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长方形面积》800字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物体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自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电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呢?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3、出示,师读题: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说出阴影部分两个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说出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的物体或图形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知道它的面积,如果是大的长方形,比如黑板、教室地面、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就会很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小组同学合作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想怎么测量就怎么测量
2、测量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测量的?
3、同学们的测量方法不相同,可是测量的结果却是一样的,这是这么回事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4、学生回答,演示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长方形面积与边长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5、师小结: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那么你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6、学生说,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练习
P 98做一做 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P99第一题
(四)、拓展
1、你们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你们身边有长方形的物体吗?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分小组合作)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最近有人请王老师卖装修材料,她告诉我她的房间地面长12米,宽4米,你知道王老师需要买多少木地板吗?
4、还有一张床面积是300平方分米,我只知道宽是15分米,你们知道它的长是多少吗?
5、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作文二:《长方形面积》2800字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3、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4、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5、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 )
三、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分米,宽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00分米,
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4、一个长方形花坛,长
(1)长方形的花坛占地面积是多少?
(2)如果在花坛里每平方米种4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
5、一个长方形,长12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7、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6米,宽3米,
8、李奶奶分别用36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的养鸡棚,第一个围在场地中间;第二个一面靠墙;第三个围在墙角,两面靠墙。分别求出三个养鸡棚的占地面积。
9、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长方形操场长60米,是宽的3倍,沿操场走三圈是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的的菜园,宽为16米,面积为320平方米,这个菜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池塘,小明绕它走一圈正好是800米,这个池塘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公顷?
4、一辆自行车沿一个长方形绿地骑一圈要3分钟,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自行车沿这个长方形绿地骑3圈,骑了多少米?
5、一根铁丝长80厘米,做成一个正方形的铁丝框,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宽为8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如果长和宽各增加5厘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8、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宽是8米,长比宽的2倍还多3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宽为1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10、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多少张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
11、人行道长180米,宽3米,要在上面铺石砖,如果每铺9平方米需要6元,铺完这条人行道一共需要多少钱?
12、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3、小胖家有一个正方形的天井,周长是40米,其中一半用来种植花草,天井里种的花草的面积是多少?
14、小丁丁家的厨房地面是一个长为8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如果铺上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大理石地砖,共需要多少块?
15、把2张长4cm,宽3cm的长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先画一画,再分别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果把它们的长连在一起,拼成一个新的长方行周
长比原来增加10厘米;如果把它们的宽连在一起,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周长比原来增加16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17、把两个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8、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19)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它较长的一条边靠着墙,长20米,用篱笆将这个菜地围起来要40米。这个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5、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
2、黑板的面积是4米。 (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
6、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 7、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无论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
8、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
三、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
A.长度 B.面积 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A.16米 B.8米 C.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
A.1千克 B.1米 C.1平方米
5、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 )倍。
A.2 B.4 C.8
五、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4、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如果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5、把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6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5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20)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正好对折剪开成两个正方形,这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是32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
作文三:《长方形面积》1400字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师:孙蕾蕾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
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及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学生:测量面积 演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思维碰撞: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
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
(三)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四)分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五)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文四:《长方形面积》900字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
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习教材第67页例5.
