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作文和谐和谐与发展 话题作文导写》800字
作文和谐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
和谐 发展 话题 作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高级教师 李明隆
[作文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发展的目标;?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也要和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 本文来自,教育资源网,.5udoc.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center>
作文二:《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和谐》2300字
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和谐
话题作文:和谐
话题作文;和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和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和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爱情的和谐;“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大众的和谐。微风细雨,桃红柳绿,是自然界的和谐;男耕女织,各尽其职,是社会的和谐。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请以“和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学生作文:
让和谐洒满人间
周建华
爱是一种和谐,诚信是一种和谐,宽容是一种和谐,环保是一种和谐,勇于承担责任也同样是一种和谐??
——题记
爱和谐
爱似冬日的一缕阳光,将温暖洒满人间,似夏日的微风驱走阵阵炎热,也如早春的一棵小草,为我们带来绿的生机,绿的希望。爱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我们的内心的情感,正是有了爱才使社会和谐,正是有了和谐才使我们的国家更好地发展,进步得更快。爱只不过是和谐的一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祖国的繁荣有赖于和谐,世界的和平更取决于和谐。爱与和谐共同构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
诚信和谐
诚信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彼此友爱,彼此和睦,彼此信任,诚信也是一种和谐,正是因为诚信才使人与人之间彼此和睦,使社会和谐,减少了信任危机。和谐因诚信而丰富,因诚信而多彩,也是因为诚信而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宽容和谐
宽容如母亲的胸怀,包容着我们的调皮;如宽阔的大海,任鱼儿在里面自由遨游;如蔚蓝的天空,包容万象。世界因宽容而和谐,和谐需要宽容去滋润,需要宽容去浇灌,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和谐社会就会更加发展,国家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环保和谐
环境可以养性,环境可以愉心,环境同样可以使社会和谐。如今我国面临着环境的重大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问题,社会的和谐需要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之美。
爱、宽容、诚信、环保和和谐是多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共同营造和谐吧~
——后记
收获和谐的魅力
朱芳芳
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学校,和谐的社会,共同编织出一曲和谐的
乐章。和谐是装在世界大花篮中的一簇奇丽的鲜花,它用香气净化着每一个人,吸引着每一个人,让人们从中有所收获。让人们感受着它的魅力。
风雨中的和谐
“啊,好大的雨啊~”阴沉的雨天给我带来几许烦恼。不远处,一个也没有带雨伞的小女孩在向前奔跑,雨中的她,衣服单薄。突然,一位穿雨衣的母亲出现了,她笑着给女孩穿上衣服,将她安置在自行车上,用自己的雨衣裹住了女孩,然后女孩吻了她,说:‘妈妈,我爱你~“这位母亲笑得更甜了。母女俩顶着风雨,相互依偎,消失在雨帘中。我心中多了一份温暖,一份和谐??
校园中的和谐
“快上课了。我要赶快走”,我心想。正当我走到拐角处,一个抱着一大摞日记本的女生和一位要去打水的女生相撞了。精美的日记本撒落一地。打水的女生说了一声抱歉,然后两人互视对方微微一笑,便一起将日记本捡了起来,然后,又是一个歉意的微笑,两个便各自做自己的事,我的心震动了一下,和谐给人的感觉竟如此的美好。
公车上的和谐
一天,乘公共汽车去探亲,因为是周末,所以公车上人特别多,我上车后便找了一个位置站在那。人多而拥挤和酷热的天气让我焦躁不安,这时上来一个拄拐杖的老爷爷,旁边的一个腿脚有残疾的小伙子,便主动让座,老爷爷不肯坐,但经过青年的再三谦让,最后老人坐上了舒适的座位。奇怪,我感觉凉爽了许多。
和谐可以融化冷漠,驱走酷热。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无不透露着难以抗拒的和谐的魅力,和谐如一掬星光耀眼动人,如一波涛冲击人心。和谐社会,社会和谐,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收获和谐,收藏感动。话题作文:和谐相关内容:以“和谐”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二) 以“和谐”为话题的作文训练和谐——人与自然篇几十年前,地球是一个活跃着生命的精灵,这里有美妙的大气层,有冷暖适宜的气候,有清新湿润的空气,鸟兽鱼虫上演着自由的生活,花草树木散发着醉人的芳香,那浓浓的绿荫给人以抚慰和舒畅...
小圆桌作文的和谐 小圆桌作文的和谐在当今的社会里,中国的和外国的,和谐是受到人民尊敬的。古代社会里,打打杀杀的历史较多,但人民还是崇尚和谐。早在2500年前孔子的年代,孔夫
子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
话题作文指导:和谐 话题作文指导:和谐“和谐”,在古希腊语中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乐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
(获奖作文)温馨和谐我的家 (获奖作文)温馨和谐我的家辅导老师:林日良“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和弟弟,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我爱我的家,女儿儿子我的他,爱就是忍耐??”一曲《我爱我家》唱出了我心中的快乐情怀,抒发了我温馨的感受。
“和谐”话题作文优秀范文 “和谐”话题作文优秀范文【题目】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它存在于生活,遍布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请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体不限。
(获奖作文)不和谐的音符 (获奖作文)不和谐的音符指导教师伍世珉从前,有一位音乐家,他有着极高的音乐才华。他善于组织好每一个活泼的音符,使它们服帖、和谐地排列在一起。因此,他的音乐总是悠扬婉转,使人听了如沐春风。这位音乐家也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作文三:《“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700字
.字
“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话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发展的目标;?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也要和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
..
.字
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
作文四:《_和谐与发展_话题作文导写》9800字
“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立意自定。⑤不得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①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②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发展的目标;③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也要和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和谐社会⊙作文备考素材
⊙\\\
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这也就是说,和谐是把\\\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
⊙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和谐不是强行的,而是顺其自然的。什么年龄说什么话,年轻人的和谐与老年要求的和谐也是不同的,只要是他们能平和共同做的事情就是和谐。
一对青年男女的和谐也许是浪漫中的激情。
一对中年男女的和谐也许是默契中的满足。
一对老年男女的和谐便是关爱中的体贴。
只有“和谐”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旋律。
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无法演凑生活美好的乐章!
