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优秀作文]故乡情怀》400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爸爸最爱的一首诗,每当我听到它,心中便会呈现出那个座落在长江边,风景秀丽的小城——安庆。
故乡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振风塔,这座塔始建于唐代,高十三层,巍然矗立在长江边,特别雄伟壮观。登到塔顶往下看,安庆城、长江水、江南岸的风景尽收眼底。望着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我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我的爸爸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这里有很多的湖泊、河流,纵横交错,物产丰盛,是鱼米之乡;这里人杰地灵,文化深厚,又称黄梅戏之乡;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美称宜城。
逢年过节,爸爸都会带我回到故乡,因为这里有我的爷爷、奶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美好……看着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听着爸爸爽朗的笑声,我似乎有点理解故乡的意义了。
爷爷、奶奶住在大院,那里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寒暑假我住在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开心地游戏、快乐地玩耍,同时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这就是我美丽的故乡,爸爸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她。
作文二:《故乡情怀故乡情怀》2800字
精品文档
故乡情怀
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生活中的忙碌与疲惫,让我很少有时间去认真的回想一下有关故乡的昔日模样。这到不是因为故乡离我很远,或与故乡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难言之痛。离开太久,心里越发的平淡如水。只是故乡一些让我至今难已忘怀的情结,不时的展现在眼前。在剥离了太多的记忆,能看到的就是我生活了十年的老屋,在那风雨飘摇下给我唱了十年老歌的老屋。
老屋很老,在我的记忆中,它没有时间的概念。我不知道在我之前它存在了多久。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那斑驳,低矮,残破不堪的身躯,在长时间里,为我遮风挡雨。我喜欢老屋,还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它承载了我太多童年的记忆,包容了我对它一次次的顽劣和不敬。它就象一个慈爱的长者,看着我,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把最初的记忆印在我脑海中,形成了我对它一成不变的永恒的怀念。
老屋不大,我怀疑它最初是为了应付人们最低生活的需要,拼凑而成的一个临时住所,房子中央为防止主梁的塌陷而支撑了两根顶木,四周和屋顶都糊满了报纸。窗户勉强可以打开,但光线很暗,这就是老屋在我开始有了最初的记忆时,给我留下的全部印象。
父亲常常对着老屋叹气,似乎这里装着他太多的沉重。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着老屋自言自语,用他那抑郁的目光
1 / 5
精品文档
一遍遍的看着老屋。
其实父亲很爱老屋,只是父亲从不善于表达自己,他一生好强。在已退休的年龄,依然要背着他年轻时走街串巷的家当,闯荡他心中的世界。那时我还小,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劝阻父亲的,在他争吵时,我便钻进老屋深处的一个角落,静静体会着老屋带给我的安全和温馨。父亲一生倔强,认定的事情很难回头,离开老屋也是他当时最为迫切的愿望。
我是在老屋里长大的。我惧怕父亲,虽然在家里我是老小,可却没有在他那里品尝到深沉的父爱。有时我宁愿永远的远离父亲,离开他对我的怒目而视和无情落在我身上的枝条。那时我恨极了父亲,甚至有不在想做他儿子的念头,可除了老屋我又能去哪呢,躲在母亲的身后是我唯一能避开那细长坚韧枝条的唯一方法。我认定,父亲是不爱我的,在他眼里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能带给我无限乐趣的就是老屋了,我喜欢一个人钻进被中,静静的听老屋唱歌。它那不堪重负的身躯,经常在风的伴奏下,吱吱呀呀的作响,虽然没见屋子有什么破陋之处,屋内也是风尘满天。风吹着屋角发出呜呜声,让我一头钻进被中,不敢出来,屋顶的老鼠和不时滑落的尘土,打的报纸哗哗的响。这时老屋喘着粗气,艰难的挺立在风中,我感觉它就象一个年久的摇篮,让我在它的怀抱中,听着它吼着浑厚的调子,安然进入梦香。这种感觉,我至今依然能在梦里
2 / 5
精品文档
与它不期而遇。
这时,父亲通常是彻夜不眠的,他阴沉着脸,坐在那里,看着老屋摇晃的身躯,一言不发,这时我通常是远离父亲的,可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担心和忧虑。他焦躁不安,来回巡看着老屋的每一个角角落落,把我从被中拽起,穿好衣服,准备时刻逃离这风烛残年的老屋。我不解的看着父亲,不明白父亲为何对老屋如此不信任,只有七岁的我,那时还不能理解父亲严寒般脸膛下深沉的父爱。在我听来象低吟歌唱的老屋,默默的坚守着它的职责,并不迁怒父亲的举动。与父亲相反,这时的我是快乐的,不安份的我在老屋里来回乱窜,我喜欢用耳朵贴在老屋那苍老的身躯上,听它唱着忧伤的歌,使我至今还能感知到老屋那如凄如诉的声音,在叙说着它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在老屋的墙壁上,钉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我知道里面放得都是只有过节时才能吃上的东西。它太高,我是够不着的,搬了家里最高的凳子,我依然够不着,可里面飘出的诱惑,使我无法抑制我燥动的欲望。我一遍遍的够着它,可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我不知道父亲在钉这个盒子时,是否丈量过我和凳子的高度。它恰恰让我望的见,看的着,却够不到。每天看着它,我在盒子底下来回奔走,焦躁不安。也许是吃的欲望启发了我的智慧,我找来了一根竹杆,轻轻的往外挑着盒子里的袋子,不知道是我太激动,还是太紧张,
3 / 5
精品文档
我一下子捣翻了那盒子,,只听叭的一声,它倒扣了下来。我吓呆了,望着洒了一地的糖果,和摔碎了瓶子的罐头,我嚎叫着,往母亲上班的地方窜去,同时还没忘抓起了一颗糖。
我是睡在母亲的背上回家的,在母亲推开老屋吱呀作响的门时,我醒了,可我不敢醒,依然睡着,很香的样子。第二天早上,我在被中慢慢的探出了头,发现家里只有我一个,装糖果的盒子又被完好的钉在了那面墙上,可我却不敢望它。不知这样过了多长时间,几天,或十几天,我不记的了,我最终也未能抵的住诱惑,又搬起了凳子去够它,让我惊喜的是,我够着了。我突然感觉自己在短短几天里长高了,可以天天用凳子去够那甜了我整个童年的糖果了。当时,兴奋喜悦的心情溢满了整个老屋,透甜的糖果沁入了我每一个张开的细胞,我为自己的成功而欢欣不已,我甚至好象看到了父亲在面对日益减少的糖果时迷惑的表情。
