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高一历史月考反思5篇》4200字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5篇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一: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2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二: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后的反思(1019字)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一样重要,有时还意义非凡。考好了,心里甜滋滋的 ,随之而来的是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羡慕和父母的喜悦;考得不好,老师会失望,父母会生气,还可能会面对同学轻视得眼光和讥讽的话语。以我微薄之见,考好则已,考不好也别灰心,如果上要考虑长辈的夸奖,下要考虑同学的冷嘲热讽,则必败无疑。考好不骄,考不好不气馁,以平平和和的心态应考,反而能考好。但是,说到容易,做到却难。
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我是抱着考双百分的信心来应考的。从早到晚,考试以后,都十分疲惫和担心,时间仿佛静止了,度日如年,考好和考不好这两个词在心里打架,晚上一觉酣睡才觉得好些。
我紧张得就像心里有几只小兔子,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的节奏。
1.考试的启示
又一场考试结束了。每次考试都会得到一个教训或一些经验,本次考试我得到的启示是:疏忽总是存在的。
考完数学,感觉挺不错,卷子很简单,题题顺利,接着又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确定全对之后,心中一直有一个希望:数学考满分。
离开考场之后,考满分的希望离我越来越近。我大胆地和同学对答案,题题正确。看
到一些同学因为对答案发现错题而垂头丧气、懊恼不已,我心中暗暗的想:全部做对的感觉就是好,真庆幸我考试时认真做完题目之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那天那时,我是前所未有的高兴。
但过了不久,这特殊的高兴,却转变成了我前所未有的悲哀与失望。
“那张图我画的很大。”我略带高兴的说。
“不,还好,不大。
我吓了一跳,难道是我画错了?不可能,这张图我画了两遍呢,应该是对方弄错了,或者是个人感觉的差异吧,我这么慰?自己.但是心中依然很忐忑。
我已不敢再去自信地对答案了,但是在无意中却又听到了另一群人异口同声地报了那个使我不安的答案。我傻眼了,真的是我错了,果然是我错了!我竟然会把图与文字看叉了!我竟然没有检查出来!千算万算,还是疏忽了一处!满分的希望像一个个泡沫顿时在心中破灭了.3分就这么悄悄地从我的试卷上溜走了.3分,对于这么容易的试卷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就这样,我后悔了一个下午。
这就是疏忽,怎么躲也躲不过。但是由于排名按四门课的总分计算,其他科目的成绩总算没有辜负我的努力。于是启示之二由此可得:学习需要全面发展。也许因为其他方面的
优秀而提高了总成绩。当然,倘若将疏忽减少到最小,同时又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优秀程度,那总成绩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全面发展很重要。
一般来说,疏忽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力减少,而全面发展又是能弥补疏忽的一条捷径。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三:高一历史月考反思(710字)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
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四:历史月考反思 (842字) 本次月考就我所教的37班,38班的成绩来说,并不是太理想,37班做为试验班,超过90分的只有一个而不及格的有四个,38班的不及格人数竟过半以上。考出这种成绩,自我分析了一下,具体分析如下:
教师方面:
1、平时在备课中,一些在部分资料的试题中所出现的小的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相应的也补充给学生,但大型的考试基本上体现不出来。这样以来,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平时复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不容易体现出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要求背诵的内容,造成了草木皆兵的局面。
2、课堂教学环节中,补充的内容过多,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巩固时间。如果学生在课下不及时复习的话,对学过的内容就很容易遗忘。还有就是,课程赶的过快,在每节课前,很少对学生就上一节的内容做一提问,这样就很难督促学生在课下去主动的读背,容易造成松懈的局面。在作业批改方面,对批改过的没有做完的同学,只是在书上附以相应的语言文字,没有去再次的收交复查,许多学生又表现出了太多的惰性,结果很多时候学生根本就不去补。长期以来的话,学生就容易懈怠历史这门学科。
3、没有能够去与学生交流,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历史学科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样就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分离,对学生关心不够。再次就是对学生要求不是很严格,引不起学生的充分重视。
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强,要求重点背诵的要点,还没能够掌握。考前重点强调的要点,尤其是最后一道材料题题,但部分学生仍然没能掌握或者是记忆混淆,造成了大量失分,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还有就是卷面中的一些选择题,都做过,但学生仍然做错。
2、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都容易产生惰性。如果你要求严格了,逼着他去读去背,对他催促的很了,就容易出成绩。如果你平时要求的松懈了,就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所以说下一阶段的工作,这个是重中之重。
总的来说,前一阶段的教训是深刻的,通过这次月考也使他们暴露了出来,下一阶段
就是要去真正的落实。从细小处去挖掘去改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五:初三历史第三次月考反思 (325字) 这次月考是我出的题目,在这套试卷中,我经验的缺乏体现无余。首先是难度没有把握好,题目太容易,不能体现层次。其次对知识点的分布也不尽如人意,下册的内容其实应该更多一些,特别是世界格局的问题上,应该加大比重。当然,在考试中还反映出了学生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
1、回答问题不规范,这次我们第一次采用了答卷的方式,按照中考模式进行答题。但是很多学生涂改较多,且字迹潦草。
2、对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靠,比如说,很多同学把二战爆发的标志写成了萨拉热窝事件。这是把一战和二战弄混淆了。
3、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这个问题可以说比较普遍。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加强训练。
4、答题缺乏条理,不能踩点得分。这也是一种答题习惯的培养,我们会在后面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的。
作文二:《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1500字
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
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2016-11-14浏览:分享人:孔敬宜手机版
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怎么写~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
1 / 4
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2016年高一历史月考反思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年段平均分分。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 4
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
3 / 4
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4 / 4
作文三:《高一历史月考》3500字
高一历史月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命题人 姜美桃 2012-12-0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B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急需扩大市场
C .中国开展禁烟运动 D .英国急于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2. 《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 .互相矛盾 B .大同小异 C .完全一致 D .互为补充
3.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 .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 .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 .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4. 据当时人所写的《庚癸记略》记载: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职官)提各乡卒长职官)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反映出在太平天国的一些占领区
A .基本上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 .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C .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现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
5.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A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 .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
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6.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 )
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意识
C .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
7.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8.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帝国主义的破坏 B .湖北军政府的软弱
C .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9.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临时约法》的颁布 D .清帝下诏退位
10.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 .国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C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D .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为总统制
11. 下列关于列强侵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打到北京
B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罪恶深重
C 、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D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12、“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3.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14.图1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场爱国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
史册。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15.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6、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那就是( )
