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五年级叙事作文-我的劳动开端》1400字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我打小就被家长宠着、惯着,很少去劳动,所以,我渐渐对劳动有所向往,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尝试有趣的劳动,劳动在我心目中变的有趣、开心、好玩。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老师在劳动课上教给我们做两道凉菜,分别是凉拌黄瓜和凉拌番茄,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立马做了起来。第一道菜“凉拌黄瓜”,我首先拿出两个黄瓜,用水洗干净后,用刀切成两半,然后用刀拍烂,再把大蒜拍碎,撒在黄瓜上,再撒上少许的盐、醋和香油,放在盘子里搅拌均匀。第二道菜“凉拌番茄”,我拿了两个洗干净的番茄,小心翼翼地用刀把它分别切成四块,然后像花瓣一样摆放到盘子里,撒上一些白糖,就这样两道菜算是大功告成了。我得意极了,连忙叫爸爸来品尝我的劳动果实,爸爸夸奖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拌这两道凉菜,虽然我费了不少力气,但我觉得很开心。从中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辛苦,懂得了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只要肯去做多加实践,做好就不难了。
河南商丘文化路小学五年级:童趣2012
省钱屋 .5730.net 购物省钱交流必备的网站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在这里达人们会教你如何用80块钱充值100元钱话费的省钱计划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作文二:《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1700字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课题劳动的开端 共3课时
1、 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欺侮”等12个词语。 教学目标 3、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 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预习提示
修改意见 课前预习提示: 1、字词:
磅( )( )堵( )( )
镑( )( )赌( )( ) 教 煤藏( )宝藏( ) ,cáng zàng, 挑战( )挑脚( ) ,tiāo tiǎo, 得了吧( )半夜就得动身( ) ,de dé děi , 降落( )落在后头( ) ,luò là,
2、思考:课文写了几次挑煤的事,详细记叙的是哪一次,
学
一、揭题质疑:
“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呢,课文中“劳动
的开端”指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共写了几次挑煤, 过 2、小组讨论:根据上一问题初步给课文分段。课文先写 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 煤――第二次挑煤) 集体交流:全文分段情况,说明理由。
(本课分段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老师都
应给予肯定)
程 3、课文哪一句话点明了“劳动的开端”这一意思,
(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质疑:“此”指的是,为什么我小小年纪会走上艰难的生
活道路,从哪看出“艰难”,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三、学习1至9自然段。
1、为什么我小小年纪就会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理解体
会:
1)家里穷:“揭不开锅” “像个瘦猴子”“我家没有灯笼,
也没有火把”
2)我懂事:“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的力气大得。不信,
咱们俩摔跤试试”
2、从哪体会出挑煤是一条艰难的生活道路,
土煤窑环境差,工人地位极低:
“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
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 教 3、我为挑煤做了哪些准备, 四、学习第10节至29节。 1、根据提示,小组讨论分层。 提示:
动身挑煤
挑煤赶路 学
第一天挑煤 跌倒山腰
空筐回家
2、作者从亲身感受写出了挑煤的艰难,读读课文体会一 下。重点理解: “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过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 身疼痛。” “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
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
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程 3、面对艰苦的磨炼,我的表现如何,划出有关句子,读
一读,想一想:“我”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
“想多挑一些”“鼓足勇气”“我怕母亲见了我的伤口又要
难过,不肯下地洗脚。”“我不饿。”??
4、朗读。
5、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五、学习第30至31节。
1、这段话主要是写什么,
2、读读这段话,从中体会出什么,
“一早”:还没休息。
“喝了碗野菜粥”:几乎是空着肚子。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翻过高山”:山高路远,挑煤的路很长。
“红肿的肩头”:伤口还没有愈合。 ??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劳动的艰难以及我坚强的意志。) 六、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教 1、比较“第一次挑煤”与“第二次挑煤”,写法上有什么 不同,想想为什么要详写第一次而略写第二次, 2、出示单元学习提示,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3、P(165阅读短文,尝试分清详略,完成作业。 七、作业参考: 学 1、完成作业本。 2、缩写课文。 3、课外有条件的阅读吴运铎自传《把一切献给党》。 过
程
教
后
反
思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作文三:《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1》1600字
劳 动 的 开 端
执教者:唐亚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抓重点句、重点段,品析句子,体会旧社会穷人家孩子的苦难及作者的坚强意志。
2、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用抓重点句、重点段,品析句子,体会旧社会穷人家孩子的苦难及作者的坚强意志。
2、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
2、这篇课文这么长,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最合适?
集体讨论,确定学法。 (抓重点段,品位语言,感情朗读)
二、抓重点段,品味语言。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重点段(10——29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最值得品味的句子,细细品读。
2、自学完后,四人小组交流。
同时请两位同学在铅画纸上板书句子。
3、集体交流讨论。
(1)、根据学生回答,用卡片出示下列句子研读,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1)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A、换一种说法进行比较
B、从桌子上摔了下来为什么说是摔在“万丈深渊”里?
C、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受人欺)
D、感情朗读
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A、把什么比作什么?
B、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抓住“一步三滑、打秋千”体会山路险。板书:山路险)
C、感情朗读。提示: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
3)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移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A、为什么要移来换去?(体会担子重、力气小。板书:担子重、力气小)
B、从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C、感情朗读。
(2)抓肩膀变化,深入感悟。
挑煤必须用到肩膀,吴运铎的肩膀的他辛勤劳动的见证,更的他坚强意志的见证。在课文中,作者几次写到了他的肩膀?
1)用黑板出示写肩膀的句子: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移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
2)、自由读,划出最能体现肩膀变化的词语,细细体会。
3)、引导交流:你划出了那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挑煤时间长,路途遥远,作者意志坚强。)(板书:路途远、意志坚)
4)、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一开头??
