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1-荆轲是个“刺客”,不是“杀手”,这一点很重要。刺客的身份是“客”,比较高贵一点,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有政治立场和抱负,有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刺客则只是杀人工具,冷血的执行者,隐姓埋名不见天日。作为刺客,他负责整个刺杀活动的策划,包括准备、执行和善后。荆轲刺秦王之前准备了好几年,等待各种机会,包括樊于期的人头、助手的挑选、匕首的淬毒等。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智商、大局观和决策能力。
2-荆轲的准备中差了一个环节,就是行刺助手。他迟迟不肯行动,就是在等待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很好的搭档,是行刺的执行者。可惜不知什么缘故,在约定时间这个朋友迟迟没有赶到,而这时燕子丹已经迫不及待了。郁闷的荆轲只好勉强选择了一个杀手作为替代。这个杀手就是著名的秦舞阳。秦舞阳名声很亮,少年成名,其实就是个愣头青“马加爵”,武功高超但心理素质极差,做打手绰绰有余但并不适合做杀手。这是燕子丹推荐的人选,荆轲只能接受。但这就埋下了祸根。
3-行刺的时候,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被秦王的威严和皇宫的气派吓得脸色惨白,差点尿裤子,被起了疑心的秦王喝退,只许荆轲上殿献图。这个时候,秦舞阳毫无用处了,行刺的执行任务落在了荆轲身上。
4-按照潇水的分析,荆轲武功确实很烂,拿着淬毒的匕首居然没有碰到秦王一根毫毛。匕首见血封喉,只需划破秦王一点皮肤就OK了!最后把匕首当飞刀,更是离谱,被秦王轻松躲过。等秦王在大臣的提示下拔出剑来,立刻反攻,将荆轲乱剑砍死。刺杀失败。
5-刺杀失败的原因似乎是荆轲学武不精,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抓住。但不可否认,他的整个行刺计划的策划和准备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计划中行刺的执行者本来就不是自己(他应该对自己的武功有自知之明),而是那个未露面的朋友。秦舞阳的仓促上阵替代成了直接导致失败的败笔。在秦舞阳被吓得尿裤子的那一刻,荆轲不得不临时接过动手的任务,已经注定失败。
6-古人对荆轲的评价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7-在马克思历史观下,新中国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谁反对秦始皇就是反对历史,是反动逆流。结果荆轲作为反对秦始皇的“杰出代表”,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对他的评价是:不识时务、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没落贵族,为垂死挣扎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甘做爪牙和走狗。他的行刺失败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幸运的,因为保住了秦始皇;他行刺即使侥幸成功,也注定是暂时的得逞,历史会选择另外一个秦始皇出现,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或许阻挡个三五十年吧)。
8-我对荆轲的评价: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9-对“评价”的评价。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指桑骂槐。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他对现今社会的评价,“评价”只是一种言论武器。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现代中国教科书对荆轲的比较负面的评价是为了验证和推广马克思历史观。历史材料不会说话,人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那部分作为证据,这虽然即便不是造假,也属于一种变相的篡改。评价改变不了历史,但会改变人们阅读历史的心态和立场,从而改变今天。
10-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吧!就让这段传奇永远只是传奇,我们可以品玩,但鄙视对它的利用。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荆轲是英雄吗?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