老屋温情的看着我,一言不发。只有它见证了父亲在重新把木盒子钉上去时,悄悄降低的高度。或许从那以后,我真的长高了,但玩劣的品行却没有改变多少,和玩伴们依然横行在自己营造的乐园里,直到我走出童年的老屋,走出给我唱了十年老歌的老屋,走出了父亲对我充满疑惑的目光。
随着我们从老屋的搬出,老屋在一夜之间真的老了,它似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默默的消失在我们迁入新居的喜
4 / 5
精品文档
悦之中,它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独自在沧桑中品味着世间的亲情冷暖,我想,我们真的不在有老屋的记忆了。直到有一天,父亲用沉痛的心情告诉我们,老屋被拆除时,我才明白,父亲在心里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屋。在父亲看到老屋轰然倒下时,满眼的热泪,是没有躲过老屋和我们风雨飘摇相依相偎中所走过的一生。
5 / 5
作文三:《故乡情怀》2700字
深冬,寒气逼人。随处可见的凄凉与荒芜散落眼睛里,空气中也回荡着薄凉的味道,冷,笼罩着大地。午后,一个人,一盏茶,一本书,独享着季节里一份宁静与安逸,沐浴着阳光给的丝丝暖意。倚栏望远,思乡的心终是不变。家乡是美的,有河、有杨柳、有小鸟、有花朵,还有儿时幸福的时光,带着回忆,翻阅画集《故乡情怀》。
黎强,广东湛江人,现居珠海。职业画家。一个真实且内敛的人,应该说是有点不善言辞的人。这样的人应是内心丰富、感情真挚的,亦是保留着传统不忘本的那份性情。一直猜想他的世界里某个角落一定存着一份情志,那情志悠闲、自然、淳朴地在灵魂里流动的满是静怡、纯洁。如很多人一样不说不代表没有,不说不代表心中一片苍白。
黎强从小生活在海边。长大后为了自己的事业远离家乡,如今多年过去,年近不惑的他久不忘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思乡的心反而越来越重。那情在他心里,在他画里。他的画集《故乡情怀》一幅幅作品,一段段画面,用笔勾勒出儿时的记忆,童年的时光。作品细腻朴实手法表现乡村风貌,无论从画面还是内容无不透着一份本真在里边。印象最深的是《幸福》画作上是一位村妇一袭红衣独自坐在竹筏上。身边一个竹篓,一筐红橙,河水、蓝天、飞鸽、白云构成了一幅温馨真实的画作。画作构图简洁明朗,色泽对比明显。村妇满脸笑意,眼睛流着快乐,在水波的荡漾下,阵阵橙香飘过,满是乡野幸福的味道。这幅作品以自然淳朴和谐,清新甜美的画面呈现给欣赏者。表明了画家追求天真浪漫、朴实自然和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
画作《归乡》画面上左边停着一只船和上边垂下绿色的枝条,还有一个人划着一小船悠哉的前行。凡是作画者都知道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是自然,绿色是油画中最难绘的颜色,单用颜色是调不出来的,它需要一遍遍的涂抹,方可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绿色,可见黎强画功之高。《归乡》整幅作品以绿色为基调,作品构图自然,清润,有灵气且又新颖,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那一人一舟从远方归来,谁知游子思乡,谁知游子归来心切。另一幅《靠岸》画面中河床旁翠意盎然,一只船慢慢向大船靠近,用绳索拴住,下河水与天空是流云形成丰富变化、气韵流动的独特画面。整幅画作以斑斓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谱写出了美丽水乡景貌,深刻的表达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管身在何方依然牵挂故乡的感情。
油画是西方主要绘画种类之一,大概四百多年前传入中国。随着清朝灭亡,民国一批青年学子去西方学习绘画,如徐悲鸿、刘海莉等等。油画主要在采用色、光、形三种技法来表现作品的美感与艺术效果。欣赏一幅油画,首先要看作品的素描如何,物体或人形状如何和肌肤纹理如何。好的画家,在处理细节和截面上无任何痕迹,黎强的画作无论从色彩,形状,和光感无不彰显他娴熟的绘画笔法与色彩的协调处理,他的《望》《向往》《和谐天音》皆可体现他的绘画技法与绘画功底。他说:当命运把我抛入社会的急流中、繁华的都市里,我身临其中,也不过是一位旁观者,内心深处依然是一片安宁,望着眼前的一切。其实它并没怎么诱惑到我,反使我对乡野的寂静更富有感情,多少个年头过去,我依然向往自然,留恋过去。对宇宙的静观、生活的体验是我对绘画的一直追求。
黎强生于70年代。从小喜欢绘画,在小学时随意画一个图片,被家人称之为好,从此便迷上绘画。少年时期多次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后又考入艺术学校,天赋加勤奋与热爱,黎强便一步步踏上绘画的道路。学校毕业后,到珠海做一名设计师,后一直坚持油画创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他说:绘画对我来说是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是自己所见所闻所知的表现,是我内心深处的无奈、孤寂、失望的理疗器,也是我寻找一个倾诉自己心灵的角落。在作品中给自己一个生命和灵魂的自由空间。他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那对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双眼在浑浊中试图看清太阳的颜色。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只是一种精神影像的反应,但愿能映出真实而简洁的过程,这过程便是绘画过程,是一个自言自语的过程,犹如低声细语闲聊,无需惊动别人,一人一语,我知我自己。假如那一天无意间惊动了你,那真是奇妙。
《泊》是一幅在海边停船的画作。海边一只船,船上装满物品停在那里一直待航,远处是蓝天、白云、大海与船构成色彩鲜明的对比。画作以简洁的构图,细腻真实的手法和高超的技法表达了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向往美好,执着,自信的未来。船不是很新,略有点沧桑感,这预示一个人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苦,他都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美好的一天。
黎强的作品色彩无论明暗冷暖或清新,淡雅,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师从苏家芬、陈作力等名师。凡是欣赏过西方油画的人都知道国内很多作画者的油画很大程度的都蕴含着本土气息。无法摆脱这种气息。认真纵观西方油画历史的发展,油画的流派又划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黎强以写实法绘画,力求真实自然。他在学画过程中刻苦勤奋,勤看勤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作品《海音》两块石头,一片海,再配蓝天、沙滩做辅。整幅作品简洁明了,以透明法表现蓝天海水,与石头形成对比。海面平静,星星浪花轻轻地弹击石头,浪浪浅击,声声吟唱。宁静,简单,一首歌,一种岁月,伴着年华随着时光演绎着生命的闪点,就算寂寞也是快乐。其意境超然一切,平凡的诗意,美的纯粹。
一幅《岁月痕迹》以写实手法、精湛扎实的功底绘出是一个链条、几圈墨绿色尼龙绳作为陪衬,底部是一个木块构成整幅画作。细细观看画作,锈铸斑点的链条,点点滴滴映在眼里、刻在心里,也可以看到尼龙绳在长期使用中磨损的毛须的全貌。细微处刻画生活,精妙的无需语言,岁月溜走,带不走是记忆。那年那人那事依然在我心里,满是痕迹谁人知?
