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诗歌怎么写4》3000字
诗歌怎么写
诗歌讲究含蓄、有意境,忌平铺直叙和直白。言东却指西是诗歌的特点。 第一: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第二:诗歌的长度
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张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诗歌的立意
诗歌本身可以无立意,可以有立意,但是要根据语言和技巧来定是否需要立意。严格的来说,诗歌的立意同小说的立意不同,但,也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来给诗歌立意。诗歌的立意不象小说那样要求严格,诗歌的立意仅仅是一条线索而已,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谈到写成什么理论性教材。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脑子中形成诗歌的句子的时候,立意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但是,立意跟随的就是这几个字或者词产生。 要是非得将立意说明白的话,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去定;但是,还要根据诗歌的题目来定,诗歌的题目本身就是诗歌要围绕的中心,所以,一个诗歌的题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诗歌的立意所在。
第四: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运用相当复杂,在这里仅仅讲几个重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而且要有张力,就是所谓的短小精悍。
A。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的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
B。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要求不能拖泥带水。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
C。要有内在的张力。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
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流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流,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1
第五:诗歌的技巧
诗歌的技巧是最复杂的事情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写作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1,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2,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3,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以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然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技巧这两个字。但是,诗歌的技巧比起其他的文体的创作的技巧要相对复杂一点,不过,与其他文体的技巧也有相通之处。
诗歌的技巧之一:丰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在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你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成为好的小说家,哲理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好的诗人”。这句话很正确,但是,还有一句话说:“诗歌来自胡说”,当然,诗歌不是在胡说,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诗歌的创作的形象性,与诗歌的创作的想像力的体现。
丰富的想像力是诗歌创作者所必须的不能摒弃的技巧之一,是有重要作用的。
例如下面一首诗: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的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恐惧
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在运用了想像之后,给人的感觉很好,“我的寂寞是一条蛇”,此句巧妙的运用了想像,?寂寞?和“蛇”是相通的,蛇的习性是喜欢黑暗和潮湿的地方,索群独居,的确很像“寂寞”,这就是想像。想像要合理,你不能这样说“我的寂寞是一头羊“,本身羊的习性不是独居,而是喜欢群居,所以,用在这里很不合理。
诗歌的技巧之二:通感,幻觉,蒙太奇
所谓的通感就是感觉上的挪移和假借,也就是人的感觉的转换,把视觉转换为听觉,把嗅觉转换为触觉,也就是通感。当然,感觉是可以随意转换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合理性。
幻觉是直觉的改变和错乱,是有意借助真相的错乱的外在形式以达到其艺术创造的手段。也就是借助直觉的错乱来达到诗歌创作的目的的手段。
蒙太奇就是形象上的跳跃和超时空画面的组合,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以及感觉和形象上的跳跃。
例如下面一首诗,湘客的,《小名》
在乡下
随便出去走走
都能遇到一些小名
小名是种很普遍的鸟儿
特别是在黄昏
2
小名飞的满山遍岭
我的小名与石子有关
石子在乡下躺了千万年
而我却远离了乡村
小名被山弯弯拦过
飞不过山门
在城市
听惯了钢筋和水泥的声音
偶尔回乡
最先迎来总是小名
它从亲人的笑容里飞出
乘着乡音
翅膀上悬着我永远的童年
诗歌本身运用的多种技巧,这里主要讲通感·幻觉·蒙太奇,”小名是种很普遍的鸟儿?这一句就是用了通感,小名是不可见的东西,在这里却成为鸟儿,明显的是把小名视觉化,把听觉转换成了视觉。
诗歌技巧之三:我的退出
所谓我的退出就是作者的退出和主题的退出或者隐蔽。也就是诗歌里面明明有作者在,却不再出现作者的身影,我们看不见作者,却仍旧有作者在。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的体现。 例如下面一首诗匡国泰的《一日》组诗里的《未时:老鹰叼小鸡》
“老鹰叼小鸡罗!”
小树一片惊慌,
许多脚跳起,又落下。
“慌什么?”
村前的古樟树咕哝着脱了袜子,
把世世代代的根,
伸到溪涧里濯洗。
在这首诗里,没有作者出现,但是,我们却明明知道作者就在旁边。
诗歌技巧之四:情节的加盟
所谓情节的加盟就是在诗歌里加入情节,也就是象小说的情节,但是,诗歌的情节不是完整的,诗歌的情节只是一个片断,或者一个场景而已。诗歌最忌讳加入完整的一个故事情节,这样容易造成诗歌的拖沓的感觉,容易造成拖泥带水。
例如下面一首诗,西川的《起风》
起风以前树林一片寂静
起风以前阳光和云彩
容易被忽略仿佛他们没有
存在的必要
起风以前穿过森林的人
是没有记忆的人
一个遁世者
3
起风以前说不准
是冬天的风刮的更凶
还是夏天的风刮的更凶
我有几年未到过那片森林
我走到那里是在起风以后
这首诗加入了情节,容易让人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人穿过森林的想像,所以,所谓的情节的加盟就是加入情节,但是,情节只是片断性的,场景性的,不是如同小说一样的整个故事或者整个场景。
诗歌技巧之五:忘却的技巧
忘却的技巧是最终要达到的阶段,是熟练运用各种技巧的阶段,是类似在天空飞翔的技巧,这需要时间的磨练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好了,到这里该结束了,已经谈完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能学会写诗歌,诗歌能够越写越好。
最后,要说几句。
1,关于写作,当然任何的题材,生活都是最好的宝库,生活是基础。
2,对于诗歌的写作,要多去读,多去思考,多练习,多去历练自己的语言。
3,诗歌写作是件比起任何题材都要苦的事情,要奈的住寂寞和孤独,要多思考和历练自己的文字。
4
作文二:《作文诗歌竞赛》300字
春风语 我是一缕春风
悄悄地我来到人间
吹化了残雪
吹绿了树枝
吹蓝了天空
吹醒了冬眠的小动物
吹开了孩子们的笑容
我来了,我轻快地奔跑着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破土而出的春笋
姹紫嫣红的花儿
淅淅沥沥的春雨
都随我一起为春天增添一份生机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万物织在一起 我希望和你们一起奔跑在希望的田野里 为什们不让我抚摸一下你们的面庞 为什么不随着我翩翩起舞
为什们不扬起你们的风筝
让他们在蓝天上自由飞翔
我是平凡的
但也是无私的
我会将纯净的种子洒向大地 我会给你们以生命的启迪
我会为你们描绘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我会为你们奏出最优美动听的旋律 我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你展现最美的世界
请不要埋怨夏风的炎热
秋风的悲凉
冬风的刺骨
如果每天都是温暖的,和煦的 来年你还会欢迎我
再飞回来吗,
1
作文三:《诗歌竞赛作文》3300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黄花塘中学二(1)班 李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好友王昌龄被贬官,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同情和关切,写下了这首诗寄给他。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像“玉壶冰心”那样纯洁无瑕,却因“不护细行”的罪名被贬谪到荒远的龙标去,显然是受到被人的谗枉。所以,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立即写下了这首诗,从远道寄给好友,给以精神上的慰藉和道义上的支持。
这首诗的显著特色是想象奇特。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这比寄封书信或今人打个电话以示问候,要浪漫得多了。
这首诗以写景发端,落笔不凡。“杨花落尽子规啼”是眼前景,点名节令,而它的艺术功能更在于融情入景,在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里,蕴含着飘零之感。作者以象征手法描写杨花漂落无定,唤起读者的关于王昌龄漂泊远方的联想,杜鹃发出“不如归去”的啼鸣声,容易触发起游宦他乡的人们心头的苦楚。
“五溪”已是僻远的山区,而龙标比它还要远,看一个“过”字,不仅写出龙标的荒远,更将李白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凉的情愫突显出来。这首诗,本应先写“闻道”句,起句直承诗题,再写“杨
花”句,而李白却采用了倒卷的技巧,这主要是强化首句,创造意境,造成先声夺人的笔势。
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所以诗人说“我寄愁心与明月”,明月也确乎多情,接受了诗人的托付,“随风直到夜郎西”,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的莫大精神慰藉。人格化的表情手段,丰富而奇妙的艺术想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经受心灵震撼以后的强烈的主观感情。这种诗境,既受到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熏染,又有诗人的独创。
这首诗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诗人李白将月亮人格,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艺术个性。
指导教师 高云宏
《春望》鉴赏
黄花塘中学二(1)班 万伏锦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八月,杜甫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文章一开始以“国破”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觉得它依然“在”。次语点明季节,诗人眼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这首诗的三、四句让我们体会到,因为感伤,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流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反而会更加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句承“感时”句,“家书”句承“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方能体会这两句如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
望得到亲人音讯得到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以头发稀、短更添一层感叹,使诗的意蕴更丰富,增添了诗的感染力,表达了更为深沉的家国之思。
总之,这首诗开篇两句写国都被盘踞占领,城池破败,四处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三四句移情于花草,花应时而放,鸟因春天而啼鸣。诗人明写景,实抒情,在景中寄寓无限悲伤之情。后四句由前文触发而来,又有所发展。诗人眺望春景,想念家人,将所有感情概括无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指导教师 高云宏
《过零丁洋》鉴赏
黄花塘中学二(1)班 高欣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再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这条银河中有我最喜欢的一颗星星,那就是唐宋的诗词。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一首名作《过零丁洋》,让我获益颇多。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作者在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首句从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起。这么多年来吃尽千辛万苦,都是因为自己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在官场和战场遭逢了数不清的险难。“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心酸和遗憾。
三四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当时,大宋江山基本上被元军占领,坚持抗元的宋军已退至广东沿海,用“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是再恰当不过了。“雨打萍”三字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中状元后,文天祥历任刑部及多个地方官员。元军南
侵后,文天祥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从镇江逃脱,流亡到通州,渡海南归,祥兴元年战败被俘,其一生浮沉,其实比“雨打萍”还要惨。
