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武则天的功过评价》1200字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这是从自主性上来说,其他坐过皇帝宝座的小女皇也有,但现在都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来看待,因为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皇帝宝座的,不是别人的傀儡。
一、?过
(1)诛杀重臣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而其中,不乏对国有贡献的人才,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害。可见,武则天的阴险毒辣,她不但残害李氏一族,也不惜对自己的子女痛下杀手。
(2)祸及无辜
武则天当政期间,在朝堂上设置类似于“检举箱”,奖励告密。各地告密的人,不论贵贱,都可亲赴京城,沿途受到驿马和五品官的物质待遇。到了京城,武则天亲自召见。告密属实,封官赐禄;告密失实,也不反坐。告密者越来越多,武则天就拔擢了一批如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等新法官来刑讯治狱。这些人多是告密者,出身无赖,性情残忍,善于罗织罪名,陷害无辜。武则天以这些酷吏作刀斧,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地方将吏几千人。他们使用的酷刑名目繁多,使被捕的人看了刑具,就愿承认任何罪名,以求免刑。一时期,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恐怖。在被关杀的大批人中,有许多是无辜受害者。
(3)为满足一己之私,劳民伤财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武则天称帝后,为了神化自己的威权,大肆崇佛,大造佛寺佛像,度人做和尚尼姑。为了广建庙宇,不惜役使上万的人民在南方采伐巨木,构筑所谓的“明堂”、“天堂”。据记载,“明堂”高294尺,
“天堂”盖得更高。结果,花费亿万计,“府藏为之耗竭”。她还动用巨大的人
力、物力建“天枢”,塑大佛,铸九鼎,仅九鼎用铜就达25万公斤。
二、功:
(1)提拨人才,重视人才
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破格用人,选拔人才来为自己的政权服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长处。如当时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就是由地方官吏提升上来的。据史载,当时朝廷上下,可谓人才济济。武后当发觉自己埋没了人才,常常感到惋惜。骆宾王写《讨武氏檄》,把她骂得“狗血喷头”,她却赞赏他的文才,说不用此人是宰相的过错。
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为后来科举制流传百世奠定基础。
(2)推行改革,打破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引用庶族地主参加政权。
唐朝前期,当权集团主要是关陇士族。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听政,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后来唐的宗室李贞等也在河南、山东等地起兵。都先后被武则天镇压下去。武则天更加紧残酷地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杀掉唐宗室贵族数百人,杀大臣数百家。在这些被杀的人中,许多人是关陇士族,或属于关陇士族势力。从此,关陇士族更加衰落。
(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奖励地方官吏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境内田畴垦辟、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要受惩罚。在这期间,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
综上所述,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虽有种种劣迹,但却不乏政绩,在我国历史上,仍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她为后人也留下了一下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在当时大家称这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因此,我认为,武则天应是功大于过。
作文二:《评价武则天的诗句》17200字
评价武则?天的?诗句??
篇一?:?
有关??于武则天?的诗?词?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
存世?诗作? ?《曳鼎?歌》?[?全唐诗?: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
存世诗?作? 《曳??鼎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3?]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
《唐?享昊?天乐???第二》?[?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二》?[?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5]?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 ?
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
《唐享?昊天?乐??第四?》?[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四?》?[全唐?诗》?[?全?唐诗:?
卷?5_7?]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
?《唐享昊?天乐???第六》?[?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六》?[?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9]?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
《唐享?昊天?乐??第八?》?[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八?》?[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1]?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
《?唐享昊天?乐??第十?》?[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十?》?[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3]?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
顾惭菲?奠,?久驰?云輧?。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
《唐享?昊天?乐??第十?二》?[?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十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5]?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唐?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7]??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全唐?诗:?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9]?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
《唐明?堂乐?章??配飨?》?[全唐?诗:??唐明堂乐?章??配飨?》?[全唐?诗》?[?全?唐诗:?
卷?5_2?1]?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
《唐明?堂乐?章??角音?》?[?全唐诗:?唐明?堂乐?章??角音?》?[全唐?诗》?[?全?唐诗:?
卷?5_2?3]? ?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冀?延神?鉴俯?兰尊?,?式表虔?襟陈?桂俎?。? ?
《唐明?堂乐?章??商音?》?[全唐?诗:?唐明?堂乐?章??商音?》?[全唐?诗》?[?全?唐诗:?
卷?5_2?5]? ?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全唐?诗:?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全唐?诗》?[?全唐诗?:?
卷?5_4?1]?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
《游九?龙潭?》?[全唐??诗:游九?龙潭?》?[全唐?诗》?[?全唐诗?:?
卷?5_4?3]?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
《从驾?幸少?林寺?》?[全唐?诗:?从驾?幸少?林寺?》?[全唐?诗》?[?全唐诗?:?
卷?5_4?5]? ?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 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
《腊?日宣?诏幸?上苑?》?[全唐??诗:腊日?宣诏?幸上?苑》?[?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47?]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2]?58?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不仅?明写?诗人?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同时?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当?然也??含有借此?比喻??自己红颜?薄命?之意?。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把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憔?悴之?态,?写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把身?处人??
生逆境中?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与期?盼合?盘托?出。??后人曾评?价此?诗说?:?
“匠?心独?运石?榴裙?,声?声写?泪思?纷纷?。情?到肝?肠寸?断时?,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二类?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颂诗??,约作于?其御?极称?帝?前后。?例如?在其?称帝?之前?,垂??拱四年(?68?8?)所作?的《?唐大?享拜?洛乐??章》,以??及之后所?作的?《唐?享昊?天乐?》以?及《?唐明?堂乐?章》?等。?武则??天的颂诗?在继?承《?诗经?》“?风、?雅、?颂”?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同?时注?入了?个人?独有?的强?烈意?志与?伟大??抱负。因?此,??虽然是政?治抒?情诗?,表?达着?政治?宣言?,但?很少?空洞?的口??号,而善?于用?典与?比兴?,引?用历?史,?叙述?政绩?,描??写现实,?不仅?富于??概括力,?而且?形象?生动?,充?满浩?然之?气,?颇有?扣人?心弦?、震?撼灵?魂的??征服力和?冲击?力。??特别是《?唐享?昊天?乐章?》中?许多?诗句?,十?分耐?人寻??味。“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2?]3?0?——这?样的??诗句,充?满着?动感?和力?度,?既有?充满?神?秘色彩?的想??象力,又?有正?大光?明的?说教?力。?同时?,武?则天?诗在?意像??上,都取?像大?气、?宏伟?,动?辄以?日月?星汉?、山?河雷??电、云海?霓虹?等为??书写对象?,表?达她?驾驭?天下?的非?凡气?概和?唯我?独尊?的理?性思?维。?“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巍巍?睿业??广,赫赫?圣隆?基”?“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2?]3?0????这样的?诗句?,想?象力?奇特?,意?境高??远,神驰?于天?地之?间,?出入?于神?人之?界,?游仞?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透?出诗人对?人与?自然?的解?悟,?对人?间正?道的?思考?。武?则天?的?40?首“颂??诗”,?并不是?纯粹?的客?套之?作,?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女政?治家?特有?的情??怀。在艰??深华丽的?词句?中,?包裹?着她?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在权?力意??
志、主宰?天下?的表?达中?,展?露着?她令?百官?臣服?的诗?教力?量;?在以?诗乐??营造舆论?、控?制人?心的?话语?权力?中,??渗透着女?皇的?政治?宣言?,强?化着??女皇的统?治意?识。?同时?,这?也成?了武?则天?治国?理政?方略?的表?达和?记录?。以??历史的、?扬弃?的辩?证思?维和?眼光?,来?读这?些“?颂诗?”,?我们?就可??以理解唐?中宗?对武?则天?“雷?霆其?武,?日月??其文,英?才远?略,?鸿业?大勋?”的?评价?,并?不虚?妄。? ?
第三?类是?武则?天进?入晚?年的?时候?,其?诗歌?以山?水诗??为主。武?则天??借喻山水?,咏?叹风?物,?抒发?生命?的体?验与?个人?的怀?抱。?代表?作品?如《??石淙》:?唐大?享拜?洛乐??章》,以?及之?后所?作的?《唐?享昊?天乐?》以?及《??唐明堂乐?章》?等。?武则?天的?颂诗?在继?承《?诗经?》“?风、?雅、??颂”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同?时注?入了?个人??独有的强?烈意?志与?伟大?抱负??。因此,?虽然?是政?治抒?情诗?,表?达着?政治??宣言,但?很少?空洞?的口?号,?而善?于用?典与?比兴?,引?用历?史,?叙述??政绩,描?写现?实,?不仅?富于?概括?力,?而且?形象?生动?,充?满浩?然之?气,?颇有??扣人心弦?、震?撼灵?魂的?征服?力和??冲击力。?特别?是《?唐享?昊天?乐章?》中??许多诗句?,十?分耐?人寻?味。?“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2?]3?0?—?—这样的?诗句?,充?满着?动?感和力?度,?既有?充满?神秘??色彩的想?象力?,又?有正?大光?明的?说教?力。?同?时,武??则天诗在?意像?上,?都取?像大?气、?宏伟?,动?辄以?日月?星汉?、山?河?雷电、?云海?霓虹?等为?书写?对象?,表?达她?驾驭?天下?的非?凡气?概和?唯我?独?尊的理?性思?维。?“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巍巍?睿业?广,?赫赫?圣隆?基”?“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2?]3?0????这样的?诗句?,?想象力?奇特?,意?境高?远,?神驰?于天?地之?间,?出入?于神?人之?界,??游仞于?
历史与?现实?之中?,透?出诗?人对?人与?自然?的解?悟,??对人间正?道的?思考?。?武则天?的?40?首“颂?诗”?,?并不是?纯粹?的客?套之?作,?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女政治家?特有?的情?怀。?在艰?深华?丽的?词句?中,?包裹??着她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在权?力意?志、?主宰?天下??的表达中?,展?露着?她令?百官?臣服?的诗??教力量;?在以??诗乐营造?舆论?、控?制人?心的?话语?权力?中,?渗透?着女??皇的?政治宣言?,强?化着?女皇?的统?治意?识。?同时?,这??也成了武?则天?治国?理政??方略的表?达和?记录?。以?历史??的、扬弃?的辩?证思?维和?眼光?,来?读这?些“??颂诗”,??我们就可?以理?解唐?中宗?对武?则天?“雷??霆其武,?日月??其文,英??才远略,?鸿业?大勋?”的?评价?,并?不虚??妄。?
第三?类是?武则?天进?入晚?年的?时候?,其?诗歌?以山??水诗为主?。武??则天?借喻山水?,咏?叹风?物,?抒发?生命??的体验与?个人??的怀抱。?代表?作品?如《??石淙》》?为例??,这首诗?展示?了一?个具?有自?我主?体意?识的?女性?在困??顿状?态中逐渐?觉醒?的特?殊心?理活?动:? ?
尽管她?一样?的为?离别?而“?憔悴?支离?”,?甚至?“看?朱成?碧”?,但?却?不再是?独自?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一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悲而?不伤?,嗔?而不?怒,?想要?唤回?相思?之人?的心?思昭?然若??揭,一个?执着?决然?的女?子形?象分?明而?立。?如果?说此?时武?则天?诗中?的自??我主体意?识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在?颂诗?中,?则表?现成?为一??种具体的?语言?和实?际的?行动?。在?《唐?享昊?天乐?》第?二章?中,?一句?“听??虽远,诚?必通?”,?取“?天高?听卑?”之?意,?巧妙?地将?帝王?的自?信与?执着??蕴含于女?皇特?有的?虔诚?中,?很好?的展?现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在??提倡“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武则?天能?够在?诗中??传达出一?种“?女儿?当自?立,?女人?当自?强”?的主?体意?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一?种现?代女?性也?未必?普遍?具备?的心?理素?质。?曾经?有人?说过??
这样一句?话:?唐享?昊天?乐》?第二?章中?,一?句“??听虽?远,诚必?通”?,取?“天?高听?卑”?之意?,巧?妙地?将帝??王的自信?与执?着蕴?含于?女皇?特有?的虔??诚中,很?好的??展现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在提?倡“?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武?则天?能够?在诗??中传达出?一种?“女?儿当??自立,女?人当?自强?”的?主体??意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一种?现代??女性也未??必普遍具?备的?心理?素质?。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的狂妄??和异想天?开都?归结?于其?过于?膨胀?的自?我主??体意识。?这也?是儒?家用?来诽??谤武则天?及反?对其?参政??的最大理?由。?但是?客观?地说?,武?则天?不是?天生??的政?治野心家?,她?只是?在辅?助高?宗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洞??悉了男人?的平??庸与懦弱?,又?刚好?具备?了天?生的?抱负??与后天具?备的?处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才萌?生了?代之??而取天下?的欲?望。?世人?不该?因为?一个?女人?使用?了一??些不甚正?当的?手段?参与?政治?权力?的角?逐而?将其?一生??的政绩否?定。?感业??寺中的小?尼姑?固然?善良?本分?符合??儒家的标?准,?但却?撼动?不了?长安?城外??的一草一?木;??武则天虽?然被?视为?牝鸡?司晨?的典?型,?但却?给大?唐的??下层?庶民带来?了福?祉。? ?
其次?,我?们说?武则?天在??其颂诗中?体现?出了?对于?女性?权力?的真?正实??践。在大??型乐章《?拜洛?乐章?》中?,“?女主?”对??权力流露?出一??种强烈欲??望,“皇?帝”?的的?形象?虽然?不十?分清?晰,??但呈现一?种呼?之欲?出的?态势?。尽?管“?她”?已经?具备??了从政的?能力?,并?且兢?兢业?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但却囿于?时代?的观?念局?限不?能也?不敢??贸然的以?明朗?的姿?态君?临天?下。??因此,不?得不?对政??治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天?授宝?图”??这种自欺?欺人?的把?式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后?人在??评价这一?事件?时,??多认为这?是一?出闹?剧,?是武?则天??攫取权力?而耍?弄的?手段?,却?忽略?了这??
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参与?政治?时所?遭遇?的巨?大阻??力。在《?唐明??堂乐章》?中,?女皇?帝的?形象?清晰?明了?:拜??洛乐章》?中,?“女?主”?对权??力流露出?一种?强烈?欲望?,“??皇帝”的?的形?象虽?然不?十分?清晰?,但?呈现??一种呼之?欲出??的态势。?尽管?“她?”已?经具?备了?从政?的能?力,?并且?兢兢??业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但?却囿?于时?代的?观念??局限不能?也不?敢贸?然的?以明??朗的姿态?君临?天下?。因?此,??不得不对?政治?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天授??宝图”这?种自?欺欺?人的?把式?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后人??在评价这?一事?件时?,多?认为?这是?一出??闹剧,是?武则?天攫??取权力而?耍弄??的手段,?却忽?略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参?与政?治时?所遭?遇的??巨大阻力?。在?《唐?明堂?乐章??》中,女?皇帝?的形?象清?晰明?了》?中借?助四??言诗的句?式特??点形成一?种气?魄豪?迈的?帝王?气概?,“?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瑞图?方水?,周?历长?隆。?”展?示了?一个?由女?人开?创的??新王朝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是对?那些?顽固?不化?叫嚣?“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绝,?社稷??倾沦”,?“臣?恐海?内失?望,??荆棘生于?阅庭?,宗?庙不?血食?,期?有日?矣”??的有力回?击。??武则天追?求参?与政?治的?意识?,如?果以?现代?社会?的视?角审??视,无疑?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但?在武?则天?所处?的时?代,??篇三:?
论武?则天?诗歌?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论?武则天诗?歌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朱焕?玺? (?471?00?0?,河南?洛阳?市老?城区?宣传?部)? ?女?皇武则天??能诗善文?,有?《垂?拱集?》?100?卷和?《金?轮集?》?6卷,?可惜?俱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说?她存??诗46?篇。许?多论?及女?皇诗?歌的?文章?,也?都以?此?为据,??引为定数?。新?出版?的《?唐代?文化?》一?书说?是?5?0首(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其实?,不?止这??些。现存?女皇?诗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录?于《?全唐??诗》和?
《全唐?诗外?编》?中,?一部?分散?见于?民间?(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师)?碑?刻和摩?崖石?刻上?,个?别的?则存?于地?方志?书中?。? ?
