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何时报得三春晖》1300字
何时报得三春晖
亲爱的父亲:
您好!时光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您对女儿的养育之恩。虽说女儿长大了,能够独立自主了,但在您的眼中仍然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您的爱为女儿撑起一片天,您的爱让我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感到凉爽,在寒冷刺骨的寒流中感到一丝温暖。
虽然您总是常常对我说:“对不起,没能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我知道,您一直都很努力,一直希望让我的生活更好一些,这些我都知道,我都明白,可是,我日夜期盼的就是想和您和姐姐在一起过普通的生活,我并不想要什么富裕的生活,那种富裕的生活对于我来说轻于鸿毛,您和姐姐重于泰山。
虽然母亲走了,没有给予我多少母爱,我也很难过,但我并没有怪母亲,我知道母亲也不想离开我,只是生命不是人定的。人就是这样,有悲有欢,有离有合。哎,命运真是捉弄人啊!
直到现在,在我脑海中总是出现一些美好的画卷。而这些美好的画卷里面,总有一些事情是岁月消融不了的。
在八岁那年寒冷的冬天里,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大风也毫不示弱的狂刮着。可是我并没有在乎。
我在一个邻里家的院子玩,恰好看见了一个很漂亮的雪人,我不禁羡慕起来,我多么渴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漂亮的雪人,于是,我便向您要起了雪人,可是您说天太冷,会感冒的,所以不让我弄,我说让您帮我做,你却又说很忙,没有时间,所以我很难过,便垂头丧气的坐在一旁发呆。
第二天早上,我正睡在梦想中,就被一阵阵“吱吱”的响声吵醒,我揉了揉眼睛,向窗外望去,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不错,是您,是您在大雪纷飞的天气中,拿着一把面积不大的铁楸,不停地在雪地上铲雪,堆成一堆,当时我并不知道您这么做是为什么,只是以为您在扫雪,所以没有当回事。
我坐在床头,对在外面扫雪的您喊了几声,您转过身来,看见我正在床头坐着,于是您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把我身上的被子使劲掖了掖,并连声诺诺的说:“别再这样坐着了,赶快躺下,别着凉。”我说您别在外面了,很冷,而您却直摇头,说不冷。我的睡意加重,又进入了梦乡。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您坐在我的身旁,目不转睛的盯着我看,我说怎么了,您用眼神告诉我向外看,我就向外看去,在转过眼的一瞬间,我顿时傻了,外面的雪地上正有一个雪人,而且更为让人吃惊的是,竟然做得那么精湛,那么好看。
当我回过神来后,我慢慢的转过头看向您,您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是那一丝笑容却显得很僵硬。我问是您为我做的吗?您说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你头上的雪化成小水珠,看到您发紫的脸颊,看到您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皮肤,我心里像针扎了似的痛,我哭了,哭得满脸是泪水像一个泪人一样,你还在一旁安慰着我,即使您怎么安慰,我的泪依然像泉水般涌上来,不,我真的停不下来,看到您为我做的一切,我又怎么能不哭。
我知道,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已经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何况是面对一个从未对他说过这句话的人呢?但是,最终的结果证明这并不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现在我要对您说一声———父亲,我爱您!