五六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惶恐滩是赣江中的一个险滩,文天祥兵败后曾经从这儿经过,当时的惶恐心情正与地名暗合。零丁洋又写作伶仃洋。当文天祥被俘后押经零丁洋时,孤苦伶仃的感觉正与地名暗合。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一联绝对。
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诗人被俘后,跌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最终被害。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永远在史册上熠熠生辉。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指导教师 高云宏
《相见欢》鉴赏
黄花塘中学二(1)班 金香玉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之中,诗词是一朵瑰丽的奇葩。优秀的古诗词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古诗词不仅仅是华丽词藻的堆砌,更是思想的餐餐盛宴,尤其是我最喜欢的《相见欢》。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亡国后,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作品就是写这种幽居生活的愁苦滋味。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婉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怀念之甚,眷念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孓然一生,也映照着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需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冷的秋
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上阕所写,全是后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着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
“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偶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面对如此寂寞之景,人何以堪?接着,作者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个人离群索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行,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了。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这首词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写情极其自然,整首词就像脱口说出一般,语言朴素得简直如日常口语,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
指导教师 高云宏
作文四:《初三写诗歌作文》9500字
心若向阳
你是否还在对自己的一模、二模念念不忘 你是否为成绩的不理想而倍感失望 亲(出自:WwW.zaiDian. 在点网:初三写诗歌作文)爱的伙伴,请抬头看看远空的太阳 要相信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你是否在为中考的目标心生迷茫 你是否在为前进的方向倍感慌张 前爱的朋友,请抬头看看远空的太阳 要知道
心若向阳,何惧彷徨。
初三是一条湍流
我们像一叶小舟浮沉漂流
初三是一片荆棘
我们像一名探索者苦苦寻路
亲爱的伙伴,噢,要知道
我们不是一人孤军奋战
亲友是帆,师长是桨
支着小船乘风破浪
亲友是拐,师长是杖
扶着旅人走向远方
初三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
1
中考是一场挑战,尚未完结
让我们坚守这最后一月
让我们奋斗这最后一月
只要执着希望
就定会见到,梦想闪光
心若向阳,让我们扬帆破浪。 心若向阳,让我们展翅翱翔。
篇二:写给初中毕业时的同学们一首诗歌
写给初中毕业时的同学们一首诗歌
三年前、谁都不认识谁 三年后、谁都了解谁 三年、从陌生到熟悉 三年
每个人都在这成长了
三年、每个人都在这蜕变了
三年、把酸甜苦辣都尝遍了
三年、把喜怒哀乐都经历了
三年、一个看似很漫长的日子就这样度过了
三年后,偶尔想起三年前的日子,会觉得有点可笑、有点留恋、有点温馨
三年后,偶尔翻起三年前的笔记,会觉得有点熟悉、有点追忆、有点开心
三年间的一点一滴还未曾忘记
三年间的一嚬一笑还印在脑里
2
不曾觉得、就这样过了三年
三年、一点都不漫长
三年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变了
每个人都成熟了
每个人都懂事了
三年、一个看似漫长却并不漫长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时间风干了写满字迹的试卷,却没有风干那些单纯的记忆。
今年六月的时候我们都将离开初三。 一直我们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 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地 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走到教室本该晨读的,却在老师查过人后,偷偷吃早餐……
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
看看课程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计划着在语文课看会小说、计划着在英语课上可以不听老师的话美美的大睡一觉;我们都还在初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
3
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 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男女,并大肆的点评一番 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
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大声的讨论着
我们都还在初三……我们都还在初三
习惯了早上6点起床,习惯了闭着眼睛刷牙,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这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的丑恶嘴脸,
与此同时,大家几乎都条件反射般的熟练到将小说、手机推进桌底,笔直的坐好,假模假式的拿着没笔芯的笔,认真看着黑板,脑子里在盘算着班主任走了没有,没然后片刻寂静后,听到后排的喧闹声,警报解除……
,一转眼我们就离别了初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
以为自己的青春在初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季。可我们也许常常想起初三的日子,即将离开、、却想回到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迹,想回到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见见一起走过三年的朋友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同桌,想见见那充满我们欢声笑语的校园……
回忆起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初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4
初中,想想不免有些苦涩,苦涩的不是经历那几年的生活,而是不再拥有那样的生活。曾经的同学,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校园都已渐渐远去,仅留下那份不太完整的记忆。
篇三:关于诗歌
诗歌的常识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能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一般
分行排列。诗歌又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
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5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赏析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题目
1、你觉得诗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人,
3、诗人对他人的祝福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愿,
答案:1.答:诗人所追求的是绝望之后的反思与幻想,自由的生活,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追求的幸福是一种平凡,琐碎,点滴自然的平静生活。
2.答:因为海子的现实生活并不幸福,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表达了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3.答:诗人对他人的祝福表达了他对尘事的厌烦,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让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冰心 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诗的哲理是依附于形象的,要通过贴切的形象恰当地表现
6
出来。“墙角的花”,便是这首诗借以抒怀的形象。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孤芳自赏者,准确生动,形神兼备,足见诗人视角之独特、构思之精巧。
问题:1.为什么说“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
2.你觉得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言之成理
即可)
答案:1.生长在墙角的花,由于不能充分地得到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因而缺乏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花朵开得枯黄瘦小。“天地便小了”,一方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它自己生活的空间,也只能是偏狭的一隅,只能是那缺少阳光雨露的“墙角”,可谓一语双关,发人深省。
答案:2这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假如”开头有何作用,
2.“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诗人如此确定的理由是
什么,(原文回答)
3.“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为什么对那过去的忧郁的日子还会亲切地怀恋,你有过这样的人生体验吗,
答案:1.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假如是强调的作用。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3.一方面说明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即使是痛苦的;另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说明事情一旦过去,就会变成一种亲切的回忆,令人怀念。(联系实际作答)
四、《再别康桥》
8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点评】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年开始创作新诗。,,,,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
文。,,,,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
9
京大学教授。,,,,年,,月,,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问题: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结尾一节中两次出现“悄悄的”,诗的开头的“轻轻的”。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1.前句强调“轻轻的”,后句强调“我”,轻轻的是修饰词,比直接换成主观的“我”更具有诗情画意。
2.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都是作者头脑中的美好意象,用以意指作者所需找的“梦”,她们寄予了作者浪漫、诗意、理想化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满怀深情。
3.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10
篇四:初中生很实用的描写春天的诗歌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
11
风细雨不须归。
9、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16、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8、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篇五:初三中考历届作文真题
2010年广州中考作文题目要求:
请以“奖励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600字以上;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2009中考作文题:其乐融融
公园里,老人们正悠闲地打拳踢毽;草坪上,一家老少围着蹒跚学步的幼儿逗趣;生日聚会,三五知己送上诚挚的
13
祝福……这样和睦快乐、融合温馨的情景,生活中经常出现,你有享受过或欣赏过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以“其乐融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2008:又见枝头吐新芽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2007:心中有盏红绿灯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
题型
14
一、直接出示话题
例题? 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但不得写成诗歌)。
提示:1、此处的“读”字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咀嚼、探究”等意思。2、“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中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3、自拟题目,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的阅读趣味”“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懂了父亲的心”“这段生活令我百读不厌”等。
