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庸 中庸读后感》5400字
中庸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一)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二)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
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三)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因此我在读中庸的时候同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评论,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事实上,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集中反映在儒家巨作《中庸》中。
在许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平庸、折中“等类似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也部分继承了当时认为的”中庸“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反复强调内外的关系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
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虽然其主题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一文在极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时,也看到了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适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
庸。知者、贤者以中庸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些都说明了”中庸“之难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于孔子中庸之道的赞美。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上法天,厂法地,故其道广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时,光明如日月。具备圣、仁、义、礼、知五德。足以有临、有容、打执、有敬、有别。言其大,则渊博如天;言其深,则渊泉如渊;言其用,见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扬溢于中国,施及蛮貊,其德可以配天。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待责罚而民白化,以致”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万物,达到无声无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对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发中和之为用。认为不偏不倚是衡量一切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也论述了达到中庸之道的条什和方法,”始合而开,其开也有渐。末后开而复合,其合也有渐。“结构严密,体例完整,是一篇逻辑严密,表达儒家哲学思想的论文。
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有的哲学家把
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点,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
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是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
大学中庸读后感职场生存的中庸之道爱的教育读后感专题导读:>中庸>大学读后感>中庸读后感2000字
作文二:《中庸读后感》1800字
近日,有幸品读了《中庸》,感受颇深。
关於中庸原理,散见儒家论述,并不完全集中在子思传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体上可从下面四句纲领性口诀去领会:"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是也。
允执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也”。《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论语.尧曰》称中庸要“允执其中”,道统之传,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虞书.大禹谟》)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谓尧、舜、禹三位传说中的圣王,都以中庸之道为传世之宝,授受之际,叮咛告诫也。
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的“两端”是指矛盾对立的两极,只认识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必须“叩其两端”,从两端中作出优化选择,即求中是也。这就是说,在一个命题涵盖范畴的极端情况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发而中节”,契合事物本质特征,整体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处的优化解答,这就是中。“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优胜?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就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覆是“过犹不及”。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譬如说,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应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须面对现实。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中道也。
人世一切失误,其实无一不是“过”或“不及”的後果,教训例子俯拾即是。万物之灵之高明,在於透过万花筒般的无数表象,悟出一个“无过无不及”的优化求中道理,并进而掌握这个优化求中的主要途径,方能落实求中的具体措施。“
和而不同——
什麽是人际关系范畴优化求中的根本途径?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和而不同”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Tolerare”原义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於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
所贵者权(君子时中)——
“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富於灵活性,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
“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无过无不及的中,得之不易,但不会一成不变,随情况变化而随时变化。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章句》)“时中”,就是因应不同时机,揆情度势以求中。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兹(原文有金字旁,音zi)基(田器也),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
完美不是陷阱,人们误入歧途只因会错了意。“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过满则溢,水至清则无鱼。允执厥中才是完美之道,世间万物自有其纹理,顺其自然才能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自得其乐。一味求好求满,必将过犹不及。
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没有人能替自己做决定,做判断。自己的观点再卑微,总有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得到的才是自己的东西。不做同而不和,不求甚解的小人。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看问题总有不同的视角,不同才是创新的源泉。即使错了,又能怎样?改过就是了,只要态度虔诚,孜孜以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君子审时度势,相机行事。去不了巴黎,去趟罗马也不错,不一样的路上有不一样的动人风景;摘不到太阳,摘颗月亮也不错,月华如水亦有迷人之处。心境不好,有时只差转念一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然后就接受生活赐予的每一样东西吧,生活中往往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发现快乐的眼睛。