中午??
太阳落山了??
第二天一早??
学生齐读表示肩膀变化的句子。
5)、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4、小结。
小吴运铎从半夜就动身,翻过??穿过??来到挑煤的地方,挑上满满一担煤,一开头??,到了中午??,太阳落山了??这是一条艰难的生活道路,但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板书:艰难)
三、根据学力,自主作业。
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给自己布置作业,可以继续抄写词语,可以摘录最能体现作者坚强意志的句子,也可以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
劳动的开端
十二岁 年纪小 \
万丈深渊 受人欺 \
移来换去 担子重、力气小 \
一步三滑、打秋千 山路险 / 艰难 意志坚强 半夜、一开头、中午 挑煤时间长 /
太阳落山了 路途远 /
教学反思:
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色——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始以提问的方式“课文这么长,怎样来学比较恰当?”来引导学生掌握“抓重点句,仔细品味,读出感情”的阅读方法,并以此为契题,通过读、议、品、读的环节使方法内化。
2、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的生成。
在自读自司的过程中,能充分给予学生时间,真正去读去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同样给予学生时间,并在小组讨论后加以小结。
3、构建课堂生命场初具雏形,师生的激情与活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展示,但距人课合一相去甚远。
作文四:《五年级《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1000字
五年级《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五年级《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名人。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看看视频介绍了谁?他是一位怎样的人?他有哪些伟大的成就?
2、交流。
视频中介绍的是吴运锋同志(板书),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把一切献给党》。
二、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劳动的开端》(板书课题)就是选自该书第二章,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 开端是什么意思
2、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下面问题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了什么内容?再写了什么内容?最后又写了什么内容?
1、 交流汇报:作者先写了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按照老师给你们的提纲“决心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3、 交流汇报
四、品读课文
1、 指名朗读
2、 师生共评朗读情况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围绕“我”决心去挑煤写了哪3个方面的内容?
4、交流汇报(①家里穷苦②非人待遇③下定决心)
5、品味语句,情感共鸣
(1) 家里穷苦
① 哪些词句突出反映了作者家里穷苦?找一找。在旁边作好批注
②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12岁的“我”心情怎么样?
③ 重点品味“看着家人挨饿了我心里像油煎”
(2) 非人待遇
① 哪些词句突出表现了劳动条件恶劣,两个像狗一样说明挖煤工人遭受了非人待遇。
② 汇报交流
a、 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环境十分恶劣.
b、 “工人进出??拖出来”提示出工人遭受非人待遇的社会现实
(3)下定决心
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① 哪些词句表现了我的决心大?
② 交流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压遍了”
③ 指导工作有感情地朗读
④ 分角色朗读
⑤ 再请学生上来表演
⑥ 学生再齐读一到七自然段。
五、教师小结
在黑暗的旧社会里,那些本该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上学读书的孩子,那些本该像我们拥有幸福、快乐和理想的孩子们,却要过早地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12岁的吴运锋;因家境所迫,只好去挑煤,他会经历哪些艰难呢?下节课我们再一同去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根据本单元语文天地的金钥匙,找出第一次挑煤有关句子,做好批注。
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吴运铎
生活艰难
作文五:《五年级日记-我的劳动开端》1500字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幸福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快乐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人类所有的良好品质都为劳动而生,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有益的。一位名人说过“人生,是一座天平,一端是结局,一端是付出的劳动”。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洗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务事,可这就是我的劳动开端。记得四岁的一天吃过晚饭,由于我看到父母很劳累,就主动帮他们洗碗。把碗泡进池子里,滴上几滴洗洁精,然后拿出洗碗刷------滴了洗洁精的碗光溜溜的,用小手端一个光溜溜的大碗,还是要有几分技巧的,稍不留神,就“咣”一声,不但把碗打破了,说不准自己的小手也会被划破呢~。第一个碗洗得不算太干净,由于没有洗过,好几次差点就把碗捽碎了,第二个碗由于有了第一个碗的经验,就顺畅多了,后面的碗对我来说就是个小意思。碗终于洗好了,我得意急了,就连忙叫妈妈来看,妈妈夸奖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弄湿了衣服,但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
从此,我常帮妈妈做家务,因为我知道了我的劳动没有徒劳,有了丰实的果子,我的收获要比我付出的劳动多的多。
陕西西安户县西街小学小学 寇中华
省钱屋 .5730.net 购物省钱交流必备的网站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在这里达人们会教你如何用80块钱充值100元钱话费的省钱计划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作文六:《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教案》5700字
19、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简介吴运锋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课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3、组词。
端()胁()侮()欺()
瑞()协()悔()期()
棉()误()赌()栽()
绵()娱()堵()裁()
4、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不声不响:
匆匆忙忙:
5、指名逐节读课文,纠音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指导读句子,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3、研读文章第二段
(1)、自由读,划出文章中描写条件艰苦的句子
(2)交流
▲“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③感情朗读
3、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3、深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齐读词
2、过度: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
二、细读课文,深化认识
1、课文中那些词句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2、交流,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睡的正熟??浑身疼痛”
①变换说法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
③感情朗读
(2)“肩上的煤筐??打秋千”
①变换说法
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 感情朗读
(3)“红肿的肩头??一样疼”
变换说法
红肿的肩头很疼。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③感情朗读
3、根据提纲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4、按照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三、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个写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第四段段落大意。
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进一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二、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自由读,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第二天挑煤劳动的艰难?