二、设计一段提示性语言,引出话题
例题? 无论是在一个社会、团体还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是十分重要的。请你以“信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也可以用“信任”为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三、提供材料引出话题
例题1 你有过成功的快乐吗,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生活、学习中的烦恼或喜悦,当时,你有哪些想法,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里的话向朋友倾诉吗,
要求: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上述这段话中的一个
15
话题,写一篇600字的左右的文章。
只能有一个中心且中心必须明确突出。话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很多,常常会出现多中心的情况,而多中心实际上就是无中心,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同时,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也不允许有多个中心。另外作文立意的立足点要高,但选择的角度要小,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细小的材料中挖掘出闪光而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做到以小见大。那么,如何以小见大,让小事“出彩”呢,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即在特定背景之下来透视小事所蕴含的深意,有了这份深意,文章就多了一份生动,也就能“出彩”。
初三优秀作文 诚信的味道
缕缕墨香,飘散在四季的风中,映着明媚的阳光,是诚信,在蔓延……
——题记
我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方形的报刊亭,自从我记事起,便在我家小区外的不远处屹立着。这个不大的有些破旧的报刊亭,有一位香飘着诚信的老奶奶。
最近,我迷上了看《读者》的杂志,喜欢里面的语言,喜欢里面的感人事迹,不少人也来买这种杂志。所以,每月有了新一期的《读者》,我都会在放学后去老奶奶那里买杂志。
冬日里的斜阳,是在刚刚的飘雪过后翻了个身有探出头来的。我来到老奶奶的报刊亭买新一期的《读者》,老奶奶
16
一如既往对我微笑,给我拿出了一本,我乐呵呵地伸进口袋,发现忘记带钱了,便让老奶奶给我留一本,我明天放学再来买老奶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次日黄昏,久别的夕阳苦苦挽着树梢,久久不肯离去,是在等待着什么吗,我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奖这周的最后一节课。放学的铃声终于打响了,真想马上冲出去买杂志。谁想今天班主任安排了小组评价,又对上一次的月考进行了总结,这时已经很晚了,恰逢放学后轮到我做值日,我再迈出教师的时间可想而知。
当最后一线夕阳斜挂在树梢,将那缕光辉照在我身上时,夜渐渐深了。我骑着单车掠过一路的冷风,飞奔到报刊亭。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已在一片白色灯光中。
我刚走近,老奶奶便拿出了那本《读者》,一如往日的温暖,脸上浮出了慈祥的笑容,对我说:“小姑娘啊,今天放学这么晚啊~《读者》我给你留着呢,最后一本了,刚才有来买的人,我在等你,没有卖给他。拿去吧,我也该关门回家了。”此时我竟然闻到,诚信的馨香萦绕在奶奶身旁,好似茉莉的花儿在奶奶脸上绽放。
回家的路上,星星已经粒粒珍珠般荡漾在深蓝的海底。回想着老奶奶诚信的面容,我不禁露出了微笑。发梢掺着数不清的银丝,带着一副亲切的老花镜,每次有顾客光临,双眼就变成了弯月,嘴角都会挂着慈祥的微笑。原来她今天等
17
我到了这么晚,她依然信守诺言,为我保存着,低头凝望着《读者》,正是犹如冬日里的一米阳光,温暖的红色。嗅着书香,我仿佛闻到了诚信的味道。
一年四季,我每月都泛舟在《读者》的碧波中,老奶奶依旧每次都给我留一本新刊,书写着我的故事,让那一缕缕诚信的佳酿,在四季里飘香。
初三作文 家乡情网
小时候,望着院角的一张张蜘蛛网,觉得好奇,为什么小小的蜘蛛织出这么一张大的网,用手一触碰,有时还会被粘住。于是便渐渐地讨厌这些蜘蛛网,嫌碍事儿,甚至于看到蜘蛛网就想把打落。母亲让我去院子菜畦里摘些蔬菜我都不去,那里有蜘蛛网。
七、八年过去了,住到了镇上,离开了那个属于我的世界的小院子。住进新家的那一天,我想的头一件事再也不会有碍事的蜘蛛网了。望着洁白的天花板,感觉真舒服。而现在我也算长大了吧,有时竟会想起那些院子里的蜘蛛网。
啊,说是想起蜘蛛网,还不如说是想起了家乡。以前那个小村庄,小小的,却几乎承载了我全部的童年的小村庄。有一次我竟在翻找家里会不会也有蜘蛛网。真的好想再去看看那个院子,那片故土。
前段时间在上《乡土情结》,老师说“乡土情结”在离开家乡后而萌发的。是啊~在那座旧房生活时,在想什么时候才
18
能离开,离开,又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每个人都要长大,长大的总想去闯荡世界,憧憬着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告别养育你多年的父母,挎上行李,道声告别,便满怀兴奋地离乡而去。去时想像着前途的美好,去后才知闯荡的苦楚和离开家乡的无助。进入大千世界,接触了的再大,收获的再多,你都无法逃离故乡从小就给你编织好的网,越想挣脱,越痛苦。那是一张无情的网,让你在异乡的旅途中倍感凄凉。它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将你牵索,让你无法忘怀。线的那一头家乡,一根根的线你对家乡的情,情缠绕成结,结组织成网,割也割不断,舍也舍不了。
接触再多的网,经历再多的情,都不可能忘却家乡的情,逃脱家乡的网。
游子终归要回来,身子不回,心早就回来了。人的本性,只有生活在原本属于他的世界中,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安适。
家乡的摇篮,摇出一个个的你,摇出一张张的网,有几个你,就有几张网。家乡情网让你感到孤寂、痛苦,而却又心甘情愿给她网,这家乡情网的力量。
2010中考优秀范文1
奖励自己
一位朋友的作品获奖了,她奖励自己好好吃一餐、乐一乐。于是邀朋友一聚,我也在其中。平日里不善言谈的她,
19
那晚特别兴奋,喝了许多葡萄酒,说了许多高兴的事。她说,多少年来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做完一件繁琐累人的事,便要好好奖励自己。
奖励自己,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平时里,我们都把奖励给了他人,给了子女,而恰恰忘了给自己奖励,这是多么不公平呀~其实,在做成功一件事后,自我奖励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奖励,可以是为自己精心选购一本书、一束花、一件饰物、一件衣服;可以是邀朋友一聚,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也可以是做一件自己特别开心的事,或听听歌,或与远方的朋友煲电话粥,或是躺在椅子上翻一翻平时没有空去放松阅读的书……
奖励自己,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在不懈地追求、奋斗,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为事业。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要做成一件事又不那么容易。农民要获得丰收,就要默默耕耘;工人要刷新生产记录,就要挥洒汗水;军人要履行职责,就要历尽艰辛;科技工作者要取得创新成果,就要顽强拼搏……而这一切都需要勇气和智慧,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一旦成功的花儿绽开了,给自己一个奖励,就是对这种努力的肯定,也是最好的自我慰藉,它表达的是一种热爱事业、热爱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
奖励自己,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最佳方式。快乐是与成功相伴的。有这样一道问答:“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评选
20
出的4个最佳答案分别是:一、作品刚完成,自己吹着口哨欣赏的艺术家;二、正在筑沙堡的儿童;三、忙碌了一整天后,为婴儿洗澡的妈妈;四、经过紧张而劳累的手术,终于挽救了患者生命的医生。这说明要获得快乐并不难,重在自我创造和自我感受。当我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后,给自己一个奖励,就是对快乐的品赏;邀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个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乃至更多的快乐,小快乐变成了大快乐,而这又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
奖励自己,是为自己新一轮成功鼓劲加油。当今的时代,竞争激烈,事业之河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一次成功,取得一些成绩,只能证明过去,短暂的庆贺一番尚可,而长久地陶醉其中,沾沾自喜,就会松懈自己的斗志,放慢前进的脚步,而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因此,奖励自己,不是骄傲自满,更不是得意忘形,而是促使自己在成功面前保持理智,把自我奖励变成自我激励的动力,鞭策自己跃马扬鞭,再创辉煌。
“行至水尽处,坐看风云起”。给自己一次奖励,就是给自己一个肯定,给自己一份信心,给自己一个继续努力的支点。诚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事业是一种乐趣,那么,自我激励就是这种乐趣的催化剂。”朋友们,进取之路多艰难,成功实属不易,多一点自我奖励,会激发自己轻装前进,“唱着歌儿去赶赴明天的盛宴”。
21
22
作文五:《写诗歌的作文》1200字
写诗歌的作文
写诗歌的作文
在诗歌王国里漫步
步在诗歌的王国里,我遇见他,一个生性豪放,诗词豪放的他一一苏轼~他伫立在江畔,面对着涛涛江水,他感叹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奈;他带着千骑卷平冈,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妻子死亡十年时,他叹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那是我见过的最苍凉的他,他流着泪,对着妻子的灵位倾诉自己的思念,以往豪放的姿态全无,汉子也有情。
漫步在诗歌的王国里,我遇见他,一个在政场上失意,却又放荡不羁的他一一李白~他明明因失意而“举杯销愁”,却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满腹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他安慰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自己的遭遇并不灰心,而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生性豪放浪漫,他充满想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爱喝酒,因此人们叫他“诗仙太白”,酒后的他,面对着星空,他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他重友情,他要远行时,(忽闻岸上踏歌声,看到汪伦为他饯行,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 / 3
漫步在诗歌的王国里,我遇见了他,一个著名的女词人,一个也幸福过而孤独的她一一李清照~一个女子,在失去丈夫以后,一个人孤苦的活着,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威。在宋朝南移时,一向柔情的她也豪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思念成疾,日渐消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一生凄凉,连朋友的女儿都对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一怔,想道:真是“才”害了我吗,她多愁善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样一个身世较好,知书达理的女子,本是应该有人好好爱她,可她的一生,却无比凄凉,让人不免产生同情。
漫步在诗歌的王国里,给了我很多启迪。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要趁着年轻,努力,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教导我要谦虚好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诗歌的王国里,我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感受到雪景的美妙;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景象。
漫步在诗歌的王国里,诗歌伴我行,行程不孤单。
2 / 3
3 / 3
作文六:《文学:诗歌怎么写_8》2000字
诗歌怎么写 记得读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老师在教我们七个音符时,说了这么一句话:F调的3,就跟和老朋友促膝谈心的声调一样高。 就凭对这一句话的揣摩,我逐步学会了简谱。 记得刚学写诗歌的时候,文学启蒙老师是这么说的:诗歌就是比喻、拟人、夸张,诗歌就是象征、烘托、意象,诗歌就是线条、色彩、光泽、音响,诗歌就是情感、生活、灵魂、向往。 就凭对这一段话的领悟,我开始了诗歌写作。 在尝试写诗歌的过程中,有这么几点体会 第一是朗读。广泛朗读各种诗歌,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名篇,是诗歌学习的基点。朗读时要眼、口、耳、心齐到,并注意轻重缓急,以抑扬顿挫之音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把静的诗句读成动的形象,使诗歌变成听得见的音响、看得清的画图、摸得着的心跳,于是就能进入诗歌的活的意境,领略到那摇撼与涤荡心灵的音乐美、图画美和思想美。 第二是鉴赏。反复鉴赏自己朗读的名篇,是学习诗歌的切入点。读十首名诗,不如读十个名家对这其中某一首诗的赏析。只有提高了鉴赏能力,才能启发悟性和灵性,从而渐入诗的佳境,推而广之,达到提高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一句话,朗读和鉴赏是写作诗歌的最佳起点,也是必须的准备阶段。 第三是 作笔记。只要是你喜爱的篇章或诗句,都摘录下来【哪怕你买有相关诗集】;只要是你生活中的感悟,都记录下来。这至少有三个好处:一个是,你喜爱什么篇章,这说明其风格适合你,是近于你的风格;二个是,你喜爱的章句大多数是让你产生了共鸣的章句,当生活中有什么事什么物也令你有了共鸣时,就易于找到相关语句对号入座准确表达;三个是,这是一种积累【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常读一读笔记,更易增强感悟【唯有厚积,才可薄发】。 第四是 多走、多察、多思,用心生活。用心生活的人,才懂得观察生活并发现细节。诗歌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诗歌的生命,因此,善于观察生活是写作诗歌的土壤。闪光的诗意都埋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一切艺术的灵感都来自生活,只有擅于在生活中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 第五是 模仿名家作品。学诗跟学书法一样,学书法总得先描红、临摹,先写得象帖上的,再写得是自己的。学写诗歌也需要先模仿。