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800字
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
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
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
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
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
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
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
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
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
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
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
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
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
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
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
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
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
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作文二:《历史教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1700字
历史教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观音垱中学 张桂林
历史教学就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一起“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让学业生汲取历史智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历史事件的判断评价和尤其重要。怎样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呢?我认为首先要关注史学动态,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地渗透一些新观点。其次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评价标准是对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是否有利,而且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评价原则是用唯物、客观、辨证的眼光看待其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老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也就是正反两方面去认识事物。以抗日战争为例,笔者认为既要判断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又要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矛头所向,不仅是将中国而且是将世界置于其统治和奴役之下,尤其是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新的危机,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是学生结合教材已经有了的感性认识,但从理性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对吕国历史进程的影响肯定是模糊的。教师必须结合中国近代时期列强侵华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一直是相互勾结,共同侵略,企图支配和瓜分中国,它们之间虽然有时也有斗争,但总体上是联手制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企图将中国变成其独霸的殖民地,便激化了同英美等国的矛盾,同时也将中国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中国与西方列强成为了同一战线的盟友,出现了联手对付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列强联物制华的格局不复存在,在国面对的敌人不再是全部列强,而只有日本;更重要的是,中国能与英美苏等大国结盟,大大加强了抗日战争的力量,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全新的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中,为中国抗日战争创造了必胜的国际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德日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英法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王。所以二战后,在新旧中国的决战中,多数帝国主义国家已无力干涉中国内战,只有美国涉足其中,支持国民党政府。这种从多国干涉到一国干涉的国际形势,使中国共产党 于在新旧中国的决战中,冲破帝国主义东方阵线,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 二战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战后,东欧、亚洲一系列国家的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范例。二战也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唤起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这对中国革命同样是巨大的支持。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虎和抗日战争给中国带来危机和灾难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战后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为中国历史方向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正反两方面进行判断分析的事件很多 。诸如:科技革命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但是,它又扩大了贫富差距,引发了侵略与被侵略,也导致了资源、环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等。又如经济全球化,能使生产要素全球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机遇,使世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程,但经济全球化也会给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了经济风险。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因为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再如经济危机,由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巨大影响,企业的产品产量,工人工资,物价水平,商品市场等因素国家未能有效调控,引发局部乃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冲击。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干
预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如控制物价,分配市场,分配利益,调整工资,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新科技产品,淘汰夕阳产业,发展朝阳产业等,这些过程就是经济危机带来的积极影响,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竞争。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历史事件进行一分为二评价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和历史事件现实思考的能力,因为这才是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
作文三:《学习方法: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2400字
学习方法: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
本文集资料共4个分类: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每个分类都有多个资料,可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共享、豆丁文库中直接搜索:“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即可找到更多资料。
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优秀经验分享:太多的人总是抱怨学不进去,记不住,思维转得慢,大脑不好使,吸取知识的能力太差,学习效率太低。读书的学习不好,经商的赚钱不多~作者本人以前也和读者有着同样的困惑,在我考上公务员,然后后来又转行经商,然后再读MBA,后来再考托福,一路的高压力考试中,从开始就学习了很多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包括各种潜能开发培训班都上过一些,还有吃补脑的药也有一些,不过感觉上懂了理论,没有太多的实践,效果不太明显,吃的就更不想说了,相信太多的人都吃过,没有作用。06年的时候,无意间在百度搜索到一个叫做“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软件”的产品,当时要考公务员,花了几百块钱买了来练,开始一两个星期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但是一个月的训练之后,效果非常理想,阅读速度和记忆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很多,思维这些都比以前更敏捷,那个时候一两个小时可以看完一本书,而且非常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这个能力在后来的公务员考试、MBA、托福以及生活中都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这也是我今天要推荐给诸位的最有分享价值的好东西(想学的朋友可以到这里下载,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基本上30个小时就够用了。非常极力的推荐给正在高压学习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够快速高效的学习,成就自己的人生。最后,经常学习的同学,我再推荐一个学习商城“爱贝街”,上面的产品非常全,有一个分类是潜能开发,里面卖的产品比市场上便宜很多哦~(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作文四:《对历史事件的评价1500字》10000字
通用自我评价1500字
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
在思想品德上,通过大学三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新疆职业大学党校的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正准备递交预备党员的申请书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在学习上,由于高考落榜带来的灰心,曾有一阵消极,为
1
珍惜这学校所给的学习机会,用从未有过的拼搏的精神学习自己的网络技术专业,虽然成绩还不是很优秀,但这一切却都是我三年来通过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方法,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努力而来的结果。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生活和工作中,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二的时候竞选并成功当选学院学生会主席,在此期间,成功举办了学院年级篮球赛、书画展览、励志杯演讲比赛、11年元旦晚会,09新生入学接待等等,协助学院教师举办计算机技能大赛,协助校团委举办第四、第五届新疆职业大学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以此锻炼自己的管理和协调能力。除了在学院学生回的工作我还注重自己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我加入了学校书法爱好者协会,来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耐性;我还加入校勤工助学办公室,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在大二的时候竞选上了业务部部长,以此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页为家庭分担些经济压力。自入校以来,我一直担任寝室的寝室长,在担任宿舍舍长期间,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有意识地协调好舍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舍友的协作,搞好宿舍内务工作,为同学营造了良好的休
2
息、娱乐、学习氛围,在舍友的共同努力下,曾在学校的宿舍评比中取得文明宿舍。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性情太直率了,需要处事冷静稳重才好。我对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对人友善,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一致肯定。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
