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秀颀的银杏批上红装,当满园的桂子“红消香断”,不出这小小的光华园,你也知道秋已经来了,而且就要去了。
秋,向来是个能引人幻想,诱人遐思的季节。何况这是成都的郁郁阴秋?在这沉闷的秋气中,我想起了另一种风味的秋,故乡的秋——山海之秋。
小时写秋,爱用“云淡风清”,“秋高气爽”这类形容词。和这郁郁的古都之秋相比,故乡的秋要明媚的多。或许只有那种天空,才配称作“长空”。蔚蓝的天空中,懒懒散散地飘着几缕白云,若游丝,若飞絮,,决不妨碍你向苍穹的眺望。偶尔飞过的一群白鹭或大雁,为这片长空平添了几许灵动。瑟瑟秋风拂过,带着绚丽的秋叶飘飘然“衣锦还乡”。秋日的阳光永远大方而温柔。他象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爷,经历了春的懵懂,夏的热烈,走向了秋的稳健。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而又倍加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潜能,精心调和之间让世间万物惬意地享受这秋日的晴柔。他无疑满意于自己的杰作,走到山的那边了,还依依不舍地回望着这片诗意的大地。
南国的秋固然不似北国的那般透彻分明,然而你还是可以轻易地看出它的存在的。看吧,那山野间黄中泛红的是枫林,这是秋的最忠实的使者了。望着那片如火的绚烂色彩,你不难生出杜牧当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遐想。还有那黄叶落尽,只剩灰黑色枝干的是梧桐。简单明了中透出一种古朴,庄重。野草枯了,菊花黄了,百年老校中的老榕树也落叶纷飞。学校位于闽西凤城之北,学校后是一座小山,名曰凤山。小山因老校而闻名,老校因小山而显得大气。风水先生说,正是这座小山凤山使得老校人才辈出,声震八闽。
那时的我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来,便常独自一人到凤山后去欣赏这美丽的秋。我爱一个人或坐或卧于这宁静的山野。暂且忘记这喧嚣的尘世,暂且忘却这恼人的几何代数三角,ABC,只用心去体味这难得的宁静。山风吹过松林,哗哗哗似大浪淘沙;这这里的山野间盛长一种藤本植物一两米长或攀附于小灌木上,或匍匐于野草之间,此刻正结出串串红红的酷似红豆的果实,若剪一两串回去插于桌缝间,一个星期都不会枯萎,鲜艳艳的煞是可人。从凤山鸟瞰凤城,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蓬勃发展的凤城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张,城的尽头,河的那边,一条不屈不挠的铁龙向远方延伸,那便是正在施工的,有黄金通道之称的梅坎铁路——闽粤间的唯一铁路直达通道。
闽国素以山海之乡闻名。闽东是海,闽西便是山了。在举国上下大兴土木的年代,山清水秀之乡已不多见,而故乡则依然故我地保存着这份清纯。大兴土木中这里的山还是那般青,这里的水还是那般秀,仍能让你真正体味到何谓秋山,何谓秋水。此山此水,不能不让你忆起快乐的童年。读初中时,学校坐落在汀江河畔,美丽的汀江河畔便成了我们快乐的乐园。在这里,我们曾挽起裤脚,在浅水湾里摸石螺;在这里我们曾光着脚丫追白鹭;在这里,我们曾在柔软的沙滩上掘出小坑,支起板凳捕麻雀;在这里我们曾拿着水桶去灌老鼠,看着仓皇出逃的老鼠欢笑尖叫;在这里我们曾在干涸的池塘里掘泥鳅 追忆起这些欢快的童年,至今仍觉得自己童心未泯。
而今,这里天翻地覆地变化着,一座工程浩大的水电站将在下游崛起,明年的今日,这里将波平如镜。朋友写信告诉我,蓄水的那天,“大水淹没的昔日的长街,冲去了旧日的足迹 ”字里行间幽幽然一种眷恋。我则欢天喜地的回信答复:“我愿看着滚滚的洪流淹没昔日的小镇长街,冲去一切旧日的烟尘。因为弯弯的小河不在,换来的却是碧波千顷,山欢水笑!”
在成都乃至全国大多数地方,风筝飞在三月三,而在故乡闽西,风筝则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这一天,家长们会为自己的小孩做一个简易的风筝——只是斜置的正方形和几条长长的“尾巴”。孩子们会拿着这些简易的风筝到附近的小山上去放飞,跳着笑着着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那风筝飞满天,笑声漫山坡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没人说得清楚为什么故乡的人们会独独选择重阳节这一天让自己的孩子到山上去放这种简易的风筝。我只是无端地觉得大概是客家人为了表达自己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吧。一千多年来,极富开拓意识的客家先民屡次大规模南迁于战乱饥荒之际。才形成了今日客家民系聚居于粤东,闽西,赣东南,而散布于江浙港台南洋地区的格局。最初的先民们以重阳节放风筝寄托乡思,久之,这种风俗便传了下来。而客家人素以简朴著称,故而客家风筝的简朴也就不足为奇了。
昔日的客家先民为了防御当地土著的攻击,便筑起了铜墙铁壁似的土楼。这些土楼几乎坚不可摧,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兵匪,地震水火之灾仍岿然屹立。几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土楼,而今被赞作“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而蜚声海内外。并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朴素的客家人民风开放,热情好客。这里有极富声名的闽西八大干,这里有真正的穷浆玉液——客家酒酿,这里有看不厌的好山好水
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闽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