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开阔眼界》1000字
开阔眼界
镇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项目建成后既实用又耐看,成为新的城市文化载体.
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江苏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坚强
部
缺
和
精
乏
的
争
象
境造成的,我们的制度没有创造危机,没有创造
压力,没有创造动力.
为什么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是我们的市场环
境造成的,我们的市场经济严重缺乏各类支持系统,
依然是政府权力高度集中,这就培养了等靠要和依
赖思想.
为什么缺乏执行力?是我们行政管理体系中缺
乏一套刚性明确的责任制度.执行力是淘汰出来的
(淘汰平庸的),执行力是检查出来的(人们不会做你
希望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执行力是奖励出来
的(没有人会拒绝改变,但所有人都拒绝被改变,要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归结起来就是制度不如别
人.
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着力点,是建立一整套刚性
明确的责任制度.如果不负责任,当然就没有执行
力,就可以说假话,也就可以等靠要,甘于平庸.
要在选人用人制度上大胆探索.镇江缺不缺人
才?不缺,缺的是好制度.人才是在实践中成长的,要
立足自我培养.形成好的制度,各类人才就会纷至沓
来.
要着眼于自主发展,加快完善市场经济的支持
系统(制度).产学研的制度平台,投融资政策,创业
6
风险基金,注册登记制度要简洁化.
要加强协调发展的工作体制和机
统筹发展的能力.克服县区之间,行业
间内耗,无序争利,推诿扯皮,责任不清
“解放思想,促进改革”
永恒的议题水怛的议题
?镇江市税务学会秘书长毫
当前思想政治领域中存在
系纳税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何既
广泛听取纳税人意见,又不强调落实告
许和近十年来税收连年高速增长,税
,用好: 风,而忽视了改革完善税收制度
无有关.
二是求进心切,盲目跟风,不能从
规划发展战略.比如镇江,前些年以”1
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这些都是
耗的行业.相反镇江拥有沿江水岸资
力资源,又有生产船舶部件与造船的_I
过了发展造船业的大好时机.如果我1
城市实际,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在
游业,服务业上,着力做专,做优,做精
步伐也许会更快一些.
三是权利本位,不敢改革,甚至上:
策,竭力”维护自身利益”.
四是部门分割,各保山头,形不威
事的合力.部门和单位画地为牢,自
我市很少能集中全市人力,财力和物
作文二:《学习开阔眼界》300字
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老师们看到北京一师附小的学生们在“快乐教育”的引导下,习惯好、素质高,真正把课堂做到因教施材,高效快乐,也积极在学校尝试。“北京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和我们有区别,但是学习是一次启发,如何充分尊重学生成长天性,将课堂变得更高效,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徐莉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一师附小每位名师背后,是一个学科教师团队功劳,学校同一学科教师在交流中,除了指出课堂优缺点外,还对课堂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一堂高效的课堂融合了一学科所有老师的智慧,这让她启发她分享的巨大作用。
北京之行不仅打开了老师们的思维,还带来了一份重要合约,马路小学与北京一师附小建立友好学校关系,每年双方将互派教师交流学习。这是南水北调工程给马路小学带来的好机会,也是马路小学勇于开拓、创新实践结出的硕果。
作文三:《开阔眼界》1000字
开阔眼界
胸襟旷达,全方位观察,登高远眺,你会收获甚多。
——题记 胸襟气度非凡,你会成为“神”;
观察角度全面,你会成为“仙”;
提升观察角度,你会成为“圣”;
??
你是否也想成为人中神,人中仙,人中圣呢?如果是的话,还请听我一言。
大凡“神”“仙”“圣”,都有非凡气度。所以要想成功,首先使自己眼界开阔,不能被现实的劳务所累,不能为蝇头小利而冲昏了头脑。要像苏轼一样,有豁达的胸襟。他,被一贬再贬,直至天之涯,地之角。他秉承秋的个性,写尽豪放,写尽凄凉,低头举眉之间,无数锦绣文章随之而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江山”“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时,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他把酒问天,清风相伴,他既有男儿铮铮铁骨,又有满怀柔情,苏轼,波澜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此等境界,何人能及。他的胸襟气度,成就了豪放派的雄浑,他不为现实的不如意而一蹶不振,我尊他为“神”,向他朝拜,学习他的豁达,开阔我的眼界,让自己快速进化。不仅要使自己成为“神”,还要变成“仙”。
我要向牛顿学习,因为他很“牛”,我尊他为“仙”。
为什么,苹果不砸到别人头上,偏偏落到牛头上?不,这不是牛头,而是“仙”的头上,想必不会吧!也许曾又多次你呗重物所伤,甚至砸出了血,臭骂一顿,抱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你我都不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为什么?因为,你我都缺乏思考和一双能够全面观察的眼睛。只会抱怨上天的不公,而不会感谢上苍,上天只怜悯哪些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看一件事物,只观其形状、颜色、大小,凡是眼睛正常的人都能辨别,所以注定你我平凡至今。若想成“仙”,就要独具慧眼,开阔自己的眼界,像牛顿一样,在不经意的某天,你我也将成为某一定律的发现者。
成为“仙”是我们的目的,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 站在地平线上看世界,你我与他人看到的别无两样,眼界终是如此狭窄,始终会被山峦阻隔,为什么不试着登上山的最高峰,一览大千世界,伽利略是我们心目中的“圣”。
他虽然与你我一样是站在地上,但他的思维却远至九霄,他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的观察高度,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很伟大,而我们呢?
苏轼、牛顿、伽利略,他们有开阔的眼界,成为世界上的“神”“仙”“圣”。所以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独特的眼光,世界上也没有我们办不到的。给你我合适的杠杆和支点,相信我们也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所有的成功,源于开阔的眼界,愿你我胸襟豁达,全方位观
察,登高远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开阔眼界,收获世界上最美的成功的果实!!
