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寻找心灵的归宿作文》24400字
寻找心灵的归宿作文
篇一:话题作文
标题/来源:广西,日期:2013/7/10
【题文】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寻找心灵的归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以“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写作指导: 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一段提示语不仅为学生的写作打开思路,同时含义丰富,学生都有过“寻”的经历与体验、期待与愿望,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有内容可写,也易于表达。本次作文整体还是不错的,均分在30分以上,有一批优秀作文突显出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提醒同学们注意:
(一)、扣题要紧。偏题,是作文的致命伤,不可掉以轻心。这次作文有的将作文要求完全推倒了写,分数会超低的,如开头就写“‘寻’即是‘不寻’”;有的前面写了很多游玩和儿时回忆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不出“寻”的意味来,只在结尾处贴上“寻”字
标签;有的前文与“寻”无关,后文一两段才入题写“寻”,详略处理严重不当;有的作文与“寻”若即若离,关系不密。如何扣题,怎样扣得更紧,老师们会讲,以后还会讲很多。
(二)内容要丰富些、新颖些。有的同学写戏曲、写一个特定作家、写农民工子弟等等,就相比大部分同学写童年的记忆要好很多。平时阅读量要大,思考要多,别忘了勤于做笔记,同时,阅读就要有自己的阅读专长,如某一特定作家、某一部分名著等。
(三)、立意挖掘要深。主题要深,切入点就要小。不能面面俱到,空泛地谈如何去“寻”、“寻”的艰难与意义等。可选择某一点而谈,有针对性、有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追求“深”。你可以“寻”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一般的学习做事的方法途径,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肤浅的“寻”,它注重的是“寻”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好心情、真理、奥秘、知音、一方净土??它更多的是注重“寻”的过程。对于那些具有美感和哲理的东西,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也许一时还找不到,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寻”的本身就带着思考,体现着人生的境界。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
(四)、情节安排要曲折。在安排情节方面,考生往往平铺直叙,就“寻”写“寻”,讲求所谓“一气呵成”。没有起伏曲折,难分高潮低谷。完全可以尝试一些内容上的变化。如:“你每天拥有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对于那些失去了的,你还愿
意去寻回来吗,”“假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的过程中,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点是写作的角度很多,这类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经常做这样的训练,我们的思维必然会敏捷,深刻,作文水平自然会有提高。
题号:1667403,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西,日期:2013/7/3
【题文】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问了几个弟子的志趣问题:子路认为自己能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公西华认为自己在宗庙祭祀的事务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做一个小的司仪;曾点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趣,不同的人对“志趣”也有各自的看法,请以“志趣”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诗歌除外)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志趣:意向;志向和情趣。志趣是你不仅能把它做好,还能把它做到最好,在做得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并为之努力和奋斗。孔子的几个弟子说的,都可以说是他们的志趣,而这些人的志趣因为他们本身性格的不同而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题号:1665718,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西,日期:2013/7/2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向你哭诉说,他有好几天没吃饭了,你于是心软了,你给了他钱。可后来你听人说,他是一个骗子~
一个年轻的腿部残疾者,走过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你走过去搀扶他一把,他把你一手甩开,还给你一个厌恶的眼神??
同情心怎么了,
要求:请以“同情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编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等。除诗歌外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审题的难度不到,首先是对同情心的理解,同情心就是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们所持有的关心和爱护的立场,它是人们爱心的表现,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能很好的切合题意。我们必须依据材料的提示,第一则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被人利用了,利用同情心来骗取金钱;第二则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不被接受。由此引发了一个思考,同情心怎么了,我们在写这个作文时就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就是同情心被利用,同情心不被接受,即同情心偏离了准确的轨道。既然同情心这样了,那我们还要不要同情心呢,这是命题人隐含的另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作出有力的回答。如果能深入分析同情心被利用,不被接受的原因,就可以探讨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就能谈出有分量的见解,就很有见地了,就是一篇很切题的文章了。当然如果只就同情心这个核心词来展开议论也是可以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立意多向发散、选材范围宽广,给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但是,
令不少考生感到棘手的是:话题涵盖范围太宽泛了,怎样选取最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话题,拟出一个较新颖的题目呢 这里谈几种尝试方法:
一是补题,以小见大。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以“语文课”为话题,可拟为《多味的语文课》、《语文课剪影》等。又如,以“手”为话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等。
二是妙修辞,匠心独运。根据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地使用修辞手法,如,以“音乐”为话题,拟为《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
三是巧点化,妙趣横生。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题;以“同学”为话题,可用《长相忆》,取“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之意;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
题号:1665401,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东,日期:2013/7/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商容是殷商时期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
商容又问:“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已经掉光了。”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
商容点头笑了笑,对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
在其中了。”
于是有人认为,遇事则柔,这是一种智慧;但是也有人认为,遇事则刚,那是一种原则;还有人认为,需要刚柔相济。你有什么看法,
请以“刚与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关系型话题,审题立意时首先要辨析话题中出现的几个概念间是什么关系,审题的着眼点和立意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在突出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应该有所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如本题中“刚”和“柔”是明显的对立并列关系,写作时应从二者的紧密联系或者褒贬角度去构思。我们可以借助
发散思维,发散为“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摒弃柔弱”“选择刚强”等;若选择刚或柔的原因,我们可以发散成为了尊严,为了大义,为了报恩,为了奋起等;若从刚柔紧密联系的角度,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成就功业和为人处世方面,“刚”就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坚定的信念、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柔”反映的则是人良好的涵养,表现为脚踏实地、处事灵活、任劳任怨、耐心细致等;若用褒贬式说明“刚能制柔”或着“柔能克刚”的道理,我们则可以联想到:若认为“刚”是高傲,固执,那“柔”就是谦逊,灵活;反之,若认为“刚”是直率,刚强,“柔”则是虚伪,懦弱。有了这些思考,再确定文体,联系具体的事例叙述或论证,写文章也就很容易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关系型话题作文常见的审题立意的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联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写关系型议论文,一定要避免陷入笼统的关系证明中去泛泛而谈。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应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
据的典型和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淖。
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
面对关系型话题作文,不管你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更要避免分割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解读,决不能将关系绝对化,以致表述过头,失之严密。
题号:1664731,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东,日期:2013/7/1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安东尼?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说,人人心中都沉睡着一个巨人,如果我们不把巨人唤醒,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是个多么优秀的人。
有人说,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边的野花散发着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诱惑让人们常常迷失了方向。在漫漫人生路上,一个人需要时时被唤醒。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做到叙事有波澜,描写有细节,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叫醒;?使醒悟。“唤醒”,其深层含义是指对人们的精神迷失的点拨,“醒”字是“唤”字的补充说明,说明呼唤的程度。该话题作文属于独词类题目,这类题目的写作可以在该词语的前后加上适当的内容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比如说什么样的人或事物需要唤醒,为什么要唤醒,唤醒这些人或事物去做什么。就写作的内容与角度看,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也需要被更大地关注,即使站在学生自身成长的角度,写作的内容也有很多,比如唤醒失落者的自信,唤醒前进道路上的恒心与毅力,唤醒对长辈的感恩等。就本文写作的内容来看,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可以写自己对“唤醒”的体会,也可以写“唤醒”或“被唤醒”的经历;就写作的体裁看,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是叙事有波澜,描写有细节,因此要考虑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并要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半命题、命题及材料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样式。话题作文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或要求。话题作文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不限(即不限文体、不限主旨、不限具体内容及不限题目)
一强调(强调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写好话题作文,应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应学会化大为小。如一个西瓜,洗净后只有切成小块才好下口。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的来写。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深说透。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题号:1661534,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东省,日期:2013/6/28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什么要寻找,因为我们缺少。我们寻找面包,寻找爱情,寻找一种人物,寻找一种环境,寻找一种生活甚至一种境界??我们
在寻找中成长。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么,你又在寻找什么呢,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话题前的提示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寻找的目的——因为我们缺少;二是寻找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
如面包,人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一种生活,一种境界等;三是寻找的收获——我们在寻找中成长。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应该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具体处理上,对这三块的内容的叙写,不应该平分秋色,而应该有所侧重,对于有些内容甚至可以点到为止。 “寻找”是个动词性的,因此,在写作时,应先考虑给这个动词添加一个什么样的宾语,也即寻找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关乎文章的立意。其次,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那就是怎样“寻找”的,要将“寻找”具体化,过程化,这一点相当重要。在这一环节中,还需要有一些描写,包括一些细节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一般的话题作文其实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它既没有规定的题目,也不受文体的限制,无需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只要与话题有关的,不论写什么,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论选用什么样的体裁,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但是本题是限制了文体,即必须写一篇记叙文,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
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开口一定要小。
题号:1655233,题型:作文,难度:一般
