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1600字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
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 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 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
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
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
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 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
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
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
舒服,欣 然笑道:“好,好,好。”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
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 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 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
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作文二:《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1000字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把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学习,一遍不懂,再来几遍。因为读的次数多了,使穿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多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连吃肉也感觉没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只是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时则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又不安,非常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鼓励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同途)说,德之弃也。”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季氏由于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的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传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个老头,他却不知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作文三:《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7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作者:易名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3年第05期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把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学习,一遍不懂,再来几遍。因为读的次数多了,使穿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多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连吃肉也感觉没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只是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时则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又不安,非常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鼓励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同途)说,德之弃也。”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作文四:《有关孔子的故事》1100字
孔子成语故事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
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作文五:《有关孔子的故事》5500字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
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 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便带着颜回、子路等几个弟子到了洛阳。他们等了好几天,终于见到了
老子。
一早,老子便把孔子师徒几人引入大堂,待入座之后,孔子便迫不及待地表明来意:我久慕先生威名,这次带愚徒几人特来拜谒。请问先生近来修道进展如何,
孔子几人正准备洗耳恭听,不想老子却张嘴大笑道:“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齿——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全了。于是,他们摇了摇头,谁也不明白老子的意图。这时候,老子伸出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师徒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这时孔子眼前灵光乍现,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老子这时说:“想必先生已经清楚我修道几成了吧,”孔子会心地点了点头说:“如醍醐灌顶,方才大悟呀~”
午后,师徒几人便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途中,孔子如获至宝,面若桃花。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
孔子听后拂须大笑不止。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当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 孔子听后大赞:“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做 了一年,很有成绩。被提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不久,转而为司 寇,管司法工作。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 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个美貌的女 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骏 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 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 “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 “鲁
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 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 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 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 问孔子道: “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他说: “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 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 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 来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力举千斤的大力士,孔子也是身材高挑,史书说他“身长九尺六寸”,被人称为“长人”。孔子曾被人举荐到鲁国大夫季斯家去应聘,季斯在对孔子面试期间,起身去厕所,刚到屋外时忽然有费邑之人来报,说:“我们挖井时挖出一个土罐,里面有一只羊,不知是何怪物?”季斯想借此试试孔子的学问,嘱咐那人不要说话,自己回屋后问孔子:“我最近听说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了一条狗,不知是何怪物?”孔子说:“要让我说,挖出的东西肯定不是狗,而是羊。”季斯大吃一惊,忙问其故,孔子说:“我听说山中之怪叫虁魍魉(kui wang liang),水中之怪叫龙罔(mang)象,土中之怪叫羵(fen)羊,现在你说的这个怪物是挖井挖出来的,属于土中之怪,肯定是羊。”季斯问:“为什么管这种怪物叫羵羊呢?”孔子说:“非雌非雄,所以叫羵羊。”季斯召来费邑人一问,那个怪物果真分不出雌雄,季斯大惊说:“先生的学问,实在是无人可及啊。”于是聘用孔子为“中都宰”。
这件事不久传到了楚国,楚昭王派人带着礼品来到鲁国请教孔子,问当年自己渡江时所得之物为何物?孔子说:“叫萍实,可以剖开吃。”使者说:“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说:“我以前游历楚国时,听到儿谣:‘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由此知道的。”使者问:“萍实能不能经常得到呢?”孔子说:“所谓萍实,是那些漂浮在江水中的无根之物聚结而生的果实,一千年未必能生成一个,非常难得。此乃散而复聚,衰而复兴之兆,楚王能得到,值得可喜可贺!”使者回国复命后,楚昭王叹服不已。
到了后来孔子任鲁国的大司寇时,齐国的南方边境处忽然飞来一只大鸟,身长一米左右,颈部羽毛为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嘴长,独足,在田里飞来飞去,农夫怎么赶也赶不走它。飞了一阵后,腾空往北飞去了。季斯听到这件怪事后,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生在北海之滨。天将要下雨时,‘商羊’就会飞舞,所过之地,必有大雨。齐国和鲁国相邻,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防雨灾。”季斯于是赶紧告知汶上(紧邻齐国南境)那个地方的百姓,让大家抓紧修缮房屋。三天后,汶上果然下起了暴雨,但由于鲁国提前做好了抗灾准备,所以百姓安然无恙。这件事传到齐国后,齐景公以孔子为神,从此孔子的博学多识,名闻天下,时人皆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所在的那个时代,信息很不发达,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博学还这样包罗万象,涉及很多学科及另类问题,因此孔子的“圣人”之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文六:《有关孔子的故事吗?》2700字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改错
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学生周游各地,讲学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朐阳山下.师生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学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子一鼓作气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只见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边,好大的海哟!这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迎面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呀!'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渔网,右手拿着渔叉,肩后背着渔篓,腰间系着葫芦,迎着他们走过来,边走边说:'不要慌,跟我来!'
老渔民把孔子和他的学生领进了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渔落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层,沙滩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子一听,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老渔民也火了,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事事都比别人高明啊!'孔子把学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我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完,顺口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从这以后,山里人就把朐(qu)阳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后生可畏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 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 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 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 呀!”