A 、〈〈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17、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
A 属于旧式的农民革命 B.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 .被中国统治阶级利用 D. 与外国侵略者直接作战
18.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
③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19.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20.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 .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22. 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3.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 .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 .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2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 .缺乏科学理论 B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25. “光荣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希腊罗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人们的
A. 航海与建筑 B. 民主与法律 C. 自由与强权 D. 殖民与征服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
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三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1分)为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5分)
(3)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10分)
(4)材料三中,崇拜孙文的人数仅次于孔孟,名列第三。这能反映什么问题?(5分)
参考答案:
1—5:BAABA 6-10:DADDD 11-15BCCCC 16-20 ACBBC 21-25 BDCAB
26. (1)不对。(1分) 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快,而不是因为沾了中国茶叶的光。(4分)
(2)是指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5分)
(3)孙中山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分)
(4)孙中山在当时的中国威望很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5分)
作文四:《高一历史月考》5900字
高一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74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
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
反映了( )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其中“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周朝实行了( )
A.世袭制 B. 礼乐制度 C.宗法制 D.分封制
4、下图是一副古代某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5、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D.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6、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指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8、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10、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B.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 C.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11、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A.生产工具的差
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
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 12、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根本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13、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世官制的沿革 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14、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5.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1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1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8.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0.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 )
A.强化君主专制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废除宰相制度
2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宋朝设立枢密院 D、清朝设置军机处 22.合肥一六八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3.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 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4.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25.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6.在古希腊,柏拉图建议城邦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 )
A.雅典土地与资匮乏 B.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C.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D.殖民扩张会带灾难
27.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在投票时,这个家庭可投( )
A. 1票 B. 2票 C.3票 D.4票 2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29.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A.温杜德 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 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 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 艾梵德 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30.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符合史实的是 ( )
A.两者都是民主政治,主权在民 B.两者都拥有发达的农耕经济 C.两者都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状态 D.两者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31.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C.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D.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32.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制度起到奠基作用的内容包括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②设五百人议事会执掌统治权 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 ④在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3.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 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34.《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35.(2014·重庆模拟题)“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 )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36.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用世纪表示则是(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37.当罗马共和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无首奥古斯都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适应帝国的这种变化,罗马帝国采取的法律手段主要是( )
A.把习惯法改进为成文法 B.把公民法改进为万民法
C.对海外行省的上层阶段大量授予公民权 D.对外邦人给与适当的司法保障
二、综合题(共26分)
3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
39、(10分)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概述罗马法的历史作用。(6分)
(2)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请列举近代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体确立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件。(4分 )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C5、D 6、C 7、 B 8、D 9、B 10、C 11、B 12、C 13、B14、B 15、B16、B 17、C 18、D 19、A 20、A 21、D 22、C 23、D 24、D 25、B 26、C 27、A 28、D 29、A 30、D 31、D 32、A 33、B 34、C 35、D 36、D 37、B 二、综合题
38、(1)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2分)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分)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2分) 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2分)
(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4分)
(3)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4分)
39
、
作文五:《高一历史月考》4000字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
A.商朝宗战制 B.西周分封制
C.秦代郡县制 D.隋唐科举制
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
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 )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4、西周时期,一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
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继承他的爵位的应是 (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5、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