标题/来源:广东,日期:2013/6/24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短诗,根据要求作文。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生活中充满了选择,也可以说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选择。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升学和择业的选择,爱情与事业的选择,生与死的选择,是与非的选择,义与利的选择,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个人既得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利益的选择,创新与守旧的选择,奉献与索取的选择,安逸与进取的选择等等。
要选择,须先做出判断,肯定会有扬弃,随之带来的可能还有阵痛。所以,选择者除了要有长远的眼光,头脑须清醒外,还必须要有勇气,有魄力。最终如何选择,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由于不限文体,长于记叙、抒情的同学可以就平日学习生活中某一件面临选择的事情展开来写,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记叙时,一定要把选择者面临选择时矛盾的心理状态渲染出来。语言要生动、形象,另外要挖掘出选择背后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善于通过设置矛盾、悬念来
篇二:上海市香山中学作文选目录_5
上海市香山中学作文选目录
一、 生活感悟
1、感悟真诚---------------------------------------初一(1)班 卢琰君
2、发现--------------------------------------------初二(1)班 马 慧
3、路----------------------------------------------初二(3)班 陈 洋
4、感动--------------------------------------------初二(5)班 龚雷平
5、学会宽容----------------------------------------初二(5)班 宗 媛
6、心灵的颤动--------------------------------------初三(4)班 韩俏妮
7、我学会了向后看----------------------------------初三(4)班 娄奕琎
8、我学会了倾听------------------------------------初三(4)班 程晓祎
9、挺起胸膛向前走--------------------------------- 初三 (4) 班 丁 丁
10、失去的蓝天-------------------------------------初三 ( 3) 班 仪 然
11、细节-------------------------------------------高一(1)班 顾静静
12、止战之殇---------------------------------------高一(1)班 薛鼎强
13、感悟秋天---------------------------------------高二(1)班 吴 双
14、感谢逆境---------------------------------------高二(2)班 唐文涵
15、退一步海阔天空---------------------------------高二(2)班 陆 秀
16、潇洒闯一回-------------------------------------高二(1)班 盛文浩
17、何为潇洒---------------------------------------高二(2)班 曹 琼
18、感受幸福---------------------------------------高二(2)班 沈玭媛
19、浅谈一个“私”字-------------------------------高二(4)班 吴 昱
20、忘忧草到底忘记了什么--------------------------- 高二(6)班 沈 昊
21、忘忧之蛊-------------------------------------- -高二(6)班 唐成辉
22、无忧则殆,携忧而升------------------------------高二(6)班 陈慧琼
23、作文与战争--------------------------------------高三(1)班 李文俊
24、瞬间的感悟---------------------------------------高三(1)班 苏燕文
25、为了美好的一切我起誓----------------------------高三(3)班 叶燕雯
26、珍视相遇------------------------------------- --高三(3)班 史一翡
27、如果许衡也摘了梨--------------------------------(转自:wWw.bdFqy. 千 叶帆 文摘:寻找心灵的归宿作文) 高三(4)班 岑天昊
28、人生的感悟---------------------------------------高三(5)班 吴 晨
29、那段年少轻狂的日子---------------------------- -高三(6)班 崔文佳
30、雅典奥运随想-------------------------------------高三(6)班 周川鹄
二、 成长足迹
1、记一次令人难忘的运动会-------------------------预备(,)班全体同学
2、当我拿到英语试卷的时候-------------------------预备(,)班张礼
3、成长的故事-------------------------------------初一(3)班 徐 扬
4、初春的校园-------------------------------------初一(4)班 王飞娜
5、家长会后---------------------------------------初二(4)班 沈 静
6、学得好辛苦-------------------------------------初二(5)班 胡冰涛
7、关窗-------------------------------------------初三(1)班 滕丽霞
8、校园的故事-------------------------------------初三(1)班 蔡龙凤
9、记一次难忘的班会课-----------------------------初三(2)班 欧能伟
10、我在努力--------------------------------------初三(2)班 宗临风
11、日子,从冰点到沸点----------------------------高三(1)班 于 蕾
三、 泛舟书海
1、 时势造“英雄”--------------------------------高一(3)班 刘 蕙
2、 我爱李白--------------------------------------高一(4)班 江 阳
3、 自由之光--------------------------------------高一(4)班 黄非易
4、 推开历史的窗户--------------------------------高一(4)班 余骁彬
5、 遥远的回响------------------------------------高二(1)班 姚 池
6、 走进李商隐------------------------------------高二(3)班 缪江阜
7、 寻找心灵的归宿--------------------------------高二(3)班 陈尉珍
8、 我看诸子--------------------------------------高二(6)班 沈 昊
9、照亮长天的星辰---------------------------------高三(1)班 苏燕文
四、 人间真情
1、 真正的朋友------------------------------------初一(1)班 卢琰君
2、 母恩赞歌--------------------------------------初一(1)班 薛诗莹
3、 痛苦的回忆------------------------------------初二(2)班 张 露
4、 父爱------------------------------------------初二(2)班 张梦辰
5、 我也是个富翁----------------------------------初二(4)班 李艺平
6、 当篮球落地时----------------------------------初二(5)班 王雅君
7、 这也是幸福------------------------------------初三(3)班 黄艾冰
8、 飞翔来自感恩----------------------------------高一(5)班 张 玮
9、与感恩同行-------------------------------------高一(6)班 陆晓波
10、母亲为我洗头发--------------------------------高二(1)班 马晴雯
11、泪酬------------------------------------------高二(3)班 叶燕雯
11、固守心灵的风景--------------------------------高二(4)班 戴雯珺
12、站在感恩的岸边--------------------------------高二(4)班 岑天昊
14、与蝶共舞--------------------------------------高三(3)班 叶燕雯
五、 众生百相
1、 退化-------------------------------------------初一(1)班 杨 文
2、 那天,在公交车上-------------------------------初三(2)班 周敏珠
3、 微笑-------------------------------------------高一(1)班 季燕杰
4、 花非花 脸非脸----------------------------------高二(4)班 叶秋杨
5、 诚信在哪里-------------------------------------高二(5)班 芦萌萌
6、 这个世界的好人---------------------------------高三(1)班 冯霞婷
7、 这个世界的好人---------------------------------高三(6)班 徐 璐
六、 栏外补遗
1、 记一次难忘的秋游-------------------------------预备(,)班全体同学
2、 游科技馆---------------------------------------高三(4)班 岑天昊
3、 一个泡泡的见闻---------------------------------初一(1)班 田 洁
4、 我的梦-----------------------------------------初二(1)班 倪淑君
5、 梦想的翅膀-------------------------------------初二(3)班 张 涛
6、 续写《两只山羊过独木桥》-----------------------初三(2)班 翁佳怡
7、 《皇帝的新装》续写-----------------------------初一(3)班 刘 菲
8、 《皇帝的新装》续写-----------------------------初一(3)班 何 莲
10、想得到,做得到--------------------------------高一(4)班 咸晨钦
11、对称句训练--------------------------------高二(1)(2)班部分同学
12、顽石的悲哀------------------------------------ 高一(1)班 姚 池
13、我爱阳春白雪----------------------------------=高一(2)班 杨贝芬
14、渴望和谐---------------------------------------高一(3)班 周佳云
15、渴望自由---------------------------------------高一(5)班 方 微
16、遗憾,另一种美---------------------------------高一(5)班 范小苑
17、寻找月亮---------------------------------------高二(3)班 窦欣然
18、学会“换位思考”------------------------------ 高二(6)班 罗慧敏
19、谏君思俭疏-------------------------------------高二(6)班 唐成辉
20、墓地随想---------------------------------------高二(6)班 陈慧琼
21、解读《星夜》-----------------------------------高三(6)班 周川鹄
上海市香山中学作文选
一、 生活感悟
感悟真诚
初一(1)班 卢琰君
真诚,人之根本。可真诚又是什么,以广阔的心胸诚实待人,以真实的心态面对现实,还是其他,
生病,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在人生中也是无法制止
的。但是,病人亲属对病人善意的欺骗却是对病人心理上的一种安慰。我就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幕:几年前,我的外婆患了癌症,那可是不治之症啊。眼看着外婆日渐消瘦,
整个人心事重重的,我的心里也不好受。一日,无意之中听见大人们在谈论外婆的病情,才知外婆的病情已经是?级——病入膏肓了,可大人们为了减少外婆的心理压力,为了让外婆建立起与病魔抗争、延续生命的信心,便骗外婆说她的癌症只是?级,来日方长。虽然,最终外婆还是知道了真相,但大人们对外婆的欺骗,恐怕是对外婆心理上最大的安慰吧~
斑驳复杂的社会,在简单中隐藏着复杂,在光明中隐藏着黑暗。看似一目了然的事,其实与黑暗有着无数的牵连。遍观这社会,从孩童到成年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躲藏在“虚伪”这一块黑色的幕布后面。
在商场上叱诧风云的商人们,又有多少是诚实呢,那些商人们恐怕都有铜牙铁齿,三寸不烂之舌,用讨好的语言,虚伪的笑容欺骗着人们去购买他们的商品。两年前的“瘦肉精”事件,数月前的“苏丹红”事件不就证明了吗,
纵观商场,尽管有众多虚伪的商家,但也不乏真诚的商家。只要你留意一下报纸、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工具,一篇篇关于某某厂商召回问题商品的通告不断地被报导。这,不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吗,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但没有为此招徕不屑的目光和不满,反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认同。比起那些昧着良心
说假话、卖假货、以次充好的商家们,这些说真话的商家所采取的举动是明智的,是正确的。
真诚,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中,你必须以自己明亮的心境才能找到它的存在。而明亮的心境必须以自己诚实的品德才能擦拭得出来。在这个社会中,你必须分清哪些是善意的欺骗,哪些是恶意的虚伪,这样,你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一个立足之地。
以诚待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生都说真话的巴金先生去世了,但这美德犹在,这精神犹存~
[点评]小作者从头到尾,娓娓道来:真诚是什么,语含深沉,尽管不能说“精辟独到、哲思毕现”,但也体现了一颗睿智头脑对真诚的思索过程。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有的地方跳跃太大。
金炯延老师
发现
初二(1)班 马慧
这个星期天的下午真是无聊啊,同学们一个个在题海中遨游,而我这只“笨鸟”已经飞得很累了。根据身体的需要,必须得好好地休息一下了,让大脑细胞放松一下。要不然时间长了,身体累垮了,紧绷的神经绷断了,岂不是对不起父母,
终于下定决心,要休息一下了。然而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很
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平时和同学们一样,是靠遨游题海过日子的,现在该怎样休息呢,
看电视,看电视剧吧,又怕上瘾(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戒掉看电视剧的瘾哦),自然作罢了。看电影吧,现在的电影也没什么好看的,自然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了;平时很少关注娱乐、体育、新闻等电视节目的我,现在自然也不会关注它们了。对于看电视,似乎不太适合我吧~
上网,查找资料吧,又没什么要查找的。聊QQ,网上有很多都是社会游荡人员,又怕自己被他们带坏了;遨游题海的同学们,也不会为了陪我而上QQ。打游戏吧,一来,自己是个游戏白痴,只会打俄罗斯方块这种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的游戏;二来,父亲坚决反对我打游戏。关于上网,看来又得作罢了。
睡觉吧,又睡不着。不知怎么回事,一向缺少睡眠的我,刻意去补充睡眠的话,总是达不到效果,睡了跟没睡一样,脑子里总盘旋着A、B、C和X、Y、Z??
.看书吧,平时看的作文书啊、科普书啊等等,已经占领了脑袋中的大部分领地了。下次再说吧~
????
经过一番思量,我才发现:原来,一直忙碌的我,突然想休息一下,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不是吗,哎,我还是继续我的“笨鸟先飞”吧,或许这才是最现实的吧~至于休息,可能到该休息的时候就会了吧~
[点评]一个一心读书、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做作业累了,想休息一下,竟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上网,看电视,不是觉得不合适,就是没兴趣;睡觉,又睡不着。经过一番思量,她惊奇地发现:想放松、休息一下,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这个“发现”实在令人感叹:长此以往,我们的中学生不是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吗,花家菊老师
路
初二(3)班 陈洋
人说路越宽越好,越平坦越好,而我却独独喜欢学校花园里的那条羊肠小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
在我刚来学校时,花园还没建好,更别提那条小路了。现在花园已快建成三年了,而我却即将离开这里。三年间,
小路铺满了我与它的故事,那一粒粒的鹅卵石就是最好的见证??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后,同学们陆续往校门走去,而我却单身一人来到了花园,面对小路,我想起了中午发生的事??
中午刚吃完饭,老师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她将一叠试卷打开,说:“看看吧,这次测验你得了多少分~我发现你最近学习状况不对劲,成绩一路下滑,难道有什么原因吗,”
是啊,什么原因呢,此刻我坐在花园来,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但我找不到原因,只是感到无尽的沮丧——或许我已经真的跟不上了。接连的失败让我失去了重振自我的信心:我该怎么办,
蓦然耳边传来同学的叫唤声,抬头一看才发现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哎——总得回家见爸爸妈妈呀。”
长叹一口气,带着满心的无奈,我起身踏上小路,小路上班驳的树影恰如那失败在我心上投下的阴影。我的双腿似灌了铅般的沉重,脚下的鹅卵石透过薄薄的球鞋刺得我脚底板生疼生疼的。路上不时有旁逸斜出的树枝挡住去路,使得我不时的伸手去拨开它。我第一次感到这条曲折的小路是如此的漫长??