日期: 2011年3月13号 作者:王小霞
作文四:《开阔眼界》5200字
开阔眼界
高等代数的基本内容
从高等代数总的问题出发,代数学又发展成为包括许多独立分支的一个大的数学科目,比如:多项式代数、线性代数等。代数学研究的对象,也已不仅是数,还有矩阵、向量、向量空间的变换等,对于这些对象,都可以进行运算。虽然也叫做加法或乘法,但是关于数的基本运算定律,有时不再保持有效。因此代数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研究带有运算的一些集合,在数学中把这样的一些集合叫做代数系统。比如群、环、域等。
多项式是一类最常见、最简单的函数,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多项式理论是以代数方程的根的计算和分布作为中心问题的,也叫做方程论。研究多项式理论,主要在于探讨代数方程的性质,从而寻找简易的解方程的方法。
多项式代数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整除性理论、最大公因式、重因式等。这些大体上和中学代数里的内容相同。多项式的整除性质对于解代数方程是很有用的。解代数方程无非就是求对应多项式的零点,零点不存在的时候,所对应的代数方程就没有解。
我们知道一次方程叫做线性方程,讨论线性方程的代数就叫做线性代数。在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行列式和矩阵。
行列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七世纪日本数学家关孝和提出来的,他在1683年写了一部叫做《解伏题之法》的著作,标题的意思是“解行列式问题的方法”,书里对行列式的概念和它的展开已经有了清楚的叙述。欧洲第一个提出行列式概念的是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德国数学家雅可比于1841年总结并提出了行列式的系统理论。
行列式有一定的计算规则,利用行列式可以把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表示成公式,因此行列式是解线性方程组的工具。行列式可以把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表示成公式,也就是说行列式代表着一个数。
矩阵和行列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行列式代表着一个数,而矩阵仅仅是一些数的有顺序的摆法。利用矩阵这个工具,可以把线性方程组中的系数组成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这样对于一个多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以及不同解之间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理论上的问题,就都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矩阵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数学领域里,而且在力学、物理、科技等方面都十分广泛的应用。
代数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数,也可能是矩阵、向量、向量空间的变换等,对于这些对象,都可以进行运算,虽然也叫做加法或乘法,但是关于数的基本运算定律,有时不再保持有效。因此代数学的内容可以概括称为带有运算的一些集合,在数学中把这样的一些集合,叫做代数系统。比较重要的代数系统有群论、环论、域论。群论是研究数学和物理现象的对称性规律的有力工具。现在群的概念已成为现代数学中最重要的,具有概括性的一个数学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其他部门。
高等代数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代数学、几何学、分析数学是数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发生和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三大学科进行的。那么代数学与另两门学科的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代数运算是有限次的,而且缺乏连续性的概念,也就是说,代数学主要是关于离
散性的。尽管在现实中连续性和不连续性是辩证的统一的,但是为了认识现实,有时候需要把它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别地研究认识,在综合起来,就得到对现实的总的认识。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简单但是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代数学注意到离散关系,并不能说明这时它的缺点,时间已经多次、多方位的证明了代数学的这一特点是有效的。
其次,代数学除了对物理、化学等科学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外,就数学本身来说,代数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代数学中发生的许多新的思想和概念,大大地丰富了数学的许多分支,成为众多学科的共同基础。
世界闻名的中国数学家 (主要)
华罗庚 (1910年~1985年) ,江苏金坛人。初中毕业后,他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未读完即被召回。1930年,他在家乡写成的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可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杂志发表,引起了千里之外的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1931年被调到清华大学任助理员。1936年,经访问清华的维纳推荐到当时解析数论研究的世界中心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哈代名下从事数论研究,两年内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华林问题、塔利问题、完整三角和等方面取得重要结果,引起国际同行重视。1938年回国,在昆明联大期间撰写专著《堆垒素数论》,给华罗庚带来了世界声誉。除了解析数论,华罗庚后又在代数学、多复变函数论、数值分析等领域作出一系列重大贡献。华罗庚1946年应邀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0年毅然放弃伊利诺大学数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到中国。华罗庚回国后,即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1952年正式出任所长。华罗庚是美、德等多国科学院的院士。
陈省身 (1911年~2004年),浙江嘉兴人。1926年入南开大学,1930年到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 1934年获硕士学位,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1934年赴德国汉堡大学,师从著名微分几何学家柏拉须开,不到两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经柏拉须开推荐,到巴黎在E .嘉当名下访问研究,1937年回国后任教于西南联大。1943年应美国O .维布伦、H .外尔之邀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两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将高斯—博内公式推广到高维曲面和紧致黎曼流形上的经典性工作,引起了国际微分几何学界的震惊。之后他又回到中国,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办工作实际由他负责。194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任终身教授,1981年创办柏克莱数学科学研究所。陈省身是现代微分几何的奠基人,1984年荣获沃尔夫奖,是迄今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1985年,陈省身在他的母校天津南开大学创建了南开数学研究所。
许宝騄 (1910年~1970年) ,北京人。1929年由燕京大学化学系转到清华大学算学系,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高尔顿实验室和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1938年获博士学位。许宝騄身处由费希尔领导的英国统计学派的中心,在此受到很大影响。他1938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最优无偏二次方差估计》,是国际上关于方差分量和方差数值二次估计的大量文献的起点。许宝騄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奠基人之一,对极限分布、试验设计等也有重要贡献。一些外国学者称赞许宝騄是“20世纪最深刻、最富有创造性的统计学家之一”。
丘成桐(1949-)当代数学大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1971年师从陈省身先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发展了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得微分几何学产生了深刻的革命。解决了Calabi 猜测,正质量猜想等众多难题,影响遍及理论物理和几乎所有核心数学分支。他年仅33岁时就获得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1982),是MacArthur 天才奖(1985),瑞典皇家科学院Crafoord 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等众多大奖获得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同时是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的外籍院士。筹资成立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和北京晨兴数学研究所三大学术机构,担任主任,不取分文报酬。培养的50余位博士中多数是中国人,有许多已经是国际上非常杰出的数学家。由于对中国数学发展的突出贡献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
