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年味越来越淡》2000字
烟花一年比一年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一群朋友在一起说起春节,记忆里埋得最深的是吃。儿时春节的吃食,或许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却绝对比现在更讲究,并且因有平日里的粗茶淡饭作比较,而滋生了一种宗教仪式似的隆重。
往往在春节前的一周,父母便忙碌起来。对于有些父母工作很忙或感情淡泊的人家,这一周,甚至是一年中孩子们所能见到的父母在一起时间最长、话题最多、互动最融洽的时间。在商量菜品,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分歧总归会有,然而因为春节的气氛,大家便都收敛了平日里所习惯的那“进攻式”的语气,声音里有了枣馍的香,眼神中也多了芝麻花生糖的甜。
即使平日里最急躁、最怕麻烦的父母,在年夜饭上,也会端出几道做工烦琐的菜:至少提前三天开始制作的水晶肘花,每个步骤皆自己操刀的鱼圆,汤汁由几十种作料熬制而成的爆鱼……年夜饭的餐桌上,孩子们惊喜的眼神是父母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生舞台上最亮的灯;他们咀嚼食物时欢快的吧嗒声,则像极了一场盛大演出后的掌声响起。一切的情与爱,皆幻化为舌头上那一缕香甜麻辣,每个人皆自觉地回避任何不快的话题,无论这一年是忙碌的还是充实的,压抑的还是满足的。快乐是唯一的主题,正如拿出看家本领做一桌美味是父母无需选择的选择。
年龄渐长,与父母兄妹一日日疏远,年夜饭的味道似乎也一日比一日淡了。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年夜饭有时倒成了一种沉重的期待,在跨越千山万水去赶一场团圆的年夜饭与自己随便弄几个小菜或去饭馆吃一顿只有形式没有回忆的年夜饭之间选择,我们竟然常常会选择后者。
对于年夜饭的向往,有时会被“生活不易”的粗石磨损得只剩肉丸落入油锅里吱吱的噪声。
平日里,想要吃到的东西都能够轻易到口,对于年夜饭的向往更多成了一种回忆的惦念。明知再也吃不出儿时的记忆,却忍不住还是想找寻在父母膝下撒娇的那一个晚上。
只是,霜花已经染白了他们的头顶,接到儿女告知“过年不回家”的电话时,他们甚至羞涩懦弱得无法说出一句“回来吧,我做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菜。”落寞地放下电话后,他们默默地拿起那张写了年夜饭菜谱的格子信笺,用墨色的笔删减菜名。那一条又一条的笔迹,像冷酷的风,吹过往年的岁月,直杀到了眼前。
永远不要被父母“无所谓”的说辞迷惑,那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属于他们,不再属于过去那些热闹的团圆夜的妥协。对于年夜饭的期盼,始终是父母一年中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
一对在美国留学的情侣,每年除夕夜都会去中国超市买一些传统食材,包一顿饺子。与包饺子这项耗时漫长的活动同时进行的是两人对于在家乡吃年夜饭的回忆。在美国第5年,回忆被嚼了5遍,依然津津有味。不同的是,这一年,电脑的屏幕上播放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到排骨藕汤的那一集,女孩哭了。来自湖北的她,吃了二十多年的排骨藕汤,第一次知道,挖藕是那样艰苦的一件事。
时光一年一年,像风车上彩色的叶轮,流转的是相同的年华,却是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所不知道的事,不仅仅是白嫩嫩藕段的前世今生,更是排骨藕汤端上桌之前,煨汤人的喜怒哀乐。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越来越多的痕迹,花白的发,不灵便的腿,坚强而又敏感的心,回忆越来越远,便越嚼越苦。对于后辈,他们是不忍心提哪怕一丁点要求的,包括回家吃顿年夜饭,不仅仅因为他们明白年轻人生活不易,更因为害怕被拒绝后的落寞。
“如今的年夜饭不如过往了。”几乎每个人都这样感叹。当我们的味蕾被太多味道浓厚的食物刺激得越来越懒惰,年夜饭的滋味,无论如何都无法如儿时那样惊艳。
然而,年夜饭的意义不是美食而是记忆。一位选择春节独自上路的人,除夕夜里,忽然想念母亲做的一碗素什锦。走过世界许多国家的他,从来不缺一碗素什锦,并且只要愿意,此时此刻,他便可以吃到。那是出自酒店大厨之手的素什锦,一道为了讨好来自天南地北的每一个味蕾,而极尽修饰、渐趋完美的菜肴。
放置于除夕夜,那却是一盘挑不出毛病,唯独少了记忆与回味的素什锦。这个时候,他才明白,除夕那顿饭,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感情。留在味蕾深处的,不是某位大厨的技艺,而是亲人淋漓尽致的挂念。
每一个游子心里都有一盘什锦。那不是某一年的某一顿饭,而是亲情浓缩于岁月记忆中的盛宴,一点点一滴滴,由味蕾所感受,却由大脑来记忆。在某个你以为已经忘记的时刻,它们却忽然一股脑儿地涌上舌尖,令人措手不及,令人泪如泉涌。
纵然世界冰冷,我们终究还拥有一些可以一同吃年夜饭的人,拥有几个愿意给我们做年夜饭的人。即使再不容易的人生中,也有一些唾手可得的幸福。只是,我们常常因为轻易得到而态度轻慢;因为错觉再也回不到从前,而忽略亲人始终如一的等待。
舌尖上的爱,值得你跨越万水千山而来,值得你停下脚步而来,值得你留一段安静的时光,留一个空置的胃,留一张温暖的笑脸,留一句爱的表达――撒娇亦可,赞美也行。
我们的一生,究竟能与亲人吃多少顿年夜饭?那样残忍而冷酷的一个小小、小小的数字,伫立在浩渺宇宙的尽头,看一眼就会让人想落泪。
(摘自《新安晚报》 图/黄文红)
作文二:《年味越来越淡》400字