黎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关心穷苦百姓。他不止一次说;我用灵魂绘彩才生活,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主需要帮助的人。四川汶川地震时,黎强亲自去汶川捐款并将部分作品拍卖的善款全部捐献给了受灾的人民。他说:作为一个画家,心里要有一份真,真便是真实。我很看不惯现在社会里的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和蔑视对待身边不如自己的人。做人,要做真实的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黎强如他的名字,黎明的晨光,自立自强。绘画是一条艰难困苦且有寂寞的道路,学绘画的人很多,坚持一直绘画的人却寥寥无几,可以以绘画作品让业界认可切成为画家的人更是不多,黎强做到了。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展览。其中他创作的《大家》被湛江博物馆收藏,还参与创作澳门熊猫馆巨幅壁画《熊猫之家》,他的作品《泊》去法国参展,《海音》参加中韩两国美术交流,水彩作品《岁月留痕》获第二届双年铜奖,五幅作品被中国邮政采用。黎强的作品奖项不胜枚举,这也是他多年刻苦执着给的认可与回报。他说:绘画不是为了得奖,也不是为了名利,因为喜欢,因为爱,为了喜欢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喜爱,我愿意一直画下去,一生无怨无悔。
作文四:《故乡情怀》1300字
在外呆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因此对家乡的眷念愈来愈强烈。记不清有多少次夜晚梦回故乡,梦境里故乡那山那水那人,恍如幼时眼中模样,依稀如电影般回放,一切皆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面。醒来睁眼周围漆黑一片,才知是在梦中,心中不免怅然若失,辗转反侧,久久沉浸梦中再也难以入眠。之所以思念故乡,是因为故乡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我的祖辈们在此垦荒种地,值树造林,为子孙开基立业,造福后世奋斗过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我们子孙后代一直在续写他们的梦想,各自在人生舞台上演释自已的故事,使我们的家族更加繁荣昌盛;之所以难忘故乡,是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他们躬耕四季,辛苦劳作在祖辈们开垦的田间地头,执念一生呵护这片黑土地,播种四季希望,享受着瓜果丰硕,稻菽飘香的喜悦。叹岁月无情,时时刻刻催人老,昔时伙伴,如今皆为生计四处奔波,闯荡东西南北,身如浮萍漂泊不定,辛苦打拼在异地他乡。大家归期难定,虽有相逢之曰,却是相聚时短,更那堪别离恨长,如今亲情日廋,维系实在令人堪忧。故乡,离我不远也不近,说远,不足个把小时车程,说近,近在咫尺,这份惦记,一直在心中。但人在外头,被诸事牵绊,往往身不由己,每每归乡时促,难免去时匆匆,来也匆匆,游子的脚步一直在往返的路上,思念就像长了翅膀,便在瞬间,回到故乡。一踏入故土,心情便万般激动,故乡那山那水那人一入眼中,无不令人感觉格外亲切。沿途闻听乡音绕耳,顿觉亲情无限温馨,途中小憩,临溪掬清泉一捧,饮之如甘如怡,忍不住多饮几口。回到家里,若时间充裕,便径直奔向野外,循着儿时足迹,熟练地沿着山路一路走马观花,在荒野中穿行,映入眼帘,虽是青山依旧,绿水常流,耐何林丰草茂山间小径早已无迹可循,只好钻山穿林,觅一空旷处静静伫立,远听山风呼呼,松涛阵阵传入耳中,细听山涧流水欢畅,潺潺有声;近看漫山翠竹婷婷玉立,随风摇曳,舞姿婀娜。静立兀动,感觉微风徐徐,随风拂来醉人花香,实在令人陶醉。山间鸟鸣啾啾,草丛有悉悉嗦嗦之声,仿佛对归乡游子致以亲切问候。若遇雨歇,最宜登高,远眺群峰云雾缭绕,朦胧起伏,若隐若现,似苍龙蜿蜒,连绵数里。俯瞰山底,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宛如玉带,清清澈澈,一路欢歌奔向远方。山下原野阡陌纵横,梯状递升,有心沿田间小径欲欣赏田野风光,谁曾想,一路前行,数块耕耘土地,只现便路之处,四野皆荒草萋萋,越远越不愿前行。索性就近入田间捧一捧泥土入怀,留待他日想家的时候深吸这田野散发出来原汁原味的泥土清香,感知故土一直在身边!虽是穷乡僻壤,在我眼里,那山那水那人,无时无刻不眷念万分,我虽远离故乡,身处繁华都市,故乡在心里依然放心不下,纵然不是在梦里我也无法忘记,无法忘记那美丽的大山,大山里淳朴的人们;纵然不是在梦里我也无法忘记,无法忘记儿时亲人溺宠的眼神;纵然不是在梦里我也无法忘记,无法忘记童年留在大山里的欢快足迹!人在外头,故乡已渐行渐远,故乡的亲人与我,虽然生活习惯早已迥异,但是我始终没有迷失自己,淡看都市浮华,依然保留着祖先勤劳朴实的本质,故乡与
新家,一种人生,两头眷念,随着年龄增长,内心的思念也就越浓郁!??
作文五:《故乡情怀》1000字
故乡情怀
在生命的旅途上,故乡是唯一无法在心头释怀的结。
我不知一次地问自己,故乡是什么,它是存在我过去回忆的一个美好情怀,是追忆童年时的一副真实的图画,是我走向未来的文化母体……那里的田间、树木、小路和杂草,村街、小院、瓦房和炊烟,故乡的一切,都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家园,曾经的哭声、笑声、眼泪和脚步,都被它摇成了智慧、纯朴、勤奋与坚毅。
身处异国的人怀念国土,奔走他乡的人总想老家,这似乎是东方人的一种天然理性,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遗传基因。上下五千年,漫长情感长河,怀念故乡或老家的心态与情怀今古不变。我同许多中国人一样恋旧,恋一种古朴的、祖风的、宽柔的,曾经是生命中一部分的情缘,这种情缘始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类历史的精髓部分。
我同许多出门在外、远离祖土的人一样,怀念故乡,故乡的泥土里深埋着根,由先人们一代接着一代扎下的血脉相连的根。这个根无论我寄身何处,都不会背叛故乡的土壤,割舍故乡的根。
故乡的月光是挂在我心头的丝织品,丝丝垂下的蓬松月光,如夏日的瓜蔓,秋后的稻杆,是夏日炎热的等待和秋后丰硕收获的喜悦。在故乡校园的两间破房教室里,掀开了我写方块字的历史,知道了**,知道了白求恩、张思德,知道了四大发明……故乡的摇篮,有祖辈和师长们用新风尚吹拂的爱与憎,有他们用古朴的善良与勤劳编织的花环,有他们温亲的话语和安详的身影,使我那幼稚的理念与脆弱的信仰变得成熟和刚强。
故乡,在旅人的记忆中,总是美丽而亲切的,她与贫穷或者富足无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浓浓的乡情吧。可是在理智上,人们又都盼望她富足、丰厚。
故乡的人是我的至亲,是我疲惫的时候温馨的港湾,是我满心创伤的时候寄情的归宿,是我出海漂泊时心中常有的牵挂。古人也不能例外。我们早已熟知的如“寂寞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都足以说明,几百上千年前的人,对故乡一样是梦牵浑绕,刻骨铭心的。
故乡不是人生的永恒故园,只是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但从小喝故乡的井水长大的那份情感,就如心中的一棵大树一样,无论风雨剥蚀多久,却始终屹立在我心头。
我虽出门在外,四海为家,工作学习,购房定居,但故乡不能忘,老家的房屋不愿舍。想家的时候,故乡的泥土会呼唤我,故乡的月光会安慰我,故乡的小路会牵系我,即使岁月的寒风落我身边所有的景致,却摇不落故乡注入我心中的那份温馨。
故乡,是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坛佳酿,岁月愈久,味道愈醇。深爱故乡,深爱老家。
作文六:《故乡情怀》200字
故乡情怀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清歌也泪垂。
我好似回到了故乡,
西落的晚霞,
映红了那片高高的天空;
挂在老槐树树梢的月亮,
照亮了那片亲亲的土地。
当我远行在外,
最亲还是故乡的大麦饭,
最香还是故乡的葱油饼;
喝不够那甘甜的溪水,
忘不了儿时游戏的伙伴,
哺育我成长的乡亲河,
是你给了我儿时的梦想。
在外的路,
总会有坎坷和崎岖,
可是我永远保持着最初的浪漫和纯真。 在回故乡,
母亲那温暖的手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乡亲们可亲的笑脸却没有改变,
老槐树下依旧坐着讲故事的爷爷奶奶,
轻轻的乡亲河依旧告诉我们梦想就在你的脚下, 纯朴的乡情,
让我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从不愿改变。
作文七:《故乡情怀》700字
故乡情怀
2010-9-16
