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哲理性散文》4000字
谈 月 亮
茅 盾
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 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 那时我不过六七岁, 那 时我对于月亮无爱亦无憎, 有一次月夜, 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 先是我们 走,看月亮也跟着走;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像饭碗 口”,是我说的。然而邻家老头子却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 “你比我矮,自然看去小了呢。”老头子笑嘻嘻说。
于是我立刻去搬一个凳子来,站上去,一比,跟老头子差不多高了,然而我 头顶的月亮还只有“饭碗口”的大小。 我要求老头子抱我起来, 我骑在他的肩头, 我比他高了,再看看月亮,还是原来那样的“饭碗口”。
“你骗人哪!”我作势要揪老头儿的小辫子。
“嗯嗯,那是——你爬高了不中用的。年纪大一岁,月亮也大一些,你活到 我的年纪,包你看去有洗脸盆那样大。”老头子还是笑嘻嘻。
于是我相信我自己是完全失败了。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 小哩!”来剥夺了权利的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正岂有此理。 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
曾经看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也正是中秋快近,忽然有从“狭的笼” *里 逃出来的一对儿,到了我的寓处。大家都是卯角之交,我得尽东道之谊。而且我 还得居间办理“善后”。 我依着他们俩铁硬的口气, 用我自己出名, 写了信给双 方的父母——我的世交前辈, 表示了这件事恐怕已经不能够照“老辈”的意思挽 回。信发出的下一天就是所谓“中秋”,早起还落雨,偏偏晚上是好月亮,一片 云也没有。
“我想——昨天那封信太激烈了一点。 ”女的开口了, 依旧望着那冷清清的 月亮,眼角还噙着泪珠。“还是,我想,还是我回家去当面跟爸爸妈妈办交涉, ——慢慢儿解决,将来他跟我爸爸妈妈也有见面之余地。”
我耳朵里轰的响了一声。 我不知道什么东西使得这个昨天还是嘴巴铁硬的女 人现在忽又变计。
月亮光照在她脸上, 忽然她低了头, 手捂住了脸, 就像闷在瓮里似的声音说:“我撇不下妈妈。今天是中秋,往常在家里妈给我??”
1
我不愿意再听下去。 我全都明白了, 是这月亮, 水样的猫一样的月光勾起了 这位女人的想家的心,把她变得脆弱些。
从那一次以后,我仿佛懂得一点关于月亮的“哲理”。我觉得我们向来有 的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几乎全是幽怨的, 恬退隐逸的, 或者缥缈游仙的。 跟 月亮特别有感情的,好像就是高山里的隐士,深闺里的怨妇,求仙的道士。他们 借月亮发了牢骚, 又从月亮得到了自欺的安慰, 又从月亮想象出“广寒宫”的缥 缈神秘。 读几句书的人, 平时不知不觉间熏染了这种月亮的“教育”, 临到紧要 关头,就会发生影响。
把月亮的“哲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的, 也许只有我们中国吧?不但骚人雅 士美女见了月亮, 便会感发出许多的幽思离愁, 扭捏缠绵到不成话; 便是喑呜叱 咤的马上英雄也被写成了在月亮的魔光下只有 悲凉, 只有感伤。 这一种“完备” 的月亮“教育”会使“狭的笼”里逃出来的人也触景生情地想到再回去, 并且我 很怀疑那个邻舍老头子所谓“年纪大一岁,月亮也 大一些”的说头未必竟是他 的信口开河,而也许有什么深厚的月亮的“哲理”根据吧!
从那一次以后,我渐渐觉得月亮可怕。
星夜使你恐怖,但也激发了你的勇气。只有月夜,说是没有光明吗?明明 有的。 然而这冷凄凄的光既不能使五谷生长, 甚至不能晒干衣裳; 然而这光够使 你看见五个指头却不够辨别稍远一点的地面的坎坷。 你变作“短视”了。 你的心 上会遮起了一层神秘的迷迷糊糊的苟安的雾。
人在暴风雨中也许要战栗,但人的精神,不会松懈;人撑着破伞,或者破伞 也没有,那就挺起胸膛,大踏步,咬紧了牙关,冲那风雨的阵,人在这里,磨炼 他的奋斗力量。 然而清淡的月光像一杯安神的药, 你在她的魔术下, 脚步会自然 而然放松了, 你说不定会向青草地下一躺, 眯着眼睛望天空, 乱麻麻地不知想到 哪里去了。
自然界现象对于人的情绪有种种不 同的感应, 我以为月亮引起的感应多半 是消极。 而把这一点畸形发挥得“透彻”的, 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月亮文学。 当 然也有并不借月亮发牢骚,并不从月亮得了自 欺的安慰,并不从月亮想象出神 秘缥缈的仙境,但这只限于未尝受过我们的月亮文学影响的“粗人”罢! 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我又每每这么想。
1934年中秋后
2
(原载《申报月刊》第 8卷第 10期,有删改 ) 【注】 * “狭的笼”原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所作童话的篇名,这里借指封建家 庭的樊笼。
1. 文章开头写“与老头子争辩月亮大小”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
参考答案:以自己“争辩”的失败, 表达对“大人”以年龄、 资历来压制“小人” 权利的不满;交代出月亮与“我”结仇由来已久,引出下文对月亮更大的不满; 由感性故事切入,富于趣味,为下文理性议论做了铺垫。 (每点 2分 )
2. 联系文中画线句子的语境,简要概括“月亮”有哪些“可怕之处”。 (4分 ) 参考答案:① 使人苟安于现状。 (答“人们借月亮发牢骚, 得安慰, 变得短视” 亦可 ) ② 使人丧失斗争的勇气。 (答作“临到紧要关头, 不能坚持到底”亦可 )(每 点 2分 )
3. 文章结尾说:“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何谓“粗人”?这句话有 什么意蕴? (4分 )
参考答案:“粗人”指不受旧有文化束缚,积极、果敢、勇于斗争的人。结尾表 达了作者对旧有“月亮文学”的批判, 指明了改造旧文化的方向, 呼唤积极的时 代文学、时代精神,孕育时代新人。 (每点 2分 )
4. 有人认为本文“谈月亮”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是“独辟蹊径”,也有人认为 是“故作惊人之语”,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6分 )
参考答案:本文一反咏月、赏月的旧有文艺腔调,反思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不 落俗套;由“月亮”联系到“月亮文化”,从自然现象延伸到社会文化的批判, 由小观大, 确是“独辟蹊径”; 本文不为文艺而文艺, 着眼现实, “言之有物”, 并非“故作惊人之语”。 (每点 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
3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 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这是 指水吗 ? 是褒扬都江堰吗 ? 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 跚走来, 负荷着黎庶的厚望, 伴随着历史的沧桑。 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 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 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 我仿佛看到了重 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 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 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 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 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 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 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 ; 它不会像现代 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 又令人隐隐不安。 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 的线路, 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 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 再把孵化的幼 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 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 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滋养 着天府之国的子民。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 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 水”的精髓吧。 在都江堰, 流淌着两条河, 明的是岷江, 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 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 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 我的心与波涛一 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 长江将成为黄河、 淮河将成为黑水河, 众多我们赖 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 无处安身。 何处有生 命之泉 ? 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
好在都江堰有。
4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 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 踪李冰的足迹,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疏浚、 修缮都江堰。 诸葛亮、 高俭、 卢翊、 阿尔泰、 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 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 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 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 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 窗外是涛鸣的和弦, 真是一 种久违的幸福。
1. 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分 )
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 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 么 ?(6分 )
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 符合生态, 造福百姓 ; 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 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 ; 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3.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 些特色。 (6分 )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 文化精髓的追怀 ;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 虚实结合:借 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4. 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6分 )
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 ; 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 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 ; 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 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5
作文二:《哲理性语句摘抄》1400字
哲理性语句摘抄
1、总会走到终点站,只是时间没有确定而已。不该散的两个人,何必煞费苦心去分手,要知道,自欺欺人也是一件很伤身的事情,如果真是该散的爱情,是不需要双方努力的,它总有天会画上句点。我总是认为,认识一个人,是件很辛苦很漫长的过程,或许就因为那么个不小心,离别了,就是一辈子!