⊙ 有一个成语叫“路不拾遗”,其出典是:唐朝有个人路经武阳,遗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心中很着急,当地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一定找得到。”那人半信半疑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这件事越传越广,人们就把社会风气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路上遗失的东西也没人捡拾形容为“路不拾遗”。
** ** ** **
和谐,及乎天、地、人,关乎你、我、他。
宏观地看问题,和谐,不仅指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比如我们这些年来方方面面都强调的“人文关怀”,而且事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近些年提出“可
持续发展”,实在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社会以来,以掠夺性开发破坏自己生存的大小环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再不加以扭转,子孙后代就难以为继了。
因此,不能说建设“和谐社会”只是哪一部分人的事情,它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事情。
** ** ** **
和谐不会从天降,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自觉做和谐的促进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对和谐事业有所作为。
正因为在今天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各种矛盾凸现出来,生活中确实存在并不断产生不和谐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强调下力量构建“和谐”。又因为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我们要持之以恒。
** ** ** **
和谐是动态的。
和谐不是停滞,不是凝固,而是一种积极的前进的状态。在一个地方,今天和谐了,明天又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们又要做新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
如是,就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
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是千金难求的,而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靠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对于广东而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岭南文化。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特点和发展趋势,把诚信友爱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信友爱对社会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因为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彼此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如果说,社会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润滑剂,它使社会充满色彩和活力,富有浪漫和温馨。
诚信友爱成为当前我们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
尽管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如此重要,尽管我们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以诚信和仁爱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但对于我们今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社会来说,它似乎成为了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不高,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就“爱”来说,我们的社会其实并不缺乏自爱、情爱、亲人之爱、熟人之爱,真正缺乏的是兼爱或博爱。博爱是人类理性的理想表达,它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成员的尊重和认同,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同类表现出的怜悯、同情和关心。因此,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在全社会提倡诚信友爱的道德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社会的和谐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需要诚信友爱。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道德经济,经济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也应该是讲道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是要提倡诚信友爱,为人民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有富有和贫穷。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地回报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平等社会,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
⊙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话题就是 “和谐”。当时我还不知道,原来“和谐社会”已被政府列为执政方针,我只是以我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谐”这两个字,把它放到家庭中,放到社会中,放到历史中来看。最后写出了一篇批判为了追求所谓“和谐”而逃避矛盾的行为的文章。考完之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写作不是正鼓励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吗?过了个年,“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开始满大街地流行了,连学校也贴出了“和谐*高”的标语。我才醒悟作文不该那样写——语文只考了60多分。
也许恰是因为写过那一篇有点偏激的,但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用下的作文,即使到了对“和谐社会”褒扬一片的现在,我还是对这所谓的“和谐社会”心存疑虑。
和谐是什么?如果拿音乐打比方,和谐就像是一支催眠的摇篮曲。摇篮曲不就是平稳的、舒缓的,使人平静,而绝没有什么抑扬顿挫给人以刺激的吗?而一个社会要追求和谐,那就是要官员把百姓们“安抚”的平平的,不准听到一点“批评”、“置疑”、“求新求异”的声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大家一起“恭颂太平盛世”(今年春晚的春联里就要我们这么做)。为了追求这和谐,地方官可以对外宣称“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内任某些企业肆意非为,以彰显政绩;为了追求这和谐,市领导可以封锁某些消息,使市民们安心(我指的是03年的非典,有人证实他身边就有一人死于非典,而该市的非典死亡统计数字却是“0”)。一所学校要追求和谐,就是得多任命一些只单方向传播信息的二极管一样的班主任,运用各种威胁与处罚,使学生们服服帖帖,让他们对学校各种非人性的政策不敢有半句怨言。学校里补课成风,晚自习时间接二连三加长,几家报纸点名或不点名地提出非议,而校园依然平静。这便是所谓的“和谐的校园”啊!
近年来政府的执政作风大有改善,无论是其运转的透明程度,还是与平民的贴近程度,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政治民主的希望。然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却抛出了“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口号,我认为是不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转型期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弊病确实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找一张“和谐”的大盖布把它们盖起来就行的。
近日在报纸的两会特别报道里有一大篇报道,某有着老资格的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一条提议:要政府“弃用不和谐的词汇”,他说“政府怎能?抓大放小?、银行岂能?嫌贫爱富?、不可?牺
牲眼前利益?、别随便?打破铁饭碗?”。纯粹是跟风附和之声。若是按他所讲,政府应当将财力物力平均分配,不再“抓大放小”;银行失去调控经济的能力,不再“嫌贫爱富;”国家不应强制企业为环保加大生产成本,因为不能“牺牲眼前利益”;国企不再改革,守着陈腐的烂摊子,不敢“打破铁饭碗”。为了“和谐”,跟风之人玩起了文字游戏;为了“和谐”,改革只能畏首畏尾。
要让人们安居乐业,国家不断发展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大胆而行之有效的改革,而不是贴出所谓“和谐社会”这样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标语。
⊙和谐之道(网友来稿)
记得报纸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家人养了几只猫和老鼠,它们平时同食同眠,亲如睦邻,从没发生过矛盾。如此怪象,真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如果说狗不抓耗子,那是不想多管闲事,可猫和老鼠是前世冤家啊,一直以来都是见面就眼红,毫无妥协余地的,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就算猫现在生活改善了,对鼠不感兴趣了,那鼠也不敢讳此大忌在猫的面前闲庭信步啊,更不要说同食同眠了。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事实胜于雄辩罢!这些前世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求同存异相安无事,自然也有其和谐之道
如果猫整日里都虎视耽耽地注视着老鼠,老鼠一有微小的举动就绳之以爪,或大声恐吓、或围追堵截、或玩弄于股掌之间,或尽各种摧残之能事,老鼠见到猫,不逃跑也真是白痴了。尽管老鼠其貌不扬,名声欠佳,凡其同类,皆被誉为“鼠辈”,也应该给它自由的空间,要不然,整日里臣服在猫威之中,伴猫甚于伴虎,压抑的时间长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在猫不注意的时候,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让猫横吹胡子干瞪眼,也无可奈何。甚至哪一天群鼠有首,有组织有计划地和你猫狗作对,那时,恐怕株连九族的手段使出来也无济于事。
当然,如果老鼠不思长进,劣性不该,整日里尽想些歪主意,挖人墙仓,偷人钱粮,老是在猫的眼皮底下玩腻的,给猫添乱,让它吃睡不香,让它背失职的黑锅,损害猫的威严。也就难怪它猫发冲冠,怒极生怨了。
万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猫鼠能和平相处,自然是在“度”上把握得好。一个是猫肚里好行船,以平常心去看待老鼠的偶尔的错误,给老鼠一个平和的空间,不会动辄大发猫威,令鼠生畏。一个能收敛恶习,行为坦荡。偶尔猫鼠之间还拉拉家常,谈谈心事,增加了解,拉近关系,时间久了,自然前嫌尽消,亲之信之。睦邻友好。
物理如此,人事亦然,,平日同事们常常感慨师生关系象猫鼠之戏,学生看见老师就如鼠见猫,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学生中有什么事不愿向老师反映,老师的一些工作计划也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和学生无法进一步交流,师生关系很紧张。我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观念、立场等种种原因,阻隔了师生的理解和交流,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产生障碍乃至形同陌路也是必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各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水太清则无鱼,雷霆之下岂有生机?和谐之道在于宽容,师生间过分清楚的
界限其实就是代沟的开始,过分严厉的教育也会扼杀师生间本该有的温情。
天道宽仁,师生之间又何尝不需要宽仁之心呢!
⊙社会需要\\\
当今世界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而一个真正有活力,而又富有生机的国家是怎样的呢?回答是,拥有一个\\\
何为\\\
纵观历史,\\\
而从民俗来看,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的。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那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积淀的继承与重视。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以\\\
然而近一百年来,不和谐的一幕幕却也在加速上演着。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而一次性餐具、电池等不可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的和谐,破坏起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淡水,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
人们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不快与痛心。伊拉克战争打破了新世纪短暂的和平,死伤惨重,虐囚事件也层出不穷。伊朗、朝鲜的核武器危机,**的分裂,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些无不引起了那些追求和谐社会人们的反感。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应该是公平、正义、协作与共同繁荣的。
好在和谐仍在我们的身边。近年来,人们也不断尝试着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探索。京都议定书的广泛认同,\\\
一个和谐社会是我国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要营造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急待于我们全体社会成员不竭的努力,以主人翁的精神,放远眼光,联系世界,共同努力!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吧!