荆轲这两个字被世人所知,皆是因为他的刺秦壮举。刺秦失败,他惨死秦宫,秦王也被吓得心惊胆跳,把所有和荆轲有关联的人都诛杀,也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荆轲刺秦,胜则名垂千史,败则连累众人。
荆轲剧照
因此后人对荆轲刺秦失败也多有讥讽之声。北宋苏洵说荆轲的失败加快灾难的降临,南宋鲍彪认为荆轲根本不足人道,清朝朱熹认为他是匹夫之勇,他所做的事情没什么值得称赞。但是肯定他的人也很多,比如司马迁认为荆轲志向高远,就算输了也是伟大。刺秦并非易事,评论却很容易。后代的人对前代的人物品评论足实在不为奇怪。
我觉得看待一个人,还是得看用什么标准。如果是从个人生存来看,那么,荆轲无疑就是一个死士的精神。战国因为国家灭亡战乱频繁,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当时具有英雄情怀的大有人在。隐士,刺客,谋者各种奇人异士都争相出现。看历史资料,荆轲并没有过多家室子侄拖累,他觉得精神太子丹的委托,一定是荆轲爱国之心使然。
如果从宏观来看,荆轲最终并没有成功,首先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连累了所有参与的人,还有燕国更加完蛋,毕竟荆轲是借着燕国使者的身份行刺秦王的。其次,荆轲思虑过多,按历史记载荆轲并没有马上想刺死秦王而是等待机会想逼迫他退还燕国土地,为什么其他刺客能容易完成任务,也许是因为刺客的目的就是取人性命。由此看来荆轲不是一个失败的刺客。
秦时明月盖聂为什么杀荆轲
盖聂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荆轲刺杀秦王之前认识盖聂。史书记载荆轲刺杀失败后死于秦国宫殿,先是被秦王拔剑刺伤后被秦王身边侍卫所杀。盖聂并不是秦王的侍卫,虽然没有资料否定,但是也不可能成为秦国的侍卫啊,除非盖聂也想刺杀秦王。
盖聂剧照
盖聂杀死荆轲在历史上属于杜撰。但是秦时明月里编撰了这一个情节。盖聂是天下第一剑士,武艺高于卫庄,在秦王身边担任贴身侍卫。荆轲刺杀秦王的消息被盖聂得知。盖聂告诉荆轲,如果荆轲能一次击杀成功,盖聂不阻拦,但是如果没把握仅有的一次机会,盖聂将不得不诛杀荆轲。他这样既不违背侍卫保护秦王的职责又不辜负天下人弑秦的愿望。
荆轲到了秦王面前使用他的独门剑术,惊天十八剑,可惜他刺杀却被卫庄暗中阻扰失去了唯一的机会,秦王命令盖聂诛杀刺客,盖聂用万里飘一剑杀死了荆轲。
秦时明月里并没有直接详细叙述盖聂杀死荆轲的事,而是通过墨家人对荆天明的谈话。编剧把这一真相处理得非常巧妙,让众人猜测揣谋,到底荆轲是怎么死的,盖聂又为什么要杀死荆轲。盖聂并非贪图功名之人,有一种解释可能比较客观:盖聂并不完全否定秦王的政绩,认为天下统一好过各国分裂战乱流离。所以盖聂心里是希望秦王活着的吧。这也许是他为什么最后选择了保护秦王,杀死荆轲的原因吧。
剑客荆轲最后是怎么死的
荆轲卫国人游历燕国,结识田光。燕国太子丹重金悬赏刺杀秦王之人。田光用自杀来劝说荆轲和太子谋划。荆轲于是接受了太子的委托,前往秦国国都咸阳。
荆轲以燕国使者身份,向秦王献上燕国地图和秦国叛将首级。秦王亲自在咸阳宫殿内接待使者。和荆轲随行的还有秦舞阳。秦舞阳拿着地图,荆轲捧着首级两人走入宫殿,走向秦王。 地图里包藏着沾了毒药的匕首,秦舞阳拿着地图,想着等下将要刺杀秦王,手开始颤抖,面色也苍白,秦王身边的宦官见了觉得奇怪,荆轲心下一惊,想着秦舞阳估计是被吓住了,胆量不够,于是故作镇定,面带微笑的向宦官解释,粗俗之人,被秦王的威严震慑,有些害怕,请秦王见谅。秦王此时有些迟疑,对荆轲说,你一个人拿地图和和首级呈给我看吧。
荆轲听到秦王这样说,只得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和着首级一起献给秦王。秦王认真看了首级辨认出确实是秦国叛军,看到叛军被处决,心里很是高兴。又打开了面前的地图,等到把卷开的地图打开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把闪着冷光的匕首,被惊吓得立马站起来。荆轲一看,立马抓住秦王,拿起匕首就刺过去,可是秦王竟然反应很快,使劲的往后一转,匕首智刺到了衣服袖子。
秦王躲到了屏风里,荆轲迅速追过去,秦王又跑到宫殿柱子后面,秦王就像猫捉老鼠里的老鼠一样逃窜,可是毕竟不是单纯的两人追逃,秦宫殿众多的大臣都在。有一个臣子把一个袋子砸向荆轲,又有人大声提醒秦王拔出身上的佩剑。荆轲最终被秦王的剑砍伤,眼看刺杀不成,颓然坐地上最后被秦王刺死了。
剑客荆轲与燕国太子丹的关系
元前232年,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已经过了5年了。但是对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秦王态度冷淡这件事一直不能释怀,心生报复的念头。但是燕国国力过于弱小,只能与别国联盟。这样一来过程就会十分漫长。于是太子丹就想到了行刺秦王。
最开始,太子丹锁定了田光,想让田光去刺杀秦王。田光觉得自己年龄太大,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荆轲的父亲和田光都是当时的武林高手,但荆轲并没有完全继承父亲的剑法。倒是在读书上钻研得多。当时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而樊於期恰是秦国的叛将。太子丹出于对秦国的仇恨,而收留了他,荆轲想到一个计谋,用樊於期的头颅进献给秦王,取得秦王的信任,而后完成之后的任务。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于是荆轲出于大局的考虑,私底下下见樊於期,告诉他利害,樊於期为了成全荆轲能够刺杀秦王而自杀了。
