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什么 有教无类的》2700字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什么 有教无类的
释义:教:教育;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什么,欢迎阅读。
基本信息
【拼音】yǒu jiào wú lèi
【出处】《论语?卫灵公》
【原句】子曰:"有教无类。"
【释义】教:教育;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指教育。
【结构】紧缩式
【词语色彩】褒义。
【押韵词】食不遑味、凤冠霞帔、为山九仞
【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详细解释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
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成语示例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体系。
◎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因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
成语另解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
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
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这个观点,是谢质彬先生在1989年第11期《文史知识》提出来的。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什么 有教无类的]
作文二:《有教无类的智慧》1800字
有教无类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最闪耀人性光辉的传统智慧,为我国人民大众享有公平教育机会首开先河,为我国优秀儒家文化的千年传承做出了重要功绩,为我国文明成为东方明珠贡献了独特基因。但是,我们对有教无类智慧历史价值的理解存在争辩与局限,所以要准确把握有教无类智慧的思想和内涵。
有教无类智慧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学在官府是奴隶社会的传统,有教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贵族以外则无教。随着春秋晚期奴隶社会王权衰落,奴隶主阶级分封和宗法制度失序,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天下大乱,以致“官学”渐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境况。作为封建地主阶层的孔子,家道衰败使他产生迫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有强烈的济时救世精神。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让“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什么是有教?一是有教的机会,即强调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受教育的公平性。二是有教的课程,即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李充解释“四教”为: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以文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其节,信以全其终。三是有教的目标,即仁智勇的君子,后来经孟子发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成为中华伦理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所以有教是公平之教,是文行忠信之教,是仁义礼智信之教,是成就君子人格之教,是每个学人都向往之教。
什么是无类?一是教育的对象无类。没有贵贱、贫富、智愚、地域、年龄的区别。二是教育的学制无类。夫子设科,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自行束修以上,未尝无诲,且诲人不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提倡自觉自知,自强自重,止于至善。三是培养的人才无类,经过教育都能成为君子。愚者能智,恶者能善,不肖者能贤,贱者能贵,贫者能富,从而改变世袭社会里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的现状。所以无类是无世袭之类,无天生之类,有教就可以打破有类,就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可以实现理想和抱负。
有教无类是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有教无类培养具有君子完满人格的人,人人都能成人,人人都能为仁为善,人人都可成为君子,或者人人都在成为君子的路上。有教无类是一种昭示,一种指引,使人人都为拥有君子人格而努力学习,努力成长。有教无类作为教育智慧,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的能力、弘扬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展示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有教无类是一种政治智慧。春秋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社会处在分化大变革时代。如何建立合理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对于重建政治生态和社会价值体系就尤为重要。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为社会分化提供了一种“从身份到契约”的转换机制,为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创设了稳态运行的基础与环境,逐渐形成主流的政治认同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和族群关系准则,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种开放、自由、平等、流动的社会分层机制,机会均等,从先赋转为自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实现自由流动。有教无类作为政治智慧,让每个人都能从身份社会转向契约社会,本质上是人的解放,是用法治取代人治,用后天努力取代对先赋特权,使社会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异质体系,使全体国民享有共同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理想。
有教无类是一种文化智慧。中华各民族之间长时间、多层次、反复进行的族群、政治、文化的互动中,有教无类促成了一种“重文化关系而轻种族关系”的共识,使各民族共同接受华夏核心文化的秩序规范并传承千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中华一家亲的族群融合本质是一种政治、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合。有教无类作为文化智慧,使两千年来的中国在面临多民族文化的竞争、政权交替时,族群仍融合,文化仍承续,呈现出文化为本体,政治为功用的社会发展格局,这既是中国模式,也是中国智慧。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有教无类作为一种中国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样例意义。国际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经济的竞争,更是政治文化的竞争。科技经济竞争是一种硬实力的竞争,政治文化竞争是软实力的竞争。没有硬实力,一打就跨,没有软实力,不打自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国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精神家园,文治武功内外兼修,修得中国胸怀、中国视野和中国本领,修得治国平天下智慧,以中国类同实现天下大同。
作文三:《儒家的有教无类》1300字
儒家思想之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子曰:“‘有教无类。’”意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
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1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作文四:《有教无类的意义论文 》9800字
“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
语文组:杜军
【内容摘要】孔子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实践了其他文化传统早期教育形式中所不具备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和搜集大量相关的研究著作与文章,吸取各家观点,反思和讨论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更能稗益于现今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
【关键字】孔子;有教无类;素质教育
作为主导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有着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中,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开山之祖——孔子。孔子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中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在数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实践了其他文化传统早期教育形式中所不具备的“有教无类” [1](《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对中国教育与文化主流价值在历史流变中的型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在多元化的轨道上高速运行,今天我们再来反思与讨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的价值层面,不仅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两千年前那段历史的真实,而且更能稗益于现今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
一、“有教无类”的社会根源