“啊~”无数次的转弯后,眼前猛的一亮。原来已到了小路尽头,却忍不住感叹起来“真美~”。我从未发现小路的尽头竟然有如此美景。在夕阳的照耀下,树木花草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金灿灿的,却又晕红晕红的。心中的不快也被这无限好的夕阳给一扫而空了。
此时,我仿佛明白了什么,那脚下的小路不正象征了人生之路吗,它曲折,崎岖,凹凸不平不正与人生之路相似吗,只有勇者才能最终走过这一段路。如果不能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大胆的去努力尝试,那么又怎么能看到这路尽头那美丽动人的画面呢。这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确,人生是需要坚强与不懈来支撑的,美国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你放弃生活,生活也就放弃了你;如果你积极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热情拥抱你。
带着自信的笑容,踏着勇敢的步伐,我前进着。回首远望,小路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
[点评]路,在这里既是学校花园的那条鹅卵石小路,同时也是小作者脚下的漫漫人生路,作者在这里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在于不服输,体现了小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不仅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同样也值得我们学习。
王越老师
感 动
初二(5)班 龚雷平
记得我小时侯家住在底楼,那时因为特别小,外面那些比我大的小孩跟我合不来,所以我比较喜欢在自家天井里种种花草。
有一次,妈妈买回来一袋黄豆,我一看就知道那是没烧过的黄豆,所以就问妈妈这黄豆会不会发芽,妈妈说应该会的,所以我就高高兴兴地拿了几颗埋在我家天井的泥土里,也算是给它安个家吧。
果然,如同我希望的那样,那黄豆发芽了。看着那两片娇嫩的绿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过了一个月,黄豆长大成了一株一尺左右高的植株,叶子很绿,一只虫也没有。不过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星期,上面开始长洞洞了,而且越长越多,多得几乎找不到一片没有洞的叶子。我一开始觉得这豆算完了,生了这么厉害的虫害,能活下来算是奇迹了。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豆竟然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虫害,再一次茁壮成长起来。我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许是因为它看到身边那些茂盛的花草,不想也不甘心就这么地倒下吧。
不过,就在我为这豆能活下来而高兴时,厄运又来了,那天晚上刮台风,我晚上睡觉时风吹得窗子“砰”、“砰”响,我真是担心这豆会被连根拔起。但第二天早上去一看,它竟没有被吹倒,只是有些歪斜,但叶子全掉光了。我看到这景象,心里十分难过。不过我还是天天给它浇水。果然,它又不负我望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到了这年豆结果的时候了,我家的这棵豆只结了五六夹豆,而且这豆也不饱满,干巴巴的。不过我已经十分满足了,也十分感动,一棵豆历尽沧桑,顽强地活下来,又结出果实,实在是十分不易。
到了第二年,那豆没再长新叶,但我还是继续给它浇水,可是它却没再像我希望的那样再活过来。我想是不是去年的磨难使它耗尽了生命的力量,我很失望,也很难过,便跑去问我教生物的妈妈,才得知,原来这黄豆是一年生植物。当时我心里很乱,在那豆的枯枝前站了很久。但是最后我没有将它的枯枝挖走,而是让它留在那里,让那些种在花盆里、刮风了就拿进屋子,有太阳了就又拿出来的花儿们看看,生命,只有是奋斗过来的才有意义。
(花家菊老师提供)
学会宽容
初二(5)班 宗媛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
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宽容似火。因为更进一层的宽容,不仅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宽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冻,更将那股爱的热力射进对方心中。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宽容是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当然,宽容更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懦弱。“宽以待人”,也要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天地如此宽广,但
还有比他更宽广的东西——人心。让我们学会宽容吧~
[点评]文章采用了排比段的方式来抒写自己对宽容的理解。作为一个初二,对生活的认识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实属不易;更值得欣赏的是那份才情,文中许多句子满溢着诗意~
花家菊老师
心灵的颤动
初三(4)班 韩俏妮
心灵也会颤动吗,是的,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我的心灵也在颤动。
这个星期六,作业特别多,我埋头苦干,心里却一个劲埋怨。做了一会儿想调整调整自己,便伸伸懒腰站了起来。忽然不远处有一只小虫子进入我的视线,看见了它,心里很不舒服,本想一巴掌拍死它。也许是对它的蔑视,也许是出于无聊,我用笔挑逗着它,让它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看着它晕头转向、四处逃命的慌张样,我得意地笑了:神仙有什么用,~我此刻是主宰它命运的“神”呢~
忽然,我的手碰到了它不足五毫米的翅膀,我一抬笔,小虫子也跟着抬了起来。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如果一个人被抓住一个手臂,离开地面几米,随时有掉落的危险,那他一定怕得要命,我想这只小虫此时也一定怕得要命吧。而在我当时看来,它只是一只玩物罢了,怎么会对它生同情之心呢,
玩够了,我终于将它放下,可它的一只翅膀已经面目全非了,
它的身体歪倒在一旁,好不容易才站稳了,仅剩的一只翅膀在微微颤动着,几对足似乎在发抖。那种渺小在人类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我又伸出笔去,小虫似乎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它想逃。这样一来,原本就在发颤的身躯颤抖得更加厉害了,可求生的本能迫使它决不停止。我忽然停止了玩弄,突然觉得自己好残忍。它的颤抖对我的心灵有着强劲的震撼。我突然明白了:它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条正在颤抖、垂死挣扎的生命。
我的心灵从未有过地颤动了,我忽然看到了人类的可悲,人类永远认为他们统治着地球,是最高贵的动物,所有其他的生物都不值得一提。而这个只有半粒黄豆大小的虫子却使我明白了:所有生命都是伟大而平等的,即使细微如尘埃、颤抖的小生命也会奏起华丽奔放的乐章。
我豁然开朗,又继续拿起书本看起来,但心里早已没了那股怨气。过了很久,我想起那个曾被我伤害的小生命,抬头望去,它已经不在了,它就这样走了,悄无声息,带着伤痛消失了。
[点评]人总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任意践踏其它生命。殊不知生命是平等的,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才显示人类的崇高。作者带着内疚告诉我们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吴玉凤老师
我学会了向后看
初三(4)班 娄奕琎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我当然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我身上脾气多多。遇事总先想到自己,对于自己所犯
篇三:作文指导-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小引]
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一个人无家可归,那该何等痛苦~所以,被异化的人需要回家,需要寻找回家之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在不可逃避地陷入无家可归境地的同时,必将企求重返故里,重返童真,享受偎伴美好人性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因此,他呼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现在,不少中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困惑。他们说老师要求“作文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可学习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家门校门之间,几乎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春游、秋游活动都被明令取消,能谈什么生活,因此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困境。作文中经常出现“把老人写死了,把父母写散了,把自己写残了”的编造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走出这种困境,进行真实的写作,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呢,能否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获得一些借鉴呢,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一]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来自何处,
有人以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其实,在他之前德国哲理诗人荷尔德林就已提出了,请看他在19世纪初写的诗句:
??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利德利希?荷尔德林1770年5月20日生于德国尼喀河畔的劳芬镇,1843年6月7日卒于杜平根。早年在杜平根学习神学,和黑格尔友善。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相恋,他在诗歌里称她为“狄奥蒂玛”。1798年前往法国的波尔多,1802年归国。从1806年以后发生精神错乱。荷尔德林和尼采的生活历程差不多,也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二]
——人失去了故园,需要回家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带来的却是人的灵性的丧失。荷尔德林认为,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地,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人通过百般努力所创构出来的东西,却是与人自身的神性本质相异的东西——早年席勒就已经提出在今天被称为异化的现象。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将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
他深深感到,在德国,只看得见手艺人、思想家、教士,却看不见人。一个个体被困在一种专业范围内,而在这个范围内根本不能叫灵魂生存。“在这个民族里,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是不被亵渎的,不被贬为可怜的随随便便使用的东西的”。现代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就是由于把自己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感逐出了心房,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荷尔德林认为,人离开了神灵,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有如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人、情人、恋人。那是何等的痛苦~人类应该努力解读这种无家可归的痛苦,以重返故里,重返童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三]
——怎样才能回家,敢问路在何方,
要回家,要重返故里,就必须有回家的路。荷尔德林高声唱道: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四]
——误入歧途的现代人,怎样寻找回家的路,
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类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依赖于完备的信念体系,必须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不断追问人应当所处的精神家园。
2.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对自由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信念体系的内核要素是不能直接被经验和逻辑所证实的。当今人类的很多精神问题不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知识不充足所导致的,而是人类的信念体系出了故障。非气质性病变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精神问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决的,科学在这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依赖于信念体系的调整和转换。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有效的审美
活动与正确的信念体系,需要宇宙观、价值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确立,需要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等超科学的信念体系的建立。这就是“诗意地栖居大地上”的现代要义。
[针刺文之一]
追求诗意的人生
梅若梅
最近在读《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力量》,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追求创造的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就是柴米油盐,或者是各种应酬;第二个层面是事业;第三个层面是审美观,也可以说是诗意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超越俗物和功利的。审美对于鉴别力、对人生是重要的,它超越功利但不超越人生。相反,它依赖于对人生的体验。
由此想到海德格尔曾通过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做出的深刻阐释:“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是诗意的。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境由心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摒弃金钱、权力、地位的侵扰,
摒弃盛名的劳累,摒弃人事的纷争,摒弃各种诱惑的侵袭,使心灵超越俗物、超越红尘,“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始终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那么你就会发现,平凡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诗意。
(选自新华网1月27日,有改动)
[简评]
“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多么动人的语句,多么美妙的画面。如此心境超越了俗物,超越了功利,它是人生的审美,是精神的家园。这正是作者所述的第三层面——诗意的层面。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余光中说过:“生活里面应该有美。”人应该善于审美,善于发现,静默中感受日月星云清风,凝眸中欣赏小桥流水飞红,遐思中自由舒展自己的心灵。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诗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针刺文之二] 怎样诗意地安居
姚振函
大约是80年代初期,第一次从某篇文章的引文中读到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当时的惊喜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这句诗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如同魔力加于我身,使我的想象力腾空飞起,冥冥之中,看到了两种幻象。一种是人所赖以生存的各种居所,包括洞穴,土、木、砖、石搭建的造型各异的屋宇,简陋的窗户上闪动着的
光亮。一种是劳动于大地上的人,持着笨重的农具,吆喝着牲畜,犁地,收割,建屋,汗流浃背,夯歌沉郁,民谣悠悠,身后的田野麦浪起伏。而自己恰好是那充满劳苦人群中的一员。
后来我得知,海德格尔非常推崇这句诗,并以此为材料来诠释、推演他的哲学玄想,就更对它加倍珍爱了。
但是一直萦绕我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诗意地安居呢,或者说,人怎样安居才算是“诗意地”呢,
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初春。在农村夜里浇麦田,下弦月当空照着,远处长长的渠道尽头,机井的水泵喷吐有声。渠水流进麦田缓慢而神秘,我手拿铁锹来回查看水流,发现漏水就赶紧铲土堵上,弄得满腿都是泥水。微寒的风吹着刚刚返绿的麦苗,发出一种柔软的声音。我回望月色朦胧中的村庄,知道自己的家人正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熟睡。天亮时,麦地浇完了,遍地闪着白亮的水光,想那麦苗正在幸福地吸吮着甘甜的水汁。这时我扛起铁锨,迈动满沾着泥水的双腿,返回炊烟升起的村庄。路上,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当时,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诗意地安居”的人。
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生存才
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选自2001年8月31日《河北日报》,有改动)
[简评]
文章首先引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形象的展示,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具体地诠释,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起承转合自然、顺畅、严密、
恰切,如行云流水。
[针刺文之三] 诗意地栖居 江苏一考生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生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生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这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是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可他想参加哈佛校友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简评]
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作者用“小屋”与“渡船”譬喻,表明人生应充满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样,灵魂才能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小屋”、“渡船”、“栖息地”就是作者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是作者对人生的一
种审美。
[综合针刺]
上述三篇针刺文,都是由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句派生出来的,都主张现代人应该追求“诗意地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和《怎样诗意地安居》从正面阐述人们应该学会审美,学会发现,努力与现实生活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栖居》则强调在人生遭遇挫折或苦难之时,应该选择希望、坚强与自信。
现在,可以回答“小引”中提出的问题了。中学生要解决学习节奏紧张,学习生活单调而没啥可写的困惑,应致力于追求“诗意的生活”,致力于追寻人生的精神家园。
1.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充满真情。真情所至,嬉笑怒骂皆可为诗,不是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吗,想一想古今中外,哪一位文学家,哪一位诗人不是性情中人。只要我们用感性的视觉去观察生活,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生活,用灵性的笔触去抒写生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那么便会把平淡生活中的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
