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考突破话题作文》3300字
中考突破话题作文:“向往”的写作指导
点击数:517 次 录入时间:2009-9-24 16:22:00 编辑:lihuan0206
下一页 1 2
“向往”的写作指导
一、审题
看到文题,我们总要去思考,作文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可以写写什么呢?选择哪些材料来写?可以表达生活中的什么思想感悟呢?
1、向往是理想;追求;幢憬;渴望的意思。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这“向往”也许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也许是一种抽象的境界(“空中楼阁”“香格里拉”),或许只是区区卑微的愿望,或许是一个人的远大的人生目标,也许是永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然而都代表了自己内心的向往、幢憬。
3、这是一个独词式的话题,我们可以在它的前面、后面添加词语来明确我们要写什么。将文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例如:我向往大海、我向往泰山、我向往那令我神往的橄榄绿、我向往父亲的怀抱,这些在自己的记忆中一直是让我向往、幢憬值得珍惜的美好的东西。
例如:我向往心中理想的高中、我向往我能成为一名作家、我向往彼岸(我向往成功)、我向往幸福的生活(我向往生活像雾像雨又像风)、因为在生活中有缺憾,所以才有向往,向往那幸福、美好新生活,这一向往应该是积极的、乐观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立意明确集中深刻新颖
1、神奇的大自然,人类的家,你有那么美向!有多少令我向往的地方,草原、湖泊、山川,更多的地方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美,感受自然,向往自然。
2、我向往大海。她的温柔而沉静,威严而宽容,时虚怀而广博-----散发在她身上的品格魅力如磁铁般吸引着我,指引着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我向往您,渴望与您来个亲密的接触,我希望能像您一样,能做一个“海化”的人!
3、我向往泰山,我登上了泰山,我明白了:对向往的事物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得到的道理。
4、向往,你是人们心灵中的净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吹雨打。5、向往远方,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开拓新的世界,去应对三百六十五里路的风风雨雨。
6、每个人心里都长着一双翅膀,所以我们要学会飞翔,不要让它慢慢地退化。或许我们不可能达到远方,但只要拥有这份向往、往和平
精彩构思
向往结合个人经历,讲述自己所向往的某件事。
小时候,我就知道泰山是五岳之尊,也听过“重于泰山”,“稳如泰山”的成语;读书后,我知道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也看到了杜甫在登完泰山后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于是,登泰山成为了我向往已久的一件事。今年暑假,我和父母一起终于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也明白和体会到了对向往的事物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得到的道理。
向往随想曲用抒情散文的方式,抒发自己对向往的认识和感受。
向往,你是夜航中的灯塔、旅行中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向往,你是嘹亮的号角、擂响的战鼓,鼓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向往,你是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学生试卷上的满分,把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人分享;向往,你是追求过程中的汗水,是失望后的叹息,但“有梦就去追逐”的信念我们却不会改变;向往,你是人们心灵中的净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吹雨打。
小草的向往变换主体视角,用一株小草的向往讲述向往与努力奋斗的关系。
从小草的视角出发:我是一棵刚从冬天睡醒过来的小草籽,是妈妈拜托风姑娘把我放在了泥土中。临行前,她叮嘱我先在土壤阿姨的怀抱中睡觉、养足精神,然后用自己的努力长成一棵健康快乐的小草,于是,长成一棵真正的小草成为了我最向往的事。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石头的阻力,风的调皮,太阳的无情,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坚强。今天,一个小朋友看到我然后对他的妈妈说,我是最漂亮的小草,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向往。
盛开的幸福花反向思维,讲述一个用不正当的方式实现向往的故事,说明有了美好的向往还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实现的主题。
汤姆的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汤姆的妈妈爱花,无论是玫瑰、康乃馨、郁金香还是野百合,汤姆想给妈妈买一盆花帮助她减轻病痛的折磨,但是汤姆家里很穷,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花。为了**的病,汤姆乘一位老奶奶不在家把她家窗台上的幸福花偷了回来,但是幸福花却一天天枯萎下去。汤姆把花送回老奶奶家、并向她承认了错误,老奶奶把花送给了汤姆。幸福花在妈妈和汤姆的照料下又开出了新的花朵,**的病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向往和平
和平是宁静,是财富,是幸福。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世界才会美好,国家才会发展,人民才会安全幸福,孩子才会快乐无忧。所以,我非常向往和平。
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战火连绵,那里的人民正陷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就像现在的伊拉克。从电视中看到的伊拉克,就像是一片废墟,许多房子都倒塌了,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偶尔看到的人们都穿得破破烂烂的,瘦得皮包骨,据报道,他们许多人整天只有一点点食物,城市里没有干净的水和足够的粮食供应。电视镜头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孩子们时常在垃圾堆中出现。由于战争,环境被破坏了,食水被污染了,粮食又不够,伊拉克发生了瘟疫,许多的无辜受难者得不到治疗,许多人痛苦地死去……这全都是战争带来的后果。不管是什么理由开战,战争都会带来死伤无数,使国家财产、个人财产都会受到损失,使人民颠沛流离,生活
艰难。每当我看到这些场面,我的心便沉重起来。
每一场战争爆发之后,电视里常常播的是被攻的国家和攻击别人的国家,它们的情况怎么样?美国电视台经常播一些他们认为是英雄的事迹,这些人都是为自己国家利益着想的人,但在同时,他们又被对方视为仇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既被人恨又被人尊敬?
我真不明白。国与国之间发生了矛盾,难道不能用其他办法来解决吗?不能双方坐下来好好商谈吗?战争大多数都是因为少部分人的自私心而起的。或者是为了争夺别国家的资源,或者是为了占领土地……只有人们都收起自私心,才能换来真正的世界和平。如果人类不自私,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十分美好。
战争是黑暗的,无情的,残酷的,人类啊,快醒悟吧!
看啊!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天空是蔚蓝的,花儿是灿烂的,鸟儿是活泼的。假如我们不懂得珍惜,还这样自相残杀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让我们热爱和平,负起保护世界,保护地球母亲的责任。让和平在我们心中永恒,让和平在世界中永恒吧!
