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回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声波在传播过程...》1000字
回声
回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 s.当反射面的尺寸远大于入射声波长时,听到的回声最清楚.
关于回声的应用,声纳装置可谓典型.课本中介绍的用回声测海深、测冰山的距离和敌方潜艇的方位,都是由不同功能的声纳装置完成的.
1912年,英国大商船“泰坦尼克”号在赴美途中发生了与冰山相撞沉没的悲剧.这次大的海难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为了寻找沉船,美国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台测量水下目标的回声探测仪,用它在船上发出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测量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根据水中的声速就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和海的深浅.第一台回声探测仪于1914年成功地发现了3 km以外的冰山.实际上这就是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海洋开发事业的声纳装置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于是利用水声设备搜寻潜艇和水雷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动式声纳,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潜艇回波.这种声纳可以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回来后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声纳装置更趋完善.战后,人们开始实验使用军舰上的声纳探测鱼群.不但测到了鱼群,而且还能分辨出鱼的种类和大小.人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各种探鱼机,极大地促进了渔业的发展.
回声在地质勘探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的厅堂时,必须把回声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封闭的空间里产生声音后,声波就在四壁上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辐射后,声音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混响时间太长,会干扰有用的声音.但是混响太短也不好,给人以单调、不丰满的感觉.所以设计师们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厅堂的内部形状、结构、吸声、隔声等,以获得适量的混响,提高室内的音质.
作文二:《生活中的现象》600字
1、水的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为100℃,在水烧沸后停止加热。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水的温度,发现温度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生活中也常有此现象,如水烧沸后马上喝太烫,过一两分钟后便觉得和之前的温度降低了不少;再过一会,就和上次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了。
解释: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而水蒸发又能吸走一些热量,所以蒸发快时吸走得热量较多;到后来,温度降低,所以吸收的热量也少了。
2、现在正值冬季。居民看到今天出了太阳而感到高兴。但是如果夏天出了太阳反而在抱怨。
解释:中国在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到我们这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所以我们这较冷。而出太阳时,温度回升,所以居民高兴;在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到我们这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所以较热。出太阳时,温度又升高了,所以居民会抱怨。
3、今年回家过年时看到外婆养了一条鱼,准备在明天的年夜饭上杀掉吃。为了使味道更鲜美,所以必须保证鱼在被杀掉之前是活的。可是今晚的气温低于零度,且又下雪,水会结冰。外婆就在养鱼的屋子里放了几盆水,保证了鱼的活力。
解释:水结冰(凝固)放热,使含鱼的水的温度高于零度,让鱼活了下来。
4、真金不怕火炼
解释: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5、水银落地——无孔不入
解释: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作文三:《回声现象》400字
回 声
当声音投射到距离声源有一段距离的大面积上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声能要反射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由反射回来的声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
在山谷中有回声,你对着大山喊:“我~~来~~啦”,山谷回音“我~~我~~来~~来~~啦~~.啦”。
在山洞里也有回声,仔细听,水滴的声音“叮叮咚咚”就有回声。
