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防灾减灾的资料》500字
防灾减灾的资料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 保平安!!
作文二:《我国的防灾减灾》800字
我国的防灾减灾
五年级三班 刘涛宁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
1
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在 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
2
作文三:《城市的防灾减灾教育》2900字
维普资讯 ://.cqvip.
防 灾
城 市 是 人 口较 为 集 中 的地 区 .一 旦
悉 .我 国 目前 除 中 央 电 视 台 、人 民 日报 如 未 雨 绸缪 。
著发 生 .很 有 可 能 造 成 严 重 的人 员 伤 等 中央 级 新 闻媒 体 及 行 业 报 刊 杂 志 能 见
、
因此 .开 展 城 市 公 众 防 灾 减 灾 意 识 到 城 市 防灾 减 灾 的 专 栏 或 专 题 宣传 教 育
加 强 防灾减 灾宣传 教 育的建 议
我 国是 一 个 自然 灾 害 多 发 的 国 家 .
改育 .对 城 市 减 灾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具 有
以 外 .一 般 省 市 的 地 方 新 闻媒 体 .很 难
要的 意 义 。 目前 .很 多 城 市 灾 害 的 发 找 到 有 关 城 市 防 灾 减 灾 的宣 传 教 育 专 栏 政 府 一 直 重 视 防 灾 减 灾 工 作 。 近 年 来
.
除 自然 灾 害外 .往 往 是 由 于人 们 缺 或 专 题 .从 而使 公众 在 灾 害 降 临 时 不 知 直 接 因 地震 致 死 致 伤 的 人 数 微 乎 其 微 . 伤 亡 者 大 多 数 是 因 不 懂 得 防 灾 知 识 而 导 致 避 灾 措 施 不 当 造 成 的 事 实上 .在 九 江 地 震 中发 生 的 伤 亡 .很 多 是 可 以 避
防灾 减灾基 础设施 得到 了较大 的改 善 .
疗灾 知 识 引起 的 .如 城 市 火 灾 、爆 炸 所 措 。如 2 0 0 5 年 l 1 月2 6习九江地 震 中 .
灾 情 应 急 能 力 明显 提 高 但 是 .防 灾 减 灾 宣 传 教 育 问题 并 没 有 引 起 各 级 政 府 的 重 视 。 鉴 于 此 .加 强 防 灾 减 灾 教 育 工 作 . 已成 为 各 级 政 府 部 门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当 务 之 急 笔 者 认 为 . 目前 防 灾 减 灾 宣 传 教 育应 着 重 做 好
四个 方 面 的 工 作
另外不合理开采 地下资源也可 能引 也面 的 沉 降 、 滑 坡 、 泥 石 流 等 灾 害 。
灸的 防灾 减 灾 能 力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可 以
免很 多 灾 害 的 发 生 。 但 是 . 目前 我 国
多城 市 和 地 区 .由 于平 时 接 触 的 防灾 免 的 。 九 江 地 震 的 1 3名 死 者 中 , 大 多
定知 识 教 育 和 宣 传 很 少 .人 们 缺 乏 对 数 是 在 逃 生 时 慌 不 择 路 .没 有 采 取 防 护
防 御 知 识 的 了解 .没 有 充 分 地 认 识 措 施 . 被 震 落 下 来 的 砖 头 或 瓦 块 砸 死 或市 灾 害 的潜 在 威 胁 .因此 在 城 市 灾
?通 过 广 泛 的 宣 传 教 育 .让 人 们 正
第 三 .教 育 部 门 重 视 不 够 .导 致 防 确 的认 识 和 面 对 自然 灾 害 .认 识 到 自然 灾 减 灾 教 育 不 能 纳 入 课 程 体 系 .使 中小 灾 害 是 自然 界 中所 发 生 的异 常
现 象 .它 学 生长 期 处 于 “ 灾 盲 ”状 态 有 资 料 表 具 有 突 发 性 和 渐 变 性 的特 点 突发 性 的 明 .世 界 上 有 许 多 国家 十 分 重 视 孩 子 们 如 地 震 、台 风 、洪 水 等 .渐 变 性 的 如 地 的 防 灾 减 灾 教 育 ,如 日本 、英 国 等 国 , 下 沉 、 干旱 等 。 认 识 到 自然 灾 害 的 可 预
彩临 时 .蒙 受 了 许 多 不必 要 的损 失
防灾减 灾教 育面 临的 问题
中国有句 古话 “ 曲突徒 薪无 恩泽 .
