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春节民俗》1100字
春节民俗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 准备肉食, 准备面食以及理发、 沐浴, 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 --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
5.福字:最早 ?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 一种是剪刀剪, 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 第二种是刻刀 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 --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 有大有小, 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 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 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 因为秦汉以后, 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 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 23点到 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
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 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 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 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 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 有专门的神龛, 供奉各位神灵, 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 正月初一 早上, 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 (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 饺子) , 点上香火。 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 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 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 年糕:又称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 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 ?
七、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 各地区的春节民俗 也趋于一致, 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 另外, 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 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 产, 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 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文二:《春节民俗》300字
春节民俗
我老家春节风俗十分多而且非常复杂,下面列举几项:
一、 除夕夜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并且将包饺 子时剩下的面做成面条,在大年初一晚上全家分着吃,名为隔年长 寿面,盼望来年带给全家人长寿;
二、 除夕晚上睡前老人们会把一些钱偷偷放到小孩子的枕头下 面,每个小孩一份,叫做压岁钱,据说这可以让小孩子消灾免难、 去病、长命百岁;
三、 正月初八点糕灯,就是用糕面做成一寸多长的小圆柱体, 上面呈“凹”字型,叫做糕灯,共做六十六个,摆成“卐”字形状, 初八晚上点亮,据说能让全家人福星高照、步步高升;
四、 老家还有一些关于过年的谚语,如:
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联写上字、二十五大扫 除、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洗了足、二十八白面馍馍要蒸下、二十 九买烧酒、三十儿包下扁食儿。
王儒瀚
作文三:《春节民俗活动-春节活动-春节民俗》2800字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春节民俗活动-春节活动|春节民俗
大家都知道春节全国各地都有哪些民俗活动吗,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就为您提供了一篇春节民俗活动文章,欢迎阅读。
春节,福清人说是做年,是福清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做年表示庆贺一个生产周期的成果,人人允天喜地,小孩就最盼做年;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但这一习俗还是沿袭下来,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
1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现在福清乃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
2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不同的风俗。;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吃完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
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
推荐阅读:羊年春节文化习俗 除夕节日活动 各地春节习俗广西
3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4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作文四:《【春节必备民俗】-春节传统民俗》2400字
大年初一到初九过年禁忌详解:
大年初一禁忌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镜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财破运,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补救方式就是用红纸包起来,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岁岁平安吉祥话语,等待破五日再丢弃。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头、洗衣物,才不会将财富与财运洗掉。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饭、忌吃荤食与忌吃药,古时后穷人才会吃不起饭而吃稀饭,若于大年初一吃稀饭会导致一整年的贫穷,另外大年初一忌杀生,所以也不适宜吃荤食,因而台语有句俗谚初一早吃菜恰赢吃一年斋,初一也尽量不要吃药,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适宜在这一天吃补药。
大年初一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
大年初一忌睡午觉,依古训禁昼寝劝人不要懒散,若于大年初一睡午觉会影响事业运。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者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二禁忌
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者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三禁忌
大年初三老鼠娶亲忌点灯。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大年初四禁忌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
大年初五禁忌
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
大年初七禁忌
大年初七,为七煞日,诸事不宜尤其是出远门。
大年初九禁忌
大年初九为天公生,为玉皇上帝圣诞,忌晒衣服,也不能挑肥粪。
中国传统过年十二禁忌:
禁忌一:大年三十晚上忌人。
三十晚上,普通人家都要大团圆,出远门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里赶,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饺子。这顿晚餐在南方叫年夜饭,北方人食面,就吃饺子,民谣说: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团圆,外面扬风飘雪,屋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玻璃窗擦得干干净净,水珠还从玻璃上面往下滚。时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为了保证自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一样会起着干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对家鞑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绝。