天坛回音壁,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致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轰隆隆的雷声,其实多数情况下是一个雷的声音,“轰隆隆”说的就是雷声在建筑物之间回声混合而形成的混响!
空旷的建筑物,如很多大厅、长廊、装修前的房子里都会有回声。
很多乐器、音响为了达到回声效果,也会特意增大声音的回转空间。我们听到的宏厚的大提琴琴声,其实就是琴弦的原声和回声的混音。
作文四:《血脉中的回声》8300字
在商业大厦的上空我猛然看到
我爷爷的面孔。我一眼
就能认出他来:一个没有童年的老人。
……他曾经为他识文断字而自豪,
但这世界上早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西川《方圆数里》
一
我的祖父是一个爱读《三国演义》的人。―――他熟悉《三国》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这么说一点也没有夸张。我不止听一个人这么说起过,我的祖父对《三国》一百二十回中的每一回都如数家珍。他熟悉《三国》里的每个重要人物的脾气、使用的兵器和与之相连的故事,就像熟悉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他甚至能够完整地背诵出里面的许多诗句和精彩章节。
我的祖父远不是满腹经纶、动不动就对时局高谈阔论的饱学之士,也不是家中藏书万卷的书香门第的后裔。他只不过是个农民,一个略识文字的农民。因为他的父亲在故乡开了一家杂货店,家境还不算太坏,祖父年少时读过几年私塾。可是后来,祖父并没有依太祖父所愿成为吟诗作赋知书达理的白面书生,他成了一个乡村屠户,一个与时局毫无关联的乡村手艺人。
我的祖父年轻时多少还是有些过人之处。他生得膀粗腰圆,体型彪悍威武,俨然古籍里的壮士。他的力气非常人所能比,曾经与人打赌,搬起祠堂里约三百斤重的铁钟围着天井迈步;又用牙齿咬过一大箩筐黄豆当当当上楼。他甚至徒手打死过蟒蛇,其场面至今都让人感佩不已。他还懂得一些拳脚,喜欢与故乡方圆十里八乡的许多江湖人士切磋武艺。再加上他重情义,讲义气,便与许多人都成了拜把子的兄弟,甚至离故乡百里的吉安府都有他的金兰之交。可是他的脾气并不是太好。他一不顺心就会暴跳如雷,有谁得罪他了,他会提着剔骨尖刀把人追得抱头鼠窜,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故乡鸡飞狗跳。而他高兴的时候,他豪爽的无遮无拦的笑声响遏行云,五里犹闻。
我的祖父天生是个军人坯子。我想如果祖父参了军,他会成为一个许世友式的英雄也说不定。祖父成长的年代,正是乱世,军阀混战,中原大地狼烟四起。**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浴血罗霄,然后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然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故乡所属的吉水,亦是一块烈士喷血的战场。位于赣江以东的离故乡百余里的水南镇,正是以**麾下大将黄公略命名的公略县治所在地。**撰文赞赏的、与方志敏式的根据地齐名的李文林根据地的创建者李文林,就是吉水人氏。而跟随**马上夺天下者,更是数以万计,后来成为共和国少将的吉水人,就有十多个。
乱世从军,正是热血男儿建功立业的坦途。狼烟四起,正召唤天下英雄中原饮血华山论剑。英雄不问出处,壮士起于草莽,虽战死疆场又有何哉!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祖父没有做一名军人是因为命运。他曾经两次磨刀霍霍要投奔军营。第一次,他走到红军正在招兵买马的镇上,并且真的穿了几天军服,可还没有走上战场,身体一直像牛一般壮实的祖父竟然莫名其妙地生了一场大病,他不得已被部队遣送回了故乡。第二次,祖父与村里的一帮壮实男子走了几十里路去投奔红军,可正遇上军营已按计划招满了人,暂时又没有足够的粮草养活更多的人,花光了盘缠的祖父和乡亲无奈只好返回故乡。
祖父没有像古籍里写的那样遇贵人相助,被能够左右历史的人慧眼相识。他多少有些时运不济。祖父后来再没有行伍参军的打算。当然其中的玄机不甚了了。也许是与太祖父从中作梗,要留下祖父为他延续香火有关,也许两次投军失败以后,祖父自认为自己天生没有行伍的命,便含恨绝了念头。
从此,娶妻生子,种地杀猪,直到终老。这是命运的着意安排,祖父焉能不从?
二
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行伍参军的梦想破灭以后,我的祖父托人到吉安府购买了一套《三国演义》。他花了三块半银元。这对一个乡村屠户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至今依然活着的祖母每说到这事就愤愤然:“这老棺材!”―――他花上三块半银元买下的,为什么不是《水浒》《红楼梦》或者别的什么?这其中隐含了祖父怎样的趣味和机缘?
……遥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我年轻的祖父劳作之余,床上振衣坐起,拿起其中的一卷,小心打开昨夜折叠的地方,又开始了对《三国》的阅读。满纸的烽烟四起,而深夜展读的祖父如坐拥江山的君王,所有的文字都化为英雄和美人,城池和兵马,刀枪剑戟和时运玄机:关云长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张翼德大闹当阳桥,一吼乱曹营;曹孟德横槊赋诗,文韬武略;赵子龙单骑救主,义薄云天;周公瑾浔阳点将,英姿勃发;诸葛亮羽扇轻摇,江山渐改颜色。城池霎时易主,主公危在旦夕。上天助我草船借箭,锦囊妙计又解重围。屋内半夜沁凉,而纸上正与马超厮杀的许褚裸露的背上热气腾腾。窗外雨声潺潺,而书中喊杀声震天。眼前突然一道锃亮的寒光,不是春天穿过窗台的闪电,是一千多年前月夜某条神秘小径上大刀的折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身边的祖母在睡梦中发出了一声不满的嘟囔声,而祖父用手沾了点儿口水,把书翻到了又一页。窗外天色微明,而祖父依然沉浸于掌上的春秋,毫无睡意……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欲颓败的中国乡村,故乡的一幢老宅子里,祖父享受着浩大的精神盛宴,与千年前的英雄风云际会。这个满怀凌云壮志却时运不济的年轻农民,他现实中未竟的梦想在《三国》中得以一一实现。他时而是守城的悲剧将领,时而是攻城的慷慨壮士,时而是老谋深算的帐中谋臣,正为将自己慧眼相识于草莽之间的主公制定国策大计,时而又是两军交战中的使臣,在他人帐下巧舌如簧……同样是乡村屠户,同样有一身好力气和火暴脾气,祖父仿佛是未发达时的张飞,依然在干着剥牛杀猪的营生,而张飞正替代着祖父,在蜀军帐下听令,率领十万将士浩浩荡荡走在行军的路上……故乡老宅子里磨得锃亮的屠刀,正适合挑战阵前叫嚣的对手,而稻田里开始变黄的稻子,正可以用作秋后三军将士的粮草……