多少平方厘米?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桌子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桌子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五、板书设计
作文五:《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3600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2006年第6期煤炭工程安全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分析刘志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安监局,内蒙古伊旗0)17209摘要: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事故连续不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重复性事故,得不到遏止。论文分析了形…
一、课前小测衣服 最好做某事 最好不要做某事 . 观光 太阳-阳光灿烂的 / . 雾-有雾的 / 感官动词后接 . 持续 最后 . be famous as, be famous for, be famous with的区别餐馆二、Unit17词汇三…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个数不等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同桌一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开心一刻
4月19日 星期二 晴
美术课,周老师教我们画漫画,她先在5平方分米的黑板上画了幅“三毛”。“三毛”的头发长5米,同学们哈哈大笑,露出一颗颗 1平方米的牙齿,老师要求我们拿出 6 平方厘米的画纸画“三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用错数学单位而弄出笑话的数学日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可以让学生在笑中体会到在平
2
时学习中要用准数学单位,也为今天学习内容中面积单位打下基础】
一、 复习导入,质疑引出新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有什么用处, 出示两个图形:你能算出他们的周长吗,你知道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预设:有三种可能:?长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一样大
谈话:出现了三种猜想,谁对呢,我们只要把它们的面积计算出来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能让学生很好感知和区分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也为下面正方形面积中容易造成的问题做好必要的铺垫】
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1)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和课题实际探究问题。(2)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补充成如下自探提示:a、在本子上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b、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c、这个长方形
3
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d、P77第(2)任取……,完成空白填充。
二、解疑合探 组织验证,总结规律
1、长方形公式探索验证
(1)生同桌合作自由摆进行验证,并把数据填入表格:
图形 长(厘米) 宽(厘米) 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平方厘米)
(1)
(2)
(3)
?师巡视给予适当地指导。
?组织交流,指名介绍自己摆的长方形。
?提问:你是怎样摆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相应地补充好数据,组织学生观察数据,进行大胆猜想。
猜想如下:
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排数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面积=长×宽
(2)指定摆,再次验证
过渡:现在老师给你几个正方形,你能很快知道是怎样摆
4
的,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吗,
要求:先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和宽,想一想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
先验证(1)(2)两个图形,同桌合作,一个同学量并计算,一个同学摆完两者比较验证。
(1)5 厘米 3厘米 (2)9厘米 3厘米
组织交流:
教师操作演示课件:
?第一个图形全摆满 ?第二个图形部分摆满
?在脑子中摆一摆
提问:?摆的和算的是不是一致,?哪一种方法快,
【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自由摆并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初步感知每排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及面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供了方向和依据。第二个环节通过有层次的安排学生指定摆,从摆满到部分摆再到脑中摆让学生在脑中形成一个模型,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规律。】 谈话:通过刚才验证,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结论,那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长方形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指:板书的公式,同时擦去,)来计算面积。
2、正方形公式学习
猜一猜,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应该是怎样子的呢,
预设:正方形面积=边长×4
5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谈话:这两种猜想哪个正确呢,请小朋友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证明你的猜想。 指明交流。
明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操作、验证等环节的学习,你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有什么收获呢,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后,进行自主的迁移,再通过自己摆验证,可以加深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认识。适当的小结也为整节课的探索学习画上一个句号,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
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刚关于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争论吗?现在可以解决吗,出示:原来两个图片及周长。学生口答面积,师出示面积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过程。其中4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在学习完面积公式后对直观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个巩固,又与前面的知识呼应,同时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认识】
过渡:数学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质疑再探1、对于本节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2、根据学生的质疑重新组织教学活动。
6
四、运用拓展 练习巩固,深化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强调单位。对出现20×4=80(平方厘米)给予追问,指导。
3、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18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一位同学打破了,要重新装一块,已知一块玻璃原来有24平方分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长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变式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这样既重视了习题的思维含量,又重视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解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逆向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
7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S= a × 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a × a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8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9
作文六:《长方形面积生本》4600字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生本教学课例
重庆市九龙坡区辰光九年制学校:刘安霞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77页例2以及78——79页部分习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前置小研究一份,面积1平方厘米方块学具数个。
前置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抛出问题,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吗?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生:不对,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补充很完整(掌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跟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关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什么样的关系,好吗?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从长方形周长与长和宽的关系引入课题,既复习长方形周长公式又为下面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作铺垫,同时为区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打下基础。】
二、小组交流,补充学习。
4人小组内交流前置小研究,讨论后对自己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拿出你们的前置小研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1)有顺序、有步骤地交流。(2)认真倾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3)整合组内的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达成共识并提炼组内讨论精华,尝试在组内进行汇报,为班级展示汇报做准备。
【评析:小组交流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让孩子们尽快融入教学内容,也可以互相补充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别人的好方法,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生本教育把研究的过程抛给孩子,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此环节就是最好的体现。】
三、班级汇报,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得很激烈,很投入,相信一定有很多精彩发现,哪个小组的同学愿当小老师将你们讨论交流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呢?
