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司马迁眼中的女性_秦川》2100字
吉林日报/2006年/4月/29日/第007版
学习实践
司马迁眼中的女性
秦川 徐风
“妇人之德,虽在于贤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隋书?列女传》)可见,中国《列女传》的入选标准为女子是否有“德”。而德是甚么呢,就是“温柔”、“节”和“贞烈”。一个女子的行为必得符合这样的操守才能算“列女”。两唐书中《列女传》的开篇均一样,“女子之行,于子也孝,妇也节,母也义而慈,止矣。”这些“孝”、“节”、“慈”也就是“德”的演化。中国史家著史,讲求史书的教育功能,究其目的是“今采获尤显行者著之篇,以绪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懿云。”纲常名教才是女子列传的主要基础,史家为女子们采写的列女传,也不过是史家为了宣传“夫夫、妇妇”之纲,而决非有意重视女性,只是想让女子们看了《列女传》之后,做到“至临大难,守礼节,白刃不能移”,能够为了儒教所提倡的一个“礼”一个“节”字,“甘于玉折兰摧”。在这里,史家成了纲常名教的卫道士,而看似为重视女子所添的《列女传》则成了古代女性的紧箍咒。
相比之下,《史记》中的女子就自由的多了。如对密康公之母的记载:康公随王出游,“有三女儆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者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人以美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尤不堪,况汝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结果,密康公果然身败名裂。而这位老妇人也尽显其洞悉世间变幻的高深才识。又如:淳于缇莹为父上书,既有孝敬亲人的品行,又能摆事实论道理,竟然一改国家法度,“妾伤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一个女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在各朝《列女传》中是少有见闻的。还有卓文君,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司马相如,竟然“夜亡奔相如”,并与相如“驰归成都”,“家居徒立四壁”过上清苦的生活,直气得父亲卓王孙大骂“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这样不孝的女儿怎能想像会入《列女传》呢?而司马迁秉笔直书,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毫不讳言,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文君爱慕相如的心理活动:“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用“窃”“窥”“悦”“恐”几个字刻划那种女子思恋的神情和表现,既真实又令人向往,这和《列女传》中教导女子的仁义纲常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当然,《史记》描写的女性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窦太后好老庄之学而不好儒学,妄杀大臣;平原君所养美人讥笑邻人蹩者终引杀身之祸;武姜只因太子寐生“生之难”就想夺其王位;不通大义的赵太后要不是因为触龙的死谏差一点就断送了和齐国的盟约……《史记》中的这些女子虽然没有被单独列成一传,但正是这些散落在主要人物背后的形象表现了史家的独到见地。和后世史书相比,在对女性的描写上,《史记》少了一些伦理的羁绊,更多的是按照历史上发生了甚么事以及和此事有关的女子干了些甚么这样一个原则来写的,而绝不是《列女传》那种看似重视了女子,其实别有用心的
手法。在《列女传》那里,以史为本的著史原则被改变了,那些在历史重大事件里根本毫无用处的女子们,只因她们“不以存亡易其心,不以盛衰改其节……各励松筠之操”的节烈之举才被史家载入一朝正史。
《史记》作为正史之首,是记述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内容,即对一朝一代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和在这重大事件里发挥作用的人物的著作。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尤其是中央集权帝国建立以后,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女性为社会所阻,参与重大事件的机会很少,表现在史书里,就是女性很少被提到,作为政治生活的陪衬,在正史里女子也就只能是以陪衬的形象出现。《史记》中,被提到最多的女子就是国王大夫的妻妾,这些人中也只有一些很幸运的人如窦太后、郑袖、秦穆公
夫人、汉武帝的赵夫人等,因曾以言行干预过政治被较详细地记录了一下,剩下的“宗女”、“夫人”不过是名字被顺便提了一句而已。正如还有很多有名的古人没有被载入《史记》一样,很多女子被忽略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尽管《史记》所提到的女人不多,却比《列女传》之类看似合理其实已背离了史著目的的记述要强得多。
《史记》成书于西汉,在那个没有纸张、很多事是以口耳相传的年代,司马迁所能找到的史料实际上大多数不可能记述到女子的言行。《史记》的修撰主要是“据《左氏》、《国语》,采《氏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很显然,这五本书没有一本会注意到女性。因此,《史记》中记述女子不多也就更有其历史原因了。此外,“简狄”、“姜原”虽然是母系时代的主角,但是作为一个来自传说时代的人物,《史记》能够敢于并公平地把她们记载下来,已经很不简单了。 在《史记》里也并非每一个女人都是配角,《吕太后本纪》就把一个女人和历代帝王并为一列。尽管后人对吕雉的褒贬不一,但司马迁却给了她较公允的评价:“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无为……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在世人多称吕后主政是后宫乱政的情况下,司马迁敢于下这样的赞语,足见他写史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即人们虽以女子不应干政而厌恶吕后,但司马迁却做到了因历史事实来写女性,不因对女性的看法来写历史。这怎能不叫人赞叹《史记》的高深。
总之,司马迁笔下的女子们既有缇莹的正直,又有聂荣的侠义,甚至还有卓文君的浪漫。《史记》这本著作的伟大于此处便见一斑了。
作文二:《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2900字
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时间:2011-04-22 12:03:0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秦始皇,司马迁,《史记》,《史记·秦本纪》,暴君,暴政
0.引言
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 秦始皇严刑峻法吗?可他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1.对“暴政”的简析
为何司马迁在史记中总是把秦始皇描绘成大恶之人呢?
秦国灭亡后,重新建立的国家便是汉朝,正是司马迁所处的朝代。司马迁受宫刑之罪被关在狱中,如若想完成史记,再不可得罪汉朝帝王。那么想发泄心中的不满谁又能够顶替汉武帝呢?恐怕能够与汉武帝匹敌的帝王只有秦始皇了。接下来,以不同的方面进行对秦始皇的解读,在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秦始皇。 。
1.1 司法上的辨析
“刑罚酷虐”:必须承认,秦朝的法律体系,刑名众多,刑罚残酷。同时,又由于各种刑罚还可以结合使用,因而刑罚更加残酷。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刑罚酷虐”的司法体系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根据当时的“刑名从商”社会习俗, 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罪名于刑罚还受到奴隶制时期的商的影响。而秦朝的严刑酷罚又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秦始皇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汲取先秦法治思想的各项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秦朝的刑法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那么是否应该将大环境中的弊端完全归结于秦始皇个人的暴虐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另外,从“法治”的实施结果来看:“繁法严刑而天下振”、“紧暴诛乱而天下服”。可见,秦始皇的“法治”并不是一无是处。
1.2军事上的辨析
“暴兵露师”:长久以来,政论家多谴责秦始皇穷兵黩武,这是不公正的。秦始皇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统一国家,历史注定了秦始皇是一位“马上天子”。通过研读《史记》我们不难发现: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基本上是合理的。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都是正义的,属于不能不战,或势必一战,或迟早一战。由于不能不战,有关战争的负担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北伐匈奴为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暴师于外十余年”,战争负担沉重。但是,这个负担是不得不付出的。汉朝初年,每次对匈奴用兵也大体上保持三四十万的兵力。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一笔战争负担基本上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的战争,有“以战止战”之效,甚至有一劳永逸之效。它基本上解决了战争压力,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暴兵露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此外,在战国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立
足的手段除了武力还有别在的吗?
