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1900字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千余年来,大隋炀皇帝?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其罪行罄竹?难书。他营建东都?、开通运河、巡游江都、三征高丽、祸国殃民,最终葬送了?大隋帝国。评论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要?看他历史活?动的社会意?义,是进步还是?反动。所以炀皇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而完全否定?那最后湮没?在农民战争?的血与火中?的,却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页?,是中国士大?夫传统思维?模式偏狭、脆弱一面的?反映。
建东都是适?应 对于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应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如修运河?、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他还说:“秦始
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创建了科举?制度,为大唐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
的复?兴准备了大?量的人才;隋炀帝做过?的事,唐文武帝多?半也做了,但唐文武帝?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年间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文武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不难看到,在贞观之治?中,唐文武帝是?跟在隋炀帝?之后亦步亦?趋的,不仅以隋为?镜,而且以隋为?师,隋炀帝是唐?文武帝美誉?名垂青史的?垫脚石。
隋炀帝的后?期确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这点不假,但同时他也?很有才华,历史功绩也?比较大,绝不是昏君?。为了得到皇?帝这个位置?,他伪装圣人?14年,不露任何马?脚,令人叹为观?止。此人可比初?进关中的汉?高祖刘邦,胸怀大志且?处心积虑,这岂是一位?昏君所能做?到的。
他在位以后?,开通京杭大?运河,击溃吐谷浑?、突厥、高句丽、契丹等国,阔疆五万里?,建立科举取?士制度。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洛阳从西周?献。 ?起,陆续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被誉为?九朝古都。隋炀帝继位?后立即在此?建立新都,新都是一座?七平方公里?见方的大都?市,建好后,洛阳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以致在隋以?后的的唐代?一直被做为?东都。扬州城的兴?衰更是离不?开隋炀帝和?他举全国之?力量修建的?大运河,到了明清时?,扬州的经济?地
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没有隋炀帝?,没有大运河?,哪会有春风?十里的扬州?。扬州,作为一个王?朝的缩影,留下了隋炀?帝很多故事?。扬州,是隋炀帝事?业的起点、生命的终点?。
和秦朝的大?一统一样,隋朝的建立?打破了各地?民族间的壁?垒,完善了建立?统一大国所?必备的各种?国家制度,例如,将土地全部?分配给农民?,对其征税的?均田制均以?实行,将数目庞杂?的法律归纳?为五百条的?《律》,以及行政法?令中《令》的制定,用律宜刑以?防犯罪,以律采运营?政治方针,这两者是国?家的两根基?础支柱。确立于隋的?这一套《律》《令》此后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雄心勃勃?,雷厉风行,把隋文帝废?止的学校全?部恢复起来?,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举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隋炀帝为了?使行政区域?的划分摄制?四海,慕秦王而重?设郡县制,大大扩大了?郡的辖境。除了整治内?部隋炀帝还?把目光投向?扩展和巩固?疆域。从他三次亲?征高句丽来?说,也不是个胆?小和无作为?的皇帝。
隋炀帝在位?之时,滥杀朝臣,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多次巡幸江?南,国库空虚,致使国内兵?民之变蜂起?,最终被禁卫?军勒死于江?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开疆辟土?,为唐代的繁?盛和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丰厚了民?族心理积淀?和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样板;在文化上他?促进了南北?的交融和联?系。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说?成是为了到?江南游玩,这显然不可?信。开凿大运河?,其实是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是为了沟通?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大运河边的?那么多的大?粮仓可以作?证。
隋炀帝在文?才方面也不?是平庸之徒?。史书说他自?幼聪颖,敏慧好学,颇有文才。他一生之中?作了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诗赋、歌词,而且整理、收集了一部?分文集以传?后世。隋宫中流传?的音乐,有很多是采?用了杨广所?作的歌词,颇有南朝华?丽之风。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隋炀帝的文?采虽然不能?和南唐后主?、北宋徽宗这?些才子相比?,但亦绝非泛?泛之辈。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可以说他是?集文士、武帅、阴谋家、野心家、暴君等等角?色于一身的?人,他的人生之?复杂,经历之丰富?,令人唏嘘不?已。所以我欣赏?他。
作文二:《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1100字