2、自己能把话语和事迹聚集起来,那么就让它发光吧,用自己思维蔓延这些已经学习的知识,然后再去塑造一个崭新的自己。只有不让智慧重复,不让出发失去分析和判断,那么自己的路途就属于自己。
3、有些人为情而等,有些人为话而寻,因为情的相遇,让自己时常想起曾经年少的时间,因为话语的累积所以自己才出发,去寻找心中那片迷茫。
4、有些人在人群前却一言不发,因为他没说话,却相当于说了很多的话,因为话语的组合是给他的,让他来分析这些人当前的事迹,随后在恰当的时刻说出该说的话语,让别人看的顺心,让别人理解的应该付出。
5、曾经以为那个无争无怨美丽祥和的小村落就是我永远的归宿,唯一的归宿,不曾想它现在却与我相隔甚远,曾经以为在心里种下的美好愿望会一一实现。曾经以为心里悄悄藏着他会永远在不远处的微笑,一回头便是满心的喜悦。而如今,自己就像一颗刚刚苏醒的小草茫然间发现一切都变成了曾经。
6、在生活中,有的人,有一条完整的幸福之路,一路走来,载歌载舞,令人羡慕,有的人有一条断崖重生的路,无数次的坠落又无数次地爬起,当他走到终点时,已经是满身的创伤。无论是哪条路,怎样的路,有时人可能是被动地走过去,谁不喜欢顺利和愉快呢?可是,命运之神早已为你安排好了一切,你无从选择,按唯心论的说法就是命吧,命运让你承受,你就得承受,所以不可强求,不可违背客观规律,“不在客观的事,只在主观的心”。
7、缘字起,心中有呼唤,缘字落,心中那份属于别人的情却不能随着别人走去,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徘徊不定,走着无望的春秋,数落着伤感的画面,却不曾走出自己那份属于别人的感受。
8、有雪的北国,有你取暖,但终究是短暂,不可能长久。我始终知道,你的温柔,不可能触及。但那一些执念,让我明白,我不能释怀……
9、冬的色彩,像一幅油画,浓抹淡写,随意自然,常常令人驻足,凝望,感怀;冬的韵味,像一杯醇酒,也许只有等到所有的苦痛都经历一番之后,才可慢慢品润,慢慢咀嚼,慢慢回味;冬的写意,像一段清澈的旋律,在冬风里感知的是大自然的寒冷,在冬雨中感知的是岁月的惆怅,在飞雪间感知的是浅淡、是恬然、是心底莫名的清幽!
10、等候的时间虽然漫长,但是若能等来心中所等,那么再怎么的苦,自己也无悔无怨,就算是心中的人若有所求,自己闯天登地愿取之,若心中的人有所困难,自己就算是行路万里,也愿阻止。
11、与其伤心回忆,不如微笑遗忘。多少日子还有难过和失落,感激生命必须放弃和选择,让我们在一场身不由己里进化成更好的自己。往事如烟,青春不再,斯人已逝,岁月苍茫。
12、遇到了伤心,那么自己就应该为此而泪垂,因为事件的发生虽然不在自己的身上,若时间倒转,伤心的是自己,那么话语的倾诉都跑到自己的身上,别人的面对也会如此,自己的面对其实不是笑话别人,而是成了挖苦自己。
13、遇到了伤心的边缘,却不能走进去诉说未来的结局。虽然开始是不能改变,但是接下来的开始却不能变成结局,而美丽的传说也不能代表未来的梦想,只能付出一些泪水的表白,来挽留现在的期盼。
14、我知道再回首时,那些眼泪想来可笑;却不知再回眸时,那些欢声笑语也能叫我潸然泪下。
15、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亮剑”精神。不管事情多么难做,对方多么强大,我们必须亮出剑来,全力以赴的投入。
欢迎你走进词叟图书馆!