⊙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
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
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随笔〗
和谐就是一面镜子。它只映照出与之相反的影像。它不是我们上面所猜测的任何模样,它只是一种绷紧的状态,从那张力当中回返到对我们自身的认识。它从暴力、从邪恶、从丑陋、从一切的不和谐中闪现自身的影子。和谐犹如诗人沃尔科特在一首诗中说写的,它是:
奔跑的雄师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着某种对恐怖的默许。
和谐里面隐含着荒诞,也隐含着对荒诞的容忍。我们对它猜测,但还是无法最后将之言说。和谐实则上就是一只我们所永远无法理解的野兽。但无论我们是否理解,人们一直谈论着它,并将之裁定为一种生命的核心。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
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翠得耀眼。还记得,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总爱张开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蓝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蓝;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看调皮的雨滴在微风中嬉戏。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偶尔抬头望望,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许多情趣,平添了几许忧烦和困惑。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
和谐,便是不和谐中的完美。
在这漫漫长途,要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希望,给自己拚搏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谐,此时已悄然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谐的微笑。
成功是幸福,失败也是幸福,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时候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的目标在前方,因为我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因为失败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丝丝阳光温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其实怎样的世界才算和谐,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采撷幸福,给自己一份愉悦的心境;离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谐。
学生的作文,自己修改了一点,也许不合要求,但还是发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哪怕我们感知的不是和谐,但它带给你们的,更多的是追求幸福的步伐。
祝每一个水岸的朋友都幸福并快乐的生活着。。。。。。。。
作文五:《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8300字
 
 
[作文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发展的目标;?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也要和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备考素材] 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 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
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 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需要和谐当今世界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而一个真正有活力,而又富有生机的国家是怎样的呢,回答是,拥有一个和谐的社会 。 何为和谐,看看这两个汉字便有了答案。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应当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世界大同,体现人文情怀;比,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 纵观历史,和谐乃是社会的主色调。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使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科技交流,使人们对古代各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使整个社会和平繁荣。而与之带来的文化观念的碰撞,物产的交换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广开言论、轻徭薄赋,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且以开放的胸怀大开国门,与日本等国密切来往,使人们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极高地促进了民族繁荣与民族和谐。而到了现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力证。其中,面对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党中央更是主动应对,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正体现着和谐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发展形式下的应用。 而从民俗来看,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的。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那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积淀的继承与重视。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以和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更是成为我们民族的千古名训。儒家的礼、义、仁,道家的对美、道的探究等,无不成为我们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厚厚的积淀。而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长久向往与推崇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便是和谐这一永恒不变的旋律。 然而近一百年来,不和谐的一幕幕却也在加速上演着。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而一次性餐具、电池等不可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的和谐,破坏起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淡水,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 人们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不快与痛心。伊拉克战争打破了新世纪短暂的和平,死伤惨重,虐囚事件也层出不穷。伊朗、朝鲜的核武器危机,**的分裂,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些无不引起了那些追求和谐社会人们的反
感。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应该是公平、正义、协作与共同繁荣的。 好在和谐仍在我们的身边。近年来,人们也不断尝试着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探索。京都议定书的广泛认同,非典时期手牵手的互帮互助,印度洋百年罕见的大海啸面前人们更是肝胆相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努力将损失减到最小。面对现有的矛盾与问题,我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以及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在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个和谐社会是我国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要营造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急待于我们全体社会成员不竭的努力,以主人翁的精神,放远眼光,联系世界,共同努力~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吧~ 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构建和谐学校 促进学校发展 **主席2005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学习班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是中国人民在21世纪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继续改革开放,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思想基础和新的思想理论。 教育发展是实现21世纪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学校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对学校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谐校园终将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
心”,对和谐社会是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构建和谐学校应该成为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构建和谐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发展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和谐学校的概念“和谐”一词从字面意思上讲,是配合、和睦、融洽的意思,是多样性相互包容、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境界和目标。“和谐”贵在“和而不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同志提出了“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就是一种尊重“不同”、保护“不同”、协调“不同”的理念和意识。就社会而言,和谐意在建立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我们的未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各个团体的成员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体现出团体与个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双赢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构建和谐学校体系庞杂,但核心是公平主义,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问题和如何优化配置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问题,关键是民主法制。从目的来看,为的是师生能够快乐的教育与学习。从目标来看,意在追求稳定的基础上,着重于激励,着重于营造学校的活力和创造力,踏着稳定的基石,追求学校和谐。从手段来看,必须着眼于启动全校师生的力量。让每一个师生既能增强主人翁意识,爱校乐教(学),奋发努力,又能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创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学校环境贡献力量,一定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要为全体师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鼓励师生一切事情从自己做起,共同为学校发展锐意进取。 二、和谐学校的特征1、依法治校、协调合作和谐学校首先表现出的应是以人为本,教职员工当家作主,教师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维护和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民主监督权和话语权得到充分的维护和尊重。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调动。同时,和谐学校还应是服从于国家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法则,切实按民主集中制制定政策,从而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实现校内民主,实现团结协作。2、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诚信友爱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谐学校是要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团体;能够抓住影响公平正义的主要矛盾,应对各类矛盾和利益关系呈现出的多元交织和错综复杂的局面;能够实现教职工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机会、机制公平;能够实现正气上升,教育、教学和管理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实现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融合。3、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学校应是一所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学校。这体现在学校能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教师,教师能用科学的手段教学,学校能依据市场化法则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所和谐学校要能摆脱和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坚持“四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从而营造一种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创新劳动得到回报的和谐活力氛围。三、和谐学校的构建思路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五个统筹”。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发展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学校发展要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会更加和谐。2、以实现“三个和谐”为关键和谐学校首先是人际关系和谐。我国古代名著《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切,在止于至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和家校关系。干群和谐要做到干群和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倡导做到“五要五不”,即: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