梁启超曾说:“凡思想皆应时代之要求而产生,不察过去及当时社会状况,则无以见思想之来源。”[2]因此,要研究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的产生之源,必先要考察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西周时期,贵族不仅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也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能有受教育的机会。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化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加速了学术下移的过程,为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机会。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变化都可追溯到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春秋时期,由于铁制生产工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下层民众的劳动技术和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提高,个体农民和私营个体手工业者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引起某些传统观念的动摇和某些新思想开始萌芽、生长。随着人的地位不断上升,传统的天人观念和民神观念逐渐淡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随着个体农民及手工业者社会地位的上升,他们逐渐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为春秋时期文化下移提供社会空间,客观上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其次,在政治上,进入春秋时期周天子逐渐衰微,诸侯、卿大夫势力的不断壮大。《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3]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辖地千里,有大面积的公田,有实力进行战争。天子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公田渐渐也承担不起无休止的战争,到了春秋后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后来,卿大夫采邑的公田也难以支撑战争了。由于周王权失坠,使得文化教育不再为少数贵族所垄断。那些原为周王室服务的文化官员,由于战争影响或者是宫廷内争,流落于民间,降为士庶,他们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随之下到民间。士阶层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或建立学派,除了自身致力于学术研究之外,还需要培养一批学生继承和发展其思想学说,实现其政治意图,孔子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他充分认识到人的价值及地位,创办私学,以“有教无类”相号召,极力把文化教育向民间推广。
二“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人观念和民神观念的重新定位,使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充分的肯定,人一旦从天或神哪里获得了解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存在,接着,人性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和探讨过
人性问题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传统的重“人”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4](《论语.阳货》)这一较为科学的人性论命题。其“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他的人性论的逻辑展开。
所谓“人性论”是说人的天生本性相差无几,人之所以有圣凡、智愚的差别,由于后天学习的不同而造成的。这里隐含着一种在先天本性上人人平等的思想,而这正是人人都需要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这种立足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论,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缘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践的观念支配下是不存在的,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既然人性是相近的,那么人人都应有受教育的能力。“性相近”说明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习相远”说明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孔子正是基于这一基础忠诚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精髓。
三“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
孔子在其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一般理解为教育对象不分类别。历代先贤对于“类”字,则各有所见,说法不一。孔子对于“类”字教学实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广招学生
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使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呈“学在四夷”之变,官学渐趋衰微,私学兴起。兴办私学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教育的贡献之一。孔子办学,申言“有教无类”。他认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 (《论语.述而》)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及地域之别,理当热心教诲。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墉、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革食瓢饮的颜渊。从地域分布上看,有北方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吴人子游。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办学所收学生成分,十分复杂而又良莠不齐。孔子办学所收学生既多且杂,足以说明孔子私学收纳对象范围之大,这与“学在官府”相较,无疑是一大进步。
(二)施教于君
孔子的弟子虽多来自贫民家庭,更有很多名震一时的国君贵族前来向孔子讨教治国安邦的策略。相传鲁定公、齐景公、卫灵公等人向他请教政治、礼仪等治国安邦问题,孔子都认真给予解答。《论语.为政》中记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6]意思是说,鲁国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才能让百姓恭敬、尽忠又能相互勉励行善,孔子回答说:“对待老百姓态度庄重,他们就会你敬重;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对你忠心;你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勤勉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想为国家培养更多有道德,有才能的“士”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更看重对当权者的教育,建立了开明、仁和的统治集团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施教于民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对民众进行教育。《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来到卫国有所见,就感叹“人口稠密呀”,学生冉有问他“人口多起来,又该怎么办”,孔子说“使人民富足”,“富足以后,又怎么办”,孔子说“教育人民”于是便有了孔子关于治国安邦“庶、富、教”三部曲的著名主张。[7]他告诉自己的学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8](《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君子学道义主要是为了帮助别人人,而小人学习道义是为了容易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孔子学生子游的话。由于当时实行礼乐教育主要是针对贵族的,当子游将礼乐教给一般百姓的时候,孔子玩笑说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哪里还用的着施行礼乐教育。但随后他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对身边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由此看出孔子赞成子游的做法,认为君子应该将所学授于人。
孔子不仅要求当权者应教育管理自己的子民,有才学的人要将所学授教于人,他自己也直接教育帮助普通百姓。他的教育空间也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他的教育范围也不局限于其弟子之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论语.子罕》)。有一回一个农夫向孔子提问,他那问题孔子没有现成的答案,孔子就从问题的开头和结尾来反复引导他,让他自己得出了问题的解答。于此也可见孔子对于劳动群众来求教者也是充满耐心和仁爱。
无论前人对“有教无类”做什么样的解释,“有教无类”的本义都是在教育对象上顺应时代潮流,打破等级界限,使受教育权利下移,及于平民,惠及四夷。
我们今天能够体会的意思是:“有教无类”乃不分“类”,即不分阶级、阶层、年龄、智力、地域、民族。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为社会低层的人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体现大众化教育的原始形态,而大众化教育是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的特点之一。由此可见,产生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的“有教无类”思想具有一定时代先进性,时至今日对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四、“有教无类”的进步意义
教育必然要制约于一定社会的社会文化之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想要在等级制的社会中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是很难办到的。孔子办学虽然将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阶层,但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哲学家巨亚明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包括了人群的一半,只有男人,女子不在内。”[10]孔子的授教对象中不包括奴隶和妇女。而且孔子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他曾把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1] (《论语.阳货》)这说明,孔子扩大教育对象是不彻底的,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只能算作是一种理想。
这说明,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并不彻底还只是处于萌芽时期, 但将这种教育平等思想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来看,它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
(一)它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制度
孔子私学的设立,宣告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制度的破产。从此以后,大批的贫贱之人接受了原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礼乐文化教育,其中许多人成了扬名天下的显士。如,“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狙也,学于子夏。高河、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拒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经过孔子、墨子等学者的教诲,成为天下名士显人,这一事实,一方面证明了教育对塑造人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废除贵族教育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它推动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孔子办学四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之士。孔子之后,许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聚徒讲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普及工作。孔子的弟子曾子,十六岁拜