我们追求的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自然之道。这自然之道却是如此扑朔迷离,象震荡的波纹,只有少数的时间待在它的中轴线上,因时因地因势不同。也许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孩童般的求知之心去对待那顽皮的真理,才既不会灰心丧气,又不会骄傲自满。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安和痛苦是常态,安宁和快乐是轴心。
最后以《评中庸之道》的一段话结尾:建立一种不断求中的机制(而非一时一事侥幸取胜),具备了自我完善的良性反馈调整能力,就像以理想的“中”为中轴线,那真实决策好比在这根中轴线上下左右围绕行进的收敛曲线,其偏离和时滞不至於太远太久,万变不离其“中”了。
作文三:《中庸读后感》900字
《中庸》读后感
《中庸》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哲理深奥、思辨性强、体系严谨,历史上人们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莫衷一是,连孔子都认为“中庸之难哉”。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很是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和践行本体论,对于现代人进行修身养性、提高思想深度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是有深刻哲理的的古代思想文献,体现了儒家在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庸所追求的为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庸思想绝不是大众商品而是高档耐用的奢侈品,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学习和追求,相反,我们应该修炼身心、孜孜以求、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修养境界。
中庸是一种理想标准。在我看来,中庸即是对于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加以包容,并合理利用,在具体的运行中作出恰当的先择,把握适度。朱熹也说,中庸者即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要在两端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有三种选择:极端、折衷、中庸,我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要谨记的便是把握最合适的尺度和分寸感。 中庸更是一种哲思智慧,对于个人、民族、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这都是为人处事的灵丹妙药,对个人人生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教导我们包容他人,理解他人,不偏不倚,公正平和,能够使人们达到求真、求善与求美的统一。长期以来能够坚定意志,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涤荡私欲,不单单是为了生存而生活,而是能更好地活出生活的质量和美感。中庸思想作为不断完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树立民族风格的契合点,是一种最理想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的境界,不断挖掘中庸思想中的各种智慧,更好地凝聚民族性格,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更要坚持中庸思想,不极端更要不沉默,继续谋求和平发展之路。由此可见,恰当把握好中庸之道,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对人类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课时间:周四一二节
学号:41504139
姓名:贺欢
作文四:《《中庸》读后感》1200字
《中庸》读后感
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作文五:《《中庸》读后感》1900字
中庸
我选读的《中庸》是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中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习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 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诚是什么?诚的意思与慎独相近,是一种精诚的精神状态。书中认为,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他人的天性,万物的天性,最终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人要是能够达到“诚”的境界,就能“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制定天下纲纪,确立天下的根本。儒家重诚,认为“不诚无物”。根据《中庸》,“诚”被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书中,“诚”有7种解释:1.诚者,天之道。2.诚之者,人之道也。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7.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实际上是天道与人道共通的一种精神。诚就是“道”,做到了诚,就是掌握了遵行本性的方法,就是“率性之谓道”了。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这不正是遵循了事物的本性吗?所以,我觉得中庸与中和,以及“诚”一样,都是为了遵循事物本性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怎样治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主张“德政”,认为“为政在人”,而获取人才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修身养性的方法上来。
讨论:1.中庸与仁爱,诚的的关系。孔子的这些君子必为的道德品质,是紧紧镶嵌在一起的。是一个原,说不清谁是第一位的。比如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但是怎么修养呢,修养当然要“孝”,要“仁爱”,要“诚”,要“中庸”,可是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些呢,在这里,孔子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论了,为了具备这些品质,“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就要努力成为“君子”,而君子的表现就是“坦荡荡”,就是恪守“中庸”。
2.中庸与国民性格。在哲学层面上,中庸主张“过犹不及”,主张适度。这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它要求人们时时刻刻要注意“反省”,“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换句话说,就是时时刻刻同自己做斗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人们不断用中庸所维护的那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八面玲珑,明哲保身,毫无个性可言。
作文六:《中庸读后感》1000字
《中庸》读后感
读罢《中庸》,闭卷反思,中庸就是要掌握事情的度,举止要合乎礼仪,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说话要留有余地。凡事不能偏激,要求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理论上讲很好,但实际做起来难,“中庸之鲜能久已”,““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正因为不好操作,实践中常被人利用,或者错误的理解,变成负面思想,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当作吃人的礼教和封建思想加以批判。时至今日中庸和面子、关系一起甚至被当作中国国民的弱性加以批判。鲁迅比喻中庸之道像既像猫又像狗的一种狗,叫哈吧狗,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鲁迅还讲,中国人虽然言必称中庸,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个例子,中国女人缠足,美称三寸金莲。面对缠足这样的陋习,怎么又追求“止于至善”,脚要求越小越好。面对缠足,几千年来,中国的士大夫,儒家子弟,怎么就忘了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呢?