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据史学家们多年来对秦始皇的研究以及通过秦始皇陵的挖掘可以证明,司马迁所记述的秦始皇掺杂了较多的个人主观色彩,他眼中的秦始皇实质是他眼中的汉武帝,亦是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抒发心中的不愤。
2.分析,评价秦始皇
纵观《史记》的文字,司马迁实际上是在拿报告文学的手法写历史,拿历史事件在写报告文学。而在写历史的时候,对其材料的掌握却远不如现在的报告文学作者。写报告文学的作者一般都要采访当事人,有的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可是司马迁显然不可能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不可能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我们在读《史记》时应当区别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不同,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其原则是: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文学描写、心里描写、形容词等。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做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史记》中评价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嬴政主张“事皆决于法”, 直到今天,法治主义也是个十分诱人的主张,以理治天下究竟错在何处,历史上以此称其为暴君实行暴政? 中国特色的法制往往需要一个铁腕人物,一个政治、军事强人。在国人看,一个平易近人、感情丰富、慈悲为怀、懦弱无能的君王是无法在战国生存的,人们需要像秦始皇这样的一个君王实行法治,统一全国。我们有必要指出,那些秦帝国的法律古已有之,大多数并非秦始皇所始创,更何况他主张商法有度。而且这些法律后世也不是没有。只要稍事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社会里,以这种“严刑酷法”为内容的法治主义几乎是无代不知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以暴虐为天下始”的评价是站不住脚的。
3.结论
3.1结论
作为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向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君主,秦始皇的“暴政”实际上是借助暴力来完成的社会变革。由于这一系列的变革不符合原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因此,它们不可比面地被贴上了“暴政”的标签,而秦始皇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暴君”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实际上,这种“暴政”的出现,与其说是秦始皇的个人性暴虐所致,不如说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制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暴虐,时代的暴虐,制度的暴虐,秦始皇只不过是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历史使命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暴君。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应该明白,看问题须带着怀疑的眼光深入历史史实研究真伪,大作家、大文人的作品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也并非绝对真实。
3.2结束语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注 释】
①司马迁.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48. ②司马迁. 史记·高祖本纪.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37.
【参考文献】
[1]史记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作文三:《司马迁与班固眼中的佞幸》3500字
摘 要: 本文对《史记?佞幸列传》与《汉书?佞幸传》进行对比研读,从中发现司马迁与班固在对待佞幸这个社会特殊群体评价上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关键词: 司马迁 班固 佞幸 态度不同 原因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著作,是我们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史学材料。从古至今,史学家们对《史记》与《汉书》的对比研究都不曾间断。然而,大多数的对比研究都是从《史记》与《汉书》的整体出发,分析马班异同,《史》《汉》异同。所谓见微知著,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从细节入手窥探,或许能更为真切地了解到班马之间思想的相异之处。所以,本文选取《史记》的《佞幸列传》与《汉书》的《佞幸传》进行对比研读。 所谓“佞”,《论语?正义》引《说文》云:“佞,巧谄高材也。”也就是能够揣摩帝王心思,顺应帝王意图说话,从而获得帝王喜爱的人,通俗点来说就是很会拍马屁的人。司马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了为佞幸写传的先河。就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具有开创意识的人。而在后来班固也继承了司马迁为佞幸立传的做法。 我们可以在司马迁与班固的行文中看到他们在对待佞幸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一、司马迁对佞幸的看法 在《佞幸列传》的开篇,司马迁就点出: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写道: 太史公曰: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另外,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更是明确地说明他撰写《佞幸列传》的原因: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从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对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他认为,“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的出现带有一种偶然性,强调的是机遇,这种与帝王的“遇合”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例如邓通的得宠。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史记?佞幸列传》) 汉文帝与邓通的相遇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邓通只是一个小小的“黄头郎”,有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见到汉文帝一面。但是因为文帝的一个“登天梦”,他成为文帝身边的宠臣,更加获得了铸钱权,使得“邓氏钱”遍布天下,一时间富甲一方,有道是:“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李白)《邓通城》倘若没有汉文帝的那个梦,想必邓通也没有后来的显达。 第二,“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司马迁认为佞幸的命运取决于帝王的爱憎。邓通与李延年的下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邓通在文帝在位时,十分得宠。但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不为景帝所喜。所以当景帝即位的时候,邓通的境地就变得困窘了。 太子入问病,文帝使?痈,?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史记?佞幸列传》) 邓通有什么过错,致使他“寄死人家”呢?他恃宠生娇吗?不,“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他勾结外臣获取利益吗?不,“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通俗点来说,汉文帝是邓通的“衣食父母”,生死富贵皆系于皇帝手中,而且邓通并无他能,那么他积极地去讨好皇上也是人之常情罢了。那么,他凄惨下场的原因是什么?“盗出徼外铸钱”?就我个人看来,这一点是不成立的。且不说邓通性谨,不好外交,邓氏钱布天下,但就文中的“长公主赐邓通”、“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等字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若邓通真的罪有应得,长公主为什么要帮他呢?我认为邓通有如此下场的原因也不过是不讨景帝的喜罢了。 再说那宦臣李延年,司马迁更是用“爱驰”两字直白地点出李延年失宠的根本原因。 司马迁能有此认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爱憎之时”的看法,倒像他遭受“李陵之祸”所发出的感叹。 第三,“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司马迁看到了佞幸身上的长处。可以说,司马迁的“两分法”思想比马克思的更为久远。 总体来说,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是宽容的,评价是客观的。 二、班固对佞幸的看法 班固以“汉兴,佞幸宠臣”作为《汉书?佞幸传》的开篇,与司马迁的相比,缺少了“遇合论”。由此可以看出,班固是不赞同司马迁“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的观点的。 班固在《佞幸传》的结尾,也表明了他对佞幸的看法: 赞曰: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观籍、闳、邓、韩之徒非一,而董贤之宠尤盛,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臣无二矣。然进不繇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平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故仲尼著“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此也。 另外,他在《汉书?叙传》中也点明了他创作佞幸传的原因: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从上面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班固对待佞幸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出发,将佞幸之祸提升到了国家政治利益的高度。他认为佞幸“进不繇道”,是谄媚小人,干扰了国家的正常运作,国家之所以遭逢危机,其终归原因是“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这种人,无德无能,为什么能够获取如此多的财富,残害高明的大臣,后世要以此为戒。可以说,在班固的眼中,这是一群“红颜祸水”。 三、司马迁与班固对佞幸态度不同的原因 我们再看看佞幸在《史记》和《汉书》中存在的位置,和哪一些人放在一起,就能够更加明白到,司马迁与班固在对待社会各层人士的态度,从而了解到他们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见下表) 实际上,游侠、佞幸、货殖,可是说是当时汉朝所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司马迁以一种辩证的目光看待这些群体,写出了他们生活的历史,可是看作是司马迁秉笔直书、以讥时政的一个体现。