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15800字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由于城乡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西部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2009年底,据原我任教的学校教师下队家访调查统计,学校教育所服务范围的丙外村七个组中,有202户,总人口约有一千,儿童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而留守儿童数又占儿童总数的40%到50%,所以在这七个组中留守儿童约有100人。这些儿童中,约有65%以上会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居住,15%会住在邻居亲戚朋友家中,10%则住在学校或者是个人自己烧饭吃。10%左右在家随母亲生活。这些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当时学校六年级学生蒙锡科,有一次就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人格问题
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不能向自己信赖的长辈倾诉,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⑴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⑵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⑶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2.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
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在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如在四川甚至出现了一个13岁女孩“留守”家中被堂伯父诱奸生子的案件。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的自杀案例也不少。
4.学习问题
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在我校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
二、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根据我对近年来留守儿童的观察和了解,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手:
建立一星期通一次电话的制度,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心连心的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积极的引导。通过一个星期一次的电话谈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没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做下孩子的倾听者,并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加大对农村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对乡镇网吧等场所特别要注意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因为农村孩子对各种电脑游戏的免疫力很低。所以建议网吧里面不要安装游戏。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做好电脑的使用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电脑,学会用电脑学习,而不是只知道用来玩电脑游戏。
有条件的情况下,寒暑假的时候可以让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和父母呆在一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培养亲情。父母也可以用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做好修身的第一课。
在学校加强各种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学校一定要按时按量的开好各门课程,不能因为要参加各种考试就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做好学校教育有时候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首先,非常高兴能和各位家长交流。针对许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家庭作业而头疼的问题,我简单的谈谈我的看法。
有些孩子平时在校能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回家后往往是敷衍了事。面对着一塌糊涂的家庭作业,家长和老师都是苦闷不堪。在减负的今天,即使老师尽量少布置作业,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过多的玩乐的。家庭作业其实是一种巩固和吸收的作业,犹如牛之反刍,精化了孩子对课堂的掌握和进一步的转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调皮任性,一般主要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许多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比如: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马虎、错别字多、数学错题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十一、二岁年龄断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也是第一个叛逆期开始的阶段。我和孩子们也聊过,大多数孩子反应,如果家长过于管束,孩子会嫌烦,经常看到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爱唠叨的妈妈”??他们把家长的一腔爱当作唠叨,把老师的关心当作“喋喋不休”,把家长的约束当作“剥夺我的自由”??诸如种种,其实都是令家长和教师头疼的问题。
其实如果从孩子心理分析,他们的一切反叛皆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孩子,学习压力过重,过早的经受了课业的负担,没有玩乐的时间,所有的假期都被这班那班的填满??想想我们小时候,就能感受他们的童年的压力了。
讲了这么多废话,今天我只想对家长讲讲如何让孩子养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许多孩子为了匆忙完成作业,往往乱七八糟的做完就完事了,不检查,作业质量差,写得龙飞凤舞??其实这不是小问题,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不能让孩子养成习惯。
一,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
1、也许您很忙,也许您应酬多,但是,在您忙碌的时候,您忽视了孩子,孩子也养成了不认真的习惯。陪孩子,并不是要家长每天放学跟着孩子,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关注孩子,给他列个学习计划,特别是小的孩子,更应该让他们有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当他们的学习、作息习惯养成后,您会发觉您省心的多,不用每天在他们身边唠叨了,他们自觉地去针对学习计划完成。自觉地学习,是学得好的关键。当然,万事开头难,这需要您和孩子的坚持。
2、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许多孩子回家后就打开冰箱找吃的,您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专心做事的原则,吃东西就不写作业,吃好后再写,不能一心两用;其次,对于作业应该规定时间,不给孩子拖沓的理由,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不能一百道口算做个半小时,拖沓的习惯养成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而且养成他们在生活中的皮皮踏踏的习性。
二、夸奖您的孩子
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夸当然不是无原则的夸,而是在恰当时刻,恰如其分的夸,给孩子自信的夸,按孩子性格的夸。当你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请别吝啬你的赞美,告诉他:“这些字写得真漂亮”“你今天的作业很认真,这才是你的本色”;“你真令我骄傲”“这道题还可以这么解么?你真棒!”??