在什么时候,您总是沉默着,似乎是躲藏着对女儿操劳,看似大大咧咧的您对女儿总有一颗敏感的心,为了给我做一个我喜欢的雪人,您费尽心思,不顾寒冷,熬夜作战,你做的那个雪人是世界上最耀眼的雪人,我永远也忘不了。
祝:身体健康
您的乖女儿
2012.3
作文二:《报得三春晖》700字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妈妈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个叫颖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吃,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见了很奇怪,颖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故事讲完后,妈妈拍了拍我的小脑瓜,语重心长的问:“知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我用稚嫩的眼神看着妈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渐渐淡忘了许多事,但这个故事也许因为有趣,也许因为别的,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从来没有忘却。
上了中学以后,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我和妈妈在一起聊天的机会也寥寥无几。记得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钟表上的指针,像一位步行的老者,迈着他那缓慢而又沉重的步伐。我在朦胧的睡意中,隐隐约约听到几声刺耳的咳嗽声,好像是从妈妈屋传来的,我揉了揉眼睛,一看表才五点多,还是再睡会儿吧,可是刚躺下不久,又开始犹豫不决,心想“爸爸出差不在家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应该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想到这儿,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跑到妈妈的屋里,轻轻的拍了拍妈妈的背,不停的问道:“您没事吧?” 妈妈看到我紧张的样子,露出了微笑,说:“没事儿呀。”妈妈好些了之后,又到厨房给妈妈接了一杯开水送到妈妈跟前,妈妈接到水杯,眼睛变得湿润了。 等到爸爸回来,妈妈在爸爸面前对我赞不绝口,此时我明白了妈妈将那个故事的用意,那就是一个字“孝”,同时我为当时的犹豫不决儿自责。
我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不懂
那么在学校他是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哺育之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作文三:《报得三春晖》400字
报得三春晖
“好难受啊——”刚醒来的我忍不住嘀咕了几声。唉,大概又是病菌上身吧! 躺在床上的我,额头热得像火炉一样。秋日暖阳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加重了我的不适感。从床上坐起,我一手托着头,另一只手则在被窝里搓着自己冰凉的脚丫。真可谓”冰火两重天”啊!再躺下去的时候,胸口好像闷了一股气儿,无论被窝里的我如何伸长脖子,它就是不出来,一直憋在那里,如同一个恶魔抓着我不放。我打算闭上眼睛休息一会,谁知,我刚闭上眼睛,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我是咳嗽醒的,连床边的书柜都有了震动,引起了回音。妈妈听见了,立即端来一杯温水,一面喂着我喝水,一面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爸爸听到我的咳嗽声,也赶紧拿来了药。随后,爸爸妈妈向单位请了假,带我到医院打点滴。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料下,我的病好了起来。
正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爱。是这种爱化为力量,支撑着我前进。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感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去用我的“寸草心”,来“报得三春晖”!
作文四:《报得三春晖》3700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民北路小学 刘晓静
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 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 我们会发现, 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 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 到另一个人。孝就是爱,它是人间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它以爱为基 础,又生博爱。亲情之爱,可以延伸。“爱由亲生”,“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 不爱其亲、 何以爱他人, 不敬其亲, 何以敬他人。 爱国, 源于爱家。爱家,在于孝敬亲人。一个不“孝”父母的人,何以爱人 民、爱祖国。因此,孝可以从“私德”转向“公德”;从家庭伦理, 转向政治伦理。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育青少年 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 要从 “孝育” 和爱父母、 爱家庭开始。 一、柔弱的花朵
然而近些年来, 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中的主要群体, 学生自我意识 凸显,唯我独尊,乐于被爱,缺乏孝心。许多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 在家里众星捧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 的要求尽量满足, 从小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根本就不懂孝 亲敬长的基本道理。 因此在许多家庭出现了严重的父母子女关系倒挂 的现象,本来应该是孩子孝敬父母,可不少家里反倒是父母“孝敬” 孩子。 家长对孩子伺候的别提多周到了, 可孩子动不动还跟家长拍桌
子瞪眼, 陌生人看了还以为是孩子家雇来的保姆呢?孩子在这样的环 境中成长起来, 他怎么会懂得去尊敬老师、 尊敬其他的老者呢?因此, 有一部分孩子,在学校里给老师起绰号,当众与老师顶嘴,甚至漫骂 老者, 在社会上见到他们对老年人开口闭口 “老头、 老太太、 老东西” 等等,这样的现象绝非少数。从我们对“孝道”的提倡这个侧面,可 以见出“现在的孝道是一代不如一代”。
二、一方沃土
如何改变小学生孝德现状,使学生从知到行,从不自觉到自觉, 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呢?