吴文俊(1919-)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机械化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由陈省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留学法国,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在示性类和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公式、吴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是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 奖(1997),以及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他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得过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
以华人命名的数学成果(主要)
华氏定理 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苏氏锥面 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 苏氏锥面”。
熊氏无穷级 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陈示性类 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周氏坐标 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的姓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
吴氏方法 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他的姓命名的“吴氏公式”。
王 香B 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 香B ”。
柯氏定理 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
陈氏定理 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 杨—张定理 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陆氏猜想 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 数学家夏道行在泛函积分和不变测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夏氏不等式”。
姜氏空间 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的姓命名的“姜氏子群”。
侯氏定理 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 周氏猜测 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 王氏定理 数学家王戌堂关于点集拓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王氏定理”。 袁氏引理 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 非线性科学
所谓线性,指两个变量之间可用直角坐标中一段直线表示的一种关系,例如正比关系。由线性关系描述的系统满足叠加原理,通过研究其对简单输入的响应,叠加起来就可导出和描述其他输入的响应。线性系统的整体性态通常可由各局部性态叠加或放大得到,从而比较
容易分析,但也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里,不少现象不能采用线性模型描述,如摆的大幅度摆动,继电器二极管的特性,自激振荡电路的机理等。从逻辑上说,非线性就是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的性质。但人们真正关注的,是仅用线性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那些现象,统称为非线性现象。
每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非线性问题,并形成各自的非线性学科分支。非线性科学不是各门非线性学科的简单综合 ,它研究出现于各种具体的非线性现象中的那些共性。这些共性有的已可以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描述,表现为一些数学定律,但有的还难找到相应的数学描述,没有严格的数学理论。非线性科学着眼于定量的规律,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对社会科学的应用一般还局限在类比和猜测,难以有实质性的定量结果。
非线性科学中较成熟的部分是非线性动力学,19世纪末法国H. 庞加莱的两项工作——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和天体运动中定量计算使他成为非线性科学最早的代表人物。20世纪前叶,无线电技术促使非线性振动理论的诞生,继承和发展了庞加莱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后,大气科学和流体力学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数值研究,分析力学中数学理论的进展,以及统计物理中远离平衡态系统性态的研究等等,促进了在横向联系上发现并研究各类不同系统由于非线性而导致的共性,即非线性科学。
一般认为非线性科学应包括以下3个主要部分:孤立波,混沌,分形。孤立波是在传播中形状不变的单波,有些孤立波在彼此碰撞后仍能保持原形,带有粒子的性质,称为孤立子,它们在不少自然现象和工程问题中遇到,如光导纤维通信技术的改进需要对光学孤立子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混沌是一种由确定性规律支配却貌似无规的运动过程。近几十年通过数值实验、物理观测和数学分析得到确认并在自然和工程系统里找到许多有趣的例子。分形是一个几何概念,它由像云彩、海岸线、树枝、闪电等不规整但具有某种无穷嵌套自相似性的几何图形抽象概括得出。按照这种理论例如可测出某一段海岸线可能是 1.32维的分形。上述3项内容在一个具体的非线性课题里又往往是联系着的。如耗散系统的混沌过程往往可用相空间里一个分形描述。又如近代前沿课题图型动力学里,某一系统的整体空间图型可能是分形,而局部的时间动态又要用混沌过程刻画。再如在分岔理论里,要考虑系统怎样由于其参量改变而导致性态发生定性的变化,它除了引用传统的平衡、振动、稳定性等概念外,也考虑涉及混沌动态和分形图型的分岔问题。
由于学科的交叉性,非线性科学和一些新学术如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有相通处,并从中吸取有用的概念理论。但非线性现象很多,实证的非线性科学只考虑那些机制比较清楚,现象可以观测、实验,且通常还有适当的数学描述和分析工具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范围将不断扩大。
作文五:《阅读开阔眼界 》700字
方苞简介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字凤九、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早年刻苦攻读~文章曾得到当时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赏识~渐有声望。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五年后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下狱。后被康熙特舎~曾任武英殿修书总裁~历官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他是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为文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语言风格追求“雅洁”。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一类~立意明确~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在写作技巧上有可供借鉴之处~但内容一般是宣传封建礼教~鼓吹程朱理学~陈腐可厌。《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是方艺文集中为数不多的较为出色的文章。
桐城派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省桐城市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派的某些特征~是桐城派前驱。
桐城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种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 苞(1668,1749)。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 鼐~姚 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作文六:《开阔眼界坚定方向》6800字
开阔眼界 坚定方向
双鹤小学 李小红
今天是业务学习兼外出学习汇报,因为学校的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所以就把这两项放在一起。大家认真听就可以,前面的内容记要点就行,后面重点记的我会提示大家。上学期5月8日、9日,我和孔德红老师赴哈尔滨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语言表达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提升”。刚拿到通知看到这一主题,我俩就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一主题指向语文学习的根本,也是现在语文教学倡导的,所以非常想看看全国小语名师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后感到收获很大,因为名师们的教学艺术非常高超,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更加明确并坚定了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这次会议邀请了五位名师和两位小语专家。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分成三部分来汇报我们的学习收获。