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3、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 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
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
4、概括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三、读懂“提示”,分辨详略
1、指名读“学习提示”,思考:“学习提示”共几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
四、总结全文,扩展阅读
1、谈谈读了《劳动的开端》一课后的感想。
2、推荐课外读物《把一切献给党》。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 2007-3-24 20:18:00 | By: 小小凡星 ]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③感情朗读
3、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3、深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
二、细读课文,深化认识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根据课后习题3中的提纲给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2、课文中那些词句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睡的正熟……浑身疼痛”
①变换说法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 ③感情朗读
(2)“肩上的煤筐……打秋千”
①变换说法
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
③感情朗读
(3)“红肿的肩头……一样疼”
①变换说法
红肿的肩头很疼。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③感情朗读
3、根据提纲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4、按照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三、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个写了什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
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进一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二、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听课文第三段录音,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第二天挑煤劳动的艰难?
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3、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
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
4、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三、读懂“提示”,分辨详略
1、指名读“学习提示”,思考:“学习提示”共几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
四、总结全文,扩展阅读
1、谈谈读了《劳动的开端》一课后的感想。
2、推荐课外读物《把一切献给党》。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作文七:《五年级作文 劳动的滋味》1500字
五年级作文 劳动的滋味
劳动的滋味_五年级作文去年春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滋味。
一天,奶奶说要在门前的小菜园里种一些黄瓜,一听说种黄瓜,我感觉又新鲜又好奇,马上拿着铲子去松土。我先用铲子往土里插,一看到土块就用石头把它们砸成粉;然后用“自制小耙子”把杂草搂出来;最后用铲子挖几个小坑,把种子一颗颗地放进坑里,轻轻地埋上土,生怕压坏它们。浇过水后,为了防止以后踩到它们,也为了时刻提醒别人不要在这里种别的了,我还特意在附近插上一圈小木棍。
自从种了黄瓜以后,我的心里好像多了一分牵挂,总隔三差五地去看看它、浇浇水。因为我每周只来奶奶家一次,所以在别的土里挖了一些蚯蚓,让它们替我给黄瓜松土。有一次,当我去给它们浇水时,忽然发现从土里探出一个绿色的小脑袋,偷偷地向四处张望。
到了夏天,那几株黄瓜苗越长越高,身体软软地趴在地上,看来,给它们安个新家已经迫不急待。我不顾天气炎热,急忙找来三根粗粗的木棍,把它们深深地插入土中,奶奶和弟弟用铁丝把一根横棍和那根竖棍捆在一起。
黄瓜的新家完工了,虽然我们出了很多汗,但看到枝繁叶茂的黄瓜藤舒展地缠绕在新家上,心里充满了喜悦。也许是黄瓜藤感谢我们吧,没过几天,就开出了黄色的花,笑盈盈地看着我。我和
奶奶约定,不用化肥,只用我和弟弟独家生产的肥料。
夏去秋来,我们的小菜园终于结出了一根根又大又粗的黄瓜。我一边吃,一边仔细分辨,这和市场里买来的黄瓜有什么区别呢,“哦,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甜甜的带着淡淡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劳动的滋味吧~”劳动的滋味_五年级作文相关内容:集体的爱_五年级作文 这是一个悲剧,它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但是其中蕴含着的集体的爱,却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每当想起时,就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记得一天早晨,我们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等待大队辅导员韩老师讲话,这时广播里响起了她熟悉的声音,“请各班打...
快乐的课间_三年级作文 下课啦~下课啦~同学们像一只只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奔向了操场。操场上热闹非凡。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着自己的游戏。有的在跳绳,只见绳子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的弧线。
礼物_三年级作文 新年快到了,爸爸的工作换了,来到了新公司上班。可是,在新公司爸爸没有喝水的杯子,我知道爸爸酷爱喝茶,就决定给爸爸买套茶具。我悄悄地和妈妈商量好了,给爸爸一个惊喜。我拿了20元零花钱和妈妈一起来到超市。
我真后悔_五年级作文 打开童年的匣子,里面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记忆,而其中有一件事令我非常后悔。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王洋从公园往家里走,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到家后,妈妈叫我把用完的草稿本拿去扔了,我拿着草稿本向垃圾堆走去。
摸鱼_四年级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在去路桥的路上,远远地看见一座桥的桥头有很多人在那儿看什么,我们经过的时候也很好奇,是不是有人落水了,可人们脸上不是紧张的表情,而是轻松愉悦的表情。
特别的运动会_四年级作文 运动会年年开,我参加了许多次,而这次运动会最特别。这次运动会有三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是亲子接力赛,是这次新增加的。这个比赛是由五位家长和十六位同学一起接力跑,一个人跑到终点时,迅速写上自己的名字,再跑回去与下一个人击掌。
相片里的故事_二年级作文 今天,我翻出以前的相片,最令我难忘的是那张去海边游玩的照片。相片上,我和我哥哥挽起裤管,踩在又松又软的沙滩上。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当波浪退下去的时候,我们的脚好像被深深地陷了下去。
拔河比赛_一年级作文 星期三,学校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比赛很激烈,我们次次都赢,没有一次是输的。一6班最好对付,一下就被我们轻松地拉了过来。一7班最难对付,他们个个都很高大,我们差点就输给他们了。
作文八:《[训练]北师大语文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导学案》9200字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劳动
《劳动的开端》导学案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该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以自主读书为主。文中所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学生所处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体会作者所经历的苦难,使学生能够从认识上和感情上走进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
学习目标,
1.练习独立识字,写摘录笔记。认识“萍、窑、账、磅、赌、落、绊”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会写“揭、锅、煤、棉、绑、棍、侮、耐、秤、烫、粥”等11个生字。
2.理解“油煎、深渊、威胁、欺侮、开端”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
4.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体会课文如何详写略写。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知旧中国的黑暗。