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不仅如此,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名、农诸家皆立私学,聚徒讲学蔚然成风。这说明孔子的办学模式及其教育平等思想到战国时已为众多学者所效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正是他们,为谋道不谋食的中国古代早期的知识分子阶层—
士补充了新鲜血液,并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春秋时期,周边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较中原地区落后,因之被中原地区的贵族称之为异族非类。但是,孔子对他们却无卑视之意,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2] (《论语.颜渊》)认为他们同样可以接受礼乐文化教育。如,樊迟问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去也。”[13] (《论语.子路》)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14] (《论语.卫灵公》)因之,孔子冲破世俗偏见,把教育普及于蛮夷之邦。孔门弟子有许多人是来自于蛮夷诸族。这种在教育上不分华夏与蛮夷的民族平等精神,对于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形成统一的民族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范文澜称赞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是表现了汉民族在文化特点上的某些精神形态,影响了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各族,在汉族与各族之间起着精神联系的作用。”[15]
在经济、文化不发达,新的社会制度风雨飘摇的历史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提出,不仅对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对中国现代教育亦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价值与现代意义。
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洋思经验”是得到专家肯定且全面推广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习“洋思经验”的热潮。洋思经验是现代的、本土的、原创的,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尤其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提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有教无类”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虽然各有内涵,但比较之,不难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人的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和事,它们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本质的观点。洋思办学这一理念正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是孔子思想的全面尝试与实践。 洋思中学本是一个师资三流、设备三流、生源三流的偏僻、落后、薄弱的农村学校,而经过27年的发展,现在却挺进了城市。从现代科学教育的角度诊证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不是虚幻的,是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教育理想与目标。
“洋思经验”是丰富多彩的,孔子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由于洋思人能古为今用,有机融通中国教育先哲孔子的古老而科学的教育思想,并把其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学校才得以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由落后而先进,成为中国普教系统的排头兵。
总之,孔子是一个富有平等精神的教育家,虽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教育平等的主张,但他在办学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已明显带有追求教育平等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孔子之前是没有的。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提倡教育平等的第一人。
四、“有教无类”与素质教育
“在古希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教育思想家和哲学家们,不乏对人性及其可塑性的认识,第一、人性的可塑性由于人本身的严格等级而有着严格的界限,哲学家、武士、平民相互之间不可逾越。第二、认为不仅教育不能改变人际间被后天所设定的这种严格的等级结构,而且社会中的奴隶甚至连“人”的身份都没有。”[16]显然,这是在一种严重的不平等条件下产生的教育观念。虽然孔子也对人的等级有着严格的界限,并且认为不同等级的之间的礼数都是不可逾越的,但“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与西方古典教育理念的不同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教育理念不仅在一种“小传统”范围内,而且对教育对象之“类”的超越,其思想对今天我们的社会大力提倡的平等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样板。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全员性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教育。由此可知,全员性又可以被称为素质教育的公正性。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如此。
承认和保护公民受教育权政治权利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但是教育平等的思想却在古代社会就已经萌芽了。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追求教育平等的倾向,不仅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一)从天赋素质看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的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过
既是一个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的程,
过程。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17]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且重视每个人在性格、智力、能力、品德、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教无类”含有不论智愚,也不论善恶,只要虑心求教,都给予热心教导之意。事实的确如此,孔门弟子,从天赋素质方面看,有“闻一知十”的颜回、愚笨的高柴、迟顿的曾参,从性格方面看,有偏激的撷孙师、卤莽的子路,孔门弟子天赋素质不尽相同,性格各异。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就也就是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孔子的五个弟子分别向孔子请教“仁”的解释,孔子作出了五种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这五个人的学识、志向、性格、理解力等各不相同,孔子的回答是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发的。又如冉有与子路都分别问过“闻斯行诸,”即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要马上去实行呢,孔子的回答不同,由于冉求个性过于“退”,即办事不果断,他就设法以“进之”,让他马上实行,而子路个性过于“兼人”,即争强好胜,他就设法以“退之”。让他先请示父兄再说 。不仅如此,孔子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论语.述而》)他强调教师所讲解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举一反三,那么就不应当再给学生讲更多的东西了。他反对把教学当作一个简单的灌输过程,反对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机器。孔子的教育思想突出地将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来对待,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来看
“有教无类”含有一视同仁之意。孔门弟子德才贵贱参差不齐,孔子对他们一律平等相待。这种平等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深厚的爱与关怀中。《论语》中记载,冉伯牛生病时,他去看望。颜渊之死,对他打击极大,曾大哭一场。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从不摆老师的架子,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认为学问是没有穷尽的,自己的话也不句句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学生指出他的差错,能对他有所帮助。他在学生中提倡“当仁不让与师” [19](《论语.卫灵公》)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后人为师者永远学习的师德风范。在孔子身上没有后世所谓的师道尊严,他日日夜夜与学生在一起,亲密无间,也经常开玩笑。在周游列国到郑国时,师生失散,孔子孤零零站在城门口,被郑国人讥笑为丧家之犬。子贡把这些话如实以告,孔子不仅不生气,反而连连说:“然哉~然哉~”师生一起大笑不止,师道尊严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师生之融洽可见一斑。
素质教育理论也认为,教育应当是一种民主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合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作为现代教师,应当学习孔子那种爱教育爱学生的品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温暖阳光,它以巨大的情感影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在师生之间,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有特别意义。师生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决不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好恶去“裁决”学生,不要样样都“越俎代庖”,更不能训斥、挖苦、讥讽学生。只有师生平等合作、和谐融洽才会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探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素质教育与教育平等和推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尤其是80后的一代,很多人从小被家长宠为“小皇帝”,“小太阳”。优越的生长环境,使得自我主义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扎根发芽,“礼让”、“谦逊”逐渐被尘封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博物馆中。“孔融让梨”故事也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化石”。人格发展不健全甚至扭曲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胸无远志,不思进取,随波逐流;更有甚者性格怪癖,心理畸形。“马加爵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证明了现在人格和教育的两方面弊端。孔子的“有教无类”,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关注的焦点。这种思想,与素质教育相对照,可谓古今相通,一脉相承。但是,