禁忌二: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灯。
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灯,看娘家灯会死娘家人,这一条够厉害的,但师出有名。因为旧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出嫁的女儿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为人妇的女子(尤其是有钱有势出身的)尽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团圆了。为了保证婆婆家一家团聚,所以传衍了这一条民俗,目的是好的,形式是莫须有的。既无法律规定,又不见经传,却起了凝聚与和谐的作用。
禁忌三:正月不剃头。
老天津,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禁忌四:不许摔坏东西。
年下不许摔坏东西,摔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是一种心理暗示、没别的意思。
禁忌五:要说好话,忌骂孩子。
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
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
禁忌六: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
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禁忌七:初一、初二忌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禁忌八:初一忌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禁忌九: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
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禁忌十: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禁忌十一: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禁忌十二:忌讨债。
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新年歌: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瞑;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初一早:因为过年期间要到很多亲戚朋友家拜年,因此要很早起床出门,这样才可拜访很多亲友。
初二早:传统上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人回娘家的日子,古时候妈妈嫁人後因交通不便,很难得可以回娘家,遇到大年初二当然很兴奋期待,当然一早就准备好出门罗。
初三困到饱:因为经过前两天的忙碌後,大家在初三都会睡到很晚才起床。这天也是传说中的老鼠娶亲的日子。
初四顿顿饱:大年初四是传统接神的日子,因此会准备拜神的供品,菜色也特别丰富,因此三餐都很丰盛,才会说顿顿饱。
初五隔开:这一天很多人都已开工,准备做生意了,也代表年假日要告一段落,生活作习也要调整正常了。 古时候的谚语真的很有智慧也很有意思,可以用很短的词句就可以把过年期间的活动描述的很完整。
初六挹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十一请子婿(女婿来吃饭);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女儿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食暗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看花灯);十五上元暝(元宵节)。
作文五:《顺德春节民俗调查》3900字
顺德春节民俗调查 韦紫怡
——2012学年顺德一中寒假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
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顺德春节习俗都充满了浓郁的南国风情,送灶神、饮灯酒、讨利是、开年饭等等。
下面是我调查到的一些顺德民俗:
【送灶神】
时间:年廿四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送灶神回天庭,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
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点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初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
【贴春联】
时间: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最多在大年三十
春联,即顺德风俗所谓的“易桃符”,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由
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相传,顺德清代书画大家黎二樵每年初一一大清早打开门,都会发现他的对联都被人揭走,于是,他微微一笑,又挥毫疾书,再贴一联,成为当年佳话。如今,人们大多喜欢用成品的对联张贴,快捷省事,缺少了那种对客挥毫,摊钱问字的悠悠古风。
昔日的顺德人虽有不少“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对联,但寻常人家
更喜欢“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这也折射出顺德人和谐祥顺,求实淡笃的风格。
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按照中国古老的
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舍,还要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
【逛花市】
时间:多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
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没到年廿七,顺德各乡各县便已选好了地址,摆开
阵势办花市。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
顺德人选的过年植物一般有两个原则:要不植物有好听的名字,如: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要不就是看上去大富大贵艳冠群芳的,如:牡丹、菊花。
除了这些,桃花也颇受欢迎。顺德有一个叫连杜的乡,世代以种植桃花为业,这更
助长了过年插桃花的风气。桃花寓有:“大展鸿图(红桃)”之意。一树桃花开满枝,是一团粉红,娇艳动人。桃花往往从桃花地买回来,便宜的要四五百元一棵,中档的千来元一棵,高档次的六七千元一棵,亦不足为奇。桃花购买回来后一般插在昂贵的大花瓶中,有心思的人,还会将零钱放入红包中,用红线穿好挂在桃树花稀的地方,以弥补花中空缺之处。
【年廿八,洗邋遢】
时间:旧时在年廿八,现在集中在年廿六之后
所谓邋遢就是脏的东西,过年了当然要轻轻爽爽。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
屋外打扫干净。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不仅要打扫卫生,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过年前的大扫除与往常不同,平时可以做表面工作,过年了,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守岁】
时间:除夕,但也有家庭没有这个习俗,情况不一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
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
要吃到深夜。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准备迎新食物】
时间:除夕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喜庆节日中总离不开佳肴,但是,顺德人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
材料,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而是为了凭借这些材料来讨取吉祥的意头的。
煎堆就是用糯米和糖、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在一起,然后揉成糯米团放在油
中煎炸。有道是“煎堆过年少不得,形如金球滚滚圆,滚到锅里油一炸,金银滚滚满屋来。”说起煎堆,自然让人想到包角。包角的工序类似于煎煎堆,只是将角捏成荷包状,此二者皆为了讨个金银满屋的意头。
再来说说灶头上,顺德人往往喜爱将池菇、有头的生菜、蒜、葱、芹菜、红萝卜用
小红纸条捆在一起放在上面。池菇寓意生个小男婴。生菜寓意生生猛猛,而且是有头有尾的生生猛猛、体魄健壮。蒜,谐音“算”自然是希望多一些钱财可计算了。葱是祈求来年的开支松松动动,不要太拮据了。摆芹菜为求孩子读书勤奋向上的,谁让“芹”谐音于“勤”一字呢!
