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孟子的思想主张》2100字
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课题:孟子的思想主张
班级:高二25班
成员:肖瑶 周原旭 田野 袁飞 李科蓉 边丽瑾 尹诗格 刘贞秀
高子涵 杨姝莞 张开琦 方媛媛 殷宝玉 管志刚 张文狄
张瑞媛 张荣瑾 谭逸飞 许艳菲 赵聪聪
指导教师:高秀梅
研究内容:孟子的思想主张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法、上网查阅资料
孟子的思想主张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
1
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 “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四、在哲学思想及认识论等方面
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2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3
作文二:《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1200字
一。1.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2.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於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
作文三:《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1300字
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孔子、孟子、墨子三人思想的核心:
一。1.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
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2.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於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
作文四:《[方案]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1500字
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
一。1.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2.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於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作文五:《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孟子的主要思想著作》1000字
孟子的思想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学语文课本就收录有孟子的文章,如《孟子·梁惠王上》等。孟子的学说主张是在继承孔子的主体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等政治思想和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下面详述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相关的思想著作。
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孟子分析了从古至今国家兴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个在后代历史上的著名为政思想,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
孟子像(网络图)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继承自孔子,严格的把社会的阶层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者劳心治人,主要负责治理天下,为民施政,要实行仁政,就像父母为孩子着想一样。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级,负责生产劳作,他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拥戴爱护统治者。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
孟子像孔子一样推崇有教无类。主张国家加强私塾教育教化天下万民,使百姓明人伦,晓人理。在这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方法,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其他的老师去教导。因为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感情会使父亲对孩子不够严格,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认为应该恢复上古时代的道德规范,即是“法先王”恢复尧舜之道。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的熏陶,明理知节。
孟子的主要思想著作
孟子一生的思想学说著作而成《孟子》,是孟子晚年隐退邹国授徒时所作。在孟子逝世后,又经他的弟子门人增添完善。《孟子》与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同为儒家学说经典,是后世研究孔孟之学的必备教科书。
孟子图片(网络图)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哲学、民生、政治、教育等思想观点,还收录了孟子辩论讲学的典故和社会活动。“性善论”是孟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基本点,在此基础上向外拓展延伸出了“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学说。
《孟子》、《论语》和子思所著《中庸》,曾子所著《大学》被宋朝时期理学大师朱熹合称推崇为儒家四书。从宋朝开始,《孟子》的影响力从儒家扩散到民间,是为家治学的必备书籍;也是科举考试的来源内容之一。
《孟子》一书总计三万五千余字,是四书中内容最丰富,篇幅最长,重量最重的一部儒家经典。因为历史战乱,时间久远保存不善,还有历史上的多次焚书之举,《孟子》现今流传下来的只有七篇十四卷。
孟子的思想主张上承孔子下启荀子,为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发挥了突出贡献。他晚年广收弟子教化天下并著《孟子》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孟子》一书历经岁月仅保留下来完整的七篇为我们后人瞻仰。