三、家庭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够好的时候,希望家长能陪着孩子学习。陪着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最令孩子感动的。当然这种陪,不是让家长在旁边絮絮叨叨,不停地指手画脚。你可以做自己的事请,只是在他旁边坐着,可以看书,可以学习,可以缝缝补补,而不是他写作业你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或者麻将??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空间,当他养成习惯后,你可以不用一直陪着,但开始必须陪着孩子学习??而且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必定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子女。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四、检查孩子的作业
1、欣赏自己的作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告诉他“写完后用欣赏的眼光看完后再给家长看”。我经常让孩子自己欣赏自己的作业:你满意吗?对错姑且不论,你认为你的作业清楚吗?有美感吗?你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作业怎么交给家长和老师呢?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慢慢认真起来,而且通过欣赏他们自己也能检查到一些缺漏和小的错误之处。当然,持之以恒很重要。
2、读题目
一篇短文,一道数学题,请他认真读题至少三遍,等到完全理解题目意思后再下笔。 很多孩子错在不认真仔细读题,不理解题意就下笔,养成了马虎的习惯,也是学习无法提高的一个原因。“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话很有道理,很多东西不去理解就很难完成。
3、认真检查,不放过哪怕一个标点
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请您用上“显微镜”,称赞他的每一个写得漂亮的字,抓住每一个遗漏的地方,哪怕一个标点也要让他改正。看到家长的严格和仔细,他一定会再接再厉地认真完成,争取得到更多的赞美。当然,错的地方请一定要注意方式,切忌粗鲁,请用朋友一样的方式对待子女,他也会回报你朋友一样的亲切。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如一团面粉,您的揉捏很重要,给他方法,给他自信,给他关注。学习有了乐趣,他才会学得快乐;学习有了方法,他们才会学得轻松;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会多了许多娱乐的时间??节约了他们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时间,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游戏时间。犹如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总是比学习吃力的孩子更多玩乐的时间,关键就是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学得好学得快的窍门??
暂时想到这么多,让我们共同为培养我们优秀的宝贝而努力!
家庭教育讲稿
全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走出教育的一些“误区”,促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1、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有“教养”的解释)在我国的现行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并认真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现在初中的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重要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忌在家不尊重老师,这样绝对不会有好的教育。(举例)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涉及一下打麻将等)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家长们应明确自己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举例说脏话)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
境。学习中不能怕苦,怕累。。。(举例)
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避免孩子注意力的过度分散。
2、 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 多鼓励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和进步还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举例学习成绩的问题)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前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要读一点有关教育孩子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教育的盲目性。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大家好!今天大家能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关于家庭教育讲座,说明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视。首先向大家做个调查:在座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请举手,希望孩子将来超过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的请举手。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刚才的调查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幸福的未来。是呀,如今我们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人成才了,就是家庭100%的成功,否则,就是100%的失败。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并最终成人成才呢?家庭教育是关键。也就是说首先不能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也许有的家长朋友会产生疑问:家庭教育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请听这么个例子:
200年前,在美国的康乃狄克州,有一个叫嘉纳塞·爱德华的人,自他开始的八代子孙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有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20多位上下两院议员、13位大学院长、14位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18位报社、杂志社的主编或负责人、80多位文学家,100多位牧师??。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而同时代,同样在美国,居住在纽约州的有一个叫马克斯·朱克的人,自他开始的八代子孙中却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个酒鬼??。
同时代的、同国度的、同样繁衍了八代的家族,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悬殊的差别呢?导致他们结果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始祖:嘉纳塞·爱德华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著名神学家、道德家和哲学家,他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和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而马克斯·朱克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他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从中可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也是终身教师。所以孩子教育从家庭教育起步。
北京曾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对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进行过调查,调查内容是“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
上面所说的似乎距离我们比较远,那么我们看看生活中的现象就明白了: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会有明显的差别?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比较明显,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所致。过去在学校有这么一种被人们当作笑话说的现象:面对“问题学生”,中学老师指责小学老师没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出来,以致到了中学纠正不过来;小学老师觉得很冤枉,说是问题在幼儿园,这些孩子入学后习惯就不好,怎么纠正都没用;幼儿园的老师也觉得冤枉,有的孩子从入园那天表现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坐不住,不听话??很明显,问题在家长那里。现在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有。我们都知道,学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是谁?就是我们家长。
讲到这里,不知在座的家长朋友是否赞同我的观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于学校教育,更大于社会教育。(赞同的请举手)
二、怎样进行家庭教育。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转变观念。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果你的观念都不超前,你的孩子将来怎么成功呢?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讲个《猫抓老鼠的故事》。
有一天,猫追一只老鼠,这只老鼠迅速跑回洞里去,没有被猫抓住。其它老鼠很敬佩这只老鼠:“哎呀!你到底是经过锻炼,现在连猫都抓不到你了。”这只老鼠很得意。猫在外头气得喵喵直叫,叫了半个小时,猫不叫了,又等了一个小时,外面没有声音了,其它老鼠就跟这只老鼠说:“猫已经走了,现在我们可以出去了。”这只老鼠说:“不能出去,现在猫的技能也提高了,不能上它的当。”它们就没有出去。结果又等了一个小时,外边传来了狗的叫声,这只老鼠说:“现在可以出去了。”为什么说狗叫了就可以出去了呢?因为通常狗跟猫是不在一起玩的,狗在猫就不会在。而且俗话说,狗抓耗子多管闲事。于是,这只老鼠就带着其它老鼠出去了。没想到,刚刚一出老鼠洞就给猫抓住了。老鼠想,我死是死定了,不过我要问问这只猫是用什么计谋抓到我的。你看这只猫怎么说的:“都什么年代了,21世纪了,我不换两招我哪有饭吃,我多学了一门外语就成功了,那个狗叫是我学的。”猫为了求生存都会改观念、换手法。人的教育不与时俱进能行吗?因此,我们必须清除头脑中那些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我们要转变哪些观念呢?
