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孔乙己的主题思想》3100字
沉郁顿挫写百态社会人生——浅谈鲁迅小说思想艺术特色于《孔乙己》之体现
作者:佚名 时间:2010-5-13 17:09:54 来源:tangyu 转发 人气: 466
鲁迅的小说算得上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的开山之作了,而且他的小说也可看作是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了。《孔乙己》更是其小说中的名篇。
古人常说“文以载道”或者如孔夫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把这些言论加以整合进而推广延伸,而后比及于鲁迅的小说,可以这样讲,他的小说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之社会效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且比以前越发先进越发深刻的多。因此,若要称孔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圣贤,那么也可将鲁迅称称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圣贤。之所以能这样说,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鲁迅把他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相紧密联系,并且还能够以时代先知的眼光跳出这种格局,站在历史和时空的高度,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与责任,以满腔的热情和悲愤,无情地批判社会上落后的迂腐的吃人的以及一切一切的不合理之种种,进而希望达到某种疗救、启发、激励和使人及整个社会清醒和振作的效用。对于这种批判,这种效用,鲁迅在小说中以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来阐述,以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来加以描绘,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他小说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而且这种思想和艺术特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代表了鲁迅小说之于社会人生百态的诠释,同时这也成了他小说创作最具闪光点最具感染力的特征和风格。
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这篇小说篇幅虽不足三千字,但却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2]下面,我就其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孔乙己》这篇小说。
一、 思想特色之于《孔乙己》
从作品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乙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孔乙己这个备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和塑造,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罪恶,深刻地暴露了整个封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沉痛地提出了一个改变群众身上昏沉、麻木的精神状态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反封建是鲁迅小说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集中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封建科举制度的禁锢之中,他虽然读过“四书五经”,但终生连半个秀才都没捞着,因此,后来这竟成为他被别人刺的最痛的伤疤之一。他满口知乎者也,但他终究也不会营生。他虽受过正统的封建教育,但这却从未于他的人生和仕途有益过。但终究他还能写一手好字,这倒也能换碗饭吃。但不幸的是,他后来竟染上好喝懒做的恶习,以至最后终于把他赖以生存的唯一的行当——替别人抄书这个饭碗给丢了。为了满足最低级的“酒瘾”他不得不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以至于最后被丁举人打断了
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世。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造成孔乙己最后悲惨结局的元凶,不是别的,正是这毒害人的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传统的封建正统教育历来标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以此来激发和鼓动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知道求取功名。但是,在这茫茫浩荡的赶考大军之中,真正通过“开科取仕”这根独竿爬上去的人却很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能“望仕兴叹”。虽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读书赶考,屡试屡挫,从轩昂小生白首老童,但仍痴心不改,一心期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终生都没考上,他们只顾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对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营生本领的学习, 以至于出现像孔乙己这样的可悲人物[3],这也是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最为可恨、最为罪恶的地方。 由此可见,封建思想文化对读书人的戕害达到了何种的程度!
二、艺术特色之于《孔乙己》
鲁迅小说不但思想深刻,而且艺术成就也很高,这也是鲁迅小说之所以写得好,能牵动读者心的地方。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在创作方法上,鲁迅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主要采用了“杂取合一[4]”、选取“典型细节”及“为人物设计典型环境”等方法。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首先,在《孔乙己》这篇作品中,鲁迅通过对现实的描写——掌柜的凶神恶煞、冷酷无情;短衣帮的穷形尽相、麻木不仁;丁举人等封建上层的为富不仁、心狠手辣,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世态炎凉的极其病态的社会,并在其中似乎有些暗示,像孔乙己这样的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结果只能是一种不幸的悲剧。
其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孔乙己》中又显得更加的冷峻、严肃。第一、鲁迅对孔乙己几次来酒店情形的描写,虽然表面上写孔乙己的“知乎者也”和众人对他的取笑,从而导致了一种“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5]的气氛,实质上这却是用来反衬极其冷漠和严酷的社会现实。第二、鲁迅在尽力揭示丑陋现实的同时,又为我们从侧面揭露了造成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原因和背景。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愈是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的挣扎也就愈激烈,他们的统治也就愈黑暗。”孔乙己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王朝封建统治最为没落的时侯,此时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贫者饥寒交迫,生死不保;富者为富不仁,欺压善良。正因为如此,才使《孔乙己》这篇小说有了非常深刻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为小说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二)、形象塑造典型化的方法
首先,鲁迅在刻画这个人物的时候运用了杂取合成的艺术手法。孔乙己正是千千万万个饱受封建教育和文化毒害的读书人中的一个,在他的身上有许多下层知识分子的弱点: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惟一的穿长衫的人”,这表明此类读书人既无力进仕,而又不愿意降低
自己的身份与贫苦人民为伍,整日处于昏沉麻木的状态。2、这些人又很可悲,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处境,始终以“读书人”自居,又常以“君子固穷”等封建迂腐的理论来自欺欺人,自我解嘲。
其次,选取典型细节的方法。这在《孔乙己》中主要有两处。第一处是孔乙己在未被打断腿之前,到酒店中,当他被人讥讽时并不理会,而是“对掌柜说:?温两碗酒,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了九文大钱。?”这里的细节描写一方面交代了孔乙己此时的生活还能勉强过得去,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的迂——“排”出九文大钱,似乎有一种自满和炫耀。第二处便是在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之后,他是用手走来的,并且当“我”端给他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此时情形表明孔乙己致绝境——身体残废、性命难保。这两处典型细节[6]的描写对于丰富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润色作用。
再者,运用了“为人物设计典型环境”的方法。《孔乙己》中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咸亨酒店这个典型环境当中。这是因为第一、孔乙己有好喝成性的陋习,在这里有利于“我”这个酒店小伙计来直接叙述和感受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及其在酒店中的种种窘况。第二、咸亨酒店又是众人频繁出入的场所,这里既有“长衫一族?,也有贫穷的“短衣帮”,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有利于更好地展现咸亨酒店这个“小社会”和影射当时的整个社会,这对于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揭示社会现实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孔乙己》这篇小说中的语言和肖象等描写也很突出,与上面的诸种艺术表现手法一起,更加丰润和增强了整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孔乙己》是鲁迅众多小说中较早的以反封建为主题的一篇。这虽不是鲁氏小说最具影响力的一篇,但以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也能部分地代表鲁迅小说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这对于我们今天来研究和剖析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其早期的生活状况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作文二:《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9500字
考点九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①归纳主题 (难易程度:★★)
②阐释主题 (难易程度:★★★)
③延伸主题(主观表述题) (难易程度:★★★★)
●考点讲练
【考点2011】 ①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2011年南充市)《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②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2011年遵义市)《趴下》 【考点讲析】 “归纳主题”就是对文章的中心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出现的频率较低。“阐释主题”就是用自己的话,或者依照例句来解释主题思想。这类试题在考试中也时常出现。本书着重介绍“延伸主题”(主观表述题)这种考点。
(一)方法步骤:①抓住文章主题;②联系生活实际;③感悟体会启示。
(二)此考点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作设想、谈启示、说感受等: ①此类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②要求考生对文章主要内容要有完整准确的把握;
③要求考生关注文中所提供信息的隐含信息,调动生活积累,进行推测和想象;
(三)记叙文中的探究性综合试题(阅读的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不是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
答题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言之有我”: “言之有理”即主观表述要合乎道理。
“言之有据”即主观表述要有事实和理论的根据。
“言之有文”即主观表述要有文采修辞和美感。
“言之有序”即主观表述要条理清晰,注意规范和步骤。
“言之有我”即主观表述最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四)举例说明
例如: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给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明白此题的考查意图是考查学生对哲人的话的理解认同,将深刻的语言用简单干净的语言表示出来,考生的表述和哲人的语言应该在认识上是一致的;
第二:解释哲人的话,说清楚“借给你一刻钟的欢悦”和“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的含义;(金钱能够带来物质的享乐,但是如果一味沉湎于物质的享乐,甚至为了物质的享乐铤而走险的话,金钱将让你的人生误入歧途,不幸将陪伴你的一生。)
第三:联系实际,印证你对关键意思的理解;
第四:一句话总结自己的阐述。
【考点测试】
一、2011年 黑龙江龙东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音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的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大作,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他们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他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都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给对方27块钱不可。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并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找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上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找,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精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了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儿,径直走进路边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的太多了??”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2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2分) (考点九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答:文章通过“络腮胡子”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1分,表达了作者对“络腮胡子”在帮助身处困境的人时,能够尊重他人这种优秀品质的赞美之情1分。 评分标准:答出事件1分,答出思想感情1分。语意对即可。
23.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答:“皱皱巴巴的短衫”写出了“络腮胡子”衣衫不整,“皱皱巴巴”、“浓眉凹目”、“络腮胡子”写出了人物长相的丑陋,该句运用外貌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2分。
评分标准:能够答出外貌描写或从词语角度分析1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1分,语意对即可。
24.文中婆婆出院时,“我”把水果等送给1号床的情节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不能,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用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突出了“络腮胡子” 在帮助身处困境的人时,能够尊重他人这种优秀品质。
评分标准:答出对比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不能,这情节与前文内容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突出我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评分标准:答出照应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以上两方面答出其一即可得满分。
25.这样的善举生活中有很多,请举例并谈谈你的感受。(2分)
答:评分标准:能够举例1分,谈出感受1分。
二、2011年 成都 翻浆的心 毕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3分)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找出描写“青年”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答题模式:“青年”是一个??的人。
答案:“青年”是一个孝顺父母、淳朴善良、热心助人的人。(每个要点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的震动和心里的不平静。(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极强贬义色彩的词语(2分),形象描绘出搭车“青年”在司机的故意折腾下的狼狈情态(1分),表现出“我”对他的鄙夷和厌恶(1分)。(意思相近即可)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品味能力。小说的结尾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俗称“欧·亨利”式结尾。 它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波,震撼人心。 (2)照应开头式结尾。 它能使结构严谨。(3)戛然而止式结尾。 它的好处是留有空白让读者想像。 (4)画龙点睛式结尾。好处是点明中心,彰显主题。解答此题,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参考。
答案:参考示例1: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先前“青年”一系列“偷东西”的行为最后却发现是“青年”的善举,“坏人”原来是好人,结局出人意料,而细节的交待又和前面相照应,使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示例2:结尾戛然而止,引人深思。以“我”的感受收束全文,突出了我在知道真相后心里的不安和愧疚,更引起读者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赏析角度正确计2分,分析恰当计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5分)
(考点九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主题的把握能力。小说的主题是通过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来的。 因此,我们不妨反思:“青年”的善举为什么会被“我”误认为“偷东西”呢?解决了这个疑问,小说的主题就出来了。解答第二问,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发开去。
答案:主题:小说嘲讽了当今社会“人心惟危”的现象,呼唤社会相信善良,彼此信任。(2分)
看法:(3分)社会的和谐需要信任和真诚。虽然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很多积弊,“农夫和蛇” 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善良和美好,拒绝信任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主题归纳正确计2分,意思相近即可;结合现实谈看法计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2011年 浙江义乌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3分)
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给分)
2.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考点八 理解重要句子在语境中的涵义和作用)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分,意思对即给分)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2分,能品味出其中一点即可)
4.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考点九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3分, 语言通顺1分,联系实际1分,言之有理1分)
四、2011年 黄冈 钢构的故乡(节选) 刘醒龙
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静的呼唤。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不得母乳的模样。
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出击地。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时常火并,必争之地。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
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苏轼时期的鸟林,在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孟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走向他乡的长辈。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yuàn)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赫的林姓人家织了8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
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首先是母亲。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虽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孤独凄苦。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民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
其次是父亲。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后来就不再说了。他的那个1948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更是从1967年的大字报上读到的。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故事。相信父亲为躲避“**”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 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经离开的奶奶。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生的最可靠的地方。
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
1.文中第二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意思相同即可。)的感受。(2分)
2.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3分)
引起下文。 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引出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
3.请品味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
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我”的一跪,是找到自己的“根”,从而不再漂泊无依,成为一个有“家”(故乡)的人。(意思相同即可)
4.文中说“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写出三方面“难以置信”的事,以及这些事所表达出的作者感情。(5分)
难以置信的事:①故乡悠久厚重的历史。②母亲在祠堂里度过的孤独凄苦岁月。③父亲在“**”时的“传奇”。 作者的感情:对故乡历史的敬畏,对父母遭遇的同情与敬重。
5.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总盼望走出故乡,而“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考点九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腔热血、充满好奇、志向远大,希望到外面闯世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到中年以后,如作者一样有了许多历练,视野随之开阔,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于是故乡的山水人事成为温馨的回忆,越来越喜欢故乡、依恋故乡,期盼叶落归根。(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
作文三:《对《故乡》主题思想的探究》3600字
对《故乡》主题思想的探究
依兰县愚公中学
王德华
对《故乡》主题思想的探究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翻阅相关资料,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茅盾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
