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张海迪事迹是什么作文》6600字
张海迪事迹是什么作文
篇一:张海迪的故事4篇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 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br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
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
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霍金——轮椅上的天才
被称为“轮椅上的天才”的斯蒂芬。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物理系教授。这个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的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
从霍金出生讲起,他出身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
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霍金的说法是对的,但这更折射出了霍金身上可贵的品质:不把任何东西当成炫耀自己的工具。
小霍金并不像现在那样极度聪明,他也想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然而,小霍金在自己编织一些游戏时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着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我们的童年跟霍金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只是机械地娱乐,但也许是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帮助了今天的霍
金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霍金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也许老师们的教学也很富有启发性,可却没有激发我们的兴趣,是我们没有像霍金那样,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善于发现,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率,我想,如果我们也能像霍金那样尽所能去思考,也许就能学到更多。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
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
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然常旅行、演讲、著述。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索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篇二:张海迪的感人故事
张海迪的感人故事
张海迪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她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
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
专业。后来又坚持学习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她用学到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周围群众治病达一万多人次。她还学过无线电技术、音乐、绘画和书法等多门类知识与学科,以此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提到80年代没有一个名字比张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张海迪小时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5岁不幸患了严重疾病,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她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站不起来了。
小海迪瘫痪了,人们都认为她这一生只能依靠别人来生活了。可是,小海迪想:我要自立,长大了要为人民做点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实现这个愿望,没有知识、没有本领怎么行呢,可是,她又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决心以病床当课桌,自学成才。她开始用识字卡片学习认字,不久,又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从此,她以顽强的毅力走上了自学求知的道路。
张海迪的名言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2、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4、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
事业。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样的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
5、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间。
6、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7、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
8、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
9、在困境里,要树立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还要自我鼓励,以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 10、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诞生的。
11、今天我们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激情,一个人有了激情才会热爱生活,才有生活的动力。 12、 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13、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现在,比今天还要好。14、 如果我能站起来的话,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虽然我这么多年没有跳过舞,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15、作为女性,应该宠辱不惊,或者说荣辱不惊,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16、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必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17、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
18、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19、一百次倒下,就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尼克?武伊契奇)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0岁(注:2012年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自己做越来越多
尼克?武伊契奇成长历程(10张)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和其他更多的事情。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大的的荣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开始完成人生梦想的征程。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和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Nick
是真正的使人备受鼓舞的演说家。
尼克?胡哲出生于1982年12月4日。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 尼克?武伊契奇的雄姿
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他的父亲吓了一大跳,甚至忍不住跑到医院产房外呕吐;他的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直到尼克胡哲4个月大才敢抱他。父母对这一病症发生在他身上感到无法理解,多年来到处咨询医生也始终得不到医学上的合理解释。“我母亲本身是名护士,怀孕期间一切按照规矩做,”英国《每日邮报》7月1日援引尼克?胡哲的话报道,“她一直在自责。”
但是,武伊契奇的双亲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培养,而是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学习。“父亲在我18个月大时就把我放到水里,”武伊契奇说,“让我有勇气学习游泳。”武伊契奇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还是一名会计。武伊契奇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两个脚指头打字。后来,父母把武伊契奇送进当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武伊契奇行动得靠电动轮椅, 尼克.胡哲在中国长城 还有护理人员负责照顾他。母亲还发明了一个特殊塑料装置,可以帮助他拿起笔。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武伊契奇难免受到同学欺凌。“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说,“我冲妈妈大喊,告诉她我想死。”10岁时的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功。在这期间双亲一直鼓励他学会战胜困难,他也逐渐交到了朋友。 直到13岁那年,武伊契奇看到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
章,介绍一名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一系列伟大目标并完成的故事。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目标。如今,回想起那段倍感艰辛的学习经历,武伊契奇认为这是父母为让他融入社会作出的最佳抉择。“对我而言那段时间非常艰难,但它让我变得独立”。事实上,他现在拥有“金融理财和地产”学士学位。
经过长期训练,残缺的左“脚”成了武伊契奇的好帮手,它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帮助他踢球、打字。他要写字或取物时,也是用两个脚趾头夹着笔或其他物体。“我管它叫?小鸡腿?,”武伊契奇开玩笑地说,“我呆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 尼克?武伊契奇好样的!