(一)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
我们大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过于倚赖,而忽略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孩子入学时通过各种关系挑选班级,平时孩子在家不听话了给老师“告状”,都是这种观念意识的反映。
我们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这是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这一点不言而喻。而客观现实也要求我们家长承担起这份责任。首先,孩子能否成才,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学校老师怎么样你也不一定能左右,你唯独对你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所以你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只要你的教育方法好,你的孩子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差,碰到好老师会更好。
其次,现在社会上不良风气越来越多,光靠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不受不良风气的侵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如果还是按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认为把孩子养大就行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交给学校,这样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第三,如今班级规模大,每个班学生多达六七十个,一个老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的工作重心是学生的学业,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等方面,家长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这么一个《一位母亲培育出清华学子》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愚顽不化。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途中,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教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递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故事说得很简单,而母亲在培育孩子的整个过程中,曾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是由于母亲对孩子始终充满信心,进行耐心的帮助鼓励,哪有孩子的今天?
因此,我们家长不能老抱着过去的传统观念,不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对学校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你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二)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
(互动: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有了什么烦恼愿意向你倾诉吗?)现在许多家长都感到孩子和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与孩子沟通越来越困难。造成这种亲子关系不融洽的原因比较复杂(以后我们要做为一个专题来讲),其中与我们家长没把孩子摆在与自己同等位置有密切关系。在许多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习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子女,子女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的口吻说话,有时心情不好的时候,回到家里还会拿孩子出气,这样孩子怎么可能会把我们当朋友?所以最终孩子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想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接受你的教育,就必须改善这种不正常的关系。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说过:好的关系胜过一切教育。特别是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之为家长与子女“最艰苦、最难相处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情绪最不稳定,你说东,他偏向西,常常容易做出一时冲动,不计后果的事。本学期开学一周内,上海连续发生4起中小学生跳楼事件。(覃瑶的故事)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和教育方法。当孩子与你顶牛时,你应保持冷静,做出让步。可采用闭上眼睛,数数,做深呼吸,或者离开现场。(互动游戏)生气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因为这时候最容易冲动,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
(三)要理智科学地爱孩子。
如果我问你爱自己的孩子吗,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爱”。您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高尔基就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有的天性。但是你会爱自己的孩子吗?也许有的家长朋友会觉得不可理解:爱孩子还有什么会不会的?我们确实有家长不会爱孩子,有好多时候是名曰爱之,实为害之。就是说因为我们的一些错误做法,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一是溺爱。(互动:早上叫孩子起床,叫一遍的家长请举手。)叫孩子为什么要叫好几遍?就是因为你一开始时,叫了一遍,孩子没起来,你就不忍心再叫了,觉得孩子睡得晚,太累了,太困了,就让他再躺一会儿吧。就这样养成了习惯,你不叫三五遍,孩子不起来。
许多时候,我们买了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一开始孩子会很懂事地举到你的嘴边给你吃,你通常会怎么说、怎么做?大多数爸爸妈妈会说:宝宝乖,爸爸妈妈不吃,这是给宝宝吃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应该都是自己的。
对来自孩子的要求,不论是否合理,我们都一概满足。觉得自己小的时候亏欠太多,现在条件好了,不能让孩子再像自己当年那样艰苦了。有时虽然也觉得要求不合理,不想答应,但经不住孩子哭闹或软磨硬缠,还是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类似的种种溺爱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觉得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与他人相处,不懂得回报感恩。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我们得学会理智地爱孩子。在爱孩子时用“后娘心”。
二是有条件的爱。我们不少家长常说的话是:儿子,你要好好学,如果这次你考到班级前10名,我给你买??。这表面上看你是在借此激励孩子,也许这种激励也见到了效果,但孩子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他并没有感受到您的爱,他只知道这贵重的东西是他用考试成绩换来的。另外,这也不利于孩子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
我们爱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包容孩子,不能孩子听话了,考试成绩好了,就喜欢,否则就恨得责骂、甚至殴打。这种变化不定的态度,很可能让孩子形成扭曲的性格。
(四)要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一提到素质教育,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琴棋书画等特长培养,其实远不是这么简单。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的偏差。这是极不符合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的。要想让孩子真正成才,就应该重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先说德育。我们所说的“德”,并不单纯指思想先进、品德高尚,更多地是指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常听人说一个人只有先成人,才能谈得上成才。所谓的成人,就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备基本的做人的品格和素养。现在流行着这么几句话: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由此可见德对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德才兼备”,而不说“才德兼备”就是这个道理。
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不是靠说教就行的,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做出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你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浸染。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他有什么良好的品性习惯,是家庭熏陶渐染的结果;相反,如果孩子有什么不良的言行举止,是不是也得从家庭找找原因呢?(如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发泄不满、说些家长里短)(河南地方戏《拉荆笆》的故事)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要跟上时代,如果用陈旧的传统的做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妈妈带女儿看《白毛女》的故事)