【压年】
时间:年初一
过年,一切东西都寓意着吉祥,所以说过年的米桶可不能空置着。在昔日,顺德人
都是将煎干的两条鱼放到米缸上,谓之“压年”。这个“压”在这里读“责”音。这里顺带要说到晋朝阮孚,他一贫如洗,但总身挎一囊,里面放着一块钱,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这个“看”字就等于这个“压”字,意谓守护,而鱼自然代表“年年有余”的“余”。
现在的压年,长辈会将猪利(即猪舌)、猪手、鲮鱼、松糕各自包好,再凑上几个
桔子,一封“利是”放入米桶中。这其中有趣的是,猪手必须用右手,予意横财就手。一般而言,不会有人用猪左手的,因为在广东话中,“左”与“阻”的发音是相同的,没有谁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会“阻手阻脚”,干什么事都不得其便;另外,鲮鱼包含了“年年有余(鱼)”之意,这个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年画中已有体现,更何况以桑基鱼塘起家的顺德人?!而松糕的受宠与其制作、外观及名称皆有关系。因为糕点的制作需要酵母菌才能发达膨胀,正是这个“发”谐音“发财”的“发”,再加上名称引申出了“松松动动”之意。更有趣的一件事是,顺德人称猪舌头为“猪利”,何也?原来“舌”在粤语中与“赊了本”的“赊”同音,然而,有谁想亏本呢?敏感的顺德人便取其反意,改用“利”字,此后,猪舌就有了“事事有盈利”之意了。这反映了顺德人是相当注重口彩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意谓弃故取新,除贫取富,我们乡间一些看似寻常
的风俗其实都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充满古意的往日遗风。
【回娘家】
时间正月初二、初三
这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旧时,女儿回娘家,必备
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如今,这些必备的东西会省掉,女儿回娘家会带一些煎堆、年糕等拜先人,然后姐妹们会聚在一起聊家常等,好不热闹。尽管礼节省略,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人日】
时间:年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利市钱】
正月初一一早,全家人一起到庙里拜了各路神仙,许下各自的新年愿望,孩子们便
开开心心地回家等着领取父母的“利是”。
相传“利是”起初叫“厌胜钱”,“厌”即“魇”,“厌胜”就是“战胜妖邪”。故老
相传,一年当中小孩可能会碰到各种病灾,此钱傍身,可除病灾。后来音义讹传,便成为今天的“压岁钱”。
话说回头,长辈所封“利是”的金额是有讲究的。顺德人素来厌恶“四”“七”这
些数字。“四”谐音“死”而“七”谐音“凄”,凄凄凉凉的,不好。因此,“利是”往往是双数,而且金额总会与“八”“三”“二”等数字有关。可见,小小的“利是”里头玄机不少!
【过年忌讳】。
首先,顺德人在正月初一时不扫地、不洗头,无论地有多脏,头有多臭、多腻。因
为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扫地,会扫走屋子里的好运气。正月初一,灶君从天庭返回,财神进过屋子里头,这样的好运气怎么能扫走呢?!这自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入乡识俗,入乡随俗,还是注意一下好。同理,由于头发的“发”与钱财有关。因此,“初一洗发来年难发”,哪里还有钱赚?
除此之外,有个小习俗,就是说年三十晚是没有人洗衣服的。年三十晚洗的衣服年
三十晚不干,需要年初一新的一年才干,是相当不好的兆头。因为在广东的方言中,“水”象征着金钱、财富,有道是“薪水”即工资之意。衣服上的水在上一年有余,在下一年却干了,岂非说明来年的钱财还不及上一年吗?因此,人们总把年三十晚的脏衣服留待来年——正月初一一早才洗。
更有趣的是,顺德人有踩小人,又或者是打小人的习惯。而前者的激烈程度远不及
后者。所谓踩小人,就是在年三十晚穿上新鞋子,新鞋子象征了新的一年中的是是非非,狠狠地将双脚踩进去,让他来年不得发作。打小人,近几年少见了许多,这一般是老太婆才有的行为。他们买来一双新鞋子,坐于手各执一只,将他们互相拍打,口中一边喃喃有辞地唠叨着。有些老婆婆发起狠来,会将一双崭新的鞋子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若被真小人见到了,还哪有胆量找上门来!
