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范仲淹》1100字
范仲淹(989年 — 1052年)男,(即太宗端拱二年 —— 皇佑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 家,谥号 “ 文正 ” 。汉族,祖籍彬州 (今陕西省彬县 ) ,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 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李元昊造反, 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 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 “ 十事疏 ” ,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 “ 庆历新政 ”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 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 豁达。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 — 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 “ 熙宁变法 ” 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 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 “ 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 物 ” !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依,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憔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 □ 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作文二:《范仲淹》1500字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及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范仲淹的几个故事?(请学生说)
(2) 还记得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吗?(请学生说)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是怎么学习怎么苦读的。 快速默读第一个小故事“只身苦学” 。把能够表现范仲淹苦学的句子画下来。 并大声的读一读。 (请同学说) (分析引导学生:范仲淹只身一人去很远的地方学 习,不怕苦不怕累,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实现他的抱负:要么当一个好大夫,要么当一个好宰相。 ) ②我们知道,范仲淹两岁丧父,没了爸爸,所以家境不好,没钱,就没吃的。那 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到底有多苦,我们来看这段话。 出示:每天只煮一锅粥, 等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分析引导学生:范仲淹对这种生活并没有抱怨,毫不介意。还发愤苦读。坚持读书,我 们看看他怎么读书?)
出示:每天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 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每天抓紧时 间读书的连脱衣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拼死拼活,连解衣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 为了什么?再一次出示:要么当一个好大夫,要么当一个好宰相) ③范仲淹这么苦,这么累的读书,还没吃的。他的一个好朋友看见了。心里很替 他痛心。于是很豪爽的给了他一大笔的钱。 (问,如果你是范仲淹,给你钱,你 要吗?)范仲淹委婉的谢绝了。好家伙,这么清高不要钱,那我给你吃的总可以 吧。于是又很豪爽的给你他许许多多的美味佳肴,还给他送家里了,这下总可以 了吧。 (问,如果你是范仲淹,你想吃吗?) 出示: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 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眼 不下周和咸菜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请你千万不要生气。 (指导朗读)可以看 出范仲淹是有多么么大的毅力和定力啊。面对金钱,面对美食,都不为之动摇。 那假如是可能一辈子只能见到一次的皇帝, 或者说错过这次机会就可能永远不可 能见到的皇帝此刻就出现出现在我们的课室外面。 怎么办?赶紧扔下书, 跑出去, 看了再说吗。是,有人的确这样做,
出示句子:公元前 1014 年,真宗皇帝路过 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书院的师生也放下书本,跑 去观看。可是,范仲淹此时再干嘛? 出示:可是,范仲淹去闭门不出,仍像往常 一样埋头苦读。难道范仲淹不知道?那我们叫叫他,出示句子:快去看哪,这可 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下他知道了,那范仲淹去没去?他只说 了一句话:将来再见也不晚。然后就头也不抬继续学习。可以看的出,范仲淹他 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强的人。 我们知道有一句老话: 坚持就是胜利。 你觉得范仲淹, 可以胜利,可以实现他的志向吗?(问)
三、总结全文 一个意志力无比坚强的人因为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忍 受着种种痛苦和煎熬,发愤苦读,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更何况,我 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那么好, 不用只喝粥, 不仅不会喝粥还能吃肉, 这么好的条件, 我们更应该怀着一种幸福和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奋
斗。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然 后向着你的目标不断前进,我相信你也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四、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词语。
五、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苦读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苦读
作文三:《范仲淹》9000字
1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 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家境清寒,但志操高洁,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天道酬勤,苦学成才 ( 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国殇的场面描写与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描绘车战的激烈场面。先写楚方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后写两军相接,再写敌人的蜂拥和疯狂,最后写楚方士兵的英勇顽强。这一节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突出了战斗的残酷、士兵的无畏和豪壮的感情。
第二节写楚方寡不敌众,全部战死的悲壮场面。敌人疯狂而且残酷,楚方受创惨重,然而士兵们却英勇无畏,宁死不屈。
第三节是对为国战死者的赞颂。
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有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歌颂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而且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第一层:虽然居在人群,并不感喧闹,心既然远离污浊官场,虽处喧哗之地,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一样。(心神宁——耳目静)。看似平铺直叙却十分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在士与隐、入世与避世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力图摆脱尘俗,归隐田园的志向 ,“心远”的第一层内涵揭示出诗人虽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