中国的妈妈和美国的妈妈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区别。讲个《分苹果》的故事:中国的一位妈妈拿来三个苹果要分给三个孩子,这些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其中的一个又红又大的,大儿子心里很想要这个大苹果,刚想说:“我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当弟弟的抢先说出了大儿子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大儿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他。从此,大儿子学会了说谎。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撒谎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因为他说谎得到了他想要的苹果,以后他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他不择手段,十几年后他被送进了监狱。
美国的妈妈是怎样分苹果的呢?美国的妈妈拿来三个苹果分给三个孩子,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它,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美国的妈妈培养小孩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这样教育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后成了白宫的重要官员。
再说智育。我们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本没错,却不知道抓孩子学习,不是辅导孩子做作业,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指导孩子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互动: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向你请教,而且你也会做时,你会怎么做?)杭州市做出规定,不准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一是现在的学习内容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做题的要求和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家长讲的和学校学的不一致,这样容易造成混乱;二是孩子在你的搀扶下学习,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一位母亲辅导孩子的故事)(南阳一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生的故事)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得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表率。(互动:家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的请举手,家中藏书500册以上的请举手。您有读书学习的习惯吗?)有的家长却不注意这一点,孩子放学回来了,自己一边和朋友搓麻将,一边猜拳行令,一边要求孩子“赶快去写作业”。这样的环境,孩子能安心学习吗?有的父母,自己从不摸书本,却要求孩子喜欢读书,这怎么可能实现?我建议咱们做家长的,在孩子进门之前,关了电视,拿起书本。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装,习惯都是装出来的,等你装上一段时间,你也就喜欢读书了。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以后我们将做为一个专题来讲。在这里先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让孩子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①预习,②听课,③笔记,④复习,⑤作业。
再说体育。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做过调查,结果很不理想,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的下降。我们的学生体质弱的比较多,体育课、运动会上剧烈活动后有异常反应的学生不在少数。这和孩子平时缺乏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豆芽菜和肥胖儿越来越多。强健的身体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再说美育。现在新潮的东西层出不穷,孩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新事物很感兴趣,接受得非常快。但他们缺乏辨别好坏美丑的能力,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影响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引导时要注意方法,只能疏,而不能堵。一位校长引导学生的事例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学生迷恋通俗歌曲,迷恋歌星,天天唱悲哀的歌,唱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歌,学校总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说服学生。后来发现好几位唱通俗歌曲的港台歌星都是在四十来岁就自杀或病死了,就引导学生:陈宝莲跳楼了,张国荣也跳楼了,邓丽君死了,梅艳芳死了,陈百强死了,罗文也死了,为什么他们都如此短命?因为他们唱的通俗歌情调悲哀的比较多,歌手们要赢得观众的掌声,就要用心去唱。这样这些明星天天唱,就天天悲哀,天天忧伤,天天迷惘,把心肌给唱伤了,把心胸给唱狭隘了,碰到一点事就想不通。而我们许多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像郭兰英等,唱“一条大河多宽广”,全部是积极向上的歌曲,一唱唱到80岁,现在还在唱。
这些道理学生都很认同,他们感觉是不能再唱这种歌了,纷纷要求学校多买些快乐的歌来播放。
最后说劳动教育。(互动:在家让孩子做家务的请举手)这一点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在上个世纪末,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做过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2002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孩子家务劳动时间要少得多,甚至只是美国的零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出现这么一种状况呢?最根本的就是观念问题。许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这么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那么,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威特伦花了40年的时间,追踪观察了256名波士顿少年,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孩子成年后,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不爱劳动的孩子多2倍,收入多5倍,失业少16倍,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过得充实美满,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所以如果您想让孩子比别人早成功,你就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劳动意识的培养。
三、怎么改变观念。
我们要想让孩子成才,不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就要转变观念,而观念的转变不是听这么一次讲座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展示名人名言)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做驾驶员容易还是做父母亲容易?连小朋友都知道做驾驶员容易。可是做驾驶员都得先发书学习,参加培训,都要考试发证才能当,可是我们教育孩子,既没有培训更没有考核,最后我们都做了父母。这就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根源。所以,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那么学什么呢?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习的途径很多:可以上“中华家庭教育网”,这里有专为我们开设的“家长学堂”,也有许多专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文章,相信您看了一定会大有受益。还可以上中华家庭教育网主办的UC课堂,听专家的讲座,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师办的QQ群进行咨询。如果上网不便,您可以找来《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套丛书,每天读上一两篇,也一样会从中受到启发。请您相信:您的改变之日,就是孩子进步的开始。愿您在与孩子共同进步中感受快乐,获得幸福!
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
1、无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2、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
作文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想法》800字
关于家庭教育的想法
看学习成绩 决定成绩好坏的是有效学习时间!