而在这些方面,班固都是与司马迁持相反意见的,他认为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呢? 这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缘故。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这时的西汉,独尊儒术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司马迁还受黄老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的经历,他更加能够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本质,用更为客观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而班固生活的年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他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儒家封建的正统思想就是他撰写《汉书》的指导思想。 我们可以从《史记?佞幸列传》、《汉书?佞幸传》看出一些端倪。 在上文对司马迁对佞幸态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对佞幸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是对帝王生活、性情的展示,使得帝王的形象更加丰满。高祖至暴抗,但也有佞幸籍孺;文帝节俭,却也为邓通一掷千金;武帝文治武功,也有韩嫣、李延年。除了高高在上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帝王的另一面。而在班固的文中,佞幸是一群小人,不学无术,祸国殃民,帝王的过错是由他们引起的,完全否定了“遇合论”。董贤为哀帝报时刻两年有余,若不是哀帝的惊鸿一瞥,或者他还会默默无闻下去,根本不会有机会演绎一出“祸国殃民”的大戏,这当中无疑又是“遇合论”的一个有力证据。中国有一个词――“红颜祸水”,把王朝的覆灭归咎于女子身上,似乎没有这些貌美女子,江山就会世代相传,但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它自身的历史原因,而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帝王将相身上去寻找原因,只用一句“红颜祸水”开脱。在我看来,班固就是封建统治的卫道士,在他看来佞幸与“红颜祸水”是有相通意义的,他们必须为王朝的衰亡“买单”。 或者这就是司马迁与班固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孙文阁.可叹的人格,可怜的人生. [2]张三夕.男色的爱与恨――评《史记?佞幸列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 [3]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何清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作文四:《我敬佩的人——司马迁》400字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着“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着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作文五:《我对司马迁的评价》700字
我对司马迁的评价
司马迁是一个历史学家,大文学家。他和他的千秋名著《史记》是个庞大的存在。耸立在中国历史和文学的道路上,没有谁能绕过去,也没有谁和谁的作品能取代。他的伟业,他空前绝后的文采,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无人取代的卓越贡献。还有作为男人的遭遇的旷世屈辱,既让人敬仰,诚服和击节,赞叹,又让人心生悲悯。 司马迁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上至汉武帝,下致平民百姓,举国上下没有人不喜爱《太史公记》,没有人不佩服司马迁的才华。 司马迁几次要死,但都有人出手相救,总也死不了。汉武帝的舅舅田 ,几次想害死司马迁,最后却给司马迁送来了最好的竹简,老妻为司马迁做了最牢的棉线。这两点就使得刘彻后来看到《武帝本纪》时怎么摔也不坏。加剧了刘彻对司马迁的愤怒。 司马迁悲,本来想用自杀来挽回他自己所剩无几的尊严,无奈,那瓶毒药被讨好皇上的太监总管吴事换成了麻药。被皇上指派杀司马迁的刘弗陵因敬仰司马迁,不忍心下手。最后是杜周握着刘弗陵的手补上一剑,才使司马迁终于死去。 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死与死是不一样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普及的最为广泛的一句名言,然而在说出这句话时,他很可能远没有我们理解的那么从容,那么坦然。因为他必须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在泰山与鸿毛之间作挣扎。在这挣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比一次更重的自我伤害的过程,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为那部像泰山那样沉重的《史记》,一次次咬紧牙关,强行嚼碎了他作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的屈辱。但文人毕竟是文人,当他完成《史记》之后,他自认为的死重如泰山,
而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却依然轻如鸿毛。因此刘彻把杀司马迁的任务留给他的孙子,有如给后人留下一件礼物。 我们必须感谢,感谢那个时代人对司马迁的宽容,对司马迁才华的敬重,才使我们看到了《史记》,知道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作文六:《我为司马迁而歌,我为《史记》而狂——我的“司马迁与《史记》研》1500字
第30卷第11期
2015年6月
JournalofWeinanNormalUniversity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Vol.30 No.11
June2015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我为司马迁而歌,我为《史记》而狂
———我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心路回忆
朱枝富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210000)
历史的车轮昼夜不停地向前飞奔,1955年出生的我,不知不觉已到了花甲之年。我觉得,我还是年轻的那种心态,还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一心想有所作为。
最近,我将自己的作品做些整理,准备印制一套《朱枝富文集》以作纪念,把15年前出版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丛书拿出来再阅读和修改,仍然感到是那么的亲切,15年前研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回想起来,仍然是那样的激动不已。
1882年秋天,我开始了司马迁与《史记》的研
找一部《史记》来阅读还是很不容易的,可谓是朝思暮想。正好我的同学到上海去走亲戚,我就托他到上海去找一找。他还真是有心,到古旧书店找到了一套顾颉刚先生点校的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这真是“瞌睡送了个枕头”!从此,我就把《史记》当作课外阅读书籍,专心致志地阅读。大学毕业时,我差不多就把《史记》读完了。临毕业时,我写了一篇《史记》阅读札记,大致是如何发扬司马迁敢于指陈时政的品行、发愤著书的精神、一心一意撰著《史记》的毅力、为伟大事业而献身的人格。可惜,这篇札记现在找不到了。
不过,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到要用足够的精力来研究《史记》,让司马迁和《史记》伴随我的一生,只是借鉴司马迁的品德和精神,来促使我发奋努力,更好地做好工作,谱写壮阔的人生。
我清楚地记得,在临毕业时,班主任要我提供一篇文章,也没有说明做什么用。我就把这篇《读〈史记〉札记》提供过去。后来才知道,是当时的中共盐城地委办公室派人来考察,挑选一些大学生过去工作。有幸的是,我被他们选中了。
1981年1月,我被分配到中共盐城地委办公
究,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展了大约15年的研究,写出了50篇论文,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25篇,然后我把这些研究论文汇集起来,加以统筹修改,编著了《司马迁政治思想通论》《司马迁经济思想通论》各40万字的专著,于1999年8月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
说起我开展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还得从我读书的时候说起。我很清楚地记得,开始接触司马迁和《史记》,是在初中读书的时候,在语文课上学习《鸿门宴》开始的。《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动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有趣,再加上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觉得天下竟有如此的美妙文章!从此,司马迁的名字和《史记》的著作在我脑海里扎根了。
渐渐地长大了,我又接触了《史记》的其他一些文章,如《李将军列传》《屈原列传》《魏公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绝妙好文,更觉得《史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中毕业回乡劳
室工作。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把我们同去的人组成一个调研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调查研究,后来市委成立政策研究室,我就在政策研究室工作。
机关的工作,一切都是那样的按部就班。尤其是我们刚刚过去,没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下班了,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感到很轻松和清闲,完全不像在学校里的那种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感到落差很大。如果是放到现在,在一些人看来这不是好事吗?还乐得清闲呢!这样的好事到哪儿去找啊!可我当时却有些惶恐。
我总觉得,我当时被分配到在同学们眼中认为是最好的地方,也是大家非常羡慕和向往的地方。
动了五年的我,考上了江苏师范学院盐城分院(现为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大学里,我更加关注和阅读《史记》。可是,在那个时候,百废待兴,要
作文七:《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三》2900字
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三
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时间:2011-04-22 12:03:0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秦始皇,司马迁,《史记》,《史记·秦本纪》,暴君,暴政
0.引言
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 秦始皇严刑峻法吗?可他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1.对“暴政”的简析
为何司马迁在史记中总是把秦始皇描绘成大恶之人呢?
