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安史之乱》3700字
安史之乱
主要人物:
安禄山 (703年-757年) ,本姓康,名轧荦山,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 母阿史德氏。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安禄山是唐代 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 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 并建立燕政 权,年号圣武。
安庆绪 (?-759年)是中国唐代的军人,大燕政权宗室、皇帝;他是唐东 平郡王、东北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次子,初名仁执,后为唐帝李隆基赐名庆绪。 史载安庆绪性情懦弱,言词无序,但擅长骑射,为父任都知兵马使;父亲叛唐自 立后,被封为晋王,后来弑父、袭称燕帝,最终死于部将史思明之手。
史思明 (703年-761年)中国唐朝突厥人,初名窣干。其貌不扬,懂六种蕃语 原为安禄山手下大将,一度降唐,后复叛。是唐朝的藩镇割据,也是大燕皇帝— —燕顺天帝。思明与安禄山同乡,一起发动安史之乱。
禄山长于政治、不知军事,思明长于军事,安禄山招得史思明,也是促成安禄山 更增信心决定反叛的主因之一。
史朝义 (? -763年),中国唐朝突厥族,生于宁夷郡,是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之 一,史思明长子。
史思明随安禄山起兵,朝义率军守冀州、相州。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弑父即位, 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称帝,封朝义为怀王。
上元二年(761年)朝义发动兵变,杀史思明,三月十四日即位,年号显圣,又 派散骑常侍张通儒等至范阳,杀皇后辛氏、太子史朝英等数十人。
762年唐军借回纥兵之助开始反攻,攻破史朝义首都洛阳,他北逃往莫州(今河 北任丘一带) , 后众叛亲离, 尤其主要将领田承嗣、 李怀仙等均叛去, 势单力孤, 自杀而死。
郭子仪 (697年-781年),又称郭令公,祖籍山西汾阳,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 华县)人,唐代将领,平定安史之乱与诸多乱事,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封 汾阳王。
李光弼 (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
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内附唐朝。光弼起家左卫郎。李 楷洛死后,李光弼袭爵,是肃宗时期著名将领。
背景:
唐代经历唐太宗 “ 贞观之治 ” 、 唐高宗 “ 永徽之治 ” 、 武则天的 “ 贞观遗风 ” 及唐玄宗的 “ 开元之治 ” 后,国势大增,达到史无前例的盛世。
随着唐朝几位皇帝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西突厥、东突厥、 高昌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 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 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 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 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 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 。也就是说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具有财政上、 军事上、兵员上有了独立性,为以后的藩镇割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成为唐朝灭亡隐忧。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 634个兵府,军事政策是外轻内重,保证 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之节度使,许其 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 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 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 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
强,拥兵 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 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 军事局面,给中央政权带来巨大的威胁。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 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 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 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 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唐玄宗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改元天宝 后,政治更加腐败。唐玄宗更沉溺于享乐,宠幸杨贵妃。他又把国政先后 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 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 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
经过:
范阳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 12月 16日) ,身兼范阳、平卢、河 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 范阳起兵。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
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
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 息后,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 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长安失陷: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人前往东都洛阳防守。虽然安禄山的大军遇上 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东都洛阳。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唐政府 想凭借地势之险,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 事被杨国忠陷害恨哥舒翰, 因此借刀杀人挑唆皇上, 迫其领 20万大军出战, 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失陷在即。
马嵬兵变 :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 兴平市西北 23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玄宗命令高力士缢 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肃宗即位 :
太子李亨于公元 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为唐肃 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击 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叛军内乱:
安禄山儿子安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 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 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 29日) 夜,安庆绪与严 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 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 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 非命。卒年五十五岁。
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 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 (今河北临漳) ,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 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 回到范阳驻守, 安庆绪封他为妫川 王,兼范阳节度使。不久后,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 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 13郡及兵 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 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史思明明里受降,暗地里却不断招 兵买马,这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 复叛。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
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的家属于唐军。 同时,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
结果与影响:
第一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 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 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 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雄踞北方,各自为政,中央难以控制。三 镇逐渐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 ” ,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 权皆集于一身, “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 。
第三 ,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 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 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第四 ,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 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 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 随之全部丧 失。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第五 ,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 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 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 济日益超过北方。
作文二:《安史之乱》2000字
大家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帝国由兴盛到衰败的转折点,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富裕辉煌的开元盛世,由此宣告终结,李唐王朝的权威,也遭受了严重打击,最后被地方势力终结。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唐玄宗曾经有非常好的机会,把这个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他接连做出了三个错误决定,让安史之乱成了一场巨大的灾祸,近日,微信公号“今日值得花时间”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叙述了这段历史迷案。
安史之乱的安史,指的是发动叛乱的两个节度使,就是地方军区司令,安禄山,和史思明。唐朝到了中期,唐玄宗的时候,北部东部边境上,出了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突厥,弄得唐朝不得不在北方边境上,设置了那么十个边防战区,战区司令就是节度使,权力很大。军事财政行政权力一把抓,手下的军队呢,也以少数民族为主。这些部队长期由这些节度使指挥,不大忠于朝廷了。安禄山,本身就是个少数民族。为人十分狡诈,却在唐玄宗面前表现得非常憨厚老实,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这种两面派作风,就迷惑住了年老昏聩的皇帝。那么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呢?大家知道,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也当上了丞相。杨国忠自己是一个水平不高的无赖,看不得皇帝更器重安禄山,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安禄山穿小鞋,整天打小报告说,安禄山要造反,结果在公元755年的12月,终于把安禄山给撩拨的真造反了。所以说,宠信杨国忠这个无赖,算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导火线,是唐玄宗犯的第一个大错误。
整个唐朝一共设立了10个节度使,安禄山一下就兼职当了三个,统帅的兵力超过边防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手下的少数民族部队又凶狠善战,所以一路所向披靡,一个月多一点,就从河北冲到了河南边上,攻占了洛阳。唐玄宗倒也没闲着,赶紧派了两员得力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带兵去抵挡。不过这时候仓促拼凑起来的唐朝政府军,根本不是彪悍的安禄山军队的对手,在洛阳附近大败。这时候封常清,高仙芝一合计,在野外作战,肯定打不过,唯一的办法是,退回首都长安的门户——潼关,坚守不出,用时间换取空间。这个安禄山的叛军距离他们的根据地河北已经很远了,长途跋涉很疲劳,给养也是问题,拖一拖,说不定局面有转机。
潼关,是当时进入陕西的咽喉要道,南边是秦岭的高山,北边是汹涌的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禄山的骑兵在这儿没办法起作用,被挡住了。这时候,另外一支来自西北朔方战区的唐朝政府军,也来参战了。这个总司令呢,是大家熟悉的唐朝名将郭子仪,朔方军。一路向东,准备迂回包抄安禄山的后路,到了山西,就开始南下,已经打了几个大胜仗。实际上,安禄山闹腾了两个月,控制的,也就是从陕西东部到山西这一条线。唐玄宗的任务其实不难,只要坐等郭子仪从背后彻底切断安禄山的补给供应,再等其他地方赶来救援的生力军赶到潼关,那么两面一夹击,安禄山的叛乱,可能等不到周年庆,就完蛋了。
可是唐玄宗并没有那么干,他已经要七十岁了,判断力水平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很久没有经过大风波,大动荡了。老头儿一下就慌了,感觉这个高仙芝,封常清两个人,就是胆怯,不尽力,想活命。把洛阳那么一个重要城市丢了,于是气冲冲就下了一道圣旨,把这两员大将都给处死了。大敌当前,自毁长城,这就是唐玄宗犯的第二个大错误。