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五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有的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
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和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起来了,又使人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
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
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
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臵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以及议论抒情,无不在形象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处在严重的衰败贫困中,闰土的极度贫困不是偶然的,他是当时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说,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不仅是通过闰土这一典型形象来深刻地反映农民的极度贫困,而且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来反映这一问题。这就给人们指出,必须改变这种现实,必须创造新的生活。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试对《故乡》主题思想作如是表述:小说通过?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严重现实,深刻而多方面的揭示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救自己,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作文四:《《教父》一书的主题思想分析》5600字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mages in Invisible Man
2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3 从婚礼仪式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6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
7 女权主义视野下的多丽丝?莱辛
8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 Q 805 990 74 9
10 (英语系经贸英语 ) 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11 对比研究中西家庭观
12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
13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4 从《绝望的主妇》的字幕翻译中看文化因素
15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16 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形象研究
17 如何有效地扩展大学生英语词汇
18 关于《哈利波特》中对种族主义批判的研究
19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
20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
2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22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
23 唯美主义与心理失衡的关系——以《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人物分析为例
2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25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 s “ Winter Dreams” (开题报告 +论文 +文献综述)
26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27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28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
29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30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31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
32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
33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34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35 O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ype of J. M. Coetzee’s Disgrace
36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37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
38 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嘉莉妹妹》中的再现
39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40 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41 论《哈姆雷特》中的双关语
4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
43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44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45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46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
47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
48 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
49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
50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51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5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
53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
54 军服相关英汉颜色词的分析
55 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他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56 中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
57 解读《哈利?波特》中纳西莎?马尔福的形象
58 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及其他》的唯美主义
59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克拉的家庭关系
60 美国俚语中的文化特征
61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62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63 基于《生活大爆炸》研究合作原则的违反
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5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观
66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67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
68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69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
70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诗词翻译对比赏析
71 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72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73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74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75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76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77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78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79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80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
81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82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83 ESA 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8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5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86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87 The Unique Charm--An Analysis of Evil under the Sun
88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89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90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
91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92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93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9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95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96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
97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98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99 论《荆棘鸟》中德罗海达的寓意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100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101 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
102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
103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104 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105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106 从象征手法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时代的特征
107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108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109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110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111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112 阿瑟·黑利小说《讹诈》中的前景化现象探析
113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114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
115 视频辅助和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
116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分析多丽丝?莱辛《第十九号房》的女主人公的心理特征 117 论美国黑人说唱乐的语言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118 可口可乐产品推销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119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20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121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122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Novel to Film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
124 初中生单词记忆的可行性研究
125 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试探性分析研究
126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127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128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
129 《红字》的人文主义色彩
13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31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132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33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134 浅析英语交际法教学及其运用
135 Negative Transfer and the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136 印度商务礼仪研究—对中印商务谈判的建议
137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38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ord of Bai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39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140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41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142 [毕业论文 ](日语系毕业论文 ) 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
143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透视《野草在歌唱》的人物及意象
144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145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
146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47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48 乔治?奥威尔小说《动物农场》和《》社会对比研究
149
150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
151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
152 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153 毛姆眼中的简奥斯丁
154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155 论叶芝政治诗歌中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态度
156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
157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158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159 On Success of Gone with the Wind
160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
161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62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63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 /苦”的隐喻机制
164 从冗余理论浅谈翻译技巧之增译法与减译法
165 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166 从女性个人主义角度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女性人物性格特征
167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68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
169 英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英语成语中的体现
170 方位词“上”和“ Up ”语义对比研究
171 法律英语的特点
172 从动物习语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3 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74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
175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176 从福柯的后人道主义视角看赫尔米娜之死——解读赫尔曼黑塞作品《荒原狼》 177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178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79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种类、特点与其文化映现对比
180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81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82 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
183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征探析
184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85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186 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
187 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188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s 189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190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91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192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
193
194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95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196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97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
198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199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作文五:《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2900字
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刘小鸿
少读《红楼梦》,脑海里总是回荡着专家、学者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定义:
《红》是一部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而宝、黛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
随着阅历的增加,经过反复阅读之后,总觉得《红楼梦》的主题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可能有不少红学研究者要站出来指责,我却管不了那么多,《红楼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不应该是那几个人说了算才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当然,《红楼梦》有多个层面: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哲学的、道德的……我就其中一点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亦可使闺阁昭传……”这个“闺阁昭传”很重要呀!这就说明该书的主题是为众女子鸣冤叫屈的。书中的众女子“无一不冤”,可以说各有各的冤屈!
就拿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甄英莲来说吧,她是甄士隐的独生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但被人贩子拐走卖与他人作奴作妾,最后惨死,“平生遭际实堪伤”,甄英莲真的是“真应怜”,命运最为悲惨。大家说冤不冤?
林黛玉、薛宝钗空有“停机德”和“咏絮才”,最终的结局是那么的冷落与凄苦……难道她们不冤?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深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辨”了二十年,以没辨明“是”与“非”,虽贵为妃子,却死于非命,这就是元春大小姐的悲剧,真死得冤!
“金闺花柳质”的迎春,却嫁了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一年就被折磨而死,冤否?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却因“庶出”而遭歧视,后远嫁海隅,“清明啼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只能在梦中见到亲人。探春犹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冤!
惜春似无冤,而却迫于家势,缁衣出世。“绣户侯门”之女,据脂批得知,惜春为尼后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亦是一冤!
凤姐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拿了公众的“月例”钱去放贷生息,勤俭持家,独支大厦,做到“生前心已碎”。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她毕竟无力挽回败局,因犯过而被休,最终“诸罪所归”,成为众矢之的。“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半世苦心!这“报应”公平吗?凤姐不冤吗?
湘云虽“英豪阔大量”,但“襁褓之中,父母叹双亡”。从小失去父母,“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人生之大不幸矣!虽“厮配得才貌仙郎”,但好景不长,只落得“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巧姐流落于烟花巷;“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为世人“愈妒”、“同嫌”,“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沦为妓女,何其冤?!
秦可卿是从养生堂出来的“弃婴”。虽出身“微贱”,但理家却是一把好手。生得袅娜纤巧,性格好,行事温柔和平。为宁、荣二府众人称道。但结果却“画梁春尽落香尘”,悬梁自缢而亡,冤否?