教学难点
理解“开端”、“煎熬”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比喻句在文中的意思。
课前预习导学,
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把生字新词摘录下来。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后练习题。
4.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查找旧社会穷人艰难生活的资料。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师板书课题
2.指名读,齐读,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3个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
1.练习独立识字,写摘录笔记。认识“萍、窑、账、磅、赌、落、绊”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 会写“揭、锅、煤、棉、绑、棍、侮、耐、秤、烫、粥”等11个生字。
2.理解“油煎、深渊、威胁、欺侮、开端”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加上小标题。
三、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5次比赛,第一次比谁的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四、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师,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老师给大家5分钟自由朗读课文时间,5分钟后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
3.指名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强调多音字“奔”,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五、比认字、写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1.师,老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要求大家记住本课的词语,并把它积累在作业本上,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和同学们注意的请标在下面。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同桌交流。5分钟后我们比赛识字、写字。
2.出示词语,看谁能正确认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
油煎、饥饿、威胁、煤藏、煤窑、挑脚、就得、点着、屋檐、记账、开磅、赌气、落在后面、绊倒
3.听写本课词语。
揭开、锅盖、煤矿、棉纱、捆绑、棍子、欺侮、耐烦、收秤、滚烫、菜粥
六、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候为生活所迫外出挑煤的苦难经历。,
2.师,同学们请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1-7自然段,写“我”为了解除饥饿威胁,决心去挑脚,8-28自然段,详写“我”第一天挑煤的经历,29-30自然段,略写第二天挑煤成功,并且走上了艰难的劳动生活道路。,
师,哪位同学能用更简练的语言概括呢,老师帮你把它写在黑板上。
,解除饥饿,决心挑煤,挑煤失败,挑煤成功,走上劳动道路。,
七、比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gǔn tàng cài zhōu nài xīn jiē kāi shōu chèng
, , , , , , , , , ,
mián huā méi kuàng gùn zi bǎng zài qī wǔ nài fán
, , , , , , , , , , , ,
2.比一比,在组词。
棉, , 棍, , 侮, , 煤, ,
绵, , 混, , 悔, , 谋, ,
锅, , 揭, , 绑, , 烫, ,
祸, , 喝, , 帮, , 荡, ,
跤, , 匆, , 然, , 浑, , 磅, ,
饺, , 勿, , 燃, , 挥, , 榜,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我要用劳动来, ,饥饿的威胁。,消除 解除,
,2,从此我走上, ,的生活道路。,艰难 艰辛,
,3,她半夜起来, ,地送我到门口。,不声不响 蹑手蹑脚,
,4,原来桌子被人, ,,矿上办事人来开磅称煤。,拿掉 抽掉,
4.找出下面词语的特点,并写出同类型的词语。
不声不响,ABAC,
匆匆忙忙,AABB,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内容、策略和状态是影响教学的三个重要因素。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内容和策略,而忽略了状态,新理念之新,就在于以人为本,把人的状态放在首要的地位。新理念认为,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须经状态的中介才能够内化于学习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生的最佳状态,因此,状态是教学因素中的核心,是点燃精彩课堂的法门。
课前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一、板书课题——劳动的开端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2个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体会课文如何详写略写。
三、期待,走进状态的入场券
1.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咱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谁来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回答,预设,?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资本家和他们的走狗们根本不把穷人当人看,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煤窑,这里面的煤不好挖,这样的煤窑也不安全,?作者瘦得像个猴子,与我们差不多年纪就要去挑煤挣钱养家糊口,我特别难过也很感动。 ?我觉得作者很懂事,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不忍眼巴巴地看着一家人挨饿,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
2.师,同学们,正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在旧社会,那些本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那些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也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任,踏上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道路。想一想吴运铎
挑煤赶路这部分内容,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这种生活体验,,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个,板书,艰难,
3.打开课本,请大家好好地去读一读这一部分内容,谁能把这种“艰难”找出来,
设计目的,唤起学习回忆,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渐入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酝酿形成,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动眷注和热情参与,是知识经验的密切联系和价值迁移。教师的总结过渡性导语,动情而有效地将学生引向阅读期待,教师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步入点燃精彩课堂的法门----状态。
四、体验,生成状态的催化剂
师,已有许多同学想说了,想说的同学请举手,好,你说,
生回答,预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我从这里找到了作者挑煤的艰难。,
师,同学们,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
生回答,预设,小路滑极了,而且一步三滑。,
师,是呀,这可不是一般的“滑”,你能体会这一步三滑的艰难吗,想一想滑极了的小路是怎样的,想一想来回晃荡的煤筐又是怎样的,请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煤筐回来晃荡,仅仅是因为路滑吗,
生回答,预设,不是的,还有作者的个儿小,担子重。,
师,文中有写担子重的语句吗,找出来读一读。
“我挑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千米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去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这里写出了吴运铎挑的煤很重。
师,请自由读读这段文字,哪个地方特别能说明作者挑不动煤或担子重,
生,只好。
师,怎么说,
生回答,预设,?因为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有点挑得动的,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千米的时候,就渐渐落在后头了,说明挑不动了。文中还说,他的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所以只好停下来歇一歇。?我补充,刚才的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我想说的是,他停下来歇是不得已的。扁挑在两个肩膀上换来移去,已换了好多次,实在挑不动了才停下来歇的,可以看出他很无奈。