小时候的年味与长大的年味的确不一样。只记得小时候我都会很期待过年, 因为那意味着放假,意味着有利是拿,意味着可以到处去玩。如今长大了,有了 工作开始拿工资也不那么在乎利是钱了,放假更愿意在家里休息,过年的味道除 了熟悉的鞭炮味,剩下的感觉都变味了。 1980 年出生的李先生家在安庆枞阳,小时候特别盼过年,因为“有新衣服穿, 有零食吃,有压岁钱。 ”可是现在,回家过年,除了走亲戚吃饭之外,没其他 好玩的了,孩子们平时的零食都吃不完,也不愁新衣新玩具,没了期盼,“我儿 子才 7 岁,就常常说过年没意思了。 ”他说。 已经 70 岁的钱先生说,这十几年每年都回太和老家过年,觉得年味一年不如一 年, “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 老年人看看电视, 走不动亲戚了, 也不爱大鱼大肉, 清清淡淡就过去了。 ” 17 岁的高同学这两年都和爸爸两人在合肥过年,对于她来说,过年就是寒假里 的普通一天。 记者随机询问了 30 人,其中有 25 个人都觉得年味淡了很多。
作文三:《越来越淡的“年味”》1000字
煤炭洗选中心安家岭选煤厂
越来越淡的“年味”
生活越来越好了,而年味反而淡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过年原本是最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此刻却引发很多年轻人集体吐槽,年轻人集体怀旧小时候的过年情节,更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过年回家种种责难与拷问,成为“恐归族”。年味随着年龄增长热度退减,昔日那个欢天喜地的中国年,已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打不起过年的精神,对过年越发没有了那种热烈的情趣与兴致?为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享受也越发富足的今天,我们却对传统节日丢失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怀?这个问题不只是关乎着大家过年能否开心,更关乎着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谁抢走了我们童年对过年那种眷恋情愫,又是什么让年轻人过年不乐观,反而“压力山大”
年味都去哪了,年味为啥淡了?很多理智且颇为成熟的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是啊,因为长大了,我们肩头多了责任与使命,更添了烦恼与忧愁,儿时过年那种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在成长之路上。小时候,过年吃顿饺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头上插朵花,这些今天看来似乎再平凡不过,甚至老土的过年方式,就足以让过来人大发怀旧之情。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来只有过年才会操办添臵的东西,现在分分钟都能得到。孩子需要的东
西家长可以随时去买回来;而成年人买新衣服更不是过年的“专利”,现在只需轻轻点下鼠标就能搞定;原来一年最重要的宴席“年夜饭”也可以在饭店订个套餐,免去油烟之苦……这些种种,让人们对过年没了期待,也迷茫着过年应该要干什么,“年味”慢慢变成了“乏味”。
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遗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过年赶大集变成了逛超市,过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个纠结的话题,庙会文化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经说不出过年的来历,我们传统佳节却丢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我们从串门拜年到用电话拜年和传真拜年,后用电子邮件拜年,再用短信拜年,现在连短信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们连红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机“支付宝红包”。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涣散了、消解了、搞乱了。春节的民俗被一个个地消除,以至于今天我们中国老百姓似乎已经不会过春节了。
年确实变了,以前的东西只剩下怀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实还在。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年味的追寻,应该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王经毅)
作文四:《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800字
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
还记得原来,小时候,是多么的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好吃的,可以领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而现在,对于过年,感觉只是个形式了,貌似它就是个程序,我们每年都要走这一步。 上了高中,放寒假的时间更晚了,开学的时间更早了,感觉就少了那应该属于期待的时间。我们一放假,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了,这可是就小年了啊,还能想起儿时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 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 三十晚上闹