另外,在新年的全过程中,是不允许讲不吉利的字眼的,例如“死”等。如果你想
表达“累死了”,你只能说“累坏了”。“撞鬼你!”这样的广东方言是不能脱口而出的。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特别担心童言无忌,一旦成真,麻烦可就大了。因而在顺德,小童说了不吉利的话,就要吐出口水重新说一些好话,否则要被掌嘴。
虽然我不是顺德本土人,但从外乡者的角度来看,顺德的春节民俗还是洋溢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大部分的习俗与中国传统习俗一致。比如守岁,红包(利是钱),春联......但也有她独特的习俗,比如逛花市。印象中,在北方过年总是下着茫茫大雪,花儿早已凋零,哪还有花市逛啊。不过在南方过年,却能享得一片姹紫嫣红,实属不易。今年在顺德过年,亲戚少,自然也无趣得多,年三十在家三人围着电视看春晚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好在年初都出门逛寺庙,逛景点,把顺德的名胜古迹都看了个遍。过年张灯结彩,在顺德的第十年也已经过去了,迎来的是11年的钟声,心中不由惆怅......
作文六:《春节民俗调查》400字
春节民俗调查 春节是中国人最在意的节日,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重要 的位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在新的一年来到时,每 家每户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烟花,让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送 走去年的失败。烟花是中国特色,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 多年的历史。燃放烟花可以创造出喜气洋洋的气氛,给人们 带来欢愉的心情。烟花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品种花色也越来 越多,每当有重大节日或喜事、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表示 庆祝,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 宜春和萍乡、 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烟花之乡,生产的 烟花花色各式各样,质量高。 春联也叫对联,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 的心愿,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当春节,无论城市还是 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写一幅或买一幅春联贴在家门上,为春 增加喜庆的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 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 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春联的起源的特色都作了详 细的描述。
作文七:《春节民俗作文》1300字
春节民俗作文(一)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民俗作文(二)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m.lz13.)
春节民俗作文(三)
春节期间,我和爸妈到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奶奶端上了美味可口的年糕。我心一急,连手都没顾上洗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我最喜欢吃年糕了)。吃着吃着,我想光吃不行,还是搞清楚年糕的由来吧!于是问爷爷:“爷爷,这年糕的由来您能跟我讲讲吗?”爷爷说:“好,吃年糕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春节习俗,它是用黍米粉和红枣合制而成。寓意是来年全家生活甜甜蜜蜜。所以取名叫年糕。年糕还是春节供养祖先主要供品之一。除夕夜,家家户户在供桌上把年糕摆成宝塔状,表示来年生活步步登高。有的还制作成大圆盘状,起名叫‘高坨’。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年糕还是春节后走亲访友的必备礼物,互相赠送,祝福。”爷爷接着说:“我们全家吃年糕,祝福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和谐幸福。更重要的是希望任岩松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像宝塔形的年糕那样,步步登高!”我回答说“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和奶奶对我的期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 春节习俗的作文
* 春节的习俗作文
作文八:《全国各地春节民俗》3900字
全国各地春节民俗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每年的农历新年凝聚着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
文化之庆。旧时从农历 12 月 23 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
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全国各地是如何“过年”的。
老上海过年习俗 。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 。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 方面的紧张张罗一起过年
农历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 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有些家庭磨粉汤圆, “年夜饭”。在年夜饭后,大家围炉守岁,边 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 有些家庭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说边笑,边吃杂食。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 “”““”
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晚上每家每户 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 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守至鸡初鸣、 ”“”“”“”祀灶神,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 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在新年 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 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 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 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 “”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 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 先。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
首、楼上楼下。 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接着开门放爆炸 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
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展露出清 除夕终于来到,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
新之貌,像换年的样子了高潮。 。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 自初一以后各日,是亲戚朋友往还拜
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 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 紧接着,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
93
资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文化驿站
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 。 事顺利,平平安安
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 “
意”。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也有外出 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 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 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 园(即豫园)。 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
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 “”
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 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 “”“
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商家接财神 ”“”
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 “”余”,特别受到欢迎。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 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 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 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 “””
