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改革开放的成就》700字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党的十三大上更是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国成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实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实践证明我党的决策和领导的正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为381元,在当时约合149美元;而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上升到了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飞速提高:1978年的中国相当贫穷,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更是高达67.7%;到了2006年我国的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正因为有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奠定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基础,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好生活,也促成了政治、外交、科研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使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解放出来,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回顾当初那段历史,我们顶住了国际压力,打破西方“制裁”,并和昔日的对手美国、欧洲等国家积极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睦邻友好,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同时以一个负责人的打过的态度广泛参与各种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08年年初的雪灾和汶川地震中政府迅速反应,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小,现在正在上演的金融危机,中国也负责任地参与应对,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稳定金融市场,将金融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
作文二:《改革开放的成就》600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也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回顾这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他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党的命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645.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增长,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以达到47.3万亿元。以新疆墨玉县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墨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斐然。用一连串的数字,给这数十年的发展做出了最好的注脚。从数据中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墨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看到了一个政治安定团结、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墨玉,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墨玉正在迅速崛起。
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运载火箭技术等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神舟”载人航天飞船和“嫦娥一号”登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三、体育事业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体育投入大大增加,体育成绩突出显著,并日益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其中,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我国运动员也在世界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飞人刘翔;2012年伦敦奥运会林丹成功卫冕等等。
作文三:《改革开放的成就》3300字
改革开放的成就
1、改革开放的号角: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12月 18日至 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闭幕式上作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恢复党的民主集 中制的优良传统, 提出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 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从此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2、第一个重大举措: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沿海城市的开放
1980年 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 门设立经济特区,由此开始了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 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 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它们与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及海南岛由北到南连成一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足迹 1995年:京九铁路
1995年11月16日上午11时35分, 纵贯南北九省市的京九铁路最后两节轨排在江 西省与广东省交界的定河桥南端连接完毕。 随即, 国务院副总理、 京九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邹家华宣布:京九铁路全线铺通。至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奋战三年,铺通京九”的决策
目标提前实现, 也圆了中国人民一个“世纪梦”。 京九铁路位于京沪、 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 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 京九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 工期最紧、 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 这在我 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加快建成京九铁路,对于大幅度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 完善路网布局, 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和革命老区人民致富, 促进对外开放和港澳地区的繁 荣,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4、三 峡 工 程
三峡工程成功完成, 水库蓄水成功、 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 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秦山核电 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源 技术、 原子能技术、 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 意义深远的重大成 果。
5、 1999年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 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 2000年 1月,国务院成立 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 副总理**担任副组长。 经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 2000年 3月正式开始运作。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 川省、 重庆市、 云南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湘西、 湖北恩施等 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面积为 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4%。
西部大开发包括的重要工程有: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庆轻轨、宁西铁路 、 渝怀铁路 、咸阳国际机场 、兰州至成都输油管道 、青海 30万吨钾肥工程 、 500 万亩 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 等。
6、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当地时间 2001年 11月 10日下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 体协商一致的方式, 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在中国政府代表向世贸组织秘 书处递交国家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 30天后中国正式“入世”。
7、航天工程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 1999年 11月 20日凌晨 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 -2F 捆绑式火 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 2号 F 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 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五号: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 1艘载人 飞船,乘有 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 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 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9月 25日 21时 07分至 22时 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8、 2008:举办北京奥运会
2008年 8月 8日-24日, 第 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自 2001年 7月 13日 北京成功申办 2008年奥运会之后成功举办了 2008年奥运会。
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 51枚金牌、 21枚银牌、 2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位居金牌榜第1位, 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
2001年 7月 13日 22时 11分,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 112次全会上经过国 际奥委会委员两轮投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以 56票获得 2008年第二十 九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决定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图为中国申奥代表团欢呼。
9、银河系列巨型计算
在信息技术领域,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 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6000米自制 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 每秒峰值运算速度 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 4000A 系 统正式启用,首款 64位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问世。
10、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 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 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 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 30年脚印
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 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 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 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 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 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 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 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 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 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 1992、 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 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 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 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 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 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 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 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 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 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 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6、 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 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 2007年《物权法》出台
30、 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31、 2008年 8月 8日至 24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32、 2009年 10月建国 60周年国庆阅兵
作文四:《改革开放的成就》6100字
我国改革开放25年来的成就
25 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25年前,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473亿美元,去年已达到14000多亿美元。25年前,中国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去年已达到8512亿美元。25年前,中国外汇储备为 1.67亿美元,去年已达到4033亿美元。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
四。中国之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一百位以后。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使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裕生活,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我们已经明确了本世纪头 2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 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
值此,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年度策划“一日30年”,以每天两个版的“日志中国”,通过还原“卅年今日”的标杆性事件,来记录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记录30年的思想解放史。
我们一起重温历史。在以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报道将陆续回放中国30年来所走过的路。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第一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中央机关,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诞生,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影片,第一个在国内举办的外国时装展,第一部移动电话的问世??许多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 “新生事物”,在当时曾经引起多么剧烈的震动。
