一是鬼子会到湖里游泳,二是鬼子被引诱过来吃莲蓬。13、衬托老头子艺高胆大。14、第一处假装害怕,使敌人解除戒备,第二处等待敌人上钩。15、对敌人的仇恨和复仇的痛快。16、小姑娘,我没有说大话吧。17、智勇双全。
18、(略)围绕赞扬老头子智勇双全来谈。19、壮烈殉国,迎送英灵。20、①左臂中弹,准备一死;②腰部中弹,视死如归;③不当俘虏,举枪自戕。21、身临其境,真切感人。22、因痛失英雄而悲伤;为抗战形势而担忧;为不屈抗战而自豪;为投身抗战而义勇。23、呼告便于直接对张将军抒发强烈情感,排比利于加强气势,淋漓抒情。
24、山河。写作提示:一要选择表达“和平”意象的典型物象。二要保持雕塑的定型,抓住瞬间的定格来展示主题。三要从材料、造型、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立体构思。四要根据雕塑的特点,按照合理的顺序描写。五要虚实结合,描写由看到而想到的意境。最后,要使雕塑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达到整体上的完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