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校报文章》2000字
我心中的诗
袅袅檀香,一杯清茗,一轮明月,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着的书卷,书卷里是读不完的心。那是每一位诗人的心得体会。或清新淡雅,或豪情万丈,或悲惨凄凉,或昂扬自信。诗在我心中就像是一杯香浓的清茶。
物是人非事事休
国破家亡,丈夫离去。不得不使你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少女时代的那份闲情逸致,已被击的支离破碎,山河破碎,留下多少遗憾的你跟随着南宋统治者逃到了南方。在行至乌江镇时,面对浩浩江面,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乡愁、情愁、离愁交织一起,便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份凄惨悲切。每一句,都触到了我心灵最脆弱的地方;每一句都会让我永远铭记,记住诗,记住你。
会挽雕弓如满月
你的那份豪放,不仅写在诗里,还刻在我的心里。在仕途失意时,你对月为家人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在那“大江东去”中,我体会到了你的豪迈;在“樯橹灰飞烟灭”中,我体会到了你的气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中,我体会到了你的壮志。你让我在你的诗中得到坚持的真谛,坚持自己,坚持奋斗。你的诗在我心中流淌。
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不少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却无法掩饰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你的诗浇灌着我心灵的幼芽。
李清照,苏轼,李白,你们的诗在我的心中播下诗境的种子,让我品到了诗茶的清香,让我在心中感悟到诗的魅力。
心余秋雨
不知不觉,炎热的盛夏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凉爽的秋天。一场秋雨,洗去了最后的炎热,冲走了夏天的那些遗迹。我靠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绵绵秋雨,心中充满无限感慨。不一会儿,雨停了,人们纷纷走出了那些遮雨棚,各做各的事去了。可我的心中,秋雨依然下着。
“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这一切,都是《千年一叹》的真实写照。从希腊到约旦,从伊拉克到尼泊尔。去追随人类的文明历史。这一路上,时而安全,时而危险,时而快乐,时而悲伤。可不变的永远是那真切
的文字。一本书犹如一杯清茗,一捧盛菊,它总能滋润你的心。
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探寻那一个个文化古迹和文化现场。也许正是那《道土塔》的悲伤、《阳关雪》的离愁、《都江堰》的感叹,筑成了这部《文化苦旅》。中华大地在经历了五千载春秋后,还有多少文化的现场和文明的古迹。岁月洗去了文物的面容却洗不去那文化的精神,精神是无形的,它不会刻意印在何处,而是藏在人们的心里。
人生的长河总是多变的,有冰凉、有温暖、有刺骨、有舒适。可我们真正在这多变的长河中体会到了多少,《霜冷长河》中,正有那些对生命的感悟,或许我可以去借鉴,去欣赏。可自己的人生是要自己走的,只要你有决心,河道再陡,你也依然会流向成功的大海。
秋雨还在心中下着,那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对我心灵的浇灌,如梦初醒的我忽然明白了什么。也许是对人生的感悟。路依然漫长,秋雨依然下着,而唯有变化的,是我找到我坚定的心。
守 望
麦田恒在,守望长存
——题记
塞林格去世了,这位伟大的“守望者”将守望进行到了生命的终点。
守望理想
193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夜间课程期间,塞林格开始学习写作,并以此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经历几次拒稿后,1941年他终
于在《纽约客》发表了一篇小说《麦迪逊的小动作》。从此,塞林格便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文章的发表使塞林格信心大增。即便是在从事间谍工作之余,他也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毕生的追求,无论环境有多差,他那颗坚定的心不会动摇。直到《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他才算真正实现了理想。
守望淡泊
在发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塞林格便隐居乡间,以至于当年轻人谈起他的作品时,还以为作者入土多年。塞林格每天在自己山顶的小木屋中辛勤写作,却像晚年的果戈里那样焚烧手稿。塞林格平日深居简出,固守淡泊,化身为一个隐士。他愿把一切喧嚣都挡在窗外。,只留给自己一份宁静、一份淡泊。
守望责任
与当今的那些追求效率的高产作家相比,塞林格有的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感,更是一份作家的良知。塞林格的女儿在《追梦者》传记中披露。塞林格对于未出版的手稿有一套详细的 存档系统:红色标签标示塞林格若在完成此作前去世,就“照原样”出版;而蓝色则表示可以出版,但要先编辑。塞林格还经常扼杀精心创作的作品,因为他认为有不如意的地方,是不能交待读者的。一个这样的作家,他总会履行自己的责任,并把它看得很重。
就是这样一位作家,用他的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艰苦卓绝来守望理想、守望淡泊、守望责任。虽然他已离去,但他那守望的精神却依然长存。
作文二:《校报投稿文章 校报文章》2400字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校报文章”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的支持!
让思想引领我们前进
赵水荣
记得哲人王小平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所不愿意的天堂里,我不愿意去;在我所不愿意的地狱里,我不愿意去;在我所不愿意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我所求的,都必须是我所乐意的。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思想决定心动,心动才会有行动。所以,一个人在思想上一定不能懒惰,不思想、不学习,就会毫无新意,因循守旧就会面目可憎。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思想的更新同样不能停滞。我们说做教育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心灵远航,教育追求永无止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始终单向,我们总会发现自己无法把握的秘密还有很多,在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天地。面对新的状况,就像面对我们曾经的故乡,那是陌生的,同时又是熟悉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始终进行艰苦的跋涉。我
1
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规律、对象、目标、方式,有深刻的独到的理解和认知,必须通过学习、思考、研究,才能形成科学的明确的方向感和责任感,才能百折不挠地去践行。在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五个能力弱一些的人团结成一个集体,享受着一种思想、坚守着一种原则、打造成一种作风、齐心一致地工作,比十个各遂己愿、懒于动脑、机械行动的人要好得多。因为这五个人能认真地进行思想梳理,明确方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能使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实现工作上新的突破。
冷静看待我们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实际的分离是存在的:生本课堂推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现出轻易否定、
不能坚定坚持的浮躁;减负不能达到自觉自愿的境界,还是必须辅之以低层次的检查;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不够,往往是以简单的命令代替了思想工作;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生却对学校大到政策小到举措不理解??再加上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变动较大,年龄断层也客观存在。凡此种种,靠什么去解决,靠什么去凝聚,我想还是一个队伍的思想建设问题。我们的领导层、管理层、教师层、学生层都必须重视思想建设。我们当高举思想工作利器,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在
2
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心与心交流”的思想教育运动,以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热情高涨、分工有序、运转高效的团队,来促进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坚守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回顾这十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以规范办学、发展教师、科学提质、全面拓展的轻负优质之路。那是因为我们看到应试教育弊端的存在,十年前我们无法改变当时教育的大环境,就像人们无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享受到春天的蔬菜,我们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了一个“塑料大棚”,走出一条新路,为我校的教育注入了一份活力。现在,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实现育人模式转变,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理性回归后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场所、教师真正成为育人园丁的需要。找准自己的坐标,认清自己位置后,我们应当坚守这份信念,明确这个方向,绝不动摇,更绝不轻而易举说放弃。
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是育人为本的核心主题。什么是素质,当学生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都忘掉之后,剩余的那种东西,当
学生独处一隅没有任何强加与监视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就是素质。我们的学校教育要给学生这样的素质,就应当按教育规律办事,实施全面教育,提高全面质量:德育为
3
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上,传统的课堂,教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生总觉的时间太漫长,就如同这样的体验:舞台上,天多冷,轻纱柔缦,演戏者浑然不觉;舞台下,戏再好,棉衣裹住,看戏者也不觉热,主角最投入,配角少投入,观众不投入。我们现在进行20+X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变成参与者、表现者、课堂的主角,改变其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实现学习方式从被灌输到合作交流的转变,教师更多地表现对课堂的策划、预设和引导力,而非关注我如何讲更精彩。在备课时,以前,我们的教师是先“备教材”(研究教材)后“备学生”(研究学生),如今形势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先“备学生”,再“备教材”。为师者,应从“心”教起,促进课堂多感官学习环境形成,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同伴互动,传递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之情和关心之情。
