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三代人眼中的中国》1400字
三代人眼中的中国
2009年10月1日这天,中华儿女在祖国的生日蛋糕上插上了第60根生日蜡烛。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我的耳畔回响起了熟悉的爱国旋律。人们都感慨着60年里中国的沧桑巨变。
外公眼中的祖国是百折不挠,坚强不屈,不断拼搏的。在外公出生后的两年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他说,我们的家乡——黑龙江省被日本侵略者搞得惨不忍睹,百姓流离失所,黑土地上已无红熟的高粱,流淌的却是无辜的血液。外公的爸爸就是在保护土地的战斗中牺牲的。儿时的他每当睡觉时,外公的妈妈就会哼唱着那首《松花江上》来哄他入睡,他让外公永远把家仇国耻铭记在心中。说到这,外公一阵哽咽。他伴着炮火一天天地长大了,他参军、入党的梦想得以实现。几年后,在**主席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
几十年过去了,外公感触最深的是:虽然那些年中国贫穷落后,但在逆境中华夏儿女摘下了两顶“耻辱帽子”。在1956年7月13日外公见到了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这个成就使我们摘掉了“万国汽车展馆”这顶羞辱帽子。第二顶帽子是贫油帽子。1959年国庆节前夕,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现了石油,名其名为“大庆油田”。这块由王进喜等工人发现的油田,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就在外公观看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十一阅兵典礼”时,他的眼眶突然变得火热,激动地说:“我爱你,正在腾飞的祖国!您的儿女不会忘记血泪历史筑就成的辉煌中国!”外公的眼角渗出了晶莹的泪水。
妈妈眼中的祖国是迅速发展,阔步向前,和谐文明的。在妈妈儿时,姥姥每年都会在家养一头猪,除非是过年,平时都舍不得吃,那时正是中国物力匮乏的年代。听妈妈说,她想吃冰棍时,都要紧握五分钱沉思良久。妈妈说那时侯虽然很穷,但是学校也会开展一些活动,其中,让她记忆犹新的就是,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是啊,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至今还在学生们的心中闪烁。那些奥运会、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不也是在继续向雷锋未完成的事业而奋斗吗?
妈妈的娱乐生活也很单调,既没有玩具,也没有电脑。只能听收音机,后来才有黑白电视。虽然生活艰苦,但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才有甜蜜的期待,才有了现如今的美好生活,让下一代的我们在幸福中长大。妈妈最想对祖国说的是:“我爱你,正在腾飞的中国,愿祖国永远富足安宁!”
我眼中的祖国是面向世界,科技先进,丰衣足食的。伴着2008年8月8日这个吉利,又令人骄傲的日子,我国圆了百年的梦想,在自己的家门举办了一届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评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并且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骄人成绩夺得“桂冠”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树起了新界标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又一个新起点!2008年9月25日继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神舟七号”又遨游太空,27日完成了太空行走任务。让我更自豪的是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都是我的老乡,我要向他们学习,建设祖国,为家乡争光。我现在的生活比外公和妈妈儿时好多了。没有战乱,没有贫苦,没有哀号;有的更多的是甜蜜、欢笑、自豪。我们可以看彩色液晶电视,去游乐园玩摩天轮,还可以用计算机学习、工作、获得信息。看了“十一阅兵典礼”我更加想对祖国母亲说:“亲爱的祖国,21世纪的人会把你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的祖国啊,回想着您从前那满目疮痍的样子,再凝视您现在那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此时我更要祝福您在未来创造更多世界奇迹。我也坚信,在将来我们的中国龙会更加稳健的屹立在世界东方!
写作人:胡柏桐
作文二:《三代人眼中的税务变迁》4100字
三代人眼中的税务变迁
本刊记者 刘威威 高宏丽
退下来。用她自己的话说,跟税务 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坐 ?我们是大企业,在当时有驻厂的 落着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这 机关打了半辈子交道。 专管员,那时候基本上专管员让我
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太帄 成新农 :60 后,青岛 港(集 里也是,比较简单、 们怎么缴我们就怎么缴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 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1988 年 粗放。?
上运输枢纽。经营管理这家百年老 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了青岛港集团的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全国税务 港的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前身——青岛港务局,从基层干起, 系统围绕着税收专管员制度的弊端 拥有 24 000 多名职工的一家重点国 熟悉集团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随 开始探索改革,主要形式是征管查 有企业。 着青岛港的发展,他的事业也芝麻 三分离,重点是要制约、分解专管
青岛港集团经营历史长,业务 开花节节高,2009 年成为集团副总 员过于集中的权力。可是在取消了
裁,分管财务工作。 类型多,几乎涉及所有税种,2013 原来专管员管户制度后,由于当时 年8月1 日零点,青岛市第一张强帅 :80 后,2005 年从青岛海 的信息化水帄并不高,很多地方出
洋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港集团工作, ?营 改增?发票就是在这里打出管理的问题。2005 年全国 现了疏于
来的。 对于税务机关这些年的变化刚来的时候在基层单位负责办税。 税务系统开始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 以及给 纳税人带来了哪些切身感受2007 年调到集团财务部,还是负责 史秀琴回忆道 :?税收管理员比专管
办税。 和办税 体验,请听听他们如何说。 员进步了一点,不直接征收税款,
不直接处罚,但是很多事取决于税 在青岛港集团,我们采访了三 收管理员的政策水帄。为了办事顺 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从专管员到窗口