秦国灭亡后,重新建立的国家便是汉朝,正是司马迁所处的朝代。司马迁受宫刑之罪被关在狱中,如若想完成史记,再不可得罪汉朝帝王。那么想发泄心中的不满谁又能够顶替汉武帝呢?恐怕能够与汉武帝匹敌的帝王只有秦始皇了。接下来,以不同的方面进行对秦始皇的解读,在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秦始皇。 。
1.1 司法上的辨析
“刑罚酷虐”:必须承认,秦朝的法律体系,刑名众多,刑罚残酷。同时,又由于各种刑罚还可以结合使用,因而刑罚更加残酷。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刑罚酷虐”的司法体系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根据当时的“刑名从商”社会习俗, 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罪名于刑罚还受到奴隶制时期的商的影响。而秦朝的严刑酷罚又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秦始皇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汲取先秦法治思想的各项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秦朝的刑法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那么是否应该将大环境中的弊端完全归结于秦始皇个人的暴虐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另外,从“法治”的实施结果来看:“繁法严刑而天下振”、“紧暴诛乱而天
下服”。可见,秦始皇的“法治”并不是一无是处。
1.2军事上的辨析
“暴兵露师”:长久以来,政论家多谴责秦始皇穷兵黩武,这是不公正的。秦始皇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统一国家,历史注定了秦始皇是一位“马上天子”。通过研读《史记》我们不难发现: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基本上是合理的。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都是正义的,属于不能不战,或势必一战,或迟早一战。由于不能不战,有关战争的负担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北伐匈奴为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暴师于外十余年”,战争负担沉重。但是,这个负担是不得不付出的。汉朝初年,每次对匈奴用兵也大体上保持三四十万的兵力。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一笔战争负担基本上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的战争,有“以战止战”之效,甚至有一劳永逸之效。它基本上解决了战争压力,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暴兵露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此外,在战国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立足的手段除了武力还有别在的吗?
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据史学家们多年来对秦始皇的研究以及通过秦始皇陵的挖掘可以证明,司马迁所记述的秦始皇掺杂了较多的个人主观色彩,他眼中的秦始皇实质是他眼中的汉武帝,亦是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抒发心中的不愤。
2.分析,评价秦始皇
纵观《史记》的文字,司马迁实际上是在拿报告文学的手法写历史,拿历史事件在写报告文学。而在写历史的时候,对其材料的掌握却远不如现在的报告文学作者。写报告文学的作者一般都要采访当事人,有的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可是司马迁显然不可能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不可能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我们在读《史记》时应当区别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不同,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其原则是: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文学描写、心里描写、形容词等。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做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史记》中评价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嬴政主张“事皆决于法”, 直到今天,法治主义也是个十分诱人的主张,以理治天下究竟错在何处,历史上以此称其为暴君实行暴政?
中国特色的法制往往需要一个铁腕人物,一个政治、军
事强人。在国人看,一个平易近人、感情丰富、慈悲为怀、懦弱无能的君王是无法在战国生存的,人们需要像秦始皇这样的一个君王实行法治,统一全国。我们有必要指出,那些秦帝国的法律古已有之,大多数并非秦始皇所始创,更何况他主张商法有度。而且这些法律后世也不是没有。只要稍事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社会里,以这种“严刑酷法”为内容的法治主义几乎是无代不知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以暴虐为天下始”的评价是站不住脚的。
3.结论
3.1结论
作为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向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君主,秦始皇的“暴政”实际上是借助暴力来完成的社会变革。由于这一系列的变革不符合原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因此,它们不可比面地被贴上了“暴政”的标签,而秦始皇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暴君”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实际上,这种“暴政”的出现,与其说是秦始皇的个人性暴虐所致,不如说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制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暴虐,时代的暴虐,制度的暴虐,秦始皇只不过是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历史使命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暴君。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应该明白,看问题须带着怀疑的眼光深入历史史实研究真伪,大作家、大文人的作品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也并非绝对真实。
3.2结束语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注 释】
①司马迁.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48.
②司马迁. 史记·高祖本纪.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37.
【参考文献】
[1]史记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作文八:《【doc】司马迁与班固眼中的佞幸》5500字
司马迁与班固眼中的佞幸
一
司马迁与班固眼中的佞幸
潘昊昕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本文对《史记?佞幸列传》与《汉书?佞幸传》进行 对比研读,从中发现司马迁与班固在对待佞幸这个社会特殊 群体评价上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班固佞幸态度不同原因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两大着作.是我们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史学材料. 从古至今,史学家们对《史记》与《汉书》的对比研究都不曾间 断.然而,大多数的对比研究都是从《史记》与《汉书》的整体出 发,分析马班异同,《史》《汉》异同.所谓见微知着,一个人的人 生观,世界观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从细节人手窥探,或许能 更为真切地了解到班马之间思想的相异之处.所以,本文选取 《史记》的《佞幸列传》与《汉书》的《佞幸传》进行对比研读. 所谓"佞",《论语?正义》引《说文》云:"佞,巧谄高材也." 也就是能够揣摩帝王心思.顺应帝王意图说话,从而获得帝王 喜爱的人,通俗点来说就是很会拍马屁的人.司马迁作为第一 个吃螃蟹的人,开创了为佞幸写传的先河.就这一点来说,他 是一个具有开创意识的人.而在后来班固也继承了司马迁为 佞幸立传的做法.
我们可以在司马迁与班固的行文中看到他们在对待佞幸 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一
,司马迁对佞幸的看法
在《佞幸列传》的开篇,司马迁就点出: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叉写道:
太史公日: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 矣.虽百世可知也.
另外,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更是明确地说 明他撰写《佞幸列传》的原因:
夫事入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 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从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对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有一 个大致的了解.第一,他认为,"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 合",佞幸的出现带有一种偶然性,强调的是机遇,这种与帝王 的"遇合"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例如邓通的得宠.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 辉煌期,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 歌》;70年代有政治合唱,如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 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
最近20年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突破,包括田青的《云南风 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易的《祖国母亲》等大量合唱作品. 三,合唱艺术中的和谐
古老的合唱艺术给我们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和谐之美.合 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歌唱艺术,和谐声音是它的外表,相 互之间的默契配合即团队精神是它的内核.它以高度的凝聚 力,天籁般美妙,空旷,质朴的和谐之音去创造美妙绝伦的艺 术境界.
合唱犹如交响乐,是一种多声部的大型声乐表演形式.规
,低声部(有时还有童声 模较大的混声合唱包括男女高,中
部),使合唱获得了比独唱,重唱,对唱等更为宽广的音区和
更为多样的音色,使音乐得以在更大的空间纵横驰骋.各个 不同的声部,各声部的不同音区的单一音色和各声部的多样 结合所带来的变化音色.形成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 童声合唱,领唱加合唱,重唱加合唱等不同的组合形式.合唱 的声音要能获得无比的和谐和丰富的表现力.源于以下几种 谐关系.
1.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关系.对演唱的个体来讲,必须很好 地注视指挥.既要细心唱好自己的声部,又要昕到其他声部;
既要照顾旋律横向关系,又要照顾和声的纵向关系:既要发挥好个人的作用,又不能突出个人的声音;既要起积极的带头作 用,又不能脱离集体;既要富于激情,又要理智冷静;既要严格 准确,又不能生硬死板,既要生动灵活,又不能失去稳定,始终 维持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2.声部与声部的和谐关系.对主调性合唱作品而言.无论 声部如何变化.都要必须始终注意突出旋律声部,严格依照作 品的艺术要求,合理控制从属声部和陪衬声部.而在复调性作 品的处理上.还应注重复调的交织与衬托,主题与答题和支声 性处理和模仿式的呼应等关系,体现出你繁我简,你静我动, 动静交替,此起彼伏的艺术特点.