以前也总想让孩子考第一,但有隐约觉得不妥。长远来看,考第一的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强。
书本上的、可以表达出来的是显性知识,考试第一只能说明显性知识掌握得好。显性知识以外还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有人估计到目前显性知识只占到人类总知识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隐性知识(情商、胆商等等),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会交往、活动、运动、甚至是游戏中学习的。有很多文章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别,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也在这里。
看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当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头看或与周围的人比较时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条路上走的越远,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看使命、责任、危机 教育孩子就是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作为家长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由于天气太冷,小鸟冻僵了,从空中掉在一片农田里。一只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冻僵的小鸟躲在牛屎里,觉得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蜷在牛粪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这时,正巧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可怜的小鸟于是成了猫的口中美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恶劣”的环境充满危机,固然是坏事,但“温暖”的环境也未必不是坏事,因为它同样也暗藏着危机。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迟早会像那只被牛粪温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鸟,成为猫的一顿美餐。
作文三:《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论文》2600字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论文
导语:父母的责任是唤醒孩子的权利意识,而不是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个明确自己权利的孩子才会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论文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普天下的父母都热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令人痛心。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去关心爱护儿女,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支点。
一、了解孩子
1.了解孩子的需要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对于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着角色转换的挑战。这时,父母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制止不合理的需要,帮助孩子形成新的需要。
2.了解孩子的思维环
(1)消极因素
好多家长常常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对孩子发牢骚,导致孩子在心里产生的想法是:父母不喜欢我;当孩子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感受就是愤怒、敌对;在行为上就会更不听话,甚至搞些小破坏。所以,结果又是受到惩罚或冷对,因而更
加深了父母不喜欢他的想法,这种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孩子失败、反抗等消极因素。
(2)积极因素
父母创设一种愉快的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孩子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孩子产生的想法是:父母喜欢我;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感受就是快乐、幸福的;在行为上就会配合家长,也表现得很听话。所以,结果是受到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有了鼓励就有了动力,这种积极的循环是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
二、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成就孩子的基础。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能让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要给孩子面子,学会变通,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不要议论孩子。
2.尊重孩子的隐私
父母不要总是希望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要真正了解孩子,必须首先给予孩子尊重。很多父母总是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秘密。父母进入孩子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孩子的决定应该先和他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
3.唤醒孩子的权利意识
父母的责任是唤醒孩子的权利意识,而不是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个明确自己权利的孩子才会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
三、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是成就孩子的保证。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沟通、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关注他们的心情,接纳他们的一切,这些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说话也不能摆出家长的架子,如,当你的孩子回来时,你发现孩子又和别人打架了,作为家长,你一定不会高兴,但是这时,你还要同时想到,你是孩子的朋友,当你走过去的时候,你不能呵斥:“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又和别人打架,”而应该拍拍他身上的灰,关切地问:“你怎么又被别人打了,伤到没有,别人打你你怎么不知道跑呢,”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信任你,才会愿意和你分享他的秘密,于是,你也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读懂孩子
1.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常常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孩子。比如,孩子在地上爬、滚,大人会说,不要这样会把衣服弄脏的,他不会知道这样的一句话会让孩子玩得不尽兴;孩子在家里翻箱倒柜,弄的家里到处乱糟糟,家长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怎么这么不听话,有的家长还会打骂孩子,结果孩子的探究能力没有了;过马路时,孩子提醒:“妈妈,红灯,不
能过”,家长会说,“没关系,有急事要办,现在也没交通警察在。”这些都是用大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事情,家长不会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里去想问题,有交警就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交警在就不遵守,家长这样做就会教会孩子投机取巧。因此,不论何时,家长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想问题,别用大人的思维去套牢孩子。
2.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
著名女性情感心理作家苏芩说过这样一段话:“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懂得确实比爱更难做到~试想想,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爱孩子,但是正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懂得如何去爱才是更重要的,这就源于我们的懂得。所以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
五、关心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1.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不关心孩子是否“过得好”
“吃得饱”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而“过得好”不仅包含了物质的需要而且包含了精神的需求。在竞争社会里,孩子所承受
的压力比父辈大,竞争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精神也出现层次化和多样化,重视孩子“吃得饱”已远远不够,应让孩子学会“过得好”。
2.只关心孩子分数高不高,不关心孩子能力有多少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把培养孩子的态度、意志、品质、责任感、敬业心、适应能力、劳动习惯、沉着冷静、善待挫折等品质忽略了,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尖子”,人格上的“矮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是不全面的,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叶莉.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充分的表现自我,,,.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论文]相关文章:
1.家庭教育方式论文
2.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论文
3.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
4.关于家庭教育方法论文
5.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
6.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
7.离异家庭教育论文
8.离异家庭教育论文参考
9.中美家庭教育论文
10.我的家庭教育论文
作文四:《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1800字
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
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中容易失去教育的尊严。它使一些家长包括教师,可以教好别人的孩子,却难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可以让父母变成“暴君”或“奴隶”,可以让家庭环境变成“乐园”或“地狱”,可以把自己无意间或有意间变成“心灵导师”或“隐形杀手”。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无情无义和有章有法,让我们必须在痛苦与快乐之中进行思考。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
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
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电话,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银行卡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金钱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父母的爱。由于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都为了生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或者教育的方法不对,导致孩子不听管教。甚至有些家长利用金钱代替教育的方式去讨好孩子,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认可赞许的笑容,一个充满感情的拥抱,一个期望的目光,一个轻轻的吻。亲情是美好的,但亲情的铸造需要宽宏、温暖的胸怀。
(作者单位:河南息县第一实验小学)
作文五:《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论文》2800字
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论文?