一套《三国》,在祖父的年轻时代,是可以浇胸中块垒的烈酒,是冬天里的暖阳,是炎热夏季里的穿堂凉风,是对应于平庸现实的壮阔梦境。凭着一套《三国演义》,祖父的凡常生活变得无比生动了起来。我仿佛看见灯光下祖父嘴角毫不自知的笑意,他满是血丝的眼睛变得无比光亮……
而现实中命运对祖父的捉弄远没有结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场灾难降临在我们整个家族头上:我的故乡是一个八姓杂居的村庄,各姓之间的争斗此时借助政治的烽火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曾姓在斗争中处于劣势,太祖父因此被故乡定为“地主”。太祖父不多久就气绝身亡。而到了六十年代**爆发,我们整个家族才知道这顶帽子到底有多重。
我的祖父被五花大绑,跪倒在全村人的面前。带刺的篾片,一次又一次抽打在他被剥光了衣服的脊背上。他宽阔的脊背,顿时血肉模糊。邻里乡亲组成的人民的振臂高呼声震天,而祖父一言不发。人们突然发现,当年那个提着刀把人追得抱头鼠窜的血性汉子,那个提着三百斤重的铁钟或者咬着一大箩筐黄豆上楼,在众人的注目中得意非凡的角色,瞬间变成了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可怜虫。
他的亲兄弟―――我的大祖父由于不堪忍受折磨上吊自杀,他没有流一滴泪水。人们骂他“封建”―――所谓“封建”,不是指他的思想多么陈旧保守,而是“封建霸头”的简称―――我的祖父低头认罪,对所有人的辱骂都逆来顺受,哪怕对三岁的孩子都笑脸相迎。
祖父知道他不能死。他残忍地活着,就是为了让由他衍生的整个家族免去倾巢覆卵之灾。
而此时,唯一能给祖父带来安慰的,恐怕就是他年轻时候日日阅读的《三国》了。听祖母讲起,他有时整夜整夜地阅读《三国》。
风吹动着眼前的煤油灯。灯光危险摇荡。床前祖父的阴影沉重如山。他被鞭挞过的脊背隐隐作痛。他把头再一次地投进《三国》的纸页中。―――他是否把自己当作三国中的黄盖,认为所有的鞭挞只是上苍对他实施苦肉计?或者自己就是正被刮骨疗伤的关羽,疼痛过后所有的伤口都会愈合?他是否认为苦难一定会过去,就像《三国》所揭示的,世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而祖父在“**”中读《三国》的感受,从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在祖母的描述中,祖父一直沉默寡言。除了知道他在苦熬,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会想些什么呢?
三
我的祖父终于在1970年代末把全家带到了安全地带。然后他迅速走向了衰老。经过了“**”前后长达十数年的忍气吞声,他晚年的脾气变本加厉。他骂他的也已成家立业的儿女们,丝毫不顾及他们做了大人的脸面,有时甚至到了在饭桌上摔碗的程度。他动不动就对祖母吹胡子瞪眼睛,经常提了锅灶瓢盆一个人单过,把自己搞得满脸锅灰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才肯罢休。他的意识里似乎总有一个远比他强大的对手,他想打败他,而他根本看不见对手到底在哪里。他的焦躁和暴烈即由此而来。
但祖父疼我。他面对我时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他难得的慈爱。他把亲戚来看他时带来的饼干、糖果一股脑儿给我吃。他让我陪他睡觉,他身上的那种乡村老人才有的烟火气息让我至今依稀可闻。我挨了父母的揍,他闻讯后会急急赶来,大声斥骂我的父母,然后满巷子寻找天知道躲到哪里去了的我―――他在巷子里回荡的唤喊声充满了焦虑和牵挂。他还给我讲《三国》:“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于桥上,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个平常的夜晚在祖父拿腔拿调的声音中陡然变得充满悬念,意味深长。黑夜之中,听着祖父的鼾声,我睁大着眼睛,对遥远的历史,充满了向往。他还教我背诵《希世贤文》,指望我从中学会些做人的道理。他教我练习拳脚,希望我能借此强身健体。他中风后给我做示范动作时几欲摔倒的样子让我至今想起就忍不住要笑出泪来。
可我小时候是一个简直无恶不作的孩子。我打架,偷窃,装神弄鬼,刁钻狠毒。我曾经把一个与我打架的同学胸前的圆珠笔拔出毫不犹豫地插进了他的太阳穴。我还对一个长辈破口大骂,咬牙切齿地扬言要杀了她。我曾经把父母仅有的十块钱偷来全部买了糖果,父亲发现后把我吊起在楼梯上用牛绳将我抽得半死。我还经常在晚上躲在黑暗处吓我的伯母大婶们,有几次把她们吓得魂飞魄散,呼吸不匀。我干了坏事会经常整夜整夜地不回家,邻居家的猪圈就是我最好的避难所。我还有点好逸恶劳的德性,为了逃避劳动我会躲在自己家的楼上。我像只过冬的老鼠在楼板上的稻草堆里蓄满了可以吃的东西。如果“有难”,我就会偷偷溜到楼上,心满意足地过着自认为丰衣足食的日子。
几乎所有的人都讨厌我。我的班主任经常让我跪在华主席的像前。我去老师办公室交作业,我的数学老师会打开抽屉告诉我,他的办公室里不会放钱。全校老师把我当作反面教材对同学们进行说教。我整天不落屋,父母从来不会找我。有一次我的父亲盛怒之下伤心欲绝地说,生了我这样的儿子不如绝种。
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一名不良少年?我的故乡是一个资源短缺、弱肉强食的地方。由祖父祖母衍生的家族这时候已经膨胀成了几十口人。我的父母天性懦弱,成天受村子和家族的人揶揄,甚至欺负。由于从小见多了亲人之间的倾轧和故乡人性之中的恶,我内心与生俱来的温和逐渐散失。我变得好斗,叛逆,歹毒,没心没肺和薄情寡义。
只有祖父疼我。―――我不知道祖父对我是出于人性中共有的舐犊之情,因为我是他的长孙,是他百年之后要端着他的祖先牌位护送他上山的人;还是祖父从我身上看到了他小时候的影子,好斗叛逆的我正是他少年时代的翻版?或许,不管我多么顽劣,可依然是我的整个家族历经种种磨难后看到的一个希望?
