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近几年,综合大学艺术专业对美术生的文化课越来越重视,美术生在保证专业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文化课分数。在此建议美术生在学习专业课期间能留一些时间学习文化课,最好是画室安排有专门的文化课复习课程。 其实,在每一年的美术生高考过程中很多人都不难发现,确实是存在一部分以拿学美术当跳板的人。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判断来说这到底靠谱不靠谱。因为在中国,教育状态是一种考学模式。最终极模式就是为了考学。
二、联考与校考的区别
所谓联考是指的美术类考生在12月出参加的由本省统一组织的美术类统一考试,全省的所有美术类院校或者专业均按照此次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参考。
校考是指的外省的教育部特许的31所独立院校和15所参照院校在本省设立的独立招生考试,如3月份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各省设立的专业考试。注意:这些院校在高考录取时采用自己考试的成绩不认可联考成绩。
三、艺考生与艺术特长生
首先是艺术特长生与艺考生的区别:
简单来讲艺术特长生还是属于文化类高考生,只不过通过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可以达到加分和减少录取难度的目的,目前有少数综合院校的个别专业招收艺术特长生,入校后并非学习艺术。此种考生文化课要求仍然很高。
而艺术类考生(包括美术类)是指通过严格的美术考试,将来所报院校录取后进入艺术类系别进行学习。目前绝大部分美术类专业是通过此种方法进行招生的。此类考生相对来说文化课要求较低,我们平常所说的美术生就属于这一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美术将来想在大学里学习美术专业,那就要参加北京美术培训的集训和考试了。
四、关于录取方法
目前省内大部分院校采用联考成绩大类投档进行招生。所谓大类投档是指的把所有美术类专业统一进行投档,区别于以前的按不同小专业进行投档,这样可以避免高分考生因为报错专业而落榜的情况。
另外大学在录取时又分为4种情况
1、专业(美术成绩)排名录取——如中央美术学院造型专业、四川音乐学院
2、文化课分数排名录取——如八大美院的史论类专业
3、专业+文化课排名录取——如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4、专业折算+文化课折算排名录取——如四川美术学院、厦门大学
更多的院校内容太多,无法一一举例,但是家长们应该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在哪里?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还是说两着都比较平均呢?根据自己孩子情况选择更有利的院校去填报。每年的招生简章和招生指南都需要需要好好琢磨。
作文 一个美术生的幸福生活
开学那天,老师领他来报到,他很勉强地垂了眼睛站在讲台上,惜字如金地自我介绍:我叫庄家睦。
我看见美术生的长睫毛优美骄傲的弧线,心里像有瓶苏打汽水开了盖,不停翻腾着细微踊跃的泡沫。
男生怎么可以有那样洋娃娃的睫毛?真是没道理。
美术生又高又大,爱穿松松垮垮的白色球衫,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不声不响。
他不用上数学课,因为高考免考,事实上所有科目他都很少来上,基本属于放牧型读书。
每当他垂着有些倨傲的长睫毛,长腿阔步地经过我的课桌,便会洒下一路哗啦哗啦的声响。
1,2,3,4,我常常这样默数,数到6的时候,哗啦声停止,然后桌椅板凳发出巨大声响——美术生抵达了座位。
有美术生在场的课堂,我的后背异常紧张与敏感。
我总忍不住佯装若无其事地扭头飞快瞥上一眼,却不总能成功侦测到他的动态。
这一路实在是漫长遥远,障碍多多。
有次课间我帮英文老师分发考卷,看见他的试卷,分数一塌糊涂,庄家睦3个字倒写得异常潇洒俊逸。
他不在座位,我在那里慢吞吞地磨蹭,课桌上有只印着变形金刚的红色铁皮文具盒,拿起来出乎意料地有熟悉的哗啦声响,忍不住打开来看:整整一盒削好了的绘图铅笔!我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仿佛知道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巨大秘密。
是的,我喜欢上了美术生,并且一点儿没想隐瞒,哪怕是在风声鹤唳的17岁。
我去美术用品店买了半打进口的绘图铅笔,放在书包侧袋,每天都幻想着在某个地方与美术生不期而遇,然后拿出铅笔送给他,欢快又得体地说:“庄家睦,我是黎熹恩。
你可不可以每天都来上课?”...