作文六:《孟子的政治主张》1800字
孟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虽然其思想传承自孟子,但是在他这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孔子“论而不述”,《论语》一书只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其言论而成,故而整体看上去较为松散,其主张也是从只言片语中概括所得。而《孟子》一书中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则阐述的颇有条理。大体脉络被后世归为“内圣外王”。其中“外王”便具体表现为孟子的政治主张。孟子认为君王想要统一八荒六合唯有实行仁政,进而以王道雄踞天下。而仁政则必须有民本思想作为依托才能“得民心者的天下”。这种脉络便可归结为“民本”——“仁政”——“王道”。
民本思想是贯穿于梦之思想主张中的一条主线。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顾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土上》)在这种大背景下,孟子提出“以民为本”无疑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感王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故而,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的革本内容之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二是坚决反对兼并战争。对于连绵不断的战争,孟子评价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尽心下》
“养民”,主要是指国君应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生活富足,从根本上解决了生计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富强。发展农业生产是孟子考虑的一个为了实现“养民”的重要目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之所以主张“制民之产”,关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为了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而这正是王道之治的开始。
“教民”,即对人民施行教化,也是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孟子而言,人民生活富足后,“教民”是统治者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否则“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所谓“教民”是让人民普遍佛得封建伦理道德礼仪。从个人角度来讲,教育是保证人有别于禽兽的重要手段: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保证社会和谐有序的重要举。.正因为如此,孟子格外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他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对于父母孟子也提出过相同的命题,认为赡养父母不如敬重父母得体,这是区分养禽兽和善待父母的重大区别。
“王道”的提出亦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延伸。初秋战国诸侯争霸,孔子主张用“礼”和“仁”建立等级制度,效仿周公。但这与新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乱世争霸的大格局明显是不相配套的,在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后隐退乡野。孟子提出的“王道”,是对儒家理想国度的一种唯美描述,区别于武力征服的”霸道“。依靠道德实行仁政统一的是“王道”。“王道”的高妙之处在于“以德服人”,使天下人衷心悦服。所以,孟子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 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提倡“王道”,相反,他把“以力假仁者”称为“霸道”。反对“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的兼并战争,认为这是“驭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梁惠王上》)。实行王道得民心,进而称霸天下,这属于孟子政治主张中的最高理想,谓之“仁者无敌”。
孟子的政治主张较之孔子的德政思想明显是有所进步的。虽然二者在根本上殊途同归,但是在动乱时代称霸诸侯的诱惑是谁都无法逃避的。孟子的高明之处便是将王道作为一个
“乌托邦式”诱饵,以其博学强制与精妙的口才将民本、仁政与王道三个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让人叹服。在战国时期孟子的政治主张虽被诸王所理解,但接受者却寥寥无几,可见孟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空想性,还是存在诸多不足的。这些得失在时代的流传中被不断继承与发展,并得以完善,在荀子那里,就已达到了空前的完善,儒法并重成了以后各个朝代的传统。
作文七:《孟子的主张总结》8800字
孟子的主张总结
:孟子 孟子的名言 荀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的基本主张
篇一:孟子总结
与孟子有约
走近孟子
“孔孟之道”,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们也熟知孔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圣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第一位圣人,那么,何以不把荀子或儒家的其他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荀之道”,而唯独把孟子尊为“亚圣”,使之成为儒家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号圣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孟子的生平,研究孟子的思想以及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对孟子生平及有关情况的概括了解。
“孟子简介”概述: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国(现山东邹城市)人。幼年丧父,孟母教子有方,“孟母三迁”、“杀豚不欺子”、“断织教子”等故事广为传诵。孟子崇拜孔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收徒讲学,继承和广大儒家思想。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孟子周游列国,宣扬“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终不得重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章。