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论文?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支点? ?作者/郑丽娜?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普?天下的父母都热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令人痛心。?那么我们如何?真正去关心爱?护儿女,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支点。? ?
?一、了解孩子?
1.?了解孩子的需要?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对于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着角?色转换的挑战?。这时,父母?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制止不合理?的需要,帮助?孩子形成新的?需要。?
2.?了解孩子的思维环??
(1?)消极因素 ?好多家长常常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对孩子发牢骚,?导致孩子在心?里产生的想法?是:父母不喜?欢我;当孩?子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感受?就是愤怒、敌?对;在行为上?就会更不听?话,甚至搞些小?破坏。所以,??结果又是受到惩罚或冷对,?因而更加深?了父母不喜欢他?的想法,这种?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孩子失败?、反抗等消?极因素。?
?(2)积极因素? 父母创设一种愉?快的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孩子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孩?子产生的想法?是:?父母喜欢我;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感?受就是快乐、?幸福的;(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在行为上就会配?合家长,也表?现得很听话。?所以,?结果是受到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有?了鼓励就有了?动力,这种积?极的循?环是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
?
二、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成就孩子的基?础。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能?让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要给孩子面子,学会?变通,尤其是?人多?
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不要议论孩?子。?
2.?尊重孩子的隐私? 父母不要总是??希望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要?真正了解孩子,必须首先?给予孩子尊重?。很多父母总?是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秘密?。父母进入孩?子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孩子的决定?应该先和他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
3.?唤醒孩子的权利意识? ?父母的责任是唤醒孩子的?权利意识,而??不是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个明确自己权利的孩子才?会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 ?
?三、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是成就孩子?的保证。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沟通、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关注他?们的心情,接?纳他们的一切??,这些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说话?也不能摆出家?长的架子,如?,当你的孩子?回来时,你发?现孩子又和别?人打架了,作??为家长,你一定不会高兴,?但是这时,你?还要同时想到?,你是孩子的?朋友,当你走?过去的时候,?你不能呵斥:?“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又和别人打架,”?而应该拍拍他?身上的灰,关?切地问:“你?怎么又被别人?打了,伤到没??有,别人打你你怎么不知道??跑呢,”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信任你,才会?愿意和你分享?他的秘密,于?是,你也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四、读懂孩子?
1.?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常常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孩子?。比如,孩子?在地上爬、滚??,大人会说,不要这样会把?衣服弄脏的,?他不会知道这?样的一句话会?让孩子玩得不?尽兴;孩子在?家里翻箱倒柜?,弄的家里到??处乱糟糟,家长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怎么这么不听?话,有的家长?还会打骂孩子?,结果孩子的?探究能力没有?了;过马路时??,孩子提醒:“妈妈,红灯?,不能过”,?家长会说,“?没关系,有急?事要办,现在?也没交通警察??
在。”这些都是用大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事情,家?长不会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里去想问题,?有交警就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交警在就不?遵守,家长这??样做就会教会孩子投机取巧?。因此,不论?何时,家长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想问题,别用?大人的思维去?套牢孩子。? ?
2.?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 著名女性情感?心理作家苏芩?说过这样?一段话:“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懂得确实?比爱更难?做到~试想想,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爱孩子,但?是正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懂得?如何去爱才是?更重要的,这?就源于我们?的懂得。所以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 ?
五、关心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1.?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不关?心孩子是否“?过得好”? “吃?得饱”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而“过?得好”不仅包?含了物质的需?要而?且包含了精神的需求。?在竞争社会里?,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比父辈?大,?竞争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精?神也出现层次?化和?多样化,重视孩子“吃?得饱”已远远?不够,应让孩?子学会“过得?好”。?
? 2.只关心孩子分数高?不高,不关心?孩子能力有多?少?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把?培养孩子的态?度、意志、品??质、责任感、敬业?心、适应能力、劳动习?惯、沉着冷静?、善待挫折等?品质忽略了,?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尖子”?,人格上的“?矮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是不全面的,?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叶莉。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充分的表现自?
我,,,。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2)。?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
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论文》?
?