中庸之道流传两千五百多年,经受时光的考验而至今不朽,必然有它的价值。那么在今天应该如何应用中庸之道呢?
中者,合情合理,中肯厚道;庸者,平常也,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我们不但要求中,更有求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凡事深思熟虑,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那么,“中庸”就不讲竞争,淘汰,死亡了吗?答案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而是出人意料。诚然,争斗是事实,但是,不可调和则未必。孙中山先生认为,互助才是社会之体,争斗是人类社会的病态。这与“中庸”的思想不谋而合,用此回答几近完美。谁输了?谁也没有输?谁赢了?大家都赢。当今,中国人民杰出的儿子**,在解决香港问题时,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绝非偶然,因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深厚的“中庸”文化土壤,邓的“一国两制”就是这个土壤所培育出的硕果之一。
真理固然需要追求和坚持,但在与人合作过程中,也有考虑对方感受、利益,以及团队合作。一领导走得很远,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那绝非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学者才华出众,真理在手,素隐形怪,别人不能理解,绝非好的学者。一个领导道德高尚,业务娴熟,但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那绝非好的领导。怎么办?如果学点中庸之道,平衡各方利益,该糊涂的时候要难得糊涂。这样,工作起来也许效果更好,这也许就是为人处事和管理的艺术性所在。
作文七:《中庸读后感》5300字
中庸读后感(一)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二)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三)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因此我在读中庸的时候同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评论,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事实上,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集中反映在儒家巨作《中庸》中。
在许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平庸、折中“等类似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m.lz13.)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也部分继承了当时认为的”中庸“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反复强调内外的关系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虽然其主题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一文在极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时,也看到了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适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庸。知者、贤者以中庸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些都说明了”中庸“之难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于孔子中庸之道的赞美。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上法天,厂法地,故其道广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时,光明如日月。具备圣、仁、义、礼、知五德。足以有临、有容、打执、有敬、有别。言其大,则渊博如天;言其深,则渊泉如渊;言其用,见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扬溢于中国,施及蛮貊,其德可以配天。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待责罚而民白化,以致”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万物,达到无声无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对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发中和之为用。认为不偏不倚是衡量一切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也论述了达到中庸之道的条什和方法,”始合而开,其开也有渐。末后开而复合,其合也有渐。“结构严密,体例完整,是一篇逻辑严密,表达儒家哲学思想的论文。
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有的哲学家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点,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是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
* 大学中庸读后感
* 职场生存的中庸之道
* 爱的教育读后感
作文八:《中庸读后感》1800字
观壁画,学《中庸》
本周三的思品课,班主任带我们到一楼观壁画,学《中庸》 观完《中庸》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我首先回家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思想基础、地位、主要思想等相关信息。《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与天地参”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