作文三:《哲理性散文答案》3900字
(一)、(16分)
1((3分)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
2((2分)富贵:外在风姿 高贵:内在品位
3((3分)
手法:拟人(1分)
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
“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1分) 4(4分)参考答案:
?品位是内在?的美,不易被人发?现,但我们做人?或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忽略
一个人的内?在品位。
?牡丹个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贵。 ’
?做人应追求?牡丹一样的?品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追?求“坚持真理、高雅情趣、宁静心灵”等高品位。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钟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证你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彰显你的?纯净,风华
宁静了世人?的心魄,香气沉醉着?君子的灵魂?。
(括号内容不?赋分,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准确且内容?恰当2分,能揭示出“精神品格”2分,不足字或超?字扣1分,文字不优美?酌情扣分)
(二)(16分)
1.(共4分)草垛,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父亲对草垛?的敬畏之情?感染了“我”;草垛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任意答出四?点即可,一点1分。)
2(共4分)答案提示: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2分,任答两点即?可)“草垛像??太阳”,用比喻写出?其形状和颜?色;草垛“高矮胖瘦”,“??蹲在??默不作声”用拟人写出?其形状、神态。(2分,举例1分,简析正确1?分)
3.(共4分)因为草垛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村生活的?艰辛,作者一家人?的勤劳、父亲的智慧?都是在为草?垛忙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述不强求?一律,一点1分。)
4. (共4分)前后呼应,深化文章的?主旨。(2分,一点1分)
仿写示例:田野里,是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是丰?收的喜悦。(2分,句式相同1?分,揭示景物寓?意1分。)
(三) 1(柳的生命力?(2分)
2(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评分:2分。每空1分)
3((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2分)
4(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2分)
5(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0评分: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四)1.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是?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
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3.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4.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
1.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楼前楼后,白天晚上都?有各种着色?的花开放。)
2((2分)“好”指一片空地?从早晨到傍?晚总有明媚?的阳光。
3((4分各2分?)由于玫瑰花?的竞相绽放?,使得平淡、枯燥的生活?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生活的路是?很宽的,会给每一个?生命提供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只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总能绽放生?命之花。
4((3分)只用一个效?果不好。“楼后,”的问句,突出那个地?方环境十会?恶劣。“怎么可能,”的问句突出?的是大人们?在听说楼后?有花时的惊?讶之情。两个问句连?用,能更好地表?达白玉簪花?开得出乎人?们意料。
5((4分)要求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六)1((2分)作者最初认?为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2(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3(这句话是对?第(8)段的总结、概括。此句是全文?的中心主旨?,发人深省,也是作者由?化妆求到的?对生命境界?的体悟。
4。示例:不矛盾。前者指皮相?经常经过非?常考察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好像没化妆?一样。且能自然地?表现那人的?个性与气质?;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来说?,体魄强健,皮肤改善,气质高雅,生活乐观,此时皮相的?化妆已无必?要。
5(示例:这句诗就是?说当一个人?包饱读诗书?,学识渊博,气质就会提?升,修养就会加?强,就如同给生?命化了妆一?样,使自己做一?个灵魂丰盈?充实的人,而少在皮相?上下功夫。
(七)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2(百合身处断?崖,战胜了恶劣?的外部环境?,经受住了野?草的鄙夷和?讥讽,终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它为此骄傲?和自豪。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3(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4(文中写了野?草对百合花?的不屑、讥讽、鄙夷和嘲笑?等,从反面衬托?出了百合花?的美丽、纯洁、坚定和执著?的品质。
5(从百合花的?角度应着重?谈学习百合?花坚定执著?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野草的角?度应着重谈?要心胸宽广?、与人为善,在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帮助等?。
(八)1.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保持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谛?听,对美好的事?物要付
出关?爱。(4分)
2.比喻、拟人、夸张。凸现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瞬间的?灿然美好。(4分) 3.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最?美妙的乐曲?,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4分) 4.作者先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
继而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用心
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4分)
九:1。拟人。不张扬、素雅。
2(突出老人衣?着陈旧(外表朴实);暗示了做灶?糖时间久远?;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为下文作铺?垫。
3(记忆:贫穷年代的?甜(或:贫穷年货的?幸福和快乐?/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幸福快乐?的情景);
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每点2分,意对即可)
4(事例1:如第14段?中。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表现了老人?因我给他照?相而高兴,随性自然的?性格特点。
示例2:老人靠双手?劳动为生,活的随性自?然,对生活不奢?望,不强求,“呵呵笑”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快?乐满足。13段中““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为能给别?人也带来快?乐而高兴的?满足、幸福感。这是我们人?物的最好状?态吧。
5(以花喻为人?,照应开头,赞美挑糖担?老人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性?格特点。
(十)
1.“文字屋”在文中是指?作者用文字?建造精神的?家,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水边的文字?屋”既点明作者?生活在水乡?,又说明作品?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有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2.写了三种屋?子,依次是:儿时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的屋子;后来用积木?搭建的屋子?;成人后用文?字创作的屋?子,即作品。借泥草屋抒?发了对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借积木屋表?达了内心的?惊奇及创造?的欢乐;借文字屋(即作品)表达了对写?作的钟情与?厚爱。
3.?“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可以尽情抒?发“我”的幸福与痛?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现实的“家”可以为“我”安身,解决温饱,使“我”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但它不能安?抚“我”心灵遭受的?创伤,而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字?屋去可以让?“我”的精神得到?寄托,心灵得到慰?藉。
4.“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庇护?所,“我”用它承载喜?怒哀乐,抚慰心灵创?伤,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精神?上寄托。 5.要点:语言上:本文语言朴?实亲切,细腻生动(举例略)。结构上:作者将三种?屋子按时间?先后依次来?写,从有形的屋?子写到无形?的屋子,条理清晰,构思巧妙。 6.提示:本题5分,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谈出对写?作的感悟,观点明确得?3分,语句通顺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作文四:《哲理性散文赏析》1900字
哲理性散文赏析
爱是伟大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时间使爱永恒,爱就像美酒,时间越久就越甘醇。这一哲理并不深奥。但怎样把它说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感人呢?请读一读——
时间和爱的故事
佚名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 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站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想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摘自《中外期刊文萃》2001年第5期)
[解读]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荒凉的孤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小岛快要下沉了,爱向各种人求救。富裕表现出的是贪婪自私,虚荣表现出的是不近人情,悲哀表现出的是消极萎靡,快乐表现出的是忘乎所以。只有时间,宽厚,仁慈,博大,乐于助人,解人危困。在这里,时间是真的代表,善的凝聚,美的化身。时间永恒,爱心伟大,时间使爱美丽,爱使时间增辉,时间和爱谱写了一曲美的旋律。
2、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作者投下的诱惑读者的第一块“香饵”。请你看清下文的题目——救人一命 阮红松
在南方某城一家旅馆门口,一个小伙子由于极度饥饿走到这儿走不动了。时间已是晚上
九点多钟,但街道上人来人往,仍车流如梭。进出旅馆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或疲惫不堪,没人注意这个饿得残喘的小伙子。小伙子是湖北荆州人。因高考失利与家人赌气只身来到南方。他天真地以为凭自己的勇气和热情到南方肯定会找到一口饭吃。但他到这座小城三天以后,竟然连洗碗扫地的工作也没找到。更糟的是他身上没有带足够的钱,下火车后身上就只有一顿饭钱了,也就是说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饿了两天了。在饥饿难耐的日子里,小伙子坚守一个信念,那就是宁愿饿死也不乞讨。这天晚上,小伙子感觉自己撑不住了,每走一步,身上就淋雨一般出一身虚汗,他不得不蹲在地上喘一会儿。
小伙子的痛苦引起了旅馆门口一个水果商的注意。水果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从一家国企下岗以后就在这儿支了个水果摊儿,养活着自己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丈夫,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水果商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小伙子,见小伙子在旅馆门口蹲了一个多小时,又不像要投宿又不像要等人,而且神态是那么地痛苦,水果商起了恻隐之心,向小伙子走去。 经过再三询问,小伙子吞吞吐吐向这个热心肠的大婶诉说了自己的窘境。听了太多类似的故事,水果商沉吟着,但她还是从口袋里抠出5块钱,对小伙子说:“你到前面小吃摊买盒饭吃吧。”小伙子望着水果商,脸顿时涨得通红,眼中很快溢出泪水,但他没接钱。水果商毫不犹豫地将5块钱塞进他手里。
小伙子买饭去以后,水果商坐在摊位前唏嘘感叹,她由这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想到自己的女儿,想到在下岗初期家里最困难的日子里,女儿也曾经利用假期出去找临工,水果商觉得刚才给小伙子的钱太少了,去找那个小伙子,从水果摊可以看见那个小伙子正坐在不远处一个小吃摊前吃饭。水果商飞快地向小吃摊走去。就在水果商刚刚来到小伙子身边的时候,旅馆门口突然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失控的出租车狂奔而来。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出租车一下子撞在水果商的水果摊上,将水果摊给撞飞了,水果商刚刚坐过的那把椅子在车轮下瞬间成了一堆碎片。
水果商和小伙子都看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边,有人不停地说:“卖水果的大姐成天像泥人一般坐在这儿,这会儿却鬼使神差地离开了,她命大呀!”