被称为“送元宝。” 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
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 到了十五元宵节,是时月满,正好合团团圆
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 圆之意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 。“”
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 、。团圆、吉利之义。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
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 名“灯节”。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
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灯彩造 、。
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 人物灯、故事灯等,旧上海本地最常见的有兔子 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 ”
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 、、、“”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 “”。“”“”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 9 节,下承以长 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 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 可缺少的习俗 。
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共舞行于沪
城的大街小巷中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 。
的中心点,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
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
为吸引人。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 澳门年俗
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
位灶老爷接住。 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 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按中国传统澳门人给灶
一年的春节之庆落下帷幕。 神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
帝面前说坏话。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
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 “”
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 “”
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
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香港年俗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 在香港过农历年,在 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 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 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 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 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的 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 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 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 的慰藉。 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 “”“”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 “”“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 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 ”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 “”。“”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
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
94
SHANGHAI ENTERPRISE Feb ru ary 2011
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 “掘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 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 茶,恭喜发财 “”“””。
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 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 “。”
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
从外往里扫。
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 一进入农历腊月,台湾过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在台 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 湾,春节习俗与祖居地闽南地区相差无几,但也有些不同 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的情趣和特色。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 送“灶君” 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
腊月廿四扫尘后,开始贴年画春联家家户户要买 “”、。
又甜又黏的蜜饯、茶料,放于灶台的“司命灶君”前,泡沏 3 杯
清茶,烧香放鞭炮为灶君送行,让他好话传上天,坏 话去“”“
一边”。过年时,台湾同胞还会在家具上贴“春”字,但 米缸不
兴贴“春”,台湾方言“春”与“伸”谐音,粮食有“伸” 余,意
味人口少了不吉利。所以,米缸大都贴个倒置的 “福”,寓
意福到了~ “”
蒸年糕 腊月廿八前,台湾家家户户做年糕。甜糕是
最主要的
年糕,发糕要发得好才会发财。台湾人俗信蒸年糕时,都会
有“年糕神”看护,年糕发不发,关系着来年一年的运途,所
以主妇们都严禁小孩在灶台旁问这问那,更禁忌说出不吉
利的话,以免年糕神发怒,新年运势发不起来 “”“”。
好彩头 除夕这天习称年夜,台湾俗语年夜没返没某“”“
(妻),
清明没返没祖”,说的便是年夜合家团聚的意义。年夜饭所
吃的菜几乎都有象征意义,如吃“韭菜”(“韭”与“久”谐
音),寓意年寿“久久长长”;吃菜头(萝卜)表示好彩头;吃
“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台湾特产甘蔗,人
们习惯在自家大门后两侧,分置两株带叶的甘蔗,寓意甜
蜜盈溢家门。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分吃,俗信一节一节
啃,来年生活会如甘蔗一样甜美。
吉祥话
台湾春节禁忌甚多,正月初一这天不能洗衣,不能动
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说“岁 “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岁(碎碎)平安”“落地开花”或“碗豁嘴,大富贵”之类的吉 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 语。台湾同胞习称春节为初一早。早饭后亲友走家串户 “”“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 互相拜年。多数人家备有金枣(金橘蜜饯),亲友来临,先请 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吃金枣并呈上一句吉语:吃金枣,年年好~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
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 “”
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
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
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 , 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茗 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怡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 / 辑 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
95
作文九:《春节民俗社会调查》3100字
XXXX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专业:X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姓名:XXXX
分数: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 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所以, 在这个节日里面 也有很多的习俗。本次社会调查就以 XXXX 农村的春节民俗为主要调查对象,走访各乡各 村,对保留有最传统春节民俗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切实掌握 XXXX 地区流传至今的春节 民俗。