可我对祖父对我的好并不领情。
为了经常可以吃到亲友们买来探望生病的祖父的食品,我竟希望祖父永远病下去。
因为怨恨他没有及时喊醒我看村里后半夜放的电影,我暴跳如雷,号啕大哭,破口大骂。我竟然骂他“封建”!我记得他当时有点尴尬,可他并没有发作,反而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他中了风的那个晚上,躺在床上口齿不清,亲友们围在他的床前,我不仅没有表示应有的难过,反而在听到他把刚进门的大姑父的名字“茂香”喊成“茂德”时,我还嘿嘿嘿地笑出声来。
他快要死的时候,我竟然在他还没有咽气的空隙,快步跑到村里的晒场,向正等在那里的人发布关于祖父的消息。我对他们眉飞色舞地说,快了快了。我说最多半小时,祖父就会死。他现在吸进去的气比呼出来的少。我还煞有介事地打了个比方,我说,比如他现在呼出来的是六口气,吸进去的就只有五口了。等到他呼出最后一口气时,他差不多就死了。
……
至今想起来,我是多么的少不更事啊!
四
祖父死于1982年农历七月初五。那一天他理了个发。刚才他还和比他年轻得多的理发师谈笑风生,说古道今,可随着理发师收拾好工具离开家门,祖父突然就不行了。他的发须平整洁净,而他的身子软得就像一摊烂泥,即使在场的我、堂哥和四叔三人奋力把他架起,也是无法站立。他瞳孔里的光像水波一样急速散去。他一躺在床上就迅速陷入了临死前的昏迷。一个时辰之后他呼出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口浊气。他死了,死前没有任何挣扎的痕迹。
净身,更衣、入殓……祖父脱下了他平日那身十分老旧的黑粗布衣衫,头戴礼帽,身穿一身崭新黑亮的对襟寿衣,样子就像是一名有头有脸的旧式乡绅,正陷入赴会前的闭目养神。他的与身份不合的装扮多少让不懂事的我觉得有几分滑稽。而他的表情安详沉静,满是皱纹的脸上既没有终于脱离苦海的欣喜,也没有被迫与亲人永别的悲伤和无奈,更没有一生壮志未酬的不甘。这个脾气暴烈不肯服输的男人,临死前终于露出了他难得的好脾气―――他向死神悉数投降,双手握在胸前束手就擒。他死的时候六十九岁。
时光荏苒。今年我三十六岁了。我没有如家人所担心的那样,成为一个盗贼、罪犯或者泼皮。正好相反,我成了一个好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懂得敬畏的人,一个内心充满暖意的人。我重情义,讲义气,喜欢广交朋友,颇有些祖父遗风。而忆起童年,我是何等的羞愧难当和懊恼!我知道,是祖父对我的疼爱重新复活我内心的种子。―――他当年种在我心里的那颗叫爱的种子,至今已经成材,摇荡着温暖日光。可以这么说,祖父的疼爱,对我无异于拯救。
我想念我的祖父了。我想他对我的好,想他身上乡村老汉特有的烟火气息。我有很多的问题想问祖父。我想问他为什么叫少年的我读《希世贤文》、练武术,他究竟希望我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至今成了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是否已让他满意?如果当初我不是年少无知,他还有多少秘密会向我倾诉?会有多少道和术要向我传授?
也许是受了祖父的影响,我也成了一个爱读《三国》的人。我以为,一部《三国》,既有张飞大闹当阳桥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英勇,亦有吕布爱貂蝉式的英雄和美人之间令人唇齿生香的爱情;既有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倾轧争斗,也有英雄与英雄之间肝胆相照的生死友谊。国家与个人,阴谋与智慧,生与死恩与仇爱与恨,令人奇妙地整合在这一百二十回构成的奇书之中。它不仅关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气象、医术、宗教等等也无所不包。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艺术再现,更有对中国历史规律的生动揭示。
今天,当我捧读《三国演义》颇有体会的时候,我想面对面地与祖父交流彼此的阅读感受。我不知道祖父对《三国》中的哪个人最为喜欢,是张飞吗?祖父与张飞有太多的相似:他们一同生于草莽,一同身陷乱世之中,一样是屠户,还一样有一身好力气,性子都急躁。当然也许是那个赤膊与马超厮杀的许褚。祖父也喜欢舞刀弄枪,如此与对手快意比试武功,定也是祖父最为向往的了。关云长、赵子龙义薄云天,一生重情义、讲义气的祖父把他们当作立世楷模也说不定。还有,祖父年轻时读《三国》,与他在饱受屈辱和鞭挞的知天命之年的赏读,心境上有哪些不同?一部《三国》,让他从中学会了什么?他的为人处世(他一生从未有负于人),与《三国》又有何关?