二、感悟孟子
孟夫子出山之前,不过是一介书生。他能位居卿列,从者数十
人,乃至被后人称为“亚圣”,却并不偶然。因为他有深刻的思想、满腹的经纶,因为他有连珠的妙语、雄辩的才能。博大精深的孟学思想,或体现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中,或闪烁于气势磅礴的辩辞中,或记录在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中,或寄寓于对求知者的循循善诱中??交错纵横的思想火花处处绽放,异彩纷呈的艺术之果目不暇接,当我们漫游在孟子思想丛林中的时候,我们惊叹于孟子散文的无穷韵味,我们惊叹于这座思想与艺术的宫殿的博大雄浑。
论坛主题一:就孟子思想,发表你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举例子。
论坛主题二:就《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谈谈你的观点。请以“孟子七篇”中具体文句为例说明。
思想内容举要一:
?仁政思想:发政施仁,省刑薄税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与民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
?教育思想:庠序之教,孝悌之义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经济思想:制民之产,耕于井田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梁惠王上》)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滕文公上》)
?修身养性:尚志寡欲,劳心苦志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白璧指瑕:强分贵贱,轻视体力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离娄上》)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艺术内容举要二:
?长于论辩:针锋相对,舌战百家
曰:“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滕文公上》)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下》)
?长于譬喻:简短浅近,贴近深刻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
?气势磅礴:浩然之气,充塞天地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
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梁惠王上》)
三、总结评价阶段
孟子用他气势恢宏的思想、文采飞扬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时代,铸成了战国的不朽。然而,他的治国安邦之策,毕竟未被国王们接受。因为功利已经封冻了他们的心,冰川荒漠,没有甘冽的泉流与苍翠的生命。孟夫子栖身的世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夜色。明媚的春光不属于夫子,因为光明早已被历史幽囚在上古的社会中,只在夫子心中撒下微曦点点。在战国的浊流中,寂寞的夫子是踽踽独行在“仁”之大道上的独行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往往淹没在蝇营狗苟的嚣叫中。他王道的理想国,在现实的壁垒中被击得粉碎。有人说,孟子是个圣人,身为万世之师,言为万世之法;有人说,孟子是个傻子,穷其一生,经营着一个无法实现的桃源梦。
在“走近孟子”“感悟孟子”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查询资料,写作孟子专题研究论文。可独立写作,也可小组合作,可精短评论,也可长篇大论,发表各自看法。?论题参考
以下论题供写作时参考:
?仁政: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从“孟母三迁”、“杀豚不欺子”、“断织教子”看家庭教育
?从“揠苗助长”“一傅众咻” “弈秋学弈”三则寓言看孟子的
教育思想
?从“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看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孟子散文艺术风格浅议
?唇枪舌战,克敌制胜--孟子散文论辩艺术鉴赏
?比较孟子、庄子语言风格的异同
?拓展思考
以下问题,供联系实际思考,以使论文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伙伴约你去游泳,但到了那里却发现已过了开放时间。对着空无一人的游泳池,伙伴迫不及待地爬过栏杆,脱掉外衣,跳入水中。这时你会怎么做,
?结合你的学习经历,你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何者对你的影响及帮助最大,三者之间如何有效运作,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自由发言,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你和家人相处的生活点滴,接着一起讨论你对孟子家庭伦理观念的看法。
?讨论对孟子儒家处世观的看法,也谈谈自己的处世观,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根据你的体会,谈谈德治思想应该怎样推行于现代政治。
篇二:最完整高考经典复习:《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
高考经典复习:《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
卷一 梁惠王上
一 反映了孟子主张“重义而轻利”,反对”后义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强调仁义,并不是不讲利,他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而维护的是国家、社会的公利。孔孟都不反对个人追求合理的“利”。
二 孟子告诫君主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痛苦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独乐”,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王朝的覆亡。
三 “王道”是孟子的政治哲学,而“仁政”是实行“王道”的具体政治措施。
四 通过揭露和批判暴政虐民,阐述了“仁”的思想,表达了孟子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爱。
五 反映了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国家大小,兵甲利钝,而是取决于是否实行“仁政”,以及人心的向背。