烂 额为上 客 ” .说 的 是 减 灾 有 力 而 直不 足 减 灾 有 力 固然 值 得 赞许 .但 定不 力 等 于 失 职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讲 .
1 0岁 左 右 的孩 子 在 灾 害 降 临 时 .都 能 从 测 和可 预 防 性 .树 立 广 大 人 民群 众 应 对
容 应 对 .这 主 要 是 得 益 于 中小 学 教 育 课
的信 心 .消 除 迷 信 和 恐 惧 的心 理 . 积极
?要 大 力 开 展 防 灾 减 灾 宣 传 工 作 . 提 高 人 们 的 防灾 减 灾 意 识 防 灾 减 灾 是
一
程 中 .纳 入 了 防 灾 减 灾 的基 本 知 识 。而 主 动 地 应 对 各种 灾 害
苞过 程 . 其 实 是 防 灾 减 灾 教 育 的 过 我 国的 中小 学 教 育 .至 今 还 没 有 开 设 防
目前 .我 国 防 灾 减 灾 教 育 面 临 的 问 芒 要有三点 :
灾 减 灾 知 识 的课 程 。数 据显 示 ,2 0 0 4年 全 国发 生 各 类 突 发 事 件 5 6 1 万 起 .造 成
项 长 期 的 系统 工 程 .城 市 防 震 减 灾 宣
第 一 .地 方 政 府 重 视 不 够 .致 使 宣 2 1 万人死亡 、1 7 5万 人 受 伤 。其 中 ,因
吱育 经 费 无 着 落 . 防灾 减 灾 部 门 不 能
传 要 结 合 社 区减 灾 工 作 .利 用 科 普 宣 传 品 . 电视 、 网络 等媒 体 向 公 众 宣 传 ,开 展 丰 富 多 样 的科 普 活 动 .通 过 广 泛 的宣 传 教 育 .从 观 念 上 增 强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的
拥 挤 受 伤 、跳 楼 致 死 等 避 险 不 当造 成 的 伤 亡 占 相 当 大 的 比 例 防 灾 知 识 的 贫 乏 .使 人 们 面对 灾 难 时 慌 不 择 路 .失 去
开展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防灾 减 灾 宣传 工 作 长 期 处 于 无 序 状 态 .无 力 开展 囊 性 的 防灾 减 灾 科 普 宣 传 第 二 .宣 传 部 门重 视 不 够 .致 使 新 某 体 忽 视 防灾 减 灾 节 目的 制 作 .使 广
仃民 长 期 “ 居 安” 而不 “ 思危” 据
了 理 智 的 判 断 力 .从 而 造 成 了难 以 弥补 减 灾 意 识 ,树 立 正 确 的减 灾 意识 。
的 损 失
?加 强 防 灾 减 灾 教 育 .形 成 长 效 教
育 机 制 防 灾 减 灾 意
识 的 培养 要 从 小 抓
防灾教 育事关 人 民生命 财产 安全 .
应 当 引 起 人 们 足 够 的 重 视 亡 羊 补 牢 不 起 。要 从 小 学 、 中 学 、大 学 教 育 开 始 ,
防 灾博贤2 0 0 7 1 E_ -i W@
维普资讯 ://.cqvip.