师,请拿起笔来,在最能体现煤担重的词下面打上三角形。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肩上的担子能说“移来换去”吗,先移到右肩,再换到左肩。
生回答,预设,?可以的,换来移去,移来换去,不是一样的吗,?不同意。从上下文看,作者挑不动煤也不是一下子挑不动的,“换”说明还有些力气,“移”可以看出力气已不太有了。所以我觉得不可以。,
师,说得好,请你把这种力气越来越小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生读,读着,听着,我不禁想起同学们在1500米越野跑比赛中的情景,大家一起回忆,好多学生一开头也是跟得上人家的,可后来就渐渐落在后头了,当时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最想做什
么,
生回答,预设,?当时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累,屁股上的肌肉酸痛得厉害,很想坐下来歇一歇,哪怕是一会儿也好。?我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力不从心,心里想跑得快一点,可两只脚好像有什么东西拌着似的,不听使唤。
师,同学们,我们赤手空拳尚且如此,何况吴运铎肩上还压着那么重的煤担,他也在赛跑,去晚了收煤站收秤关门了。再想象一下,再酝酿一下,再感受一下这种无力、无助和无奈,一起读。
设计目的,当学生期待进入文本以后,体验即便成为教学主体的存在形态。体验既可以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又可以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师生、生生对话互动,还可以是回忆生活情景的生成联系。上述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在充分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情感和经验积淀,使学生在语言品味与情感激发的交融体验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想像:生发状态的兴奋剂
师,从这里,我们读明白了,煤筐来回晃荡的不仅仅是路滑,更重要的是肩上的煤筐重,让我们再来读读挑煤爬山的艰辛——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投影,看,这就是挑着煤,走在滑极了的山道上一步三滑的吴运铎,让我们用心看,看仔细一点,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他的脚怎么了,再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他的那张脸,他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生回答,,预设,?我看到他的脚了,穿着草鞋。因为那滑极了的小路,因为那一步三滑的艰难,因为那沉重的煤筐,脚上都挤起了血泡。?那个最大的血泡已破裂,皮在脚背上浮带着,血顺着草鞋流下来,随着用劲,血又崩出来了,?我看到了他的扁担,由于担子重,都弯了,身躯看上去也扭曲了,他一定很辛苦的。,
师,你看看他的脸,他的眼睛,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生回答,,预设,他一脸愁容,他在想,我一定要把煤挑到车站,家里还等着拿米下锅呢,,
师,望着他那疲惫的面容,望着他那扭曲的身影,望着他那一步三滑和来回晃荡的煤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想一想,要说真心话。
生回答,,预设,?吴运铎,你要坚持,爬过这个山坡马上就到目的地了。?吴运铎,没有人会帮你,你只有靠自已,家里还得你揭开锅呢,你可不能让妈妈伤心。?在我看来,你虽然很瘦小,却很高大,你虽然很无奈,但很坚强。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一切,
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作者一步三滑的艰辛,读。
师,多么无力,多么无奈,多么无助的吴运铎,在你的鼓励下,一鼓作气,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肩肿皮破而又远远地落在后头的吴运铎只得加快脚步赶路,那他有没有把煤挑到车站呢,为什么,请读后面四节,也可以选你特别感动的一节读。
,学生自读,读后让学生有选择地读,
设计目的,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被吴运铎的坚强所折服,沉浸在与文本作者的心
灵交融之中,想象着心中的形,诉说着心中的话,流淌着心中的情……此时,学生艰难着作者的艰难,痛苦着作者的痛苦,坚强着作者的坚强,完全进入了一种能动忘我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一种活跃、协调的情绪与氛围,弥漫成课堂的整体状态,成为一个精神的“场”,产生状态的场效应,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学习状态,从而让课堂充满浓浓生机和无限活力。
六、创新,超越状态的生长剂
师,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挑回来的是什么,
生回答,,预设,饥饿和疲劳、遍体鳞伤。,
师,除此以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东西挑回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母子的对话。,齐读,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且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哭了,而吴运铎没哭,只是轻轻地告诉母亲,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再想一想,挑回家的仅仅是饥饿与劳累吗,
生回答,,预设,我觉得吴运铎挑回家的不仅仅是饥饿与劳累,还把坚强挑回来了。,
师,这就是受尽欺侮而饱尝人间冷暖的吴运铎,这就是挑不动煤而将煤撒在半山腰的吴运铎,这就是肩肿皮破挑着空筐回家的吴运铎。从此他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从吴运铎的一生来看,这仅仅是一个劳动的开端,更艰难的生活还在后头……
,点击滚动出现,
1925年,八岁的吴运铎随父亲流落到江西萍乡,在安源煤矿读完小学四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被迫辍学,回到湖北老家。托人求情在煤矿作童工、当学徒。
1938年,那是一个艰苦而又激昂的日子,吴运铎和战友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白手起家,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批新步枪,送往前线部队。
1940年,他左脚踝因工重伤,仍然忘我工作,兵工厂因皖南事件随部队转移,他硬是拄着拐杖,步行800里,到达目的地。
1941年,为抢修一批炮弹,吴运铎挖取旧炸弹的雷管时,突然爆炸,左手炸掉四个手指,右眼炸瞎,脸部、脚部严重受伤,15天以后才从医院清醒过来。
1947年,在一次爆炸实验中,吴运铎再遭“重创”,左手腕和右腿被炸断,右眼崩进一粒铁砂,成了一个血人,再一次死里逃生。
在**中,吴运铎遭**、四人帮及其追随者的政治迫害。
1990年5月2日,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停止呼吸。一颗传奇式“兵工之星”从此陨落了。
师,面对吴运铎童年生活的苦难,面对他第一次挑煤的辛酸,面对他一生坎坷的革命生活道路,我相信,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话想说,一句话,几句话,只要是你的真心话,只要是你心里流淌出来的话,请你写下来。
生写,预设,?吴运铎,你真是太坚强了,你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吴运铎,你受人欺侮,但你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你挑的不只是几筐煤,挑起的还有全家人的重担。?吴运铎,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
师,吴运铎的童年是在劳动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更是艰难而顽强的。《人
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的报道,从此“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这个名字就传遍神州大地。他曾说,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即使自已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已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设计目的】创新是状态的极致。创新状态中,学生将自信、自能、自主,最佳地发挥出来。这种创新,缘于期待与体验,表现在课堂上是一种独特的感受、想象,独特的思路、方法,抑或是独特的表述形式。上述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的说与写,作者劳累了一天,挑回来的是什么,面对吴运铎你想说些什么,这是一种真情的演绎,灵性的萌动,是一种对自我的洗礼和超越,更是一种极致状态对生命的燃烧和升华。
反思,状态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精神状态,是主体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是人的知、情、意的合力的结果,状态又是一种教育生成,其间产生的诸如好奇、惊异、发现、创新,以及因此激发而产生的各种经验、意识、观点、问题、思维,以至错误,无论是以言语方式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中须眷注和利用的资源,状态更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进入以主动建构为特征的有效学习。在新课程中,评价教学成败的标准不再单纯是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的创新不再是目的,激发学生的状态成了教师永恒的追求。