真诚地与人沟通。人与人的区别其实就是思想的不同,而思想是可以互相理解并融合的,用彼此间的交流、分享的方式,正是人们获取思想、形成智慧的一种重要途径。回顾学校成长历程,我能深切体会到,人与人的感情中,最美好的就是同甘共苦,最应感激的却是那些探索中的真诚的交流,正是它们给了我智慧和信念。如果现在,我们的管理者能真诚把教师看作是同一团队的人,如果我们教师能发自内心地
4
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并且以真诚的态度来互相面对,那么,我们的教师就会向领导敞开心扉,学生也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敞开心扉的的教师就能形成团队工作合力,敞开
心扉的学生才能装得下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我们的教育才能奏效,学校的决策部署才能得到正确贯彻执行。
老师们,在这个世界上,走在最前列的人往往是那些拒绝尾随大众的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通向成长的大门并不是为财富,而是为心灵,最大的宝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是否应该保持更加敏锐的视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否应当具备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出更加智慧的选择呢,相信我们的老师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且我也相信,有一天,我校的教育会达到了一种自由创造的美,会拥有更光辉灿烂的明天。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5
作文三:《关于校报的几点构想》5400字
关于校报未来发展 的几点构想
关于校报未来发展的几点构想
在学校 12五规划下,如何发挥校报的作用,构建大宣传格局, 作为平面媒体的校报, 无疑成为了代表学校形象的宣传报刊, 如何让 校报发展更深入, 在对内和对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人才培养方 面如何实现宣传统战部所提出的 “培养校报学生记者拥有第二就业能 力”要求,如何让校园媒体在受众中有权威性关注度,特别提出以下 几点构想:
一、 校报对内方面 :
发行上的多渠道发展 :
在近两年的发展中, 校报发行方面已经摆脱了报纸积压在办公室 而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范畴的困境, 但是校报发行方面还需要做 几点改善,或许能够将校报的受众扩大:
(1)以勤工俭学同学为主形成校报发行部,在每个办公楼、宿舍 楼下和图书馆、食堂里放我们《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报》 LOGO ,将每一 期报纸的主要内容以 logo 海报形式进行宣传;
(2)校报在学校网页中有自己的版块,但是真正关注度并不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建立班级 QQ 群联盟,将电子版校 报发送到各班级 QQ 群以及发到各学院党总支,然后转发到学院各老 师处,可以扩大受众范围;
(3)与校广播站合作,将校报主要内容,学校主要大事通过广播
的形式在校内宣传,形成有声读物,更能够增加受众范围;
(4)通过一些链接或者其他方式,把大家引导到我们的网站,增 加网站浏览量、访问量。只要内容做好了,如果说这个渠道引导之后 到这里来,就可能以后主动的去看;比如 QQ 空间关注,校内网等等。 (5) 微缩手机报构想, 在校报发行做到一定阶段过后可以进行类 似的尝试;
内容上的品牌发展 :
(1) 我们给读者有一个平台, 建立一些类似一些读编交流 QQ 群, 或者贴吧等, 我们也可以给一些老师开专栏, 学校里都有一些风云人 物,与这些学生专门约稿开专栏;
(2)为了尽量避免闭门造车,要有一个观点碰撞,我们做一些言 论或者专题, 所选择的需要能够满足媒体受众的关注, 所以在每一期 的专题策划是, 需要准确把握选题, 让报纸内容回归到同学所关心的 内容上面;
(3)情感纽带,校报记者团需要联合各学院分团委新闻部,跟同 学们有情感的交流, 或者他们对你情感依赖, 从一般同学身上寻找素 材, 寻找报纸专题的新亮点; 同时各学院新闻部可以将自己学院内发 生的一些有意义,有思考价值的文稿选送校报记者团;
(4)是价值认同,对你的整个理念从心底里认同,才能真正到他 的内心深处。所做内容在价值方面,同学是不是认同,是不是需要, 这是导致我们影响力能否打出去的关键;
(5) 校报可以做到一些监督和舆论导向, 这种导向当然不是为了
激化矛盾, 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更民主的解决办法, 为学校学生工作建 言献策。我们是学生媒体,我们的三四版是站在学生立场的。如果一 项制度跟学生本身是不相符的, 或者有一些方面的冲突, 我们肯定希 望探求有什么解决之道, 同时辐射范围可以集中到监督学校后勤, 食 堂等,揭露一些不良现象, 引起各方关注,才能真正的有利于学校和 学生群体。
二、校报对外方面 :
(1) 最重要的是以学校宣传统战部的名义让校报记者团加入全国 高校媒体联盟,在川内已经有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华大学 西 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电子 科技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等大学相继加入成为校媒联盟的理事单位; (2)加入校媒联盟的意义:
首先 ,有利于拓展校报办报思路,可以借鉴全国各个大学办报思 路,为校报的更成功创办打造品牌投石问路;
其次 ,随时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拓宽校报记者团办报思路,拓 宽视野, 更有利于校报记者团乃至各学院分团委新闻部学生记者素质 提高;
再次 ,加入校媒网,学校学生记者能够与全国各高校学生记者进 行竞争交流,在参加高校联盟活动的同时,真正得到提高,而不至于 闭门造车, 最终有利于学校宣传统战部提出的 “培养学生记者第二就 业能力” ;
最后 ,加入全国校媒联盟,在遇到类似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
等国家级以上活动的时候, 面向全国应招大学生记者的时候, 学校学 生记者能够积极参与, 能够走出学校, 真正实现学生记者综合素质的 全面提升, 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从而促进校报全面深入 的发展。
三、 校报内部问题及解决对策 (详见附件一 )
校报记者团 王腾
2011/2/15 附:附件一: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 2010年度工作总结
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 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经过一年各位同仁的共同努 力,在摸索中前进,尽管前路充满变数,充满荆棘坎坷,在没有经验 可借鉴的情况下有过很多的挫折, 但总的来说还是收获了很多。 现将 2010年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工作成果 :
1、 在 2010年 3月,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进行了第二 次换届,在针对前一届的基础之上,率先采取措施,对 09级四个 学院进行紧急招新工作,在近 50人中甄选出 22人进入校报记者 团;
2、 在 2010年 4月,依照航空港校报记者团分部门情况, 将龙泉校区校报记者团进行部门化管理建设,建立了采编部、摄 影部、企宣部、组织部;同时在特殊时期单设团长助理开展工作; 3、 在 2010年 4月, 迅速整理建立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 《写 作稿件量化制度》 《会议考勤制度》 《奖惩制度》 《培训制度》 《关 于增进校报记者团内部凝聚力的生日登记管理制度》等,为校报 记者团(龙泉)校区正常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4、 从 2010年 3月开始,招新结束之后,立即对新进干事 进行写稿及摄影培训:
培训流程为 :
(1)从团长到各部门部长先将自身工作经验与新干事进行交流 培训;
(2)在各类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活动或者讲座中通过活动现场 的讲解以及稿件的共同修改,提升新干事实际摄影写稿能力; (3) 推荐 《国家地理》 《环球时报》 《凤凰周刊》 《人物周刊》 《 vista 看天下》 《南方周末》 等 20余种期刊杂志要求从团长到干事每天坚持 选择不同的五种进行查看,研究网络新闻与报刊杂志新闻及人物专 访、团队专访等写作方式的具体操作;
(4)在暑假放假前一周,要求从团长到新干事,每人借阅 5-6本新闻写作、 PS 技巧、单反相机使用教程等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并 交 2000字心得报告;同时假期要求交 5份摄影作品与新闻稿件,以 此锻炼新干事实际写作摄影能力;
(5)邀请更高层次老师如:吴晓昭副部长、李忠伟老师等为记 者团做更专业培训;
(6) 将新干事稿件交各部门部长进行 TED 思想碰撞式交流, 在 增强部长本身能力同时, 为新干事提供更加行之有效地修改方案和策 略;
(7)新干事与各学院分团委新闻部进行经验交流,借鉴长处, 使自己的写稿更加规范;
(8)不对新干事的写作思路进行限制,拓宽渠道,让新干事在 写稿上能够在深厚的积淀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写作思维和方式, 从而 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拍摄出高质量的图片;
5、 在 2010年 5月, 进行了一次航空港校区与龙泉校区校报记者 团联合会议, 同时进行了第一次联谊交流, 增进了两校区校报记者团 之间的了解;
6、在 2010年 6月,进行了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定期总结, 并于会议上强调,严禁校报记者团任何成员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 受到学院通报批评的人员即时从校报记者团中进行清退; 采取末位淘 汰制,在暑假最终留下最优秀 12个新干事;
7、 在 2010年 7月, 校报记者团 (龙泉) 校区组织接待了参加 “人 口普查万里行” 的 cctv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成都商报 龙泉电视 台等国内、 省内媒体, 在此过程中锻炼包括新干事在内的人员组织能 力;
8、在 2010年 8月份,对新干事和部长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为后面评优做准备; 各部门假期对部门工作进行总结; 同时对下一学 期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确定; 同时各部门成员积极参加三下乡和人口 普查万里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身能力;
9、在 2010年 9月,进行新生接待工作全程采访;同时与学生工 作处进行合作, 全程采访新生军训方阵, 学生工作处展出的绝大多数 图片均为校报记者团摄影部干事拍摄, 其中方婧之所拍摄照片受到敬 书记表扬;随同校党委副书记敬枫蓉走访新生方阵;
10、 9月底 -10月初, 校报记者团进行新一轮招新, 在参选的 150多人中遴选出 28人留下,目前新干事培训工作还在进行中;同时对 部门部长副部长进行了更替;
11、 11月份 -12月份对校报记者团章程进行修订,校报记者团各 种制度两校区进行合并,采用同一套评审方案;
12、 11月底组织了“宣传统战部对龙泉校区新闻写作培训”活 动,同时进行了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学期总结大会;
13、 12月底 -2011年 1月初,进行校报记者团年度评优;
14、从第二届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换届以来,龙泉校区在 4月份开始的校报稿件中积极参与, 上稿量得到稳步提升; 同时校报记 者团(龙泉校区)言论类文稿、时事评论类文稿也有小突破,副刊文 稿上稿量也在稳步提高;同时在《成新青年》及各学院院报中校报记 者团(龙泉)校区成员逐步成为投稿主力军;
15、根据 10月份吴晓昭老师和李忠伟老师关于校报改革要求, 针对第三版和第四版的改革要求,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积极进行 了培训调整,在言论类稿件的撰写和 500-600字左右的“豆腐块”亮 点文稿的写作方面加大培训力度,目前还在逐步进行中;
16、根据新修订的校报章程,规范了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工作流 程:调查(团内四部门分工)——策划(企宣部)——修改(团内讨 论) ——分配工作 (采编部) ——分配工作 (摄影部 ) ——交稿审核 (各 部门负责人)——发还修改——最终审核 (团长 ) ;