我们试图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知
豹”,见微知著。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社会森林之广阔,也更会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我们想从社会的每一个风云变幻、脉搏跳动中,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得出中国前进的逻辑和路径。
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成果,改革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将隆重纪念并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纪念过去是为了未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长久积累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凸显,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那么,循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踏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顺利通过“深水区”,达至理想彼岸,回顾和总结30年历程,必能找到答案。
其他回答 1974512 2009-10-08 09:30: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强调“革命
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
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 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 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
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 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作文五:《改革开放的成就》6700字
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五" 计划进一步提出了" 以人为本" 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 九五" 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 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去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 九五" 计划时,我们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 九五" 到" 十五" 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 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十、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10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
[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促进生态环境" 倒U 型" 曲线的逆转
如果我们面前有一个坐标,横坐标是人均GDP 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均财富的不断增长,纵坐标是环境受到的破坏或者生态受到的退化的影响。把一个U 字倒过来摆在这个坐标上,就可以看出它以顶点为界分为两部分,它的左方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
长,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统计了世界上133个国家,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符合这个曲线,中国也不例外。我们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并不感到对生态环境有太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当我们开始无工不富、开始发展乡镇企业,以致到后来的大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也随之加剧。一直爬过这个高山,达到倒U 型的顶点,也就是它的临界点的时候才会有所改变。据世界银行的计算,美国是在人均11000美元、日本是在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先后绕过了" 倒U 型" 曲线的顶点,进入了" 倒U 型" 曲线的右侧,也就是生态环境逐渐地变好,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好的时期。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呢?根据大量的计算、统计和调查,中国现在整体状况还处在倒U 型曲线左侧的中部,因此我们还有非常艰难的坡要爬。那我们是否也要到人均11000美元,或者到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才开始转过来呢?应当说是不必要的,根据学者们的计算,中国的整体在4000~4500美元的时候可以翻越这个高山顶点。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 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
但一个决策要历时这么久才得以决定,当中的影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三峡工程的兴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
还有大规模的移民。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
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
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作文六:《改革开放的成就》800字
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个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等各种分裂图谋的斗争深入发展。(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从一个在收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作文七:《改革开放的成就》800字
(一)分块叙述
政治:1997 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成立东海防空识别区
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的600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9 年的340507亿元,并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人均GDP由1978 年不足100 美元上升到2007 年的2 200 美元以上。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 亿下降到2 148 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 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 年的1.6% 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科技文化:
2003 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
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 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 万名;而到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 010 万,录取新生
达567 万名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51金21 银28 铜,获金牌榜第一名。
(二)总结性话语
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3.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4.社会和谐稳定。
5.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
(三)非数据性描述
1.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
2. “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3.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活动十分单调,儿童们跳皮筋、抽陀螺、打弹子,人们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和唱片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娱乐方式种类越来越多,逛书店、泡茶馆、看电影、看比赛、听演唱会、出国旅行等等。
(四)一点小建议
1.注意突出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2.我搜集的资料不是很全,建议再找些东西,辛苦啦O(∩_∩)O~
2013年12月17日
生32 胡玉钊
作文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4700字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这30多年里,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农村改革方面,安徽等一些地区率先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改革试验,这一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随后推广到全国。在 企业 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四梁八柱”的基本体制框架。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 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二、 综合国力的增强
2008年8月24日,美国发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国综合国力在美、日、德之后,位居世界第四,其中经济实力世界第三,军事实力世界第三,科技实力世界第八,教育实力世界第十。
在经济方面,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在军事方面,我国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科技方面,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
在教育方面,1983年,**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 计算 ,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
平均约12年翻一番。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 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农村,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一部分农民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小汽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截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98.54,,建制村通公路率达88.15,。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联合国在2003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实现的。
改革开放的领袖——**,他带领着全中国进行着大刀阔斧地改革。**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内容丰富而深邃,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关系的思想独具特色: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件,影响了改革开放总体的成果。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 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
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全会在讨论**总理提出的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全会认真地讨论了“**”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三、 设立经济特区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四、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自身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改善中国出口贸易的国际条件,扩大
我国出口。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予世界市
场的经济竞争。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引进外资。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素质。
第五,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傲人的身姿。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二)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二、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一)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三)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三、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一)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渐成主流。
(二)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
(三)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一)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二)对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是把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到战略高度
(二)是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发展,不仅关系到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正是从这样的高度,《强国之路》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预测。其基本的判断是:经过近,,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有的文章分析了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及中国进入发展型社会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如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意义,利益关系的调整将更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等。基于此,许多论文都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协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不同领域的改革关系。在当前,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并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使其整体上与其他改革保持平衡。只有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健康地发展,并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加快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革,多位学者建议,中央应该设立独立的改革协调机构,这个机构不应该附设在一个政府部门内部,而是应归总理直接领导,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部门利益对改革的干扰和影响。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文九:《改革开放35年的成就》13200字
? ? ? ?改革开放3?5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35年:
? 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人民日?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1?979—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
?017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17—2?017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1?万亿元,2
元,?2017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7?年已达到5?2万亿元。?