第二层:由主观感受过渡到自然环境描写, “见”与“望”一字之差,境界大别, “望”字有意所为之意,无韵味,而“见”字在采菊时无意望山,适举而见之,故幽然忘情,韵味无穷,写出不期然而然的见景会心的快意,可谓一字千金。这种看似无心实则精心的一字,足见陶诗在用语上的造诣。 “心远”的第二层内涵就是揭示出诗人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
第三层:从自然界的变化的规律中领悟人生真谛:弃物欲、绝尘念,领悟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志趣。“大辩不言,得意忘言”中的“意”指实质,“言”指形式。所以“心远”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揭示出诗人“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忘言心态。
4、诗人在空灵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恒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问中,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表现了对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这些奥秘的兴趣。同时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述说中,又表现了对人生的执着和赞美。诗人在有限,无限,顷刻,永恒的相遇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诗人把对人生意义的满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恋的情爱上。诗中“白云”“清风浦”分别象征行踪不定的男子和男女分别的所在。诗文以深情的笔触赞颂了纯洁的经过升华的男女情爱,创造了神秘,美妙,动人的情,景,理的有机融合境界。
5李白的侠道儒(李白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
李白一生拥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一心想辅助君主治理国家,报效朝廷,积极入世是李白思想的主流,指导着他一生的活动。然而,他的抱负总不能得到施展,不愿“催眉折腰事权贵”,他常常有寻找神仙的梦幻。李白的一生充满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在理想与现实剧烈的冲突搏击中迸发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火花,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
6《将进酒》一诗是如何体现李白诗歌风格。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通过劝酒高歌,对人生
变化无常的描写,抒发一种期待、蔑视权贵和及时行乐的复杂感情。开头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人生”以下六句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钟鼓”以下六句写愤充满着不平之气、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之深的集中表现。
7盛唐气象的内涵。政治上唐太宗充分继承了传统的“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德才兼备”的用人之道,任贤纳谏,使贞观时期逐渐形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经济方面推行均田,轻徭赋,鼓励民间经济发展,与民休养生息,并节省政府开支,大兴学校教育,鼓励办学多元化,培养各类人才 唐朝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
8、登高赏析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9浪淘沙,白描,对比。
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对比手法: 总起来的今昔对比是通过这几个层次来写的:
①“春”“寒”对比。
②梦境引起的“主”“客”对比。
③凭阑所见所感,引出对无限江山,“别易”与“见难”的对比。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10,苏轼的人格,不合时宜,正正直旷达。
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苏轼两点做人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而且贬官在外时,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11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与贺铸的《鹧鸪天》都是为自己妻子写的悼亡词,都是各自纯真爱情的哀唱。
与苏轼青年丧妻不同,贺铸是晚年丧妻的;与苏轼《江城子》词抒情的外显、 大笔挥洒、淋漓尽致不同,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贺词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 ,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与苏词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抒情性不同,贺词浸润着深沉的人生感慨,有着哲理的冷静揭示,显得沉郁而富有理性光彩。苏词的“尘满面,鬓如霜”,虽也暗寓人生飘零之感,也抒写光阴流逝之疾,但从心理的精细摹写,以赋笔手法所进行的想象铺写来看,全词主调是抒写对亡妻的真挚深情,是对纯真爱情的纵情高歌。而贺词尽管也唱出了纯真的爱情之歌,但其主调富有浓郁的理性色彩,有着对人生哲理的冷静揭示。总之,同是悼亡词,苏词感情闸门大开,奔放而激越,自有一股撞击人的强劲力量在;贺词显得简约曲致,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感情沉郁而哀戚。
12.理解徐志摩的康桥理想
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在那里,他“惊见真善美浩瀚的光华”,
“顿觉性灵开放”,他视康桥如“知己”,称她为“精神依恋之乡”。他的文艺情趣和政治理想都是在那里形成的。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徐志摩曾说他有过“单纯的信仰”,说“苦难的现在只是准备着一个更光荣的将来”,这“将来”也就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婴儿”,即英美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是他的“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诗的: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的建筑美。
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13孔子生平与其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不已‘
孔子主“仁”倡“礼”, 仁者爱人, 礼兴正名主张仁义,怀念周礼,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14孔孟语录的当下性
孔子,孟子并称"孔孟",向来是儒家正统的代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孟子继承孔子的仁义学说,并把它应用到政治与生活之中,提出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方案。他主张"王道","仁政",这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重视"民"的作用 哲学思想上;提出"性善说".强调后天修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育理论方面,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15报刘一丈书所描写现象的跨时代意义
启迪人们该如何对待不良社会风尚上做一些规律性的思考,启发我们要从品德和节操的高度去对待社会不良风气。在强大的恶劣社会风尚面前,要站稳脚步,坚守节操,保持品德的完美,不能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我们要相信是非曲直、功过,历史都会给予公允的评论。代表恶势力的严嵩,曾经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但终究身败名裂;而品德高洁的宗臣为后人所传颂,这些都具有规律性。因此我们说这篇文章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新蒂.