代( )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6、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
7.下列历代政治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太祖派文官到各地任知州
④明太祖废丞相权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图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
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0、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
A.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B.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C.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
D.设宣政院分割宰相的宗教权
11、“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
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2、“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
是( )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
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皇帝逐渐加强
14、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
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15.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 (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权力越来越大
D.地方势力越来越难以同中央对抗
16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内阁制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是由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18、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
A.是最高权力机构 B.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实行比例代表制 D.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19.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20.下列关于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形式
B.有利于调动每位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城邦内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21、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
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
2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
A.未成文习惯法的废除 B.公民法的编纂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23、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士丁尼 C.荷马 D.梭伦
24、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罗马法律形同虚设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26、英国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是 ( )
A.首相 B.国王 C.议会 D.内阁
27、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 )
A总统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议会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28.美国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 D )
A 天赋人权 B 总统至上
C 自由平等 D “分权与制衡”
29.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是 ( D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C 美国的《独立宣言》 D 美国的《 1787年宪法》
30、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 部门组成 ( A )
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⑤ C ② ③ ⑤ D ③ ④ ⑤
二、主观题
1、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2分)
1.(1)分封制(2分)宗法制(2分)
(2)三公九卿制(2分)郡县制(2分)三省六部制(2分)
(3)提高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4分)
2. (11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的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捕,系以皮带或脚链,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材料四 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2)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2分)
(3)根据材料四,说说罗马法的深远影响?(3分)
52. (共11分)
(1)不是(2分),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等没有民主权力。(4
分)
(2)保护私有财产。(2分)
(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3分)
作文六:《高一历史月考》2500字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为3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初年,周王曾分封了鲁、齐、燕、卫等重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实质是( )
A.宗法制在地方的体现
B.统治各地的政权机构
C.周王直辖的行政区划
D.拱卫周王室的附属国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深常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3.在秦代砖文中这样的记载“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
B.疆土辽阔,臣民重多
C.国家纺一,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武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实行分封制和守法制
B.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C.奖赏先代贵族和功臣
D.彻底废除王位世袭制
5.《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反映了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当时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B.分管中央重要部门
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7.英国曾借鉴中国科举制度改革文官录用制度,孙中山也曾经十分肯定科举制度,共同原因是科举制
A.以儒学经义作为考试的内容
B.便于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
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D.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8.宋代是,中书门下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
相。当时,“中书门下”属于
A.枢密院长的驻地
B.三司的行政衙门
C.宰相的办公机构
D.独立的监察机构
9.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这一观点反映出他的企图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C.改革选官用人制度
D.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10. 明太祖朱元璋曾赋诗描写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经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这主要是因为
A.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B.朝内大臣腐败无能
C.内阁官员地位较低
D.相权妨碍皇权行使
11.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头条约》
D.《辛丑条约》
12.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率领清军成功地收复新疆,主要原因不包括
A.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B.各族人民大力支持
C.清军将士英勇战斗
D.英俄之间矛盾激烈
13.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 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14. 康有为曾经用“海龙东泣舰沉波” 的诗句,描述黄海海战,这主要是因为
A.日舰率先偷袭清军
B.清军将士不战而降
C.爱国官兵誓死抵抗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5.《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依据之一是
A.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进程
B.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C.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6.“门户开放”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其他列强的赞同,主要是因为美国
A.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
B.拥有独立的侵华政策
C.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强国
D.消弭了中国人民的反抗
17. 义和团运动的一份揭帖提出:“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言不完。” 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协同清军抗敌
B.崇尚宗教迷信
C.排斥先进文明
D.反对列强侵略
18. “(蒋)介石先生??领导全国各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谨启。民国27年9月29日。”这封信的直接背景应当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军
C.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最终形成
19. 英国记者看史沫特莱曾报道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里所说的战役
A.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20.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大的补偿是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每二题把20分)
1.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7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7分)
作文七:《高一历史月考》4500字