前一段时间, 我陪着儿子学习 《弟子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 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一遍遍地诵读经典, 一个认识越来越清晰:进行孝德教育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 中国 传统思想里就有“百行孝为先”之说,《孝经》云﹕“夫孝,德之本 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做人之道的教育都是从孝来,孝是一切道 德的中心。孝的文化内涵极为深刻,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敬重父母, 还要把对父母的恩德推广到普天之下的老人。 为人之子行孝, 也当修 身践性,辛勤工作,俭用而不妄费,这样才足以奉养父,以尽孝道。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可见赡养父母要抱着尊重的心情, 既养且敬, 使其终生愉悦, 才是孝道的高层次要求。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同,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子女要用婉转的语气加以劝
说,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儒家把孝的内涵开拓扩展,由敬爱自己的父 母推展到敬爱所有长辈,再推展至整个国家民族,正如孟子曰﹕“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要把孝慈的精神扩 展,惠及他人, 使人与人的相处更和平融洽,社会自会在这种无形的 伦理道德之互动中趋向安定、和谐。通过对孝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可 以使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怎么做才能去孝顺父母? 认识这些,是进行“孝”的教育的一个根本。
1、爱亲人
实践中,我引导学生背诵《弟子规 》,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提 高认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班队会我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一 系列主题鲜明、 针对性强的大型主题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 实践中学会“行孝”。我举行孝德格言征集活动, 组织学生学习名 人名言、名人孝德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德故事。又结合母亲节、 父亲节开展“孝敬父母月”活动,我引导学生算亲情账。班会上组织 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队活动。一算父母 家庭年收入帐;二算至自己出生以来,自己的生活费、服装费、医疗 费、自己的学费、书杂费、 、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情况;三算自己 生活中存在多少浪费现象。 教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 从身边的点 滴做起, 积累 “行孝” 经验:记住父母的生日, 送父母一张生日贺卡, 给父母写一封信,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为父母做一顿饭菜,与父 母拥抱一次, 给父母洗一次脚, 与父母谈一次心, 承包一项家务劳动,
唱一首好歌送给父母, 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等等, 让学生们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让学生和家长都在“行孝”实践中体验感恩回报 的温情。在“敬老月”的活动中,孩子和爷爷奶奶们携手外出,听长 辈讲述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 班级和家庭共同开展 “老少同乐” 联欢会,祖孙两代人老少同乐,拉近心理距离,增添孩子对老人的理 解和敬意。在假日中,开展“今天我当家”实践活动,家长与子女互 换位置,学生们全程体验“当家”的感受,深刻体会家长的辛苦与劳 累,从而认识到该如何关心父母,向父母尽孝心。
2、谢师恩
教育学生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形成尊 重知识、 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 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 如写封信、谈谈心,或自做贺卡、提个建议、送句温馨的祝福等,来 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 来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 在全校开展 “尊 师敬师”活动。 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 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 、 “老师好” ,声音宏亮。开展了“吾爱 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 邀请所有任课老师参加,让学生当面向老 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师生之间互动, 制造一种氛围, 真正将尊师、 爱师落到实处。
3、帮同学
与同学相处中, 教会学生学会宽容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召开 以“情同手足、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倡导每个星期为同学
做一件有益的事, 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 掀起同学之间互帮、 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 纠纷,共创和谐校园。
4、牵手家庭
父母、 兄弟姐妹是孩子们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 学生家庭 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与父母、 兄弟姐妹的关 系,逐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 对待社会,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等, 以适应社会发展, 形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孝德活动是学生家庭德育的主要活动。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除了在学校学习度过的时光外, 家庭成为他 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有人统计孩子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约占其成长 的一半时间以上, 由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与其他人相处的时间 要长,这就决定了孝德活动在学生家庭德育的主导地位。 孝德教育 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养, 父母的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 自然形成的,具有养成性。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 而且也是学生接受家庭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必须遵循由近及远、 由易 到难的规律。 人从出生之日起最初接触到的人际关系是与自己父母的 关系,然后才有其他人际关系的产生。父母是自己的生命之所出、是 养育自己的人, 所以要培养起对他人对祖国的敬爱应该从最亲近的人 开始、 由最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 这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品德发展规律