利,所以企业要有不少精力放在和 史秀琴 :50 后,1975 年进入青 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征管
税收管理员维持关系上。? 模式基本上是税收专管员管户。特 岛港务局工作,干了 30 多年财务,
在传统管户模式下,税收管理 最近刚刚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 点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集征管
司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长的岗位上 查于一身。史秀琴经历了那个时代, 员既是税收宣传员、信息采集员,
中国税务 30 CHINA TAXATION
特别策划
Sp e cial Re p ort
又是纳税辅导员、税收监督员,可
能因为?管户多、事项杂?,造成管 理服务缺位,也可能因为管得太多、
太全,造成管理服务越位。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打破了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
2011 年,青岛国税局成为国家 度,实行分类管事,税收管理员不再?一对一?地与纳
税务总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试点单 税人发生?亲密接触?,而是按事项类别,根据指派、分工, 位,征管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青
向非特定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管理服务。 岛国税局首先改革了税收管理员制
度,将税收管理员的权责细分为户
籍管理、纳税评估、行政审批、日
常检查等工作职责,这些职责由专
职部门行使,改变了以往税收管理 申报、领发票、抄报税 大事小 备好的材料到了办税服务厅,可是 员固定管户、各事统管、高度集权 情都要跑税务机关。2007 年,强帅 办税服务厅说材料准备得不对,需 的状况。构建了?集中办理纳税人 调到集团财务部,还是负责办税, 要补充材料,好不容易按照办税服 发起的涉税事项、集中审批核查、 那时候税务机关已经开始实行网上 务厅的要求准备齐了材料去办理, 集中户籍管理、集中评估重点税源、 申报了,但是还只是日常的纳税申 又说盖章的位置不对,签字签得不 集中按行业及特定业务评估一般税 报,其他如买发票、有关土地和房 合适等等,结果一项简单的业务跑 源、集中风险分析应对?的?六个 产税收的申报等业务还是需要跑税 了好多趟。强帅说 :?这样的办税经 集中?大分工格局。 务机关,由于港务集团在青岛的分 历让纳税人嘴上不敢说什么,但心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打破了税 公司遍布各个区,按照属地管理的 里很不舒服。? 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度,实行分类 原则,强帅需要跑国地税共十几家 现在青岛国税局给每家企业发 管事,税收管理员不再?一对一? 办税服务厅。强帅说,那时候觉得 放了办税?明白纸?,上面列明各项 地与纳税人发生?亲密接触?,而是 自己每天就是奔波在集团到各个办 业务需要什么手续、材料,一目了
按事项类别,根据指派、分工,向 税服务厅的路上。随着青岛市国地 然。在扩大了网上办税范围的同时, 非特定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管理服务。 税务机关网上办税服务厅的建设, 还进一步压缩了办事环节和时限,
现在,青岛国税局将不需要实地核 强帅说需要跑到办税服务厅的事情 简并了报表资料。材料简单了,项 查的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迁移等 越来越少了,队也越排越短了,?现 目和要求也明确了。强帅说现在办
33 项业务,前移到办税服务厅作为 在足不出户,基本能在办公室里办 理税收业务一般一次都能搞定。而 即办事项,由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 好绝大多数涉税业务,我们工作效 办税服务厅由原来的 8 类岗位减少
纳税人的涉税事项。 率大大提升了,? 为 2 类,降低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 强帅说,现在一个?窗口?可 ?像以前那种办一件事跑很多趟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排完这个队再 以办理各种税收业务,不用找人, 的情况也不复存在了。?强帅说这是 排另一个队了。强帅觉得,和以前 也不用和固定的税收管理员维护 他感受特别明显的。他谈起了刚在 办税相比,现在真是轻松多了。 关系。 集团负责办税时的一件印象很深刻 不仅办税方式发生了变化,作 的事 :2007 年青岛港集团处置一批 为纳税人,史秀琴深刻感受到这些 从麻烦到轻松 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法可按 年税务人员服务理念的变化。?税务 强帅 2005 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 简易办法依 4% 征收率减半征收增 人员经常主动到企业了解情况,帮 作就是在青岛港集团的下属公司中 值税。办理这项业务需要准备什么 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在‘营改增’ 负责办税。谈起那时候办税的感觉, 材料,强帅先问了税收管理员,了 的过程中,青岛港集团的用票量非 强帅说,就两个字 :麻烦,无论是 解了要准备什么材料,结果带着准 常大,在发票申领和开具方面,青
2014 年第 01 期 31
特别策划
Sp e cial Re p ort
岛国税局结合企业实际,为我们出 们集团一直是 A 级诚信纳税企业, 琴希望税务机关出台的政策能够更 主意、想办法,帮助联系软件公司, 上缴税金在全市也是连续多年名列 加清晰和明确,这样有利于政策落 调试接口,降低费用,对我们帮助 前茅。作为国有企业,诚信纳税是 地。比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 很大。? 应有之义。我一直要求财务部门在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增
政策问题上要认真对待,加强学习。 值税免税管理办 法:试行 :》的公 既要把该缴的税一分不少地缴了,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3 年第 52 企业最关注政策服务
又要把该享受的优惠政策都享受到, 集团副总裁成新农分管集团财 号:中有这样一条,纳税人向境外
这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 务工作的时间并不长。2013年8从事运输单位提供的航空地面服务、
青岛港集团多年来享受了国家 月 1 日在青岛实施?营改增?,这也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站场服务、 是 成新农任内经历的第一件税收大填海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的 10 年 打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属
于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物流辅助服事。 青岛港集团的装卸业务属于现务, 免征优惠政策,累计节约资金 4.5
代服 务业,在此次?营改增?的改可以免征增值税。公告规定该服务 亿元,旗下的中外合资企业享受企
革范 围之内,这项工作涉及集团的的全部收入应从境外取得,才能享 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的优惠政