季羡林老人说:“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触物生情,看见故乡也有的海棠便生出思想,思乡可以跨越空间,穿越时间。难怪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时离家,那时候还不知道家对于自己有何重要,只是多年的漂泊让自己才对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多年的客居他乡,岁月已逝,两鬓斑白了,垂垂暮年了,也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了,可是永恒的不变的还是我的家乡口音。物是人非中还有自己永恒不变的东西。孩子们自然不晓得这个老人的来历,更不知道这个人儿时也曾经在这里玩耍,把他当做了远方的客人,问他从哪里。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位老师其实就是从这里来的,他的根就在这里。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离开故乡的日子愈来愈长了,而我愈来愈想念我的故乡了。真是奇怪,平时在家的时候,压根没有觉的故乡的特别,而现在,故乡的每一个人啊、每一处景物啊,每一件事情啊,都开始在我的眼前浮现,我开始怀念故乡的好了。
故乡是淮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宁静而悠闲,这里是全国打工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的打工人员到外面闯世界。
一年四季都是长的各季节的庄稼。在北京是看不到的景色,想想看,一个大平原全是绿色的远远近近的坐落着村庄,清早傍晚可以听听见邻村人们说话的声音或者鸡鸣狗叫。真是鸡犬之声相闻。看到这些就觉得心里有了着落,安然熟睡。
四季的交换和晨昏的变化年复一年,故乡永远都是那样的安然无忧的样子。在北京的街道上走是没有法子想象的。
我喜欢在清晨在田埂间的小路上跑步,露珠粘在草叶上,迎着霞光闪闪发亮。还有青草味的。清新细细的空气里弥散着芬芳。湿润的新鲜的。在路上小跑,不去想无谓的烦恼,就是这样的跑着。东方的天际,
作文八:《我的故乡情怀》600字
四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是两鬓斑白,离开了工作岗位。
每每想起故乡,就像一把钥匙,突然间打开了我思乡的心绪,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家乡在医巫闾山东面,沈山铁路旁,那里有一条河,由东向西不停地流淌着……”这是我小学时写的作文。
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我踏上了故乡土地,童年记忆中故乡又映入眼帘,村东还是哪条小河,河西岸的堤坝矮了许多,还是那个小村庄,家家户户的小草房不见了,取而代之都是“钢筋水泥房”,取名叫:楼座子。
村中有了板油公路,有了“村村通”的公交车,上哪去都方便了。“大甸子”里的杂草不见了,是一块一块整齐的水稻田地。
到处可见蔬菜大棚一排排,从远处望去,白花花一片。房前屋后的养鸡,养猪的大棚也是比比皆是,据说勤奋的村民年收入都能在十来万元呢。到城里打工的水暖工,瓦工,木工,建筑工,……更是多得很。养车的:“面包车”“三轮农用车”“虾爬子车”……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车,几乎家家都有。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四十载光阴似箭,故乡变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变好了,童年的发小变老了,那里没了我的父母,唯一至亲的长者是我的婶婶,童年我常常戏耍在她的身边,如今,她已经是双目失明,耳朵半失聪状态七八十岁的老人,我和她交流时只能是摸着她大声一字一字的说,然而,我们还是那样亲近。
故乡,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的气息,那里的一草一木,仍是我的留恋……
://flash.sdinfo.net/attachments-bak/day_100416/10041621487496716283df1583.swf
祝福我的故乡兴旺发达
作文九:《轻纱烟雨,故乡情怀》1200字
雨儿来,风去云卷起,柳树窗前,那绿条儿何处听风雨。
故乡情,月明洒光辉,荷塘门后,不知那淑女何家落户。
——题句
又是一天的到来,早晨起床,第一眼就知道今天是没有日头的日子。闲来无事,拿一本书, 独倚窗前,看书中的荷塘画卷。偶尔,放任斜雨打湿着布帘,看着屋外,只见千丝万线同时迸发。轻纱般的烟雨,让我充满无限的遐想,让我看清了故乡的情怀。仰望天空,只见天山烟雨相连,静静地,无声的乡村映衬了几声风声~看那如烟,如雾的细雨,让我对故乡有了一种别一样的朦胧之感,大概这就是:轻纱烟雨,故乡情怀。
故乡的雨很不平常,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结果。细雨,有时承载着村民的希望,有时孕育着儿童的欢乐和成长。举目抬头之间,淡淡的天空,丝丝的甘露,无边的绿叶,它们总能给我一种馨慰。
故乡的雨天,给我一种独特的心情,不是忧伤,也不是欢乐,就是一种说不出的心灵触动。当我看到风雨满楼,不久又要西墙明月高挂,我总是感叹着故乡的雨去得太快。在现代生活中,很少人再有心情去看雨,生命的“高尚”追求,名利的追求,让他们失去了故乡的情怀。雨会洗涤世俗的尘埃,涑落人间的肮脏。一种风雨一种情怀,一衰烟雨也能任平生。
有时在家遇到下雨,喜欢一个人打一把雨伞,走到田间小道上,欣赏那出水芙蓉的荷花。清风阵阵,荷叶摇摆,只看见串串珍珠掉进池中。细细地观赏,静静的聆听,荷叶之间的滴滴答答之声,好似古老的钟声,时浑时轻。在雨的拍打下,荷花害羞的低着头,风拂袖而过,婀娜的摆动着纤纤细腰。在不远的地方,突然有了一两声蛙叫,让着故乡的雨更添加了一丝韵味。风声,雨声,滴水声,蛙声,它们一起合奏了一曲民间情怀。那绵绵的雨丝,打湿了我这独特的赏雨之人~
今天的心情不太好,加上天气闷热,越发的急躁不安,坐在家中看电视打发无聊的情趣。突然感到外面在下雨,打开窗户,只见外面一边下雨,一边太阳高挂。无聊的心中看到这样的天气,也自言自语的笑了一声。像这样边晴边雨,是故乡独特的标志,也是江南夏天的独有雕琢。一场及时雨,暂缓了这暑气,带给了村民丰收,调节了我忧伤的心情。我对故乡的眷顾,对雨的爱好,只有这微微地清风知道。
雨下初晴,晚间明月当空,凉风阵阵,远处的渔火点点星星,看出了村民的勤奋。月光,灯光,星光它们共同照亮了着古老的村庄,给了故乡一种沐浴的情怀。在这幽静的晚上,一个人坐在楼上,仰望星空,回味着故乡的人情。
家乡小楼,我最爱坐于窗前静观一朝风雨,独特的人,看这独特的情怀,故乡的烟雨,我依然对她充满深情
文档来源:海湾消防 .wanlin119. 收集整理vpay整理上传
作文十:《**的故乡情怀》13100字
**的故乡情怀
**生于湖南。八百里洞庭之南的这块热土,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是他出生成长、求学求知的母土;是他从事建党建团、策动工运农运、从事武装斗争的主要 地区;是他开展调查研究和实施决策的重要基地。他在湖南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实践,与湖南人民的血肉联系和深挚情感,贯穿于他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 奋斗终身的光辉一生,能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充分反映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丰富多彩的理论建树以及崇高独特的人格精神。
**的故乡情怀,体现在他在湖南的丰富生活经历和革命实践。他对湖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指导,表现了湖湘文化和乡土风物及世事人情对他的深刻影 响。湖南人的个性,湖南人的特质,湖南人的精神,湖南人的人格,既对他的人生追求、思想形成、精神修养、人格塑造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又在他的身心中、 言行里、人生旅途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发扬光大。他与湖南,既有先天的因缘,更有后天的关联,割不断,抹不去,生于斯,长于斯,临老还忘不了叶落归根、人老还乡,很想同故乡的山水相伴同眠,有一种隽永绵长、欲说难休的湖南情结。他与湖南的人,他与湖南的事,他与湖南的山水风物和社会文化,感情特别真挚深切, 联系特别长久密实,进入其中,他就进入了角色,谈笑风生,意气飞扬,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他引经据典、纵横捭阖的政论中,在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生涯 中,在他合纵连横、统战团结的交往中,在他兴会无前、隽美难匹的诗词中,都能领略到他那种具有“湖南人精神”、具有“湘魂”“楚风”、具有“不吃辣椒不革命”劲头的领袖风采、人格魅力和感人情怀。
一、深挚高尚的桑梓情怀
1950年春天的一天,在当初青年**“立志出乡关”走出故乡的乡村小路上,走来了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他牵着马,大步走进了村子。
寂静的韶山冲,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岸英回来了,岸英回来了。”最先看到**的村民很惊讶:岸英怎么是走着进村来的?知情的人说,他是从银田寺就下了马,步行了20多里山路,走到韶山的。
乡亲们说,到底是**的崽,没架子,好有礼性,竟走了20多里山路进村,有马都不骑。
下马进村,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这样做,是出发前父亲**特地交代的,是为了表示对故乡人民的尊敬。