的。 同时, 由于孝亲教育的养成性过程是渗透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自然而然、潜移默化进行的,因而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有利于促使他 们道德自律的形成。老师和家长因时、因事、因地采取面谈、书信、 电话、网络等形式,不拘一格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孝德教育效 果的反馈, 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或改进个体教育方式, 有利于家 长了解并积极参与孝德教育活动, 监督并评价学生在家 “行孝” 实践。 为更好促进家校牵手,我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吸收家长参加 班级管理;召开“要孩子孝敬父母,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研讨会, 家长们现身说法,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 “开放日”、亲子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各自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他 们之间优势互补的趋势。
雅斯狈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 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 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心中伟大的爱和 强烈的责任心。只要有了爱,孩子的成长就充满了生机!而孝德教育 为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没有 这个基础,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正如孔子所讲 “夫孝 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 ) 。“百善孝为先”,学生品德 形成有了孝德作为伦理底色,其他诸如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 质等才有了发展的基础。
作文五:《《报得三春晖》说课稿》2500字
《报得三春晖》说课稿
前黄初中 吴浩祖
本课是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第三部分内容,现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
个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内容的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
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和教育。可以说,家
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人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
暖。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所以容易忽视父母的爱心,感觉不到家
中的亲情,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
学生通过学习前面两课内容,知道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知道了父母的特点、
优良品质,也感受了家庭的温暖,在这基础上自然就延伸到要让学生领悟父母的爱心和付出
应该得到回报,应该要孝敬父母长辈,及如何将这种孝敬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之中。因此可以
说前面两课内容是最后一课内容的基础,而最后一课内容又是前二课内容的升华,是整个第
一课内容的最终落脚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
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
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
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内容是整个第一课的落脚点,通过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要懂得孝敬父母,并且要把
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因此“如何孝敬父母”是本课的重点。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讲的孝是指家人地位平等基础上的尊敬和侍奉,
是符合当代道德和法律要求。而不是盲目的孝,也不是古代的愚孝。因此“辩明孝的问题上
的是非界限,防止愚孝。”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自我教育活动、老师的点拨指导和课后践行为主。学生活
动,重在自己体验,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提供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老师的点拨主要用在对突发情况的应变上、对学生的误区和盲点的引导上,并引导学生把课
上所的内容运用到与父母交往的实践中。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难度不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本课
学习主要采用:阅读——思考——讨论、课后的实践活动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略,具体见教案。
《报得三春晖》教案 课 题 报得三春晖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
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
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
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 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爱洒人间 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flash), 学生边看边听
引入课题:《难报三春晖》
观察几张图片
问:结合刚才听的歌曲和看到的图片,你有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感想?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归纳:1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
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
在中。
2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
们应该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得到我们的孝敬。
活动:比一比,看哪组最厉害。 学生小组讨论基础上回
1、说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典故 答
2、说一首关于歌颂父爱或母爱的诗歌
3、推荐一篇讲述父亲或母亲的文章
4、举一个你知道的,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孝敬父母
长辈的例子
孝亲敬长我们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 是我们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呢? 天职 1案例分析 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下
材料:见书P14页,由你当法官来判断以下说法: 列问题
(1)吴大妈的五个子女认为养不养母亲是自己家
里的事情,外人无权插手,即使妇联也管不着。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2)吴大妈的五个子女相互推卸责任,大儿子叫
母亲去二哥家,二儿子又把母亲赶到大姐家里。
作为长女的大姐却说:“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
女儿不用承当这个义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的?