生:我们组......我们组......(大家争先恐后想发言,状态非常积极。)
小老师1:我来跟大家交流前置小研究第一题,题目是这样的:准备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吗?(有几种方法说几种)说出你最喜欢的方法。我用的是画格子的方法,就是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分成1厘米长的6份,每份是1厘米,把宽分成1厘米长的4份,每份也是1厘米,这样这个长方形就可以分成24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面积正好是1平方厘米,所以我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大家同意我的做法吗?
生1:你刚才说把长方形的长分成1厘米长的6份,我想补充一下,应该是把长方形的长平均分成6份,分出的每份才是1厘米,宽也是平均分成6份才对,面积才能被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24个小格,你都把平均给说漏了。
小老师1:谢谢你的补充。(掌声)
小老师2:我们小组还用了老师发的1平方厘米的学具摆在长方形上面,正好摆了4排,每排6个,一共是24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谁愿与我们交流?
生2:我还有一种折的方法,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平均分成6份对折,再把宽平均分成4份对折,然后打开,就有24个小格子。每个小格边长是1厘米,面积也就是1平方厘米。所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大家同意我的方法吗? 小老师3:你的方法很好。(掌声)
小老师4: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宽的积来计算。我们知道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用6×4=24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大家觉得我们的方法怎么样?(掌声)
小老师1:在上面的画、摆、折、算几种方法中,我们小组最喜欢算的方法,做起来最简单。同学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生3: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小组觉得摆的方法最简单,计算容易算错。 生4:我觉得还是计算好一些,小的长方形可以摆,要是象操场那么大你怎么去摆呢?(掌声)
师:我也觉得摆、画、折的方法一眼就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面积,很直观,但不实用。我有个疑问想请教大家,用长×宽算出的面积是不是正确呢?谁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小老师2:下面我们就要给大家汇报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前置小研究的第二小题。题目是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你能想办法验证你的想法吗?我们小组认为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是长×宽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我们的验证方法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的摆长方形,记录长和宽,算出面积各是多少。比如摆3个一排,摆2排,一共有6平方厘米,可以看出这时的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用3×2=6平方厘米(生用多媒体展示台演示摆的过程)。
小老师3:我们再摆5个一排,一共是5平方厘米。这时摆的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1厘米,那么长×宽就得到1×5=5平方厘米。再次证明可以用长×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小老师4:我再摆7个一排,摆3排,一共是21平方厘米。所摆成的长方形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用长×宽得到3×7=21平方厘米。
继续举例......(略)
小老师1: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面积用长×宽算出来是可以的。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掌声)
师:我想问一下,你们怎么想到用摆长方形的方法来验证的呢?
小老师1:老师课前不是让我们自学数学书77页吗?我是从书上学到的。 师:真是爱学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掌声)你们继续交流。
小老师2:于是我们得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请大家跟我们齐读一遍。
小老师3:接着我们要考考大家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公式算出长方形的面积。题目是一个长方形菜园长是50米,宽是3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1:50×30=1500(平方米)
小老师4:你们还有题目要考大家的吗?
生2:我考大家的题目是知道一个长方形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你能算出面积吗?
生3:7×5=35(平方分米)
生4:我考大家的题目是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生5:周长是(8+4)×2=24厘米,面积是8×4=32厘米
生齐:不对,是平方厘米。
生5:谢谢。
小老师1:看来今天同学们都学习得不错。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掌声)
【评析:在互动交流中启发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总结长方形计算方法铺平道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到多种方法,并找到最优方法,不但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还用实践验证了其算法的成立。把课堂的争论交流让给孩子,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书上做一做。
师:谢谢小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了如何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你们会计算了吗?下面翻到书78页看着“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计算出面积。小组内合作完成。
2、完成练习十九2、3题。
师:篮球场的半场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就是把长和宽都除以2就是篮球场半场的大小,大家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2:不对,只是长除以2,宽不变就是半场。比如这个长方形纸代表篮球场,把它对折就是一半,它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一半,宽没有变还是原来的宽,所以篮球场的半场宽应该不变。(掌声)
师:谢谢,真会思考的孩子。
3、拓展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宽是5分米,长是多少?