2.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用心观察。我们曾无数次地描写春天,但在春天,你是否观察过河水的融化是先中心还是先两边,柳枝的发芽是先底部还是先顶部,如果缺少这种细致的观察,你就不可能做到真实写作。母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你注意过母亲喜怒哀乐时的眼神吗,你知道母亲的习惯动作吗,你能说出母
亲个性化的语言吗,若是缺少这种用心的观察,你也不可能进行细腻描写。洗衣服是家务劳动经常涉及的内容,但先洗衣服的哪
一个部位最为合理,你留意过吗,假若缺少这种有序的观察,你的文章不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因此,细致的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3.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体悟与感受。“生活如网,人生如戏”,五彩缤纷的生活,绚丽多姿的人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但写文章如果只靠眼睛去观察,那么就与摄影完全画等号了。其实写作的灵感更多的是源于心灵的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家庭、校园便是个小舞台;从饭桌中、装饰上、娱乐时,便能发现生活质量的改变;从课堂上的趣事、同学间的谈资、校园里的时尚,就不难看出身边发生的事其实很多很多,只不过你没有用心灵去“透视”而已。生活的底蕴仿佛是沙里的金子,山石中的白玉,等待你的发掘。比如,网络似乎已成了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的代言人,围绕这个话题引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家里为买电脑而意见不一;买了电脑又因上网总是争吵不休;老师、家长去网吧获取“第一手”材料,而你们也是声东击西,把“阵地战”改为了“游击战”;没想到学校的网页设计大赛,又正让你们这些网迷大显身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感受,写作的素材就会滚滚而来。
4. 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不断积累。制造产品都需要原材料,写作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材料,或是写日记、或是做素材卡片、或是摘抄名言警句,做一个生活
的有心人。或许这种积累有些零乱,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当你看到某一个文题,某些积累就会一触即发,像发酵一样膨胀起来,经过你的丰富、补充、深化、提高,便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佳作。若是把这些“纯粹”的生活再加上联想的翅膀,那么每一滴水便都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文章是生活的加工品,作文需要我们去诗意地体味生活,用心灵触摸,用思想辨析,用情感浸泡,这样才能使作品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试着诗意地生活,你的人生和文章都会更加精彩。 (《天津日报?名师家教周刊》) [强化练习设计] 中学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些课文都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些课文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情趣,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够导引我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找到“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请选读一篇课文,以“诗意地栖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读后感。
作文二:《寻找灵魂的归宿》4400字
寻找灵魂的归宿
——读《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有感
人的一生不可缺少书~中国有句古话 “活到老~学到老”~这里的“学”除了要在实践中学~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向他人学、向古人学~也就是要在书中学。有时我想~在人的一生中~即使衣食无忧~如果没有书的陪伴~是否也会灵魂飘荡寂寞难耐呢,所以我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寻求灵魂的归宿。
然而~在印刷技术提高~图书发行量剧增的今天~我们周围的很多人却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人们似乎更愿意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电脑屏幕上~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网媒中。有这样两条消息:想必我们能够从中有所感悟。
新快报讯今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实现小幅增长~并连续7年保持稳步提升。不过这个数字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综合新华社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11月21日在当天开幕的俄罗斯文学会议上说~俄罗斯丧失世界读书最多国家的地位:目前俄罗斯人的读书时间每昼夜平均只有9分钟。他呼吁应该引导社会对俄罗斯文学产生特殊的兴趣。
我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从《上下五千年》到《资治通鉴》~从《鲁滨逊漂流记》到《巴黎圣母院》~虽说不上精心研读~可从书中我了control in-place install disc, box, Cabinet and junction box with electric, installed base or bracket with the yellow-green wire ground not less than 4mm ?. Shell point of thermal control equipment, electrical grounding connections. 6.2.8 site Cabinet or protective box should be installed in the ease of maintenance, does not affect the personnel movement, no violent vibrati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installed
解了历史~认识了世界。中国历史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历史人物的荣辱成败~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逊坚定不移的信念~令人震惊的生存能力~催我自立~唤我上进。这些都是书给我带来的知识和启发: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强调了读书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积累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但我想~读书的意义并非仅仅在这里~因为从书中获取知识是肤浅的~而获得思想是深邃的~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在读书过程中所受到的启迪~更渴望在读书过程中实现灵魂的归宿。读完《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使我更坚信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这句话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对“新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增添了更多的追求和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孩子或者成人。这个梦的实现~需要我们的不断的努力。
阅读《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这本书之后~我对“新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增添了更多的追求和动力。
记得那天下班后~我把这本书带回了家~作为催眠的小夜曲~准备睡觉前翻上几页。没曾想看着看着我竟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心灵震撼~它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执着和仁爱:
书中的十一位老师无一例外地坚信:教师这一职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
卡特老师说:所有的老师都要牢记~自己正承担着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尽一切努力帮孩子做
ment, no violent vibrati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installedions. 6.2.8 site Cabinet or protective box should be installed in the ease of maintenance, does not affect the personnel movegreen wire ground not less than 4mm ?. Shell point of thermal control equipment, electrical grounding connect-place install disc, box, Cabinet and junction box with electric, installed base or bracket with the yellow-control in1
好准备~迎接瞬息万变的世界挑战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读到这儿~我悚然一惊~我有这样的认识吗,
太多的时候~我们把教师这一职业仅仅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尽职尽责~却常感身心疲惫,我们默默奉献~却心生无限的委屈,我们桃李满天下~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喜悦:
职业的倦怠让我烦恼不已~恰在此时~比格勒老师给了我最好的答复:教师默默奉献~努力工作都源于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因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乐观主义者和无悔的理想主义者:我们坚信为孩子付出的努力会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教师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不是个人的能力和荣誉~而是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所取得的成功:
是这本书~帮助了我。它让我重新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让我重新感受到从事这一职业的幸福:它让我找回了职业的崇高感和幸福感:
当然崇高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从教之路就一帆风顺。这十一位教师开始工作时~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比格勒老师甚至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无法掌控班上的学生。读到这里~我在心里惊呼:我也曾做过这样的噩梦:我与此书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当年我能早读到它~我会省却多少迷惘和彷徨:我会少走多少弯路:我又何必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教师:十一位教师都在遇到困难时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教师:他们的精神~令我仰慕,他们的精神~将指引我今后的人生方向:
是这本书~帮助了我。它让我懂得了只有执着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只有执着~我才能无怨无悔地走在教书育人的康庄大道上:
曾几何时~我用严厉的目光虎视眈眈地看管着我的学生们~害怕他们违反纪律~担心他们不努力学习。就是关心他们的生活时~我也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我用威严震慑住学生~却不知道教育好学生的最好法宝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私的爱:是十一位教师告诉我~只有用爱才
for the installedriate e ease of maintenance, does not affect the personnel movement, no violent vibrati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should be appropf thermal control equipment, electrical grounding connections. 6.2.8 site Cabinet or protective box should be installed in thgreen wire ground not less than 4mm ?. Shell point o-place install disc, box, Cabinet and junction box with electric, installed base or bracket with the yellow-control in2
能唤醒孩子求知的欲望~感恩的心灵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我开始用友好的态度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我发现孩子们竟是那么善解人意,我开始用母亲的的胸怀去关心学生~我发现孩子们竟是那么懂得感恩:我给学生送过御寒的棉衣~做过可口的饭菜~我也曾探望过生病的学生: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是我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的爱的见证:它融化了孩子们心头的坚冰:看着孩子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我感到欣慰~感到幸福~感到自豪:
曾几何时~我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因溺爱学生而失去了原则。有学生迟到~我不则一声,有学生上课说闲话~我装作没看见,有学生上课睡觉~我从不打扰他们的“美梦”。可是~卢史金老师告诉这样做是不对的:课堂是神圣的~需要纪律的保护,没有纪律~学生就迷失了方向。
于是我给这些学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我诚恳地对他们说~如果他们不改正这些缺点~那就是变相体罚同学~变相体罚老师: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他人带来的不好影响~就慢慢儿地改了过来。
看着孩子们较大的转变~我再一次由衷地感到:是这本书~帮助了我~它让我学会用爱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也让我的成长旅途一路汗水~一路欢歌:
作家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追逐梦想的执着~更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学生~但不纵容学生的坚守:
老师们~崇高的职业决定我们必须做一个爱读书的人。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去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改变人生吧:让醉人的书香伴我们一路同行!
ment, no violent vibrati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installedions. 6.2.8 site Cabinet or protective box should be installed in the ease of maintenance, does not affect the personnel movegreen wire ground not less than 4mm ?. Shell point of thermal control equipment, electrical grounding connect-place install disc, box, Cabinet and junction box with electric, installed base or bracket with the yellow-control in3
作文三:《寻找心灵的归宿》700字
寻找心灵的归宿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苏原平)从田园牧歌到工业革命,从莎士比亚到奇幻文学,从披头士到“憨豆先生”,从007到英国女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既像一出戏剧,又好像一次摇滚音乐会,更像一场盛大的PARTY。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幅宏大震撼的“中国长卷”,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一部浓缩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承载着中国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厚重寄托和期冀,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是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反思。
炊烟袅袅,树木依依,水车在轻轻翻转,牛羊在草地撒欢。这幕田园牧歌,让人不由梦回童年。然而,这种前工业时代的节奏缓慢、恬静朴素的生活,是不可复制的,已成为今天后工业时代遥远的回响。
工业革命的狂飙突进,让英国从孤悬海外的岛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然而,那矗立在田园上的高耸烟囱,不单单代表改变全世界生活方式的工业革命,更是过度、过快的工业化带来的“黑色撒旦”,人类心灵失去了滋养的田园,蜕化成干涸的荒漠,无以慰藉。奥运会开幕式,国际化都市伦敦向世界展示的,不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现代化进程,而是他们对田园的眷恋,对人类非理性工业化的反思。
绿色奥运,健康生活,心灵归宿,成为英国人对田园风光的那份眷念,重燃地球人对未来的渴望。
更让人回味的,是伦敦奥运会奇妙的点火方式。没有主火炬塔,也没有安排最后一名主火炬手,而是选择了7名青少年共同点燃象征着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铜花瓣,慢慢合拢的花瓣,聚集成巨大的主火炬。
当普通孩子点燃薪火相传的奥运主火炬时,当每个人的心都因期待而跳动时,我们还能说奥运会只是运动员的秀场?
这一刻,无论是睡前体验奇幻文学的孩子,还是点燃奥运主火炬的少年;不管是对工业化的反思,还是寻找人类心灵的归宿,伦敦奥运会无不关注着人类的未来,“激励一代人”。
作文四:《寻找安全的归宿》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寻找安全的归宿
作者:巨能威威
来源:《小学科学》 2014年第 09期
大家好,我是一枚干电池,我被主人丢弃了。长辈们曾经告诉我,当我们身体中的电量被 用完之后,会被集中收集起来,送去电池处理厂。可是现在,我的周围却是各种生活垃圾。我 觉得很害怕,我想找到真正属于我的归宿。
不被人同情的 “ 眼泪 ”
在外面漂泊久了,遇到的各种磕碰和摩擦常常会让我想要哭。可人类经常说我们的 “ 眼泪 ” 是恶毒的,说我们的 “ 眼泪 ” 是灾害之源,不仅黏黏的液体看着恶心,而且危害巨大。他们都说 我们的 “ 眼泪 ” 是不可同情的。其实那不是我们有意要流下的 “ 泪水 ” 。我们自己也感到无奈,因 为经过长期磨损和腐蚀,封存在我们身体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物质等就会变成黏黏的 “ 眼泪 ” 流 淌出来。
这些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不能被降解的,人类只能通过净化作用,将 其污染消除。如果人们将废旧的我们混入生活垃圾,一起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久而久之,我 们流淌出来的 “ 眼泪 ” 所带有的汞等重金属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水源,并间接进入到人类 的食物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其实我们的本质还是善良的,大家不要误解我!作为补偿,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缓解重金 属中毒的小解药,就是多喝牛奶!
哪里是归宿?
以前听有经验的长辈们说,多年来,在很多人类的学校和社区,都有我们废旧电池的回收 站,很多热爱环保的热心人士也都会组织各种活动来帮忙找到我们安全的归宿。而近年来有些 环保人士却认为,不用集中回收我们这些废旧电池,如果集中收集,反而会形成一个大的污染 源。
经过多年的研讨,很多专家提出,处理我们废旧电池最好的方式是:生产厂商把新生产的 我们销售到民众手中,民众将我们使用完之后放入回收箱中,进一步收集,汇总到电池回收企 业,回收企业提取我们身体中的有用材料,提供给电池生产厂商作为生产电池的原材料。这样 就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物质循环,没有废弃物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形成潜在的污染。