高一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 .“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2.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关于清朝的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 重臣组成 B .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C .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D .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4、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 ,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5《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皇权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巩固国家统一 D .解决王国问题
6.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皇帝和宰相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
7. 美国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多于三分之一的人来自平民家庭,如此大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下列各项中,与此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 宋朝尽夺藩镇之权 B. 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C. 当时统治者实行文武并重的政策 D. 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影响
8、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A .十二铜表法 B .陶片放逐法 C .雅典公民法 D .公民大会法
9.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 ”。这条法令
A .保护债务奴隶制 B .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 .保护私有财产权 D .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10、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 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 .联邦制原则 B .民主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自由平等原则 11、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历史 第1页 共4页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12、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 B. 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C.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D.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13、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人民起义不断 B. 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 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1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5.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 )
A .割地的面积 B .赔款的数额 C .开放的口岸 D .列强办厂的特权
16.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 .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 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 .外交官员的卖国 D. 广大人民的麻木 17.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8.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五四运动最早在上海兴起 ②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 ③中共“一大”“二大”均在上海召开 ④国民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19.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A 民族 B. 民权 C. 民生 D. 民风
20.1912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政治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年份之一,是因为这一年( ) A .北洋军阀取代了满洲贵族统治 B .立法机关由临时参议院发展为国会 C .政治中心从南京迁往北京 D .共和制度取代了君主制度 21. 史学中评价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主要依据是( ) A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C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 D 领导阶级不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
高一化学 第2页 共4页
22.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五四运动最早在上海兴起 ②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 ③中共“一大”“二大”均在上海召开 ④国民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23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 .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24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 .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25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起义
A .认识到解放民众思想的重要性 B .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C .冲击到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 .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二、主观题(阅读材料回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45题12分,46题13分,共25分)
45.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材料二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材料三 《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 右将军廉褒. 光禄勋师丹. 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 侍中. 常侍. 散骑. 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宰相的职责。(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个阶段依次是什么?(3分)你认为宰相制度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演变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前后两史实有何主要异同?(3分)
高一历史 第3页 共4页
46.阅读材料 材料一:1.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 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节录)
第一条 第一项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七项 一切征税法案应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得提议或赞同,关于此项法案之修正案与其他法案同。
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周一良. 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
请回答:
(1)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的?(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的议会都拥有什么权力。(3分) (3)英美两国的政府首脑是怎样产生的?(4分)
(4)英美两国的政体有何差异?政权性质有何相同之处?(4分)
高一化学 第4页 共4页
作文八:《高一历史月考》5500字
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 70 分)
1、《苟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蹲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许多文物古迹受损,纪念古代伟大水利专家的“二王庙”倒塌严重。“二王庙”纪念的是( )
A .大禹父子 B .李冰父子 C. 李冰与郑国 D 诸葛亮与刘备
3、“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来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
A .瓷器 B .丝绸 C. 铁器 D .青铜器
4、“市人通宵达旦,往来不绝。大街小巷叫卖声不断,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绝,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晓市又开始。”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都城商业繁华的景象
( )
A .东汉都城洛阳 B .南朝都城南京
C .唐朝都城洛阳 D .北宋都城汴京
5、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繁荣景象反映的是 ( )
A .商人的活跃、形成特殊的商人群体 B .“夜市”的繁盛
C. “草市”的商品交换频繁 D .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6、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7、历史上的关中地区曾经在较长时问内处于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主要原因是
( )
A .统治者的重视 B .优越的自然环境 C. 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D .交通条件便利 8、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9、对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命题人:马月宵 审核人:周朝阳
A .多数处于停滞徘徊的状态 B .曾一度以川滇内地为中心
c .帝国主义侵略是唯一的障碍 D .主要集中在国民党统治区
10、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 .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求生存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是( )
A .反帝反封建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实现民族独立 D .争取民族独立与实现国家近代化的统一
12、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B .中国无产阶级与中国资产阶级是对手
C .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
D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薄弱,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不够
13、学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以“1956-1966年的中国经济”为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下列标题哪一个更具历史洞察力 ( )
A. 失误不少,总体向前 B .失误太多,总体停滞
C .失误较少,直线上升 D .没有失误,总体向前
14、1958年10月,山东省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
A.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 .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 .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15、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 ( )