向往
我不向往苏轼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也不向往易安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婉约凄凉,更不具有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胸怀。我所向往的生活,就是快乐幸福、安定和谐。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伴着清脆的鸟鸣,携着飘香的鲜花,和一群知心的朋友在和煦的阳光下,嬉戏、玩耍。让碧丝般的小草,轻抚我们疲倦的身体;让轻柔的春风,抹去我们心中的烦恼;让悦耳的鸟鸣,唤醒我们青春的活力。这是我神往的生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最快不过于伙伴们像鱼儿一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你追我,我赶你,时儿水花四溅,时儿欢声笑语。让清凉的溪水冲刷快要蒸发的身体,使我们依旧像新生的嫩叶一般鲜亮;让水花和笑声一起飞溅,使我们仍然充满生机地迎接下一步的挑战。这是我追求的生活。
“人道天凉好个秋。”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拿本书,音乐在耳中穿梭,迎着习习的凉风,坐在窗台边享受闲适的午后,忘了生活的烦恼,忘了学习的压力,忘了时间的流逝,就这样安静的看着书,听着音乐,好好体验一番“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我向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没有雪一般的洁白,也不会有梅的百里飘香。在这个老鼠都不愿意出来偷吃的季节,我没有梅与雪的情操,我所向往的只是能像冬眠的动物一般,蜷缩在自己那个温暖而又温馨的空间里,做上一个甜甜的美梦,隐约听到妈妈不停的叫唤时,睁开朦胧的双眼,迎着厨房里飘出的阵阵清香舒展。“睡觉睡到自然醒”一定是人生一件快事。在寒假里让我睡个饱觉吧,这是我渴望的生活!!让和煦的阳光抚慰我疲倦的心灵吧;让清凉的溪水冲刷去一身的烦恼吧;让恬静的秋意抚平我内心的躁动吧,让充足的睡眠为我的生活加煤加炭吧!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作文二:《话题作文的突破》5900字
话题作文的突破
热点分析
明晓话题内涵
话题作文,就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两个方面都要兼顾,不可顾此失彼。
话题呈现相当的开放性与多维性,并不是唯一的。可以从如下方面去看:
1.从正面看,就是从积极的角度去思维。
2.从反面看,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去思维。
3.从整体看,就是从正或反两方面去思维。
思维点晴
一、话题作文的类型
1.并列型
就是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如“学与问”“言与行”“说与做”“山与水”等等。
2.辩证型
强调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平凡与伟大”“磨砺与成功”“大与小”等等。
3.是非型
强调是非明确。如“自强与自负”“卑鄙与高尚”“向前看与向钱看”等。
4.因果型
强调两者的因果关系。如“汗水与金牌”“花与果”“合作与双赢”等等。
5.其他关系
如强调一者对另一者的包含关系,如“个人与集体”“滴水与大海”等等。
二、话题作文的误区
1.顾此失彼,只谈一面
如“弯路与直路”,应该两个方面都谈,不能只谈一个方面。
2.态度暧昧,中心不明
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位考生结尾抛出一句:“到底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呢?请你评定。”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左右为难。
3.缺乏材料,内容空洞
这是不少学生的共病,一旦话题范围比较小,学生就束手无策,不会借用一般材料。
4.题目随意,不明关系
不少考生题目太“时尚”,而扣不准关系话题本身,显得不伦不类。
三、话题作文的要求
1.必须围绕话题展开文章内容,不能离开规定话题。
2.话题作文讲究“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3.话题作文一般给定一个材料,但这个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四、话题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1.话题作文,就是围绕话题直接去写。
可以不看材料,直接根据话题展开。如以“节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就可以直接以“节约”为内容去写。至于给的材料,可看也可不看,可用也可不用。
2.材料与话题是怎样的关系?
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实际上是话题的一个例子,话题是从材料中提炼抽取的,是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的。有了材料,才有了话题。所以,话题是抽象的,材料是形象的。用一个简单的形式来表现,如下式:
作文命题材料→提炼出话题。
3.话题作文写作实际上是“1+1=2”的关系,解释之,就是用现实或历史中的事实来证明话题的正确性。用简单的公式展示如下:
话题←历史或现实中的事实材料。
这样就形成了以下的形式:
作文命题材料?(???提炼)话题?(???证明)历史或现实中的事实材料
(形象) (抽象) (形象)
所以,所谓“1+1=2”,“2”是代指话题,“1+1”是代指用两三个事实材料,这样,写作的思维就简单了,就像数学证明题,证明出答案就可以了。
示例点化
2006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 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解析:今年的四川省高考作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奇。纵目寰球,一个“问”字囊括了世间无尽的惊奇奥秘;放眼宇宙,一个“问”字描绘了人类无穷的智慧谋略。四川今年的自行命题,一改往年全国卷那种“矛盾关系型”、“材料启发型”的作文题风格,以一个简洁的“问”字作为中心,给人打破传统,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感觉,却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问中“问”(以“问”为问题),不仅是一个题目的创新,更是一种精神的创新,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完成这个作文。一个简单的“问”字,穿越了从时空的距离,都紧贴着人类文明时空的深邃和文化土地的广袤,散发出深深的人文气息。这给考生一个较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突破桎梏的束缚的开创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考生是一种启迪,也从另一个层面启迪了考生在面临与往年不同的题目下要敢于创新。
二、险。因为与往年的四川考卷不同,许多考生也许长期练习关系型等传统题目,对今年这种比较宽泛的题目,可能有些措手不及之感,心中不免会觉得有点惊险。其实险有险的味道,这也为那些人文素养和文学功底较好、敢于创新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以险远”,所以好文章的出炉也会在这“险”中。人生就是一场场充满“险”的考验,就象高考一样,充满了未知数。但成功和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探险,迎险而上的人。考试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但一个“问”字不但做到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检验,还对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以及胆识给予了考察。
三、幽。这个问字是“深山藏幽谷”,可以发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问”字范围广,想写好、写妙、写绝却比较困难,其实考的是考生平时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的积淀以及知识面的宽广程度。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事问物??天下可以问的事物太多了,在宽广的选题范围内,在短暂的高考作文时间里考生要选择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是比较困难的。但天下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考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熟识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进行作文是最明智的。笔者认为,优秀的作文是感发于心,情溢于真的,选择一些亲身感触的事情进行结合描写是最好的,引用古人的妙章雅词一定要做到流畅,要恰当合适地融入文章,“掉书袋”是不好的。比如“问古人”时要处理好古今思维等关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或角度,悟出哲理;“问名人”要结合其真实事迹,以一个合理的“问者”立场为出发点;“问身边的事物”要感情真挚,做到情感酣畅淋漓地挥洒。
四、秀。“问道德”、“问人文”、“问精神”??“问”字不仅展现出了命题人思维的秀美,
还展示了人类“思维”的一种进取的秀美精神。世间许多的事情都是通过人类的好奇转为疑问,再转为思考,最后带着疑问和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出来的,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一个“问”字激发出来的是考生的秀美思维,要求考生在自己的头脑中、经历中、积累中快速地问,是一种反映能力的考验和应急能力的测试。
撮要言之,四川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创新、宽广、富于启示和开导的题目,给考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奇险幽秀“问”四川考生,综合地从多方面考察了考生的知识、能力、精神、素养,是个不错的考题。
例 文
问,与探索同行
一考生
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领域,在人类面前形成一个个谜团。天性探索解密的人往往不服输,调动一切智力、毅力、体力,只为探索、征服未知的世界。
问,始终与探索同行。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面对芸芸众生,我们问天问地,问自己也 问他人,以求探索出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
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结症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尸体才发现胸腔内挤满了脓水。他问自己,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最后他从用手指关节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胸部疾病和叩击音变之间的关系。
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亚历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1 000多年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让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用理想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明确的目标。问,引发了思考;问,牵引着思考。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饥渴地穿越在荒漠中的旅人;问,是暗夜里永远悬在北方的夜空的璀璨的北极星,为在无畏的探索中迷途的勇士指明方向。
在卢瑟福从阿尔法粒子小散射实验证实原子核存在后,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数与质子数不符,他产生了疑问,在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终于成功地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只知重复实验,不善于提出质疑并思考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像卢瑟福的那位学生那样,只知埋头工作,而不善于提出质疑、根本不思考,成功了不知为什么成功,而失败了也不知为什么失败,好象兢兢业业,其实却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不可能取得成就。他之所以一无所获就是因为少了问的引导。
问,使人类走向高科技领域,使人类战胜自然,战胜自我。问,是人类创造发明的阳光雨露,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
让问与探索同行。让我们问天问地,从万象中有所得;让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不断总结,不断吸取,不断充实。让我们带着问,上下而求索。
点评:本文的成功在于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典型事例的支撑,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就提出“问与探索同行”的观点,接着作者用盎布鲁格、卢瑟福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作者在行文时注意了述例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文章大开大阖,一点都不呆滞。本文算得上一篇成功的习作。
爱问才会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在电视里,知识性问答的节目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而网络里关于爱问的网站也是越来越红火。因为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问才会赢。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总会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而且他积累的知识就象一个圆圈,
知道的越多,圆圈的面积越大,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需要问的东西也就越多。走进滚滚的历史长河,看见许多智者向我们走来。对他们的故事我们先是感叹然后是沉思,最后悟出了一个真理:爱问才会赢。
荀子说过,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李时珍,那个难得的医学奇才,就是一个善于提问的高手。他到全国各地去采集药材,不停地向当地的百姓打听、询问和当地药物有关的问题。最终他成了一代名医。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人。他读经书,不能通晓经书的意义,于是他就翻阅百家诸子的书,以及《难经》、《素问》和许多小说,并且虚心向农夫和女工请教。这以后,他对于经书才算是能知道大体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凸显出来了。
郑板桥曾经说过,学问二字,须要坼(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钝汉。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惑(窦)释然,精理进(迸)露。然而,现在许多人都缺乏一种爱问的精神。在学校,每天我们都会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当然会有一些不是太清楚的地方。但是有些同学却不提出问题把这些知识弄懂。他们总觉得问问题是一件种愚蠢的事。他们认为反正不懂考试也不会考到,反而去问问题会让人觉得自己的智商很低。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爱问才会赢。你不懂又不问,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永远不会进步,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如果没有问题的产生,科学不会进步;如果没有问题的出现,社会不会发展;如果没有问题的解决,人类不会进步。爱问,然后去发现答案,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爱问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智者的选择。科学家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有了科学的进步;哲学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有了社会的发展;医学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爱问不是伟人头顶的光环,(而)是环绕(洒)在你我身边的阳光。只有爱问才能拥有生活的智慧,才会取得成功!