水果商惊愕片刻,热泪盈眶地同小伙子拥抱在一起。 (原载《芳草》)
[解读] 这一篇《救人一命》,旨在倡示一种人类的良知。作品的标题,好就好在有双关意义。粗粗读来,觉得是水果商救了小伙子,小伙子又反过来救了水果商一命,再细细一想,其实是水果商的一念善心拯救了自己。这标题贵在用四个字,蕴涵了偶然性的哲学命题。当前,由于普遍受到因果报应并不灵验的认识的影响,不少人失去了怜悯之心。但是作者相信并呼吁:作恶者终究难逃其咎,而善行总会有善报。
作文五:《哲理性优秀散文》1300字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作者:Rachel
濛濛的雨下着~不大~却将城市打扮成了一位刚出落的姑娘~羞羞答答的。那细小的针触体即没~甚至连一点湿痕也没有~亦或许只有衣服上的棉毛会抱怨被淋成落汤鸡的痛苦。
我在车内看着小说~丝毫没有什么“雨打芭蕉”的意境~只被车内的香水熏得晕晕乎乎的~于是不自觉的向外探去~阴阴沉沉~这是最实在的描述。头顶上墨蓝色的天~像是积了千年的愤苑~与那细小可爱的雨滴极不协调~一个密集,一个轻飘;一个隆重,一个洒脱;一个蓄积阴暗,一个轻放微光;一个...“要开了”~“哦”。
车开了~不快而且平稳~让那些雨珠在窗上横着滑过~吐下道道水迹~网上去像是江上的轻波微澜~雨不停~水珠的运动不止。慢慢地~小珠儿的轨道开始出现重叠~有的竟陨石般激烈地相撞~但这陨石是透明的~是流动的~它们没有裂开~而是摄取了对方的魂魄融合在一起~共同跑完全程后~便加入窗边的细流中~淌下。
头渐渐的晕了起来~怕是晕车吧。雨势不变~这时便有些嫌它下得不够痛快~也没有一点清新之感~让人耐不住这节奏。
现在~现在快了~快了~那节奏突然变快了~却仍感觉不到一丝激情~恐怕此时已不是心由境造~而是境由心生了。
车上高速后~窗上的波澜泛得更乱了~水珠变成了一个个长尾蝌蚪在窗里乱窜~而这时心情却轻松了许多--当外物乱到一定程度是自己反而会更沉溺于心中的那潭死水中--只要思绪不故意扔一块小石子~那潭水应该是不会乱的~但是浮躁还是会很自然地发生。
不知是车速减小了还是雨下小了~烘托出一种难得的宁静。此时窗上的涂鸦便值得人去细想——虽不如云般轻柔动人~但雨的机灵同样讨人喜欢。有的像裂开的花般贴着不动~有的鼓成一粒豆~呆呆地垂下来...细腻的心会勾画出美丽的意境,美由心造,眼前的风景也霎地亮了起来。
雨速慢下来后~内窗的雾气便更加明晰~那是一道面纱...雨渐渐地停了下来...突然一声巨响震裂了水珠~远在边缘的朵朵透明小花已变成了惨淡的乱皴——旁边的车发生了追尾。雨天有多了层诱人伤感的因素。这时好像没下雨了~没下雨了么?...可惜再没有多的雨来修补窗上的画。云有千姿百态~然雨却不同~它们似乎只有饱满与残损之分。车内的人不断呼气~蒸干了车窗外的雨。而窗上的灰尘竟让我有被枯木噎住了喉咙的感觉~下雨吧~下吧~风婆婆别急着忙活呀~收起你的风口袋回家歇着吧~但终天不遂人愿。水珠们欲哭无泪~不过它们是幸福的~因为天上的云也是它们的同伴~但千万别做那乌云----被别人挤下来后又得摔一跤。
雨还是停了~只有角落或边缘的几簇——却不像野花~因为它没了自由~也没了再度起舞的能力~它们最后所唯一剩下的或许只有那奔跑的痕迹。这是灰尘感谢被沐浴一遭的馈礼吗,
之后不知不觉地倒念起雨来~恋上那雨花了。心中不时含有淡淡的怜惜。而我所感悟到的不是鲁迅心中的“雨的精魂”~而是朱熹的“心统性情”。境由心造~而性情皆因心而后见。精神的修养既需认识王五的本性~又需融情于景~借景蕴情。
雨或飘或散~心或淡或乱。
作文六:《哲理性散文阅读》1100字
中等生
①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大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后,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②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而赢得一阵赞叹。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催促下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当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③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
④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于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⑤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⑥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并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⑧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随后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⑨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1.请将这篇文章分层。(4‘)
2.文章第二段中写别的孩子理想的部分可否删去,为什么。(3‘)
3.请写出第一段中女儿与丈夫对话的作用。(4‘)
4.第6自然段“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此时,他会想到些什么呢?请用一到两句话描述出来。(3‘)
5.请问你认为中等生好不好,为什么?(4‘)
作文七:《适于摘抄的哲理性美文》10300字
(1)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2)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 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4)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 《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5)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6) 竹篱茅舍边,我见到了颜斤蜀,那个齐宣王说他宁愿“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人。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隐逸,他眯起眼睛一笑,说:“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怎么还是那两句话”,我嘟嚷着想离开,身后却又响起了那个静如止水的声音:“?不辱?的是心灵,心灵是不能有一点尘滓和愧怍的。”
爱琴海的烽烟弥漫在苍凉空寂的天幕上,我找到了阿喀琉斯,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宁愿让帕里斯卑鄙阴险的箭射进他的脚后而至死也不肯从暗处给人致命一击。“帕里斯要的是海伦和我的生命,而我要的是一颗高贵纯洁的心灵,我无愧无悔。”他刚毅冷酷的脸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注定了要被铸成青铜塑像,英雄的名义千年不朽。
(7) 乐声缓缓而起,几声古筝似山中的几阵清风,拂过树叶,带来几声鸟鸣,引起一阵灵动,我心一悸:这好像在哪听过,可当时又实在想不起来。
然而筝声渐密渐稠,似天上的几处白云互相追逐打趣,引得鸟儿也性子一乐,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不经意间,略显凝重的二胡插入其中,用沙哑来表现几分随意、几分思索。这思索如天马行空,无牵无羁,自在飘扬。古筝的灵动与二胡的悠扬恰到好处地揉和,把一种内心无所羁绊的欢愉演绎得淋漓尽致。
待最后一个音符弹出一缕升天的轻烟,我回到了现实。长者用慈祥的笑容看了我一眼:“这就是《松山风曲》,你听过的,再听一下,还好吧,”我愕然。他又继续,“道家的超脱对的是繁芜的世俗,道家也热爱自然,他们所爱的是纯真无尘的自然。道家的音乐实际上是很爱生活的……”
(8)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
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9) 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阳光下的美是真实的。 (10)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
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悠游而无法脱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而为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已把他们都打上了人间的烙印。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着各处器官,你又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 (11)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选择什么作为量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道德、理智、责任、信仰等都很重要,关键在于,你选择的量度是否能既有利于自己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12)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
而事实上,每个人在感情占了上风的时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静,就能摆脱情感的纠葛,不论是偏向亲近的人还是故意“杀熟”,都不再会成为人心中对错的评判。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13)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它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14) 我们澄清的眼睛里无法写满沧桑与事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了后师之鉴,我们从古典,实录,现实中,可以有所感悟,寻求方向。从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鲜活的心灵触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伦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恼。从中可以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杀人放火者也许是执著于对某个亲人的不平或保护,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就是聪明,邻居说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但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 (15) 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生活给了我们无数路口,让我们用心去选择,当面临亲与疏的判断之时,该给心灵一把尺,去警示自己凭正义作出选择;该给感情一把尺,别让亲切阻断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途,让理智的感情伴你人生长途,才会使心更轻松,才会使世界更加美好。