七、当堂训练
1.用关联词将下面的句子合成一句话。
,1,你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你应该更加刻苦地学习。
,2,妹妹年纪小。妹妹对人很有礼貌。
,3,爸爸是个好经理。爸爸是个好父亲。
,4,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决不会退缩。
2.修改下列病句。
,1,家乡的夏天是可以酣畅地游泳的地方。, ,
,2,我们站在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3.将下列句子的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
,1,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 ,
,2,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绵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准备照明用。
,3,我想先多赶几步路,免得摩到天黑又误事。, ,
,4,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称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
4.课文探究
,1,“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是难忘的,是刻骨铭心的,半夜就 ,
天亮后 ,午后 ,太阳落山了,
。“我”的“劳动开端”就这样开始了。
,2,“……原来桌子被人抽掉”,你怎样理解“抽掉”这个词语,
,3,课文中有好多比喻句,选择你喜欢的,摘抄两句。
我也会写个比喻句,
,4,再读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或者通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作文九:《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内阅读题:《劳动的开端》》1200字
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内阅读题:《劳动的开端》
听写重点词语:揭不开锅 挨饿 油煎 饥饿 威胁 煤矿 棍子 斜洞 挣钱 歪着 瘦猴 摔跤 灯笼棉纱 绑在 不声不响 匆匆忙忙 屋檐 记账 万丈深渊 开磅 欺侮 耐烦 煤筐 晃荡 滚烫 菜粥 赌气 误事
简介作家吴运铎。
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在书中作批注。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
3、课文中说桌子是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
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矿上的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不挑就算了,别找麻烦~
我一赌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二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腿擦破了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1、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浮萍(pín píng) 欺侮(wǔ rǔ) 称(chèn ch
ēng)煤
煤藏(cáng zàng) 挨(āi ái)饿 挑(tiāo tiǎo)脚
得(dé děi)了吧 半夜就得(dé děi)动身 落(luò là)在后头
2、写出近义词。
艰难--- 商量--- 欺侮---
3、解释词语意思。
万丈深渊:
4、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改成比喻句)
5、注意加点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6、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作者的劳动的开端写了作者都受到那些苦,你感受到了什么,
8、谈谈你对劳动的理解,
作文十:《北师大语文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导学案》7800字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劳动
《劳动的开端》导学案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该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以自主读书为主。文中所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学生所处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体会作者所经历的苦难,使学生能够从认识上和感情上走进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 学习目标:
1. 练习独立识字,写摘录笔记。认识“萍、窑、账、磅、赌、落、绊”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会写“揭、锅、煤、棉、绑、棍、侮、耐、秤、烫、粥”等11个生字。
2. 理解“油煎、深渊、威胁、欺侮、开端”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汇。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
4.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体会课文如何详写略写。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知旧中国的黑暗。 教学难点
理解“开端”、“煎熬”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比喻句在文中的意思。
课前预习导学:
1. 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把生字新词摘录下来。
2. 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3.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后练习题。
4. 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查找旧社会穷人艰难生活的资料。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1. 师板书课题
2. 指名读,齐读: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3个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
1. 练习独立识字,写摘录笔记。认识“萍、窑、账、磅、赌、落、绊”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 会写“揭、锅、煤、棉、绑、棍、侮、耐、秤、烫、粥”等11个生字。
2. 理解“油煎、深渊、威胁、欺侮、开端”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汇。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加上小标题。
三、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5次比赛,第一次比谁的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四、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 师: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老师给大家5分钟自由朗读课文时间,5分钟后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
3. 指名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强调多音字“奔”,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五、比认字、写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1. 师:老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要求大家记住本课的词语,并把它积累在作业本上,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和同学们注意的请标在下面。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同桌交流。5分钟后我们比赛识字、写字。
2. 出示词语,看谁能正确认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
油煎、饥饿、威胁、煤藏、煤窑、挑脚、就得、点着、屋檐、记账、开磅、赌气、落在后面、绊倒
3. 听写本课词语。
揭开、锅盖、煤矿、棉纱、捆绑、棍子、欺侮、耐烦、收秤、滚烫、菜粥
六、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候为生活所迫外出挑煤的苦难经历。)
2. 师:同学们请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1-7自然段,写“我”为了解除饥饿威胁,决心去挑脚;8-28自然段,详写“我”第一天挑煤的经历;29-30自然段,略写第二天挑煤成功,并且走上了艰难的劳动生活道路。)
师:哪位同学能用更简练的语言概括呢?老师帮你把它写在黑板上。
(解除饥饿,决心挑煤;挑煤失败;挑煤成功,走上劳动道路。)