然而,这次故乡之行竟成了28岁的**和乡亲们的永别,半年后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个志愿兵”,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回乡时,就住在韶山一间简陋的公祠里,睡的是木板拼成的床。他到家乡后,代表父亲问候乡亲们,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而这时的**,开国未久,正在首都北京忙于处理纷乱的国事政务。但无论多忙,每每有家乡亲友来信,他总要回上几句话。从1949年到1953年的4年时间里,**给韶山的亲友就写过25封信。
1949年11月28日,**给毛泽荣写信:“托毛、李带上皮衣料一件,为弟御寒之用。”
1952年10月2日,**给毛宇居写信:“毛泽连来信叫苦,母尚未葬,
脚又未好,兹寄人民币三百万元(旧币),??另寄二百万元给泽荣(逊五)助其家用。”
但凡有湖南亲友和故旧在来信中诉说生活的艰难,**就会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钱补贴他们。在回信的最后,他还不忘写上一笔:“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请告他们节用。”
1949年8月,**接到了一封来自长沙的信,写信的是**的哥哥杨开智。信里告知**,母亲向振熙仍旧健在。**十分高兴。从此以后,照顾杨老太太成了**主动承担起来的义务。杨老太太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1962年以92岁高龄去世。**得知后十分悲痛。在信中,他这样说:“葬仪,可以与**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
然而,对如此亲密的“我们两家同是一家”的杨家人,**有时候却显得“不近人情”。
1949年,杨开智向在京工作的表弟向三立写信,问能否帮他在京安排工作或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向三立给**写信转达了杨的愿望。当时杨开智提出 这样的要求在他自己看来,也许并不十分过分,他是20年代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照顾过**的三个儿子,自己的女儿杨展21岁就为革命牺牲了。其实建国初有这种思想的人并不少,觉得自己为革命做了贡献,现在革命成功了,应该得到些回报。一些领导干部也希望能给亲友做些弥补,对于这些想法**十分警觉。
**的担忧早在进城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过,他一再警告全党,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切功臣思想和享乐观念都必须禁止。
**率先实践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针对杨开智提出的问题,10月9日他专门给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王首道写信,用坚决的语气说:“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同时他又叮嘱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如今,韶山**纪念馆陈列了一封特别的近2000字的长信。这是1949年10月**给表舅向三立的回信,信中认为那种依仗权势、一步登高的思想是要不得的。26岁的**不无激动地说:“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之所以不同于**,**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
**严把“人情”关,不仅不给亲戚的高升开方便之门,就是对于他们的错误也密切关注,及时给予纠正。唐家坨是**的外祖家,他童年大部分时光在此度过。解放后,**也尽量地照顾外祖文家人的生活,还经常接他们到北京小住。
文家的个别人,因赴京看了**,回去后就摆架子,不大服从政府的管理,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想搞特殊。**了解后,在1954年4月29日给湘乡县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写了一封信说:“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
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
在这封信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 点错误。”
毛泽连,是**的堂弟。建国初期他也萌生过到北京工作的念头,**对他说,你还是当农民的好。毛泽连后来果然当了一辈子地道的农民。
韶山和唐家坨的**的很多亲戚,至今仍旧是普通农民,在山村里过着普通的农家日子。他们的祖父或父亲,虽然是党和国家领袖的亲属,却没有因此获得过什么特殊的利益。
1959年的盛夏十分炎热。这一天韶山招待所松山一号住进了一批客人。第二天一大早,从招待所的门口走出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他是**。新中国建立后,他第一次回到家乡。一别故园,已有32年了。
伴着清晨凉爽的山风,**信步向前走去。几分钟之后,他来到一座坟前,简陋的墓碑上写着他父母的名字。摄影师侯波告诉人们:当时**对着父母的坟鞠了三次躬,嘴里轻轻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他们都没想到**会到这里来,什么准备都没有。一个机灵的警卫员折了些树枝,缠了一下,递给**。**把树枝放在父母的坟前,站了一会儿。侯波就在旁边拍照。 后来,**对陪同的人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我下次再回,还得去看他们二位。
在离开的路上,当地的干部问**要不要把坟修一下,他只是简单地说,不要了,给它添一下土就行了。
这一天,**来到自己的旧居。他在各个房间走走看看,和随行人员谈谈笑笑,显得很轻松。到了毛泽民的卧室,**停在毛泽民的遗像前看了一会儿,说:“我们毛泽民这个像很像。”
在烈士遗像前停留的瞬间,**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一定想起了那些再也看不到的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的近亲中,有六个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妻子**、大弟弟毛泽民、小弟弟毛泽覃、妹妹毛泽建、儿子**、侄子毛楚雄。
**回到韶山,让乡亲们兴奋异常。他们都想见一见这位了不起的老乡。在故乡两天时间里,**接见了3000多名群众,和大多数人握了手。他自己说过,握手握了几个,不握了不好意思,干脆我下个决心,一直握到底。当他离开韶山时,握手握得手掌都有些红肿了。
**对当时的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毛继生说:“我离开韶山30多年了,这村子附近50多岁的人,他们都认识我,一讲起我也认识他们。我想请一部分人来吃餐饭,谈一谈,你给我列一个名单。”毛继生按他的要求,开了个名单,邀请了当地老地下党员、老赤卫队员、烈士家属等几十人在26日晚上到松山一号吃饭。那天 晚上真是热闹,**频频地向乡亲们举杯敬酒。
当**端着酒杯走到一位白须飘飘的老人面前时,老人急忙起身,客气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不假思索地答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这位老人叫毛宇居,是**的堂兄,曾经当过少年**的塾师,**一直把他当作兄长和老师看待。
当晚夜深了,**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后来,**走到房子外面的地坪里,坐了一会儿又回到房间写东西,还不时地在房间内踱来踱去。他回想起1927年考察韶山农民运动时对乡亲们说过的话:三四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他缅怀往事,百感交集,夜不能寐,挥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一诗。 诗中,他回忆了“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斗争历史,“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现实与理想,讴歌了韶山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抒写了湖南人民敢于斗争的冲天气概和旷世豪情。
**,对于师长、同志、朋友,对于曾经给予过自己知识或影响的人,总是怀着浓厚的感情。他曾经感慨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颗‘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老师的‘三春晖’啊!”