(16)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17) 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怕偏见,更怕偏见多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无端地怀疑自己,但更多的却是怀疑别人,又常常摸着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镜,常常按住心灵的缝隙,以防“偏爱”乘虚而入,“偏见”乘虚而出。
(18) 人类的感情丰富,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人类需要认知,认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人类也是感情动物,认知的过程也包含感情的表达。源于人心灵的精神血脉需要充满感情的认知~
(19)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镌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角———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20)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的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动以及身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蜕变真实而精彩,这样的转折使《飘》成为一部掩卷难忘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剌克利夫,由一个单纯、爱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了人性的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摄人心魄,因为这转折突然而精彩,这样骤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记,更多的如希区柯克、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决定性的转折更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
(21) 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的转折却是真实的。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终却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都是在经历了如许苦痛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的意志,写下了一篇篇传世经典,造就了一番番奇功伟业。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上空凝聚成了一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这些转折,激发了更多人更多的感喟……
(22) 我仿佛面对夜空,那几亿万光年之遥的星云,发出的竟是千百年前的光芒——我仿佛看见被贬的苏轼,看到他面对转折的从容与气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激起了千百万人内心深沉的回响;我也仿佛看见卢比孔河畔的凯撒大帝,看到他面对转折的果敢与坚毅,那一响亮的决定,成就了古罗马的辉煌,也成就了人类历史中值得永远纪念的亮点;我
还仿佛看见**时期的沈从文,看到他面对转折的高雅与昂扬,这位文学巨匠的心底荷花地依旧芬芳,人生路也仿佛充满了荷花的高洁芬芳……
1 抓不住的岁月的鸟翼,被火光映在手掌;每一次转折,都形成一道深深的掌纹,比羽毛还要清晰。我多希望,在我们走到长路尽头的时候,那每一道掌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息的生命力;我多希望,在每一个转折的路口,都留下我们顽强的身影和从容不迫的笑容。
记得席慕容的一句话:“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而在这“走过”与“走下去”的转折路口,待我以最充溢的信心和活力,去感受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待我用最坚实的心灵和意念,去创造人生烂漫如霞之辉煌。
(24) 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浮躁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约,更是心灵的契约,只有用心守护、才能获得幸福的果实。那些想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婪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当初在党旗下旦旦的誓言,那是行为的约束,更是信仰的直白,一个连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抛弃的人,社会也会最终将他抛弃。
一颗缺乏约束的心灵是空虚的,游离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园的灵魂,失去了根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一种来自灵魂的声音在呼喊:守住吧———心灵的契约:诚信~
(25)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
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1:《生活》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2、《我喜欢出发》:我喜欢出发,只为到达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留恋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3、《嫁给幸福》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不停的流苏。美丽,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有谁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4、《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的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5、《剪不断的情愫》:原想这一次的远游,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就能剪断,丝丝缕缕的情愫;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谁曾想,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又到前头。1、《提醒幸福》: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他出现的频率并不比我们想象的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欢会为幸福的标本,却忽略了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人预报台风,有人预报蝗虫,有人预报瘟疫,有人预报地震,却没有人预报幸福。2《造心》:心的边疆,可以造的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彻底覆盖心灵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风暴,可以冻结心灵深处喷涌温泉;没有某种天灾人祸,可以在秋天,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心的规模,也可以缩的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家,一个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丝雨,就把他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置它万劫不复。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时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很容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的本领,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膏血,一星火药,烧毁延绵的城堡。3、《素面朝天》:是的,我并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之长的人类,