所有 装卸公司,覆盖面非常大,同受免征优惠。但是收入的形式没有 策,累计节约资金 13.8 亿 元。 另
时由 于?营改增?需要生产业务方具体规定,各地执行起来产生了差 外,集团安置的残疾职工发生的薪
方面 面配套实施,所以工作难度也异。青岛国税机关认为是国外取得 酬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清算时享受
很大。 青岛市国税局专门组织业务的现金才能免征增值税,而企业直 100% 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年节约
精英到 青岛港集团进行专题培训,接接收现金进行国际结算的数量比 资金 200 万元。成新农说,国家的
成新农 要求集团从他自己到基层单较 小,很多收入就不能享受政 策。 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了源头活
位的?一 把手?以及各公司的财务史秀琴说,现在各个港口间的竞争 水,使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从 20
人员都来 参加。?培训很有针对性,日趋激烈,如果税收政策的执行尺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港口吞吐量由
我们觉得 效果很好。现在回想起 度不同,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竞 2 000 多万吨增至 4 亿多吨,进口原 2013年8月 争力造成一定影响。企业从起跑线 油吞吐量居中国港口第一位,集装 上就输了一截。如果在出台政策时, 1 日零点,在青岛港集团打出青岛 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始终 同时发布实施细则和政策解读,会 市第一张增值税发票时的场景,仍 保持世界第一。?这些都离不开国家 方便政策实施。 然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 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责任编辑 :陈黛斐) 成新农说,税收政策是企业最 谈到对税务机关的期待,史秀 关注的问题,也是最需要的服务。?我
中国税务 32 CHINA TAXATOIN
作文三:《三代人眼中的**》600字
三代人眼中的**
在家里老人的眼中,**先生是一位圣人一般存在,他的鞠躬尽瘁,他的大公无私,甚至有些认为**先生是比**同志更伟大的人。50后的爷爷说:“**同志每一步都求真务实,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乐于帮助和解决群众的困难,真心真意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实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共产党员的一种奉献,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70后的父母却说“对于**先生,我们明白了说真心话虽然要冒险,但还是要学会艺术地说真心话,耐心地听真心话,以珍惜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是的,我们是没有见过总理,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我们‘70后’这一代同时也没有经历过当年洗脑式的宣传,我们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宽广,我们对总理的理解其实更加深刻。我们绝不是把**作为一个偶像来崇拜,我们更多是把他作为一个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而总理的精神本身是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篇的课文,是写**去世时的事.这两篇课文记得特别清楚,想起来特别伤感,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过的.记得上个学期看影片,有关于**的一段,一看见**,就心情复杂起来,有伤感,有惋惜,有崇敬,也有心酸.问问同学,也是一样的感觉.而在我眼中,**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卓绝贡献,没有**先生,就没有新中国和平蓬勃的发展。
作文四:《三代人眼中的儿童节》500字
三代人眼中的儿童节
今天,我日思夜盼的六一儿童节终于来临了。看着街道上那华丽的彩灯,我忍不住问爷爷:“爷爷,你们小时候儿童节怎么过的呀?是不是也能收到许多精美的礼物呢?”爷爷笑着说:“当然没有啦,我们那个时代,还没有听说过儿童节呢,一年到头,也就过一个春节,而且只有在那一天,全家人才能真正填饱肚子,哪有你们现代人这么幸福啊!”
听了爷爷的话,我心中有了新的疑问:是不是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儿童节呢?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爸爸,问了他这个问题。爸爸告诉我,那个时候,一到儿童节,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老师还为上台表演的小朋友搽胭脂、口红。那些爱美的女生在表演结束后,谁也不愿意洗去脸上的妆,兴奋地到处跑,引得路人注目。
相比爷爷、爸爸的儿时,我们的儿童节就太丰富多彩啦。早上起来,大街小巷都会看见“欢度六一儿童节”的大条幅。小朋友们一蹦一跳地跟着爸爸妈妈,有的去游园,有的去看动漫电影,一个个神采飞扬,浑身透着幸福的气息。晚上,小朋友们一边吃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一边玩弄着节日的礼物。
啊,时代在进步,不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六一儿童节会是个什么样子。不过,我相信,它肯定比现在更有趣,更丰富。
指导教师:张奎
作文五:《三代人眼中的国庆节》600字
今年,祖国58岁的生日来临了。我看着今晚美丽的灯火,忍不住问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国庆节的晚上、白天,由现在这样热闹、繁华吗?”爷爷笑着说:“当然没有了,但当时的国庆节也很有趣呀!”说完,便给我讲起了他们的国庆节。
那是,没有什么彩灯,只是用白纸糊个灯笼,请位先生画上画儿,就完工了。大家坐在家门口,和邻居大声聊天,孩子们则一人提着一盏小灯笼,高高兴兴地在路上追逐、打闹,好不热闹。这时,游行的队伍来了,锣鼓声惊天动地,唱戏的、舞狮的,扭秧歌的,耍猴子的,都在里面。大家高兴地看着,谁也不觉得无聊。那一天,真是人们的狂欢日。
听了爷爷的话,我心中有了疑问:那么爸爸妈妈小时候的国庆节呢?我找到了爸爸,问了他这个问题,爸爸告诉我,那时候,满街挂着红旗,大人给小孩一些零用钱,让他们疯狂地消费一把,买一辆小汽车玩具啦,一本小人书啦,一根棒棒糖啦,让他们高兴一会儿。人们去公园免费游玩,快乐地与别人搭着腔,扯天扯地,没人觉得不好玩。晚上,彩灯挂在路灯上,路边也有一些精致的小彩灯,大家出来观观灯,展展筋骨,活动活动。晚饭特别丰盛,吃得香喷喷的。然后去看电影。
相比较,我们的国庆节就太丰富多彩了。早上起来,就能看见“庆祝国庆”的大条幅。中午,在人口聚集的地方,演员们载歌载舞,有的则在唱着抗日时代的注明歌曲,有的沿着小品。我们则在台下钻来钻去,然后找个好座位看。下午,旅游景点的人们数不胜数,人们看着高大的树木,清澈的小河,不禁感叹着自然的美丽,时代的飞速前进。晚上,人们吃着美味佳肴,欢欢喜喜地过完了节日。
啊,时代进步得真快!不知二十年后的国庆节,会是什么样子。
作文六:《三代人的中秋故事》2800字