李纨一生三从四德,青春丧偶,一肚子的“冤”向谁诉说?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得到的是“枉与他人作笑谈”,成为世人的谈资笑料。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因“风流灵巧招人怨”,受他人毁谤,惨遭摧残而寿夭。鸳鸯遭遇色魔——贾赦,其下场可知。金钏投井,茜雪、司棋被逐,芳官出家,尤三姐用“鸳鸯剑”自刎……
无须多举例,书中的群芳,有谁不冤呢?所以曹公就是为众女儿鸣冤叫屈,为“闺阁昭传”而写此书。让这些“群芳”的形象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什么“宝黛爱情”的主题,什么“反封建”的主题等等,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不能被“爱情”啦、“阶级”啦等主题迷住了双眼,舍大抓小,做买椟还珠之事!
至于说宝玉是反封建阶级的叛逆者,翻遍全书,我不见他“叛逆”了谁?宝玉见到贾政如老鼠见猫似的,“受笞”一事后,也不见他对贾政有任何“叛逆”的言行。抄捡大观园时,晴雯被逐,面对盛怒的王夫人,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他见到封建官僚水溶王彬彬有礼,诚惶诚恐……作为”纨绔”、“膏粱”、“富贵闲人”的贾宝玉,口口声声“天恩祖德”、“今上”,他那儿“叛逆”了?我只看到他遵守封建道德——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对君、对父、对祖宗,他是知忠、知孝、知悌、知礼的,总之他是顺民一个。请问,他“叛”了哪门子“逆”呢?我没见到,一个不爱读书的公子哥儿,发两句牢骚就算“叛逆”吗?那么叛逆的人何止他一人?实际行动在哪儿呢?唯一的反抗就是“想死”、“想化烟化灰”罢了,他“叛逆”了什么?他的革命性在哪儿?他“革”了谁的“命”?没有。
说到“阶级压迫”之类的主题,那就更怪了。阶级压迫肯定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那么,就以晴雯为例,人家“统治阶级”要辇她出去,还她“自由之身”,可她宁死也不想出去,心甘情愿地被“压迫”、被“剥削”。柳五儿还想往这个有“阶级压迫”的大观园中钻呢!大家想想,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阶级压迫”呢?“阶级压迫”的主题对吗?也有人说《红楼梦》的主题是为了宣扬“色空”观念。我就更纳闷,曹雪芹都“色”了、“空”了,他还何必伤精费神地用十年时间来创作“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呢?因此,《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得慢慢的、仔细的揣摩、思量。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给他喝的奇茗叫“千红一窟”,异酒叫“万艳同杯”,闻的香叫“群芳髓”。没看脂本之前,不明白是啥意思。看过后才恍然大悟,茶曰:“千红一窟”,原来是红楼中众女儿的“千红一哭”,异酒“万艳同杯”是“万艳同悲”,“群芳髓”原来是“群芳碎”呀!看过这些后,难道我们还不明白曹雪芹为“群芳鸣冤”,为“闺阁昭传”的良苦用心吗?
贾宝玉虽用整个生命去关怀、体贴这些“水做的骨肉”,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迎春之嫁、晴雯之死、司棋之逐、宝钗之迁、妙玉的落难、惜春的出家……他空怀“悲悯千红、拯救万艳”的志愿,换来的却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真真正正的“群芳碎”呀!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大观园人去楼空,园毁花残,群芳落尽,给人一种“物是人非,无语泪先流”之感。作者提醒读者不要忘了“群芳髓(碎)”,“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了鸣冤,他用“泪”研成“墨”,用“血”滴成字,写成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曹雪芹用“血”和“泪”写成的《红楼梦》,发出了“叹青春之易逝,哀人生之须臾。悲世事之无常,惧己身之非有。”向大家展现了真正的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经验和社会体验的种种慨叹,表现了以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悲惨命运,为“闺阁昭传”,为她们的不幸遭遇鸣冤、呐喊,抒发了他对人世的感叹,悲悯万物的情怀!此即《红楼梦》的主题吧!??-+
面对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作为一个红学门外汉的我,只是谈谈自己感受,正确与否,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作文六:《简述《铁木前传》的主题思想》4800字
简述《铁木前传》的主题思想
游戏赚钱 ://.youlez./
摘要:1956年出版的《铁木前传》在高扬革命论、阶级论的十七年文学中独树一帜。这部小说没有正面描写如火如荼的合作化运动,而是通过农村小人物的思想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作品更加深广的意蕴与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童年的回忆和作家心灵的社会思考。
关键词:铁木前传 童年回忆 社会思考
一
《铁木前传》成书于1956年初夏。回顾它的写作年代,我们不得不说这部小说的诞生是那个年代的文学奇迹;它没有像十七年中那些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歌颂文学一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半个世纪过后,它的浑厚的多元的艺术魅力反而越来越被人们所称道。根据孙犁本来的意愿,还要有一部后传来延续这个故事,完成人物的性格转型和命运的走向。可惜前传未果他就大病一场,因此匆匆结束了前传。作为一部未完成的敞开式的杰作,《铁木前传》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解读与阐释的空间。
要想彻底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与内涵,就必须要参照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意图。在谈到《铁木前传》的创作动机时,孙犁说道,“这本书,从表面看,是我1953年下乡的产物。其实不然,它是我有关童年的回忆,也是我当时思想感情的体现”。很显然,孙犁在这里明确了小说的主题与旨意。但是,仅仅有一个朦胧的念头与想法还不足以产生一部杰作,在给评论家阎纲的信中孙犁详细阐释了他是如何一步步确定小说的主题的。“它的起因,好像是由于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进
城以后产生的,过去是从来没有的。这就是: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确实是这样,因为这种思想,使我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我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二匠使我回忆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然而,任何文学的创作都不能离开时代的大背景,孙犁也曾说过,“艺术要离政治远一点,但又不脱离政治”。1956年正是农业合作化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农村的风貌、社会的风气也在急遽变化着,作家的使命就是记录时代洪流裹挟下的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灵的嬗变。因此,“小说进一步明确了主题,它要接触并着重表现的是当前的合作化运动”。1956年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使得文学创作环境有所松动,文学的政治控制不断松绑。因此孙犁才得以甩开“先进一落后一改造”的阶级论文学的桎梏,不去正面歌颂如火如荼的合作化运动,而是通过农村小人物的思想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变化,表达他那时的思想变化。“思想”在《铁木前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连接了小说主题的两个维度,它一方面牵引着过去,尤其是作家的童年生活;一方面又牵引着当前,即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沉的社会思考。
二
进城以后,孙犁的生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可人际关系方面的隔膜感、冷漠感,却又时时困扰着他。为了寻求精神寄托,他想到了故乡、童年、友情,怀念起战争年代人们之间的诚挚、融洽的伙伴关系,怀念起童年时代的脉脉温情。可以说,对童年的深切迷恋,是这部小说的深层意蕴。《铁木前传》表现了童年的美好回忆,主要是从以下三个维度。
首先,运用视角转换技术,站在儿童的视角、运用儿童的语言来表现童真童趣。《铁木前传》大部分叙事采用全知全能视角,但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切入了儿童视角,创造了一个美好单纯的童话世界。
例如,孩子们去看木匠打造新车的时候,他们看到“木匠把要刨平的木材,放在上面,然后弯着腰,那像绸条一样的木花,就在他那不断推进的刨子上面飞卷出来,落到板凳下面”。“像绸条一样的木花”,是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的,儿童是毫无功利心的,他们所欣赏到的事物是审美的,而非实用的,绸条二字一下子就把小孩子思维的灵动性和敏锐性捕捉到了。
小说中傅老刚的出场是这样写的,“他们每年总是要来一次的。像在屋梁上结窠的燕子一样,他们总是在一定的时间来”。虽然采用的是零视角叙事,可屋梁上的燕子这一比喻却切换到了儿童的视角,只有童稚的小孩子会把人比喻成燕子,通过农村孩子对燕子的喜爱衬托了他们对铁匠傅老刚的到来的欢喜之情。
九儿刚来到黎老东家的时候,女孩子们和她的一席对话更是充满了童真的味道。“那你为什么叫九儿,”女孩子们奇怪了,“在我们这里,谁是老几就叫几儿,比如六儿,他就是老六。”“这是我娘活着的时候,给我起的名儿。”小客人难过地说,“我是九月初九的生日哩。”“啊。”女孩子们明白了,“那么,你们那里还兴留小辫儿吗,”“唔。”小客人有些害羞了,缠在她那独根大辫上的绳儿,红得多么耀眼呀~小姑娘们好奇地问九儿的名字,当九儿提到死去的妈妈的时候,不谙人情世故的女孩子没有对小客人表示出应有的同情,反而一下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小辫儿上去了,这也是只有孩童们才会做出的举动呀~面对如此纯真可爱的小姑娘们,作者也忍不住赞叹,“缠在她那独根大辫上的绳儿,红得多么耀眼呀”,这是从作者的视角所看到的青春洋溢的美丽的九儿~
其次,在横向的维度上,作者精心安排了一个童心未泯的人物形象体系。他们将人生当成一场游戏尽情地玩耍,他们不顾虑他人的眼光,不去迎合集体的利益,他们只是按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疏放。例如六儿的不务正业,他做生意重情忘利,爱讨好姑娘的风度,他对小满儿的一往情深的喜
爱,这些都是发自他的内心。他的身上没有父亲黎老东的发家梦,没有斤斤计较的小算盘,也没用顾及世俗的眼光和恋爱的禁忌,他的内心就像一个保有童真的少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寻童年般的不受拘束与自由自在。杨卯儿因为迷恋心上人做生意亏本甚至挨打的痴趣和呆气,“他赔光,不是好吃懒做,也不是为非作歹,只是为了那么一股感情上的劲儿”?。当他被小满儿严声呵责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在意这个女人对他的辱骂,而是被她的美丽动人的风情深深吸引了,他被小满儿那红白焕发的容光惊呆了,“他上下反复地打量着小满儿的全身,他倾听着她的斥责,就像知罪的宗教徒接受天谴一般”,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一个纯粹的被女人所吸引的男人。
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的审美理想,表现出作者对童话家园的捍卫的是小满儿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对她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和怜爱。她风情万种却又不失矜持、她聪明能干却好吃懒做、她天真纯洁却狡黠诡诈。她渴望自由、充满幻想,却又孤独苦闷。她渴望爱情婚姻的自由,却逃避集体的改造;她渴望被理解,却游离于集体意志之外。她将自己放逐于时代伦理规范之外,尽情张扬女性意识,释放自己的青春魅力。这是一个活在自己构建的童话世界里的女人,正如小说中所说,“她的青春是无限的,抛费着这样宝贵的青春年华,她在危险的崖岸上回荡着”。她以炫耀的姿态在街上招摇而过,“她的新做的时兴的花袄,被风吹折起前襟,露出鲜红的里儿;她的肥大的像两口大钟似的棉裤角,有节奏地相互磨擦着”,她用自己的青春魅力挑逗着青年们内心的热情和狂想。可是,当年轻的干部在夜深人静和她共处一室的时候,在她身上却看不出一点儿邪恶,反而让人觉得她脸上的表情是纯洁的,眼睛是天真的。她还有种种的幻想和冲动,夜里常常一个人在野外游荡,“炎夏的夜晚,她像萤火虫儿一样四处飘荡着,难以抑止那时时腾起的幻想和冲动”。她如同梅里美笔下的吉普赛女郎,像孔雀开屏一样释放着自己的青春和美丽,她沉浸在了自己的激情与梦幻里。 接着,在纵向的维度上,作者在对九儿
与六儿的人生发展阶段的描述上,笔触更加偏向童年时期,体现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切怀念。童年时候的六儿与九儿结下了美好而纯真的友谊,甚至几乎发展为朦胧的爱情。长大后的他们却渐行渐远,表面上看,是由于政治上的分歧,一个先进,一个落后;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他们的性格和人生志趣都大不相同了,可以说,九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自觉进入了成人的圈子,而六儿的心理却还滞留在只追求快乐的童年时期。然而,九儿却忍不住经常回忆童年。和童年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相比,成人世界的焦躁和功利使人感到难堪和容易疲倦。九儿的回忆从反面写出了童年的好美。
三
