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参观中山陵作文》600字
本文关键字:   今天天气晴朗 , 阳光明媚 , 我们游玩了中山陵 . 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 , 他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先行者 ,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 ,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 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    首先 , 我们来到中山公园的大门边 , 只见那大门上有三个孔 , 在大门不远处有个叫音乐亭 , 于是我们顺着山路来到音乐亭 , 只见音乐亭周围林深叶茂 , 许多的树木围在一起 , 把音乐亭都包围起来了 , 我们在里面凉快极了 , 音乐亭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 分别是鸽子乐园和回音山谷 , 我们来到鸽子乐园 , 这里遍地是鸽子 , 它的咕咕叫声组成了一首交响曲 , 让人如临仙境 , 感受天籁之音 , 来到回音山谷 , 我们对着对面大喊 , 山谷回音 , 荡气回肠 , 快乐极了 .    中山陵的路两边没有像传统的帝王陵那样 , 布满石头狮兽 , 古代帝王认为这些象征荣华富贵 , 象征高贵 , 孙先生认为人应该平等 , 不存在高贵低贱之分 .    最后我们来到了中山纪念馆 , 由于来瞻仰凭吊伟人的人很多 ,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才进去 , 伟人石像静静的躺在那里 , 我们突然想起电影里孙先生说的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要努力 ”. 这时更加对孙先生深深的怀念 .
作文二:《参观中山陵》900字
参观南京中山陵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阴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白马小学三四班 李若冰
“十一”长假期间,妈妈带我参观了南京的中山陵。妈妈告诉我,中山陵坐落于南京城东的钟山脚下,古时候叫“金陵山”,从汉代开始称为“钟山”。
走进中山陵园,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博爱”两字。陵园的主路两边种植着高大的松树,妈妈说:“在陵园这些地方种植松柏树,象征着人的精神像松柏树一样万古长青。”
经过“博爱”坊,我们来到“陵门”。“陵门”顶是青色的琉璃瓦,“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亲手书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陵门”后的“碑亭”内有一座高大的石碑,正面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金字;背面没有刻一个字,妈妈告诉我:“孙中山先生一生非常伟大,当时立碑时,他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评价才最合适,于是他的夫人宋庆龄就建议立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他的一生。”
“碑亭”后面就是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层层台阶笔直地通往“祭堂”,听说是由392层台阶和8个平台构建而成。但是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导游说:“这层层台阶象征着革命的道路曲曲折折;八座平台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整个设计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听不太懂,但是仍一鼓作气地攀完392个台阶来到陵
墓前,这时回头望去,居然真得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能看到八座平台,我不由对妈妈说:“这设计者也太聪明了吧!”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祭堂”中间安放着孙中山的汉白玉坐像。“祭堂”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祭堂”顶上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汉白玉坐像后面就是“墓室”,由于近几年到这里参观的人太多,墓室门封闭起来,不再让游人参观。妈妈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墓室里。”
在来中山陵园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孙中山先生是谁。今天,看无数的游人来参观他的陵园,又听了妈妈的一些讲解,我虽然还不是太懂,但是我知道了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会找一些书籍看看,多了解一些他的事迹。
作文三:《参观中山陵》1200字
坐落于紫金山南麓 ,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建于1926年1月至1929年春。
墓建工程设计师吕彦直把主要建筑放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当人们沿着这条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中有关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民生”门上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
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1930年在巴黎雕刻的。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
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所有谒陵者进入墓室后都很自然地俯首向孙中山卧像行往目礼。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在中山陵四周还有一些纪念性建筑物,是由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投资修建的。此地可游览1小时 ,周边可游览:灵谷寺 明孝陵 。
作文四:《参观中山陵》3600字
缅怀孙中山先生
——参观中山陵,瞻仰革命先驱
缅怀孙中山先生
——参观中山陵,瞻仰革命先驱
[摘要]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爱国者孙中山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救国救
民的伟大事业。我在参观了中山陵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并在此表达我对他的钦佩。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山陵 革命 崇敬
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显然是后一种。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因肝癌病逝于北京。虽然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其经历、事迹、精神、思想都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将永远记于人们心中。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孙中山:?是他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要求国家的统一、和平,结束外国人在中国所处的特殊地位。一言以蔽之:‘挽救中国!’——一种很老很老的呼声!对此,爱国的中国人民肯定地会加以支持和响应的。?孙中山的去世,是中国的巨大损失,国内各报刊和各界人士都给予孙中山极高的评价,就连与孙中山政见不同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孙中山精神的伟大,人格的伟大。
美国一家报纸,更是将孙中山先生与印度的甘地、土耳其的凯末尔、俄国的列宁、美国的威尔逊一道,列为?现代五杰之先知觉者?。
共产党人陈独秀说:?全国的民众啊!我们没有了为国家为民族刻苦奋斗40年如一日的孙中山先生了!我们失去了伟大的革命领袖,是我们极大的损失。?李大钊盛赞孙中山:?40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色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就连总是站在孙中山对立一面的梁启超也承认:?孙君是一位历史上大人物,这是无论何人不能不公认的事实。我对于他最钦佩的:第一是意志力坚强,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第二是临事机警,长于应变,尤其对群众心理,最善观察,最善利用。第三是操守廉洁,最少他自己本身不肯胡乱弄钱,便弄钱也绝不为个人目的。?
