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为了心中那份期盼》4400字
2013年1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期,笔者有幸在位于河南大学新校区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宋纯鹏教授。
一
说起宋纯鹏教授的研究,首先要提到农业和水。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目前,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其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利用和开发植物体自身的潜力,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同等供水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是发展我国作物生产的重大战略性课题。”自1991年以来,宋纯鹏教授带领课题组围绕“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这一主题,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大需求和植物抗旱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出发,发展多学科先进的实验技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研究作物干旱反应机理的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创造性地探讨植物干旱反应调节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为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对提高植物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宋纯鹏教授对获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干旱本身是个世界性难题,也很复杂。我们的研究是基础性研究,要真正达到技术成熟,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任重道远。”他谈到,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定位是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符合中央的战略决策,符合河南的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是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但是,农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本身就面临城镇化、土地沙化、土壤退化等突出的矛盾。因而尽可能地挖掘作物的抗逆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对荒滩地、盐碱地、干旱地等不适于耕作的低产土地的科学开发利用,将会对解决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纯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向大田释放的意义不言而喻。
荣誉的背后,是宋纯鹏教授的科研团队留下的一串串高低深浅的坚实脚印,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学术团队卧薪尝胆20多年积累下的一帧帧锐意进取的奋斗镜像。这支能打硬仗的学术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凭借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学前沿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宋纯鹏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河南大学当时刚组建的生物学系,从此开始了他在河南大学艰难的创业历程。学科刚刚重建,百废待兴。与此同时,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国内外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宋纯鹏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从一无所有,没有一间实验室,没有一件像样的仪器条件下开展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不利因素,从探索学科交叉入手,以先进的学术思想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获批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而得到的3万元的课题经费就成了实验室的启动资金。这一宝贵的支持,使他的事业在一个地方性的大学有了起步的可能。宋纯鹏戏称实验室最初的全部家当为“一个课题,两个老师,三间房子”。面对现实,宋纯鹏从战略上选择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不能只依赖投入,而要依靠非常巧妙的先进的生物技术推动研究。他要用技术优势,去克服设备和资金的劣势。因为技术只要靠自己刻苦和艰辛的努力可以达到,从而绕开困扰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和资金匮乏的瓶颈。
在此基础上,宋纯鹏教授根据生命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生物学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国家和河南省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其独特的、先进的学术思想,果断地选择了“植物逆境生物学”这一重大研究主题,着重研究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及分子机理、逆境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调控技术等重要课题,为河南省及北方低产区综合整治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宋纯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他领导的课题组针对干旱等逆境条件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现状,以与作物光合产量密切相关的气孔运动研究为出发点,利用现代新技术方法研究探讨与旱地农业生产实际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所提出干旱条件下保卫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等系列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世界主流生物学杂志上,文章单篇SCI他引超过200篇次,宋纯鹏教授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提升了实验室在本领域的影响力。
在带领课题组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宋纯鹏的研究也逐步得到了认可。在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人选评选中,他申报的《气孔保卫细胞多因子刺激调控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分子机制》项目经过严格评定后,成功入围。2012年,宋纯鹏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
谈起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工作条件优越的发达城市,而毅然回到河南大学时,宋纯鹏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这里,我对河南大学有很深的感情,这里的生命科学学科正在逐步发展,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是我和同事一手创建起来的,那里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宋纯鹏教授这一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对他20多年追求和努力的高度总结。正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使他坚持在中西部地区艰难的探索。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很重要,高层次人才始终是实验室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宋纯鹏认为,没有人才,什么都没有;有了人才,很多工作都会迎刃而解;有了人才、有了技术、有了信息,同时也就有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此,他积极倡导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这些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都有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著名实验室工作的经历,他们不但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科研动力,而且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理念。由实验室骨干人员组成的“生物节水分子遗传学基础和技术”科技团队于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在宋纯鹏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植物生理教研室的基础上,实验室于2003年获批河南省第一个植物学博士点,之后成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5年,实验室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这是河南省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该省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创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三
宋纯鹏教授不仅是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作为河南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和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无论是科研、教育、管理,还是党派和参政议政工作,宋纯鹏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常说,“做好自己的工作是责任,你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就得把哪方面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否则的话,你就愧对你的位置。如果一个人连这样的责任心都没有,他就什么都干不好”。