我想祖孙二人在故乡的阳光下对谈《三国》,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是,祖父已经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
至今祖父死去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我的故乡―――江西吉水赣江边的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子,祖父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已经基本上消失殆尽:
他曾经被叫了六十多年的名字已经鲜有人念起。
他的后代已经住进了崭新的楼房里,他曾经居住过、点着煤油灯夜读《三国》的老屋已经颓圮。
与他同辈至今活着的老人们也都差不多要忘记他,每每说起他来总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他的形象甚至在仍然活着的年近九十的祖母的记忆里也是支离破碎,每当我向祖母打听那些与祖父有关的陈年旧事时,祖母总是嘟嘟囔囔,口齿不清,仿佛她的那座叫做记忆的园子已经荒芜一片。
经过时间的改头换面,我的兄弟们已经没有一个人长得像他,当然也没有一个有着像他一样的坏脾气。
即使是在我―――曾经得到过他最多的疼爱的他的长孙的记忆里,他的模样也已经有了几分模糊。我不记得他在世时是否爱饮酒,疲乏的时候是否会抽上两口烟,他高兴的时候是一副什么样子,悲伤的时候又是怎样。
他的遗像(根据他在世时唯一的照片所绘)就摆在我老家房子里的香案上―――他头戴礼帽,目光阴郁锐利,仿佛是传说中兵败受缚的义军首领。每次过年回老家,我都要盯着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眼前总是一阵恍惚:这个人是否真的活过?他曾经有过怎样的爱好和趣味?他还有多少事情不为我所知?
―――时间无情,当我们回首,它的怀抱中,总是飘荡着亡灵的身影。人世如废墟荒凉,当我们置身其中喊上一声,远方传来的,只是空荡荡的回声!
《三国演义》卷首那首《临江仙》宛如一声遥远的喟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五
我只有把对祖父的怀念,寄寓在《三国》之中。每当捧读《三国演义》,我知道,我所阅读的,不仅仅是千年前的英雄传奇,也是我祖父的苍凉一生。
而那套几乎陪伴了祖父终生的《三国演义》,至今已经残缺不全了,就像祖父整个的人生,已经不复完整。
祖父临死前一年念叨得最多的就是曾经花了他三个半银元买下的《三国演义》。他多次痛恨自己的轻率,把它借给了邻村一个并无多少诚信的人。祖父借给他的时候,还多少留了个心眼,留下了六卷,原本是做好分两次出借的意思。但那个人一直没有还给祖父。并且,自从把《三国》借走了之后,这个人再也没有在祖父眼前出现过。也许那个借书的人压根就忘了他还书的承诺。对他来说,不过几本破书而已,还不还算不得多大的事儿。是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村,哪里再找得到像祖父那样热爱《三国》的人呢?
祖父只有日日催促我的父亲和叔叔,要他们去向那个借书的人索回。可是我的父辈们早已厌烦了这个老头的?嗦和暴躁。对他们来说,他们已经受够了。他们压根没有按照祖父的意思去做过。也许他们成心不想让祖父得逞。而在中风之后,祖父无力的双腿再也迈不出自己家的门槛了。
祖父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他死去多年后,祖母偶尔梦见他,也是彼此间形同陌路。我想他早已经厌烦了这个世界。他已经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而对他年轻时买下的《三国》的牵挂,可能就是他最后的心愿了。
几年前,我在老家的柜子里翻到了那剩下的六本《三国演义》。那是极老的版本,全图绣像竖版繁体印刷,每个页码都标有“大上海书局藏版”字样。金圣叹眉批,茂苑毛宗岗序始氏评。每一本经过时间的浸淫濡染都成了酱色,许多页码破损程度不一。一些页码还保留了祖父当年的折痕。揭开有簌簌的脆响。
我双手捧着这六本《三国》,就像捧着一件圣器,一件传世的珍宝。我知道,那是祖父曾经日日诵读的经书,也应该是我们在磨砺中分蘖的整个家族的见证。它珍藏了祖父的呼吸与心跳,脾性与温度,人格与信念,遗恨屈辱和离合悲欢。如果我相信人的精神不死,那祖父的英灵,就常驻在这《三国》之中。
曾经几次差点梦见祖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他头戴礼帽,手持文明棍,身体依然魁梧彪悍,正向前疾步行走,正是我少年见到的模样。我在梦里拼命喊他,也许是梦里的风太大,他总不肯转身,不让我一睹他往日的容貌。我的喊叫声越发凌厉,仿佛裂帛,可祖父越走越远,转瞬不见。在梦里我绝望地哭了。醒来,满脸全是泪水。半夜里我索性披衣坐起,任凭泪水在黑暗中横流。
今夜,我又想起我的祖父了。我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翻开六本残本《三国》,以此感应祖父的魂魄,在字里行间寻找他辗转的轨迹―――
祖父。我轻轻地唤了一声。我顿时听见了我的血脉中传来巨大的回应声。
责任编辑 白连春
作文五:《森林中的回声》1400字
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1、歌曲《森林中的回声》
2、欣赏《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1、用歌声表达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愉快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注意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现音乐、
表达情感。
3、通过歌曲练习,培养音准概念,提高视唱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森林中的回声》,感悟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时的力度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森林狂想曲》。
? 请同学们先静下心来,闭目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
? 下面我想请同学说一说,在刚才播放的乐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请两个同学回答……
? 老师跟着音乐朗读:在柔和的月光下,森林中的小溪边,蟋蟀、青蛙、松鼠、还有猫头鹰等如同舞动的精灵,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出了一曲浪漫的森林狂想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个发生在森林中的故事呀?