遗憾的是,两千五百年后的中国当代教育,似乎与孔子渐行渐远了。唐汉卫教授指出:“素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双重阻力:一是教育评价体制的制约,二是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它象两只双向夹击的拦路之虎,挡住了孔子归来之路,使得人的发展,是以生命和健康的巨大消耗为代价,是以其他同龄人的失败为代价。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如果天资愚钝的诸如子羔、谵台灭明这样的学生生活在今天,恐怕早已被拒之校门之外,而曾参也不可能取得传道弟子的成就。[20]
现代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年度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这分明是在呼唤“有教无类”的回归。素质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刻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有教无类”主张,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扩大了教育对象,包容了个体差异,关注了人的发展,不失为审视现实问题的一个历史的、深邃的视角。重读“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让我们深受教益和启迪。
[注释]
[1]程昌明译注.《论语.卫灵公》[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71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6:9 [3]程昌明译注.《论语.季氏》[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75 [4]程昌明译注.《论语.阳货》[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82 [5]程昌明译注.《论语.述而》[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65 [6]程昌明译注.《论语.为政》[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6 [7]程昌明译注.《论语.子路》[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35 [8]程昌明译注.《论语.阳货》[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82 [9]程昌明译注.《论语.子罕》[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87 [10]巨亚明.《孔子评传》[M].齐香书社,1985:279
[11]程昌明译注.《论语.阳货》[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92
[12]程昌明译注.《论语.颜渊》[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13]程昌明译注.《论语.子路》[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39 [14]程昌明译注.《论语.卫灵公》[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62 [15]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67 [16]王新婷. 孔子教育思想、方法和现代素质教育[J].作家,2007(14):125-126 [17]同[16]
[18]程昌明译注.《论语.述而》[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65 [19]程昌明译注.《论语.卫灵公》[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71 [20]唐汉卫.素质教育:神话还是现实[J].教育科学研究.2005:9
[参考文献]
[1]程昌明译注.《论语》[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2]东方晨悟.《论语》的大智慧全集[M]. 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3]陈秀梅.简论孔子的教育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02期 [4]朱国君.《固原师专学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5.01期 [5]林语堂著.黄嘉德译.《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良才.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及现代价值[J].孔子研究,1997.01期 [7]刘金玉.试论孔子教育思想与洋思经验[J].中国教育学刊,2007.07期 [8]郭智勇.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现代教育论丛,2004.02期
作文五:《有教无类的伟人-孔子》2000字
我們的修鍊歷程,名人研究
有教無類的偉人-孔子
研究者,邱冠傑
指導老師,鄭綺瑩老師
一、孔子介紹
孔子的原名叫丘仲尼,是,現在,山東曲阜人。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所以由母親撫養成人。十五歲就立志要求學,孔子曾放棄當官的機會而遊說各國。後來,他致力於整理典籍,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及修春秋,其中【修春秋】是指魯國的史記,。
學不厭、教不倦是至聖先師,孔子的基本教學態度,從《論語》可以知道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孔子過世後,學生們到處去宣揚孔子學說,便讓孔子的思想成為安人、安邦治國的良策。
二、個性與興趣
孔子對他的鄉親或親朋好友都非常的和善,他也對朝廷非常尊敬。吃飯時,如果魚肉不新鮮,或肉切的不太好,他不吃,座位如果沒擺的很整齊,他也不坐。孔子小的時候,喜歡學祭拜神的動作。他很有資優特質,因為他有超人的記憶力,而且很聰明。總而言之,他對生活上的瑣事都很在意。他的特質有,
1.好學
2.不厭其煩的教導
3.很注重德性
4.重視得來的錢是否正當
5.想推行王者所行的正道
6.他不會怨天尤人
7.學了就用
8.不會明知故犯
9.待人溫和
10.重視祭祀以及喪事
11.重視禮貌
我們的修鍊歷程,名人研究
12.重視日常的瑣事。
三、努力的過程
孔子十五歲所讀的鄉黨小學教的「詩」、「書」、「禮」、「樂」已不能滿足他,所以便出外學習這四種經典。所以仲尼(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第二),意思是說,他自從十五歲起就開始對學問感到熱烈的愛好,二十七歲時,他向郯子學習古時候官位制度,二十九歲時,他向襄學習琴藝,三十歲時,他就能靠自己做對的事。他在齊國時聽到優美的韶樂,立即拜師學習。孔子也教弟子詩書禮樂,弟子雖有三千多人,能夠通達六藝(指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及算術)的只有七十二人。他期望他的弟子是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教他們以經典為基礎的各門知識。孔子也到過齊、陳、宋、衛等國家去推行儒家思想,真的很努力。
四、成功事蹟和偉大貢獻
他將有教無類的精神發揚光大,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的教師,也將儒家思想傳了下來,這對後人有很大的改變,例如中庸之道和論語。你一定有聽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也是孔子的名言,還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讓別人知道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這些都是孔子的貢獻及事蹟。
五、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四書五經》成了學校的教科書,每一位學生都必須熟記。古代哲人的教條,深深地根植於人民的心中。由於這種儒學的薰陶,中國逐漸發展出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追求知識崇尚智慧的狂熱,以及穩健的文化。中國雖經常遭受侵略,但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搖,而且還能同化異族。儒學並不是萬能靈藥,它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劑有效的靈藥,能使他們的王朝儘量避免混亂和衰落的來臨。但是,在求變求新的國際競爭壓迫下,對於一國的發展,是個阻礙,那些維繫個人和社會秩序的禮教,幾乎使人無法動彈,而造成一套永不改變的模式。孔子的教條。徹底的限制了人類自然而充沛的衝勁。孔子的那些禮教實在太完美了,以致顯得過分的嚴肅。
我們的修鍊歷程,名人研究
六、值得學習的優點和引以為鏡的缺點
孔子的優點有很多,在教學時,他有教無類的精神讓很多沒錢的人都可以上學,他並不會談到四件事:怪(怪事)、力(暴力) 、亂(叛亂) 、神(神鬼) ,因為他認為這幾件事和教學無關,還有他對生活瑣事也很在意,例如:肉切的不好、椅子擺的不好…等,他都很在意。但他的潔癖也可以說是他的缺點,除此之外我覺得他並沒有什麼缺點。
七、心得感想
當我做完這篇關於孔子的名人研究時,我發覺孔子實在是太偉大了,他不但讓窮苦的人可以讀書,也跟林肯一樣沒有種族歧視,這就是所謂的有教無類啊,雖然我沒有做林肯的深入研究,不過沒有種族歧視,和孔子一樣,讓人十分佩服。大家應該效法孔子的精神,因為不管是有教無類、或是任何好的精神都是值得學習的。
八、參考資料
1.孔子
作者:黃啟炎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2.孔子
作者:黃啟炎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3.學庸論語
出版社:能仁出版社
4.://.ajet.nsysu.edu.tw/~cf08/,A4 D5/kpeo,A5,CD,A5
,AD.htm
5.://.gio.gov.tw/info/festifal_c/teacher/confucious.htm
6.://.gdjh.tcc.edu.tw/wcjswebcai/87cai/01/t2-2.htm
7.://.greatchinese./famous/schooler/kongzi.htm
作文六:《孔子的有教无类》1100字
孔子的有教无类,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学生无论贵贱,均可接受教育。孔子的弟子中有贵族,如南宫适、司马牛;也有贱人,如子张;有善于货殖的富豪子贡,也有瓮牖绳枢的贫民原宪。可见,孔子破除了受教育者的等级界限。其二,不论品行高低,均可进行教育。孔门弟子中品类很不齐一:有的原来是性格粗鄙的人或者是行为不端正的人,有的甚至是盗贼。他们经过教育培养,都能去恶向善,成德达才。《荀子·法行篇》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既云杂,可见是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的。其三,不分地域国别,广泛招收弟子。据记载,孔门弟子的地域籍贯,包括了鲁、卫、齐、宋、陈、蔡、郑、薛、吴、楚、晋、秦各国,他们年龄悬殊极大,大部分来自平民阶层。可见,“有教无类”确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和教育信念,他也真正做到了对凡来求教的“未尝无诲”的地步。
孔子“有教无类”的信念,来源于他对人性的剖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们的生性本来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和教育的不同,使人彼此间的差别悬远了。因此,教育和环境对人的作用远远超过遗传。他认为人们虽有良好的素质,但不能自发成才,必须经过学习与教育,才能有所提高,日进不已。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的一段对话,深刻地阐明了这种观点。子路曾问:“学亦有益乎?”,“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心
悦诚服地说:“敬受教哉!”(刘向:《说苑·建本篇》)。
孔子还进一步论述一个人虽然具有爱好仁德、爱好聪明,爱好信实,爱好率直,爱好勇敢,爱好刚强种种优良品质或倾向,但是如果不爱好学问,不接受教育,便会产生愚昧受骗,放荡不检,伤身害义,褊急操切,捣乱撞祸,轻率狂躁等流弊(《论语·阳货》)。要避免和纠正这些流弊,只有从事学习,接受教育。“学则不固”(《论语·学而》)———“学习才不会受蒙蔽,”正是这个意思。