?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7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
? 1.8?%提高到2?017年的?11.5%?。2017?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17—20?17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17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17年突破?2万元至2?0179元?,2017?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微?博]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
?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85?年翻了近一?番,达到2?017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43?49亿元,?1999年?跨上1万亿?元台阶,达?到1144?4亿元,2?017年超?过5
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2017?年再次超过?10万亿元?,2017?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4.6?%。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
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十八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1?7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超过?3万亿美元?,2017?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
1?23456?7下一页
?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5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79—20?17年,第?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4.6%?、11.3?%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7年的10?.1?45?.3?44?.6。与1?978年相?比,201?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0.7个?百分点。 ?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需求结?构很不稳定?。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的局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经常为?负值。但随?着经济实力?提高,融资?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201?7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4?2.4%和?18.0%?。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0?%、47.?1%和,2?.1%。 ?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2?017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比1985?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西部仅?上升0.4?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则分别下降?4.2和4?.5个百分?点。新世纪?(行情,问?诊)(13?.53, ?0.01,? 0.07?%)以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
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7?年,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5%?、24.1?%和11.?1%,分别?比2017?年提高6.?0、5.0?和2.7个?百分点。 ?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7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
? 1.0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7?年的48.?4%,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3%下降5?
1.?6%。
?
? 三、供?给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的35年?,也是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
?农产品(行?情,问诊)?(8.66?, -0.?11, -?
1.?25%)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20?17年,粮?食产量达到?58958?万吨,比1?978年增?长93.5?%,201?7年以来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棉花?产量684?万吨,比1?978年增?长2.2倍?;油料产量?3437万?吨,增长5?.6倍;糖?料产量13?485万吨?,增长4.?7倍;水果?产量240?57万吨,?增长35.?6倍;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增长11.?7倍;肉类?产量838?7万吨,比?1979年?增长6.9?倍。201?7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
? 三、四?位。从人均?水平看,2?017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长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别增长?
1.?2倍、3.?7倍、3.?0倍和8.?0倍。
?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17?年,原煤产?量达到36?.5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粗钢?7.2亿吨?,增长2
? 1.8?倍;水泥2?2.1亿吨?,增长32?.9倍;汽?车1928?万辆,增长?128.3?倍;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7年的84?2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 ? 1.3?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7年产量?分别达到1?1.8亿台?和3.5亿?台。35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6%?。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
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2?017年大?陆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达89家(?含香港),?比2017?年增加78?家,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78年?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偏低,发?展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随着国家?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逐渐深化?,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1?407亿元?,1979?—2017?年年均实际?增长10.?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实际?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实际增长1?0.5%。?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金融?、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8?72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8%;房地?产业由80?亿元增加到?29006?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3%。?近年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体
?年。 系?并形成比较?优势的35
? 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201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2?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5.?0%。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6%,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以上。?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1?0.3%。?
? 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35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2017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万公里,?增长3.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28万公?里,增长2?
1.?0倍;输油?(气)管道?里程9万公?里,增长9?.9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6.5亿?吨,增长3?2.5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增长迅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 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3?5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政营业?网点由19?78年的5?.0万处扩?张到201?7年的9.?6万处,增?长92.6?%;邮路总?长度由19?85年的1?42万公里?提高到58?6万公里,?增长3.1?倍;201?7年,全国?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1%?。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提高到20?17年的1?580万路?端,增长8?479倍;?