模仿,可以让你悟出怎样营造意境、怎样抒情、怎样叙述、怎样谋篇;模仿,可以让你悟出什么是诗歌的语言张力、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什么是诗歌的精神、什么是诗歌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渐渐掌握了诗歌写作的一些常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这是最起码的收获。 第六是 联想和想象。朗读、鉴赏别人的作品时,唯有你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才可再现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让你捕捉到意象中闪光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共鸣,体味到作品的纯美;同时,唯有你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才可以对原作品进行一次再创作,才能让你的审美感知跃升为审美享受。观察生活、模仿名篇时,唯有你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才能让你把握住物与事的质,才能使物与情统一、事与灵融合。因此,朗读、鉴赏、观察、模仿,都要展开联想,放飞想象的翅膀。联想和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关键,没有它,就创作不出新东西;你的东西没有新意,就无法吸引别人的眼光。 第七是 真实。无论是生活的客观真实,还是情感的主观真实,从一开始学写诗歌,就必须落实到字里行间。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灵魂,虚伪的作品无法打动他人,作假只会令作假者颓废。即使是小说,其细节也必须真实,其情节也源自于生活的本真,何况是诗歌, 第八是 语言要自然。玩弄语言花样,示以晦涩,故作高深,对于一首诗来说是致命伤。一定要让别人通过你的诗歌语言看到你思想的光芒、触到你情感的丝弦、品到你心泉的清爽。同时,不能挤牙膏一般地去拼凑,只有在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梗塞逼迫着你去写时,才能写得丰满而流畅。 此外,随兴浏览一些诗歌理论,也不无益处。 做到了这些,你已经知道怎样写诗歌了 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诗意、挖掘思想的灵光; 运用适当的手法在人物、事件的情景交融中创造诗的意境; 选取新鲜、传神的词句来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构筑内在的真善美 诚然,这里说的是尝试写诗歌,而不是说这么做就可以造就诗人。无论什么艺术作品,灵性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灵性,就创作不出传世之作。 当年,我曾把几首自以为是的诗歌和几篇散文一起呈给前面提到的启蒙老师,请求他的指导,他说:你比较适合写散文一点。就这么一句话,
让我自知,文学永远只能是我的一点爱好,我不可能在这条路上取得什么成就,因为我缺乏灵性。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常常写一写;无论好坏,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使我热情不减。这于后来的自用,确实有不少益处。 也许我的学生中有未来的诗人在,但这不是我可以培育的。我只是想,学生们若无论什么文体都能写出篇有模有样的东西来,那么将来还是够以自用的,并且也可以说明其现在的综合素质还是喜人的。 因此,就存了一个永远的希望在。(诗歌怎么写 完)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九日于东兴中学本文来自范文中国-.fan. 转载请注明~~~
作文七:《怎么写诗歌.doc》25200字
怎么写诗歌
1、 多阅读伟大的诗歌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雪莱、济慈、波德莱尔、华兹华斯、荷马的作品
2、要注意押韵,新体诗可不分平仄,但格律诗必需分平仄。古典格律诗词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这种对仗不紧紧是字数,词性上的,还包括声调。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和固定仍是重要的原则,对词而言,在固定的位置上只能放入符合平仄的字。 律诗绝句以及词曲的各种固定形式,(包括句数,字数,对仗,压韵,平仄几方面特定要求)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律诗绝句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从记忆心理学上讲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各种固定形式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比如压韵,即使现代汉诗也有这样要求。由此可见压韵在诗歌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比较而言,平仄的重要性又如何呢,平仄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英语单词仅有音节特征,没有声调(英语所谓的声调完全不是此处所讨论的定字要素,故不深究)。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升降长短的变化特征,现在的普通话,阴平是高平调(不升不降),阳平声是中升调(不高不低谓中),上声是低升调,去声是高降调,简单说为音调的高低升降变化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岁历史变迁变化很大,又有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现在将普通话中的阴阳平声归入平,上声去声归入仄,而古韵则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上去入归入仄声,与今天的声调分类不一样。其具体的发音情况也不能详细知晓。一个编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以古韵而言的确如此。确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而且不同地域也不尽相同,但是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这四声中,“湿”字按新韵讲为阴平,属平声类。那么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拥有最多使用者或者说拥有国家指定的普通话作为标准。有唐七绝第一(其实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这首诗的重要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苛求的,因为有时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由次事实可见,平仄在律诗绝句的创作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古音读来入格的诗,现在以今天普通话的标准来朗读,很多竟然出格,可是我们仍然欣赏它,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为甚,因为我们重视的是诗的内容之实之丰,意境之美之巧,而忽略了平仄,由此可见,平仄的重要性实在次之又次之。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是这样一种读的方式。词也有倚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或吟诵,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吟或以诗入乐来看,平仄在诗中,其美学特征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是什么字,仅凭正确阅读就能判断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发声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逐渐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
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不得以以另外的声音形式来加以区别,以便听者能够根据声音判断出是委婉的“琴手”呢还是骂人的“禽兽”。歌唱时还有一种处理的办法是在发音前根据字的平仄声调加一个倚音。
2 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平仄的重要性,由上可以看出,实在并非非此不可,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超过了达到要求后的对应的重要性,往往会限制艺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8000年前的贾湖鹤骨笛,就可以吹奏出七个在今人检测仍然是非常准确的音,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鹤腿骨笛上的第七个音孔下有一个小孔,那是骨笛制作好后吹奏时发现此音偏低而纠正钻的孔,由此可见中国人对音的敏锐感觉,以及对音律的正确理解。据考证,在明代朱载堉发现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央C频率为261.6Hz的音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专门音乐人创建十二平均律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既然中国人有如此的音乐敏感性和正确的音律认识,为何古乐却差强人意呢,古乐音将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与西方音律相比少了fa和si,它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低了音乐的丰富性。真不知为什么古代音乐家偏偏缩减为五音并依此作乐。虽然五音之外还有变徵变宫之说,一个变字,恰好说明其实还是未当作一个真正的音看待,也未真正进入音乐家的有意识的创作之中。中国古代器乐创作之成就,远不能和欧洲器乐相比,究其实,程式化的约束和弊端难辞其咎,希望这句话不致招致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 用协和音程可以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用不协和音程同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不协和音程如大二度,增减音程等,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律诗绝句强调平仄相间,平仄相间是美的,但也可以用连续的仄声表达急促的语气,或让语意一气呵成,(古词牌钗头凤便似此例,结尾末字均为仄声);也可用连续的平声表达轻灵活泼或恬和淡雅,中庸正平的意境。从各种形式要求的重要性评价来看,作诗写词,第一是意境,结构,第二是用字的生动、准确、形象,以及韵脚和畅,第三才是平仄,而且不能因式伤意,几者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论,平起平坐。苛求平仄的形式要素,太过于片面追求形式对艺术是伤害,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更会阻碍艺术的发展。
被誉为唐七律巅峰之作的崔灏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对仗尤其是平仄上看简直出格,前句一连的仄声,但因整诗意气相贯,描写生动,情景相融而成千古名句。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句,“明”字处应为仄声,也不入格。于此,又产生了所谓“拗救”的方法,好像能将出格变成不出格了,其实出格就是出格,拗救只能是将出格处变得读起来似乎通畅一些而已,并不能掩饰其出格之本质。这显示出两点信息,一是古人允许出格并适当补救,二是仍然将文字意境重要性高于格律之平仄视为创作的原则。创造并将格律诗写到极至的唐代诸人尚且灵活通便,今人何至于食古不化,贻笑大方。格律诗如此,古词由于词牌众多,形式复杂,而且本身在词牌的创建中就掺杂了作者个人因素,因其作品较好的表现力才固定下来成为一个词牌,它的平仄意义则更为次之。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汉语单字的平仄也处于灵活的变化中,如双声叠韵等连绵词中的轻声(轻声出现的地方很多);一七八不几个字的变调,(一条,一在平声前,读去声,为仄声,一个,一在仄声前,读阴平,为平声);双上声(如理想一词),前面的上声变为半上,等等。在具体的语境当中,还会有个人创造性的变化。我听到过足球进球时,解说员激动的“好球”一词,有时把好念成半上声,有时则直接念成阳平声。这些灵活的变化处理,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诗词中,平仄同样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应用。硬要把平仄句式“平平仄仄”看作比“平仄仄平”更美更高妙,实在牵强。
既然平仄在格律诗词中,主要是出于形式的需要,其美学意义并不十分大,那么,如果格律诗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根据其各种形式特征的重要性,变化斟酌,适当放宽平仄限制,在不伤文意的前提下尽量顾及平仄,甚至摒弃平仄的约束,灵活调整平仄结构和位置,只要符合音韵之
美学特征,读起来不拗口,能引起美好感觉的共鸣即可,以此为要求,另创造出新体古诗词,是一个明智之举。也许,这就是格律体古诗词在现代的命运之路。
附文:新古文体
格诗:除平仄限制外,所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押韵等要求均与律诗一样的诗体。可灵活调整平仄结构和位置,符合音韵之美学特征,读起来不拗口,能引起美好感觉的共鸣即可。 散词:分上下两阕的长短句诗体,各句字数长短不一,两阕字数,句数基本相当,讲究押韵,不受已有词牌的限制,可自由创作,无平仄限制,可灵活调整平仄结构和位置,符合音韵之美学特征,读起来不拗口,能引起美好感觉的共鸣即可。
(欢迎同好者加入研讨创作,并给予准确的定义,以下几首,聊作抛砖引玉。同时欢迎反对者和蔑视者砸砖。)
七格 长宁竹海仲夏夜吟
重山深远寂无色 一穹月华霜满坡
岚绕青篁岂有意 蛙藏墨池暗生波
回风清泠袭襟被 落影颀秀舞桫椤
独坐幽馆人不寐 数尽残星语已多
五格 碧浪湖
垂纶浑不动 山色湖光中
波泛树影浮 棹远岛陂空
翠鸟伫浅池 白鹭落青松
静宇若无宙 何须羡彭翁
散词 登翠屏塔楼有感
凭栏极目了沧桑
千古几多兴与亡
白塔近
金沙长
山河留胜迹
名流如苍江
自古文章惧权炙
敢笑太白不猖狂
莫言醉
邀朋党
煮酒论因果
漫说波斯王
注:一古希腊哲学家曾说,我宁愿得到一个因果性的解释,而不愿得到一个波斯王位。
散词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天尽头,悠悠,独倚江栏望行舟。轻飔过,犹疑牵襟袖。伊人何在,相思处处秋。
昨曾相携金沙畔,休休,一人欢乐一人忧。鹭回南浦,梦断沙洲。纵使长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古典诗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
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特点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具体主义。
现代诗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怎样写好诗歌(上)
怎样写好诗歌,这是我直直追问了很久的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也是我苦苦思寻了很久的一个质疑。
