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坚硬的和柔软的》6200字
铁匠铺
上下舞动的铁锤,抡锤子的手臂,臂膀上凸起的肌肉,铁夹子,烧得通红的铁件以及沉稳的铁砧,总觉得这一切适宜用版画来表现。
那么,铁锤与铁砧的撞击,火辣的铁具刺入水中的声响,不停拉动的风箱,这一切又用什么来传达?即便声响可以传达,那么炉子上的火焰呢?兰色与橙色的火焰,尽情舞蹈的火焰。被火焰照亮的简陋的铺顶,几张大汗淋漓的黑脸,在他们的呼吸前窜来窜去的火星,金色的火星,这些又怎么表达呢?
其实表达与铁匠铺及铁匠无关。
表达是我们的事。
现在看来,我们的表达也不重要了,铁匠姓甚名谁,几十年打了多少件铁具,都不重要了。赵钱孙李和周吴郑王没什么区别,几十和几百件也没什么区别,重要的是他手中铿锵的铁锤声,曾经贯彻乡村的春夏秋冬,贯彻父辈们的每一个早晨和黄昏。
铁匠铺的一切都和逝去的时间同在了。
承载了铁匠铺的那些日子那段岁月也铁一样坚硬了,难以风化。
即使风化了,我也不会忘记那些铁家伙们兴冲冲地走出铁匠铺的样子。
这个是镰刀,这个是锄头,这个是铁锹,这个是铁犁,这个是铁铧……一个个坚硬地走出来了,去奔赴田野的约会。别小瞧了这些铁家伙,它们与柔软的田野情意绵绵。它们与田野里的庄稼关系暧昧。乡间里有怎样的男盗女娼,风流韵事,它们就会和土地有怎样的缠绵。它们知道怎样去呵护疼爱庄稼。该柔情的时候它们柔情,该粗暴的时候它们粗暴,这一点颇像乡间的男人。柔情时,它们会小心地斩断庄稼身边的一切杂念,而粗暴的时候,它们又会像一个男人将他的女人放倒在天与地之间的大床上。比如秋天,这些铁家伙就是一个严重的暴力。
走出的还有铁掌。
铁掌走到了斜阳下的马桩前。钉掌是铁匠的又一个营生。这时候,铁匠显得很神气,他让人把马或骡子拦腰吊在桩子上,把它们的四蹄捆住,他自己则把要钉的蹄子朝上提起,起掉磨损的旧铁掌,噌噌地削平蹄面。这个过程,马或骡子会痛苦,脖子会扭动,蹄子会扑腾。铁匠瞪着眼让帮忙的抓牢,一使劲儿,新铁掌便钉在了蹄子上。
骡子或马穿上鞋子,又该去拉车或耕地了。
骡子和马总有做不完的活儿。
于是,铁匠便总有打不完的铁,打不完的农具,打不完的营生。于是,我们看到的他,便总是抡着铁锤,在单调的撞击中日复一复,年复一年。
那时候,我喜欢到烟火燎绕的铁匠铺玩,看铁匠和他的徒弟叮叮当当,看飞起的火星怎样落在他们的臂膀上,看他们脸上的汗如何铁砂似地滴落。打完铁,铁匠甩着臂膀出来了,他的几个徒弟也甩着臂膀出来了,他们就好像是一个模子打出来的。
我渴望摸摸他们手臂上的圪瘩肉是不是铁做的。
这一直是我最柔软的心事,从1973或1974年,曼延到现在。
乡村画家
奔走在乡间的红白喜事中,步履匆匆,腰间和腿间缠绕着浓烈的油漆味。从这一家出来,又赶到那一家,开门的人总是笑脸相迎。
觉得他们就是乡间的徐悲鸿或者凡高。
人们不知道徐悲鸿是谁,更不知凡高是谁,但没有谁不知道他们,人们叫他们油漆匠。
他们带来的工具很多,铲子,泥粉,油漆,砂布,当然还有排笔。这也许是最劣质的画笔。工具大多与画画关系不大,他们这行却离不开,做活儿需要,东家也需要。这是贫困的乡村,现实的乡村,通俗的乡村,民俗的乡村,最底层的乡村,他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像锄田或抓粪一样干活,或者,他们上午还在锄田、割秋或拾粪,下午就被带着烟酒的东家请来了。这当然让他们高兴,高兴的不光是可以拿到一点钱,还可以画画了。这是他们心底的秘密,不便张扬。
于是他们开始干活。
这一家有个要结婚的儿子,家具已经打好了,一对镶着镜子的立柜,像模像样的立在那里。他站在柜前看看,又绕到后面看看,打开柜门看看,又敲着木板看看,终于说话了,他说这家具好,这家具打的真好。他看到东家脸上的笑意渐渐浓了,好像看到了以后的日子,以后越来越有滋味的日子。他蹲下来调料,把泥子粉和好,然后一铲一铲地抹到柜面上,填平日子的坑洼或被岁月腐蚀了的木洞。接着他开始打磨,砂纸与柜面的摩擦声尖锐刺耳,他觉得牙根一阵发酸,他知道东家的牙根也会酸上几天或者更久。这真是一件枯燥的营生,像他们的生活一样枯燥。这尖锐刺耳的声音不会轻易跑掉,它们会持久地留在木器里,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突然钻出来,让木器的主人大吃一惊。
上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一遍,两遍或者三遍,这就要看主人的光景主人的趣味了。一般都漆得大红大紫或苹果一样鲜绿,这是乡间的流行色,几十年不会改变。而这一切对于他们,却有些心不在焉或轻描淡写了。那么,他们在等待什么呢?