为何要把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的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副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1、《关于友情》: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诗人周涛描写过一种平衡的深刻:"两棵在夏天喧哗着聊了很久的树,彼此看见对方的黄叶飘落于秋风,它们沉静了片刻,互相道别说,'明年夏天见'"楚楚则写过一种不平衡的深刻:"真想为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看你之后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都是无所求的飘落,都是诗化的高贵。2、《突围》卜算子苏东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寂寞,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是使他的艺术才能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成熟了----和古今往来往来许多大家一样,成书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重生,成熟与穷乡僻壤,成熟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近,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1、爱恨是玻璃板上的两滴水,有时混在一起,分不出彼此,有时经过时间的蒸发,全不见了。2、泪,是情人心中,诗人笔下多么缠绵的字眼,高兴时,悲伤时,气愤时,感激时,泪都会不由自主的流出。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泪便是情感的结晶。思念的人流泪,应该;不思念的人也流泪,就是玩弄感情,为的是体面,不哭不行。我们的泪要流,但是流真心的泪,善良的泪,不要假恶丑的泪。我们的泪流的要有价值,不要只是一种形式。3、我爱雨,爱着雨,爱听雨,爱想雨,也爱思雨。雨,像希望,像企盼,也像信念;雨,像誓言,像承诺,也像等待。等待再一次下雨,等待再一次失败,等待再一次重生,也等待再一次思雨。冷风拂起了颓废的柳枝,无力的在风雨中挣扎,像求生一样,它也在等待,等待新生,等待枯黄,等待生命的轮回。4、树正在长成新叶,好像某事呼之欲出,初绽的嫩芽悄然绽放,点点新绿恰似某种幽怨。是否它们再获新生,我们却颓然老去。不,它们也会死亡,它们簇然一新,年年如是的把戏,正被刻写在树的年轮上。永不静歇的树丛依然摇曳,在成熟稠密的年年五月,去年已死,它们似乎在诉说,开始重生,重生,重生。5、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谢匆匆,只剩满怀愁情。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肯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6、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欲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千,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冷眼看穿。7、有人说,生活如一杯白开水,放点盐它是咸的,加点糖它是甜的。生活的质量靠心情去调剂。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颗水晶球,晶莹闪烁,忠于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个角落,让生活蓬勃生动,流光溢彩。快乐固然开怀,不快乐时也要开怀,经常生机勃勃,快乐就会成为一种习惯。8时代在发展,如今,当我们不再从战火和铁血的角度看待紧张的时候,紧张便有了更多探讨的意义。 短时间的紧张,很好。会使我们焕发出非凡的爆发力。不过,世界上的事情,一触而就的,肯定有,但终是有限。大量的成功孕育在日积月累的跋涉中。紧张是一百米短跑,成长则是马拉松比赛。长久的紧张如同长久的鞭策一样,是不能维持的,它会导致反应的迟钝,紧张可以应对一时,紧张却无法达至永恒。9、你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中,另一半在上帝手中。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手中缩掌握的。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久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时,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时,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心是一把铁勺
作文八:《写人生哲理性散文》1400字
写人生哲理性散文
导语,人的一生能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但是我们依然要活着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写人生哲理性散文,欢迎借鉴,
常言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人生如梦”,是人们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珍惜。当梦醒时分,人们才能真正的大彻大悟,但为时晚矣,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其实人生就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日子,从这个观点看,人生不是梦,梦也不是人生 ,梦就是梦,梦就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所谓梦如人生,只不过是人们对人生历程、现实生活的比喻、概括和感叹而已。
“ 人生如梦”,其间蕴涵着几多欢乐,几多惬意,几多劝慰,几多无奈,几多理解啊,,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真好,就如游浮在如梦如幻的多彩世界里,哪怕间或出现了烦恼和不幸,它也只是多彩世界里的一个点缀,当然,人生如梦,在不同场合意蕴不同,如苏轼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人生如梦”,穷也好,富也罢,得也好,失也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昨天、今天、明天,只要能以积极良好
1 / 3
的心态泰然处之,好好把握,就是美好的一天。既然人生如梦,就难免“梦”中或快乐,或痛苦,或满足,或失意,梦醒来还须从容面对,正视生活,正视人生,把握自己,奋力拼搏,一路前行,
还有一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的确,人生是个大舞台,
人生是绚丽的,人生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多彩的,有的人生阳光顺意,有的人生多舛曲折,有的人生鲜花铺地,有的人生遍布荆棘,有的人生充满笑声,掌声,有的人生满是眼泪,叹气,这就叫“人生如戏”,
在一部戏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场景充满温馨,有的场景皆是杀气,有的场景气恼悲怆,有的场景啼笑皆非。可无论哪景哪幕,却都是演绎了人世间的现实生活剧,这就叫“戏如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历程里里外外都是戏,有时候你是主角,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你的观众,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审视着你,评议着你的表演或精彩,或失败,反之,你也是任何一个人的观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或是主角,或是配角,他们的表演也尽在你的眼中。
既然人生如戏,“戏”的情节就不会平淡无奇,就一定会有跌宕起伏。“戏”的发生、发展、结局全过程,有的在你意料之中,有的在你意料之外,比如人们的悲欢离合,等等,无
2 / 3
一不是在如戏般的人生中兑现的。有一句话叫“因为爱他,所以离开他。”现实中有些感情就是如此的直接和残酷,如此的让“戏”中人清清楚楚,而让“戏”外人难以理解,
人生如戏,充满了哲理,也间杂着些许讽刺。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路没了却还在前行,因为太无奈。这就是“戏”,这就是人生,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要让微笑去代替痛苦,让进取去代替沉沦,让振作去代替失意。要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总之,置身于“戏”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主角还是配角,不管你在“戏”里还是“戏”外,你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好别人的观众,适时地为“演员”喝彩,或提出中肯的建议,这样,一出戏才能更和谐,更精彩,更完美,
请记住这句经典,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但愿我们的人生都有好梦,我们人生的“戏”每一出都精彩
3 / 3
作文九:《哲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4200字
语言与思维共舞
字数:3388 字号:大 中 小
进入中高年级,学生将陆续学习一些说理性的散文。这些文章,有的是典型的议论文,论点、论据一应俱全;有的则借助一个形象的事例,在生动的描写中阐述道理。我们将这样的文章称为“哲理性”散文。
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还要注意发展其思维。哲理性散文作为教材存在,在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发展上,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它们本就密不可分。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往往呈现出重语言而轻思维的现象。学习一篇哲理性散文,不该止于文通字顺的朗读,不该止于对故事情节的了解,而应该走得更深一些,走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处去。
依托情境,发展思维的辨证性
《山谷中的谜底》是一篇典型的哲理性散文。文章描写了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条山谷中东坡只有雪松,而西坡长满各类树木。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因为雪松懂得弯曲才不被大雪摧毁。如何依托文中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雪松的“弯曲”,是能否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有效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
【案例一】
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
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师:读着这段话,你看到了怎样的情境?