一是学习成绩还不是十分优秀,三年来,虽然我的成绩一直在进步,但却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刚进大学时,学习的环境变宽松了,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主性,于是,长期在老师、家长督导下学习的我,一度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幸亏后来在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从迷失中找回了方向,从而迎头赶上,但因此也落下了一些课程。
二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未能十分有效地工作与学习,导致时间使用的紧张,无意中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 三是在工作中有时处理问题还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工作中魄力不够,做事情不够果断,
比较优柔寡断。主要原因是在处理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注意学习其他同学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所运用的好的方式、方法,同时,自己的办事方式、方法又存在不足之处。
3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二:勿忘国耻_圆梦中华1500字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施行‘不抵抗政策’,任由侵略者抢走东北三省。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
战。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
4
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
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
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七七事变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
5
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
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
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却无赖道: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卢沟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了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卢沟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连队长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此时之前
6
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了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卢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该地区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后,日军歼灭了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了卢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名,负伤60名左右。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
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7月19日,蒋中正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件,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件,7月29日、7月30
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
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
7
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
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篇三:勿忘国耻,圆梦中华1500字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施行‘不抵抗政策’,任由侵略者抢走东北三省。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
8
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七七事变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
9
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却无赖道: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卢沟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了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卢沟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连队长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此时之前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了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
10
卢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该地区
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后,日军歼灭了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了卢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名,负伤60名左右。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7月19日,蒋中正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件,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件,7月29日、7月30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
11
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篇四:自我认知总结 (1500字)
自我认知总结我的性格:我待人友善,待事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具有责任感。我重友谊,重视与朋友之间的感情。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性格随和,乐于与人相处,社会适应能力强。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人、对事、对周围环境的洞察能力强。我喜欢喜欢聆听,也喜欢务实。具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只要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难都会去做。我做事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也善于变通,尊重约定。喜欢呆在安静的地方学习工作和生活。我虽然有时候有很强的情绪反应,但通常不愿将个人情绪表现出来。我的兴趣:我爱好阅读报刊、杂志、小说等书籍,无聊时喜欢玩游戏,经常和人一起运动。喜欢旅游,想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追求自然,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喜欢较为宽松的学习生活方式。我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也钻研于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不遗余力去弄懂。我喜欢务实,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依据实际情况来考虑问题。关注事物的细节,喜欢从细节来判断事物。我所拥有的技能:在学习能力上,我熟知英语、金融基础专业知识、会计基础、财务管理基础、文学常识等等。我通过证券从业资
12
格,对于金融证券方面的知识掌握比较好。运动协调能力强,,对事件反应敏捷迅速,具有很强的正确控制力。能动手力强,对于细小事物能快速而有正确的操作性。在其他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善于与人沟通,逻辑清晰。社会适应能力强,可以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集中力,思想缜密,讲究方法。很有头脑,很现实,对于细节具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人、对事、对周围环境的洞察能力强。我的价值观: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属于无神论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乐于助人,相信助人助己,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对待学习和工作注重发展因素。喜欢符合兴趣爱好的工作,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发挥自身的能力。多有学习的机会,未来的工作发展潜力大,晋升机会多。同时,我也注重保健因素,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相对独立,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一般、待遇要同行业中上水平即可。对于声望因素没有太多的追求,只要心安理得即可。我的愿景:在大学期间,学好金融专业知识,广泛涉猎与金融相关的知识。通过期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毕业后,可以比较轻松找到一个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不断发展。喜欢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自主性大,能够进入银行或理财公司。做自己要做的事,能够开发设计出一个新产品或发展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观念。
13
篇五: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法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问题类型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3.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
14
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举例说明 对经济全球化的评述,既要看到积极性的一面,又要
看到这一趋势带来的消极作用,还要看到面对这一趋势,各国只能顺应,而不能消极抵制。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材料二 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福特原先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声称除非苏联的意识形态变得适合他的口味,否则他“不会运一个螺帽去那儿”。哈默劝他说:“要是这样,你会有太长的时间没法在那里做生意,那里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事后证明,福特对这笔与苏联的交易十分满意。在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
——《大国崛起》解说词摘录
15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剥夺年代”分别是什么时期,作者为何如此给这两个时期命名,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福特却去苏联建造汽车厂,对此应如何评价,
关键信息 材料一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材料二苏联 美国 福特 嘎斯车 解题步骤 第(1)问,考查恢复发展经济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还有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的特征,要抓住“退却”“剥夺”两个关键词进行逻辑推理。
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之间经济合作的历程。福特从敌视社会主义到对苏联这个大市场非常满意,实际上是其把思考问题的着重点由政治上的敌对,转向了经济上的合作、双赢。回答“评价”时可结合答题模板“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或者消极)+结论”来组织答案,具体回答时可把两国在政治上的对峙与经济上的往来分别对待。美苏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答案(1)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时期。 理由:作者是依据当时俄国实行的政策特征
16
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承认货币和市场的作用,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暂时“后退”了一步;为了支持工业化,斯大林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很多利益。