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现在仿佛都是不可能的了,当我们问大人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时,大人总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哪有什么了,相信大家听到的也应该是这样子的话吧!所谓的成熟,所谓的长大,所谓的理所应当的经历,让我们的年味变淡了。 或许这以前的期待还有另一层原因吧,相信问问自己的父辈,应该就会得到答案。年味的变淡的另一原因,应该就是现在物质基础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了。我记得我问过妈妈,她说她小时候想过年,就是因为过年可以比平时吃的好些,过年可以吃肉,可以吃饺子。再看看现在,平时
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饺子。物质生活的提高使年味变得淡了。
快节奏的生活,快速度的城市化。记得前些天,看梁宏达主持的一个节目,他在上面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严重,使很多回家的过年人找不到自己儿时的那种感觉了,走回家乡反倒会觉得陌生。对啊,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能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当我们完成学业,完成工作,辛苦一年,迫切想要回到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时,却发现它已经不在了。我们应该反思下,在我们发展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保留更多的传统文化呢?更多原来的东西呢?更多我们的向往
呢?我们无法阻止物质的发展,但我们可以保留精神的美好。快节奏的生活,快速度的城市化,使我们的年味变淡了。
看见有很多人发微博,说过年真无聊啊之类的,我也觉得这年过得乏味极了,年味淡了,儿时的美好,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了。年味是不是还会淡了?
作文五:《年味越来越淡阅读答案》1800字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的。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须,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而且,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我们应反思,为什么在美国华人聚居区还有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在华埠的商店里为什么还有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或许韩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现象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己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答案】D
【解析】“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错,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现象。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 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的真正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所以,A
B C三项错,都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的真正原因”。
7.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
【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微,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2)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和现实来谈:一是要阐明为什么要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二是要提出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作文六:《年味怎么越来越淡了呢?》1100字
2016年猴年春节在火车的轰鸣中逐渐消失在视线里,这个年你过得怎么样?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年味怎么越来越淡了呢!?
农历春节已经伴随中国老百姓上千年,这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意味着回家,意味着团聚,意味着欢聚一堂,因此才会形成一年一度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记忆中的春节是新衣服、鞭炮齐鸣、灯笼、饺子、吃不完的美味佳肴,当然还有“可怜”的压岁钱,仿佛每个人脸上总是挂着甜美的微笑。但是现在却为什么总是品尝不出记忆中的那种味道呢?
春节没有变,变得是人!