女皇的?现存?59?首诗?歌,?多为?五言?古诗?,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诗?,可?谓体?裁多?样。?以内?容而?言,?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大约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二。?其余?诗篇?有写?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奖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胜?的,?有咏?物述?怀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
试举?几例?:垂?拱集?》?100?卷和?《金?轮集?》?6卷,?可惜?俱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说?她存?诗?46?篇。许?多论?及女?皇诗?歌的?文章?,也?都以?此?为据,?引为?定数?。新?出版?的《?唐代?文化?》一?书说??是5?0首(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其实?,不?止这?些。?现存?女皇?诗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录?于《?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一部分散?见于?民间?(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师)?碑?刻和摩?崖石?刻上?,个?别的?则存?于地?方志?书中?。? ?
女皇的??现存59?首诗?歌,?多为?五言?古诗?,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诗?,可?谓体?裁多?样。?以内?容而?言,?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大约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二。?其余?诗篇?有写?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奖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胜?的,?有咏?物述?怀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
试举?几例?》:?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58?页)? ?从诗的?内容?推断?,大?概作?于长?安感?业寺?。这?首七?言绝?句是?武?则天的?早期?作品??,表面上?看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其?实是?蕴含??着作者超?人智??慧的政治?诗。? ?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58?页)? ?从诗的?内容?推断?,大?概作?于长?安感?业寺?。这??首七言绝?句是?武则?天的?早期?作品?,表?面上?看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其?实是?蕴含?着作?者超?人智?慧的??政治诗。? ?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 ?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全?唐诗?》载?录此??诗时并有?诗序?: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全?唐诗?》?载录此?诗时?并有?诗序?》:? ?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所?谓铭?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写或?铸成?的文?字。?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铸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宫。?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多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令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左尚??令曹元廨?画。?令南?北卫?士?10?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玄武?门入?。武?则天?自制?了这?首豫??州永昌鼎?歌。? ?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女皇?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此?时,她正?式君?临天??下已七个?年头?,四?海富?庶,?国家?强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枢?,中?岳封?禅,?相继?成功?,女?皇志??满意得,?权力?鼎盛?,于?是铸?九鼎?再显?君威?。? ?
由此可?知,?如何?写鼎?文,?非同?一般?。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她以那?如椽?大笔?突兀?从河?图写?起,?一连?四句?,历?数三?皇五?帝。?这样?开?
头,气?势不?凡,?立马?使人?想起? ?河出国?,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一?古训?,寓?意深?长。?接着?写?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颂?扬武?周政?权是?光明?灿?烂?的和谐社?会。?自从?68?4?年改元?光宅?以来?,经?12??年经营,?认为?光宅?天下??的目标达?到了?。最?后以?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结束全?诗,?归功?于天??,指明君?权神?授,?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业。?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发了?胜利?者?的豪情?。这?里,?武则??天以三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其?意更?耐人?寻味?。?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构。? ?
以上?三首?,可?以说?是女?皇诗??作的精品?。? ?
女?皇的诗歌?,还?有一?大部?分属?于郊?庙歌?词。?在唐?朝,?祭神?告庙?是?朝廷的?重要?典礼?活动?内容?,仪?式隆?重,?往往?需要?音乐?的配?合。?《全?唐?诗》从?第十?卷到?第十?六卷?共辑?录七?卷唐?朝郊?庙歌?词。?这类?歌词?的作?者?多数是?地位?很高?的朝?臣,?如魏?徵、?褚亮?、张?说等?。这?类歌??词往往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空洞?乏味?。到?武则??天朝,她?不停?留于?现有?的歌??词,不轻?易假?手于?大臣?,而?是自?己亲?撰歌?词。?如《?享昊?天乐?章》?、《??享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和?《享?武家?清庙?乐章?》等?。虽?然大??部分仍不?免于?歌功?颂德?之类?,但?有的?篇章?写得??亦有特色?,不?可一?概抹??杀。这些?歌词?就像?女皇?奉献?给大?家的?一桌?酒席?,看?似平?常,?却不?乏美??味佳肴,?经得??起细细品?尝。? ?
如《?享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所?谓铭?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写或??铸成?的文字。?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铸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宫。?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多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令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
、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左尚?令曹?元廨?画。?令南??北卫士?10?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玄武?门入?。武?则天?自制?了?这?首豫州永?昌鼎?歌。? ?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女皇??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此??时,她正?式君??临天下已?七个?年头?,四?海富?庶,?国家?强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枢?,中?岳封?禅,?相继?成功?,女??皇志满意?得,?权力?鼎盛?,于?是铸?九鼎?再显?君威?。? ?
由此可?知,?如何?写鼎?文,?非同?一般?。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她以那?如椽?大笔?突兀?从河?图写?起,?一连?四句?,历?数三?皇五?帝。?这样?开?头,气??势不凡,?立马?使人?想起? ?河出国?,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一?古训?,寓?意深?长。?接着?写?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颂?扬武?周政?权是?光明?灿?烂的和?谐社?会。?自从?68?4?年改元?光宅?以来?,经?12??年经营,?认为?光宅?天下??的目标达?到了?。最?后以?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结束全?诗,?归功?于天?,?指明君?权神?授,?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业。?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发了?胜利?者?的豪情?。这?里,?武则?天以?三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其?意更?耐人?寻味?。?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构。? ?
以上?三首?,可?以说?是女?皇诗?作的??精品。? ?
女皇的?诗歌?,还?有一?大部?分属?于郊??庙歌词。?在唐?朝,?祭神?告庙?是?朝廷的?重要?典礼?活动?内容?,仪?式隆?重,?往往?需要?音乐?的配?合。?《全?唐?诗》从?第十?卷到?第十?六卷?共辑?录七?卷唐?朝郊?庙歌??词。这类?歌词?的作?者?多数是?地位?很高?的朝?臣,?如魏?徵、?褚亮?、张?说等?。这?类歌?词往?往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空洞?乏味?。到?武则?天朝?,她?不停?留于??现有的歌??词,不轻?易假?手于?大臣?,而?是自?己亲?撰歌??词。如《?享昊?天乐?章》?、《??
享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和?《享?武家??清庙乐章?》等?。虽?然大??部分仍不?免于?歌功?颂德??之类,但?有的?篇章?写得?亦有?特色?,不?可一?概抹??杀。这些?歌词?就像?女皇?奉献?给大?家的?一桌?酒席??,看似平?常,?却不?乏美??味佳肴,?经得?起细?细品??尝。 ?
如《?享明?堂乐?章??皇帝?行》?》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意?思?是:则?天皇?后》?,第?58?页)?意思?是》?14?首,?是武?则天?践祚?前的?舆论?准?备。她?煞有?介事?的拜?洛活??动,就是?登基?称帝?的预?演。?此章?《致?和》?诗?说:致?和》?诗说?》诗?则表?现武?则天?的谦?恭和?进取?精神?:?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享武?家清?庙乐?章》?10?首,?是武?则天?称帝?后为?武家?立七?庙典?礼的?歌词?,?
一是?追念?祖德?,?
二是?炫耀?其功?绩,?为自?己歌?功颂?德。?诗中?说:?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享武?家清?庙乐?章》?10?首,?是武?则天??称帝?后为武?家立七?庙典?礼的?歌词?,?
一是?追念??祖德,?
二是?炫耀?其功?绩,?为自?己歌?功颂?德。?诗中?说》?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为以?周代?唐大?唱赞?歌,?政治?色彩?鲜明?。? ?
女皇还?有几?首游?宴山?水的?诗,?亦相?当有?特色?。如?《早?春夜?宴》?:?则天皇?后》?,第?58?页)??为以周代?唐大?唱赞?歌,?政治??色彩鲜明?。? ?
女皇还?有几?首游?宴山?水的?诗,?亦相?当有?特色??。如《早?春夜?宴》?》?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游九?龙潭?》:?则天?皇后?》,?第?58?页)《?游九?龙潭?》》?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两首?诗对?仗工?整,?清?
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拗体七?律《?游石?淙?诗》也?很有?名:?则天?皇后?》,?第?58?页)两?首诗?对仗?工整?,清?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拗体?七律?《游?石淙?诗》?也很??有名》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此?诗把?武周?政权?描绘?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赐筵?于朝?臣和?皇亲?国威?,共?同欣?赏山??水美景,?以?协调君?臣关?系。? ?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女皇?的《?游仙?篇》?(《?全唐?诗补?逸》?卷一?,载?《全?唐诗??外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3?页)??是一首古?诗,??此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其?寻仙??求道、长?生久?视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 方期??久视御隆?周? ,念?念不?忘其?皇权?,期?望长?生不?死,??永远统治?大周?国,?使?其繁荣?昌盛?。? ?
女皇诗?歌的?艺术?特点?是讲?求骈?偶对?仗,?注重?声律?,语?言优?美而?不?华,所?有诗?作均?一韵?到底?,各?体几?乎兼??俱。 ?
综观?女皇?诗歌?,总?的来?讲,?是很?有气?势的??。这与她?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她自?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她经历?从贞?观到?永徽?一直?到她?自己?当皇??帝这一较??长的历史?繁荣?时期?,而?她由?才人?,历?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这?样一?步步?神奇?般地??攀登到权?力顶?峰,?自始?至终??信心十足?,壮?志凌?云,??以洛阳为?神都?,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展雄才?而创?伟业?。这?些,?很自?然地?在其?诗作?中得??到反映,?如《??曳鼎歌》?、《?皇帝?行》?和《?腊日?宣诏??幸上苑》?,都?是气?魄豪?迈的?,与??汉高祖那?仅有?三句??的《大风?歌》?相比?,毫?不逊?色。?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南唐?后主?的? 几曾?识干?戈? ,更?不能??与之相比?,他?们的?是亡?国?
之音,?女皇?的则?是强?盛之?音。?武则?天的?诗歌?,实?质上?是? 素多?智计? ?的?才女从尼?姑到?皇帝??不懈攀登?的真?实记?录,?是对?皇权?和神?权的?赞歌?,是??武周盛世?的强?盛之?音。? ?
女皇?诗歌?的消?极方??面也是非?常明?显的?。她?毕竟?是地?主阶?级政?治家?,她?的诗?歌同?她的?其它?文章?一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她?所活?动的?圈子?基本?上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根本?不接?触劳?动人??民,她的??诗歌中没?有劳?动者?的声?音和?身影?。她?没有?前代?君王? ?马上得?天?下 ?的创业?经历?,她?认为?是靠?才智?和神?佑取?得皇?位的?,她?的诗?歌变?成了??对神?明的赞美?和自?我崇?拜。?诗中?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唯心?的英?雄史??观,都是?女皇?诗歌?中的?糟粕?。有??的诗歌,?尤其?是她?的郊?庙歌?词,?艺术??上缺乏可?取之?处,?不少?诗句?流于?标语?口号?式的?直白?,这?些都??不足为训?。? ?
至于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两?点:?则天?皇后?》,?第?58?页?)此诗把?武周?政权?描绘?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赐筵?于朝??臣和皇亲?国威?,共?同欣?赏山?水美??景,以协?调君?臣关?系。? ?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女皇?的《??游仙篇》?(《?全唐?诗补?逸》?卷一?,载?《全?唐诗??外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3??页)?是一首古?诗,??此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其寻仙?求道?、长?生久?视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 方期??久视御隆?周? ,念?念不?忘其?皇权?,期??望长生不?死,?永远?统治?大周?国,?使?其繁荣?昌盛??。 ?
女皇诗?歌的?艺术?特点?是讲?求骈?偶对?仗,?注重?声律?,语?言优?美而?不?华,所?有诗?作均?一韵?到底?,各?体几?乎兼?俱。? ?
综观?女皇?诗歌?,总?的来?讲,?是很?有气?势的?。这?与她?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她自?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她?经历?从贞?观到?永徽?一直?到她?自己?当皇??帝这一较?长的?历史?繁荣?时期?,而?她由?才人?,历?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这?样一?步步?神奇?般地?攀登?到权?力顶?峰,?自始?至终??信心十足?,壮?志凌?云,?以洛?阳为?神都?,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展?雄才?而创?伟业?。这?些,?很自?然地?在其?诗作?中得?到反?映,?如《??曳鼎歌》?、《?皇帝?行》?和《?腊日?宣诏?幸上?苑》?,都?是气?魄豪?迈的?,与??汉高祖那?仅有?三句?的《?大风?歌》?相比?,毫?不逊?色。?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南唐?后主?的? 几曾?识干?戈? ,更?不能?与之?相比?,他?们的?是亡?国?之音,?女皇?的则?是强?盛之?音。??武则天的?诗歌?,实?质上?是? 素多?智计? ?的?才女?从尼姑到?皇帝?不懈?攀登?的真?实记?录,?是对?皇权?和神??权的赞歌?,是??武周盛世?的强?盛之?音。? ?
女皇?诗歌??的消极方?面也?是非?常明?显的?。她?毕竟?是地?主阶?级政??治家,她?的诗?歌同?她的?其它?文章?一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她?所活?动的?圈子?基本?上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根本?不接?触劳?动人??民,她的??诗歌中没?有劳?动者?的声?音和?身影?。她?没有?前代?君王?? 马上得?天?下 ?的创业?经历?,她?认为?是靠?才智?和神?佑取?得皇?位的?,她?的诗?歌变?成了??对神明的?赞美?和自?我崇?拜。?诗中?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唯心?的英?雄史??观,都是?女皇?诗歌?中的?糟粕?。有?的诗?歌,?尤其?是她?的郊?庙歌?词,?艺术??上缺乏可?取之?处,?不少?诗句?流于?标语?口号?式的?直白?,这?些都?不足?为训?。? ?
至于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两?点》?是她?唯一?的一?首?七律,?但意?义重?大,?她在?诗序??中要求侍?从群?臣? 各题?四韵?,咸?赋七?言? ,于??是引出?16?首?七律,影?响深?远。?武则?天对?新诗??的热心超?过她?前代?任?
何君王?。唐?太宗?写诗?10?0?多首(?《唐?太宗??全集》核?注本? ?诗 ?。吴云?、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04?页)?,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诗》?收唐?高宗?6?首诗(?《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21?-2?2?页),?全属?五言?杂诗?。武?则天?对律?诗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别?人不?可比??拟的。? ?
其?二,奖励?优诗?,鼓?励臣?下赛?诗。?女皇?每逢?朝会?,往?往必?有诗?。?赛诗办?法更?是花?样翻?新,?或者?人主?命题?,众?臣赋?诗,?或者?女皇?赋诗?,?臣下奉?如;?或者?类似?今日?抽签?办法?,谁?抽得?某字?,便?以此??字为韵应?制?作诗。? ?
赋诗?夺袍? ?的故事?,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唐诗?纪事?》记??载:?唐太宗全?集》?核注?本? 诗? 。吴?云、?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04?页),?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诗?》收??唐高宗?6首诗??(《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21-?22?页)?,全?属五?言杂?诗。?武则?天?对律诗?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别人?不可?比拟?的。??
其二?,奖?励优?诗,?鼓励?臣下?赛诗?。女?皇每?逢朝??会,往往?必有??诗。?赛诗办法?更是?花样?翻新?,或??者人主命?题,?众臣?赋诗?,或?者女?皇赋?诗,??臣下奉如?;或?者类?似今?日抽?签办?法,?谁抽?得某?字,?便以??此字为韵?应制??作诗。? ?
赋诗夺?袍? 的故??事,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唐?诗纪?事》?记载?》卷?十一?《宋?之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武则?天不??惜把刚送?出的??奖品夺过?来再?授予?最佳?者,?无非?是欲?以此?鼓励?臣下?多写??好诗。? ?
只此两?条,?足以?肯定?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苑中??独领风骚?的牡?丹,?那末?,女?皇则?是最?早辛?勤培?育牡?丹的?园丁?。?
她的时?代,?还称?不上?是唐?诗繁?盛的?时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诗?
已经蓄?势待?发,?预示?着它?的繁?盛时?代终?将到?来。? ?
?