七、比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训练)
1. 看拼音,写词语。
g ǔn tàng c ài zhōu n ài xīn ji ē k āi sh ōu chèng
( ) ( ) ( ) ( ) ( )
mi án huā m éi kuàng g ùn zi b ǎng zài q ī w ǔ n ài fán
( ) ( ) ( ) ( ) ( ) ( )
2. 比一比,在组词。
棉( ) 棍( ) 侮( ) 煤( )
绵( ) 混( ) 悔( ) 谋( )
锅( ) 揭( ) 绑( ) 烫( )
祸( ) 喝( ) 帮( ) 荡( )
跤( ) 匆( ) 然( ) 浑( ) 磅( )
饺( ) 勿( ) 燃( ) 挥( ) 榜( )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我要用劳动来( )饥饿的威胁。(消除 解除)
(2)从此我走上( )的生活道路。(艰难 艰辛)
(3)她半夜起来( )地送我到门口。(不声不响 蹑手蹑脚)
(4)原来桌子被人( ),矿上办事人来开磅称煤。(拿掉 抽掉)
4. 找出下面词语的特点,并写出同类型的词语。
不声不响(ABAC ) 匆匆忙忙(AABB )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内容、策略和状态是影响教学的三个重要因素。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内容和策略,而忽略了状态;新理念之新,就在于以人为本,把人的状态放在首要的地位。新理念认为,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须经状态的中介才能够内化于学习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生的最佳状态,因此,状态是教学因素中的核心,是点燃精彩课堂的法门。
课前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一、板书课题——劳动的开端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2个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
2.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体会课文如何详写略写。
三、期待:走进状态的入场券
1.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咱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谁来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回答(预设:①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资本家和他们的走狗们根本不把穷人当人看,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煤窑,这里面的煤不好挖,这样的煤窑也不安全;②作者瘦得像个猴子,与我们差不多年纪就要去挑煤挣钱养家糊口,我特别难过也很感动。 ③我觉得作者很懂事,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不忍眼巴巴地看着一家人挨饿,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
2. 师:同学们,正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在旧社会,那些本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那些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也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任,踏上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道路。想一想吴运铎挑煤赶路这部分内容,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这种生活体验?(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
个,板书:艰难)
3. 打开课本,请大家好好地去读一读这一部分内容,谁能把这种“艰难”找出来?
设计目的:唤起学习回忆,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渐入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酝酿形成,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动眷注和热情参与,是知识经验的密切联系和价值迁移。教师的总结过渡性导语,动情而有效地将学生引向阅读期待,教师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步入点燃精彩课堂的法门----状态。
四、体验:生成状态的催化剂
师:已有许多同学想说了,想说的同学请举手,好,你说!
生回答(预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我从这里找到了作者挑煤的艰难。)
师:同学们,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
生回答(预设:小路滑极了,而且一步三滑。)
师:是呀,这可不是一般的“滑”,你能体会这一步三滑的艰难吗?想一想滑极了的小路是怎样的?想一想来回晃荡的煤筐又是怎样的?请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煤筐回来晃荡,仅仅是因为路滑吗?
生回答(预设:不是的,还有作者的个儿小,担子重。)
师:文中有写担子重的语句吗?找出来读一读。
“我挑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千米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去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这里写出了吴运铎挑的煤很重。
师:请自由读读这段文字,哪个地方特别能说明作者挑不动煤或担子重?
生:只好。
师:怎么说?
生回答(预设:①因为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有点挑得动的,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千米的时候,就渐渐落在后头了,说明挑不动了。文中还说,他的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所以只好停下来歇一歇。②我补充,刚才的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我想说的是,他停下来歇是不得已的。扁挑在两个肩膀上换来移去,已换了好多次,实在挑不动了才停下来歇的,可以看出他很无奈。
师:请拿起笔来,在最能体现煤担重的词下面打上三角形。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肩上的担子能说“移来换去”吗?先移到右肩,再换到左肩。
生回答(预设:①可以的,换来移去,移来换去,不是一样的吗?②不同意。从上下文看,作者挑不动煤也不是一下子挑不动的,“换”说明还有些力气,“移”可以看出力气已不太有了。所以我觉得不可以。)
师:说得好,请你把这种力气越来越小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生读)读着,听着,我不禁想起同学们在1500米越野跑比赛中的情景,大家一起回忆,好多学生一开头也是跟得上人家的,可后来就渐渐落在后头了,当时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最想做什么?
生回答(预设:①当时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累,屁股上的肌肉酸痛得厉害,很想坐下来歇一歇,哪怕是一会儿也好。②我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力不从心,心里想跑得快一点,可两只脚好像有什么东西拌着似的,不听使唤。
师:同学们,我们赤手空拳尚且如此,何况吴运铎肩上还压着那么重的煤担,他也在赛跑,去晚了收煤站收秤关门了。再想象一下,再酝酿一下,再感受一下这种无力、无助和无奈,一起读。
设计目的:当学生期待进入文本以后,体验即便成为教学主体的存在形态。体验既可以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又可以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师生、生生对话互动,还可以是回忆生活情景的生成联系。上述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在充分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情感和经验积淀,使学生在语言品味与情感激发的交融体验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想像:生发状态的兴奋剂
师:从这里,我们读明白了,煤筐来回晃荡的不仅仅是路滑,更重要的是肩上的煤筐重,让我们再来读读挑煤爬山的艰辛——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投影)看,这就是挑着煤,走在滑极了的山道上一步三滑的吴运铎,让我们用心看,看仔细一点,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他的脚怎么了?再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他的那张脸?他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生回答:(预设:①我看到他的脚了,穿着草鞋。因为那滑极了的小路,因为那一步三滑的艰难,因为那沉重的煤筐,脚上都挤起了血泡。②那个最大的血泡已破裂,皮在脚背上浮带着,血顺着草鞋流下来,随着用劲,血又崩出来了!③我看到了他的扁担,由于担子重,都弯了;身躯看上去也扭曲了,他一定很辛苦的。)
师:你看看他的脸,他的眼睛,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生回答:(预设:他一脸愁容,他在想,我一定要把煤挑到车站,家里还等着拿米下锅呢?)