六 反映了孟子希望通过行“仁政”,达到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的思想。
七 孟子这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行“仁政”的两个措施:一是“保民”,二是要“敬德”。
保民——要“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务、深耕易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然后先富后教,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
敬德——推行“仁政”的关键在于国军的“德”,国君的“仁心”是“仁政”的基础。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由小及大,由近
及远,推己及人,用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老百姓,提高社会道德,也就是“推恩”。
卷二 梁惠王下
一 本章和第2章、第4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二 强调“与民同乐”
三 孟子认为,大国对小国应以仁者的态度,尊重小国,不引起小国的疑虑,这样可以保有天下,这是仁者乐行天道。小国对大国应以智者的态度,安于小国处境,不与大国对抗,这样可保有国家,这是智者敬畏天道。如此,大小国家能和平相处,这就是“仁”的实现。
四 强调“与民同乐”。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五 阐述“王政”内容,指出实行“王政”应“与民同欲”。同时,孟子不是“禁欲论”者,而是“节欲论”者:?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主张满足人欲,与百姓“同之”,一方面国君要节制过分的奢欲,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欲望。
六 主张君王应勤政爱民。
七 针对用人和杀人问题,提出一个“慎”字。强调要认真仔细考察。体现的原则:一是主张“兼听”,反对“偏听”,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二是尊重事实,即使是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经过事实的验证。
八 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九 孟子提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孟子认为使用人才应尊重人才,让人才学以致用,而不是让人才“姑且舍女所学而从我,也就是不要按照国君的主观意图来办事。
十 反映孟子的战争观。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因此,他把战争是否应当进行的标准和是否有利于老百姓联系在一起。
十一 重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救人民,而不是占领土地。
十二 用现实的教训告诫邹穆公,说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十三 小国应该团结百姓,独立自强,而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即使最后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十四 只有行仁政,致力于国家的长远之计,这样也许能够成功。
十五 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像太王那样,放弃滕国而出走;二是“效死勿去”。但能实行的只有“效死勿去”,就是希望滕文公能推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有可能成功。
十六 孟子此时已经七十多岁,已达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因此,对于鲁平公不见自己这件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臧仓。他认为,一个人要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支使他;一个人不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
卷三?公孙丑上
一 反映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的思想。孟子从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实行王道的条件进行比较,认为“古”难“今”
易,因为当时齐国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地广;而是民庶;三是民心向往王道。齐国如果能够借助有利条件实行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则易如反掌。当然,孟子的言论也过于理想化。
二 前一段论述养气,后一段评论孔子。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三 比较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孟子认为霸道是靠武力征服,人表面服从并不心服,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因此,只有依靠实行仁政,才可以称王天下。
四 孟子主张国君要重视人才,勤政爱民,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防范于未然。提出了三项实行仁政的政治措施:1“贵德尔尊士”;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3“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五 孟子提出实行仁政的五项措施,认为实施了这五项措施,可无敌于天下:士、商、旅、农、氓,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这符合了孟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也就是先得民心,才能无敌于天
下。
六 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观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仁”的学说、“王道”、“仁政”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性善论”的主要内容:1“四心”说及“四端”说;2“四心”“四端”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3天赋善性,天赋道德;4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的培养。
七 孟子强调的“反求诸己”,首先应该为“仁”,然后才能知耻,才能做到“反求诸己”。“反求诸己”体现了孔子的“为仁由己”的思想。