但这样的回收企业运营成本较高,目前在我国很难建立并维持运营。在缺乏有效的技术、 经济条件下,环保人士不鼓励集中收集我们这些废旧电池。倡议人类将我们随生活垃圾处理。 因为,大自然的天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能够消化一定量的污染物质,看来在短时期内,我过 着漂泊的日子,也是对环保的一种贡献呢!
作文五:《寻找财富的归宿》1000字
金钱的意义是什么?巨额的金钱财富对于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富了之后要过怎样的生活?当富豪作为人类的一个群体出现,这便成为财富拥有者的“天问”。答案的不同体现出人生境界的不同,当然也会带来差异巨大的人生感受和幸福况味。 当地球上第一个以“十亿富豪”身份著称的工商巨子约翰?D?洛克菲勒致富以后陷入忧郁症状,是慈善,帮助他获得心灵的重生;比尔?盖茨的母亲去世以后,他忆及母亲生前谆谆教导,开始大手笔投入慈善事业。我们并不是说,慈善是财富的必然归宿。但当你拥有巨额金钱财富的时候,是穷奢极欲享受有限的生命时光,是拼命投资再增值不断创造更高级别的财富峰值、并且幻想着将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还是,让财富的力量成为生命本身的延伸,延伸你的兴趣,延伸你的热情,延伸你的价值观,延伸你的使命感?如果你在乎的是你的个体生命在一个更宏大的社会领域的延伸,那么,我们习惯于以“慈善”这个概念来称之的种种行动和理 念,便成为你无法忽略的话题。 实际上,翻阅人类的财富史尤其是近现代工商社会造富史,我们发现,那些领先致富的人们,同那些拥有宏大视野、深厚愿景和宽广情怀的社会各界人士一样,在运用他们的优势资源――他们手中的财富,以及他们致富过程中所掌握的种种资源及聪明才智,来丰富、来完善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名垂青史?也许吧,但那是身后事,有的人也许不在乎。但几乎所有人都在乎自己生命本身的燃烧,在乎个体力量如何在更宽广的社会画布上,以非商业经营的形式,来营建更美好社会,创造美丽的社会图景。他们帮助实现大家梦想的同时,也是在实现个体生命的圆满。 随着中国三十年私人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除了创造财富这个话题以外,财富的创造者们,对于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何发挥自己在商业经营以外的活力和影响力,也有着强烈的兴趣。 当我们展开社会财富历史的画卷,打开财富的社会视野,便会发现,近200年来,除了政治、商业两股力量以外,社会公众领域广泛存在的慈善,作为一股改造、丰富和完善社会的力量,也一直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影响甚至决定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改善,艺术的丰富,文明程度的提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掌握好“慈善”之剑,你便能从一个财富拥有者,变身为传统社会的改造者和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师。说到底,最大程度地投入到对社会的大爱当中去,也是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最本质回归。
作文六:《寻找心灵的归宿》2900字
摘 要: 王绩的《野望》和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是表现田园主题的诗歌,它们在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写作背景、写景抒情的不同,更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 王绩《野望》 王维《渭川田家》 比较阅读 审美感悟
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王维的《渭川田家》是描写田家闲逸的,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图,表现出对田园闲逸的欣羡之情,也流露出诗人想退出宦途的心境。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初读王绩的《野望》和王维的《渭川田家》,不难发现这两位诗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表现手法、语言形式,都有很多相同之处。而且,这两首诗人的关系也非同寻常。王绩(公元585―644年)是王维(公元694―761年)祖父王通的弟弟,故王绩和王维是爷孙关系。但是,王绩生活在改朝换代的隋唐之际,而王维则主要生活在繁荣安定的盛唐时期。因此,比较阅读这两首诗,它们在具体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一、就写作背景而言
王绩生活在隋末唐初、动荡不安的时代,在两代都做过官,但仕途不顺。入唐以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更是对新唐有所不满。“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过酒家五首》之二)所以他酷慕阮籍、陶渊明,最终归隐,并常以陶渊明自喻,其诗歌也主要反映隐逸生活情趣。但陶渊明在农村生活中找到慰藉和归宿,王绩却感到寂寞和彷徨。因此,读陶诗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而读王诗则使人彷徨和苦闷。《野望》就是抒发诗人心怀归隐之情的代表作,诗人希望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但田园的和谐美好却更反衬了诗人彷徨无依的苦闷之情。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典故运用,又将这位前朝遗老在改朝换代之时的万般悲苦与无奈之情得以强化。正是“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易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愈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王维作为盛唐田园诗人,其诗歌充满了盛唐气息。王维的诗歌创作大致以张九龄罢相为标志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关注现实,积极进取,诗歌创作表现出昂扬的情调和豪迈的气势;后期由于知遇恩师张九龄罢相,唐朝朝政日非,王维思想逐渐消极,开始了他“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亦官亦隐的生活。加之王维母亲笃信佛教,从小受家教的影响,王维对佛教是情有独钟,晚年更是抱着“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的心情,流连于自然界的山水清音中,并以那些宁静朗秀的田园山水诗篇来寄托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以找寻心灵的归宿。《渭川田家》就是这样一首抒发诗人心怀归隐之情的代表之作。在诗中,诗人展现了一幅夜幕降临时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图景,并欣然发出“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感叹;在《山居秋暝》中,诗人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些都表现出王维向往田园、渴望归隐的心情,以及在田园中怡然自适的宁静心境。
可见,同样是田园诗,由于写作背景的不同,《野望》在田园中得到的是一份孤寂与无奈,《渭川田家》却找寻到了心灵的闲适与宁静。
二、就题材内容而言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抒写归隐情怀的田园诗,且田园风光都描绘得清新优美,但由于写作背景的不同,诗人当时的感受不同,因此两者的内容描写也有很大不同。先看标题,《野望》之“野”字,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苦闷无依,置身旷野找不到心灵的归宿,首联“徙倚欲何依”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而《渭川田家》之“家”字,足以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园,说明诗人已找寻到了心灵的港湾,也就有了尾联“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归隐之情的自然流露。
三、就具体的写景而言
《野望》描绘的是山村秋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诗人登高远眺时见到的阔大而萧竦的秋景,诗人选取最易惹人愁思的“秋色”和“落晖”,并加以“皆”和“唯”强调,不言愁而愁意自见。“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则以牧人与猎人无忧无虑、欣然归家的情境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渭川田家》描绘的则是一幅春末夏初的农家暮归图。诗以“归”字为中心,描写了已归的牛羊,盼归的“野老”,唤归的野鸡,以及正抽穗开花的麦苗,上箔结茧的蚕,还有荷锄而归与熟人依依话别的农夫,从而将农村的风光美、人情美写得美好又温馨,更加激起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归隐的念头。
宋人郭熙认为:“春山烟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是说春天的景色让人舒畅,秋天的景色使人阴沉,感情是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故《野望》写的是秋天萧条冷落的景象,让人沉闷;而《渭川田家》写的是春末夏初繁荣明媚的景象,让人欣喜。
四、就情感表达而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由于王绩以苦闷、惘然的心灵去感受世界,《野望》所写之景无不显得静谧而又黯淡、萧瑟而又悲凉,因而萧瑟的秋景更渲染了诗人忧伤苦闷的心情。而王维以恬淡闲适的心灵去感知万物,因而《渭川田家》所写之景无不显得生机盎然、多姿多彩,反映了他悠然自适的心境。尤其是两首诗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谐,但同样的景所烘托的情却是不一样的。《野望》通过牧人、猎人的晚归,反衬作者深感前途迷茫无依的忧伤,这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也就有了下文“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情感抒写,自我不能融入到眼前之景中,只能是一种引先贤为知己,在现实中深感孤寂的苦闷之情。而《渭川田家》将自然万物的晚归描绘得其乐融融,表现了王维对田园生活的欣喜向往之情,自我与周围之景、之人的和谐融合。一句“即此羡闲逸”,更加强烈地流露出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其欢欣鼓舞的心情不言而喻。这两首诗,“怀采薇”与“吟式微”的典故运用,正是对他们不同的怀归情感的鲜明对比。一个是遥想先贤,在现实中找不到归宿的心灵的哀叹;一个是感悟现实,在顿悟中让心灵回归田园的欢欣。
同样的田园题材,不一样的人生际遇;同样的怀归,不一样的情怀。《野望》和《渭川田家》两首诗给了我们不同的审美感悟。
参考文献:
[1]徐季子,姜光斗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岳洲,茅宗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余群.一样怀归两样情――王绩《野望》和王维《渭川田家》对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7,2.
作文七:《寻找心灵的归宿》2300字
寻找心灵的归宿
学号:B10060204 姓名:龙玲
今年9月5日,一名网友发帖称,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湖北籍男孩柳智宇 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经媒体核实,柳智宇已经开始在北京西山龙泉寺修行,但正式皈依佛门还要有一段考察期。据报道, 有不少北大、清华高材生在这座千年古刹出家。在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眼里,湖北男孩柳智宇是一个教育成功的典型,是他们理想的教子目标。中学时。 代,他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之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意他的留学申请,并给予他全额奖学金。然而,柳智宇却放弃了这所美国名校,遁入空门,到北京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修行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接受柳智宇的这种行为,也许有些人还在网上这样扭曲过他的这种行为。他们说: 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勘破红尘, 剃度出家为僧! 或者以后黄灯佛卷是他生活的依归。他一不为生活所迫, 二不为时势所迫, 而选择遁入空门呢? 是否厌倦尘世各种名利纷争, 是否厌倦了世人执利忘义, 舍身投入空门! 佛在心中坐, 修行最重要修心。柳智宇是一位学理科的高材生, 不等于研究佛学的高手! 佛学博大精深, 众目繁多, 佛理深奥难懂。不是自幼出家, 潜心修练, 难成大器! 一部' 金刚经', 问世间有多少人懂得他佛理; 一部' 法华经', 世间有多少人明白他佛义。半道出家的人, 很难明白佛家主张舍身取义的佛学哲理。勘不破, 身在门外, 身在门内, 有什么分别? 或者高的学历背景, 在佛学协会有一定资料备份, 以后新寺开光大典, 荣膺新寺新主持, 那么不枉在佛学界修行白遭一场! 红尘名利场争斗, 卷入佛门论字排辈的争斗。我以为不是每位僧侣不是修练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天资的大同, 佛门之地也有很多世事杂务, 本身是什么物料, 坐什么位置, 居什么地方。得道的高僧毕竟是极少数, 人在佛门内, 心在佛门外, 借佛门营生, 我已无言。(----摘自黄仲新的博客)
其实,人这一辈子,就好像在空白的纸上涂写出自己的美丽画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许,你想的是,就简简单单地把这一辈子过完,也许他想的却是,让这世界因为有我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本身追求的东西就不一样,也就没有任何资格去贬低别人的追求。我们又有多少人使熟悉柳智宇的呢?就凭自己对世俗的看法,对他出家,
说是借佛门营生,又有什么依据呢?
其实,我挺佩服柳智宇的。要是我是他的话,我肯定不会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竟,我的境界还不到那程度。而且,我还是很现实的,我还做不到看破红尘,梯度修行。
这几天上网浏览关于他出家的资料,才发现,他,是在寻找自己信仰。在《远慰风雨夕》中,柳智宇写到——
“我的一生就真的就只能这样度过吗?昏昏惶惶,说出的话永远都是对别人的重复,永远只会做几道别人出的题目,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我就这样想着,我想前两年所有的欢乐竟能这样消散得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几日魂牵梦绕,总是高一和高二的时光,可是越回忆越觉得不真实,仿佛那些欢乐不过是我的幻想。难道我的生命就真的只能在痛苦中度过吗?我好想找个人,找个人能够听我述说,能够给我安慰。可是刚才就有一个这样的人远去了。”“你说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总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有时候自己觉得很幸福,可是幸福的根基不过一片碎叶,几根枯枝,自以为稳固,其实无比脆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回顾我的整个高中,一次次地重建与打破,到最后还是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啊。也许我一生都将这样颠沛,而生命的真谛对于我,就在这颠沛之中吧。”
看这他写的这些话,不免心中也有种迷茫。曾几何时,自己心中也是有过那种感觉的吧,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有那么几个夜晚也在想自己不会就这样下去吧。理想中的大学,跟现实生活中的大学,差距,太大了,要我那颗幼小脆弱的心灵如何承受呢。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哭过了,心里就好受些了。又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对人生的迷茫,也就热血那么一下下,过了,就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现在呢,一个人在冰冷的寝室坐着,写这篇感悟,心中,会疼惜他的吧。“也许我一生都将这样颠沛,而生命的真谛对于我,就在这颠沛之中吧”他的那种心地颠沛流离,心地无所寄托是怎样的一种无助与失落。柳智宇说:“我感慨自己与人讨论问题时,有时好像剖析得很深刻,而内心却是一种干涩、寒凉的感觉。”看着柳智宇说的那些话的用词,我总是在想,他应该是一个很孤单的孩子吧。即使是天之骄子也会有别人所不能理解的那一份孤独吧,就好比历史上的皇帝都是孤家寡人。
佛教是传递善念和平和的宗教,讲究悟性,在柳智宇看来,佛教的内涵可能符合他内心的价值观,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慰藉,甚至某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用佛教的理念可以自圆其说,这也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出家,是他为自己的心照到的一个归宿吧。 柳智宇曾写过一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在文章中说:“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灵的寄托,一个心灵的归宿。对于,柳智宇的出家,我想说的是,他,很勇敢,看破了世俗的名利,大步向前的去寻找自己的心灵的归宿。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看破这世俗,可以不必不出家,但一定要勇敢地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作文八:《寻找心灵的归宿 心灵的归宿》2400字
寻找心灵的归宿 心灵的归宿
心灵的归宿
我站在花海中,望蜂围蝶阵,微风撩起,世界都变的静谧,仿若我的生命中只剩下我与这一望无际的金色。
闭眼,就深醉其中。
幸福花海
第一次与花海结缘,是我还在五岁的七彩童年时。那一年,突如其来的不幸袭卷了整个家庭。那时候,爸爸的忽然离世让天空永远都是灰色。在去大爸大妈家的路上,带着泥土气息的田园之家中,夺目璀璨的金色就毫无预兆地闯入我的灰色世界。我拖着小腿,跌跌撞撞的扑向那一片生机盎然的原野,没由来的喜悦充斥心头,在花丛中笑得灿若星辰。几个月的哀伤在那一刻烟消云散。油菜花,金色,总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它的花语,是感受幸福。我的故乡,在每年春天都会大片大片的盛开油菜花,于是,春天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闻到属于幸福的味道。
曾何几时,我找不到生命的一点点美好,涉世不深的我,面对人性的丑恶,我能做到的,只有逃避。我甚至一度认为,世界已经被丑恶完全腐蚀,侵占了。路过美丽的花海,我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如若没有那只蝴蝶的引导,我就不会抚摸着花瓣,发觉世界的美就在身边,金色的花唤醒我昂扬的斗志,也唤醒了我那颗发现美的善良的心。
生命花海
第二次被花海拯救,是我花样年华的十岁,我的一位好朋友的生命之花凋谢了,如画的年华,却轻易葬送了水中。第一次感受昨日还与你交谈的人,今日就不复音容笑貌,生命,竟如此脆弱。那一刻,我深刻感知到死亡的可怖,再看身边的一切,就仿若明天就会死去。连那一片片金色原野都唤不起我的活力。直到,看见那朵开败的油菜花,枯萎了却依旧有群蜂围绕,像在纪念死去的生命。我突然明白,生命不在于长久,惟有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才对得起未来。就算你离开了,你留下的也告诉人们你来过,你的生命之花曾怒放过,这样就够了。
生命如花,油菜花就是最好的写照。它有韧性,顽强,有着灿若星火的金色。有生之年,我愿像金色花海一般,释放出我生命最美的光彩,拼尽全力。我不需要人们永远记住我,只需要让自己知道,我曾为了美好的人生,努力拼搏过~eon~我需要怒放的生命~
信心花海
十一岁的时候,我迈入初中的校园,一下从儿童蜕变为少年,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身边涌现。当家长,老师的期望,同学的疏远,自己对自己的信心丧失,想想“三座大山”压在我心头,我的脊梁被越压越弯,走路的时候习惯低着头。我总是问自己:“你有优点吗,你有一丝一毫令人称到的地方吗,”随着一次次的摇头,我的心也愈加沉重。我又一次的抬头,是因为像阳光一样的金色刺入了我落满灰尘的心。也许有人会说,油菜花一点也不好
看,一点也不香。但是,没有一朵油菜花因为他人的批评而低头。它们依然迎着太阳,绽放自己最美的笑颜。在我心中,油菜花永远是最美的最催人奋进的花朵。
永远不要因为他人的否定而否定你自己,相信自己,你永远会是那朵最美最灿烂的花。只要你认为你是最棒的,那你一定会是最棒的。
尾声
现在,十二岁的我站在油菜花丛中,我经历了迷茫,困惑,伤悲,骄傲地站在这儿——这片给予我信念的金色花海中。油菜花教会了我坚强,油菜花带给了我希望,油菜花让我感受幸福,我在金色花海中成长,七岁,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我的烦恼在苦涩的泪水中浸泡,我的足迹在金色的欢笑中成长。故乡的金色花海让我那颗漂浮不定的心得到了共鸣,受到了洗礼,找到了归宿。向远处望去,金色的笑脸衬着粗壮的绿杆,犹如孔雀开屏一般,奇绝壮绝。这片金色的花海给予了我心灵的安慰,微风吹起,花海金波粼粼。我笑笑,天上云卷云舒,阳光正好。金色,希望的颜色,夕阳,希望的象征。一片金色花海在夕阳中摇曳,我就这样听见了花开的声音,生命怒放的声音。
陕西汉中汉台区铺镇中学初一:熊心怡
心灵的归宿相关内容:村庄的春天 暖风拂过,吹去寒意,春天来了,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村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为村庄带来了生机,一夜过后,小草、
花儿从泥土里钻出来,享受这等待已久的滋润。...