古人不远——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从夏商西周到大清盛世,它向世界证明了它的价值。乱世出英雄,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里,最让我欣赏的,不是统一天下的帝王,不是骁勇善战的将士,而是有“亚圣”之称的孔夫子。
孔子,在我看来,只有伟大这两个字可以形容他,他以一个普通老师的身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周游列国,努力去改变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仅仅只收一点点肉干而已,却又把自己的所有精力放在教学上。那样的孜孜不倦,他这种不分贵贱来收弟子的精神,更加把“有教无类”的理念最大的表现出来。这些足以使他成为天下教师的榜样。但是这位圣人也很可怜,虽入室的弟子有七十二位,可后来成为名传后世的也不过十来个,这些也不能怪孔子,当时战国之间的斗争太多了,都是重武轻文,孔子的理论得不到发扬,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孔子虽然生前不被人们所重视,可死后却变成了历代君王们心中的“至圣先师”,而且君王为了测验那些想当官的人,把他的弟子记录他言行的那本《论语》作为考试题目。可见他的影响力有多大了。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的也就是只有自己的行为正直,才能带动手下把任务做好。这句话虽短,可是现代人中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我们中国的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多半都是那些领头羊干的好事,因领头的贪财,把工程的
钱贪了又贪,钱少了,工程质量自然就差了。所以说,要想治本的话,还是要像孔子所说,从领头的人做起才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孔子说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实行了想要说的话,然后再说出来)。”没错,做什么都不能一纸空谈,要付诸实际,我们的学习也要这样,想提高成绩,不努力,光说,是没有用的,天下没有白捡的便宜,只有勤奋刻苦,才是成功的秘诀。人民需要政府来帮助,政府需要人民的支持,领导人一定要像孔子说的,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只有用道德来治理,用礼教来整顿,才会使人民像星星一样围绕着太阳的政府,比如,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不知道国家的太多的法律,但还是很少犯罪的,这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而那法律,正是有孔子所说的“德”来作为基础,在加以修饰罢了。说到这儿,或许你们会认为只有成为领导人的人是一个好人,才能让国家安定的话,那么也不是这样的,虽然领导人的品行固然很重要,可不参与政治,也是行的,孔子也说过,能孝敬父母,就必和兄弟友爱相处,用这种风尚去影响执政的官员,这也是帮助国家繁荣富强的一种表现。
孔子虽然在年代上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思想、他的品质、他的那种内涵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学习、领悟的。当然我不是让大家去“学而优则仕”而是让我们学会在成长中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其在我们手中能更加光辉灿烂,普照至整个社会。
作文三:《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2900字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诸葛亮(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东连孙吴、北拒曹魏。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不然,在面临众多诱惑、挑战的国际关系中,能矢志不移的一贯坚持,确实是很难做到的。唯一被曹操看上眼的大英雄刘备没有做到,关羽更是做不到,诸葛亮却坚持的最彻底。“抚南诚民、厉制治国”。这个有目共睹。“富民强国、农商并举”。这个做得非常漂亮。
苦修兵务、待机北伐。诸葛亮在当时蜀国的具体国情下,能够建设出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确实是不容易的。待机北伐做得还不错。
攻占陇西、分化蚕食。由于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悬殊太大,诸葛亮制定的北伐战略是:攻取整个陇西之后,再拿下关中,一点一点地蚕食魏国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为最终夺取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那个时候,甘肃一带是重要的粮食和战马产地。这里多为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出兵陇西,不仅道路相对平坦,而且还能得到当地的粮食和对蜀国来说十分宝贵的战马,同时,还可以把少数民族从魏国分化出来并得到充足的兵源,这样,蜀国的国力就会得到空前提高。所以,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多么的有才华、有见地。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南),佯从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攻郿(今陕西眉县北),以牵制魏军主力。魏明帝曹叡派曹真率关右诸军,在郿重兵设防。而诸葛亮亲自率领诸军攻打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蜀军队伍整齐,赏罚严格,号令分明。南安(今甘肃陇西)、天水(今甘肃甘谷)、安宕(今甘肃镇原)三郡相继降蜀,天水将领姜维也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的进攻,使魏国朝野震恐。