每一张全家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团圆的故事。 方晓淦翻拍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转眼即至,在这个团圆之日,围在一起的家人是否想过祖辈、父辈们年轻时的中秋节,在物质生活水平极为丰富的今天,当年的他们中秋节是怎样过的,记者就此走访了不同年代的市民,倾听他们当年的故事。
祖辈:过中秋是种奢望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黄奶奶的印象里,这却是正常现象。
黄奶奶已经77岁高龄,1937年出生的她经历.484898.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在战争年代里,如何生存下来才是重中之重,至于中秋节怎么过,已经不是那个年代的人所关心的事情了。
黄奶奶告诉记者,她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5岁父亲也去世了,自己带着2个弟弟在生产队里干活赚工分,能有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所谓的中秋节吃月饼,那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直到结婚生子后,黄奶奶才开始过上中秋节,但依然没有月饼。
“每逢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就会提前张罗中秋夜拜月亮的贡品,比如自家种的芋头、柚子,还有用面粉蒸成的寿仙公,然后等到中秋当晚,就点起香烛,一边祭拜月亮一边祈福,还要拉着孩子一起过来祈福。”黄奶奶说,“到了80年代末,我儿子结婚后,我才第一次吃到月饼。后来几个孩子都工作了,生活也慢慢变好了,到今天已经年年都有好多月饼吃了。”
相比黄奶奶,家住城镇里的周爷爷生活要好得多,在他印象里,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每年中秋父母都会在市场.484898.的饼铺买来月饼,而月饼也成了中秋拜月亮时的必需之物。
“我是1939年生的,新中国成立前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就别提中秋节了,能活命才是关键,我对中秋节的记忆基本都是来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到那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在桌子上摆上月饼和柚子、香蕉等水果,还有芋头糖水等贡品来拜月亮,仪式过后一家人就围在一起赏月聊天。那时候我还是小孩子,每到中秋节是最高兴的,大孩子就放烟花,小孩子就把鞭炮拆散了绑在香上,当香烧到鞭炮上时就会点着鞭炮,时不时就"嘣"一声炮响,那时觉得非常好玩。”周爷爷说,“后来我1969年结婚后就到海南去了,妻子就留在北海照顾父母,我每年中秋就会回家来探亲。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1971年的中秋,我回家探亲的时候跟我妻子站在老街一座房子的吊台上一起赏月,我告诉她:"以后中秋节,你在北海我在海南,我们同看一个月亮,就如我们一起赏月"。当时的那种情绪和氛围,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父辈:中秋温情难忘怀
对于黄先生来说,相比自己的父辈,当时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童年时期正好赶上“**”,因此自己在童年里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中秋节。
1966年生的黄先生虽然没有碰到战乱时期,但十年**让他的童年在批斗、**中度过。黄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那时候社会比较动荡,家里也比较穷,因此直到小学毕业都不知道什么是中秋节,月饼更是闻所未闻。直到上了高中,有一天晚上母亲突然给了他半块包着花生馅的饼,告诉他这个是月饼,今天中秋节就要吃月饼,他才知道“原来这个月亮圆圆的晚上就是有月饼吃的中秋节”。从那之后,中秋节的月饼成了黄先生当时最期待的东西。
高中毕业后,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那是的中秋节除了月饼外,还多了许多其他的.484898.食品。“那时候我们还在农场工作生活,每到中秋节晚上,我就会叫上几个好哥们,带着烧鸭、啤酒和月饼,到农场的晒谷场上围成一圈坐下来,一边吃东西赏月一边喝酒聊天,一起聊理想、聊人生。现在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是以前那种氛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黄先生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中秋节,是高中毕业的第二年,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因事去了住在武鸣的舅舅家,然而几天过去了,却始终不见舅舅让自己回家过节,于是在中秋前一天就跟舅舅提起中秋节的事情,结果舅舅不明其意,反而让他留在自家过节,这可让黄先生急了起来。
“我嘴上没回答,心里却嘀咕开了,心想在武鸣我一个人也不认识,这中秋节多无聊啊,还不如回家找我那群好哥们一起过节来得痛快。主意一打定,我第二天上午一大早就不辞而别,从武鸣搭车到南宁,再转车回上思,前后花了7个多小时,终于在中秋之夜和朋友们一起坐下来聊天赏月。”黄先生笑着回忆道,“这个中秋节是我这辈子最特殊的一个节日,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孙辈:中秋团圆“成追忆”
祖辈、父辈的中秋节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色,那作为年青一代的80后,他们的中秋节又有着怎样的记忆呢,
对于80后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离.484898.开家人到异乡工作,而繁重的工作压力、短暂的假期、拥堵的交通也让他们“回家过中秋”的想法变得遥远起来。
1989年生的阿凯4年前大学毕业后便到广州打拼,如今,刚起步的事业让他脱不开身过中秋节,而对家人的思念则成了他中秋节的“必修课”。他告诉记者,以前快到中秋节的时候,母亲总会提前几天开始买柚子、石榴、月饼等东西,等中秋之夜就按照习俗,把这些东西摆上桌子祭拜月亮,而自己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仪式结束后可以甩开腮帮子享受这些美味,让他最难忘的,是每次分月饼时,母亲总会把最大的一块分给他。
从2008年上大学至今,阿凯已经6年没跟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每次想到家里80多岁的奶奶没能在中秋节享受团圆之乐,他心里总会充满内疚。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法子:跟家人同吃一块月饼。
“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同看一个月亮",我就想,其实我可以做到跟家人同吃一块月饼的。那年的中秋节我提前买了一个大月饼,切成两半,一半留给自己,另一半包
好后快递回家。等中秋之夜,我们就拿出各自的半块月饼,我当时打电话回家给奶奶,告诉她她现在吃的月饼我也在吃,我们吃的是同一块月饼,看的是同一个月亮,我们是在一起的。当时奶奶感动得泣不成声,直说孙子长大了。”阿凯感慨地说,“我听我爸妈讲过他们过中秋的趣事,感觉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过中秋节的气氛远远好过现在的中秋节。现在很多同龄人都到外地工作,中秋团圆已经很难做到了,所以以前那种氛围也很难找回来。”