游泳并不是武伊契奇唯一的体育运动,他对滑板、足球也很在行,“最喜欢英超比赛”。他还能打高尔夫球。他先看射击的方向然后在击球时,他用下巴和左肩夹紧特制球杆,然后击打,并击打成功。去年,武伊契奇在美国夏威夷学会了冲浪。他甚至掌握了在冲浪板上360度旋转这样的超高难度动作。由于这个动作属首创,他完成旋转的照片还刊登在了《冲浪》杂志封面。“我的重心非常低,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他平静地说。由于武伊契奇的勇敢和坚忍,2005年他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称号。
编辑本段演讲大师
武伊契奇从17岁起开始做演讲,向人们介绍自己不屈服于命运的经历。随着演讲邀请信纷至沓来,武伊契奇开始到世界各地演
讲,迄今已到过35个国家和地区。他还创办了“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帮助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走出阴影。2007年,武伊契奇移居美国洛杉矶,不过演讲活动并没有停止。今年他计划去南非和中东地区演讲。他用带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告诉记者,“我告诉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并开始钟爱自己。”
尼克?胡哲语录
1.“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2.“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3.“人生的遭遇难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
4.“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5.“即使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对于别人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6.“没手,没脚,没烦恼。”
7.“如果你失败了,再站起来 ”
8.“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奇迹。”
9.“态度决定高度。” 10.“失败不可怕,要继续尝试。”
虔诚的基督徒,主耶稣基督的羔羊。
生命斗士力克。胡哲于2月12日与Kanae Miyahara结为夫妇,他们的结合见证了上帝的信实和婚姻的美好,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迫不及待在力克的脸书留言,为一对新人送上祝贺和感恩的字句,留言中也有用中文、日文及西班牙文等语言。
天生没有四肢的力克。胡哲,曾在澳洲、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南非、哥伦比亚、印度等25个国家和地区分享自己的经历。虽然他没有拥有健全的四肢,但他认为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灵、来自信仰的力量比什么都更重要。他的演说激励了无数的生命,让听众们知道上帝创造我们每一个都有美好的旨意。而且即使我们的生命有诸多限制,但“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力克在演说中曾表示盼望将来能找到一个神所为他预备的妻子,如今他的美梦实现了,对很多粉丝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是情人节前夕一份独特的礼物
篇三:读张海迪故事有感
一个全身瘫痪的姐姐,一个轮椅上的梦想,这就是具有着顽强精神的张海迪姐姐。张海迪姐姐5岁的时候,摔了一个跟头,原因是腿上有一根血管爆裂,导致全身3分之2瘫痪,从此张海迪就过起了残疾人的生活。虽然张海迪姐姐残疾了,但她身残志不残,为了能当上医生给别人治病,张海迪姐姐读了许多关于医疗方面的书,还把小朋友抓来的小青蛙做解剖,了解心,肺,肝的位置。在自己的身上每个穴位点上红红绿绿的点点拿自己瘫痪的
身体做实验,用针灸的方法给别人治病。在村子里,张海迪姐姐曾医治过全身瘫痪的少女,双目失明的老爷爷??????