美丽漳州 哈喽,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嘟嘟。我是一只超可爱、超萌的宠物狗,我已经三个月了。我有着一身白白的毛,两个圆圆的黑豆豆,倒三角形的小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樱桃小嘴。我生活在在美丽的水仙花之乡漳州。
春天的足迹作文 春天的足迹作文(1)春天到了,我和小伙伴脱掉了棉袄怀着高兴的心情,沿着小路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春天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小草从土地里冒了出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花朵开了一朵用一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柳枝吐出了春...
神奇的五彩池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四川省九寨沟的五彩池游玩,那里可真神奇~到了四川省九寨沟风景区,我真是大开了眼界,啊~这里可可真美,五颜六色的池水像一块块花布,有淡绿、乳白、鹅黄、瓦灰、天蓝等色让人眼花缭乱。
家乡的湖 家乡的湖可谓是群山环抱,远远望去就像是躺在摇篮里的婴儿。湖面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岛的名字也千奇百怪,有蝴蝶岛,每年都有蝴蝶飞来,成千上百的蝴蝶围着岛旋转,那样的情景想必不用说都知道吧。
走,去看郁金香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吴江市明珠城与吴江日报社联合举办郁金香节。郁金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身穿小记者服,兴致勃勃地与妈妈一同来到明珠城赏花。刚进门,成片成片的郁金香就映入我的眼帘。
收集阳光 又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我的老朋友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了,它就是阳光。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它的无私照耀着整个大地。它是人类,最忠心的朋友,因为它只会默默地守护在你的身旁。没有人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一株小草带来的启示 在人生当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使自己得到启示的事情,有时在不经意间你就胡诶从平凡的小生命中得到启示。那是一个炎炎夏日,闷热异常,许多娇嫩的花朵都经受不住烈日的烘烤而垂下了头,连昔日那鲜艳迷人的衣服都变得褶皱枯黄啦。
作文九:《一只小鸟的归宿 (图文)》500字
一只小鸟的归宿
古田一小 丁一 九岁 星期六上午,我和表妹去政府大院骑自行车。在休息的时侯,表 妹突然大叫:“姐姐,那里好像有一头灰色的死老鼠! ”
我朝着表妹指的方向走去, 发现并不是一只死老鼠, 而是一只已 死去的小鸟。
这只鸟双眼微阖, 桔色的小嘴张开着,仿佛在诉说些什么,黑白 色的羽毛非常凌乱,褐色的双脚干瘦如柴,爪子的锋芒却依然还在。 “唉,真可惜,它生前一定是一只很可爱的鸟儿。 ”表妹凝望着 它,过了一会儿,表妹不感兴趣了,说:“姐姐我们走吧。 ”
我怜悯地望了它一眼,走了。
还没走几步, 后面传来 “哈哈哈” 的笑声, 我好奇地回望了一下, 只见一个小男孩淘气地将小鸟踢来踢去, 似乎这样做, 会让他很开心。 我非常气愤,气冲冲地对小男孩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小鸟都 已经去天堂了,你还让它的魂魄不得安宁?! ”
“对!它都已经死了,何况你跟它又没仇! ”表妹也很生气。 小男孩满脸羞愧,灰溜溜地跑走了。
我想,不管多么卑微的生命,都要有个归宿,而不是这样让人踢 来踢去,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
为了保护小鸟的遗体,我找来两块砖夹起小鸟,把它
移到树下,又找来一块大理石遮住它,
算是让它有个安息的地方了。
做完这件事,我才安心地离开大院。
作者简介:丁一, 女, 九岁
古田县第一小学 四年(5)班学生
作文十:《“寻找归宿”作文评讲材料》13100字
“寻找归宿”作文评讲材料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2015届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模作文)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 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
这是则哲理性的材料,两分句间构成转折关系,表达较为空灵诗意。主旨是对人性与灵魂深处的 拷问,是对精神家园归属的探究。一位哲学家就说过: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一场人类怀着乡愁的冲 动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
“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写出了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困境,人生的旅途往往是一个漂泊(流 浪)奋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停靠的港湾,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归家”就成了必然诉 求,即寻找“归宿”。这个“归宿”,可以是物质的可感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价值的,即灵魂的归 宿。“追求”是为了“归宿”所作的种种努力、奋斗、挣扎甚至牺牲等等。
“归宿”可以理解为:家园,港湾,故乡,最初的出发点,原本的依靠,父母的臂膀,亲人的牵 挂,出发的原动力等等。特别要注意,与“前方”的目标、人生向前努力的方向不同,这里是往后看, 是蓦然回首,是回归。此“归宿”不一定能实现,也不一定要实现。有时候不能实现往往更显其可贵 与价值。因此人类成了“大地的异乡人”“永恒的异乡人”。“灵魂深处”指向精神、内里、思想、 情感、风骨等等。
从个人而言,人本质上是孤独的;从社会而言,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道德信仰的沦丧是当下 时代不争的事实。文学评论家王干也曾指出:文化最大的价值是解决精神空虚、信仰危机的问题,灵 魂的归宿是最大的文化问题。
文章可以从“离家—归家”的哲学思辨中立意,抓住一点来展开议论或叙述,写出其触及灵魂深 处的价值。 因为所给材料充满诗意, 写作时语言也应尽量追求诗意的表达, 故本文适合写成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的抒情散文。
评分时,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 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四、优秀作文:
晚晴小筑
黛瓦白墙浸润在微醺的霞光中,眼角眉梢都是沉静安宁的韵味。
一座泛着古韵的馆舍,便是木心先生的纪念馆了。
文学馆内整齐铺开的稿纸上——字迹清俊, 翩雅优美, 像一只只灵蝶, 载着先生永不停息的脚步, 追寻先生灵魂深处永恒的归宿——艺术之归宿,生命之归宿。
细细数完,先生从**狱中带出的稿纸只有六十六张。
现在想来,狱中的十八个月中,最残忍的不是潮湿冰冷的牢房,不是如牲畜般的吃食,而是对先 生精神的折磨。这是让人易在精神上彷徨迷失、觉得无家可归的摧残,比身体的折磨更加恐怖,** 狱中崩溃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
所幸的是,先生因着灵魂深处对艺术的追求清醒了过来。在本该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用诗意的语 言勾勒一幅幅美好的图景,用白纸画就的黑白琴键弹奏着心中流淌已久的萧邦与莫扎特。原本彷徨迷 失、无家可归的心灵,在艺术的美感中找到了归宿,寻到了生命价值之所在。
先生在苦难中明白灵魂深处隐藏的归宿,即在艺术中获得生命的美感与满足感,即在追求艺术中 实现生命的价值。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 ”而先生只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于是出狱后的八十年代,
先生与陈丹青等人同赴纽约深造。先生在彼开设美学讲堂,五年讲学,并写下《文学回忆》 ,后成为 散文被美国知名大学收录教材的中国第一人。
“我本该放手,可我从未停止痴缠。 ”先生笔耕不辍、从未停止艺术追求的执念,是一种艺术家 们对追求永恒归宿的执念,其本质是渴望在艺术中实现短暂生命的永恒价值,寻找灵魂深处的艺术之 归宿,生命之归宿。相比之下,现下许多灵魂彷徨,那些因现实冰冷而觉得无家可归的人,更应该多 思考灵魂的归宿在何处,而非漫无目的只知汲汲营世。
凉意顺着领口探入,晚风穿过木制的窗吹开凌乱的思绪,再低头,清俊的字迹也带上了些永恒的 意义,肉体不再,其文字却永传后世。
我仰望馆中先生黑白的肖像,心生敬意之时,亦在思考我灵魂的归宿。
链接:木心 (1927— 2011) ,浙江桐乡乌镇人。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 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简评:本文以木心先生的经历为线索,紧扣精神家园主题,以木心先生的经历和言说诠释人生归 宿,以作者参观木心纪念馆的内心感想作结,给人以启迪。文章结构精巧,语言灵动,感情真挚。故 判为一类上, 70分。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顾铮榕
英国,伦敦。
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才子便从这儿的摇篮中诞生。
又大约是半个世纪之前,他如一道闪电,以最令人刺痛锥心的方式消失。
约翰?列侬,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心痛!
幸好,你的音乐还在,你去追寻灵魂深处那个最自由、最本真、最无所畏惧的自己,而我们也能 伴着你的天籁,去追寻你的步伐。
我还记得,你深情款款、略带忧郁的双眼;我还记得你风度翩翩、朝气勃勃的身影;我更记得你 情场受伤、艺路难走的背影;我甚至一度满脑子单曲循环着你的浅唱低吟。
“你们总以为我是孤独无依的唯一,其实我的心在那里,在我的心里,我的灵魂里。 ”
虽然,虽然物质上的匮乏,让你一度如失了家园的雏鹰,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乐队中的 矛盾,让你一度如散了牵线的风筝,没有了飞向远方的目标;虽然精神上的打击,让你一度疲乏得如 泄了气的孩子,迷惘、无依。
但是,你有着一颗强大的心,你有一颗不屈的劲。你爱音乐,爱到深入骨髓,爱到进入血液,爱 到灵魂最深处!
这便是你人性的可贵与难得!我想,家园虽好,非久恋之家,更何况你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不断 奔波的艺者,追求永恒的归宿。除了灵魂深处的那隅音乐天地,别无它处。
如今,我站在你的故居门外,悠悠歌声溢满整个梧桐院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说“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或许太过矫情;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美誉着实是实至名归, 因这灵魂之歌!
屋内装饰简而不陋,确是典雅。墙上贴着你巡回演出瞬间的照片。黑与白的无声,是你最绚丽的 音乐人生!最吸引人的还有你简要的生平经历,密密麻麻的年代是你屡次搬迁的人生之旅。
从出生到死亡,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场数学运算,那这由空而始、以零为终的中间过程必已幻化为 你音乐的高度、灵魂的深度了吧?
你苦苦地追寻灵魂的归宿,于音乐的袅袅之中尽显无遗。
灵魂之于你,华美,充盈,像一首永恒的歌,荡漾于天宇之间。
而于我们,就如你的大牌粉丝布什所言“我们会与你一起走下去” 。去追寻灵魂的深处,去实现人 生乐章的永生!去找寻自己的归宿!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全文实有字数 832)
归宿 刘弈轩
常常在先生的雕像前默念怀想。
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想必,您是孤独的!你走在浪潮的最前沿,您用一杆笔支撑着民族的脊梁。 你在一片黑暗中踽踽独行,我在您深锁的眉头间看到了疲惫,我在您眼中看到了迷茫与空洞!
是啊,您是孤独的,您,找不到可以休憩的归属吧!您在阿 Q 的灵魂里呐喊,您在孔乙己的“之
乎者也”中悲叹,您用悲悯的目光无助地看着祥林嫂在除夕之夜人们的祝福声中寂寞地死去。您用文 字铸起了千万国人归宿的港湾,但是,您自己呢?想必,您时刻怀着“无家可归”的惆怅吧!
但,您毕竟有那般坚毅的泪光,那般炽热的双眸!那是百年沧桑遮不住的热烈,那是发于灵魂的 呐喊!
心中不由一阵战栗:是的,先生您渴望的,是无尽黑暗中的一丝微光吧!是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 势的辉煌未来吧!是希望,是热忱,是您灵魂深处的渴盼,让您追寻着心里的梦想、心里的归宿,让 您站成一柄利剑,站成一座屹立绝巅的丰碑吧?
永恒的归宿,或许便是梦想,化作了一股庞大的信念,一股坚定的热忱,带着我们在追求的道路 上渐行渐远吧!
思及此,眼眶中竟已是一片温热, “归宿”——多么厚重的两个字哪!
不由思绪万千!
翻译大家草婴,或许会因前路之漫漫而彷徨,因无人认可而感到“无家可归” ,但他从未放弃,他 将托尔斯泰的善言化作灵魂的呓语!在他心里,用人道主义之善温暖被黑暗侵蚀了的人们的心灵,那 便是他的归宿,他的追求,他用瘦弱之躯承载起一个时代不能承受之重!