3.声部与整体的和谐关系.由于各个声部在合唱艺术表 现中的作用,随着作品的逐步展开.其相互的关系也是在不断 变化的.因此在合唱过程中必须及时调整各声部间的音量关 系,并且随时保持合唱中整体的平衡.合唱中各声部的分工不 同,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一样,各个声部的音量根据该声部在合
唱中所处的声部位置来决定.它们各自均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这一角色又随着合唱音响的不断行进,随时发生变化. 对构成合唱整体的某一个声部来讲,应随时密切注意其在演 唱中的角色的变化,明确承担的任务,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 位,分清是主旋律还是副旋律,是和声基础声部还是背景式的
衬托.这是正确而清晰地展示音乐形象,创造和谐之音的关键 所在.
总之,合唱艺术是在保证合唱成员吐字清晰,声音准确, 节奏,速度,呼吸,表情等方面均衡一致的前提下,各声部高度 融于一体.充分展示声部的个性.保持声部横向与纵向的音响 效果;人与人之间,声部与声部之间,主次分明,相契相合;把握 内在情感心理和外在音乐行为,使声音的表现力与作品的内 涵保持统一来创造至善至美的和谐之音.
合唱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融合了多种声部,产生具 有表现力的恢宏气势和泛音效果.还在于在面对复杂多样的 音响因素时,积极有效地引导.协调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和谐, 是面对复杂的矛盾,戏剧冲突,妥善,艺术地处理相互复杂矛 盾以致和谐.通过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因素,在多 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使人从合唱艺术中 提炼一种向心力和前进动力.它近乎于孔子的"和而不同",但 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 "大同",追求广泛的艺术共识.正如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合唱艺术是在深厚的历史音乐文化的积淀中发展的.是 在与时代文化相协调中不断丰富,完善的艺术形式.它蕴含着 广博的哲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精 神.合唱艺术,是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的艺术,是心与心 相融,声与声共鸣,同乐相谐的艺术.欣赏者需用心去感受合 唱艺术,在合唱中感受和谐,在和谐中感受丰富,在丰富中感 受艺术,在艺术中感受愉悦,在愉悦中感受思想升华艺术. 37
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袭带后穿.觉而之 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 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史
记?佞幸列传》)
汉文帝与邓通的相遇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邓通只是一个 小小的"黄头郎",有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见到汉文帝一面.但 是因为文帝的一个"登天梦",他成为文帝身边的宠臣,更加获 得了铸钱权.使得"邓氏钱"遍布天下,一时间富甲,方.有道 是:"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李白)《邓通城》倘 若没有汉文帝的那个梦.想必邓通也没有后来的显达. 第二."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司马迁认为佞 幸的命运取决于帝王的爱憎.邓通与李延年的下场就是很好 的例子.
邓通在文帝在位时,十分得宠.但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 候,他就不为景帝所喜.所以当景帝即位的时候,邓通的境地 就变得困窘了
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喈痈,喏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 为帝噌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 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微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 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史记?佞幸列传》) 邓通有什么过错,致使他"寄死人家"呢?他恃宠生娇吗? 不,"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他勾结外臣获 取利益吗?不,"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 上而已".通俗点来说,汉文帝是邓通的"衣食父母".生死富贵 皆系于皇帝手中,而且邓通并无他能,那么他积极地去讨好皇 上也是人之常情罢了那么,他凄惨下场的原因是什么?"盗出 徽外铸钱"?就我个人看来,这一点是不成立的.且不说邓通性 谨,不好外交,邓氏钱布天下,但就文中的"长公主赐邓通", "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等字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若邓通真的 罪有应得,长公主为什么要帮他呢?我认为邓通有如此下场的 原因也不过是不讨景帝的喜罢了.
再说那宦臣李延年,司马迁更是用"爱驰"两字直白地点
出李延年失宠的根本原因
司马迁能有此认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很大关 系的,这种"爱憎之时"的看法,倒像他遭受"李陵之祸"所发出 的感叹.
第乏,"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司马迁看到了佞幸 身上的长处.可以说,司马迁的"两分法"思想比马克思的更 为久远.
总体来说,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是宽容的,评价是客观的. 二,班固对佞幸的看法
班固以"汉兴,佞幸宠臣"作为《汉书?佞幸传》的开篇,与 司马迁的相比,缺少了"遇合论".由此可以看出.班固是不赞 同司马迁"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的观点的 班固在《佞幸传》的结尾,也表明了他对佞幸的看法: 赞日: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观籍,闳, 邓,韩之徒非一,而董贤之宠尤盛,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 臣无二矣.然进不繇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 以害之者也.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平之际.国多衅 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一朝帝崩,奸臣 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 嬖.所任非仁贤.故仲尼着"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 此也.
另外,他在《汉书?叙传》中也点明了他创作佞幸传的原因: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 六十三.
从上面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班固对待佞幸是持一 种批判的态度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出发,将佞幸之祸提升到 了国家政治利益的高度.他认为佞幸"进不繇道",是谄媚小 人,干扰了国家的正常运作,国家之所以遭逢危机,其终归原 因是"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这种人,无德无能,为什么能
够获取如此多的财富,残害高明的大臣,后世要以此为成可 以说在班固的眼中.这是一群"红颜祸水"
三,司马迁与班固对佞幸态度不同的原因
我们再看看佞幸在《史记》和《汉书》中存在的位置,和哪 一
些人放在一起,就能够更加明白到.司马迁与班同在对待社 会各层人士的态度,从而了解到他们之问的最大不同之处 (见下表)
《史记》《汉书》
救人於忘,振人不赡,者有圩承家,彳丁法有制,家水臧 游侠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甲,国不专杀.矧乃齐民,作 威作惠,女Il台匡,礼法是稍!焉
.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述《游侠传》第六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H,和主颜彼何人斯
,窃此富贵!营损高色
,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佞幸明
,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备有所长
.作佞幸列传第六六卜I:
..五.
恻民食力,有兼业,大不淫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侈,细小噎乏,盖均无贫,遵l: 妨百姓,取与以时I而息财富,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货殖 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逼E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 六P九.食,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
六十一
实际上,游侠,佞幸,货殖,可是说是当时汉朝所存在的一 种社会现象,司马迁以一种辩证的目光看待这些群体,写ml『 他们生活的历史,可是看作是司马迁秉笔直书,以讥时政的一 个体现.而在这些方面.班固都是与司马迁持相反意见的,他
认为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 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 也".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呢?
这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缘故.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这时的西汉.独尊儒术的局面 还没有完全形成,司马迁还受黄老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的经 历,他更加能够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本质,用更为客观 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而班固生活的年代,儒学 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他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儒家封建的 正统思想就是他撰写《汉书》的指导思想.
我们可以从《史记?佞幸列传》,《汉书?佞幸传》看出一些 端倪.
在上文对司马迁对佞幸态度的分析中,我们_口f以知道,司 马迁对佞幸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去评 价,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是对帝王生活,性情的展示,使得 帝王的形象更加丰满.高祖至暴抗,但也有佞幸籍孺:文帝节 俭,却也为邓通一掷千金:武帝文治武功,也有韩嫣,李延年.. 除了高高在上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帝王的另一面.而在班囿 的文中.佞幸是一群小人.不学无术,祸国殃民,帝王的过错是 由他们引起的,完全否定了"遇合论".董贤为哀帝报时刻两年 有余.若不是哀帝的惊鸿一瞥,或者他还会默默无闻下去.根 本不会有机会演绎一出"祸国殃民"的大戏,这当中无疑义是 "遇合论"的一个有力证据中国有一个涮——"红颜祸水",把 王朝的覆灭归咎于女子身上.似乎没有这些貌美女子.江山就 会世代相传,但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它自身的历史原闪,而 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帝王将相身上去寻找原.只用一句"红颜 祸水"开脱.在我看来.班固就是封建统治的卫道士,在他看来 佞幸与"红颜祸水"是有相通意义的,他们必须为王朝的衰亡 "买单".