由于张海迪姐姐身体残废了,但她不放弃自己学业在家里自学成才。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还出版过代表作《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和《绝顶》等书,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张海迪姐姐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她有着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却有事只想着玩游戏,上网,不好好学习,有时还丢全班人的脸面,拖全班的后腿。张海迪姐姐却能自学成才,成为研究硕士生这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当时张海迪姐姐想要上学都很难,而我们却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每天只想着玩游戏,上网,却不知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读了张海迪姐姐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有许多人或许都过不上这样的美好生活,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作文二:《张海迪事迹》1600字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秋天在济南出生。,岁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 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争夺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蒲松龄(1640,1715年),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他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19岁时就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在当地很有文名。他热衷功名,希望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考了几十年,连一个举人也没考中,直到72岁才被破格提拔为岁贡生,但这对当时年过古稀的蒲松龄来讲已经没有实质性意义了。从一开始对科举的热衷,到后来的失败,使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弊端,以及落第的内心痛苦,都有深刻的体验。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
作文三:《张海迪事迹》3000字
张海迪事迹
张海迪事迹2016-03-18浏览:分享人:姚月之手机版
1955年 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么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 6 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渐渐地~她
1 / 6
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学完了。但是很难哪~得走不少弯路~多耗费很多时间。一道算术题~她做 12遍~得出的竟是12个答案!她本来就不喜欢算术~得啦~丢开不学算了!可是不行~硬着头皮也得学会它。第 13次终于算对了。努力是加倍的~可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呀。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
1970年 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亲张坦夫、 母亲毕江娇~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
2 / 6
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书上写着怎么样进针~可以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己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因为感染而死去。我给别人当医生~我也给自己当医生。15岁在农村的时候~我生了褥疮~晚上点着小油灯~对着镜子~我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所以~现在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
当年~张海迪作为一名待业青年~也曾有过自卑感。“1年多的时间里~我四处报名~八方写信~常常在招工单位的门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废人。”于是~当年~
3 / 6
张海迪想到过自杀。
1974年 7月 1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好遗书~说自己不愿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 30 片冬眠灵~又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在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楼村的乡亲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又想到了保尔在海淀公园自杀的情景~他也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些~张海迪挣扎着爬起来。可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来了。于是~她拼命地喊:“快来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日后~曾有记者问张海迪:如果你能拥有第二次生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张海迪说:“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会实现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医生~这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 15岁时就自学医术给乡亲们治病~但没有机会真正穿上白大褂当一名白衣天使。”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
4 / 6
写日记、读小说、 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 乃至手上、 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 10 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七八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辑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当初~为了给张海迪治病~母亲变卖了手表、衣服等物品~还欠了一身的债~从无怨言~默默地尽着母亲的神圣义务。尽管家里穷~但父母总是尽最大努力满足她的要求。凡张海迪喜欢的书~不管花多少钱~跑多远的路~父母总要想方设法给她买到。生日或节假日~书成了父母送给她的最佳礼物。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
5 / 6
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1年~张海迪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称号~这年 12 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 1982 年~张海迪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今天~张海迪总在说~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张海迪喜欢豪言壮语~因为她将自己的生活与座右铭式的豪言壮语融合在了一起。
6 / 6
作文四:《张海迪事迹》2100字
2008年11月04日14:37??来源:新华网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6年3月3日,张海迪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
张海迪先后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作文五:《张海迪事迹》400字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因此她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 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她这种 热爱生活、崇尚进步的精神和追求,以及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境界,不仅值得残疾 人学习,就是我们肢体健全的人,也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追求美好人生的营养。 她那博大的胸怀和志向值得我们学习。张海迪作为残疾人,并没有放弃任何的努 力,躺在社会的扶助上,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为社会做着贡献。比如, 张海迪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原本自身需要社 会的关爱和照顾,而她却用真心、真情回报社会,这样的胸怀和志向,的确令人 由衷地钦佩。 她不懈努力,始终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学习。 据报道,张海迪于 1983 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痛 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著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大量文学作品。 张海迪用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诠释了一位残疾人努力奋斗的精神,这个精神将 化为实践中的动力,激发更多残疾人走上自强不息的道路。
作文六:《张海迪事迹》5900字
张海迪事迹
张海迪事迹
成长经历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病痛,精益求精地进行着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已超过100万字。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让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称,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另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随后,张海迪成为道德楷模。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主要事迹
1(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并瘫痪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2(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3(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宣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故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1
4(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 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5(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6(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7(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2],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