如果你看到过他们在干好的面漆之上作画,你就知道他们等待什么了。一枝红梅,两只喜雀,三枝芦苇,就这样笨拙或者活脱脱地出现在他们笔下,出现在面漆之上。好像是,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作画的空间,一只粗大的手在玻璃门上随意点染几笔,一幅小桥流水就出现了。也许是听到了潺潺的水声,看到了花开的姿势,他们脸上渐渐留下了春风走过的痕迹。这时候,他们会得意地看着油漆过的家具,接过东家奉上的烟卷、茶水和一大堆赞美。
要漆的还有墙围,炕围,地围。
还有油布。
兴样板戏时,墙围上画的是革命的李玉和或李铁梅,再往后,画的就是晋剧的折子戏或别的什么了。油布则是大红的底色,孔雀就在这大红上开屏,蓝绿相间的翅膀,翅膀上或大或小或红或黄的眼睛。
也画宣传画,街头的主席台,跃进门,过街的标语等等,都会留下他们的丹青。
当然也画棺材。
他们在装着死人的棺材头上,左描一笔,右描一笔,于是棺材头就威严得让人害怕。让人看了想落泪。让人看了想起了另外一个世界。
1973年那只油漆匠的手,油漆深深地渗入了他的关节,他的皮肤,皮肤的皱皱折折,好像永远也洗不掉了。
漆也深深地渗进了我的记忆和乡村的皮肤。
打造村庄的老木匠
坐在我空旷的童年里拉锯,一棵树从他怀里倒下了,又一棵树从他怀里倒下了。一只坚硬的手指挥着老木匠的手,那是队长的手,队长说这棵老头杨没球用啦,老木匠就将这棵没球用的树伐倒。
很多时候,我看到老木匠手指崩紧墨线,打在光滑的剥了皮的圆木上,然后顺着墨痕将老头杨锯成一块块木板,削刨,凿眼,开榫,做成盖房的椽檀,马车的辕子,家具的档板。就那样慢条斯理地做着,不急不躁地做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地做着。他的凿子,他的斧子,他的锯子,他的锛子,他的铇子,他的角尺,他的墨斗……堆满了我空旷的童年。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老木匠的腿,就像看不到老头杨的根。老木匠的腿埋在了卷曲的木花里,木花是从刨子眼里冒出的,散着清新的香味。老木匠的头上身上也沾着卷曲的木花,无论他走到哪里,一片木花就会冷不丁地掉下,又一片掉下,很张扬,很不安分,彻底暴露他的行踪。
所以说啊,在我们那个村庄,老木匠无法逃遁。
循着那一片一片的木花,人们总是会在某一个地点找到他。人们离不开他。男人们离不开他,谁不削个锄柄锹柄斧柄啊。女人们也离不开他,家里哪离得开板凳锅盖啊。孩子们离不开他,做个弹弓手枪方盒的。老人们就更是离不开他了,他们最终的归宿最终的房子都需要他打造。村子里的畜牲也不离开他,驴啊马啊骡子啊羊啊都想着他,啃破了的槽子想着他,断了的马桩想着它,乡间路上的马车驴车也想着它。
老木匠为此自豪,有时候他觉得村庄的一切都需要他打造。他因此有做不完的营生,他活着好像就是为了打造这个村庄的。
徒弟们于是也有了做不完的营生。
很多时候,我发现徒弟和师傅打量木头的视线一个样,豁木头的姿势一个样,就连走路的姿势都一个样。所以,有时候他们从木匠棚里走出来,我以为是一片树林的几棵树走出来了,一篇课文里的几个句子走出来了。
后来,徒弟们翅膀硬了,翅膀硬了便会从师傅腋下飞走。飞走了一个,还会再飞来一个,有时我看到老木匠会坐在圆木上发呆,半天不说一句话,半天不做一件营生。但我从没看到过他流泪,我知道老木匠从来都不愁身边缺个徒弟。走了的,自然是另起炉灶了,这时候他们差不多也成了老木匠,一张口就会说出师傅说过的话,一走路也会冷不丁地从身上掉下一片木花。
徒弟们日渐淡出了老师傅的视野。
老木匠依然日复一日地忙活着,打些老式的家具或牲畜需要的东西。只是他不明白,怎么营生越来越少。他忽然觉得自己老了,老得像一棵老头杨了,老得像自己做的用过了几十年的木桶,一抽箍就会散架。
老木匠知道,总有一天,他会被时间伐倒,那是最锋利的斧子,最锋利的锯齿,最锋利的刨子。
老木匠于是开始给自己造房子,像给村里的老人们造房子一样,他要很讲究地给自己造一座像模像样的房子。那是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归宿,自古以来人们叫它棺材。做好以后,老木匠忽然老泪纵横,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离开这土窑洞,躺到那个木房子的。只是他不知道这工具,这手艺,该带到哪里?
而我,在十几年后才听到了他的哭声,看到了那颗苍老的泪珠。
七十年代的缝纫机
一台闲置在时光里的老式缝纫机。
一台停留在七十年代的老式缝纫机。一双脚不停地踩啊踩,它却再不会移动半步,这台缝纫机就这样停留在过去了。七十年代的缝纫机和我的童年一起留在了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的缝纫机,七十年代了不起的缝纫机,七十年代让人刮目相看的缝纫机,七十年代让人心酸让人掉泪的缝纫机。
七十年代的缝纫机行走在农业时代里,这就注定了它的小农意识,它的目光短浅,它的小家子气。七十年代的缝纫机很少看到新布料,缝旧补穷是它的日常业务。不能不说,七十年代的缝纫机缝补着一大堆单调而乏味的农业日子。一双脚不停地踩啊踩,该缝补的衣服却越来越多,本来该缝一针的,结果是,非要铺张成十几针。比如,屁股,非要纫成个图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蜘蛛网似的,树木的年轮似的,近视镜的镜片似的,草帽的帽顶似的。七十年代的好多屁股都是这样的,一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再比如,胳膊肘,本来补一小块补丁就行了,结果非要方方正正补上个大补丁,也要密密匝匝的纫上一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
七十年代的缝纫机,踩着踏板的是女性的脚,握刀和握剪的是女性的手。于是新做的衣服上,新打的补丁上,留下了女性的味道,呼吸,体温。柔软的手,坚硬的衣料,这也许是最好的搭配。这也许是最鲜明的对照。这也许是最生动的细节。七十年代的民间生活就是由这样一些细节构成的。
缝过了,补过了,衣服好像紧凑了一些,日子也好像紧凑了一些。好像是,穷日子的破处总是多,窟窿也多,缝过了,补过了,没多久,又破了,窟窿又多了。于是一双手不停地忙碌,不停地操劳,将要补的地方移到针头下,将要纫的地方移到针头下,一双脚呢,不停地踏啊踏。日子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向前,即使还要破,还要磨出窟窿,但总得向前啊。
女性的手偷懒的时候,缝纫机也偷懒,日子于是也偷懒了,慵懒地依着黄色的土墙或者木栅栏,说些家长俚短,说些孩大娃小,当然话题最后总会落在缝缝补补上,好像只有落在这上面,才像个女人,才像个精打细算的女人,才像个会过日子的女人。谁的针脚密密实实了,谁的马马虎虎了,这时候,即便宽厚的女人也显得很挑剔,不肯将一句不扎实的话说出来。而这样的闲散时光不会太多,忙活惯了,操劳惯了,总觉得这有些奢侈,到了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享受得起,消费得起。于是简短的点评之后,便又去忙各自的了。