对于韶山私塾老师李漱清,湖南省立高中老师符定一,湖南第一师范老师徐特立、黎锦熙,**一直对他们尊敬有加。在一封致徐特立的祝寿信里,**饱含深情地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新中国建立后和**交往最为密切的早年好友之中,有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同学周世钊。
周世钊早年是新民学会会员,后来一直在长沙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一度担任母校湖南一师的校长,在湖南是颇有声望的教育家。对于周世钊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很赞许的。
1950年国庆节,**请王季范、周世钊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安排他们住在北京饭店。王季范说,像我们这种对革命没有什么贡献的人,住这样高级的饭店,实在感到惭愧和不安。周世钊也表示同意。**却说,你们过去搞了几十年教育工作,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就算是有益的贡献嘛!
1955年6月20日,**在湖南视察工作,在省委书记周小舟和老同学周世钊等人陪同下,重游湘江河,重游岳麓山,重赏白鹤泉、云麓宫、望湘亭。并和周世钊作诗一首:“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借湖南的江、山、风、雨,呼唤全省、全国农业合作化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抒写了**一贯重视中国农民问题的深刻情怀。作为从湖南走出去的一代伟人,**无疑是爱湖南爱家乡的,但党和国家领袖的特殊地位,又使得他对家乡的爱不能等同于普通人。
1949年的湖南迎来了大批南下的解放军,征粮任务十分繁重。在湖南宁乡,有些纳粮大户发了牢骚。一位湖南籍的革命家写材料给**,怀疑征粮中有违反政策的行为。**把材料批给湖南省委后,通过走访调查,证实并没有违反政策的地方。**把调查结果告诉了反映情况的那位革命家,并且要他今后不要轻 过问家乡的事,以免影响下面开展工作。
**自己也从来不会越过常规干涉家乡的工作,但有一次他却破例了。1950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准备为**家乡韶山修一条公路。**得知后连忙给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写信,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并嘱咐说: “是为至要。”
湖南是和平解放的省份,**统一战线思想在全省解放大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建国后,**第一次回湖南,就十分重视统战工 作,他叮嘱省委领导说,省委书记要抓统战工作,在湖南尤要摆在首要地位。他带头探望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党政军干部作出了示范。
程潜,与**的渊源深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20世纪50年代,**几乎每一次回湖南,都要看望他,对他尊重有加。
1958年6月,**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汇报工作。听取汇报后,**邀请省长程潜共进午餐。席间,程潜因为任省长多年,又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郑重其事地再次向**提出辞去省长职务的请求。**真诚地挽留道:颂公怎么要辞职?是不是以为自己用了两个右派就引咎辞职?不要紧嘛,我也用了右派。要不您可以半年在北京,半年在湖南。夏秋两季来北京住,春冬两季在长沙住。现在大局安定,颂公德高望重,还是您担任省长为宜。盛情难却,程潜只好点头说:好!好!好!我尽力而为。
作为著名的民主人士,程潜担任湖南省长10多年,成为统一战线的一大标志。
毛 泽东一生,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乡、为家乡人、为亲友谋过私利,但是,他确实多次说过,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友,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在致亲友的信中也说过,我为全社会出一把力,是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的一切穷苦同乡。
几十年过去,**那种深挚高尚的故乡情怀、桑梓风范,在三湘四水和祖国大地传为佳话。
二、芙蓉朝晖的殷切期盼
1961年,是**在全党倡导实事求是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这一年,他几次回故乡湖南搞农村调查。年底在北京,又收到湖南友人赠送的家乡礼物,有带有乡土气息的诗词,还有别具特色的竹制品。这些竹子来自美丽的九嶷山,竹子上独特的斑斑点点,据说是娥皇和女英思念舜帝的泪痕。**在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七律·答友人》中写道: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湘南的神话传说优美动听,充满诗情画意,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演化成斑竹一枝,红霞万朵。在诗篇中,**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
故乡的美景风物,尽收眼底,洞庭湖,岳阳楼,湘江,橘子洲。鱼米之乡辛勤劳作的农民,在钢花飞溅的工厂里做工的工人,一起聚上心头。
对于故乡的现实和未来,**充满了赞美和希望。他赋诗祈盼: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作最后一句寄寓了诗人对故乡湖南以及整个中国未来的期望,倾诉着一个壮观辽阔新世界的向往和理想。从诗中可以看出:**即使在祝愿湖南人民(也祝愿全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时,用的仍然是形象思维方法,写出了“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样既富实感、又富气势、色彩绚丽、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诗人、伟人的心脏,与湖南、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脉搏一起跳动,音律强劲,激发共鸣,谱写了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芙蓉国里尽朝晖”,成为代表湖南的华彩词章,在抒写湖南的文字中引用率居高不下。
湖南自古就有芙蓉国的美称。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是富饶的
鱼米之乡,向来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湖南也以人文荟萃、惟楚有材而著称。为国为民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岳麓书院设坛讲学的湖湘学派,都把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化入湖光山色之中,源远流长。现代史上,湖南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创刊。30年前五四运动中,**办过一个《新湖南》,让军阀当局又恨又怕,如今《新湖南报》诞生了,在筹建新中国的繁忙工作中,**应邀为家乡的党委机关报题写了报头。20世纪60年代定名为《湖南日报》后,他又重新题写报头。
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全省很快融入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和运动中。土地改革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
1951年韶山建立了第一个互助组。李漱清带着韶山乡党支部的嘱托,到北京向**汇报。**很高兴,鼓励老师李漱清说:“当年你老是主张废庙宇、兴学堂的,是个激进派!现在搞合作化,你老也带个头!”