一、 独辟蹊径,各成体系。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当然主要是研究作文教学了。这次邀请的五位名师都是我国现在在作文教学领域比较有建树和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有一位在“会议日程安排”中显示讲的是指向于写作的阅读课,但因为突发状况没有到场,其他四位讲的都是作文课,而且不是教材内作文,都是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其中三位都形成了体系并著有专著,我分别介绍。
第一位上课的是何捷。他是福建省青年名师、作家,福建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近年来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这次观摩会上他讲了《学写童话》一课。课上他创设老虎大王在森林里召集动物“速来开会”的情境,和学生一起续编童话。在续编中精心安排指导点,把写童话的技巧蕴藏在板书和教学引导之中,学生们在情境中练说练写,一点儿也没有“做文”的感觉,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习作练习。课后学生独立写出作文。这是我根据听课笔记给大家整理出来的一段实录。(出示)从实录中能看出来,一开始学生不敢大胆想象,但在何老师引导下,学生打开了思路,想到了五种表达时间的方法,想象夸张又充满文学色彩。这都是因为何老师语言幽默机智,评价中肯有高度,点拨巧妙又恰当。希望大家也能有机会现场感受他浑然天成的教学艺术。何捷已出版《作文真经》、《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一线立场》等二十部个人专著、专辑。他的教育专题博客——何捷的教学世界大家可以进去看看,凡是发表的文章里面都有,包括《学写童话》的教学设计。
第二位讲课的是现任河南油田第五小学校长于溟慧。于老师讲的课是《三步句》。看到课题我很疑惑,什么是“三步句”呢?大家一定和我有同样的疑惑。听了课后我觉得用三步描写事物的这一方法很独到也很实用,所以现在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看这个句子:“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快活的小眼睛。”这里“星星”说清了“谁”,是第一步;“一闪一闪的”说清了“怎么样”,是第二步;“像快活的小眼睛”写出了“像什么”,是第三步。一个写出了“谁怎么样像什么”的句子就是“三步句”。“三步句”的第三步最重要,有了第三步这个句子才更生动,更形象。第三步可以是比喻句,也可以是这样的拟人句(出示),这样的联想句(出示),这样的写内心想法句(出示)。把几个第三步加在一起能由一句话变成一段话(出示)。课文中有大量精彩的“三步句”(出示),如《翠鸟》中写翠鸟样子的段落,朱自清《春》中描写画的段落等。我把这一课整理成了教案,教案中老师一步步的操作很清晰,所以大家也能上出这一课。如果学生掌握了三步句的方法,在习作的具体、生动方面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三步句》只是“三阶作文”训练体系中的一个课例。课后于溟慧老师做了《三阶作文 踏阶而上》的讲座,使我对“三阶作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三阶作文”体系是
于老师和她的团队潜心研究探索多年总结出的教科研成果。它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问题:无源、无言、无法、无趣、无量,提出了三阶作文训练体系。这三阶对我们训练学生作文也是很有启发的。第一阶:一二年级“童话”作文为主,解决“兴趣”问题,树立词语意识。第二阶:三四年级“情境”作文为主,解决“素材”问题,树立“细节”意识。第三阶:五六年级“个性”作文为主,解决“创新”问题,树立“独我”意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导模式,我不展开说。于老师著有《三阶作文》这本书,我想里面会比较详细地介绍每一阶段的训练方法,我想买但还没买着,大家可以买来看看。我也从网上找到了她讲座的课件,我发到共享里,大家有时间细致看一看。对于小学生习作有的人认为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方法指导”应在“率性写作”之后。但于老师认为你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未必能写出来,所以还是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我非常赞同于老师的观点。我们要想指导好学生的习作,必须得有自己的训练体系和方法。关于写作的知识和指导习作的方法这是我们以后要加强学习的。
第三位讲课的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张祖庆。他在儿童创意写作与儿童阅读领域有独到的探索和建树,所拍摄的《创意写作阶梯课程》《大单元读写课程》以及相应的课例合计8小时,在中央教育电视台2频道播出。编著有《张祖庆讲语文》《小学生萧红读本》《新经典 日日诵》等。个人博客是“自在乾坤”。
他研究的小学生习作领域是非常先进的。从他的课上就可以感受到。他讲的是《月亮之上——微电影与微写作》。课上,他让学生欣赏微电影《月神》,先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指导学生为这部电影写海报,为了扩大电影宣传,让学生在网络分享中写推荐语。接着欣赏电影的精简版,关注画面、细节、意象等,发现微电影的精妙之处,写出自己的发现,与人分享,最后用一句话写出电影中包含的亲情和哲理。听了这节课,我增长了很多关于微电影的知识。张老师研究的领域不是我们的学生常见的写作题材,但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以后有时间可以研究如何把习作与网络生活联系起来。张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了他和学生创建博客写作的故事。
因为有一位老师没来,张老师临时救场,还上了一节指向于写作的阅读课——《金钱的魔力》。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上课后直接让学生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直接学习最精彩的语言描写部分。学习这部分时主要体会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好在哪里,然后模仿这一写法写生活中妈妈的唠叨。因为老师方法指导到位,学生又有亲身感受,都写得非常好。孔老师上学期领学生读《童年》,这本书的语言描写也非常精彩,孔老师结合一段的学习让学生写一写妈妈的唠叨,学生也写得非常好。所以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夯实字词基础的前提下,也应该指向于写作方法,然后适当练笔。
大家能注意到,对这三位名师我主要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专著和课的特点。如果您对哪一位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查找他们的资料,也可以买他们的书深入学习。对于三位名师的观点、做法,我们不可能全盘吸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深入学习,再与自己的思想融合。我想,如果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做好一点,那么,在我们茄子河区的语文教学中就是领先的、独特的了。
二、立足常规,脚踏实地。
这次会议邀请了我省语言文字报刊社教研室主任张元花和原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他们认为,名师们讲的都是自己开发的习作资源,但普通老师没有形成这样的系列,所以还要踏踏实实地完成教材内规定的习作内容。所以,与以上几位名师不同的是他们谈的是在常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教材内的习作。我把两人的观点进行组合,总结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1.读与写
课文阅读与课内习作是相关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组材,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要着眼于单元习作,做好阅读与习作三方面的相关准备:一是选材的相关。
在进行一个单元教学之前,先看一看阅读的文本是什么,习作内容是什么,在教学文本时就启发学生打开选材的思路。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亲情单元,《拐弯处的回头》是写父爱,让学生回忆与父亲的亲情故事。下一篇是写母爱的故事,启发学生回想与母亲的亲情故事。二是写法的相关。每一篇课文都为本单元习作提供了写法上的借鉴。如五年级上册《贱卖海张五》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海张五的形象,习作时想一想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然后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描写人物。写景的文章一定有写景的方法,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写出景物变化等,老师要把文章当成范文让学生品悟。三是语言材料的相关。老师在单元教学伊始就鼓励学生搜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对课文内的精彩语句让学生背下来,运用到习作中,这样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七色光”中“日积月累”的内容一般也与单元主题相关,也要鼓励学生把“日积月累”学习到的语言运用到习作中。总之,习作不是孤立的,它融于单元教学之中。张元花老师的这一观点正是赵淑华老师所提倡的,每一次听中高段的阅读课,赵老师都要翻看一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思考本课与习作的联系,看我们的教学是否服务于习作。所以大家一定要着眼于单元整体进行文本教学。