时至今日,孙中山先生依旧在我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的主席**也曾这样评价过他,?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于是,怀着对孙中山先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早晨六点多钟我来到了中山陵。早上微露的晨光洒落在这个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的陵园,它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当我亲眼看着眼前的景象时,不禁被它的那种气势所威慑到。抬头仰望宏伟的中山陵,它
庄严雄伟,令人肃然起敬。此地的确有帝王之气,也难怪我们的孙中山先生会一眼看中这里,并一心想要在这长居。据说他在北京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南京是国民政府成立之所,之所以葬在南京,是为了不忘记辛亥革命。?其爱国之心,在此也可见,自己生命垂危却依旧不忘革命,不忘自己为拯救中国的理想。
此时的我站在一片呈半月形的广场上,四周苍松挺立,树大荫浓,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枝繁叶茂,生生不息。我抬起脚步往上走去,走在墓道上,走在那一节又一节的台阶上。听身旁的导游兴致颇高的讲到:?中山陵共有392级台阶。3代表‘三民主义’。而我们中国自古号称九州,这里的‘九’就是指实现孙中山的理想——祖国的统一富强 。最后的2呢,代表孙中山当年所倡导的、我们今天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仍然要讲的——国共两党合作!?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后人的杜撰,还是我们的设计者果真如此的用心良苦,道出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事业来。
想到中山陵的设计者,我不禁回忆起前天在我决定来这参观时,所阅读的相关资料来。遵照孙中山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陵墓建筑特色,又有创造性的突破。首先,陵墓整个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省之感。孙中山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图案,最符合?唤起民众?之意。其次,从设计来看,它结合山坡地形地貌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巧妙地布臵在一条中轴线上,用大片绿地和宽大的石台阶把这些单体建筑组合成为一组庄严肃穆雄伟的整体建筑群,主体建筑——祭堂虽采用了传统的造型,但却把平面设计成方形,突出四个角墩,屋顶采用蓝色琉璃瓦,墙体采用花岗石,护壁及柱子均采用黑色花岗石,烘托着孙中山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十分肃穆。最后,祭堂在前,墓室在后,使用祭堂时,墓门可以不开,墓室为圆形,墓圹一周筑有石栏,便于谒陵者以此瞻仰,而且墓穴在地下,即使地面建筑被毁,孙中山先生遗体也不会受损。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设计中山陵,吕彦直拖着虚弱的身体,不分日夜地在工地巡视督促。1929年2月,墓室、祭堂基本完成,吕彦直在上海卧床不起,病中仍念念不忘中山陵工程。不料就在工程即将全部竣工准备迎接他来工地验收时,他却在上海病逝。人们无不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建筑师未能看到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监造的中山陵建成就英年早逝而惋惜不已。不过,历史并没有辜负他,其所精心设计的中山陵,在当下,每天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游览,被人们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回想着吕彦直为中山陵所做的贡献,让我不得不联想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动力,这样执着的坚持下去,并且始终如一、一丝不苟工作——那就是他有一颗对孙中山先生无比崇敬的心。
走到祭堂,我回头向下看,那中山陵就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让我更加由衷的钦佩我们年轻的设计者——吕彦直。中山陵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
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和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仿佛此时此刻,孙中山先生就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进入墓室。室内是一座半球形,据介绍,其直径约18米,高11米,四壁用8个反光镜;使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墓室的中央是直径约4.3米的大理石圹,深1.6米,大理石圹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石圹的正中棺椁上安放着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与其真人比例大小一样,神态宁静,面容慈祥,如同生前安睡一样,令人肃然起敬。我走到墓前,不自觉的向我们我们的爱国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我想起了他在生命弥留之际,仍用断断续续的语言说:?和平,奋斗,救中国。?这是何种的胸怀啊,即使将要离开人世间,却依旧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
他是如此的安详,如此的让人无法臵信的宁静,而生前的他是怎样一次次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从那一时期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在今后的若干世纪内,中华儿女也将继续为之奋斗。
走出墓室,我想了很多很多。孙中山,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又是一位大公无私的爱国者,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孙中山逝世以后,全国各大报章发表了众多的评论,其中上海《申报》的评论饱含着对孙中山的深厚感情,对他的一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以中国今日之情形言,人才少,奸佞多;有所措施,每反初愿,不能尽如人意;此乃社会之孽,而非中山之罪也。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诚然,在内忧外患之中探索救国之路的不止孙中山一人,为此献出生命的仁人志士更是前个后继。但是,孙中山却是一面伟大的旗臶,清王朝正是在这面旗臶下轰然倒塌,中华民国也正是在这面旗臶下迎来曙光。