15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周作人出任伪职成为汉奸是一个历史事实。首先,周作人与李葆华的父亲李大钊 关系密切,在李大钊烈士牺牲后确实关心与帮助过李葆华等人,并在抗战时设法把李葆华等人送到延安。
第二,周作人的思想**。当然他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也是一个充满无政府主义思想,或者倾向社会主义的人。在李大钊烈士牺牲后,当时的北洋军阀的报纸曾经极尽污蔑之能事,而周作人却对李大钊非常崇敬,撰写文章为李大钊辩护,矛头直指北洋军阀。
第三,周作人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北伐后,国民党清党时,周作人是当时反对国民党屠杀爱国青年的少有的几个著名学者。在这点上,他比蔡元培、胡适要强得多。当然比吴稚辉这类积极鼓动清党的反动文人不知强多少倍。而其兄鲁迅也不及他。虽然当时他在北平,甚至还是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他能著文抨击。
第四,周作人虽然娶日本女子为妻,但在抗战前是非常反日的。当时北平的日本办的汉文《顺天时报》一直是周作人的抨击对象,认定它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一张机关报。
16《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魏晋风度的内涵。魏晋时代,战火风云,动荡不安,文化变革,精神自由。长期独尊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以《老子》、《庄子》、《周易》为基本内容的玄学取而代之。稍后,佛学传入,玄佛合流。人们在玄佛之中寻找寄托,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言行脱俗、气质超逸。这一时代,奇人辈出,名士群现,趣事纷呈,形成一种特色鲜明的时代风尚,即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强调个人存在、自由自在,“宁做我”,“我自用我法”;强调人应有一种高情——发自内心的真性情;高情要体现在淡味之中。《世说新语》就是魏晋风度的写照。 17《红楼梦》人物形象
(1)宝玉的形象(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年
少思想叛逆。)(2)贾政的形象(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
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3)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4)王熙凤:指挥若
定,管家风范。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宝钗温柔敦厚,善于为人
处世。
宝玉挨打的缘由, 贾政打宝玉确切地说有三个原因:其一,贾雨村来府,要见
贾宝玉。宝玉是何等人物,最讨厌的就是这类官场中人。但是贾政的威慑力实在太
大,无奈去见了贾雨村,但是表现一般,“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葳葳蕤蕤”、“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让贾政大为不爽。其二,忠顺亲王府的人来向贾宝玉
要琪官(蒋玉菡),这人原本是王府里的戏子,但最近却与贾宝玉相处甚密,让王
府大为不快。贾政听了此话那还了得,一是得罪不起王府的人,二是恨宝玉不成气,竟和一些戏子纠缠不清。其三,贾环诬陷贾宝玉,说他要强奸金钏儿(王夫人的丫
头),金钏儿气不过,跳井自杀。由此三件事,一件比一件狠,贾政对宝玉的气由
三分变七分,由七分变十分。这就非打不可了。
红楼梦的悲剧性
王国维在论述《红楼梦》的时候曾经讲到:“《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
也 ”其论述时引用了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红楼梦》一书的悲剧性在于剧
中 人物的关系和位置不得不如此而形成的悲剧。这种理论颇有一种人权论的思想:人在社会中生存自身的自由被社会、家庭乃至自身限制,个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叔本华认为:“人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欲望,主要原因在 于对未来及非当前的事物加以思考。”而《红楼梦》对于中国古代悲剧意识的突破 正是在思考中得到的对于“欲望”的解构和醒悟。
打开《红楼梦》,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开篇明诣,点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道尽人间沧桑,希望世人醒悟的愿望。虽 然曹雪芹没有写完此书,但是从高鹗略有些差强人意的续作中也可看出,在贾宝玉 完成了家族中兴的愿望后,选择的是一条出家的道路,何也?这是一种人生欲望覆 灭后对于人生的一种顿悟,而顿悟后的路只有死去或者走入空门。这里应该指出, 在西方的悲剧中很少有类似产生顿悟倾向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剧中主人公 大多因为命运、性格、社会等等因素最终走向死亡,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 朱丽叶》等等。与此相反,中国的悲剧则走向另一面,常常是历尽艰险最后喜得团 圆,即使死后冤屈也会得到昭雪,如《窦娥冤》。前者虽然能够对世人的心理产生 极大的冲击,但是这并非中国的民族心理。如果从中国的民族心理来看,团圆的结 局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可能与东西方观众的社会阶层有着很大关系,西方的戏 剧产生于古希腊,源于祭祀仪式,观众多为社会的中上层贵族,而中国的戏剧的真 正产生在宋代,主要是一种市民阶层娱乐的形式,观众却是以社会的底层劳动人民 居多,以勾栏瓦舍作为演出的场地。正因如此,中国劳动人民被压迫越深就会产生 摆脱压迫的愿望,现实中,在还没有构成暴力解决的条件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文学 剧本或者小说的主人公的解脱便成了一条人们逃避现实的出路,因此人们希望看到 圆满的故事结局。既然前者不适应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那么后者是否是一种最佳 的解决方案呢?事实是并非如此,后者虽然满足了观众的心理,但是无疑会对悲剧 的艺术性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无论作者怎样试图强调悲剧的圆满基于一种偶然 或者超自然的力量,一般是在现实中是很少实现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从而减轻对 悲剧艺术性的削弱,结果都会是使整体的悲剧艺术性下降,如《窦娥冤》。所以从 定义上说,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
那么,是否有一种方式能够使中国的古代作家们可以既适应观众心理又能够尽减 少对悲剧的艺术性的削弱,而达到两者的一种平衡呢? 于是,古代的作家们采取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来作为故事的终结,这种结局最早以追溯到古代的隐逸故事和佛教故事,如伯夷、叔齐采薇故事和佛祖顿悟的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的艺术性而具有强烈的避世和宗教色彩 而作为这种思维的延续,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蕴含着强烈的隐逸思想和禅思;即使在某些诗歌中有着感伤的情调,但这并非构成悲剧性,因为他并不具备悲剧的戏剧冲突。只有当这种“悲剧情思”被后来的戏剧小说作家所继承,才出现了后来的中
国意义上的悲剧。 也许,今天我们已经不能严格定义那一部戏剧或者小说是最早的中国的悲剧,但是 无疑《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悲剧艺术的顶峰。正如王国维所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其在论述宝、黛的爱情时强调: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的“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常人之情,常人之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谓 有着更加深重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亲和力。而王国维在比较众多戏剧之指 出:“故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而又补充说:“《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何也《红楼梦》之解脱缘 自身的醒悟,而《桃花扇》的解脱是经过别人的提点。常人之情,常人之理,缘 自常人之欲望。而欲望又是导致悲剧的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不同的欲望造成欲望 的矛盾和冲突,这样拥有强大力量和权威的欲望只有通过强制手段压迫弱势的欲望实现自身的满足。《红楼梦》中宝钗受到众多人的喜欢,而黛玉则不能,纠其原因,便是宝钗能够迎合上上下下各种人的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的欲望,但是宝钗的这种作法又为宝玉所不齿,与宝玉的“欲”望所不符。而黛玉虽然没有得到到众人的好感,然而她天生便与宝玉有着同样的“欲”,与宝玉同样不齿一般的“俗人”。于是围绕着婚姻便展开了一场并不势均力敌的较量,明显可以看出:宝钗的一边 处于强势,而宝玉和黛玉处于弱势。显然这种缘自世俗势
力的“欲”构成的故事便 构成了一种“社会悲剧”,悲剧中的矛盾的双方各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势力。而弱势 的一方的“欲”在受到压迫后,很自然会产生两种选择:要么屈服,要么反抗。《 红楼梦》选择了屈服,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宝玉同宝钗成了婚。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