韶山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表现突出。组织起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亩产增加了120公斤,人均增收10元钱。**给家乡人民写信说:互助合作大有发展,极为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从事领导工作,强调对人民负责。他说过:“既然做了第一书记,对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就要担起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初,**外出视察,常常被群众认出来,造成人们围观、交通拥堵的现象,有一次在长沙,他想游湘江,谁知被市民发现,江边顿时围上来成千上万的群众,他只好作罢,索性与父老乡亲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有关部门担心**的安全,便作出规定,对他外出加以这样那样的限制。
**很注意随时随地拉近党政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长沙街头视察时,他不时地指点着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对围观上来的群众说:他是你们的省委书记,他是你们的市委书记,有事就找他。
“有事就找他!”**的这句至理名言,对党政干部来说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他们牢记自己的使命;对人民群众来说是关怀备至的照应,指引他们寻找排忧解难的渠道。时过境迁,细细琢磨,这仍然是一个深入浅出的执政理念。 **针对不少地方党委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对湖南省委领导同志强调说:要关心群众生活,群众干劲越大,越要关心,生产、生活要兼顾安排。
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在向干部作报告时说:**同志教导我们,经济工作要越做越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一点也不能忽视不断地检查和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要十分强调坚持领导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斗争的最前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遇事与群众商量;防止飘浮和强迫命令。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方针,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进行协作,防止本位主义。坚持密切关心群众生活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严格批判和纠正铺张浪费的大少爷作风。
张平化从湖北调到湖南担任省委书记时,秘书仇书忱也跟随他来到长沙工作。在长沙的一次活动中,**见到仇书忱,便认出了他,说:你怎么又到了这里?这里是我的老家呀!接着,**嘱咐他说:你到了这里,第一要学会吃辣椒,第二要学会讲湖南话,要不你怎么接近群众?
**很关心湖南地方病防治的问题。湘潭地委书记**曾经向他突出地汇报了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等流行疾病的情况。岳阳黄沙街的血吸虫病很严
重,死了许多人。除了积极设法治疗晚期病人外,主要是采取许多防御措施。第二种病是草虫病,**还把草虫标本拿给**看,介绍情况,开始用草药治疗,效果不大,后来改为锑剂,用化学方法杀灭。第三种是钩虫病,宁乡一带较多,患者有脚肿症状,对劳动力损害很大。第四种是疟疾,通过飞蚊传播,危害也很大,俗语说 “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湘南一带最严重。**听着汇报,时而速记,时而插言,并提出3年消灭蚊子行不行。常德地委书记孙云英说洞 庭湖区不行,水面太大,有外湖、内湖,蚊子多,3年时间不行。**说湖区不行,其他地方要求3年基本消灭行不行?大家表示一定要争取达到这个目标。
1965年,为了解决湘中农村严重干旱问题,经**总理批准,省委决定修建韶山灌区工程。1966年一期工程竣工通水时,正好**来到湖南,省委领导请他为工程题词,他摇摇头说:要高产才算,灵了再写。
韶山灌区工程建设,目的是要彻底改变灌区7个县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投产40多年,成为湖南最大的农业水利枢纽,在工程管理、生态环境、灌溉效能、繁荣经济等方面,达到世界同类灌区先进水平,创造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符合了**当年说的“高产”和“灵”的要求。
水网纵横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农业大省湖南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湖南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整治洞庭湖,修建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等大型灌溉工程和上万座水库,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以上,成为湖南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 作为农民的儿子,**对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抱有特殊感情和浓厚兴趣。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指出,湖南要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他建议省里要对农业进行产业调整和优化,从单一经济向多种经营转变,由只搞粮食转到棉花、苎麻、油料、林业都要搞。植树造林也不要太单一,可以种植杉树、松树、梓树、樟树、桑树。多种经营要讲12个字:粮、棉、油、 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他的这些思想,在湖南农村工作中得到切实的贯彻。
20世纪60年代,**多次到湖南,根据全国全党 的工作重心,对湖南省委的工作给予直接指导,要求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争取工农业生产的好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求干部不要浮在上面,要多下 乡,下去蹲点很重要,是转变作风的关键,不管哪一行业,都要摸清情况,才能有正确的政策;要求加强相互学习,反对夜郎自大,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湖南省委积极贯彻**的指示精神,几位省委书记都下到基层任职,派**下去兼任湘潭地委书记,万达下去兼任常德地委书记,**兼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后, **又兼任湘潭地委第二书记。干部下去了,作风转变了,农业生产就上去了。这使历届湖南省委班子树立了比较深入扎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在湖南提出的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在湖南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中得到切实的贯彻。湖南大力发展农业,抓紧粮食生产,注重科学种田,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稻谷、苎麻、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猪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三位。重视“三农”问题,加强“三农”工作,促进“三农”发展,成为历 届湖南省委的共识。
湖南工农业生产的高产丰收景象,符合**当年的心愿和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在恢复土钢、土铁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钢铁工
业,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但直到1957年,全省产钢仅0.71万吨,铁9.2万吨,数量太少,质量也不高。**接见湖南 省领导时强调:“搞工业,没有重工业怎么行!湖南要自己办点钢铁,不能光靠中央调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湖南加快了筹建钢铁厂的步伐,拉开了涟源 钢铁厂建设的序幕。**高兴地说:“我们要注意发展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一个省有一个钢铁厂、两个钢铁厂。各个部应该有60%的力量去帮助各省搞钢铁厂。你们要把你们的眼光,注意到六亿人民。”**多次回到家乡,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为“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而咏而歌。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从 1958年起湖南相继开工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项目,其中包括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等大型钢铁企业。为湖南现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初步构成了湖南工业体系。**视察湖南时高兴地说:“有了这样多的工厂,有了工业基础,以后就好办了!”
**在湖南大力倡导社队企业这个新生事 物。“**”后期,湖南部分地方出现对社队企业又喜又嫌又怕的现象,搞社队企业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1974年12月,湖南省委的一个报告推广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经验。**作了批示,赞成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他还在湖南省常德县蔡家岗发展乡村企业的内参材料上批示:“光辉灿烂的希望就在 这里。”
1970年4月11日晚上和4月13日,**在长沙两次与湖南省党政军负责人黎原、**、卜占亚谈话,主要谈了国际形势、备战 备荒、三线建设和内地建设,郑重询问湖南能不能10年建成工业省。当时**特别关注三线建设和内地建设,把湖南由农业省建成工业省是他思考已久的事情, 多次提出来同湖南党政军负责人商量。9月11日,**的专列到达长沙大托铺,在专列上,与**、卜占亚、杨大易谈话,第三次提出:你们湖南什么时候可 以建成工业省?**向**汇报了正在建设中的湘黔铁路、枝柳铁路湖南段和凤滩水电站、资江氮肥厂、省维尼纶厂等大型项目的情况,表示湖南一定抓紧工业 基础建设,落实主席建成工业省的指示。
湖南省委积极落实这一重要指示,不仅迅速研究制订了“鼓足干劲,争取十年建成工业省”的计划,而且集 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工业省的建设,特别是1976年以后,组织进行了电力、煤炭、钢铁、农机、化肥生产建设5个“大会战”。经过不懈努力,农业基础有了较 大加强,工业落后状况有了一定改变。
三、叶落归根的故乡情结
1974年10月15日的清晨,长沙的天气已经有点凉了。** 回湖南休养已经两天了。按生活惯例,**一般通宵工作,上午休息。可是这天一大早,他却踱出卧房,径直朝省委九所六号楼前的空坪走去。服务员和紧跟上来 的秘书问**去哪儿?他脱口说:“到橘子洲头看看。”
**突然要去橘子洲,工作人员一阵忙,都不知道老人家大清早去橘子洲干什么。轿车驶过清水塘、小吴门、老火车站、五一广场。这是**早年熟悉不过的地方。他特意选择了这条路线,重游旧地,感受渐渐远去的风华正茂的年代。轿车驶上湘江大桥。服务员告诉**,湘江大桥只用一年就建好了。 就在前一年,省委领导把新建的湘江大桥照片拿给**看,说有多宽多大时,他却说:什么湘江大桥,应该叫湘江小桥才对。
今天,亲眼看见北去的湘江上横跨两岸的湘江大桥,**没有再说它小。 轿车在橘子洲水陆寺遗址停下来。橘林笼罩着薄雾,冷冷的江涛拍打着江岸
沙滩,低厚的云层涂抹得江天一色,空气中飘浮着袭人的凉意。
**很想下车走走,但是天气很凉,工作人员极力劝阻,他也就没再坚持。透过车窗,他看到了熟悉的湘江水和橘子洲,远处是若隐若现的岳麓山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50年前,30岁出头的**,独立寒秋,望湘江北去,踏橘子洲头,挥洒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革命激情,豪迈万分!而今,81岁高龄的**,坐在车中,意会当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历史,百感交集。许久,他说了一声:回吧!