作文三:《武则天的功过评价》1400字
武则天的功过评价
武则天,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在位15年。实际掌皇权达21年。取名曌(“曌”是她自己造的字,意思是日月当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唐朝第六代皇帝,她的功过是非,史学家们历来众说纷纭。
这样一位远见卓识、精明強干、雄心无比、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女皇帝,临终之前,嘱咐人在陵前树立一块“无字碑”。可能她预料到了后人对自已的评价褒贬不一,所以功罪任人评说。
一、 过的一面
(1)诛杀重臣。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而其中,不乏对国有贡献的人才,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害。可见,武则天的阴险毒辣,她不但残害李氏一族,也不惜对自己的子女痛下杀手。
(2)狐媚惑主。
武则天14岁入宫时己出落得一表人才,身体丰满,容貌端丽,但在太宗面前,她并不受宠,只封为“才人”。只是到了高宗身边之后,她的才干与姿容才才发挥了作用。她以传情的眉目,婀娜的体态,征服了李治,使他神魂颠倒,一往情深。她成了“昭仪”,不久又升为“宸妃”,后来她精心策划废了王皇后,自已又当上了皇后。不到一年,她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3)滥行告密,祸及无辜。
武则天当政期间,在朝堂上设置类似于“检举箱”,奖励告密。各地告密的人,不论贵贱,都可亲赴京城,沿途受到驿马和五品官的物质待遇。还拔擢了一批如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等新法官来刑讯治狱。武则天以这些酷吏作刀斧,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地方将吏几千人。他们使用的酷刑名目繁多,使被捕的人看了刑具,就愿承认任何罪名,以求免刑。一时期,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恐怖。在被关杀的大批人中,有许多是无辜受害者。
(4)为满足一己之私,劳民伤财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武则天称帝后,为了神化自己的威权,大肆崇佛,大造佛寺佛像,度人做和尚尼姑。为了广建庙宇,不惜役使上万的人民在南方采伐巨木,构筑所谓的“明堂”、“天堂”花费亿万计,她还动用巨大的人 力、物力建“天枢”,塑大佛, 劳民伤财。
二、功的一面:
(1)提拨人才,重视人才
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破格用人,选拔人才来为自己的政权服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长处。如当时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就是由地方官吏提升上来的。据史载,当时朝廷上下,可谓人才济济。武后当发觉自己埋没了人才,常常感到惋惜。骆宾王写《讨武氏檄》,把她骂得“狗血喷头”,她却赞赏他的文才,说不用此人是宰相的过错。
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为后来科举制流传百世奠定基础。
(2)推行改革,打破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引用庶族地主参加政权。
唐朝前期,当权集团主要是关陇士族。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听政,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后来唐的宗室李贞等也在河南、山东等地起兵。都先后被
武则天镇压下去。武则天更加紧残酷地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杀掉唐宗室贵族数百人,杀大臣数百家。在这些被杀的人中,许多人是关陇士族,或属于关陇士族势力。从此,关陇士族更加衰落。
(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奖励地方官吏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境内田畴垦辟、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要受惩罚。在这期间,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
综上所述,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虽有种种劣迹,但却不乏政绩,在我国历史上,仍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她为后人也留下了一下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在当时大家称这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因此,我认为,武则天应是功大于过。
作文四:《武则天的评价》20400字
武则天的评价
篇一:武则天的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所主编之《》,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 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县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
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他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客居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篇二: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服陛下的这匹烈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铁檛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乃爱马之人,对她的驯马方法甚不认同,只觉武才人很是霸道。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废,晋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际,武则天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由于无子而已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则天生一女婴,唐高宗视她如
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婴,武则天闻讯,有意回避。等王皇后离去以后,武则天便扼杀了这一女婴。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凶手。侍奉宫女都一致诉说王皇后刚刚离开此地,武则天便也假装痛哭流涕,乘机历数皇后的种种不端。唐高宗听后深信不疑,认定女婴为王皇后所害,顿生废立之心。但他深知废立皇后,决非易事,如果得不到外廷大臣,特别是国舅、太尉长孙无忌的认可,将很难实现。于是,他便和武则天一起来到长孙无忌府第,藉饮宴刺探他的立场。在饮宴期间,高宗先是把无忌的三个儿子拜为朝散大夫,又赐给了大量金银锦帛,接着再吐露打算废立皇后的心意。但长孙无忌只是岔开话题,回避正式的表态。唐高宗和武则天没有达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宫。不久,武则天又指示她的母亲杨氏到无忌处说项,但却遭到无忌的严词拒绝。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找来巫师,企图用“厌胜”之术,将武则天诅咒而死。事泄之后,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将柳氏赶出宫中,而且还想把武则天由昭仪升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废皇后而立武则天的消息后,勾结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连投递了请求立武则天为后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
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十一月初,武则天又派人将正被囚禁的废后王氏和萧淑妃各打一百棍杖,并割去手、足,投入酒瓮之中,还气愤不过地说:“让这两个泼妇的骨头醉死酒中。”王、萧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几天几夜,才气绝而死。临死以前,萧淑妃大声骂道:“阿武妖精,竟惨毒至此~愿来世转生为猫,阿武为鼠,我要活活将她喉咙咬断。”据说武则天后来在宫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执掌朝政以后,就常住东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派武则天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遂命武则天代理朝政。但武则天生性霸道,故每当决事,高宗每每受制于武则天,高宗非常不满,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则天即已接
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从命,所以,朝廷内外都称为“二圣”。
干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监国。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议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
(丧服)三 年 (过去是一年)。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 (委任状)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高宗诏皆施行之。武则天能够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所编《兆人本业》农书,颁行天下,影响很大。
上元二年 (675年)三月,武后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
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时高宗风眩更甚,拟使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说:“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罢摄政之意。太子弘深为高宗钟爱,高宗欲禅位于太子。武后想总揽大权,不满于太子弘,刚好太子弘见肃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宫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请出降,高宗许之。武后怒,不久太子死于合壁宫,时人以为武后所毒杀。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韦后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力谏不听,武则天遂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治所在今湖北房县)。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同年九月,徐敬业、徐敬猷兄弟联合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则天,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国家都要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同时,武则天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于是在朝廷内外便形成了十分恐布的政治气氛,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
垂拱四年(688年)七月,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及琅邪王李冲父子相继在博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东北)和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征讨。七天以后,李贞父子兵败被杀。
这年命令僧怀义率令万多人,毁乾元殿,建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有条九龙作捧着的姿态。上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称为“万象神宫”。明堂既成,又命僧怀义铸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纳数十人,于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这个大
像。所花费用以万亿计,政府财政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宝图”。之后武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武后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诸王不自安,欲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冲,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应。武后分遣丘神绩、魏崇裕击之。琅邪王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贞兵败自杀。武后想尽尽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黄国公撰、东莞郡公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
武后当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共录取进士205人,高宗武后统治期间共录取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载初元年(690年)武后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是“殿试”之始。是年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后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武后虽以官位收卖人心,然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明察善断,故当的时人亦乐于为武后效力。为奖励告密,武后对告密者破例授官,以卖饼
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无赖,因诬告舒王元名与恒州刺史裴贞谋反,被任命为游击将军、侍御史。王弘义,以无德行见称,告乡里谋反,擢授游击将军、殿中侍御史。是年杀安南王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杀戮殆尽,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
是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指武后是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武后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武后称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同年九月,武则天派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赴西域征讨吐蕃。十月,唐军大胜,连克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安西四镇,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守。
长寿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后的功德。武后亲题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天枢铸造历时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
尺,直径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为铁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环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盘上四龙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领之名于其上。用铜铁二百万斤,“请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孙万荣率兵叛乱,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武则天派将军曹仁节、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由于误中吐蕃伏兵,全军覆没。接着,武则天再派武攸宜、王孝杰等率兵讨伐,均大败而归。神功元年(697)四月,武则天又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余众归降于突厥。
神功元年 (697年)武后使武懿宗审讯刘思礼谋反事,武魏宗说只要刘思礼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谋反,就免其死罪,于是刘思礼诬告宰相李元素、孙元亨等三十六家 “海内名士”,皆遭灭族,亲旧连坐流窜者千余人。时人以为武懿宗之残暴仅次于周兴、来俊臣。
是年,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则天唯一的亲生女儿),又欲诬皇嗣(睿宗)及庐陵王 (中宗)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使他可以继位为帝。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仇家争食其肉,不一会就食尽。来俊臣凶狡贪暴网
罗无辜,织成反状,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武后亦知天下愤怨,下令数他的罪状,并没收其家财。
圣历元年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当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武后犹豫未决,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 (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则武后之子)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又劝武后召还庐陵王(中宗)。武后由是无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
乃召庐陵王还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武后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命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率兵击突厥。武后信重狄仁杰,常谓之“国老”而不呼其名。狄仁杰好诤谏,武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后,皆得宠幸。[1]二人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武后每次在内殿饮宴,就会率领诸武及张易之、张昌宗欢饮嬉戏,武三思奏张昌宗乃王子晋转世。武后命张昌宗以鸟羽为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文士皆赋诗赞美。当时武后年纪迈,政事多假手于易之兄弟,二张权倾朝野。
邵王重润 (中宗长子,出生后高宗大悦,为之改元永淳,
满月后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中宗第二次为太子时封为邵王)与其妹永泰郡主及郡主婿武延基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任意入宫,易之诉于武后,武后皆逼令自杀。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侍侧。宰相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张易之兄弟,武则天被迫传位给太子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恢复唐国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同年十一月卒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篇三: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则天,女,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字“曌”(zhào,含义是日月当空,“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发明的字),故也称武曌.武氏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
彠次女,母亲杨氏。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扑朔迷离,相传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说,资料仅供参考)生于长安(亦有利州之说,即四川省广元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与其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彠因“元从功臣”出任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后来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改封应国公。武氏为唐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士彠掌握数州的军政大权,但他终究只是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只是靠战乱平步青云。所以,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说武媚娘“地实寒微”。母亲杨氏,本名不详。据说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12岁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二次入宫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
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杀死了王皇后。显庆五年十月(660年),唐高宗风疾发作,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武则天和唐高宗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从天而降。软硬兼施,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议让她和高宗一块上朝,临朝听政。合称二圣,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但武则天还不满足,她要与高宗封禅泰山。由于高宗年间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高宗封禅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只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高宗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高宗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任用酷吏让武则天背上了骂名,在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武则天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在用人上,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还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经济上,武则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障农时;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户口数永徽三年(652年)为380万户,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705年)增长到615万户。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武则天对此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民户逃亡也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大修庙宇,建造
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更由于均田制的逐渐瓦解,使得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较弱,“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即由那时而来,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在西北,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高宗启用裴行俭经略西域,于调露元年(679年)重置四镇。垂拱三年(687年),正当武后忙于篡位时,吐蕃又占领了安西四镇,其前锋直达敦煌。武后称帝后的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本来已经被灭,唐高宗在位时期突厥复兴。调露元年(679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双方互有胜败。武则天称帝前,抗击突厥的大将程务挺因替裴炎申辩被武则天杀死,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武则天称帝后第5年,即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争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请降,武则天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后来默啜因帮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三月,武则天应默啜之请,将六州降户数千帐送交默啜,并给他谷种4万斛、杂彩
5万段、农具3千件、铁4万斤。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准备娶默啜女为妃。默啜以武延秀非李氏为由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并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武则天起先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45万反击默啜,但毫无成效。武则天不得已立其子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又任命李显为河北道元帅,招募士兵讨伐突厥;但实际领兵出征的是副元帅狄仁杰。默啜得知唐朝大军将出发,即将从赵州、定州掠夺的男女八九万人全部杀死,一路残杀百姓,饱掠而去。一些大将虽拥有重兵却不敢逼近默啜。狄仁杰领兵10万,到赵州时突厥人已经撤退,他一面安抚百姓,又严令部兵不得侵扰百姓,河北才算安定。此后默啜恃强一再侵扰中原北边,采取时和时战的策略,双方关系时好时坏。在东北,武则天时期契丹崛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武则天三次派兵讨伐,损兵折将,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得平定,由此不难看出武则天时期军事上的总体表现不及唐太宗时期。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此后高宗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以住洛阳为主,直至在洛阳病死。武则天
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
武则天为何选择洛阳作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司马光解释说:武则天害死王皇后、萧淑妃以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旧唐书》亦载:“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王、萧两人死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此时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况且,武则天称帝后,仍然在长安住了两年。因此,仅仅以王、萧两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陈寅恪先生则认为:“夫帝王之由长安迁居洛阳,除别有政治及娱乐等原因,如隋炀帝、武则天等兹不论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经济供给之原因是也。” ,陈寅恪先生之说很有道理,武则天定都洛阳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洛阳的地理形势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就政治原因而言,武则天定都洛阳是为了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近而实现改朝换代的心愿。
武则天为定都洛阳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为神都。688年,建明堂,四月,
武承嗣命令同泰将伪造的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的白石进献武则天。五月,武氏受“宝图”,事南郊,告谢昊天,御明堂,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于拜洛前十日云集神都。七月,更命“宝图”为“大授神图”,封洛水为显圣,加特进,并立庙。永昌元年(689年)正月,武则天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次年正月,又享明堂,并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以“曌”字为名。七月,颁《大云经》于天下。九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在洛阳立武氏七庙。天授二年(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九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
洛阳在政治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遗憾的是,徐敬业没有采纳魏氏的建议,结果兵败身死。陈岳论及此事,叹息道:“敬业未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由此可见,洛阳对于武则天之重要,它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1岁,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父,武士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3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杀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5岁,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12岁,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岁。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葬父。14岁,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16岁,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句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20岁,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23岁,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25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赐太子李治。26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二十八日,武曌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
27岁,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曌。武氏哭泣,高宗伤感落泪。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28岁,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曌入宫,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29岁,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武曌生长子李弘。30岁 ,永徽四年 (653) 冬 武曌 生下长女安定公主才一月之际就夭折。31岁,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曌为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十二月十七日,高宗离京师谒昭陵,武从行,生次子李贤于途中。32岁,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曌著《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空。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33岁,显庆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