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求出面积,但知道面积和宽,不知道长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主意?
生1:45÷5=9厘米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我们知道长×宽=面积,那么返过来用面积÷宽=长。用45÷5=9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知道“长×宽=面积”这个公式,然后用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原理就可以推算出面积÷宽=长,还可以推算出面积÷长=宽。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掌声)
【评析:三个层次的练习,把巩固计算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体现了动手——计算——思考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部分突出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课堂小结,归纳汇总。
师:今天我们交流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很多同学都有很精彩的发言。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想与大家分享的?
生1:我学会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我还知道要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2:我知道了算出长方形可以有多种方法,但用公式计算最简单。
生3:我还学会了用面积除以长可以求出宽,面积除以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 生4:我觉得小组学习让我们很愉快,大家更团结了,组内交流可以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生5:现在的上课方式让我非常喜欢数学,还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我也比以前更自信大方了。
【评析:谈收获实则是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更清晰所学内容。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很是喜欢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让枯燥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实践、探讨和交流中完成。】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知道面积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围绕“生本教育”这一主题,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我为我这节课的教学作了如下几方面的设计:
1、在教法上以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为指导,围绕教材“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设计思路,在学生自学教材后完成3道前置小研究,为课堂自主学习探究做准备。整堂课以学生的小组交流和班级汇报为主线,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质疑、探究、思考,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引领,充分展现了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孩子这一理论。
2、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操作,自己交流讨论,自己汇报展示,自己总结概括。讨论是课堂学习的常规,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和集体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而激发精彩的论辩。
3、在练法上大胆给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学生能提的问题老师不先问”。
课上,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从开始用画、折、摆、算等不同方法得到长方形面积到探索验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共同讨论并理解了“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是由长×宽得来的”道理。孩子们都主动去动手、思考、讨论,思维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他们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欣慰,还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他们不仅自己探索出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要用长×宽去求长方形的面积,可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
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体现在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尝试和解决问题上,他们自信大方、互帮互助、积极探讨,他们乐于去当小老师,乐于去学习他人,乐于评价他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再也不是为做题而学数学了,数学探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学习变成了一件乐事。通过生本课堂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得到很好提升。
40分钟也留给我一些遗憾。为了使学生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我在设计时都是给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由于学生思维
发展和语言表达受限,不能很清晰很完整的呈现知识点,不能把他们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课堂交流时间不足,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
作文七:《长方形的面积》4200字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
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漂亮吗?为了使这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漂亮,我想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我需要考虑这幅画的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1)摸一摸
我们周围许多的物体都有面,出示一本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指名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铅笔盒盖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引导学生说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师可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在我们今天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桌子、凳子、练习本,三角尺等等,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再说说什么叫他们的面积,(要把它们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请小朋友们看这里的一些物体,都认识吧。(红领巾、钟面、小正方体、树叶、直尺)这些物体中,它们的的表面是什么样儿的呢?
2、现在我将这些物体的表面描画下来(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长方形)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那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到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些什么吗?(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说的很好。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它们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看出来的。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直接看出了它们的大小,但老师要提醒大家,有时直接观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师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几个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等,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暂时还不会可以看看周围同学的操作,相信你会得到启发。(播放音乐)
生1:重叠
师:同不同意,和他一样的举手。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叠法,老师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同学使用了老师提供了透明方格纸。?? 小结: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重叠、数格子等。
五、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题。
最后咱们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学去看看,(课件出示)这是这所小学的平面图,你觉得这所小学建的怎么样?你最喜欢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觉得这个地方的面积怎么样了?