局用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提高?到4374?9万门,增?长106.?8倍。固定?电话用户由?192.5?万户提高到?2.8亿户?,增长14?3.5倍;?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38部?提高到20?17年的每?百人103?.10部;?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手机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201?7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2.50?部,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01?7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7年的42?.1%。
? 五、对?外经济大飞?跃,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 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造成了?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十九?位,198?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19?94年突破?了2017?亿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亿美元,?2017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6.6%,?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增?长209倍?,年均增长?17.0%?,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6.2%,?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
?8%。 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2%和9.
?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大为提升。?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7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同?时,进口商?品构成也随?国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后直到?2017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国?消费能力的?提高。此后?,国内产业?体系的升级?逐渐拉低了?制成品进口?额比重,2?017年以?来制成品进?口额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至?2017年?已下降到6?5.1%。?综合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级产品换制?成品,19?80年初级?产品净出口?2
1?.6亿美元?,制成品净?进口40.?5亿美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制?成品换初级?产品的格局?逐渐定型,?2017年?,初级产品?净进口53?44亿美元?,制成品净?出口764?7亿美元。?
?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7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7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长。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201?7年的26?5亿美元快?速提高到2?017年的?878亿美?元,201?7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
?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35?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35年。?
?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7?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
?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顾,?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201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年均增长2?4.9%。?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7年占?
?%。 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年均名义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增长?49.9倍?,年均名义?增长12.?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1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2
?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下?降28.4?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7?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
?1.5辆,?分别比20?17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
1.?0辆。
?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3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26.8万?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9?86
?1.3万人?和1522?4.7万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1948?6.7万人?和725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69.?5万人;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2143?.5万城市?居民和53?44.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 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1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17年标准?,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7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7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7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
?
七?、社会事业?大进步,呈?现出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35年,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3?5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5年。
?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7年的?8.9年。?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7年,研究?与试验
R ;D?)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5倍,占?国内生产总?发展?(
值的比重为?
1.?98%,上?升
1?.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
1?.71万件?,增长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 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5万个,比?1978年?增长4.6?倍;卫生技?术人员66?8万人,增?长
1?.7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27?.1万张,?增长
?1.9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初步建成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妥善应对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4.?8岁。
?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7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321?个,比19?78年增长?
1.?3倍;公共?图书馆30?76个,增?长
1?.5倍;博?物馆306?9个,增长?7.8倍;?档案馆40?6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57?万卷(件)?,分别比1?991年增?长13.9?%和2.8?倍;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1%和9?8.20%?。2017?年,生产故?事影片74?5部,而1?978年仅?生产46部?;出版各类?报纸482?.3亿份,?各类期刊3?3.5亿册?,图书79?.2亿册(?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2.?8倍、3.?4倍和
? 1.1倍?。
? 体育事?业连续跨越?。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17?年悉尼夏季?奥运会上,?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7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首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8—2?017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75?2个,创超?世界纪录1?076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和健?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间体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投入?到强身健体?的体育
? 运动?和锻炼中,?国民体质明?显增强。
?总之,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35年改革?成果丰硕,?35年开放?成就非凡。?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当?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一路坦途?,35年来?,我们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机的挑战前?,在每一次?风险的历练?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 取得?的成就已载?入史册,更?加艰巨的任?务正摆在面?前。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描绘?未来的改革?蓝图,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一定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个文明富?强民主的崭?新中国就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将?会更加精彩?~
?
作文十:《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500字
寒假作业
语文:
1. 阅读名著《名人传》《海底两万里》各写15道填空题 5道问答题(共40道)
2. 背诵八年级下的文言文,诗词,要求会默写及解词。(《与朱元思书》《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五首》《课外古诗词》)
3. 小班课一本练习册
4. 收看“一战到底”,中央电视台汉字大赛,成语大赛,演讲大赛等综艺节目,拓展视野,丰富头脑。
数学:
1.60分以下完成教材例题,习题,复习题,配一本练习册(上学期的)
英语:
1.2014年,《新语思》英语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
2.60分以下把八年上单词抄写10边。家长签字。
物理:
1.完成八年下一本练习册。
政治:
1. 看五部电影(《阿甘正传》《像乔丹一样》《歌舞青春》《三傻大闹宝莱坞》《风雨哈弗路》)此外推荐《怪兽大战》《玩具总动员》
2. 写一篇观后感
历史:
1. 新中国十大元帅简介。
2. 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
3.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地理:
1.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挑出10个省级行政单位,从自然环境(例:地形,气候,河流)的人文环境(例:衣食住行玩)等方面介绍一下,形成文字。要求每个行政区介绍不少于400字。
2. 复习七年(全书)八年(上学期)知识,做好迎接中考的准备。
生物:
1.总结七年生物知识点。(开学交知识结构图)做好迎接中考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