(责任编辑:HN016)
作文七:《三代人的中秋节》1000字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圆又大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满了整个阳台,柔柔的,清亮亮的。楼下花坛里花草的气息混合在空气中,淡淡的,甜甜的。楼前面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们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赏月。阳台上,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和我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交谈。 我忽然有了个念头,就问:“姥爷,您小时候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于是,姥爷给我讲起了他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形:那是建国初期,物资很匮乏。中秋节的时候,大人们就把三块凭粮票和钱买来的月饼、半斤糖果摆上餐桌,还有一小盘柿饼和一小盘花生。花生是自己地里种的,但大部分都换成日用品了,柿饼是太姥姥买来柿子自己做的。太姥爷太姥姥舍不得吃买来的月饼,让姥爷和三个兄弟姐妹分吃那三块月饼。吃完月饼,姥爷他们就出门去找小伙伴玩。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一起吃从家里带出来的糖果、柿饼,然后分成两组在草垛旁玩攻山头的游戏。姥爷讲完后,发出一声感慨:“要是你太姥爷、太姥姥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那该多好啊!” “爸爸,您小时候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呀?”姥爷刚一讲完,我就扭头问爸爸。爸爸笑眯眯地说:“我小时候呀,每到中秋节的前几天,你奶奶会到商店用粮票和钱买九块月饼、一斤糖果、两斤花生和两三斤苹果,然后把买来的这些东西送给你太爷爷、太奶奶一半,剩下的留到中秋节晚上吃。中秋节晚上,你爷爷奶奶高兴地吃着自己用黑面粉做的糖饼,我们兄妹三个就狼吞虎咽地吃着美味的月饼,然后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稻草人’和‘捉迷藏’的游戏。” “我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我的中秋节最有意义!”我大声说。“为什么呀?”妈妈问。“看,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都是我喜欢的。紫红的葡萄、清蒸鲈鱼,还有这些月饼——莲蓉馅的、豆沙馅的、蛋黄馅的、水果馅的,小鱼形状的、小熊形状的、玫瑰花形状的……都是我最喜欢的。”“原来你是小馋猫啊!”爸爸哈哈大笑起来。“才不是呢。”我立刻辩解,“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拥有你们的爱,我的中秋节最幸福!”妈妈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常问我们最爱谁,原来是担心我们不爱你呀!”我害羞地笑着拿起一块水晶月饼塞进妈妈的嘴里。 这时,广场上燃起了灿烂的焰火,夜空瞬间绽放出朵朵绚烂的烟花,人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月亮更大更圆了,广场上人群都散尽了。在这宁静祥和的夜晚,我走进屋里,掀开钢琴盖,弹奏起海莱尔的《渴望》。 午夜时分,我们全家三代人向当空的月亮鞠躬,感谢它带给我们无比圆满和幸福的时光,并祝愿祖国明年的月亮更圆、更亮。 (山东省青岛市唐山路小学朱维山老师指导)
作文八:《三代人的春节作文》25400字
精选作文:春节?笑(700字)作文
中国人的佳节,被红色所围绕的新春佳节,祝福声满满的东方新春佳节。 这个印昭着中国人思乡情怀的美好节日,似乎到处充满着喜庆和欢笑。 是的,在这个节日里。老人可以见到思念已久的儿女和孙儿,成人可以享受盼望许久的长假和放松,小孩还可以收到翘首了一年的红包。 如此新春好节日,何乐而不为, 团圆、休闲、红包充实了三代人整整一个春节。 何乐而不为, 只是,为何身在如此幸福、夜夜可预见漫天烟火、餐餐大鱼大肉的热闹佳节里,我的脸上,无笑容, 笑,如今被当代人只是解释为脸部肌肉及唇牵扯出来的一种表情。 苦笑、假笑、讪笑、强欢颜笑、虚荣的笑、虚伪的笑、狗腿的笑、奉承的笑,还有儿童纯真的笑。 它们真的还能被唤作笑吗, 等等,孩童纯真的笑,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这种笑: 他们为得到压岁钱的开心笑容,他们为得到长辈称赞成绩好的开心笑容,他们为家长同意去旅游的开心笑容。 这种绽放在孩童时代的笑,真的还纯真吗, 真的还像从前的那些纯真笑容吗, 不~~~ 终有一日,这种笑容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了味儿。如今你所看到的这种笑,终究只是还没有褪去面具的笑。 你说说看,
1
春节,我要在我的脸上挂上哪种笑, 春节,挂满了笑。 春节,布满了笑。 春节,充满了笑。 只是,我的脸上,无笑容。 春节,笑陪伴了大大小小的饭局。可又有多少个饭局,那里的人脸上真的有这么一种笑: 纯粹地、发自内心地、不带一点做作的笑。 春节,于我而言,不过是一个大众都喜欢的节日;不过是一种名唤春节的牡丹,宜乎众矣;不过是一段模糊得记不清的已逝时光。 仅此而已。初二:梁晓茹
篇一:关于春节的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1):
在我的记忆中,去年春节里发生过许多许多事情,但其中令我最高兴的事还是放烟花和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和变脸。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晚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爷爷和爸爸也抱着一大团大红炮下楼去放了。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2
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兴奋地让妈妈给我点燃爸爸为我买的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的像玫瑰,有的黄的像菊花??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这一夜,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多么希望2010年的春节快点到来呀,那样我又能和去年一样快乐地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放烟花了。
关于春节的作文(2):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转眼,又一年接近尾声了。看着窗外飘飞的落叶,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景象来。