作文四:《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5400字
第24卷第2期防灾减灾工程学报Vol.24No.2
2004年6月Jun.2004Journalof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Engineering
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
苏幼坡,刘瑞兴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09)
①
摘要:地震灾害避难疏散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园;件时,防灾公园可以用作紧急避难所、灾害对策据点的功能、防灾减灾功能、情报收集与传递功能。强化防灾公园减灾功能的主要措施是广泛采用高新科学技术,。关键词:中图分类号::B 文章编号:167222132(2004)0220232204
居民避难疏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且随着经验
0 前言
2003211北京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防灾公园
教训的积累,到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防灾公园的概念。
日本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在历次大的地震灾害中城市公园都发挥了重要的避难疏散作用。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
,避难的居民在上野公园有50万人左右,芝公园大约有5万人,深川清住公园有5千人左右,这3个公园的避难人数约占当时东京市避难总人数的一半。
1946年,日本南海地震时,新宇佐町的6000名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1]。可以认为,这是全国性的防灾公园示范工程。而且,北京市正在制定《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规划》,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以前,北京各区域将合理规划建设满足居民避难需求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预计,近几年内,包括防灾公园在内的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将在我国各个城市展开。本文论述了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
灾民于地震当日到附近的山林里避难。日本阪神大地震时,31万多人在1100多个避难所避难,其中神户市有27个公园成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4]。从与城市公园绿地相关的一些日本法规可以看出,日本对城市公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1973年,日本在《城市绿地保全法》中把城市公园列入“防灾系统”;1986年制定了“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把城市公园确定为具有“避难地功能”的场所;1993年,日本在《城市公园法实施令》中首次把灾时用作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作防灾公园。日本规划建设防灾公园的一个突出的原因是多次地震灾害后都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火灾,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我国城市地震发生后,城市公园也是重要的紧急避难场所。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位于地震中心
1 城市公园在抗震减灾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防灾公园,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结构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
[2,3]
冲绿地。”也就是说,防灾公园是防灾功能特别
强的城市公园和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的减灾绿化带。防灾公园不仅可以作紧急避难场所,各类防灾公园还能自成防灾系统,而且中心防灾公园又是抗震救灾的指挥中心、紧急救援中心、重伤员抢救与转运中心,在紧急避难场所中居更重要的地位。
城市公园的防灾地位是在严重地震灾害发生时
①收稿日期:2003212201;修回日期:2003212229
作者简介:苏幼坡(19562),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震工程与综合防灾研究。
第2期苏幼坡等: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
233
的唐山市区,数万名居民在凤凰山公园、人民公园(现大钊公园)等公园绿地搭建窝棚或简易房作为固唐山大地震后一首顺口溜所说的那样“:登上凤凰山
(位于唐山市凤凰山公园内),低头看唐山,遍地简易
[7]
房,砖头压油毡”;有紧急提供被褥、衣物、食品、饮
定避难场所[5],这些公园的部分地域还暂时用作地震遇难者的墓地(几个月后移至市郊的指定地点)。在这次地震中,北京市仅中山公园、天坛公园和陶然亭公园就涌入17.4万人避难[6]。1999年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时,丰原市、大里市和东势镇共有4.4万多人疏散在51个避难所避难,其中公园的避难面积占1/3左右,东势镇在公园绿地避难的人员占避难总人员的56.3%①。
由于城市公园都有一定的减灾功能,比较大,有充足的绿地、,的场所。无论是,还是1999,在各类紧急避难场所中,城市公园避难的人数仅少于各类学校,居第二位(文献[4])。将城市公园改造成防灾公园或规划建设新的