孙犁1952年到安国县下乡以后,敏锐地发现了农村的各种变化。农民在当家作主的同时,也找到了各自的地位和利益圈子。地位、收入的差异使得人际关系开始变化和分裂,相比于战争年代和谐淳朴的同志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这一复杂的生活矛盾使孙犁感到非常苦恼,引起了他思想的变化,迫使他进行深沉的社会思考。他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友情和爱情两个维度,表达了他对真挚友情的呼唤和美好婚姻的企盼。
对于铁木二人的友情破裂,孙犁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建立友情,像培植花树一样困难。花树可以因为偶然的疏忽而枯萎”。黎老东与傅老刚曾经在战争年代相依为命,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解放后,黎老东在大儿子和二儿子地帮持下买马、置宅、造车,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傅老刚却还是一贫如洗,和女儿过着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避难、逃荒是他投奔黎老东的主要理由。两个老朋友的重逢不但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人心,反而让傅老刚尝到了人情的冷暖。过去给别人家做工,他跟黎老东是兄弟般的关系;这次给黎老东打车,他觉得黎老东不是同自己合作,而是在处处监督着他。这令傅老刚感到很悲哀,“过去多年来,他和黎老东共同厌恶、共同嘲笑过的那种“主人”态度,现在是由他的老朋友不加掩饰地施展起来了,而对象就是自己”。就这样,铁木之间的友情破裂
了。对于这段友情的破裂,孙犁没有站在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批判黎老东的财迷与自私,一个农村的老人想为自己儿子发家置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用充满人情味的笔调刻画了黎老东复杂的内心世界。气愤时他觉得这样的交情,断绝了也好。冷静下来回想这一段日子自己的言谈举动,他的痛苦和惭愧的心情就变得更加沉重,写出了这位老人痛苦悲凉的内心世界,充分表达了他对往日情谊的追怀和留恋。
小说中提到了两种爱情观,一种是在庄严的工作中形成的革命式的爱情,另一种是在童年式的嬉笑里形成的爱情。前者以九儿为代表,后者以小满儿为代表。四儿与九儿在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中建立了同志般的感情,他们在一步步靠近爱情。例如,九儿蹬滑车的时候,四儿从地下望着他,“一时感到这是一个奇异的动人的少女图像”。小满儿与六儿的爱情完全是建立在嬉戏玩乐的基础上,他们一起捉鸽子,打猎,吃喝玩乐。孙犁以及其包容的态度看待小满儿的爱情观,她和六儿虽然都是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可毫无疑问,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诚的、炽烈的。
孙犁还借小满儿的形象表达了对婚姻自由的思索。小满儿是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村女子,她虽然渴望婚姻自由,渴望个性解放,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来解决自己的困境。村里喜宣传婚姻法的时候,她表现得很积极,渴望用法律的手段救赎自己;可是后来人们把问题引向检查村里的男女关系,她的出路被阻断了。她也曾与母亲和姐姐发生过正面交锋,她泼辣、尖锐地表达了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与反抗,“婚姻是你和姐姐包办的,你们应该包办到底,男人既然要回来,你们就快拾掇拾掇上车走吧”。她和干部讲的尼姑还俗、尼姑上吊等故事也都和婚恋密切相关。尤其是尼姑由于“恋爱不自由”上吊而死的悲惨命运,给她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甚至产生了幻觉。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排遣她的苦闷与孤独,她了解自己,可怜自己,也痛恨自己,可是,她却无能为力。孙犁以其独特的眼
光,察觉到了女性在婚姻恋爱方面所受到的戕害,她对小满儿寄寓了无限的同情,也体现了他对美满婚姻的深情企盼。
四
铁凝对《铁木前传》做出了高度评价,“原来这部诗样的小说,它所抵达的人性深度是那么刻骨;它的既节制、又酣畅的叙述所成就的气质温婉而又凛然;它那清新而又讲究的语言,以其所呈现的素朴大美使人不愿错过每一个字”。
面对这样一部杰作,笔者姑且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试图对它做出一些中肯的评价。
游戏赚钱
作文七:《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1500字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后来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本人做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由于张爱玲社交范围窄,朋友不多,知心者更少。她沉默寡语,冷眼审视人生,在这样的创作心态支配下,其笔端写出扭曲的人格,变态的灵魂。把读者逐步引入她营构的苍凉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美。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2]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下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渺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和《流言》,留下了无尽的论说与回味。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阴气。张爱玲的悲剧意识表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站在悲哀的基石上冷冷地掀掉华美的生命袍子,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他们在习俗的挤压下沉沦,精神苍白,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互助,哪怕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他们在物欲、情欲、性欲的倾轧下,人性变得恐怖不堪,令人不寒而栗,他
们全是现代社会“病”了的人。张爱玲从人的“虚伪性”来揭露“人性恶”,人的“靠不住”。张爱玲笔下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名门世家的遗老遗少、公子哥儿、太太小姐等上层人物,一旦掀去了罩在外面的面纱,剩下的是便是赤赤裸裸的虚伪,“爬满了虱子”的尴尬。比如《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事业成功,提拔兄弟,办公认真,热心待友,侍奉母亲,“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他先后爱过两个姑娘,玫瑰是个混血姑娘,振保爱她,“她和振保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是天真,她和谁都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有点疯疯傻傻”,这样的女人,在外国或是很普遍,到中国就行不通,把她娶来移植在家乡的社会,那是劳神伤财,不上算的事。后来,振保又同朋友的妻子娇蕊恋上了,对方一旦要与丈夫离婚,他便怯懦得要死,连那他与娇蕊偷情的公寓也“像大得不可想像的火车,正冲着他轰隆隆开过来,遮得日月无光。”他又“疑心自己做了傻瓜,入了圈套”,他怕毁了自己的前程。在世俗和功利的进攻下,他萎缩了,他不愿“堕落”,他要做一个“好人”。于是,他便把“真人”隐蔽起来,匆匆忙忙选了一个好女子烟鹂结婚。婚后,她成了他眼中一个“很乏味的妇人”,他开始宿娼,回来则砸东西打妻子,他尽情的发泄着他的冷酷、变态。但他仍戴着面具做他的“好人”,在善的外衣下裹着恶的本质。[3]张爱玲用嘲讽的笔调冷冷地掀开了 “大好人”脸上的面纱,露出了灵魂深处的卑鄙、冷酷变态、自私与好色,展示了一个灵肉分离、表里不一、人格萎缩的“两栖人”的心理世界。又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破落家庭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但她想:“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
-
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可是三个月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变了,逐渐成为姑妈勾引男人的诱饵。她有过追求新生活的念头,但就像她姑妈说的,“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是回不去了。”她先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要回去,买了船票,收拾了东西,可是临到走时生了一场病,她又怀疑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薇龙还是留下来了,留在那个她明知可怕的“鬼气森森的世界”里。她所有的挣扎,最后剩下的是对姑妈的一句话——“你让我慢慢学呀!”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一过程是对她先前所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潮讽。[4]《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金钱,甘愿侍侯一个残废男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上也变成了残废。她一生都为“金钱”而奋斗,沉重的黄金枷压得她心理畸形,她容不得任何人染指她的财产,为此她宁可牺牲哪怕短暂的快乐。她也曾得到过爱的光辉,沐浴在“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中,但她的人性已被黄金枷锁所扭曲、摧残,她自己已被黄金蚕食了,她的青春和爱情也被黄金枷锁给扼杀了。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这最终也使她从一个曾有青春的温情回忆的曹大姑娘变成了阴鸷、凶狠、残酷的近乎精神分裂或心理变态的姜老太太。
[5]张爱玲执着于真实的人性,作品中充满了在古老腐朽文化、物欲、情欲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畸形、变态。
人心的真相,最好放在社会风俗的框子里来描写;因为人表示情感的方式,总是受社会习俗的决定的——这一点,凡是大小说家都肯定,张爱玲也肯定。张爱玲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也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这是从她心理描写的细腻和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两点上看得出来的。可是给她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旧小说。她对于中国的人情风俗,观察如此深刻,若不熟读中国旧小说,绝对办不到。她文章里就有不少旧小说的痕迹,例如她喜欢用“道”字代替“说”字。她受旧小说之益最深之处是她对白的圆熟和中国人脾气的给她摸透。《传奇》
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他们大多是她同时代的人;那些人和中国旧文化算是脱了节,而且从闭关自守的环境里解脱出来了,可是他们心灵上的反应仍是旧式的——这一点张发玲表现得最为深刻。
“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8]她特别喜爱《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诗句,称其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也认识到它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肯定。反过来说,尽管肯定,里面仍然沉淀着浓稠的忧患意识。这也正是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写照。她时时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悲哀,人生的残缺,同时又不放过发现和体味人生“可亲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并不陷入绝望。所以她珍视生活中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享受,尽情领略世俗生活的种种乐趣,而她最喜欢的上海人,被她称之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在她眼里,他们仍然保留着对世俗生活的亲切,是真心实意过日子的人,代表和象征着张爱玲所恋恋不舍的人生安稳的一面。所以,她乐意认同“小市民”: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就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但是,张爱玲在把自己归入小市民的同时又保持着她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冷静和自省,在执着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又从不放弃高度的精神享受。而且,她一边从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领受着欢悦,另一方面又时时不能忘记“思想背景中惘惘的威胁”,以至她对人生处境充满了悲剧意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终日被兄嫂冷嘲热讽,成了这一家男男女女的眼中钉。范柳原由于一场不负责的海外恋便有了他的存在,等父亲死后,他远涉重洋回来继承遗产,但庶出的他根本成不了家族的正式继承人,两个旧家庭的弃儿,茫然中抓住了对方,犹如攀住了救命稻草。一个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把恋爱当作调剂,视