一代伟人孙中山逝去了。他应该是怀着遗憾逝去的,因为他不能亲见他梦想中的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但他也是怀着自豪逝去的,因为共和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四万万中国人正在坚定地沿着共和的道路前行……
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珍贵财富的作用。一切中华儿女都有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继承孙中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华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林家有.孙中山研究 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李敖.孙中山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8月第1版
作文五:《参观中山陵》300字
参观中山陵 激发爱国情感
清明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化生活, 3月26日上午,池河中学团委组织开展了“参观中山陵 激发爱国情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团员40余名到中山陵参观学习,充分感受南京中山陵的文化风采。
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筑群依山而建,形似自由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挽救国家民族而奋勇向前的精神。中山陵四周苍松挺立,树大荫浓,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体系宏大而精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培育了民族精神、陶冶了道德情操、提升了品德修养,这是指导广大团员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丰硕物
质成果的力量源泉。最后,同学们集体宣誓:一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
作文六:《中山陵作文》1100字
中山陵
中山陵 湖北省武汉 武汉市华师附小6年1班 蒋昊伟 中山陵位于南京城东北方向的紫金山上,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8月4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重30多吨的大鼎,在大鼎的后面是一个大牌坊,牌坊上面刻着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所以又称作博爱坊。走过博爱坊,就是长达800米,宽30米的墓道,墓道两旁植满了高大挺拔的松树。我们走了好半天,花了好多力气才走完了墓道,来到了后面的山门。穿过山门到达碑亭,中间是中国国民党给总理孙中山先生立的一块碑,碑亭的顶上是国民党的党旗“青天白日旗”。我在这休息了一下,看到了长达800米的墓道十分平坦,而到了山门这里变得非常陡直,以及中山陵后面的山峰,终于知道了中山陵为什么修建在这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如同一把椅子,中山陵就修在椅子之上,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国民党要稳坐江山。碑亭的后方就是陡直的台阶了,妈妈叫我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于是我一边上台阶一边数,由于我上得太快,数掉了许多级台阶,所以直到后来才知道一共有392级台阶。爬完了392级台阶,我们又来到了灵堂。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用汉白玉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此时的孙中山先生手中正拿着民国政府的建国大纲,目视着前方,好像正在想着什么。这尊雕像,雕的栩栩如生,甚至衣服上的花纹的清晰可变真像电视里看的孙中山先生。灵堂两边是总理孙中山先生与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题写民国政府建国大纲,抬头向上望去,灵堂顶上也是“青天白日旗”。接着我们有走进了灵堂后面的圆球形的墓室。墓室的顶上贴着蓝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上面照样映着“青天白日旗”。墓室正中间的地下是一副铜棺,里面躺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铜棺上面有一个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卧像,雕的也十分精制,丝毫不亚于灵堂里摆放的那尊坐像。我又绕过灵堂和墓室,来到后花园,这里有有关于中山陵的展览。从展览里我知道了中山陵是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师吕直彦设计的,为了设计这个吕直彦花了3年时间,用尽毕生心血而完成的。他这个中山陵的设计也有一定寓意:整个中山陵的样子就好像一个警钟,以警示后人。据资料介绍中山陵位置的选定,是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打猎中大致圈定的,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宋庆龄、孙科以及国民党的一部分人员来到紫金山,选定了具体位置。
看完了中山陵,我有去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虽然是皇帝陵,但和中山陵相比之下,显得并不气派,甚至有些破旧不堪。我现在不得不承认,中山陵是多么的雄伟壮观,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指导教师:林桦
作文七:《中山陵参观记》400字
中山陵参观记
李婧淼
一天,我们满怀着兴致,游中山陵。出中山门,是一条林阴大道。道路两旁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把道路上的天空遮掩的严严实实。
啊!中山陵到了,导游说:?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我们先来到了陵门,陵门全部是用花岗岩建成的,屋顶上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陵门有三道拱门,中门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的大字。从陵门出来,就到了碑亭,石碑正面写着?国民党葬孙中山先生与此。?导游对我们说:?石碑很特殊,它的后面没有碑文,本来,是让汪精卫、胡汉民这两个人来写碑文的,可是,他们讨论后,说:‘此人一身功过,自由后人评价。’所以没有写碑文。?出了碑亭,我看见了海拔158米的祭堂,我们就开始爬楼梯,过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祭堂的平台,前面在底下看上面是许多级石梯,现在从上面向下看却只能看到是个平台。祭堂门楣上方绣刻着?民族?、?民权?、?民生?这六个大字,这就是三民主