或者这就是司马迁与班固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孙文阁.可叹的人格,可怜的人生.
[2]张三夕.男色的爱与恨——评《吏记?佞幸列传》.湖北 广播电视大学,1999,(1).
[3]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何清各.陕西人民出版社,l981.
作文九:《司马迁与班固眼中循吏的不同》2800字
司马迁与班固眼中循吏的不同
顾佳蓉 施顺飞
摘 要:《史记》和《汉书》都有循吏传,但是司马迁与班固在对于官吏的选择和评价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司马迁 班固 循吏 不同
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绝唱,班固的《汉书》也有相当高的史学成就。但两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人的思想观点明显不同。本文就两人选择循吏的标准和对循吏的评价等方面作些分析。
一、循吏的标准
司马迁与班固笔下的循吏都是奉职循理,不至于严厉的官吏。但两人除却这个最基本的评价标准相同外,对循吏又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司马迁论述循吏时说:“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也就是说在法令刑罚并不完备,社会并不是安定时,官吏若能够按原理办事,不违乱纲纪,做出好榜样,百姓就能洁身自好。司马迁选择论述的循吏,均突出了他们在社会不安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做出表率的特点。从《史记?循吏列传》全篇来看,司马迁笔下的循吏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都是在天下大乱背景下的楷模式的循吏。由此可见,司马迁选择循吏,是为突出循吏因个人的品质修为而产生的政绩,而非政治统治。他在《孙叔敖传》后面说:“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显然,在司马迁看来,所谓循吏能臣就是自我表率做得极好,百姓自然效法,天下自然晏然。
班固则截然不同。他认为没有汉初天下宴然之景,那么循吏也不会出现。他在《汉书?循吏传》中说:“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班固认为,汉初安稳的统治,使得官吏得到了教化,百姓跟着接受教化。由此可以得知,班固选择循吏,是为了突出官吏背后代表的政治统治。循吏的存在,代表着统治安稳,社会安定。继此他们谈论循吏的侧重点就各不尽同了。司马迁特别突出官员以身作则而民自化的品质,强调社会分工问题。这体现在他笔下的公仪休“食菇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燔其机”。自家的蔬菜好吃了,织的布质量好了,那农民和织妇的货物就卖不掉了,作为一个领取俸禄的人,就不能和老百姓争利益。百姓和官吏都是独立的,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各业人员各有所赖。班固是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的史学家,在对待官吏和百姓的态度上,偏向于官吏引导百姓,施教导民,而不会提倡社会分工。
二、循吏的作用
《史记?循吏列传》中说:“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司马迁所述的循吏都是奉法循理的无为型人物,循吏只要奉职循理,自树典型,百姓就自会效仿。在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要将地方管理得井然有序,这就需要官吏洁身自好,以自我为榜样来教化民众。特别突出的是孙叔敖的例子。楚王下令增高马车,孙叔敖认为“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于是提出君子都乘高车,然后“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也就做到了不教而民从其化。白寿彝在《史学家评论》序中评论过司马迁在循吏列传中表现的治民思想:“施教导民,树立典型,让远近效法,依其自然加以诱劝,以使民众得其便,乐其生。”由此可见,司马迁认为法律只是一种无可奈何时的辅助手段,最有成效的方式是以自然之道治民,这种热衷于自然无为的官吏,以他们自身为榜样,供民众效法,减少了频繁使用刑罚所带来的危害,是他所欣赏赞美的。而《汉书》所描述的循吏,表现在教民、化民、富民的业绩,如“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瞻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班固笔下的官吏都是仁爱好教化,适时将皇帝的诏令颁布并且实施,积极从事教化百姓的工作。同时班固
也充分肯定了循吏在管理上的创新行为,比如文翁,“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亲自饬厉,遣诣京师,授业博士,或学律令”,作为官吏,首创学校官,以培养官吏,极具创造性。另一个循吏召信臣,则是“好为民兴利”,通过开辟水渠,建立水利设施,达到物阜民丰的效果。可见班固所列举的循吏,都是为民办实事的。他们一方面及时传递皇帝下发的诏令,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独特治理方式,为百姓谋福利。“以化民成俗为己任,积极务实,治绩斐然。”显然两人笔下对于循吏的作用评价侧重点是不同的。
三、相异的原因
司马迁与班固同样写循吏,结果却大相径庭。他们选取不同的循吏,也给予了循吏不一样的考量标准,同时看到了作为循吏的不同作用。而这些差异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所处时代的不同
司马迁的一生基本都处于汉武帝当政时期。文景之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后,西汉可以说蒸蒸日上,百姓也安乐富庶。年少登帝的汉武帝刘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司马迁看来,汉武帝时期选拔的官员,多是以强硬手段来打击豪猾,压抑贵戚、商贾。司马迁身处当世,足够了解当时官吏的威严,他认为当时的官吏过于功利化,太过于施展威严,因此缺少了先秦时期官吏对于自身品格的培养。他通过对孙叔敖、石奢、李离等先秦官吏美好品质的表现,抒发对于汉代酷吏苛刻行事的不满,可谓以古讽今。
班固一生经历了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与汉和帝四任皇帝。东汉自光武帝以来,一直维持着清静俭约的政治措施,并由明帝、章帝承袭,也可谓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有良好的学官制度可以使人才源源不断,优良的治民措施可以使百姓衣食不缺,官吏也都各司其职,百姓也都能安居乐业。所以他认为只有安稳的统治、清明的政治才能使百姓获得良好的教化,而循吏是良好教化的代表。班固没有经历汉武帝大肆兴改革的时期,没有司马迁一样对当朝统治者的诸多不满,相对于司马迁来说,班固言辞少了些激愤,多了些平和。