尽管如此,至今我依然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
但还是找到了一些东西,它们象天上的星星一样,给我光亮,却总也如梦如幻。
我希望我能找到太阳,给我光明,照亮我诗歌的天堂~
下面的这些段落,没有规则,也没有章法,就象思绪的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但却是我,关于诗歌,关于生命的最真实的思索……
一
诗人没有相机,却依然可以展现美丽,因为他们能用语言定格精彩。
诗人没有武器,却依然可以获得胜利,因为他们能用文字进行战斗。
诗人没有钢琴,却依然可以打动听众,因为他们能用抑扬来呈现韵律。
诗人没有翅膀,却依然可以自由翱翔,因为他们能用思悟来天马行空。
诗人是永恒的一字师,诗人是不枯的思想井,诗人是天生的苦行僧。
诗人不是现实的奴隶,诗人是畅想的狂人。
诗人不是生活的美容师,诗人是灵魂的领导者。
诗人不是命运的追随者,诗人是时空的改造人。
诗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诗人则是这一高级文明的创造者。但诗歌虽然是伟大的,但诗人其是最平凡的。
二
诗有诗的结构,诗有诗的章法;正如人之骨架。真正的诗人,是能很好地掌控并运用它们的。
诗人们告诉我: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
意即意境,意境是诗人对某种事物的感受,是从诗人的思想深处所反映出的某种情怀。
“诗人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诗人的耳朵是清静的,他们能听见常人所不能听见的声音。
诗人的心灵是复杂的,他们能感受常人所不能体会的玄机。
三
《红搂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写好诗歌的对话,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篇章。
黛玉道: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后,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虑。如今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竞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诗句究竞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翕的诗?重帘不倦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附: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来源:
://.x5dj./Blog/ThreadDetail.aspx?UserID=701094&ThreadID=388272&Page=0
李白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撼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到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并充满各具特色的美。
首先,李白的诗歌具有瑰奇宏廓之美。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他的诗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神话传说和种种奇丽惊人的想象。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他带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忿懑心情,开始了漫游生活。高中第六册课本选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李白在离开齐鲁南游吴越时写的诗,是他临别朋友表白的心迹之作。诗的开头写古代传说中的神山瀛洲,因为仙境虚无,所以说"微茫",又用"信"来突出神山的难求。由此引出人间的真山天姥,天姥是现实存在的,但作者给它先蒙上一层幻境般的色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极写其神奇宏廓。如此雄伟高峻,气势非凡能与仙境瀛洲比美的天姥,怎不令人神往~于是渐渐"入梦"。"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字点明题意,很快进入梦乡。"一夜"写出时间之短,"飞渡"写出行程之快,到了鉴湖,又到达剡溪。"飞"、"送"两字,不仅写出了诗人遨游天姥的急切心情,还传神地表现出诗人的欣喜愉快。"谢公"二句,描绘了诗人初到时在山下的所见所闻。"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的是途中所见,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穿的是谢公履,登的是"青云梯"仙人似的直上青云,看到了旭日东升,又听到了天鸡报晓。这几句紧扣了天姥的高峻宏伟。半山尚且如此,山巅更是可想而知了。"千岩万能路不定迷花倚石忽见螟。"半山见日出,山顶未到忽已螟,时间脉络极为清楚,一个"忽"字,既写出时间之快,又反映出诗人游兴之浓。"熊咆龙吟殷岩泉……水澹澹兮火烟。"这是到了山顶所见的第一幅画面:熊吼龙鸣如雷震,惊心动魂;浓云烟雾欲摧天,缭绕四周。为下文的奇境作了铺垫。"列缺霹雳……日月照耀金银台。"又是一幅画面:电闪山塌、仙府洞开,但见青天辽阔,日月高照,金楼银阁,交相映辉。这是奇境,又是仙境。"霓为衣分风为马……仙之人兮列如麻"从"霓"足见神仙服饰的瑰丽缤纷色彩,从"风"足知神仙御风而行的迅速,"虎鼓瑟""鸾回车"足见场面之热闹,"纷纷""如麻"足见仙人之众多。可想山顶所见,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瑰丽奇特、鲜明、声色并茂的画图。"忽魂惊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之句,由梦幻美境消失,回到现实。又极妙地照应了开头神山的信难求。末一节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它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消极态度。综观全诗,李白运用了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神话,借海客之口,落笔于瀛洲,以虚衬实,特写天姥山的雄奇壮丽,给天姥胜景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从静谧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万转千折的山径到令人战栗的层巅,境界越转越奇,越幻越真。最后由梦境幻入仙境。写得令人神迷目眩,惊讶莫测。不难看出,诗人凭着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全诗组成了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构成了既是奇境,又是仙境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瑰丽奇特,雄伟壮观的美的享受。 又如他的杰作《蜀道难》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丝鱼凫谈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与"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相对应的"上有六龙回之高标"也是全凭借神话来驰想象的。诗中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这样,全诗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神话传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我们展示了蜀道的险恶高峻,让我们领略到了蜀道的雄伟、神奇、壮丽。
其次,李白的诗歌具有奔腾浩荡之美。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写下了不少游
历名山大川的诗篇。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他尤其爱写长江、黄河,他追求一泻千里的气势,追求似开闸的洪水般的奔腾浩荡。著名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初中第三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开头两句表面是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而透过字面,却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越情绪。楼头话别以后,孟浩然登舟启程,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诗人依然伫立江边送行。孤帆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了,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腾着向碧空尽处仿佛追赶着行人小舟。诗中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消失了,而长江水仍浩浩荡荡流向天际。这时候,观众和送行人一样,会把感情寄托在奔腾浩荡的长江流水之中。对故人恋恋不舍,那么对长江流水呢,自然也会产生留恋往返的心情。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真可谓情景交融。这首诗,诗人展示的是一幅送别画面,但给人的是长江之水奔腾浩荡流向天际的美感,使人们产生无穷的余韵。
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他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起笔连用十一字长句,不知其所从来,犹如波澜突起,喷涌出郁结抑塞之气,大有使人躲闪不及之感。从幻想回到现实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更是诗人内心忧愁苦闷的排遣,其语势之激越愤慨,全体现在"刀"与"水"、"杯"与"愁"的关系之中,也仿佛使人们感受到江水汩汩滔滔,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美景。 第三,李白的诗歌具有明丽疏朗之美。李白的诗讲究意象的外在色彩美,他诗中用得最多的是"白、青、绿、翠、黄"等明丽色彩,从而描绘出一幅幅多彩多姿、绚丽奇特的画面,给诗歌增添了诗情画意,给人们以无限的享受。如初中第二册课本中《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高,据他在《上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样描写法,因此,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一句"缘愁似个长"是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是白色的,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添了妙趣。诚然,诗中一个"白"字,用得多么妙啊~字面明丽的色彩,诗歌意象的外在无不显示出美的魅力。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身登青云梯"句中,云梯本喻山径石级,形容山高路陡,在云梯前诗人冠以"青"字,把大自然中处在绿树青草之间的石级描绘得更形象、更逼真,使大自然更具伟力和活力,也为诗人的游兴作了点缀。"青冥浩荡不见底",中的"青冥"指的是天空,天空因广阔远大而不能见顶。诗人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晴空万里的美景图。
还有,李白的诗歌具有"青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属于自然属性的感性特征,往往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李白的诗歌便具有自然美的特性。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对月色的描写,仅仅用了一个"明"字,但我们仔细体味,却分明感觉到月色的皎洁可爱,充满了强烈的美感。就是这个"明"字,在全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诗人思绪翻腾,难以入睡,忽然月光照到床前,这时夜深寒气袭人,眼睛一睁开,迷迷
糊糊看到床前一片水银般的白色,骤然之间以为是秋霜降落在床前。"霜"字下得好,既形容了月色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之意。有了明月,才构成了一幅举头望、低头思的雅致优美的图画。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冲决一切的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势和阻遏江流的奇险山势,又描绘了山青水秀、碧空孤帆的优美境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加雕饰,展示了一幅天然的黄河滔滔流水美景图,直让人感到无限的清新、朴素、自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是写得活泼自然,叫人一读难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和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他通过诗歌创作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并把艺术构思形成的意象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艺术形象,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转化为能供人们欣赏的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使我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怎样写好诗歌(中)
四
怎样才能写好诗歌,
有人告诉我,一定要多读多背诗歌。因为模仿他人的好作品,尤其是大诗人们的经典作品是学习写作诗歌的好方法。
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感悟是诗的结晶。在这个世界上,能称之为诗的事物很多,但能称为诗的文字并不多。
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能是整个宇宙,也可能只是一根树枝。
诗人应是思想者,同时还要是哲学家。因为诗歌是一种高级物质,代表的是崇高的精神。其所表达的东西不是庸俗的人能够理解的,也不是变通人所能把握的。
要想写出好的诗歌,内心世界一定不能平庸,精神世界更不能平淡;若是想要写出伟大的诗篇,那除此之外还要有高尚的品质与深遂的洞见。
诗人要有悲天悯人的天性,不能只写小我,要写大我,不能只写神仙,更要写苍生。
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
浪漫及美是诗的天性,但是诗并不等于浪漫,也不等于美。
玩弄语言或搞文字游戏,对于诗歌是致命的伤害。
不要用繁杂的语言去表达原本简单的东西,那样反而弄巧成拙。
诗歌的思想无论多么高大,都要让读者能够发现,而不应让读者雾里看花,也不要和读者捉迷藏。
写作诗歌,要给文字以灵性,这样诗才能拥有生命,这样的诗才是诗人渴望的奖赏。
写作诗歌,要注意文字的韵律,如此才能让诗产生节奏,而不是象天书那样,飘逸绝尘,让人只能望其项背。
文字谁都可以写,但不是什么人写的东西都叫诗歌。不是会写字的人就能写诗,也不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当诗人。
五
意境是诗的花,思想是诗的干;
结构诗的枝,语言是诗的叶。