于是日子在一踏一踏中继续,破了补,补了破,那单调的节奏穿过了整个七十年代。
等我再回过头来打量时,七十年代已留在背后了,只看到一个打补丁的温情的背影。
还有那台老式的缝纫机,再也走不动的缝纫机,独坐在孤寂的时光里。
还有,七十年代的屁股,屁股上的一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
光头
一颗光头,一颗光头,还有一颗光头。老年的光头。少年的光头。中年的光头。青年的光头。在乡村,在那年月的乡村,光头像西瓜地的西瓜,触目可见,挤满了我空旷的童年。
有这么多光头,剃刀功不可没。
光头让乡村的夏天凉爽,让晦涩的冬天充满了亮度。
一把剃刀,在一块荡布上擦一擦,锋芒毕露。剃刀行走在发丛中,斩草除根,剃刀总是很恶毒。剃刀像阶级斗争一样严酷,不把你铲除,誓不罢休。剃刀像敌我矛盾。剃刀能剃出最好的阴阳头。剃刀能剃出最好的有罪于人民群众的光头。剃刀出没的时代,想象总是寒冷。
然而,那只是一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在我的乡村,光头还是像太阳一样无比温情,无比明亮。
同样在我的乡村,手推剪与剃刀并行不悖,它们同时行走在民间。不像阶级斗争一样你死我活。不像语录歌一样,非得东风压倒西风。手推剪清脆地行进在头顶上的杂草丛中,像镰刀行走在谷个子当中。谷个子归仓,切掉的头发和上泥,泥灶。在我朴素的乡村,勤俭的乡村,光头和光头的妻子们总是牢记一个道理,居家过日子,没有没有用的东西。比如那从头上铲除的头发。
我记得有一天,一个成语从课本的第三十五或三十六页飘出来,逃出了教室,而我不得不去追赶它。我在队部的理发室逮到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叫心向往之。这时候我才发现这个成语暴露了我的心事。我在那个北京女知青的身边坐下,洗了头,然后就听到了手推剪在头顶上行走的声音。我挨得她很近,我嗅得她身上有一股好闻的味道,后来的很多个日子,我以为那就是北京的味道。
我没想到北京离我这么近。我没想到北京这么好看。我没想到北京这么好闻。
我没想到对面的镜子里又多了一个光头。
这个从1975年的小学教室逃出的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个北京女知青的身边,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忽然忍不住笑了。
我离开了她和她的理发室,书包里又多了一个成语,它叫恋恋不舍。我回到家,母亲问我头发哪去了,过年时泥灶还等着用呢。我于是又回到了队部的理发室,只为了找回自己的头发,只为了包回去供母亲和泥,抹在过年的灶上。当然,我更知道我回到那里,只为了多看一眼好看的北京。
很多年后,回望当年的笑容,我的心无比温暖。
我翻出了一本画册,找到了一些老照片上的剃头挑子。一头是带抽屉的方凳,一头是坐着铜盆的火炉。这些挑子曾经游走在我的村庄里,游走在村庄的历史里,而我无缘一会。我真想走进照片里,在那黑白天地里的方凳上坐下,用铜盆里的水洗一洗。那也许是清时的水,泼水的也许是明时的手,但我知道我是无法走进去了。
一切都远去了,成为一种泛黄的背景,而这是一个冰凉的电器时代。
走进美发屋,你的头顶便成了一个建筑工地。眼前是晃动的红头发,黄头发,绿头发,棕色的头发,这个不再朴素的时代那么冰泠,却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
我更想坐在1975年的队部理发室,闻一闻北京的味道。
洁净的脚
赤着膀子的汉子踩着粉饼,健壮的腿,油香竟然来自他们的脚下。就在那时候,我知道,这些汉子的脚是世界上最洁净的脚。
而一边,是不停转动的石碾子,一头被蒙住了眼睛的驴子,不停地拉,转。驴子和汉子身上的汗都在滴。
碾盘上是从田野走来的油菜籽,这些油菜籽是金黄金黄的油菜开花后的果实,很多个日子,它像油画一样铺展在我的面前,铺展在乡村的视野里。这些从油画里摘来的果实,在碾子的重压下,欢唱,欢唱。
这是古老的碾歌,朴素的碾歌,原汁原味的碾歌。
在碾盘上碾三遍,在大锅里炒三遍,蒸三遍,而踩却是无数次的。在蒸过的粉饼上踩,那无疑是蹈火。油就是这样提炼出来的。我于是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有耐心最不厌其烦的脚。
这样踩过了火的脚,还有什么不敢走的路?
很多年后,我还知道,这样的脚比手干净。这样的脚是几首诗换不来的。这样的脚也不需要赞美。
这样的脚走在那个年月里,从榨油房到他的窑洞,距离很短很短,可一走就是几十年,几十年间步履蹒跚。我于是知道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脚。
我还知道,这样的脚回到家后,一开始,他们的老婆会抱着哭上半天,会帮着挑去上面的燎泡,会帮着用热水洗,冷水敷。泪水会掉进盆子里,那是辣的,苦的。后来她们不哭了,这双脚也结了老茧,他们把那层老茧叫忍耐。
我于是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忍耐的脚。
洁静的脚,艰难的脚,忍耐的脚,就那样走在简陋的榨油房里,踩疼了一个时代的心弦,让我们无法忘怀。
作文二:《[优秀作文]坚硬与柔软》1100字
在暮色的海边,一位老人正弓着腰拉扯着渔网。周围很静,只有海浪拥挤沙滩和海鸟私语的声音。风不响,听得见太阳一点一点地滴落。夕阳将坠未坠,余晖将他的周身涂满金色,与他终日风吹日晒的红铜色皮肤相融,也给身边的旧船笼上一抹柔和的光,还有那张卷拢起来、用面粉口袋补了又补的船帆。
他,看上去瘦骨嶙峋,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两边脸上长着黄褐色的斑,那是长年累月在太阳下暴晒的缘故。因为终年要收放绳索对付大鱼,他的两只手上都留下累累伤疤,但是没有一块伤疤是新的。那些伤疤年深日久,变得像沙漠里被风侵蚀的岩石一样。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双眼睛,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他孤独,他倔强,他乐观而且单纯。
每天回到自己的窝棚,他总习惯性地望向墙上那幅褪了色的圣母像,那是他妻子的遗物。屋角的架子上放着一张他妻子的照片,那不免让他有时觉得自己孤单可怜。
但每到晚上,他总会在梦里回到一片海岸,梦见他少年时代去的非洲和那些宽阔无边的金色海滩,海滩上的狮子在玩耍,还有陡峭和绵延起伏的大山。
望着月光醒来,想想自己,已经八十四天了,没有打到一条鱼。
八十五,是个吉利的数字,他对身边陪伴自己的孩子说:“说不定今天我会打到一条大鱼。”
于是他撑起破帆,出海了。
一路上,面对自己喜爱的时而温柔时而狂野的大海,他的思绪总在飘浮。
他和鸟儿说话:“你多大了呀?”“这是你初次的远游吗?好好休息一会儿吧,如果乐意的话,请到我家去吧!”