??
? 有一个小男孩跟妈妈一同去森林游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疼的大叫一声“哎呦!”突然,他听到远处也传来了“哎呦”的声音,小男孩好奇地问:“你是谁?”远处又传来“你是谁”的问话。小男孩很气愤:“你是蠢材!” 从山那边立刻又传来“蠢材”的回答声。男孩尖声叫骂,当然大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他。妈妈听到了,语重心肠地对他说:“孩子,那其实都是你的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话,它也会和和气气对你说话。不信你就试一试??”结果大家不难想象??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听一听它的美妙回声。
?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
二、授新课:
播放《森林中的回声》范唱。
听完歌曲后回答:歌曲中哪些地方代表回声?
生回答:f强,代表少先队员;P强,代表回声。
再听一遍歌曲,注意歌中的强弱标记。
同学们用半分钟时间熟悉歌谱(唱名)。
1、唱歌谱:
A教师唱少先队员部分,学生唱回声部分。这里的回声并不是完全重
复,而是在音高上加以变化处理,大家要注意这一点。
B学生唱少先队员部分,老师唱回声部分。
2、唱歌词:老师唱少先队员部分,学生唱回声部分。
学生唱少先队员部分,老师唱回声部分。
3、跟录音唱歌词:
第一段老师唱回声部分;
第二段女生唱回声部分;
第三段男唱回声部分。
4、试验:
如果“回声”强,“人声”弱听起来会怎样?
老师唱人声部分,学生唱回声。
“哈哈哈哈!!!”
5、结论: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即力度,对塑造音乐形象、营造气氛、表
达思想感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选几位同学演唱歌曲《森林中的回声》。
7、大家想一想,回声故事、回声歌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回声”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之道。
? 生活就像一个回声,我们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 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爱和关心才会如春雨般地滋润我们的全身。
? 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其实,对待别人是因,
反馈到自己的则是果。
四、音乐活动:
? 刚才我们学习了力度记号“强和弱”,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还有哪些
力度标记?
? 看课件:力度标记
? 现在老师想请4位同学上台任意挑选乐器来表现(ff f mf mp p
pp ﹤、﹥)这些记号。
??
?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听听这首乐曲是如何通过
强弱来表现音乐形象的。
? 欣赏FLASH《鸭子拌嘴》
? 请同学上台表演:鸭子走路(摇摇摆摆)、鸭子凫水(水波荡漾)、
鸭子拌嘴(七嘴八舌)、鸭子回家(渐渐远去)。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聆听了大自然的蝉鸣鸟叫,学习了歌曲《森林的回声》,观看了有趣的配乐动画,还用打击乐器模拟了可爱的小鸭子,相信大家今后会更加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文六:《奇妙的现象——《回声》教学案例_0》400字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因此,在课上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在哪听到过回声。
1
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发言。有的说在空旷的新房子里,有的说在大山中 ,有的说在学校无人的走廊……在夸奖学生的分享时,更是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尽管还有部分学生对这种科学现象不是很明白,但是打开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心门。
2
作文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4200字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科目: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 组别:第十一组
日期:2014年10月12日
姓名 专业 学号 成员分工:
目录
一、引言 ............................................ 2 二、摘要 ............................................ 2 三、关键词 .......................................... 2 四、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 3 五、化学对人类的影响 ................................ 4 六、生活中的化学 .................................... 4 七、参考文献 ......................................... 5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一、引言
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能更好的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更健康。
二、摘要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在长期跟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里,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掌握了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就能进一步控制物质变化的发生,以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化学就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可见,生活中了解化学是必要的。生活的方式不断变化,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增多。请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关键词
生活与化学的趣味联系、人类与化学、化学的应用
四、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
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化学在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食盐是怎么来的吧,现代人类经
过对化学的研究,食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在过去,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常常做
菜没有盐或者盐中缺碘,导致了“大脖子病”等
等。
日常生活中,化学还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产品,啤酒是人们喜欢的饮料,蒸馒头时放些苏打,馒头蒸得又大又白又好吃,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化学与医学也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人们还应用科学的方法制造生理盐水,减轻病人的痛苦。近代,人类发明了许多新药品,攻克了不治之症,如青霉素等。但是,癌症和艾滋病仍令医生们束手无策,这两个重大难题,相信在我们不久的未来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在一些重大的科学领域里,化学的作用也不小,火箭发射所需燃料,就是利用了氢氧燃烧得水的原理。可是残酷的人类又把化学带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毫无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学试验。现在人类已采取了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变化,有利也有弊,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在警告我们,臭氧层空洞威胁着我们,环保成了化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重大问题。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化学能帮人们做很多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丰富了人们的衣橱。在食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