2005年,宋纯鹏被组织任命为河南大学副校长,分管科学研究、条件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为逐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谋划学校科研实力增长和学术进步,作了许多理论上的探讨。同时,他作为教育部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论坛”特邀嘉宾,作了“传统文化的‘双刃剑’与科技创新——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主题发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0日第5版)全文刊载,海外版《中国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撰写的《中国大趋势, China’s Megatrends》(P186-187)引用评述了这些观点。此外,他在接受《创新科技》杂志采访时,对构建创新大学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培养大学创新型人才的软环境建设等等。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硬的条件好改善,但是软环境的改变、学术氛围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他提出“创新是生命,我们付出一生的努力”。
近10年来河南大学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宋纯鹏教授的辛勤劳动,科研创新平台体系的系统建立,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为百年名校河南大学的振兴步伐留下了铿锵足音:学校建立了国家—省(部)—学校三级研究机构为主体创新科研平台体系;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宋纯鹏于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了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他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前,都会深入学校和地方,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河南省情以及河南大学实际情况,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问题,认真准备提案和建议。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交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增加干旱农业科学研究投入的建议》。他认为,过去我们对植物逆境的研究是分散的,应该建立一个国家的植物逆境的研究中心,建一个这样的平台支持此项研究。他结合自己的高校工作特点,就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国家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实施类似“211工程”的扶持政策,在中西部地区打造高等教育知名品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使中原经济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发展下去。近年来,他相继提交了数10件全国政协提案,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和宋纯鹏谈话时,你能感觉到作为科技工作者他对科学问题敏锐、批判性的思维和挑剔的眼光,这是科学魅力所在,也是科学家砥砺自身不断求索的魅力所在。但是,作为大学管理者,你又能感觉到他的包容、富有远见的气质和坚韧的品质。正是因为宋纯鹏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思维品质和管理者的素质相结合,才能无论在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令人感叹的成绩。在谈到工作时,他深情地说,如果我自己有所成绩,这些都得益于各级领导、同行专家和合作同事们的支持。
谈及心愿,宋纯鹏说:“作为河南大学的一名老师,我希望历经沧桑有百年历史的河南大学能有更大的发展,使她在政策、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大学。这样,她才能肩负起在河南这个区域发展中应该肩负的责任,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造福亿万河南人民。作为中原地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希望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够有更大突破,能为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作出更大贡献,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取得更多优秀成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使中原地区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
作文二:《为了心中那份期盼.doc》4400字
为了心中那份期盼
2013年1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期,笔者有幸在位于河南大学新校区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宋纯鹏教授。
一
说起宋纯鹏教授的研究,首先要提到农业和水。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目前,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其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利用和开发植物体自身的潜力,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同等供水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是发展我国作物生产的重大战略性课题。”自1991年以来,宋纯鹏教授带领课题组围绕“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这一主题,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大需求和植物抗旱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出发,发展多学科先进的实验技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研究作物干旱反应机理的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创造性地探讨植物干旱反应调节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为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
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对提高植物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宋纯鹏教授对获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干旱本身是个世界性难题,也很复杂。我们的研究是基础性研究,要真正达到技术成熟,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任重道远。”他谈到,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定位是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符合中央的战略决策,符合河南的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是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但是,农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本身就面临城镇化、土地沙化、土壤退化等突出的矛盾。因而尽可能地挖掘作物的抗逆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对荒滩地、盐碱地、干旱地等不适于耕作的低产土地的科学开发利用,将会对解决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纯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向大田释放的意义不言而喻。
荣誉的背后,是宋纯鹏教授的科研团队留下的一串串高低深浅的坚实脚印,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学术团队卧薪尝胆20多年积累下的一帧帧锐意进取的奋斗镜像。这支能打硬仗的学术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凭借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学前沿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宋纯鹏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河南大学当时刚组建的生物学系,从此开始了他在河南大学艰难的创业历程。学科刚刚重建,百废待兴。与此同时,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国内外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宋纯鹏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从一无所有,没有一间实验室,没有一件
像样的仪器条件下开展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不利因素,从探索学科交叉入手,以先进的学术思想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获批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而得到的3万元的课题经费就成了实验室的启动资金。这一宝贵的支持,使他的事业在一个地方性的大学有了起步的可能。宋纯鹏戏称实验室最初的全部家当为“一个课题,两个老师,三间房子”。面对现实,宋纯鹏从战略上选择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不能只依赖投入,而要依靠非常巧妙的先进的生物技术推动研究。他要用技术优势,去克服设备和资金的劣势。因为技术只要靠自己刻苦和艰辛的努力可以达到,从而绕开困扰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短缺和资金匮乏的瓶颈。
在此基础上,宋纯鹏教授根据生命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生物学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国家和河南省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其独特的、先进的学术思想,果断地选择了“植物逆境生物学”这一重大研究主题,着重研究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及分子机理、逆境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调控技术等重要课题,为河南省及北方低产区综合整治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宋纯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他领导的课题组针对干旱等逆境条件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现状,以与作物光合产量密切相关的气孔运动研究为出发点,利用现代新技术方法研究探讨与旱地农业生产实际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所提出干旱条件下保卫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等系列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世界主流生物学杂志上,文章单篇SCI他引超过200篇次,宋纯鹏教授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提升了实验室在本领域的影响力。