我们的都不能否认,生活在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丰富。那些过年的时候才能拥有的东西,现在随时都会得到。新衣服谁家孩子一年不买上几套时髦的服装,小时候农村流行一句话“大穿新,二穿破,小三儿拾着过”,就是有件新衣服大哥能够穿新的,老二只能穿大哥剩下的,至于老三嘛,凑合凑合捡着哥哥剩下的就行了!至于美味佳肴,平时就是大鱼大肉,过年如果不是龙肉凤餐估计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
说完物质生活,还有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春节回到家,相信每个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现在孩子越来越少了,网络游戏越来越多了。曾几何时,每逢假期各种年龄段孩子,会搬出各种娱乐游戏,如:捉迷藏、踢沙包、玻璃球、摔四角、跳皮筋等等等等。只是记得那是一个没有网游、没有孤单的时代,每个人都不会守在家里,你可能没有金钱、玩具,但是你绝对不会缺少一大群亲密无间的朋友。每当闭上眼睛,儿时玩乐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心中不由涌上浓浓的暖意。
每年春节村中长辈都会把家谱摆出来,从他们口中说出是:请逝去的祖辈回家过年。但更多的寓意是寻求村中一种认同感,因为同一村落中很可能是同一个祖先,这种传统是维系村落和谐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意识在年轻一代中却越来越稀少,因为他们或许在外上学工作极少回家,传统意识逐渐淡薄,这样曾经浓厚的春节变得更像一个平常的聚会,没有传统观念的维系年味越来越淡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可是喜欢怀旧,曾经的校舍、儿时的玩伴、看过的漫画等等!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生活快节奏变化与人们意识转变缓慢之间形成某种时空的撕裂感,这种撕裂感表现为曾经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事物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以前的过年烟花绝不止鞭炮和礼花,还有飞天鼠、震天雷、喷花……于是我们开始怀念那逝去的美好。
社会潮流浩浩荡荡,我们无法阻挡,但从每年春运来看我们依然热爱着我们的传统新年,对于传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传承与创新。年轻一代不仅是开拓经济的中坚,也应该是承接传统文化的桥梁。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形式,这也不仅仅年轻人,也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每一个人的职责,相信记忆中的笑脸能够再次开放。
作文七:《春节为何年味越来越淡》2100字
春节为何年味越来越淡
春节为何年味越来越淡
现代化贺岁方式瓦解了传统过年
"年味越来越淡。"是每次年后被提及最多的话题。正如春晚歌曲《群发短信我不回》里的歌词一样"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我觉得太累。"除夕夜~似乎都在回短信、看春晚、刷微博中度过~但是除了这些现代的贺岁方式外~似乎很多的传统仪式都无声无息地消解了。
其实春节本身就是仪式的集合体~像祭祖、守岁、贴春联、邻里之间互道祝福捷、走亲访友、发红包等羹等。这些仪式不可偷懒闸~更不可省略~因为仪睦式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锌式~对于过年而言是不湛可或缺的。年味的淡化杨正是因为来自仪式感的曳弱化和物化。
如果戈有幸你在中国的乡土乡朗间过个年~便会感觉年蛛味依旧如十年前、二十腋年前一样。但为何邻里著之间拜年祝福的仪式在道城市的小区、社区就进侩行不下去且消失了呢?疡这不应该拿城市化作为梢借口~这只是画地为牢挨的结果。想想刚过去的鹤这个春节~除了看春晚早和发短信、偶尔发发微疫博之外~确无其他事情驱可做。这样的话~其实吼不是各家各户在过春节押~而是春晚在帮我们过撅春节、本应该作为春节鼻的主
体却变为了春节的赋看客。
再说回到这志些消散的仪式~大家逐异渐的让他们消失是因为穆春节的这些仪式总是庄欣重而又繁琐的~但是仪军式往往象征着一种承诺期、宣誓、结束和启程。抉例如祭祖--最能代表孤春节文化的重大仪式~宝是春节的灵魂;守岁-熄-则是春节的核心。像巧贴春联这种最传统最简弯单的仪式~其实是现代耳城市~不是不贴就是贴泪一副春联不换~一劳永芯逸。
可以说~这些嘉仪式正面临着物化的侵毯蚀~像发红包本是带来借财气和喜气的举动~却迅在近年红包文化的异化卫中变了味道~连年水涨品船高的压岁钱俨然多了载些送人情、还人情债的暂意味。而越来越后的钱雌包~俨然已经成为不少亿人的一大负~甚至有人妖因为回家过年发红包压污力过大而选择在外地过吧年~这多尴尬。