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2)提倡做“三种人”: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3)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干群关系时,管理者要十分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来“经营”,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丰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4)正确处理几种关系:做到校长有权不独揽,支部监督不越权,工会协商不包办,副职执行有主见,中层办事要高效,一切围绕目标转。师生和谐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也应该要求学生热爱老师,虚心求教,尊师重道。尊师主要是要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惟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家校和谐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走出去”,就是要求学校多对学生进行家访;“请进来”,就是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参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订,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这样,既能融化阻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冰山”,又能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谐的家校关系也得以建立。3、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学校,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因此构建和谐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特别注重关注人的需求,致力人的健全,实现人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关心人,团结人,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使得每位教职工、每位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和愉快的心境中充分发挥潜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总之,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教育创新,实施优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和谐学校,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惟一途径。
作文六:《“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1500字
[优秀例文] “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和谐之美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作文指导课
一支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雄鹰,直冲云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
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 其实自然界处处绽放着和谐带来的光彩。浮云掠过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荡,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拓展了浮云的空间;百合绽放于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机,弥散了百合的幽香;鸟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儿筑巢于大树,焕发了大树的活力,鸟儿获得了快乐的天堂。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
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画面,让每个生灵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是与整个大自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然相融的。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物犹如此,何况人呢,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 人是自然的主宰,和谐的人伦光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田间耕作的农定。?不得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民、车间忙碌的工人、医院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堂讲授知识的人类工程师??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价值凝聚成一种力量——整个社会得[作文导写] 以和谐运转。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柱所形成的一道弧线,像彩虹桥一
样美丽;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样晶莹;和谐是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为因果、相辅相成。 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发展;?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目标;?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也要和谐。 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 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
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
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
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
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
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
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
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
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作文七:《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3600字
作者:夏禹龙
****理论研究 2006年05期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这一战略思想具体而深刻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这就使得我们对于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入的阶段,把“发展”与“和谐”两者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等)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两个方面;同样,和谐社会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这两个方面。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前者。
发展当然要讲求效率,和谐更离不开公平,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无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效率与公平之间,既有正相关效应,又有负相关效应。
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它与旧社会相比,无疑是很大的公平。不过,这主要是结果的公平,而由于人们普遍受到固定身份的限制,在发展机会上是并不公平的;何况,这种结果的公平还带有较多的平均主义色彩,这就大大影响发展的效率。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失误,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特别是针对“**”把国民经济搞得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在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把发展生产力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1](p.377),而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又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因素的增长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为受身份限制和平均主义的压抑而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人们带来了更为公平的机会。可是,在改革开放起步的一定时期内,为了迅速有效地提高发展的效率,又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例如,为了抓住上世纪80年代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大好发展机遇,**提出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区发展战略,“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1](p.277)。为此,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特区、东部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先后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从不失时机地推进发展的大局来看,是完全必要的,但无可否认,这也造成沿海和内地在发展机会上的人为差别。又如,为了纠正计划经济时期“吃大锅饭”所造成的国有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曾提出“减员增效”的方针。诚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国有企业中,集中地实施“减员”,无疑是把效率放在首位的一种表现。以上种种,正是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经济、社会和国际的背景条件。
对于前一阶段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所取得的发展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对于前阶段遗留下来、至今仍严重存在的贫富、城乡、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过度和不断的扩大,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不和谐的因素,也不应忽视。
上述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有其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客观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有其不可避免性,但是,也不应回避主观上的原因。其一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在制度的安排上有较多的缺漏。一些人正是利用了这些缺漏,进行非法牟利、权钱交易,产生暴富。对此,我们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裁。其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及时到位。一方面,一些产业部门垄断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垄断而引起效率不高和分配不公;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充分体现,在一些本来属于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的部门,如医疗卫生,为了提高效率,适当引进市场机制是必要的,但不能由此推卸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如把乡村的卫生站所都交给私人去经营了,以致造成公共产品提供的缺失和分配不公。
鉴于以上情况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应该淡化以至取消相对于公平的效率优先的提法。这并不意味着效率的重要性的降低,相反,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下而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又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更是我国发展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以迎接新的挑战的有决定意义的一环。那么,为什么要取消相对于公平的效率优先的提法呢?其理由主要有二:
一、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的设想,在上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1](p.374)当前正在推进全方位开放,对特区和沿海地区曾经实行过的特殊优惠政策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从而由于强调效率而影响公平的负相关效应有所削减。
二、随着贫富、城乡、地区和经济社会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公平问题就更加凸现出来,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正相关效应更加明显。例如,垄断产业部门的存在既造成分配不公,也由于缺乏竞争而影响效率。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于公平与效率都能起积极推进的作用。又如,通过权钱交易、非法牟利而产生的暴富,并不是由提高效率而来,相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影响效率。我们加强民主与法制,打击非法暴利行为,防止和惩治腐败,就既增进了公平,也提高了效率。
基于以上两点理由,尽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负相关效应依然存在,但由于公平问题的凸现和效率与公平之间正相关效应的趋于明显,就没有必要再强调相对于公平的效率优先原则了。
那么,是否要提出相对于效率的公平优先呢?也不行。我们所要的公平,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公平,而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缺乏效率的带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公平。有的人对当前舆论界大量披露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并突出强调公平问题忧心忡忡,就是顾虑由此会干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如果我们离开效率而侈谈公平,以至把公平放到相对于效率的优先地位,那就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甚至一定程度上使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复归。但是,只要坚持我们所要的公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公平,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由此,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成为消减当前社会上种种不和谐因素,做到相对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不仅我们所要的发展是和谐的发展,而且我们所要的和谐也是发展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的状态决不意味着一潭死水般的平静,而是在生气勃勃的动态中保持的协调和相对平衡。这样的状态,只有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形成和逐步趋于完善。我国在实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后,社会不再是那么简单和整齐划一,而是导致社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要求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妥善处理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和协调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使它们的合理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其物质基础。为什么**设想在上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才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为什么在本世纪初,以**为**的党中央着重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其重要的一条,就是由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能够担负起逐步消减贫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不和谐因素的任务。为什么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社会的和谐程度会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前者有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时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和回旋余地,而后者则限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难以恰当地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容易顾此失彼,使社会矛盾多发和凸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增进社会的和谐。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上有些人因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的现象是能够理解和认可的,并没有太大的意见。他们所难以忍受而感到愤愤不平的,主要是那些因权钱交易、非法牟利、贪污腐败而迅速暴富起来的并不少见的社会现象。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社会的公平度,增进社会的和谐,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更为重要的和迫切的一着,却是认真地去实施“遏腐扶贫”。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简要结论:在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正相关效应,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负相关效应。在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
作者介绍:夏禹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作文八:《和谐、创新与发展》2100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和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为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江西省审计厅2005年9月5日至6日,在宜春市召开了有省厅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厅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审计局局长参加的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会议上,结合贯彻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在新的发展时期审计工作如何与时俱进谋发展,开拓创新上台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江西省审计厅厅长伍自尧在座谈会上作了围绕着如何解决好“和谐、创新与发展”三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审计机关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发挥作用。**同志在中央党校作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报告中提到的10项任务,绝大部分与审计工作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已进入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和归宿的发展时期。
在冷静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伍自尧认为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很好,一是各级党政领导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审计作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各级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得到了广泛理解,审计意识也普遍被接受。三是审计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发展效果更加明显。
经过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我们形成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这个审计工作的重要原则和重要指导思想。并在这个重要原则和重要指导思想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工作。四是审计的公开透明度进一步加强。一些市县审计机关加强了舆论宣传,扩大了审计的影响。审计结果公告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做法,也推动了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五是审计整改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为避免屡查屡犯的现象发生,各级党委、政府、人大都非常重视整改工作,要求有关单位必须认真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整改效果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与此同时,伍自尧还认为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工作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显现,困难也逐渐加大。一是审计发现问题、披露问题、处理问题的难度逐步加大。二是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很多问题靠审计工作自身是很难解决的,或者短期内难以做到,审计风险加大。三是审计工作自身与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审计的公开透明度、效益审计、审计职业化建设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此外,各级审计机关还面临着一些客观困难,如体制问题、经费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又难以解决,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做长期的努力。
伍自尧在提出审计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命题的同时,提出了审计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他说:今后的财政审计,要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重点关注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细化部门预算。要加大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力度,揭露一些部门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促进政府部门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预算编制标准和定额,规范政府部门预算执行行为。另一个目标是规范转移支付。要从促进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出发,选择一些重大转移支付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投资项目审计要注重揭露和反映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防止国家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对国有企业审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把握企业的资产质量;二是要掌握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三是要注意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要通过审计揭示企业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效益低下的问题,促进科学决策、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我们要严谨细致,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真实准确。另一方面,要把审计的责任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做到能审什么审什么,该审什么审什么,审计什么评价什么,不能包罗万象,包打天下。效益审计要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作用,就应围绕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或具有指导性的重要项目进行专项审计。
审计要发展离不开管理。伍自尧十分重视审计管理工作,在这次座谈上他强调加强审计管理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一是要深化计划管理。要继续实施滚动式计划管理,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不留审计盲区。要加强审计计划全程管理,搞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搞好跟踪管理与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评比,克服计划管理中的随意性。二是要重视成本管理。要制定审计成本控制指标。三是要细化质量管理。要把好审计质量控制关,做到严谨细致。四是要统一信息管理。今后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五是要强化文书管理。要注重文书质量,提高公文处理水平。
会议气氛和谐、热烈、紧张有序。与会的各设区市审计局长围绕厅长伍自尧的讲话精神畅谈了各自的工作和设想,省审计厅副厅长余先仕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作了周密部署。这次会议得到了宜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市委书记宋晨光、市长杨宪萍分别到会并看望了与会代表,更彰显出审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融洽、和谐。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作文九:《论发展与和谐》9400字