终结,因为宝玉的心中并没有宝钗,同样的结局对于强者来说也是一种悲剧——“ 玉带林挂,金钗雪里埋”,自然宝钗会冷冷清清的度过一生。宝玉在失去黛玉后 最终选择的是逃避,这种逃避,来自一种失去后的顿悟,来自欲望受到压迫后丧失 的生存的信心。这似乎听起来有着一种玄学的意味,但是如果真正经历了宝玉的一 生,便会认识到:其实欲望是我们生存的条件,没有欲望便无法生存。《红楼梦》 里的宝玉看到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饱经摧残或者毁灭,这个为仙姑说的“天下古今 第一淫人”,对于美好如水一般的女儿的追求,对女儿的一段段缠绵的痴情最终遭 到无情的打击,如《飞鸟各投林》所写:“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 真干净。”宝玉对待眼前的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似乎悟出了什么,他在消失了 “欲望”后,逃离了“红尘”。而这种逃避正体现了宝玉的“性格的悲剧”,表现 了宝玉性格中最最软弱的一面,他没有勇气反抗。因为没有勇气反抗,他失去了黛 玉,而失去黛玉后的宝玉,更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念,这种连锁反应来得如此之突 然和强烈,更构成了《红楼梦》的悲剧效应。而贯穿于整个故事中的各种内涵深厚 的“箴言”,又给故事增加了“命运悲剧”的成分。可以说:《红楼梦》是各种悲 剧类型的一种交织的体现,而这种交织极大的充实了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刻画了人物 形象。这无疑成为了我国古代悲剧的一大突破。 以上从宝玉和黛玉爱情这一故事主干出发分析了《红楼梦》悲剧的特性,其实《红 楼梦》中每一个角色的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悲剧色彩,综观古今中外,象《红楼梦》这样把悲剧的氛围营造的如此之浓厚者,也是非常少见的。正如王国维所说: “除主人公不计外,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一生坎坷,而集毕生心血所作《红楼梦》无疑更是他人生 经历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雪芹先生一生著书,希望世人能够从《红楼梦》中悟出 人生的真谛,最终并没有完成,而这依然有着悲剧意味的未完的巨著,留给后世的 种种体悟也许已经远远超过了作者曾经想告诉人们的,一部《红楼梦》带给人们的实在太多太多。
作文四:《范仲淹》3500字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认识这首词,还是从琼瑶阿姨的《碧云天》了解的。高考完毕的当天买了三本书,其中就有这本《碧云天》,而今早就记不得书里写些什么了,而当时我的一个伙计恰巧看过《寒烟翠》,也是琼瑶阿姨的书,因此给我说起这两本书的名字都来出自范仲淹的一首词。范仲淹谁不知道啊,他那“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至今传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如今仍然能够记得其中的许多句子,《岳阳楼记》词句鲜丽、行文浩荡、气势铿锵,作者一腔江山社稷情同样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当听说这首《苏遮暮·怀旧》同样出自他手时,感到非常吃惊,如此忧国忧民的人也会有“相思泪”吗?尤其是“碧云天”“寒烟翠”给用到琼瑶阿姨那种爱得声嘶力竭、磨磨叽叽的言情小说里。及至后来了解到范仲淹不但文章卓著更曾出将入相,那就更是令人意外了。
范仲淹,字希文,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到朱姓人家,他也跟着改了姓名,等他长大解了自己的身世,就拜别了母亲到应天府去求学。他学习非常刻苦,只能吃泡面或者喝稀粥。后来考取功名赐进士及第,当了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又为集庆军节度推官,这时才把姓名改为范仲淹。随后他又做了几任小官。
当时晏殊做了应天知府——也就是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位太平宰相,他知道了范仲淹的名声,就举荐了他,因此升任秘阁校理。史书上说,范仲淹对《六经》都有了解,而精通《易经》,常常为人讲解不知疲倦;他还供养四方的学士,与他们一起谈论国事,“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看到这一节,忽然联想到世纪之处的新文化运动,革命先贤们举办各种爱国刊物,组建各种进步团体,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那是何等的风采。当然也有偏安南朝的文人士大夫们的清谈集会,以个人琐事做文章,谈什么“枕流漱石”“战战栗栗”,多为高谈阔论而于国是无补。
在范仲淹入京后主要是当谏官,而他也是直言不讳,从而导致三次“荣耀”。
天圣七年,当时的太后想要到朝堂接受百官拜见,范仲淹上疏劝止并建议太后让皇上亲政,但没有通过,遂贬官河中府通判,继而陈州。同事们置酒送行道:“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当时正在建设太一宫和洪福院,到山西买木材,范仲淹又说:大兴土木、破坏民产不合天意啊,应该停止修建寺庙道观,减少木材用量。太后去世后,被任命为右司谏,当时有人经常谈论太后当政时的事情,他说,太后接受先帝的遗诏保护皇上十多年,应该忽略小过错而成全太后的德操。从这里看,范仲淹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啊。有一年有蝗灾大旱,他申请派人安抚,朝廷没有安排,于是上疏说:如果宫廷中半天吃不上饭,会怎么样啊?皇帝于是命他安抚江淮,他开仓赈灾、禁民淫祀、减免茶
盐税并上疏救灾十事。
皇帝废黜郭皇后,并严禁百官参议此事。他和百官一起到宫门前叩门质问,要求皇帝纳谏,皇帝闭门不见,无奈之下,相约第二天再去上疏。然而,第二天早上刚到待漏院,他就接到了诏书,贬官睦州知州,后来又调任苏州。送行时,又有人赞曰:“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苏州,他疏通五条河流,把太湖水导入长江,以此功绩随后又官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吏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等职。
范仲淹重新回到朝歌后,看到丞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因此绘制“百官图”呈给宋仁宗,对宰相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而吕夷简则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更兼范仲淹曾议及仁宗无后等尴尬话题,因此被贬为饶州知州,后来辗转几乎死在岭南。不单范仲淹被贬,他的好友欧阳修、尹洙、余靖等先后被贬,而吕夷简也被罢相。 此次前来送范仲淹的已经聊聊无人,唯好友王质而已,赞曰“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或许范仲淹会在辗转流徙中度过余生,然而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西夏李元昊反叛了宋王朝,由于韩琦推荐,他被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又改陕西都转运使。当时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议韩琦、范仲淹为副招讨使。而吕夷简再次入相,仁宗下旨谕让范尽释前嫌,范仲淹说:我所说的是国家的事情,与吕夷简并无罅隙。当时他已经是五十二岁高龄。
一首《渔家傲·秋思》描述的正是他在军中的情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
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西方边陲,他采用积极防御政策,与韩琦、庞籍等互为犄角,重用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保持了边境的稳定,史评“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当时边境流传“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而他也被当地人称做“龙图老子”或“小范老子”,韩琦、范仲淹所建立的西北军一直到北宋末期仍是一支劲旅。
西夏求和后,范仲淹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继而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仁宗皇帝励精图治,令范仲淹、富弼和韩琦等筹划施政纲领,从而形成了《答手诏条陈十事》,仁宗预览后下旨诏告全国实行,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的领导下,精简官僚机构,考察官员业绩,开办学校,重视科举,取得了不错的局面。然而,这次改革却没有持续下来,史书上记载的主要原因说:改革规模深度都比较大,有些人觉得不是非常可行;经常出去考察官吏并且还告状检举揭发,让大家觉得没有安全感;法律法规忒健全了,凡事都要按规章办事,没法再钻空子,于是逐渐有诽谤之声,继而有传言说范、富、韩等人爱好拉帮结派。原文如下:“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我很奇怪当时这样的政治决策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宋仁宗可是以“仁”著称的明君啊,而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都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臣贤士,先后都担任过至少副丞相一级的官职,同时
代的吕夷简、包拯、文彦博等也均是一代名臣,而革新却为什么没有实行下去呢?我觉的主要还是由于那个时侯国家比较安定,虽说西夏时常有战事,但是没有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又刚议和;虽然每年都向辽国进贡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但是几十年没有战事,早就不知痛痒了。实行新政之初,仁宗是“方锐意太平”,正在兴头上,也许他看到大宋朝屡战屡败、民穷国弱,也想改革一把,但是他并不坚决,不是非改不可,因此在实行过程中略有挫折而辄生疑虑,失去了推行新政的兴趣,总的说来还是那时的政治环境还没有把君臣都逼到没有退路的程度。那时的宋王朝也不像清末的戊戌变法所处的历史环境那样迫切,也不像明崇祯皇帝那样面临着北方的巨大威胁,所以随着朝中一些大臣门或明讽或暗谋给革新施加障碍,仁宗就不再那么兴致盎然了,于是范仲淹、富弼等也都知难而退离开朝政,宋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韩琦、欧阳修也都被调离京城,其他拥护新政的也大都遭到贬谪,范仲淹等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流水。历史就是这样,当你有时间变革的时候,你往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你四面楚歌、不得不变革的时候,却又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来进行变革,直接被历史的车轮碾碎。都说凡事要望远处看,往远处看者又几人?如果宋仁宗知道在他之后的六十年里宋朝就丧失了大半河山,徽宗父子旋被“北狩”,又会是怎样的感慨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欺也!北宋王朝在仁宗年间繁盛至极,而以自此开始衰败。