义,大厅正中有法国大雕刻家塑孙中山汉白玉一尊。东西两旁有《建国大纲》全文,我从里面知道了国民党的一些知识。
我喜欢中山陵。
作文八:《参观中山陵有感》2000字
游中山陵有感
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钟”应长鸣———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感觉。其实它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树的健在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深沉持久的爱情故事,启示后代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珍惜爱情;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年青一代不要忘掉历史,不要忘掉曾为中华民国之崛起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先辈们。
揭开了法国梧桐的神秘面纱,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们走进了中山陵园。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园内游客众多,老老少少,白皮肤
黑皮肤的,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也有。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当我们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66
09经济1班——陈兆巍
3月28日
作文九:《中山陵参观记》1000字
中山陵参观记
高淳县实验小学 六(1)班 张榆凡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得到了中国人的赞扬,这天,我们六年级师生有幸去参观他长眠的地方——中山陵,我们坐上长途汽车,不一会儿便到了目的地。 跟着导游我们穿过林荫大道,行健亭,我们来到了碑亭。只见头上的拱门上方雕刻着一些独具风格的花纹。走进亭内,有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面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记录了孙中山先生的安葬日期。 出了亭再走,我们来到了祭堂。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它高29米,长30米,宽25米,南面有三座拱门,门额上分别写有:名族,名权,名主,这几个大字。中门上还有孙中山先生亲手写的“天地正气”匾额。在祭堂中央是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石像,听导游介绍这是出自法国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祭堂四壁,还刻着孙中山写的《建国大纲》与胡汉民等人写的《总理遗嘱》。 祭堂后有两扇门,第一扇上写着“浩气长存”第二扇镶有写着“孙中山先生之墓”的石刻。进门便是墓室。墓室中央是一个长方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的汉白玉卧像,下面则安葬着中山先生的遗体。 中山陵,处处体现人们对孙中山的尊敬,可见他真的是很伟大,可见他对人们人们做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宽阔的花岗岩石阶,紧凑完整,堪称壮观,给人一种无以言语的压力。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用来唤醒世人.爬上石阶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进里面,是汉白玉的孙先生的卧像,是按孙先生生前,一比一的比例雕刻的,安详而又庄重……
如今,作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
时彼刻,倘若孙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会含笑长眠的。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中山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中山先生!
作文十:《参观南京中山陵》800字
参观南京中山陵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南京中山陵。我已经很多次听爸爸讲过南京中山陵的雄伟壮阔,但身临其境这还是第一次。
到了中山陵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石牌楼中间刻的金光闪闪的两个大字“博爱”,听导游阿姨说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亲笔手迹。我还听导游阿姨说中山陵的设计师为了将伟人孙中山的陵墓设计得尽善尽美,供后人瞻仰,将中山精神发扬光大。可以说是不迟辛劳,呕心沥血。在中山陵完工前,倒在了工作岗位前,永远没有再起来。听到这里我的崇敬之情不禁又增加了许多。
穿过石牌楼就看到墓道两旁耸立着又高又大的松柏,让人看着既庄严肃穆又精神焕发,它好像中山先生的精神一样,万古长青,流芳百世。正中间有一座高高大大的建筑,上面也一样书写着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陵那三百九十二级石台阶,它竟然有那么的多寓意,首先他代表孙中山先生推翻了在中国存续了几千年的帝王统治,解救了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其次,三代表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九代表中华九州大地,二代表了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我想今天我无论再苦再累也必须爬完着三百九十二级台阶,通过这种方式缅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我累得筋疲力尽,但我还是爬完了三百九十二级台阶来到了中山先生的安
葬之地。那里同样是一座建筑,上面也同样写着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目标“民主、民权、民生”。我不禁被深深的打动了。进入大厅,孙中山先生的塑像神采奕奕的站立在那里,眼睛眺望远方,就好像在继续指引我们的国家不断向前发展。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随着人流默默的向孙中山先生的塑像环绕一周,以作祭奠。走出大厅,眼前豁然看让,真是一览众山小,中山陵的整个景区都被我收入眼帘,真是让人心情豁然开让,我也以中山先生的视角来俯瞰一下我敬爱的祖国河山。
中山陵虽已参观完,但中山精神却深深扎根我的心中。
骆驼中心学校405班
汪洋方舟
20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