同年十二月,诸葛亮乘吴、魏在石亭交战,魏军主力东进,关中兵力薄弱之机,第二次出兵北伐,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守将郝昭也已有准备,蜀军攻城不克,诸葛亮遣郝昭同乡蕲祥劝降,遭拒绝。诸葛亮以蜀军数万而陈仓守军仅1000余人,且判断东线魏军来援需时,遂实施强攻,以云梯、冲车攻城。魏军用火箭射云梯,用绳连石磨砸击冲车,梯、车俱被焚毁击坏。蜀军又构百尺高的井栏(木楼)向城中射箭,掩护士兵以土填壕,准备直接攀城,魏军于城内再筑重墙。蜀军又挖地道攻城,魏军以地道反地道,在城内横挖地道,实施堵击。双方昼夜攻守相拒20余日。魏大将军曹真遣部将费耀救援陈仓。魏明帝也遣左将军张郃前往阻击蜀军。张郃日夜兼程,未到陈仓时,诸葛亮已因粮尽撤退。魏将王双率骑兵追击,诸葛亮回军与之交战,大败魏军,斩王双。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两年准备,第四次北伐,包围了祁山。诸葛亮为解决粮食运输问题,用木牛作为运输军事物资的工具,准备与魏军进行长期作战。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进驻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诸葛亮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及费曜等部袭击蜀军,被诸葛亮击破,蜀军乘势抢先
收割熟麦,获得军粮。
当月,诸葛亮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省探望病情,并询问了许多军国大事。几天后,李福去而又返,诸葛亮病情已经恶化。诸葛亮对李福说:“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蒋琬)其宜也。”李福又问:“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诸葛亮说:“文伟(费祎)可以继之”(《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李福再问后面的接替者,诸葛亮不再回答。李福走后几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
诸葛亮的北伐,是蜀汉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为维护鼎立局面、扩大统治势力而进行的兼并战争。严格说来,蜀、魏双方都不存在诸葛亮所说的“有道”与“无道”的区别,但从当时蜀汉偏居益州一隅的情势看,诸葛亮的北伐却又是必要的。诸葛亮以益州与土地四倍于己、人口五倍于己的曹魏抗衡,又遇到司马懿这样的名将,其北伐无功,也属情理之中。但我们不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诸葛亮的北伐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就抹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他为蜀汉统一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
军事上的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3.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4.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2.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文四:《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1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洗出了中华的灿烂文化。五千年里,中华英雄倍出,他们曾经叱咤风云,如今他们已经消失,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永远的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在了人们有脑海里。
在我心目中不以成败论英雄。
令我感触颇深的非项羽莫属。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项羽,字子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学习击剑,更不愿学识字,只学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这为他能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成了坚固的基础。年仅二十四岁,拥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如此远大的抱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人往往不能成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
秦二世二年,一个眼色,立刻拔剑杀死了殷通。混战中,以一杀百。他的果断,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为所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现在司马迁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义士令我颤动。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
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这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他欢心。这出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这位柔情似水的猛将令我佩服。
两军对战,拼死一搏,“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如果官员也秉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灭秦功臣让我感动。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让我明白到时机是多么重要,情谊是多么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可嘉。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鼠目寸光,残暴不仁,妄自菲薄。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项羽却没有诛杀,导致往后与刘邦在求封汉中成了忧患之处。啊!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是如此愚蠢的行为啊!
项羽在每次战争之后,必定屠城。活生生地把人埋了,人家都已经投降了,还要这样涂炭生灵,难道这值得肯定吗?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难道知道赞扬吗?