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人。
8(xx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2016年3月当选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9.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2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秋天在济南出生。,岁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 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
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
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争夺它,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蒲松龄,淄川人。他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19岁时就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在当地很有文名。他热衷功名,希望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但考了几十年,连一个举人也没考中,直到72岁才被破格提拔为岁贡生,但这对当时年过古稀的蒲松龄来讲已经没有实质性意义了。从一开始对科举的热衷,到后来的失败,使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弊端,以及落第的内心痛苦,都有深刻的体验。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 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
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
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霍金——轮椅上的天才
被称为“轮椅上的天才”的斯蒂芬。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物理系教授。这个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的人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
从霍金出生讲起,他出身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
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霍金的说法是对的,但这更折射出了霍金身上可贵的品质:不把任何东西当成炫耀自己的工具。
小霍金并不像现在那样极度聪明,他也想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然而,小霍金在自己编织一些游戏时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着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我们的童年跟霍金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只是机械地娱乐,
但也许是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帮助了今天的霍金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霍金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也许老师们的教学也很富有启发性,可却没有激发我们的兴趣,是我们没有像霍金那样,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善于发现,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率,我想,如果我们也能像霍金那样尽所能去思考,也许就能学到更多。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
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
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然常旅行、演讲、著述。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索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作文七:《张海迪事迹》17300字
篇一:张海迪事迹
就说人人皆知的一位残疾女孩——张海迪,她从5岁开始,就患了脊椎血管瘤,导致其胸口下面全部瘫痪。就这样,张海迪从5岁开始,就在轮椅上度过。张海迪的父母不忍心看张海迪就这样倒下去,背着小海迪走南闯北,寻找名医来为她医治。对生命充满了期望的张海迪更(转载自:CspeNgBo.cOm 蓬 勃 范文网:张海迪事迹)是不甘心。张海迪为了治好自己,承受着针扎刀割的巨大痛苦,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仍然坚持着。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她也要坚持到底。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但张海迪仍没有因瘫痪而向病魔屈服。恰恰相反,她不但没有倒下,还自学了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另外还学了日语、英语、德语,还有世界语,还学了医学。她当过医生,翻译了10万字英文小说,写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
1955年出生在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的威胁下,张海迪意
1
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和药物,努力研读了《》、《》、《》、《实用》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张海迪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十分珍惜这有限的生命。人们说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多活不过27岁,可她却活到了现在——53岁,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张海迪的精神实在可贵,现在有的同学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却不好好学习,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向张海迪学习,珍惜生命,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和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
2
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并能用、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还翻译了英国《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这支歌的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
3
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1991 年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年,她在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4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83 年 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生平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他一生活得有没有意义。张海迪的生命是重于泰山的呀~
篇二:张海迪事迹
张雨晨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今天,我就来写一写我们又熟悉又陌生的人——张海迪。
说她熟悉,那是因为她是我们山东人,就住在济南,离我们不算太远,我们很早就听过她的故事并且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听过她的故事;说她陌生,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见过她。
海迪阿姨的事迹我以前听过,但是并没有全面了解。读了她多事迹后我才全面的了解。在海迪阿姨五岁那年,灾难降临到了她的身上。一天,她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忽然觉得
5
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上。爸爸妈妈把她送进医院,医生们反复检查后得出诊断——脊髓血管瘤。这种病会使人高位瘫痪,一生都会站不起来。但是,可怕的病魔并没有使幼小的海迪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她几次要求上学,都因为各种原因被一所所学校拒绝。学校进不去,她就在床上铺开了课本。同时,她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和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努力锻炼身体,认真学习。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读了她的事迹,我想到了我,我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优越的学习环境,还有那么多的好老师,每天耐心细致的教会我许多的知识。可是我却没有海迪阿姨的那种坚韧不拔、勤奋学习的精神,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学会更多的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读到张海迪的故事,我们就会想起“身残志坚”,“顽强拼搏”之类的词语,因为,张海迪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一种精神。她的故事感染着无数的人,给众多奋进中的人以无尽的力量。
她在五岁时因脊髓病,只能坐在轮椅上面自学那些正常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能学到的知识。不久,她因高位截瘫手术只能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了,甚至连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恳求妈妈在桌上支一面镜子,这样她就可以从镜子里面看书了,就这样她学习了小学、初中的知识,更以惊人的毅力开始自学英语,她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定:每天背熟10个英
6
语单词,如果背不全,忘了几个就狠狠的咬几下自己的手指。
在这样的学习后,她翻译了一部小说——《海边诊所》。后来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等书籍。在残酷的命运的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放弃,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一个个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在人生的路上绽放着一朵朵成功的花朵。
当张海迪受到挫折时,她没有放弃,而是抬起头来,做生活的强者。当我读完这个张海迪的故事时,我已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我能看到在绝境中一个坚强的身影在前进着。乐观、不屈服、坚强,这些词语远远不能表达出张海迪那些奋斗的日子。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我们始终会遇见大大小小的困难。现在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享受着父母、老师、学校给我们的呵护,在蜜糖般的生活中远不知什么是磨难,我静心想了想,如果我遇见了这样的苦难,我还会不会像张海迪那般用百折不饶的意志获得生命的光辉?