点评:本文的第一个成功之处是题目的设计。作者巧妙化用了一首歌《爱拼才会赢》的歌名,显得很有吸引力。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内容比较充实。文中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典型的事例,这样就使文章很有说服力。第三个成功之处是思路比较清晰。作为一篇议论文,文章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思路安排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另外,文章的不足之处是语言不很流畅,还有一部分错别字。
边走边问
有人曾说过: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通向真理大殿的捷径。这话一点儿不假。 孩童时期,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多多提问,不懂就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发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发问可以让我们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懂,从而使我们真正掌握知识。也正是在数十年的求学路上,我们紧握“问”这把神奇的钥匙,不断地开启了一扇扇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科学大门。
随着生命之花一点点的绽放,年轻的我们渐渐明白,原来除了知识的获取,我们需要问的其实还很多。小到服饰的搭配,发型的设计,大到志向的选择,人生方向的确定,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向“过来人”询问经验,以此让我们做出最佳的决策,少走一些弯路。我们会向大学生咨询志愿如何填报,会向父母探询在社会中的处世之道,也会向有所成就的人们打探他们的成功秘诀。我们就像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向当地人问路。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人生苦短,我们能做的事其实并不多,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使每个有识之士不断探求的问题,对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这更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如果这时身边有一位白发苍苍饱尝人生磨难的长者,听他一席对人生的独到见解,相信定会对我们的人生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常常向有经验的人提问,从他们身上学习人生的宝贵经验,我们会有更大的可能走向成功。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热心肠的人。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来
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很想开口问问那个地方走么走,可却感到难以开口,结果宁可打出租车到那个近在咫尺的地方。正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少了许多“问”,我们才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当有一天,你能微笑着去像一个、看起来很凶的陌生人问路,那时,你一定会感到原来这个世界很美好,而他——陌生人,也很可爱。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正直的人。你会问一个曾经吸过毒的人“这儿附近有卖香烟的吗?”你会问一个衣衫褴褛的修鞋匠“我新买的这双鞋您觉得怎么样?”如果你做得到,那你一定胸怀广博、宽容无私,因为你能够包容他人的过失,不轻视每一个跳动的心灵。
“问”会让生命闪耀光芒。边走边问,无悔今生。
点评: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联系实际较好。作者从一个人小时候说起,告诉人们一个人不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养成爱问的习惯。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来强调问的重要性。如“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很想开口问问那个地方走么走,可却感到难以开口,结果宁可打出租车到那个近在咫尺的地方。正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少了许多“问”,我们才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典型的事 例少,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由点及面
请以下列话题为内容,分别写一段开头和以事例为内容的段落,各选两题。
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请以“失与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请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③和而不同
④中学作文现象透视
⑤细节
⑥风景
⑦人情与理性
⑧以人为本
⑨古典与现实
⑩在文学的岸边徘徊
11万紫千红总是春 ○
12花开花落 ○
13听雨·观云 ○
作文三:《话题作文突破方法》1800字
话题作文突破方法
一、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话题作文的拟题非常重要,有人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拟题在话题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拟好一个好的文题,就等于有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同时,也等于给了自己的作文多了一层保障。因此,不管怎样拟题,都要做到文题精炼、醒目、生动、新奇且在话题之中,并和所写文体保持一致。
1、拟题要重视概念的内涵
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如“明天”和“选择”等,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因此想要做到不偏离话题,就一定重视理解话题概念的内涵,这是话题作文拟题的前提条件。
2、拟题要重视提示语的指向
提示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提示语所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不同提示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思路和文章的贯通。
3、标新立异,拟好文题
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文题。这就要求文题要统领全篇,又要标新立异不落俗套,因此,话题作文的拟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可引用或化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词等,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从而产生独特的魅力;
②可调动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美感,使题目生动、形象、鲜明; ③巧设悬念,使标题具有吸引力。
二、话题作文的选材
如果说话题作文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因此,选材是文章成败的重要环节。选取典型、新颖、精炼的材料是作文取得高分的重要条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鲜活材料,只要它有动人的“闪光点”,能够感染读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就挖掘出来,感受生活之美。在普通、平凡中凸显撼人心魄的力量。
1、选材要有时代气息
一般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跳跃着时代的脉搏,关注时代,从中揭露出社会的丑恶,歌颂时代新风。关注社会的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理想的写
作的素材。
2、选材要灵活
选材,是在某个明确的题旨或中心的驱使下进行的,因此,讲求必要的选择性和灵活性。①有所侧重,突出材料某一侧面的特征;②变换视角,领略材料的不同风采;③多层审视,由粗到细、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地把握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有助于避免选材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选材要典型
选材时要选择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一般来说,600字的作文选取2-3个材料即可,太少显得单薄,不利于充分体现中心;太多过于臃肿,不能充分地挖掘材料的内涵。
4、要善于另辟蹊径,曲径通幽
针对作文题目要求,要善于用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材料,要想人之所未想,另辟蹊径。
5、选材注意事项
选材切忌假、大、空,对于不善于观察生活或生活体验不够充分的学生来说问题十分严重。选材假,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选材大,在有限的字数内,不能充分表现,更有甚者,难以驾驭,只会弄巧成拙;选材空,言之无物,不能充分表现主题。要善于“化大为小”,善于使用材料,抓住现实生活现实性强、有典型意义的新鲜材料,并把这些材料写深写透。
三、话题作文的误区和应对
话题作文时代特色鲜明,加大了开放的力度,不设置审题障碍,文题宽泛,材料选择范围广阔,考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受到广大考生喜爱。但话题作文也有不少误区:
1、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不要审题
审题,就是对作文话题、材料、体裁、主题、写作方法、要求等逐步分析,然后才可以动笔写作。所以说,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有的考生忽略审题,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话题”并不等于作文题目
尽量不要用话题作为作文题目,直接用话题做题目,题目太大了,考生认知水平
有限,在规定的字数内,难以驾驭。
3、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
文章体裁是一篇文章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特征统一的表现方式。“话题”作文中的“自选文体”或“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你要自己选定一种文体进行作文。写什么文体一定要符合其文体特点,把握住文体特征,切忌写成“四不像”。
话题作文,选材要善于“化大为小”,从宽泛的范围中“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阵见血”。立意要善于“以小见大”以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表现手法要善于“独辟蹊径”,既要选择好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又要选准新的切入点,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表现事物。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应对减少话题作文的失误:
1、审题要准确,立意要新颖,拟题要巧妙。
2、以小处切入,以小事彰显大主题。
3、以情动人,抒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最独特的感受。
4、抓住细节,用细节凸显文章的主旨。
5、善于把抽象的话题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形象。
作文四:《话题作文突破方法》3100字
话题作文突破方法
十字中学 白丽芬
教学目标:1、学习什么是话题作文。
2、话题作文的特点。
3、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
4、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教学重点: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教学难点:话题作文训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春天,白居易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在朱自清的眼里是个笑着走着的娃娃,是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是个健壮的青年;春天在鲁迅的眼中是那无法释怀也无法得到原谅的风筝;春天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请大家畅所欲言!由春天这个话题进入我们今天的这节作文练习课——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写作的本原是什么?