(3)吴大妈的五个子女在接受了教育后表示愿意
孝敬母亲。但是子女们只是每个月定期给母亲寄
生活费,从来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更
别说探望母亲,帮老人家做些家务 。你是如何看
待这种做法的呢?
归纳:赡养父母是公民的义务,子女不仅要在物
质上供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体贴和照顾。
2对于中学生来讲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来孝敬父母
呢? 由学生相互讲解,然后回
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答。
(1)成绩没考好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2)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3)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4)当父母劳累了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5)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归纳: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2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
心理上??行动上??学习上??
讨论题: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时,不劝阻,这是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不是孝的表现?
归纳: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基
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
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布置作业:
如果明天是你父亲或母亲的生日,你将如何给你
的父母送上一份祝福?请你设计你的创意。
板
书 设 计
作文六:《报得三春晖》1500字
报得三春晖
三年(5)班感恩父母主题队会设计教案 余守萍
一、以队活动开始
1、中队长检查人数!(各小队报数)
2、各小队汇报人数!
小队长(敬礼)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应到56人,实到56人,报告完毕!(敬礼)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敬礼)
中队长:(敬礼)报告辅导员老师,三六中队应到50人,实到50人,今天我们准备举行>的中队 动,请求您的批准!(敬礼)
辅导员(敬礼)接受你的报告.同意你们的请求.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队长:谢谢辅导员老师!
中队长:三六中队>中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出旗!敬礼!(奏乐)
礼毕!
齐唱>!
全体请坐!
二\
女1:是谁,将我们带到了人间,让我们有了第一声啼哭?
男1:是我们敬爱的父母.
女2:是谁,牵着我们的手,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男2:是我们敬爱的父母.
合:今天就让我们感恩父母吧!
女1:请欣赏诗歌《父母赞歌》
男1:全体起立。
节目一:全体诗歌朗诵---《父母赞歌》 背景音乐《感谢》 2分半 三\
女2: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多么深厚的爱啊!
男2: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一位父亲写下了自己的心声,并用心歌唱,请听------《希望》。 节目二:静静聆听李宗盛——《希望》 4分半
四\
女1: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的关爱我们能体会,您的付出我们正在思考着回报。 男1:父母为我们辛苦着,为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着,可我们还记得他们的生日吗?你看到他们为我们辛苦忙碌的身影吗?来,算算帐,感受他们对我们的爱吧。
节目三:算算帐,记亲恩。 三分半
出示:计算亲恩帐,各个项目为20分
指名学生(3人)女1主持人随机应对。
五\
女2: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男2:一段段恩情;一片片歌声。我们同学为我们辛苦的父母唱出心里的话。请听歌曲小组联唱。
节目四:女生合唱《只要妈妈露笑脸》。男生《我的好妈妈》。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一段,改编爸爸一段) 6分钟
六\
女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位小朋友,他是怎样做的?
节目五:观看广告——《为妈妈洗脚》 3分钟
男1:你们在这则广告中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3学生说一说 。(女1随机应对)
七\
女1:我们在爱的阳光中起航
男1:我们在深遂的真情成长
女2: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男2: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激情畅想
女1: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驻在心间荡漾
男1: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女2: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男2: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女1: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男1: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合: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今天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听。
女2:走到自己父母身边,送上我们亲手制作的感恩卡,大声说出心中的对父母的爱.
男2:父母没来的,可以说给你认识的阿姨,叔叔或者其他老师。
节目六:送“感恩卡”,说心里话 4分钟
八\
男2:请同学们轻轻地走回到自己的位置,安静地坐好。
女1:昨日的不懂事,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感悟,决定明天的我们。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对父母深情的爱,把《感恩的心》送给在座的家长和师长们。 节目七:(全体学生边做手语边唱《感恩的心》) 5分钟
作文七:《寸草报得三春晖》1200字
美酒、佳景、挚友,在四师的日子里,陈毅的心情是愉快的。
一天黄昏,晚饭后,陈毅和彭雪枫照例到村外散步。走到麦地边,看到一位老大爷吃力地挑着两桶水走过来,肩上的扁担“嘎吱嘎吱”的。
二人见状,连忙迎上前去。
“老乡,你们都在这里挑水吗?”陈毅皱着眉头问道。
“是啊!”