生:我看到雪松开始向下弯曲,让积雪滑落,然后又反弹回来。 师:你看到了松树“弯曲”。(转向其他同学)你们看到了吗? (生答:“看到了。”)
师:是呀!在大雪的重压下,那松树渐渐支撑不住,我们分明地看到它一点点地向下弯曲。这似乎不是我们印象中挺拔的雪松,也不是陈毅元帅笔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景象。傲霜斗雪的松树竟然弯曲了下去,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当时雪太大了。
师:是呀!层层的雪甚至已经将一旁柘、柏、女贞的枝丫压断了。
生:我也认为雪松“弯曲”一下是可以理解的,傲霜斗雪需要挺拔的气概,也需要有计谋。
师:你认为雪松的“弯曲”,可以理解为一种“计谋”,一种“谋略”,是吗?为什么这么理解?
生:因为东坡上最后只有雪松生存下来了,其他那些树都被雪压断了。雪松是最后的胜利者。
师:对,雪松最后是胜利了。但它的弯曲不是已经向大雪屈服了吗?请你们再细读文章,让我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再来推敲推敲雪松的“弯曲”。
生:我在课文里发现雪松是“待压力减轻”,就“立即反弹”过来,说明雪松不是真的屈服,只是暂时的,它最后还是要反弹回来的。
师:你把文章描述的情境还原得非常细腻。一个“立即反弹”,让你理解了雪松的真正目的。妙!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雪松这是在以退为进。弯曲并不是屈服,相反是为了反击,为了胜利。
师:好一个“以退为进”!这让我不由想到另一种可能。如果,压力减轻了,而雪松却依旧弯曲着,没有反弹回来。你又怎么看它的“弯曲”。
生:如果这样的话,雪松就真的是屈服了,放弃了。
师:也就是说,我们评论的标准不是它一时的表现,更看重的是它最终的目的。这么说来,雪松的这一“弯”,还真是有谋略、有智慧的一弯。看来,我们在做出评价时,还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弯曲”一词,细读课文,还原情境,辨析了雪松的“弯曲”。
按人们的惯性思维,宁折不弯是英雄必备的品质,松树又是傲霜斗雪的典型。怎么来理解文中雪松的“弯曲”,对于领悟这篇课文蕴含的哲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将这个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并引导他们细读文章,到具体情境中去体会,这就使学生的思辨有了具体的立足点,学会就事而论,避免空谈。学生很敏锐地在文中发现了“待压
力减轻”“立即反弹”“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等词句。无疑,雪松是胜利者,而“待压力减轻”“立即反弹”则是它获胜的重要原因。至此,学生便不难理解此处的“弯曲”,非屈服的“弯曲”,恰好相反,是以退为进,是智慧的一“弯”。接着,教师又将学生的思辨引入更深处。如果“待压力减轻”,雪松没有“立即反弹”,又该如何理解那“弯曲”?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抓住事物的本质,辩证地分析问题。
依托事例,发展思维的缜密性
哲理性文章为了论证观点,通常会以具体事例作为文章的论据。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重视这些事例,往往精讲精读,务必使学生读出其中的“语文”滋味。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自然无可厚非。但说理性文章作为语文学习的教材存在,仅品词析句显然是不够的。如抓住说理性散文的特征,引导学生体会其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证观点的缜密性,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无裨益。
《谈礼貌》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作者选用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论证极其严密。
【案例二】
师:学完这三个事例。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作者要和大家谈谈礼貌,举个例子说说便行了,为什么要谈三个事例,去掉一两个行吗?
生:我觉得不行。这三个事例不是一模一样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还有名人的。
师:对,这三个事例的时间不同,人物身份不同,可以相互补充。
生:我也觉得不可以去掉一两个,因为这三个事例说的道理不一样。
师:哦,你是说它们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来谈礼貌,是吗?再说具体点!
生:第一个例子是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是说讲礼貌可以让人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第三个例子是说讲礼貌可以体现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
师:你读得真细致!你发现了这三个事例是从不同角度来谈论讲礼貌的意义。是呀!谈礼貌是个很大的话题,作者为了说具体,便用三个事例从“有求于人”“冒犯于人”“受犯于人”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说清楚,说全面了。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这样多角度地尽力把问题考虑全面。如果请你给同学们谈谈阅读,你打算谈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
生:我想和同学们谈两个方面。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知识,阅读还可以让我们积累很多好词好句,这样能把作文写得更好。 师:你谈了阅读的两个重要方面: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补充吗?
生:阅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个也可以谈谈。 生:课文里说讲礼貌反应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我觉
得阅读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
师:说得非常有道理!谁能把刚才大家说到的几个方面合在一起说说?
生:如果让我们来谈谈阅读,我们可以从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修养这几个方面来谈。
师:对,多角度地思考,我们就可以把一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更全面了。
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一性。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上,我们也时常见到学生作答时,总喜欢抓住一点发表见解,东一句,西一句,零零散散地回答问题,缺乏整体把握,缜密思考。
然而,缜密的思维是需要训练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抓住说理性文章的文体特征,指导学生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三个事例相互支撑,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学生明白我们在思考时应从各个角度出发,尽力将问题考虑全面,使我们的思考更深入,更缜密。接着,教师用一个开放性很强的话题——如何来谈阅读,请学生深入思考。有课文做例子,学生借助平时的积累,能或多或少地谈几点自己对于阅读的认识。最后,教师还要求学生能把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观点整合起来,全面地谈谈阅读的作用。这是对学生思维缜密性的最好训练。 依托喻体,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哲理,哲理性散文通常会借助
具体的形象描写,先使学生在感性上有所认识,进而引发其理性思考。《最大的麦穗》一课,阐述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一哲理。学生限于人生体验,无法一下子领悟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甚至对于人生的不可倒回都体会不深。因此,以形象的画面为扶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哲意。
【案例三】
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中苏格拉底说的话,他对弟子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默读,思考)
生: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摘麦地里最大的麦穗,还要求他们只许进不许退。
师: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好,那看看弟子们是怎样走过这块麦地的吧!