用水、生理用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供给能力;有备用的应急电源、供电网络、照明和供水设施;按规定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厕所;提供居民交流信息与晾晒衣物的空间等等。2.2 ,并安置。防灾公园必须避开地震活断层、岩溶塌陷区、矿山采空区和场地容易发生液化的地区,以及次生灾害源(特别是火灾、水灾、海啸、滑坡或山崩等)。防灾公园与周边环境之间设防火隔离带,各避难栖身场所之间设防火通道和消防通道;充分利用公园内的湖泊、水流、水池作消防水源,配置确保消防水源的消防栓。严格控制公园的火源,并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公安部门必须努力营造震后的安全环境与条件。应当对防灾公园逐个进行地震地质环境评价、自然环境评价和人工环境评价,确保居民避难的绝对安全。关于避难场所的安全问题,有许多严重的教训应当吸取。例如: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死亡的十几万人中,有一半左右是在避难过程中死于火灾;1975年我国海城地震,直接震亡1300人,而震后两个月内就因防震棚发生火灾造成424人死亡,达直接震亡人数的1/3[8]
。2.3 情报收集与传递功能
防灾公园能大幅度增强城市公园的减灾功能。
2 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
防灾公园的作用决定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防灾公园的主要作用是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事件时用作紧急避难场所(包括固定避难场所、临时固定场所和避难道路等)、灾害对策据点(包括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护中心、通信设施及其管理中心、抢险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运输车辆基地、综合减灾或避难疏散教育与演习场所,以及救灾部队的营地等)和防止、减少灾害(延迟或防止火灾蔓延、减轻或防止爆炸引发的灾害、缓和或防止山崩等灾害)的场所。
为了发挥上述的作用,必须赋予防灾公园如下减灾功能:
2.1 避难以及确保避难人员基本生活条件功能
一旦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产生大量无家可归者和企盼避难的人群,必须紧急组织疏散避难。但是欲合理地、准确地指挥疏散避难,抗震救灾指挥部门必须及时开启防灾公园的指挥系统和通信系统,尽快地掌握地震灾害的早期综合情报,做出避难疏散的决策和具体实施措施。为此,防灾公园系统必须建立以中心防灾公园为核心的抗震抗灾能力强的现代化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防灾公园与临近各社区、单位之间,中心防灾公园与固定防灾公园之间,防灾公园与
①肖江碧等.921集集震灾都市防灾调查研究报告.台湾省“内政部”建筑研究所,1999
同其它紧急避难场所一样,防灾公园的第一功能是为居民提供避难场所,并确保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防灾公园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可供居民避难的绿地或自由空间,中心防灾公园的面积应>50万m2,固定紧急避难防灾公园的面积应大于1万m2(最好在10万m2以上);防灾公园内必须能够搭建
供避难人员栖身的窝棚、简易房、防震棚、帐篷村,像
234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第24卷
其它紧急避难所之间,避难疏散指挥人员与疏导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有实时上情下达和下情反馈的通信能力。
为了及时掌握避难疏散的各种信息,可以像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那样,在防灾公园内安装监
控装置(文献[1])。通常,防灾公园内设有广播设施,能及时地把有关避难疏散的情报传递给每位避难者。防灾公园内还应当为避难人员安装电话,以便与外界沟通安危信息,减少非灾区的亲属等盲目进入灾区。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收集与传递灾情情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阪神大地震后,,神报,[9]。2.4 医疗、救护功能
能(文献[1]):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坪、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应急广播功能。减灾功能基本齐全,具备了比较完整的防灾公园形象。
3 结语
,强化减灾功、城市综合防,设防灾公园子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通讯、飞机通讯、有线与无线通讯等多种通讯手段构筑立体的现代通讯网络;发挥因特网在收集、传递灾害情报中的作用;有效地使用太阳能作照明设施的能源等。我国应当在更多的城市建立更多的防灾公园和紧急避难场所,设立管理防灾公园系统的办事机构,加强日常与灾时的管理,使其发挥更大的防灾减灾作用[10]。参考文献:
[1] 李佳鹏.应急避难场所:撑起人民生命的保护伞[N].中
严重的地震灾害,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人员伤亡。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亡24万余人,重伤16万余人(文献[7]);1999年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死亡)。因此,震2400多人,受伤送医1万多人(文献①
灾发生后,及时抢救伤员特别是重伤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震后应当在临时防灾公园设医疗点,固定防灾公园设医疗站,中心防灾公园设紧急医疗抢救中心。后者收治各医疗点、医疗站送来的危重伤员。
2.5 运输基地功能
国建设报,2003211221
[2] 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防灾公园计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