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34岁,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36岁,显庆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族与后族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杀长孙无忌及柳奭。九月,高宗下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127个,全国疆域进一步扩大。37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与武后及太子在东都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阳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属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离并回东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国夫人杨氏为荣国夫人,品第一。高宗初患风眩病,委武后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意。38岁,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高宗采纳并下诏。四月,高宗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后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采纳。39岁,
龙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莱宫含凉殿,于殿内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41岁,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皇后失败下狱。十三日,杀上官仪等,赐废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武后生生下次女 太平公主。42岁,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与太子去泰山封禅,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东自高丽,西尽波斯,各国朝会者随从。又获丰收。43岁,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44岁,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监国,改封殷王李旦为相王。45岁,总章元年(668年)闰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长安、万年二县置乾封、明堂二县,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绩攻克平壤,擒高句丽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句丽。46岁,总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诸王嫡子皆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绩病死。47岁,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刘仁轨因
年老辞官。三月十九日,许敬宗退休养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杨氏病死于九成宫,享年92岁。48岁,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与武后离京师长安到东都,留太子李弘监国,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辅政。49岁,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梁积寿为帅,发兵讨叛“蛮”。昆明蛮14  武则天姓3万户归顺,设殷、敦、总三州。50岁,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疟疾,病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监制乐章, 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官》、《十洲》、《得一》、《庆云》等曲。51岁,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十五日,高宗追尊其祖先,以高祖为神尧皇帝,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高宗自称天皇,武后称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九月初七,高宗下诏复长孙无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公。十月二十七日,武后上意见十二条,高宗赞同,令施行。52岁,上元二年(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后祀先蚕于邙山之南。高宗风眩病加重,不能听政,政事皆由武后处理。高宗欲逊位于武后,宰相郝处俊谏止。武后引文学之士于宫中著书,参决表奏,被人们称为“北门学士”。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雍王李贤为太子,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葬太子李弘于河偃师恭陵,高宗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53岁,仪风元年(676年)二月初七,武后劝高宗
封禅中岳嵩山。十五日,高宗下诏今冬有事于嵩山。闰三月,吐善攻鄯、廓、河、芳四州,高宗下诏停封禅,遣相王李旦等率军抵御吐蕃。55岁,仪风三年(678年)正月初四,百官及四夷酋长朝武后于光顺门。
56岁,调露元年(679年)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贤监国。
57岁,永隆元年(680年)正月十九日,武后登洛阳城门楼,宴请诸王诸司三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编《六合还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废太子李贤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岁,开耀元年(681年)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请百官及命妇于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诏免雍、岐、华、同四州两年地税。河南、河北遭水灾处免税一年。二月,武后表请赦杞王上金、鄱阳王素节之罪,乃以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仍不许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绍。闰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显监国。十一月初八,令废太子贤迁巴州。59岁,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十九日,皇孙重照满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60岁,永淳二年(683年)七月,不久因高宗病重改为来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诏罢来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则天门楼宣诏,气逆不能上马,乃召百姓入殿
前宣诏。当夜,高宗崩于洛阳宫贞观殿,终年56岁。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进止。十一日,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61岁,光宅元年(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武太后撰写《高宗天皇大帝溢议》及《述圣记》。二月六日,武太后与裴炎等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七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处理。八日,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流韦玄贞于钦州。九日,令丘神绩往巴州监视废太子李贤,以备外虞。以韦待价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营造乾陵。三月初五,废太子李贤在巴州自杀。四月二十二日,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二十六日迁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灵柩运往长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留镇洛阳。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庙号高宗,刻述圣记碑立于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为鲁靖公,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华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二十九日,徐敬业以匡复为名在扬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万讨伐徐敬业。十八日,斩裴炎于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十八日,徐敬业败逃,部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后投降。李孝逸令追
捕余党,平定扬州。62岁,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业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诏:“朝堂所置肺石及登闻鼓不预防守。有上朝堂诉冤者,御史受状以闻。”三月二十一日,再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四月,下《求贤制》,制令自举。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广大庄严经序》,撰《臣规》两卷,普赐臣僚,以教为臣之道。63岁,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太后欲复政于睿宗李旦,李旦固让,请武太后继续理政。武太后开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铸铜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意见箱。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调二税,终其身。64岁,垂拱三年(687年)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孙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业为赵王。65岁,垂拱四年(688年)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阳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十一日,令毁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怀义督办。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让唐同泰献上,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太后命名为“宝图”。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称“圣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宝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宝图”所出为“圣图泉”,设永昌县于泉侧。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嵩山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绩讨伐,未至,李冲已为地方军所败。二十三日李冲被其旧部杀掉。二十五日,越王李
贞起兵于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韬卫大将军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讨伐李贞,削李贞属籍,改姓虺氏。67岁,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69岁,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帅军收复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72岁,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武则天  武则天乾陵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73岁,天册万岁二年(696年)十二月,武则天封禅嵩山。74岁,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75岁,圣历元年(698年)三月,复立被废的庐陵王李显为太子。79岁,长安二年(702年),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82岁,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将皇位让给儿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同年十二月病逝于洛阳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唐中宗复辟唐朝,还都长安,与高宗合葬于乾陵。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
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
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篇四:武则天的评价
提起武则天,马上就能想到“凶狠”、“无情”、“杀人不眨眼”
等一些不好的词语,说起评价,也只能谩骂与不解,甚至她的名字被人形容在泼辣与无理的女人身上。武则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看我的见解。
武由天14岁入宫,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痛哭,武则天却泰然处之,安慰母亲说:“见一辈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夫,”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从小见识非凡。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之后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出家两年为尼,回宫后为宫女,后来被册封为昭仪,一直到皇后,最后当上了皇帝,在位15年后,让了帝位。看到武则生中的大小经历,其中有对政治的向往与感悟,有无法得到晋计的无奈,有在争取帝位时的残酷。
我在看到武则一生经历中认为,武则天是一个充满野心的人,致使她在一生的奋斗中付出了代价,做出了常人不可理解和痛愤的行为。但这也是她为人的果断个性,从古至今,都是男人称帝,只有武则天,这个女人也在皇位上控制过万马河山,除了她有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之外,支撑她的就是这种机智、果断、没有丝毫犹豫的个性与做事风格,她在位期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疆域的辽阔,国家的强盛,如果不计较她个人的一些行为,她的执政成绩是十分卓越的。然而她的残暴也不能不被人指责,曾经为了自己的帝位,杀了很多无辜官吏,成了一名让人望而生畏的暴君。但一个女人,想要当上皇帝,除了这种做法,她还能怎样呢,就因为她杀
了人,就被人指责是一个泼妇,毫无道德的人,那这样的人怎么会管理好一个国家呢,她的雄图大志不用让人去评论,一些指责也根本无法与她相比。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一切被人指责的暴行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但不择手段的做事方法也永远无法让世人接受。篇五:武则天的评价
贞观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46年,唐太宗病倒,其后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去世,都缠绵病榻。武则天和李治,也就是在这期间认识,并开始偷情。《唐会要》这样记载“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被送到感业寺出家,永徽元年(650)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武则天在感业寺仅仅待了一年,李治就把她接回了身边。一千多年来,史家纷纷说武则天一早就看出唐太宗不中用了,要为自己将来打算,就勾搭了李治,到了感业寺,更是用尽方法向李治传情,“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如意娘》,便是她在感业寺期间作的诗,也经常被拿来当做武则天耍心机的证据。在男权的世界里,武则天被丑化了许多许多,因为没有男人愿意承认,一个女人,也可以做皇帝做得比他们好。武则天的是非功过,我不想多说,我只觉得,
把她和李治的感情都看做是为了权力而做的步步为营,实在有失偏颇。我总是愿意相信,在那个时候,25岁的武则天,和21岁的李治,都是怀着真挚的情感而在一起。
 唐高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登基之初,就把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繁荣,史称“永徽之治”。永徽四年(653年),平定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的谋反;龙朔三年(663年),破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唐军破平壤,灭亡高句丽;显庆二年(657年),灭亡西突厥。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唐太宗留下的制度和能臣们不无关系,然而唐高宗个人的能力,也得以体现。
 唐高宗子嗣不多,八个儿子,有四个是武则天生的,四个女儿,武则天也生了两个。652年,生孝敬皇帝李弘;653年,生安定公主,就是夭折的那个公主;654年,生章怀太子李贤;656年,生中宗李显;662年,生睿宗李旦;665年,生太平公主李令月。14年间,生育6个子女,可见武则天受专宠的程度,而生太平公主的665年,武则天已经41岁,从今天来看,也已经是高龄产妇了。事实上,太平公主的生卒年都不详,有说665年,有说670年,如果是670年,那武则天当时,已经46岁了。
 很多人说,武则天嫁给李治,是为了权力,可是试
想,在男尊女卑的当时,难道武则天二十岁的时候,就能一门心思想着做女皇帝吗,武则天是个狠心的人,对儿子,对后来的情人,都是说杀就杀。可是高宗后期,尽管她已经大权在握,高宗和她也出了嫌隙,一度想废后,但她始终没有对高宗下手。史料记载,李治对武则天疼爱有加,而武则天对李治也很好。李治晚年,有一次李治因病眼睛失明。遍请名医终于将其治好。武则天于是亲自背着几十斤重的绸缎给医生,说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感谢你,只能亲自背着这些东西给你。
 
作文五:《武则天的历史评价》1200字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封她的王朝号。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在政治上,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 在经济上,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在文化上,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也有其过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任用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来,这是耍弄权术的把戏,不值得赞赏。但是要承认,当时所杀的多是李唐宗室贵戚、旧朝元勋大臣,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已经腐朽的士族势力。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又有残暴的一面。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
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
评论和判断。
作文六:《评价武则天的诗句》14100字
? ? ? ?评价武则天?的诗句
篇?一:
? 有关于武?则天的诗词?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 存世诗作? 《曳鼎歌?》[全唐诗?: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 存世?诗作 《曳?鼎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3]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 ?
日?乃升曦。 ?
《?唐享昊天乐??第二》[?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二》[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5]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
? 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
《?唐享昊天乐??第四》[?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四》[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7]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 《唐?享昊天乐??第六》[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六》[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9?]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 《唐享?昊天乐?第?八》[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八?》[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1?]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唐享昊天?乐?第十》?[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十》[?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13]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顾惭菲奠,?久驰云輧。?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唐享昊天?乐?第十二?》[全唐诗?:唐享昊天?乐?第十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5?]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唐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7?]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全唐诗: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全唐诗》?[全唐诗:?
卷?5_19]?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 《唐明堂?乐章?配飨?》[全唐诗?:唐明堂乐?章?配飨》?[全唐诗》?[全唐诗:?
卷?5_21]?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
《?唐明堂乐章??角音》[?全唐诗:唐?明堂乐章??角音》[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23] 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冀延神鉴俯?兰尊,式表?虔襟陈桂俎?。
? 《唐明堂?乐章?商音?》[全唐诗?:唐明堂乐?章?商音》?[全唐诗》?[全唐诗:?
卷?5_25]? 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全唐诗: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41]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 《游九?龙潭》[全?唐诗:游九?龙潭》[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43]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 《从驾?幸少林寺》?[全唐诗:?从驾幸少林?寺》[全唐?诗》[全唐?诗:
? 卷5_4?5] 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 交风?交雨列皇
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 《腊?日宣诏幸上?苑》[全唐?诗:腊日宣?诏幸上苑》?[全唐诗》?[全唐诗:?
卷?5_47]?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2]58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不仅?明写诗人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同时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当然也?含有借此比?喻自己红颜?薄命之意。?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把?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憔悴之态,?写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把身处?人生逆境中?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与期?盼合盘托出?。后人曾评?价此诗说:?
“?匠心独运石?榴裙,声声?写泪思纷纷?。情到肝肠?寸断时,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二类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颂诗,?约作于其御?极称帝前后?。例如在其?称帝之前,?垂拱四年(?688)所?作的《唐大?享拜洛乐章?》,以及之?后所作的《?唐享昊天乐?》以及《唐?明堂乐章》?等。武则天?的颂诗在继?承《诗经》?“风、雅、?颂”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同时注?入了个人独?有的强烈意?志与伟大抱?负。因此,?虽然是政治?抒情诗,表?达着政治宣?言,但很少?空洞的口号?,而善于用?典与比兴,?引用历史,?叙述政绩,?描写现实,?不仅富于概?括力,而且?形象生动,?充满浩然之?气,颇有扣?人心弦、震?撼灵魂的征?服力和冲击?力。特别是?《唐享昊天?乐章》中许?多诗句,十?分耐人寻味?。“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2]30?——这样的?诗句,充满?着动感和力?度,既有充?满神秘
色彩的想象力,??又有正大光?明的说教力?。同时,武?则天诗在意?像上,都取?像大气、宏?伟,动辄以?日月星汉、?山河雷电、?云海霓虹等?为书写对象?,表达她驾?驭天下的非?凡气概和唯?我独尊的理?性思维。“?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巍巍睿?业广,赫赫?圣隆基”“?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2?]30???这样的诗句?,想象力奇?特,意境高?远,神驰于?天地之间,?出入于神人?之界,游仞?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透?出诗人对人?与自然的解?悟,对人间?正道的思考?。武则天的?40首“颂?诗”,并不?是纯粹的客?套之作,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女政治?家特有的情?怀。在艰深?华丽的词句?中,包裹着?她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在权力意?志、主宰天?下的表达中?,展露着她?令百官臣服?的诗教力量?;在以诗乐?营造舆论、?控制人心的?话语权力中?,渗透着女?皇的政治宣?言,强化着?女皇的统治?意识。同时?,这也成了?武则天治国?理政方略的?表达和记录?。以历史的?、扬弃的辩?证思维和眼?光,来读这?些“颂诗”?,我们就可?以理解唐中?宗对武则天?“雷霆其武?,日月其文?,英才远略?,鸿业大勋?”的评价,?并不虚妄。?
?第三类是武?则天进入晚?年的时候,?其诗歌以山?水诗为主。?武则天借喻?山水,咏叹?风物,抒发?生命的体验?与个人的怀?抱。代表作?品如《石淙?》:唐大享?拜洛乐章》?,以及之后?所作的《唐?享昊天乐》?以及《唐明?堂乐章》等?。武则天的?颂诗在继承?《诗经》“?风、雅、颂?”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同时注入?了个人独有?的强烈意志?与伟大抱负?。因此,虽?然是政治抒?情诗,表达?着政治宣言?,但很少空?洞的口号,?而善于用典?与比兴,引?用历史,叙?述政绩,描?写现实,不?仅富于概括?力,而且形?象生动,充?满浩然之气?,颇有扣人?心弦、震撼?灵魂的征服?力和冲击力?。特别是《?唐享昊天乐?章》中许多?诗句,十分?耐人寻味。?“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2]30—?—这样的诗?句,充满着?动感和力度?,既有充满?神秘色彩的?想象力,又?有正大光明?的说教力。?同时,武则?天诗在意像?上,都取像?大气、宏伟?,动辄以日?月星汉、山?河雷电、云?海霓虹等为?书写对象,?表达她驾驭?天下的非凡?气概和唯我?独尊的理性?思维。“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巍巍睿业?广,赫赫圣?隆基”“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2]?30??这?样的诗句,?想象力奇特?,意境高远?,神驰于天?地之间,出?入于神人之?界,游仞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透出?诗人对人与?自然的解悟?,对人间正?道的思考。?武则天的4?0首“颂诗?”,并不是?纯粹的客套?之作,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女政治家?特有的情怀?。在艰深华?丽的词句中?,包裹着她?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在权力意志?、主宰天下?的表达中,?展露着她令?百官臣服的?诗教力量;?在以诗乐营?造舆论、控?制人心的话?语权力中,?渗透着女皇?的政治宣言?,强化着女?皇的统治意?识。同时,?这也成了武?则天治国理?政方略的表?达和记录。?以历史的、?扬弃的辩证?思维和眼光?,来读这些?“颂诗”,?我们就可以?理解唐中宗?对武则天“?雷霆其武,?日月其文,?英才远略,?鸿业大勋”?的评价,并?不虚妄。 ?
第?三类是武则?天进入晚年?的时候,其?诗歌以山水?诗为主。武?则天借喻山?水,咏叹风?物,抒发生?命的体验与?个人的怀抱?。代表作品?如《石淙》?》为例,这?首诗展示了?一个具有自?我主体意识?的女性在困?顿状态中逐?渐觉醒的特?殊心理活动?:
?尽管她一样?的为离别而?“憔悴支离?”,甚至“?看朱成碧”?,但却不再?是独自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一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悲而?不伤,嗔而?不怒,想
要?唤回相思之?人的心思昭?然若揭,一?个执着决然?的女子形象?分明而立。?如果说此时?武则天诗中?的自我主体?意识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在颂诗中?,则表现成?为一种具体?的语言和实?际的行动。?在《唐享昊?天乐》第二?章中,一句?“听虽远,?诚必通”,?取“天高听?卑”之意,?巧妙地将帝?王的自信与?执着蕴含于?女皇特有的?虔诚中,很?好的展现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在提倡“?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武?则天能够在?诗中传达出?一种“女儿?当自立,女?人当自强”?的主体意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一种现?代女性也未?必普遍具备?的心理素质?。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唐享?昊天乐》第?二章中,一?句“听虽远?,诚必通”?,取“天高?听卑”之意?,巧妙地将?帝王的自信?与执着蕴含?于女皇特有?的虔诚中,?很好的展现?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在提倡?“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武则天能够?在诗中传达?出一种“女?儿当自立,?女人当自强?”的主体意?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一种?现代女性也?未必普遍具?备的心理素?质。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的?狂妄和异想?天开都归结?于其过于膨?胀的自我主?体意识。这?也是儒家用?来诽谤武则?天及反对其?参政的最大?理由。但是?客观地说,?武则天不是?天生的政治?野心家,她?只是在辅助?高宗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洞悉了男人?的平庸与懦?弱,又刚好?具备了天生?的抱负与后?天具备的处?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才?萌生了代之?而取天下的?欲望。世人?不该因为一?个女人使用?了一些不甚?正当的手段?参与政治权?力的角逐而?将其一生的?政绩否定。?感业寺中的?小尼姑固然?善良本分符?合儒家的标?准,但却撼?动不了长安?城外的一草?一木;武则?天虽然被视?为
牝鸡司晨?的典型,但?却给大唐的?下层庶民带?来了福祉。?