又常常感慨,鸟儿的日子过得比自己还要苦,为什么上帝有时候这样残忍,把鸟儿弄得那么柔弱,那么纤细呢?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从海里跳出的各种鱼儿:旗鳅、大海豚、青花鱼……每一次看到,他都会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开心地大笑起来。
也就在这次出海,他打到了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鱼。
十八英尺长,大马林鱼。
在刚刚捕获这条鱼时,他很开心,因为大鱼能帮他赚到很多钱;后来他开始渐渐佩服马林鱼和自己斗争的智慧和毅力;最后,他对它的死感到难过。
就在他将战利品带回家的路上,鲨鱼群开始向他的猎物发起攻击。老人下定决心要跟它们斗到底。他不惜拿出血本,动用手头所有的武器去敲打迎面而来的鲨鱼。他满手血污,疲惫不堪,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而且鱼叉被带走了,刀子折断了,还有许多鲨鱼不断地来围攻,但他仍然坚强不屈地支撑着。他在心里说:“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船把,我一定要想办法揍死他们。”
当他的小船终于在深夜驶进小村的港湾时,他已经太累了,再也无力支撑自己,沉沉睡去。
第二天,人们对着那副十八英尺长的骨架,惊叹着那条鱼漂亮的尾巴。
这时,他又梦见了狮子。
作文三:《[优秀作文]坚硬与柔软》800字
萨松曾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柔软的东西,也有一些坚硬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坚硬与柔软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便能造就和谐的自我。我心有猛虎,但依旧细嗅蔷薇。
软能克硬,柔能克刚。硬虽可壮威,但软却可致远。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管理公司时,就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手段,一方面采用刚性的制度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刚性形成了她强硬的作风,没有人敢去违背;柔性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在她的帮助下改善了生活。她的“刚柔相济”,实现了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正是由于董明珠懂得刚柔并施,在她看来,“刚”只是手腕,“柔”是情怀,而“刚柔并济”才能兼济天下,也最终成就了她辉煌的事业。
柔软的东西能带来美好的感觉,如赤足走在沙滩上,脚底传来柔柔的痒;浮沉于碧澈的湖水中,仰望天上绵绵的云……而我们的生命里,也有许多东西以坚硬的姿态入侵柔软的心境,有时我们会在抱怨中蹉跎。其实只有当我们处理好坚硬与柔软的关系,既要柔软,又要适度坚硬,相信我们总会将苦难化为辉煌。
“她的生命里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一代才女林徽因用她的宽容与血性向我们阐明了坚硬与柔软的关系。在爱情上,她忠贞于和梁思成的细水长流,在友谊上,她胸怀坦荡,和徐志摩、金岳霖诚心互助,她是柔软的。为了保护文物,林徽因可以超越个人恩怨、家族仇恨,不顾重病、不惮艰辛地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她是坚硬的。正是她处理好了坚硬与柔软的关系,她既有水的柔情,又有石的坚硬,最终造就了和谐的自我,在那个时代里闪现绝代风华。
坚硬是一种执着,但若总是棱角分明,锋芒毕露,遇事宁折不弯,常常碰得头破血流。其实真正应该做到的不只是坚硬,更应该做到刚柔并济。柔软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硬的心。
我心有猛虎,却依旧细嗅蔷薇。
作文四:《[优秀作文]坚硬与柔软》900字
坚硬如山,如父亲的吼声,带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勇气概。坚硬如石,动若雷霆,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柔软如水,亦如母亲的低吟。夹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百转柔情。柔软似水,静若处子,亦有回环往复的思绪。无论坚硬雨柔软,都只是做事和做人的选择。
坚硬做事,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好一件事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身处红尘之中,却仍旧要有红尘之心,学会坚硬做事,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你生存于俗世之中的技巧。决定着自己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活的有意义的人。没有这样的态度。何谈自己能够成功。更不要谈自己的价值。做事应当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就如同秋分扫落叶般的畅快。亦如战场之上的武将。方圆千里,尽是自己的士兵。只有能够迅速,灵敏和果断的指挥,才能够将敌军杀的溃不成军。没有这样坚硬做事的原则。如何能让士兵信服,只会士兵冲锋陷阵。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从不会祈求胜利,我们只会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请。只为了多活一时。能够为了最终的胜利。
坚硬做事,是一种铁血的手段,是一种强硬的态度,这是一个人彰显着自己光辉的时刻,就如同一个男人一般,扛住生活的一片天,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价值。柔软做人,这是一种处世的原则,是一种做人的方法。这是一个人表现处自己最人性的瞬间。就如同一个女人那样。守住岁月的一片土。呵护着属于自己的意义。一个是天高任你飞。一个是地阔随你跑。不管怎么样都是在传达着自己的内涵。
柔软做人,修身有道和为贵,做人无气忍自高。对于做人处世则更为重要。人们常说和为贵。因为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以为本着宁从直中取,不从弯中来。这是我们以做事的态度看人。但是我们要是以做人的态度看人,那未免太不近人情。我们作为一个人,有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候的刚强让你会失去更多的友情,何不柔软对之。这个是一个人生的过程。从年少的轻狂无知,对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脸色。却最后发现自己确实是大错特错。没有包容之心,怎么能够在这个世界发挥自己的做事的手段呢?