记得那一年,我大概十岁。除夕这天,家里可忙碌了。妈妈买来一副对联,站在大门外比比划划的。“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我兴冲冲地跑过去问,“妈妈,你要干吗,”“贴春联呗~过年了,贴上这个才喜气~”妈妈笑盈盈地回答。我赶紧帮忙,和妈妈一起把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到了大门两边。贴好以后,抬头一看,呵呵,真漂亮~红红的大字“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贴完了春联,妈妈便一头扎进厨房预备起年夜饭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从厨房里传出来,想必妈妈正在指挥锅碗瓢盆演奏一支交响曲呢~阵阵香味飘来,馋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赶快尝一口。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鸡、鸭、
3
鱼、肉、蔬菜、海鲜??全齐了,看得人眼花缭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我馋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馋猫似的狼吞虎咽起来。“慢慢吃,小心噎着~”妈妈夹了块鸡肉放到我碗里,“吃了鸡肉,就又长一岁啦,可不能像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如果吃了鸡肉就要长一岁,那我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吃鸡肉,那就永远不会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又给爷爷奶奶各夹了一块鸭肉,说:“鸭肉吃了不会老,你们多吃点~”爷爷乐呵呵地说:“咱们贝贝真孝顺~”奶奶呢,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全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
吃得差不多了,我往窗外一看,呵,家家灯火通明,大概都在吃团圆饭吧~“哧——噗~”一串烟花升上天空,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整个夜空都照得绚丽多彩,仿佛在预祝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我呆呆地看着,陶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关于春节的作文(3):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晚上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吃年饭,桌上有我爱吃的鱼丸子,姐姐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哥哥爱吃的红烧鱼。吃完年饭后,我和哥哥、姐姐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了。这时,
4
我拿来了一支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只见烟花一会儿喷红,一会儿喷绿,一会儿喷紫,真是好玩。
姐姐拿来了鞭炮,那“啪啪啪”“呼呼呼”的声音犹如雷鸣一般,吓得我们到处乱逃(
哥哥的烟花和鞭炮,更是神奇,一会儿飞到天空上,一会儿飞到屋顶上,把黑夜打扮的如同白昼,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正当我们玩得起劲的时候,“当当当,当当当”,零点的钟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大家共同祝愿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关于春节的作文(4):
从小,我就是一个爱雪的孩子。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时候每年都会下一场大雪。还记得每次大年30的晚上,我都会拍起手大喊:“快下雪呀~快下雪呀~”
终于长大了,1999年的冬天,我还记得那是一场很大的雪,三天三夜都没有化。我还记得我和小君、小思一起堆的三个小雪人,小小的,我们却爱不释手。我还记得,小君手把手的教我滚雪球,让一个小团变得越来越大,可惜最大的时候它破裂了。不过我们还是高兴地躺在雪堆里,虽然,雪是那么冰凉。
每年冬天,我都会趴在窗户上,用冻地红通通的手画画,画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纯洁的雪花。
5
2005年,那个冬天。接连下着雪。都是一些飘飞的雪花,可是我们却能为了一场雪的降临在楼顶上等啊等。每当下雪后,我们都会高兴地,随着雪花舞蹈,舞蹈??就在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了。终于,我们在楼顶堆起了一个雪人,我捏了几个雪团说,我要把它们放进冰箱里,让它们永远不化。可惜,那几个雪团被丢了,或许吧,丢掉雪团的,不知道,那或许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最后一场雪。 2006年,那个冬天。没有雪,一点也没有。我买了一个喷“雪”回家,在楼顶上,我尽情地喷着。但是那些“雪”一下就没了,我悲哀地看着天空。灰灰的天空,林立的楼房。呵,雪,雪~~我在小荷的名字叫“微微雪”。当时注册的时候,我想也没想直接输入的那个名字。呵,这美丽的雪,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又是一年冬天了。
我趴在窗户上,看着黑夜。
“想什么呢,” “哎,怎么不下雪呢。”
“下雪,什么雪呀,今天冬天气温又比去年高。”
听了这话,我竟然有些想哭了。晚上,看天气预报。每天都是阴天,每天都是4、5度的最低气温,没有雪,没有雪。
哎,这纯洁的雪呀,请你再次降临。
-------------------------------------------
那纯洁的雪花 在天空舞蹈 现在
6
却没有它们的影子 我抬头看着天空 渴望着雪的降临 渴望着这个冬天 能够多一些欢笑 ps:已经一年没见到
雪了。今年如果再没有,那就是两年了。我爱雪。但是,现在我却看不到雪。小时候觉得雪一点也不稀罕,现在想看看雪,也得去很远的山里了。突然,觉得,雪,是那么的美丽。 关于春节的作文(5):
俗话说得好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春节,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彩排,人们都慌神似的抢购过年必备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鲜肉等。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春节作文过春节, 我真快乐
“小懒猫,快起床~”妈妈把床上的我拉起来说:“你再不起来晚上就不给你压岁红包了!”我一听,马上一骨碌爬起身来,伸出手问:“红包在哪儿?”“急什么,什么时候少了我宝贝的红包,不过要看你今天表现好不好了~”我连忙起床洗漱,乖乖地当了一天淑女。到了傍晚,丰盛的年夜饭开始了,腊肉干锅,墨鱼肚片,辣椒蒸鱼,海鲜鱼丸汤??还没上桌,我的口水已经把家里的大鱼缸流满了。这是奶奶准备了两天的结果,一想起自己有这么好的奶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当我的吃得肚皮都圆滚滚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桌子,对奶
7
奶说:“真是太美味了,谢谢奶奶~” 小伙伴按门铃了,我提着一大袋烟花,跑下楼去和朋友们集合。“噼里啪啦”,声音过后,一簇又一簇烟花升上了夜空。我拿着“安全喷火”,兴高采烈地在空中舞动,边舞动边写着“新年快乐”四个大字。忽然, “啪”的一声,一阵烟花飞上了天空,它像一朵美丽的菊花绽开,落下时,仿佛天女散花。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占满了夜空,各种各样,数不胜数??