A .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 .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 .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 .都足为了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力
16、.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上 ②经营管理方法上
③生产经营的权力上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 )
①增强企业活力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④实行公私合营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D .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件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21、维新派如果想宣传自己的思想,它最好选择( )
A .报纸 B .演讲 C .广播 D .电视
2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1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
A .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探索新航路 D .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24、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主要在欧洲的哪些国家间进行( )
A .荷兰、法国、英国 B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C .西班牙、荷兰、英国
D .英国、法国、美国
25、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
A .乘蒸汽机车旅游 B .打电话邀请好朋友去看电影
C .市场上除了植物纤维的衣料外,化学纤维衣料出现 D .企业主可通过E-mail 推销自己的产品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B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D .重商主义形成
27、观察图3,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 .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 .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 .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28、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9、192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胡佛在参加竞选时一再承诺“每家锅里有一只鸡,车房里有一辆汽车”,但是这一承诺最终被现实无情地粉碎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
①他当政期间发生了生产力与销售的矛盾 ②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③分期付款方式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④他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 .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改革 B .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福利措施
C .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D .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31、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 ”改革即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 (改革),其中反映relief 方面的内容是( )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兴办公共工程
32、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主宰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
A .货币学派 B .供给学派
C .自由主义 D .凯恩斯主义
33、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进行改革,扭转了经济颓势;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
A. 高新技术产业 B .汽车工业 C .石油产业 D .电力工业
3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
A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35、有人评论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1日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
A .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 .-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30 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他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二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世
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受到指责的两方面措施,试分析其影响。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 985年8月28’日,**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的重大举措。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
作文九:《高一历史月考分析》800字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质
简佐松
一、试题评价
高一历史考试试卷遵循新课改理念,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利于养成历史学习规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中选择题25道,50分; 问答题3道,50分。年级平均分58.2分,最高分89分,最低分18分。及格率35%,优秀率1%。
二、典型试题分析
(1)选择题:
题号 得分情
况
1.2.4.9.11.20 良 这几个题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
的识记,如西周分封制、三省六部
制等,得分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基
础知识的掌握较扎实
3.7.8.10.13.2
3.25 较差 这几个题目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查知识点,根据考试后讲评情题目分析
况,其实题目不难,部分学生丢分
的原因包括不会提取相关信息、不
会回归教材以及对这类材料题目
的畏惧心理
14.15.16.18.2
4 较好 这几个题目类型是对概念的理解,学生答题情况较好,说明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2)问答题:
26题;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准备不足,平时教学练习的题型主要是材料解析题,所以虽然题目不难,但是得分率较差。学生不会史论结合,材料与观点联系不强; 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答。
27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把握,学生在答题上出现对问题理解的偏差教严重,导致总体得分不太理想。
28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灵活应用,大多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了,但是不会运用,导致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讲练结合。虽然课时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尽量精讲精练,适当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落实学生的笔记检查。史学科的特征是要识记知识点,将知识线索化,所以注重学生课后笔记的整理。
3、材料分析能力。虽然这次考试没有材料解析题,但是立足考试趋势,课堂上应适当引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史论结合。
4、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一阶段,重在积累,重在基础,重在学习规范养成。
作文十:《高一历史下期 月考》6700字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1.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2.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 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3. 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 I 卷
本卷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 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 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佛教的广泛传播
C .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西周时“一人跖 (踏 ) 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 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3. “一个犁牛半块田, 收也凭天, 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 早也香甜, 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 过天青 (晴 ) 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 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 点是
A .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5. 明朝后期, 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 主要原因是
A .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 .明朝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 .民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6.“茶神”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 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 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 :“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 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 .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
9.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 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 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轻商的思想
10.“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 反映了
A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 .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11.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里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这个 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 三四块田里劳动??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A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 .依赖于商品经济而存在