在带领课题组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宋纯鹏的研究也逐步得到了认可。在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人选评选中,他申报的《气孔保卫细胞多因子刺激调控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分子机制》项目经过严格评定后,成功入围。2012年,宋纯鹏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
谈起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工作条件优越的发达城市,而毅然回到河南大学时,宋纯鹏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这里,我对河南大学有很深的感情,这里的生命科学学科正在逐步发展,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是我和同事一手创建起来的,那里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宋纯鹏教授这一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对他20多年追求和努力的高度总结。正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使他坚持在中西部地区艰难的探索。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很重要,高层次人才始终是实验室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宋纯鹏认为,没有人才,什么都没有;有了人才,很多工作都会迎刃而解;有了人才、有了技术、有了信息,同时也就有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此,他积极倡导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这些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都有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著名实验室工作的经历,他们不但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科研动力,而且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理念。由实验室骨干人员组成的“生物节水分子遗传学基础和技术”科技团队于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在宋纯鹏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植
物生理教研室的基础上,实验室于2003年获批河南省第一个植物学博士点,之后成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5年,实验室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这是河南省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该省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创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三
宋纯鹏教授不仅是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作为河南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和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无论是科研、教育、管理,还是党派和参政议政工作,宋纯鹏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常说,“做好自己的工作是责任,你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就得把哪方面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否则的话,你就愧对你的位置。如果一个人连这样的责任心都没有,他就什么都干不好”。
2005年,宋纯鹏被组织任命为河南大学副校长,分管科学研究、条件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为逐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谋划学校科研实力增长和学术进步,作了许多理论上的探讨。同时,他作为教育部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论坛”特邀嘉宾,作了“传统文化的‘双刃剑’与科技创新——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主题发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0日第5版)全
文刊载,海外版《中国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撰写的《中国大趋势, China’s Megatrends》(P186-187)引用评述了这些观点。此外,他在接受《创新科技》杂志采访时,对构建创新大学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培养大学创新型人才的软环境建设等等。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硬的条件好改善,但是软环境的改变、学术氛围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他提出“创新是生命,我们付出一生的努力”。
近10年来河南大学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宋纯鹏教授的辛勤劳动,科研创新平台体系的系统建立,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为百年名校河南大学的振兴步伐留下了铿锵足音:学校建立了国家—省(部)—学校三级研究机构为主体创新科研平台体系;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宋纯鹏于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了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他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前,都会深入学校和地方,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河南省情以及河南大学实际情况,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问题,认真准备提案和建议。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交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增加干旱农业科学研究投入的建议》。他认为,过去我们对植物逆境的研究是分散的,应该建立一个国家的植物逆境的研究中心,建一个这样的平台支持此项研究。他结合自己的高校工作特点,就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国家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实施类似
“211工程”的扶持政策,在中西部地区打造高等教育知名品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使中原经济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发展下去。近年来,他相继提交了数10件全国政协提案,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和宋纯鹏谈话时,你能感觉到作为科技工作者他对科学问题敏锐、批判性的思维和挑剔的眼光,这是科学魅力所在,也是科学家砥砺自身不断求索的魅力所在。但是,作为大学管理者,你又能感觉到他的包容、富有远见的气质和坚韧的品质。正是因为宋纯鹏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思维品质和管理者的素质相结合,才能无论在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令人感叹的成绩。在谈到工作时,他深情地说,如果我自己有所成绩,这些都得益于各级领导、同行专家和合作同事们的支持。
谈及心愿,宋纯鹏说:“作为河南大学的一名老师,我希望历经沧桑有百年历史的河南大学能有更大的发展,使她在政策、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大学。这样,她才能肩负起在河南这个区域发展中应该肩负的责任,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造福亿万河南人民。作为中原地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希望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够有更大突破,能为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作出更大贡献,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取得更多优秀成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使中原地区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
作文三:《心中那份坚持——我的从警感悟》2200字
66作文网 ://.66one.net/ 最好的作文网站
心中那份坚持——我的从警感悟
在我很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孩子较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自小就学会独立生活。童年应该是人生最为好的回忆,可是我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当时爸爸是村里的干部,家里的农活几乎很少打理,每到周末的时候就要跟着妈妈、哥哥、姐姐到农田干活。临近中午,火一样的太阳快要将人烤焦,但妈妈依然坚持要干活,当时很不理解妈妈,甚至怨恨她。平日里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只有到了新年的时候才可以穿到新衣服,所以童年记忆里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年。
那时我的梦想就是快快长大成人,可以挣好多的钱,再也不要靠种地为生。在我上初一的那一年,家里发生了变故,为了生活爸爸只身一人来到了新疆,于是妈妈一个女人带领四个孩子撑起了一个家。那时哥哥姐姐已经外出打工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也选择了弃学打工。由于年龄太小,很多工厂不要,于是在家帮着妈妈打理家务。第二年,爸爸说在新疆还不错,希望妈妈也能过去帮忙干活,于是妈妈把我和弟弟托付给十几岁的姐姐,也去了新疆。家里少了爸爸妈妈,心里总是空空的,一到晚上就害怕的不敢睡觉,尤其是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气,害怕的躲在角落不敢动??