我的答案是:不能。所以张海迪的故事教会了我们,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只要有颗坚强的心,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你的生命也可以这样的绚丽。
大作家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张海迪做到了,她说:“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如果你奋斗着,你也可以。因为,人不能选择命运,
7
但能改变命运! 每一个童年都是快乐而纯真的可是张海迪的童年却充满了艰辛,痛苦,她5岁就得了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在别人眼里这个看似令人可怜的人生没有前途了。可是张海迪却做了一件让人才吃惊的事。
她无法上学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和沮丧,他自己在家自学多年来她一直以顽强毅力与疾病做斗争。她不抛弃不放弃自己把小学,中学,大学,学的课程全部读完并学会了日语法语还获得了硕士学位。
张海迪在小时别人眼里就是平凡的废人,可是谁知他是一个不平凡的才女。
张海迪在自己清贫的家中努力考上的硕士可是有的大学生却在优越的条件下还考不上大学而且张海迪是残疾人别人比张海迪少什么。
缺什么还是张海迪他天生天就是这样啊不普通人比张海迪缺少汗水,毅力。竭尽全力的付出必有丰厚报酬张海迪就是这样的。她用汗水,毅力竭尽全力的付出所以她得到的是赞赏是别人的佩服还有丰厚的知识。
我们总是在抱怨,抱怨学习太忙,工作太累;抱怨今天的饭菜不合口味;抱怨没人关心,人与人之间冷冰冰。当我想到张海迪,这烦躁的心被梳理,我重新学会感谢生活。
张海迪曾说过:“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虽然她在5岁时就因得了脊髓病而导
8
致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她并没有因此沮丧、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坚实的脚樱”就像张海迪,虽然在她面前的是一条泥泞的道路,可是她却在这样一条路上,坚定不移地一直走到了今天,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赢得了宝贵的人生。
看到这位与疾病顽强搏斗的身残志坚的女性,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一群“千手观音”们。他们虽然失去了听觉与说话的能力,但是他们却用一颗颗乐观的心灵完美地演绎了《千手观音》。
他们仿佛用自己的表演在告诉我,人生只要充满希望,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是啊,他们这些听不到音乐的舞者,在训练时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埃而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们那种不怕险阻,勇于磨练,永远保持乐观的精神。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定能被我们打开,科学的高峰定能登上。
但我们决不能做“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遇到困难就被关叹气,失去前进的信心。其实,我们常常不是被困难绊倒,而是被我们自己绊倒。当困难来临的时候,要保持那一份勇气,给自己找一个支撑,要始终相信风浪会过去,雨后一定会有彩虹划过天际。
遇到困难永不退缩,这是张海迪给我的启示。她让我懂得
9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篇三:张海迪事迹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愉悦的童年,愉悦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母亲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母亲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十分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此刻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齐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齐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样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样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齐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
10
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最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母亲说:母亲,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十分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1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习并领悟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钟爱领悟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钟爱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十分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刻。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领悟,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我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我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完美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父亲母亲的爱,小伙伴及兄弟姐妹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应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十分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
11
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样这么白啊~你的腿怎样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我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领悟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12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领悟的张海迪最后拥有了自我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最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性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透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下每一分钟的发奋,也没有白白度过性命的每一程。(我向往的地方)
这天,当咱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性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
13
加钟爱性命,钟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重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性命的真正好处。
张海迪的故事二:
张海迪的故事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人们在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面前,在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面前,在这位以自我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以缩短自我的性命来延续他人性命的时代楷模面前,都在深深地思考:人生的全部好处究竟在哪里,**同志挥毫题词:”领悟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同志题词:”以张海迪为榜样,勤奋领悟,热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我的性命也许不会
14
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刻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我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领悟和工作去延长性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领悟,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领悟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我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发奋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我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我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后掌握了必须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之后,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我的笔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习并领悟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此刻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
15