写作就是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是写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是对生活的真实描摹;是心灵的自由的表达;是情感的自然的流露;是对
人心性的深刻剖析;是人摆脱平庸生活的精神升华。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本原,今天的这节课如果你用心去领悟,你一定会使自己的作文摆脱平庸,得以升华。
二、学一学
追根溯源,我们先认识话题作文。根据刚才“春天”的话题,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话题作文吗?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所给话题即围绕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人的好与坏取决于品质,作文的好与坏取决于方法。想做好人必须培养自己的品质,想把作文写好,一定要讲究写作方法。下面一起学习话题作文的应试策略。
中考作文能否出彩,就看你是否把握住考点。话题作文的考点是发散思维,即思考时围绕一则材料(某一触发点)——话题,展开想像,全面拓展思维空间。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1、 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题,但作文主题必须与话题相关。
2、 自由性:考生自己选,选适合自己的——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给了大家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考生可以自拟题目。
(2)选材自由。只要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内容来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不限文体,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诗歌、戏剧。
(4)想像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三)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给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材料,让写作者理解材料,从中提取论点进行议论,并且必须把所给材料用到文章中去, 否则扣分。它是命题作文的变种,对写作者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文体也仅限于议论,仍然是不利于发挥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话题作文就可以避免这些弊病。一是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宽松,内容更加宽泛。二是话题作文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可以极大发挥创造力。
自由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话题作文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下面我们用三个应该,三个自由,三个防止来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领:
三、教:怎样写话题作文
1、话题作文的写作要领:
(1)三个“应该”、三个“自由”、三个“防止”
(2)巧拟好题目
(3)题材写自己熟悉的、真实的
(4)文体写自己顺手的
1、应该重视话题中的阐述性文字。
2、文章的主题应该与话题有关,必须是从话题中引出来的,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3、见解应该深刻、独到。
1、可以自由确定主题。
2、可以自由选择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可以引用话题里的材料,也可以不引用)。 三个“防止”
1、防止作文主题偏离话题提供的范围。
2、防止把话题当论题加以论证(话题主要是为写作者提供主题范围,不是要求写作者去论证它)。
3、防止主题与话题相矛盾(如话题明明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却说“答案是唯一的”)。
巧 拟 好 题 目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而题目就是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使文章流光溢彩。
? 1、改装
? 2、引用
? 3、修辞
四、小结(写话题作文的注意点)
(1)注意话题作文的范围
(2)只能确定一个方面的内容
(3)话题并不一定就是作文题目
(4)不限文体,并不是没有文体
(5) 复制话题,克隆材料
(6)思想感情格调不高
1、 话题作文范围宽泛,但不是无范围,在行文时如果扣话题不紧,或摒弃话题,另起话题,就是走题。也不能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子话题中,不能散漫作文。
2、只能确定一个方面的内容。如话题作文“成长”,可写成长中的喜悦,也可写成长中的烦恼,可以将一方面作为另一方面的衬托,但不能同时写两方面。若两者并重,就会造成两个中心。
3、以“**”为话题,“**”并不一定是题目。要根据所给话题、自己确立的主题和选材拟一个有特色的标题。
4、不限文体,并不是没有文体,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把文章写成这种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文体的文章。
5、复制话题(“克隆”原材料)
在写作中不能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而只是在原处饶圈,列举与话题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材料,没有什么新的论述,不能写“起点以外的东西”(自己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克隆”原材料吗?这样的“原地徘徊”显然也是写作的大忌了。
6、思想感情格调低。
话题作文虽不明确限制思想感情的发挥,但低调的、颓废的思想感情终是不好的。我们应象孔雀开屏一样,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当然也不是要求同学唱高调,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表达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如果一篇文章其思想感情不正确、不健康,能称的上是好文章吗?
五、练一练
1、改装。
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流行歌曲名、广告语等进行机智的改装,这样的标题旧瓶装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以“诚信”为话题
《诚信苦旅》 (根据余秋雨《文化苦旅》改装)
《诚信,并快乐着》 (根据齐秦的歌《痛,并快乐着》改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 (根据柳永名句改装)
2、引用。
引用诗词名句、歌曲及成语、俗语等作题,典雅大方,文采飞扬。
如:以“失败”为话题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失败是成功之母》
3、修辞。
使用修辞,让题目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以“读书”为话题《读智慧书,做有用才》(对偶)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比)
《读书真的无用吗?》(反问)
六、布置作业
刀不磨不快,枪不擦不亮,闯荡江湖不能只靠嘴皮子,中考还是要看真本事。下面进入训练阶段:话题作文“拥抱梦想”导写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季少年,正如人生的朝阳,只有怀揣梦想,才能凝聚力量,只有拥抱梦想,才有精彩人生。梦想既可以是滚滚奔流,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梦想也可以是涓涓细流,如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了吗?
请以“拥抱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作文五:《高二话题作文 :蓄势突破》1800字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人不积累能量,不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潜在价值,作茧化蛹,积蓄力量。
“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就不能有好的素质。
曾子,一个多么洪亮的名字。但他也曾是3岁小儿,也曾是愚鲁少年。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就是这么一个愚钝的曾子,却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嬉戏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因此,他比孔子其他弟子积蓄了更多的能量。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
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21世纪,也需要积累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
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渐修”,有“顿悟”。破茧而出,超越升华。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并非是说经过打击,受过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功需要那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
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其实已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脚指磨出了血,在苦痛至极时,他升华了超出了常人成就了琴艺的神话。经过乌台诗案,放逐天涯海角,谪居黄州赤壁,他终于顿悟了这人便是苏东坡。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5730.net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大家流芳千古。是精神的升华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出人的真正灵性。
我们积蓄力量,等待高考到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破茧终有时。我们知道,人生需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突破超越,展现人生华彩。
山东济宁微山县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晨曦文学社(肖梦雨)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考研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5730.net
作文六:《重点作文话题突破 3》3000字
重点作文话题突破
A Favour in Return
Last Saturday, Jenny’s friend Louise invited her to see a movie with her and some others. Unfortunately, Jenny wasn’t able to go. She said to Louise, ‘I’m sorry I can’t. You’ve done your homework, but I haven’t finished mine yet. Even if I spend all day on it, I won’t be able to finish mine in time. I don’t know how to do it.’
Louise thought for a minute about how to help her friend out. Then she offered to e over and help instead of going to the movie, since her homework was finished. Jenny was very grateful for this kind offer. She knew that her friend had sacrificed seeing the movie to help her.