即使如此,庆历新政仍然是北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接下来的王安
石变法产生了极大影响。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更具体也更庞大,但是由于他没有韩琦、富弼、欧阳修那样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支持,而仅有一班如蔡京、童贯、高俅等阳奉阴违的小人追随,不但没有变法成功反而加速了北宋王朝的覆灭。假如范仲淹等晚生几十年,抑或王安石能有韩、富、欧阳等志趣相投的朋友,那么靖康之耻的历史悲剧是否会出现呢?然而不幸的是,王安石的变法竟遭到了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子)等的一致反对。历史就是这样的难懂,从支持变法求新到保守反对,都发生在同一些人身上。
范仲淹离开朝廷中枢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任职,在赴颍州上任的路上病故,终年六十四岁,赠兵部尚书,谥文正。“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且不说范仲淹的文治武功,只是他留下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亦足以流芳百世,这简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版啊。范仲淹墓在今河南洛阳,如若我等前去,需要好好地抬起头来瞻仰瞻仰啊。
作文五:《范仲淹》1600字
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各省中考试题
1.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边塞秋色 ,下阕写 思乡之情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4.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 .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 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雁去" (限2个字)。(1分)
6.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 异" ;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7. 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 .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 .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
9.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10.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答a 、慨叹功业未立;b 、思念家乡。其它如" 壮志难酬、有家难归" 、" 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 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
11. 请揣摩" 霜满地" 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 长烟落日" 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 交代时令特征" 或" 借景抒情" 、" 渲染气氛" 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12. 请赏析" 长烟落日孤城闭" 的妙处。(2分)
(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13.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答案: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1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5. 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
“ ,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答: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作文六:《范仲淹》300字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作文七:《范仲淹》2400字
人物评传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父范墉,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衰落。他不但从小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已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仁宗时曾任秘阁校理,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曾被贬河中府通判。仁宗明道二年(1033)任右司谏,景祐年间知开封府,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不能选贤任能,被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召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以防御西夏侵扰,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声望大增,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这些新的政治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罢去参知政事,新政失败。此后他又知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范仲淹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对西崑派,反对骈体文,主作用质朴的、有实际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集有《范文正公集》,其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四。他上继李、杜、韩、柳,下启欧阳修、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与穆修、柳开一起,为北宋的诗**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传世名篇
岳阳楼记
【题解】
见《范文正公集》,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作者罢相后知邓州(河南邓县)时。岳阳楼是湖南著名古迹,唐玄宗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任岳阳刺史时,常与才士登临赋咏,从此出名。腾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为同年进士,仁宗时二人又曾同守边郡。后腾宗谅于
庆历四年(1044)贬谪岳州(古属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并函请范仲淹作记。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严先生祠堂记
【题解】
见《范文正公集》。严先生即严光,字子陵,少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严光变姓名隐遁于钓,刘秀觅访征召至京,尝共卧偃,严光以足加秀腹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
坐甚急。帝笑曰:‘联故人严子陵共卧耳。’”后辞官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今浙江桐庐),后人称其所居之地为严陵濑。事见《后汉书·隐逸传》。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出知睦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始构严先生祠堂,使其后人奉祀,并作此记。
【原文】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志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江上渔者
【题解】
见《范文公正集》。诗题一作《赠钓者》。诗中写渔者驾一叶扁舟隐显于波峰浪谷,似是淡淡道来,却使人强烈感到渔者命轻如叶,身危如寄。表现出对渔者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与作者《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种以民为念、关怀民瘼的思想一脉相通。
【原文】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苏幕遮
【题解】
见《范文正公集》。《全宋词》题为“怀旧”,《花庵词选》作“别恨”。《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源于西龟兹国,“苏幕遮”乃“西戎胡语”。曲辞原为七绝体。词抒游子思乡之情。
【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
【题解】