到了公元前227年,荆轲前往秦国,走上了刺杀秦王的道路。和他一起的还有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走的时候,燕太子丹、高渐离等等人,在易水边为他送行,场面悲壮。荆轲与秦舞阳到达秦国后,以进献樊於期头颅,和督亢地图为由觐见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在展开督亢地图时,荆轲把匕首藏在地图尾部。很不幸,荆轲没有刺中秦王,却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然后被亲王的侍卫杀了。
古代著名刺客是英雄吗
春秋战国后期,秦国开始了一步步统一天的战争,秦王和他的军队都非常残暴,战争时血流成河,经常进行屠城,连小孩子都不放过。燕国的太子丹也非常痛恨这些,他的燕国也快要被侵略了,想找人刺杀想秦王,就到处打听有本领并且愿意为他出力的勇士,后来他找到了荆轲。
荆轲话剧照
这时秦国消灭了赵国,准备攻打燕国,向燕国要督亢一带的土地。太子丹非常害怕,就让荆轲提前去刺杀秦王。荆轲准备了一把有毒锋利的匕首,带上督亢的地图,又要了秦国叛逃到燕国的樊於期的人头。然后带上刺杀同伴秦舞阳就出发了。出发前,在易水边,和好朋友告别,喝了酒,唱着别离的歌,一路远去。
荆轲来到了秦国,表明自己是太子丹派来求和的使者,还带来了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秦王非常高兴地接见了荆轲。见秦王时,秦伍阳吓得发抖,荆轲还淡定地对秦王说他是没有见过社面的乡下人。荆轲见秦王时,先施礼,上前献图,慢慢打开地图让秦王观看,地图里露出了那把匕首,荆轲抓着匕首对秦王刺去,秦王躲开了,荆轲追秦王在殿堂里转,有一个侍医提醒秦王他身上有剑,秦王拔剑刺伤了荆轲,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荆轲。荆轲敢于反对强秦暴政,勇撞秦营,敢于为国家牲牺自己,有勇有谋,他就是英雄。这个英雄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还将永远流传下去。
对荆轲的评价作文800字百度文库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1-荆轲是个“刺客”,不是“杀手”,这一点很重要。
刺客的身份是“客”,比较高贵一点,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有政治立场和抱负,有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
刺客则只是杀人工具,冷血的执行者,隐姓埋名不见天日。
作为刺客,他负责整个刺杀活动的策划,包括准备、执行和善后。
荆轲刺秦王之前准备了好几年,等待各种机会,包括樊于期的人头、助手的挑选、匕首的淬毒等。
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智商、大局观和决策能力。
2-荆轲的准备中差了一个环节,就是行刺助手。
他迟迟不肯行动,就是在等待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很好的搭档,是行刺的执行者。
可惜不知什么缘故,在约定时间这个朋友迟迟没有赶到,而这时燕子丹已经迫不及待了。
郁闷的荆轲只好勉强选择了一个杀手作为替代。
这个杀手就是著名的秦舞阳。
秦舞阳名声很亮,少年成名,其实就是个愣头青“马加爵”,武功高超但心理素质极差,做打手绰绰有余但并不适合做杀手。
这是燕子丹推荐的人选,荆轲只能接受。
但这就埋下了祸根。
3-行刺的时候,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被秦王的威严和皇宫的气派吓得脸色惨白,差点尿裤子,被起了疑心的秦王喝退,只许荆轲上殿献图。
这个时候,秦舞阳毫无用处了,行刺的执行任务落在了荆轲身上。
4-按照潇水的分析,荆轲武功确实很烂,拿着淬毒的匕首居然没有碰到秦王一根毫毛。
匕首见血封喉,只需划破秦王一点皮肤就OK了!最后把匕首当飞刀,更是离谱,被秦王轻松躲过。
等秦王在大臣的提示下拔出剑来,立刻反攻,将荆轲乱剑砍死。
刺杀失败。
5-刺杀失败的原因似乎是荆轲学武不精,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抓住。
但不可否认,他的整个行刺计划的策划和准备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计划中行刺的执行者本来就不是自己(他应该对自己的武功有自知之明),而是那个未露面的朋友。
秦舞阳的仓促上阵替代成了直接导致失败的败笔。
在秦舞阳被吓得尿裤子的那一刻,荆轲不得不临时接过动手的任务,已经注定失败。
6-古人对荆轲的评价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