既然每一单元的文本与习作具有写法上的相关,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语言表达上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张老师列举了这样一种现象,出课教师为了吸引别人,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或是为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愿意先学哪段就学哪段,愿意先汇报哪段就先汇报哪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割裂了文本的完整性,学生对文本形成的是碎片式的认识,课文在学生头脑中形不成完整有序的印象,他的习作表达就可能没有条理。所以老师最好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教学,如果学生选段学习和汇报,老师要适时进行调控和梳理。
第二种现象是有的教师人为地放大人文思想,对思想内容进行高、大、上的放大,如课文学习结束问学生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今后怎么做。这样做能起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的作用,但容易让学生形成说假话、空话、套话的不良意识,习作时就容易犯这样的毛病。
2.说与写
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有的说的就是写的内容,有的“说”是为“写”打开思路,总之,说与写也是紧密相连的。但往往老师们只注意话题内容,忽视完成质量。要让学生说的好,教师要注意三方面:1.指导说要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只有说的完整,才能写得完整。2.指导说要注意正确的语句逻辑关系。课堂上学生说一两句话的时候比较多,说一段话的机会少。但老师要鼓励学生说一段话,教给学生说一段话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连贯有条理地表达清楚。3.鼓励学生使用词语或修辞。丰富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能使表达更生动,让语言打动别人。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如果学生表达上有语病,有口头语,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表达习惯。
3.练与写
这要注意四点:
1.不可刻意。不在活动之前提过多要求,如果提过多要求学生就没兴趣了。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观察和感受,老师在观察和感受中指导,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方法。
2.不求质量。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多写多练就有收获,开始要求高学生有畏难情绪就没兴趣了。
3.坚持动笔。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从一年级写话、根据文本仿写开始坚持让学生动笔。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在于坚持课内练笔。
4.经常展示。如果只是把练笔作为一项内容布置给学生而不加以关注,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兴趣。所以每一周、每半个月、每一个月在班级组织练笔展示、评比或汇报交
流,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机会。
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用的过程中学,又在学中运用。以上是注重了读与写的联系、说与写的联系、课内练笔与写的联系。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贵在坚持,而且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做起,学生有兴趣了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
三、习作讲评,学为我用。
刚才提到有一位作课教师因为意外情况没来,他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管建刚被称为“作文教学大师”。现在市里和区里提倡要重视习作讲评课就是在向管建刚学习。这次学习很遗憾,没有现场感受到他的作文教学魅力。但是在几年前就买过他的书来读,所以我就重点介绍一下管建刚的作文教学。
应该说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是颠覆性的,因为在他之前还是现在所有人研究作文教学都是从如何指导、如何建立训练体系入手,唯有他是从研究作后讲评入手,而且强调要“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他认为这才是作文教学的出路。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真的是有很多让我们困惑的地方,第一个是作文指导。指导课上,我们的话越多,看法越多,学生的写作越死,学生的作文就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把学生所有可能写到的题材、所有用到的写作方法都指导出来。班级有30个人,就有30种需要;有40个人,就有40种需要。作文指导真的是无从下手。再一个就是批改。我们一篇篇地批,一篇篇地改,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就面批面改,然后学生抄到作为本上,其实他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改。抄到本上后,为了应对学校检查,我们还要认真地写批语。写了批语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大多数学生是不看的,有的看了也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一次作文训练完成了,但一直是我们在唱独角戏,本应是习作主体的学生却成了配角。我们对作文教学的弊端都有所感受,但是无力改变;我们希望学生能写出好作文,但一直被这些困惑困扰着。现在管建刚寻找到了适合的策略和路径,我们有了可借鉴的范例。
我在网上找到了很多篇管建刚的作文教学实录,选择了其中一篇打出来,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上讲评课的。
他的作文讲评课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集中展示学生的精彩语句。欣赏环节要注意三点:一是欣赏以句子为主,这样被欣赏的面扩大了,语句易懂好学,可以激励更多的孩子“跳一跳摘桃子”。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习作中的好句子得到展示,对于写得不好的作文,也要尽量找出些许亮点加以放大,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全班欣赏。这样课标中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成为现实。三是句子为什么被欣赏,老师要用精当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揭示出来,为学生今后习作指明努力的方向。大家现在可以画一画每一处点评的落脚点,如1、2句告诉学生“针扎了心”“一头雾水”“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是巧妙的表达;第3句告诉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让别人发笑,让自己得意才是精彩;第4句是要写真实的话、心里的话,精彩来自真实。不一一说了。
第二个环节是挑刺。挑刺就是挑出学生写得不好的句子,一类一类地出现,每一类归结出一个共性问题,这节课归结出三个共性问题,即“关联” 病、“我想”病和“我”病。说实话,在没读管建刚的书之前,我从没认为这是病,而且我自己写东西也常犯“关联”病。现在我知道了,注意了,发现语言真的干净了。大家可能认为这些小问题没必要纠正,但是这些小问题关乎学生学习语言的态度,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归类出现学生的语病能启发学生注意改掉这些共性语病。
这启迪我们:习作讲评课,要“评”要“讲”。评,主要着眼于学生作文最精彩处和问题最多处。评最精彩处能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能明白什么样的表达才是最精彩的;评问题最多处,能让学生克服这一阶段写作的共性问题,避免今后作文再出现这样典型的“毛病”。讲,应该讲学生自己靠悟性弄不清楚处。比如关于几个“病”的总结。这
些东西,只有教师讲了,学生才能铭记。
第三个环节是训练。在实录中我们能看到,这一训练是很有针对性的。管老师发现学生作文中有景色描写,但是不能很好地与“情”水乳交融,于是,推出了相关训练。这一训练分成三个台阶:先是“例话”,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知道“写的景要和当时的真实情况相吻合,要前后一致,情绪一致,写景即写人”。第二个台阶是“说话”,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景和情是怎么融合的。第三个台阶是写话,给出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操练一下。这三个台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感悟到实践、由说到写的学习过程。总之,训练点要从学生习作的实际中来,再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我想把这一部分单独拿出来在班级让我们的学生练一练,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和大家一起分析了管建刚的一个课例,网上能搜到很多他的课例,他的课例都是这样的套路:欣赏——挑刺——训练。分析了这一个课例,我们能基本掌握上习作讲评课的方法。我把找到的其他课例放到共享里,大家有时间看看,他的课例读起来很有趣味,而且从每一个课例中都能学到写作知识。
在上学期区里的语文素养展示活动中,我校孔德红老师上了一节讲评课,而且她平时也认真上讲评课,效果很好。赵淑华提倡大家都上这样的讲评课。学校不硬性要求每人都上,但有兴趣可以尝试。平时只要保留好学生的草稿纸,上面有学生自己的修改痕迹就可以,作文本只批等级。这样上讲评课虽然需要课前研究学生习作,要下很大的功夫,但批改量减轻了,收到的实效也提高了,所以还是划算的。如果大家在操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我和大家一起解决。
这次学习的内容非常好,我俩也学得很认真,想尽可能多地给大家多带回来点东西。因为水平有限,准备到这种程度,没讲好请大家谅解。谢谢大家!