每舅年春节过后~面对着越谢来越淡的年味~总有会笛声音指出要保卫春节~酪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帐没有了一些仪式~自然眶就没有了节日的眉目~缘以致消失。
年味变淡与瑰假期变少是否相关
渔中国的春节从腊月家庭搀大扫除开始~到准备年歇货~全家团聚~走亲访旨友~到元宵节心安年完烂~原本是一个漫长的过源程~外出的人~基本无趣法正常享受这个过年的迂传统过程。中国幅员辽羊阔~人员流动性大~很讯多老百姓一年回家一次勃与家人团聚~三天时间淫~除去往返路上的时间让~家人
团聚、走亲访友痰的时间极其短暂~7天源的法定假期明显与民俗衷的需求和国民的需求相疽距甚远~这就是国民对症春节假期一直热切关注厘呼吁延长的原因。
笛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该轰是中华民族最传统且最昔隆重的节日~像候鸟一阉样~是一次国人口大迁腥移。但现在的春节年味壳越来越淡~跟假期太短萨不无关系~大家都觉得紧时间太紧张了~回不回苗去关系不大~人情变得密越来越淡漠~这种现象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约之假放得也很奇怪~节片前大年三十赶不上年夜栅饭~节后赶不上元宵节敞。其实有关部门应该多狈多考量的~是研究如何皇适当延长春节法定假期玖~这才是真正的民意。贞而不是搞这种从三十放毋到初七还是初一到初八俗的无聊的调查~这种调掌查基本毫无意义~至少竞毫无新意。
中国传统过戴春节的文化哪去了
惟过完了春节七天长假~需在同事间一声声"过年淡好"的问候中~忙碌的羚一年又开始了。对于这眷个刚刚过去的春节~大墨多数人的感觉是"年味荧"越来越淡~传统的东筋西越来越少了。
北步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兑~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饭堪称是琳琅满目~精彩硫纷呈。但一位老北京却伊说:"文化活动多是多硒~但普通老百姓看得起汾吗?一张票少说也要百麦元左右~一家几口看一篙场演出~半个月的工资佣就没了。再说了~过
去札过年看得都是传统戏~著像什么《打金枝》《花激为媒》《柜中缘》等等砧~又便宜又喜庆。看看该现在的新年演出~大部捐分是西洋戏~我们自己拘的传统艺术都到哪里去稚了?"
家住外地的症陈先生说:"记得小时僻候~过年时村村都要唱噪大戏~并且一唱就是好勋几天~全村的人都可以饮免费去看。很多人与其双说是去看戏~倒不如说娟是去看人凑热闹~但现茶在村里组织唱戏的越来淆越少了。"
在文学痰杂志社工作的王女士的锌话更值得深思~她说:镍"我小时候最爱看郑渊起洁的童话小说《皮皮鲁徒与鲁西西奇遇记》~记耪得皮皮鲁是坐着“钻天谢猴儿”上天的。那是一挖种专给小孩们玩儿的、役威力极小的花炮~后边茨拖着一根植物秸秆做成懈的尾巴~点燃后像小火谰箭一样直钻天空。当时疥看到这一细节时~对作煞者的想像力真是感叹不牢已。但现在的孩子们看彭到这部童话~我想他们仕连知道什么是“钻天猴撩儿”都不知道~因为很召多城市都在搞禁放~许礁多供孩子们春节玩儿的俞小花炮在城市都看不到马了。"
春节是我们猛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葵化标志。近些年来~我研们追赶着世界发展的脚夕步~大踏步地前进着。冒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岳许许多多传统的东西在疆我们不屑的眼神中慢慢樟地丢失了。著名作家邓剃友梅说:"日本政府为抢保护和弘扬他们的传统绣艺术――歌舞伎~在招羡待外宾时都要请他们看藻歌舞伎演出~不管对方榆看懂看不懂~他们都按估传统演。这
种对待传统衍文化的态度很值得借鉴拔。"
作文八:《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300字
我们的“年味” 为什么越来越淡前一周是新春佳节的七天长假,春节是全体中国人最大 的节日,可是与前些年相比,总感觉年味没有以前那么浓, 无趣、没意思。不仅我,很多年龄比我小的朋友们也有这样 的感触。 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有些人说的: 如果你愿意,生活“天天像过年”,物质财富的巨大丰富, 已和五年、 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更不要说和三十年前; 二是社会生存竞争和压力加大,特别是作为成年人,需要面 临婚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挑战;三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遇 到不少问题, 一些民俗渐渐消失, 人们的春节变得 “骨感了” 、 “快餐化“了;四是加上一些“洋节”的冲击,年轻人过年 的积极性不高,本来是一个很好地面对面交流的好机会,却 因为“抢红包”、上网玩游戏给错过了,很多多年未见的朋 友, 寒暄几句又投入手机的怀抱里去了, 难免有点让人失望。