见《范文正公集》。题为“秋思”。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宋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陕西延安)。范仲淹守边四年,对西夏恩威并施,羌人不敢轻易来犯,称之为“龙图老子”。此词为范仲淹在边塞军中所作。内容表达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邦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
【题解】
自《范文正公集》。《全宋词》题为“秋日怀旧”。点明时间是秋天,主旨是怀旧。
【原文】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作文八:《范仲淹》2600字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基本信息
姓名:
范仲淹
别名:
朱说,希文
国籍:
中国(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武宁军(治所徐州)或河北真定府
出生日期:
989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1052年6月19日
职业:
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
应天府书院(今商丘睢阳)
祖籍:
陕西咸阳
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他成就:
州县办学, 戍边御敌, 庆历新政, 立言立德
其他作品:
岳阳楼记、明堂赋、上执政书 个人概况 个人背景 其他信息
1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年
—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谥号“文正”。汉族,祖籍彬州(今陕西
省彬县) ,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
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
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
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
当于副宰相。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
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
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
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
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
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
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
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
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
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
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1]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2 生平经历
2.1 早年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丁丑(二十九日,公历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另据方健先生考证,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2]。在百日时随家人去无锡望亭(今属苏州市)。 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公元990年病逝。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 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3],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快三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秘密。他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惊,愧恨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2.2 求学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旧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数千卷。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成为北宋时全国最高学府。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常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糊涂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此诗是范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这位学生就是日后北宋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范仲淹。
作文九:《范仲淹》4000字
《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3)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四、学情分析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时常有常立志而无长志的心理,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他们对记人记事的文章中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也使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于是,缺少对课文深入学习的热情,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希望能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利用谈话引起学生对故事人物学习的兴趣;出示重要问题和语句,吸引学生对人物品质的学习。
(2)找出写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在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
(3)依据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其品质。
六、设计理念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其人其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
2、首先,我们来复习生字
(1)ppt出示词语,
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 米粥、
(2)指名认读。
(3)齐读。
3、范仲淹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岳阳楼记》,其中有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4、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感受范仲淹崇高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
5、小结:范仲淹能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与他少年时代刻苦
读书是分不开的。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 (生说师板书)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范仲淹哪些言行使你感动?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 并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过程:默读——思考——画句子——读句子——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感悟理解:
(一)只身苦学、
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毅力和勇气,这种学习精神让人敬佩,感动)
(2)谁能将这种感动读出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引导学生理解“废寝忘食”,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精神。]
(二)划粥割齑、
1、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1)对于这句话的描述,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划粥割齑
(2)出示句子: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他的生活艰苦,每天煮一锅米粥。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2、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1)引导学生从 “从凌晨”到“夜半”,从“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
(2)结合实际谈一谈你是怎样读书的。
(三)谢绝佳肴、
1、老兄误解了,??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 描写。
(2)从这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美味佳肴、粗茶淡饭)
(3)为什么他宁可粗茶淡饭,也不吃美味佳肴呢?