作文七:《开阔眼界,提高审美》600字
开阔眼界,提高审美
一、写在前面
作为设计师想要设计出足够优秀的作品, 除了拥有熟练的技能外, 还需要拥有出 众的创造力和审美。 如果对万事万物没有足够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没有对美的认 知和体会,是很难提高层次,做出满意的设计的。
二、项目前期
不管是社会中哪一个角色,都需要通过“看”,也就是阅读和整理各种资讯和信 息并去芜存菁,来提高审美,拓展思路。
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各种信息各种知识储备,如何“看”,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 问题。
三、探索需求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浏览的习惯的整理, 浏览的内容以及目的。 大致可以归纳成以 下两种情况:
看— 有效率的看 (发现, 吸收美好的东西) 这不仅仅要大量的看,更是要看更多 优秀的内容, 并且这些内容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界面设计, 需要从更多其他的学科, 比如音乐,文学,摄影等等方面去从中学到知识,找到灵感,找到前进的动力。
看— 有质量的看 (借鉴, 创作出美好的东西) 能辨别什么是好的设计,哪些内容 能够为我所用,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去组合借鉴以及创作出更美好的作品。
四、框架结构
为了最大化的展示内容资源,我们的界面采用了扁平的两栏结构作为基础框架。 左侧用来突出主题, 右侧用来展示内容列表。 我们在首页做到简洁, 砍掉多余的 操作,希望用户在使用时,能聚焦于内容,获得舒适的阅读体验。
五、内容为王
1. 让内容更丰富
内容是我们的核心重点。 创意需求是开展设计, 打开思路需要的资源, 比如一些 设计的专业理论和方法, 设计需要的高质量素材等。 而执行需求则是做事的方法 和流程管理,团队合作的节奏和行业知识等。
2. 让内容更优质:
3. 让阅读更便捷:
作文八:《开阔眼界提升高度》3000字
开阔眼界 提升高度
——暑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小结 监利县新建中学 从红 学号 0655 初中语文 09班
怀着感恩之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 2011年湖北省暑期“农村教师素质提 高工程培训” ,因为六年前我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过一次这样的培训,所以我 深深地知道这样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实属不易。 在此, 感谢学校领 导的栽培, 感谢省教育厅对农村教师的关爱, 感谢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彩讲演。 下 面是我对此次培训活动作的个人小结,题目是《开阔眼界 提升高度》 。
7月 10日,我们监利的 21名参训教师相约华科,在华科东校区的韵苑体育 馆报到。 此次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共有 14个班, 我们被编在 09班, 热情和蔼 的辅导员李道君老师接待了我们, 教我们如何领取生活用品, 何处用餐, 怎样用 水卡打开水等, 成为我们在华科生活的第一个领路人。 行走在莘莘学子向往的高 等学府,我心中百感交集,我也曾有过自己的大学梦,可终究是南柯一梦;我也 曾在电视中多次寻找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可怎能想到自己也会有亲身经历的一 天?迎面而来背着背包的女孩,清爽、秀丽、青春,与这校园是如此的和谐。只 是“大学校园社会化” ,让我潜意识里有点不适应,也许是我习惯了农村学校四 面的围栏和唯一的大门吧。
7月 11日上午 8点,我们在华科东九楼 A 区 315室见到了其他县市的学员 和我们的班主任陈国军老师。我们班 75名学生将在此聆听十四位省内教育教学 专家的授课, 班主任和辅导员也将全程陪同管理。 学习学员手册, 宣讲注意事项, 公布班干部名单, 咱们的陈老师可真是利索之人, 不到二十分钟, 全部安排到位 了。八点半准时开课!守时,简约,这是华科老师给我的印象。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听课了, 我的体会是: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不容易。 走 进他们的课堂,我感觉自己如同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的弊端暴露无遗了,且听, 且悟,仰之弥高,心境愈开阔。
一、不再鄙薄语文教师的地位。
常听人言“当官不当主任,教书不教语文。 ”可想而之,语文教师的职业身 份是何其尴尬。在我们周围,有语文老师改教数学、英语、理化等学科的,可是 由数学、 英语学科改教语文的老师却是凤毛麟角。 语文学科就这么不受欢迎吗?
可是, 每逢公开课, 听语文课的老师又是不是最多呢?好像会说会听中国话 (不 是普通话) 的都会教会听会评我们语文课。 我也曾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进行过横纵 向对比,也曾流于俗套地亦步亦趋,妄自菲薄。
“英雄不问出身” 。试看我们仰慕的教育名家:魏书生先生,初中毕业生; 余映潮前辈,高中毕业生;窦桂梅老师,初中毕业生;还有余漪、钱梦龙,他们 的学历都不高。 宜昌市教研中心的李祖贵老师用名人的成长经历鼓励我们作为语 文老师要有自己的信仰, 要守得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 谋求自我灵魂的充实和成 长, 将自己的精神, 自己的理想, 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 “化” 在教育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功,创造智慧。
在此, 并没有诋毁或否定高学历的意思, 而是想给我们这些低起点的农村教 师一份希望, 一点动力, 让我们语文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给热爱语文教学的 老师们点燃激情。像我就是这样的芸芸受益者之一。
二、语文教师贵在持之以恒。
凡事贵在坚持, 也难在坚持。 语文作文训练一向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 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相信每一位有心的语文教师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也曾 探究过这一难题。 如果你坚持下来了, 相信你一定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案, 你的 学生一定受益匪浅。
武汉市教科院的朱长华老师在 “关于作文教学设计” 的讲座中为我们详细地 讲了作文教学设计的三个原则:有序、 有法、 有理。 建议我们要强化写作的动机, 写作的目的, 写作的价值, 帮学生认识写作的意义; 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最 迫切的自我需要; 明白写作能改变个人的命运, 能让人体会到成功, 能体会到写 作的快乐。 作文前要开展一些有趣的作文游戏活动; 在学生写作中要及时地为学 生的写作提供帮助,写作后要及时地评改学生的作文。要看重学生的作品价值, 和学生一起写作。 细细品读这些建议, 都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 我们不可能在一 周或一月之内就让学生达到这其中的任一期望, 也许我们历时一年, 甚至于三年, 也有可能达不到以上要求,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肯付出,我相信学生 还是有收获的。
想到我去年一直坚持让学生做“摘抄笔记” ,每两周一检查一评议,学生的 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特别期待我在他们摘抄本贴写下“教师寄语” ,所以读、抄、
写越来越有看头。不知道他们的收获有多少,但是,他们更加乐意和我交谈了, 有时课间十分钟也来办公室和我聊上几句; 他们更加爱上语文课了, 上课发言更 积极了; 他们的作文在报刊上发表了, 他们更加自信了。 我想这应该就是坚持的 回报。
三、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说句实话,我平时备课不是抄教案,就是看教参,再进一步就是网上下载, 略作修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蛮本份的人,对教育也如此。
“ 《风筝》教学,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中找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字。 ” [这 与读完课文后问:弟弟最后原谅文中的“我”了吗?相比问题更实在更具体。 ] “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样化的。有人会找‘虐’字。 ”
“怎么读呢?” [对字音的学习。 ]
“和它相似的字还有哪些呢?” [勾连学生记忆库。 ]
“这些字什么结构?” [字形的辨析。 ]
“与虐有关的词, 你感觉到什么?” [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用多感官去学习。 ] “文中从哪儿可看出是虐杀?” [从“抓、掷、踏、傲然、绝望、不知道、 没留心等词语可以看出来,学生触摸到了文本内容。 ]
“作者虐杀了什么?” [“虐杀了一只风筝、虐杀了玩风筝的兴趣、虐杀了 包括玩风筝这一类的童真、 虐杀了追求自由的精神、 虐杀了小兄弟、 虐杀了自己, 联系文章背景,很多人都在虐杀和被虐杀,到处都是虐杀。 ”这样层层递进地教 学,就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件令人忏悔的往事而已的。 ]
这是荆州市教科院的王佑军老师在给我们讲 《课堂的核心效益是什么》 时给 我们讲的一个课例, 这个课例除了让我明白有层次的、 渐进的、 合规律的课是有 效的外, 还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知道的东西必须很多很多, 上 课时才能发挥自如。例如对汉字的形体演变的了解, “虐”的繁体字体表义的特 点;对心理学知识的涉猎,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设计问题, “虐杀”让你感 觉到什么?多妙的一问啊! 对文本的解读不唯教参论而是关注到学生的未来。 例 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就要多次品读《红楼梦》 ,才能发出“一样的泪不一 样的情”的感慨。又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孤独之旅》的多种教学方案 设计对老师的挑战等。
读书吧!读各类书。唯有读书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更好 地为教学服务。不仅仅我们老师要读,也要教学生读。于是,我记住了熊瑞华老 师主讲的课题《让读书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 ;于是,我体会到了李劲老师结束 语的含义“让语文课堂有意义,让语文课堂有意思。 ”
这七天的圆梦之旅, 求知之旅, 解惑之旅是一趟快乐之旅。 尽管还有许多的 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有许多的收获没有梳理清晰, 但有一点我很明确, 那就 是:“我庆幸,我来了!我庆幸,我没白来! ”
作文九:《开阔眼界 启迪心智》4000字
开阔眼界 启迪心智 转变思想 定位角色 打造自我 ——来龙小学青年教师赴巴州区三小学习考察汇报材料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出去走走,总能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11月15日,我校朱校长,李校长带领部分青年教师赴巴州区三小参观、学习、考察。历史两天。使我们开阔了教育的眼界,收获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技巧。回来后大家信心十足,干劲倍增。都积极主动上了学习、汇报课,使全体教师得益匪浅——开始“从忙忙碌碌走向静心反思;从平平淡淡走向理性智慧”。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应该说首先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莫大冲击,然后是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和心灵上的巨大震撼。在这里我把我们一行15人外出学习的一些收获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 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精品校园。