八 孟子的“与人为善”是指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把它吸取过来,以完备自身的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善与人同”。孟子强调的是大家一起为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为善,或仅仅是帮助别人为善。
九 孟子批评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不严肃。反映了孟子用世心切,主张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具体条件调整相应的措施,也可以看做是对“不动心”的一个补充说明。
卷四公孙丑下(人心向背;士人的修养)
一 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天时和地利,而是人和,表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侧面。
二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仅是表现在礼节形式上。他提出了两个观点:?臣的恭敬不应该只在礼节形式上表示恭顺,而是表现在“责难”和“陈善”。?君的珍贵,不应
表现在地位的优越上,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三 孟子的“受”与“不受”,都是根据礼义。
四 孟子强调为君为官都应该尽忠职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孟子关心人民疾苦,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
五 孟子谈论为官应当“尽忠职守”的问题。相对于蚳蛙,孟子认为自己是客卿,不是朝廷命官,因此没有必要负责任。前进后退是有充分自由的,所以没有离开齐国。
六 从孟子对王驩的态度,可看出孟子的耿介作风。(王驩越俎代庖,独断专行)
七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篇三:读《孟子》心得
读《孟子》心得
《孟子》的文章在中学课本上屡见不鲜,他那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妇孺皆知。那时读起就被他的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并折服于他那极富雄辩的口才。于是,找来全著来看,顷刻间,一个伟大先贤矗立在我眼前。
司马迁曾给孟子很高的评价,称其“道既通”,并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以流传后世。东汉的赵歧注解《孟子》时说 :孟子一书无所不包 , 天地万物、 仁义道德、 人命祸福 ,承传并弘扬了儒家思想 ,所以他称孟子为亚圣。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生于战国,看到天下这么乱,百姓们受苦受难,时代问题太严重,就决定要尽力传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于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学生完成了充满光彩的《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他的语言风格干净有力、滔滔不绝、极富雄辩。他所讲的内容多为严肃的内容,不过他生动的行文,让人读起忍俊不禁。想起个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他从庄暴哪里知道齐宣王喜欢音乐,他见到齐宣王后就问:“我听庄暴说大王爱好音乐,有没有呢,”齐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讲大道理,便“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又有一次孟子对他讲了一通仁义的话,齐宣王不耐烦的说:“大哉盐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只是用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清晰的勾勒出了齐宣王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道德修养,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处在我国学术史上影响至深,并亲他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民族道德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个思想,他
劝告那些统治阶级要对老百姓们实行“仁政”,而这一学说成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还说过:国君与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统一天下,反对兼并战争。在经济上,发展“仁政”就必须“制
民恒产”,每家要有最起码的生产资料;要“无夺农时”,要保证农民有劳动时间;要“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
儒家的思想原则是向善,而“性善”这个词也在《孟子》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的用语是学生的综合记载,如“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第二次也是出于学生之口,公都子问:“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常说:孝悌、孝悌忠信、仁义忠信、仁义礼智,他认为孝悌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善的开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把对老人的尊重作为实现其理想的王道政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他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即不只是敬养一己之父母,而且还要尊重别人的父母、所有的老人、长者;不只是
慈爱自己的子女,同时也慈爱别人的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天下可运于掌”。 还有从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以看出。