论发展与和谐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社会管理教研部 472000)
1、发展与和谐;
2、和谐发展概念的界定;
3、和谐发展的国际比较;
4、和谐发展,功在千秋;
5、和谐发展的实质;
6、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
7、和谐发展的对策;
8、和谐发展与社会制度理性化
[摘要]发展是事物不断完善的过程,和谐是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更加人性化的发展。和谐发展就是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进步、思想文化活跃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更应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圆满完善性。
[关键词]发展;和谐;政治民主;社会进步
1、发展与和谐
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能否实现和谐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量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使劳动力质量得不到提高;大量使用本国的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口换取外汇,使污染物大量排放;为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刻意压低本国劳动力报酬,使本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发展是事物内在的潜能的展开和实现过程,是事物不断地趋向圆满和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发展”的喜好和偏爱,也正是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的圆满和完善的信念和期待。所谓“和谐”是指在一定发展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协调、圆满和完善的关系或状态。具体表现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进步、思想文化活跃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谐是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谐是一种高层次的发展,更加人性化的发展。
在人类早期,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下,满足于饮食男女这种最基本的需要,和睦相处,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田园式生活,这种生活看似“和谐”,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在缺乏技术、知识和教育的条件下,人的一切活动及其各种关系的发展都受到了自然力和社会力的严重的制约,人们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必然性的支配,自由的程度很低,也是很不协调;生活十分困难,水平极其低下,生活并不完美。因此,落后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发展,不仅仅是要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提高活动效率,而是从根本上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亦即为了人的生命
潜能的充分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精神的全面提升,并使人自身和周围世界都充满人性的光辉。发展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和谐才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有大小快慢之分,和谐也有程度高低之别,人类社会不存在绝对和谐或绝对不和谐。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在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等许多重大发展问题上得到了不断深化和不断提高。在特定时期,具体发展具有针对性,这是社会阶段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当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须立足于整体看发展,进行各方面关系的全面协调,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圆满完善性,这是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2、和谐发展概念的界定
关于和谐发展,我从两方面做一些讨论:一是对概念的界定;二是和谐发展的国际比较。从概念上讲,和谐发展具有持续性、综合协调性和人的满足感三个基本特性。
2.1和谐发展的持续性
所谓“持续性”,指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就是不断改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满足大多数人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对环境的适度要求的过程。同时,对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保持在其再生速度的限度之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保持在生态系统平衡所允许的限度之内。
2.2和谐发展的综合协调性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如果把“人类生存与发展”看作一个大系统,那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就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
大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子系统发生变化,并对整个大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事实证明,只考虑经济增长而忽视由其引起相关系统的变化,必然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结果反将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只有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2.3发展与“人的满足感”
或许“人的满足感”是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特性。作为和谐发展主体的人类,首先追求的是幸福,只有让大多数人甚至全体人群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都能够生活在自由幸福的氛围之中,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和谐的发展。一个人只有感到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感到幸福,而一个人只要别人所具有的他也都能或可能具有,就能感到满足。因此,和谐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条件可能得到其他每个人所有的一切,这样的社会就可能更加容易满足,其成员也就越来越感到幸福;假如有任何一个人感到在他周围存在另外一些人享有比他更优越的生活地位,享有比他更多的特权,那么,他就既不可能满足,也不可能幸福,即使按他的社会地位和目前的生活条件与过去相比已经提高了一大截,他也可能不是幸福满足的。满足,是人类欲望和能力的平衡,但不是象传统道德告诫我们的那样,是一种出于自然的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和谐感。如果有人凭借这种欲望和能力而侵害到其他人,如果一个社会制度纵容或庇护这种侵害,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和谐的,它所追求的发展也肯定是不平衡的。幸福在于满足,满足在于自由,
自由在于平等,而平等产生于民主。人如果不能自己为自己做主、不能相对平等地生活在同一个组织之中、同一片蓝天之下,共同地享有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果,那么,对大部分人来讲就不会享有自由,也不会满足,也不会有幸福。或许某些组织和个人能够凭借强权或不平等制度获得一时一地满足,但是这种侵害和剥夺他人满足的满足,总归是要归还的。因此,人的满足感是和谐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发展的主旨。
3、和谐发展的国际比较
从国际比较出发,和谐发展既有国际间的共同指标体系,也有国别间的不同要求。关于这一点,国际社会间己有了一些共同的标志,值得我们借鉴:
(1)结构协调:一是指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系统的各子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二是四个子系统之间的要素协调;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系统内部结构的整体协调。
(2)层次协调: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表现在微观层次上,也表现在宏观层次上,四者要协调发展,既要抓微观协调,也要抓宏观协调。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政策中关于“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政策主要反映了微观协调,而“三同步”(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则反映了宏观协调。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的统一才是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空间协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协调,当前举
世瞩目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国际协调来解决的环境问题,为此,国际成立了许多协调组织和机构;二是地区协调,当前我国面临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就是一个需要通过地区协调来解决的环境问题;三是社区协调,包括城市社区、集镇社区、农村社区的各自协调与相互协调。
(4)时间协调:人类生存与发展是一个带有时间标志的过程,又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从协调到不协调再到协调就是一个发展中的周期。在周期内存在着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对立统一。经济的发展具有可逆性特征,如我们可以在一个废墟上重建一座新的工厂;而常规能源与环境的发展则具有不可逆性特征,如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一个物种灭绝以后不可能再生。从时间的本质意义上看,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和谐发展,功在千秋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其意义十分重大。
4.1和谐发展是我国工业改造的重要方向
工业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数十年间,我国工业增长将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工业用能源和资源亦将随之增长,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防治与工业发展的矛盾将十分突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在过去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些企业设备
陈旧老化,技术落后,能源和资源消耗高,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有少部分企业进行了较全面的技术改造,而真正达到技术先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则很少。因此,老工业企业改造将是我国的一个长期任务。
4.2和谐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的社会不是健全的小康社会。健全的小康社会实质上是多重目标的,它除了要求经济收入、能源消费数量及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外,环境生态目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环境污染的控制程度、城市和农村环境质量的提高程度、自然生态恶化趋势的缓解程度等。而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走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4.3和谐发展是社会变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变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样,保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变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资源价格体系和市场体系,改革过去那种“产品高价”、“原料低价”和“资源无价”的扭曲现象,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作为生产力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溶入国际社会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在保护环境中利用外资、在利用外资中保护环境,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借鉴那些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的国家的社会民主政治制度,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缺乏民主、集权与专制的社会里,很难想象会有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很难想象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4.4和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能源和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随之而产生愈来愈严重的区域及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会发生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会遍及全球,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已成为没有国界的全球性问题。这也是人类社会至产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和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而且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地稳定全球气候,也不可能靠某一个国家的单独行动,在全球范围内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