“这不太远了吗?”
老汉叹口气说:“远是远些,但全村,人家几辈,就这一口井啊!”
“为啥不打一口离村子近点的呢?”
老汉苦笑一下,摇头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虽然大王庄距离洪泽湖较近,但地处湖畔岗陵,地下水位很低,打井很难,几百口人只有村南野地里的一口井,雨水充足时还好些,遇到干旱天,水位降低,全村人只好排队等水……
说完,吭哧吭哧地挑着远去了。
“走,过去看看!”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了井边,陈毅若有所思道,“村上就这一口井,离村又这么远,影响群众生活呦!”彭雪枫微微点头:“是啊,群众帮助我们,我们也应回报他们……”
其实,自从四师司令部进驻大王庄以后,彭雪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心为乡亲们打口井,但由于忙于反“扫荡”,没抽出空来,现在,军长的话再次引起他的同感。
第二天,彭雪枫找来邓子恢、张震等,专门研究打井问题,他说:“大家知道,军民是鱼水情,老百姓有困难,咱们就应该帮助,群众事无小事,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打井并不难,关键是在哪里找块地方,因为占谁家的土地,谁都不愿意,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宝”,彭雪枫完全理解,最后,总算找了一块“官地”(即属于全村人共同所有的土地),才算解决。
动工那天,彭雪枫走在前边,挥锹铲土,军民合作,经过几天的劳动,一口新井终于打成了。
当清凌凌的井水提到地面上来时,全村人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颤颤巍巍地踮着小脚,走到彭雪枫面前,双手捧起喝了一口,啧啧称赞道:
“彭师长啊,俺活了一辈子,国民党的兵抢东西,共产党的兵送东西,喝着这水,俺心里就是甜,俺们忘不了你们新四军啊!”
一席话,将全场的人都说笑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朴实的中国农民,深深知道这句古训的含义。为了让后代铭记着新四军的恩德,大王庄的乡亲把这口井起名叫“新四井”。
2009年春天,我们慕名前往大王庄采访。采访中,当年彭雪枫的房东王家瓒先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件真实的“小”事。
一次,王家瓒家的麦糠放在了彭雪枫的住室,那是两间草房。警卫员看到后,心想,麦糠脏,师长是个爱干净的人,于是,趁彭雪枫不在,他把麦糠挪了。
彭雪枫回来后,一看麦糠由里屋挪到外屋,一问是警卫员动的,大发雷霆,最后,警卫员很委屈地把麦糠挪了回去。
当年还是懵懂的少年,今天已是古稀之年的王先生,说着说着,混浊的眼里闪烁着一丝泪光:“那时的干部啊!”