重大作用。化学无时不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
动中。洗涤剂是含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
人们清洗器具、纺织、造纸、农药等部门。
用黄铁矿燃烧制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
料。用“王水”检验金子的纯度。用酸洗去
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胶做粘合剂、用氢氟酸雕画玻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用腐蚀性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学的频繁使用不是举例能举完的,它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它使碳这一元素形成了美丽高贵的金刚石和柔软廉价的石墨两种天壤之别的形态,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他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人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但人们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 五、化学对人类的影响
如:原来的木制电线杆,烧黑了转化成木炭,更加稳定;烧水的时候水垢的形成,是碳酸氢钙转化成碳酸钙;煤气中毒,很多是因为碳的不完全燃烧;很多洗涤机的洗涤原理可以用化学原理解释;农业施肥的时候酸碱肥料,一定要注意:赤潮的形成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主要是含N、P的排放有关。
1) 衣服方面:如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等衣料大部分都是石油提炼成的化学品制成。
2) 食物方面:化学杀虫剂和肥料的发明,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把一些化学剂加进食品裏,可改善食物的味道和气味等。煮食用的燃料如石油气和煤气均是石油工业提炼成的副产品。
3) 住屋方面:建筑材料如三合土(水泥)、钢筋、磁砖、玻璃、铝和塑胶等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
4) 交通方面:如飞机、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所用的燃料均是石油工业提炼成的副产品。飞机机身是由特殊的合金制造的。
5) 医疗药物方面: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药物,增强了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令全球因疾病致死的死亡率降低,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
6) 家庭用品方面:塑胶用具均是利用石油工业提炼成的副产品加工制成。锅和刀叉等金属用具均是利用化学方法从地壳内的矿石提取出来的金属经加工而成的。漂白水和清洁剂等家居化学品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 六、生活中的化学
指甲油长久不脱落法:涂指甲油之前,先用棉花蘸点醋把指甲擦干净,等醋干后再涂指甲油,这样指甲油就不容易脱落了。
毛衣穿久了,有些部位会磨得发亮,可用醋、水各半的混合液在发亮部位喷洒一下,再洗涤,就可恢复原样。 蒸馒头时,馒头发黄,可在锅中加入适量醋,再蒸一会后,馒头就会变白。炖骨头汤的时候,先要加几滴醋,便于吸收。骨头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加醋酸,可使羟基磷酸钙转换为便于人吸收的钙盐。 醋的作用也很大,它除了调味外,还能帮助人体进行消化,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有腐蚀性,能消除保温瓶及
高压锅等内壁的污垢。
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
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
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人们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动物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盐分的过多流失或补充不够就会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抖,最后导致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国科学家泰勒亲身体会了吃无盐食物的过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失,5天后感到十分疲惫,到第8,9天则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继而发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后因情况更为严重而被迫终止实验。当然,摄取过多的食盐,就会把水分从细胞中吸收回体液中,使机体因缺水而发烧。
松花皮蛋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
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
很受人们喜爱。同学们知道吗,其实,
将鲜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过程是一种比
较复杂的化学过程。灰料中的强碱(氢氧
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
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
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
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
解出的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铅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缩离壳。而茶叶中的单宁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质凝固着色和增加皮蛋的风味。 七、参考文献
[1] 陈敦凤.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J].科学启蒙, 1999 (03)
[2] 傅民. 化学现象不同,反应结果不一样[J]. 中学理科 1994 (12)
[3] 吴良根. 构建化学新课程学习评价新框架[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5)
[4] 朱建超. 关于新高考总复习[J]. 考试周刊 2007(04)
[5] 王相伟. 化学与研究
[6] 吴良根. 构建化学新课程学习评价新框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7] 苏生刚.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化学[J]. 青海师专学报,1999 ,(s1)
[8] 陈方琴. 手臂上的脏东西[J]. 早期教育,2005 (01)
[9] 孙建新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3)
[10] 万叔武. 保加利亚的新整体课[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03)
作文八:《生活中的语言现象》900字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日常用语也随之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其中有好的值得肯定的词,也鱼龙混杂着一些糟粕。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会犯歧义的错误。例如:“欢迎新老小朋友入学”,我们就搞不懂是欢迎新的老小朋友还是欢迎新老 小朋友。这样用语就不规范了,而且很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书面语我们必须做到严谨,在双方都明白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采取口头语。还有一些字,由于现在的人贪图方便快捷,把原有的字直接做了改变,例如餐,善,这些字都没有得到认可,随便乱用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甚至会对汉字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普及,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好看--养眼! 网上丑女--恐龙 网上丑男------青蛙 网上高手--大虾 网上低手--菜鸟