对于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学生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实践运用:选择教材77页的动脑筋作为一个实践活动。
四、总结全课: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 观察
面积 重叠
平面图形的大小 数格子
用纸条量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上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1、重视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入有关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欲望,诱发学生去猜想、去探索的思维活动。一个好的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因此,在学生探究之前,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长乘宽呢?
2、重视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进行数学归纳,提升数学思想。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或直观体验来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探究以下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
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在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得到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要摆一行就够了?为什么只要摆三个就够了?
在测量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交流一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达成一致的认识:用不着摆满整个长方形,只要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摆一摆,就可以通过计算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为什么可以这样简便的摆?为什么每行还是摆三个?为什么可以摆2行?学到这里学生已经隐约地感受到长方形的
长和宽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但是,对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还是没有能够发现。我想,有必要再来一次测量,加深体验。
于是,便有了第三次的测量,更准确地说,是一次虚拟的测量,因为我要求学生再次摆一摆测量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发表想法了:老师,我觉得不用再用面积单位去测量,我已经知道长6厘米,就是每行摆6个,宽4厘米,可以摆4行。其余学生也附和着。我引导:这么说,你们已经找到简洁的方法了?说说是什么方法?于是学生就说:只要6乘4,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也有学生说:只要长乘宽就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由此使学生理解: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终于感悟、体验、归纳出来了,我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这样简洁,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用面积单位测量的两个长方形,如果计算一下,该怎样算?学生通过计算,再次感悟到用计算来求长方形面积的简便。
拓展: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教师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找一找长和宽,算一算面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得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师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
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建构。
作文八:《长方形的面积》5800字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求房间面积的过程,带领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模型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最终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旧的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引入。
1、播放录像,谈话交流: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多美丽的住宅小区呀!有宽阔的草坪,有高高的楼房,我就在这买了一套新房子,看就是这一套!这是房子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些房间的地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生:地面的面积。
师:对啊,得知道地面的面积我才能购买材料啊。
2、展示方法:
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地面的面积呢?
生1:我用面积单位去量。
师:怎么量?能具体说说吗?
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全铺满,数数有多少个1平方米,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这个方法行吗?看来只要知道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就知道地面的面积了。那有没有比这种方法更简单更巧妙的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3、 模型转化
师:要研究这个简单方法,我的家在济南,到现场去很不方便,这样吧,我 师:我想给卧室铺上地板,得知道什么啊?
们借助一个小长方形纸片,通过研究它的面积,看能不能找到求长方形面积的好方法,方法找到了,长方形地面面积就能解决了。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在导入新课时捕捉生活中的场景,通过录像呈现住宅小区的美景和新房子的平面图,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激起学生的新知欲望:怎么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地面的面积呢?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想出多种办法,面对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在师生讨论中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可以借助长方形纸片,寻找一个简便的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初步渗透模型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师:仔细观察这张绿色卡片,要测量它的面积得选择哪个面积单位? 生:平方厘米。
师:能测量出它的面积吗?快速从学具袋里找出这张纸片,同位合作来测量吧。
(生操作活动)
评析:教师通过提供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12平方厘米。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师:你怎么知道是12平方厘米的?
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满,一共是12个,这张卡片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数出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就知道他的面积了。
评析: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师:你是这样摆的,面积是多少?
生:12平方厘米。
师:哦,也是12平方厘米。(面向同学)大家有问题要问吗?
生:就这几个,怎么是12平方厘米呢?
师:(故作疑惑)就是呀,怎么回事?谁看懂了?
生:(上台指图)这有4个,这有3行,三四十二呀。
师:谁能更清楚简单的说说什么意思?
师:大家听懂了吗?(手势配合)这一个就代表这里可以摆一行,这一个就说明还能摆一行,摆这几个,我们就能想到如果全部摆满以后的样子,一共是几个几?
师:怎么算呢?(写算式):4表示什么?
生:一行有4个
师:3呢?
生:3行
师: 12?
