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洁而生动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3.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追问
谢谢你 但是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从“郭橐驼种树”谈教师专业发展
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记载了一位技艺精湛的种树者——郭橐驼。“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有人询问其种树秘诀,答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将“以子之道,移至官理,终获养人术”,那么,我们可以“以子之道”,移之校理,得育师之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师专业发展要遵循成长规律
郭橐驼所种之树之所以较之“他植者蚤实以蕃”,是因为他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同样,教师专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也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状态和重点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相应的举措,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根据青年教师、新秀型、骨干型和专家型教师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专业发展策略。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分类实施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必然使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其本欲舒,其筑欲密”——教师专业发展要采取有效之法
郭橐驼种树不仅“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且做到了“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之法,“顺木之天”并不是让树木“自由生长”。教师专业发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又因实际需要采取有效之法。我校制定了“立足校本培训,共同搭建平台,自我内化提升”的工作思路,其途径方法是“进德修身,立为师之本;技能练兵,夯事业之基;进修交流,引活水之源;共建平台,筑人才高地;完善机制,促良性循环”。
“其本欲舒,其筑欲密”,教师专业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必然收获累累硕果。
“其莳若子,其置若弃”——青年教师成长要重育更要重养
“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意思:树木移栽时要像培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把它丢弃一样,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了。
顾泠沅教授的295份有效问卷表明“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对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最大。10年来,我校先后实施了“青蓝计划”、“地平线计划”和“阿基米德计划”,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量身定做发展规划。
“青蓝计划”提出“有功底的教学”、“有思维的教学”和“有研究的教学”的每年阶段性工作目标,循序渐进,逐年提升。
“地平线计划”,以提升“课程品质、教学品位、教师境界”为思想指导,分阶段实现“有课程意识的教学、有文化素养的教学、有哲学境界的教学”项目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师德高尚、教学特色鲜明,在全区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阿基米德计划”根本是找准发展方向和成长支点。核心是个性化培养。操作点是要有大视野,打破学科界限,在大教育背景下开展综合教育培训。
其莳若子,重在育;其置若弃,则在养。教师专业发展重育,更重养。
10年来,我校获评上海市特级校长1人、上海市特级教师3人,上海市德育管理与研究实训基地主持人1人、上海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上海市嘉定区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上海市嘉定区名师、校长工作室主持人4人,学科骨干教师14人。在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比中和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校教师佳绩连连。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达校之昌,必育其师。学校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教师专业发展是纲,纲举方能目张。教师专业发展无须追求什么亮点,更不用鼓噪有多少创新,其实只要返璞归真,也就是结合学校实际,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就行。
□文/周凤林(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校长、
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求作文读郭橐驼种树有感】作业帮
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五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近年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
种树郭橐驼的启发
今天上午读了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感受很深.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也苦苦地寻找真理,如饥似渴.今恍然大悟,顿感心胸开阔,兴奋不已. 此文讲的是一个人叫郭橐驼,因“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而得其名.此人以种树为职业.常为“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种树.且他种的树或种或移徙的.没有不成活且生长茂盛的.果子结得又早又大.别人都无法效仿.他本无什么文化.但他却知道了自然法则.能顺木之天,顺应天时. 别人问他为什么种的树这么好时,他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我郭橐驼并不是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繁殖得快,只不过能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它的习性罢了.要讲种树的规律,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要带旧土,捣土要细密.这样做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了,也不要去想它,走开去不要再去管它.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栽完后把它放在一边,这样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就得到保全,本性也就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 讲的太有道理了,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何止是树木如此.郭橐驼发现了这个自然规则,不用太多的功夫,却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以致于别人都无法效仿.只是一个认识罢了,并不是多么复杂的工艺.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受到目光的限制,看不到更深处的道理.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到具体事物上,认为是务实却忽略了大道理,方向错了,你越走离真理就越远.只消一个道理,一个宏观的道理.我们就会给人生一个正确的方向,就会改变你愚蠢的行为. 再看看别人是如何种树的:“他植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也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别人种树就不是像我一样,树根蜷曲在一起,移栽又总换上新土.培土呢?要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不这样做的,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深厚,担心得过了头.早上看看,晚上摸摸,走开了还要再回头瞧瞧.更严重的,还用指甲抓破皮来验验树的死活,摇一摇看看树的松紧,这样,树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说是爱护树,其实是害了树;虽说是担心树,其实是仇恨树啊. 这位郭橐驼虽未明示以理,但理自显出来.我深受感动,是啊,树的自然天性就是有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你不需要去干预,你不去妨害它就是对她早大的爱了.而再看看我以前的那些行为,真是自愧不如.羞愧难当.我不尊重别人,总是拿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总想着是爱,实则为害.总想让别人按我的想法习惯去行事.却忽略了别人的天性. 看看我以前的那些坏习惯,真的很后悔,未得到神的指示.未求得真理,现在大悟.以后定当改过自新,充分尊重别人的想法,不能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太可怕了,如果我还像以前那样做下去,岂不是要众叛亲离.一个种树的郭橐驼虽未知真理,却悟其本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个规则适用于任何地方.起码我从此文中是收受益非浅的.