人生在世,就是一场修行。不论对人对事。应该本着阴阳平衡之理,过刚易折,过柔易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
作文五:《坚硬与柔软材料作文。》4800字
【文题设计】 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
(2015年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最佳平衡点。 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 是李贺“报君黄金台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原题回顾】 “对立统一”本来是哲学规律,指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哲学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用于作文审题立意。2015年上海卷作文材料,涉及到“坚硬”与“柔软”这一矛盾。由材料可知,“和谐的自我”首先是内心“坚硬”与“柔软”的统一,诸如“外冷”与“内热”、“刚毅”与“温柔”、“执著”与“变通”的协调与相融。其次是“内方”与“外圆”的统一,涉及到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关系的梳理与调控。 【文题解析】 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试题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今年作文题目跟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都是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题目查考的是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而这也是一些学生所缺失的。 从题目内容来看,探讨心中的“坚硬”与“柔软”,培育精神和谐。精神培育这个话题,具有时代特征。 这个题目有写作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也有高度可攀。从写法上,可以写统一性,培育和谐人格;也可以分开写,“坚硬”的力量和“柔软”的力量,同时兼顾另一方面。 作文题带有开放性,给学生的空间较大,容易上手,可以选择不同角度来写。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随笔等。 从内容来说,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及和谐的自我,针对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内心的选择对整个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走极端和偏激。 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例文阅读】 【满分作文】刚柔并济 造就和谐自我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
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
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
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
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点评】文章一开篇就充满辩证思考: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
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这一小段话,谈到了人心的“坚硬”和“柔软”的各自作用与相互关系,统一于“造就和谐自我”这一核心。
接下来,对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进行分析,指出:像猛虎样的勇敢和温情是造就和谐自我需要具备的两种品质。进而阐析: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再接下来,先就什么是“人心的坚硬”进行解释,认为它“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并阐析其好处。对此又辩证思考,指出:
“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
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先就什么是“人心的柔软”进行回答,认为它“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并阐析其作用, 同样对此辩证思考, 指出:“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并且再次强调不失“坚硬”。 最后用一段辩证归结。 可以说,全文从始至终,不偏不倚,紧紧抓住“和谐自我”来谈“坚硬”与“柔软“的统一关系。展示了令人信服的思考。
【满分作文】夜半沉思
夜半醒来,静静的思考下自己,感觉自己真难得需要静一静了。近年来,渐渐发现,自己的功利心是越来越重了。自己总希望凡事有个好的结果。没有“好结果”感觉没了做事的动力。在这烦躁、浮夸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没了“清心”,没了拂面而过的“清风”。有时,想写篇文章却也屡屡无疾而终。曾经怀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诗词了,只得叹曰:“吾才至此,尽矣! ” 仔细回顾近年来的自己,发现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功利主义充斥了整个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发现,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的不再是“奋斗”、“努力”这些加油剂,而是“功利”这沉重的石块。 在前行的道路上,时刻被“功利”驱使着。偶尔,心中的“圣贤”之气,“士人”之风刮来,使内心很矛盾,很痛苦。发现自己不再是“读书人”,没有了浩然正气,赤子之心逐渐被灰尘所湮没。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随着捡的东西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来越重,难以前行。当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动了,便会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来,而千辛万苦捡的“东西”便会霍然消失。
婆罗门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人上之路,每个人都背负很多“ 布袋”,当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贪心越重) ,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负担就越重,甚至有时难以前行。“功利”之人,当有一天“功利”消失,便发现没了“功利”自己也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逐渐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一个人有了广阔的胸襟,便不会被身边的“布袋”所缠绕,又何来烦恼; 没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东西”所羁绊。
人生百年,何其短暂,何须要让自己变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为圣贤,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诗书,有何等悠闲! 傲立于高山之巅,抚琴一曲,弄箫断玉,卧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美文赏析】 2014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两篇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千古名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
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
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哪里获得了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未经沙漠不懂自由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心底里,偶尔会涌动起这样的歌声来,沙哑、愤怒、狂放。而我的身体却依旧拘束于繁琐日常事务中,只将“怒放”的声音化为轻言细语,与身边的家人朋友聊聊天,或是哼上几句细柔的歌词。 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如果将人生看作一次行旅,在最初出发时,我们常常轻狂自信,以为自己可以无拘无束、轻舞飞扬,乘坐最快的航行器,领略最多最美的风景;待到行至中途,几乎无可避免,要经历各种顿挫,从理想的破灭到情爱友谊的背叛,或是亲人的离别、同行者的分道,终有一日,你会猛然发现,自己是置身于荒蛮无边的沙漠之中,前路渺茫,难以辨清哪里才是该去的方向,身上不知何时已背负重重压力、种种责任,疲惫不堪,却已欲退而不能。
这样的时候,该怎么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究竟只是一种消极逃避。逃不掉的人们,有时会任由迷惘与焦虑的情绪蔓延侵袭,甚至不堪重负,宁愿身体的自戕换取精神的自由解脱。于是,我们的时代,才有那么多抑郁症与自杀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 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但又在无所不在的枷锁之中。”米兰·昆德拉则提醒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轻”。如此想来,每一个人原本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者”。束缚我们的,或是名与利,或是理想与责任。是在枷锁中日渐僵化,还是保有灵魂的快乐自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修炼和选择。
我认识一位罕见病患儿的妈妈。与人们想象的相反,在最初的绝望过后,她已很少愁眉苦脸,因为生活已化为一件件具体繁忙的事务,不幸与艰难见得多了,让她更懂得珍惜那一点一滴的收获与快乐。 人生行旅该有很多风景。如果其间有漫漫长路须在沙漠中穿行,一样可以有幕天席地的快乐与放浪形骸的自在。不必汲汲追问命运的不公正安排,不必因负担与束缚而计较生命的自由与不自由。惟其身经沙漠,才懂得与人相处,也才懂得自由的可贵;惟其受困枷锁,生命的怒放才有真正的重量。
作文六:《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是的,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鲁迅的形象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的,一个斗士的灵魂,不屈者的灵魂。只有细读他关于故乡的文字,熟悉他的阿长妈妈,他的朋友闰土,他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之后,浸润在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时,我们才会轻轻地叹一口气,欣悦地想到,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①你心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②作者在想到“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时为什么会感到“欣悦”?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①(略)