生:12平方厘米。
师:有12个面积单位,所以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你觉着他这种摆法怎么样?
生:简便多了。
师:哪简便了?
生:不用全摆满了,也知道面积。
师:是呀,比全铺满方便多了!只沿长摆一行、沿宽摆一列,我们就能知道全摆满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也就知道面积是多少了。
评析: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测量进行初步的改进。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测量长方形卡片(6×4)
师:这个办法好不好?想不想再试试?看谁能很快的测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生操作)
师:(展示学生作品)我看大家都是这样摆的。面积是多少?
生:24平方厘米。
师:怎么想的?
生:一行摆6个,有4行。
师:沿长一行摆6个,沿宽能摆4个,就说明一共能摆几个几?说给同位听。
师:我把大家想的制作成课件,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先沿长摆6个,沿宽摆4个,然后把第二、三、四行都摆满,再隐去)
师:怎么列式?
生:6×4=20(平方厘米)
师:6表示什么?
生:一行有6个。
师:对,一行的个数。4呢?
生:有4行
师:表示行数。24?
生:24个面积单位。
师:面积单位的个数有24个,所以它的面积就是24平方厘米。
每行的个数乘行数就能算出一共所含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2)测量长方形卡片(7×5)
师:这还有一张卡片呢?你可要仔细看,认真数,看谁能很快的求出它的面积。(课件演示:沿长一个一个的摆了7个,沿宽一个一个摆了5个)
生:35平方厘米。
师:算式怎样表示?(板书:7×5=35)
师:谁来说说7 、5、35分别表示什么?
生:7表示一行的个数,5表示有5行,35表示有35个面积单位。
师:说得真好,每行的个数乘行数就能算出所含面积单位的总个数。所以它的面积就是35平方厘米。
(3)看图,估测,算面积。(5×4=20平方分米 4×3=12平方米)
A、考考你的眼力,假如这个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估测一下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生估:12平方分米。
20平方分米。
???
师:有的同学用手比划着。你怎么估得?
生:我觉着一行能放4个1平方分米???
师:到底谁估测的比较准呢?我们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该怎么办?
生:用面积单位摆摆看。
师:全摆满吗?就有咱们刚才找到的好方法,沿长?,沿宽?摆摆看。(课件)面积多少?
师:谁估计得比较准?
算式怎么列?
B、再来一个。 假如这个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请估测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有多大?抢答。
算式一起说。(4×3=12平方米)
评析:通过几组层层递进的练习,老师不仅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理解,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表象。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重要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直接测量的经验,体会方法优化的简约性。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
师:只沿长摆一行,沿宽摆一列,就能算出铺满后面积单位的个数了,这个办法太好了! 那我们只要测量长方形的面积,都拿着许多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大大小小的面积单位到处铺着测量去,你觉着怎么样?
生:太麻烦了!
师:不大方便是吧?要是我们不铺,就能准确的知道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行,算出它的面积,那就太好了!有没有这种简便的方法呢?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新-课 -标- 第-一 -网
生1:用尺子量长和宽。
(结合卡片)用尺子量出长4厘米,能放4个正方形,宽3厘米,能放3个面积单位。4×3==12平方厘米。
师:这个小组能用一张卡片来举例说明方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问题的策略。
量出4厘米怎么就能知道一行能放几个面积单位呢?讲清为什么更好了?哪个小组再来讲讲?
生2小组: 因为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边长是1厘米,所以长几厘米就能摆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师:宽4厘米呢?
生:有4行。
师:能算出有多少个面积单位了吧?
评析:老师引导全体学生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初步领悟到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也能间接知道所含面积单位的总个数,让学生发现长方形长和宽所含厘米数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实现由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状态,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进而理解长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
(1)计算(9厘米×6厘米)长方形卡片面积
师:咱们用这张卡片来验证一下,这方法行吗?量量长和宽,是不是就能知道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学生动手操作。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啊?
生1:54平方厘米。
师:怎么想的?