作文九:《[精彩]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800字
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
还记得原来,小时候,是多么的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好吃的,可以领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而现在,对于过年,感觉只是个形式了,貌似它就是个程序,我们每年都要走这一步。
上了高中,放寒假的时间更晚了,开学的时间更早了,感觉就少了那应该属于期待的时间。我们一放假,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了,这可是就小年了啊,还能想起儿时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 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 三十晚上闹
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现在仿佛都是不可能的了,当我们问大人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时,大人总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哪有什么了,相信大家听到的也应该是这样子的话吧,所谓的成熟,所谓的长大,所谓的理所应当的经历,让我们的年味变淡了。
或许这以前的期待还有另一层原因吧,相信问问自己的父辈,应该就会得到答案。年味的变淡的另一原因,应该就是现在物质基础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了。我记得我问过妈妈,她说她小时候想过年,就是因为过年可以比平时吃的好些,过年可以吃
肉,可以吃饺子。再看看现在,平时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饺子。物质生活的提高使年味变得淡了。 快节奏的生活,快速度的城市化。记得前些天,看梁宏达主持的一个节目,他在上面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严重,使很多回家的过年人找不到自己儿时的那种感觉了,走回家乡反倒会觉得陌生。对啊,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能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当我们完成学业,完成工作,辛苦一年,迫切想要回到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时,却发现它已经不在了。我们应该反思下,在我们发展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保留更多的传统文化呢,更
多原来的东西呢,更多我们的向往呢,我们无法阻止物质的发展,但我们可以保留精神的美好。快节奏的生活,快速度的城市化,使我们的年味变淡了。
看见有很多人发微博,说过年真无聊啊之类的,我也觉得这年过得乏味极了,年味淡了,儿时的美好,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了。年味是不是还会淡了,
作文十:《如何看待年味越来越淡了》3200字
谈起过年来,常听到有人,特别是那些上点年纪的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是否如此?我想,所谓“淡”,恐怕指的就是那种传统的淳朴乡土味吧!
回忆起小时候过年,因为时代的关系,确实感受大不一样。我的家乡,虽然是在解放比较早的胶东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是,毕竟都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小农经济。平时生活,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积攥几个钱和精品的粮食——小麦面粉,就是为了好好地过个年。我的家,何尝不如此?
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祖父尚在的时候,我的兄弟姊妹多,家口大,整个生活担子全都压在父母的身上。所以,老早就听母亲说:“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开始不明白,仔细一想,此话很有道理。过年一家老小,要穿的、要吃的、要用的,要探亲访友,人情来往??一个“年”过下来,真的要剥去一层皮。不是吗?