张爱玲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把结论定死,也并不完全给人物的后事作总结,往往留出空间和余地让人们自己想,自己思考。就看《封锁》一文的结尾“……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封锁》中《张爱玲文集第一卷》P107)这里的小虫子便是吕宗桢的化身,也是所有“好人”的化身整天不思不想,彼此隔绝在各自的躯壳里,小心谨慎的苟且的过活,不愿,也无力改变什么,对命运,对自身,他们都自觉自愿地互相妥协了。(《浮世的悲哀棗张爱玲传》P134)张爱玲到此并没再写下去,而是让人们自己思考,其实,我们可以猜想到宗桢与翠远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因为他只是个平凡的“好人”,所以只能安于现状。这种程度上的启示我是乐意自己去揣摩的……
同时张爱玲的文章结尾时常只是一句话,这一句话通常极为经典,包含的内容、深意很多。“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文集第二卷》P164)“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
没有完——完不了。”这些文字的结尾都只有了了一句,却点出了主人公的命运、将来等。此处的简笔用法可作为经典范例。我个人很喜欢张爱玲在这些文章结尾时的敛墨。
张爱玲小说的结构特点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连。张爱玲天赋既然灵敏,她所受的又是最理想的教育。她的遗少型的父亲,督促她的课业很严,她从小就熟读中国旧诗古文。她的文字技巧,实在得力于此。否则以区区二十几岁的少女(她开始发表作品是在那时候),把中文运用得如是圆熟自如,是叫人难信的。她的父亲逼她学中文,母亲又很早把她带人西洋艺术、音乐、文学的世界。论学问,她当然比不上钱钟书。太平洋战争发生,她辍学的时候,她的西洋文化的知识决不会超过一个美国东部女子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是作家所需要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她的人生的教育。换言之,作家应该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吸收材料,保留印象,并且善加利用。人生的范围是广大的;巴哈、莎士比亚固然重要,爵士音乐和好莱坞也有它们的重要性;中国旧诗里所抒写的情感虽然精致,申曲里所表现的人生虽然恶俗,但对于作家而言,它们是同样有其效用的。张爱玲雅俗兼赏,因此她的小说里所表现的感性,内容也更为丰富。
总之,也许张爱玲的本身就是一种传奇。传奇的文学,传奇的女子,传奇的一生。从她的文字里可以寻找旧上海的痕迹:石库门、弄堂、霞飞路、法国梧桐,穿着旗袍、婀娜多姿、吴侬软语的女子。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在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傲的,目空一切的,对于世间冷暖悲凉离合聚散的淡然处之的女子。感觉她如一位世外女隐士,笑观世间沧桑。正穿着那一件典雅的旗袍,一手叉着腰,头高高地昂起,脸上有种“冷冷”的表情。嘴角微扬,看破人情世故的眼中流露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厌倦与嘲讽。看着她从历史的尘封里缓缓走出来,挥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胡琴舒缓的调子里,或者茶烟缭绕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而她也在时间仓促的流逝中成为一个凄美的略影,如陈与义一阕词里所吟的意境:“长沟流月去无声”——远天的月光撒在阴沉的水中,一团光明也只剩得支离破碎,却仍要倨傲地缓缓逝去……
[1]参见贾平凹《坐佛》序言,太白文艺出版社。
[2]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3]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一《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4]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四《沉香屑-第一炉香》,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5]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三《金琐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6]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7]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二《倾城之恋》,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8]参见《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形态》,好心情网站网友文章。
[9]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二《倾城之恋》,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10]参见《沉香屑-第二炉香》《张爱玲文集第二卷》。
深刻的悲剧:分析《金锁记》的月亮
我愿意尝试分析张爱玲的一花一沙,并以此证明张爱玲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 —沉下去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不是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物过时了,死 去了,那些人物的灵魂却继续存在,幽幽地,在夜的窗外窥视我们文明的浮华和升华。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浮华和升华终将过去,张爱玲的世界将常在常青。 Beverley Nichols有一句诗,写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张
爱玲的人生观绝对深刻也绝对清醒,但如果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把Beverley Nichol的 诗句改成“在张爱玲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恐怕不会有人表示异议。张爱玲的月亮不会 衰亡,它是她意象世界里一盏奇异的幽灯,又是上帝的眼睛和夜晚的太阳。
张爱玲的文字里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这可以追溯到她最早的一篇铅字――193 6年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上的小说《牛》,这个农民被牛顶死的故事里两 次使用月亮的意象。当悲剧的主人公禄兴被牛顶死后,十五岁的张爱玲这样描写夜景: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
一个人的世界随着生命的谢幕而结束,可是现实的生活仍在继续,月亮照样升起, 照耀着死亡再也无法感知的一切。从此,月亮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中不断出现,君临其 中芸芸众生。今天我们打开《张爱玲文集》,惊喜于其中竟流淌着一条动人的月亮河。 纵观文集,月亮这一意象发展的顶峰当推《金锁记》。这篇小说里,月亮统领全部 的其余意象,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有些蜻蜓点水 般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琢。
《金锁记》被夏志清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中篇小说(注意不是之一!),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在我看来,《金锁记》是张爱玲所有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一)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的分析
张爱玲所要揭示的恰恰就是:钱,毁掉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钱埋没了一个人的肉体与灵魂,其实曹七巧堕落的原因之中明显的有着时代的因素。
对于张爱玲,仿佛人性中所有丑恶的因素都被她解释得淋漓尽致,故事讲到了一个人的内心中真正的“精神的枷锁”,似乎“金锁记”这一个题目本身就意味着故事的主人公曹七巧(二奶奶)整个的一生就带着黄金的枷锁。一个被“利令智昏”的女人。在这篇作品中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存在的一些本质特征:孤独感、失败感与耻辱感。
曹七巧的出身——开麻油店的本身就是一个预设的在她内心世界里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样看来,所谓的曹七巧本身就存在着一个生存哲学,那就是:我只要有钱,那么我就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别人来和我搭关系,主要目的就是冲我的钱来的。所以一切的一切,症结就出在“钱”使得一个女人的心灵完全扭曲甚至于“变态”了。
曹七巧是用自己的一生幸福换来了姜家的部分家财的,于是在她的眼中,钱有着格外的地位,仿佛葛朗台眼中的金子一般,所以当提到分家产的时候,她能够不顾任何长幼辈分和亲戚朋友的关系,死争着让三少爷还清属于她的一部分家产。要知道:三少爷是她曾经喜欢过的男人,她要下嫁给姜家,主要目的也只不过为了多看他几眼。可是最终她的幻想破灭了,她的人格也已经被金钱扭曲了。她变得完全自私化,残忍化,个人化,自我中心化了,或许更甚一点说他已经是“非人”了。对于结尾处手镯被曹七巧弄到手臂上去,这同时反映了曹个人完全的堕落与无助。
而由此所带来的当然还会涉及到她的女儿和儿子爱情的悲剧:
女儿刚开始和曹春熹玩耍被七巧误认为为了图谋她的家财,曹七巧也只不过想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不会有人要的人,这样她认为女儿可以用自己留下的家财完全养活自己就够了。她不仅自己守寡了,而且让自己的女儿也“守寡”了。她让女儿裹脚(当时已经不再裹脚),她让女儿吸毒(这一点让她的恋人童世舫彻底绝望),学堂在变相榨取她的钱财(所以她让女儿退学),而女儿也最终不负他的希望,真正变成了一个翻版的“曹七巧”。
儿子则不同,起先和三爷一起逛窑子,曹七巧紧张起来(一方面三爷可能图谋钱财,另一方面自己儿子花钱不务正业还要伤及身体),为她娶了媳妇,可是她嫌弃媳妇,最终竟然将媳妇能够活活气死,如果她还有有生之年,她会把为她生了孙子的偏房也给气死。她心中只希望——她用一生换来的钱财能够完全留在儿子身上,所以故事结尾张有意的说:“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就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因为他的儿子更像是一个翻版的三爷,而她的女儿也已经完全堕落绝望了,故事当然还会继续着……
文章着意于故事的情节,同时并没有忘记点点滴滴景物描写的穿插米,这一些都是画龙点睛之笔:旧上海那淡淡的月光,带着苦涩,带着凄凉;“街上小贩摇摇摇着拨浪鼓,瞢腾的?不楞登……不楞登?里面有着无数老去的孩子们的回忆”;还有长安那个牺牲——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long long ago”的细小的口琴声音等都是一些让人回味的意象。正是因为这些意象群,《金锁记》给人的感觉是忧郁的、凄凉的、悲惨的,对于往事的一个沉痛的回忆。曾经得对麻油店伙计的爱情同时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一个人的形象,这是张爱玲独有的文学魅力。
(二)曹七巧的性格分析以及与鲁迅的比较
对于《金锁记》里面的七巧,我认为她是一个最正常的人,以至于你会对她的正常感到害怕。张爱玲曾经在她的文章《自己的文章》中说过七巧是一个最彻底的人,是张爱玲所说的“真
人”,而非“好人”。要知道,张爱玲常常慨叹这个社会“真人”太少!从道德意义上,我们无
法接受曹七巧,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已经光顾了曹七巧的阴影。只不过并非多么明显。
七巧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像阿Q一样,是一个社会结构的正常的(从结构上考虑)、却又是变态(在其他人看来)的产物,是中国历史长时段的产物,他们不能决定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或说成为谁,即使是成为自己也不行(在《金锁记》即将结束的地方,张爱玲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结局——一种生存的耻辱感与存在的不真实感!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认为张爱玲可以与卡夫卡相比较,还有妥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是社会博弈所产生的“囚徒困境”的参与者与被困者。他们只能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的,我们则要说他们是不真实的、不正常的。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不能再同意萨特的观点——人被宣判为自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七巧所展现的恶则不是自己的恶,而是整个人类的恶,是整个人类的可怕存在困境——这是本质,其他的都是表象,七巧也是表象。
鲁迅的笔下曾经有过阿Q的典型文学形象,其实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本身也有着一种文学韵味。阿Q的生存哲学就是欺软怕硬,小尼姑是他把玩的对象,而赵师爷是他尊敬的对象,背后还不会忘记使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进行一番自我安慰。只不过曹七巧却是用“钱”进行自我安慰的。同时与鲁迅相比较,张爱玲的文章或许更具有文学性,我们可以说,在张爱玲的笔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展现她的生存与毁灭,而在鲁迅笔下,则是一个“概念”在行进与发展,在这一点上,张爱玲的写法更具文学性。
(三)与《红楼梦》的比较
就整个文章的结构而言,《金锁记》的出场人物繁杂,由此有必要进行梳理:
玳珍(大奶奶)—-大少爷;