古典音乐巨匠勃拉姆斯,或许会因与时代主流相悖而倍感无家可归。但他热爱古典,他认定古典 方能引起他内心之共鸣,故而,他拒绝了以超世之才似李斯特般张扬,他在灵魂深处摹刻贝多芬的烙 印,他在十指之下舞动莫扎特的才华,终以一曲《德文安想曲》 ,带他飞向心灵之归宿。
是的,对每一个人来说,归宿,有不同的释义。对苏武,那是大汉天朝盛衰,故而他在陌上花开 中苦等十七载;对梵高,那是印象画派的礼赞,故而他在无尽的苦难中点燃了灿烂的向日葵!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一生萍踪,我们也终将一生碌碌!只有用满心热诚,去拥抱来自灵魂的温 热,我们才能觅得永恒的归宿,才能不似陈子安所说那般, “徒然观得最大公约数的浅平” 。
心中已是一片了然!或许不知如何萍踪的我,该正视自我,去采撷“归宿”中绚丽的玫瑰吧! 抬头望去, 先生的眉头似也舒展, 一片夕晖中, 我读懂了他的目光:“去追求, 心之所向! ” (954)
永恒的边城 季伟浩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帘幽梦,不知谁能与共。无法转醒,无法企及。清幽的意境,纯美的氛围,像 是一首轻唱的民谣,不断萦绕心头。
边城,是沈从文永恒的归宿。
那是风雨飘摇的时代, 《斥反动文艺》的发表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声惊雷,瞬间震晕了先生。凤 凰泣血,在命运的低谷中,先生彷徨无计,无所适从;是忍痛放下笔杆,接受命运霸道的安排?还是 如老舍般以水为棺,让人生“无处惹尘埃”?还是违心握笔,为黑暗摇旗呐喊?可无论是哪种选择, 生命都是荒凉苍白的,无法找到永恒的归宿。
但先生还是走出了生命的低谷,凤凰集梧桐枝干,浴烈火而获新生。先生在沉默中执着地寻找着 他的边城??
辛苦收集的资料在风雨中被毁于一旦,非人的羞辱扑面而来。但先生不曾言语,他抱着仅存的散 稿资料来到郊外斗室。一人,一灯,一桌,一笔,这里是他的边城,这里是他的归宿,这里是动乱年 代中最安稳的天空之城。 斗室狭小昏暗, 却终日星火不灭, 与尘嚣隔绝使人忘却黄昏。 偶有邻居敲门:“先生还不吃饭吗?”先生于是恍然大悟,拿过几个馍馍,继续沉醉在他的边城之中。
寒风如刀,谤言如雨,时代的风雨愈发猛烈,而先生却依然沉默着,用刚强的意志对抗如晦的风 雨。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是先生最真实的写照,在他的灵魂深处,有这样一座永恒的边城让他这 只凤凰栖息、涅槃。
斗室里珠玑摇曳成花,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横空出世。书信中,一颗昂扬坚毅之心不断跳 动:这里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便满眼光华??
凤凰终涅槃,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俊。边城上空的阴云渐渐散开??
那个曾用一本书福泽生养他的湘西茶峒的少年已经长大,他怀着受伤的心,在昏暗中,在他的人 生归宿中疗伤、涅槃。先生曾无数次提及行吟泽畔的屈子,在近代文学的河岸上,先生也如屈子般行 吟而来。当现实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时,先生没有走投无路,他选择将文学家的生命融入永恒的归宿 ——边城,他灵魂深处的边城。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茫茫旅途中,孤舟无家可归,没有归宿。然而,生命是
跌宕的曲折,苦难是宿命中不可逃脱的篇章,何不像先生一样追求灵魂深处的永恒归宿,书写生命的 亮丽、精彩? (全文实有字数 868)
墨梅花开 黄佳乐
青云浦,江西南昌,阳光被百年树龄的苦楮树、罗汉松的枝杈剪碎成金色的花瓣,悄然落在我的 脸颊。
我漫步在这八大山人纪念馆中,漫长曲折的双碑长廊如古画轴在我眼前徐徐卷开,指腹轻抚古老 的石碑,我定睛。
是那幅《墨梅图轴》 ,画面上,一树虬劲的梅树上两三梅花初发,仿若沁香在鼻,怡人心神。旁 边是八大山人的题词:“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
冯思肖,元代遗民,也是画家,尤以画墨梅闻名,可八大山人为何“梅花画里思思肖”呢?我不 解。
突然想起了美术书上边角的介绍,郑思肖经历改朝之痛,一生漂泊无定,没有归宿,他画中的梅 树, “根筋外露,无壤驻留” 。
我又看向八大山人的墨梅,竟也如此!那梅树的根部外露,没有一抷泥土扎根。
继而想到八大山人,他何尝不是这一株墨梅呢?身为前朝遗民,饱尝改朝换代之痛,心念旧朝却 无处可归,天地之广,江湖之大,却没有他的归宿,一生漂泊,无所定居。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我轻念八大山人的诗句,百年前的凄风苦雨似骤然而至, 我也凄苦感伤起来。
移开步子,眼帘里印入八大山人的又一幅画, 《清梅图轴》仍是墨梅,只是几笔勾勒了一朵梅花 罢了。我无心观赏,扫了眼一旁的题词,却是意外的欢愉笔调, “泼茶弃墨此生尽,何处非故乡?” 我心有濡湿,仿佛看见百年前风雨飘摇的寤歌草堂中于一灯微明下泼茶弄墨的放达身影,一生风 雨披沥漂泊无根后,他终是参透了“归宿”这微妙的寓意。
而我也莫名欢喜起来,想来人生在世不免匆匆,我们总想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给予我们永恒的 依靠,可这地理上的归宿却是少之又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梭罗寻得他的瓦尔登湖。
但是,我们的灵魂深处却藏匿着永恒的归宿,如八大山人于泼花茶弄墨间获得安定,于不懈的艺 术热爱中胎孕新的生命价值,如此,便不问今夕何夕,不问故乡他乡, “何处非故乡”了。
黑格尔说:“生活在别处。 ” (引用得太精当了) 而此刻我手掌抚上心脏的位置,感受它稳健的跳 动,竟莫名安定。其实,生活不在别处,不需房间找寻归宿,它就藏匿在你的灵魂深处,等待你归来。 再看那朵梅花,竟热烈绽放无一丝羞赧,全然不理会根部没有土壤驻留。
一恍神,仿若看见八大山人背着行囊,神态安然,吟啸徐行。 (实有字数 868)(表达老练,恍 若一篇现代散文)
乡关何处 季雨秋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羡慕那些拥有故乡的人, “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于那个穷乡僻 壤。故乡成全了他们的自我苑囿。 ”他们的灵魂不再无枝可依,纵使故乡早已不再是那个故乡。 这里的故乡早已超越了地理范畴。
故乡,精神栖居之所,灵魂的归宿。
自古而今, 人们不断地找寻故乡, 高更有一幅名画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 用朦胧的光影表现对精神属地的疑惑与迷茫。人们不断叩问生命的零度。或是路遇巴里昂多,或是偶 遇戈多,在这场无休止的追寻中,人们笑遇荒诞,与命运握手言欢。
他们如那荆棘鸟,只为找到永恒的乡关,不歇不止,不罢不休。
这种可贵的追求成就了人类神性的高贵, 2014年的诺奖得主莫迪亚诺以其对 “人类母体和精神终 极栖息无休止的探索”而登上了文学圣殿。 40年来莫迪亚诺觉得自己一直在写同一本书,贯串的惟一 主体便是“寻找永恒的归宿” 。如《暗店街》中不停寻找回忆的侦探,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弄清自己 的故乡到底在哪里,人便是这样一种存在,如莎士比亚所说“永远充满着躁动与不安,喧嚣与嘈杂” 。 惟有找到灵魂的栖居,空虚的心才能获得充盈,浮躁的心才能获得平静。人类,才能以高贵的理性省 察自然造化。
纵使“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人类依然能在找寻故乡的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体会生命本原的意义。
而此者,往往正在故乡的所在。
所以三毛找到了撒哈拉,沈从文愿长眠于湘西凤凰古城,米开朗基罗于钝而未凿的大理石中遇见 了少年大卫,陈子昂遇见了幽州台,而一个民歌手则在水边找到了关关合鸣的睢鸠。 (这一段论据链 列举得极其新颖独特)
这一切都因被赋予不同的情感与精神特质而显现出不同。推其本原,都是他们灵魂深处对美好认 识的映射。
对故乡的追求是一致的,但格制、境界却有高下。有纸醉金迷者欲以物质填满精神的空洞,灯红 酒绿是他的归处,不过这却只是暂居的寓所,不是栖居的故乡。将对归属的疑惑系于物质,不仅只能 得到无解的人生,而且还会使空虚膨胀成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大洞。 (这一节思辨性极强)
精神的疑点只能在精神领域里寻找答案。生命的归宿只存在于灵魂深处。
乡关何处?
吾心安处是吾乡。 (全文实有字数 832)
何方为家 戴亦
大风吹,大风吹。漫天的黄沙飞舞着,怒吼着,裹挟着无边的尘埃。将一切的繁杂纷芜吹尽,仿 佛天边浩大雄浑的祈福颂歌。
数百只火把燃着, 冲天的火焰仿若千万送行的人, 德高望重的法师挥舞着手, 在送逝去的人回家。 一只秃鹫飞来,啄走逝者的骨肉,长啸一声,便再无踪影。
在民风淳朴而不羁的川藏大地,目睹独有的天葬礼。我始终觉得,那些虔诚的藏民一生都在追寻 信仰的路上,他们或许从未回过家,可又或许,他们一直在回家的路上。 (暗扣材料意旨)
第一天去西藏,热情的藏民用自制的牛肉面招待我们。新鲜自然的牦牛肉,颇有口感的手擀面, 满满的是家的味道。 年轻的姑娘坐在我们身后, 捧着一本泛黄的经书读着。 虔诚的面庞, 端正的坐姿, 让人感到安详而恬静,似乎岁月的洪荒流经这里时戛然而止,时光的车轮碾过这里时万籁俱寂。 听说藏人一生都在路上。金制的佛像和成卷的经书是唯一带在身上的家当。佛像是为了沿途捐给 附近的寺庙,经书则是每日必做的功课。有经书与佛寺的地方便是家,便是心灵的永恒归宿。
佛寺与经书里有什么呢?大概是信仰吧?
大昭寺的门前多是不知所从的游客。他们往往进去点一柱香便匆匆回家,算是到此一游。小昭寺 却不同。跪下,俯身,两手贴至额头,手臂从耳旁擦过,伸直,摸索着大地,向前延伸,直至头不能 再低,手不能再直,便把虔诚的头颅低垂下去,贴近地面。一俯一仰一起身一跪拜,慢慢地向前挪去。 日出而始,日落不息,直至洪钟响起,再回头看看身后跪过的路 。
眼前面容慈祥的佛祖在召唤她的子民回家,而这回家的路并不平坦。因为这条路,灌注着每一位 平凡教徒的血泪,这血泪拆解着世俗权贵的金字塔,注解着人生永恒的天真与悲悯。这路尽头,便是 信仰——每一个信仰者永恒的家和归宿。
我突然想起,是不是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方无人栖息的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家,那是对 自由的信仰 (课本就是同学们写作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啊!同学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智者!) ;华盛顿 以田园作为最后的归属,那是对共和生命的信仰;**把家庭作为最后的归属,那是对人类伦理的 信仰。 (第三句为编者所加,目的是构成论据链,形成排比段,渲染气势)
行走在滇藏线崎岖的山路上,常能看到两旁的山上画着一个个白色的梯子。当地人说,这是天梯 ——送每一个死者走上回家的路。其实,每一个藏人又何须攀登这圣洁的天梯,他们生前已用信仰为 自己铺设了一条最崇高的路,在这路上,他们不再迷路,不再彷徨,不再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942)
归“家” 徐博
北岛说:“走吧,趁着记忆还在,去寻找生命的湖。 ” (引用非常贴切!)