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出任潼关前线总指挥的,是名气更大的常胜将军,叫哥舒翰。但是哥舒翰这个时候也老了,还因为中风,腿脚不灵便,不过他脑子的判断力还在,认为自己的前任虽然被砍了头,战略还是正确的。只要打坚决的防守反击,边观望,边训练,等郭子仪的好消息。可是唐玄宗对哥舒翰的耐心也没多少,等了五个月,他就急不可耐了。因为从情报数字上看,陕西境内的叛军,只有几万人,哥舒翰手底下现在有了二十万人,为什么不赶紧出击,光复洛阳呢?可唐玄宗压根不知道,哥舒翰手下的杂牌部队,老的老,少的少,弱的弱,还有好多刚入伍的新兵,就是纸面上显得很漂亮。756年6月,迫于唐玄宗的严令,这个哥舒翰只好带兵出潼关,4天之后,在灵宝遭遇敌人,大败。自己也当了俘虏,这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犯下的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失误。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因为潼关已经没兵把守,所以首都长安也迅速沦陷,唐玄宗狼狈逃到了四川,又被迫退位,把宝座让给了太子李亨。本来可以迅速平定的安史之乱,又延续了7年,破坏范围扩展到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那么几个经验教训。第一,组织机构的领导人,必须时刻掌握第一线,最基层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很有雄才大略,可晚年窝在宫廷里不出现,舒服惯了。跟现在很多大型企业CEO一样,已经脱离现实,所以做不出正确的决断。第二个,如果你不在第一线,那就必须给一线的这个部门负责人放权,这样业务,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可唐玄宗偏不,隔空指挥,最后把一个有利的形式搞砸了。所以说,当好一把手,得同时做到兼听,适度放权,用人不疑,才能把这个企业,机构带好。
作文三:《安史之乱》300字
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 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百年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作文四:《安史之乱》5100字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基本信息
? 名称
安史之乱
? 地点
中国北方
? 主要指挥官
郭子仪、哥舒翰、安禄山、史思明
? 时间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 参战方
唐朝、大燕
? 结果
唐朝获胜
参战方兵力
唐朝60万
基本信息:
名称:安史之乱
地点:中国北方
时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参战方:唐朝、大燕
结果: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参战方兵力:唐朝60万(安史之乱中期)
伤亡情况:大燕30万(安史之乱中期)
唐方主要指挥官:李隆基、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
燕方主要指挥官: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
开始时间: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年)
结束时间:763年2月17日(广德元年)
基本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壮大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东、西突厥、高句丽等,使初唐时期建立一个很辽阔的边境。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室隐忧。
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当中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事战略相对来说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 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玄宗怠政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成就杨贵妃的祸水之名,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为人阴险,有“口蜜腹剑”之称,任内凭著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谄媚当道、忠贞去国、贪饕升天、社鼠残害、民不堪命。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河北胡化
唐太宗至唐高宗、武则天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北部一带,河北北部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将相不和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禄山起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8.4万士兵,号称20万,在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师,以“忧国之危,奉密诏
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当时全国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太守、县令或逃或降。 唐军抵抗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禄山反讯,犹豫后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准备防守;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长安失守与玄宗退位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特进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遇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邑。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降,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朝廷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唐室本可利用险要地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但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迫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北23里)。途中士兵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兵请求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玄宗本
欲赦免杨贵妃,但士兵继续喧哗,高力士苦劝之下,于是玄宗赐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日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史思明夺权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邑败逃退据邺(今河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其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唐廷对史思明存有猜疑,欲策划消灭之,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邺城之战)。宦官鱼朝恩谗毁,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战乱结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于林中自缢,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基于迅速结束战争的考量,任命安史余部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昭义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事件影响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当时唐室为了早日结束战事,不惜招抚安史降将如李怀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节度使,允许其保留所据地区与兵力,于是藩镇(方镇)数量激增,全国各地均置节度使。而安史叛将的旧有军力得以维持,