17、 针对校报发放不及时的情况, 在宣传统战部领导和老师的支 持下, 招聘八名勤工助学同学作为发报纸队伍; 形成了以副团长为首, 各部门副部长所形成的审核队伍 ;
18、为增强内部凝聚力,校报记者团进行过团内内部自省会议,
会议中副部长级别以上干部将自己心里对团内人员的不满、 将自己的 疑惑等做公开的讨论和澄清,增进了内部团结;同时以聚餐、唱歌、 野炊等活动,增进内部团结。
二、工作不足:
1、校报记者团内部凝聚力不足,感情基础单薄,这在两校区联 谊以及两边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尽管校报记者团 (龙泉 ) 校 区,采取了各种方式力图增加内部凝聚力,增进感情基础,但是由于 没有统一的工作环境, 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导致所采取的措施成效 不明显;
2、在校报培训制度建立之后,尽管各部门制度,各部门职责规 范化,但是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还有待提高;
3、履新的副团长、各部门部长、副部长,角色没有及时转换或 转换速度缓慢,导致 2010年下半年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工作进 度异常缓慢, 稿件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以采访文化艺术学院获奖团队 问题最大) ;
4、由于招新考虑不足,以及中途有相关学院校报成员退出,造 成了文化艺术学院人员较多, 其它三个学院人员较少这样一种不平衡 态势, 而且逐渐呈现小团体主义的端倪 (在采访文化艺术学院获奖团 队稿件质量问题出现之后表现尤为突出) ;
5、 在培养新任接班人的过程中, 所培养对象适应能力还比较慢, 难以独当一面;其中选定培养对象
6、 校报记者团两校区交流太少, 不利于校报记者团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对策
1、两校区组织部积极合作,策划组织更多利于两校区校报记者 团发展的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增强感情基础,凝聚内部凝聚 力;
2、在龙泉校区设立固定的校报记者团办公室,以利于校报记者 团在龙泉校区稳定健康发展;
3、 针对实现校报记者团内部平衡以及考虑到各学院之间的平衡, 对于团长人选,提以下建议:
(1)校报记者团是一个技术性部门,所以要求团长在写稿和摄 影上都要比较突出;
(2)有自己独立的行事思维和能力,宽阔的眼界;
(3)强烈的责任感,重大局,对团内人员能够有亲和力,处事 果断,为人公正无私;
(4)在出现某一学院人数过多的情况下,为防止小团体主义难 控制,团长人选宜在除开该学院之外的各学院遴选;
(5)原则上,前任团长不论在哪个学院,在选择后任团长的时 候, 要除开前任团长所在学院优先考虑其他学院优秀人才在当中进行 遴选; 这样有利于各学院平衡, 各学院也可以借助校报平台提升本学 院新闻宣传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6)原则上为了校报记者团能够承接有序,不允许团长连任两 届,以免出现人才青黄不接,断层严重,也是变相的剥夺学弟学妹的 锻炼权利;
(7)前任团长原则上需在校报记者团负责任的将新任团长培养 到能都独当一面,并继续进行工作监督,提供建议,视情况呆到大四 毕业。
四、工作展望
2011年已经到来,校报记者团(龙泉)校区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在未来的一年里, 我们将继续在宣传统战部领导和老师关于校报改革 的要求下,努力地增加校报的可读性,稿件的质量,使校报更贴近同 学们的生活实际,使校报成为一份高含金量的报纸。
校报记者团 (龙泉) 校区 王腾
2011/1/6
作文四:《校报精美文章 校报发表文章》2500字
误入桃花源
眼下出现两条路,一条漫漫无期却指日可待,一条横亘当前而扑朔迷离。稍作犹豫,我选择了后者。
我因长江而来,喝着长江水,咀嚼不一样的味道。我为南国雪而来,飞雪轻飘,见证那一刻的悲壮。我为缠绵雨而来,走进雨巷,渴盼遇到一位结着愁怨的丁香一般的姑娘。
拨开雨雾,又经长途跋涉,几十里风光便尽收眼底。玲珑树木,青黄交接,如小家碧玉,密麻分布。地势越来越低,眼界也随之缩减,心却轻浮而上。 阳光普罗大地,这个地方叫做“阳光”。
我漫步于树间小道,没有轻罗小扇,却也闲庭信步;没有笔墨纸砚,却想跟诗人较量;没有翻译随行,却要和鸟儿斗嘴。
阳光大道大气显摆,直逼活动中心。我们的鸟巢盘踞在这
1
里,等待更多的人出入聚散,这里没有太多的运
动,却也无处不在运动。飞腾的心在这里孕育,频繁的摩擦不断被磨合,稚嫩的笑脸逐渐地成熟。运动磨练着意志,释放着潜在的梦想。
食堂不乏美味,不分酸甜辣咸,不分东西南北,却也满足不了我们饥渴的肚子。暂时无碍,只要营养丰富,我们便会努力成长。门口分明刻着一幅对联:撑大肚皮吃饭,放开眼界读书。横批:独品~
三栋后面,断桥之上,看到了许仙和白娘子,千年的等待使他们依依不舍,心心相惜。于千万人之中遇见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
桥旁是小罗布泊,美丽的沼泽风光:肥水美草,芦苇飘荡,鱼群嬉闹,鸭子捕食,蟾蜍齐鸣。地质学家或许会沉思——西北的罗布泊怎么就消失了呢,莫非
它真的移居汤逊湖畔,徘徊在桃花源中乐此不疲,一些飞禽在小罗布泊里潇洒不羁,它们知道游玩之乐而不晓得学子的乐趣。
罗布泊上有个桃花岛,岛虽小,气度不凡。它是这里的唯一,使我们频生
挂念。可惜缺一个船,否则必定驾着轻舟,荡漾而去。现在桃花主人不在,何不反客为主,蜻蜓点水,我们从中穿过
2
吧。
未名湖通过断桥与罗布泊相接,湖里空空的倒也开阔,肥鱼野鸭,不斗不成趣。有谁看到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散步,有谁看到朱光潜晨练时经过未名湖,有谁看到被搀扶着的季羡林在静静地欣赏湖边春色,
图书馆像一本打开的书卷横卧大地,书墨芳香四处飘散,学子们钻进这书卷,享受着精神食粮,如沐春风。所谓萤火之光,其亮不远,书卷使学子们拓宽了视野,陶冶着性情,延伸着无尽的遐想,增加了精神富力。从那些浮光掠影的表象,我们看到了更深刻的内核,腹有诗书,自然洞悉江山万里~
圆形舞池上方竖着许愿墙,干脆许个愿吧:保佑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情人坡依旧神采奕奕,情人搭肩,朋友谈心。这里反而成为一种寄托,身心放松的地方,也因此它的一点动静都将牵动我们的神经。
方圆几里属后街,这是我们的南京路。几条大街一起坐镇,接管商品流通,繁华雏形规模初具。虽然难比江汉路和光谷步行街,但这条山寨南京路正通过一步步的建设走上正轨。大势所趋,相信不久这里必定繁华一片。
园里生机四溢,万物泛起一丝躁动,那是成长的欲望,岁月的留痕。听~是谁在唱歌,用音符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境;看~是谁在仰望,用虔诚和坚定守候着未来。
3
踏在裂开的青石板上,感受着历史的积淀。承载了无数学子的脚步,它终于承受不住那些厚重,帮别人脚踏实地后,也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升华。退居二线,于是一道风景留下。我们尽情地赏心悦目,同时也要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
路在何方,我依然闲庭信步~边喝着长江水,边吃着武昌鱼,再撑一把伞。归去,和这个园子一起悲哀,一起欢笑~
广告072 仝荣贵
校车的哲学
我们的阳光校区清幽、僻静,而且阳光味儿十足,成长的痕迹初显端倪,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开始和南湖校区分流蓄水,各育幽兰的时候,两个校区的交流也成必然之势,这时,我们可爱的校车便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光荣的使命。
每天一大早,都会看到校车熟悉而高大的身影,一辆接一辆,将时间的断层连接、沟通并弥合,构成一座永不停息的桥梁,接洽着大众的心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校车或许受过严格的军训,从来不会玩忽职守,从来不敢有一丝懈怠~于是,它成为了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师生心底的那一
4
份份舒坦与欣慰~
各校友从四面聚集而来,合归为一列。由前至后,一条长龙直线排开,空当接龙式地,不断地充盈着自身的规模,也考验着校车的能力。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民族,同乘一辆车,不也是一种缘分吗,好,有事没事,我们常联系~
等车的人姿态各异地展现着自我。那着装,那神情,那动作??构成一幅奇特的“人文景观”。看~拎包的学姐,潜意识中换了下姿势,将包拎得更紧、更舒适,以备稍后的战略转移;几对情侣前前后后紧紧地跟着,互相打着趣,使这边充满了欢声笑语;轻装上阵的同学静静地站着,深陷沉思,似乎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大计;有一位男生在遥望远处的天空,大概是梦想着自由飞翔吧??
等待的时刻像是一种煎熬,挺过去了,收获便会接踵而至。不屑于等待的人,或许很难体验到校车到来时的兴奋与欣慰。
校车从不违背自己的做事原则,它最懂得时间的概念,从不拿时间开玩笑,严谨是它的一贯作风~
如果不是与校车的发车点相差太多,坐校车会是一种十分划算的选择。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蓄势待发。时间的命令
5
一旦下达,校车便毫不迟疑地踏上新的征程,更不会在中途逗留一分一秒。
或许自己过于迫不及待了,少数人总是抱怨校车不会提前到达,我想,那是他们不懂校车的哲学。校车是在为大众服务,在征途的那一头,也会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要赶上这辆车。为了尽可能服务更多的师生,校车只能准时发车,而在中途加大马力了~
远远地,校车来了,载回一大批圆梦者,他们似乎在呼唤:到家了~也载回一车希望,满满的,鼓鼓的。圆梦者欢呼雀跃但井然有序地下车,追梦者秩序井然而满怀希望地登车。热情的司机安排好一切后,开始自己新的使命。
校车装载着许多学生的梦想,奔向了新的征程。相信他们一定会满载而归~
广告072 仝(tong)荣贵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6
作文五:《熊农山校报文章》15600字
童稚“留学生”耄耋老歌手
———两次去日本的观感
熊农山 2009.6.14
七十多年前我曾经侨居日本东京多年,在小学里当了两年童稚“留学生”。2008年9月 我们夫妻二人参加“中国浙江省民间音乐访日团”去日本旅游,我还以耄耋老歌手身 份在东京市和静冈县两度登台唱歌,当了一回民间文化使者。
对童稚“留学生”生活的若干回忆
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列强竞相吸引中国人去留学,如英、美利用庚子赔款设立 奖学金。日本则另辟蹊径———凡是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一律免签证上岸,其它国 家留学生则不行。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仅东京一地就有5000人左右。1933年我4岁半时,母亲带我离开北平,经塘沽港坐船到日本神户登岸。早一年已到日本的父亲 把我们接到东京。经过几个月,我就能用日语跟小朋友一道玩耍了。
父亲留学于东京帝国大学,母亲则考入位于仙台市的东北帝国大学。起先,我随父亲 居住在东京市神田区一间华侨公寓里,读华侨小学,学中文。之后,搬家到中央区九 段下,重新考入日本小学。九段下是一条斜坡,坡顶便是靖国神社,附近不远是皇宫 外二重桥。最后,又搬家到中野区,转学读二年级。1937年,眼看日本侵华战争迫在 眉睫,大批留学生回国,否则将沦为“敌国侨民”受到限制与迫害。5月间,我们从横 滨港登加拿大籍邮轮“俄罗斯皇后号”(排水量45000吨,当时排名全球第二),穿越 太平洋回到上海。
七十多年前,东京的市政设施已全面实现现代化: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厨房里全部用 煤气,;公共交通立体三层,即地面有电车、公共汽车、出租小轿车,地下有地下铁道 ,悬空还有高架铁道。
地下铁和高架铁有无人售票机售票,旁边还有自动售货机卖饮料、糖果。记得花七钱 (相当于0.07日元)买一张票就可以坐到底站。
在日本小学里当然学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及日语汉字。除了训练认字,还专门开设 说话课、写毛笔字课。体育课除了体操、跑步,还专门教小学生摔跤。一所小学往往 有一千多学生,校长、教员大多是大学毕业。他们背地里称我“支那人”,当着我的 面则客气一点称“中国人”。我在班上成绩不差,作业屡次登墙展示,用日语讲故事 一点也听不出我是外国人。同学中有一位青木君,是木匠的儿子,对我格外友好,至 今难忘。不过有一件事令我感到难堪:
日本小学大门里有一间小房子,里面挂着裕仁天皇和皇后的大照片。小学生每天早上 进校门时都要先向天皇照片鞠躬才能进校。我这个童稚“留学生”也不能例外。
日本人饮食上有许多特别的习惯,他们特别爱吃糖,那时糖特别多而且便宜,因为台湾 是殖民地,大量低价糖运往日本。小朋友去理发,都可以免费吃糖,使你安静不动。 爱吃糖因而牙齿不好,一次小学里普查牙齿,一千多师生里据说只有不到一百人好的,
其余全有蛀齿。可是,他们吃粥要放盐,说不放盐的粥吃了要吐出来!