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智、仁、勇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就是我这次观壁画,学《中庸》的感受。
观壁画,学《中庸》
《中庸》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观过《中庸》之后,无论是对我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虽说,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它以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句式成文,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文字,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无论好似对于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遵循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中庸” 之法值得我们当今众多学子进行仿效和借鉴,“博学之”是说学者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襟来学习,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乃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追问到底,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学习,不迷信权威。问过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往往是越辩越明的,不辨,则我们所谓的“博学”
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完美主义”与“行动主义”的体现。
总之,观完《中庸》之后我有一个总体的感受那就是:中庸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一种素质,一种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把两个极端的意见进行机械的折中!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处世,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这一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十分出色的。
作文九:《中庸读后感》400字
[中庸读后感]述不尽的千姿百态,满目琳琅 问世间之事,无止,中庸读后感。 唯一‘利’字当头,悲哀。 变中自有不变,是所谓道。 天下何止一道 道亦无止 然道亦不改 当知 守道之谓正 然道道正,可悲了。 道不相勃 怨则停 知‘ 道’,不可以止, 要干嘛呢。。。 子喷:通。 知‘道’而使其通,是所谓中。 ‘中庸’之道几可与天比肩。 事事守中乃天赋人心 人人皆临,几人肯施 天与弗取,自取其咎,读后感《中庸读后感》。 ‘中庸’乃天之道 成之为圣者 偏离为小人 守之为君子 为君则无为而为 子喷:至诚,明善。诚则明,明则诚。 诚既大道之源。至诚,明善,笃行。 大道求源,做人立本。“诚”乃人之本。 涓涓之流可以致远,有其源泉。 枝繁叶茂而无有根,则虚有其表。
本,则魂丧。 人人守本,就是传说中的‘共产主义“。
世上的千姿百态,恪守中庸之道,一切都会有的,我相信。
国无本,则国亡。 人无怀抱本分,去永不停息的看
作文十:《《中庸》读后感》1100字
这个期我们学师的晨老经诵篇典是目《中庸》,读《了庸中,》觉收感还是获很大的《。中》庸是家儒乃整至个中传统文化的国想核心思是,千几年来华民族伟大智慧中结的晶相传是孔。子之子孙写的经思典文本,者或是秦时儒汉的作品,家被收在录小《戴记》礼,中后来独立一成书,宋南朱熹又将其成分三三章十
。
读《初庸》,感中觉很迷,不知茫其云,所不是为因难认,相反字很字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而以解前读大学》《有,很生多僻的汉古字,是文章意可很容易理解思但是,。还是坚持晨读,我并查了一阅资料些辅理解助现。,回在头过来感觉,获还收是小的不 。
关于“庸”中程颐说:,不偏不“倚做‘中叫#39;,不变&不更叫‘庸&做39#;;中是天的正道,下庸是天下的理定。”中庸儒家是的最道德高准。中庸标“以”诚“中”为和本基概,叙述念天人合“一”形的上学。故而第一其以“章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谓之”教照通篇烛这。话句是个一示垂犹如凤,鸟至黄帝衔窗的前五“始文”之《(春保秋乾》称:图帝黄坐扈于阁凤,凰书至衔前,其中得五始帝之文)焉,乃一种瞬是绽现的间文。采一是个自之命天由微之、、显天命从性之到道之教修的程。 过
中说“性”“书道”可不臾须开自身离,要“从慎”“戒惧”“恐隐”显“独”慎等面培养方身自品德的,握中掌之道庸促成中,和。到中达,和天则地万物处其安,位物万生便长发,生生不育息。“”道于源身,与本我相自离,分而君子要学反会求诸才己得能之。正的君子要真做到物致知格,外去诱私之而,其本充然善。之这种我自养修与省的反品是质们当代大学生我必须有的。所论遇无什到人么者什么事或,论不今后会遭遇样怎的折挫我们,要都会“学求反诸己”凡,事要从都自找原因身,我们应当习孟学“子日三省吾身”的吾品。质
可是,达要到“诚”至境界的又谈何容呀易特别是!我今们的经天济化市场化的会,社达“到至诚就更”不易加。性人有很是弱点多,归的结根底“一”字贪。自古贪者都是得很痛苦的活。中庸而可以克就人性的贪,从而使服们人做到知常乐足。总之,读过庸中之,于为人于后处都受世益浅,匪用终身受。看了《中庸
》之我后豁开然:朗是就为我因怀着对天们赖依心情,的让们我变习惯得天从到得鼓以励及着活的动力可。是有没想过有我,如此们仰景依、赖的又天如何是待看我的们?轻视,或是不在抑?乎兴了就施高舍一恩点,不开惠了就心让吃点苦你。们应该我习学庸中,
对天也中庸,卑不亢不敬畏,但也他不
信他迷,努修力自身,为让己自达到种不管一怎样都能泰然若、自持保心平和境的境界平,静地面天对我给们的一,不切待期的眷顾他也不害,怕他的降,在灾不断为天的难时不候去想什会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不强并且在息苦境中自其乐得没,什有么可真正影以到响我。们许这样或天,反会而尊重们,也我有这样只我认为,者两才是平的等才,真能的和正相谐,处才是正真天的合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