曹七巧(二奶奶)——二少爷(残废早逝)——儿子长白(媳妇芝寿,偏房绢姑娘),女儿长安(恋人:童世舫);
兰仙(三奶奶)——姜季泽(三少爷:完全的浪荡公子)——女儿长馨;
姜云泽(三小姐);
曹大年(曹七巧亲哥哥),嫂子——儿子曹春熹;
长辈:九老太爷,马师爷、老太太等;
丫环;小双、风萧、赵麽麽等。
无意中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贾家为中心展开故事线索,而《金锁记》则是以曹七巧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同时无论是对于华丽服饰以及桌椅床凳的关注和细节描写,对于家族观念的重视,对于长幼尊卑礼节的重视等等,无疑都是有《红楼梦》的影子的。
.与《红楼梦》比较,张爱玲在继承了其优点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心理或说感觉描写,通过这方面的描写她展现了一种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相对照的时间,表现了一个立体的人——这是其他作家常常不及的地方,也是与卡夫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注意其作品《罪与罚》)十分相似的地方。在这方面,施蜇存可能是张爱玲的先驱。同时说到心理描写,不能不提及弗洛伊德(Freud)的影响,在这方面其小说《心经》与《茉莉香片》是代表作,
并且比较而言,后者更成功。
(四)总结性话语——钱的魅力
而《金锁记》的思想内容却完全另有所指,一方面人内心中的揣度被张用的出神入化,无论人的内心世界多么复杂,张总能够用细腻的笔调娓娓道来,不失一个才人的称号。同时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已经被她归结为一个非常刺眼的字——钱。
为了钱,曹七巧能够不顾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躲避三爷,为了钱,曹七巧能够猜疑任何人,包括她的哥哥和侄子;为了钱,曹七巧亲手毁掉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幸福;为了钱,她能够想尽一切办法与家人勾心斗角,唾沫四溅,这一点让我看到了王熙凤的身影;为了钱,曹七巧将自己人性中所有恶的因素无疑的暴露出来,没有一点人的尊严,没有一点人性的质朴,完全的就像小说中的一句话一样:“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是黄金让她完全堕落腐化,完全丧失人性,完全以黄金为尺度衡量任何事情,包括本不应该用金钱衡量的东西——爱情、友情、亲情!
或许故事仍然有很多,只不过《金锁记》的故事永远讲不完,说不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曹七巧的影子,你我又何尝不是呢?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
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比如人物描写方面。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在两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一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相当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圆满清楚,张爱玲生花妙笔,让我赞叹。 其实这种侧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得很广。最妙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情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说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一直推上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在小说不断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模糊的状月,象石印的图画”,这是七巧女儿长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
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太阳。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始。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间的矛盾、七巧和三爷季泽的矛盾、七巧和儿女们的矛盾,一环扣一环,结构严谨,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开展来。
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还是向往着幸福,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丧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独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作文八:《十八大内容的主题思想》1200字
十八大内容的主题思想
1、会议主题强调的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3、
4、
5、三者的关系: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木保障。
6、
7、
8、@科学发展观新定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
9、科学发展观内涵:
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基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木方法:统筹兼顾。
10、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其务实。
11、
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
13、
14、
1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要求:
16、%四化同步
1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8、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是:科技创新。
1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重点包括: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
20、解决
2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
22、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始终秉持的时代理念 互利共赢;始终把握的内在特征,多元平衡;始终坚持的根本要求 安全高效
23、
2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5、
26、加强社会建设的
27、
28、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
29、
30、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申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申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草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休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渡等基本政治制 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木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大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34、五位一休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大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休。
35、加快推进社=体制改革新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贵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作文九:《营销的主题思想是什么》1800字
营销的主题思想是营销环节中的第一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去弄懂,营销的主体就会出错。自然也就会影响到营销的效果。 营销的主题思想是一个武装工具,也是一个市场的斗争工具。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就做“文攻武卫”,有文有武才能形成很好的武装工具。不仅可以通过“文”来改造市场,同时可以通过“武”来侵占市场。文攻武卫的营销特征贯穿在整个营销体系里面,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它波及到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定位、促销策略、市场行为等等方面。这里我们首先谈的是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这是营销中的龙脉。 一个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呢?不去弄得这个问题就去销售和经营,那么,这个结果肯定不够精彩,肯定唱不出洪钟大吕来,显然是影响到事业的格局的。一个产品的诞生源于消费市场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具有着更加深层次的现象,那就是消费市场的矛盾需求。当一个矛盾需求开始诞生时,那么,消费市场开始出现一个裂变的现象和趋势,那就是对旧的传统的产品产生心理上的反弹。这个反弹给新产品的诞生一个很好的机遇和诞生土壤。 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产品销售不好的情况下,不去研究消费市场的内心,而去采取“硬销”的手法,降价的策略,对于经销商给太多的政策。其结果都是未能解决本质的问题,那就是消费市场的更高需求的内心折射。“硬销”显然是军阀主义的思想。他一旦失去消费者之后就会彻底的失去消费者,而一味的强势硬销对于企业来讲不仅缺乏利润,对于自身的品牌来讲,更是让消费者深感不快,影响到品牌的美誉度。孟子说得好“反求诸己”。做销售就要有这样的素质和胸怀。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新品的诞生吧。新品的诞生本身带有消费市场的主观愿望,本身带有创造者的潮流思想,它是一个活生生的婴儿,是有思想的。这个思想不仅具有,而且还相当的丰富。他包含着消费市场的心声,它包含着创造的爱心,他包含着开创者的完美思想,它是一个虚实结合体。是合而为一体。新品的诞生即包含着“文”,又有包含着“武”,文能攻,无能卫,文武兼备。因此,任何一个新品都是带着一个光环诞生的。虽不能说他是上帝,但至少他是有思想的产物。如果我们只能看到活脱脱的产品,而看不到产品三尺有神灵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是失败的。这个产品肯定是做不大,做不好,做不久的。因为你能发现和挖掘出这个产品存在的巨大能量。因此,这出戏肯定唱的不够精彩。因为,你唱戏者并没有弄清这个戏的原味。 我们很多的销售者和经营者看不到新品的思想和光环,就去经营它,销售他,这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他们在最大程度上蚕食了产品的能量,无异于一个罪魁祸首的可恶。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抱怨产品,抱怨没有很多的广告支持。其实,这些都是有的,都是在产品本身就蕴藏着的。只不过他们不去研究和挖掘。他们看不到那些更加珍贵的东西! 在以上的意义上来讲,一个较为完整的营销活动应该包括: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动静态观察、主体和主题思想、学术、培训、试销、销售等环节。而销售变为了最后的环节,很多的企业把销售变为第一个环节。那不是营销,那是硬销。最后的销售环节其实是一个检测,是一个验证。这样就是建立了一个企业最核心的部分——营销部分。 这个部分也充分体现着市场的轮回现象。因为有轮回,我们才配合消费市场进行市场的革命和创造。同样,这个环节的结果也是要进行再次创造,以此来主动的引接新的生命的到来。反复的、持续的、创造性的。这样建立的营销是建立在自主的、自有的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革命。是一场风暴。我们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市场革命和暴动。在每次新思想来临之前做到自己是第一个觉悟者,也是第一个破坏者。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这要你拥有一个倾听市场的心。我想,只要你是带着一个爱心和勇心,你就必然具有这样的功能,有道是心心相映。 我们今天看到销售人員在市场不会销售,不懂销售,乱销售,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对产品的不了解和不理解。不能做到文攻武卫。所以武器很单薄。就是一个冷冰冰的物品,这样的东西想去打动消费者是何其的艰难。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在看不懂产品精神面貌下而采取的硬销。他们采取降价措施,他们采取赠送政策,他们采取捆绑的措施,他们给那些糊里糊涂的经销商予很多的政策。这样就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吗?不,根本办不到!总之,这些都是一批糊里糊涂的人在算一批糊里糊涂的账目,糟的一塌糊涂! 有一个模特叫做吕燕,很多人把她搞成了灰姑娘。可是,有一个人,他弄懂了这个吕燕,而把她造化成一个天后。弄懂了之后,她本来就是天后,没弄懂的时候,他就是灰姑娘。 我们所谓的“营销”离开真正的营销是何等的遥远!我们一直做的是“硬销”,何必非说营销不可呢?