(摘自《将道:彭雪枫将军的戎马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图/矢风)
作文八:《报得三春晖》600字
每次听到《妈妈的吻》中的那句“妈妈的吻,甜蜜的吻,伴我思念到如今”,我都激动不已。
妈妈的爱让我说也说不完。在我的家乡有个习俗,每到正月十五,各大机关单位便会在明珠广场展出彩灯,傍晚时分,彩灯便会亮起来,政府大院内还会燃放各式各样的烟花,每到那时,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来到广场尽情地观赏。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我嚷嚷着让爸爸带我去广场,可爸爸不带我去,我急的哭了起来。这时妈妈跑来说:“别急,妈妈带你去。”我高兴极了,穿好衣服后,妈妈便背着我朝广场方向走去。那时的我足有几十斤重,累得妈妈气喘吁吁,而且越来越慢,可不懂事的我却一个劲地催妈妈快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广场,只见广场人山人海,政府已经开始燃放烟花了,妈妈为了能让我看清楚,便将我抱得高高的,我只顾欢呼雀跃,却没想过疲惫的妈妈。之后,妈妈又抱着我看彩灯,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上,我被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惊醒,原来妈妈得了重感冒,我吓得大哭起来,妈妈却温柔地对我说:“没关系,是妈妈的身体不好。”每年都是如此。
当我生病时,妈妈会床前床后地为我端水拿药;当我学习时,妈妈会陪在我身边直到深夜;当我成功时,妈妈会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我失败时,妈妈会和我一起承担失败带来的痛苦……我沐浴在妈妈的爱中。妈妈的爱让我无法报答,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妈妈,体谅妈妈,以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来回报妈妈。我还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牢记妈妈的深恩。
作文九:《报得三春晖》700字
——听《感恩行动》有感
《感恩行动》的报告催人泪下,使人受益匪浅。
每一个人应该还记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落花对泥土的感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作者对朋友的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感恩。
学会感恩,你就拥有了幸福;学会感恩,你就拥有了快乐;学会感恩,你就拥有了一笔丰富的财富。
听了《感恩行动》这场报告,你会明白: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又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父母的省吃俭用,是为了孩子能够过好幸福的生活;父母的勤劳挣钱,是为了能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你是否想过?在你寒冷时,在你无助时,是谁,给了你温暖,给了你给力;当你开始蹒跚学步时,又是谁弯下腰耐心地教你学步?你可不要忘记——是父母始终呵护你呀!
那么,当你进入校园,遇到困难时,是谁耐心地教你该如何去解决它?在你灰心时,是谁给了你信心?在你放弃时,是谁重新给了你勇气?是老师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既然把老师当着是自己的父母,那么,你就应该去感恩他,去报答他!
感恩吧!它会使你懂得什么叫快乐;感恩吧!它会使你更加幸福;感恩吧!它会使你富裕起来;感恩吧!它会使你受益终生。
文章小作者以“感恩”为主线,采取散文的形式,运用排比的手法,朴实的语言,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事例来表达自己“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真挚情感,从而激发读者对父母的孝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让《感恩行动》开花,结果。
六年级:曾丽玉
作文十:《寸心报得三春晖》3200字
2003年1月,55岁的潘守理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从此,这位曾经担任过浙江省八届、九届人大代表的江南名校春晖中学校长,将要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事管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一名中学校长到为民代言的全国人大代表,潘守理交出的是怎样的一份答卷? “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 2003年3月,肩负着4000多万浙江人民的嘱托和期望,潘守理到北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当然是教育。上京前,潘守理深入机关学校进行走访,上虞市人大常委会也专门为他参加全国人代会举行了意见征询会。在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中,让潘守理感受最深的是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当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的无奈和无助。 按照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然而,2001至2002年,中央在浙江省实行农村费改税试点,取消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通过加收农业税,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义务教育的经费不足。由于义务教育采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法,按规定高中由县一级政府负责,初中、小学由乡镇一级政府负责,一旦取消了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乡镇一级政府实际上就失去了教育事业经费来源,事权与财权产生严重分离,分级管理成了一句空话。而农民的负担却并没有因费改税而有所减轻,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例如一个没有农村承包地的老板,他的收入虽然远远高于种地的农民,但他却可以不用交纳农业税。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农业税的比例却比过去高多了,当有钱人将子女送到城里的好学校并交纳高额的择校费时,普通农民的孩子只能在乡村中越来越破旧的学校里念书。 潘守理一直在教育第一线工作,春晖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他知道费改税可以有效地遏制向农民进行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但农村教育的“积贫积弱”却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严重,千百万农村孩子的未来让人揪心啊!带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潘守理,带去了10多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书面材料,其中最有分量的是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经费筹集难的意见书。这份意见书指出,只有修改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经过认真讨论后,代表们吸收了潘守理的意见,由盛昌黎副省长领衔,向全国人代会提交了议案。