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
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
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7-在马克思历史观下,新中国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谁反对秦始皇就是反对历史,是反动逆流。
结果荆轲作为反对秦始皇的“杰出代表”,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
对他的评价是:不识时务、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没落贵族,为垂死挣扎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甘做爪牙和走狗。
他的行刺失败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幸运的,因为保住了秦始皇;他行刺即使侥幸成功,也注定是暂时的得逞,历史会选择另外一个秦始皇出现,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或许阻挡个三五十年吧)。
8-我对荆轲的评价: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
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
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
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
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9-对“评价”的评价。
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指桑骂槐。
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他对现今社会的评价,“评价”只是一种言论武器。
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现代中国教科书对荆轲的比较负面的评价是为了验证和推广马克思历史观。
历史材料不会说话,人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那部分作为证据,这虽然即便不是造假,也属于一种变相的篡改。
评价改变不了历史,但会改变人们阅读历史的心态和立场,从而改变今天。
10-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吧!就让这段传奇永远只是传奇,我们可以品玩,但鄙视对它的利用。
求一篇评价荆轲的作文
荆轲身上体现的以弱小的个体反抗强暴的勇气和甘为高尚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献身的牺牲精神值得千古流芳。
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义形象,但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与最初的战略目的背道而驰。
政治家切勿好高骛远,心浮意躁。
强行实现过高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期望的局面不会由于政治行动马上来临,“心想事成”只是神话。
政治家要审时度势,权衡得失,考证行动的现实可操作性。
政治中的退让、等待、忍耐比勇猛的义无返顾有用的多。
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在一个阶段不能干的事就应该不干,周易中讲“灭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韬光隐晦、以退为进、必要的退却、坚韧的耐力方可行事。
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了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
政治决策需要高度的智慧,它要考虑目的与手段的相互联系;考虑斗争方式是否最为妥贴,考虑成本、代价和负效。
政治家不是仅有血气之勇的匹夫,他要运筹谋划,考虑事业的最终胜利。
他始终将斗争目的与自己的每一行动联系起来,他要使事业减少谬误和挫折,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大的收益,最终使目的以最令人满意的速度和状态出现。
最关键的,真正的政治家是那种实现了从理想主义的英雄到务实的政治家的转变的人物。
所谓务实的政治家,是那种把目的的真正实现看得高于一切的政治家。
他不看重道义上的清名、一时的成功和暂时的退却;他看重的是谋略、实力、效用和最终的胜利。
有没有写《荆轲刺秦》中对荆轲评价的文章,急救呀!