?其次,我们?说武则天在?其颂诗中体?现出了对于?女性权力的?真正实践。?在大型乐章?《拜洛乐章?》中,“女?主”对权力?流露出一种?强烈欲望,?“皇帝”的?的形象虽然?不十分清晰?,但呈现一?种呼之欲出?的态势。尽?管“她”已?经具备了从?政的能力,?并且兢兢业?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但却?囿于时代的?观念局限不?能也不敢贸?然的以明朗?的姿态君临?天下。因此?,不得不对?政治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天授?宝图”这种?自欺欺人的?把式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后人在?评价这一事?件时,多认?为这是一出?闹剧,是武?则天攫取权?力而耍弄的?手段,却忽?略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参与政治时?所遭遇的巨?大阻力。在?《唐明堂乐?章》中,女?皇帝的形象?清晰明了:?拜洛乐章》?中,“女主?”对权力流?露出一种强?烈欲望,“?皇帝”的的?形象虽然不?十分清晰,?但呈现一种?呼之欲出的?态势。尽管?“她”已经?具备了从政?的能力,并?且兢兢业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但却囿?于时代的观?念局限不能?也不敢贸然?的以明朗的?姿态君临天?下。因此,?不得不对政?治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天授宝?图”这种自?欺欺人的把?式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后人在评?价这一事件?时,多认为?这是一出闹?剧,是武则?天攫取权力?而耍弄的手?段,却忽略?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参?与政治时所?遭遇的巨大?阻力。在《?唐明堂乐章?》中,女皇?帝的形象清?晰明了》中?借助四言诗?的句式特点?形成一种气?魄豪迈的帝?王气概,“?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瑞图方水,?周历长隆。?”展示了一?个由女人开?创的新王朝?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是?对那些顽固?不化叫嚣“?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绝?,社稷倾沦?”,“臣恐?海内失望,?荆棘生于阅?庭,宗庙不?血食,期有?日矣”的有?力回击。武?则天追求参?与政治的意?识,如果以?现代社会的?视角审视,?无疑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但在武则?天所处的时?代,篇三:?
论?武则天诗歌?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论武则天?诗歌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朱焕?玺 (47?1000,?河南洛阳市?老城区宣传?部) 女皇?武则天能诗?善文,有《?垂拱集》1?00卷和《?金轮集》6?卷,可惜俱?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说她存?诗46篇。?许多论及女?皇诗歌的文?章,也都以?此为据,引?为定数。新?出版的《唐?代文化》一?书说是50?首(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其实,?不止这些。?现存女皇诗?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录于《?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一?部分散见于?民间(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师)碑?刻和摩崖石?刻上,个别?的则存于地?方志书中。?
?女皇的现存?59首诗歌?,多为五言?古诗,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诗?,可谓体裁?多样。以内?容而言,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大?约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二。其余?诗篇有写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奖?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胜的,有咏?物述怀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
试?举几例:垂?拱集》10?0卷和《金?轮集》6卷?,可惜俱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说她存诗?46篇。许?多论及女皇?诗歌的文章?,也都以此?为据,引为?定数。新出?版的《唐代?文化》一书?说是50首?(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其实,不?止这些。现?存女皇诗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录于《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一部?分散见于民?间(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师)碑刻?和摩崖石刻?上,个别的?则存于地方?志书中。 ?
?9首诗歌,?多为五言古?诗,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 女?皇的现存5
诗,?可谓体裁多?样。以内容?而言,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大约?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二。其余诗?篇有写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奖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胜?的,有咏物?述怀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 试举?几例》: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58页?) 从诗的?内容推断,?大概作于长?安感业寺。?这首七言绝?句是武则天?的早期作品?,表面上看?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其实是?蕴含着作者?超人智慧的?政治诗。 ?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58页?) 从诗的?内容推断,?大概作于长?安感业寺。?这首七言绝?句是武则天?的早期作品?,表面上看?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其实是?蕴含着作者?超人智慧的?政治诗。 ?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
?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全唐诗》载?录此诗时并?有诗序: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全?唐诗》载录?此诗时并有?诗序》: ?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所?谓铭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写?或铸成的文?字。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铸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宫。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多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令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
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左尚令曹?元廨画。令?南北卫士1?0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玄武门入?。武则天自?制了这首豫?州永昌鼎歌?。
?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女皇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此时?,她正式君?临天下已七?个年头,四?海富庶,国?家强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枢,中岳?封禅,相继?成功,女皇?志满意得,?权力鼎盛,?于是铸九鼎?再显君威。?
?由此可知,?如何写鼎文?,非同一般?。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她以?那如椽大笔?突兀从河图?写起,一连?四句,历数?三皇五帝。?这样开头,?气势不凡,?立马使人想?起 河出国?,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一古训,?寓意深长。?接着写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颂扬武周政?权是光明灿?烂的和谐社?会。自从6?84年改元?光宅以来,?经12年经?营,认为光?宅天下的目?标达到了。?最后以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结?束全诗,归?功于天,指?明君权神授?,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业。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发?了胜利者的?豪情。这里?,武则天以?三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其意更耐?人寻味。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构。
? 以上三?首,可以说?是女皇诗作?的精品。 ?
女?皇的诗歌,?还有一大部?分属于郊庙?歌词。在唐?朝,祭神告?庙是朝廷的?重要典礼活?动内容,仪?式隆重,往?往需要音乐?的配合。《?全唐诗》从?第十卷到第?十六卷共辑?录七卷唐朝?郊庙歌词。?这类歌词的?作者多数是?地位很高的?朝臣,如魏?徵、褚亮、?张说等。这?类歌词往往?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空洞乏味?。到武则天?朝,她不停?留于现有的?歌词,不轻?易假手于大?臣,而是自?己亲撰歌词?。如《享昊?天乐章》、?《享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和《享武?家清庙乐章?》等。虽然?大部分仍不?免于歌功颂?德之类,但?有的篇章写?得亦有特色?,不可一概?抹杀。这些?歌词就像女?皇奉献给大?家的一桌酒?席,看似平?常,却不乏?美味佳肴,?经得起细细?品尝。
? 如《?享明堂乐章??皇帝行》?: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所?谓铭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写?或铸成的文?字。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铸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宫。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多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令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左尚令曹?元廨画。令?南北卫士1?0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玄武门入?。武则天自?制了这首豫?州永昌鼎歌?。
?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女皇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此时?,她正式君?临天下已七?个年头,四?海富庶,国?家强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枢,中岳?封禅,相继?成功,女皇?志满意得,?权力鼎盛,?于是铸九鼎?再显君威。?
?由此可知,?如何写鼎文?,非同一般?。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她以?那如椽大笔?突兀从河图?写起,一连?四句,历数?三皇五帝。?这样开头,?气势不凡,?立马使人想?起 河出国?,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一古训,?寓意深长。?接着写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颂扬武周政?权是光明灿?烂的和谐社?会。自从6?84年改元?光宅以来,?经12年经?营,认为光?宅天下的目?标达到了。?最后以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结?束全诗,归?功于天,指?明君权神授?,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业。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发?了胜利者的?豪情。这里?,武则天以?三
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其意更耐?人寻味。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构。
? 以上三?首,可以说?是女皇诗作?的精品。 ?
女?皇的诗歌,?还有一大部?分属于郊庙?歌词。在唐?朝,祭神告?庙是朝廷的?重要典礼活?动内容,仪?式隆重,往?往需要音乐?的配合。《?全唐诗》从?第十卷到第?十六卷共辑?录七卷唐朝?郊庙歌词。?这类歌词的?作者多数是?地位很高的?朝臣,如魏?徵、褚亮、?张说等。这?类歌词往往?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空洞乏味?。到武则天?朝,她不停?留于现有的?歌词,不轻?易假手于大?臣,而是自?己亲撰歌词?。如《享昊?天乐章》、?《享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和《享武?家清庙乐章?》等。虽然?大部分仍不?免于歌功颂?德之类,但?有的篇章写?得亦有特色?,不可一概?抹杀。这些?歌词就像女?皇奉献给大?家的一桌酒?席,看似平?常,却不乏?美味佳肴,?经得起细细?品尝。 ? 如《?享明堂乐章??皇帝行》?》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意思是:则?天皇后》,?第58页)?意思是》1?4首,是武?则天践祚前?的舆论准备?。她煞有介?事的拜洛活?动,就是登?基称帝的预?演。此章《?致和》诗说?:致和》诗?说》诗则表?现武则天的?谦恭和进取?精神:
?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 (《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享武?家清庙乐章?》10首,?是武则
帝后为武家?立七庙典礼?的歌词, 天称?
? 一是追?念祖德,
? 二是炫?耀其功绩,?为自己歌功?颂德。诗中?说: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 《享武家?清庙乐章》?10首,是?武则天称帝?后为武家立?七庙典礼的?歌词,
? 一是追念?祖德,
? 二是炫耀?其功绩,为?自己歌功颂?德。诗中说?》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为以周代唐?大唱赞歌,?政治色彩鲜?明。
? 女皇还?有几首游宴?山水的诗,?亦相当有特?色。如《早?春夜宴》:?则天皇后》?,第58页?)为以周代?唐大唱赞歌?,政治色彩?鲜明。
? 女皇?还有几首游?宴山水的诗?,亦相当有?特色。如《?早春夜宴》?》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游九龙潭?》:则天皇?后》,第5?8页)《游?九龙潭》》?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两?首诗对仗工?整,清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拗体七律《?游石淙诗》?也很有名:?则天皇后》?,第58页?)两首诗对?仗工整,清?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拗体七?律《游石淙?诗》也很有?名》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此诗把武?周政权描绘?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赐?筵于朝臣和?皇亲国威,?共同欣赏山?水美景,以?协调君臣关?系。
?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女皇?的《游仙篇?》(《全唐?诗补逸》卷?一,载《全?唐诗外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3页)是?一首古诗,?此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其寻?仙求道、长?生久视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 方?期久视御隆?周 ,念念?不忘其皇权?,期望长生?不死,永远?统治大周国?,使其繁荣?昌盛。
? 女皇?诗歌的艺术?特点是讲求?骈偶对仗,?注重声律,?语言优美而?不华,所有?诗作均一韵?到底,各体?几乎兼俱。?
?综观女皇诗?歌,总的来?讲,是很有?气势的。这?与她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她自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她经历从?贞观到永徽?一直到她自?己当皇帝这?一较长的历?史繁荣时期?,而她由才?人,历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这样一?步步神奇般?地攀登到权?力顶峰,自?始至终信心?十足,壮志?凌云,以洛?阳为神都,?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展雄才而?创伟业。这?些,很自然?地在其诗作?中得到反映?,如《曳鼎?歌》、《皇?帝行》和《?腊日宣诏幸?上苑》,都?是气魄豪迈?的,与汉高?祖那仅有三?句的《大风?歌》相比,?毫不逊色。?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南唐后?主的 几曾?识干戈 ,?更不能与之?相比,他们?的是亡国之?音,女皇的?则是强盛之?音。武则天?的诗歌,实?质上是 素?多智计 的?才女从尼姑?到皇帝不懈?攀登的真实?记录,是对?皇权和神权?的赞歌,是?武周盛世的?强盛之音。?
?女皇诗歌的?消极方面也?是非常明显?的。她毕竟?是地主阶级?政治家,她?的诗歌同她?的其它文章?一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她?所活动的圈?子基本上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根本不接触?劳动人民,?她的诗歌中?没有劳动者?的声音和身?影。她没有?前代君王 ?马上得天下? 的创业经?历,她认为?是靠才智和?神佑取得皇?位的,她的?诗歌变成了?对神明的赞?美和自我崇?拜。诗中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唯?心的英雄史?观,都是女?皇诗歌中的?糟粕。有的?诗歌,尤其?是她的郊庙?歌词,艺术?上缺乏可取?之
处,不少?诗句流于标?语口号式的?直白,这些?都不足为训?。
? 至于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两?点:则天皇?后》,第5?8页)此诗?把武周政权?描绘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赐筵于朝?臣和皇亲国?威,共同欣?赏山水美景?,以协调君?臣关系。 ?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女皇的《游?仙篇》(《?全唐诗补逸?》卷一,载?《全唐诗外?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63页?)是一首古?诗,此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其寻仙求道?、长生久视?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 方期久视?御隆周 ,?念念不忘其?皇权,期望?长生不死,?永远统治大?周国,使其?繁荣昌盛。?
?女皇诗歌的?艺术特点是?讲求骈偶对?仗,注重声?律,语言优?美而不华,?所有诗作均?一韵到底,?各体几乎兼?俱。
? 综观女?皇诗歌,总?的来讲,是?很有气势的?。这与她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她自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她经?历从贞观到?永徽一直到?她自己当皇?帝这一较长?的历史繁荣?时期,而她?由才人,历?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这?样一步步神?奇般地攀登?到权力顶峰?,自始至终?信心十足,?壮志凌云,?以洛阳为神?都,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展雄?才而创伟业?。这些,很?自然地在其?诗作中得到?反映,如《?曳鼎歌》、?《皇帝行》?和《腊日宣?诏幸上苑》?,都是气魄?豪迈的,与?汉高祖那仅?有三句的《?大风歌》相?比,毫不逊?色。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南?唐后主的 ?几曾识干戈? ,更不能?与之相比,?他们的是亡?国之音,女?皇的则是强?盛之音。武?则天的诗歌?,实质上是? 素多智计? 的才女从?尼姑到皇帝?不懈攀登的?真实记录,?是对皇权和?神权的赞歌?,是武周盛?世的强盛之?音。
? 女皇诗?歌的消极方?面也是非常?明显的。她?毕竟是地主?阶级政治家?,她的诗歌?同她的其它?文章一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她所活动?的圈子基本?上是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根本不?接触劳动人?民,她的诗?歌中没有劳?动者的声音?和身影。她?没有前代君?王 马上得?天下 的创?业经历,她?认为是靠才?智和神佑取?得皇位的,?她的诗歌变?成了对神明?的赞美和自?我崇拜。诗?中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唯心的英?雄史观,都?是女皇诗歌?中的糟粕。?有的诗歌,?尤其是她的?郊庙歌词,?艺术上缺乏?可取之处,?不少诗句流?于标语口号?式的直白,?这些都不足?为训。
? 至于?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两点》是?她唯一的一?首七律,但?意义重大,?她在诗序中?要求侍从群?臣 各题四?韵,咸赋七?言 ,于是?引出16首?七律,影响?深远。武则?天对新诗的?热心超过她?前代任何君?王。唐太宗?写诗100?多首(《唐?太宗全集》?核注本 诗? 。吴云、?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04?页),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诗?》收唐高宗?6首诗(《?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21?-22页)?,全属五言?杂诗。武则?天对律诗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别?人不可比拟?的。
? 其二,?奖励优诗,?鼓励臣下赛?诗。女皇每?逢朝会,往?往必有诗。?赛诗办法更?是花样翻新?,或者人主?命题,众臣?赋诗,或者?女皇赋诗,?臣下奉如;?或者类似今?日抽签办法?,谁抽得某?字,便以此?字为韵应制?作诗。
? 赋诗?夺袍 的故?事,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唐诗纪事》?记载:唐太?宗全集》核?注本 诗 ?。吴云、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04页?),但未有?
?首诗(《全?唐诗》卷二?《高宗皇帝?》,21-?22一首七律;?《全唐诗》?收唐高宗6
页),?全属五言杂?诗。武则天?对律诗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别人?不可比拟的?。
? 其二,奖?励优诗,鼓?励臣下赛诗?。女皇每逢?朝会,往往?必有诗。赛?诗办法更是?花样翻新,?或者人主命?题,众臣赋?诗,或者女?皇赋诗,臣?下奉如;或?者类似今日?抽签办法,?谁抽得某字?,便以此字?为韵应制作?诗。
? 赋诗夺?袍 的故事?,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唐?诗纪事》记?载》卷十一?《宋之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武则天不?惜把刚送出?的奖品夺过?来再授予最?佳者,无非?是欲以此鼓?励臣下多写?好诗。
? 只此?两条,足以?肯定女皇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苑中独?领风骚的牡?丹,那末,?女皇则是最?早辛勤培育?牡丹的园丁?。她的时代?,还称不上?是唐诗繁盛?的时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诗已经蓄势?待发,预示?着它的繁盛?时代终将到?来。
?
?