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忙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领悟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我规定每一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发奋,她不仅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领悟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忙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钟爱生活、珍惜青春,发奋领悟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我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性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性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愉悦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张海迪的故事三:
16
张海迪的故事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愉悦的童年,愉悦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样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我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十分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最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母亲说:”母亲,我要上学~”但是正因自我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1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
17
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我。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学完了。但是很难哪,得走不少弯路,多耗费很多时刻。一道算术题,她做12遍,得出的竟是12个答案~她本来就不钟爱算术,得啦,丢开不学算了~但是不行,硬着头皮也得学习并领悟它。第13次最后算对了。发奋是加倍的,但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呀。于是,她的领悟自觉性、领悟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潜质,便随着知识一齐增长起来了。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亲张坦夫、母亲毕江娇,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十分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忙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领悟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我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发奋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
18
灸穴位,她在自我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我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书上写着怎样样进针,能够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我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我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我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我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后掌握了必须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正因感染而死去。我给别人当医生,我也给自我当医生。15岁在农村的时候,我生了褥疮,晚上点着小油灯,对着镜子,我把自我身上溃烂的肉剪掉--因此,此刻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鼓励人的经典语句)
当年,张海迪作为一名待业青年,也曾有过自卑感。”1年多的时刻里,我四处报名,八方写信,常常在招工单位的门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废人。”于是,当年,张海迪想到过自杀。
1974年7月1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
19
好遗书,说自我不愿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30片冬眠灵,又给自我打了6支冬眠灵。在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楼村的乡亲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又想到了保尔在海淀公园自杀的情景,他也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些,张海迪挣扎着爬起来。可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来了。于是,她拼命地喊:”快来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最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兄弟姐妹、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日后,曾有记者问张海迪:如果你能拥有第二次性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张海迪说:”假如我能再有一次性命,我会实现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医生,这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15岁时就自学医术给乡亲们治病,但没有机会真正穿上白大褂当一名白衣天使。”
之后,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我的笔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习并领悟了识简谱和五线
20
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忙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领悟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我规定每一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七八个年头的发奋,她不仅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修改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当初,为了给张海迪治病,母亲变卖了手表、衣服等物品,还欠了一身的债,从无怨言,默默地尽着母亲的神圣义务。尽管家里穷,但父母总是尽最大发奋满足她的要求。凡张海迪钟爱的书,不管花多少钱,跑多远的路,父母总要想方设法给她买到。生日或节假日,书成了父母送给她的最佳礼物。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领悟,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当过无线电
21
修理工。之后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这天,张海迪总在说,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生命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张海迪钟爱豪言壮语,正因她将自我的生活与座右铭式的豪言壮语融合在了一齐,构成了咱们所看到的张海迪钟爱性命的一种精神力量。篇四:张海迪事迹
在《 》里,我们提到了身残志坚名人张海迪,对于这位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海迪,社会各界给她两个赞誉:一个是 八十年代新雷锋 ,一个是 当代保尔 。作为一名80后,我觉得有必要把张海迪的故事和张海迪热爱生命的精神继续传播下去,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能从名人的身残志坚里得到一些启迪。下面详细讲述张海迪的故事和张海迪的励志事迹。
1955年 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 课 ,她和小同伴们嘻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么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
22
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 6 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上学~ 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学完了。但是很难哪,得走不少弯路,多耗费很多时间。一道算术题,她做 12遍,得出的竟是12个答案~她本来就不喜欢算术,得啦,丢开不学算了~可是不行,硬着头皮也得学会它。第 13次终于算对了。努力是加倍的,可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呀。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
1970年 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亲张坦
23
夫、 母亲毕江娇,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书上写着怎么样进针,可以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己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24
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因为感染而死去。我给别人当医生,我也给自己当医生。15岁在农村的时候,我生了褥疮,晚上点着小油灯,对着镜子,我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 所以,现在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