作文十:《试析《水浒传》的主题思想》6900字
试析《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陕西省太白县太白中学 赵军利
《水浒传》是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齐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如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人几乎是妇孺皆知。伴随着《水浒传》被搬上莹屏,“《水浒传》热“迅速席卷神州大地,围绕《水浒传》的评论更是沸沸扬扬,对于《水浒传》的主题和人物的评价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说宋江是葬送农民赵义的罪魁祸首,或《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的杰作等。显然,这种受了《水浒传》是农民赵义反封建主题的影响才做出的。于是我就翻阅了许多关于《水浒传》评价的材料,发现果然如此,如在大学中文系主干课程中就有:“《水浒传》是古典小说中反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现实主义巨著”、又如:“施耐庵的《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梁山泊英雄好汉聚义的故事,真实反映出人民对残暴腐朽的封建传统编译的反抗和勇敢机智的斗争。”(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国古代文学)??诸如此类的定性,都突出了《水浒传》的农民起义反封建主题,然而,对于这种定性,我却不能苟同,经过自己精心拜读《水浒传》原著及广泛查阅有关资料,我却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有着农民起义初衷的,展示市民阶层生活状态及其经济人地位要求的,中下层地方政治改良要求,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纠纷合理化解尝试的良意图的现实主义小说。
何以见得,以下拟从两个方面阐述理由:
一、《水许传》农民赵义反封建主题不够全面
(一)宋代社会发展总体特征
宋代是我国封建主义继续发展、民族融合的主要时期,民族矛盾、阶级斗争有了新的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其主要表现是: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矛盾日益激化,市民阶层大量出现,市民意识萌发。
这个时期,北方的契丹、女真族和西边的党项族日益强大,遂频频向中原用兵,而北宋王朝在外患之下又有内忧,即如何力保赵姓江山不改,于是对内实行“杯酒释兵权”用大量文官治理天下,因而荒于武备,因此,对外政策上只好屈膝投降,割地赔款,而这些矛盾又日益强加到劳动人民头上,又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自然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在北宋数百年间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王小波、李顺、宋江、方腊起义等。《水浒传》则是以宋江起义为基础,经过人民群众长期口头创作,经过作家之手加工润色而成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然而宋江起义的的确确是农民起义,而《水浒传》是不是也反映了农民起义反封建的主题呢?我看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事实上,《水浒传》是借农民起义的“尸”还作家本人社会改良意图的“魂”的魔术,作家用了障眼法。
(二)《水浒传》直接描写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的内容并不多
从文字上可以隐隐看出农民生活困顿,如阮氏三雄打渔为生,“阮小二走将出来,头
戴一顶破方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出来见了是吴用??”、“阮小五斜戴一顶破方巾??”,办因梁山一伦一伙占住深水,不容打鱼,所以难觅十四五斤的大鱼,但这些材料江不能证明渔民生活困顿到非起来抗争的地步。只是在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时,白日鼠白胜边走边唱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中间透露出对统治集团的忿瞒,火药味较浓。
反映农民起义因素较多的是四十八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因登州地方一座山,山上多有豺狼虎豹,出来伤人,因此登州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捉捕山上的大虫,解珍殂宝兄弟亦在此限内,打虎成功,结果虎滚入山下毛太公庄园内,毛太公贪财心切,反设计陷害解氏兄弟,又勾结官府,官绅勾结,结果致使孙立新顾大嫂诸人寻仇之后起义,这里,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利益之争,又伴随国家机器的爱害,促成农民起义,但这样的起义也是同市民阶层相结合的。
文中大量描写的是市民阶层,地主阶级上层与下层,统治集团内部纠纷的内容。仅仅这些也决定不了这场起义的农民起义反封建的性质。
再者这支起义军的首领组成,108战将中来自农民的不外乎阮氏三雄、张青、张横等人,而且座次偏后,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些人并不能决定这场起义的农民起义的性质。
因此,这场起义的主体,并不仅仅是农民,这也就决定了这部小说的农民起义只是主题之一,而不是全部主题。
(三) 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不在于仅仅为农民申冤或指导农民革命
参与《水浒传》创作的首先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把属于自己行业的人塑造的十分完善,正如本地市民看电视台的节目,一旦有涉及到本地区人民生活题材的节目,则看得津津有味。而在人民群众分散的创作被作家集撰起来的时候,既他如何固执,也必须在人民群众挖好的“渠内”“自由流动”。
作家施耐庵对封建地主并不是彻底捻,而是站在一个地主阶级正义者的立场上来整理这部小说的。其初衷在于警示统治阶级要施行仁政,让者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不要引发群盗蜂起,以防捅破封建主义的“天”、
其表现是:封建统治者的最上层的错误仅仅在于用错了人,问题主要是狗腿子把事情办糟了。如第一回中写道洪太尉一意孤行,硬要打破祖宗禁令,一睹魔君之态,结果致使“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员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冲破牢笼,而最终导致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固然带有迷信成份,但其用意于在告诫统治集团,不要违反祖宗的“纪律”,否则就会有魔君扰乱统治秩序,以致于“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宋江起义)”。再如高俅混个太尉当,首当其冲的是赶走当年敢于一棒把自己打翻在地的教头王升之子王进,当其养子调戏林冲娘子时,他却一味用手中权柄助纣为虐,使林冲连个奴隶都当不稳,所以被逼上梁山。这些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同样的,这种警示作用不在于把宋江起义解释为上应天意,下应民意。替天行道,自然就责无旁贷了。如第42回,三道村宋江遇九天玄女,得三卷天书。
玄女明示:“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却邪归正??”,果然宋江严格依照此意行事,作者又给这场起义以宿命论的神密外衣,使宋江等人的行为显得合理,结局值得同情。不仅如此,作者在文中多次渗透宿命论思想。可见作者的世界观只不过是为了警示统治者而已。
其二,对于这支起义军的两代领导人的命运,也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处理,晁盖重义气、刚而硬,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在走方腊之路,所以只好让晃盖先死,而让既忠又义的宋江主持起义大业。宋江的性格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优秀性格的楷模,但宋江无权,所以他只好用起义 军的力量为个人谋求门票,这同样对统治阶级有一定警示意义。
第三,作者对于宋江等起义者给予同情的态度,大力弘扬了群众的反抗意识。在文中表现为宋江在起义前后扮演了正人君子的角色,这同目光短浅的王伦不可同日而语,而与胆敢捅破封建主义之“天”的方腊也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把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描绘成响当当的英雄,他们与英雄的称号是相称的。
第四,《水浒传》的集撰过程,也透露出这一点。施耐庵在整理《水浒传》时,第一步只定了前四十回、原名为《江湖豪客传》,显然些英雄人物权碑立传,但由于他不肯朱明王朝效力,加之朱元璋不喜欢这部书,于是把他投在大狱,准备缓期执行死刑。但由于好友刘基(刘伯温)从中设计,他本人也为逃脱文字狱,于是又补上后六十回,把这些人统统都写死了,这样,才免死出狱,如果是为农民赵义张目的话,那么窃取农民起义果实的朱元璋岂能容他。事实上,朱元璋虽然容不得人捅破封建主义的天,但却能容下忠臣的良言,这也是释放施氏的原因。再拿施耐庵本人来说吧,为免一取消而曲从圣意而撰《水浒全传》,这本身说明他本人的世界观里就没有真正忘情于封建统治者,只是借此给封建统治者进一个形象的“忠言”而已,而古之忠言,不外乎改良社会,平衡内部矛盾。
由以上几方面看来,从《水浒传》的主题内容,主要反映的矛盾,创作过程,作者的世界观等方面来看,仅仅把《水浒传》定性为农民起义是不够全面的。《水浒传》实质上是反映作者社会改良意图的现实主义小说。
二、为什么说《水浒传》是一部表现宋代民众社会改良意图的杰出现实主义小说
(一)农民赵义反封建是《水浒传》主题之一