Jenny was able to finish her homework with Louise’s help. She returned the favour by buying tickets for the movie the following Saturday, and inviting Louise. Good friends should offer support to each other in
times of need.
1.What was the problem with Jenny’s homework?
2.What did Louise give up to help Jenny?
3.How did Jenny do Louise a favour in return?
Number the ideas in the order they were written in the model. _____ The result
_____ The problem is introduced _____ A friend offers a solution
1.我希望你能享受你的假期, 即使是我去不了。
2.他放弃了赢得比赛的机会而帮助了他的朋友。
3.你过来帮助我,牺牲了去看电影的机会。
4.友谊比赢得比赛更重要。
Write a short narrative about a boy who runs in a race and falls over. Another boy in the race, his friend, stops to help him.
写一篇记叙文,关于一个小男孩在一次比赛中摔倒,他的一个朋友停下来帮助他。详细介绍事件的过程。
要求:1.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2.词数100-120词。
Structure
1.Opening---when/where/what
2.Description ---problem/help
3.Closing---Your own opinion
The Race
James and Brian both enjoyed running and often raced against each other. One day they were running in an 800 metre race at school and James was winning when suddenly he fell over.
Brian saw what happened and stopped to help him out, saying, ‘Are you okay James? Here, let me help you get up.’ Unfortunately, James wasn’t okay, because he had hurt his leg. Brian gave up his chance of winning the race to help out his friend. Both of the boys continued the race walking together to the finish line.
James was very grateful for Brian’s help and the sacrifice he made for him. He thanked Brian, who said, ‘That’s OK, James,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Friendship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inning a running race. ’
测试题
看图写句子,每幅图至少两句,至少两件物品。
参考答案:
1.This is the twins’ bedroom. There are two beds, two chairs and two desks in the room. A bedside table is
between the two beds. And also there are two pictures on the wall.
2.This is my uncle’s home. There are some trees beside the house. A road is towards the door of the house.
The road was made of stones. Around the house, there is the fence.
3.This is my aunt’s room. There are a bed and a big bookcase.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in it. A table is beside
the bed. And there is a pot of flower on the table. There are two chairs in the room. One is beside the bed, the other is in front of the table.
4.This is a meeting room.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 there is a big table. It’s oval in shape. There are ten
chairs around it. And two pots of flowers and a picture on it.
作文七:《话题作文演练_话题27:突破》2700字
话题27:突破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18年前后,风靡一时的玻尔原子理论出现了濒临灭亡的早期征象:理论预言和实验数据令人不安地一致。尽管玻尔曾求助于所谓对应原理,也未能使他的原子理论渡过难关。正当这个时候。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大胆突破了经典力学的旧框架.从独立发现矩阵算法开始,自己设计相当自然的规则,建立了 全新的量子论--矩阵力学,使理论力学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因为这一非常出色的工作,海森堡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段材料所讲的内容也许你不理解。但它所说明的道理你会明白,那就是敢于突破旧框框才能创新。 请以“突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⑨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写前指导】 创新与突破几乎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俗话说“不破不立”还是很有道理的。在科学界类似材料中所说的海森堡大胆突破经典力学旧框架,建立全新矩阵力学的例子,并非绝无仅有,每一项新的发现几乎都需要与旧的传统进行一场斗争,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创新与突破的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科学界,也存在于各个领域,甚或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产品的诞生、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哪一个不同“破旧”紧密联系着?由此看来话题的确定确实是“十分宽泛”了。 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突破”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观念上的破旧立新。认识到这一点,文章的立意就会更加深刻了。相关阅读: 话题作文演练81题 话题1:梦 话题22:信念 话题42:合作 话题63:信息时代 话题2:窗 话题22:信念 话题43:年轻 话题64:开卷有益 话题3:美 话题23:规矩 话题44:机遇 话题65:宇宙空间 话题4:绿 话题24:捷径 话题45:免疫力 话题66:我看科学 话题5:情 话题25:空间 话题46:平等关爱 话题67:漫话纳米 话题6:爱 话题26:珍惜 话题47:关爱互助 话题68:我看克隆 话题7:桥 话题27:突破 话题48:人间真情 话题69:持续发展 话题8:学习 话题28:填充 话题49:多彩的美 话题70:竞争·合作 话题9:方法 话题29:执着 话题50:多彩人生 话题71:交流与合作 话题10:思考 话题30:快乐 话题51:关爱生命 话题72:生命的价值 话题11:时间 话题31:发现 话题52:感悟光阴 话题76:提高环保意识 话题12:追求 话题32:代价 话题53:我谈金钱 话题73:生命的跪拜 话题13:友谊 话题33:人生 话题54:我与网络 话题74:爱心与快乐 话题14:失去 话题34:能力 话题55:新的世纪 话题75:要勇于创新 话题15:压力 话题35:责任 话题56:审视自我 话题77:智者的四句话 话题16:苦难 话题36:做人 话题57:面对缺陷 话题78:你就是你的上帝 话题17:公平 话题37:财富 话题58:表现自己 话题79:精神生活的魅力 话题18:时尚 话题38:诱惑 话题59:我很重要 话题80:追求在理想中闪光 话题19:创造 话题39:眼睛 话题60:情感沟通 话题81:成功者的三种境界 话题20:创新 话题40:尊重 话题6l:人文素养 话题21:希望 话题4l:牵挂 话题62:地球家园
作文八:《话题作文突破升级分类解析》9500字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读书·成材”类
人进入学生时代,就要和书打交道,而且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早日成材。所以,以“读书·成 材”为话题来写文章,应该说人人都可动笔,人人都有话可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性高考作文虽然没有直接以此为内容命题,但旁及此类话题的高考命题却时 有所见。例如,1984年,针对同学和教师关于作文所反映的情况,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议论文;1989年, 就高三学生填报志愿问题,要求考生给自己的好友写信,帮助他解除由此而产生的困惑或苦恼,等等,都涉及“读书”“成材”的问题。因此,对此类话题,同学们 在训练中应该密切关注。 这类话题作文要突破升级,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吃透命题意图,审准题意。如果行文无视命题的旨意,拿到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谈特谈“成材”问题,是很容易有悖命题意图,不合题意要求的。 第二,选择合适的文体,扬长避短。话题作文在文体的选择上是很宽泛的,这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记叙,除 交代清事件的过程之外,还要能从材料中挖掘一点内涵,最好能有画龙点睛之笔;至于写法,则可以采用日记体、对话体、故事集锦式等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如果 议论(比如“成材”话题),似乎可采用层进的结构,按逆境(或“顺境”)有利于人才成长→逆境成才(或“顺境成才”)典型举隅→不怕逆境,珍惜顺境(或 “珍惜顺境,不怕逆境”)的思路展开,既可对民族历史的进程加以观照,也可深层议论个体自身发展对国家昌盛所起的作用。
第三,注意材料积累,丰满血肉。写文章应该既有筋骨,又有血肉。这样才能内蕴丰富,隽永深刻。如何臻于此境?这就须靠平时的积累。
积累的途径有两条:其一,多读书。书籍报刊上的名言警句,鲜活事例,应该见到就抄录,抄下就诵读背会。其二,勤观察。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生活这本无 字之书。大千世界,高山巨川,花草虫鱼,风土人情,社会百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对我们来说,可观察、可思考、可品味、可感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只要做 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源头活水就会不断注入心底,流淌在笔下。
[作者介绍]
武国 屏,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特级教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于中学语文教改,并做 出突出贡献。1983年被评为山西省人大代表,1985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同题议论文评析》
《中学生 作文训练册》《学会读——高中生阅读提高50步》,并主编《中国高考金题在线·语文》等书。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闲思·遐想”类