1.初步具有现代、标准的硬件设施。
巴州区三小是巴中的名校之一,一直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虽比不上其他发达地区,但相对较好。校园洁净、舒适。教室窗明几净。班班配有语言座,电视。有整洁规范的板报。名人书画,各类表册齐全。
2.打造会说话的墙壁文化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区三小,墙壁文化,都做得非常有特色。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教育的场所。(板报、走廊;)不要小看这一面面小小的墙壁,在教育者精心的设计、布置之下,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时时处处都置身于文化的浓烈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萌芽,这正是滴滴浸润、润物无声。这里的一切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这里的孩子真幸福!
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1.关注教师发展,凸显教师风采
三小开展的“求真理、干真事、育真人、学真知、练真能、做真人”从学生、教师、家长各个层面,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教协同诸方面,以“真”教育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建构了一支专业化的能征善战的教师队伍。
2、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相信“真”,在情感上体验“真”,在行为上表现“真”。 基础教育必须要牢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授知识、训练能力”,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并发现自己的强项,使其发展成长,形成独特的“个性”三小的“求真务实”教育正是这样一种“真”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拥有幸福的人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18个字,包含了巨大的内涵和力量!他不但承认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打破了传统的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掘了孩子自身的潜能,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诠释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3、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培育自信的阳光少年。
如果说三小的校园环境建设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还在余韵袅袅,那么三小“和谐”的育人观念,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遵循“无责怪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参与了就不要批评;允许学生没有听懂;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允许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答得完全不对。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三小的课堂上,
始终有如沐春风的暖意。教师和学生的和谐,于细微之处,尽显课堂。学生没有太多的顾虑,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质疑问难、研究思考、讨论争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而不杂乱。学生由于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显得自信、大方、得体。三小的孩子的诸多习惯已经养成。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预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主动参与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在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办学理念的学校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显得那样自信和阳光。他们既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倨傲,也没有那种唯唯诺诺的胆怯,表现出来得都是恰到好处的礼貌和热情。不论是在校园还是在走廊遇见他们,都不禁让人产生一种喜爱之情。甚至对这所学校产生一种由衷的向往。
3.适合孩子发展的孩子式教育。
三小真正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爱,来教。而不是用我们成人的标准塑造、裁减少年老成的小大人。他们的童年是在七彩的校园中,欢乐的课堂中度过的。我们看到三小的孩子知识面广、活泼健康、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每一个孩子都是那样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置身于他们中间,不禁会被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点燃。,在课堂教学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比如关于课堂增效减负的研究。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课堂的效益高,孩子的课后负担也就相应减轻了。学生放学后,可以在学校参加众多的活动。学校各种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
三.教改、教研助教师发展,乐教敬业焕发教师职业风采
近年来,巴州区三小不断升华“以真育人·健康成长”办学理念,努力推进“课程开放、课堂开放、活动开放、校园开放”的育人新模式,指导教育实践,引领教育行为。通过教研教改,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强化管理促教研。该校坚持“三级管理”模式,促进教研工作有效开展。一是专家培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本期已组织10余名教师赴上海、山西、成都、雅安等地参加学习,并积极参加市、区进修校,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学水平。“请进来”即学校邀请教育教学的专家、课题专家、分管课题的各级领导来校做专题讲座,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深入地交流、指导;二是行政指导,教科室不定时检查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指导课堂随笔的书写,督查小课题研究的落实情况;三是个人实践,采取教师结对、班级联合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目标活动,提高教师个人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管理,促进了教学教研有效开展。
精心教研促成长。该校教育教研立足于“抓大不放小,齐头并进”,在大小教研中促教改,促成长、促质量。一是积极做好国家、省、市大课题研究,课题组围绕国家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课题《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与实验》、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与家校互动与和谐发展》和巴中市普教课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应用》,每月组织召开实验教师课题研究会,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分析讨论实验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二是认真开展“小课题”校本教研,每周一、二、三下午分段分科轮流开展大小教研活动:1—3年级段语文课题为《小学低段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数学课题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组合作学习》;4—6
年级段语文课题为《与书为伴,拓展阅读》,数学课题为《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采取专题讲座、上实验研究课、说课、评课、心得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在教研课题互动交流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收获、说亮点、讲困惑、询方法,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堂实践、角色定位、学生主体意识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校长李光珍经常全程参与指导教研活动,并提出了希望:教研活动要坚持系列化、连续化,要精心教研,引领教师成长,要体现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寻求自主发展。
11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有幸亲眼目睹,细心倾听了三小“同课异构”为专题探究教研活动。4位教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堂堂课生动活泼、精彩绝伦,我们一行大开了眼界,心之震撼。15日下午,欣赏了三小开展的的“说课竞赛”竞赛活动。7位老师的精彩表演。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借鉴的范本。11月16日,我们随堂听了三小老师的语文、数学、外语、思品和科学课。无不被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前的教育思想、新颖的育人理念、扎实的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科学合理的育人方法。通过两天的看、听、问、访。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让人激动和震撼。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愧疚感萦绕心头。不能不顿生出诸多的反思和无限的遐想。正对我校的地域环境和校情以及新的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落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自始至终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包括:知识结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转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切实解决好“一桶水与一碗水”问题。
2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 的教育思想 和为家长、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乐教敬业,重树教师形象。