(2)评价:这一做法符合当时苏联实际需要,也符合经济危机时代美国开拓国际市场、恢复经济的需要。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的力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说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是可以搞好合作关系的。能 力 提 升 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历史主观题,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体现在答题过程中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如调研1难度非常大,一战后的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而20世纪30年代时双方却有了大规模的经济交流,这一事实是很难被人接受的。既然事实摆在面前,我们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剩余物资、失业人口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苏联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机械产
品、掌握工业技术的劳动力,可以说是两国的国情将二者粘合在一起,让这两个政治立场上的敌人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朋友。
单纯靠僵化的理论去套取答案是不可取的,任何题目的设
17
置都有一定的知识 背景或者时代背景,唯一不变的解题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曰:“天下大定??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 ???? 七年春正月甲戌,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JP3]李伯升屯田河南、山东、北平??是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五月丙子,免真定等四十二祎府州县被灾田租。辛巳,赈苏州饥民三十万户。癸巳,减苏、松、嘉、湖极重田租之半。六月,陕西平凉、延安、靖宁、鄜州雨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蝗灾),并蠲(免除)田租。 ???? (洪武十三年)秋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指官府发给银粮补助生活)。 ——《明史》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
18
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
(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太祖在民生方面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 行评价。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关键信息 材料一 “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
19
作文五:《历史上的“绩效评价事件”》2900字
梁山好汉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战功,然而随后的“英雄排座次”却让宋公明伤透了脑筋。绩效评价工作一着不慎,便会使管理者身陷 “绩效门”漩涡。抚今追古,尧舜禅让的背后,是尧帝长达28年用心良苦的绩效评价历程;西汉初年政局稳固的背后,则是“一线业务人员”与“二线支持与管理人员”绩效大小的合理区分。一把手该如何度过绩效难关?不妨从传说与历史中采撷一二,窥斑见豹。
《水浒传》中有段著名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故事。宋江在指挥了几场胜仗之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总结一下工作,进行组织建设。可是,如何根据好汉们的绩效贡献来排座次呢?虽然前几位的次序大致可以确定,但后面的排序要想理论个清楚,恐怕就会惹来诸多纷争。这个典型的绩效评价问题,想必让宋江非 常棘手。于是,有了书中“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一幕。有了这“天书”撑腰,宋江才为这次绩效排序定调子,“众头领各守其位,休再争执,不可逆了天言!”各路英雄也连忙表态:“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
我们更相信,宋江是这场戏的幕后策划者,他一定是认识到绩效评价是如此之难,所以才巧妙地回避了它。既然说不清楚,就让老天爷去定吧,大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这个棘手问题也就算是解决了。
《水浒传》毕竟是戏说历史,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地解决绩效评价难题。但在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中,无论是半信史,还是信史,都可以看到组织管理者在绩效评价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其中既有充满智慧的光芒闪烁,又有力不从心的局促和危机。
尧舜禅让,一段漫长的绩效评价历程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开始和下属探讨接班人问题的时候,距离他真正让出帝位还有长达28年的时间。其时,部落联盟首领选择接班人是一个可以开放 探讨的问题,利益相关者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终要由首领来决定。这一问题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要提前许多年进行探讨。而且,对候选者的资格没有严格限制,尧的说法是“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在尧连续否定了多个人选之后,他的手下推荐了“平民、单身汉”舜。大臣们对舜的初步评价是:虽然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仍然能够孝顺、友爱地与他们相处且不让他们走向邪恶。这是基于事实的描述法,而不是简单地说他“好”或者“不好”,也没有说舜如何精通天文、地理等知识技能,更为关注的 是“做人”的基本面素质。这个理由打动了尧,尧随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此来考核舜的“德行”。从此,尧对舜这位“未来的接班人”开始了漫长的绩效评价过程,可谓用心良苦。首先,考核舜的“基本能力素质”,即“齐家”的能力,看他是否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家族,使其健康、良性的发展。舜对有着高贵背景的两位妻子做了训诫之后,让她们去老家伺候公婆,她们都能够按照舜的要求恪守妇道。通过这种完全基于事实的考核方式,舜的“齐家”能力得到了尧的认可。其次,考核他“定制度”的能力。尧让舜去健全、完善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为核心的道德制度体系,并付诸实施。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方面的“职能工作”。事实证明,作为一名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舜的工作是成功的,因为这套制度体系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和服从,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再次,考核他“带队伍”能力。尧让舜去负责管理百官,明确百官的岗位职责、理顺他们的工作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舜的干部管理工作也获得了成功。
复次,考核他“外部协作”的能力。尧让舜负责管理、协调与各诸侯、使臣的关系。在舜的努力下,政府与他们都建立了和睦、稳定的外交关系,并赢得了尊重。
然后,考核他“现场管理”的能力。舜又奉命去实地考察、巡视国家的山川地貌。即便是有风雨雷电,舜却从未迷失方向,总能完成任务。
通过以上种种绩效评价,尧完全肯定了舜的绩效表现,认为“汝谋事至而言可绩”,最终确定他为接班人。但绩效评价至此还没有结束,尧只是退居二线而未完全退出,舜也并没有立即被任命为“总裁”,只是担任“常务副总裁”的工作,而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因为,尧虽然在选择接班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绩效评价工作,但仍认为这个决策还需斟酌,因为这只是基于自己作为直接上级的绩效评价,还不够完整。所以,尧对舜作了最后一步的考核。 最后一步是360度考核。尧让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舜进行评价。当然,这也进一步强化了舜担任“总裁”的合法性,使其政权更为稳固。结果,“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尧选择接班人的过程历时二十余年,候选人的范围并不限于现有的核心层人员,即直接下级,而是广泛征求意见,扩展选择对象,并最终选择了平民单身汉舜;尧对舜的绩效评价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基本能力素质的考核,又包括对“定制度、带队伍、外部协作、现场管理”等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最终制定决策时,还充分 征求了各方的意见,降低了政权交接的风险。
将相不和,赵惠王的绩效评价败笔,“负荆请罪”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在这里我们要关注廉颇、蔺相如这两位绩效管理中的被评价者,以及作为评价者的赵惠王。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 马迁用关键事件描述法来说明蔺相如的绩效。首先,从和氏璧说起,这是一件奢侈品,“价值连城”。但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报价明显缺乏诚意和契约约束,这个交易也没有发生。蔺相如的业绩是,运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使赵国保住了和氏璧,让国家免受攻击;第二件事,在一次外交场合,蔺相如使自己的老板保住 了颜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就这样,蔺相如“坐直升机”成为了赵国的“上卿”。 另外一位被评价者——廉颇,是攻城掠寨的高手,享有国际声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他在赵国的地位:秦王邀请赵惠王访问秦国,赵国内部的判断是,这次会面风险很高,赵惠王很可能有去无回,但不去又恐招人耻笑,最终决定赴会。廉颇送行时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 王,以绝秦望”。能够与现任领导探讨继承人问题的人,必然是重臣。但这样一位重臣,经过一系列关键事件的绩效评价之后,地位却排在了蔺相如的后面。
在评价廉颇和蔺相如的绩效贡献,确定职位排序方面,赵惠王缺乏明确的标准,而且与绩效评价决策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廉颇沟通不足。否则,廉颇也不会抱怨“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将相不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蔺相如的手下甚至认 为他过于懦弱而要求辞职。
此时,赵惠王作为领导者,造成将相不和的关键责任人,应考虑上卿的任职标准是什么,这些标准是否与下属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舍人”能不能做“上卿”;以及如何衡量蔺相如的外交绩效贡献与廉颇的国防绩效贡献。还应斟酌,对蔺相如两次卓越的绩效表现,是提供物质奖励更好,还是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更好?面对绩 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将相不和,又该如何解决?但赵惠王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在将相不和的关键事件上没有作为。若不是廉颇、蔺相如这两名“员工”胸怀坦诚,管理者的败笔甚或酿下灭顶之灾。
作文六:《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5300字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2007年第6期
NO.6,2007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
总第120期
SumNO.120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徐涛,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摘要: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无论是封建士大夫领导.农民阶级领袖领导,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领袖领导,在对其
评价时.都不可简单地否定或简单地肯定.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取一分为二的
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近代事件;评价方法;一分为二
中图分类号:K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4—4310(2007)06—0127—03 评价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近
代史教学和科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
近代史教学和科研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科学地评
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我们正确地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史为鉴,
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就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谈
点浅略的看法.