4.5和谐发展是我国仅有的选择
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生存与发展之本,如果破坏了这个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为发展提供的空间有限,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保证子孙后代的永续使用。而环境问题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不能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和模式。不能采用那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这种短期看得见的“效益”将很快消失,而后果是经济发展受阻、人居环境恶化。
5、和谐发展的实质
和谐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弱化、消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消极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和发展其积极关系,从而实现四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概括为:(1)人口规模及增长率维持
在经济、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2)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人口增长、劳动就业、人们消费水平相协调;(3)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自然资源基础得以维持和加强,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要以不破坏其再生机制为前提;(4)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要在环境容量之内,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5) “和谐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发展,但在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着力解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不和谐因素。
6、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
建国以来,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曾经走过很大的弯路:建国初到60年代中期,在矿产资源利用上我们是盲目的、无序的、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在环境方面,我们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口号下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砍伐森林大炼钢铁,开垦草地、湿地、荒山广种粮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发展工业不考虑环境问题,造成严重的固体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在人口问题上,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造成严重的人口压力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奉行斗争哲学,一部分人专另一部分人的政,人人自危,稍有不慎,都可能成为专政的对象;经济建设上好高骛远,盲目追求高速度。这一时期我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工农业产值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国际水平,是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增长主要来自高积累,是以抑制消费为代价的。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是无产阶级**期间,各种秩序被破坏,是共和
国发展中严重曲折的十年。按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说法:“**”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78年到1981年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在徘徊中前进,拨乱反正,实现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变,改革开放开始起步:探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初步改革,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此后,我国的发展逐渐摆脱了政治挂帅的高压,虽然仍然有不少曲折,但是基本上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在中共十三大会议上,还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GD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相继列为基本国策,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并采取了许多措施,在控制人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改善治理生态环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目前,这种不协调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存在的问题仍是十分严峻的。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
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其后果是:第一,人口过快增长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并影响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绝对差距还在拉大;庞大的人口规模构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沉重的负担;第二,资源供需前景不容乐观;第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我国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及土地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野生动、植物品种数量不断减少,濒危及面临灭绝的物种数量急剧增多。
7、和谐发展的对策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已逐步认识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上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建立了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这些政策制度在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强化这些政策对于保扩和治理环境的导向作用。
7.1增加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例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实现环境目标全部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环,同时又是制约环境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环境欠帐太多,如果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帐难清,新帐又欠,势必影响国民经济
的发展。因此,适当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在增加环境保护资金的同时,应注重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的效益。
7.2能源价格市场化是改善我国能源效率和提高能源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价格,不仅可以鼓励设资者对能效高、成本效益好的节能技术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也有利于节能工作由管理措施向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的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节能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尤其是合理的能源价格,可以真实的反映节能项目的效益,而节能项目的效益又是选择节能项目的前提。
7.3改善对节能投资的管理方式,拓宽节能投资渠道,形成一个鼓励对节能项目进行投资的机制
如建立专门的节能投资基金、为提供节能投资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实行资源税、能源税、所得税及财产税的减免优惠政策等。把节能工作推向市场,建立和完善节能项目管理、投资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实施、独立核算及核查验收等制度,使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及时得到反映,确保效益好的节能项目能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7.4以先进的防治技术为基础,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实现控制污染
应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低投资、低运行费用、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与装备的研制。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达
到既节约能源又防治污染的双重效益。如:采用低污染的燃烧技术、推广和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发展工业和民用型煤、开发各种洁净煤技术等。另外,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经较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
7.5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发展我国的环保事业,使我国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此外,还应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和社会风尚。
8、和谐发展与社会制度理性化
并非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有些十分富裕的国家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就是明证。这说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经济发展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我们要认识到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与质量。这就是说,和谐作为一定制度框架下的一种状态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不和谐、不安定的国家能够使得经济迅速发展。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形成的关键,是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和价值的分化造成了社会冲突和社会失范,传统的利益协调方式和价值体
系解体,社会矛盾不断加深。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进行社会重组,构建新的社会团结,防止社会排斥和社会分裂。事实上,我国现阶段就存在着涂尔干所描述的现象。
那么,如何在效率和平等之间做出选择呢?有两种观点:均衡论和非均衡论。执均衡论者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使资本和劳动的逆向运动,不仅能使各市场主体充分展示效率,社会不需要付出总体效率的损失,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实现整体繁荣;非均衡论者认为,由于经济增长中的效率和平等不兼容,市场经济的力量一般趋势只能扩大差异,他们强调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重点产业,依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当然也有执调和论者,如威廉姆斯(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收入差异将会扩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收入差异会趋于收敛的倒U型曲线;理查德森(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失效引起过度的分化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干预的目标在于寻求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效率和平等的结合点。我认为,无论是个人收入差距还是地区收入差距,应该以和谐作为一个临界点,在差距未超过承受能力时,也就是未破坏和谐的状态下是不损害效率,或者说是较少损害效率,一旦超过一定的界限,破坏了社会的平衡与和谐,必然影响经济效率的发挥。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按照这
样的高消耗的发展,在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的自然资源体系已经无法持续地提供支持。
人与人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数量与质量的不和谐引发许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诚信缺失;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就业压力持续加大造成失业增多;群体性突发事件上升等。这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是违背了发展的共同性本质,二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不能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市场,反过来制约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三是差距过大超过居民承受能力,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自然也就没有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