快乐的新年在欢笑中伴随着幸福的我,多么希望以后的日子永远像今天一样,我相信:一定会的~
过春节, 我真快乐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好不热闹~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贴春联。你瞧,上联是春安夏太,下联是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谐音啊~~~
贴完了春联,该吃年夜饭了,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大家看着我这狼狈样,哈哈大笑。该敬酒了,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8
吃完年夜饭,我们心
满意足的离看饭桌。来到了院子,就看见夜空被好多烟花划破,真是比星星还亮啊~爸爸也搬出了花炮和许多的烟花,爸爸顺手拿起了一个窜天猴,嘭,啪,说时迟,那是快,窜天猴直奔夜空,顿时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飘向了银河??我也手痒的拿了一个小闪光棒,不停的摇转,散出了无数的小星星??突然一个烟花哑了,过了1,2分钟还没炸,爸爸不耐烦了,拿起竹杆就捅,可竹杆刚碰到花炮,就突然炸了,爸爸的眼镜吓得滑了下来,我看到爸爸这样子,笑得人仰马翻。同时,我也记住:笑归笑,乐归乐,但要记住安全。
放完鞭炮该爬门了,听说这样会长高,我每年都爬门。炮放过了,门也爬了,该拿红包了,爷爷给了我一个红包,神秘的对我说:“一定要放在枕头下哦,这样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该回家了,我和爷爷奶奶一一告别。一路的烟花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过年我真开心 我们最期待的节日——春节终于到了。
晚上,我坐在课桌前写作业。这时传来一阵敲门声,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阿姨要请我们去和他们一起去吃年夜饭,可是,爸爸因为上班,不能回家,所以我和妈妈换好衣服提上礼物去阿姨家。
到了阿姨家,年夜饭已经做好了,有牛肉,水饺,孜然羊
9
肉,白莲藕等等。。。。。。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欣赏了片刻后,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饭非常好吃,但最让人回味无穷的还是孜然羊肉,那香味真是让你闻了一下后就会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年夜饭过后,我和阿姨家的弟弟便伸出手来说:“恭喜新年发大财,红包快拿来!怎么红包还没上桌呢?”妈妈和阿姨一边笑一边把红包给了我们。然后我们高兴地就看春节联欢晚会了。节目中最好看的是小品《同桌的你》,里面最搞笑的一句就是“此处省略xx字”,呵呵,这不就是我们上语文课时老师给我们讲的省略号的用法吗?此处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九点,我和妈妈就回家了。凌晨一点时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将我吵醒,这时我知道新的一年到来了。啊,过年真开心呀!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早晨,天刚亮,我就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吵醒了。这预示着,正月初一已经到了~
我急忙穿好了衣服,跑出了房门。呵,院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大人们正在放各种各样的鞭炮、大炮、礼炮等等,院子里成了炮的海洋。小孩子们也有一席之地,大家聚在一起,放起了旋转炮,还伴有隐隐约约的绿色、红色、黄色和“哧哧”的响声,有些小孩子有点害怕,就放起了喷花炮。看到
10
这里,我的手痒痒了,急忙回去拿鞭炮??
回到家,家里人都在包饺子,全家人和谐、幸福,多么温暖的一家人~
这一天,我过得很快
篇二:2014-2015海淀 七年级上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精校版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
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
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 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
11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
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B(贮蓄(chǔ) 轻飞漫舞 ((((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D(卷帙(zhì) (轻而一举 (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秋词》——刘禹锡——唐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B(《社戏》——鲁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
12
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
13
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 ,__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表达对远方
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
14
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后两句
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宜阅读(共12分)
(一)阔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l—l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患:_ ___(
C(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____ B(故如此 ( 故:伏:D(人皆伏其精练 (
15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____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____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
甲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6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_ ___
乙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
?????日广。每履之,足苦蹶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
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弗(fú):否定副词,没有。?辄(zhé):就。?旋:徘徊。 ?浸淫:渐渐扩展。?苦:苦于。?踬(zhì):绊倒。?既久:长久以后。?顾:看见。?治:治理。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
17
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台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卫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
18
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
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素拜产生了。
?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
19
走不动,雪太厚了……”
?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 有删改)
20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
1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第?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
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50字左右)(5分)
答:
五、作文(45分)
(一)根据情境,接要求写作。(5分)
21
20(学校将开展“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初一(3)班班主任将学校制定的日程表交
给你,并要你上网查询实践日的天气情况,然后为初一(3)班拟一个通知发到班级公邮里。(要写清楚通知的内容,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走近国博”社会实践活动日程表(2015. 12. 19)
一周天气预报
通 知
初一(3)班
2015年12月l7日
篇三:营口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4-2015营口市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
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
22
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B(贮蓄(chǔ) ( 轻飞漫舞 ( D(卷帙(zhì) ( 轻而一举 (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3
A(《秋词》——刘禹锡——唐代 B(《社戏》——鲁迅——现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
24
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
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25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
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1—1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
26
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B(故如此 ( 患:故:
盖:
伏: C(盖钉板上下弥束 (D(人皆伏其精练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
甲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27
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
乙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蹶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弗(fú):否定副词,没有。?辄(zhé):就。?旋:徘徊。 ?浸淫:
28
渐渐扩展。?苦:苦于。?踬(zhì):绊倒。?既久:长久以后。?顾:看见。?治:治理。 ????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29
?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
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30
?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
篇四:海 淀 区 七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习
海 淀 区 七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习
语 文 2015.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阅读对一
31
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 一览无余)的。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 细滋慢长 B(贮蓄(chǔ) 轻飞漫舞
C(滑稽(jī) 持之以恒 D(卷帙(zhì) 轻而一举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 不言而喻 B(汲取 一览无余
C(汲取 不言而喻 D(积攒 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词》——刘禹锡——唐代 B(《社戏》——鲁迅——现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32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3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4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1—13题。(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患其塔动 患:
35
B(故如此 故:
C(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
D(人皆伏其精练 伏: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答: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共4分)
甲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36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
乙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蹶?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养晦(huì)堂:刘蓉居室名。?弗(fú):否定副词,没有。?辄(zhé):就。?旋:徘徊。
?浸淫:渐渐扩展。?苦:苦于。?踬(zhì):绊倒。?既久:长久以后。?顾:看见。?治:治理。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37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15分)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
38
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
39
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
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 有删改)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
40
A(第?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50字左右)(5分) 答:
五、作文(45分)
(一)根据情境,接要求写作。(5分)
20(学校将开展“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初一(3)班班主任将学校制定的日程表交给你,并要你上网查询实践日的天气情况,然后为初一(3)班拟一个通知发到班级公邮里。(要写清楚通知的内容,语言准
41
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篇五:课文散步
课文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
42
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文解释】
一、整体把握
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作者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
最突出的一点是,“我”的敬老。试作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多么孤独、凄凉、寒心。不劝母亲一起散步,似乎也没有良心的谴责。“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既然如此,好像也有理由不去招呼了。作此假设,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43
第二个假设,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如果“我”依从儿子,那会怎么样?儿子如愿,自然兴高采烈,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纵。母亲呢,老年人有涵养,自然不至于老大的不高兴,但是,心里总不大畅快。年纪大了,自己说话还不及小孙孙。走小路也有理由,小路有意思,“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
波粼粼的鱼塘”,散步就是看景的,走小路实在也算不得错。而“我”唯母命是从,没有把儿子当小太阳宠着,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散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
探究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种思想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
44
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
“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两头都顾到,当然没有矛盾。有时,无法兼顾两头,就像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那么顾哪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顾老的一头。因为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言下之意,父母风烛残年,想孝敬,时间也不可多得。这里有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奶奶疼孙孙,总是谦让的,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宠着孙儿的。孙儿呢,见爸爸为人孝敬,自己也听话,你瞧他,不哭也不闹。这一家多么和睦。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再往深一层想,试看人性,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的,孝敬老人,就不容易做到。天下不乏不孝之子,造成诸多家庭矛盾。作者有感于此,借散步这个题材,宣扬一个伦理原则。照这个原则办事,一个家庭总是比较和美的。
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妻子的贤良,也是重要因素,“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她对婆婆没有不孝顺的表现,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丝毫没有争执。一般说,婆媳关系更为要紧。这篇短文在妻子身上着墨不多,但是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思,为人妻,为人儿媳,理当如此。
45
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4.这篇短文语言很精美,从哪些方面去学它的语言呢?