刘邦,一个市井之徒,能把一代将相项羽打败,这似乎是出乎预料。但我觉得是在情理之中!项羽自伺高贵,能力超群,看不起刘邦,就是因为他的嫉恨上头,才被刘邦看准了弱点,击得他落花流水,才使贤才都归心于汉。这使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成为英雄一定要忍耐。做人也一样,因为一时得暴躁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是如此的可恨!是如此的后悔!三思而后行啊!
项羽的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我,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的观念,竟然还有一个失败了的项羽受到如此的礼赞。他让我叹息,让我感概,让我伤感,让我敬佩。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评价着。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学院:美术学院
姓名:苏厚发
班级:09艺本2班
学号:0911212068
作文五:《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doc》2400字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浅谈刘邦
提及刘邦,不得不让人想起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在华夏大地上上演的那场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提及刘邦,又会很自然地谈起另一个人物——项羽。众所周知,“楚汉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楚汉战争之初,项羽的兵力和声威比刘邦大得多。战争的结局却是刘邦以不足10万的兵力最终战胜了拥有40万大军的项羽,创造了“以弱胜强”的优秀战例。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即皇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王朝。
或许人们会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是的,英雄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可是,就个人而言,纵观中国历史风云人物,我还是最欣赏刘邦,他身上有一种领袖风采。
一(刘邦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秦朝末年,他以泗水亭长的身分,押送刑徒去咸阳为秦始皇修骊山墓,途中许多人纷纷逃亡。在全国各地反秦斗争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刘邦率领部分刑徒斩蛇起义。后来刘邦率领这支起义军,投奔了项梁,项梁的起义队伍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出师有名,便立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以便于号令。秦二世三年,楚怀王及其诸老将认为:“项羽性情残暴,不宜派遣入关灭秦。而刘邦宽宏大度,派他入关灭秦最适宜”。刘邦攻秦时,大军所过,禁止掳掠,秦地人民都很高兴。他入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的处死,伤人和抢劫者视情节轻重定罪,秦政府的所有苛政,一概取消。秦民大喜,持牛、羊酒食,争先恐后来犒军。刘邦拒绝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众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当秦王。项羽则是另一种做法,他剽悍残暴。襄城一战,把军民全部屠杀,无一幸存。他攻击过的城市几乎全被毁灭。章邯投降后,他坑杀了降卒20余万人。进入咸阳后,下令屠城,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大肆劫掠财物美女,秦地百姓大失所望。这样,受秦虐政统治的关中人民,对刘邦的军队就像是久旱逢到甘霖一样。
二(刘邦是能做到人尽其用的,这也是身为一个领袖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刘邦的用人之道有八大特点,易中天概括起来就是: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当萧何推荐韩信之时他能毫不犹豫的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大将。当刘邦坐在床上召见郦生被郦生责其无礼时,刘邦也能“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刘邦遇事看似只会问一句“为之奈何”,然对于回答之分析,判断其可行与否,都还是要刘邦自己做主的。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往往是最正确的。他自己也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在用人上,可以说是做到了真正的唯才是举。不论出身贫富贵贱,一律都量才授职,这就使得一大批有治国安邦之才的谋臣武将云集于其周围,为其打天下尽心尽力。张良是替人提鞋的破落子弟,韩信是穿人胯下的泼皮,郦食其是看门的狂生,陈平也是家徒四壁的浪者。这些人都属市井之流,而且张良、郦食其面目可憎。但在刘邦眼里,他们便是奇才,统统相见恨晚,一个个委以重任。刘邦还能择善而从,刘邦入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居留之”,但经过樊哙的直谏和张良陈明利害后,放弃了这个足以毁其前途的欲望,“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刘邦虽不善将兵,
但他善于将将,善于用人,能量才授任,从善如流,不过分估计和强调自己的个人作用。反观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刚愎自用,仅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不是刘邦的对手。