②作者认为,既顽强、坚硬又温情、柔软、童真的鲁迅形象更加真实,也更加可敬。作者为这一发现感到高兴。
作文七:《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阅读答案》1200字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我没有研究过鲁迅日记,不知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期,鲁迅写下这一篇美文《雪》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住着? 他是穿着薄薄的棉袍,背靠着屋内微温的炉火,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的吗? 那一瞬间里,他的目光是不是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越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了童年的南国的故乡? 如果是这样,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恬静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也许他的眼睛里还有些微的湿润,因为昔日不可重来,记忆只能留存于想像,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而后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使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地顽强和坚硬。
是的,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鲁迅的形象--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的,一个斗士的灵魂,不屈者的灵魂。只有细读他关于故乡的文字,熟悉他的阿长妈妈,他的朋友闰土,他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之后,浸润在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时,我们才会轻轻地叹一口气,欣悦地想到,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这样,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鲁迅笔下“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花了。在我们的眼前,冬花在雪野中斑斓地开着,蜜蜂在花间嗡嗡地闹着,小手通红的孩子们在门前雪地里忙碌地塑雪罗汉,闲适的父亲也踱过来帮忙。雪罗汉用果核嵌眼,胭脂涂唇,目光灼灼,嘴唇通红,但是只一个晴天就化了,成了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温暖的故乡,安逸和春光无限的故乡。即便在冰雪袭来之时,也掩不住处子一样明媚的笑靥。这样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融一切坚冰,让人的情意缱绻,醉眼曚昽,春心荡漾。
所以鲁迅离开了故乡,因为他灵魂的另一面是顽强和坚硬。他要让绵密和潮湿的雨死了,变作凛冽而孤独的白色精魂。他渴望见到“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的朔方大雪,欣赏它们“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的激情和疯狂。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地飞落,纷纷扬扬地挥洒,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中的世界,梦想塑造出一个洁净和纯美的辉煌。
灵魂的另一面,那种故乡的湿雪浸润出来的柔软和温情,他把它留在了纸上,留在了自己的文字和心里。
只能是这样,别无选择。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2)
作者想像中的鲁迅写作《雪》时的情景和他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3)
文中以四个“从”字构成的排比句是什么? 从中可看出鲁迅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4)
我们学过鲁迅的作品有很多,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饱满、丰富。请列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阅读答案:
答案:
作文八:《柔软和坚硬的结合体》2700字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以下引文除特殊标注外均出自鲁迅先生的《雪》)的确,在那“滋润美艳”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那“如包藏火焰的大雾”的雪在“无边的狂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在升腾、旋转,最终成为精魂。不得不说,这“滋润美艳”和“如粉”、“如沙”正好契合了鲁迅灵魂中的柔软和坚硬。
一、鲁迅灵魂的“柔软”
看那“滋润美艳”。“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青春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犹如春天一样,如“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是的,春天要来了,还在“隐约”中,但它已预示了生命力的旺盛,更不用说那份青春的美丽和活力。鲁迅将我们带到了江南,那有着他美好记忆和向往的江南,看那山茶、梅花、杂草、蜜蜂和蝴蝶,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江南世界;看那血红、深黄的江南,如此丰富多彩;蜜蜂的忙碌、蝴蝶似乎曾飞过。还有那似像非像的雪罗汉,它似乎也在雪中笑了。我们不难想象,当鲁迅先生在北方(《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适时鲁迅在北平)的小屋内,点着一支烟卷,透过带格的玻璃窗,他穿越了时光和空间的限制,思维回到了童年,那南国的春天。闰土又带他去瓜地里守夜、迅哥儿似乎又重新在雪中支起簸箕捕捉小鸟了。于是,南国的雪成了“滋润美艳”了,那冰雪覆盖下的“三味书屋”、那趣味横生的“百草园”,还有晚上在被子里听着阿长妈妈讲的《山海经》。此时的鲁迅,不再是那“以笔为枪”的战士,而是一个充满了温情、童真、率性和稚气的孩子,他也多想就那么的回到南国的故乡,回到久违的童年,再去塑塑雪罗汉,再看那蜜蜂的嗡嗡、蝴蝶的翩然。但现实终归是现实,童年犹如梦一样只能珍藏起来,更多的是硝烟带着的悲剧来充斥了生活。鲁迅先生也只能借着那烟卷,在飞着雪的夜晚,围着小小的炉火,深深地吸一口,让烟雾化作一个童年的梦想,让它在空中凝结、逐渐飘散,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的确,南国的雪有太多的“滋润美艳”,有太多的回忆和美好。它让我们在那个不屈的、倔强的、顽强的灵魂背后发现了他柔软的一面。这不是鲁迅先生一个人的美好回忆,更是当时所有国人的美好回忆,在面对列强的“狗和中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下,这个“滋润美艳”只能变得“不幸”,像那雪罗汉一样,在晴天被一点点的消融,甚至是嘴角上的胭脂也浸到了泥土中。
鲁迅先生灵魂里的“柔软”浸润着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时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最渴求的希望。
二、鲁迅灵魂的“坚硬”
看那“如粉”、“如沙”的“朔方的雪”。诚然,南国的“滋润美艳”的雪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灵魂柔软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那不屈和倔强的战斗者的英姿。“但是”一个逆转,让我们从“美好”中回到了现实,残酷的摆在面前的现实,“我”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难道还能让更多的人失去美好的“童年”吗?鲁迅先生做了否定的回答。因为那些美丽的回忆已经在炮火中失去了原有的本色,只能是短暂的,流失着,只有化作“包藏火焰的大雾”,以顽强而不可抑制的力量在“无边的狂野上”和“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才是“朔方雪”的个性。鲁迅先生犹如一粒被风吹离了家园的种子,命运注定他要在漂泊中战斗,于是,在那“晴天之下”,他“蓬勃地奋飞”,因为他是一个战士,一个勇敢的斗士。那“绵密和潮湿的雨死了”,死在“日光灿灿”中,化作“白色的精魂”。不得不说,北方的雪和鲁迅的性格犹如“天生一对”,面对“狂野的无边”、“天宇的凛冽”,以顽强的、毫不畏惧的、绝不屈服的斗志来对峙着。
黄蓓佳在《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称“只能是这样,别无选择”。确实,当面对国仇家恨时,鲁迅先生别无选择,只有挺起胸膛,拿起枪杆,在敌人面前勇敢地说“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个呼声不只是属于高尔基的,也不只属于鲁迅的,而是属于整个中国和世界人民的。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这种欢呼,……特别听得刺耳。……但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他变了,变得不再留恋过去,也不再希冀以医来救国,他需要让“雨”死去,化作“精魂”来“旋转”、“升腾”。鲁迅是孤独的,在孤独中,他想到了“死”,正是因为“死”,让他获得了重生。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斗士在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心路历程后的毅然决然,他“不屈地飞舞”,正是向着那“滋润美艳”而做出的“脱胎”的决定。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凝聚成了一个“柔软”而“坚硬”的结合体――鲁迅,也象征了千千万万为了曾经的美好而不屈战斗的斗士。
三、柔软与坚硬的结合体
鲁迅先生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同时又是清晰的,爱国是其性格的主线。在《雪》中,我们可以从对比中略看出一二。
首先是“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对比。“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有着“处子般肌肤”的青春和美丽,而“朔方的雪”则“如粉”多了几许细腻、“如沙”多了几分干燥。写“南方的雪”的“滋润美艳”正是为表现“朔方的雪”的“旋转”、“飞舞”而做的铺垫。其次,是“南国的雪”和“暖国的雨”的对比,鲁迅先生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单调吗?与“南国的雪”和“朔方的雪”相比,这个“单调”就成了“朔方的雪”的优越了,这其中不也蕴含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吗?