孔子推重教育的作用,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正确的阐发。在他的思想深处,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品德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成长。在他的教育活动中,隐含着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能教育、需教育的人本理念, 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成人,这是“有教无类”命题的前提。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仁”的本质含义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爱人。孔子认为爱人的重要内涵就是教育人、勉励人去努力获得教育。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可见,孔子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是立足于人们获得教育。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庶、富、教”的理想,兴办私学的实践,无不基于这样的精神[1]。
作文七:《有教无类》1900字
有教无类
解题: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 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 分 . 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 , 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 ; 正因为他提出这个 , 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 . 什么样的人都有 .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
联系已知:
孔子以前, “学在官府” , 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 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 有当官的资格。 但到了孔子的时代,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 这就 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 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 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引入新知:
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 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 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 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 有来自贵族阶层的, 如南官敬叔、 司马牛、 孟懿子, 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 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 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 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 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 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 思想的实施, 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对于全体社会成 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 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了有教无类施教观点,这是 孔子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教学对像以贵族官僚子弟为主的教学思想向全 民教育转化的创举,也是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具体表现。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行将灭亡, 封建地主阶级逐渐崛起的时代。 从 阶级利益出发,他们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孔子的《有教无类》观点的提出,顺应 了历史潮流,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因而是极积的,先进的。
疏通课文:略
意义及作用
孔子 《有教无类》 的教学主张, 就是人不分富贵贫贱, 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 这是与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理念分不开的。 “性相近”就是说人
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 “习相远” 则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 孔子 《有 教无类》的主张的提出,是对《学在官府》教学观念的否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事实也是如此。 孔子的三千弟子都来自齐、 鲁、 宋、 卫、秦、晋、吴、楚等诸侯国,地区广泛,成份各异。有身居陋巷,箪食瓢饮的 颜回;有形同野者,餐黎食藿的子路;有贫困无食,身无完衣的曾参;有卷居蓬 户,上漏下湿的原宪。也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贵族出身的宫敬叔、司马牛等。 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的《有教无类》在诸多有识之士的推崇下,有 了弘扬和发展。许多大鸿巨儒和仁人志士修学馆,办义学,倡导平民教育,教育 救国,培育了许多名人奇士。许多贫民寒士凿墙取光,毛发悬梁,缛草卧毡,苦 读诗书,成就雄功伟业。如汉代负薪痴读,遭妻戏虐,马前泼水的朱买臣;如宋 代寺院讨斋,斋后鸣钟,遭僧戏弄的吕蒙正等,都是平民出身。他们苦读诗书, 寒薪茹苦,最后一举成名,成为读书人的揩模,留下了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现了教育资源共有,为全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论出身怎样,家境如何,都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教育工作发展到今天,我 们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 ,现实所发生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有些 贫困地区的儿童,因缴不起一年百十元的学费,就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或帮 家种田, 使这些可望读书的孩子只能眼含酸泪, 望校兴叹。 有些高考成绩优秀的 大学生, 因缴不起昂贵的学费, 迈不进大学门坎。 而有些大款的子女因家里有钱, 高考成绩再差,可以出钱买分而进入大学。试想,如果让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 们建设四化的人才何处去求。 教育兴国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追根索源, 就是把教 育资源市场化带来的后果。 现在, 以**为**的党中央做出决定, 免出农 村学生的学杂费, 加大了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扶助力度, 使义务教育得到实实在在 的贯彻落实, 无疑将对全民教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使孔子的 《有教无类》 得以发扬光大。
作文八:《有教无类》5300字
《有教无类》导学案第一课时
设计:范建鹏 审阅:高二语文组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二、思想理解。
我们怎么去理解这四个字呢?按照书上的解读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没有类别的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学生孔子都教。“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讲解过这一句,他认为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如果有A,就没有B,即“有A则无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即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其次,也来自他的仁爱思想,据《左传·昭公十年》记载,到春秋时期,在统治集团中,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级制度,马夫牛牧等底层民众被列在十等之外,几近不人.而孔子则坚持主张"仁者爱人"。《论语·乡党》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马匹是当时的主要运载和耕作工具,历史上有"匹马束丝"换五名奴隶的记载。马厩失火,首先关注的是伤人没有,既体现了他对人的重视。 三、思想分析。
刚才我们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既是学生不分资质,也是一个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层的意思,不仅是孔子作为老师的想法。也贯彻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虽资质不同,表现各异,孔子在评价上也不尽一致,但在日常教育中却一视同仁,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
不例外。第二层意思,有教的目的是为了无类。那么,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这种“类”的区分,在教学上就要有类,一堆学生吃大锅饭,每人都吃一碗,肚量大的饿死,度量小的撑死,怎么无类呢?那就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2、【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这句孔子的自白,让后人看到,这位万世师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教法。孔子重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不聪明,自己又讲的太玄妙。学生会去想啊想,想不出来,就“殆”了,殆是什么意思?危险。学生理解能力足够,就讲授适合他们学的东西,这就是孔子。 9、【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在于启发之外,“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贡弄明白前一个道理之后,才开始和他谈论《诗经》,这就是循序渐进。
另一则,讲的是孔子的非常有侠气的弟子子路。 3、【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曾经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做?冉有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该去做。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同一个问题,怎么会有两种答案呢?所以他对孔子说:“赤也惑,敢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就是冉有。由,就是子路。退,就是退缩。兼人,就是勇为。冉有这个人,大约比较瞻前顾后,因此孔子鼓励他勇往直前。子路这个人,则胆大妄为,因此孔子告诫他不要听风就是雨。孔子的因材施教,这条记载就是证明。
四、课后思考:从课文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途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的教学方法有几种?