这样担惊受怕的过了一年,来年爸爸打电话让哥哥姐姐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到新疆。由于上学时成绩比较不错,来到新疆我又重新回到了校园,我发誓“我一定要努力上学,再也不要回到地里干活”。经过自己的努力,在2010年三月考上公务员,光荣地加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成为家人眼里骄傲的“星星”。 自小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外工作家人也比较放心。初来乍道,满怀激情,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差别很大。监狱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虚心请教,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能用到的地方非常有限,我认为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总是不停的询问、记录、整理,经过自己的努力,渐渐的能够自己独立工作。
作为一名新警,我认为应该多学一点、多做一点,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包括与同事的关系等,单位是一个小社会,也有各色的人,因此学会为人处世才是最基本的。因为自己刚从大学毕业,没有经历复杂的社会,不太懂得处理一些事情,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使自己很苦恼。于是经常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事聊天,多听取不同年龄段对同一事的看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使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当我第一次投稿时,经过自己多次修改,满怀信心以为可以刊稿,结果却没有如愿。连续多次投稿,没有一片篇刊稿的,心里很是郁闷。这时一位老民警的一席话让我重拾信心,他说“只要你坚持了,时间久了以后肯定会刊稿66作文网 ://.66one.net/ 最好的作文网站
66作文网 ://.66one.net/ 最好的作文网站 的??”,是啊,因为十几二十次的投稿没有中就轻言放弃了,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吗,于是我开始上网查询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刚好又有幸参加农二师监狱管理局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投稿,当看到报纸上自己写的文字,喜悦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接着一篇,两篇??.自己没有白努力。
一年多的工作时间,让我成长了许多。不再孩子气,不再因为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不再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希望,更多的是学会坚持。坚持一点点的踏实前进,坚持自己写写东西、感想,坚持不懈努力做事,坚持心存希望,坚持成功就在下一次的失败之后。
后来因为家里父母身体的原因,工作单位调至离家较近的监狱。这样既不耽误工作,有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照顾父母。父亲因为腰椎骨的问题,动过三次大手术,经过多年的修养现在生活可以自理;母亲因为积劳成疾,脚踝也又问题,不能够长时间的站立。看着他们因为生活所迫,常年劳碌落下病根,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坚持每天下班回去帮母亲做饭、洗衣服,坚持周末到农田帮父亲打理田地,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里的同事有时候会开玩笑的说“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你还干活,你爸又不给你工钱??”,我何尝不想休息,我也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我也不想被太阳晒,可是家里的环境让我坚持这么做,坚持为爸妈分担忧愁,这样我的心里才会好受些,才不愧于父母对我的培养。
在一次领导来视察工作的时候,监狱的同事都列队欢迎,而我站在最后一个位置,当领导与我亲切握手时问了一句“小姑娘怎么晒这么黑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时监狱政委说了一句“小姑娘可勤快了,星期天的时候都不休息,到地里忙她爸爸干活呢”。作为姑娘家谁都想拥有嫩白的皮肤,可是我不能因为怕被晒黑就不去干活,那样怎么能对得起爸爸的辛勤培养呢。每当我向父亲提出不要再种地操劳了,我可以养活他们的时候,父亲就不高兴了。正是因为父亲的这块地,才有了我的今天,所以我开始理解父亲为什么不愿放弃种地,不是因为能挣多少钱,而是他对这块田有种深深的感情?? 在近两年的从警生活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这是我一生都引以为傲的。我曾听过这样一句“有事找警察”,似乎在百姓眼里警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大声说“我是警察,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心存希望,坚持努力就会成功~
66作文网 ://.66one.net/ 最好的作文网站
作文四:《[优秀作文]我心中的“那份经典”》900字
提起“经典”,大多数的人会想起一些很难忘的画面,比如说《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公为了女主人公抛弃浮板的那一刻,也有人会想起社会中某某英雄牺牲的那一幕,或许有人会想起“神七”飞天的那一瞬……而盘踞在我心中的那份经典,却是小A、小B和小C。
小A
提起小A的“海拔”,没有人能忍住不笑,特别是当小A和班长MM站在一起,那决非长江三峡的落差可比。我敢肯定,要是在上面建个水电站,准能解决全球一半的用水量。大家都喜欢和他并排而站,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猛”。
每当有人谈起他那可怜的“海拔”,小A总是毫不恶心地说:“谁叫我长得娇小可爱呢?潘长江不是说过吗,浓缩的才是精品!”
得,全班倒下一大片。
小B
小B的绰号叫“睡神”,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且让我慢慢道来。
新学期一开始,老李(语文老师)就在班上拍着胸脯自豪地说道:“上我李某人的课,从来没有人睡过觉。”可是偏偏稀罕物种就出现在我们班上。
就在老李热情高涨地为我们分析《沁园春?雪》的时候,小B的课桌就把小B的脑袋给吸下去了。老李面有些不悦,大声说:“同学,起来了!”可那小B睡得比死猪还要死一级。他的同桌自信地说:“我有办法。”
小B的同桌对着小B的耳朵说:“吃饭了!”怪了,这小B马上就醒了,他站起来四处瞧:“没有嘛。”老李从牙缝里甩出几个字:“当然有,来办公室喝茶!”