当年,张海迪作为一名待业青年,也曾有过自卑感。
1年多的时间里,我四处报名,八方写信,常常在招工单位的门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废人。
于是,当年,张海迪想到过自杀。
1974年 7月 1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好遗书,说自己不愿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 30 片冬眠灵,又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在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楼村的乡亲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又想到了保尔在海淀公园自杀的情景,他也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些,张海迪挣扎着爬起来。可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来了。于是,她拼命地喊: 快来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 我错了,从
25
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中死去。
日后,曾有记者问张海迪:如果你能拥有第二次生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张海迪说: 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会实现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医生,这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 15岁时就自学医术给乡亲们治病,但没有机会真正穿上白大褂当一名白衣天使。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 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 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 乃至手上、 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 10 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
26
老师。经过七八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辑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 《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当初,为了给张海迪治病,母亲变卖了手表、衣服等物品,还欠了一身的债,从无怨言,默默地尽着母亲的神圣义务。尽管家里穷,但父母总是尽最大努力满足她的要求。凡张海迪喜欢的书,不管花多少钱,跑多远的路,父母总要想方设法给她买到。生日或节假日,书成了父母送给她的最佳礼物。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1年,张海迪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称号,这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 1982年,张海迪获聊城地区 模范共青团员 和 三八红旗手 称号
今天,张海迪总在说,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 张海迪喜欢豪言壮语,因为她将自己的生活与座右铭式的豪言壮语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张海迪热爱生命的一种
27
精神力量。篇五:张海迪事迹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 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
28
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29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
30
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
31
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张海迪故事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张海迪的故事》,我深有感触。
张海迪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但她努力自学,不但学习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还研读了《针炙学》内科等学书籍,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自学了美术、音乐、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并进行译著,创作《轮椅上的梦》等作品,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了张海迪说过的这样一句话: 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心,就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一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读到这里,我深深感动。她是一个残疾人,面对病痛的折磨,还能自学这么多知识。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顽强战胜病魔的海伦凯勒,看到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以及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影子。
读完之后,我想到了体操运动员桑兰,桑兰曾在中国体操队享有 跳马冠军 的美誉,并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她却在意外的体操练习中失手,几秒时间矫健身手变成了瘫痪,然而坚强的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始
32
终坚持着已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我又联想到了自己,遇到困难时,我总退缩,不是让爸爸帮忙,就是让妈妈做,今后,我要向张海迪学习,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就象大海里没有礁石就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就成不了强者。我也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教师评语:小作者在阅读张海迪的故事后,抓住感点,联系中外身残志坚人物的事迹,抒发感受;并联系自身实际谈,是一篇叙议结合的佳作。
更多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33
34
作文八:《作文:张海迪》1400字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二)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作文九:《张海迪,作文》1900字
张海迪,作文
篇一:读张海迪事迹有感
寻找生命故事,我找到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保尔?”,她曾经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她,就是这样以残疾的身体,做出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的张海迪阿姨。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持着她,我想:这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充满信心。
对于五岁就突患脊髓病而致残的张海迪来说,不幸,让她破灭了成为舞蹈家的梦想,这是多么地痛苦。以后的日子只能坐在轮椅上渡过以后的日子,坚强的她并没有放弃生命。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次手术后,她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了,甚至连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请妈妈在桌子上支一面镜子,这样她就可以从镜子里面看书了。就这样她学习了小学知识,初中知识,后来又开始自学英语。她还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定:每天背熟10个英语单词,如果背不全,忘了几个就狠狠地咬几下自己的手指。她就是这样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始终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这不得不让我感到惭愧。想起这段时间来,我经常会为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而苦恼,不断埋怨背诵段这么长,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一位身体残疾的人,
面对病痛,还能继续保持着一颗顽强学习的心。而我,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对于这么容易能完成的背诵作业怨天怨地,还以发脾气和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实在是不应该。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进取,挑战自我。通过学习张海迪阿姨的事迹,我决心要向张海迪阿姨学习。我是一名学生,有优越的学习环境中,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应该更要勇敢去面对,去战胜它们。因为,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我才能做学习的强者,生命的强者。
篇二:读张海迪故事有感
一个全身瘫痪的姐姐,一个轮椅上的梦想,这就是具有着顽强精神的张海迪姐姐。张海迪姐姐5岁的时候,摔了一个跟头,原因是腿上有一根血管爆裂,导致全身3分之2瘫痪,从此张海迪就过起了残疾人的生活。虽然张海迪姐姐残疾了,但她身残志不残,为了能当上医生给别人治病,张海迪姐姐读了许多关于医疗方面的书,还把小朋友抓来的小青蛙做解剖,了解心,肺,肝的位置。在自己的身上每个穴位点上红红绿绿的点点拿自己瘫痪的身体做实验,用针灸的方法给别人治病。在村子里,张海迪姐姐曾医治过全身瘫痪的少女,双目失明的老爷爷??????