银座是当时东京最繁华的地段,有最宽的马路、最高的楼房、最昂贵的商场、最豪华 的剧院。到商场去买东西就乘电动扶梯上下,洗手间洗完手就用烘手机烘干。这些在 当时的中国似乎还没有。有一次去听流亡的白俄“男低音之王”夏里亚宾的独唱音乐 会,一首《伏尔加船夫曲》至今难忘。这也是我爱好音乐的契机之一。
日本是一个由警察牢牢控制的国家。对于中国留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脚穿长 靴、腰佩长刀的警察登门盘查。他们不但口头上再三盘问,甚至还翻阅书籍报刊,完 全不尊重你的人权。
在我们回国前一年多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者急于挑起侵华战争。小学里放“满州事 件”的电影,丑化中国军民;东京街头时时走过一队队军人,耀武扬威;妇女手拿“ 千人缝”请过往行人在日本国旗上缝上一针,送给出征战士保佑平安。中国发生“西 安事变”,东京满城分送号外,欣喜若狂;事变和平解决后,东京凄风冷雨中黯然神 伤———他们原指望张学良能杀掉**使中国大乱,不战而降。
随浙江省民间音乐团访日活动与感受
2008年9月13日由浙大老年学院音乐教师周燕枫女士领队的民间音乐访日团一行59人从萧山国际机场乘全日本航空公司班机直飞日本东京。
14日,周燕枫与我在一位女翻译陪同下驱车去新宿区东京厚生年金会馆(厚生意为卫 生)参加“第24回日本民间音乐祭”,各登**唱一曲。经日本全国各都、道、府、 县层层选拔上来的民间歌手,每年在首都决赛一次,称“民间音乐祭”。每人报名费2 0000日元,限时2分钟。邀请的外国选手免收报名费。那天参赛的歌手有200多名,分 年龄段从上午8时20分一直唱到晚上7时许。每位参赛选手都获得一份由日本民间音乐 协会会长颁发的“奖励赏”。另外,还有一部份获赠其它奖状,最高等为文部大臣奖 、厚生大臣奖、总理大臣奖。周燕枫女士唱的是印度歌曲《天竺少女》,彩装轻舞, 效果极佳,另获一份奖品。以虚龄八十之身,我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唱完我下 台坐到观众席时,旁边一位女士问我话,我只得用英语问她改说英语可以吗?她马上 用英语说:“Youhaveanicevoice。”(你唱得不错)另外听坐在台下的翻译说她旁边 两位观众在议论我:“他唱得好啊,不知叫什么名字?真想认识一下。”我代表中国 浙江的人民在日本首都舞台上唱歌,能得到观众的赞许,不给中国人丢脸,这就满足 了。
15日,全团坐两辆大客车先去位于富士山麓的山梨县忍野八海。可惜云雾重重,未能 一睹富士山峰的美容。“八海”就是富士山上流下的溪水形成八个小小的池子而已。 接着去一个睡火山山口“大涌谷”,那里终年有硫磺蒸汽从火山口冒出。当地人把煮 熟的鸡蛋用硫磺汽薰一下,蛋壳变黑称“黑玉子”,不免品尝一下。傍晚,赶到静冈 县藤枝市。
静冈县与浙江省有友好省县关系。静冈县歌谣联盟在藤枝市专门组织了一场“日中友 好歌会”,与我们浙江民间音乐访日团同台联欢演出。日方主持人是佐藤夫人,一袭 银白和服;中主主持人是我,由翻译交叉转译。我们演出了9个节目,日方演出十多个
节目。最后,我们邀请了几位日方演员到台上,一起用日语演唱日本名曲《北国之春 》,气氛十分友好热烈。
当晚又赶到滨名湖畔的皇冠温泉休假酒店,洗温泉浴,穿日式和服,在塌塌米上进标 准的日式料理。每人身前一大木盘,里面装着五色六味的食品———五色者红、黄、 绿、白、黑;六味者酸、甜、苦、辣、咸、淡。为体验日本生活,当夜无床,一律睡 在塌塌米上。
16日,坐车到日本故都京都市,先游览郊区清水寺,巧遇玩龙灯队伍,与我国大同小 异。进入市区从“御所”(即古皇宫)边走过。御所的围墙高不足半米,成人一抬脚 就可跨过,毫无防御能力可言。为什么?导游介绍说日本的天皇仅仅是精神领袖,很 少掌握实权,所以也不大有人会去侵犯他。那么,实权在谁手上呢?在明治维新前七 八百年间,国家大权都在幕府大将军手上。果然,下午驱车到大阪参观大将军府—— —“大阪城”时就明白了。大阪城深沟高垒,墙高十米有余,沟宽近二十米。平日里 厚重大门紧闭,仅开出一个一米多高,宽容一人的小门。外面人进大将军府必得低头 弯腰进小门。上身一进去,立刻被抓住两臂,缴掉刀具才能双脚进门,直起身子。这 就是大将军的威风!
17日上午,从大阪直飞杭州。
这次访日有几点印象特别深。
一是在日本就象到了中国的中、小城镇。日本人如不开口说话,外貌上同中国人简直 没什么两样,此其一;街道、房屋也没多少大的区别,而招牌上大量的汉字,更觉着 象在国内。不过,街道狭窄,连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主干道几乎全是4车道,高速公 路也只有4车道。市内大街除中间4车道外,没有慢车道,少量自行车只好穿行于人行 道上。象京都市、藤枝市,街道就更狭小了,房屋也更低矮了。前面讲到东京市银座 ,童稚时的印象是“好宽的马路、好高的洋楼啊!”七十多年后走过银座、新宿的大 街竟觉得“好窄的马路,楼房也不觉高”。所以说象走到中国的中小城镇一样。为什 么?因为日本领土狭小、人口众多,惜地如金啊!目前日本37.78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居 住着12733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340人。人口密度大,而土地和房屋是私有制,很 难征收拆迁。怎么办?主要用两个办法解决:其一:向地下深挖。据说今天的东京地 下已深挖7层,有地下交通、地下仓库、地下商场等等。其二:地下挖出的土拿去填海 造地。象东京成田机场、羽田机场,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都是填海而成。否则大量征 购农民私有土地根本不可能。
二是日本人的“抠门”。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30000美元(中国是2 300多美元,浙江接近10000美元)。可是他们过日子比我们“抠门”多了。我们民间 音乐访日团在东京住在涩谷区赤坂阳光大酒店,双人间的洗手间小到只能容一个人, 浴缸窄小得身子左右两边都碰到缸沿。人坐在便桶上,膝盖会碰到门板。洗漱用水可 以直接饮用,而冲便桶的水是处理过的二次用水,卫生纸也是经软化处理过的再生纸 ,直接投入便桶冲走,不会堵塞。我们在东京、大阪逛商场、商店,货架上密密麻麻 ,一点空隙都没有,把空间有效利用做到极至。从东京坐汽车到大阪,沿途看见一些 路灯上罩着太阳能光电板;沿海则有不少风力发电机组。这种千方百计爱惜水、电资 源的做法,是值得我们仿效的。
三是自由世界不大“自由”。在飞机场排队办手续时我们的队伍里有个别人大呼小叫 ,前后穿插;飞机飞临东京上空即将降落时有人在机舱里走动、摄影,而同乘一个航 班的日本乘客却没有这些“自由”。晚上九点多钟,东京街上的车子已不多。红灯亮 起,虽说穿红灯走一二十步就到路对面,可没有一个行人“自由”冲红灯。到商场买 东西,全都明码标价,买卖双方绝没有任意讨价还价的“自由”。同一厂商同一品牌 的商品,全国统一一个价。
四是电视里没有北京残奥会的画面。宾馆房间里的电视有六七个免费频道,虽然听不 懂,却也大致能猜出一些,因为有带日语汉字或英文的说明词。我们在日本那几天, 北京正在举行残疾人奥运会,可是一次画面也没看到。问日本导游,说29届奥运会时 基本也不播放画面。为什么?他们沉默以对。
查查历史:1937年日军全面侵入中国时,虽说日本人口只有七、八千万,但两国工业 化的实力非常悬殊。那一年日本生产了9500辆汽车、1580架飞机、330辆坦克、744门 大口径炮、5万多吨战舰,而中国全是零记录!1945年战败至今,日本的政治家只拜倒 在美国人面前,而对中国一直没有十分真诚地认输道歉。日本人是工作狂,也很讲礼 貌,可是他们对中国人究竟怎么想,不易捉摸。我在东京舞台上唱“长江、黄河”, 可能引起了7位日本中老年评委的不快吧?
求是园中怀旧
熊农山 2008.12.28末届入学新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季我毕业于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到东南江浙沪一 带报考大学。那时大学招生分5批进行,从7月初一直考到8月中旬。第一批招生的是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公认的一流名校;第二批是中央大学等;第三批有复 旦大学等;第四批是前三批的补招生;第五批是浙江医专等专科学校,无形中形成梯 次。考生可以从第一批顺序考下去,多次参加,也可能多次录取。每批次每个学校都 有少量备取生,准备递补正取名额的空缺。当时浙大对本校教职员工子女有一条优惠 政策:可以不经过入学考试直接注册为
末届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生
事有凑巧,1952年夏季我们毕业时,又成为获得浙江大学文凭的末届农学院毕业 生。怎么回事呢?
1952年为学习苏联经验进行了全国性高等院校大调整。在政务院高等教育部具体领导 下,全国高校体制作了重大改变,其核心内容有:
1、只有由文科、理科、法学科等组成的综合大学才能称作大学。如调整后的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2、所有实用性的工科、农科、医科等只能称为学院。如调整后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 石油学院、南京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大连工学院、浙江农学院、浙江医学院等。
当时浙江大学有九十多位教授被调出。除调往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等院校外,农科的归入浙江农学院、医科的归入浙江医学院、文科理科归入浙江师范
学院,剩下的只有工科及少量文理科基础教师。东方剑桥被
按当时的政策,清华只有工科应改称学院,浙大只有工科也应改称学院。但是,高教 部总算网开一面,给予这两所名校特殊待遇,仍保持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名称。
另外,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及同济大学似乎也没改为学院,是否也属于特殊待遇不详 。
从我这两次
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当年,浙江大学只有两个校区:校本部在庆春门里,正门开在大学路上,聚集着 行政中心和文、理、法、师范、工、医等六所学院;农学院则在庆春门外华家池畔, 即现在的浙大华家池校区。我们那一年农学院新生都安排住在校本部,便于基础课的 教学。国文和英文由文学院教师授课;数学、化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由理学 院教师授课;经济学由法学院教师讲;做实验全在理学院大楼里做。一般独立学院的 基础课部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很难,这正是综合大学的重要优势之一。
另外一个优势是院系多,学科齐全,各种各样的学术演讲多,都可自由听讲,开扩眼 界。我记得听过的非农科类演讲主要有:
陈建功教授介绍世界数学名题
法学院严仁赓教授讲
懂他那一口浓重的绍兴话。严先生讲
王琎教授讲
1949年8月,正当我们这些学生命科学的师生开始忙着读苏联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时, 谈家桢教授在健身房演讲了世界遗传科学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对核糖核酸(RNA)及脱 氧核糖核酸(DNA)研究的最新动态,指出在遗传学上可能的前景。要知道,英国科学 家Click与Watson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是四年之后才发表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当 时浙大生物系在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上是紧跟世界尖端水平的,值得自豪。但是,另 一方面,由于米丘林李森科学说根本否认遗传物质的存在,说什么
我个人感到惭愧的是大学毕业后到中等农业学校去教
嫁接产生了无性杂种吗?
米丘林李森科学说里有一个重要论断:果树不同品种间通过嫁接手段可产生杂种。
1950-1951年间,浙大农艺学系教授丁振麟指导助手汪丽泉老师、学生叶彦复做了一个 月光花嫁接甘薯的实验。月光花和甘薯同属旋花科,但茎叶花等地上部份比甘薯大不 少,光合面积大。甘薯品种是
左右,达到2000克就算大的。经与月光花嫁接后,由于地上营养面积大,地下薯块也 明显增重,大致增加一倍左右,最大的一个达到5000克以上。这下可轰动了,拿到浙 江省农业展览会上展出成为突出
现在,我们浙大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综合大学的优势愈益凸显,上下齐心,师生合力 ,相信一定能继承发扬东方剑桥、国内一流的光荣传统。戳力进取,力争跻身世界知 名大学的行列!