翻开中国近代8o年的史册(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
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由革命阶级和反 动阶级所领导.革命阶级指的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他们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先锋队,在 中国近代史上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运 动,辛亥革命等.对于这些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毛泽 东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自从一八四0年 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 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 孙巾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 真理的一派人物."[1](n**为这些"救亡图存" 运动领袖们所给予的评价,为我们准确地评价这些 近代历史事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因此,对于 这些历史事件,学术界实行全盘的肯定.所谓的反 动阶级指的则是以清朝统治阶级为代表的满汉贵 族统治者们.他们是民主革命的对象,代表着腐朽 没落阶级的势力.他们所举办的运动,依据中国共 产党反封建的革命原则,理所当然地要遭到严厉的 批判和全盘的否定.这种全盘否定封建士大夫所举 办的近代运动与事件的做法,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历史时期,无疑是正确 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简单评价历史事件所采取"一边倒"的做法 产生了质疑.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探讨被传统观点 否定的中国近代史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某些积极 作用,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看法.但由于受到种种因 素的影响,因此,在谈到封建统治阶级倡导的运动 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时,也是一笔带过,仍心存余 悸.对那些被学术界全盘肯定的革命运动实行以点 带面地去否定.这些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近代
历史事件的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在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时,既不能简单全盘 地去否定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的历史事件.也不能 全盘地肯定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历 史事件.那么,究竟如何去评价他们所领导的运动 呢?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理,任何历史运动,历史事件都有两重性,即都存 在着积极进步的一面和消极落后的一面.由封建士 大夫们举办的各种运动是这样,由革命阶级所举办 的各种运动同样也是这样,只不过是消极落后的一 面大于积极进步的一面,还是积极进步的一面大于 消极落后的一面罢了.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与原则,为 准确地评价历史运动,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传统 收稿日期:2007—09—16
作者简介:徐涛,男,阜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徐修宜(1949--).男.安徽金寨人,阜阳师范
学院图书馆馆长.
观点所持全盘否定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运动之说, 当然是值得商榷的.仅以"洋务运动"为例说明之. "洋务运动"是奕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封建 统治者所举办的一场学习西方的"自强","求富"运 动.它发生在19世纪的6O一9O年代,时值同治皇帝 与光绪皇帝时期,因此又被称为"同光新政".要准 确地对其进行评价,首先必须弄清洋务运动产生的 背景."洋务运动"发生于鸦片战争后的2O年.在此 之前,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曾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 第二次鸦片战争,尽管清政府在两次对外战争中都
调集军队进行抗击英,法等国军队的入侵,但由于 种种原因,致使清军无法打败英,法侵略军.外国侵 略势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仅进入到内地,而 且侵略军还直接进入到首都.清朝政府面临着极其 严峻的形势.在中央以奕新,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 章等人为代表的统治者,为了挽救清朝危亡的败 局,开始思考相关的问题.他们把资本主义国家与 清朝的军事,科技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要"自强", "求富",就必须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船坚炮 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清朝政府衰败的状 况.对此,奕新指出:"{台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 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也 就是说国家要强大,军队非常重要,要建立一支强 大的军队,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国家才能富强. 军队又必须以先进的武器去武装.奕新的这番话, 说明了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 李鸿章对此也指出:"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 强,强以练兵为先.富以裕商为本.,,[.]李鸿章的话与 奕新的话一样,都说明了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方 法和具体的步骤.洋务派们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迅速开办起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李鸿章是洋务派中开办工业最多, 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的人.由于受到当时内政外交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洋务派最终没能实现"自强", "求富"的目的,但是,"洋务派在三十多年间,相继 开办了几十个近代化的工矿企业,兴办了轮船,铁 路,电报等新式学堂,并派遣了几批出洋留学生;这 在世界资本主义频繁入侵,商战,兵战纷至沓来的 时代,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4]{n?'洋务运动打开
了中国学习西方之门,为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交通 信息等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为西学在中 国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中国近代 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为中国近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们不能因为洋务运动是由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 而去全盘否定它.我们要把洋务运动放在特定的历 史环境中去对其全面的考察.