先说过年第一位的事,就是吃。非将一年肚子的歉收,补回来不可。这就是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以前,家里就要将足够的年糕和大小饽饽蒸好;将豆腐和豇豆丸子用油炸好;将新鲜的黄花鱼或林刀鱼用油煎好;将不同类别的猪肉大锅里炖好??腊月二十八日,算开始了正式的改善生活。不过,其档次由低到高。就说这顿中午饭吧,全家吃的是青萝卜馅的黑烫面包子。多余的部分,则留待正月初三以后吃。二十九日的中午饭,则上了一个档次,全家吃的是白菜猪肉馅的白发面包子,味道自然不错,人人都吃了个嘴腻肚子圆。多余的部分,照样要留待正月初三以后吃。腊月三十的午饭,一改吃小米干饭,就着几种像模像样的炒菜(如果父亲当年种了一点旱稻子,那么,就吃大米干饭了)。一般情况,这天的晚饭,是随便凑付一下。
三十日午饭过后,父母亲便急三火四地开始剁饺子馅,和面。因为家口大的缘故,但就大白菜而言,就要剁上大半个瓦盆子,和的面也不消说。一切准备妥当,将一块大面板放到炕上,开始包饺子。于是,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我这个大孩子,只是承担着将包好出手的饺子,往大盖点上摆放。这样,一切显得手忙,却并不脚乱。通常,我们家的饺子馅里,要分别包上八种有象征意义的小物品,像年糕、豆腐、栗子、红枣和钱币等。这期间,要好的邻居,知道我家包饺子任务繁重,也会主动来搭上一手。
我家大年初一,最晚五六点钟就得吃上饺子。否则,很难应付一帮接一帮来拜年的人。中午的饭比较简单,随便吃点早饭剩下的熟饺子就行了。正月初二的早饭,主食为切成片的饽饽,再加一盘油煎饺子,一盘蘸着红砂糖吃的油煎年糕。午饭,就要彻底地享受各种美味的炒菜,祖父和父亲还要伴以纯度的烧酒。作为长孙长子的我,只能酒水抿嘴,适可而止了。
正月初三以后,才算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不用说,祖父健在,最先光临的是我姑姑的一家。还有,更晚一些时候,便是祖父的姑舅外甥们。至于我,照例雷打不动地要去拜姥娘家、姑姑家、姥姑姑家。若没有出动任务,在家遇上亲戚来,就可以星星跟着月亮走,照吃不误;凡是外出,也权当一位名符其实的客人,自然也是鸡鸭鱼肉,饱餐一顿。大体上,我家的年,
要过到正月十一这天(俗称庄稼生日)。此后,饭食恢复正常——地瓜饼子就咸菜。直到正月十五,再以元宵为主,饱餐一顿。于是,一个好吃勤做的“年”,也便虎头蛇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过年第二位的事,就是穿了。说实在的,尽管我们家孩子多,钱数十分紧巴。但是,作为父母,无论如何也要想法给每个孩子做件新衣服,这可忙坏了母亲。从接近年根开始,几乎每天都是熬到深夜。在一盏盈盈如豆的煤油灯下,忍受着寒夜的冷屋凉炕,左一针,右一线,穿过来,缝过去。即便不能让孩子们都穿上全套的新衣服,也会浆洗的干干净净。或者将袜子,缝补上结实的后跟;或者用漂白的袜筒,缝补到衣服的两个袖口上。这些大大小小的活,一直赶到腊月三十的深夜,才能作罢。
正是母亲一惯的勤俭持家,心灵手巧和争胜好强的品行,所以我们兄弟姊妹们,个个穿的合身合体,新新灿灿,干净整洁,倍受街坊邻里的赞赏。可不是嘛?最初过年时,我穿的还是棉袄外套长衫,或者一身藏青棉袍,后来才兴起短衣短褂。反正,不管衣着怎么变化,其做工和上下搭配,都是没说的了。
第三位的事,那就是既打怵,又繁琐,而且也必须身体力行的拜年了。
三十日,我家在天井南屋外面,立一张正方形的桌子,上面摆着天地牌位,还供奉一盘大枣饽饽和一个香炉。晚间,就在天井的地面上,平铺两捆胡秸(即高粱秸);房间的地面上,撒满铺匀厚厚的一层麦秸草(有的家里铺的是去了粒的高粱穗子),此举谓之“撒尘”。正间屋里,墙上挂着宗谱(我们叫做“影”)。桌子上,摆着枣饽饽和肉鱼等各种供品以及香炉,香烛等。