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是刘邦成功的特殊性性格。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战国时期亚圣的先见,有幸言中在秦末汉初的刘邦身上。刘邦不仅有着超乎常人的才能,而且具备坚忍不拔的性格。这种特殊的性格,使他能直面一次又一次失败,冲破一道又一道曲折,到达胜利的彼岸。从来帝业多艰,在连续不断的挫折与失败面前,刘邦表现出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本色。刘邦先惨败于彭城雎水,再败于荥阳,三败于成皋,四败于广武,五败于固陵。但刘邦能屡败屡战,哪怕父母妻子被俘,支鼎待烹;哪怕身中箭伤,生命垂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坚持与项羽周旋到底。这种在逆境中反复搏杀,愈败愈战,愈战愈勇的性格,预示着刘邦离成功已为期不远。而项羽过分自信于自己的霸主地位,习惯于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缺乏挫折容忍的心理准备。项羽胜利时骄横跋扈,失败时英雄气短的性格,注定了其最终失败的命运。历史上令人黯然泪下的事情虽然很多,但仔细研究一下原因,却意外地发现,造成悲剧的正是悲剧的主人公自己。
刘邦本一介布衣,好酒及色,待人无礼,反复无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他却成了那逐鹿成功的“高才捷足者”,证明他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李宗吾说他是集厚黑之大成者,我认为有些绝对,比起项羽动辄屠城,坑杀以十万计,刘邦何黑之有,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遇上了刘邦的集体智慧,失败是必然的,个人英雄常以失败而告终,却总能为后世所无限缅怀、叹息。诚然,刘邦也确实处处不如项羽的。刘邦待人向来无礼,常将儒生的帽子取下来,在帽子里撒尿,对手下大臣也是吆五喝六,颐指气使的。项羽就不同了,出身名门,为人确是彬彬有礼,手下生病了,还能亲自为他们端汤送药,动情处,英雄泪下;刘邦于个人能力上也极其不堪,吃败仗那是家常便饭,遇事只会求救于众谋臣,但问一声“为之奈何”。项羽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武艺非凡,几如天神下凡;刘邦为人“好酒及色”,不重亲情,为了逃命可以舍弃儿女,为了胜利可以不顾老父,妻子之生死。项羽却有着铁汉柔情。可刘邦当真如此一无是处乎,答曰:“非也,苟如此刘邦因何以胜项羽哉,”
刘邦战胜项羽,是五十岁的睿智战胜了三十岁的刚用。睿智,这是成功者的必备品,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作文六:《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指南]》1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洗出了中华的灿烂文化。五千年里,中华英雄倍出,他们曾经叱咤风云,如今他们已经消失,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永远的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在了人们有脑海里。
在我心目中不以成败论英雄。
令我感触颇深的非项羽莫属。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项羽,字子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学习击剑,更不愿学识字,只学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这为他能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成了坚固的基础。年仅二十四岁,拥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如此远大的抱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人往往不能成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
秦二世二年,一个眼色,立刻拔剑杀死了殷通。混战中,以一杀百。他的果断,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为所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现在司马迁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义士令我颤动。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
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这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他欢心。这出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这位柔情似水的猛将令我佩服。
两军对战,拼死一搏,“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如果官员也秉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灭秦功臣让我感动。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让我明白到时机是多么重要,情谊是多么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可嘉。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鼠目寸光,残暴不仁,妄自菲薄。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项羽却没有诛杀,导致往后与刘邦在求封汉中成了忧患之处。啊~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是如此愚蠢的行为啊~
项羽在每次战争之后,必定屠城。活生生地把人埋了,人家都已经投降了,还要
这样涂炭生灵,难道这值得肯定吗,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难道知道赞扬吗,
刘邦,一个市井之徒,能把一代将相项羽打败,这似乎是出乎预料。但我觉得是在情理之中~项羽自伺高贵,能力超群,看不起刘邦,就是因为他的嫉恨上头,才被刘邦看准了弱点,击得他落花流水,才使贤才都归心于汉。这使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成为英雄一定要忍耐。做人也一样,因为一时得暴躁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是如此的可恨~是如此的后悔~三思而后行啊~