因此便割据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务,“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镇割据的问题。如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李宝臣据成德、李怀仙据范阳,皆领节度使之职,即河朔三镇。当时方镇表面上臣服于唐室,但事实上却割据一方,使唐帝国陷入分裂的状态,当中以河朔三镇为甚[7]。此一割据状态可谓一直维持至唐亡乃至五代十国。唐末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带兵进入京师长安,控制唐室。其后当朱温废唐哀宗,建立后梁,自立为帝,全国各地随即各自独立。
安史之乱之影响也包括促使长安、洛阳的衰落与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自秦汉、隋唐以来,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均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李庾《东都赋》描写安史叛军“杀人如刈,焚庐若薙”;洛阳“世治则都,世乱则墟;时清则优偃,政弊则戚居”,故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西安或者洛邑。
财经上,华北经济因此而残破,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历时七年零二个月的战乱主要蹂躏黄河中下游这一唐代人口最稠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生产大受破坏;相反,安禄山军队虽也曾想攻打江南,扩张势力范围,但唐室因许远、张巡等名臣死守睢阳,使南方并未如北方般受到战乱的摧残,南方得以保全。南方因大量北方人民南逃,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
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借兵,回纥自持凭平乱有功,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的侵扰边境,唐的声威至此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中,安指安禄山.史指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二人先后发动叛乱.搅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安史之乱起于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于763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前后近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过程: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宝年间,已经失去了开元年间的进取心,朝政腐败,任用奸臣,如李林辅,杨国忠等人.结果导致军阀拥兵自重.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乘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发动了叛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
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随着长安的失守,玄宗逃亡蜀中,急忙让位于太子,于是呼唐肃宗即位,继续指挥唐军平定叛乱的战争, 由于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人心,且自身好享乐,没两年,他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毕竟不如其父,即位之后,屡战不胜.败退邺城.不料被其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继承了叛军的军队,继续发动叛乱.可是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错误,不喜长子,喜幼子.结果他和安一样,被儿子所杀,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继任大燕皇帝,由于史朝义杀父不被其他叛军拥戴,结果叛军内部纷争,屡被唐军所败.,直到763年,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基本经过.
作文五:《安史之乱》700字
我们刚刚说过李白和杜甫生活在气势恢宏盛唐时期。而李商隐和杜牧呢,则是生活在战乱之后,由盛转衰的晚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唐朝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与这次转变有关的具体事件【安史之乱】,以及他对唐朝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实际上指的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由安禄山和他的部下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安禄山是何许人也?
安禄山原来姓康,后来母亲改嫁之后,取名安禄山。
有人形容安禄山:身体肥胖、大腹便便、下垂过膝。
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有多重啊?体重300斤。
我记得我奶奶家,去年杀的那头猪也才300斤多一点。可是就是这么个胖子,打的唐朝军队溃不成军。756年正月,在洛阳自称为大燕皇帝。
史思明呢,原是安禄山的部下。后来安禄山叛唐之后,他就跟着一起反叛了唐朝。并且还打下了很多唐朝的城池。之后被安禄山封为范阳节度使。也就是今天北京这一块的老大。 可是,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有一个很悲惨的结局。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两个最后是怎么死的吗?
安禄山登基之后,就变得不理朝政。整日骄奢淫逸。只知享受。左右服侍、稍有不顺,便动鞭就打。所以他身边的人都很怕他。安禄山特别喜欢他的长子安庆思,并且还想立他为皇太子。但是他的次子安庆绪知道后,就心生怨恨。于是就设计将他杀死了。
史思明的结局也是如此。最后死在他的儿子史朝义手上。
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人民而言是一场浩劫,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后人称这段历史为,唐王朝最后的挽歌。
安史之乱后,虽然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死了。
但是以他们为代表,像他们一样的,许多地方割据势力,也就是在远离中央、并且拥有兵权的这一群人。都开始称王称霸。这种割据一方的现象不仅没有随着安史之乱的结束而好转,反而却愈演愈烈。
作文六:《安史之乱》2900字
谁是“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
----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结束,前后长达七年之久。当然,这次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那么,究竟谁是这次叛乱的幕后推手呢?