小C
小C是我们班的“侃神”,坐在讲桌的第一排,受各科老师的“甘霖”沐浴,痛苦不堪已经很久了。
小C说:“数学老师讲课时喷出的口水啊,就跟那黄河泛滥似的,他一低头,第一排全湿了,怎么湿的?被口水喷的呗!他再一抬头,得,第二排也湿了……”
往往这个时候,班里就会笑倒一片。小C说:“我奶奶有失眠症,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啊,我上课偷偷把老外(英语老师)讲的课给录了下来,给我奶奶送去。你们猜怎么着?她不到五分钟就睡着了。醒来后她对我说,孙儿,你给我买的催眠磁带真绝,哪儿买的?明儿个我介绍给其他的老姐妹儿用去…”
这下,全班又倒了。
这就是我心中的“那份经典”――小A、小B、小C,虽然现在我们已各奔东西,但他们生动活泼的样子却时常活跃在我的脑海中,是他们给我紧张的初三生活增添了几多乐趣。
作文五:《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1300字
管理资料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
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有关于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紧闭双眼,让我再想想我们的欢笑的笑脸/再悄悄的祝福你们要很快乐,
天色渐渐晴了,思念轻轻袭来,还好,此时还有天上的那轮明月陪伴着我,以前从未留意过,月亮竟如此
寂寞的被挂在天上,也只有每个被思念的,在寂寞的人才会注意到吧
有些事来的就很突然,或许你们从未想过,我是在08年离开你们的吧,真的,正是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朋友,让我知道什么是寂寞,
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着,你们总是那么清晰的在我脑海里,为什么,为什么离开你们了就不能放下你们,为什么想起你们总是那么容易,想要暂停却如此困难,你们已成为我的包袱…
我好想哭,我真的累了,一直都在骗自己说,我还在,我还在博爱,在你身前,在你身后,可是睁开眼四周空空的
,只是我一个人在傻傻的发呆,有过了不知多少路口,却总是叹息着,未来的路就这么模糊,因为在一个路口我们竟这么的分开了,再不舍也只是徒劳的,只希望,我们不会忘了我们在一起的点滴,
窗外透进了月光,将寂寞渗入了我的心,很怀念我们在一起时单纯的快乐着,不希望,离开是我最后的结局,希望时间能抹掉眼泪,替我抚平思念,一路又来需要我承受太多不想承受的,难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吗,,
曾经你们对我说的话,如今切只能自己给自己说,
曾经我们在一起开心的时光,如今却只能梦里在一起,
曾经你们给的回忆,如今却只能慢慢回忆,
也许只有这样时候才觉得快乐,也很温暖吧,可是,我错过的太多了,错过我和你们一起奋斗的日子,现在我开始喜欢听歌了,寂寞的时候想要
不寂寞,也就只有让周围有点声音才会舒服吧,听着歌想着过去,开始我会很失落的感觉,后来却是温暖的笑着,有些过去会挺过来的,这些都是你们给的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坚强吧,
好想去登山,好想去看海,想对着山喊,我一定会回来的,想在海边狂奔,奔出思念的潮水,我牵着你们呢,你们在干嘛,丰富的想象着你们此刻的活动,然后就会傻傻的笑了,
知道吗,现在我不会再趴在床上和同事讨论着美女了,也不会在走廊和同事打架了,只是看着窗外,望着北方,向你们的方向思索着,即使有看多的山隔着,但是没有拦住我的内心的视线,我还清晰的记得,那边的路怎么走,哪边的花最美丽,
真的现在我们就这么分开了,不在一起了,就像再别康桥里写的哪样,我是悄悄的离开了,真的什么也没有带走,带走的只是一点回忆了,
要幸福 ,请记得,我们一辈子是朋友,
请记得,我还会再回去,,
请记得,我们的约定,,
作者: 来源:
这篇有关于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作文六:《我心中的那份追求 追求那份纯真》1800字
我心中的那份追求 追求那份纯真
追求那份纯真 随着时光像沙漏一样慢慢流逝,我也一天天的长大,心智开始慢慢成熟,是否早已失去了那份纯真。
好怀念小时候的傻傻的笑,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任何的烦恼,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无所顾忌的大笑,毫无顾忌别人的感受和眼光,可是当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关注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眼中的事再也没有那么纯粹,当我想要和他们一起疯一起闹的时候,他们却心有余悸的说要保持形象,是不是长大了,就再也没有纯粹的友谊了吗,
长大了,心思细密了,开始学会防着别人,可是学会处心积虑,开始学会怎么样不受欺负,可是慢慢的随大流,可是慢慢的变坏,心里的秘密再也不敢和别人说,因为不再相信别人,怀疑别人会公布自己的秘密。各自心里想的都藏在自己的肚子里,谁也不说出来。
长大了,再也不那么单纯了,喜怒哀乐都要控制着自己,因为不想让别人看笑话,学习上充满了勾心斗角,问问题藏着掖着,不想告诉别人,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
为什么,长大了,一切就变了,为什么小时候的单纯会随着慢慢长大而失去,为什么再也不能纯粹的笑,纯粹的哭,为什么会徒增那么多的烦恼,有什么会凭空出现那么多那么多的顾忌,我很无奈,也会很苦恼,有时我会觉得好做作,好假。可是现在的我们早也不会傻到把对别人的感觉说出来,因为那会让人讨厌,
所以我有时也学会了圆滑,也学会了所谓的为人处事,可是我觉得好累,我觉得每天就像戴着面具在生活,我好想回到小时候。
追求那份原先的纯真,追求那原来的美好。青春的我们应怀有自己的理想,脱去那一些俗套,那些莫须有的烦恼,那些所谓的处心积虑,让我们手牵着手,一起去追寻我们向往的未来。
纯真也可以和梦想并存,有了那份纯真作伴,我们追寻梦想的道路会更加轻松,会更加快乐,我们才不会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迷了方向,心中清澈得像一汪泉水,我们更容易找到生命的方向。让我们保留那份纯真,人与人之间才会真诚相待,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孤独,才不会像个小丑一样整天戴着面具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纯真与青春,陪伴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去寻找人生的真谛。那份纯真,希望每一个人都会长留心间,那样,生活才会幸福,才会轻松,人生才能充满阳光与笑容。快乐的对待每一天,纯真长存心间。
高二:924088022
追求那份纯真相关内容:妥协与胜利 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对眼前我们无法战胜的困难,我们是该不自量力,还是卧薪尝胆,我觉得这时我们就该妥协了~成功不是意气用事,不是敢闯敢拼,而是明白自己与成功的距离~...