在长沙休养期间,**想看看湘剧、花鼓戏和京剧的传统剧目。可是这些剧目在“**”中已经销声匿迹多年了。省委一声令下,马上组织剧团和演员重排,把传统戏曲《刘海砍樵》《讨学钱》《苏三起解》《哭碑林》,通过电视转播,放给**看。**看了又看。
邻近省区偶尔收到了这种当时被称为“封资修”的节目,有些吃惊,湖南省委只好搪塞,说是传统戏曲,古为中用。其实,对于文艺政策,**确实一直在考虑进行调整。
趁着这个机会,湖南省委特意给**安排放映了湘剧故事片《园丁之歌》。在这之前,《园丁之歌》曾遭到江青指使的国务院文化组的批判。
放映厅里,**看得很认真,看到精彩的地方,还鼓起掌来。一旁的服务员很吃惊,对**说这是部受批判的片子。他大为不解,追问道:“受批判?”“错在哪里呀?”服务人员也讲不出到底哪儿有毒,他便问其他工作人员:“为什么批判?你们讲讲看,有什么问题?”人们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错在哪里,实际 上反映了湖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园丁之歌》受到无理批判的共同看法。不仅在湖南,就是在全国,当《园丁之歌》作为“毒草影片”在内部放映供批判之用 时,许多观众也不知道这部影片究竟错在哪里。
**微微一笑说:“我看是出好戏。”说完,他继续观看,也继续微笑,继续拍巴掌。他一直把《园丁之歌》看完,再未说一句话。
**对于《园丁之歌》“我看是出好戏”的评价,使湖南省委和省委领导同志喜出望外。上至主持省委工作的第二书记张平化,下至湖南湘剧团的编剧和演员,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称赞《园丁之歌》是出好戏的事,在全国文艺界悄然传开,此戏虽然没有正式开禁,但批判之风已慢慢成了强弩之末。而且,这件事开了1975年党的文艺政策调整的先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湖南的电视转播工作,受到**的表扬,并说,希望把彩色电视发展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电视。湖南也可以搞个电视台嘛!湖南省委按照**的指示,争取到了国务院的支持,搞起湖南电视台和潇湘电影制片厂,还恢复了湘潭大学。 长沙的冬天来了。**还是忘不了他一辈子的爱好,游泳。不能够再到湘江中劈波斩浪,他便要求去省游泳馆游泳。
原湖南省体委主任张德隆回忆说:当时游泳馆没有加温设备,青年人冬天游泳都打哆嗦。**却在11月至12月,先后5次到省游泳馆游泳。他在池里自己上下梯子,不用人扶,游泳时一会仰游,一会侧泳,一会又踩踩水,兴致很高。他邀北京来的老中医赵炳南下水一游,赵医生连连说怕水,**激励他,说只有水怕人,没有人怕水。在游泳馆游了几次,他说不过瘾,提出要到湘江中去游泳。当然,省里是不会同意的。1974年12月26日,**81岁生日。建国后,**先后50次回湖南,其中有几次遇上他的生日,但他从来不主张也不接受别人给他做寿。所以,81岁生日时,他仍然没有过生日的概念。但是,
远道而来汇报工作的**,和湖南省委工作人员,悄悄地为**安排了一个生日庆祝项目。省委九所六号楼会客厅,一大早就摆上了**喜爱的腊梅和白茶花,湘潭的灯芯糕和交切糖。
这一天,**踱出卧室,走到会客厅,看到桌上摆上了自己喜爱的腊梅和白茶花,会心地一笑。工作人员请他品尝了家乡的点心、食品,他拈起一根灯芯糕送到嘴里,吃了一筷子长寿面,呡了一口芙蓉酒,然后指着酒瓶,要大家喝完,说不要浪费了。
**不爱喝酒,但对于故乡的酒,他没有拒绝。品尝了长沙酒厂出品的白酒后,**给取了个名字“白沙液”,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一天,**特地掏钱请湖南省委的同志们一道吃晚饭,并抱病喝了白沙液酒,举杯祝愿**健康长寿。
生日之夜,**请**到住处长谈。两人谈了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的人事安排,对党中央领导成员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商量了党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和领导体制。
**再次强调了关于学习理论、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意见。这些意见后来被**概括为三项指示,成为1975年国民经济全面整顿的指导方针。
有关四届全国人大和中央全会的重要事宜就是**、**在这次谈话中最后敲定的。当时在场旁听的只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人。深知这次谈话重要性的**后来认定:**在长沙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关键。
1975年1月13日,四届全国人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带病宣读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赢得会场内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2月2日,**病重住院,病情一天天恶化。**得知后,马上要秘书打电话到北京,询问总理的病情。他念念有词地默诵着一首古诗:“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2月3日,再有8天就要过春节了。大家都盼望能和**共度佳节。但是,2月3日这一天,**突然提出要走,他说:我在这里住了100多天,客散主人安,让大家过个好年!我走啦!九所的工作人员都哭了,赶紧弄了一些家乡的新鲜蔬菜送给他,请求他老人家再回家乡来住。**缓缓地说,今年冬天再回来吧!
离开湖南后,**还特意让秘书打来电话,向湖南的同志们问好,感谢照顾他养病的工作人员。但是,冬去春来,九所的橘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再也没有回来。
韶山,一代伟人**的诞生地,正以其丰厚感人的红色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世人的瞩目,年游客量与日俱增,达到七八百万人次。人们来到韶山“洗脑” “洗心”“励志”“提神”,追思伟人,感受崇高,洗涤心智,激励奋斗。**的名字,**的精神,**的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大文化符号,仍然发挥着其强劲而深刻的陶冶教化功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优秀作文]故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