再说详略之比,作者说“南国的雪”,从“隐约”的到来到“消融”,从杂草到蜜蜂,外加和谐的一家人堆“雪罗汉”,无不投射着和谐之美;而这美却无法长久,于是,“朔方的雪”变得短暂、急促而节奏鲜明。不再有颜色的绚丽、不再有孩子的嬉戏,而是“如粉、如沙”、“屋上、地上、枯草上”、“蓬勃、旋转、升腾”,一字字铿锵有力、一句句斩钉截铁。是的,战斗本就是容不得缠绵的,为何还要像“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的柔软呢?取而代之的是“决不粘连”,哪怕是“火的温热”、“晴天之下”也依旧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去战斗、去倔强、去孤独、去死掉、去化为精魂。《雪》就是在对比中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由柔软走向坚强的,也正是这个“走向”,让鲁迅为我们“呐喊”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呼声。
透过《雪》,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性格的两面,《雪》更多寄托的是鲁迅灵魂的投射。每次读《雪》,带给我们的不是冷艳而是火热,这种火热正是鲁迅先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鲁迅先生战斗精神的体现。
鲁迅是“孤独的伟大的战士”,从“暖国的雨”到“南国的雪”到“朔方的雪”是他人生的体验和经历的投射,更是寄托了鲁迅先生灵魂深处对祖国的炙热的爱。我喜欢《雪》,更喜欢鲁迅先生,因为他是“国人的精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215134)
作文九:《柔软和坚硬的结合体》2800字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柔软和坚硬的结合体
柔软和坚硬的结合体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以下引文除特殊标注外均出自鲁迅先生的《雪》)的确,在那“滋润美艳”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那“如包藏火焰的大雾”的雪在“无边的狂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在升腾、旋转,最终成为精魂。不得不说,这“滋润美艳”和“如粉”、“如沙”正好契合了鲁迅灵魂中的柔软和坚硬。
一、鲁迅灵魂的“柔软”
看那“滋润美艳”。“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青春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犹如春天一样,如“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是的,春天要来了,还在“隐约”中,但它已预示了生命力的旺盛,更不用说那份青春的美丽和活力。鲁迅将我们带到了江南,那有着他美好记忆和向往的江南,看那山茶、梅花、杂草、蜜蜂和蝴蝶,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江南世界;看那血红、深黄的江南,如此丰富多彩;蜜蜂的忙碌、蝴蝶似乎曾飞过。还有那似像非像的雪罗汉,它似乎也在雪中笑了。我们不难想象,当鲁迅先生在北方(《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适时鲁迅在北平)的小屋内,点着一支烟卷,透过带格的玻璃窗,他穿越了时光和空间的限制,思维回到了童年,那南国的春天。闰土又带他去瓜地里守夜、迅哥儿似乎又重新在雪中支起簸箕捕捉小鸟了。于是,南国的雪成了“滋润美艳”了,那冰雪覆盖下的“三味书屋”、那趣味横生的“百草园”,还有晚上在被子里听着阿长妈妈讲的《山海经》。此时的鲁迅,不再是那“以笔为枪”的战士,而是一个充满了温情、童真、率性和稚气的孩子,他也多想就那么的回到南国的故乡,回到久违的童年,再去塑塑雪罗汉,再看那蜜蜂的嗡嗡、蝴蝶的翩然。但现实终归是现实,童年犹如梦一样只能珍藏起来,更多的是硝烟带着的悲剧来充斥了生活。鲁迅先生也只能借着那烟卷,在飞着雪的夜晚,围着小小的炉火,深深地吸一口,让烟雾化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作一个童年的梦想,让它在空中凝结、逐渐飘散,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的确,南国的雪有太多的“滋润美艳”,有太多的回忆和美好。它让我们在那个不屈的、倔强的、顽强的灵魂背后发现了他柔软的一面。这不是鲁迅先生一个人的美好回忆,更是当时所有国人的美好回忆,在面对列强的“狗和中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下,这个“滋润美艳”只能变得“不幸”,像那雪罗汉一样,在晴天被一点点的消融,甚至是嘴角上的胭脂也浸到了泥土中。
鲁迅先生灵魂里的“柔软”浸润着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时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最渴求的希望。
二、鲁迅灵魂的“坚硬”
看那“如粉”、“如沙”的“朔方的雪”。诚然,南国的“滋润美艳”的雪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灵魂柔软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那不屈和倔强的战斗者的英姿。“但是”一个逆转,让我们从“美好”中回到了现实,残酷的摆在面前的现实,“我”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难道还能让更多的人失去美好的“童年”吗,鲁迅先生做了否定的回答。因为那些美丽的回忆已经在炮火中失去了原有的本色,只能是短暂的,流失着,只有化作“包藏火焰的大雾”,以顽强而不可抑制的力量在“无边的狂野上”和“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才是“朔方雪”的个性。鲁迅先生犹如一粒被风吹离了家园的种子,命运注定他要在漂泊中战斗,于是,在那“晴天之下”,他“蓬勃地奋飞”,因为他是一个战士,一个勇敢的斗士。那“绵密和潮湿的雨死了”,死在“日光灿灿”中,化作“白色的精魂”。不得不说,北方的雪和鲁迅的性格犹如“天生一对”,面对“狂野的无边”、“天宇的凛冽”,以顽强的、毫不畏惧的、绝不屈服的斗志来对峙着。
黄蓓佳在《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称“只能是这样,别无选择”。确实,当面对国仇家恨时,鲁迅先生别无选择,只有挺起胸膛,拿起枪杆,在敌人面前勇敢地说“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个呼声不只是属于高尔基的,也不只属于鲁迅的,而是属于整个中国和世界人民的。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这种欢呼,??特别听得刺耳。??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但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他变了,变得不再留恋过去,也不再希冀以医来救国,他需要让“雨”死去,化作“精魂”来“旋转”、“升腾”。鲁迅是孤独的,在孤独中,他想到了“死”,正是因为“死”,让他获得了重生。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斗士在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心路历程后的毅然决然,他“不屈地飞舞”,正是向着那“滋润美艳”而做出的“脱胎”的决定。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凝聚成了一个“柔软”而“坚硬”的结合体――鲁迅,也象征了千千万万为了曾经的美好而不屈战斗的斗士。