那一泊湖便是我们永恒的归宿,是我们安放灵魂之所。世事洪荒,沧溟万里,我们总在追寻着, 在归“家”的路上踽踽独行。我们审视灵魂,期待在那里静开一隅,慢慢绽出朗月照花般的美丽。 蒹葭木叶,明月江涛,梅子雨,杨柳风,那一处永恒的归宿总是这般千姿百态。它可以大气如青 天碧海,可以精致如红梅白雪,亦可以简单如梁实秋的一碗莲花儿白。去倾听灵魂的声音吧:看三毛 那漫漫黄沙下飘舞的长发、飞扬的自信,她知道这异域的风情便是她心的归宿;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 静坐冥想;看陶潜戴月荷锄归,看他焚香抚琴,流连于古籍;看庾信简陋小园中“三竿两竿之竹,一
条两条之鱼” ,苏轼“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在这生命的湖泊旁,他们归了“家” ,他 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他们在那灵魂的秋风霁月中开出无限花朵。
然而,大多数人在这人生喧闹的街市中,依然漂泊着,追寻着。正如纪伯伦所言:我们走得越来 越远,以致忘了为什么出发。在这用绚烂繁丽拼装的城市里,我们的三千黑发已被人事与时光催逼成 枯柳,我们的身躯已被欲望与酒肉吞噬成散沙,以致离灵魂越来越远,以致无“家”可归。正如曹文 轩在《前方》中写到,人们坐在前行的列车上,眼中尽是空洞和茫然,不知何时下车,不知“家”在 何处。人们变得六神无主,而这缺少的“主”正是我们的灵魂,我们心的归宿。 (又一例活用的课本 素材)
这丢失的归宿,是那沾染着透亮露珠的点点芙蕖,轻轻抖动,掉落在池中的涟漪,激起我们无尽 的遐想,又怎能舍弃?这水镜中,倒映的是自己吧?所以,我们不断追求,我们明白人生不该是喧闹 的街市,而应是一个人的静水流深。顾城说:“曾经的我们谈理想,谈爱情,如今我们聚杯饮酒,杯 子的声音是梦碎的声音。 ”我们何不拣拾起碎去的梦,以梦为马,一路踏花,奔向心灵的归宿?来到 这生命的湖旁,借一杯清酒,对影三人,五分月色,七顷流华,且看九曲回廊,眉角轻扬,也是十里 春光?!
撑一枝长蒿,寻找生命的湖,归“家” !回归心灵深处,用最缱绻的柔情,等待生命的花期! 如海子,来人间一趟,看看太阳,看灵魂闪光! ((实有字数 851) )
何处不为“家” 陈俊宇
常慨叹在尘世的快乐和幸福中,没有自己的栖息之处;常抱怨在流年滴落于眉间的日子里,自己 内心的空虚与惆怅无从宣泄。然而,在人的灵魂深处,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已沉淀为最曼妙的“家” 的光影,也因此“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
当我们的精神追求已超越物质所需时,家也不仅仅意味着那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栖息地 了。
苏武那落寞的背影,在羊群中显得如此突兀。忠贞爱国、顽强不屈的他,又何曾眷恋安逸、舒适 的小家?于他而言,国存,家在;国亡,家灭。内心永存的信念,也使他的归宿变得神圣而伟大。由 此看来,永恒的归宿,对苏武而言,是对国家眷恋的情怀,是对民族炽热的内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闻其名,先被世人所吸引的,是他那旷达、清高的情怀。一代 隐士陶渊明,远离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寄情于山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对苏轼而言, 四海之内,皆可为家。一代代豪杰壮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家对他们而言, 便是自由与洒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家对他们而言,便是责任与担当。
家的定义,因不同人的精神情怀而有不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自 始至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虽年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 对陶行知而言,自己永恒的归宿便是对教育的挚爱,对民族希望的哺育,也让他最终得以四海皆为 “家” 。
都说人相较于其他动物,高贵之处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往往筑造了怎样一个“家” 。
当然,人性的可贵之处是来源于灵魂深处最诚挚、最殷切的期盼。倘若没有那颗胸怀天下、 “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伟大情怀,也不必固步自封,强颜欢笑。只是,无论大家还是小 家,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这样何愁“无家可归”?
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灵魂变得澄澈而又空明。内心的追求 与抱负,如醺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灵魂变得安静而又美好。
寻找永恒的归宿,享有内心的追求,笑曰:“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 ((实有字数 858)
何以为家 姜鋆瑶
在戏生的身体里,牢牢地扎根着一片桃源,这片桃源的名字,便是戏曲。
年幼时看《桃花扇》 (应为《牡丹亭》) ,是这样的风流端然。戏生扮演的侯方域 (应为“柳梦 梅”) 手拿折扇缓步登台,环顾四周,打开折扇轻摇,作势欲嗅——
有人说,三十岁的戏生一声未发,那段风流态度先叫人过目难忘。真真是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 香。
甫一开嗓,更是叫人魂都勾了去。在那个破烂的小戏园里,飘出阵阵流水般的婉转行腔,随人鼻 息起伏,欲罢不能。从戏生眼里,竟能看见雨丝风片,烟波画扇,断井残垣,看见青春闪过惊梦园。 看见“荼靡外烟丝细软,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当为“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糜外烟丝醉软”) , 能看见他无处安放的乡愁。
而今的中国,每天都有上百个村庄在消逝。 “有一个就是我的村庄” ,戏生曾说。他从远方漂泊而 来,带着无处安放的乡愁。 “但我并不孤单,我知道戏曲是我的归宿。我从一个村庄唱到另一个村庄, 让我最快乐的,是还有那么多人来听。戏曲本就是老百姓的,村庄才是戏曲的归宿。 ”
戏生,真名不知,来处不晓。在某个静谧的黄昏,敲开第一场。
这个越来越寂寞的村庄开始注入了活力。
黄昏时分,毛色如烟的驴子停止绕井栏转动。解开缰绳,替毛驴卸了行头,任凭它在地头空地上 打几个滚儿,歇歇一天的疲惫。远处村头传来阵阵锣鼓声,人们披着一身晚霞回村。
歇了农活,人们站在草台下兴致勃勃地听着,时而摇头晃脑跟着唱几句。
戏生什么都会唱,老百姓也什么都爱听。最后听到忠臣升迁,小人遭罚,月亮升到最高处,人们 才肯慢慢地踱回家。
人说,戏曲有时腻腻于小节。文字也复杂,其中不乏文人们互相较劲游戏文字,但更多的是将人 们的情感悉数投入。和缓时一咏三叹,千言难诉原委;紧要时又一泻千里,一语道破天机。如此,才 随人鼻息起伏, 牵引百姓的情感, 将人一天的繁忙都忘于脑后, 真正给人的心灵一个永恒的归宿。 (前 文的铺垫叙写就是为了这里的紧扣材料意旨,深谙写作机巧啊!)
天下之大,何以为家?
在戏生眼里,戏曲是漂泊在外的浪子的归宿,犹如父辈的音容般亲切,给他源源不断的力量,是 他永恒的桃花源。
在百姓眼里,村庄就是归宿,戏曲是生活。
而在村庄日益减少的今天,戏曲,乡愁,我们又该如何安放?
找回本心 2016届高三(1)班 丛枭杰
现代人总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停地奔波。他们为了物质,为了金钱名利而四处奔波。至于那颗本 该是充满着真诚、纯洁、善良的灵魂本心,却早已被他们遗弃在了九霄云外。但你可知道,这颗本心 便是我们每个人人性的归宿,它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严格意义上讲,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流浪者。当然,这里的流浪者与那些为了衣食生计的 流浪者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苦苦地追寻着人性的出发点与归宿处。可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找 到自己灵魂的归宿处呢?有人说, “家”便是我的归宿,它可以给我提供温暖。是的,我们无可否认, “家”是你生存的庇护所,是你生存的港湾,在这里,你能够获得物质的满足。但,这个“家”却不 能给你提供精神的愉悦。这里的“家”仅仅是我们物质的家,并非灵魂的家园。在灵魂的家园里,我 们感受到的是最真诚的心,是人性的质朴与善良,是本心的纯真与美好。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驻足凝视。与其说他凝视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倒不如说他凝视的是人性的本 真,是人的一颗本心。只有将这颗本心放在无尘埃、无喧嚣的原始状态中,它才能呈现出其最本真的 状态。吾身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下的闲适中品味到了“悠然见南山”的 胜景。对他来说,人性的归宿与本心也许就是这远离俗世、悠然自在的生活。对陆游来说,人性的归 宿与本心也许就是“当年万里觅封侯”的壮志与“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恢弘与壮阔。对徐志摩来说,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便是他人性的归宿与本心。 对海子来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他人性的归宿与本心。他们都寻求到了人性的真谛,人生 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都是思想者,他们拥有人性的最可贵之处,因为他们懂得寻找自己的 一方精神乐土,寻求到自己的一颗本心。 (颇有文采的论据链)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为什么流浪,我为什么要流浪,因为我在为自己的一颗 本心而流浪。我们也许无法拥有陆游的壮志,志摩的浪漫经历,海子的博大胸怀,但如果我们能够省 视自己的内心,祛除骄奢之气,留得淡然之息,到那时,我们自能找回本心,让精神家园开出绚丽的 鲜花。 (全文实有字数 839字)
心之安处即为家 2016届高三(1)班 缪鹏
奔波劳累的现代人似流浪儿一般,一直觉得自己无家可归。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还有几人能像 陶渊明一般守住一片长满荒草的杂园安放自己一颗躁动的心灵?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城 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种身份到另一种身份的转换,到底是自由的实现还是家园的丧失?
天地沙鸥, 我们微若介子。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这个浮世绘世界带给我们的繁华绚丽。 什么叫哲学? 哲学就是一场人类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一直都在为寻找精神的 家园而孜孜不倦。在无数人经历起伏后仍奋不顾身地追逐名利时,刘禹锡他却勘破、自在、放下,用 淡泊名利为自己构筑灵魂深处永恒的庐舍,使得“惟吾德馨”的气息在他的精神家园中经久不息地弥 散开来。五柳先生一生几仕几隐,最终寻得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南山的脚下筑起道道篱笆。庭前把 酒,采菊东篱。一个人赏尽南山美景,与山间鸟雀对话,与清风明月对饮,与菊共赏秋色,让“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后世。他们的可贵之处,便在于追求那永恒的归宿,心之安处即为他们的 家。
反观当下,则是物欲横流,现代人已为外物所役。手机、电脑、平板一个不能少, QQ 、微博、 微信,你方唱罢我登场。朋友圈里秀恩爱,秀美貌,秀幸福。总是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标,追逐 名利、时尚。看似热闹无比,实则孤独难言。一念起,风生水起;一念落,万劫不复。长此以往,我 们的心灵日渐干涸,只剩下一具空空的行囊似流浪儿一般无家可归。
海子曾经渴望拥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是他没有找到,于是他选择了冰冷的卧 轨。我们绝不能这样绝望,因为人性可贵之处便在于追求灵魂深处那永恒的归宿。勘破时间的繁华绚 烂,自在地去追求。放下名与利的浮华,便是心中永恒的归宿。毕淑敏说过,若有可能,她要为自己 修筑三间精神小屋,第一间用于堆放人间的爱与恨,第二间用于摆放事业,第三间则用于安放自己。 尽管我们不能学五柳先生“归园田居” ,不能学苏轼躬耕东坡,不能学稼轩植树鹅湖山庄,但我们至 少可以检视内心,弃奢华,去浮躁,为自己的精神找一间家园,去追寻梦中的“橄榄树” , “撑一支 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因为“心之安处即为家” ! (全文实有字数 864)
何处为家 2016届高三(1)班 胡天丽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漫漫人生路,漂泊一身轻。蓦然回首,那里是否有你的归宿?
哲人说:“人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也是寻找归宿的一生。哪里才是归宿,怎样才能找到心灵的 家园?这也许是我们要用一生去寻找的答案。因为何处为“家” ,只有自己知道,那是一方净土,一 处可以安放心灵并种着梦中橄榄树的圣地。在那里,你是无拘无束的,不用为任何理由奔波行走,只 为自己的灵魂而活着。
有一个富翁在深夜买醉,独自徘徊在江边的时候,他是孤独的,因为他的灵魂正在漂泊。当有熟 识的朋友要送他回家时,看到眼前豪华的别墅,他却未感到丝毫的温暖,因为那只是物质上的家,并 不是他的精神归宿。纵使有奢华无比的栖身之所,也无处安放他那一颗漂泊的心。因此,财富只能给 我们提供安放“躯壳”的家,却给不了我们心灵的家园。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忙于奔波,一味追求名和利,只顾着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拼搏,甘愿成为“房 奴” 、 “车奴” ,也许劳累半生,最后也知道得到一座空房和一身劳疾。可是用健康换来的一点财富, 又有何用?又或许他们会劳有所报, 家财万贯, 可是就像那位富翁, 即使金屋银屋, 也只是冰冰冷冷, 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他们都是灵魂的流浪者啊!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是一味地漂泊。可是为什 么不回头看一看,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哪里才是你安放心灵的家。也许,让自己多一些闲暇日, 回到老家, 和父母多一些交流, 看看他们为儿女操劳一生而日益浑浊昏花的眼睛。 那里才是你的家呀, 是你可以安放心灵的家。
再看看前人,他们也许比我们懂得何处为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彭泽令陶潜,虽然 因为生活所迫,在宦海仕途沉沦三十多年,但他最终还是从官场的樊笼中挣扎而出,在终南山下,寻 找到僻静的一方净土,安放自己不羁的灵魂,寻得了自己真正的归宿。于是在春和日丽之时,只见他 手举一杯清酒,独自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算是与山禽野兽为伴,那也是旁 人体会不了的人生境趣。
也许我们不必像陶渊明一样遁世,在南山脚下躬耕陇亩;也不必像三毛那样屹立于沙漠,宁愿做 一棵白杨。可是我们也可以少让自己流浪,只为自己寻找一片净土,一片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细细 地欣赏陌上花开,慢慢地听着水珠滴落。在心灵的家园停船靠岸吧,享受归家后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