作文七:《武则天的评价》26500字
篇一: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则天,女,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字“曌”(zhào,含义是日月当空,“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发明的字),故也称武曌.武氏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扑朔迷离,相传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说,资料仅供参考)生于长安(亦有利
1
州之说,即四川省广元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与其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彠因“元从功臣”出任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后来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改封应国公。武氏为唐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士彠掌握数州的军政大权,但他终究只是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只是靠战乱平步青云。所以,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说武媚娘“地实寒微”。母亲杨氏,本名不详。据说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12岁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二次入宫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
2
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杀死了王皇后。显庆五年十月(660年),唐高宗风疾发作,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武则天和唐高宗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从天而降。软硬兼施,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议让她和高宗一块上朝,临朝听政。合称二圣,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但武则天还不满足,她要与高宗封禅泰山。由于高宗年间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高宗封禅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只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高宗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高宗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任用酷吏让武则天背上了骂名,在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武则天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
3
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在用人上,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还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经济上,武则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障农时;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户口数永徽三年(652年)为380万户,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705年)增长到615万户。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武则天对此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民户逃亡也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大修庙宇,建造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更由于均田制的逐渐瓦解,使得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较弱,“好
4
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即由那时而来,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在西北,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高宗启用裴行俭经略西域,于调露元年(679年)重置四镇。垂拱三年(687年),正当武后忙于篡位时,吐蕃又占领了安西四镇,其前锋直达敦煌。武后称帝后的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本来已经被灭,唐高宗在位时期突厥复兴。调露元年(679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双方互有胜败。武则天称帝前,抗击突厥的大将程务挺因替裴炎申辩被武则天杀死,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武则天称帝后第5年,即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争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请降,武则天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后来默啜因帮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三月,武则天应默啜之请,将六州降户数千帐送交默啜,并给他谷种4万斛、杂彩5万段、农具3千件、铁4万斤。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准备娶默啜女为妃。默啜以武延秀非李氏为由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并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武则天起先命其内侄武重规等
5
领兵45万反击默啜,但毫无成效。武则天不得已立其子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又任命李显为河北道元帅,招募士兵讨伐突厥;但实际领兵出征的是副元帅狄仁杰。默啜得知唐朝大军将出发,即将从赵州、定州掠夺的男女八九万人全部杀死,一路残杀百姓,饱掠而去。一些大将虽拥有重兵却不敢逼近默啜。狄仁杰领兵10万,到赵州时突厥人已经撤退,他一面安抚百姓,又严令部兵不得侵扰百姓,河北才算安定。此后默啜恃强一再侵扰中原北边,采取时和时战的策略,双方关系时好时坏。在东北,武则天时期契丹崛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武则天三次派兵讨伐,损兵折将,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得平定,由此不难看出武则天时期军事上的总体表现不及唐太宗时期。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此后高宗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以住洛阳为主,直至在洛阳病死。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
6
武则天为何选择洛阳作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司马光解释说:武则天害死王皇后、萧淑妃以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旧唐书》亦载:“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王、萧两人死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此时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况且,武则天称帝后,仍然在长安住了两年。因此,仅仅以王、萧两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陈寅恪先生则认为:“夫帝王之由长安迁居洛阳,除别有政治及娱乐等原因,如隋炀帝、武则天等兹不论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经济供给之原因是也。” ,陈寅恪先生之说很有道理,武则天定都洛阳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洛阳的地理形势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就政治原因而言,武则天定都洛阳是为了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近而实现改朝换代的心愿。
武则天为定都洛阳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为神都。688年,建明堂,四月,武承嗣命令同泰将伪造的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的白石进献武则天。五月,武氏受“宝图”,事南郊,告谢昊天,御明堂,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于拜洛前十日云集
7
神都。七月,更命“宝图”为“大授神图”,封洛水为显圣,加特进,并立庙。永昌元年(689年)正月,武则天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次年正月,又享明堂,并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以“曌”字为名。七月,颁《大云经》于天下。九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在洛阳立武氏七庙。天授二年(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九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
洛阳在政治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遗憾的是,徐敬业没有采纳魏氏的建议,结果兵败身死。陈岳论及此事,叹息道:“敬业未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由此可见,洛阳对于武则天之重要,它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1岁,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父,武士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3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5岁,贞观二年
8
(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12岁,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岁。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葬父。14岁,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16岁,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句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20岁,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23岁,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25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赐太子李治。26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二十八日,武曌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27岁,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曌。武氏哭泣,高宗伤感落泪。王皇
9
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28岁,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曌入宫,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29岁,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武曌生长子李弘。30岁 ,永徽四年 (653) 冬 武曌 生下长女安定公主才一月之际就夭折。31岁,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曌为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十二月十七日,高宗离京师谒昭陵,武从行,生次子李贤于途中。32岁,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曌著《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空。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33岁,显庆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
10
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34岁,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36岁,显庆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族与后族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杀长孙无忌及柳奭。九月,高宗下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127个,全国疆域进一步扩大。37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与武后及太子在东都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阳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属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离并回东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国夫人杨氏为荣国夫人,品第一。高宗初患风眩病,委武后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意。38岁,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高宗采纳并下诏。四月,高宗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后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采纳。39岁,龙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莱宫含凉殿,于殿内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41岁,麟德元年(664年)
11
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皇后失败下狱。十三日,杀上官仪等,赐废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武后生生下次女 太平公主。42岁,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与太子去泰山封禅,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东自高丽,西尽波斯,各国朝会者随从。又获丰收。43岁,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44岁,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监国,改封殷王李旦为相王。45岁,总章元年(668年)闰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长安、万年二县置乾封、明堂二县,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绩攻克平壤,擒高句丽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句丽。46岁,总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诸王嫡子皆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绩病死。47岁,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刘仁轨因年老辞官。三月十九日,许敬宗退休养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杨氏病死于九成宫,享年92岁。48岁,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与武后离京师长安到东都,留太子李弘
12
监国,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辅政。49岁,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梁积寿为帅,发兵讨叛“蛮”。昆明蛮14 武则天姓3万户归顺,设殷、敦、总三州。50岁,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疟疾,病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监制乐章, 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官》、《十洲》、
《得一》、《庆云》等曲。51岁,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十五日,高宗追尊其祖先,以高祖为神尧皇帝,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高宗自称天皇,武后称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九月初七,高宗下诏复长孙无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公。十月二十七日,武后上意见十二条,高宗赞同,令施行。52岁,上元二年(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后祀先蚕于邙山之南。高宗风眩病加重,不能听政,政事皆由武后处理。高宗欲逊位于武后,宰相郝处俊谏止。武后引文学之士于宫中著书,参决表奏,被人们称为“北门学士”。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雍王李贤为太子,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葬太子李弘于河偃师恭陵,高宗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53岁,仪风元年(676年)二月初七,武后劝高宗封禅中岳嵩山。十五日,高宗下诏今冬有事于嵩山。闰三月,吐善攻鄯、廓、河、芳四州,高宗下诏停封禅,遣相王李旦等率军抵御吐蕃。55岁,仪风三年(678年)正月初四,百
13
官及四夷酋长朝武后于光顺门。
56岁,调露元年(679年)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贤监国。
57岁,永隆元年(680年)正月十九日,武后登洛阳城门楼,宴请诸王诸司三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编《六合还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废太子李贤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岁,开耀元年(681年)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请百官及命妇于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诏免雍、岐、华、同四州两年地税。河南、河北遭水灾处免税一年。二月,武后表请赦杞王上金、鄱阳王素节之罪,乃以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仍不许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绍。闰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显监国。十一月初八,令废太子贤迁巴州。59岁,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十九日,皇孙重照满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60岁,永淳二年(683年)七月,不久因高宗病重改为来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诏罢来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则天门楼宣诏,气逆不能上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诏。当夜,高宗崩于洛阳宫贞观殿,终年56岁。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进止。十一日,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
14
61岁,光宅元年(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武太后撰写《高宗天皇大帝溢议》及《述圣记》。二月六日,武太后与裴炎等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七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处理。八日,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流韦玄贞于钦州。九日,令丘神绩往巴州监视废太子李贤,以备外虞。以韦待价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营造乾陵。三月初五,废太子李贤在巴州自杀。四月二十二日,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二十六日迁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灵柩运往长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留镇洛阳。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庙号高宗,刻述圣记碑立于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为鲁靖公,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华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二十九日,徐敬业以匡复为名在扬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万讨伐徐敬业。十八日,斩裴炎于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十八日,徐敬业败逃,部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后投降。李孝逸令追捕余党,平定扬州。62岁,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业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诏:“朝堂所置肺石及登闻鼓不预防守。有上朝堂诉冤
15
者,御史受状以闻。”三月二十一日,再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四月,下《求贤制》,制令自举。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广大庄严经序》,撰《臣规》两卷,普赐臣僚,以教为臣之道。63岁,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太后欲复政于睿宗李旦,李旦固让,请武太后继续理政。武太后开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铸铜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意见箱。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调二税,终其身。64岁,垂拱三年(687年)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孙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业为赵王。65岁,垂拱四年(688年)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阳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十一日,令毁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怀义督办。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让唐同泰献上,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太后命名为“宝图”。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称“圣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宝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宝图”所出为“圣图泉”,设永昌县于泉侧。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嵩山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绩讨伐,未至,李冲已为地方军所败。二十三日李冲被其旧部杀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贞起兵于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韬卫大将军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讨伐李贞,削李贞属籍,改姓虺氏。67岁,载初元年(690
16
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69岁,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帅军收复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72岁,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武则天 武则天乾陵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73岁,天册万岁二年(696年)十二月,武则天封禅嵩山。74岁,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75岁,圣历元年(698年)三月,复立被废的庐陵王李显为太子。79岁,长安二年(702年),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82岁,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将皇位让给儿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同年十二月病逝于洛阳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唐中宗复辟唐朝,还都长安,与高宗合葬于乾陵。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
17
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
18
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篇二: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
19
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服陛下的这匹烈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铁檛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乃爱马之人,对她的驯马方法甚不认同,只觉武才人很是霸道。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废,晋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际,武则天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
20
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由于无子而已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则天生一女婴,唐高宗视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婴,武则天闻讯,有意回避。等王皇后离去以后,武则天便扼杀了这一女婴。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凶手。侍奉宫女都一致诉说王皇后刚刚离开此地,武则天便也假装痛哭流涕,乘机历数皇后的种种不端。唐高宗听后深信不疑,认定女婴为王皇后所害,顿生废立之心。但他深知废立皇后,决非易事,如果得不到外廷大臣,特别是国舅、太尉长孙无忌的认可,将很难实现。于是,他便和武则天一起来到长孙无忌府第,藉饮宴刺探他的立场。在饮宴期间,高宗先是把无忌的三个儿子拜为朝散大夫,又赐给了大量金银锦帛,接着再吐露打算废立皇后的心意。但长孙无忌只是岔开话题,回避正式的表态。唐高宗和武则天没有达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宫。不久,武则天又指示她的母亲杨氏到无忌处说项,但却遭到无忌的严词拒绝。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找来巫师,
21
企图用“厌胜”之术,将武则天诅咒而死。事泄之后,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将柳氏赶出宫中,而且还想把武则天由昭仪升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废皇后而立武则天的消息后,勾结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连投递了请求立武则天为后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十一月初,武则天又派人将正被囚禁的废后王氏和萧淑妃各打一百棍杖,并割去手、足,投入酒瓮之中,还气愤不过地说:“让这两个泼妇的骨头醉死酒中。”王、萧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几天几夜,才气绝而死。临死以前,萧淑妃大声骂道:“阿武妖精,竟惨毒至此~愿来世转生为猫,阿武为鼠,我要活活将她喉咙咬断。”据说武则天后来在宫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执掌朝政以后,就常住东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
22
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派武则天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遂命武则天代理朝政。但武则天生性霸道,故每当决事,高宗每每受制于武则天,高宗非常不满,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则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从命,所以,朝廷内外都称为“二圣”。
干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监国。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议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 (丧服)三 年 (过去是一年)。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
23
告身 (委任状)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高宗诏皆施行之。武则天能够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所编《兆人本业》农书,颁行天下,影响很大。
上元二年 (675年)三月,武后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时高宗风眩更甚,拟使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说:“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罢摄政之意。太子弘深为高宗钟爱,高宗欲禅位于太子。武后想总揽大权,不满于太子弘,刚好太子弘见肃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宫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请出降,高宗许之。武后怒,不久太子死于合壁宫,时人以为武后所毒杀。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韦后父韦玄贞为侍中,
24
裴炎力谏不听,武则天遂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治所在今湖北房县)。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同年九月,徐敬业、徐敬猷兄弟联合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则天,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国家都要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同时,武则天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于是在朝廷内外便形成了十分恐布的政治气氛,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
垂拱四年(688年)七月,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及琅邪王李冲父子相继在博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东北)和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左金吾大将军
25
丘神绩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征讨。七天以后,李贞父子兵败被杀。