诗歌的独特价值美在于诗人的独特创造风格,使得诗歌在与读者共鸣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神相交的美。
诗歌是高尚的人品与高雅的文品的结晶。
诗歌可是真实美、简洁美、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融合。
诗歌意境美、哲理美、趣味美和思想美的统一。
诗歌是感情美、色彩美、时代美和地方美的统一。
诗歌是整洁美,参差美,抑扬美和音乐美的统一。
诗歌是语言绽放的最灿烂的烟花,诗歌是文字结出的最美丽的果实。
诗歌,不仅让文字生出画面,还让文字发出声音。
语言是诗歌的衣服,思想是诗歌的骨骼。
诗歌的语言不止是草原上的羊群,更是沙漠里的绿州。
诗歌的文字不止是天上的星星,更是奔驰的俊马。
六
生活是诗歌的生命,诗歌是生活的阳光。
意境是诗歌的魅影,思想是诗歌的灵魂。
发现是诗歌的力量,总结是诗歌的品德。
诗歌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来自于诗人的热血。
诗歌是有情感的,它的情感来自于生命的燃烧。
如果说诗人是一棵树,那么生活就是大地;
如果说诗歌是一碗面,那么思想就是面条,意境就是佐料,激情就是食盐。
体验是诗歌的源泉,感悟是诗歌的养份。
把真情投入到生活中去,得到的回报不只是精彩,还有华美的诗歌。
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千世界的纷纷扰扰,正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
一滴水映射大千世界,一个字反照平凡生活,一句诗点化无数冥顽,一首歌共鸣思露心雨。
诗歌是诗人最深沉的思索,诗意是读者最新鲜的见解。
附:
诗歌的美学价值
来源:://blog.sina../s/blog_5f09e9a20100cj5z.html
诗歌美学价值就是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情操的培养,思想的启迪。简单概括美学价值就是教我们真、善、美。所谓的真是指诗歌作品包含作者真挚的情意,和一定真实生活积累创作出来,所以我们愿意读,原因看,原因欣赏。在这些读、看、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善就是艺术作品内涵纯正,价值趋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美就是给我们带来精神审美享受。也就是说诗歌美学价值可以教我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自我的一种精神超越,向真、善、美追求和靠近。
我们就通过具体诗歌作品来看看其美学价值,在两千多年的文学中,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两座难以攀登的高峰,今天的我们还是依旧陶醉在唐诗宋词里,那么诗歌美学价值在
哪,说到诗歌,我们肯定会有三位杰出诗人代表:田园诗鼻祖陶渊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采菊东篱下,悠远见南山。”这首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语,但是依然打动我们的心灵,意思是作者在柴桑采着菊花,采着采着,累了就伸下腰无意看到对面秀美的庐山,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才能做到,这种美是怎样的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田园、闲适、超脱之美。可谓“繁华过后见纯真。”作者看遍了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放下一切的功名利禄。回到了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性灵,所以才有这样超脱心境去欣赏这样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真是作者真挚感受,美是那种山野浪漫之美,善就是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纯真、敦厚、从容。 李白的诗很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的诗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情感但又能坦然面对外,还有就是一种不是人间烟火气息的味道,就是语言是飘逸之美,所以我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美学价值在于如果我们能读懂他的诗,不仅被他飘逸语言之美所吸引外,还有就是我们也能有一种洒脱、坦然的心能够面对我们的现实和理想的关系,而这就是作品里的善,它以很健康向上的价值指引我们。
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惧欢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诗是种沉郁悲壮之美,这种沉郁悲壮表现为他有悲悯救世情怀可是壮志难酬。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伟大人格是善,读他的诗让我们懂得什么叫做博爱。以及能够说把自己的这种小我化作一种大我。这种大我是指说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应当有一份对于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这就是诗歌美学价值,不仅是语言本身美,能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而在审美的愉悦过程中有一种精神气质的自我提升和人格的独立完善,在陶渊明诗中,我们体会到一种田园闲适之美,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性的乐趣,从而懂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的快乐不源于外在的功名,而源于内心的充实。在李白的诗中,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洒脱旷达之胸襟,从而让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遇到挫折,能够坦然释怀,积极面对,在杜甫的诗中,让我们懂得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自我的完善,还应有一份兼济天下的情怀,“穷则读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把目光转向当今现实的生活中,看看诗歌美学价值的体现究竟有没有作用,2004年国际影星张国荣自杀,马加爵事件。20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自杀,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10月28血杀事件,金融风暴导致的董事板,温州老板自杀的报道也很多大等等。这些人自杀的一个原因都是因精神的困惑得不到解决最终走向极端,如果他们读过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的诗,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辨证人生;懂得“仰天大门笑出去,我辈岂是蓬莱人”的洒脱旷达;懂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韧性;懂得“江南子弟多才俊,倦头重来未可知”的坚韧;懂得“离合本是缘的 ”达观;懂得“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他们的思想就会改变,思想改变,心态自然会改变,心态改变,行动也就会改变,看待这个世界也就不会那么极端和狭隘,也就能以超然洒脱的心来面对这个芸芸众生的世界
我们再看看那些活跃在当今各个领域造诣杰出的人,在演艺界:李保田,唐国强、赵忠祥、陈凯歌;在书画界:陈丹青,范曾、陈逸飞;在理科界: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在金融界:李开复、李嘉诚、马云;在政治界;**、**、连战、李世雄;在戏曲界:路海波、傅谨、余秋雨;在影视理论领域:于丹、黄会林、周星、尹鸿。这些走在各个领域前端的人,除了具备各个领域所必有杂实的基础知识外,他们比同行还大多了更深的知识。他们有着很好的国学基础,从小受到唐诗的熏陶,也就是这些知识让他们多了一些诗性的智慧,
能够有多种思维角度去看待他们自己的问题,在遇到事业的瓶井时,也多一份韧性和淡泊宁静的心去面对,所以他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如果说这些是站在生活高度上的人,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市井生活中去。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生活空虚,日子乏味,在醉生梦死的娱乐场所里;在虚无飘渺的网络里;在吵杂喧闹的麻将堆里,将我们的时光消尽。前者生活机械忙碌,后者更是乏味空虚,荷尔德林曾说过“人活着是为了诗意栖居。”所以前者只顾工作而忘了内心世界,后者用这些来打发无聊世界,过后更是无聊。有这样一首诗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事事已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曾经的年少浪漫风趣,经过人生的风吹雨打,最后只剩下为柴米油盐而奔波。台湾散文大师林青玄也说过:“浪花涛涛的一生,秤砣的一边是欲望功利,一边是浪漫风趣。如果不加调节都有可能走向极端,前者太实也不太好,没有风趣,后者太虚也不好,不实际。”所以吃饭喝茶有必要,琴棋书画也有必要,两者应结合好,才不为得意人生,而这些就靠诗性智慧来调节我们平淡人生,度过我们诗意人生。诗性智慧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也有生活的味道,活着有自己的风骨,有自己美好的情操,闲适心境,一颗善于感动的心,我们经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这里的真就是淡,淡的有味道,有着自己最真实的内心生活,山珍海味不一定让你吃的饱,相反,乡菜佳肴让我们吃的香,雍容华贵是一种高雅美,但是朴实无华也是种天然美,我们平淡的生活不是没有美,没有味道,而是我们缺少诗性的智慧去发现美,去感悟美。所以那些只忙于奔波前进的人句可以停下来去看看清风明月,细水长流,内心即闲适又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让自己处于一种有张有弛的生活态度,而那些天天沉迷于网络、酒吧、麻将堆里的人也会将大部分时间去做些实事,而用部分时间去休闲,娱乐,那些精神生活困惑的人也懂得苦乐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
观乎性情者莫良于诗,意思不管你平仄格律好坏,你只要拿出来一看,你的整个人的性情、品格、厚薄、深浅都在里边了。所以曹丕也说“文以气为主”是说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个人品的好坏,反过来也就是说诗歌文学艺术对丰富一个人的性情和情操的重要性了。这就是诗歌的美学价值,概括一句话,《诗》教风俗,移人论,美教化,远之可以知天文地理,近知花草树木。它参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那么再谈谈如果判断诗歌美学价值,也就是美学价值的高低怎么评判,我想三个字;“真善美。凡离真善美价值越近的也就是好诗好词,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不仅美,也真善,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最深刻的人类情感,他的善教我们对待爱情应该是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白头到老,这样一种价值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虽是描写男欢女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那样让人淫秽,而是思无邪。含蓄,欲说还休的感情甜到心伤。“还君明珠双泪时,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描写了一个贞女复杂的情感世界,他的善是为了遵守伦理道德,而克制埋葬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是在清朝时,有位诗人也写过:“还君衣钵双泪时,恨不相逢未剃时。”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情感造作、不真挚。王国维也曾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同样写美女和爱情,什么叫有境界,就是在的材质里面给你一种感发,一种提升,给你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而这种感发和提升就在于作品情感真挚,能够打动我们的内心深处琴铉,走向共鸣。这样的诗词才是好作品。古人也说过“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雅是典雅的雅,郑是郑卫之音,是淫糜的。就是说作品里面的诗包含着真、善、美,这样的诗才是好诗。
所以总结我们把诗词的判断标准分为两个个标准,最高标准里面有真善美,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里面除了有自己真挚情感和美丽语
言外,还能让我们的思想与作者的精神撞出火花,达到共鸣,走进玄赏,而走向“道”的升华。
下等标准,没有作者的真实情感,读起来大话空话,程式话,刻意模仿出来的,这是下等诗。我们看到如今的很多人们可意模仿古人写古体诗,虽然也词藻华美,但是感情是无病呻吟,为写作而写作。而不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外露和心灵的表白,所以他不能打动我们,也就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漂白,也就在当今流传不久。
总的说来,中国的诗歌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是真正的抚慰当代人心灵的良药。《论语泰伯》曾说:“子曰:兴于诗。”兴是一种兴发,一种感动,跟作者的见物起兴一样,你读诗,也会引起一中感受。诗歌美学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你的心灵一种感受。古人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就是在于你的内心有一种活泼敏锐的善于感发的心灵。几经岁月沧海和磨砺还保持那份应有的纯真心灵。这是作为一个真正人根本所在的地方。而这正是今天我们生活在工业时代我们所需要的,心灵所要得到滋养的,而这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快餐文化所不能给予的。诗歌的美学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个善感的心灵。他让我们懂得生命,懂得人生。懂得人生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之后而用颗阔达和洒脱的心来珍惜,懂得放弃,懂得坚守而回归人类深处最本真的自我。在诗的一步步熏陶下,让我们变得从容、淡定、平和和博爱,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怎样写好诗歌(下)
七
诗人用思线织成捕获生活的网,
诗人用捕获的猎物养育自己的儿子——诗歌。
诗人不孤独的守望者,诗人的朋友遍布天涯。
诗人不是普通的红尘过客,他们背负使命,怀抱梦想,探寻过去,求索未来。
写诗需要灵感,灵感来自积淀;
因为诗歌不是衣服,没有能买,买来能穿,穿了能换,换了能扔;
在诗人的眼里,山不止是山,水也绝不只是水,所以诗歌所能给你的,常常是你意想不到的。
诗歌如太极,有形无形,无色有色,有形无色,有色无形。
写诗是一种发泄,是一种寄托,是一种运动,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折磨,是一种快乐……
记背诗歌是痛苦的,感悟诗歌是幸福的;记背让思维感受压抑,感悟让思潮竞相迸发。