引用来的:对荆轲的评价,大家应该去看看潇水的《骇版战国》,对荆轲分析的极为准确到位。
结合之,我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1-荆轲是个“刺客”,不是“杀手”,这一点很重要。
刺客的身份是“客”,比较高贵一点,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有政治立场和抱负,有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
刺客则只是杀人工具,冷血的执行者,隐姓埋名不见天日。
作为刺客,他负责整个刺杀活动的策划,包括准备、执行和善后。
荆轲刺秦王之前准备了好几年,等待各种机会,包括樊于期的人头、助手的挑选、匕首的淬毒等。
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智商、大局观和决策能力。
2-荆轲的准备中差了一个环节,就是行刺助手。
他迟迟不肯行动,就是在等待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很好的搭档,是行刺的执行者。
可惜不知什么缘故,在约定时间这个朋友迟迟没有赶到,而这时燕子丹已经迫不及待了。
郁闷的荆轲只好勉强选择了一个杀手作为替代。
这个杀手就是著名的秦舞阳。
秦舞阳名声很亮,少年成名,其实就是个愣头青“马加爵”,武功高超但心理素质极差,做打手绰绰有余但并不适合做杀手。
这是燕子丹推荐的人选,荆轲只能接受。
但这就埋下了祸根。
3-行刺的时候,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被秦王的威严和皇宫的气派吓得脸色惨白,差点尿裤子,被起了疑心的秦王喝退,只许荆轲上殿献图。
这个时候,秦舞阳毫无用处了,行刺的执行任务落在了荆轲身上。
4-按照潇水的分析,荆轲武功确实很烂,拿着淬毒的匕首居然没有碰到秦王一根毫毛。
匕首见血封喉,只需划破秦王一点皮肤就OK了!最后把匕首当飞刀,更是离谱,被秦王轻松躲过。
等秦王在大臣的提示下拔出剑来,立刻反攻,将荆轲乱剑砍死。
刺杀失败。
5-刺杀失败的原因似乎是荆轲学武不精,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抓住。
但不可否认,他的整个行刺计划的策划和准备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计划中行刺的执行者本来就不是自己(他应该对自己的武功有自知之明),而是那个未露面的朋友。
秦舞阳的仓促上阵替代成了直接导致失败的败笔。
在秦舞阳被吓得尿裤子的那一刻,荆轲不得不临时接过动手的任务,已经注定失败。
6-古人对荆轲的评价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
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
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
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7-在马克思历史观下,新中国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谁反对秦始皇就是反对历史,是反动逆流。
结果荆轲作为反对秦始皇的“杰出代表”,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
对他的评价是:不识时务、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没落贵族,为垂死挣扎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甘做爪牙和走狗。
他的行刺失败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幸运的,因为保住了秦始皇;他行刺即使侥幸成功,也注定是暂时的得逞,历史会选择另外一个秦始皇出现,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或许阻挡个三五十年吧)。
8-我对荆轲的评价: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
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
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
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
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9-对“评价”的评价。
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指桑骂槐。
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他对现今社会的评价,“评价”只是一种言论武器。
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现代中国教科书对荆轲的比较负面的评价是为了验证和推广马克思历史观。
历史材料不会说话,人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那部分作为证据,这虽然即便不是造假,也属于一种变相的篡改。
评价改变不了历史,但会改变人们阅读历史的心态和立场,从而改变今天。
10-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吧!就让这段传奇永远只是传奇,我们可以品玩,但鄙视对它的利用。
荆轲刺秦王中对于荆轲的评价700字左右
展开全部一、有人说,秦统一天下既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那么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实际上就起了阻碍历史前进的作用,应如何认识这一点?荆轲的行动能否看作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应从历史的角度作具体客观的分析。
战国后期,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迫切渴望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
因而,秦统一天下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而对统一天下起着重要作用的秦始皇,我们也应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但是,能否就此得出结论: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凡是曾进行过抵抗的国家和个人都应予以否定呢?当然不能。