生:长9厘米,一行能摆9个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宽6厘米,能摆6行。所以是54平方厘米。
师:你们和她想的一样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会列式吗?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1:太方便了,不用摆面积单位那么麻烦了。
??
(2)计算(8厘米×3厘米)卡片面积
师:现在,我说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你能想象出它铺满面积单位以后的样子吗?闭上眼睛,长8厘米,宽3厘米,想象到它铺满面积单位以后的样子了吗?是几平方米?谁能很快的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
师: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
(三)归纳公式。
师:我们找到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好方法,只要知道什么就行了?
生:长和宽。
师:求长方形的面积,量量长、宽,一乘就行了。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师板书)
(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评析:通过测量计算2张卡片的面积,看--听--想,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体验量出长、宽就能很快地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由特例到一般,发现规律、归纳公式。
四、全课回顾:
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在解决卧室地面面积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们借助一个小长方形纸片进行研究,想找到一个求长方形面积的好方法,一开始用面积单位全部铺满,后来发现只沿长摆一行、沿宽摆一列就行了,然后通过不断的摆、量,方法逐渐简化,终于找到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只要量出长和宽,就能算出面积单位个数,也就知道面积了。
评析:通过谈话交流,带领学生梳理研究过程,使学生部分地经历一个数
学研究的大致过程: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对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五、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研究模型,现在终于找到这个好方法了!(画框)现在我那个卧室的地面面积问题能解决了吗?怎么解决?
师:其他房间的地面面积问题能帮我解决吗?任选一个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求客厅的面积情况:
生:(2+3)×7=35(平方米)
师:2+3是什么意思啊(如果学生直接出5,应该问他5是哪来的 )
师:要想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这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宽,你都能想办法找出来,真不简单。
师: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下课!
评析: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七.课后反思
《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2、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小研究,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和1平方分米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你们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我们还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你们还记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各是多大吗?是怎样规定的?揭示课题:你们能猜到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
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小组内用你们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能摆下多少张小正方形纸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操作,并做好记录,最后全班汇报:1平方分米里摆了100平方厘米,说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再次组织活动:刚才我们是用摆的方法来得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看一看1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把刚才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拿出来,再拿出尺子和铅笔,先用尺子量一下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按1厘米长为一份,把每边长平均分一分,看分成了多少份?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量一量,分一分,说一说。最后汇报:正方形的边
长是1分米,每1厘米作一份,平均分成了10份
(3)师接着引导:现在我们把分的各个对应点连起来,看一看平均分成了多少行多少列?
学生用尺子练一练,然后数一数,最后汇报:一共分成了10行,10列
(4)师引导思考:你们能数一数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吗?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新-课 -标- 第-一 -网
学生数后汇报:一共100个小正方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因为它的边长是1厘米。
(5)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6)试一试:我们用摆和分的方法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你们能找出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关系吗?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求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最后组织汇报。
(7)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补充总结:
三. 巩固练习
师出示问题:3平方分米化成平方厘米是多少?为什么?师追问:那60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填完后,在小组内互相检查,最后汇报交流
四、 课堂小结
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面积单位的大小,再结合今天这节课关于面积单位的进率关系,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核实。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文九:《长方形的面积》2100字
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孙 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题—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发现规律:间接测量方法—形成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作文十:《长方形的面积》700字
长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趣,激发兴趣
1.复习
(1)什么是面积?
(2)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引入
出示长方形,问怎样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出示多媒体课件,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师生合作,共同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通过演示过程,学生大胆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验证猜想。
3.总结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公式的应用。
讲桌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5.小结。
我的收获。
三、巩固应用。
闯关游戏。
(一)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题。
1.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这个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30米宽1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二)选一选。
长方形的周长等于()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长×2+宽×2 B.长×宽 C.(长+宽)×2
(三)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
2.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2厘米,宽增加2厘米,它的面积不会变。( )
3.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扩大2倍,面积扩大5倍。 ( )
4.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 )
(四)实际应用.
1. 篮球场的长是 28 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个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0平方米。它的长是24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四.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