阅读诗歌是乏味的,诵读诗歌是惬意的;阅读让心绪寒山钓雪,诵读让心神自由荡漾。
学习诗歌是吃力的,欣赏诗歌是甜蜜的;学习让神经负担重荷,欣赏让情意绵绵。
八
诗歌是生活的艺术,诗歌是情感的结晶。
诗歌是艺术化的生活,诗歌是结了晶的情感。
木偶是生活中的艺术,但诗歌却不是木偶,因为木偶没有感情。
纸花是情感的结晶,但诗歌却不是纸花,因为纸化只是情感的代表。
诗人的心是感情的黑洞,没有什么可以穿透。
诗人的眼是情感的漩涡,没有什么能够逃脱。
诗歌是耀眼的火焰,燃烧着的却是诗人的激情。
诗歌是流动的泉水,滋润着的却是诗人的梦想。
诗歌是绕梁的旋律,牵动着的却是读者的魂灵。
诗歌是绽放的蓓蕾,感受着的却是读者的心弦。
诗歌是暗夜的烛光,诗歌是命运的险峰。
诗歌是眼睛的探索,诗歌是生命的发现。
诗歌是艺术的升华,诗歌是思想的攀登。
诗歌是自我的大成,诗歌是社会的价值。
诗歌是真理的化身,诗歌是意识的觉悟。
九
风格是诗歌的一种境界,正如儒雅是诗人的一种涵养。
风格是诗歌的品格,正如作风代表诗人的人品一样。
风格是诗歌的特色,正如衣服的颜色。
风格是诗歌的招牌,正如无名英雄的口碑。
豪放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宽大襟怀。
婉约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温情无限。
深刻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洞明认知。
写意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闲达雅致。 批判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无敌真爱。
颂扬的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欣慰共鸣。
无论是那种诗歌,只要走进去,它都会给你指明一条前行的道路。
这条道路,也许是诗人历尽艰难自己走出的路径;
也许是诗人未曾走过,却已看见光明的新途。
给人类以启发,给社会以奉献,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十
“十年磨一剑”,一剑破青天。
这是诗人向往,也是诗歌的使命。
重整混沌,拔云见日,是诗人生来的宿命。
满腔热血,漠然以视,是诗人真我的风彩。
心及宇外,忧在万世,是诗人不解的情怀。
跨越生死,穿越时空,是诗人难泯的梦想。
诗人是什么,
诗人是写诗歌的人。
诗歌是什么,
诗歌是诗人写的文字。
怎样写好诗歌,
原来竟是如此的简单~
……
附:
诗词赏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
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
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
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唐玄宗时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诗人,他为人正直贤明,诗风朴实遒劲,对扭转初唐华靡诗风有贡献。后人常把他与陈子昂并称。其《感遇》诗十二首,以寄兴为主,讽喻时政,思想深刻。有《张曲江集》。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诗】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题解】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简析】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 的诗。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 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注】瀛州: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一,另两座名蓬莱、方丈。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天台山的南面。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 运。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目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金银台:指神仙居所。白鹿:传说中神仙所骑的神兽。
【简析】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 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 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一:
醇美的米酒刚刚酿成,我正好从隐栖的山中归来;
黄鸡正在啄食小米,秋天了,鸡儿正肥美。
唤小儿,杀黄鸡,忙烹饪,饮米酒;
儿欢女笑,牵扯着我的衣裳,绕着我追逐嬉戏。
本想畅饮高歌,一醉方休,庆贺自己的应诏之喜;
不由地手舞足蹈,容光焕发,连太阳也自惭开秽地西沉了。 游说万乘之主,恨不能早一些遂我夙愿;
挥着长鞭,骑着快马,踏上遥远的入京之路。
想西汉,会稽愚妇不识才,竟然轻视朱买臣;
我也将辞亲远行,远涉千里,西入京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二:
辞亲远游,遍干诸侯,为了这一天。
或放浪地漫游,或悠闲地栖隐,为了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奉诏入京~
米酒刚刚酿成,黄鸡又正肥美,正该以示庆贺。呼儿烹鸡,诗人独酌;儿女嬉乐,绕座相逐,气氛何等欢快~
原本想,举杯痛饮,高歌而醉,以此为贺。却喜不自禁,挥剑起舞,神采飞扬,连太阳也黯然失色。诗人何其兴奋~
向帝王进言献策,是诗人一生所愿,这消息,这恩遇,似乎来得太晚~扬鞭策马,奋蹄赶程,绝尘远去。诗人建功立业之心何其迫切,恨不得,一夜飞驰入帝京~
当然免不了与妻临别赠语:你该不会像西汉时的会稽愚妇吧,我此次入京,定然会功成名就~可谓豪情万丈,信心十足。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连连高声自语:“我辈岂是蓬蒿人,”
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狂言无忌~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放浪恣肆~
“仰天大笑出门去”,“著鞭跨马涉远道”,诗人就是这般惊喜,这般急切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入仕之路,济世之途~
注释三:
这章歌行体诗,夹叙夹议,叙中激情,溢于言表。鸡肥酒熟的初秋,山中归来的诗人,喜气洋溢。酒酣高歌,对日起舞,自不待言。别家时,“仰天大笑”,是狂喜,是期许,是自信,更是自负。一路写来,畅哉快哉,载笑载言,且歌且舞。呼儿烹鸡,儿女牵衣,天伦之乐~临别赠言,相与于妻,夫妻之乐。久游之恨,深积 之郁,长抑之气,犹离弦之箭,急泻之瀑,笔调奔放跌宕,情感挥洒自如,狂喜之态,不甘没身蓬蒿之志,一气贯注,一挥而就。
李白的这首七言歌行诗,纵横豪壮,超迈俊朗,更有其欣喜若狂之激情相佐,读来,酣畅淋漓,爽兴洒脱。诗人的诗才,诗人的性情,在一种全无拘束的状态下,摇笔飞毫,腾龙走蛇一般,在诗中,得到了毫无夸饰的天然流露。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纵观诗人一生,这样的惬意是何其的少啊~读了这首诗,相信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李白那些抒写怨恨抑郁之气的诗,更能真切地体会埋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苦闷了~
其时李白正在山中隐居,获唐玄宗下诏入京。此诗是李白与妻儿告别时所写。描写了诗人实现抱负的得意心情。大笑出门而去,我岂是平凡之人。(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
李白《将进酒》赏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花马,千金 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 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 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 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 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
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 ??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 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 “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 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 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 ??“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 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 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 “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 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 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 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 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叡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 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
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 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 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 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 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 “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 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作文八:《小班诗歌教案怎么写》3000字
小班诗歌教案怎么写
篇一: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咏柳
时间:2012-08-03 16:17来源:未知 作者:冯成成 点击:
560次
目 的 要 求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柳树是在春天发芽的。 准 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 容 与 指 导1、教师出示有柳树的春天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中的画里有什么啊,(柳树)那柳树都是在什么时候发芽呢,(春天)。
...
目 的 要 求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柳树是在春天发芽的。
准 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容与指导1、教师出示有柳树的春天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中的画里有什么啊,(柳树)那柳树都是在什么时候发芽呢,(春天)。那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的古诗《咏柳》。
2、教师朗诵古诗。
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像碧玉一样打扮得高高的柳树,万条柳树垂下了绿丝条,
不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好象剪刀一样。
4、幼儿学习古诗《咏柳》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才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教师再次带幼儿朗诵诗歌,让幼儿读准词句。
6、活动总结:小朋友们~春天的柳树美不美啊,但是啊小朋友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的树才会更绿更美,7、活动结束
篇二: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小兔乐乐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理解中了解有关小兔乐乐的故事情节,愿意学说完整的句子。
2、愿意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引趣
(出示一个大萝卜)
教师:这是什么?大萝卜,你们知道什么小动物最爱吃大萝卜吗? 教师:小兔是怎么吃大萝卜的?
教师:嘿,小兔小兔,咱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找大萝卜吧。 (在
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找萝卜、吃萝卜。)
二、说说讲讲
画外音:哎哟,哎哟。好累啊,好累啊,哎哟,哎哟。(画面:小兔拔萝卜,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教师:是谁呀?
教师:小兔在干吗?他怎么了?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我们一起对小兔说:“小兔小兔,我们来帮助你。”
(画外音:好的,好的,谢谢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用力,加油吧!
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噢??拔出来咯!拔出来咯!) (画面:小兔拔起T萝卜)
(画外音:谢谢小明友,谢谢你们的帮忙,)
教师引导: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画外音:我日q乐乐,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再见了!) 教师引导:小兔乐乐再见。
三、阅读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大好事,帮助小兔拔出了大萝卜。
教师:小兔乐乐可开心了,小兔乐乐扛着萝卜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幼儿阅读大图书)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小兔乐乐又遇见了一只小兔,是真的吗?让我来找找看好吗?
(教师翻图书,出示小兔乐乐遇见小兔菲菲的图页)
教师:小兔乐乐在干嘛?(理解云记号的意思)
(出示第二幅图。)
教师:瞧,小兔们在干嘛?
教师:哇,他们吃得可真香,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好吗? (师幼模仿游戏。)
(画外音:轰隆隆,轰隆隆,)
教师:发生什么事了?