提到“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历史上许多人都认为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就把这种观点演绎得炉火纯青,酣畅淋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这次历史事件,无疑是当时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而促成这些矛盾激化的应该是手握朝政军国大权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说,唐玄宗才是“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
唐玄宗晚年荒于政事,沉迷女色,以致政事日坏;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当国,致使朝政日非。加上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将相争权,国事日益不可为,遂有安史之乱的发生。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有许多史学家一旦看到江山易主、朝廷更替,就会把一切的罪责都归结于女人的身上,把美丽的女人称之为红颜祸水,身为贵妃的杨玉坏也概莫能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古代的皇帝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普天下的所有的一切都归皇帝所有,女人也不例外。皇帝若是看上的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于是他们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天下美色困在深宫里,怕这些女人又和别的男人沾染,于是,建起一座三宫六院的围城、给了一个名分就把这些女人都关在了里面。也就是说,这些女人都归属于皇帝一个人所有;要是谁去染指,就是跟“朕”过不去,就是欺君大罪,轻者人头落地,重者满门抄斩,更重者还要诛灭九族。因此,哪个男人即使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染指皇帝的后宫嫔妃。
然而,并不是皇帝身边所有的女人都有机会去侍奉皇帝的,有的女人一生连皇帝的面也未曾见过一面,更别说侍奉皇帝一夜了。所以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在寂寞孤独地叹息中红颜老去,一直到老死都在围城里面;也有的按照皇家的例制被安排进尼姑庵,伴随青灯黄卷苦度一生。杨贵妃无疑和这些女人不一样,她是一个“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女人;是一个“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的女人;是一个“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因此致使大唐王朝出现了少有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非常无序局面,于是,杨贵妃比这些女人也就多了一个美名:“红颜祸水”。于是,杨贵妃就成了“安史之乱”罪恶的幕后推手。
其实,说起来杨贵妃不过是一个无心于政事,一心迷醉于享乐与荣华的女人而已。当时她是唐玄宗身边“新承恩泽”的新欢。如果她真是工于心计,一心想祸国殃民的话,她只要挑挑眉梢,抛抛媚眼,唐玄宗就会轻易地让她读独宠专房吗?毕竟这是关乎大唐王朝江山社稷的大事情。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贵妃入宫后,唐玄宗不禁喜出望外,曾对宫中人说:“我得到杨贵妃,如获至宝。”俗话说,爱屋及乌。因此,只要是和杨贵妃扯上关系的杨家亲戚,通通升官发财,这主要是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但是,杨贵妃却从来没有一次请求唐玄宗安排照顾自己的兄弟姐妹。杨贵妃有三个姊妹,都长得貌美如花,在同一天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不仅如此,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她的一个本家哥哥杨钊借助这层关系入宫为官,并有幸得到唐玄宗为其赐名为“国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正是当时杨氏一门的真实生动的写照。
杨国忠原来只是一个市井之徒,没什么才能,只因为善于逢迎拍马,因此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在官场上更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久竟在奸相李林甫病故后坐上了宰相的位置。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语,“穷人乍富,挺腰凹肚”,杨国忠在当了宰相之后,由于太过专权霸道,为朝廷结下了很多积怨,唐朝国力日渐衰弱,他也因此为自己和杨贵妃埋下了祸根。当时,唐玄宗对杨贵妃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只要是杨贵妃想要的,唐玄宗就会千方百计、费尽心思去办到办好。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唐玄宗竟派人千山万水地从岭南快马运荔枝来长安。这位大唐天子宠爱杨贵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这也成为了大唐帝妃奢华糜烂生活的千古笑柄。
唐玄宗自杨贵妃到自己身边后,就整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耽于享乐,不思政事。那时的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政权内部空虚,享乐气氛浓厚,安禄山乘机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唐玄宗不得不逃入四川。谁知到了马嵬坡下六军不发,将士们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这可是自唐开国后的最大的政治危机,唐玄宗想必也无力承担这个罪责。“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不难看出,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牺牲品。而酿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唐玄宗。要平息这场叛乱,将士就要讨个说法,而唐玄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不能拿他开刀,自然杨贵妃就成了替罪羔羊。
其实,追求美色并不见得一定就有“祸”在后,但是,作为大唐皇帝的唐玄宗自己没能居安思危,没能掌握住朝政和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的滔天大祸。本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应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身为一国之主,爱美人先要爱江山,也就是说要美色的前提是要先把他所统治的国家治理好,但是很少有君王能做到这样。当国家灭亡时,都要把罪过推到自己所宠幸的女人身上,唐玄宗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逃避责任。这也正是李隆基没有胆量担当治国平天下这一重任的懦弱表现。杨贵妃只是一介柔弱女子,她无力反抗自己的命运。若唐玄宗不贪美色,精心治理朝政,又怎么会在晚年离京逃亡,一世英明毁于一旦呢?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只有以死来承担所有的罪责。使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平息后再也没人敢说唐明皇是好色之徒。然而,历史辗转了千余年,许多人仍旧很难认清历史事实的真相。把一场叛乱的罪过强加给一个无辜的美丽女子身上,无疑是一种鸵鸟式的悲哀!