我”不叫“我”:叫“偶” 不错不叫不错 叫8错 去死不叫去死,叫74 亲亲你叫771,抱抱你叫881 气死我了——7456 喜欢不叫喜欢___叫稀饭 祝你快乐不叫祝你快乐.........叫猪你快。晕倒 。……ing 额,这些网络用语在网友中间正在盛行。看似这些用语都是不规范的,但我们也不能采取完全抵制的方式,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既然这些用语都已经被广泛采用,想要阻止它们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接受它们的存在。但是在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国际交流方面,一定要注意措辞严谨
准确。
有些广告采用自相矛盾的说法来吸引观众眼球。“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着确实可以带来轰动效应,但句子确实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这种言语在社会上大力推广的话,社会可真的乱套了,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不能提倡的。
有些商家为了私人利益,乱改成语,如“默默无蚊”“钱途无量”……我们乍一看会觉得很有创造力,甚至给我们带来乐趣,可是这种不规范的现象在社会上却会产生不良影响。儿童很容易被误导,成人时间久了可能也会忘记原来的写法,这种不规范的词语也是对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亵渎,肆意蔓延的话,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也会受影响。更有一些恶搞的人随意改动诗句,“昨夜大风刮大树,独上高楼,站都站不住,衣带太宽不缩水,为依笑得没法睡”。对于这种胡乱篡改诗句的现象,我们应该极力抵制,因为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不尊重和糟蹋,是在自毁中华民族形象。
作文九:《生活中的热现象》1700字
生活中的热现象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家用电冰箱正在进入千家万户。你知道电冰箱是怎样工作的吗, 以单门电冰箱为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示。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在制冷系统中~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
?就蒸发变成气体~同里昂”的物质作为制冷剂。它有个怪脾气~在零下29.8
时吸收冰箱内的热量。R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12
量~使箱内温度降低。因此放入冰箱内的任何食品~都要被它吸走热量而降低温度。当压缩机运转后~变成气态的R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12
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R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12
结恢复成液体。这些高压R液体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又穿过只有几根头发丝粗12
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高压液态的R一进入蒸发器~体积突然膨胀~又迅速12
地吸热汽化。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R的物态变化~如此周12
而复始地循环~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到需要的数值~以达到制冷目的。冰箱里有个感温器件~紧贴在蒸发器的表面。当压缩机停机时~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回升~感温器件就推动相应的机构~接通压缩机电机的电路~压缩机开始工作,温度下降到需要值时~压缩机即停机。通过对压缩机的开停控制~自动控制温度。
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空调器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夏天除使室内降温外~还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冬天可向室内供热。家用空调器分窗式和分体式两种。窗式空调器安装在窗上~正面向室内~背面向室外。分体式空调器的原理与窗式空调器完全相同~只是分成室外与室内两部分~蒸发器和离心风机在室内~其余部分移到室外~两部分用管路连接。室内部分可安装在任何位置。压缩机在室外~大大减少了室内噪声。空调的制冷循环路线与电冰箱相似~也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空调的工作原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汽通过高压软管进入冷凝器,由于室外温度低于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借助于冷凝风扇的作用~在冷凝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大部分热量被室外空气带走~从而高温高压气体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这种高温高压液体流过节流膨胀阀时~由于节流作用~体积突然变大而降压~变成低压低温的雾状液体进入蒸发器~并在高压下汽化~由于制冷剂在管内汽化时的温度低于蒸发器管外的室内循环风~故它能吸收管外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使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产生制冷降温效果~汽化了的制冷蒸汽被压缩机抽吸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完成一个制冷系统的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的热水器。如果把水作为加热物体~经过太阳光线照射~使水分子得到较多的动能~从而使分子运动加剧~水的温度就会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多个真空玻璃管集热~管上都涂有黑色物质~让集热管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能~管中的冷水经过太阳光线的照射,主要是太阳光中的红光和红外线,~使水分子得到较多的动能~从而使分子运动加剧~水的温度就会提高~从而使管中的水加热~热水上流~输入贮水器内~贮水器内的冷水流入加热管中~再被加热~如此循环~贮水器内再由管道输出供用户使用。将加热管做成双层玻璃真空管~使吸收进来的太阳能,热能,减少传
导或辐射损失~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吸收效率。
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着?
冰箱冷凝格~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冷冻食物及制冰。冰格常用铝制~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既低又是热的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份就很快冻结成薄冰。也就是与冰格凝同在一起~于是就粘着了。当人手与冰格接触~却不易粘着~因皮肤的温度比湿布高~但若人手不慎(这是危险的)与干冰接触~由于干冰的升华点的温度为,78~5?~皮肤的水就会立即凝固而被干冰粘着~此时~应立即用自来水浇淋~直至皮肤与干冰分离~如冻伤的话应看医生。 有时从冰格中~用手拿冻肉或者铁制器皿时~也会出现粘手现象~为了防止手被冻伤~最好在拿这些物体之前戴个手套或者借助于其他物体。
作文十:《生活中的摩擦现象》500字
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上个星期天,表姐来我家,样子挺神气的,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吃过饭后,表姐说:“晴晴,这两本书合在一起就分不开了,你信吗?”“别吹牛啦!这两本书又没涂胶水,怎么能分不开呢?”“不信啊,那咱们试试吧!”
只见表姐双手各拿一本书,翻一页,插一页,不到一会儿,两本书叠在一起了,表姐让我试试,我心想,这还不简单,就拿起书,轻轻地弄了一下,可书却纹丝不动,这下我可火了,使出吃奶的劲,可书还是“毫发无伤”。表姐笑笑说:“要不要我来帮帮你啊?”说着她拿起书,我们两人像拔河似的,各自往后退,可是拉得越用力,书却“抱”得越紧。我呆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吗?”表姐问。我使劲地点点头。
表姐带我去看了两样东西,一是大轮子,二是胶底鞋。表姐说:“在泥泞的道路或雪地里,为了避免汽车轮子打滑,就要增大轮子和地面的摩擦,一般的方法是把接触面弄得粗糙,可以在地上撒上沙或煤渣,或在汽车轮子上裹上链条,胶底鞋上的花纹,也是为了增大摩擦,避免打滑而特意设计的。”“噢。”我明白了,原来一切都是摩擦力在作怪呀!重叠越多,摩擦力就越大,所以我才会怎么也拉不开这两本书。摩擦力真是奇妙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回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声波在传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