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第一段有一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喻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种妙思来自何处呢?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说了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
46
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例如: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
47
相互评判,鼓励创意。
二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答案参见“问题研究”之三。
三 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三代》一文略)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
把握两篇短文的主旨,《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教学建议】
一、抓住两处关键,引导研讨
寓意深刻而文辞冲淡的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下表现在理解的深度。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本文关键有两处。一处在面对“分歧”时作出的决定,一
48
处在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一处,要引导研讨。“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推而广之,“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一个“孝”字,才算理解了课文,于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二、要引导揣摩语言,学习语言
特别要品味对称的句子,要研究遣词造句,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写出来的。例如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说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增强语感,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朗读。
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
2.跳读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
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
49
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象,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象。
3.谈谈整体感受。
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4.内容研讨。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法:抓关键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5.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对称的美。
6.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7.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
50
【有关资料】
一、《散步》的写作契机(莫怀戚)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
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但是当时我们的笑,是为小家伙的出语机灵而兴奋,像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至少也有过人之处——你看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将来岂不是个哲学家?
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
51
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考虑的:
(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
(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52
53
作文九:《小学作文:三代人的生活》800字
三代人的生活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不说经济、科技等大的方面,就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60年,三代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了祖国的变革。 我们小区是一个并不大的小区,看守后门的谈爷爷,在我们小区里人人都认识。
谈爷爷如今已经有70多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健康。他个子不高,再加上轻微的驼背,大概也只有我这点身高,差不多一米六。他长得很慈祥,眼睛小小的,眉毛很浓,笑起来还会动呢。
一、二年纪的时候,作业少,一吃完的饭,我就跑到楼下的传达室和其他人一块儿乘凉。
喜欢聊天的谈爷爷总是给我们这些年纪不大的小朋友讲一些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天,他又讲起了有关生活变化的事情。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谈爷爷先讲起了他自己的事迹。他告诉我们他当时生活很拮据,很困难。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干活……
谈爷爷讲了很多,但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这离我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 谈爷爷还很风趣地说,他中年时总是很羡慕自己的孩子。因为相比之下,父辈们的的生活要好的多。
我的爷爷也经常说这样的话,我想这是老一辈们的“通病’。吧。 谈爷爷讲的最起劲的还是我们这一群孩子们的生活,他细细地谈
论着我们,细细地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谈爷爷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与他们那代人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在饭店里,想吃什么有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点餐。而他们童年时,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成了问题。吃不饱,也穿不暖
还有很多现在已经十分普遍的高科技产品,在当时也是没有。比如说电脑,电视等。有时候,我在家里有电脑,爷爷在一旁,总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变化很大的还用爸爸他*的工资。从爷爷奶奶的几十块到爸爸他*的年轻时的几百块再到现在是几千块。虽然物价也在同比上涨,但是人们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宽裕。大家也可以把更多的钱财花在旅游、阅读等休闲活动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祖国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从谈爷爷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信任和肯定,也感受到了所有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
作文十:《小学作文:三代人的新年》500字
三代人的新年
春节是中国每个人都要过的节日,但年年过的方式都在变化,因为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的变好。有人说他吃肉都吃腻了,从前有人能吃上一块肉都笑死了。这不是鲜明的对比吗?下面就让大人们自己说说看,说说小时候是怎样过春节的。
首先是我的奶奶,她说:在我小时候,平时我们都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一到春节就可以穿新衣服。每件新衣服都有两个大口袋,用来放瓜子、花生等好吃的食品。在大年初一早上,到亲戚、邻居家去拜年,邻居就会把自家炒的瓜子、花生、糖果抓一把放在我们的大口袋里。我们一个村里有几十户人家,我们一家一家的拜年。这家拿一点,那家给一点,每次都是口袋装得满满的,我们才开心的离去了。回到家,把它们倒在桌子上,慢慢地品尝。小伙伴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战利品多。
然后问我的妈妈,妈妈说,她念念不忘的是,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风鸡,现在已经见不到踪影了。
问完了大人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新年过得怎么样,我们不仅可以放烟火,还可以出门旅游。每天都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每天都可以吃上鸡鸭鱼肉等,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天在过年。
我们和大人在春节的对比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那就是:天壤之别。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在学习上精益求精,而不应该在生活上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