《有教无类》导学案第二课时
设计:范建鹏 审阅:高二语文组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一、回顾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因材施教”。那么,孔子是通过哪些途径因材施教,教什么,效果又怎么样呢? 二、教育目的。
孔子为什么兴办私学?为了敛财?显然不是,孔子是有他的想法的。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在一些方面已显露出不能与新兴的生产力相适应,需要进行改革。孔子的政治活动就是对“周礼”进行维护和改革。所以《论语》中很多地方提到了“为政”的事情。孔子怎样才能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呢?
有两个办法,一是游说君主,游说的对象,包括国君,也包括执政的大夫。周游列国十四年其目的一是“从政”,二是“为政”。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孔子希望能在某个国家做官,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从政不如意,孔子选择了第二条路:育人。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和许多经历过**的父母一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没有实现,就常常对大家说一句话“我们的希望就都在你们身上了。”孔子就让他的学生去从政、为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讲学,可以看做是孔子内在价值的外化。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孔子招学生,都教些什么,又怎么教? 主要也就两条:一是做官,二是做人。
怎么教呢?上节课让大家会去思考,大家有什么结论了?(学生讨论)主要也是两条:一是讨论,二是答问。
讨论的例子我们之前读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 答问的记录,《论语》中有很多。我们的课本上有这样一则: 4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
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
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 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学生问孔子答。 这是论语中表现出的孔子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是很谨慎的,“未知,焉得仁?”一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很高的,第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弟子的面前是不妄言的。
问孔子的人,有学生,也有别人。问的问题,也主要是做官和做人。其实即便是问文学,孔门师生也能扯到政治伦理上去。比如课文当中举得这个例子: 10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向孔子问诗。子夏,就是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有一次子夏问:《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何谓也)?课本翻译为“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值得斟酌。“素以为绚”可以看做一个宾语前置,即“以素为绚”,翻译为“以本色为美”。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丽的呀! 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素”。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这就已经是由此及彼,说开去了。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高兴地问:“礼后乎?”什么叫“礼后乎”?就是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一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面吧?孔子一听,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或者说“仁先礼后”。 不过这样一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的本意就变了,不再是“以本色为美”,而是“以本色为底”。所以课本的翻译,虽未必是诗的原意,却符合孔子的想法。曲解诗意的,不是课本,倒是孔夫子。那么,是孔子不懂诗吗?不是。他是故意曲解,也就是要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原意不原意,曲解不曲解,严谨不严谨,他可不管。孔子的“曲解诗意”,其实是不怎么好批评的。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想法也不同。孔子和子夏谈诗,并不是做研究,而是讲道理。子夏问,孔子答,目的都不在诗之中,而在诗之外。诗的本意,也就并不重要。只不过这个弯,也实在转得太大了一点,让我们看得一头雾水。
《论语》当中孔子也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过总结。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启发,另一方面是主观上的思考: 5、【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
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6、【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7、【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第一句话,让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孔子,这个老师有点坏,“愤”“悱”两个字,仿佛让我看到他对着学生一脸悠然自得说:“很难吧~不知道了吧~不知道就再想一想啊~想不出来了吧~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副欠扁的样子,但你又确实想知道,能奈他何。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不像我们,大家不一定想知道,我在这里说的满头大汗,所以大家回去记不住什么。 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孔子重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这种关系荀子也论述过,他说的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还得有时间让学生来回味。这种状态我很认可。但是,很不幸的,大家生活在一个学都来不及的时代里,思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没事多发呆,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学过的知识。 四,总结。
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成就了他大成至圣先师的荣耀。孔子办学是“有教无类”,前提只是每个学生交“十条干肉”,教的是政治学和伦理学,都是实用的学科。按现在观点,孔子是以“市场化”方式办学。这就要求孔子教育思想必须紧扣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虽然没有国家直接采纳孔子建议,但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就业率是100%。因此,孔子的教学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按现在观点,孔子的私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山东曲阜孔子的墓志铭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这个概括比较准确。 五、课后作业。
1、预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背诵5、7条。
作文九:《有教无类》5700字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疏通文字
第二课时:了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教与学的方法
第一课时(疏通文字)
一、导入语:
天下熙熙皆为名利。孔子也不脱俗,一生奔波,赢得生前身后名。
生前名:知师莫如生。学生把孔子比作日月不可逾,比作上天不可阶,认为探索他的学问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竭尽全力还是不能企及。学生的评价可谓高,如果评教,孔子的A 得分率应该是百分之百。
身后名:历代君王都赐予孔子无比光荣的谥号。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 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
好的老师是做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楷模,他有着怎样的教育思想,用什么样的教材,教什么样的学生,怎么教,我和你们一样充满着好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论语》的节录中寻找答案吧!(3分钟)
二、研读文本
1、 师范读正音,学生浏览文本,知大体。(文本共计10则,除3、4、9、10外,篇幅
都很短,要想研究就要先扫除文字障碍)(7分钟)
2、 学生分小组,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字。(要求课下注释翻注在文本字里行间,做到
能够站起来浏览文本就能串译文段)(20分钟)
3、 请学生提出遇到的困难,教师帮助完成文字翻译。
学情设计:第9则 “如切如磋” 第10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第9则: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在于启发之外,“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贡弄明白前一个道理之后,才开始和他谈论《诗经》,这就是循序渐进。
第10则:“素以为绚”可以看做一个宾语前置,即“以素为绚”,翻译为“以本色为美”。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丽的呀!