(4)引导学生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5)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
(四)闭门不出
1、别的师生都丢下书本跑出去,他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随便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1)把其他人对见皇帝的表现进行对比,体会范仲淹的自信与刻苦。
(2)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感,感中得。
(五)寻找动因
此刻,一个埋头苦读诗书的学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是什么理由要他如此勤奋苦读呢?
1. 引导学生说出范仲淹之所以这么刻苦学习是因为他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远大的志向,体现了范仲淹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生目标。也道
出了范仲淹十分刻苦读书,是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已任的。]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板书(爱国爱民)
(3)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2.师小结:正因为范仲淹从小胸怀天下,志向远大,所以他才发奋苦读,从政以后,实现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PPT出示)
(1)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
ppt出示最后一句话,并帮助学生理解。
三、 课堂总结,拓展
1、 今天,你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2、 讨论:你在学生或生活中也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困难,你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3、类似范仲淹的人还很多,如大家熟悉的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曾说:“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都比过去好了许多倍,可我们个别同学却胸无大志,安于现状,有的偶尔立志,却无长志,今天范仲淹苦读诗书的故事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成功的大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你们收获很大,赶快立志并为着志向奋斗吧!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班交流中来。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体会写法:
1、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2)那么我们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
2、回顾板书,明白写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
3、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甚至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精神的。 今天我们要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4、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六、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对
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故事予以灵活创新地概括。
在学生遇到困惑时,采用适当点拔、让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教师情急之中给出答案。本节课我启发性地让学生针对每则故事用一个词语予以概括,只身苦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我要感谢同学们在本堂课中自主学习情趣的兴奋表现,正是与同学们的努力合作,一个个小标题才会从我们的思考与解读中诞生。
范仲淹的故事,对于生活在现代小康社会的幸福一代实在是比较遥远,难怪学生在读书时,些许带着质疑的语气,而不是敬佩之情。所以在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每读一个小故事,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迪或是看法?同时我在课堂上相机讲述搜集的关于范仲淹的材料,通过此种方式的交流,学生改变了起初的看法,也终于明白了范仲淹成功的政治家、文学家背后的精神支柱——自强不息,勤奋读书,对于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意义,学生亦理解得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刻苦学习。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 更加注重语文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大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作文十:《范仲淹》10800字
范仲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 作家档案
范仲淹: 989年─1052年
字号:字希文;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谥文正;后追封楚国公
时代:北宋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活经历: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年),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作品:《范文正公集》。其中《岳阳楼记》、《四民歌》、《渔家傲》等比较著名。 名望: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任职期间,他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主张抵御了西夏的袭扰,博得了宋仁宋“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的赞赏。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迁参知政事,施行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血、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措施,后终因受诽谤而罢执政。事虽未成,范仲淹庆历新政实开王安石熙宁新法之先河。
范仲淹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尽管作品不多,但凡读过他传颂千古之名作《岳阳楼记》的人,无不被巴陵胜状洞庭景色所陶醉,无不被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卓越政治家的崇高抱负和宽广胸怀所折服。他的诗词尤其是词在宋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意境宽广,风格沉雄,一扫唐末五代词的萎靡之气。
范仲淹不仅以政声文名著称,他的书法也被世人所重。范仲淹无意当一位书法家,但他的墨迹如他的《岳阳楼记》,字字珠玑,行行珍宝,广为后人所喜爱。 突出成就
《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 评论资料
当时城中流传着一首歌谣道:“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人们称赞他:“文能治国,武能保疆。”
《后山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是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
《冷斋夜话》:“范文正公清严,而喜论兵,尝好诵韦应物诗:‘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娱诗堂诗话》:“范诗特高妙,至用云台事,尤非隐所及。”
《宋史范仲淹传(节录)》:“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范仲淹是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
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
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
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
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他的词,有的写边塞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有一定的影响。
◆作品读思
选文一:《渔家傲》
【导读】
1039年,西夏军队进犯宋之边境甚急,大宋危在旦夕。在这种严重的局势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将他召入朝中,恢复了天章阁待制之职,让他出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今陕西西安一带),后来,宋仁宗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全面统筹边防,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分别负
责延路(西北军事区划之一,治所在今延安)和泾原路(西北军事
区划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这时的
范仲俺已经52岁了,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俺风尘仆仆来到处境最险恶的延州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战争给宋朝和边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了废墟,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少数留下的也是无衣无食,无家可归,有家难回,范仲俺的心情十分沉重,当即写下一首《渔家傲》。
【正文】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体感悟】
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词。作于西北军军中,词中既表达了作者誓守边疆、为国效命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作者坚持反对入侵、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也反映了他和他的战士们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强烈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上片写边地风光,以边地的景象之荒凉烘托守边之艰辛。首句通过一个“异”字领起全篇,点出“塞下”地域性特征,为思乡怀归之情埋下伏笔。“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也是北雁南飞的季节性自然规律,然而,词人却已经将守边将士思乡怀归的愁绪寄寓其中。雁归而人不得归,其情何以堪!在这些有着浓郁思乡情绪的将士们眼中,周围塞外之景色也就失去了宽广的气魄、欢愉的气氛,听到的是凄凉的边声四起,牧马悲吟;看到的是千山耸立,孤城紧闭,荒僻萧条之景象历历在目,画面上笼罩着一种旷远雄浑、苍凉悲壮的气氛。上片以写景为主,人物的主观情绪隐含其中。