作文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
作者:薛真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一、家庭教育工作背景
中国家庭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0年第一个家庭教育团体——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成立。15年之后,也就是199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颁布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即家庭教育的95计划,其后三年,配套颁布了家长学校工作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标志着政府出面,承担起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家庭教育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从此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政府主导、行政管理的发展轨道。第二个转折点,从1996年起,经历了16年,以2012年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由重点发展转变为普及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落实并贯彻三个方面的目标,其中核心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傅国亮认为提出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全国妇联、教育部七部委对家庭教育30多年发展态势的一个判断,即30多年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主要是建在省市两级,广大农村的服务空白较多,这种主要在城市等重点地区发展的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要转变到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局部转向城乡全覆盖的历史性的转变。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战略性决策,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家庭教育工作现状及趋势
呼号浩特市实验中学校长屈惠华所在的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关注家庭教育,十几年来在所有的家长会之前,都要讲一下家庭教育,先以这样的主题开场,然后再进入到正常学校的程序里边。屈校长倡议:“咱中国的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权利,不管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给孩子商量,不管买一个冰箱,买什么品牌的,都应该跟孩子商量,给予孩子一定的判断能力。如果过度决策,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比较柔弱一些,多愁善感一些。”
罗崇敏先生是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现在的国家督学,他在理论上也很有建树,教育是发展人的生理、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一步的社会活动而已,家庭教育他的根本价值,就是教真与爱,教孩子真与爱,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孩子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这个才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但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更多是一种控制性的、服从性的,攻击性的,所以就使我们的教育各取所需,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标准。
三、家庭教育案例
作文七:《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2100字
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
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那你怎么写家庭教育论文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本文通过解读了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从各个方面再现了梁启超作为一个父亲的家庭教育思想。
,关键词,梁启超家书;家庭教育;特征;现实借鉴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用自己的才情影响了几代人,他的子女受其影响颇大,功勋卓著,其中三人当选为院士。《梁启超家书》一书中记录了不少梁启超对子女的教导与训诫,所以《梁启超家书》就成了研究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文本。
1《梁启超家书》中的主要教育观念
1.1全面丰富的个人品德修养内容梁启超时刻心怀祖国。他教导子女“人生天地间,各有责任”,所以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疗治中国的积患,就好过那些“最可恶、可憎、可鄙”的旁观者。梁启超时常教育子女,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身处忧患的时候,那么培养直面忧患的乐观态度就成了人生取胜的关键。除了此之外,在舒适的环境下不要迷失自己也是梁启超
教育子女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走”。梁启超教导子女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却自己寒士子弟的本色,培养自己俭以养德的寒士之风。他认为“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与此同时,梁启超也认为,“寒士”与“寒酸”不同,必须花的钱就不必省。他相信孩子们“都是很规矩的孩子,不会乱花钱”,但是也不必太苦。
1.2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梁启超提倡因材施教。他不是要孩子们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而是要孩子们“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如何,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梁启超认真分析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教育培养他们。除此之外,梁启超极力主张趣味主义。在他看来,有了兴趣,生活才有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没有了意义。而“凡人必常生活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梁启超主张劳逸结合,不能过分的操劳于工作学习。所以他要求“来复日必须休息,且需多游戏运动”。对于子女“每来复十四小时”,他认为“大不可”。他认为“做学问,有点休息,从容点,所得才会深刻点;所以你不要只埋头埋脑做去”。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认为应该做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想他则甚,急他则甚,”求学就是学习规矩的时候,学好了规矩方能在做学问上游刃有余。“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这样“于社会亦总
有多少贡献”。
2《梁启超家书》中教育观点的现实借鉴意义
2.1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怀爱国教育并不是只有在梁启超生活的那个年代才应该被重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也应该提倡爱国主义教育。而如今,许多青年缺乏奉献社会的意识。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注意子女爱国精神的培养,加强孩子们的爱他人,爱祖国的教育,从小树立孩子的公德意识,让他们成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对社会做贡献的有用的人。
2.2养成子女的坚毅品质梁启超很注重培养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现如今的孩子时时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中,对社会的竞争压力缺乏了解,一旦走上社会,就很难适应。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培养子女坚毅的品质,才能使自己的孩子逐渐成熟,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2.3培养子女的寒士家风梁启超教育子女不仅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更要在优越的环境中克己自励。家长们要逐渐的让孩子们学会勤俭笃学,集中精力,不可在吃穿用度上浪费过多的精力,也不应在优越的环境中迷失自己,不能过分注重物质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勤勉专心。
2.4尊重子女个性发展他充分尊重子女的个性发展,引导子女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特点选择职业,并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丰富子女的生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发展孩子的内在潜力,充分尊重子女的个性,这对于充分的调动子
女的积极性、发挥孩子们最大的社会价值,有很大的作用。
2.5引导子女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在学习上,梁启超教育子女要劳逸结合,多游戏多运动;循序渐进,莫问耕耘,但求收获。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们劳逸结合,这样可以使孩子们轻松愉快,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争取每天都有收获。同时,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做学问就要脚踏实地,只有去除投机钻营的心理,才能求得真学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要想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孩子们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要从各方面吸取经验。而梁启超作为一个成功的父亲,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当下的我们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家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俞祖华,俞梦晨.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4]陈亮.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时代教育,2013(19).