三、柔软与坚硬的结合体
鲁迅先生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同时又是清晰的,爱国是其性格的主线。在《雪》中,我们可以从对比中略看出一二。
首先是“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对比。“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有着“处子般肌肤”的青春和美丽,而“朔方的雪”则“如粉”多了几许细腻、“如沙”多了几分干燥。写“南方的雪”的“滋润美艳”正是为表现“朔方的雪”的“旋转”、“飞舞”而做的铺垫。其次,是“南国的雪”和“暖国的雨”的对比,鲁迅先生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单调吗,与“南国的雪”和“朔方的雪”相比,这个“单调”就成了“朔方的雪”的优越了,这其中不也蕴含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吗,
再说详略之比,作者说“南国的雪”,从“隐约”的到来到“消融”,从杂草到蜜蜂,外加和谐的一家人堆“雪罗汉”,无不投射着和谐之美;而这美却无法长久,于是,“朔方的雪”变得短暂、急促而节奏鲜明。不再有颜色的绚丽、不再有孩子的嬉戏,而是“如粉、如沙”、“屋上、地上、枯草上”、“蓬勃、旋转、升腾”,一字字铿锵有力、一句句斩钉截铁。是的,战斗本就是容不得缠绵的,为何还要像“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的柔软呢,取而代之的是“决不粘连”,哪怕是“火的温热”、“晴天之下”也依旧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去战斗、去倔强、去孤独、去死掉、去化为精魂。《雪》就是在对比中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由柔软走向坚强的,也正是这个“走向”,让鲁迅为我们“呐喊”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呼声。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透过《雪》,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性格的两面,《雪》更多寄托的是鲁迅灵魂的投射。每次读《雪》,带给我们的不是冷艳而是火热,这种火热正是鲁迅先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鲁迅先生战斗精神的体现。
鲁迅是“孤独的伟大的战士”,从“暖国的雨”到“南国的雪”到“朔方的雪”是他人生的体验和经历的投射,更是寄托了鲁迅先生灵魂深处对祖国的炙热的爱。我喜欢《雪》,更喜欢鲁迅先生,因为他是“国人的精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215134)
作文十:《[优秀作文]柔软与坚硬之间》1100字
聆听粉墙黛瓦间的私语,吟唱纳西歌谣中轻柔的小调,在油亮的青石板上触摸雪山的温度,在沁凉的溪水中放逐疲惫的思想,这曾是我对丽江古城的全部想象。
“一米阳光”“柔软时光”,丽江的招牌通过电视剧导演的镜头和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偶然间,在《国家地理》的杂志上,我看到了一幅图片:一位中年的纳西妇女挑着扁担行进在清晨的丽江古道上,竹篓里堆叠着满满的衣服,像是刚从河边洗好的。磨得发亮的竹扁担深深嵌在肩膀里,它弯曲的弧度令人咋舌。妇女留给人们的只有一个背脊微弯的背影,还有因发力而显得肌肉纠结的臂膀。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一股深深的颤栗从脚底直冲头顶。不对,不对!这怎么能是那个柔软明丽,仿佛永远不需要劳作的丽江古城呢?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我只身一人到了丽江。
笼罩在微醺的夕阳里,丽江古城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桥,都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般有着恰到好处的柔和曲线。橘黄色的光晕包裹着客栈的酒旗,包裹着溪边的茸草,包裹着纳西人头上的巾帽,一切都是那样惬意,我轻轻地发出一声慨叹。对嘛!这才是丽江,一个寻求宽慰与安宁的天堂。带着满心的熨帖,我踱进木王府驿站,打算明早再仔细地看看丽江。
清晨,带着雪山清凉与野花幽香的空气,把我从酣眠中唤起,丽江还在沉睡,我轻轻地推开了小窗。雾蒙蒙的丽江泛着灰黑的色调,空无一人的街道有些冷清。隐隐约约,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由远及近。是谁?我不禁疑惑,突然,在石板路的尽头,转出了一位纳西族的妇女,她挑着扁担,低头匆匆地前行着。这竟然和杂志上的图片如出一辙!难道我的结论是错的?我马上从床上弹起,抓起罩衫就出了门。
跟着妇女七转八转,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阵“梆梆梆”“梆梆梆”的敲击声,我的心也随着这声音快速地跳动着。转过了一条小巷,一幅繁忙的景象徒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小溪边坐满了正在洗衣服的当地妇女,她们挥动着手中的木棒,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石上的彩衣,溅起的水花沾湿了她们的额发与手臂。
我立在巷口,呆怔地看着她们的身影,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坚硬。当游人们都还在沉睡的时候,她们就已经披着星辰出来劳作,洗衣服,生灶火。在纳西人的生活中,永远不会有坐在咖啡馆中悠闲地嘬一口咖啡的时候,她们居住在柔软的古城中,拥有着坚硬辛苦的生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在洋溢舒适与惬意的笑颜中,也会有浸满汗水的坚毅的面孔;在舒展关节,肆意在躺椅上晒太阳的身影中,也会有弯曲背脊,肌肉发力的身影。对于我们来说的“柔软”时光,对于他们,竟是承受着生存之重的“坚硬”时光。
丽江古城的柔软与坚硬,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和感触。原来,粉墙黛瓦间不只是浅浅的私语,还有辛苦劳作的喘息;纳西小调不只是轻柔曼妙的,还有坚强与刚毅;青石板上也不只有雪山的冰凉,还有汗水的滚烫。
在这柔软与坚硬之间,我发现了另外一种美,一种不同于宣传画中,而是真正让心灵震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