项羽的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我,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的观念,竟然还有一个失败了的项羽受到如此的礼赞。他让我叹息,让我感概,让我伤感,让我敬佩。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评价着。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学院:美术学院
姓名:苏厚发
班级:09艺本2班
作文七:《我最欣赏的音乐人物》2300字
08物流(2)班朱炳传0088011 星期二56节课
我最欣赏的音乐人物—肖邦
这个学期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肖邦的影片,我深深的被他的才华所征服,而且他在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他在钢琴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具有很强的爱国精神,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天才既能在自己的事业上专注取得成就,并没有被眼前的浮云所击败,而是继续创作,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最后为了解救自己的爱国同伴不惜拿生命去演奏,我深深的被他的精神所战胜。
肖邦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位于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他出生的时候,波兰由于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已不复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义,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贵族家庭当法语家庭教师,认识了一个雇主的亲戚也就是后来肖邦的母亲,他们在1806年结婚,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肖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华沙。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1829年肖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和作曲为生。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肖邦的一生的作品,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 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不会灭亡”。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钢琴协奏曲》作品。
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属他早期作品之列。那一时期的作品,大多表现出青年时代的他欢乐明朗的精神面貌和抒情浪漫的诗人气质,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音乐中尚未出现深刻的矛盾与冲突,风格上纤巧细致,技术上华丽辉煌。这些也都反映在收录本唱片的两部协奏曲中。
这张唱片的主角、年轻的波兰钢琴家拉斐尔?布列哈兹不但摘得2005年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桂冠,且评委会将“最佳马祖卡”、“最佳波兰舞曲”、“最佳协奏曲”等数个特别奖全都颁给了他,让他成为继齐默尔曼后,又一个在在这一赛事中获得“大满贯”的波兰本土选手,足见在同辈中,布列哈兹对于诠释肖邦作品的确有其出众之处。
欣赏布列哈兹演奏肖邦的两部协奏曲,不由发现老派演奏家们在诠释肖邦作品时所表现出的那份诗意的内省,在这位青年身上同样有所体现,这很可能是整个波兰钢琴学派所追寻的美学氛围造就的成果。他在继承老一代大师遗风的同时,
亦融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将高贵、华美的气质与优雅、细腻的抒情性合而为一,传递出纯粹的音乐表现力和肖邦音乐的美学精髓。值得一提的是,布列哈兹在此请来了自己的同胞谢姆库夫担任乐团指挥。显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指挥家对肖邦作品的风格和细节了若指掌,无论在整体结构布局,还是在音色的调控上,都是那般恰到好处,也为布列哈兹营造出最佳的发挥空间。
尽管肖邦在英国和苏格兰的访问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他还是很反感英国人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标准。他的内心愁苦万分,几乎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拉雪兹公墓,1849年他走完了自己波折灿烂的一生。肖邦去世后被安葬在贝尔?而他的心脏则被埋葬在他的祖国大地。肖邦用自己的心灵弹着炽热爱国、追求理想的不朽音符,他用音乐作为武器同当时侵略波兰的沙俄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精湛的技艺和传世名曲为波兰赢得了巨大声誉。一捧华沙泥土撒在他的墓地,安慰着孤傲高尚的波兰之魂。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像肖邦这样的天才,虽然没有像他那样的天赋,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他的爱国精神,对音乐创作的热爱。相信学习他的这两个优点对我们是有很大好处的。
作文八:《我最欣赏的一个人物》2900字
4A 鍾尚穎
我最欣賞的是李時珍,他是一個大夫。有堅毅的意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堅持下去。他重新整理醫書,花了十年的時間,閱讀大量有關藥物的醫書。 他經二十七年的努力,才完成了一部近二百萬字的著作-《本草綱目》。
這部巨著先後被翻譯成日文、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和英文等多種文字,共且贏得了「東方醫學巨典」的美譽。