【关于《种树郭橐驼传》的作文要现成的】作业帮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提出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观点,主张顺应事物的天性,使其良好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观点也非常适用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目前,我们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是“逆其天性”.比如家长对小孩子过份呵护,老师为他们包办代替过多,使得他们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育结果令人担忧.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时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再看看我们教育学生的方法,学生们犹如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枝头的嫩芽.这样的年龄,正是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阶段.而我却不仁道地剥削了他们休息的时间.一直想把他们的成绩搞上去,却总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他们加上了太多的负担. 那么如何在教育孩子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呢? 一、还给孩子一颗童心,顺应其天性 孩子有玩的天性,有馋的天性,有好奇的天性,有问的天性,有幻想的天性等等.他们往往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孩子会问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太阳为什么是红的?树也会口渴吗?水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耽误时间就耻笑、批评孩子,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要知道这正是孩子天性的自然流露. 孩子们常常会带回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并对你说:“这是我的宝石,那是我的小公主”.有时他们还会带回青蛙、蚱蜢及其他各种不知名的小虫、甚至老鼠等小动物.这时大人切不可横加干涉或阻拦,更不可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因为这正是儿童玩的天性和善良天性的表现.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对这些事情的热爱,正是对生活的最初发现,也正是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开端.聪明的家长和老师会参与其中,会和孩子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孩子会更加留意和关心身边的事物和事情,会更加容易学会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会拥有一颗善良的童心.我们和他们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还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创造性思维的种子. 二、为孩子天性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我们的教育提倡的是个性.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为孩子天性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首先,教育者要学会糊涂,给孩子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传统的教育理念把“严师出高徒”作为座右铭.诚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对学生施以“高压”,往往会使儿童心理扭曲,表面上虽屈服于老师,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老师的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宽容能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记得陶行知先生当育才小学校长时,一位学生在考试时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他悄悄添上了这一点,并来找老师要分.陶先生对此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他补分的要求,但在那个小数点上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圈.这位学生明白陶先生这样做是在保护他的自尊心,既感激又内疚.从此,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了,对老师也更尊敬了.试想,假如陶先生当众劈头盖脸地训他一顿,其效果会是怎样?这位学生即使认识到错误也可能会对老师敬而远之.可见,陶先生这种宽容和“糊涂”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几个过度: 1、过度保护.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往往是家中的“小太阳”,是重点保护对象.孩子开始学做事情时,自然是显得笨手笨脚打.不少长辈往往情不自禁地着急,就自己动手包办代替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什么也不会干、不愿干了.家里的大人就更是顺理成章,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权利.这种做法使孩子不会干和不愿干还是小事,使孩子因此失去了自信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家长有之,老师中也为数不少.例如借口防止学生受到伤害,体育课取消了跳马运动,自然课取消外出参观,化学课取消实验,劳动课取消有关农作物的种植.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是多么可笑而又发人深省.在这么多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怎么可能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呢? 反观发达国家,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小时候就让孩子分担家务,甚至让他们自己动手修理、装配家里的一些小型机具,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在原西德,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的人擦皮鞋等.在日本,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从中国和国外教育方式及教育观的差异上,我们不难找到“中日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惨败的原因.由此也为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敲响...