传统学术观点全盘否定"洋务运动"的理由,一 是因为它是由封建的士大夫所举办.肯定它们就是 肯定封建主义,否定它们便是否定封建主义.对此, 当然不能有丝毫的肯定.二是说它是为镇压太平天 国运动而举办.作为一个为了镇压农民运动的"洋 务运动"来说,它当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动运动. 事实上,前者的观点受政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 面性.后者则是牵强附会,与史实不相符合.从时间 上看,"洋务运动"开办的1861年(以曾国藩于1861 年在安庆举办军械所作为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经 过1856年的天京变乱以后,此时已处于极度衰败时 期,农民革命失败的大局已定.在这一前提下,清朝 政府根本就不需要去耗资钱财举办近代的军事工 业.1864年7月,太平天国的首都被湘军占领,标志 着太平天国运动至此而遭到失败,在此之后"洋务 运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开展的范围更加广泛,并 由举办军事工业向举办民用企业发展."洋务运动" 是按照洋务派们所制定的纲领向前发展的我们不 能用狭隘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认为"洋务运动"就是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举办.举办军事工业,是 洋务派"自强"纲领的产物."自强"的主张是对外
的,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针的体现.即举办"洋 务运动"是为了有效地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评价历史事件,尤其是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历 史事件,是一个比较复杂和艰难的事,切不可对其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那么,判断和评价中国近代史 上的历史事件,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呢?对此,我 们认为,判断和评价历史事件如果要制定标准的 话,标准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看事件是否有利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看事件是否有利于综合国 力的提高;三是看历史事件是否有利于人民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对照这样的评价标 准,结合洋务运动的实际,我们便可以去客观地对 其进行评价了.在对近代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有 学者提出,对复杂的历史人物实行"阶段论"的方法 去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同样适应于对中国 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在评价近代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 运动时,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 价.即在肯定那些"救亡图存"运动作用的同时,也 要指出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的洪秀全,第四次科考落第以后,产生反清思想,经 过8年时间的准备,于1851年1月举行了金田起义. 由于他用平等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苦百姓 的积极性,因此,太平军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
间,就从广西打到南京,并在南京定都.但在定都南 京后,他的皇权思想恶性膨涨起来,1856年9月,他 派韦昌辉率兵杀死为太平天国运动作出重大贡献
的杨秀清,造成"天京变乱"这一使太军天国运动遭 失败的惨案发生,"天京变乱不仅是太平天国由强 盛走入衰落的转折点,同时也加速了太平天国政权 的封建化,这一农民政权因此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 立面,从而失去了广大将士及其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支持."[5]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由一位农民起义的 领导人,转变成为一个封建的皇帝.他领导了太平 天国运动,他同时又葬送了太平天国运动.评价太 平天国运动,要以1853年定都南京作为标志.应该 肯定定都南京前这一运动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始终将矛头对准清统治阶级,是一场革命的运动. 而在定都后,洪秀全将斗争的矛头向内,抛弃农民 阶级的利益,建立新的洪氏家族的封建王朝,这一 运动因此而失去它的革命性.百日维新的领导者康 有为,1898年9月21闩前,积极倡导维新变法,在维 新变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他把维新变法运 动推向了高潮.但在维新变法遭到失败以后,他又 极力地维护封建帝制的统治,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的主张,成为保皇派.辛亥革 命以后,他主张复辟帝制,逆历史潮流而动.对这些 领导"救亡图存"的人,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去进 行评价,对他们实行"三七开",即承认他们的成绩 为七,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为三.我们要以 1898年9月21日百日维新的失败作为标志,去肯定 在此之前康有为所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它代表了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顺应了社会发展的 潮流,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并要否定在 此之后康有为的所作所为.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 革命也应如此,他自1894年建立兴中会时起,就把
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反清斗争的运动中,直至 1925年3月逝世为止,他始终未有停息过自己的革 命运动.孙中山的最突出贡献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改写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但由于资产阶级本身所具 有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使得他无法将革命 彻底地进行下去.因此,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封 建皇帝,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 发生改变.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未能与外国资 本主义划清界限,在他们所颁布的纲领中,均未有 体现出反帝的内容."**所说四人代表了中国 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物,是针对 他们所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而言,并 非仅仅指他们个人.因这四人在历史上或多或少地 都存在着缺点或者是错误.有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 错误.将**所赞扬的四人,理解为**是对 他们所领导的爱国主义运动和革命事迹的肯定和 赞扬,这样,就剔除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所犯的错 误.我们必须认识到,**是绝对不可能去肯定 他们所犯的错误也是向西方寻找真理."c6**同 志在谈到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时指出:"评价 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 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才符合 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7](?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去客观地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还其本来的面 目,这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取近代历史的教训, 将未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1
[3]盛宣怀.上海奏建专祠疏.李文忠公全集卷首. [4]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6
[5]徐修宜.论拜上帝教的二元化领导口],安徽大学学 报,2001,(5):69
[6]徐修宜.论洪秀全向西方寻找真理口].阜阳师范学 院.2006,(4):102
[7]**文选(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文七:《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5500字
2007年第6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120期
No.6,2007
Journal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
SumNo.120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徐涛,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s041)
摘要: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无论是封建士大夫领导,农民阶级领袖领导,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领袖领导,在对其评价时,都不可简单地否定或简单地肯定。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近代事件;评价方法;一分为二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4310(2007)06一0127一03
评价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近批判和全盘的否定。这种全盘否定封建士大夫所举代史教学和科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办的近代运动与事件的做法,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史教学和科研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科学地评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历史时期,无疑是正确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我们正确地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人们对简单评价历史事件所采取“一边倒”的做法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了质疑。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探讨被传统观点
以下就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谈否定的中国近代史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某些积极
点浅略的看法。
作用,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看法。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谈到封建统治阶级倡导的运动翻开中国近代80年的史册(1840~1919年),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时,也是一笔带过,仍心存余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悸。对那些被学术界全盘肯定的革命运动实行以点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由革命阶级和反带面地去否定。这些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近代动阶级所领导。革命阶级指的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历史事件的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产阶级,他们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先锋队,在中国近代史上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运在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时,既不能简单全盘动、辛亥革命等。对于这些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毛泽地去否定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的历史事件。也不能东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自从一八四。年全盘地肯定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历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史事件。那么,究竟如何去评价他们所领导的运动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呢?