作文八:《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1100字
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1、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赏和鼓励。
2、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
3、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5、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6、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7、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8、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9、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10、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1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12、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13、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14、对小孩子来说,范例之重要超乎批评。
15、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16、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17、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种神圣职责。
18、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19、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
的东西或许会使这些才能窒息。
20、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社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21、要是做父母的生活放荡,儿女就会变成酒徒和罪犯。
22、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关心少年儿童,就是关心我们祖国的伟大前程,就是关心全世界的伟大前程。
23、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24、味苦的东西,怎能从甜东西的种子长出来,在每个年龄上,性格都得转变,父母的劝告不宜多,且须谨慎从事,以身作则才是唯一有效的劝告。
25、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26、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7、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
28、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紧要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作文九:《关于中国的家庭教育》1000字
关于中国的家庭教育 和美国家庭教育 之间的话题总是教育界的一大话题,对于民主平等、开放自由。。。。。。的美国家庭教育而言,我们总是很向往。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育儿观这2方面的差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家庭教育的确存在一些不良之处。
第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 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
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美国父母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 ,图
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
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第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
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 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小结:通过上诉2点中国家庭教育vs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错误之处,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引以为
戒,不要让孩子躲在你们的或溺爱,或专制,琴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尊重、民主独立。。。。。。
作文十:《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2000字
文 /高洪涛
【摘 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能适应现 代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对策;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紧密联 系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下的教育发展也日新月异,现代的教育已不是狭隘的单一的学校 教育,而是多元的全方位的教育,从横向范围来看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 从纵向时间来说是终生教育,两者交错纵横密不可分。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教育与学 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家长 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谈几点关于家庭教育不成熟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生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多元时代,电视、手机、互联网、多媒体为他们提供了复 杂的社会信息,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我们老师和家长差别很大,他们的发展也日趋多 样化和个性化。而反观家长与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而言是非常单一,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 式是读书看报,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对大家影响最深的思想还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改变 命运” 、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在思想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分本位” ,认为成绩就是 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导致在很多教育意识理念方面落后了,让孩子们认为我们老土, 不与家长沟通与交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作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 校,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孩子培养成才,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教育在学校,责任在老师” 的落后观念。一些老师也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在学校上课学习写作业考出好成绩,老师教 老师管,家长只要管吃管住管花钱就行。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和老师们忽视对学生家庭生 活能力的训练,只重视分数。
可是孩子们因为年龄太小,虽然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很强,但心理很脆弱,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否则自残;还有的孩子智商很高,但动手能力很差不会穿衣服系鞋带;还有的孩子观念很前 卫超前, 但性格很叛逆, 行为很乖张。 如果家长不能进行干预, 那么可能导致学生畸形发展, 发生疯狂上网、喝酒吸烟、打架斗殴早恋等问题。可以说现在的家庭教育是不尽人意的,存 在很大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其作用至关重要。每个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有所作为且能独立面对纷杂社会的人。如果家 长们永远让孩子躲藏在家长的羽翼下,孩子就不可能象雄鹰一样搏击蓝天。所以家长们应该 懂得孩子是什么样的种子,就应该让它长成什么样子,放手也是一种爱。家长们不能强迫孩 子个个长成参天大树,也不能将其打造成千篇一律的盆景,就如森林里应该有千姿百态的各 种树木才符合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一样。
2. 新时期家长的角色要由对孩子遮风避雨的保护角色改变为培育孩子的辅助角色和助力的提 供者,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社会,融入社会;要努力让他们参与家庭活动,使他们感 觉是家中平等的一份子。 家长还可积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演讲合唱等文体活动等, 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3. 家庭教育的重心应从偏重智育转向教育孩子成人。家长们应该在重视开发智力的同时,有 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如: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孝敬父母、明辨 是非教育等等;要教会独生子女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要将关注孩 子的分数转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 让孩子树立 “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信心。 4.既关心 孩子的物质生活也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物质生活固然必要,但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会使 孩子以为美好生活得来轻而易举,易丧失对未来的追求和人生奋斗目标的斗志;同时过于富
足的生活,令人终饱思淫,可能养成浪费的习惯,丢掉勤俭节约的美德,造成空虚状态。父 母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按孩子的求知兴趣因势利导。
三、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共助孩子成长
1. 家庭和学校加强联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非常 复杂的工程,只有家校沟通才有助于孩子养成习惯的形成,杜绝孩子出现双重性格,就是在 学校表现的很勤快而在家里却是另一副样子。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协调统一才有助于孩子 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交的,两者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要 紧密联系起来。
2. 家庭和学校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两者的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 在校表现,老师也能得到孩子在家的相关信息。家长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工具搭建家校联系的 桥梁,参与家庭教育论坛、家长讲座,利用家长开放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活 动,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共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沟通,家 校合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梁启超先生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 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少 年手中,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中,推动时代发展的人就是摇动摇篮的人,让更多的家长关注 教庭教育 , 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