建 国 前 后
———求是园中怀旧之二
熊农山 2009.9.18
黎明前的风雨
1948年末到1949年初,国民党溃败之势已定,除了加紧搬运大量黄金、白银以及 故宫博物院和南京中央博物院的贵重文物去台湾以外,又布置全国几所知名大学迁往 台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的校长都已去了台湾,浙江大学也在被勒令迁 出之列。为了保住学校迎接解放,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1949年1月间成立了“浙江 大学学生应变会”,主席刘景善(数学)、副主席张申(农经)。首先组织了一次时 事座谈会,竺可桢校长在会上明确宣示说:“我们学校是办教育的,不应该受国内时 局变化的影响。浙江大学是浙江的大学,决不搬到任何其它地方去。师生员工的安全 ,学校当尽力保护,希望大家安心教学。”会上,教授会、讲师助教会、工会的代表 都发言拥护竺校长决不迁校的决定,努力护校应变。
应变会发动大家修补围墙缺口,防止军警宪特进入学校抓人;在民主墙上张贴大字报 并油印刊发小报《每日新闻》,正面报导解放区电台播发的新闻和评论,让共产党的 声音在浙大校园内能公开传播(浙大一直被称为东南民主堡垒及红色租界);组织巡 逻队、消防队、救护队等。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越过长江天险进军江南,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4日竺校 长建议由25位师生员工代表组成“浙江大学应变委员会”,设7人主席团,竺校长名列 其中,但委员会的主席是严仁赓教授(经济)、副主席是苏步青教授(数学)。竺校 长本人处境异常艰难:一方面国民党政府一再催他去台湾,他很难抗命;另一方面又 放心不下浙大近三千名师生员工的安全。4月27~28日,竺校长亲自走访省政府,得到 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的口头保证:“只要浙大学生不出校门,我们保证不进学校抓人。 ”这才使他放心一点,于4月29日下午悄然离开他当了13年校长的浙大去了上海,隐居 起来,一直等到了解放。
我当时是浙大学生,参加了年级的种种应变工作。特别是在喜鹊歌咏队里学唱进步歌 曲,阅读地下进步书刊,接受到最初步的革命启蒙教育。喜鹊歌咏队曾公然贴出海报 ,组织“新民主主义讨论会”,宣传革命,非常活跃。
杭州解放日
1949年5月3日,天气晴和。下午上了最后一堂“三民主义”课,我们早已心不在 焉,什么也没听进去。下课后几个同学坐在慈湖边钟山脚下草地上谈天。16时许,听 到远远两声巨响,“糟了,钱塘江大桥被炸掉了!”我们走到钟山顶上,目光越过庆 春门城墙看到从上海方向开来一列军车,装满了准备向钱塘江以南逃跑的蒋军官兵。 只见廖廖几个臂缠红布袖套的解放军战士示意停车,火车头就脱开挂钩单独开出去几 十米停下,整列火车象死蛇一样不能动弹。满车蒋军也没有一个人开枪抵抗,真是兵 败如山倒。后来听说当天下午就有两位解放军代表走进严防死守着的浙大,告诉学生 自治会主席杨锡龄:浙大已在解放军的保护之下,同学们的纠察队可以撤岗了。浙大 终于毫发无损地迎接到解放的一天!
事后我们曾去看过钱江大桥,只有公路桥面上有两个不算大的洞,铁路桥面安然无恙 。据说这是地下党发动浙赣铁路局工程师和工人,收买了守桥蒋军,搞了一出假破坏 真保桥的戏,成功保住了钱江大桥这条南北动脉。
5月4日晚,杭州市4000多名学生、工人、店员等涌进浙江大学,会同2000多名浙大师 生员工举行“纪念‘五·四’庆祝杭州解放联欢晚会”。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1师政 治部王主任发表演说,号召大家加紧学习,加紧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努力! 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位解放军首长、共产党的干部。文艺演出由长篇朗诵诗《红旗飘 进了杭州》拉开序幕。整整60年过去了,外文系蔡文宁等4位同学朗诵的诗句“红旗哗 啦啦地飘??”声犹在耳,令人心潮澎湃。长诗是地下党员、外文系邵浩然同学在解 放军进城后短短一天之内挥毫而就的。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台上竞然矗立着巨幅的毛主 席画像,生动、逼真。原来生物系皮名济和化工系陈全庆两位同学借着“秋海棠画社 ”的掩护,早就秘密画好藏着呢。这就是当时的浙大学生!
接管浙江大学
1949年5月4日到6月5日期间,没有校长的浙江大学组织了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 委员是农学院院长蔡邦华教授。6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谭震林将军签发命令,派军管会文教部代部长林乎加为军事代表,刘亦夫为副军事代 表接管浙江大学;同时任命刘潇然,严仁赓、张君川、陈立、范绪箕、孟宪承、黄焕 琨、许良英、包洪枢共九人组成浙江大学接管小组。不久又宣布成立第一届校务委员 会,委员18人,农学院农经系教授刘潇然为主任委员。
接管时浙江大学有教师404人,职员220人,工人530人,合计1154人;在校学生超过15 00人。全校有文、理、法、师范、工、农、医7所学院,25个学系,7个研究所。
在校接管小组领导下按处室、学院分设二级接管分组,有部分师生参与了具体接管工 作。我被指定参加农学院林场和园艺场的接管。
参加杭州市首届人民代表会议
当时的人民代表会议是中共领导民主建政初期的过渡机构,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出 面聘请各界代表性人物按工、农、商、学、兵等界别组团参加,类似如今的政治协商 会议。1949年8月27至29日,在众安桥浙江日报馆三楼会议厅召开了杭州市首届人民代 表会议,到会代表290名,其中青年界代表32名,包括学生代表在内。当时浙大有3名 学生代表:李秉宏(中文)、董大年(机械)和我(熊农山,农艺)。军管会主任谭 震林作的报告十分精彩,主题是“反轰炸,反破坏,恢复生产,支援前线”。
参加会议的中共干部,一律粗布军衣,唯有中央委员谭震林穿一件纺绸衬衫。记得杭 州市副市长吴宪也讲了话,江华刚从第四野战军师政委的岗位上转到地方,宣布为中 共杭州市委书记,只和大家打了个招呼,没讲话。中午在延龄路高长兴饭庄吃饭(即 后来延安路上的杭州酒家)。最后一天晚餐,谭政委到各桌向代表们敬酒,平易近人 。谭震林原任第三野战军及后来的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政委是饶漱石),所以大家 习惯上仍称呼谭政委。晚饭后,浙江军区文工团演出京剧《逼上梁山》招待代表。当 时我连青年团员都不是,十足一名“新兵”,对革命未建寸功而受此厚待十分惭愧。
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争取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做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当时要求进步的青年共同愿望 。那时入团入党做一名学生干部十分辛苦:一要功课学得好,不然在同学中没有威信 ,选举时不投你的票;二没有任何物质利益,完全靠精神上的信仰支持;三要经受得 住没完没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1949年5月3日解放,直到1951年底,浙大没有一位 专职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王加微只是半脱产干部,全靠一大批业余的党、团、工 、妇等各系统的“双肩挑”干部(指一边学习或工作,一边担任社会职务)支撑着繁 重的政治思想及组织工作。
1949年暑假期间,中共杭州市青年工作委员会借用浙大的校舍举办青年干部学校,为 在杭州建立青年团的组织做准备。浙大选送168名积极分子入学,到8月底结业时从他 们中间发展了93名团员。又从青干校学员中选拔了一批直接走出校门,正式参加土改 等工作。为了兼顾暑期里其它各项工作的需要,浙大还留下一批积极分子担任各项社 会工作。不过在青干校将结业时也从他们当中吸收了一些青年团员。我自己被分配到 杭州市学联工作,兼任暑期考生服务团负责人,最后也在青干校入团,入团志愿书上 的批准人签名是团市委组织部长**。从此,我才算得上是一名有组织的革命“新兵 ”了。
1949年9月初,浙大成立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选出7名支委:支书袁英见(电机)、 支委李文铸(物理系助教)、刘景善(数学)、李秉宏(中文)、卢婉清(女,史地 )、徐子才(机械)和我(农艺)。过了一个来月,原来的学生自治会改名浙大学生 会,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组织上派我参加学生会执行委员的竞选。当选后专任学生 会执委会的工作。
之后,在浙大读书三年时间里,组织上安排我多种团内外的社会工作,给了我学习锻 炼的好机会。
怀念远方故乡 回眸几度辉煌
熊农山 2011.9.17
笔者祖籍湖北嘉鱼,于1929(民国18)年出生于武昌。在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 毕业离乡后,一直生活在浙江,于兹六十三年矣。自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武 昌首义导至辛亥革命成功以来的一百年间,湖北省会武昌及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汉口 和汉阳曾三度辉煌,聚光于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武昌首义推翻帝制———国共合作 北伐中枢———战时首都风云际会。
武昌首义 推翻帝制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目标 ,策动十次武装起义,前仆后继,可歌可泣。革命声势扩张,革命阵营壮大,清室政 权摇摇欲坠。在这样背景下,湖北革命党人组织共进会,文学社,日知会等团体宣传 革命,联络同志;同时又认识到:革命非运动军队不可,而运动军队非亲身加入行伍 不可。于是不少革命志士脱去长衫,投笔从戎,加入新军,影响之,掌控之。当时湖 北新军约15000人,驻扎武汉三镇约7000人,正是起义的主力。当时约三分之一新军已 加入革命党,三分之一接受革命党影响,只有三分之一效忠清廷。
不仅如此,从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办“湖北新政”二十来年,开工厂,办学堂,派出留 学生,大练新军,使武汉三镇成为内地工商业最发达,产业工人最集中,风气最开放 ,人才荟萃之所,极有利于反清起义的成功。像共进会军务部长孙武留学日本回国后 就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前一天他在汉口俄租界装置炸弹不慎引起爆炸受伤。这可 是张之洞当年想不到的,他办新政的目的原是想扶助清廷。孙中山评论说他无意中成 为一位“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这可以算做“种豆得瓜”,客观上促成了反清起义 的成功。
辛亥年(1911)十月十日晚七点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总代表熊秉坤打响起 义第一枪,各部新军起而响应。湖广总督瑞澂逃到楚豫号兵舰上。响应起义的还有部 分民军,警察,消防队和学生。短短三天内,三镇光复,损失人数不到三十名,真似 摧枯拉朽一般。寓意全国十八省联合的红底十八星旗代替清朝青龙旗飘扬在武昌黄鹤 楼顶。第一个摆脱清王朝统治的“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在武昌阅马场原湖北省咨议 局所在地成立了。清廷派北洋军南下镇压,起义军在汉阳和汉口(当时称夏口)与之 拼杀四十天获胜,迫使北洋军败走,史称“阳夏之役”。期间各省纷起响应,大多也
用类似武昌首义的兵变方式,最终迫使清帝退位改建民囯。几千年皇族专制政体崩塌 ,开创了民主共和新篇章,造就了历时三十七年的中华民囯历史阶段(1912至1949) 。
武昌首义枪响时孙中山远在美洲,黄兴在香港,宋教仁,陈其美在上海,都鞭长莫及 。当地的革命首领蒋翊武,焦达峰,孙武等因革命机关被破获而被捕,被杀,被迫隐 蔽,无法出面。起义军不得已勉强推举新军第21混成协统领(相当于旅长)黎元洪出 任鄂军都督,而他本来还不打算响应革命的。这样大权落到军人手上。其它各省起义 主要方式也是兵变,自然形成军队左右大局的形势,埋下之后军阀割据,多年混战的 隐患。
当年我就读的省立武昌高级中学就位于阅马场东向的熊廷弼路,课后常散步到阅马场 瞻仰辛亥首义纪念馆,就是当年鄂军都督府。
国共合作 北伐中枢
辛亥革命次年(1912)成立了中华民囯,定都北京,有囯会,有内阁,有总统。 但在北洋军阀和政客把持下,排挤掉孙中山的势力,胡作非为;甚至闹出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的丑剧。孙中山痛感革命尚未成功,必须继续努力,但力不从心。