梦想,生命的灵魂 梦想,生命的灵魂人生,一只迷幕中航行的的船,而梦想,好比海上的灯塔,指明路线。梦想,有渺小的,
也有远大的。而没有梦想的,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虽然能生活自理,却忘记了生活的意义。人活着就要追逐梦想,梦想人的灵魂。
生活,就是那一瞬间 生活,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对于农民来说,每天不是顶着炎炎烈日,就是披着寒风暴雪不辞劳苦的在地里干活,这样一天天的劳累就是生活,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活着的一个象征性的说法。
回到原来的那条路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途。当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许会有很多很多的挫折和苦难,每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都不会是平坦的,可我们仍要继续,仍要不屈不挠德育那么多的挫折抗争,仍要继续追寻心中的梦。
镜子人生 人生这一词说起来也不大,但也不小。题记每一个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有坏;当然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有两面性的,我们在人生路上所路过的荆棘;所走过的悬崖;所踏过的荒漠;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坎坷的;面对挫折,我们迎难而上,人生不...
体验 人的一生中有几个高中时光呢,或许有的人连高中都没有经历过,那应当是一个遗憾的事吧~在我没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老是说:到了高中你们就轻松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今天的感悟 干刚看了最新一期的天天向上,以为还和以前的节目一样,就是逗人娱乐,我也是纯粹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可没想到,这一期,给了我强烈的震撼,给我很多新的动力,同时
也让我觉得很羞愧。
神圣的教师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岗位,那么教师的职责就是坚守;如果说教育是一项责任,那么教师的义务就是背负;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老师的本分就是热爱~
作文七:《母亲节:我心中那份永远难忘的思念》2000字
母亲节:我心中那份永远难忘的思念
吴贤德/文
母爱是最伟大的爱,母爱是最纯洁的爱,母爱是最洁白无瑕的爱。泪水浸透双角,回想幼年母亲拉着自己的双手,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仿佛就在昨天。无论长大成人,还是结婚生子,只要母亲有一口气,子女在母亲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每当母亲节来临,可怜而又令我伤感的是,我不能够像别人那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见到把我们兄妹含辛茹苦拉养长大成人慈祥善良的母亲,这里,我只有对九泉之下的母亲,说一声母亲,每当这个节日---母亲节来临时,您的儿女们永远会牵挂着您,一时、一刻、一天也不会把您忘记,永远&&。每当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时,每当想起我的母亲,泪水就流淌我的腮下。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节日来临之际,对我这个长年在外奔波的打工者来说,这句话都会勾起我对亲人们的思念&&母恩,儿女永远报不完,这句话永远记在我的心中。让我想的更多的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不辞辛劳,屎一把、尿一把,把自己子女们养育成人,他(她)得到的是什么?他们图的又是什么?他们图的儿女长大成人、他们图的是儿女有理想、有报负、有志气、有&&他们图的绝不是回报。
父亲和母亲在我心中,虽然同样伟大,但,我思念最多的是母亲,因为,母亲在我的记忆中影响更大、更深,我们兄妹是在母亲泪水、汗水中长大成人的,让我们兄妹永远愧疚的,母亲在含辛茹苦,在我们兄妹一个个成家立业时,她却在没有得到一点一滴回报,她却走了,去了她不该去的地方,因为母亲走时,只有55岁。母亲唯一留下的,是她永远刻在我们兄妹脑海中一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个长年穿着满身补丁衣服、一个&&永远忘不掉的身影。
每年春节回老家,让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就是带上香纸、鞭炮到母亲和父亲的坟前,跪在那里给九泉之下的母亲和父亲表白我这个当儿的一片孝心每当我点燃香纸,跪在母亲坟前的时候,就会想起母亲在世间的一幕幕,泪水就禁不住的流了出来。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贫穷的山村,过去,那里是吃粮靠上级,花钱靠救济的地方,人多田地少。我16岁那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从此,全家的重担就落在母亲一个身上,我和弟弟,妹妹全家五口人,靠母亲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来养活,每年生产队分给我们家的粮食,一天三顿喝稀饭也只够大半年吃,剩余的全是靠上级政府救济。
为了节省粮食母亲常把五个人的饭做成四个人的,每当我和弟弟,妹妹吵着饭不够吃的时候,母亲就把盛在自己碗里的饭分给我和弟弟、妹妹,母亲一边分一边对我们说:我不饿。今天回想起来并不是母亲不饿,而是她舍不得吃宁肯自己挨饿,为的是不让我们兄妹挨饿。
让我不能忘记的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母亲为了能让我穿的好一点,不再像在村里读小学那样,一到下雨天就光着脚去上学,母亲拿出家卖鸡蛋买油盐的钱,到街上为我做了件的良衬衣,买了一双皮凉鞋,而母亲身上穿的却是一件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母亲白天劳动没有时间补,常常晚上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补。直到后来我和弟弟、妹妹一个个都长大成人了,母亲自己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把好吃,好喝、好穿的让给我们。