教师:我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好吗?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下雨了、打雷了?(认识雨和闪电的标记) 教师:这可怎么办呀?
(幼儿想办法,完整表述。)
教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好主意,真了不起,不知道小兔们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看好吗?
教师:哇,他们这个办法也不错,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谁愿意来做小兔乐乐,谁愿意来做小兔菲菲?
(师幼共同表演。)
附故事 小兔乐乐
有一天,小兔乐乐出门去玩,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大萝卜,他欣喜万分,决定把萝卜带回家。
小兔乐乐拉住大萝卜的叶子使劲拔呀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萝卜拔出来。回家路上,小兔乐乐遏上了好朋友——小兔菲菲。小兔乐乐高兴地把大萝卜的事告诉了小兔菲菲,还请小兔菲菲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大萝卜。正当他们大口大口地咬着大萝卜,吃得津津有味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们把吃剩下的一半大萝卜盖在头上,当成一把“萝卜伞”。大雨落下来了,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一点也不担心,豆大的雨点打在“萝卜伞”上噼噼啪啪作响,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开心极了。
篇三:小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小班语言教案:水果歌
教师:张文姚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小班诗歌教案怎么写)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作文九:《怎样写竞赛作文》1400字
竞赛作文
一般作文要求通顺、具体、完整;而竞赛作文要求新颖、独特、具文采。如何写好竞赛作文?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题目力求抢眼
题目吸引眼球,事半功倍。尽量不采用主题命题法,如《令人伤心的事》、《妈妈关心我》等等。竞赛作文命题不提倡从虚的角度入手,这样容易给读者假、大、空的感觉。可以从实的角度入手,如在题目中涉及主要内容、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等等。题目的实在性可以抓读者的心,同时也能避免题目的撞车。关于这个观点,朱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一个孩子写秋天和奶奶一起去山上采芍药,做芍药枕头,她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文章的文采极好,笔调非常细腻,只是小作者采用了《秋天拾趣》,这样的题目虽然也可以,但是不免落入俗套,不妨改为《芍药枕头》,读者可能更有兴趣读。
关于07年的“今年的压岁钱我这样安排”为主题的征文,他提到如果以主题命题的话,基本没有概率获奖。但是《我“买”下了图书馆》、《小富婆的计划》、《与理财零距离》、《小气鬼的算盘》等就比较抢人眼球。
二、首尾避免俗套
开头四大忌:1、详细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等
2、开篇交代前因后果
3、“百里挑一”式:如我爱......,我爱......,我更爱......
4、“先抑后扬”式
结果两大忌:1、“发誓、保证”式
2、“彻底醒悟”式
那么怎样的开头才是最好的开头呢?朱老师笑谈道:“没有开头的开头是最好的开头。”细细想来,此言极为有理。我将其理解为:自然不俗。关于写好开头的具体操作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描写法、形象描写法、截取横断面、对话式开头等等。
而结尾尽量含蓄、内敛。文章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点不透,不卒章显志。
三、选材力求新颖
结构、语言、主题、材料等等,都能影响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文章的成功更多在于他们对材料的选择。所以指导学生写作关键是指导他们如何选材?从司空见惯、普通实在的材料中发现写作的切入点,就像沙里淘金一样。让材料达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价值。
四、表达力求生动
竞赛作文在表达上要做到生动,应该少叙述,多描写。可以采用转化形容词的方法。例如:今天雾很大。这句话简单,我们只是知道雾大,但是难以体会到雾到底有多大,是怎么样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描写。五个字的句子,可以变成一篇非常丰富的作文。
六年级二班习作辅导方案
为迎接中心校的姚雪垠作文竞赛,特拟订本辅导方案:
一、时间安排
11月15日——4月15日
二、辅导方式:集中辅导和分散辅导相结合。
三、辅导地点:当次辅导教师所在班级。
四、具体操作:
第一阶段:11月15----12月15号
自拟题目,批改选出8名学生
第二阶段:12月16日---1月10日(8选5)
集中对8名学生进行一次现场作文比赛,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择优出5名学生。 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辅导的方法是:集中与分散结合。
辅导内容:主要以积累为主,让参赛学生两天抄写一篇优秀作文并背诵仿写。抄写的作文从命题、选材和结构安排都要求新颖、自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抄写的范文以写人、记事、想象进行分类指导。
辅导要求:学生写的作文面批面改,改完之后,必须再重新按要求去写。同时书写一定要严格要求
第三阶段:元月十日----4月10
本阶段辅导方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辅导内容:主要针对写人和记事作文
辅导要求:写人作文如何把人物形象写丰满、事情写生动、如何布篇謀局、如何把开头和结尾写生动、如何使文章的题目夺人眼球、如何写小事表大意。这些都要分类指导,最少每一类都要在辅导前搜集大量的范文,做到有米下锅。辅导一类,训练一周。辅导一篇,老师一定有下水文。
作文十:《诗歌,写什么和怎么写?》1900字
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绕不开两个问题,即写什么及怎么写。写什么是个平常的话题。凡人所见所感,一切皆可入诗,擅诗者打通古今,揽天地万物为器。事实也如此,无论是官方和民间的纸刊上的诗歌,还是充斥于网络版图上自娱自乐的诗歌,各种题材几乎尝试遍了。好多诗人不断试图开疆拓土,但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或拾人牙慧,折腾够了,热闹够了,重归于沉寂!每个人都要生老病死,都有七情六欲;同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当然也有少数高尚的人。所以我们写诗的话题,离不开生活。实际上写得好的确实不少,那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结果,是对生活的无限挖掘。优秀诗人不仅在探究生存的终极意义,也在无尽地还原自己。大诗人则代表了社会的良知或充当本土意识的预言家。一般写手只是无聊的哼哼唧唧,风花雪月,无病呻吟,那是一些自娱自乐的矫情的伪诗,遗憾的是这类文字占了网络的95%以上,其中的一些人还被热捧。笔者生于六十年代,带有那个年代无法抹去的印记,所以对人间抱有怀疑及悲悯的倾向。我的《在云端》《虚构》、《在河上游》,《有限的悲欢》写了人生的无奈,对旧时光的缅怀,以及挣脱人生苦痛的虚妄努力;《雪天与李白书》、《下午读宋词》写了文人与社会的抵牾和命运;《偏头痛》写到疾病的无常;《西南殇》写了人定胜天的滑稽以及对人子的眷恋。《星夜》写出了人、天、地,个人与群体、祖国之间的血肉之情;《清明》写无法割舍的亲情。。。
怎么写,是技巧或艺术性问题,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也是甄别真假诗人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诗创作上更显复杂,有无限的可能性。我记得我曾经说过:“诗到大美,应无抒情及技巧。是砍尽枝蔓后剩下的部分”。我同样喜欢墨西哥诗人帕斯说的:“现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派的坚强意志”,“没有任何一位开创现代性的诗人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可,相反,所有人都选择了‘蓄意与公众情趣为敌的写法’。”两并不相悖,也正是诗歌作为一种最特别的文体的迷人之处。我反对那种太过平易的无张力的口语写作,反对低俗的俚语写法;同样也反对太过晦涩的天书创作或陷入泥沼的玄学写法。一首诗歌传达给读者的,在语言上,或是曲折的花园般迷人的,或奇崛崚峋的,要善于把握熟悉词汇后的陌生化本质,要让明晰的形象应尽展其未知(先发兄的观点);在结构上,要注重整体布局及层层上扬的递进,节奏感等等。在风格上,应该是不可复制的,应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意外惊喜和深长的回味。。。不一而论。所以,一个好的诗人,在语言文字上,他是不懈的炼金士;在意象、意境、结构诸方面,他是杰出的构造师,在风格上,他是个令人惊叹的魔术师。如灵活地把上述要素融为一炉,纵横捭阖,那就是大师级的诗人。譬如笔者极推崇的陈先发兄及施茂盛兄两位学长,在诸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
下面谈谈我平时创作时的一些爱好,纯属个人的体会。
唐宋情结。在我为数不多的文字中,几乎多有唐宋的影子。那是一种对旧时光无限的缅怀。我喜欢《诗经》,南唐两主的诗词,宋元的小令。怀念那个时代醇朴的民风,经常在雨天遥望小路的尽头,似乎看到发往民间的采诗官,敲击着或长或短的木铎,在细雨中一路迤逦而来。《下午读宋词》《大寒》《像葵花一样老去》《夏日某个午后之唐朝》《昆虫记》,在这方面有比较集中的体现。
意象/意境的运用。笔者认为,诗歌离不开意象及意境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可以开拓诗歌的维度,让诗歌获得更大的空间。所以,擅诗者往往用丰富的意象代替冗长的独白,让读者徜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虚构》中“他”的生存空间;《云端》的静水深流;《偏头痛》中“木鱼声中翻飞的黄雀”、“蝶翅锯动的黄昏”“遁入黑暗的塔利班狙击手”;《写在这个春天》里“珊瑚般作响的裾裙”都是这方面的探索。旧意象与新处境如何结合,给读者的想象空间“留白”等等,都是高难度的问题。
词语和修辞的选择运用。词语是作者反映给读者的第一现场,所以精心而不刻意地选择词语,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要挖掘和还原词语本质的意义,让熟视无睹的词语获得陌生化的感觉,是我一直追求并思考的问题。修辞则是为词语的需要而提供途径,像河水寻找通道,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能人为地雕琢。要顺从内心的需要,有秩序地自然地流淌。
整体的气场。一首好的诗歌,给读者的感觉应该是混沌中清凉的钟声,虽难以描摹,但却获得某种体悟,欣喜,那就成就了它的价值。《星夜》是笔者自己作品中非常喜欢的一首,尽管很短,但很有感觉。
附:
星夜
更多的人走回黄昏。
四月,我听到春天在远方断裂的声音。
夜何其漫长。
我看到许多星星,顺着时光粗大的骨骼
坠入长河,没有回声,
只有盐粒冷冷的呢喃。
今夜,我想把一半的星星
送给沉默的祖国,另一半
留给夜晚不眠的孩子,
把黑暗的那一颗留给自己,
在夜的最深处泣不成声。
---- 琴匣谈诗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