师:望着他那疲惫的面容,望着他那扭曲的身影,望着他那一步三滑和来回晃荡的煤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想一想,要说真心话。
生回答:(预设:①吴运铎,你要坚持,爬过这个山坡马上就到目的地了。②吴运铎,没有人会帮你,你只有靠自已,家里还得你揭开锅呢!你可不能让妈妈伤心。③在我看来,你虽然很瘦小,却很高大;你虽然很无奈,但很坚强。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一切!
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作者一步三滑的艰辛,读。
师:多么无力,多么无奈,多么无助的吴运铎,在你的鼓励下,一鼓作气,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肩肿皮破而又远远地落在后头的吴运铎只得加快脚步赶路,那他有没有把煤挑到车站呢?为什么?请读后面四节,也可以选你特别感动的一节读。
(学生自读,读后让学生有选择地读)
设计目的: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被吴运铎的坚强所折服,沉浸在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交融之中,想象着心中的形,诉说着心中的话,流淌着心中的情……此时,学生艰难
着作者的艰难,痛苦着作者的痛苦,坚强着作者的坚强,完全进入了一种能动忘我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一种活跃、协调的情绪与氛围,弥漫成课堂的整体状态,成为一个精神的“场”,产生状态的场效应,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学习状态,从而让课堂充满浓浓生机和无限活力。
六、创新:超越状态的生长剂
师: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挑回来的是什么?
生回答:(预设:饥饿和疲劳、遍体鳞伤。)
师:除此以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东西挑回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母子的对话。(齐读)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且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哭了,而吴运铎没哭,只是轻轻地告诉母亲: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再想一想,挑回家的仅仅是饥饿与劳累吗?
生回答:(预设:我觉得吴运铎挑回家的不仅仅是饥饿与劳累,还把坚强挑回来了。) 师:这就是受尽欺侮而饱尝人间冷暖的吴运铎;这就是挑不动煤而将煤撒在半山腰的吴运铎;这就是肩肿皮破挑着空筐回家的吴运铎。从此他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从吴运铎的一生来看,这仅仅是一个劳动的开端,更艰难的生活还在后头……
(点击滚动出现)
1925年,八岁的吴运铎随父亲流落到江西萍乡,在安源煤矿读完小学四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被迫辍学,回到湖北老家。托人求情在煤矿作童工、当学徒。
1938年,那是一个艰苦而又激昂的日子,吴运铎和战友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白手起家,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批新步枪,送往前线部队。
1940年,他左脚踝因工重伤,仍然忘我工作,兵工厂因皖南事件随部队转移,他硬是拄着拐杖,步行800里,到达目的地。
1941年,为抢修一批炮弹,吴运铎挖取旧炸弹的雷管时,突然爆炸,左手炸掉四个手指,右眼炸瞎,脸部、脚部严重受伤,15天以后才从医院清醒过来。
1947年,在一次爆炸实验中,吴运铎再遭“重创”,左手腕和右腿被炸断,右眼崩进一粒铁砂,成了一个血人,再一次死里逃生。
在**中,吴运铎遭**、四人帮及其追随者的政治迫害。
1990年5月2日,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停止呼吸。一颗传奇式“兵工之星”从此陨落了。
师:面对吴运铎童年生活的苦难,面对他第一次挑煤的辛酸,面对他一生坎坷的革命生活道路,我相信,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话想说,一句话,几句话,只要是你的真心话,只要是你心里流淌出来的话,请你写下来。
生写(预设:①吴运铎,你真是太坚强了,你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②吴运铎,你受人欺侮,但你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你挑的不只是几筐煤,挑起的还有全家人的重担。③吴运铎,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
师:吴运铎的童年是在劳动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更是艰难而顽强的。《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的报道,从此“中
国的保尔——吴运铎”这个名字就传遍神州大地。他曾说: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即使自已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已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设计目的】创新是状态的极致。创新状态中,学生将自信、自能、自主,最佳地发挥出来。这种创新,缘于期待与体验,表现在课堂上是一种独特的感受、想象,独特的思路、方法,抑或是独特的表述形式。上述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的说与写:作者劳累了一天,挑回来的是什么?面对吴运铎你想说些什么?这是一种真情的演绎,灵性的萌动;是一种对自我的洗礼和超越;更是一种极致状态对生命的燃烧和升华。
反思:状态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精神状态,是主体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是人的知、情、意的合力的结果;状态又是一种教育生成,其间产生的诸如好奇、惊异、发现、创新,以及因此激发而产生的各种经验、意识、观点、问题、思维,以至错误,无论是以言语方式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中须眷注和利用的资源;状态更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进入以主动建构为特征的有效学习。在新课程中,评价教学成败的标准不再单纯是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的创新不再是目的,激发学生的状态成了教师永恒的追求。
七、当堂训练
1. 用关联词将下面的句子合成一句话。
(1)你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你应该更加刻苦地学习。
(2)妹妹年纪小。妹妹对人很有礼貌。
(3)爸爸是个好经理。爸爸是个好父亲。
(4)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决不会退缩。
2. 修改下列病句。
(1)家乡的夏天是可以酣畅地游泳的地方。( )
(2)我们站在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3. 将下列句子的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
(1)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 )
(2)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绵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准备照明用。
(3)我想先多赶几步路,免得摩到天黑又误事。( )
(4)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称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
4. 课文探究
(1)“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是难忘的,是刻骨铭心的,半夜就 , 天亮后 ,午后 ,太阳落山了,
。“我”的“劳动开端”就这样开始了。
(2)“……原来桌子被人抽掉”,你怎样理解“抽掉”这个词语?
(3)课文中有好多比喻句,选择你喜欢的,摘抄两句。
我也会写个比喻句:
(4)再读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或者通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五年级叙事作文-我的劳动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