《水浒传》所反映的阶层主要有官僚地主阶级----有政治地位而无德行;中下层地主----有经济地位而无政治权力;市民阶层----成份复杂,无政治权力或无经济地位或无人身权力的保障;农民阶层----有微薄的经济基础,有人身自由却无人身保障,而无政治权力。
上述四个阶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褶多绉的社会生活画卷。只有官僚地主阶级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满意。
前文已述,农民起义的因素不多,且不是首先爆发的,农民受迫害越重,反抗的意识越浓,自然全加入起义者队伍。这首先表现为这支起义军提供了一大部分部众。其次是甘愿让了起义的领导权。第三,未能像王小波、李顺起义那样提出“均贫富、等贵贱”的政治口
号。
所以,农民起义只是局部的反封建,这只是《水浒传》的主题之一。
(二)《水浒传》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及要求
宋代四个阶层关系中,市民生活是独有色彩的一隅。从类型上说,有描写市民与官僚地主之间关系的,如高俅与端王之间的关系;有描写市民层之间关系的如西门庆与潘金莲、武大郎、王婆,有郑屠与鲁达,金翠莲等人,有侠义型如武松、鲁达、杨雄等等。有特技型,如兽医皇甫端、神医安道全等人。
市民阶层处于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既非封建正统又非社会多余,主要有经济要求,如其中与鲁智深交厚的泼皮张三等人,对于有田产的寺院,先是靠整倒懦弱主持,偷些蔬菜维持生计,其行为为人不齿。后来,由于鲁智深加以恩遇,以善待之,便有奶便是娘的孝顺起来,那自然和其和睦相处,这恰恰说明地主阶级如能给予其经济上的恩惠,他们也不会捅破封建天。
然而市民阶层的这个特点又恰恰易于为有势有权者所利用,如高俅、牛二等人。高俅以其鬼混哲学谋得大尉,立即摇身一变成为统治阶级中人,而当无赖的生活成为讳莫如深的隐痛,同时又没有替市民阶层提出合理要求,所以高俅在市民阶层中成为一个否定的形象;成为藏污纳垢的垃圾箱。同时也证明靠鬼混哲学改善市民阶层的现状是此路不通。而且这种人又使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做不稳奴隶,所以,林冲只有替本阶级革掉高俅的命。
其次,是人身权利,如武大郎的生存权,潘金莲的情感需求等等。而市民阶层中的另一种人,则演变成为寡廉鲜耻的吸血虫,充满无穷的贪欲。如郑屠、西门庆、王婆之类。郑屠为满足其淫欲,便“强媒硬保”地“要了奴家(金翠莲)的身体”而金氏又被封建主义钦定的大娘子“赶将出来,不容完聚”。而郑屠则硬要那虚钱实契的三千贯身钱。而西门庆则因为有了点钱,就色胆包天的勾引他人之妻,且设计毒死武大,封建时代的伦理纲常在他眼里被视同草芥。这种要求在革命之列。而潘金莲先是勾引武松(那也是高大英俊勇猛的,远超过“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武大)后来更贪的是西门庆的强健英俊,出自一种人性的呼吸,但这种要求应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他们却任由这种淫欲的泛滥。这同时也恰恰提出一个问题,由谁来保护金翠莲、武大郎这些弱者,因为他们毕竟也是人,也有人身权力的要求。以上三种人,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改良的必要性。
而市民阶层中的另一类技术人员,如武松、鲁达、杨雄等人心地善良,大勇大义而无大智;大勇是因为他们疾恶如仇,敢打路不平,敢伸张正义,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群众拥戴的“超人”,但这种人也并非大智,首先,他们提不出社会改良的主张及设计方案,只会出现郑屠打郑屠,出现西门庆打西门庆;其次,易于为统治阶级利用,如武松醉打蒋门神只不过是“为人做嫁衣裳”,险些丧命。
因此,市民阶层的弱小者如武大,金翠莲等人的人身权力和张三等人的经济要求,只有靠他们的理想人物武松、鲁智深等人的革命来完成。在这些人不能正确认识本阶层人员要
求合理与否的前提下,他们自然也不能独自的提出响亮的政治口号,只能做个急先锋。这也就决定了市民阶层的社会改良终究不过是一种心灵的预约,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理想中或简单化的斗争中。
(三)《水浒传》反映下层的地主争取政治权力的企图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可能提出政治要求,也无法在这场革命中担任领导的角色,只能提供部众的一部分,对于革命的成果,只能像阿Q一样,只不过想拿点东西罢了;而市民阶层之中最理想的人,又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只有侠肝义胆,也提不出政治主张,也只能充当这支起义军的部众和先锋。地主阶级中的另一种,中下层地主,有经济基础而无政治权力,又受过封建礼教的长期教育,所以无论从能力上,还是从素质上都责无旁贷的充当了这支起义军的领导。
当地主阶级攫取领导权之后,就把起义军当作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敲门砖。
且说宋江,宋江原是郓城县地主宋太公的儿子,生平行侠仗义,声望较高,加之痛恨奸臣当道,无由施展其王佐之才,其特点是既忠又义,可以代表地主阶级之中的优秀者。在他的心目中,皇上是无比英明的,只是由于乱臣賊子当道,以致于蒙蔽圣听,所以,只要谋得一官半职,便可以为皇上尽忠,可在那个尽忠之路堵死的情况下,他只有谋求终南捷径,当个押司。然而对于官场的倾轧,他毕竟是深知的,所以设计立下了与乃父宋太公断绝关系的文书,免得致祸于家人。对于晃盖等人劫取生辰纲之事,他不仅深知,而且送信使其逃走,可见他忠于皇上,只反贪官,但还不封建主义刀兵相见,而当他与阎婆惜之事发,他便浪迹江湖,渴求风平浪尽,而当诸位兄弟在他们率领下前往梁山时收到兄弟之信,当即甩下弟兄不顾,甘愿去领配往江州的重刑,渴求有朝一日再尽忠。谁知酒后误题反诗“自幼曾政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臣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梁浔阳江口”。诗中所诉说无由施展才华的愤懑,在这越要忠,越忠不下去的情况下,才杀贪官而反。
宋江也是被逼反的,是由于他原初的试图通过终南捷径而尽忠的路子被彻底堵死才迫不得已造反的。
而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依然时刻未忘情于尽忠,又把起义队伍当成谋求自己政治利益的敲门砖,其表现如下:第一,争取朝臣中正直者的支持,如第九十九回拦截宿太尉船队,面阵投降意图;第二,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至“忠”于“义”前;第三,替起义军确定了政治口号“替天行道”、“忠义双全”、“除暴安良”,斗争矛头指向乱臣;第四,改组起义军领导组成,设计诱使卢俊义上山,只不过想仰仗卢俊义的声望;第五,排定梁山座次,排座次的标准完全以投降条件为依据。梁山座次居前者,大多是降将、地主,几无寸功可言,而位次居前,这在座次观念甚严的封建时代只有一个用途----有利于投降;第六,用招安思想武装起义军,多次当众流露招安意图,打击真正革命者。如第七十一回,排定座次之后,于重阳节宴饮,宋江大醉,作《满江红》:“统豹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啸。中心愿,平
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沼,早招安,心方足。”不料唱到此处,引发武松、李逵等人的反驳:“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致使宴会不欢而撒;第七,让神医安道全除去脸上的金印----耻辱的标记。第八,亲赴汴京与皇上“御妓”接通热线,妄图让李师师床上承欢之时吹点“枕边风”而求招安,下作若此,并且为此项外交活动的人选颇费心机。第九,率领起义军走州过县,替县上进行“纪律监察”,却不去惊扰皇上,生怕再堵尽忠之路。
看,宋江,这个地主阶段的代表,怎样在一天天葬送起义大业。他完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惜葬送革命大业。
这种仅为地主阶级谋求出路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其他阶人的反对,他们也采取种种方式加以反对,这就引出了“李逵元夜闹东京”、“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宋江无耐,只好两赢音贯,三败高俅,而这些举动却显示了阶层更急切地实现投降的意图,果然第八十二回就演出了“梁山伯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的结局。地主阶级在前进的道路上煞费心计。
而当招安之后,则视当初聚义梁山如犯上作乱,所以急于献上见面礼,于是率众北上征辽,南下征方腊,用弟兄们的血肉之躯,为自己铺就了政治的坦途。然最难逃厄运。
宋江地主阶级中无政治门票者的利益,他只不过借起义军的武装吓唬一下皇上,原以为“爱哭的孩子得奶多”,孰不知到头来却被掐断喉咙,他压根就不应这么做。
(四)统治集团内部纠纷的合理化解的尝试,宋朝自“杯酒释兵权”后用大量文官治理天下,这就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地主阶层,这个阶层日益腐败,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内部纠纷不断,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林冲的造反,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家有贤妻,按说本该“做稳了奴隶”,不料高衙内垂涎林娘子美貌,几经调戏,总难上手,于是就设计一步步地陷林冲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林冲是忠的哲学家。他妄图用造反来改变弱小者的命运,这恰恰说明了《水浒传》的主题中有统治集团内部纠纷合理化解的尝试。
(五)总而言之,《水浒传》农民起义反封建只是主题之一,这本书还广泛地再现了宋代各个阶层,各个阶级的生活及要求,这次起义只是社会改良的尝试,其中“官逼民反”(而非“君”逼民反)的积极意义在于警示统治阶级施行仁致,让大家都过得好,否则就会闹“地震”。
因此,我认为《水浒传》的主题应该是:有着农民起义初衷的,展示市民生活状况及要求的。展示中下层地主阶级政治要求的,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纠纷的合理化解尝试的一部杰出的社会改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