3、 深入学习、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原则、重点、难点、热点、关键和考点。全面分析了解学生,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自始至终打“有准备之仗。”
4、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和镜子。以身示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5、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和校本培训 ,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定位教师角色 。注重高效课堂的时间与探究。在教师心中形成堂堂课都是公开课,都是示范课,都有专家、领导听的意识。
6、真正把教学“六认真”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做到高效有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提倡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借鉴,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8、注意教育信息的吸收,处理、实践、加工和创造,积累经验,形成书面文字交流发表。逐步提高自身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于课堂的能力。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不断学习,挑战自我,勇于探索和创新,积极投身教改教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创建高效课堂,为提高来龙小学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2011年12月26日
作文十:《开阔眼界 提升境界》2900字
开阔眼界 提升境界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美术知识和审美的愉悦。在欣赏作品中,探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为学生选择经典作品,适应不同课程的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尝试临摹名作,加深对名作的感悟和理解,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美术;欣赏;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03-02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四大部分内容。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欣赏美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美术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那就是对欣赏作品进行有所选择,选择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教给学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大量地查找资料,尽早地让学生熟悉那些在美术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觉。
一、探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常有这样的疑问:“这幅作品美在哪里,”“怎样来欣赏,”“画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我没觉得这样处理是美的。”这些问题也一直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美术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什么是美,视觉感知它是美的。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极具富有个性色彩,这就是个人感知的差异,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构建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学思路更加多元开放,使欣赏课更精彩。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上美术欣赏课,一般采用提问的方法。这个年龄段学生对欣赏很感兴趣,看到美的事物,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比如:一年级《美丽的天空》一课,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蓝天》,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作品,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那些五彩缤纷的图形像什么,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的,有的说像可爱的小乌龟,有的说像美丽的小鸟,有的说像奇异的植物……老师接着问:“这幅画都用了什么颜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天空的美丽和神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一一呈现出对作品的理解。虽然有时提的问题有些肤浅,但是学生们很活跃,增添了课堂活泼的气氛。
中高年级学生上美术欣赏课,有别于低年级,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一般采用学生“独立自主欣赏”和“小组合作欣赏点评”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学生受年龄限制,自身审美经验不足,在独自欣赏一些作品时有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上、观念上给予帮助和提高。比如:五年级《飞天》一课,重点欣赏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课前制作了PPT,学生能较为清晰地欣赏到不同时代的飞天形象。尽管如此,也只能欣赏到一个个局部,无法真正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学生常常不知道怎样表现飞天的姿态,有位老师自制道具,做了一个飞天形象,用一次性的餐桌布当彩带,因为它比较柔软,教师手里的飞天向下飞和向上飞时,彩带向不同的方向飘荡,甚至拿着飞天往左往右飞,都会有不同的飘逸状态。让学生观看几种飞天飞翔的动态和彩带的飞舞的样子,学生观看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下子掌握了飞天动态表现,解决了学生作画中的难题,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选择经典名作来适应不同课程的需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美术欣赏教学难于美术实践教学。不同类型的欣赏课,展现
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根据作品的特点来决定讲解的切入点。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运用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但是,无论教材怎样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找出一件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美点。
经过多年的美术知识的积累,我们能轻松罗列出历朝历代的名家、杰作。比如:绘画类欣赏,很多教材上提到“文艺复兴的艺术”,欧洲各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那个时代群星璀璨,必然会提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杰出人物。这些名字代表着艺术中的尽善尽美,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备受尊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用眼去看,更需要用心去感受,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联想和理解。不论什么美术作品,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都是有限的,如作品的大小、色彩关系等。而作品通过这些有限的形象内容所阐述的内在感情与精神却是无限的,这是美术欣赏的核心。
再比如:建筑类欣赏课,六年级《凝固的音乐――建筑》一棵,教材上选用了很多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图片的直观展示,使学生很容易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课题音乐和建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那些高低起伏的建筑群如同音乐中跳动的音符,那么和谐、协调,富有美的“旋律”,体观了建筑美的特有法则。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的确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建筑艺术的或多或少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外雕塑作品、中外民间艺术,都是美术欣赏课的范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揣摩。我们所欣赏的美术经典作品,都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馈赠。美术史大浪淘沙,沉淀出各个时代的佳作,是欣赏教学的有效载体。
三、尝试临摹名作,让学生再次感悟名家名作的精华
走近名作,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世界经典艺术,开阔视野,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别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临摹名作的尝试中加深对名作的感悟和理解。比如:凡高的《向日葵》,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火一般的热情。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有点“依葫芦画瓢”,并非对作品本身非常理解,这里的临摹并不要求学生跟着名画走,学生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只要能表现出学生对名画的感受,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大师的美术表现方法。临摹后,学生之间对名作评价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交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审美的个性化。教师在学生的交流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使学生触类旁通,理解作品内涵,发现大师艺术个性的美。
美术欣赏课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的目的要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审美水平。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美术知识,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美术史框架,有的放矢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改,刘晨.中外美术鉴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新平,成文光.美术鉴赏[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