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素”。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这就已经是由此及彼,说开去了。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高兴地问:“礼后乎?”什么叫“礼后乎”?就是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一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面吧?孔子一听,
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优秀教案),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或者说“仁先礼后”。
不过这样一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的本意就变了,不再是“以本色为美”,而是“以本色为底”。所以课本的翻译,虽未必是诗的原意,却符合孔子的想法。曲解诗意的,不是课本,倒是孔夫子。那么,是孔子不懂诗吗?不是。他是故意曲解,也就是要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原意不原意,曲解不曲解,严谨不严谨,他可不管。孔子的“曲解诗意”,其实是不怎么好批评的。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想法也不同。孔子和子夏谈诗,并不是做研究,而是讲道理。子夏问,孔子答,目的都不在诗之中,而在诗之外。诗的本意,也就并不重要。只不过这个弯,也实在转得太大了一点,让我们看得一头雾水。《论语》当中孔子也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过总结。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启发,另一方面是主观上的思考。
三、作业。
研读文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孔子为什么要办私学?
2、 孔子的学生来源是怎样的?
3、 孔子教学生什么?
4、 孔子是怎样教学的?
5、 孔子指导学生怎样学?
第二课时 (探究孔子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
一、导入语:
①上一节课我们扫除了文字障碍,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孔子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施教,教什么,效果又怎么样?(抛出问题)
②孔子办学不是为了牟利,孔子是为了牟政,孔子的政治活动都是对“周礼”进行维护和改革,因为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在现实中已经显示出不能与生产力相适应,需要改革。
③有两个办法,参政或者影响政治(a 游说国君或者执政大夫——无效 b 育人,让学生去从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探究问题
1、 孔子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2、 孔子教些什么?
3、 孔子怎么教?
4、 孔子对自己的教与学经验进行怎样的总结?
(学生讨论探究答案,要求在文本中找依据,以《论语》选段为本,交流15分钟)
三、讨论总结
(我们先探讨一下后三个问题)
2、 孔子教些什么?
四门课:文、行、忠、信(古代文献、行为处世方法、忠诚、诚信)也就是文化课、实践课、思想品德课。目标是培养君子。培养方向:做官、做人。
3、怎么教?(学生讨论)
A 讨论法(《四子侍坐》孔子问“志”,在赞扬与点评中引导学生。
B 答问法(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
主要在第4则,第9则,第10则
第4则: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学生问孔子答,这是论语中表现出的孔子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是很谨慎的,“未知,焉得仁?”一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很高的,第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弟子的面前是不妄言的。
问孔子的人,有学生,也有别人。问的问题,也主要是做官和做人。易中天教授统计了一下,《论语》书中,孔子回答得最多的问题,是政治(包括做官、事君、为政),19次。其次是问对某个人的评价,12次。再次是问仁,9次。又再次是问礼,5次;问孝,3次;问君子,3次;问士,2次。孔子感兴趣的,只有政治学和伦理学。其实即便是问文学,孔门师生也能扯到政治伦理上去。比如课文当中举得这个例子:
第10则:子夏向孔子问诗。子夏,就是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有一次子夏问:《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何谓也)?课本翻译为“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值得斟酌。“素以为绚”可以看做一个宾语前置,即“以素为绚”,翻译为“以本色为美”。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丽的呀!
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素”。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这就已经是由此及彼,说开去了。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高兴地问:“礼后乎?”什么叫“礼后乎”?就是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一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面吧?孔子一听,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或者说“仁先礼后”。
不过这样一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的本意就变了,不再是“以本色为美”,而“以本色为底”。所以课本的翻译,虽未必是诗的原意,却符合孔子的想法。曲解诗意的,不是课本,倒是孔夫子。那么,是孔子不懂诗吗?不是。他是故意曲解,也就是要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原意不原意,曲解不曲解,严谨不严谨,他可不管。孔子的“曲解诗意”,其实是不怎么好批评的。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想法也不同。孔子和子夏谈诗,并不是做研究,而是讲道理。子夏问,孔子答,目的都不在诗之中,而在诗之外。诗的本意,也就并不重要。只不过这个弯,也实在转得太大了一点,让我们看得一头雾水。
3、 孔子对自己的教与学经验进行总结
(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并总结)第5则,第6则,第7则。
小结:一方面教师教学重视“启发式教学”。第5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了一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孔子,这个老师有点坏,“愤”“悱”两个字,仿佛让我看到她对着学生一脸悠然自得说:“很难吧??不知道了吧??不知道就在想一想啊??想不出来了吧??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不像我们,大家不一定想知道,我在这里已经说得天花乱坠、满头大汗了,硬映地要灌给大家,所以大家回去记不住什么。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重视“学思结合学习法”。第6则,第7则,孔子重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这种关系荀子也论述过,他在《劝学》篇里谈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还得有时间让学生来回味。这种状态我很认可。
但是,很不幸的,大家生活在一个学都来不及的时代里,思考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没事多发呆,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学过的知识。
四、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则和第2则。
1、你们是怎样理解“有教无类”的?
(请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
(易中天教授讲解过这一句,他认为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 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 ,没有B ,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 ,没有非A (B ),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 又没有A ,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 ,就没有B ,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 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易中天教授的理解是: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能够想到这四个字。首先来自他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孔子虽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从儿时起便研习礼仪,且“十有五而志于学”,终成一代宗师。通过对个人及门下弟子成长经验的总结,孔子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其中的“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相距悬远。“性相近, 习相远”的认识结论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蕴。孔子认为平民通过教育和实践亦可达致大境界,可以有大作为,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对象的认识基础。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其次,也来自他的仁爱思想。据《左传·昭公十年》记载,到春秋时期,在统治集团中,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级制度,马夫牛牧等底层民众被列在十等之外,几近不人。而孔子则坚持主张“仁者爱人”。《论语·乡党》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马匹是当时的主要运载和耕作工具,历史上有“匹马束丝”换五名奴隶的记载。在马厩工作的,当是马夫和驭者之类。孔子从朝庭下班后发现家中的马厩失火,首先关注的是伤人没有,既体现了他对人的重视。有了这种思想理念,其打破等级界限办学授徒,就是应然的事情了。
2、 刚才我们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既是学生不分资质,也是一个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层的意思,不仅是孔子作为老师的想法。也贯彻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
第2则中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这句孔子的自白,让后人看到,这位万世师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教法。孔子重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不聪明,自己又讲的太玄妙。学生会去想啊想,想不出来,就“殆”了,殆是什么意思?危险。学生理解能力足够,就讲授适合他们学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后面的一段《论语》证明了这一点:
第3则子路曾经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闻斯行诸)?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做(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去做吗(闻斯行诸)?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该去做(闻斯行之)。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同一个问题,怎么会有两种答案呢?所以他对孔子说:“赤也惑,敢问。”孔子回答说:“求也
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就是冉有。由,就是子路。退,就是退缩。兼人,就是勇为。冉有这个人,大约比较瞻前顾后,因此孔子鼓励他勇往直前。子路这个人,则胆大妄为,因此孔子告诫他不要听风就是雨。孔子的因材施教,这条记载就是证明。
五、结束语:
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成就了他大成至圣先师的荣耀。孔子办学是“有教无类”,前提只是每个学生交“十条干肉”,教的是政治学和伦理学,都是实用的学科。按现在观点,孔子是以“市场化”方式办学。这就要求孔子教育思想必须紧扣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虽然没有国家直接采纳孔子建议,但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就业率是100%。因此,孔子的教学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按现在观点,孔子的私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山东曲阜孔子的墓志铭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这个概括比较准确。
作文十:《有教无类》5700字
有教无类。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 当仁,不让于师。When it es to benevolence, one need not give precedence even to his teacher.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If a man keeps cherishing his old knowledge, so as continually to be acquiring new, he may be a teacher of others.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He was of an active nature and yet fond of learning, and he was not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of his inferiors.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In a hamlet of ten families, there may be found one honourable and sincere as I am, but not so fond of learning.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They who know the truth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love it, and they who love it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delight in it.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The silent treasuring up of knowledge; learning without satiety; and instructing others without being wearied -- which one of these things belongs to me?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I am not one who was born in the possession of knowledge; I am one who is fond of antiquity, and earnest in seeking it ther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 them.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Learn as if you could not reach your object, and were always fearing also lest you should lose it.