民国10年(1921)年转机到来。原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对抗帝囯主义包围,营造东 方的保护圈,把革命的火种撒向中囯。不过苏俄扶助外囯革命的活动大多通过共产囯 际操作。这一年他们派维经斯基和马林来到中囯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促成开好中囯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使中囯有了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二是同 孙中山会谈帮助囯民党进行反对帝囯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囯民革命。从此拉开了囯共 合作的序幕。第二年中共宣布加入共产囯际,成为其下属的一个支部,实质上属苏共 领导。
按照共产囯际建议,孙中山宣布实行三大政策:联俄,容共,扶助农工(按:作为制 定和实施的主体,国民党的表述为“容共”)。同时改组囯民党,关键一步是容纳共 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囯民党,兼有两党党籍。开初共产党觉得难以接受。经共产囯 际代表一再坚持,中共先在杭州西湖开会辩论一通,打通思想;再在广州开的“三大 ”通过决议(民国12年1923):420名党员都以个人身份加入囯民党。后来的事实证明 :组建近三十年有二十万党员的囯民党派系林立,行动涣散;共产党员进入后思想先
进,行动果断,对开展国民革命极为有利。打着囯民党员名号,,利用囯民党的社会 关系和影响力,加上共产党员本身觉悟高,肯实干,局面很快打开,共产党本身影响 也迅速扩大。民国13年(1924)在广州召开的囯民党第一次全囯代表大会165名代表里 有22名共产党员;大会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里,中常委兼组织部长谭平山,中委兼农 民部长林伯渠,后补中委一度代理宣传部长**等等都是中共党员。
同年五月黄埔军校开办时第一期学员645名里有中共党员及中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五十 多人。教官中共产党员有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熊雄,张秋人等。十一月** 从欧洲回囯,出任第三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在联俄方面,苏俄提供广州大元帅府(孙中山1925年逝世后改称囯民政府)二百万金 卢布经费,整船军火武器,大批军政顾问。担任孙中山总顾问的是鲍罗庭,他又是囯 民党中常委,出席中常委会议并有最后裁决权;当孙不在时鲍有权召开并主持中常委 会议。军事顾问加侬将军部下深入各兵种,各军师单位。
是年十月孙中山北上,还想同北洋政府谈判和平解决南北分岐。不幸一病不起,次年 三月十二日逝世于北京。至此,南北一战,势不可免。
民国15年(1926)七月囯共合作的囯民革命军从广州誓师北伐。共产党员叶挺率打先 锋的第四军十二师的独立团会同友军于湖北咸宁汀泗桥打败北洋吴佩孚军主力,直抵 武昌城下。辛亥武昌起义整整十五年后又一个十月十日,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在广 州的囯民政府及囯共两党中央陆续迁到武汉,形成北伐中枢.那时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 委员会委员长是陈独秀,委员有张国焘,谭平山,罗章龙,苏兆征,**,陈潭秋 等;实际工作机构主要靠湖北省委,书记张国焘,委员有罗章龙,叶挺,**等。 省委起初在武昌粮道街尚书巷刘祠办公,后迁武昌胭脂山刘宅。参与湖北省政府工作 的中共党员有恽代英,**,林祖涵,吴玉章,**等。两份主要报纸民国日报 主编沈雁冰和楚光日报主编宛希俨都是中共党员。还有工人运动讲习所所长许之真, 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武汉地区工人纠察队总教练蒋先云掌控着三百多条快枪 ,地点在汉口黄陂会馆。看看共产党为国民革命付出多大努力!
伴随北伐军事上的进展,扶助农工方面也大有成就。到民囯十六年(1927)初,农民 协会会员达950万,工会会员有290万,共产党掌控的军队及工农武装约4万人,包括武 汉卫戌司令叶挺直接统率的囯民政府警卫营及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部份学员。
民国16年(1927)四月二十七日,中囯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都府堤武昌 师范学校附小的风雨操场开幕。与会正式代表80名。党员人数从两年前“四大”时的9 50人猛增到57900人。陈独秀作工作报告。大会口号有:把囯共合作进行到底,中囯囯 民革命成功万岁,打倒世界资本主义等。那时囯共合作尚未破裂,囯民党中常委主席 汪精卫还到会致贺词。共产囯际代表鲍罗庭,维经斯基,罗易到会指导。大会宣言即 由罗易起草交大会通过。此后中执委委员长一职改称**。大会仿照苏共的党章, 首次设中央监察委员会,并写明民主集中制。
当西线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武汉之际,由囯民革命军总司令**亲自统率的东线北 伐军却进展缓慢,滞留江西。他曾于民国16年(1927)初轻装到武汉看看,不料被总 顾问鲍罗庭当众斥责一顿,羞愤而去。三个月后,四月十二日蒋在上海发动政变,血 腥残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称为“清党”。在武汉的囯民党中央决议开除蒋的党籍 ,撤去其囯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四月十七日近十万军民集会于武昌阅马场,声讨蒋 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不过,武汉及两湖的囯民党右翼势力也加紧了**,排共活动 。自我标榜为左派的汪精卫日益右傾,一边喊着囯共合作,一边逐步加紧对共产党及 工人纠察队的迫害,革命形势日趋险恶。中共**陈独秀请示共产囯际代表要求退 出囯民党,又要求拨给5000支步枪另行武装工农对抗囯民党右翼势力,都被拒绝。囯 际代表强令中共服从囯民党领导,不得另立山头,甚至还要支持**的军事独裁和 北伐。七月十五日汪精卫终于撕去“左派”面纱,宣布“分共”,杀向共产党。至此 囯共合作继续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大革命,夭折于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的血泊中!陈 独秀因犯右傾机会主义错误于七月十二日被共产囯际免去**职务。八月七日会议 (汉口)未命陈与会,却狠批其错误,另组临时政治局,以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 为常委。从此转入十年内战时期。
共产囯际代表罗易(印度籍)于六月间突然出示囯际指示信,要求中共武装两万共产 党员,组织五万工农新军,却又把信拿给汪精卫看,要他改组囯民党,又给汪二百万 金卢布。汪正好抓住借口说共产党阴谋叛乱而杀向中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荒唐!
鲍罗庭回到苏联后反省说:“我们在中囯所犯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四·一二政变后没能 集中力量打击**,”又哀叹:自身积错,可以沉舟!另一位囯际代表维经斯基则 自我批评说:“对中共所犯错误我要负很大责任,要承担比中共领导人更大的责任” 。至于陈独秀,一是太听共产囯际的话,二是不该于退出领导岗位后另外组织党内“
中囯共产党列宁主义左派反对派”而被开除出党。
不过有一桩大快人心的事:1927(民国16)年一月三日,停泊在汉口码头英囯军舰上 的水兵跑到岸上撒野,开枪杀死我海员一人,伤我码头工人四十人,激起众怒。囯共 两党分头发动,组织起30万人游行示威进入英租界,囯民革命军紧随跟进,设置临时 管委会,一举收回英租界。在汉口的囯民政府外交部态度坚定,非收回不可。
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大 传播,教育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大革命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空前提高了 她的政治威望,壮大了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大革命的失败可以看作年幼的中国 共产党经验不足,理论不清,特别是自主不够,受治于人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大批党 员倒在血泊里,不少党员失掉同组织的联系,部分不坚定的人逃离革命队伍,甚至投 敌叛变;党员人数从六七万骤降到一万多。然而正是这一万多名党员是最值得尊敬的 革命斗士,是日后烧成燎原大火的宝贵火种!
战时首都 风云际会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当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失 利,首都南京告急时,囯民政府就暂时搬到武汉三镇。直到第二年秋冬才不得不再迁 重庆。
抗日战争是囯共第二次合作。这一次不再是囯民党“容共”的问题,共产党已壮大, 成熟,可以平等联合了。当时长驻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是王明,副书记** ,成员有项英,博古,**,**,林伯渠及凯丰。此外,参加囯民参政会的中 共代表是**,王明,秦邦宪即博古,林伯渠,吴玉章,**及**。不过毛 泽东从未与会。
有趣的是正像有两次十月十日(一次武昌起义,一次北伐军攻克武昌),还有两次杭 州西湖会议(谈)。第一次是共产党于民囯十二年(1923)谈怎样同囯民党合作打倒 北洋军阀;第二次是民国26年(1937)三月**邀请**在西湖边烟霞洞商谈囯 共合作联合抗日问题,**的助手是潘汉年。正像一句名言所说:历史往往惊人地 相似。
长江局在武汉虽只一年多时间,除公开推动抗日救亡大业外,还秘密完成大量党的建 设:恢复重建华中华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十三个省的省委,发展一大批新党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 要。全国党员人数在‘七七事变‘爆发时只有四万多,一年半之后到民国27年(1938 )底光是非军事系统就达二十五万,其中南方各省有六万七千。随后,武汉会战失利 ,国民政府再迁重庆,中共中央长江局也迁重庆,改名南方局,为推进全民抗日大业 开展新的斗争。
中共及八路军驻武汉的办事处设在汉口市六合路以北原日租界地段,发行《新华日报 》作为喉舌,社长潘梓年,总编华岗,平型关大捷的号外是他们最早发岀。当年报纸 都是直排,唯独《新华日报》混有部分横排的版面,感觉挺新鲜。那时最活跃的部门 是囯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即宣传厅。政治部长是陈诚,**副部长。 厅长郭沫若网络一批文化界名人干得有声有色。第三厅秘密的中共小组成员有郭沫若 ,阳翰笙,冯乃超,田汉等。举几件例子如下:
白手起家组建起歌咏协会,歌咏训练班,漫画宣传队,抗敌演剧队,孩子剧团,中囯 电影制片厂??电影院里每场开映前常有歌咏班派人上台教观众唱抗战歌曲,“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成为最流行的歌曲。
结合庆祝台儿庄大捷,民国27(1938)年四月七日至十三日举办抗战扩大宣传周:影 剧院一律免票入场,全部是抗战节目;上万人抗日歌咏游行,晚间几百条船相连长江 上火炬歌咏游行;十三日60万人冒雨大遊行。请想像一下那壮阔的场景吧。
七七抗战一周年时发动募捐,五天内募到100万元,用以赶制几十万套军衣连同十卡车 医药用品送往前方,其中5万套送八路军。募捐过程中许多感人事绩,层出不穷。
发动给前方将士写慰问信,达到上百万封。笔者那时读小学三年级,也写出好几封慰 问信。
第三厅借用武昌昙华林湖北省立第一女中部分校舍办公,并借用女中对面文华大学(教会所属)办一些训练班。
??作为战时首都不用说囯民党的大员云集武汉,共产党不少领袖人物也在那里 露面,如**,王明等,加上各囯外交家,记者,真可谓风云际会。
这里特别要讲一讲苏联援华飞行员同我囯空军健儿比翼齐飞打击日寇飞贼的一个战例 :民国27年(1938)四月二十九日武汉晴空万里,我那年九岁在武昌东卷棚实验学校 读小学。上午九点多空袭警报响起,大家都躲进防空洞。不久,日寇飞机到了,还没 等他们从容投下炸弹,由苏联志愿援华飞行员和我囯空军混合编队的战机从高空俯冲 而下,狠狠地揍他们一顿。我们也不顾危险,跑出防空洞仰望。只见敌机一架又一架 冒着烟火摔下来,我们高兴得又喊又跳。可最惨烈的一幕是一架受伤的中囯战机英勇 地朝敌机撞去。轰地一声迸发出一团大火,同归于尽!我们都惊得大叫,失声痛哭。 安息吧,抗战卫囯的烈士们,两岸及海外所有华人都不会忘记你们!