这份关于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得到众多人大代表的支持,也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一时间,修改义务教育法成为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热点。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对潘守理进行采访。 最让潘守理感到欣慰的是,2006年6月,他应邀列席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即将提交表决的新义务教育法进行最后的审议。“义务教育就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教育的事权和财权必须统一”这两条议案中的基本观点,在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中得到落实,使得全国的初中、小学学生免交学杂费。 为“对手”说话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潘守理一直在春晖中学任教,担任校长13年之久。这是一座百年名校,素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美丽的白马湖,曾令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等一代大师留连忘返,从这里也走出了谢晋、黄源、谷斯范等文化名人。但是,作为省重点中学的校长,潘守理却做出了一个常人不怎么理解的举动。在2004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前,他专门来到上虞市职业中学进行调研,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应该是“天敌”。你的“地盘”扩大了,也就意味着我的“地盘”缩小了。但是,潘守理的所思所想已不局限于春晖中学,而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 他对上虞职中校长冯学忠说:无论是上虞市还是浙江省,要想成为“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最紧缺的还是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职业学校是培养优秀技术工人的摇篮,其作用和地位丝毫不逊于普通中学。一席话说得冯学忠心里热乎乎的,一股脑儿把职业教育的“苦水”倒了出来: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在教育序列中一直处在弱势地位;职业教育缺少优秀的专业教师;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困难……一个尽情说,一个认真听,两位本来并不十分相熟的校长竟然忘了时间的流逝……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潘守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先进制造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专题发言,获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由潘守理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也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同年9月,国家教育部对建议作了专题答复,职业教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2005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浙江省也相继召开了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06年8月,潘守理与在浙的13名全国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对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代表们高兴地看到,在两级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推动下,浙江省的职业教育情况与几年前相比已大有改观,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由5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职高和普高招生比上升到1:1,呈现出健康协调的态势。 见证吴仪副总理的高效 在潘守理的全国人大代表生涯中,最难忘的是他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一段“缘分”。 2005年3月5日下午,北京国谊宾馆会议室鲜花竞放,春意融融。浙江代表团在这里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浙江全体代表会聚一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潘守理正好坐在吴仪的对面。素闻这位作风干练的女副总理办事果敢,说话爽直,潘守理也就心无顾忌,直陈己见:传统的“考试文化”和特有“独生子女文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基础道德建设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本。他那关于两种“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让吴仪副总理双眼为之一亮。她在听了潘守理发言后说:“潘代表长期重视教育工作,又是特级教师,讲了非常好的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我听了很受启发,一定负责转达给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 吴仪果真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几乎是从北京回到上虞的同时,一封来自国家教育部的信件已经送到了潘守理的案头。这封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回复的信里,十分详细地向潘守理汇报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关措施,落款的日期是2005年3月14日。从这个日期可以看出,吴仪副总理几乎是在参加完浙江代表团的讨论后立即就将潘守理的意见转达给国家教育部,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给了潘守理以莫大的鼓舞。 此后,潘守理代表关于加强青少年基础德育工作的呼吁屡见于媒体:“戒绝青少年‘网瘾’,丰富课余生活是首选”、“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些情真意切的呼吁,让那些在教育一线辛勤工作的教师、那些老少边穷地区学校的校长、那些对教育子女感到迷茫的家庭感到一种振奋,这些似乎是“司空见惯”、似乎是“存在即合理”的现象,有人给提出来了,有人去关注、去改进了,不正是大家所盼望的吗? 4年全国人大代表生涯,潘守理向全国人大提交的议案、建议、意见总共有几十件之多,潘守理代表的名字也逐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所熟悉。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调研,考察、培训,都有潘守理代表的名字。 回顾4年来的履职经历,潘守理说: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工作,我感到一种压力。我只是一名教师,一个普通中学的校长,我觉得要真正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还有很远的距离。 潘守理小档案 1947年10月生,浙江省春晖中学原校长,上虞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荣获浙江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