孝是孟子“仁政”主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之一。孟子对孔子孝论的提升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今天,弘扬孝与尊老传统,从而促进家庭和睦,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他所推崇的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便直接把“仁”和“善”联系到一起。他认为善行必须出于真诚。 “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我觉得孟子的这一观点对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性本善的先天品德出发,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去发现人们思想中的“善”,用富有道德意义的教育内容去感化教育对象,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之所以喜欢孟子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着大丈夫精神,那种浩然之气是儒家特有的,正是因为他修炼了内心,就会觉得心安理得,于是就充满了正义的力量,做了好事,做久了内心就会觉得充实吧。
坚持自己的志向是孟子培养浩然之气的一个表现。孟子有一段著名的文字:“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他把生活上的一切挫折,都列为修养心志的方法,越立于厄境,越能锻铸自己之精神。在面对外在的诱惑时,在面对失败、身体的痛楚时,个人需要紧紧抓住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原有的志向而不变,所以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和诱惑,都不能够干扰、影响自己的志向。
这有个例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
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
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仰望孟子这样的先贤,也怀念鲁迅、巴金等作家学者,他们都是敢说真话,敢于直面现实的伟人~只有这样的人多了,社会才会兴旺发达啊~
读懂孟子就会发现,《孟子》一书在现在社会最有益处的就是告诉我们。人应该要有主观,一定要有原则性,不可随波逐流。应该向着正义,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屈服一步。让我们懂得,人不一定要地位尊贵,富有,但是一定要活的有尊严,尊严就是我们坚守着正义得来的。
读过《孟子》已经好久了,但他传播仁义礼智、心系万民忧乐、文章浩然之气、人格配王者之师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
作文八:《wqf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主张lsx》1500字
孔子、孟子、墨子三人思想的核心:
一。1.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2.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於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作文九:《孟子与荀子政治主张的差异》3100字
摘 要: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但其思想理路却极为不同,作为实践性质较为明显的政治主张,更是突出的反应了二人内在观点的分歧。本文从人性论及其理论本身出发,讨论孟子和荀子政治主张的差异。
关键词:人性论;政治主张;王道;霸道
一、理论背景
孟子生卒年无准确记载,据考证其大致范围在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289年①内,即战国中期。
战国中期,群雄并起,同时暴政暴君却使得生灵涂炭:“庖有肥肉,?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②所谓贤能之士,也沦为暴政暴君的帮凶。社会混乱,根本无人顾及民生。而孟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其政治主张也就带有了强烈的批判性。
荀子生卒年也有较大争议,但其大致范围可确定是在战国后期,即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226年③。
战国后期,惨烈角逐继续,但人们已经逐步开始找寻应对措施,因此,荀子政治理论的批判色彩明显不像孟子那样浓烈,而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理论基础:人性论
孟子和荀子政治理论的基础是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④人性之善,是生而即备的。他以孺子入井来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则人心为道德本心,而人有“四心”,由“四心”而有“四端”,由“四端”而有“四德”。这里,性善是具有先验性的。而不可否认的性“恶”则是违反本然由趋势所至:“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⑤
《荀子?性恶》篇明确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⑥人性是恶的,其善为“伪”,是后天人为的结果。而因顺其发展还会产生种种罪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⑦
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是生即有的,同时也不否定后天影响,但不同的是,前者认为,“善”是生即有的,“恶”是后天的,而后者的看法却恰好相反。由此延伸出的政治理论也就大相径庭。
三、政治主张
(一)“利”
从人性论的角度继续讨论,就会面对“利”的问题。
孟子其实不愿意讨论“利”:“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也。”⑨可以看出言“利”在孟子是为“耻”的。在这里,他更多说到“义利之辨”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要“先义后利”:“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⑩而对于百姓来说,则要“先利后义”:“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B11不过无论“义利”先后,孟子显然是强调“义”的。
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在言“利”的同时,更注重道德的引导和规约,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B12“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B13他坦然承认了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不必为耻。他也同样谈到了“义利之辨”,但是与孟子对“利”之不耻和对“义”之强调的明显对比就淡薄了许多,所以荀子较孟子也更多的谈到了“富国裕民”。
(二)“礼”与“法”
无论孟子和荀子对“利”的态度如何,对“利”的规范和制约就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孟子强调“礼义”,而荀子则是“礼法”并存。