年初一,尽管起得也不算晚。可是,大家大口,单就用柴草烧开八刃大锅的水,下熟两盖点的饺子,没有个把钟头的时间是不行的。所以,每年老是不赶趟。往往是全家正在吃饺子的过程中,就听到“咔嗒”一声街门响,接着就是脚踩天井胡秸的嘎吱声。那是我的本家二大爷和三大爷及其儿子们,一大帮都来拜年了。
因为我祖父是本家唯一的一个最高长辈,二大爷和三大爷,又是他的亲侄子,几个堂兄自然也是他的叔孙了。抢先拜年,理所当然。 于是,他们进得房间来,先是口头问好。当寒暄几句后,便由二大爷在供桌前上香。然后,接二连三地都是边作揖、便下跪、边磕头,口中喊着“称谓”,进行拜年。可以说,这是我家接待的首批拜年大军。
吃完了饺子,作为一个晚辈的我,必须先到二大爷和三大爷家去拜年。然后,再与我的几个堂兄会合,一起按照家族远近的顺序,开始全面的“扫荡”。这就是:属于本家的,五服内的,五服外的,更远一些的。如此,一个胡同拐过,又进了另一个胡同;一个门口出来,再迈进另一个门洞。甚至,虽非本姓之家,一些比较要好的它姓左邻右舍,也不会越门而过。还有,穿街走巷时,难免不遇上带有同样使命的人群。彼此又是一番“过年好!”“发财发财!都发财!”。按照这里初一主流拜年,仅是半天的习俗,一圈转了下来,少说也得进出几十家。真可谓一夜分二岁,相见成新人了。
初一,兴师动众拜年。初二以后,便是舍近求远拜年。看吧,村里村外的大道小路上,或以父母儿女为一体,或以亲缘相近的几个为组合,或以代表全家心愿的单枪匹马。近者二
三里,远则二三十里,都是靠着双脚步行,有人戏称“坐11号车”。
当年,拜年所带之礼物,最市兴的就是用红的或者白的包袱,包着一个正方形的草编盒子,里面盛着各种大小面食。到了亲戚家,先行问好,再施跪拜。经过主人,中午饭的像模像样酒肉招待以后,稍作休息,开始返程。自然,对于所带的拜年礼物,只是象征性地留下几件,而且还要加上自家的部分礼物,作为还礼。
入乡随俗的我,曾经跟着父母拜过姥娘家,和五叔一起拜过姑姑家,也和几个堂兄结伙拜过三姥姑、四姥姑家??尽管每家的条件不同,每个人的心情不已。然而,拜年毕竟是一种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的最佳形式啊!
另外,过年除了吃好的,穿新的,大拜年以外,就是成群结伙,走村穿庄,连轴转地观看农家自导自演的京剧、吕剧、歌剧等。就连我们村,每年都要排演几出新歌剧。为此,我也先后在《小女婿》、《罗汉钱》等歌剧中扮演过小孩的角色。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自从离开家乡,落户城市以后,虽然一个年又一个年的照样在过。但是,我老家的那种似乎带有原始态的、陈旧古朴的“年味”,的确离我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淡了。
所谓的年味淡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进步还是退步?人们知道,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的。
想想,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我早已由一个小小的孩童,变成了一个开始向着耄耋之年移步前行的老人。面对当今的信息时代,电话、电视、手机、电脑、网络,几乎普及全国的城乡。过年,那喜庆欢乐的信息管道,四通八达。坐在家里,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过年,那幸福吉祥的鲜活触须,伸向地球村的每个角落。轻轻移动鼠标,五湖四海龙的传人,其骨肉之亲,同宗之情,就在掌骨中存活,就在双目前浮现。应该说,这些,不正是我国传统年味的继承发扬,扩展升华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的年味淡了,并不是件坏事;新的年味浓了,才是件大大的好事!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