他這種精神,我們一定要好好向他學習。
4A 張家穎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霍金,因為他雖然有病再身,但他仍努力出書和教他的學生。
霍金是個天文學家,他雖然染了重病,但他仍很努力地出書,他出一本書需要一個月,他雖然要用他一天的所有時間,但他還沒有放棄,這一點就表現他堅毅的意志。
我很欣賞他不怕困難和堅毅不屈的性格,我以後你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堅持下去。
4A 麥法英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三國時代的華佗。
他在三國時代時醫治過很多病人,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愛戴。有一次曹操的頭痛得睡不了覺,請了華佗幫他治病。華佗探了病後,就說:「我要在你的頭開刀才能幫你治病。」曹操答應了,過了一會兒,華佗治完病後,曹操說:「真奇妙,你幫我開刀後,我的頭就不痛了。」曹操說了就叫人如華佗很多金錢。由此可見,華佗的醫術多麼高明。
我覺得華佗為人方正和很聰明,我們要以他為榜樣。
4A 麥堅信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關羽,他又名為關雲祥。 我覺得他的義氣很重,因為他有一次被曹操的大軍困在下坯城內,但後來有好友對他說:「將軍,你投降吧。」但關羽卻說:「要我降曹,得,不過我有三條條件,一,降漢不降曹,二,不可有人上門打擾嫂子,三,一有皇叔的消息,我會立即去找他。」如此可見,他的義比一般人高十多倍。因此這樣,所以我才很欣賞他。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難。早在上初中的時候,他的老師已發現他的數學才能出眾,可以有較突出的成就。可惜,因為家貧,他不能繼續上學。眼看一個數學天才要被埋沒了……但不!他決定靠自學來追求在數學上的成就!
「天才出於勤奮,聰明在於積累。」所以在小店當店員時,他便千方百計的借來了《大代數》、《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等經典數學書籍來刻苦鑽研。
比起許多擁有較佳學習條件但卻一事無成的人,我覺得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我最欣賞的人是 ── 媽媽!
媽媽每天送我上學,跟著又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之後,預備好飯菜,便又要來接我放學。
我做功課的時候,她也不能閒下來呢!因為,她是我的私人補習老師!雖然媽媽只有中二程度,有些地方她也會不懂,不過,她還是會盡力、盡心的教導我呢!
只有在把所有工作完成後,媽媽才偶然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喝茶聊天,她的付出是非常的大啊!
媽媽,多謝妳!你是我最欣賞的人!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1887愛國青年,並開始參加政治活動。
18941905收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又創立「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
1911年10月10統治。1912年1月1舉為總理。1924年3月12國父一生為國奔走努力,曾多次身陷險境,幾乎喪掉生命,但他愛國愛民,置自己安全於不顧,我最欣賞他這份無私的犧牲精神。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我最欣賞的人是 ── 媽媽!
我的媽媽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很辛苦呢!
她上午要做家務,下午要上班,一下班會立刻趕回家做飯。有時,我們病了,她便要請假,帶我們去看醫生。 媽媽無論有多疲倦,都堅持每早親自給我們預備早餐。 我覺得媽媽很親切,和她一起,真的很溫馨和開心!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是岳飛。
岳飛自小就跟當時人稱神射手的周侗學習。周侗把平生的學問和武藝,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岳飛。
當時正逢北宋末年,外族入侵,北宋山河破碎。岳飛看到家鄉父老兄弟,因為戰爭流離失所,十分痛心,便決定從軍報國。
他的母親為了鼓勵他,用銀針在他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叮嚀他一定要盡全力趕走敵人,收復國土。於是,岳飛忍痛告別母親,踏上從軍之路。
岳飛一連征戰了十多年,每次戰役都是所向無敵,終於實踐了他對母親的承諾。
可惜,正當岳飛欲直搗敵人的陣地的時候,宋朝皇帝卻聽信奸臣秦檜的話,發了多道金牌,強迫岳飛班師回朝。岳飛在迫於無奈之下,返回京城了。
回京之後,岳飛立刻被剝奪軍權與官位。奸臣秦檜還與敵人勾結,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最後,岳飛冤死獄中。
我欣賞岳飛除了非常勇敢善戰之外,還很愛國愛民。他的德行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我最欣賞的人是李時珍。 李時珍一家世代行醫,但父親的心願卻並不希望兒子「子承父業」,因為他不想讓人看不起自己兒子。但李時珍敢於堅持自己的理想,多次對父親說他不想做大官,只想做個醫治病人的好大夫。最後,父親在李時珍的堅持下,答允了他的要求,還鼓勵他在遇到困難時,要堅持下去,不可輕易放棄。 我欣賞李時珍有濟世為懷的愛心,並且他敢於堅持自己的理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我最欣賞的人是明朝的李時珍。 李時珍一家世代行醫,但父親不想讓人看不起兒子,便想他做大官。但他卻不止一次對父親說:「我不想做大官,只想做個醫治病人的好大夫。」
起初父親極力反對,但在兒子的堅持下,最終都答允了。他還鼓勵兒子說:「你要做大夫,必須有堅毅的決心。以後,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要堅持下去。」 《本草綱目》就是李時珍反覆研究,甚至三次把已完成的稿子重新撰寫,經過二十七年的努力,終於完成的近二百萬字的巨著。全書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和一萬多條處方,是我國醫藥學的一部不朽經典。