调查形式:走访调查
调查时间:2015.2.11—— 2015.2.24
调查对象:XXXX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各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学会欣 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各地的春节民俗多种多样,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别具风格的春节民俗, 这些春节民俗如同 璀璨的明珠,照耀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中。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都发生了变化, 春节民俗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本社会调查通过 走访的形式,对 XXXX 农村春节民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探索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保留至今 的传统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 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初一拜年放爆竹,初二女儿回家 转,初三老鼠娶媳妇,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开门迎财神,初六关门送穷鬼,初七面条来绑 腿,初八谷子撒满家,正月十五看灯花。 ”这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儿歌,古往今来,中华 民俗世世代代按照这些习俗喜迎春节, 可如今还有多少习俗被保留下来, 新时代的春节又是 如何度过呢。
腊月二十三 小年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 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 可保佑来年 一家平安。因此,在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 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一 般民家在这天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中国北方“辞灶” 大都是腊 月二十三,南方多安排在腊月二十四,虽然具体日期不尽相同,但所含用意是大体相同的。 “辞灶”的春节习俗现在仍然被保留下来,在现在农村,人们通常会提前准备好糖瓜, 摆好供养,在这天祭灶,祈盼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到了这天,人们基本就 进入忙年阶段,农地里也没有了农活,各乡各村的人们开始赶大集,备年货,看大戏。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虽然现在城市里的人们都已经住进了楼房, 农村里也铺上水泥马路, 各家各户的卫生条
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进入忙年后,人们还是要打扫房屋,擦拭家具,将家里一年积累 的灰尘都清理干净,一方面,切合春节“辞旧迎新”的节日传统;另一方面,准备从初一开 始在家里设宴款待客人。扫屋顶,晒被褥,擦玻璃,清庭院,每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忙的不 亦乐乎,春节的味道慢慢延伸开来。
腊月二十六 蒸馒头
在传统的春节习俗里, “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的 人们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需要用纸来糊窗户, 因此人们的春节习俗也有了改变。 到了腊月二 十六的时候,在农村的人们会提前和好面,蒸过年吃的大馒头。此馒头非彼馒头, 过年的馒 头,人们会反复掺加面粉,反复揉面,使蒸出来的馒头更加筋道,更有弹力,吃起来更香。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饮食条件提高,但是,一般在农村, 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人们才这 么这么费心费力的蒸馒头。而且人们除了蒸馒头外,还会买一些磨具,将馒头加工成寿桃、 元宝、鱼、莲蓬子等各种形状,祈福新的一年老人长命百岁,家里风调雨顺,财源滚滚,年 年有余。
腊月二十七 炸鱼、炸藕
虽然现在物质丰富、 超市到处可见, 到了过年的时候, 人们还是会提前去超市备好鸡鸭 鱼肉等食材,准备年后款待来访的客人。其中,炸鱼、炸藕是人们平时很少吃到的菜,在中 国北方农村, 很多地区的人们会在年前买好藕、 刀鱼还有山药, 制作北方春节一种非常常见 的菜肴——炸藕、炸鱼。滚烫的油锅里,扔进夹有肉馅的藕片、刀鱼,将其炸至金黄色,然 后出锅,透着鲜黄的颜色,散发出阵阵的香味,这道菜是北方人们过年非常喜欢吃,也是非 常常见、但是平时很少食用的菜肴。
腊月二十九 贴春联
春联俗称“春贴” 、 “对联” 、 “对子” ,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喜庆的大红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在春节时张贴, 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 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 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 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 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现在贴春联仍然是人们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人们提前熬好浆糊, 准备好福字、 春 联,大人小孩一起动手,一边将春联、门神贴在门边、窗外、大门上,一边讲春联内容大声 念出来,祈福全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大年三十
除夕,汉族传统节日。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 , 故又叫“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 饭,烧金纸、放爆竹等。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 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 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 天伦之乐,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 饺子的饺 和交谐音, 合和交有相聚之意,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 甜甜的粘 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通过走访调查, 北方地区人们有种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的习俗。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 习俗, 人们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 但是这种饺子除 了包有饺子馅之外,通常还会随机挑 10个饺子在里面塞进一个硬币或者红枣,然后混在其 他饺子里一起下锅。 等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后, 如果有人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 预示新的 一年里财源滚滚, 能发大财; 吃到包有红枣的饺子, 预示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 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 ,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 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年后走亲习俗
春节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日子, 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 做得最多的就是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过年走亲历来都有“初一拜年放爆竹,初二女儿回家转,初三老鼠娶媳妇, 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开门迎财神,初六关门送穷鬼,初七面条来绑腿,初八谷子撒满家, 正月十五看灯花”的习俗,但是,具体每天的安排各个地方不尽相同。通过在 XXXX 乡村 的走访调查,人们的春节走亲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五来拜丈 母” ,人们利用春节假期的时间走亲访友,互问新年快乐。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 侗、 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更蕴味 无穷。
春节到了, 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 万象复苏草木更新, 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 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当新春到来之际, 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人民幸福安 康!
作文十:《春节民风民俗》1000字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蒸馍花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贴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贴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