(出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学生自读)
生:弟子们就按照苏格拉底的要求朝前走,在麦地里挑挑拣拣,选择最大的麦穗。
师: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苏格拉底真是位独具匠心的老师,他其实是给弟子们做了个形象的比喻。 生:苏格拉底是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了这块麦地。
生:弟子们走在这块麦地里,就像在度过自己的一生。
师:说得很有道理!现在你能理解苏格拉底最初给他们提的要求吗?
生:苏格拉底让他们只许进不许退,因为人的一生也是这样的,不可能时光倒流的。
生:弟子们走在麦地里,就像在度过自己的一生。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就仿佛说他们的生命结束了。
师:是呀!在这样一次模拟的人生中,弟子们很快走到了尽头。他们两手空空,回头看看麦地,才如梦初醒。
人生是个抽象的概念。时光易逝,不可逆回,珍惜眼前最为重要。学生对这深刻的道理理解起来不免力不从心。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文中可观可感的“麦地摘穗”一事,首先请学生读懂苏格拉底的要求——“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这就像一场游戏的规则一样容易理解了。学生借助形象的比拟,一下子可以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具象化。有这个喻体做拐杖,便可以将学生的思考引入抽象的人生探索中。
《最大的麦穗》这类意蕴丰富的哲理性散文,其内核无疑是文章阐述的哲理,而其呈现于外的又必是鲜活的具象化的事例。这才能切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类文章不可脱离语言文字,空洞说理的教学必然是干瘪的,不能真正叩开学生的心灵。依托文中事例,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以此为抓手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哲理性散文时言意兼得。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哲理性散文往往容易偏向两个极端,有的
重视品析词句,淡化了哲意领悟;有的重视哲理讲解,忽视了语言学习。显然,对哲理性散文而言这两种教学取向均不是有效的。在“言”、“意”之间寻得良好的契合点,让语言与思维共舞,才能使哲理性散文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发挥最大效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编/董 璐
作文十:《哲理性散文赏析.doc》2000字
哲理性散文赏析
爱是伟大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时间使爱永恒,爱就像美酒,时间越久就越甘醇。这一哲理并不深奥。但怎样把它说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感人呢,请读一读——
时间和爱的故事
佚名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
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站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想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摘自《中外期刊文萃》2001年第5期) [解读]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荒凉的孤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小岛快要下沉了,爱向各种人求救。富裕表现出的是贪婪自私,虚荣表现出的是不近人情,悲哀表现出的是消极萎靡,快乐表现出的是忘乎所以。只有时间,宽厚,仁慈,博大,乐于助人,解人危困。在这里,时间是真的代表,善的凝聚,美的化身。时间永恒,爱心伟大,时间使爱美丽,爱使时间增辉,时间和爱谱写了一曲美的旋律。
2、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作者投下的诱惑读者的第一块“香饵”。请你看清下文的题目——救人一命 阮红松
在南方某城一家旅馆门口,一个小伙子由于极度饥饿走到这儿走不动了。时间已是晚上
1
九点多钟,但街道上人来人往,仍车流如梭。进出旅馆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或疲惫不堪,没人注意这个饿得残喘的小伙子。小伙子是湖北荆州人。因高考失利与家人赌气只身来到南方。他天真地以为凭自己的勇气和热情到南方肯定会找到一口饭吃。但他到这座小城三天以后,竟然连洗碗扫地的工作也没找到。更糟的是他身上没有带足够的钱,下火车后身上就只有一顿饭钱了,也就是说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饿了两天了。在饥饿难耐的日子里,小伙子坚守一个信念,那就是宁愿饿死也不乞讨。这天晚上,小伙子感觉自己撑不住了,每走一步,身上就淋雨一般出一身虚汗,他不得不蹲在地上喘一会儿。
小伙子的痛苦引起了旅馆门口一个水果商的注意。水果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从一家国企下岗以后就在这儿支了个水果摊儿,养活着自己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丈夫,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水果商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小伙子,见小伙子在旅馆门口蹲了一个多小时,又不像要投宿又不像要等人,而且神态是那么地痛苦,水果商起了恻隐之心,向小伙子走去。
经过再三询问,小伙子吞吞吐吐向这个热心肠的大婶诉说了自己的窘境。听了太多类似的故事,水果商沉吟着,但她还是从口袋里抠出5块钱,对小伙子说:“你到前面小吃摊买盒饭吃吧。”小伙子望着水果商,脸顿时涨得通红,眼中很快溢出泪水,但他没接钱。水果商毫不犹豫地将5块钱塞进他手里。
小伙子买饭去以后,水果商坐在摊位前唏嘘感叹,她由这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想到自己的女儿,想到在下岗初期家里最困难的日子里,女儿也曾经利用假期出去找临工,水果商觉得刚才给小伙子的钱太少了,去找那个小伙子,从水果摊可以看见那个小伙子正坐在不远处一个小吃摊前吃饭。水果商飞快地向小吃摊走去。就在水果商刚刚来到小伙子身边的时候,旅馆门口突然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失控的出租车狂奔而来。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出租车一下子撞在水果商的水果摊上,将水果摊给撞飞了,水果商刚刚坐过的那把椅子在车轮下瞬间成了一堆碎片。
水果商和小伙子都看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边,有人不停地说:“卖水果的大姐成天像泥人一般坐在这儿,这会儿却鬼使神差地离开了,她命大呀~”
水果商惊愕片刻,热泪盈眶地同小伙子拥抱在一起。 (原载《芳草》)
[解读] 这一篇《救人一命》,旨在倡示一种人类的良知。作品的标题,好就好在有双关意义。粗粗读来,觉得是水果商救了小伙子,小伙子又反过来救了水果商一命,再细细一想,其实是水果商的一念善心拯救了自己。这标题贵在用四个字,蕴涵了偶然性的哲学命题。当前,由于普遍受到因果报应并不灵验的认识的影响,不少人失去了怜悯之心。但是作者相信并呼吁:作恶者终究难逃其咎,而善行总会有善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