生产责任制后,母亲为改变我们家的贫穷,我和弟弟都外出打工挣钱,母亲一个人承担起全家的田地农活,无论刮风下雨,母亲也从不闲着,身背铁锹和锄头在田间劳动着。每年春节回去,看着堆放在屋里收上来的粮食,我们都知母亲一个人在家的辛劳,可母亲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叫过一声苦。母亲告诉我们是一到腊月,她每天都站在村头,盼着我和弟弟像村里其它外出打工青年一样,安安全全到家和家人团聚,直到我和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母亲还是这样,仍把我们当作没有成年的孩子一伙关心着。
1995年10月,是我最伤心难忘的日子,正在苏州打工的我,突然接到弟弟从老家发来母亲病故的电报,当时,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身体好好的母亲会突然病故,当我怀揣电报,眼含泪水赶回家时,是一个躺在地铺上已经停止呼吸正等我回去入棺的母亲,弟弟、妹妹边哭边告诉我,母亲临断气还在呼叫着你的小名,母亲是在山上拾柴草,为的是让你回来有柴烧饭,从山上背柴回来,晚上突然患心肌梗塞抢救无效死去的。听到这些,尽管我怎样流泪,怎样呼叫母亲都没能睁开眼看我一下。母亲走了,她是在把我们兄妹都拉扯长大成人后成家立业时走的,她是在没有想到一天福时走的,在我心中,母亲并不是病死的,而是为我们兄妹操劳过度而累死的,因为,从我记事那天起,母亲从没一天闲着的。母亲走了,她留下的是让我和弟弟、妹妹永远报不上的恩,母恩重如山,母恩如江河永远流不完,母恩永远数不清,记不完。还有那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煤油灯下把衣补,站在村头把儿盼,还有那&&永远留在儿女心中的记忆和思念。
如今的我,也从当年的棒小伙到了而立之年,孩子们已长成当年的我,但,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不能忘的,就是没能报上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母亲,每逢节日来临时,您知道吗?儿都会把您想起,伤心的泪水&&都会挂满我的整个脸颊。
作文八:《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1000字
倾诉我心中那份默默的情怀
紧闭双眼,让我再想想我们的欢笑的笑脸/再悄悄的祝福你们要很快乐,-
天色渐渐晴了,思念轻轻袭来,还好,此时还有天上的那轮明月陪伴着我,以前从未留意过,月亮竟如此
寂寞的被挂在天上,也只有每个被思念的,在寂寞的人才会注意到吧 -
有些事来的就很突然,或许你们从未想过,我是在08年离开你们的吧,真的,正是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朋友,让我知道什么是寂寞,-
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着,你们总是那么清晰的在我脑海里,为什么,为什么离开你们了就不能放下你们,为什么想起你们总是那么容易,想要暂停却如此困难,你们已成为我的包袱… -
我好想哭,我真的累了,一直都在骗自己说,我还在,我还在博爱,在你身前,在你身后,可是睁开眼四周空空的
,只是我一个人在傻傻的发呆,有过了不知多少路口,却总是叹息着,未来的路就这么模糊,因为在一个路口我们竟这么的分开了,再不舍也只是徒劳的,只希望,我们不会忘了我们在一起的点滴,-
窗外透进了月光,将寂寞渗入了我的心,很怀念我们在一起时单纯的快乐着,不希望,离开是我最后的结局,希望时间能抹掉眼泪,替我抚平思念,一路又来需要我承受太多不想承受的,难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吗,,-
曾经你们对我说的话,如今却只能自己给自己说, -
曾经我们在一起开心的时光,如今却只能梦里在一起, -
曾经你们给的回忆,如今却只能慢慢回忆, -
也许只有这样时候才觉得快乐,也很温暖吧,可是,我错过的太多了,错过我和你们一起奋斗的日子,现在我开始喜欢听歌了,寂寞的时候想要
不寂寞,也就只有让周围有点声音才会舒服吧,听着歌想着过去,开始我会很失落的感觉,后来却是温暖的笑着,有些过去会挺过来的,这些都是你们给的坚强吧,-
好想去登山,好想去看海,想对着山喊,我一定会回来的,想在海边狂奔,奔出思念的潮水,我牵着你们呢,你们在干嘛,丰富的想象着你们此刻的活动,然后就会傻傻的笑了,-
知道吗,现在我不会再趴在床上和同事讨论着美女了,也不会在走廊和同事打架了,只是看着窗外,望着北方,向你们的方向思索着,即使有看多的山隔着,但是没有拦住我的内心的视线,我还清晰的记得,那边的路怎么走,哪边的花最美丽,-
真的现在我们就这么分开了,不在一起了,就像再别康桥里写的哪样,我是悄悄的离开了,真的什么也没有带走,带走的只是一点回忆了,-
要幸福 ,请记得,我们一辈子是朋友,-
请记得,我还会再回去,,-
请记得,我们的约定,,
作文九:《思念心中那份永恒的回忆》500字
夜深了,人静了,眼望窗外,喧闹的马路两旁已无人走过,抬头仰望天空,弯弯的明月挂在天上,星星在闪烁,思念占俱了心扉,就像条河流,源源不断在我的心里流淌,翻滚。一阵风轻轻略过,拔动了我的长发,像他的双手在抚摸。一股熟悉的味道飘到心头,温暖又温馨。
思念的心就如潮水,波涛汹涌,连绵不断;如春天的暖风,吹开朵朵羞涩的桃花;如夏天的太阳,照耀全世界;如秋天的细雨,浇灌着每片土壤;如冬天的飞雪,飘向人间。
思念的心,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你的回眸一笑,印在眼前,久久挥之不散。
思念的心,常常沉淀在那往事的某一瞬间。看的到,摸不着,遥不可及,那颗早已支离破碎的心在思绪中挣扎,黑暗狭窄的房间能让人室息,生活已失去原有的色彩,,单调的色彩衬托出寂寞的心境。
思念的心,常常使我心慌意乱,束手无策,。矛盾中包含了无奈,只能把思念放在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静静的去回味,那种味道却是苦中带涩。难以入喉。空虚的内心就像一个无底洞,陷入深渊之中,无论怎么逃脱,都找不到出口之处,。无从选择,只能坐以待毙。
思念,在心中重蹈覆辙;思念,在依赖那段记忆;淡淡的忧愁写在脸上,凄凉着…
我不想抹去思念心中那份永恒的回忆…
它将永远存在。
因为那是我一生的至爱!