严格地说,准确地界定“闲思·遐想”类话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依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凡涉及“闲思·遐想”一类作 品即归入“非主流”,作家归入异类。所以在以往的高考中从未有过以“闲思·遐想”为话题进行作文命题的范例,估计今后的几年也不大会有。但是,高考命题总 在不断创新和超越,命意的外延越来越大,各类命题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如:全国卷1990年《带刺的玫瑰》,1991年就黑板上 的一个圆做想像小作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1992年上海卷《遥望星空》,1998年《繁星·春水》,这 几道题虽未旗帜鲜明地声称考的就是“闲思·遐想”,但以考生完成作文的过程来看,必须依赖“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才可以做到胜券在握,这也许正是我们要对这 类话题进行一些研究的价值所在。由此也可以看出,“闲思·遐想”类话题分类的依据其实应该是“写法”,而不像其他各类话题是以“主题”或“题材”作为分类 依据。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把“闲思·遐想”的涵盖面扩得更广一点:1.直写闲思遐想;2.必须借助想像、联想、设想、玄想、幻想成 文;3.兼写哲理、情趣、感悟。而其命题的轴心总是“联想和想象”。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类话题虽不曾独树一帜,但却以很大的程度渗透到了其他的各类话 题之中。
细心的考生会发现,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偏向对“联想和想像”能力的考查,注重哲理与情感的交互渗透与 体悟;进入21世纪后又崇尚以“人文关怀”命意,其实,这些内涵的变化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的介入,如果从这个角度把前文提到的几届高考题归纳一下,那 么关于“闲思·遐想”这类话题姑且是可以成立的。而且我们会注意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类命题还会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式,直至穷尽它的变化。
当然,纵观这两年的命题又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1999年的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容易引起我们过多的幻想,往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方面去构 想,总体就显得很空泛。2000年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个抽象的、哲学的命题,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答案多半是丰富多 彩的,这个命题其实就是不命题,显得不着边际,过于开放。
因此过于开放的命题,就容易造成考生在考场上靠平时背的宿构,从而违背考查的 目标。这是可能会纠偏的地方,不变的,一个是联想,一个是想像。这是写好作文最需要凭借的两只翅膀,虽然它跟“闲思·遐想”还不是一回事,但可以算做惟一 的“近亲”,往往一篇话题作文能够展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得好的,就有成功的基础,如果联想不出去,思路堵塞,或者联想得不够贴切,或者
想像得有偏差,这篇 作文就会写砸。要做好“闲思·遐想”类话题作文,应尽可能地在题目限制的范围之内,广开思路,浮想联翩,充分地回忆,多方面地思考;要能逐步扩展,可以向 横的方向扩展,也可以向纵的方向扩展;不仅想到具体的事,还应想到抽象的道理和结论;要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复不断地开拓下去。当然,这类作文常犯 的大忌就是毫无限制地胡编乱想。所以,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命题作文时代,作文是在限制中求自由;话题作文时代,应在自由中求限制,这对“闲思·遐想” 类话题作文尤其重要,闲思不等于胡思,遐想不等于瞎想,只有把这个关键点把握住了,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此类作文的突破、创新和升级。
[作者介绍]
陈军,全国著名高考研究专家,青年学科带头人。
吴茗,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现在上海市田家炳中学执教高中语文。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战经验,敢于尝 试和创新。从1984年起,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陆续发表过一些教育教学论文,同人合著过一些语文教学论著及教辅书(部分属参编),获得过两次全国性论文 奖。参加过一些全国性教育教学活动。作品曾入选《中国青少年年鉴》等书,曾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区级各类竞赛获奖,辅导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近 期,着重研究现代语文知识及能力的建构,探索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做高中作文的“全新系列训练”的课题研究。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生活·道德”类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而话题作文与“生活·道德” 的联系尤为紧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文化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 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江**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道德建设成为最为关注 的热点问题,大会提出的口号是“公民道德建设,国家千秋基业”。所以,有关“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不仅是今年,而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考作文贴 近的目标,应当重点训练。
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虽然学校、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一个影子,但作为生活内容 来说毕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试以高考作文为例:1989年以书信形式谈选报学校志愿问题,1991年以学校演讲形式谈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1997年中 学生助人为乐调查,这些取自于学校生活。1991年“三南”卷的漫画作文“妈妈爱吃鱼头”,1998年全国卷“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这些取材于家庭生活。 1990年“玫瑰园的花与刺”,1992年的“玻璃罐”等,取材于社会生活。“道德”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国家规定(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凡
取材于生活方面的话题作文,均与道德 相关。高考作文已涉及的有孝敬父母(1991年“三南”卷),言行一致、知错即改、从我做起(1992年全国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995年全国 卷),敬业立德(1996年全国卷《截错了》),乐于助人(1997年全国卷),尽责(1995年上海卷“责任”),诚信(2001年全国卷)。
由于生活与我们联系得太紧密,更由于生活中不和谐的东西(如不良的道德风气)见怪不怪,所以对取材于“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作文,同学们容易走两个极 端:其一,心不在焉、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唱高调,有的甚至将思想品德教科书上的说教和范例也搬进文章。殊不知真情实感、有的放矢,这才是文章的生命线。其 二,任性而发,或世俗化的肯定,或绝对化的否定,结果是立意偏颇,格调不高。作文贵在个性化,但个性必须是建立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前提下,符合这 个前提的是该提倡的个性,反之则是需要提防的。 “追求”是连接“生活”与“道德”的中介,“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一般从价值判断性的 行为追求表象入手,考察考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及其道德水准(国家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见上文)。给出的方式,一是现实或历史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二是根 据历史或现实情形编写的小故事、寓言等。这类话题作文突破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做人的能力,文格决定人格。首先是积极、发展地看待生活,这样你才能发现生活的 美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起高远的生活目标,产生高雅的生活追求。在此基础上,你看问题、谈生活,才能看得准,析得透;你处理问 题,才能摆正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提高自身的修养,逐步形成个人美德的自觉自律。其次是发自真诚,抒写真情,行文注重 具体分析,力求有理有据有序有素(个人品德素养)。
[作者介绍]
肖家芸,特级教 师,国家级首期培训中学骨干教师,教育硕士兼职导师,教育部“全国教学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主持人。曾两次获得全国语文课堂 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应邀赴香港、桂林等十多处做课讲学;出版教学光盘两盒(《米洛斯的维纳斯》等,由中央教科所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表文章160余篇, 编著教辅用书10余套;先后被多家全国重点语文期刊作为封面人物推介,名列《全国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精英录》。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友情·亲情”类 友情、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友情、亲情。可以说,世 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友情和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友情和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友情和亲情在意,世间的每 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友情和亲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友情的绝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亲情的极致。 古往今来,友情和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友情和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
不明。当今物欲横流,友情和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 的重要。“发乎情,情之于文。情乃文以本,文乃情之声。”作文是反映生活的,抒写情感的,作为选拔性的高考作文,也毫不例外地要涉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友情 与亲情。 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就是以亲情作为中心话题进而涉及到“回报”主旨的典型题 例;199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夏夜,梧桐树下??”也是以亲情为基调涉及“新陈代谢”这一富有社会性的主题的;1994年上海市的高考作文题“父辈” 的基调也是亲情。由此可见,友情、亲情不但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味精和甘露,也是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进行以“友情、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是生活的需 要,也是高考的需要。
[作者介绍]
姚家祥,特级教师,著名高考研究专家。