孟子更多的承接了孔子对于“礼”的观念。“礼”是德的外化,由人的内心发出,通过这种外化的行为既可规约外在行动,又可由行动返而影响内心,使得内外兼修。所以,从天子以至庶人无一可离,进而孟子常“礼义”并称:“无礼义,则上下乱。”B14 “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B15作为一种治国手段,”礼“的意义是道德教化的外在宣扬和实践,是对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引导。
荀子也非常注重“礼“的作用:“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B16在说到“礼”的起源时,荀子认为:“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礼”其实是为了调节物质和欲望的关系而产生的,这具有强烈的现实经验性,而“礼”的规限作用在面对现实利益的强烈冲突时,毕竟是不够的,由此,“礼”必转为“法”:“隆礼重法,则国有常”B17、“礼法之大分”B18。所以,在荀子这里,“礼”非常明显的带有了“法”的性质和制度方面的含义。
(三)“王道”与“霸道”
儒家向来是有“民本”思想传统,无论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19还是荀子:“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20但孟子主张治理国家要为民之父母,而荀子则更注重对人民的统治,换句话说,也就是对“王道”与“霸道”的偏重有所不同。
孟子非常推崇尧、舜,他不仅以尧、舜为圣人的表率:“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而且在治国方面,他希望统治者也都可像尧、舜一样,行其道,为其政,以造就尧、舜之社会:“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B21、“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B22而这其实正是儒家一直向往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想社会,在《礼记?礼运》篇中,更是淋漓尽致的表述为“大同”社会,这样的社会无疑是“王道”社会也即是“王道”的结果。
而正如荀子所说,“隆礼重贤”实为“王道”,“重法爱民”则为霸道,荀子主张则是“王”、“霸”兼综。因为“王道”社会仅为一理想,无论在战国中期还是战国后期,这种社会理想只能扮演批判角色,面对现实政治是无力的,而“霸道”政治则才具有可实现性。荀子既未忘却政治道德性,又注重其实践性,因此是在“王”、“霸”之间保持张力的。(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95,102-107,172-184
注解:
① 钱穆:《孟子生年考》,载《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6页。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5页。
③ 李峻岭,杨锦先:《荀子年寿形迹考》,《东岳论丛》,2013年第9期。
④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31页。
⑥ ⑦荀子:《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5页。
⑧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1页
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64页。
⑩ 同上,第201页。
B11 同上,第211页。
B12 荀子:《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5页
B13 同上,第65页
B1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74页。
B15 同上,第295页。
B16 荀子:《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7页。
B17 同上,第51页。
B18 同上,第67页。
B1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5页。
B20 荀子:《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页。
B2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4页。
B22 同上,第216页。
作文十:《孟子与荀子政治主张的差异》4200字
孟 子 与 荀 子 政 治 主 张 的 差 异 马 帅 摘 要 :孟子和 荀子都是先秦儒 家代表人物 ,但其思想理路却极为不 同,作为实践性质较 为明显的政 治主张 ,更是 突 出的反应 了二人 内在观 点的分歧 。本文从人性论及其理论本 身出发 ,讨论孟子和 荀子政治主张的差异。 关键 词 :人 性 论 ;政 治 主 张 ; 王道 ;霸 道 一、理 论 背 景 孟 子生卒年无准确记载 ,据考证其大致 范围在公元前 3 9 0年至公元 前2 8 9年 内,即战国中期。 战国 中期 ,群雄并起 ,同时暴政暴君却使得 生灵涂炭 :“ 庖有 肥肉 , 底有肥马 ,民有饥 色 ,野有 饿革 ,此率 兽而食 人也 。 ” 所谓 贤能 之士 , 也沦为暴政暴君 的帮凶 。社会混乱 ,根本无人顾及民生。而孟子 在这种 社会背景下提 出其政治主张也就带有 了强烈的批判性。 萄子生卒年也有较大争议 ,但其大致范 围可确定是在 战国后期 ,即 公元前 3 3 6年至公元前 2 2 6 年 。 战国后期,惨烈角逐继续 ,但人们已经逐步开始找寻应对措施 ,因此 , 苟子政治理论的批判色彩明显不像孟子那样浓烈 , 而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 二、 理论 基 础 : 人性 论 孟子 和苟 子政治理论 的基础是人性论 。 孟子认 为 ,“ 人性之 善也 ,犹水之 就下也 。人 无有不善 ,水 无有不 下。 ” 人性之善 ,是生而即备的。他以孺子人井来 证明人 皆有 不忍人 之 心 ,由是则人 心为道 德本 心 ,而 人有 “ 四心 ” ,由 “ 四心 ”而 有 “ 四 端”。由 “ 四端 ”而有 “ 四德”。这里 ,性 善是具有 先验性 的。而不 可 否认的性 “ 恶”则是违反 本然由趋势所至 :“ 今夫水 ,搏而跃之 ,可使 过颡 : .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 哉?其 势则然也。人之可使 为 不善 .其性亦犹是也 。 ” 《 : 苟子 ? 性恶》篇 明确说 : “ 人 之性恶 ,其 善者 伪也 。 ” 人性是 恶 的 ,其善为 “ 伪” ,是后天人 为的结 果。而 因顺其 发展还 会产生种 种罪 恶 :“ 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 焉 ,顺是 ,故争 夺生而辞 让亡焉 ;生 而有 疾恶焉 ,顺是 ,故残贼生 而忠信亡 焉 ;生而有 耳 目之欲 ,有好声 色焉 , 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 可 以看到 ,孟子 和苟子都认为 “ 人性” 是生即有 的,同时也不否定 后天影 响,但不 同的是 ,前者认 为 ,“ 善” 是生 即有 的, “ 恶” 是后 天 的。而后者 的看法却恰好相反 。