因为,秦国统治者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他们统一天下的主要形式是兼并战争,而这种战争充满了掠夺性和破坏性,因而,给被兼并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如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就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而亡者大多是农民。
在战争中,“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之为臣妾。
”(《战国策?秦策》)战败国则对战胜国还要徼纳贡赋,人民承担着更重的负担。
因此,对于秦国的兼并,六国人民往往是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进行坚决的抵制。
总之,历史的进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因而,我们肯定秦统一六国的功绩同时也高度评价屈屈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也充分肯定荆轲反抗暴秦的正义行动,肯定他大义凛然的英武气魄。
也就是说,从历史发展、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应肯定秦的功绩;而从对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这个角度看,又应充分肯定荆轲的行动。
二、有人说,荆轲刺秦王只是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
所以,荆轲这个人是不值得肯定的。
这个看法是否正确也应作具体的分析。
荆轲的甘愿冒死入虎狼之强秦,刺杀秦王,其中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是无可否认的,直到临死他还念念不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然而,能否把荆轲刺秦王的行动的意义都局限于此呢?当然不能。
太子丹初见荆轲时,是希望荆轲为挽救燕国之将亡,反抗暴秦之兼并而出力的。
荆轲当时的回答是:“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这说明荆轲主要是想报效燕国的。
后来荆轲激励樊于期自刎献首时说,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也说明荆轲主要还是从国事来考虑的。
因此,在荆轲刺秦王的行动中虽然有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为了反抗暴秦,挽救燕国以至于六国的危亡。
也可以这样说,荆轲报答太子是建立在抗暴秦、救弱燕的基础上的,或者说,报答太子是通过反抗暴秦,挽救燕国来实现的。
而这样的行动有其正义性,所以,荆轲这个人物,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感佩,所称颂。
因而,将荆轲报答太子的思想与反抗暴秦挽救燕国的愿望割裂起来分析问题以至于否定荆轲其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不客观的。
三、有人认为:荆轲劝樊于期自杀过于残忍。
那么是否如此呢?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所以,激励樊于期自杀献首实属为刺秦王之举得以成功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方案。
而且,对于樊来说,燕国若亡,不但无法为“父母宗族”报仇,连自己也无处栖身了。
因而,想苟且偷生已无出路,而献出生命可就大义,很显然,这对于樊将军而言也并非绝对不良之计。
再者,荆轲的行动并无丝毫自私的的成分——“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更何况他自己也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因此,荆轲之举无可厚非,而且,由此可看到荆轲的深谋远虑,精明多智。
总之,荆轲这一人物不仅义薄云天,视死如归,而且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堪称豪侠!
写一篇以评论“荆轲为话题”的作文
提起荆轲,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荆轲因为刺秦王而使他家喻户晓,名垂青史。
而易水送别那悲壮的场面成了千绝唱。
荆轲不仅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很爱读书,心系天下,是个侠士。
正因为如此,他才担起了刺秦王的大任,燕太子丹为了让燕国再存活一些时间,选中了荆轲,并派他去秦国行刺秦王,为了使荆轲同意去刺秦王,太子丹竭尽全力满足荆轲的需要。
荆轲很聪明,他知道秦王的性格,他需要的是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打动秦王,秦王才能召见他,他才有机会下手。
刺秦王的结果,当然人人皆知,荆轲以死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即刺秦王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当然其一就是夏无且的掷箱,这为秦王拔出长剑赢得了宝贵的几秒种时间;其二是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潮流,阻碍历史潮流,必将会失败;其三是没等到荆轲的那位朋友,可以想象那位朋友一定也像荆轲一样勇猛过人,是个侠士。
假如那人与荆轲、秦武阳一起去刺秦王,也许会得手;其四是秦武阳的胆怯,秦武阳的举动使秦王与群臣很惊讶,故没有让他上殿,使荆轲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手。
荆轲的失败,使秦王活了下来,但秦王也被吓“目眩良久”。
这是秦王政一生中的第一次被行刺,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后还有高渐离用筑行刺秦王政。
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侠义精神却留了下来,自秦王政着手统一六国,到秦始皇死在赵地,六国的人相继来刺杀他,这均是荆轲开的先例。
荆轲不仅为了太子丹,而且也为了燕国的百姓免遭战火。
所以在百姓的心目中,荆轲就是侠士,是个不折不扣的侠士。
因此,在今天我们仍然在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我们提到易水寒,仍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我们提到荆轲,仍会敬重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对荆轲的评价
展开全部 评价就是被燕太子丹个S.B忽悠去送死的二愣子,当时的燕国已经没救了,太子丹企图以刺秦的方式来挽救燕国,他不是谁是?至于荆轲,就是义气深重,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燕太子丹小小的虚伪一下,显示一下对他的看重,就感动的不行了,傻乎乎的就去刺秦,勇气可嘉,但不提倡...