杨贵妃,美丽吗?美丽!“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白居易描写的杨贵妃的美丽。历史上的杨贵妃,她的美丽恐怕没人能够抗拒,以至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也许就是因为她的美丽令唐玄宗神魂颠倒,荒废朝政;千里运送荔枝,劳民伤财;杨家权倾朝野,祸乱朝纲。于是有人就把罪责推在杨贵妃德身上,并言之凿凿地说,没有杨贵妃,“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
其实,杨贵妃本身就是受害者。因为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寿王妃。身为王妃,本来也不比成为皇上的妃子差多少,一样的是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偏偏唐玄宗看到了她的美色,不顾廉耻地横刀夺子之妻。如果不是这样,杨玉环也就会安稳地过她王妃的生活,既不可能导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事情发生,也不可能会有杨氏的外戚势力在朝廷中为所欲为,即便有后来的安史之乱,也与她这位美人毫无关系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造成“安史之乱”真正的幕后推手,不是杨贵妃,而是宠爱杨贵妃的唐玄宗自己。
作文七:《安史之乱》900字
安史之乱,究竟谁为幕后黑手?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唐 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 诗中所说的妃子指的就是杨贵妃, 这首诗描述的是为了满足杨贵妃喜 欢吃新鲜荔枝,动用驿马专门从岭南运来荔枝,反映了当时皇室贵族糜烂奢侈的生活。 只 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杨贵妃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沉 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誉。羞花指的就是杨贵妃。
提到“安史之乱”的幕后黑手, 历史上许多人都认为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唐 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就把这种观点演绎得酣畅淋漓:“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 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其实,杨贵妃本身就是受害者。因为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寿王妃。身为王妃, 本来也不比成为皇上的妃子差多少, 一样的是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偏偏唐玄宗看到了她的美 色,不顾廉耻地横刀夺子之妻。 如果不是这样,杨玉环也就会安稳地过她王妃的生活, 既不 可能导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事情发生,也不可能会有杨氏的外戚势力在朝廷中为所欲 为,即便有后来的安史之乱,也与她这位美人毫无关系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造成“安 史之乱”真正的幕后推手,不是杨贵妃,而是宠爱杨贵妃的唐玄宗自己。
唐玄宗晚年荒于政事,沉迷女色,以致政事日坏;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当国,致使朝政 日非。加上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将相争权,国事日益不可为,遂有安史之乱的发生。不难 看出, 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牺牲品。 而酿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唐玄宗。 要平息这场 叛乱 , 将士就要讨个说法,而唐玄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不能拿他开刀,自然杨贵妃就成了 替罪羔羊。 将安史之乱的责任完全推到杨贵妃兄妹俩人身上是不公平的。 安史之乱的发生有 其社会多方面的原因, 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 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统治 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实事求是地说,杨玉环并不是个很坏的女人,她唯一的期盼只是能和唐玄宗天长地久 地厮守,以自己的美貌享尽天子宠爱和人间奢华。唐玄宗为自己的生而舍弃了心爱的女人。 杨玉环倘地下有知, 会感念这样的男人吗?安史之乱, 罪不在她。 唐玄宗的后期昏庸要对安 史之乱负直接责任。
作文八:《安史之乱》7900字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藩镇崛起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外重内轻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玄宗怠政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唐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将相不和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2战争起因
编辑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民族矛盾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
内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
“既
安史之乱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
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3战争过程
编辑
叛军参与将领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安庆绪:安禄山次子。
史思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
史朝义:史思明长子。
唐军参与将领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郭子仪、李光弼、许远、张巡、颜杲卿、鲁炅、张介然
安禄山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兵临长安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杀人挑唆皇上,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马嵬兵变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灵宝之战
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灵宝之战爆发,安禄山部将崔乾佑于灵宝(今属河南)西原大败唐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军,夺取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是著名伏击战,史称“灵宝之战”。安史之乱
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远来,利在速战;官军凭借潼关天险,利在坚守。故主张在潼关据险固守,以打破叛军的速决企图,待其兵力削弱,内部发生变乱时,再大举反攻。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