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的一派人物。”[1]饵146"**为这些“救亡图存”原理,任何历史运动、历史事件都有两重性,即都存运动领袖们所给予的评价,为我们准确地评价这些在着积极进步的一面和消极落后的一面。由封建士近代历史事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因此,对于大夫们举办的各种运动是这样,由革命阶级所举办这些历史事件,学术界实行全盘的肯定。所谓的反的各种运动同样也是这样,只不过是消极落后的一动阶级指的则是以清朝统治阶级为代表的满汉贵面大于积极进步的一面,还是积极进步的一面大于族统治者们。他们是民主革命的对象,代表着腐朽消极落后的一面罢了。
没落阶级的势力。他们所举办的运动,依据中国共马克思主义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与原则,为产党反封建的革命原则,理所当然地要遭到严厉的
准确地评价历史运动,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传统
收稿日期:2007~09一16
作者简介;徐涛,男,阜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徐修宜(1949一),男。安徽金寨人。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
观点所持全盘否定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运动之说,当然是值得商榷的。仅以“洋务运动”为例说明之。“洋务运动”是奕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封建统治者所举办的一场学习西方的“自强”、“求富”运动。它发生在19世纪的60一90年代,时值同治皇帝与光绪皇帝时期,因此又被称为“同光新政”。要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首先必须弄清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洋务运动”发生于鸦片战争后的20年。在此之前,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曾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尽管清政府在两次对外战争中都调集军队进行抗击英、法等国军队的入侵,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清军无法打败英、法侵略军。外国侵略势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仅进入到内地,而且侵略军还直接进入到首都。清朝政府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在中央以奕新,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统治者,为了挽救清朝危亡的败局,开始思考相关的问题。他们把资本主义国家与清朝的军事、科技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要“自强”、“求富”,就必须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船坚炮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清朝政府衰败的状况。对此,奕新指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2]也就是说国家要强大,军队非常重要,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国家才能富强。军队又必须以先进的武器去武装。奕新的这番话,说明了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李鸿章对此也指出:“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强,强以练兵为先。富以裕商为本。”[31李鸿章的话与奕新的话一样,都说明了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洋务派们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迅速开办起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李鸿章是洋务派中开办工业最多、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的人。由于受到当时内政外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洋务派最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洋务派在三十多年间,相继开办了几十个近代化的工矿企业,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学堂,并派遣了几批出洋留学生;这在世界资本主义频繁入侵,商战、兵战纷至沓来的时代,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4](P103’洋务运动打开了中国学习西方之门,为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交通信息等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不能因为洋务运动是由封建士大夫们所举办,而去全盘否定它。我们要把洋务运动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对其全面的考察。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传统学术观点全盘否定“洋务运动”的理由,一是因为它是由封建的士大夫所举办。肯定它们就是肯定封建主义,否定它们便是否定封建主义。对此,当然不能有丝毫的肯定。二是说它是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举办。作为一个为了镇压农民运动的“洋务运动”来说,它当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动运动。事实上,前者的观点受政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后者则是牵强附会,与史实不相符合。从时间上看,“洋务运动”开办的1861年(以曾国藩于1861年在安庆举办军械所作为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经过1856年的天京变乱以后,此时已处于极度衰败时期,农民革命失败的大局已定。在这一前提下,清朝政府根本就不需要去耗资钱财举办近代的军事工业。1864年7月,太平天国的首都被湘军占领,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至此而遭到失败,在此之后“洋务运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开展的范围更加广泛,并由举办军事工业向举办民用企业发展。“洋务运动”是按照洋务派们所制定的纲领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用狭隘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认为“洋务运动”就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举办。举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自强”纲领的产物。“自强”的主张是对外的,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针的体现。即举办“洋务运动”是为了有效地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评价历史事件,尤其是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一个比较复杂和艰难的事,切不可对其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那么,判断和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呢?对此,我们认为,判断和评价历史事件如果要制定标准的话,标准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看事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看事件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三是看历史事件是否有利于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对照这样的评价标准,结合洋务运动的实际,我们便可以去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了。在对近代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有学者提出,对复杂的历史人物实行“阶段论”的方法去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同样适应于对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在评价近代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运动时,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即在肯定那些“救亡图存”运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太平天国运动领袖的洪秀全,第四次科考落第以后,产生反清思想,经由于他用平等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苦百姓的积极性,因此,太平军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
过8年时间的准备,于1851年1月举行了金田起义。
间,就从广西打到南京,并在南京定都。但在定都南京后,他的皇权思想恶性膨涨起来,1856年9月,他派韦昌辉率兵杀死为太平天国运动作出重大贡献的杨秀清,造成“天京变乱”这一使太军天国运动遭失败的惨案发生,“天京变乱不仅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入衰落的转折点,同时也加速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这一农民政权因此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从而失去了广大将士及其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S]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由一位农民起义的领导人,转变成为一个封建的皇帝。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同时又葬送了太平天国运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要以1853年定都南京作为标志。应该肯定定都南京前这一运动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始终将矛头对准清统治阶级,是一场革命的运动。而在定都后,洪秀全将斗争的矛头向内,抛弃农民阶级的利益,建立新的洪氏家族的封建王朝,这一运动因此而失去它的革命性。百日维新的领导者康有为,1898年9月21闩前,积极倡导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他把维新变法运动推向了高潮。但在维新变法遭到失败以后,他又极力地维护封建帝制的统治,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的主张,成为保皇派。辛亥革命以后,他主张复辟帝制,逆历史潮流而动。对这些领导“救亡图存”的人,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去进行评价,对他们实行“三七开”,即承认他们的成绩为七,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为三。我们要以1898年9月21日百日维新的失败作为标志,去肯定在此之前康有为所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它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并要否定在此之后康有为的所作所为。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应如此,他自1894年建立兴中会时起,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反清斗争的运动中,直至1925年3月逝世为止,他始终未有停息过自己的革命运动。孙中山的最突出贡献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改写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但由于资产阶级本身所具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有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使得他无法将革命彻底地进行下去。因此,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未能与外国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在他们所颁布的纲领中,均未有体现出反帝的内容。“**所说四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物,是针对他们所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而言,并非仅仅指他们个人。因这四人在历史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缺点或者是错误。有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错误。将**所赞扬的四人,理解为**是对他们所领导的爱国主义运动和革命事迹的肯定和赞扬,这样,就剔除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所犯的错误。我们必须认识到,**是绝对不可能去肯定他们所犯的错误也是向西方寻找真理。,,[6]**同志在谈到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时指出:“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恩主义,这才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7](P24们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客观地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还其本来的面目,这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取近代历史的教训,将未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1
[3]盛宣怀.上海奏建专祠疏.李文忠公全集卷首.[4]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徐修宜.论拜上帝教的二元化领导口].安徽大学学报,2001,(5):69
[6]徐修宜.论洪秀全向西方寻找真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02
[7]**文选(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9?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徐涛, 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2007(6)
参考文献(7条)
1.**文选(二) 1994
2.徐修宜 论洪秀全向西方寻找真理[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3.徐修宜 论拜上帝教的二元化领导[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 2001(05)4.苑书义 中国近代史新编(中) 19865.盛宣怀 上海奏建专祠疏6.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7.**选集 1991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fysfxyxb-shkxb200706040.aspx
作文八:《历史事件评价》1200字
西安事变评论
1936年12月,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中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不顾全国人民的要求,继续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将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统领的西北军调到陕甘一带攻打红军。张、杨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认识到“剿共”没有前途,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多次要求**联共抗日。但是,**一意孤行,坚持其**内战政策,拒绝接受张、杨多次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建议。12月初,**再次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加紧“剿共”。张、杨出于爱国热情和对**倒行逆施的激愤,在“哭谏”无效后,毅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于12日清晨在华清池扣留了**,囚禁了十几名国民党军政大员,并随即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救国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企图取蒋而代之,进一步扩大内战。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应张、杨的邀请,派**、秦邦宪、**等前往西安调停。**等向各方面耐心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同**进行谈判。12月24日,**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25日,**被释放回南京。西