这年命令僧怀义率令万多人,毁乾元殿,建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有条九龙作捧着的姿态。上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称为“万象神宫”。明堂既成,又命僧怀义铸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纳数十人,于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这个大像。所花费用以万亿计,政府财政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宝图”。之后武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武后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诸王不自安,欲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冲,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应。武后分遣丘神绩、魏崇裕击之。琅邪王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贞兵败自杀。武后想尽尽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黄国公撰、东莞郡公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
武后当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共录取进士205人,高宗武后统治期间共录取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载初元年(690年)武后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是“殿试”之始。是年遣“存抚使”
26
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后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武后虽以官位收卖人心,然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明察善断,故当的时人亦乐于为武后效力。为奖励告密,武后对告密者破例授官,以卖饼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无赖,因诬告舒王元名与恒州刺史裴贞谋反,被任命为游击将军、侍御史。王弘义,以无德行见称,告乡里谋反,擢授游击将军、殿中侍御史。是年杀安南王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杀戮殆尽,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
是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指武后是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武后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武后称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27
同年九月,武则天派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赴西域征讨吐蕃。十月,唐军大胜,连克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安西四镇,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守。
长寿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后的功德。武后亲题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天枢铸造历时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径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为铁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环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盘上四龙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领之名于其上。用铜铁二百万斤,“请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孙万荣率兵叛乱,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武则天派将军曹仁节、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由于误中吐蕃伏兵,全军覆没。接着,武则天再派武攸宜、王孝杰等率兵讨伐,均大败而归。神功元年(697)四月,武则天又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余众归降于突厥。
神功元年 (697年)武后使武懿宗审讯刘思礼谋反事,武魏宗说只要刘思礼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谋反,就免其死罪,于是刘思礼诬告宰相李元素、孙元亨等三十六家 “海内名士”,
28
皆遭灭族,亲旧连坐流窜者千余人。时人以为武懿宗之残暴仅次于周兴、来俊臣。
是年,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则天唯一的亲生女儿),又欲诬皇嗣(睿宗)及庐陵王 (中宗)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使他可以继位为帝。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仇家争食其肉,不一会就食尽。来俊臣凶狡贪暴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武后亦知天下愤怨,下令数他的罪状,并没收其家财。
圣历元年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当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武后犹豫未决,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 (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则武后之子)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又劝武后召还庐陵王(中宗)。武后由是无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
乃召庐陵王还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武后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命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率兵击突厥。武后信重狄仁杰,常谓之“国老”而不呼其名。狄仁杰好诤谏,武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后,皆得宠幸。
29
[1]二人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武后每次在内殿饮宴,就会率领诸武及张易之、张昌宗欢饮嬉戏,武三思奏张昌宗乃王子晋转世。武后命张昌宗以鸟羽为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文士皆赋诗赞美。当时武后年纪迈,政事多假手于易之兄弟,二张权倾朝野。
邵王重润 (中宗长子,出生后高宗大悦,为之改元永淳,满月后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中宗第二次为太子时封为邵王)与其妹永泰郡主及郡主婿武延基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任意入宫,易之诉于武后,武后皆逼令自杀。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侍侧。宰相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张易之兄弟,武则天被迫传位给太子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恢复唐国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同年十一月卒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篇三:武则天的评价
**是一位历史的痴迷者,更是一位审史的高手。
诗人**的《沁园春?雪》借景抒志,激越豪迈,铿锵有力,可谓千古名篇。它激发过战斗者的意志,还温暖过几代建设者的心头。
30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我们诵读“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时,更是敬佩这位伟人的诗人情怀和哲学情怀。他既传神地刻画了五位伟人的形象又准确地评价了他们的功过。就是在今天,我们还是能够感到**评价他们时的客观唯实。
唐太宗因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高地。
(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乳峰)
唐太宗李世民18岁即指挥军队作战,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唐室的创建大部分功劳都归于李世民,无论是太原起义还是以后的南征北战,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26岁当上皇帝之后,勤政务实,把浴血奋战而来的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纳谏减赋等一系
31
列措施使唐朝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强盛,形成了贞观盛世的局面,中国社会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
**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极为称赞,说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还说李世民是少年英雄,18岁就当了总司令。
但是在伟大的人物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局限。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弟,有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皇帝的嫌疑。成者王侯败者寇,伟人**从大处着眼,容忍了李世民的这个污点,而认为是选李恪,还是李治做接班人时李世民出现失误。**说他: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面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两种曹操形象,**说:“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营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的一面的,汉是没落的。”
“曹操结束东汉末年豪强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又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
32
翻。”
**用两分法评价曹操,实在是一个高手。
晚年**还在深读《资治通鉴》等一批历史书籍。对待武则天这样一个被欧阳修、司马光们妖魔化了的皇帝,**的评价更是准确客观。
他曾经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起了武则天。
当听到工作人员说:“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
(乾陵无字碑)
**谈兴大发。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上皇上,人们连想都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曾经给身边工作的孟锦云讲过一个故事:
武则天当政时,一位大臣见她经常杀人,就向她提出建议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武则天听后不急不恼,只是让那大臣晚上再来一次。当然,那大臣吓得不知所措,
33
天威莫测呀。当天晚上,武则天让人在殿台上点了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飞蛾见火便纷纷扑来,结果飞来多少,就烧死多少,可还是不断地有飞蛾扑来。武则天笑着对那大臣说:“这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吧~”那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看来,只要高官厚禄,要当官的人会源源不断,哪里会杀得尽呢,
对于武则天乾陵的那块无字碑,**认为:
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墓前的碑上刻字。有人说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还是由后人去评论。
由此看来,**跳出历史事件之外看历史,信史而不唯史。他欣赏武则天的智慧和胆识,欣赏武则天的执政能力和人格魅力。他给武则天以极高的评价。
**的确很有眼光。
更多文章:
篇四:武则天的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所主编之《》,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
34
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 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武则天的评价)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
35
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县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他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客居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
36
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37
篇五:武则天的评价
呼~~~一直想回答这个问题。但要写的实在是很多。
毫无疑问,武则天的政绩是杠杠滴,甚至不逊于男性皇帝(武则天的恐怖统治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污点)。我们对武则天的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武则天的称帝问题(不讨论男宠问题……谢谢)。
而讨论武则天的称帝问题,不能只从她个人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女主政治和女性身份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什么是女主,
女主,是帝制中国皇族中的主要女性成员,主要包括:皇太后,皇后,妃子,公主。她们的作为和身影已经远远超越了家庭和宫闱的范围,对整个帝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她们既是依附于皇帝的女性,又是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意义和主动性的“政治主体”。
受“后宫不得干政”传统影响的中国封建社会,在牢不可破的父系宗族的政治权力圈内,从洪荒时期的女娲到清末的慈禧,封建社会竟贯穿着女主政治,即便是绝对的男主统治,权力的交接与分配也常与母后、妃妾有关。
但由于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女性成为父权社会下“被忘却的人”。相当大一部分学者认为女主专权总是导致王朝由盛转衰,掌握了权势的女主往往是“祸国殃民的祸水”,甚至对国家的灭亡产生直接的催化作用。
38
武则天与古代其他任何女主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在经历了由皇后到皇太后的身份转化过程后,借助于以上两种角色为她所带来的文化资源和便利条件而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以一位女性的身份和自己的名义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实现了对普遍认为只属于男性特权的君主权力的彻底“僭越”。武则天的称帝招来了历代儒家官员和历史学家对她的极端敌视和否定,绘声绘色地在史书中描述了她如何丧尽天良、不惜掐死自己尚在极棍之中的女儿来陷害对手,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等。
(女主政治在此就不做过多论述了)
古代女性的身份从属
传统中国没有“女性”这一身份属性。父系制的、家长制的社会和家庭系统的长期存在,深刻地改变了女性的身份,同样也在改变着她对于自身地位、职责和义务等等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自我认同。
女性一生中具有不确定的身份,但这种身份从属是不断发生转换的:
(1)尚未出嫁的女儿被看作是“客人”,即只是暂时居住于家庭之内的一个有血亲关系、由于倾注了父母的情感、因而也能受到较好的礼待,但其最终归宿却不可能停留在娘家的特殊身份之人。
(2)婚后,女性与娘家的关联不可能频繁。一旦出嫁,她
39
就注定己经成为别人家庭的成员而与娘家割裂了血缘联系。女性由在娘家的“客人”身份转变成为了一个相对于丈夫的父系家庭而言的“他者”形象:她既是夫家的“内部”成员之一,但同时又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外人”;她既有可能为家庭的繁衍做出贡献,但又有可能破坏整个家内的和谐;她在丈夫的父系家族中既是“他者”,但却是由两性所共同构成的家庭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然而,生育的完成,尤其是生下儿子,则从根本上提高了妻子在丈夫父系家族中的地位,同时也彻底改变了长时期以来加诸于她身上的“他者”身份。儿子的出生从根本上提高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她不再被认为是对家庭具有潜在威胁的“外人”和“他者”,而是正式地融入了丈夫的父系家族的血统之中。当她的儿子逐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她也由此升级做了婆婆之后,她将与丈夫一样成为本宗新的主人,并作为家族血脉的保存者和象征者而享有至高的地位。
女性的身份转换过程:娘家的“客人”——夫家的“外人”、“他者”——夫家的“重要一份子”。
事实上,无数的女性已经接受了这一点,并且毫无疑问地相信:家庭永远是女性身份的一个最重要属性。因此,如何为丈夫的父系家庭体系的维持和繁衍做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为自己塑造一个更加完美的最终归宿,则成为了女性最为重要的人生职责和主体认同。
40
女主政治的特例:女皇帝武则天
(一)武则天的后位——高宗主导
李治22岁即位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对皇帝的权力造成了实际上的侵蚀和瓜分。褚遂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舅舅长孙无忌更是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大权于一身,而长孙无忌“自恃拥立之功及帝舅之亲,当仁不让”。在这段时期,高宗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君主,而事实上“政在舅氏长孙无忌”。有政治抱负的高宗皇帝急切地想要摆脱辅政大臣的控制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与两位辅政大臣逐渐产生了矛盾,并逐渐产生了清除这股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的想法。
永徽元年(650年)褚遂良被借故左迁,并将于志宁、宇文节、高季辅等一批中高级官僚迅速提升到宰相的位置。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被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宰相之职,目的显然在于通过“任用自己的外戚来向己故老皇帝的外戚争权”。但这些人却与长孙无忌、褚遂良越走越近。
高宗又转向提拔中级官僚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等人,他们很快便成为了高宗的坚定支持者。而柳奭已经成为皇帝所反对的政治势力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早已失去宠幸的王皇后自然也被皇帝认为是不再适合担任后宫之主(当然,武则天与王皇后在后宫的竞争也是毫无疑问的)。于是,柳奭被首先放逐,其后高宗着手准备废掉他的王皇后,并改立了解
41
自己心意的武昭仪为后。
而对她抱有极端敌视态度的后世儒家学者如司马光和欧阳修等人,往往倾向于将王皇后的被废和她的册立,都归结于这位他们看来“野心勃勃”的女性在通往最高权力的路上所精心策划的结果,高宗也被塑造成为一个唯唯诺诺、不得不听命于妻子的软弱男人的形象。从本质上说,这场后宫主人的变换是高宗皇帝力图消除制约自己权力的力量的结果,而武皇后只是由皇帝主导的格局变化的受益者而已。
(二)武则天的兴起——高宗扶植
高宗有意于消除元老重臣的势力以掌握统治权,武皇后所具备的特质、她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她作为皇后而与皇帝“同体”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使得她成为了皇帝在进一步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中最为得力的政治助手。也正是这一点为她得到皇帝的宠信和信任,从而跨越“内”的界限参与帝国的政治事务赋予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在武皇后的帮助之下,高宗顺利并有步骤地推进自己的政治目标,重新建立起了以皇帝为中心的权力体系。武皇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杰出的政治才能,使她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进一步获得了皇帝的信赖。
高宗无疑想要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但他的身体却很差,这使他不得不将政治事务委托给富有政治才干的皇后代行处理。在高宗所面临的大多数重要的政治事务中,武皇后都
42
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出于对她的肯定与认可,高宗皇帝赋予皇后以前所未有的殊荣:皇帝被称为“天皇”的同时皇后也被称为“天后”,在皇帝上朝的时候皇后还可以垂帘于玉座之后,政事大小皆有所预闻,朝廷内外也因此而将他们一并称作“二圣”。高宗甚至还一度产生了将皇后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以公开和合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念头:上元二年(675年)高宗意图下诏命令皇后“摄国政”,但因中书侍郎郝处俊的反对而未能施行。
高宗对武皇后的信赖和倚重,以及赋予其与皇帝共同处理朝政的资格和权力,使得武后参政以及后来的摄政提供了可能性。
(三)武则天曾遇到的挫折——高宗主导
麟德元年(664年),当一生深受道教和巫术影响的武皇后赋予了道士郭行贞自由出入后宫的资格和权力时,她的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对禁止后宫人员参与巫术活动这一严格禁律的破坏,在一位后宫宦官的揭发之下高宗召集宰相上官仪对之进行商议。上官仪对此所作的回答是:“皇后专态,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他的这一提议得到了高宗的首肯,上官仪便立即开始着手草拟废后的诏书,但武皇后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并迅速地赶到高宗面前进行解释和“自申诉”。这一番恳切的诉说极有可能
是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对自己政治忠心的表达。
43
皇帝意识到,上官仪的建议事实上是旧臣元老势力面对武皇后与高宗共同打击时所做出的政治阴谋和挑拨离间之举。因此,废后计划不了了之。
这一事件的出现毫无疑问地表明,皇后的政治地位以及获得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本人对于她作为自己的政治助手的认可,以及对于她绝对维护皇帝本人利益的政治忠诚度的肯定,只有建立在自己的丈夫——皇帝本人对于她的庇护和支持这一基础之上,她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才有最终得以行使的可能性和基本的保障,除此之外她缺乏任何足以维持其统治之合法性的资源和基础。一旦皇帝的支持不在,她的权力和地位将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虽然儒家学者们往往乐于相信,武皇后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政治野心而将“软弱”的高宗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并由此而塑造出一个“强硬的妻子”和“无能的丈夫”两者之间阴阳关系颠倒的画面,但这毫无疑问是对高宗本人的丑化,以及对皇帝的最高政治地位和政治力量的彻底低估。
皇后致力于尽可能地帮助丈夫维护他在帝国政治系统中的和权力和地位,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她作为皇帝的“妻子”、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母亲”的地位和权力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承认、保护和巩固。
(四)武则天的称帝——自己的努力
武则天的称帝(1)首先离不开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44
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相对较少一些;
李治的积极支持,为武则天树立政治权威做好了前期铺垫。
(2)武则天自身的努力:
政绩和政治才能突出,掌握实际最高决策权,确立了一定的个人权威,获得了部分大臣的支持;
通过恐怖统治,增强政治强制力来打压反对者;
通过对道教提供庇护、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而对佛教教义加以借用,同样也包含对儒家传统和内容的借用和重视,神化自己和皇权,强化了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
(五)武则天的让位——向夫家“儿媳”身份的回归
(1)对夫家——李氏家族的态度
武则天虽然改变了李唐政权的称谓和象征,并以“武周”为名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致力于彻底确立一个以自己的姓氏为统治主体的新的父系家族的权力,也并不打算永久性剥夺李唐王朝的统治权力。“武周”从本质上而言只是李唐政权的一种延续,而非永久性的颠覆和彻底的剥夺。新王朝的建立目的也只在于自我保存,而并不是打算建立武姓永久性统治的一个精心的准备。
在她登上帝位并进一步巩固了权力之后,在为武氏建立宗庙以便彰显和炫耀自己的权势的同时,李唐宗庙并未遭到被抛弃的命运,而是在祭天等重大典礼中与武氏宗庙一同配
45
享,显示出这位女性对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判定:她既是一个有着最高政治权威的“皇帝”,同时也是李唐家族中的“媳妇”。
(2)对外戚——武氏家族的态度
武则天曾提拔武氏家族子弟,但这应当被看作是对自己父亲家族的恩赐和对自己权势的宣示,绝不是意图将政权在这一家族内部传递的信号。武则天最终选择建立一个两个家族之间紧密关联的“李武联姻”的政权,而绝不是对武氏家族的偏向和眷顾。由于担心在她去世之后太子与武氏诸子弟之间将会引发政治斗争,她还在圣历二年(699年)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命令他们起誓互不相违,并于明堂告祭天地。
作为一位政治家而对于权力的出自本能的追逐,以及作为一位女性而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和最终归宿的认同,使得这位拥有杰出政治才能的女性皇帝所关注的只是在她有生之年内对个人权位的牢牢保持,而并不想像男性君主一样将这一政权在自己的姓氏和宗族中延续下去。因此,当她感受到外戚家族有可能对她所拥有的权力带来威胁时,也选择了果断的手段予以解决。长寿元年(692年)她登上帝位两年之后,李昭德上述谏言,称武承嗣权力太重, ,恐怕日久以后将会“权倾人主”,武则天迅速貌夺了以武承嗣为首的武氏宗族的一切政治权力。
(3)对接班人问题的态度
46
在武则天作为“周朝皇帝”期间,政权继承人从来没有离开李氏家族的成员之手,她与李姓,而不是武姓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她称帝的同时,她的儿子睿宗皇帝被宣布为皇位继承人,只是并未被称作“太子”,而是称为“皇嗣”,而原来的太子、她的孙子则以“皇孙”的身份排在睿宗之后,意味着李氏家族的成员将会重新获得整个帝国的所有权和统治权。
女皇帝从未在任何意义上考虑过立自己最宠爱的女儿——为继承人的可能性。正如有学者所言,“武则天成为了皇帝,但将女性血统持续给她的女儿而不是儿子的想法似乎从未存在过。”
691年,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女皇帝,请求废去皇嗣的地位,并改立她的侄子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对于这一意在博取她的欢心的请求并未做出任何肯定的答复。但自此之后王庆之的数次求见引起了她的极度不满,命令李昭德将其杖杀。
698年,富有野心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再次请求立武氏家族的人为太子,并数度请人说服皇帝:“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此时女皇帝的确开始犹豫不决,但狄仁杰强调“且姑侄之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衬姑于庙者也”。在狄仁杰对其女性身份从属的提醒之下,女皇帝十分坚决地确立
47
了李姓子弟的继承人地位。
700年,她主动罢去了“天册金轮大圣皇帝”这一象征着自己皇位之神圣性质的称号,废除了武周以来实行的新历,大赦天下。
701年,她离开了自己经营多年的神都洛阳,返回李唐家族的政治中心长安,用这一象征性的迁徙表示她作为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家家族的最后回归。
此后的两年之中,苏安恒还曾两次上书请求这位女性皇帝禅位于太子,并且其言词十分激烈,声称这位女皇帝的统治权力实际上来自于李唐宗室,既然太子年德俱盛,就理应当政,如果她继续贪恋权位,将无颜面见李唐宗庙。面对这一言词激烈的上书却并未生气,而只是“赐食,慰谕而遣之,亦不之罪”。
当她离世之际,她留下的最后遗诏是:“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即以“李家的媳妇”、“高宗的妻子”而不是“皇帝”的身份与自己的丈夫合葬于乾陵。
从表面上看,神龙元年(705年)的宫廷政变似乎是导致武则天传位于中宗的原因。但实际上,继承人问题早在神龙政变之前就已解决,神龙政变并非是继承人的问题之争,而是张氏兄弟与朝臣、李唐家族的矛盾导致的结果。
总结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后、皇太后对政治的参与,并非
48
是对男性君主的权力的“攫取”、“分割”、“颠覆”和“破坏”,相反,她们因为自己“妻子”、“母亲”身份,使得她们在获得了政治权力、并试图持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的同时,往往更加致力于维护自己丈夫、儿子的根本利益,并最终维护了这一父系家族体系的不断繁荣和顺利延续。
即便武则天曾以一位“女皇帝”的仪态登上了帝位,但对于自己的女性角色和人生归宿的自我认同,使得她最终选择了对“皇帝”身份的放弃和向父权父系体系的彻底回归。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两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正确的规律:
皇帝对自己妻子的信任 对大臣的信任;
女主对夫家的利益维护 对外戚家族的利益维护。(东汉外戚专权并不是女主故意支持,而是皇族和女主缺少实力遏制外戚)
49
作文八:《武则天的评价》1300字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偶对武则天的小评价辣)
武则天,系鹅们女人的骄傲喔
想想看喔。? 在那个年代喔,女人可是卑微的地位吖。 难得有这样一位能够称霸政坛德人哦。
虽然她把自己的女儿给掐死了。觉得是挺无人道德。作为一个母亲竟然如此残忍,
可是,现在这个年代吖。? 把狗逼急了都要跳墙德哦。
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宫廷的战争都不知道会牺牲掉多少人吖。 诶
不过。她德一生还系让偶觉得挺佩服德喔
作文九:《武则天的评价》16200字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代女皇武则天,,~~
2006-6-22 15:18
提问者: arong518 | 浏览次数:8019次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虽然她心狠手辣,诛杀异己,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在唐朝这样变幻莫测的宫殿里,不狠毒是不能站住脚的。做为后来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武则天呢,,~~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99 字
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
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06-6-22 15:29
满意回答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哪位看倌对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来交流交流哦~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
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哪位看倌对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来交流交流哦~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哪位看倌对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来交流交流哦~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
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哪位看倌对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来交流交流哦~
参考资料:://.2008red./member_pic_54/files/myideal/html/_8062_1.shtml
赞同
21
| 评论(19)
向TA求助
回答者: liuwying | 二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6-4-28 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有哪些事迹,如何评价她, 28
2006-7-5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代始皇秦始皇,,~~ 19
2011-7-11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一节体育课,
2007-7-10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袁世凯这个人,,,,, 28
2008-8-10 ?如何客观公正评价陈冲主导的电影《天浴》, 58
更多关于武则天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一代女皇武则天 客观公正 评价
一代女皇武则天:潘...