写一篇以评论“荆轲为话题”的作文
提起荆轲,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荆轲因为刺秦王而使他家喻户晓,名垂青史。
而易水送别那悲壮的场面成了千绝唱。
荆轲不仅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很爱读书,心系天下,是个侠士。
正因为如此,他才担起了刺秦王的大任,燕太子丹为了让燕国再存活一些时间,选中了荆轲,并派他去秦国行刺秦王,为了使荆轲同意去刺秦王,太子丹竭尽全力满足荆轲的需要。
荆轲很聪明,他知道秦王的性格,他需要的是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打动秦王,秦王才能召见他,他才有机会下手。
刺秦王的结果,当然人人皆知,荆轲以死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即刺秦王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当然其一就是夏无且的掷箱,这为秦王拔出长剑赢得了宝贵的几秒种时间;其二是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潮流,阻碍历史潮流,必将会失败;其三是没等到荆轲的那位朋友,可以想象那位朋友一定也像荆轲一样勇猛过人,是个侠士。
假如那人与荆轲、秦武阳一起去刺秦王,也许会得手;其四是秦武阳的胆怯,秦武阳的举动使秦王与群臣很惊讶,故没有让他上殿,使荆轲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手。
荆轲的失败,使秦王活了下来,但秦王也被吓“目眩良久”。
这是秦王政一生中的第一次被行刺,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后还有高渐离用筑行刺秦王政。
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侠义精神却留了下来,自秦王政着手统一六国,到秦始皇死在赵地,六国的人相继来刺杀他,这均是荆轲开的先例。
荆轲不仅为了太子丹,而且也为了燕国的百姓免遭战火。
所以在百姓的心目中,荆轲就是侠士,是个不折不扣的侠士。
因此,在今天我们仍然在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我们提到易水寒,仍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我们提到荆轲,仍会敬重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对荆轲的评价,一百字左右
展开全部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
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荆轲刺秦王》简说邱少华《荆轲刺秦王》这个历史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
司马迁作《史记》,把它收入《刺客列传》,并别采异闻,对荆轲的身世经历作了些补充,说他是卫国人,卫人谓之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还写了他两件小事,一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又一次“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
”两次都是荆轲忍让退避了。
看来,这是一个有头脑、有见识、也很理智的人,并非意气用事、一味争强好胜之徒。
司马迁的这些补充,虽稍嫌简略,对我们了解荆轲其人,却很有用处。
在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间,出了一些很著名的刺客,都是不怕死、不要命的角色。
我认为,不妨简单地把他们分成两种类型。
其行刺的动机基本上出于单纯的报恩思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的,算做一类,如刺赵襄子的豫让,刺韩傀(《史记》作“侠累”)的聂政。
其行刺的动机基本上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所谓“公义”(比如说国家之事)的,算做一类,如曹沫劫齐桓公于盟坛之上,“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刺客列传》),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和他的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史记·留侯世家》)无论事之成(曹沫)败(张良),其精神或有可取之处。
荆轲如何呢?我想可以归入曹沫张良一类。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二二七年。
这时候,秦国大军大举东进,所向披靡,山东六国风雨飘摇,朝不谋夕①。
燕太子丹面对这个严重局势,深感力绌计穷。
军事政治外交诸般手段大概都难救燃眉之急了,又不愿意坐待灭亡(难道他应该坐待灭亡么!)终于想到了行刺。
他想得很天真:无论是生劫或刺死秦王,都可以使大局顿时改观。
其实,这只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存侥幸于万一罢了。
荆轲说:“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除了一般的谦让和点出任务的艰巨性以外,把行刺看成“国之大事”这一点最重要,它说清了荆轲对这个计划的思想认识,强调了行为的根本目的和这个目的的正义性和严肃性。
②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争取一个能够接近秦王便于行刺的机会,荆轲做了细心的准备,一是要了“督亢之地图”,二是要了樊于期的首级(加上田光的自杀,尚未出发就赔进了两条人命,代价是高昂的,古人的某些道德志操观念,对于我们是有些隔膜了,不必细论)为了行刺的成功,他还要等待一个得力助手。
可惜,急不可耐的太子丹催他上路,“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一句话把荆轲激怒了。
大凡这种人,最讲究一诺千金,把信用看得比性命还要紧,“岂无意哉”简直等于说:您翻悔了么?就荆轲来说,对人格尊严的侮辱,莫甚于此!又可惜,平素懂得隐忍、不争意气的荆轲,在这个节骨眼上竟不能自制,一怒之下,带着个不中用的秦武阳走了(后来秦武阳果然误了事)。
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品格的半点怀疑,一时间忘了“国之大事”不能意气用事的,是荆轲;明知道这么走法是“往而不反”,却斩钉截铁地说“请辞决矣”的,也是荆轲。
人的性情脾气,就是这么复杂。
易水饯别,大约是秋天吧。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是丧服,它暗示着国破家亡的大难就在眼前,它暗示着荆轲的一去难返,这情景是多么凄楚!“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古人说,变徵为商,其音悲。
沉痛悲凉的歌声深深打动了送行的人们,“士皆垂泪涕泣”。