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对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和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西安事变是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被认为是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转折关键。
西安事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对于中国国民党方面: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2、对于中国共产党方面: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在我看来:
第一、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自己对国耻家仇的义愤,而并没有太多考虑到私人利益。如今日本大敌当前,他的主张是反对内战,主张枪口对外,**却对于中共不灭不休,张学良数次口劝无用,只能兵谏。
第二、西安事变对于中共必然有利,但是对于中国国民党,以
及**本人,亦并非受害者。即使没有西安事变,**把剿共坚持到底,然而根据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剿共的例子,这种战争的结果是很难预测的。中共之崛起,是当时中国大的历史背景所造成的,中共有人民的支持,有理论的基础。只靠军事去消灭中共,则“无异于扬汤止沸而不谋釜底抽薪”。
服装学院 B1201 李冬梅 2013年05月
作文九:《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标准与方法》1200字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一、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与标准
1.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是: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定为主。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连的、互为一体的。一般说来,只要符合第一条其它两条也就顺理成章了。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潮流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近代史上主要是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现代史上主要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1)中国古代史上的统一则是顺应历史潮流。
(2)中国近代历史上(1840年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就是要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外国支持的封建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卖国政府,争取民族独立问题,而反对外来侵略则是首要任务,因为这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3)中国现代史推动生产力、经济发展则是顺应历史潮流。
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依据的观点与采用的方法
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
2.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3.具体的事物作具体分析的方法。把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如张学良“东北易帜”,虽然服从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的国民政府,但在当时不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无疑对于维护国家在形式上的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4.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重点看效果的方法。我们坚持动机(主观愿望)与效果(客观成效)统一的观点,好的动机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一般说来应该有好的结果。
5.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侧重看动机的方法。
6.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
7.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1)先进的阶级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每一种社会形态末期和后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时期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可称为先进的阶级。
(2)落后的阶级阻碍生产力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要被历史抛弃。如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甚至成为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之一。
(3)统治阶级的政策,出发点是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4)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阶级是当今最先进的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主人。
8.用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推动则肯定为主,否则相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斗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则要采取革命的方式推翻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制度。
9.人民群众与重要人物辩证作用的观点。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说,广大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必须是:全面地、一分为二的;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变化的;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具体评价,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给以客观的、实事求是地、科学的评价。
作文十:《浅谈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与标准》6900字
依据标准 尊重事实 科学方法 公正评价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李良?? 2010年7月21日 10:02
各位专家、指导老师、历史教学的同仁们:
现将自己参评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呈现在大家面前,望诸位给以批评指导,我虚心接受,逐步提高。
谢谢大家!
浅谈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与标准
——献给高三学生的礼物
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同时面临着高考挑选的考验,文科班历史是一门必考课程。而历史科目必然遇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棘手问题,只有迈过了这道门槛,思想认识才能有质的飞跃,能力才会有成倍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才会有长足的发展,高考中解答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怎样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呢?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中指出:要学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下面仅就自己在整整40年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是近二十几年的学习、探讨和总结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标准与方法,浅谈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盼望专家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同仁们给以批评指正。
一、 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与标准
1、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是: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定为主。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连的、互为一体的。一般说来,只要符合第一条其它两条也就顺理成章了。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潮流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近代史上主要是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现代史上主要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1)中国古代史上的统一则是顺应历史潮流。人民不希望战争,但人民支持正义统一的战争来达到结束非正义战争的目的,像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从而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可以安定的生活和生产,因而也就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使秦朝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曹操统一北方,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君主,曹操也是一位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和军事家”。他们都顺应了统一的历史潮流。
(2)中国近代历史上(1840年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就是要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外国支持的封建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卖国政府,争取民族独立问题,而反对外来侵略则是首要任务,因为这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因为只有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把投降卖国的政府推翻,中国才有可能搞好经济建设。不然,他们绝不会允许你发展经济,成为反抗他们或同他们竞争的对手。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他们都以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为首要任务。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但使外国侵略者认识到:清政府是可以征服的,但对中国人民,正像八国联军侵华总司令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也正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与抗争救国的正义斗争,使得帝国主义始终不能瓜分和征服中国,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则是在政治上维护腐朽反动卖国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发展经济的运动或改革,它们在中国都失败了。就是辛亥革命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虽然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君主制度,取得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果,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掌握国家主权的共和国,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国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决不允许你,此路不通,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发展经济则是近代中国的次要任务,反对外来侵略和为外国政府服务的卖国政府则是首要任务。
(3)中国现代史推动生产力、经济发展则是顺应历史潮流。此时,阶级矛盾已降为次要矛盾,现代史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即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只有发展了生产力、发展了经济,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凡是推动生产力(或经济)发展的政策,如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土改运动、三大改造运动等,他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政治、思想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而后来反右斗争扩大化、反**斗争、**等则不利于生产力、经济的发展,因而它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所以它不是进步的政策或革命运动。
二、 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依据的观点与采用的方法
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如功大于过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分裂割据混战局面,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利于国家巩固、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而“焚书坑儒”在加强中央集权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危害更大。它箝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破坏和阻碍作用。他修的长城,有阻止匈奴南下骚扰的作用,但也不乏有占用劳动人民耕作时间和劳动力的不足之处。特别是他后来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残酷的刑罚是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他的进步性、功绩就在于它顺应历史潮流,客观上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利于生产力、利于经济发展。再如康熙皇帝在维护边疆统一方面无可否认具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主流、是大节。但大兴文字狱则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对促进国家的好建议无法发表出来,这也无疑阻碍了经济更快发展,也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是他的过错。用此观点可以衡量唐玄宗功过个半,隋炀帝过大于功。