由此延伸 出的政治理论也就大相径庭 。 兰 、政 治 主 张 (一)“ 利” 田里 。此之谓 三有礼 焉。如此,则为之服矣。 ” 作 为一种治 国手段 , ”礼 “ 的意义是道德教化的外在宣扬和实践 ,是对整个 国家和人民的引导。 荀子也 非常注重 “ 礼 “ 的作用 :“ 礼之于正 国家也 ,如权衡之 于轻 重也 ,如绳 墨之于曲直也 。故 人无 礼不 生 ,事 无礼 不成 ,国家 无礼 不 宁。 ” 0 在说到 “ 礼” 的起源 时,苟子认 为 :“ 使欲必 不穷乎物 , 物 必不 屈于欲 ,两者相持 而长 ,是礼之所 起。 ” “ 礼” 其实 是为 了调节物 质和 欲望的关系而产生的 ,这具有强烈 的现实经验性 ,而 “ 礼” 的规限作用 在面对现实利益的强烈 冲 突时 ,毕竟 是不 够 的,由此 , “ 礼 ”必 转为 “ 法” :“ 隆礼 重法 ,则 国有 常” @、 “ 礼法之 大分 ” 。所 以,在 苟子这 里 ,“ 礼”非 常明显 的带有 了 “ 法” 的性质和制度 方面的含义 。 ( 三 )“ 王道 ” 与 “ 霸道” 儒家 向来是有 “ 民本 ”思想 传统 ,无论 是孟子 :“ 民为贵 ,社稷 次 之 ,君 为轻 。 ” 0还 是苟子 : “ 君者 ,舟也 ;庶 民者 ,水也 。水 则载 舟 , 水则覆 舟。 ” 0 但 孟子主张治理 国家要 为民之父母 ,而苟子则 更注重对 人 民的统 治,换句话说 ,也就是对 “ 王道” 与 “ 霸道” 的偏 重有所不 同。 孟 子非 常推崇尧 、 舜 ,他不仅 以尧 、舜 为圣人的表率 : “ 尧 、舜 既 没 。圣人之道 衰 “ ,而且在治国方面 ,他希望统治者也都可像尧 、舜 一 样, 行 其道 ,为其政 ,以造就尧 、舜之社 会 : “ 我非尧 舜之道 ,不 敢以 陈于王前” @、“ 思 天下之 民匹夫 匹妇有不被尧舜 之泽者 ,若 己推而 内之 沟中” 0而这其实正是儒家一 直 向往 的带有 乌托邦 性质 的理想社 会 ,在 《 礼记 ? 礼运》 篇 中,更是淋漓尽致的表述为 “ 大 同”社会 ,这样的社 会无疑是 “ 王道 ”社会也 即是 “ 王道” 的结果 。 而正如苟子所说 ,“ 隆礼重贤 ”实为 “ 王道” ,“ 重法爱民” 则为霸 道 ,荀子主张则是 “ 王” 、“ 霸”兼综 。因为 “ 王道 ”社会仅为一理想 , 无论在战 国中期还是战国后期 ,这种社会 理想 只能扮演 批判角色 ,面对 现实政治是无力的 ,而 “ 霸道 ”政治则才具有可实现性。苟子既未忘却 政治道德性 ,又注重其实践性 ,因此 是在 “ 王” 、“ 霸 ”之 间保持张力 的。(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参 考 文献 : [ 1 ] 冯迭文 、郭 齐 勇.新 编 中 国哲 学史 [ M] 北京 :人 民 出版 社 , 2 0 0 4:91—9 5, 1 0 2 —1 0 7, 1 7 2 —1 8 4 从 人性 论的角度继续讨 论 ,就会 面对 “ 利 ”的问题。 : 子其实不 愿意 讨论 “ 利”: “ 王 何必 日利?亦有仁 义而已矣。 ” 0 “ 鸡鸣而起 ,孳孳为善者 ,舜 之徒也。鸡鸣 而起 ,孳孳为利 者,跖之徒 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 ,无他 ,利与善之闲也。 ” 可以看出言 “ 利”在孟子是为 “ 耻”的。在这里 ,他更多说到 “ 义利之辨”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于统治 者来说 , 要 “ 先义后利” :“ 王日 ‘ 何以利吾国 ’ ?大夫 日 ‘ 何 以利吾 家’ ? 士庶人曰 ‘ 何 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 国危矣。 ” 而对于百姓来说 ,则要 “ 先 利后 义 ” :“ 无 恒产 而有 恒 心者 ,惟 士为能 。若 民 ,则无 恒产 ,因无恒 心 。 苟无恒心 。放 辟,邪 侈,无 不为 已。及陷 于罪,然 后从 而刑之 ,是 罔民 也。 ” 不 过无 论 “ 义利 ” 先后 ,孟 子显 然是 强调 “ 义”的。 孟子以 “ 性善论”为基础 ,在言 “ 利” 的同时 ,更注重道德的引导和 规约 ,苟子则从 “ 性 恶论”出发,认为 : “ 今人之性 ,生 而有好利 焉。 ” “ 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 ” 他坦然承认 了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 ,不必为耻 。 他也同样谈到了 “ 义利之辨” ,但是与孟子对 “ 利”之不耻和对 “ 义”之强 调的明显对比就淡薄了许多 ,所以苟子较孟子也更多的谈到了 “ 富国裕 民” 。 ( 二 )“ 礼” 与 “ 法” 无论孟子和荀子对 “ 利”的态度如何,对 “ 利”的规范和制约就是接 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对此 , 孟子强调 “ 礼义” ,而苟子则是 “ 礼法”并存。 孟子更多的承接了孔子对于 “ 礼 ” 的观念 。“ 礼” 是德 的外化 ,由 人的内心发出 ,通过这种外化的行为既可规约外 在行 动 ,又可 由行 动返 而影响内心 ,使得内外兼修。所以 ,从 天子以至庶人 无一可离 ,进 而孟 子常 “ 礼 义”并称 :“ 无礼义 ,则上下乱 。 ” “ 谏行言听 ,膏泽下于 民; 有故而去 ,则君使人导之出疆 ,又先于其所往 ;去三年不反 ,然后 收其 注解 : ① ② ③ ④ ⑥ ⑧ ⑨ ① ⑩ ⑩ ⑩ ⑩ ⑩ ⑩ ⑥ ⑩ ⑩ ④ ⑨ ②钱穆 :《 孟子 生年考》 ,栽 《 先秦诸 子 系年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 2 0 0 5年 版 , 第 2 1 6 页。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 ,中华书局 , 2 0 1 2 年版 ,第2 0 5页。 李峻岭,扬锦先:《 荀子年寿形迹考》 , 《 东岳论丛》 , 2 0 1 3 年第9 期。 ⑤朱熹 : 《 四书章句集注》 , 北京,中华书局, 01 2 2 年版,第 3 3 1 页。 ⑦ 荀子 :《 荀子》 ,北京,中华 书局 , 2 0 0 2年版,第 4 5页。 朱熹 :《 四书章 句集注》 ,北京 ,中华 书局 , 2 0 1 2年版,第 2 0 1页 朱熹 :《 四书章 句集注》 ,北京 ,中华 书局 , 2 0 1 2 年 版,第 3 6 4页。 同上 ,第2 0 1页。 同上 ,第 2 1 1页。 苟子 : 《 荀子》 ,北京 ,中华书局 , 2 0 0 2 年版 ,第 4 5页 同上 ,第 6 5页 朱熹 :《 四书章 句集 注》,北京 ,中华书局,2 0 1 2年版 ,第 3 7 4页。 同上 ,第 2 9 5页。 荀子 :《 荀子》 ,北京 ,中华书局 , 2 0 0 2 年版 ,第 9 7页。 同上 ,第 5 l 页。 同上 ,第 6 7页。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 ,中华书局 , 2 0 1 2 年版 ,第 1 2 5页。 荀子 :《 荀子》 ,北 京,中华 书局 , 2 0 0 2 年版 ,第 2 3页。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 ,中华 书局 , 2 0 1 2 年版 ,第 2 4 4页。 同上 ,第 2 1 6页。 作者简介 :马帅 ( 1 9 9 O 一) ,女 ,民汉,山西太原 ,硕士在读 ,同济大学 ,中国哲学。 B u s 1 . 1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