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逃回潼关。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投降了安禄山。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
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睢阳之战
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率军民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是抗击、牵制安禄山叛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史称“睢阳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即今商丘县地内)。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因宁陵城小,难以抵强敌,故张巡率兵3000自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6800余人。尹子奇全力攻城,张巡率领将士,昼夜苦战,有时一天之内打退叛军20余次进攻,连续战斗16昼夜,共俘获叛军将领60余人,杀死士卒2万余人,守军士气倍增。许远因张巡智勇兼
备,于是自己守城,将作战指挥交张巡负责,自己担负调运军粮,修理战具等后勤保障工作,战斗筹划都出于张巡。两人密切配合,使叛军久攻不下,只能围而不攻。
睢阳之战,张巡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最后,终因病饿力竭,寡不敌众,城被叛军攻破,张巡及其部将36人遭杀害。苦撑了十个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而睢阳之战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无一败仗,杀伤贼兵十几万人,而敌首领也非无能之辈,这从尹子奇被张巡射瞎一目,而又因为壮其义、爱其才,欲要招降张巡,可见不一般了。睢阳之战,尹子奇为报屡败损目之仇,使安庆绪前后大兵几十万人被张巡所牵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够反攻、使郭子仪能够从容收复两京。
当时,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安禄山被杀
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
安史之乱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
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却没能摸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继承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
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邺城之战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
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迫降安将严庄;陈留(治今开封)军民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但肃宗忙于迎太上
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间,其将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今邓州),各率所部至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约6万人。安庆绪忌史思明势盛,于十二月遣使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调兵。史思明囚安庆绪使者,以其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被授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安、史两军虽已矛盾重重,但对唐军仍构成威胁。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遣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60万之唐军,布阵于安阳河(今河南安阳北)之北。史思明亲领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止,郭部退保洛阳。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遂留其子史朝义守邺城,自还范阳。
此战,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无统一节度;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酿成一次大溃败。
史思明复叛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作文九:《安史之乱》4200字
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了东、西突厥、吐谷浑等,使盛唐拥有了极为辽阔的版图。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然而,就在国力鼎盛之时,深谋远虑的玄宗却厉行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
勤、俭、廉是亲兄弟,相伴而生,共同构成贪腐的天敌。
唐玄宗李隆基
大唐子民在皇恩浩荡中快乐地生活着。
一般来说,繁荣富强是辟邪的利剑,不会发生外敌入侵和内乱。然而,就在开元盛世不久的天宝十四年,唐朝历史上却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久远的安史之乱,带来了空前的浩劫。这一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呢?
走近唐玄宗,我们便不难发现酿成安史之祸的四大原因。其中,居于首位的便是皇上怠政。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坐江山理念的变化,必然伴随重臣的洗牌。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病死后,庸碌的奸臣杨国忠掌权,致使政治更加黑暗。玄宗由治国通向“霍国”的路,更加平坦了。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他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慷慨地赐予李林甫,此一端足见玄宗的大手笔。
虢国夫人游春图
公元736年,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死,玄宗日夜寝食不安。他听说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礼节,将她招进宫里。
为了掩盖自己夺儿媳的丑恶行径,唐玄宗让杨妃自己请求进宫做女官,住进南宫,赐号太真。后封为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杨贵妃。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当时尚无皇后,故杨贵妃实际上就是唐玄宗的皇后了。玄宗对她恩宠备至,称她是自己的“解语之花”。
杨氏一族开始飞黄腾达。
为讨贵妃欢心,唐玄宗可谓费劲心机。专门为贵妃提供服装服务的人就达七百多人。为让她吃上喜欢的新鲜荔枝,玄宗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长安的几千里贡道,把荔枝用快马快速运抵长安。
贵妃受宠,哥哥杨国忠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各有所封: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封为秦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