作文十:《为了心中那份特殊的爱》2100字
面对智障、听障的孩子时,望着他们的父母那一双双迷茫和惆怅的眼神,交谈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那爱不够恨不得的苦涩,要用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去抚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要让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融入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要让每个残障孩子鼓起生命的风帆。
一、倾注爱心, 做孩子人生的引路者
爱心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没有责任的爱心是无根之萍,没有爱心的责任是无花之树。她默默地耕耘在自己所钟爱的这片热土上,用心浇灌每一朵残缺的花朵,她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浸透着一个“爱”字。
“爱”在用心关注。2014年她担任启智职高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想到这些孩子即将毕业步入社会,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周老师一边积极与家长沟通,一边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当得知家长担心孩子受歧视,从来没有让孩子独立去买过东西时,周老师就把去超市购物作为教学单元主题放进课堂,在教会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后,她从自己收入不高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分发给学生手中,然后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亲自带着学生去学校附近的超市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第一次,招来路人诧异的眼神,她鼓励学生,陪着每个学生,走进超市,细心地指导,带领学生圆满完成一次购物;第二次,她站在超市门口,看着学生井然有序地购物,收银员夸赞:“这些孩子真有礼貌!你们老师真不容易!”学生们充满信心不再害怕了;第三次,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超市,只是站在校门口等学生平安回来,并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家长打电话告诉周老师说孩子们主动要求去买早点买简单的生活用品等,她欣慰地笑了。2015年,她担任启智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还主动申请启智艺术康复教育选择性课程,教学生国学知识――《笠翁对韵》,并在全市特殊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进行展示,得到同事、家长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爱”在勤奋学习。勤奋就是努力,就是责任。2009年冬天她带着刚出生7个月的女儿和家婆,去北京参加为期半个多月的感觉统合学习。白天她去学习,家婆就带着小孩在宾馆,有时中午去宾馆喂奶时,女儿哭的眼睛都红了。可她没有落下一节课,一直坚持到学习圆满结束。2016年,由于学校工作需要,她从启智部转到启音部,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她从来没有教过启音高段的数学,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这个班是全校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学生成绩两极化,而且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情绪波动特别大,难管理,她一边细心观察,详细了解每个学生,一边悉心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同时还虚心向同事请教,本着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使学校放心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二、引领示范,做福利院孩子爱的传递者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吉州区社会福利院的院长来学校参加活动,聊到福利院的孩子也是存在各种程度障碍的特殊群体,而且没有专业的教师教他们时,周老师二话不说,主动提出每周五去福利院送教上门一天。就这样,周老师成了我校第一个去福利院送教上门的老师。这一去,就是几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工作有多忙,都从未间断过。福利院的孩子残障程度更严重,有的是多动症的,有的是兔唇的,有的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走几步路嘴唇就发紫,还有大部分是脑瘫,生活根本不能自理。面对这群被父母遗弃的重度残障孩子,她的心情难以言表。于是每到周五,她都提前准备好孩子们喜欢的玩具,零食,大包小包地提着,准时出现在这群孩子的面前,然后教他们说话,走路,穿衣服,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画画,唱歌等等。这些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周老师却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演示,一个又一个去教导。她还把福利院的孩子带出来和井冈山大学的志愿者一起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更多地人来关注这个群体。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动的天天不再撕书咬袖子了,语言障碍的玲玲会说老师再见了,脑瘫的文文会一颤一颤地走路了, 还有的孩子会画画和唱歌了。在福利院孩子的眼中,周老师就是天使,每周五早上,孩子们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大门口,只要她一出现,就手舞足蹈欢呼不已。省残联的领导也去过福利院,他们说这些孩子看到周老师眼睛都发光,她就是这些孩子心中的女神。现在,在周老师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去福利院,去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爱的接力就这样传递下去。
三、以诚待人,做真、善、美的追求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周老师经常教导学生: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做人,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做一个能与他人团结合作的人。她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当学校同事参加说课、演讲、基本功技能等比赛时,她都会主动询问帮助,并把自己的有关教案,心得,课件等毫无保留的交给同事,还积极和同事探讨研究比赛的各项资料。2013年担任办公室主任以来,她顾全大局,做到和同事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不分分内分外,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周老师就是这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唯求真。
爱无价,情永恒。周伶俐老师,一位特教工作者,她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有的只是一颗平常的心,一颗与残障学生紧紧相连的心,她把这颗心奉献给特教事业,奉献给每一个残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