一代女皇武则天:电...
一代女皇武则天:台...
一代女皇武则天:金...
2008-3-16《一代女皇武则天》(潘迎紫)版的电视剧剧情搜索,21 2008-5-15一代女皇武则天(潘迎紫版)的主题曲可以在哪里下,7 2009-1-12一代女皇武则天(潘迎紫版)在那下载,6
2009-6-30有没有一代女皇武则天 潘迎紫演的,要每集分的,完整的,20 2008-10-9求:[一代女皇武则天]潘迎紫演的. 和 [婆媳过招70回]的免费观看网站4 更多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潘迎紫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19条
2006-6-22 15:31 水之墨 | 一级
哪个皇帝没干点坏事啊,谁敢说谁不心狠手辣,诛杀异己,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为什么偏偏出来一个女皇帝就对她大加指责
武后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才鼎盛,文化繁荣
乘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
武后功不可没,虽然任用酷吏十分不好,
但是广为起用贤臣使风气大为改观
更留下无数传说,武媚娘传奇,太平公主,荻人杰断案,牡丹花........ 总的来说,历史指出的那些较为血腥的也是建立在她是一个女人的基础上。 我觉得并不公正
她还是功大于过的
赞同
0
| 评论(2)
2006-6-22 15:56 涛声EE | 二级
美貌与智慧并存,好一朵女人花.当然是霸王花了!
赞同
0
| 评论
2006-6-22 16:42 4615969 | 一级 其实她是个鸡子
赞同
0
| 评论(1)
2006-6-22 17:09 热心网友 我实在不知道如何评价她因为我没见过她对她不甚了解
赞同
0
| 评论
2006-6-22 17:42 李凯——999 | 二级 总的来说她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也有许多不好的方面,但她对唐朝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
赞同
0
| 评论
2006-6-22 19:23 热心网友
是女人的榜样
赞同
0
| 评论(1)
2006-6-22 23:34 华猎 | 二级 破格用人创自荐制度
首创武举重和殿试
重视农业生产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后期出现混乱
赞同
0
| 评论
2006-6-23 00:59 zhaoshixue | 一级 我认为她的治国才能一点也不次于晚年的李世名
赞同
0
| 评论
2006-6-23 13:52 jetteng | 二级 女人有的毛病她都有!女人没有的智慧与魄力她也有!
赞同
0
| 评论
2006-6-23 18:03 热心网友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赞同
0
| 评论
2006-6-23 18:11 gaolongxi | 二级
上启贞观之治
下至开皇盛世
赞同
0
| 评论
2006-6-23 18:29 smallball | 二级
千古一帝
赞同
0
| 评论(1)
2006-6-24 20:13 yyz97 | 二级
俄国的彼德大帝也曾杀死自己的儿子,但同样也是一个出色的帝王。
中国类似的还有秦始皇、成吉思汗,都是争议性的帝王。即使**也是。
赞同
1
| 评论
2006-6-24 20:28 102423907 | 三级
热衷与权利的女人
赞同
0
| 评论
2006-6-25 18:49 热心网友
现代女强人
赞同
0
| 评论
2006-6-27 13:31 维纳斯4444 | 三级
一:唐五代对武则天的评价
中宗、睿宗、玄宗三朝,武则天的子孙在位,这时武则天保持受尊崇的地位,一般人不便对她妄加议论,这是比较自然的。睿宗先天二年(713年)诰称“运光五圣”,李白《上云乐》诗称“中国有七圣”,都包括武则天。
但开元初年有无行文人张 撰《朝野佥载》。闲话武则天朝政治,“琐尾*裂,且多*语。”又叙事往往失实,影响史料价值。
安史乱后,藩镇难作,李唐王朝日见衰微。所谓女祸误国的议论渐兴,许多人站在维护李唐天下的立场上非难武则天。
唐肃宗时李泌所奏:“天后方图临朝,乃鸠杀孝敬。”这条最早关于李弘是武则天鸠杀的史料,看来是李泌为阻止张皇后忌害广平王李豫(唐代宗)而随意采摘传闻为故事,事隔三代,李泌可以对事实真相不加详考,但他信口说来,给后人以攻讦武则天杀子的口实。
约成书于大历末年的刘肃《大唐新语》,最早载入了模拟吕后残杀戚夫人为人彘的故事杜撰的武则天杀王皇后、肖淑妃做人彘的故事,遂传为信史。刘肃和张 的书中对武则天时酷史的猖獗作了必要的揭露,只是可信的程度怕是要打折扣的。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七月,沈既济奏议驳吴兢所撰《国史》以武则天事为本纪“是谓乱名”,“请并天后纪,合孝和纪……别纂录入皇后列传。”这意见当时未被采纲奏议一面肯定“伏以则天皇后,初以聪明睿哲,内辅时政,厥功茂矣。”一面又说后来“太后以专制临朝,俄又废帝,或幽或徒,既而握图称篆,移运革名,牝司*啄之*,难乎备述。”闪烁其词,进行抨击。这样既对武则天的政绩和她开始掌权的合法性给以相当的肯定,又对她“体自坤顺,位居乾极,以柔乘刚,天纪倒张”的篡国行为备加斥责,成为以后唐代士人评论武则天的一种基本模式。
也有突破这个模式的。杰出的政论家陆贽贞元八年(792年)所上《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说:“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耀,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然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对武术则天的用人政策备加赞誉,认为是应当仿效的典范。他这个论断被后来的史学家们广泛引用。
贞观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诰有“九圣储详,万邦咸休”之语,仍列武则天在内,这当与他是
革新派皇帝的立场有关。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入相的杨嗣复看法与陆贽迥异。文宗问他:“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杨回避作正面肯定的回答,说:“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他对这个“阴忍鸷居”的女主没有好感。稍后的孙樵,“惧后世牵以称临”,坚持“天后擅政……不可谓正。”同杨嗣复一样否定武则天。
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一个劝武则天“屏去男妾,独立天下”的宜都内人,一面指出:“武后篡既久,颇放纵,耽内习,不敬宗庙,四方日有叛逆,防御不暇。”一面借宜都内人之口极赞武则天:“独大家革天姓,改去钗钏,袭服冠冕,符瑞日至,大臣大敢动,真天子也。”
五代后蜀孟昶在利州时为武则天重修皇泽寺新庙,立碑刻石,文中凡遇“天后”或“后”字必顶格书写,有关敬语如“玄贶 ”,“神像”等文则空三格,对武则天备致尊崇。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刘煦等修成《旧唐书》,“褒贬以言,孔道是模。”把儒家信条作为品评历史人物的准则,指斥武则天“夺攘神器,秽褒皇居。”“韦武丧邦,毒侔蛇虺 。”“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阴辈。……朋比成风,廉耻都尽”可《旧唐书》还是为武则天立了本纪,备载她在执政期间的事迹,最后以“史臣曰”作总的评述:“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以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女石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允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还是恪守唐代有褒有贬的总评价。
二:宋元明清士人评论武则天
宋太祖赵匡胤对武则天有过样的评论:“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对她仍不无肯定。但以后,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尤其是崇儒思潮而宋明理学的纲常说教日益泛滥,世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就更坏。
宋仁宗嘉祜五年(1060年)欧阳修等撰成的《新唐书》,旨在“垂劝戒,示久远。”说“武后自高宗时挟天子威福,胁制四海”,又“逐嗣帝,改国号”,有莫大之罪。以“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但还是秉承宋祖的评论,承认她“赏罚已出,不假借群臣, 于上而治于下,故能终天年,阽乱而不亡。”欧阳修称《新唐书》为武则天列传又立本纪,是遵循《春秋》笔法,“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
范祖禹对两唐书为武则天立纪的记法很不以为然。他在宋哲宗元祜年(1086年)编成的《唐鉴》,“复系嗣圣之年,黜武氏之号,以为母后祸乱之戒,窃取《春秋》之义。”嗣圣至神龙间二十上年只用中宗嗣圣年号,每年之下,均先书帝在房州或帝在东宫,次载武则天事。完全按沈既济的主张办,这一记法为后代所承。
早《唐鉴》两年成书的《资治通鉴》,寓褒贬于叙事,搜罗武则天朝弊政材料,尤其于酷吏事叙述最详。但也偶有平心之论,如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之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兢为之用。”
到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亲为《资治通鉴》作纲,由门人作目,成《通鉴纲目》一书,专在褒贬大义上做文章,对武则天横加挞伐。该书用《唐鉴》的办法系年纪事,将武则天附在《唐纪中宗》之下,注曰:“名明空,继位二十一年,寿八十一岁。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胡致堂评说:“武氏之祸,古所未有也。……武氏以才人蛊惑嗣帝,一罪也;戕杀主母,二罪也;黜中宗而夺之位,三罪也;杀君子之三人,四罪也;自立为帝,五罪也;废高宗庙,六罪也;诛锄宗室,七罪也;秽德彰闻,八罪也;尊用酷吏,毒痈四海,九罪也。”但胡致堂还说:“武氏虽肆行诛杀,而当时号为贤士则未有死者,惟所宠信邪恶之人,反多不免,如狄仁杰、徐有功、朱敬则、宋王景之徒则保护尤力,其与庸君远矣。”“太后不以内嬖之私屈外庭之议,肯自抑断以伸正直之气,其与汉文听早屠嘉困邓通何以异哉~使其生为男子而临天下,其雄才大略殆与孝武等矣。”
此外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才刊刻的《唐史论断》中,一百年前撰成此书的孙甫曾又提:“武后僭窃位号,唐史臣修《实录》撰〈国史〉者皆为立纪,名体大乱,史法大失矣。”他先于范祖禹从沈既济议,书武后事于中宗纪中,“所以正帝统而黜僭号也。”还说武则天“僭窃天号,恣行凶虐,毒流内外,逾二十年。……若终身无祸,何以作戒于后,……为害岁久,安得无所贬也。”为武则天最后被废称快。
淳熙中进士叶适谤高宗“丞妾为妻”,武则天称帝为“擅命事”,以“《新史》言?有功不以唐周贰其心?则尤非也”,主张改为:“当武氏篡盗,酷吏为之起狱杀不从命者,独有功生之,夫人虽有必杀之心,而天无必杀之理,非有功能自生之也,天也。”用唯心论解释历史。
南宁也有洪迈与众说不同。他在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成书的《容斋随笔》中,认为武则天无须“使其生为男子”便可比汉武帝:“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2.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武则天。可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尽管有赞叹,可总离不开贬责。但以愚之见,那些贬责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强加之罪。
人们总说武则天是个热衷与权利的女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 家,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武则天14岁入宫,正值青春年华,美丽聪慧,却得不到太宗的宠爱,屈膝当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业寺当了5年的尼姑,她怎 能不感叹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当才人时她认识了李治,并使这个未来的帝皇对 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从感业寺接了出来,立为昭仪。
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当个昭仪,十几年的宫廷生活,让她深知后宫的残酷,为了自保,更为了满足她压抑在心底十几年的欲望,她必须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个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对比他大几岁的武则天几乎是
言听计从。从感业寺出来仅一年,她就挤走了王皇后,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权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国。当他发现武则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几乎把 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她,武则天也乐在其中---没有几个人会对权力说不~尤其是武则天这种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的时代,更会捉住一切机会。
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对她暗怀不满,却畏于李治的默许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动静。武则天断然不会让权。这个被养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陋俗,自己称帝。这是武则天的前半生,不断挑战封建,不断巩固自己权力的时期。 称帝后,武则天精图励治,善用人才,把整个国家管理得仅仅有条,不愧为一个 英明的皇帝,。纵观历史,少有人比与其媲美。
然而人们在评价她时,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她 专制的管治和淫乱的私生活。须知,武则天再怎么厉害,仍是个女人。在女人被极端压抑的年代,她的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国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以图国家的安定,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实是小问题,只是许多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则天也是个人,并且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为什么不能拥有对情感对性的欲望,也许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觉得心灵空虚,在国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只是调剂罢了,再说,她的男宠也不多吧,只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等几个而已,比起历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另一方
面来说,她养男宠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显示自己的权力和男人一样。 总之,武则天是个英勇有为的帝皇,一个敢做敢当的女人,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 一道风景线。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来替她辩护,我只能说也许宫廷里的残酷生存竞争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经没有哪个女人恨自己的女儿。再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没有缺点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哪位看倌对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来交流交流哦~
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四川省广元市人(在广元皇泽寺有1955年出土的后蜀主孟昶“广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代]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
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己当了皇帝,此时她已经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O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i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
民的负担。
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
赞同
1
| 评论
2006-6-27 13:35 huyurain007 | 一级
乘前启后
赞同
1
| 评论
2006-6-28 11:31 mature007 | 三级 当时的中国在她手里继续发展,只是过于手腕毒辣
赞同
0
| 评论
2006-6-28 13:10 tulipzong | 二级 人才,绝对的强人。
赞同
0
| 评论
等待您来回答
作文十:《评价武则天武则天评价》1000字
评价武则天 武氏政绩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五十年。总的说来,她是一个有才
能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她在当政期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在发展的。她的政绩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继续推行改革,打破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引用庶族
地主参加政权。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进步的。
唐朝前期,当权集团主要是关陇士族。武则天在夺取政权时,就是遭到这个集团的反对。
如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极力反对武则天为皇后,认为她出身寒微,没
有资格做皇后。武则天当皇后后,此二人都遭贬逐,先后死去。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听政,
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后来唐的宗室李贞等也在河南、山东等地起兵。都先后被
武则天镇压下去。武则天更加紧残酷地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杀掉唐宗室贵族数百人,杀大
臣数百家。在这些被杀的人中,许多人是关陇士族,或属于关陇士族势力。从此,关陇士族
更加衰落。
(二)重用庶族士人。武则天重用庶族士人,采取了如下三项重要措施。其一,在她为
皇后时,通过唐高宗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氏族志》是唐太宗时修的、内容
虽是以唐朝官爵高下作等级,但很注意考究其是否属于士族,旧的士族观念很浓厚。《姓氏
录》消除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宫品高下为准叙录,这就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庶族官吏的政治、
社会地位。其二,武则天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录用人才。其中大量的人才出身
于庶族。其三,武则天破格用人,如她曾令九品以上官吏及百姓,皆可自我荐举求用。武则
天确实选拔了一批人才,如她的名相狄仁杰和张柬之,后来开元时期的名相姚瓃和宋蹋等都
是她重用或选拔的。
(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奖励地方官吏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境内田畴垦辟、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要
受惩罚。在这期间,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从户口增长情况来看,唐太宗时,户口为三百八
十万户,至武则天统治的末年,已增至六百十五万户。
武则天统治时期,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她任用了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一批酷吏,株
连冤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她用人太滥,冗员太多,官僚机构过分庞大,又崇信佛教,大修寺
庙,给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破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