关于《种树郭橐驼转》
展开全部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提出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观点,主张顺应事物的天性,使其良好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观点也非常适用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
目前,我们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是“逆其天性”。
比如家长对小孩子过份呵护,老师为他们包办代替过多,使得他们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这样的教育结果令人担忧。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时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再看看我们教育学生的方法,学生们犹如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枝头的嫩芽。
这样的年龄,正是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阶段。
而我却不仁道地剥削了他们休息的时间。
一直想把他们的成绩搞上去,却总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他们加上了太多的负担。
那么如何在教育孩子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呢? 一、还给孩子一颗童心,顺应其天性 孩子有玩的天性,有馋的天性,有好奇的天性,有问的天性,有幻想的天性等等。
他们往往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比如孩子会问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太阳为什么是红的?树也会口渴吗?水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耽误时间就耻笑、批评孩子,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要知道这正是孩子天性的自然流露。
孩子们常常会带回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并对你说:“这是我的宝石,那是我的小公主”。
有时他们还会带回青蛙、蚱蜢及其他各种不知名的小虫、甚至老鼠等小动物。
这时大人切不可横加干涉或阻拦,更不可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
因为这正是儿童玩的天性和善良天性的表现。
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对这些事情的热爱,正是对生活的最初发现,也正是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开端。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会参与其中,会和孩子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孩子会更加留意和关心身边的事物和事情,会更加容易学会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会拥有一颗善良的童心。
我们和他们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还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创造性思维的种子。
二、为孩子天性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我们的教育提倡的是个性。
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为孩子天性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首先,教育者要学会糊涂,给孩子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传统的教育理念把“严师出高徒”作为座右铭。
诚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对学生施以“高压”,往往会使儿童心理扭曲,表面上虽屈服于老师,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
岂不知,在很多时候,老师的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宽容能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
记得陶行知先生当育才小学校长时,一位学生在考试时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
试卷发下来后他悄悄添上了这一点,并来找老师要分。
陶先生对此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他补分的要求,但在那个小数点上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圈。
这位学生明白陶先生这样做是在保护他的自尊心,既感激又内疚。
从此,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了,对老师也更尊敬了。
试想,假如陶先生当众劈头盖脸地训他一顿,其效果会是怎样?这位学生即使认识到错误也可能会对老师敬而远之。
可见,陶先生这种宽容和“糊涂”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几个过度: 1、过度保护。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往往是家中的“小太阳”,是重点保护对象。
孩子开始学做事情时,自然是显得笨手笨脚打。
不少长辈往往情不自禁地着急,就自己动手包办代替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什么也不会干、不愿干了。
家里的大人就更是顺理成章,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权利。
这种做法使孩子不会干和不愿干还是小事,使孩子因此失去了自信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种情况家长有之,老师中也为数不少。
例如借口防止学生受到伤害,体育课取消了跳马运动,自然课取消外出参观,化学课取消实验,劳动课取消有关农作物的种植。
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是多么可笑而又发人深省。
在这么多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怎么可能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呢? 反观发达国家,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小时候就让孩子分担家务,甚至让他们自己动手修理、装配家里的一些小型机具,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
在原西德,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的人擦皮鞋等。
在日本,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从中国和国外教育方式及教...
种树郭橐驼传的全文翻译!!!
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
他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脸朝下,就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驼”的外号。
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挺恰当。
”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的富豪人家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还有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供养。
大家看到橐驼所种,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根上带旧土,筑土要紧密。
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管。
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从而按它的本性生长。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压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没有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
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
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是松是紧,这样就日益背离它的天性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与他为敌。
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又有什么特殊能耐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
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都忙不过来,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
如果我说的这些切中事实,它与我的同行种树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真好啊!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第二段写郭橐驼种树本领高超,用了什么办法
第二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
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
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
其实这是省笔。
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
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
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
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
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
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两文的异同从文章内容,语言情感艺术手法比...
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比较.都非直抒胸臆,都谈政治理想.柳文是寓言,设事明理,叙事大于抒情,表面谈种树之理,其实是谈做官之理,谈政治理想.龚文是小品散文,托物言志,感情强烈,思想深刻,表面谈梅,其实是谈人才个性解放,也是谈政治思想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植后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治民与种树相映衬,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一、此文虽题为「记」,又以记叙文之笔出之,但所记决非确然之事,而是意在言外,与庄子的设喻近同.作者意图通过疗梅之病,使之挣脱束缚而得解放.疗梅,就是为了治病救人,最终则是改革社会.这是中国思想解放要求的最早表现,也是龚氏启蒙教育的闪光之处.二、在这篇散文里,龚自珍借题发挥,通过叙事,阐述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而寓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寓言.三、这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在那里骂当时矫揉造作的理学大家,弄得人人萎靡不振,自以为是先圣昔贤的模范.全篇都是比喻,说得多麽痛快,那时能有这种反抗思想,是不易得的.
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具有怎样...
第2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乡在京畿,名曰丰乐,颇有些传说色彩。
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
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
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
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说他技艺高超,点出了两个方面。
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
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送人玫瑰,余香留己,请您点击好评,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有关种树郭橐驼传育人道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