事后得知:四二九空战大捷共击落日寇飞机二十一架,我方损失不多,是抗战爆发以 来战果最辉煌的一次空战。我依稀记得英勇撞击敌机的烈士姓陈,援华参战的苏联飞 行员也不幸牺牲了几位。几天后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由**,**,**署名 的挽联是:《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艰苦奋斗胜利可期》。
当我们中囯艰难抗击日本侵略的时刻,英美法等西方大囯喊中立,只有苏联给与实质 性援助,甚至流血。苏联贷款4.5亿美元给中国买他们的武器,派3000名军事顾问及技 术人员,2000名志愿飞行员,其中200多位长眠于中国大地。
回顾北伐和抗日,苏俄(苏联)两度给与中囯重大的援助。特别北伐,若没有苏俄援 助,当年就搞不起来。虽说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苏联本身的安全,援助过程中也犯了 一些错误,带给中囯不少损失,作为中囯人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囯的成立终结了中华民囯历史阶段。今天同年轻的朋友们 一道追忆一些历史片段是为了更加珍惜现在,并激励未来。多少仁人志士,革命先驱 的奋斗,可歌可泣。留给我们的是建设中囯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任重而道远。愿共勉之。
作文六:《沈雷霜校报文章》700字
手指争论赛
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 六(1)班 王理玉
?蛐蛐——蛐? ,窗外不时传来蟋蟀声,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照 在五指兄弟身上。
恰巧这时小主人咳嗽了几声, 五指兄弟被惊醒了, 食指先发话了:?嗯,对了,前几天的争论还没结束呢!借着月光我们继续啊!我先 说,怎么样?我是最有用的手指,小主人玩电脑要请我来敲击鼠标, 连批评人也是用我,所以,我才是‘老大’的最佳人选! ?
?去去去!你算什么,瞧瞧我,你们谁有我的身材好?我猜是理 所当然的‘领头羊’ 。 ?自称世界第一的中指开口了。
?老哥,说够了没有啊?该我了吧! ?无名指插上了一句, ?我嘛 虽是无名小辈,身材也不好,但小主人最喜欢的还是我,因为小主人 总是把那金灿灿的戒指戴在我身上。 ?说着,他瞟瞟众人。
大拇指迫不及待地发话了:?我力气最大了,力气活非我不可, 就指纹取样也指我,我才是‘群龙之首’ 。 ?
平时沉默的小拇指看不下去了,便说:?你们都别吵了,那边有 个苹果,谁拿起它,谁就是老大! ?
个子高身材好的中指抢着说:?我先来。 ?于是,他首当其冲,可 他一动苹果,苹果就骨碌碌地滚到一边了。
力气大的大拇指说:?你看你那笨拙的样子,去去去,还是我来 拿! ?可是无论他怎么使劲也没法拿起苹果。
能力强的食指看不过去,说:?看来只有我才行! ?可他费了九牛
二虎之力,苹果还是在桌上。
高贵的无名指说:?还是看我吧! ?说着,就像苹果冲去,苹果纹 丝不动,无名指却撞了跟头。
这是沉默的小拇指又发话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 另外几个指 头异口同声的说:?对! ?于是,他们一齐动, 轻而易举地拿起了 苹果。
这时,月亮姐姐在窗外笑了,蟋蟀仍在不停地叫着,仿佛在说:?团结就是力量! ”
五个指头紧紧地抱在一起,红着脸笑了。
(指导老师:沈雷霜)
作文七:《校报教师文章》4300字
烛光颂
_____作者:贾银良
又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又是天高云淡的秋季,教师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同学们开始了新的学年。又一个教师节带着秋的神韵向我们走来.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 不停的燃烧!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您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而我却是红尘中迷失方向的黑鸭子,每当我迷失方向时,只要一看见你耀眼的光芒,就能让我找回回家的路途. 您是山间最清凉的山泉,您用您的博学多才让我们了解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大,您就像是我们的望远镜,让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清,就像山泉水一样,清晰得能让你看到底层。
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您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 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 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 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 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您——伟大的老师,您的爱,如阳光一般温暖,如春风一般和煦,如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细致而温暖; 您的爱,高洁而伟大! 宋佳芯代表全体学生向您保证从身边小事做起,
认真听好每位老师的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位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真正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热爱老师,关心老师,尊重老师。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为创造一个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红烛啊,你摇曳的烛焰就像您疲惫、瘦弱的身躯那么飘摇,可在学生的眼里却是那么的坚定:您滴滴的眼泪流湿了您的衣裳,您可知道在学生的眼里,它您的脚下铸成了世间最完美的雕塑。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
那个她
作者: 中心小学 吴云霞
门前,长着一棵古榕树。
她,静静地立于百叶窗前,半躬着腰,双手微微拢抱着身体。
月轻轻地从古榕的肩胛升起,亲吻着她的眉梢,她的影子被拉长了,像一条带子似的,她的思绪也随着游荡,游荡到那剪时光里??
流年安然,青葱岁月,弹指间,昨夕稚气懵懂的样子已被时光淘洗得恍若两世,高喊着青春不老,我们不散,于是在六月的路口,各自奔天涯。
那年,她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经过层层选拔,被分配回家乡的小学任教。
9月1日是孩子们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她人生征程的新起点。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一双双小手上下互叠着,整齐地放在桌上,同时带着一脸好奇,不时地朝着门口张望。她出现了。微笑而自信的迈着步子走了进去,温柔地环望了一下,就开始了自我介绍。人生有无数的场合,有无数次的自我介绍,但这次却与不同以往,因为她面对的是一群有无限潜能的孩子,他们可以天马行空,肆意挥洒。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每颗种子都有长成大树的希望。那一刻,她就默默地下定决心:当个好老师,当个好妈妈,当个好朋友。
一次在课上,她刷刷几笔,在黑板上写下十道题目,回过头来,微笑着问底下的孩子:“有谁愿意自己上来解答这些题目吗?”话音刚落,教室里的小手窸窸窣窣地举了起来,“我来”、“我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乐乐,你来吧”,她把粉笔递给了他。掰着手指头,动着脑筋,过了一会儿,乐乐就完成了,走回了座位。
“老师老师,快看,他做错了两道题!”陆陆续续有同学喊出来。她半微笑着说:“孩子们别急,我们一道一道来。”分析完后,她对乐乐这次的表现给出了评分,出人意料的是她给的是满分,她说到:“孩子们,为什么只看到乐乐做错的,却忽略了他前面所做对的呢?满分是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以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能老只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知道了吗?”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常常告诉自己,一个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
他们如何做人,他们可以没有靓丽的外表,却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可以没有家财万贯,却必须有奋斗的精神。
成人,成才,成材。
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充满浪漫气息的诗人。阳光下晒过的被窝,在孩子的眼里,就有了被阳光亲吻过的印记;吃着杨桃,他们会发出“哇,有青草的味道耶!”;夜间,花儿合上花瓣,羞答答的像喝醉了酒,孩子们会指着说“小花在呼噜呼噜睡大觉哦”;当他们被问及你从哪里来时,他们回答“我是从外星球来的,那时我们的星球发生了大战,可激烈了,我哥哥一不小心掉到了地球上,顺手就把我带到了地球??”
孩子的想法永远那么奇特,她从不会去打击他们,而是慢慢地引导着,有时还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她相信世上没有傻问题,每个问题中都有值得探索的意义。她知道冰雪融化后是春天,而不是雪水。
“知了在树上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却不再对着他们叽叽喳喳地写个不停。”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路的相伴,曾经稚嫩的小脸慢慢变成了有棱角的少年,这个夏季他们即将告别这里,到中学去读书。
这一幕何曾相识,在哪见过呢?对了,在自己身上。她想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前的老师也曾这样送走我们,又迎接新的一届,一轮复一轮地回转。
她把那些小姑娘小伙子默默地放在心里,无论走多远,他们永远是她心中的孩子,这么多年来,她对学生们的称呼都是“孩子们”,一直未曾变过。
那一届走了,这一届来了。
又是新的一天,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日期——9月1日,不同的是新鲜的面孔。
她热爱这个职业,在这里她找到了久违的快乐,也找到了那份童真。春天,她依旧会带着孩子们走过田埂,看绿油油的田野;夏天,她依旧会带着孩子们围在树荫底下,讲美好的童话;秋天,她会带着他们采集落叶,与秋天留念;冬天,她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朝着干冷的空气,快乐的哈着白气??
古榕树的枝叶发出稀稀疏疏的乐响,几只百灵鸟告别了枝叶,飞走了。她将思绪拉了回来,抬头望了望那轮圆月,风在耳边呢喃,她舒展的眉头在月光下微笑成一朵花。
岁月安好 静等花开
学校:中心小学 作者:张春怀
大自然中,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一年四季,或春,或夏,或秋,或冬,总会绽放出属与自己的美丽。在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他们的花期或早,或晚,各不相同。我们要做好老师,首先要学会做爱的园丁,耐心的守护着每一朵花,坚信他们一定会开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查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每个老师只要你尽守自己的职责,尽到自己的义务,用你的爱心,去爱你的孩子,不会没有结果,不会没有回报,能让每个孩子天天甜甜的微笑,让每个孩子健康的成长,就是最好的回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九月,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教师节当天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这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回想自己从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觉得取得教师资格证不难,上好一堂课也不难,但要 “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着实不易!
我班有一位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差的学生。好几次,上课时我提问他,他都回答不上我提的问题,为此我没少发火,但着急教训是没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顺手拿过一个凳子让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说起了家常话,随即说道你将来最想做什么?他轻声的说了声,不知道,我就继续问他:那你想想你以后能做什么吧,我和他一起思考,分别从好坏两个方面给他做分析,当然,更多的是坏的方面,慢慢地,我发现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最后我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也是我今天对你说这些话的原因,我希望你上课认真听讲,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哦。临走时,他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还说了一声“谢谢老师。”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将一步一个脚印的踏着爱生、奉献、敬业这三块基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奔波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上。让学生学好知识,培养出文明之才。
爱 在 九 月
作者: 中心小学 王旭娟
九月,金秋送爽,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而来。
九月,没有了春的天真,也没有了夏的繁花,有的只是落寞后的成熟和收获。
可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老师的节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金秋九月,九月金秋,老师才是这个季节的主题,这个九月因为有了你而处处传颂着感恩的话题。
那一方净土,是你身披粉尘不计劳苦日夜操劳的结晶。春夏秋冬,寒暑往来。岁月如歌化绸缪,春播桃李添秋稠。而你的坦然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和力量。
走进收获的九月,我们怎能忘记你。万语千言,表达不了我们此刻的心情,一声谢谢你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面前更显卑微和渺小。
九月是你的节日,是你值得自豪的日子,一年的耕耘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望着硕果累累,秋实满园,你笑了,好像肩头的担子轻微了许多。可这只是短暂的瞬间,前方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沉沉地放在你的心上。
这个九月,所有美丽的花环都应该属于你。可你依然默默无闻。独守三尺讲台,在粉尘的污染中,微笑着,耕耘着??淡泊名利,人格至上是你坚持的信条,播撒希望,点亮文明是你不变的追求。
在付出中守望收获的快乐。有些山村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守在大山里,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大山,而自己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过。还有一些学校和村庄隔着河流,为了“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那些老师用背当船来回接送着孩子上下学,涨水的季节,湍急的水流几乎把老师的身体淹没,而我们的老师坚持把学生放在自己的肩上,一步一步??