下片转而直接写将士厌战思归的心情。“浊酒一杯”,无法排遣思乡的愁苦;“燕然未勒”,归家更是遥遥无期。在白霜满地与“羌管悠悠”声中,将军与士兵都难以入眠,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思乡泪,却又不能抛开国事不顾。就是在这样的悲苦声中结束了全文。
“将军白发征夫泪”句,更是苍凉悲壮,慷慨生哀,为千古传颂之佳句。全词格调沉浑,景象开阔,语言豪迈,慷慨悲壮,是一幅描写边塞生活的精美图画。
【读思牵手】
有人说,范仲淹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请从诗歌的风格和格调上略作分析。
【释疑参考】
范仲淹守边的全部功绩都体现在“能够维持住守势”这样一个局面上,时而还有疲于奔命之感。这对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范仲淹来说肯定是不能满足的,但又是十分无奈的。
所以,体现在词中的格调就不会是昂
扬慷慨的,与唐人边塞诗“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
功”(高适《塞下曲》)的豪迈气概与乐观精神迥然有别。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所以,范仲淹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它的内容和风格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与爱国词的创作。
选文二:《苏幕遮》
【导读】
古人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让我们通过《苏幕遮》,仔细地体味范仲淹如何借助对秋色的描写,来真切地吐露征人 “旅思”之情的。
【正文】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特色鉴赏】
这首词抒写思乡之情、羁旅之思,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极地天际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的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一句,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点出所状者乃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已隐寓其中。“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比如相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写“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清平乐》写“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可见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一词,强调舍此而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明月楼高”一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之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为真情流溢、大笔振迅的千古名篇。
【读思牵手】
请
分析此词的情景关系。
【释疑参考】 此词上片写秾丽阔远的
秋景,暗透乡思;下片直抒思乡情怀。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选文三:《岳阳楼记》
【导读】
古来登临记胜之作多矣,但未有胜过《岳阳楼记》的。可以说,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即冠压群芳。作者写此文时,亦正是受贬谪之际,他突破个人感情悲喜局限,而着眼于天下人,抒发出令古今天下人皆钦敬的胸襟和思想,这已是本文卓越超群之处。同时,他将全文由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构成,骈散相同,严密结合,逐层深化,渐至高潮,回肠荡气,畅快淋漓。
【正文】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
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
,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
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思路理解】 《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
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
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
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
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
,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迷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读思牵手】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不长,全文只有360余字,但内蕴博大,哲理精深;且骈散相间,清绮壮美。因而,气势磅礴,音调挫锵;尤其是借景议人,独具匠心。文中精辟地提出宏大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名播遐迩,洛阳纸贵,誉为千古雄文。故后世有人说“楼以文存”,实不为过。你能对此文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吗?
【释疑参考】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题目虽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
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
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四、趣闻轶事
(一)范仲淹立志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21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得不耐烦,有次便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 (二)范仲淹求学
范仲淹入学后,皇帝来了也不出去观看,昼夜不停地苦读 ,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甚至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连粥都不充足,一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于是留守就叫人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习惯于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三)范仲淹直谏
范仲淹入仕后,总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绩。于是便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校理是负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利弊,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他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
小,俸禄不算多,但每年也有三百贯铜钱,相当于两千亩地一年的收成。如 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
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颜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清明,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
五、精彩语录
1、“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范仲淹《留别乡人》诗:“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5、范仲淹《御街行》词:“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六.佳作欣赏
1、冯玉祥撰联颂希文
“三贤祠”的北面,有一棵古老的唐楸树。树下有一块十分醒目的石碑,碑上深刻着冯玉祥将军撰写的楹联。 上联是: 兵甲富胸中总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下联是: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2、 菩萨蛮 范仲淹 佚 名
江湖处远忧君主,庙堂居上愁民苦。兵甲富胸中,国强依仗公。 在朝廉盛赞,为帅深谋战。忧乐系民间,千秋范仲淹。
3、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万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4、话题“借助”
岳阳古楼上,范仲淹在沉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王高阁上,王子安在高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黄鹤楼上,崔颢在感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名胜因承载着文人的思想而更加丰富,骚客也因古迹的永存而不朽。交融与借助中,孕育了文化。
5、 洞庭一角
余秋雨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这次去洞庭湖,一见
岳阳楼,心中便想:又是它了。一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腾子京重修岳阳楼罢,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既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
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虑仙人老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借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直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
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先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只是一种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