(本文所选语录由英国苏格兰汉学家理雅各先生翻译。理雅各,英文名James Legge,原名詹姆斯·莱格,英国苏格兰汉学家,曾在香港主持英华书院,翻译多本中国古代著作。)
愈《幽兰操》原文中英文对照: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The orchid is flourishing, its fragrance spreads.
不採而佩,于兰何伤?
If no one plucks one to wear it, how could that harm the orchid!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My ing back today, who caused it?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I have been traveling everywhere, for years on end.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The luxuriance of the frost and snow (will bring) luxuriant crops (in spring)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If you are not sad I will not e to see you.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Luxuriant crops (mean) a good harvest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Although a gentleman may be sad, he keeps proper conduct. 韩愈《幽兰操》原文白话文版翻译: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一个君子不被人知,这对他又有什么不好呢?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奥巴马上海演讲 奥巴马到中国来了。他访华会引用哪句中国古诗文?昨天中午就有了答案:奥巴马在上海的Town Hall演讲中引用了一句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显然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温故而知新”。
美国多位总统都曾引用过的中国古诗文。那么这些古诗文又该如何翻译呢?
1972年2月21日,在**总理参加的晚宴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祝酒辞中引用了**主席的诗词:
Chairman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中方翻译冀朝铸胸有成竹地翻译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 (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的时候了),赢得了满堂彩。
卡特总统在卸任后,于1981年8月24日到北京访问。当时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在“中国通”的指导下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当时没有互联网,碰上这种难题只能打电话给文学研究所询问这两句“唐诗”的出处。结果已经是下午,所里没有几个人,也帮不上外交部的忙。无奈之中,电话转到文学所主办的《文学遗产》编辑部,当时在场的编辑王学泰先生很有学问,感觉不太像唐诗,翻开《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很快找到此诗是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摇扇髀中疾,流汗正滂沱。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答案揭晓,外交部人士读了全诗拍案叫绝,尤其是“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这两句,很符合卡特的身份,已经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啊。
演员出身的里根总统上台以后的第四年来到北京,在国家主席举行的欢迎晚宴上,里根在祝酒辞中说:Many centuries ago, Wang Po, 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 wrote, "Although we 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 (在许多世纪之前,一位名叫王勃的中国哲学家和诗人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通又为里根在第二天中国总理晚宴上的祝酒辞中加了一句加大互信力度的话:… let us be of the same mind. And as a saying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goes, "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经》中所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顺便说一句,在22年后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在北大演讲时也引用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却说是孔夫子的格言,证明法国的中国通比美国的中国通差了好几个档次。
老布什总统1989年春访华,在欢迎晚宴上两度展示他作为前任驻华联络处主任的功底。在祝酒辞的一开始,老布什就说:There's a Chinese proverb that says: "One generation plants a tree; the next sits in its shade." (有句中国谚语这样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此称赞中国人正在栽种改革之树,而且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随后,老布什提到他和芭芭拉在中国旅行的难忘经历,特别是杜甫的老家四川。老布什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 where we relished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could almost hear the poet Li Bo's description of "the monkeys who 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 stopping." (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描述)。
1998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的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上克林顿的讲话也带有厚重的历史感: Let us give new meaning to the words written in the ancient Book of Rites, what you call the Li Shi: 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 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让我们给《礼记》这本历史古书的文字赋予新的意义: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
克林顿所说的“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是《礼记》的《礼运》篇第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两天后,在北京的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的思想”,他所引述的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 A good citizen in one munity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munity; good citizens of the world will befriend of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world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这段话出自《孟子?万章下》,也就是说,伟大的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很愿意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交朋友。这样的话从美国总统口中说出来,当然让中国人十分受用。 小布什文采不高,口齿不清,但是也咬文嚼字地引用过中国古诗词。2005年11月在访问中国之前,他在日本京都发表了关于民主与自由的重头演讲。在演讲的最后,他说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omas Jefferson or Abraham Lincoln, a Chinese poet wrote that,
"the people should be cherished,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the root firm, the country is tranquil." (在托马斯·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这句话出自《尚书·夏书》中的“五子之歌”,原文是“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可见,美国历届总统在访华期间引用中国古诗文已经成了不成文的惯例。其实奥巴马在访华之前已经引用过,在不久前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辞中引用了孟子语录。奥巴马这段讲话的英语原文是:"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 said:'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 if used, be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 but, if unused, bees blocked by grass in an equally short time.’"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
除诗文外,肯尼迪在1959年4月竞选总统期间,还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中文词汇给他的启示:
When written in Chinese, the word "crisis" is posed of two characters. One represents danger and the other represents
opportunity. 在中文里crisis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一个是“危(险)”,另一个是“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什么有教无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