不言弃,不放弃,为了祖国明天的繁荣,老师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崇高啊!
如今,又是一个九月,这是老师的季节,我们怎能忘记!
九月, 因了这个节日而充满深情;九月,因了平凡而伟大的老师而更让我们惦记。九月是深情的诉说,九月是感人的诗篇,唱不完,写不尽的感激在这金秋的九月里扩散、弥漫。
春种秋收,虽是必然,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耕耘。让我们放开嘹亮的歌喉,大声地唱起老师的赞歌吧!让我们饱蘸激情的心墨写下感恩的文字吧!
作文八:《校报文章.doc》2300字
让思想引领我们前进
赵水荣
记得哲人王小平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所不愿意的天堂里,我不愿意去;在我所不愿意的地狱里,我不愿意去;在我所不愿意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我所求的,都必须是我所乐意的。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思想决定心动,心动才会有行动。所以,一个人在思想上一定不能懒惰,不思想、不学习,就会毫无新意,因循守旧就会面目可憎。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思想的更新同样不能停滞。我们说做教育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心灵远航,教育追求永无止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始终单向,我们总会发现自己无法把握的秘密还有很多,在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天地。面对新的状况,就像面对我们曾经的故乡,那是陌生的,同时又是熟悉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始终进行艰苦的跋涉。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规律、对象、目标、方式,有深刻的独到的理解和认知,必须通过学习、思考、研究,才能形成科学的明确的方向感和责任感,才能百折不挠地去践行。在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五个能力弱一些的人团结成一个集体,享受着一种思想、坚守着一种原则、打造成一种作风、齐心一致地工作,比十个各遂己愿、懒于动脑、机械行动的人要好得多。因为这五个人能认真地进行思想梳理,明确方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能使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实现工作上新的突破。
冷静看待我们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实际的分离是存在的:生本课堂推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现出轻易否定、
不能坚定坚持的浮躁;减负不能达到自觉自愿的境界,还是必须辅之以低层次的检查;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不够,往往是以简单的命令代替了思想工作;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生却对学校大到政策小到举措不理解??再加上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变动较大,年龄断层也客观存在。凡此种种,靠什么去解决,靠什么去凝聚,我想还是一个队伍的思想建设问题。我们的领导层、管理层、教师层、学生层都必须重视思想建设。我们当高举思想工作利器,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心与心交流”的思想教育运动,以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热情高涨、分工有序、运转高效的团队,来促进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坚守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回顾这十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以规范办学、发展教师、科学提质、全面拓展的轻负优质之路。那是因为我们看到应试教育弊端的存在,十年前我们无法改变当时教育的大环境,就像人们无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享受到春天的蔬菜,我们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了一个“塑料大棚”,走出一条新路,为我校的教育注入了一份活力。现在,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实现育人模式转变,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理性回归后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场所、教师真正成为育人园丁的需要。找准自己的坐标,认清自己位置后,我们应当坚守这份信念,明确这个方向,绝不动摇,更绝不轻而易举说放弃。
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是育人为本的核心主题。什么是素质,当学生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都忘掉之后,剩余的那种东西,当
学生独处一隅没有任何强加与监视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就是素质。我们的学校教育要给学生这样的素质,就应当按教育规律办事,实施全面教育,提高全面质量: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上,传统的课堂,教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生总觉的时间太漫长,就如同这样的体验:舞台上,天多冷,轻纱柔缦,演戏者浑然不觉;舞台下,戏再好,棉衣裹住,看戏者也不觉热,主角最投入,配角少投入,观众不投入。我们现在进行20+X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变成参与者、表现者、课堂的主角,改变其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实现学习方式从被灌输到合作交流的转变,教师更多地表现对课堂的策划、预设和引导力,而非关注我如何讲更精彩。在备课时,以前,我们的教师是先“备教材”(研究教材)后“备学生”(研究学生),如今形势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先“备学生”,再“备教材”。为师者,应从“心”教起,促进课堂多感官学习环境形成,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同伴互动,传递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之情和关心之情。
真诚地与人沟通。人与人的区别其实就是思想的不同,而思想是可以互相理解并融合的,用彼此间的交流、分享的方式,正是人们获取思想、形成智慧的一种重要途径。回顾学校成长历程,我能深切体会到,人与人的感情中,最美好的就是同甘共苦,最应感激的却是那些探索中的真诚的交流,正是它们给了我智慧和信念。如果现在,我们的管理者能真诚把教师看作是同一团队的人,如果我们教师能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并且以真诚的态度来互相面对,那么,我们的教师就会向领导敞开心扉,学生也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敞开心扉的的教师就能形成团队工作合力,敞开
心扉的学生才能装得下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我们的教育才能奏效,学校的决策部署才能得到正确贯彻执行。
老师们,在这个世界上,走在最前列的人往往是那些拒绝尾随大众的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通向成长的大门并不是为财富,而是为心灵,最大的宝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是否应该保持更加敏锐的视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否应当具备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出更加智慧的选择呢,相信我们的老师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且我也相信,有一天,我校的教育会达到了一种自由创造的美,会拥有更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文九:《四季圈(校报文章)》1200字
四季圈
09年包头的夏天很热,整个人套在红色的校服里只有把拉链敞开风才能吹的进来。夏 天的风是珍贵的, 不像伏暑天吃个西瓜浑身通透地凉爽, 只是一下子地, 风流动地吹过了你 的耳边,短暂的清明以后,又一下子进了太阳里。 那时候总是觉得还不够啊,骑在车上戴着 耳塞, 风就一阵阵地来, 红色的校服在两边乱摆, 穿过了一个夏天。于是这就成了我最爱的 季节。
我在很多地方度过整个夏天,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北京,河北,海南,江苏,陕西,到了 一个地方, 如果可以我总喜欢长住。 北京的夏天很难忘吧, 十几岁的小孩子一个人满京城地 晃,三里屯到簋街, 大前门到西直门,北太平庄到蓟门桥 … 那里夏天是燥热的,不像无锡这 样的蒸笼一样, 完全就是古代刑罚里在火烧的鼎里面乱蹦的小人儿, 浑身难受。 这时候千万 别去叫出租, 如果路上堵车在车里就更加痛苦。 北京城那几年还有不少三蹦子, 你跟北京爷 们讲好价, 带你满巷子乱窜。如果你是开朗的人更好,他跟你讲一路的道, 你跟着感受一路 的老北京。
秦皇岛就不一样,在和家人去北戴河旅游后, 因为万青在秦皇岛, 我就跑了过去。 晚上六点 将要落日时候出门, 大爷刚在角落打完扑克回家吃饭, 你就跟在后面慢悠悠地走, 随便到哪 都是舒服。走累了去酒吧喝啤酒,看看膀大腰圆的北方姑娘的胸,她出门时候怒斥你一眼, 别回头。
有人很讨厌夏天, 就像我讨厌冬天一样。 当你讨厌一人的时候, 就会觉得他的东西也很一般。 冬天就是如此, 姑娘裹的严实, 妓女都不出门招揽,一切都好像被寒冰冻住,即使偶尔的白 雪茫茫掩盖了萧瑟,也只不过成全了热爱童话的那些人。讨厌之中其实还是有喜欢的 ... 当我 把一团雪球从你的衣领塞进去,简直这就是最好的季节。
很多人惜春感秋,是很有道理的。
举个例子,无锡的春天就很美。是的,这句话很俗,接下来的句子是万物复苏,大地被春姑 娘覆盖了生机。 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冬天那么冷过去了, 脱下棉衣出门放风不用担心温度该多 快乐啊。无锡的春天很短,往往只有一两个月,雪浪山从褐色变成青色再变成绿色,也终于 愿意把眼放在远方。而此时此刻,我正在往春天的方向走,朋友刚才发微信说 :“ 可以,等你 回来。 ” 即使对面是男人,被记挂的感觉还是温暖的。就像在春天里的人啊,喜欢的不是温 暖的春天,而是被温暖的自己吧 ……
对于秋天我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和感情,不知道怎么说。这个,以后补吧。
我一直觉得江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像样的树。一颗参天大树有那么多年轮,细数的话是多少 年?经过多少个四季?经历多少风雨?年轮一圈圈地增加, 人也慢慢长大。 二十个春夏秋冬 有什么可爱的故事?六十个有什么呢?那一棵个子和图书馆一样高的树, 他对这世界应该和 我们有不一样的爱恨,不一样的体会吧。
谁知道呢 ......
冬天来了 谁在回忆里挣扎
春天来了 谁的希望发了芽
夏天来了 贪玩的孩子忘了回家
秋天来了 我们的田野沸腾啊
我们唱着歌 陪日子慢慢过
我们唱着歌 等明天说什么
还要过多久 她才会开口
告诉我 这交替有没有尽头 有没有尽头
作文十:《校报小文章》600字
歌颂青春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倘若人生是一场变幻多端的戏剧,青春便是一本瑰丽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然而这本书又如同飘落在风中的细沙,散了又堆积、堆积又吹散,而我喜欢这样的青春。时而如同深闺怨妇般郁郁寡欢,时而又如同翩跶起舞的蝶,似乎凤舞九天。
青春如诗,书写在白色的宣纸上,挂在面朝南方的墙上,如同一幅价值不菲的山水画,不忍让一只甚至于微乎其微的虫子沾染;青春如歌,传唱在自信而善良的人心之间,如同一首神圣而美好的天籁之曲,让人不敢生出一丝的亵渎之意;青春如风、如雨,温柔多情,有着如同天空般蔚蓝的心灵与大海般浩瀚的胸襟。青春,舞动的是我们的热血和激昂,我们跃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下一个美丽的黎明。舞动青春,见证我们前所未有的奇迹。
青春不是童年,她告别了童年的泥巴和布偶,却没有忘却儿时的玩伴与美满而无忧无虑的时光;青春也不是中年,她还未触及社会的纷扰,她仍存在一颗玲珑剔透般的稚子之心,她还未忘却在忙碌的时光中给远方的父母一声“晚安”的问候;青春更不是老年,她是活力十足、光彩四射的季节,她不必为自己是否该不该做这些事而烦恼。青春是一纸年华,涂满鲜艳的色彩、散发着栀子花般的纯净。青春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念得一些小事,写得一手好字,在偷闲时光里幻想未来的精彩。
青春犹如一朵花,不是瞬息就枯萎的昙花,也不是常年开放的四季,更不是热烈的玫瑰。青春是一朵报春花,又名年景花、樱草,象征着青春的快乐与忧伤。
青春竟是如此的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拥抱青春,一起努力为我们青春的年华点缀上最璀璨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