兰瑞平,特级教师,全国知名高考研究专家。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时事·爱国”类 “时事·爱国”类话题可以涉及的面比较宽泛。例如,1987年上海卷的大作文题《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今 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指五十年前的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那一天,文章可以在御侮抗敌、强国爱国方面发表感慨;1999年上海卷作 文要求写“读报有感”,所给材料是一篇日本放映有关甲级战犯的影片报道,既是时事的话题,又是有关爱国的话题;2000年上海卷作文题是“请你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关涉时事的题目。促使学生关心时事,引导学生提升爱国情怀,从理论上讲,是可 以作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意向的,而近十几年里,全国卷似乎尚未涉及,因此更值得考生关注。
“时事”类话题可能的走向大致是,给出近期国内 外发生的时事,要求考生就此作出判断、发表议论、抒发感想。一般来说,这个“时事”不大可能是人人都关注的热门话题,如国足出线、申奥成功之类,因为高考 题目毕竟要防止被人猜到。所以“时事”应当是虽有影响却不在人们估料之中。譬如,我国的骨髓库建立已有许多志愿捐献者的支持,但比起不少国家来,还是不具 规模。这是一个可以议论的话题。命题提示的材料,不仅要使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而且要使考生依据各自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可以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写出自己的 情感与见解。
“爱国”类话题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例如给出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志士的壮举,要求根据材料作文。从大的方向来讲, 总离不开叙爱国之事、议爱国之理、抒爱国之情、斥卖国之言、詈卖国之贼。如果这一话题进入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也不会要求考生单纯地就“爱国主义”这样一个 大话题、大视角来写泛泛而论的大文章。命题会通过提示性语言或材料,引导学生在“爱国”这
一大方向上,有一个小的切入口,有一个小的题目,考生文章应体现 出一个中学生的眼界,而不是一个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眼光。
由上述可见,考试面对“时事·爱国”类话题作文,要有所突破,应注意到:
一、力求有自己的新观点。这类作文容易写得雷同,篇篇相似,千人一面。要避免一般化,就要找到一个有自己见地的新的角度去建构文章内容。譬如写《岳坟前 的沉思》,大多学生会写对岳飞的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赞美;倘若能换一个视角,依托岳飞的悲剧,来议论爱国的艰难与代价,也许更能出好文章。
二、力求文章有亮点,能动人。在众多的应试文章中要能跳得出来,就要凭借文章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亮色,使阅卷人共鸣、感动、叫好。这就好比一部乐曲中要有华采乐章。“爱国”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深沉厚重的感情,对于一个情感丰富、文化积淀深广的考生是可以有很好的发挥的。
三、力求文章主干挺拔。无论是有感于时事,还是叙议于爱国,千字文章只能突出一个中心,能把一个想法说清道明就足矣,千万不能把所能想到的东西一锅烩入。要让阅卷人看到挺拔有致的一棵树,不要让他们吃什么味道都品不出的杂烩汤。
[作者介绍]
贝新祯,上海市风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闸北区优秀拔尖人才,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高考命题及复习,有数十篇高考复习指导文章发表,最近出版《高中现代文精萃》。
宗昱华,上海市风华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9年起师从贝新祯老师,多次在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奖,已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青春·校园”类 从前面的一些章节中,我们已经知道,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比较宽泛,这是一种创新和尝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话 题作文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大,约束力也就越来越小。这样不易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也不利于防止宿构。鉴于此,今后的话题作文在命题上可能会作 一些限制,尽量让学生叙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讲讲自己领悟到的人生哲理。譬如,“青春·校园”类的话题,就有可能被命题者相中并设计题 目。
“青春·校园”类的话题,从命题的角度来看,常有这样几种类型:
(1)以明确的题目出现,在此基础上作简单的“提示”。如:可以用“压力”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压力”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
(2)不给出明确的题目,只用“提示”的方式给出写作的范围、话题,题目由考生根据自己文章内容拟定。如: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增长见识??在游戏中,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怎样才能写好“青春·校园”类话题作文呢?
首先,要挖掘话题的真正内涵,学会取舍。话题作文虽然在审题上降低了一些要求,但选材却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因此,拿到一个话题,一方面要挖掘话题的真正 内涵,另一方面还要在可写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即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最有话可说的观点,作为写入文中的主要内容。例如:上述“压力”一题,如果要写记叙 文,可写学习、考试方面的压力,也可写生活、心理方面的压力等,这就得好好琢磨一下,切忌面面俱到,过于宽泛。
其次,构思立意要有创 新。这不是套话,而是事实。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青春话题屡见不鲜。如果构思不巧妙,选择的材料不新鲜,推理想象没有独到之处,写出来的文章就缺少吸引力, 就不能打动读者的心。还以“压力”为例,不少人在作文中总是把失败看成是压力,并希望不要有压力,但也有少数同学在文中写了自己取得优异成绩以后反而感到 增加了压力,并希望有压力。这个内容与众不同,推陈出新,比那些人云亦云的材料显然新颖深刻多了。
第三,要突出素质教育,要积极做好生 活积累和思想积累。“校园”一类的话题作文应以反映学校生活为主。学校生活的核心是什么呢?是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每个同学平时要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多 做一些准备,提高思想修养,丰富知识储备,加强阅读与写作能力训练。这样写起文章来就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而且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时代感。
[作者介绍]
余忠云,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现任教江苏扬州弘扬中学,并长期从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青少年写作能力的研究。著有《写 作技巧的奥秘》《走出考场作文误区》等十余本复习指导用书,主编或参编教学参考书籍二十余本,撰写并发表了大量教学论文,其中有多篇获得全国、省、市一、 二等奖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故土·乡情”类 “故土·乡情”,历来是作家笔下常见的内容,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当然也就成为高考作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之一。例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有的考生就写离开故乡独立生活,承受自理的压力,并由此产生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这 样紧扣了文题,而且情文并茂,获得了理想的应试效果。对于这类话题作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抒情,都离不开家乡,都是因家乡而起,都是为家乡而作。 重点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乡的情感,要真挚、深沉、自然、亲切,不能带有任何成分的虚假色彩;
二是对家乡的回顾或回忆,这是写作角度所决定的,主要 写离开家乡以后,对家乡的眷恋、向往,甚至到魂牵梦绕的程度,这种程度越深,就越能表现出作者对故土的深情,对乡情的执著,也就越能感染人,并产生理想的 艺术魅力。 写好这类话题作文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家乡特点的事物,比如家乡的老槐树,家乡的小阁楼,家乡的 小池塘等,都可以作为寄情对象,也就是说,选材要具体典型;二是不能记流水帐,将自己所记得的、有印象的大大小小的人事物景,全部一古脑儿地都写进来,这 就形成了材料的堆垒,失去了重点,也就不符合话题的要求。
这类话题作文,要突破固有套路,使之升格升级,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立意要有时代气息,即使是回忆过去故乡的情景,也要有当时时代的影子。这样,可以使今昔形成某些方面的对比,以增强主题的力度,鲁迅的小说《故乡》,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是在构思上要别具一格,别出心裁,如逆向成文,反弹琵琶,从反面入文,表达正面意思;再如情节曲折,跌宕多姿,波澜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还如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哲理横生,如高尔基的《时钟》。
三是作文体裁形式上要跳出一般的写法,如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命题为《家乡是什么》,采用问答式来写,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还如采用日记、书信、新闻报道、访谈录、古白话等形式作文,都可提高得分档次。
[作者介绍]
莫家泉,安徽省庐江县教育局语文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第二、三批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巢湖市中语 会理事,安徽省中语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研中心常务理事,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中心学术副主任,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评委,巢湖市高级职称评委。在省和国 家级报刊公开发表论文或文章1300多篇,正式出版专著和合著36本,两项总字数560多万字,获省和国家级优秀成果奖论文奖22次,八家报刊专栏作者。
话题作文突破升级:“网络·科技”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分地感受到高科技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 的便捷与享受。这里仅举一例:据200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学生放假,忙着把“家庭数码”抱回家。“放学回家,打开宽带数码电脑和音箱,进行 在线娱乐;通过‘宽带网眼’,不但能听到朋友的声音,还能跨越空间,看到她的一颦一笑;利用电脑制作影片、电子像册、MTV??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时尚。”
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大家熟悉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作为网络终端的个人电脑这只原先高贵殿堂里的“堂前燕”,已经飞入了你 家、我家,还有他家。“网络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乃是历史的进步。有人说,人类诞生以来,似乎还没有什么发明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整 个世界。我国互联网起步虽晚,但发展极为迅速。资料表明,到2001年7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将近70%。多么 神奇而迷人的科技进步和网络世界!