要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调和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人与人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迷失了经济发展的目的。针对这些问题,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谋求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当然,历史已经证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机制,为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激励机制、平衡机制和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促进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力。赫兹伯格(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认为,工资、工作条件、个人生活等经济因素属于保健因素,这
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满足不会起到什么激励作用;而工作本身的成就、社会认可、工作环境、责任伦理等因素才是真正的激励因素,这些因素的满足才会使职工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诺斯(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种有效的组织能够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财产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的活动,这种刺激会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正是构建这样一种制度环境。以民主推动发展,以法治维护产权,提高效率;依靠诚信制度鼓励合作,达到共赢,避免因诚信不足使国民经济走入展困境;通过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规则激发社会活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都涌流出来。
平衡机制维护和保持社会各种经济力量之间的协调、稳定。从社会均衡发展方面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分化、地区分化、收入分化,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反映社会不平等的程度的基尼系数还在提高,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范围。这种分化不仅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而且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构建一个无论在资源配置上,还是在财富分配上都公正合理的平衡机制是和谐发展的应有之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展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长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特别是为民众提供自我发展的能力。按照阿玛蒂亚?森的观点,当下层民众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水平、
健康水平以及就业之后,他们就可以自食其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也因此变得和谐有序。
约束机制规范各种经济行为。约束机制的构建不只是指对自然界的索取行为的约束,也包括对任何有损于和谐发展的行为的约束,如防止高收入群体和既得利益者的行为对中、低收入群体、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伤害,以及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等等,推动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真正实现。
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76号
作文十:《和谐与发展同步》5100字
-县局长论坛
_ 编辑:邓小栗 (eg io inhs o n dnxa 『 r rsgvo ) @o
和谐与发展同步
文 口丘 育 定
处于经济 改革和 快速发展 前沿 的广 东省广 州市番 禺区 ,面对
劳动 关系领域 出现 的一些新 情况新 问题 ,强化 服务和监 督职 能 , 通 过一 系列行 之有效 的措施 ,引导全 区劳动 关系朝着规 范有序 、 公正 合理 、互利 共赢、和谐稳定 的方向健康发展。
番 禺 区位 于广 州市 南部 、珠 江三 角 洲 腹地 , 辖 区 面积 7 0 平方 公 里 ,现 8余 有 工 商 注 册 登 记 企 业 2 余户 ( 含 个 万 不 体 工商 户 ) 从 业人 员1 0 万人 。 , 0余 近 年来 ,随着 《 动合 同法 》《 劳 劳动
番 禺区 现 有 省示 范 企 业 4 ,市 劳动 关 家
系和 谐 企业A 1 家 、A 级2 家 、A A 级 9 A 6 A 级 1 家 ,示范 区5 。 2 个
样板 , 以点 带面 。把 企 业文化 建 设 列入
创 建和 谐 企业 的重 要 内容 ,及 时发 现 、 培养 和宣 传 先进 典 型 ,总结 推广 其 经验 做法 ,让 企业 学 有榜 样 、赶 有 目标 ,推
以企业文化引领和谐
企 业 文 化 是 社 会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动和 谐 劳动 关系 创建 活 动扎 实 开展 。 目 前 ,全 区企业 特 别是 大 中型 企业 对 企业 文化建 设 已形 成共 识 ,按 照 企业 文化 的
内涵和 要 求 ,结合 企 业 实际 ,制 定 本企 业 文 化 建 设 规 划 ,做 到 长 计 划 、 短 安 排 ,努 力 打造 符合 时代发 展要 求 、 具有 本企 业特 色 的企 业文 化 品牌 ,不 断 为员
争 议 调解 仲裁 法》《 会 保 险法》 社 等法 律 法规 的先 后 出 台实施 , 以及 受相 关政 策 调整 、 国际金 融危 机 、人 民 币升 值等 因
素 影 响 ,劳 资 纠 纷 一 度 出现 “ 喷 ”现 井 象 ,突 发 事件 明显增 多 ,给地 区经济 转 型 发展 带 来诸 多 不利 影 响 。对 此 ,番 禺 区党 委 政府 高 度 重视 ,人 社局 和 有关 部 门 形成 合 力 ,创造 性 地 开展 工作 ,有 效
部 分 。其 内容 包括 :经营 哲学 、价 值观 念 、企 业精 神 、企业 道 德 、 团体 意 识 、
企 业形 象 、企业 制度 、文化 结 构 、企业
使命 等 。其 功 能有 : 导 向功 能 、约 束功 能 、凝 聚 功能 、激 励 功能 、调适 功 能 、
辐 射 功 能 等 。 因此 , 加 强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 是企 业 团结 员工 ,凝聚 力 量 ,促进 和 谐 的有 效方法 和 重要 途径 ,是构 建和
谐 劳动 关系 的基础 性 工作 。 近年 来 ,番 禺 区各级 党
委 政府 十分 重 视 引导 辖 区所属 大 中型 企业 ,特 别 是 劳动 密 集 型企业 ,加 强 企业 文化 建 设 。
一
工改 善工 作和 生 活环 境 ,使得 大 多 数企 业劳 资关系 融洽 。
控 制 和 化 解 了各类 劳 资纠 纷 突发 事件 的
发 生 。连 续三 年 ,劳 动 争议 仲裁 案件 均
在 法定 时间 内予 以调 解处 理 ,没 有发 生
以政策法规规范用工
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 法 律 法 规 是 劳
资双 方 必须 共 同遵 守 的行 为准 则 ,是 调
重 大越 级 上访 或造 成 重大 影 响 的劳 资纠 纷 ,案 发 率呈 下 降趋 势 ,促进 了地 方 经 济 的转 型 发展 ,维护 了社 会和 谐 稳定 。
处劳 资矛 盾纠 纷 的法 律 依据 ,是 构 建和
谐劳 动关 系 的关键 所 在 。从 番 禺区近 几
是积 极探 讨 企业 文化 建设 体制 机制 , 初步 建立 了企业 文化 建 设工 作制 度 。二 是积 极 引 导和扶
持 企业 文化 发展 。在 大 中型 企 业建 立各 种文 化 组织 ,为
企业 培 训文 化骨 干 队伍 ,有
年发 生 的劳 资 纠 纷看 ,8 % 上是 因用 0以
工不 规范 引起 的, 且大 多数 是新 的 人 力
资源 社会 保 障政 策法 规 颁布 前 的历 史遗
留 问题 ,如 ,有 的 企业 未依 法 与 员工签 订 劳动 合 同、 与员 工签 订 劳动 合 同的 内 容不 全 面 、未按 政 策规 定 为 员工参 加 社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劳 资 矛 盾 日益 复 杂 ,呈 尖锐 性 、群体 性 、突 发性 趋 势 , 只 有 不 断 创 新 调 处 机 制 和 方 法 ,才 能 及 时 、 有 效 地 化 解 。 在 总 体 思 路 上 ,番 禺 区实 施 了 “ 地 分案 、 巡查控 案 、调解 销 属 案 、仲裁 办 案” 的十 六字 方针 。
条 件 的 企 业 还 设 置 了 图 书
馆 、数 字 电影放 映室 等 ,丰 富 企 业员 工文化 生 活 ,让 企 业 员工 寓 教于 乐 ,陶 冶思 想 情操 。三 是注重 抓 典 型 ,树
会保 险 、拖 欠 员工 工 资、 外 资企业 未 按 我 国 的劳动 法 律法 规进 行 用 工管 理等 。 还 有 少 数 企 业 因 经 营 困难 而 倒 闭或 转
产 ,一 些建 筑 工程 层层 发包 、用 工管 理
201 2 O6
墨 堡 垦 I
进 行巡查 , 对存在违
法 用 工 的企 业 发 送 催办 通知 书1 6 、 0份
限 期 整 改通 知 书 6 O
9余 人 ,村 ( 区 )劳 动争 议 调解 员约 0 社 5 0 。在 日常 具体 工作 中 ,始 终 坚 持 0人
“ 六个 结 合”, 即属 地管 理 与部 门联 动相 结合 、全面 抓 与重 点抓 相 结合 、经 常抓 与突 击 抓相 结 合
、巡查 防控 与应 急处置 相 结合 、依 法行 政 与创 新方 法 相结 合 、
份 、行 政处 罚8 。 起 三 是 在 大 中型 企 业 建 立 信 息 员 工 作 网
抓 队伍 建 设与抓 工 作制 度落 实 相结 合 ,
做 到 大 事 不 出 区 ,小 事 不 出镇 ( ) 街 、 村 ( 区) 社 。
与此 同时 ,番 禺区还 注重 激活 企业
络 。及 时 掌 握 企 业 用 工 情 况 ,实 施 有
效 监 管 。 目前 ,全
区 以镇 ( ) 单 街 为
劳 动保 障监察 人 员到建 筑工 地检查 用 工情况
内在 活力 ,引 导企 业 “ 立健 全 一 个组 建
位 建 立 了企 业 信 息 织 、三 支 队伍 、八 项 制度 ” 从源 头 上 , 员 工 作 网 络 和 工 作
防控和 减 少 劳资纠 纷 ,把 矛盾 化解 在 企
混乱 ,无 良律师 和 不 明身份 人 员挑 动员 工 闹事等 。 由此 可 见 ,构建和 谐 劳动 关
系 ,必 须从 源头 抓起 ,依法规 范企业 用
工行 为 。
制度 , 辖区大 中型企 业劳动用工 情况做 业 内部 ,促 进 企业 健康 持 续和 谐发 展 。 对
到情 况 明、底数清 ,大大 增强 了工作的针 建 立健 全 一个 组织 ,即企 业工 会 组织 。 对性 、及 时性 和有效 性 。
据 统 计 , 全 区 建 立 工 会 的 企 业 有 8 3 92
为解 决 上 述 问题 , 禺区采 取 有 力 番
措施 ,严格 要求 各类 企 业规 范用 工 。一
家 ,其 中2人 以上 的企业 49 家 。企 业 5 04
以机制刨新化解矛盾
随着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 劳 资 矛 盾 日 益 复 杂 ,呈尖 锐性 、群体 性 、突 发性 趋 势 ,只有 不 断创 新调 处机 制和 方 法 ,才 能及 时 、有 效地化 解 。在 总体 思 路上 ,
番 禺区 实施 了 “ 属地 分 案 、巡 查控 案 、
工会主 席 通过 选举 产 生 , 由素 质较 好 、 懂 劳动 法规 、群众 威信 高的员 工担 任 ,
做 到有 专职 人 员 、有 办 公场地 、有 工 作
是 加 大 政 策 法 规 的 宣传 力 度 。每 年 将
《 动法 》《 动 合 同法 》《 劳 劳 劳动 争 议 调 解仲 裁 法 》《 成 年人 保 护法 》《 业 促 未 就 进 法》《 会保 险法 》以及新 出台 的地方 社 性 政策 法规 汇编 成 册 ,印 发给 各企 业 ;
经 费 、 有 工 作 制 度 。建 立 健 全 三 支 队
伍 ,即 劳资 矛盾 纠纷 调 处队伍 、经 常性 思想 工作 队伍 、文化 宣传 活动 队伍 ,使
调解 销 案 、仲裁 办案 ”的十 六字 方 针 。
在硬件 建 设 上 ,全 区投入 10 余 万 元 , 00 其 中 区财 政 投 入 5 0 万 元 , 按 统 一标 0余
对普 遍 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分 类 整理 和解
读 ,并 以问答 形式 在番 禺 日t T 登 ;每 ' t f  ̄
矛盾 纠 纷有人 管 , 思想 工作 有人 做 ,文
化宣 传活 动 有人 组织 。建立健 全 八项 制
年 与有 关部 门组织 两次 大 型人 力资 源社 会 保 障 政 策 宣 传 咨 询 活 动 , 印 制 宣 传 单 ,并 在 区每 周两 次和 镇 ( )每 年两 街
次 的人 力 资源 招聘 会上 派发 。2 1 年 , 01
准 建 设 了2 个 劳 动 争 议 仲 裁 庭 。 其 中 1
局 本 部2 ,镇 街 劳 动 争 议 仲 裁派 出庭 个
度 ,即 劳动 工资集 体 协 商制度 、劳 资形 势定 期分 析 制度 、 劳动 安全 和工 作环 境 检查 制度 、 谈心 谈话 制度 、表 彰 激励 制 度 、互助 帮 困制 度 、培 训教 育制 度 、文
l 个 ,并在 各 村 ( 区 )设 立 了3 0 9 社 0 余 个 劳 动 争 议 调 解 室 。 在 管 理 上 , 建 立 完 善 了 劳 动保 障监 察 “ 网化 ” 理 工 两 管 作 , 即 “ 向到边 、纵 向到 底 、 责任 明 横 确 、管 理 到 位 ” 监 察 工 作 网格 和 “ 的 信
息 准 确 、数 据 齐 全 、 资源
番 禺 区人社 局 组织 人力 资源 社 会保 障政 策 法规 宣讲 团 ,分 片对 企业 负 责人 、企 业 人 力资源 管 理 负责人 开 展百 场万 人 宣
讲 培训 活 动 ,大大 增强 了企业 规范 用 工 意 识和 员 工依 法维 权 意识 ,使 劳动 合 同 签 订率 、员工 社保 参保 率 大幅 提 高 。二
化宣传活动制度。因
(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组织部副
部长 ,人社 局党 委 副书记 、局长 )
共 享 、管 理 到位 ” 的信 息 系 统 。 利 用 劳 动 保 障 监 察 业 务 软 件 系 统 采 集 的 信 息 和 区 内 各 职 能 部 门 的 信 息 资
料 , 动 态 监 控 企 业 的用 工 行 为 。 在 队 伍 建 设 上 , 全
是 加大 人 力资 源社 会保 障 政策 法规 执 法 检 查力 度 。为 不 断适应 日益复 杂 多变 的 劳 动 保 障 监 察 工 作 形 势 ,采 取 日 常巡
查 、突 击 巡查 、重 点巡 查 、联 合巡 查等 灵 活多 变 的巡 查方 法 ,重 点加 强对 辖 区 3 人 以上 企业 的用 工监 察 ,及 时发 现和 O
区 有近 10 的 劳动 保 障 监 0人
察 队伍 , 各 镇 ( ) 有 1 街 0
严肃 处 理违 法用 工行 为 。2 1年 ,组织 01
劳 动保 障监 察 大 队对所 属 3 人 以上 企业 0
人 左 右 的 劳 动 保 障 监 察 队 伍 , 全 区 有 专 兼 职 仲 裁 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作文和谐和谐与发展话题作文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