C .生产的产品和市场相联系
D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状况。
12.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 种现象的 原因是
A .土地兼并 B .重农抑商 C .海禁政策 D .贫富分化
13.有史料记载:“ 自乾隆二十二年 (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 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 ? 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 之称。 ” 这表明
A .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B .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 .一口贸易的实质是官方垄断
D .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14、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 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A. 商品经济相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 息,其中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16.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 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 给处于黑 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 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17.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 有无数哥伦布; 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18.本杰明·基恩曾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 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 .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 .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民族融合
19.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 (美洲白银 ) ,亦不 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有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
③这种现象在当时的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 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 ③ D .② ④
20.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 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 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21.据《西方文明史》记载,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 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西班牙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B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西班牙继英国之后,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22.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 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 .政治纷争加剧 B .军事对抗升级
C .文化差异加大 D .贫富差距拉大
23. 1851年 5月 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 25个国家的商界、 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的目的是为了 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 能够看到
A .电话 B.蒸汽机 C.汽车 D.电灯
24.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 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 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与引起此兴 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范围的扩大
C .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5. “在 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 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 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A .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 .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 .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 .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26.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 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 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建设占用了农村土地
B .妇女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工人
C .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 .妇女地位提高后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27.下面是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A .社会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B .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C .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D .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28.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 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 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A . 18世纪晚期 B . 19世纪前期
C . 19世纪末期 D . 20世纪中期
29.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 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 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友 ②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③李克尔梅在飞机上俯瞰美景 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0.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 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 格斯认为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40分)
本卷共 2大题,第 31题 20分,第 32题 20分。
3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汉《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二:汉时的实物图片
图一:东汉门市画像砖 图二:长安市令印
材料三:凡市, 日中鼓三百以会
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 百官志》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 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说 出宋以前“市”的特点。 (8分)
(2)通过四则材料所示信息, 请说出 “市” 到了宋代出现的变 化(4分)
(3)请你探究“市”自汉到宋变化的因素。 (4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能够说明“市”的特点,但在信度上更有说服力的是其中哪则 材料?(2分)请说明理由。 (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 1:1851
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
图片三:北宋东京
人数多达 630万人。 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 水力印刷机、 纺织机械等, 向参观者展示 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摘编自“互动百科” 材料 2:1851~1915年世界博览会主要展品一览表 (部分 ):
材料 3: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 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 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 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 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6分 )
(2)据材料 2,比较中西方展品的主要差异。 (8分 )
(3)根据材料 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 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6分 )
座号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题卷
31. (20分) (1) (8分)
(2) (4分) (3) (4分)
(4) (4分) 32. (20分)
(1) (6分)
(2) (8分) (3) (6分)
班 级 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 考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答案)
1-5 DBBDD 6-10 CDBDA
11-15 CACAB 16-20 DCBBA
21-25 BDBCB 26-30 BCCBC
31. (1)市有固定场所,与居民区分开;是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 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 (8分,每点 2分)
(2) 变化:打破时间的限制, 出现夜市; (2分) 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 市坊的界线被打破,可以沿街开设店铺;市还打破城郭的限制。 (2分) (3)自汉到宋,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宋朝的商品 经济相比以前各朝有重大发展(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 (4分,每点 2分) (4)材料二。 (2分)材料二是实物。材料一是文字材料。 (2分)
32.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科 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科技发明的重视。 (6分)
(2)差异:中国展品以传统工艺品为主,大多通过手工制作而成,更多体现 农耕文明; 西方展品以新兴工业产品为主, 基本上由机器来生产, 展示工业 文明成果。 (8分 )
(3)生产力: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大企业时代到来或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分 )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高一历史月考反思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