這部巨著先後被翻譯成日文、法文、俄文、德文和英文等多種文字。贏得了「東方醫學巨典」的美譽。 我欣賞李時珍有濟世為懷的愛心,並且他敢於堅持自己的理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次的以少勝多。但最使人欣賞的,還是他的忠心。無論環境有多困難,他依然信守自己的言諾!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他的老師已發現他的數學才能,可惜,後來因為家貧,他不能繼續上學。這是多麼使人沮喪的打擊呀!但他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發奮要在數學上有欣成就,於是靠勤奮自學,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數學家。
他的成功是多麼的不容易啊!這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嗎?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他的老師已發現他的數學才能,可惜,後來因為家貧,他不能繼續上學。這是多麼使人沮喪的打擊呀!但他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發奮要在數學上有欣成就,於是靠勤奮自學,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數學家。
是我最喜歡的,因為這句話不斷的提醒我,不要懶惰啊!
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物 羅庚》。我聽完課後,覺得十分有趣,也被華羅庚的努力感動了,不自覺的便把華羅庚當作自己的偶像了。 他的老師已發現他的數學才能,可惜,後來因為家貧,他不能繼續上學。這是多麼使人沮喪的打擊呀!但他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發奮要在數學上有欣成就,於是靠勤奮自學,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數學家。
他在困難的環境下,憑著堅毅的決心,取得驕人的成功,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五月十五日 4E譚俊杰(22) 技術了得,腳法一流。球場上的他控著球,左穿右插,身法蕭灑,看來誰也攔截不住似的,真的是很威風啊! 用自己的雙腳,在無數球迷的歡呼聲中,把足球一次又一次少苦頭也是值得的啊!
作文九:《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000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滚滚流逝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一群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有忠义勇敢的三国英雄,有仗义豪爽的梁山好汉,还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 其中,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枭雄奋起的时候。各路豪杰抛头颅,洒热血,为魏、蜀、吴争霸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赤膊上阵的许褚,忠义双全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有勇有谋的赵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而在这些人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常胜将军”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曾称他“一身都是胆”。死后被追封为顺平侯。说起赵云,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长板坡前勇往直前,单骑救主的故事吧。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然而赵云的表现还不止如此。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
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这两件事凸显出了赵云的有勇有谋的大将军形象。他还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真不愧让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等充满英勇气势的豪情壮句。
亲爱的同学们,在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面对重重困难的我们,要怎样冲破艰难险阻,做到常胜不败呢?为今之计只能认真学习,多多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样才能像我崇拜的英雄赵云一样随时应付各种挑战,让我们也能做一位被人们铭记的英雄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文十:《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700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宋家营初级中学八年级4班 孙邵斌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攥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 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
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 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到显庆四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
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 ,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 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
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
受制于武后。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