高考作文命题向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1999年的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 植”就有极高的科技含量;2000年的创新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和2001年的“诚信”话题无一不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科技进步和网络的话题内容极 为丰富,视角广阔,自然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这个大话题可涉及的方面极多,比如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家庭与校园的现代化、互联网,你究竟是“天使” 还是“魔鬼”、我和电脑(网友)等等。
[作者介绍]
卢传梁,山西省特级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民主常务理事、山西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太原市导师团语文组导师。勤于笔耕,发表论文50多篇,编著、主编出版《考场赛场作文技巧》等十余本书,约350万字。
作文九:《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700字
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 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学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意图。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最后,将话题作文的审题总结为一个十六字的口诀:“材料主题、关键语句、提示要求、限制范围。”
作文十:《突破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4600字
突破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考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海阔凭鱼跃,鱼不能跃入天空;天高任鸟飞,鸟不能飞进水底。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 “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材料中“丢弃”是个关键词,“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是个关键句。年轻人在人生的渡口必须做出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尽管故事没有给出结论,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清楚——诚信不可抛。这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据此立意命题,方可准确无误。尽管作文的话题是“诚信”,但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诚信不可抛”来写。然而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可见是未审透材料、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再如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 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与铭记”是在引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正如最后一句“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所言,作文的提示能让考生展开无限的遐想。 萧乾的“几个枣核”写出一个老华侨的深深乡思,张新民的“两次下棋”确定一个车间主任,鲁迅的“一个圆圈”刻画出阿Q的麻木无知,吴敬梓的“两根灯草”写活了严监生的悭吝本性,奥莱尔的“车厢一幕”鞭挞了二战的血腥残酷,茹志鹃的“两棵樟树”讴歌了宋庆龄的人格品质??。
生活中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小事,却往往能挖掘出极丰富、极深刻的内涵。不是常说“一粒砂粒看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太阳”吗?相信只要考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进行联想、开拓、深思、挖掘,一定能通过“一枝、一叶”发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写出令人惊喜的文章。
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提示: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这其实是在告诉考生应从相似联想的角度寻找作文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自己家的孩子最聪明,妈妈的话语最可信,故乡的水最甜,家乡的月儿最亮,情人眼中出西施等。高中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子以为我美也是如此。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就为考生寻找作文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天空??相反联想,即不以感情的亲疏来认知事物。这方面的作文材料考生也应能找出许多。古人所提倡的“唯才是举”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就是不以感情的亲疏来左右认知的典型。再如东晋的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儿谢玄;北宋的王旦举荐自己的死对头寇准;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兄弟临终不是把公司交给子孙,而是交给了自己的一个职员等等。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认真审识这句提示就会形成这样几组情况:
a.亲近?正?深,b.亲近?正?浅,c.亲近?误?浅,d.亲近?误?深,e.疏远??正?深,f.疏远?正?浅,g.疏远?误?深,h.疏远?误?浅,i.没有关系。
在提笔作文之前,考生如果对以上作文提示进行了如此周密的审视,我想考生该年的高考作文成绩定然不会差的。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例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内涵是利人利己,“智慧”的内涵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双赢”是目标,“智慧”是方法。“双赢”是话题范围的外圈,“智慧”是话题范围的内圈。作文不能只重视“双赢”而忽视“智慧”,也不能大谈“智慧”而抛弃“双赢”。话题旨在引领考生在将来的为人处世中,不“损人利己”,也不一味“损己利人”。前者有违道德良心,后者有违正常人性,最恰当的方式就正是取得“双赢”。不过,在立意中还必须强调“智慧”两字,解决“如何争得双赢”这个问题。
再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体现了“对立
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强调“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又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偏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吉林、黑龙江、云南卷)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遭遇挫折”是经历,“放大痛苦”是态度;“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有的人遭受挫折,能坚强面对,化解苦难;有的人遭受挫折,却常常夸大事实,放大痛苦。前者是乐观、积极的;后者是悲观、消极的。
由此可见,考生只有审清了这些内在关系,才有 可能正确地围绕话题进行作文。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例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与浙江卷的作文题,其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相当明确。考生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将作文写成诗歌或者其他不符合要求的体裁,就等于给自己的作文判了死刑。
最后,将话题作文的审题总结为一个三十二个字的口诀:“材料主题、关键语句、话题内涵、反义近义、前后扩展、结构关系、提示要求、限制范围。”希望广大考生牢记,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训练与高考实战当中去。
话题作文审题例说
雷其坤
考试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文例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
贝尔纳的答案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围绕贝尔纳的答案,以
[注意]1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从两百多篇考场作文看,完全离题的作文很少,绝大多数作文都是以
一些作文从宏观的角度表现
善于发现;敢于拼搏;依靠智慧;有好奇心;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吸取失败的教训??或着眼于外在因素,如:循序渐进;抓住机遇;善假于物;掌握科学方法;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这些作文,都偏题了。究其原因,是学生忽视了
误区之二:强调
一些学生
确立奋斗的目标,不能不考虑价值问题,但是,一旦追求
当然,也有一些切合题意的佳作,其中大多数从肯定贝尔纳答案的角度立意,如:不要好高骛远;理性的确立奋斗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
[佳作展示]
愚公新传
湖南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陈笑翔
接受任务,我去采访愚公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愚公先生。
[简评]
愚公移山的故事人家耳熟能详。愚公移山的决心可贵、勇气可嘉,但要移走两座大山难于上青天。为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日标而努力奋斗,徒劳无益。后来,愚公重新确立了奋斗目标--带领大家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取得成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看出,作者的审题十分准确。文章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指导教师 雷其坤)
追 日
湖南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陈?
夸父没有追赶上太阳,倒下了,但那追求的过程闪耀着太阳般的光芒。在我眼里。夸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在现实中,
就在2002年7月,北大
古往今来,那些追日者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们,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执着的捍卫着和发展着自己的学说,挑战教会与神学,最终解放出了近代的自然科学。哥白尼迈出了第一步,以日心说撼动教会的神学;接下来是开普勒,他的思想继承、发展了日心说;然后是伽利略,他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布鲁诺坚定而执着,他进一步发展了宇宙的有关学说,绝不向教会低头:他们捍卫的真理光芒万丈,照亮了整个人类。
他们的
我要奋力追求心中的太阳。
[简评]
不容置疑,从人类发展的宏观角度看,有些宏伟目标、远大理想的实现,要靠许多人前仆后继的奋斗,要靠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个人而言,许多人都没有成功,但他们对最终的成功功不可没。如果人人都确立
与前文不同,此文是逆向立意,与贝尔纳唱反调,但言之成理,审题是准确的。话题作文反弹琵琶一定要慎重,必须是既不违题意又言之成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