2、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即前功后过的如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推行开明的政策,善于用人,使封建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盛世;而后期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宠爱杨贵妃,导致政治腐败,出现“安史之乱”,如人得了癌症一蹶不振,封建社会从此由盛而衰。像近代的陈独秀,世界史中的普列汉诺夫,以及**等都可以说明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评价更恰如其分。还有前过后功的张学良、李宗仁都可以用此法来评价更合适。
3、具体的事物作具体分析的方法。把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如隋炀帝虽过大于功,但在开凿大运河这件事上,当时确有加重人民负担,徭役过重的现象,但从长远观点来看,他的开凿,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也成为闻名世界的一项伟大工程。他三次派人去流求(即今天的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左宗棠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但在收复新疆方面的功绩远远大于它的过错。北洋军阀政府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此事也可以说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张学良“东北易帜”,虽然服从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的国民政府,但在当时不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无疑对于维护国家在形式上的统一具有积极作用。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对**的发动亦属于好人犯错误。他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救人民出水火,使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创建了一个新中国,证明他的功绩远远大于**造成的损失。
4、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重点看效果的方法。我们坚持动机(主观愿望)与效果(客观成效)统一的观点,好的动机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一般说来应该有好的结果。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当属于此类。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因而顺应了统一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但有的只要动机与客观不符合,一般不会有好的结果。如王莽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去解决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改制的措施不符合人民的愿望,改制的内容将全国天地改称王田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恢复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将奴婢变为私属,使他们失去自由,沦为奴隶的地位。而土地兼并本身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本身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他的主观动机与采取的措施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即不符合客观实际,不顺应历史潮流,改制劳动人民不但没有获得利益,反而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爆发,推翻了他的统治。
5、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侧重看动机的方法。像王安石变法,动机是富国强兵,政策措施可以说具有积极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最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客观上保证推行政策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够,即用人不当;再加上遭到统治阶级中的大地主大官僚等的反对。在其中,保守派司马光作宰相,后废除新法。但他的动机和取得的一定成效证明,他并不失为是一位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6、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即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就是一分为二对待,用两点论。如洋务运动,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自救运动,延长其反动统治的寿命,虽然没能达到此目的,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再者如戊戌变法,它是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在那拉氏顽固派的破坏和镇压下失败了,但它客观上唤醒人民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因而它是爱国和进步的,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以上等主观与客观分别评价则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7、用阶级分析的方法。(1)先进的阶级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每一种社会形态末期和后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时期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可称为先进的阶级。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早期的地主和农民阶级;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者这些阶级在本社会形态中掌握统治权而处于上升发展时期,都可算为先进的阶级。他们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肯定的阶级。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虽不掌握统治权,但他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以巨大的创造力改造着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就是他们那种不断奋斗、探索的精神,使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他们积极性发挥时,甚至不让他们生存时,他们不得已就要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从而建立自己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的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2)落后的阶级阻碍生产力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要被历史抛弃。在某社会形态末期的统治阶级往往是落后的阶级。如中国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清朝后期的地主阶级;英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斯图亚特王朝;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阶级,都已是落后的阶级。他们采取的政策有很多都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甚至采取镇压人民的办法。他们已成为反动的统治阶级,最终被人民推翻,被历史抛弃。他们实行的政策,如明朝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清朝的大兴文字狱;英法的加重收税等应予以否定。而且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甚至成为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之一。
(3)统治阶级的政策,出发点是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事件的出现都带有阶级性,每个人物(特别是统治阶级最高统治阶层中的人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都要考虑是否利于自己的统治,或者说是虽然有的统治者并不考虑自己的长期统治,而只图一时的享乐,但他却反映了本阶级不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实质,像秦二世、隋炀帝等。就是开明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客观上利于人民,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长远统治或今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利于社会经济或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措施,他顺应了历史潮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利于社会的发展,从而也维护了本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利益。只有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时,才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代表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可以不容置疑的说,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更清楚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4)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阶级是当今最先进的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主人。虽然先进阶级或代表先进阶级的统治者推行的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如法国和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时的土地政策等,从某种角度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清政府,以及采取了很多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他们只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属于先进阶级。而当今的无产阶级及劳动阶级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人。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夺取政权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一系列政策和探索社会主义革命的三大改造等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他们是先进阶级的杰出代表,所在的阶级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客观的评价先进阶级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能够更好的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无产阶级是当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为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会充满胜利的信心,并永远不断的为之奋斗,并为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而自豪,当好历史的主人。
8、用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推动则肯定为主,否则相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斗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则要采取革命的方式推翻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制度。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或者用起义、武装斗争的方式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即改革),在局部改变一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得以生存,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如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1871年的明治维新,中国古代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皇帝或大臣)调整统治政策,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应予以肯定。
9、人民群众与重要人物辩证作用的观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起重要作用,或者说起加速或延缓、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如隋炀帝的残暴,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经济发展,从而引起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他的统治,也使唐朝统治者接受隋亡教训,采取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是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诸葛亮的孙刘联合抗操的建议在赤壁之战中,阻碍了国家统一。秦始皇采取了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康熙皇帝评定内乱和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巩固了边疆统一。再如列宁在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绞杀革命的关键时刻,决定提前起义。**“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论断,秋收起义后的文家市决策,长征途中的停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等。我党遵义会议最终确定了**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国经济将要走上崩溃的边缘,代表我党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果断地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代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发展是硬道理”,因此可以看出,无产阶级领袖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关键时刻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人民命运的作用,舵手的作用。当然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说,广大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综上所述:对于高三尤其是文科学生来说,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它可以增强学习信心、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评价时所采用的三条标准是相互联系的,而第一条则是最基本的。抓住了第一条就抓住了牛鼻子,其它就迎刃而解了。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必须是:全面地、一分为二的;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变化的;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具体评价,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给以客观的、实事求是地、科学的评价。
以上拙见、望进行历史研究的专家和从事教学的同仁们给以批评指正,谨表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