他们早就把保存国家,保全自己的一线希望系在荆轲的那把匕首上了。
荆轲完全了解他们的心情,于是进而“为慷慨羽声”,明确地表示了必死的决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羽声,其音怒。
这激昂而愤怒的歌声,在萧瑟的秋风中回荡,在呜咽的秋水上回荡,然后如一腔热血,洒向这白衣冠群中,使在场的人们由“垂泪涕泣”变得瞋目怒视,发上指冠。
荆轲这个普通的血...
对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的看法
荆轲:杀手乎?侠客乎?《史记》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韩兆琦教授的意见是:“荆轲不是杀手,而是一个侠客。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本是卫国人,其先人乃是齐国人,后来秦灭卫国,他逃亡到了燕国。
在燕国,荆轲不被当局者重用,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之后往往与好友高渐离等相对而泣,旁若无人。
根据史料的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
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是毫无记载的。
后来燕太子丹找人行刺嬴政,首先找到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故而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
荆轲起初推辞过,但太子将他尊为上卿,给予他极为优厚的礼遇。
荆轲本打算再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但因太子催之甚急,只得带领秦舞阳离燕赴秦,慨然践诺。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
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
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
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
“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
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
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
”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解。
他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
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
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
”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
“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
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舞阳一起去,而舞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
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
”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
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荆轲刺秦为哪般?荆轲究竟为什么会去刺杀秦王呢?据《史记》所载,燕太子丹当时是这样嘱咐荆轲的:“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则大善矣。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这就是说,至少燕太子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嬴政,胁迫他退还已侵占的诸侯国领土,如果这一步能取得成功,他们未必想害嬴政的性命,倘若嬴政不肯,他们才准备杀掉他。
但是,陈成军就不相信这一说法,他说:“荆轲的刀上淬了毒药,这就是要刺杀嬴政,后来解释说本想生劫秦王,那不过是英雄失败以后讲的大话而已。
”当然,史家各有各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荆轲刺秦体现了一种阻挡秦国继续攻打其他小国战争脚步的企图。
无论是退兵之计也好,或仅仅是缓兵之计也罢,这应当是荆轲为解燕国之困,更是为所有诸侯国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无论是否可以把荆轲拔高到一个英雄的高度,史为今鉴,至少我们今人可以从中感受到几千年来普通民众对强权的仇视。
涉及到对“荆轲刺秦王”事件本身的评价,专家们的观点也各不相同。
张传玺说:“这个话题多年来一直被当作英雄话题,但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当时六国普遍政治黑暗,六国的君王不是无所作为就是亡国之君,所以我们今天评价那一段历史,认为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他结束了割据分裂的深重灾难,他的统一为后来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是一个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历史人物。
所以荆轲刺秦是不顾大局的行为。
不必要否定荆轲,但也不必要夸大他的精神。
”陈成军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历史的进程是个人无法阻挡的。
即使荆轲杀死了嬴政,还会有下一个秦王来继续统一的事业,所以他这种行刺的举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当然,他的精神还是可贵的。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文学史家和史学家肯定和赞扬荆轲的伟丈夫气概,认为刺秦是正义之举。
张大可说:“荆轲是一个反暴的英雄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应该肯定的,但并不是说荆轲就是要维护割据的反面人物。
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人民构成了伤害,人民赞成统一,但不一定赞成秦国这种残暴的统一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对荆轲的评价作文800字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