(二)迥异的人生经历
司马迁的童年生活都在家乡度过,不仅蕴蓄饱览故乡的名胜山川,也有机会听闻不少相关的历史故事与传闻,而这些都成为司马迁脑中积淀的素材。成年后又多方游历,不断了解民情风俗与时事政治。相比于博览群书,不断在书本中收集资料的班固来说,司马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所以他多以掌故来展现循吏的个性特征,突出官吏的自身品德。而班固则是从收集的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善于详述人物生平,追求史实,并以此折射出背后的政治。
(三)承继的思想观念
思想上司马迁与班固都是子承父志,深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颇通黄老之学,且盛赞道家学派。班固出生于儒学世家,这也造成了他们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司马谈认可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主张。因此司马迁笔下的循吏是无为而治的形象,以其自身的行动来教化百姓,抑制奸邪。班固深受儒学“仁爱”思想的影响,描写循吏大多都表现他们奉职循理,外宽内明的特点,且具有儒家的积极有为精神。
综上所述,因诸多因素导致司马迁与班固对循吏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于是就有了风格迥异的循吏传。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司马迁.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顾佳蓉,施顺飞 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 215500)
作文十:《司马迁与班固眼中循吏的不同》5600字
司马迁 与班 固眼 中循吏的不 同
。顾 佳 蓉 施 顺 飞
摘 要 : Ⅸ 史记》和 ( 《 汉 书》都有循 吏传 ,但是 司马迁与班 固在对 于官吏的选择和评价上有很大的差异 ,这是 由
多 方 面 的原 因造 成 的 。
关键词 :司马迁 班 固 循吏
不同
司马迁 的 《 史 记 》被 称 为 史 家 绝 唱 ,班 固 的 《 汉 书》 各 方 面 的差 异 ,使 得 两 人 的 思 想 观 点 明显 不 同 。 本 文 就 两 人 选 择 循 吏 的标 准 和 对 循 吏 的评 价 等 方 面 作 些 分析 。
一
和 百 姓 的态 度 上 , 偏 向于 官 吏 引 导 百姓 , 施 教 导 民 ,而 不 二 、循 吏 的作 用
也 有 相 当高 的 史 学 成 就 。 但 两 人 的 社 会 背 景 、 生 活 状 况 等 会 提 倡 社 会分 工 。
《 史记 ? 循 吏列传》 中说 : “ 奉法循 理之吏 ,不伐 功 矜 能,百姓无称 ,亦无过行 。 ”司马迁所述 的循吏都是奉
、
循 吏 的 标 准
司 马 迁 与 班 固 笔 下 的 循 吏 都 是 奉 职 循 理 , 不 至 于 严 法循理 的无 为型人物 ,循 吏只要奉职循 理, 自树典 : 型,百 厉 的 官 吏 。 但 两 人 除却 这 个 最 基 本 的 评 价 标 准 相 同外 ,对 姓 就 自会 效 仿 。 在 不 安 定 的 社 会 环 境 下 , 要 将 地 方 管 理 得
循吏又有 许多不 同的看 法 。司马迁论述循 吏时说 : “ 文武 井 然 有 序 , 这 就 需 要 官 吏 洁 身 自好 , 以 自我 为 榜 样 : 来教 化 不备 , 良民惧然身修者 ,官未 曾乱也 。”也就是说在 法令 民众。特别 突出的是孙叔 敖的例子 。楚王下令增高 马车 , 刑 罚并 不完备 ,社会 并不是安 定时 ,官吏若 能够按原 理办 孙 叔敖认 为 “ 令 数下 ,民不知所从 ,不可 ”,于是提 出君 事 ,不违 乱纲纪 ,做 出好榜样 ,百姓就 能洁身 自好 。司马 子 都 乘 高 车 , 然 后 “ 居 半 岁 , 民悉 自高 其 车 ” ,也 就 做 到
迁 选 择 论 述 的 循 吏 ,均 突 出 了他 们 在 社 会 不 安 定 的情 况 下 了不教而 民从其 化 。白寿 彝在 《 史学家 评论》序 中 , 平 论 过
仍然 能够 做出表率 的特 点 。从 《 史记 ? 循 吏列传 》全 篇来 司马迁在循 吏列传 中表现 的治 民思想 : “ 施教 导民:树立 看 ,司 马迁笔下 的循 吏都是春秋 战 国时期 的人物 ,都 是在 典型 , 让远 近效 法 ,依 其 自然 加 以诱 劝 , 以使 民众得 其 天下大 乱背景下 的楷模式 的循 吏 。由此可 见 ,司 马迁 选择 便 ,乐其 生 。”由此可 见 ,司 马迁 认为法律只是一 种无可 循吏 ,是为突 出循 吏因个人 的品质修 为而
产生 的政绩 ,而 奈 何 时 的辅 助 手 段 ,最 有 成 效 的方 式 是 以 自然 之 道 治 民 ,
非 政 治 统 治 。他 在 《 孙叔敖传 》后面说 : “ 此 不 教 而 民从 这种热衷于 自然无 为的官吏 ,以他们 自身为榜样 ,供 民众 其 化 , 近 者 视 而 效 之 ,远 者 四 面 望 而 法 之 。 ”显 然 , 在 司 效法 ,减 少 了频繁使用 刑罚所带来 的危害 ,是他所 欣赏赞
汉书 》所 描述 的循吏 ,表 现在教 民、化 民、富 马 迁 看 来 ,所 谓 循 吏 能 臣就 是 自我 表 率 做 得 极 好 , 百 姓 自 美 的。而 《 然效法,天 下 自然晏然。 民的业 绩,如 “ 太 守霸为选择 良吏,分部宣布诏 令 ,令 民 班 固则截然不 同。他认 为没有汉初天 下宴然之 景 ,那 咸知上 意。使邮亭 乡官 皆畜鸡豚 ,以瞻鳏寡贫 穷者 。然后 么循 吏也不会 出现 。他在 《 汉书 ? 循 吏传 》 中说 : “ 天下 为条教 ,置父老师 帅伍长 ,班行之 于民间 ,劝 以为善防奸 之 意 。 ”班 固 笔 下 的 官 吏 都 是 仁 爱 好 教 化 ,适 时将 皇 帝 的 晏然 ,民务稼穑 ,衣食滋殖 。至于文 、景,遂移风 易俗 。
是 时循 吏 如 河 南 守 吴 公 、蜀 守 文 翁 之 属 , 皆 谨 身 帅 先 ,居 诏 令 颁 布 并 且 实 施 , 积 极 从 事 教 化 百 姓 的 工 作 。 同 时 班 固 以廉 平 , 不 至 于 严 ,而 民 从 化 。 ”班 固 认 为 ,汉 初 安 稳 的 也充分 肯定 了循 吏在 管理上 的创 新行为 ,比如 文翁 , “ 选
统 治,使得官 吏得到 了教化 ,百姓跟着接 受教化 。 由此可 郡县 小吏开敏有 才者 亲 自饬厉 ,遣诣 京师 ,授业博: t,或 县 创造 以 得 知 ,班 固 选 择 循 吏 , 是 为 了突 出 官 吏 背 后 代 表 的 政 治 学律令”,作为官吏,首创学校官,以培养官吏 ,极: 统 治 。 循 吏 的存 在 ,代 表 着 统 治 安 稳 , 社 会 安 定 。 继 此 他 性 。另 一个 循 吏 召 信 臣 ,则 是 “ 好 为 民兴 利 ” ,通 过 开辟 水