由于张海迪姐姐身体残废了,但她不放弃自己学业在家里自学成才。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还出版过代表作《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和《绝顶》等书,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张海迪姐姐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她有着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
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却有事只想着玩游戏,上网,不好好学习,有时还丢全班人的脸面,拖全班的后腿。张海迪姐姐却能自学成才,成为研究硕士生这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当时张海迪姐姐想要上学都很难,而我们却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每天只想着玩游戏,上网,却不知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读了张海迪姐姐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有许多人或许都过不上这样的美好生活,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篇三:读张海迪的故事有感
读张海迪的故事有感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逃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
张海迪
——一个身残志不残的人,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坐轮椅的人,竟然考上大学,并能够当了硕士学位,日本的电视台还把他誉为十大女青年之一,多么光荣的称号~她还常常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礼物。她还翻译了一本《海边诊所》。
在她未成功前,她因为做手术住院。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看她,看她正躺在床上照镜子,朋友笑着说:“我从来都不知道,你这么爱照镜子啊~”张海迪说:“我正在看书呢~”
朋友这才发现,在床头有一张,字照在镜子上就能看了,可是书中的字却是反着的,朋友大惑不解问:“这样不好看呀~”张海
迪说:“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能够这样做,她一定经过了不少磨难,才会把字反着看。
联想到我平时,我不懂珍惜生命,常常浪费时间。写作业拖拖拉拉,我想连她这样的一个人都这样珍惜生命,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也要向她学习,学习她那种不肯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雷锋叔叔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时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确,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我还要学习她那种刻苦地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
作文十:《励志作文素材:张海迪的事迹[Word文档]》2800字
励志作文素材:张海迪的事迹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励志作文素材:张海迪的事迹
出生5岁就高位截瘫——自学完初中所有课程
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自学外语 从事翻译 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
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
她是代表着人民的政协委员 感人的话语
与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交往已四年有余,一次通话中,她笑着告诉我:“我特想看看王府井,下次去北京,你可要陪姐姐去。”作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年年到北京开会,到王府井看看,应该说不难办到。
今年,海迪又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帮助她实现心愿成为记者的一件心事。从3月2日至7日,六天预约了三次,海迪要么开会、忙议案,要么接受采访,就连晚上也抽不出时间。中午,海迪突然来电,听得出声音十分憔悴。她抱歉地说:“弟弟,我刚刚逃出来,那么多记者朋友们采访我,要合影,我不能拒绝,他们也是工作,我要争取配合,可实在是太累了,我都快拼命了。”记者建议她注意身体,请半天假,抽空到王府井转转。
海迪一口拒绝。她说:“全国政协每年开一次大会,可不能随便缺席。我有一些建议,要在会上给委员们说一说,姐姐代表的可不只是自己呀!”电话那头传来如此熟悉的笑声。这笑声让我牵挂。我明白,她不想麻烦任何人,她想用笑声告诉记者:她不累,她能顶得住。政协会期已快过半,海迪看看王府井的心愿何时能实现,依旧是记者的一件心事。
3次国外演讲演讲音乐会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她所具备的精神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残奥会对志愿者服务的要求非常高
2007年3月10日下午,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张海迪与其他几位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委员,利用休会时间来到
北京奥运大厦,感受奥运大厦的无障碍设施,体验奥运会前期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并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献计献策。张海迪表示,北京2008年残奥会对北京市的无障碍建设要求和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是非常高的,志愿者需要用爱心、耐心去服务细节,才能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专业、温馨的服务。
她自己绝对不会写自传
我不仅现在没有打算,将来也不会写自传,因为我就是那么普通的一个人。
很早以前就有人说我的作品《轮椅上的梦》是我的“自传体小说”,其实那是一个误会。如果真是老了要留下回忆给后人,我认为作为口头传述就够了,才四十多岁就把自己的生活抖搂出来,我不希望这样做。这些年不知有多少人找过我,说要我写或者他们替我写自传,我全都拒绝了。
为担任社会职务的原因,我接触到许多残疾朋友,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打开的书,他们都经历过痛苦。我觉得自己与他们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我的名字被大家知道了。所以我要关注芸芸众生,要用笔把这些人类共性的情感与生活写出来。
阅读相关文档:2016巴西里约奥运会作文精选范文大全 关于2016里约奥运会作文汇总 富有哲理的励志格言 适合图书馆的读书格言 关于教师的格言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语 热爱读书的格言 关于文明礼仪的格言 校园文明礼仪格言 讲诚信的格言警句 有关国庆节的微信推送文章2016 2016喜迎国庆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与国庆节有关的名言警句 十一国庆祝
福语2016 2016年国庆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2016国庆节微信文章大全 十一国庆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国庆节微信文章素材汇总 国庆快乐祝福语 关于国庆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重阳微信文章 重阳节的微信文章 重阳节贺卡祝福语 中学生重阳节演
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张海迪事迹是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