欲速则不达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升堂入室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 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 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 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 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 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 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 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 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 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 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 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作文七:《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900字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然。”
“不过,我有个条件。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
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给
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
年轻人蒙了。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
“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作文八:《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doc》1100字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把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学习,一遍不懂,再来几遍。因为读的次数多了,使穿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多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连吃肉也感觉没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只是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时则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又不安,非常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鼓励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同途)说,德之弃也。”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季氏由于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的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传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个老头,他却不知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作文九:《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300字
5.4.3.2.1. ㄨ金世責人始多韋故春萬ˊ
聲用最的作次編後秋世ㄟ一以世師玉初俑俑脫三筆,、比稱表振者絕法發陪斷熟與:喻文:明葬:。::皮孔對首筆為最本孔。俑,後 子至創曲初指孟子的在用
聖惡折子製孔作人意來有先例而稱作子春,念比關師的意人讚勤秋一上喻的孔人含俑孔讀,定實讀成子。褒來子易常會與書 語的貶殉聖經以得用勤尊的葬德,一到真奮稱文報人,的兼致字。字備使應陪人刻一 為。,語串,葬苦「絕無治正寓孔聯春子異學如褒子竹秋絕,。奏簡貶認筆 孫所韋樂的之為法。以,皮義,用」後指音繩以論。像。
語
10.9.8.7.6.選
鐘聞勤發才讓匏種一亂樂子文
發韶奮憤能人瓜道以臣以路公
聲。的理賊忘忘食空貫忘不下
,語人貫子味食懸之憂對用:「以出卻通:。::,::,孔磬論子不於違孔專孔孔不應子,語為各叛曰子心子子知該 成ㄑ:國世類在學比主老出述『春ㄧˋ君所事之齊習喻張仕而女秋ㄥ用物或將或國自為:為奚「,,父。之至工聽己學官不而葉收匏中命云作到無之,曰,亂樂,。,爾以舜法道有 ㄕˋ:臣,音不』致像在時所其ㄜ賊」集ˊㄆ忠。作忘匏融的 為,子眾ㄠ不會記為雅瓜公人懼音。孝 吃樂那貫。問也。之之飯後,樣通孔,」大 人。用心繫。發子成。以形懸後中憤於。 孟比指容著念忘子子喻十而以念 食路有一分不不滕,,
18
4.3.2.1.2.1. 追慎見實就道有鄒孔對忘的魯 念終賢、聽教某,思人又魯孟三二遠思缺無想種追塗以,在遺之、、祖齊乏類正事遠說孟致風路道論與::。根物統::有子::途語儒看指終據熱。指在為一孔以 中中家到施,的愛依路鄒段孔孟說賢教父話到禮上人很的思子遺給能的母。入,慎聽長、留 常想其的對之迷故重到時孟下見有他人象喪的用辦一間子來的成關,,。境以理些食為的人 語的便沒遠界稱父沒肉代儒聽想有成,。文母有而表家。效貴祖韶教不喪 根語學的後法賤先,鼎知事據儒風泛他貧。舜盛,的。味家 ,富指。時的鄒。祭話學 ,論,,的沒樂地後祀,說魯論語論論 分曲方有用要不。,語語語衛 別名。經以誠加為 孔靈里學陽。。過 比心求我 子公仁而貨證喻證地國為 ,,,,
14.13.12.11.10.9.8.7.6.5. 言風舉後的不不當的任而暴成點巧不行一生人恥推仁任重虎人也言無
及草反可求讓務馮之不下不道令謀
義偃三畏教。。美誠問讓遠河色。 :::::為懇:::::暴
只比指年成羞。不泛負指話, 說喻列輕全恥以指擔空說徒
些在人別舉。向遇繁手得手 無上每人一與身到重很搏聊位每的例虎分應,動鬥話者能好而較該路搏聽。,以超事能低做途鬥,馮沒德越。曉,微的遙臉 ,有化先喻徒、事遠色音談民輩其步ㄆ或,。裝到。,ㄧˊ他是主渡比得 正令ㄥ各河學動喻很,,,經人事。問承長和,論論,,,,,,徒的敬。比較擔期善 論語語論論論論論論 步道畏喻自起肩,語語語語語語語公衛 渡理。人 己來負可 冶靈述顏子泰述顏學河。有 淺,重是長公而淵罕伯而淵而。 陋而勇大一,,,,,,,,,
19
15. 剛毅木訥:個性剛強堅毅、質樸且不善,於論,言語論 辭語衛 。 靈子
公路 ,,
20
作文十:《与孔子有关的成语》3900字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色厉内荏 sa lì na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ng r?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
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 h?u shēng kě wa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an zh?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
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zhī zhǐ w?i zhī zhī,bù zhī w?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1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1、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言而喻 bù yán ?r 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曾经沧海 c?ng jīng cāng hǎi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成仁取义 ch?ng r?n qǔ yì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箪食壶浆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解释〗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地利人和 dì lì r?n h?
〖解释〗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2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9、寡不敌众 uǎ bù dí zh?ng
〖解释〗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10、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
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
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2、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与庄子有关的成语
1、越俎代庖 yua zǔ dài páo
〖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
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3、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3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4、游刃有余 y?u ran yǒu yú
〖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6、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7、见笑大方jiàn xiào dà fāng
〖解释〗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9、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0、沉鱼落雁 ch?n yú lu? yàn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beijing518. 电话 010-62754468 4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