们 谈 论 循 吏 的侧 重 点就 各 不 尽 同 了 。 司 马 迁 特 别 突 出官 员 渠 ,建 立水 利 设 施 ,达 到物 阜 民丰 的 效 果 。可 见 班 固所 列 举 以 身 作 则 而 民 自化 的 品质 , 强 调 社 会 分 工 问题 。 这 体 现 在 的循 吏 , 都 是 为 民 办 实 事 的 。 他 们 一 方 面 及 时 传 递 皇 帝 下 他 笔下的公仪休 “ 食 菇 而 美 ,拔 其 园 葵 而 弃 之 ; 见 其 家 织 发 的诏 令,另一 方面通过 自己的独特治理方式 ,为百姓谋
布 好 ,而 燔其 机 ”。 自家 的蔬菜 好 吃 了,织 的布 质 量好 福利 。 “以化 民成
俗为 己任 ,积极务实 ,治绩斐然 。”显
了 ,那 农 民和 织 妇 的货 物 就 卖 不 掉 了 , 作 为 一 个 领 取 俸 禄 然 两 人 笔下 对 于 循 吏 的作 用 评价 侧 重 点 是 不 同 的 。 的 人 , 就 不 能 和 老 百 姓 争 利 益 。 百姓 和 官 吏 都 是 独 立 的 , 各 司 其 职 。这 样 才 能 促 进 商 品 生 产 的 发 展 ,各 业 人 员 各 有
三 、 相 异 的原 因
司 马迁 与 班 固 同样 写 循 吏 , 结 果 却 大 相 径 庭 。 他 们 选
所赖 。班 固是 受正统儒 家思想影 响的史学家 ,在 对待官吏 取不 同的循 吏 ,也给 予了循吏 不一样的考量标准 ,同时看
2 01 4 .1 2
文朔
史记
汉书》中的项羽形象刻画的差别
。顾 馨誉
摘 要 : ( 《 史记》和 ( 《 汉书》是 中国历史学上 的两部鸿篇 巨著,书中都有项羽的传记 ,但两书中项羽的形象有着
明显的差别 ,而且刻画人 物的艺术手法也有较大不同,这现 象出现在两位 以实录为特点的史学家手下耐人寻味 。
关键词: 《 史记》 《 汉 书 司马 迁 班固 项羽 差 别
一
、
形象 的差 别
项 羽 已杀卿子冠 军 ,威震楚 国 ,名 闻诸侯 。
乃 遣 当 阳君 、 蒲将 军 将 卒 二 万 渡 河 ,救 钜 鹿 。 战
在 《 史 记 》 中,项 羽 的事迹 主 要在 《 项 羽 本 纪 》 和 《 高 祖 本 纪 》 里 展 现 。项 羽 并 未 称 帝 ,位 至 西 楚 霸 王 ,依 《 史记 》成例将其传记放在 “ 世 家 ”里 似 乎 更 加 合 适 。 可
是 司 马迁 把 项 羽 也 列 入 “ 本 纪 ” ,显 然 在 他 看 来 当 时项 羽
少 利 ,陈 馀复 请 兵 。项 羽 乃 悉引兵 渡 河 , 皆沈
船 ,破 釜 甑 , 烧 庐 舍 ,持 三 日粮 , 以 示 士 卒 必 死 , 无 一 还 心 。 于是 至 则 围 王 离 ,与 秦 军遇 , 九
虽非天子 ,却在实际上有着和 天子等 同的地 位和作用 ,此
中 不 难 看 出 的 是 司 马 迁 比较 客 观 的 史 学 态 度 以及 对 于 项 羽
战,绝 其 甬道 ,大破之 ,杀 苏角 ,虏王 离。涉 间
不 降楚 , 自烧 杀。 当是 时,楚兵 冠诸侯 。诸侯 军 救钜鹿 下者十余 壁 ,莫敢纵兵 及楚 击秦 ,诸将
这个 悲剧 英雄有着一定程度 的喜爱和欣 赏。如 《 史记 ?项 羽 本 纪》 中关 于 巨鹿 之 战 的描 绘 :
皆从 壁上观 。楚 战士无 不一 以 当十 ,楚兵 呼声动
到 了作 为循 吏 的 不 同作 用 。 而 这 些 差 异 的 形 成 ,有 多方 面 的名 胜 山川 ,也 有 机 会 听 闻 不 少 相 关 的 历 史 故 事 与传 闻 ,
的原因。
而 这 些 都 成 为 司 马 迁 脑 中 积
淀 的 素 材 。成 年 后 又 多 方 游 历 ,不 断 了 解 民情 风 俗 与 时 事 政 治 。 相 比于 博 览 群 书 , 不
( 一 )所 处 时代 的不 同
司 马 迁 的 一 生 基 本 都 处 于 汉 武 帝 当 政 时 期 。 文 景 之 断 在 书 本 中 收 集 资料 的 班 固 来 说 , 司 马 迁 更 加 贴 近 百 姓 生 治 ,采 取 与 民 休 息 的 政 策 后 , 西 汉 可 以 说 蒸 蒸 日上 , 百姓 活 ,所 以他 多 以 掌 故 来 展 现 循 吏 的个 性 特 征 ,突 出 官 吏 的 也 安 乐 富 庶 。 年 少 登 帝 的汉 武 帝 刘 彻 进 行 了 大 刀 阔斧 的 改 自身 品 德 。 而 班 固则 是 从 收 集 的 资料 进 行 概 括 总 结 , 善 于
( - )承继 的思 想 观念
革 。在司 马迁 看来 ,汉武 帝时期选拔 的官员,多是 以强硬 详述人物生平,追求史实 ,并以此折射出背后 的政治。
手段来打击 豪猾 ,压抑贵戚 、商贾 。司马迁 身处 当世 ,足
够 了解 当 时 官 吏 的 威 严 ,他 认 为 当 时 的 官 吏 过 于 功 利 化 ,
思 想 上 司 马 迁 与 班 固 都 是 子 承 父 志 , 深 受 父 亲 的 影
太 过 于 施 展 威 严 ,因 此 缺 少 了 先 秦 时 期 官 吏 对 于 自身 品格 响 。 司 马 迁 的 父 亲 司 马 谈 颇 通 黄 老 之 学 , 且 盛 赞 道 家 学 的 培 养 。他 通 过 对 孙 叔 敖 、石 奢 、 李 离 等 先 秦 官 吏 美 好 品 派 。班 固 出 生 于 儒 学 世 家 , 这 也 造 成 了他 们 思 想 观 念 上 的
质的表现 ,抒 发对于汉代酷 吏苛刻行事 的不满 ,可谓 以古 差 异 。 司 马 谈 认 可 无 为 而 治 的 政 治 伦 理 主 张 。 因此 司 马 迁
讽今 。
笔下 的循 吏是无为而 治的形象 ,以其 自身的行动来 教化百
班 固 一 生 经 历 了 汉 光 武 帝 、 汉 明帝 、汉 章 帝 与 汉 和 帝 姓 ,抑 制奸邪 。班 固深受儒学 “ 仁 爱”思想 的影 响,描写 四 任 皇 帝 。 东 汉 自光 武 帝 以来 , 一 直 维 持 着 清 静 俭 约 的政 循 吏 大 多 都 表 现 他 们 奉 职 循 理 ,外 宽 内 明 的 特 点 , 且 具 有 治 措 施 , 并 由 明 帝 、 章 帝 承 袭 , 也 可 谓 政 治清 明 ,社 会 稳 儒 家 的积 极 有 为精 神 。 定 , 有 良好 的 学 官 制 度 可 以使 人 才 源 源 不 断 , 优 良 的 治 民 综 上 所 述 , 因诸 多 因 素 导 致 司 马 迁 与 班 固 对 循 吏 有 着
措施可 以使百姓衣 食不缺 ,官 吏也都各司其职 ,百姓也都 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于是就有 了风格迥异 的循吏传。 能安居乐业 。所 以他认为只有 安稳的统 治、清 明的政 治才
能使 百姓 获得 良好 的教化 ,而循吏是 良好
教化的代表 。班 参考文献:
1 】 [ 东汉 】 班 固. 汉书 [ M 】 . 北 京 : 中 华 书局 , 2 0 0 7 固 没 有 经 历 汉 武 帝 大 肆 兴 改革 的 时 期 ,没 有 司 马 迁 一 样 对 [
当 朝 统 治 者 的 诸 多 不 满 ,相 对 于 司 马 迁 来 说 , 班 固言 辞 少 了些激 愤 ,多 了些 平 和 。
( 二 )迥 异 的人 生 经 历
【 2 ] 司马迁. 史记 【 M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9 7 .
司 马 迁 的 童 年 生 活 都 在 家 乡度 过 ,不 仅 蕴 蓄 饱 览 故 乡
( 顾佳蓉,施顺飞
常熟理工学院中丈 系 2 1 5 5 o o )
2 O1 4 . 1 2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司马迁眼中的女性_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