醉死梦生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玩耍”成了坐江山的主要内容,然而,这并不是他的全部。
唐代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还有女史10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无品级的宫女人数相当多。唐肃宗宝应元年,一次就放宫人3000人。而到了玄宗开元、天宝中,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40000人,可知唐玄宗的宫女是超过四万人的,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也就5000万人左右,相当于一千人里就有一个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员总数还多。要评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当之无愧。
当然,唐玄宗与女人并非只周旋于床第之间,他谱曲的《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据《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唐玄宗也成了梨园弟子的祖师。
由皇帝怠政,衍生出宰相专权。特别是奸臣为相,结果可想而知。
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宠而继李林甫出任右相,他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
是年,暴雨造成严重灾害,玄宗询问灾情,杨国忠却拿着大个的粟穗子给玄宗看,说雨大但没有影响收成。下边有的官员报告灾情,请求救助,他大发雷霆,命令司法机关进行严惩。杨国忠能力很差,却喜欢处理朝政,正事做不好,坏事很在行,接受贿赂、拉帮结派等应用自如。
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均田制在这个时期瓦解,税收急剧减少,但朝廷的花费却因为玄宗奢侈的榜样而逐渐增多,国库入不敷出。政治的腐败影响到军队,招募的兵士多是无赖之徒。
玄宗对国家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不合时宜地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治腐败与黑暗,激发了将领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初期形成的边境安定局面被打破了,西边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开战后互有伤亡,损害了历来的和睦友好关系。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与西南的南诏国冲突日益升级,结果唐朝征兵和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兵达二十万之多。
唐朝大伤元气。开元年间的“鼎盛”被挥霍怠尽,只剩下了表面的繁荣。
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膨胀了其野心,是安史之乱的诱因之三。
为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室隐忧。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当中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人,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威胁中央的危机。
朝政腐败,加剧各种矛盾并促其总爆发,是安史之乱的原因之四。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公卿不
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乱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自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
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907年,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唐开元盛世号称世界强国,历史鼎盛,但一次安史之乱便使其土崩瓦解,由此可见,没有清明的政治、优良的制度、谋国的大臣,仅有强大的经济,不过是腐败泛滥的虚胖而已,一旦矛盾爆发,便不可收拾,历史性的洗牌便不可避免。作为统治者,必须透过浮华的表象,洞察内在的忧患,采取得力措施,才能使国祚长久。
中央与地方,历来有不同利益诉求,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一旦失控,局部利益必然伤害全局利益。中央的政策便会被拆解得七零八落不成样子,落到实处时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年深日久,就会形成政令不畅、腐败盛行的局面。地方的权利,必须限制;官员的行为,必须控制。地方势力一旦做大,中央必然被架空。
史载:春秋时,朝歌曾是卫国都城,卫国的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
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古人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尚书·旅獒》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唐玄宗玩美女,丧失了江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是也。
作文十:《安史之乱》800字
指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
安禄山(?—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杂胡。本姓康,从后父安延偃姓,改姓名为安禄山。安禄山善于逢迎,他结纳李林甫,讨好杨贵妃,称贵妃为义母,骗得唐玄宗宠信。他兼领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范阳(治今北京)三镇节度使,所部兵力达十五万之众。安禄山见唐朝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有可乘之机,于755年十一月,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反唐。叛军很快席卷河北。“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十二月攻陷洛阳,756年正月称大燕皇帝,接着击溃潼关守军二十万,占领长安。
安禄山身体肥胖,大腹便便,下垂过膝,体重300斤。自起兵反唐以来视力衰退,又有疽病,因此性情极为暴躁,左右服侍,稍不遂心,动辄鞭打,甚至杀死。他称帝后,深居宫中,学唐玄宗的享乐,声色歌舞,骄奢淫逸,难得接见将领,凡事都通过幕僚严庄传话。严庄虽然受到重用,也难免挨打。小宦官李猪儿被打的次数更多。安禄山想立爱妾所生的幼子庆思做后嗣,严庄便和安庆绪勾结,指使李猪儿刺死了安禄山。757年正月,安庆绪即位。
史思明原是安禄山亲信,突厥族人。安禄山叛唐后,他南下攻占河北13郡,被安任命为范阳节度使,统兵8万人。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称帝,他不服,降唐。不久再起兵反唐,759年正月杀死安庆绪,还归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761年被儿子史朝义杀死。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资治通鉴》),“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旧唐书·回纥传》)。“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这诗句描画了由于战乱,广大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