怎么样做一个美术生 求作文.500字
学绘画全国设置美术专业的美术院校超过了 1000 所(包括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等名牌大学,并且美术专业是极其受到重视的),美术类所设置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每年的招生数量达到了 20 万,而且,越是重点大学对美术专业越是重视。
进入同样的重点大学,文化课要求极低,这是美术专业的高考优势之一。
如果进入相同的一本及 211 大学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比文理学生总低 200 多分,这为学美术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会 .? 一个事实,对于高中生来讲,文化课达到 400 多分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突破 600 分是极为困难的,所以对于文化课相对低一点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一样能进入名牌大学。
? 很多人误解考美术只能进不好的大学,这是错误的,美术在大学里是一级学院,与其他专业一样。
而且,在更多的名牌大学里美术专业优于其它专业。
? 就业——美术(造型和设计)大学生毕业就业机会远远优于文理科毕业生,学习美术具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 有的家长听别人讲:“学习美术将来只会画画,其他什么都干不了”。
这是 10 年前的片面理解。
具体分析如下:? 据统计,仅北京市近几年每年就消化掉 15 万美术类大学生,而且就业方向非常好,包括影视、建筑、装修、服装、印刷、杂志社、电视台、报社、广告策划、动漫、网络设计行业、拍卖行业和各大企事业单位等,都需要大量的美术人才。
最近几年,韩国和日本的动画和游戏设计行业纷纷向中国的大学预定毕业生,年薪基本都在 10 万元以上。
? 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事物都和美术专业密切相关,建筑、装修、产品广告、服装、影视、家具、展览、报纸、杂志、网络、动画及国画、油画、雕塑、壁画等。
?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使学生拓宽就业路子,扩大就业选择的机会,即使将来毕业不从事美术工作,更多的单位还是愿意接受那些有美术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整体素质、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比一般学生思路开阔,思想活跃,更有力于将来的发展。
?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减轻家庭的负担。
学习造型的学生很多在大二就开始卖画,并且价格颇高,完全能够解决大学的费用问题;学习设计的学生大二开始不断的接到设计的项目,做到了边学习边工作,也很好的解决了费用问题,并且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美术是实践性学科,学校提倡走出去,不会影响学习,而是利于学习。
美术生怎么展望高考1500字作文
1.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作为招生工作首要环节的入学考试形式仍十分陈旧,仅以高校美术院系的素描考试为例:现阶段,中国的美术高考招生考试方式主要承袭欧洲学院派体系的模式,着眼于造型、写实因素的测试。
考试内容也主要是以静物、石膏、人像为主(即使有些创作类试题涉及到中国传统艺术也是少之又少),考试内容过于单一,这既严重滞后于国际范围内的现当代视觉艺术知识系统,又把不同的美术类专业置于单一的技能考核中去,这种考核形式,在艺术教育的开始阶段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感受力,美术的国际性、民族性也由此丧失。
招生考试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但这种陈旧的入学考试是很难选拔出具有艺术天赋和潜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的。
2.对文化理论课程不重视 现行的美术招生制度,使考生产生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他们中一些人认为文化课成绩跟不上,便可以转学美术专业来实现大学梦,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高校美术类专业在校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譬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重要课程的漠视;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也同样缺乏兴趣,对很多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一知半解,甚至闻所未闻。
结果显而易见,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只会导致艺术类学生在一条越走越窄的艺术道路上与真正的艺术越行越远。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了变化,最近几年不少学校就开始提高文化课成绩在高考录取中的比重了。
3.对国内外艺术发展历史及流派知之甚少 如今,很多美术类的学生,对产生在中国本土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了解甚少,许多人不知中国历朝历代的绘画艺术流派和代表人物,不知道传统的书体有哪些,至于世界闻名的一些艺术形式及多元化发展趋势,更是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当今美术教育的悲哀。
(二)国内美术高考研究现状 陈丹青在《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试论当今中国艺术教育的两难》一文中分析了当前的教育状况,指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和大学进行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改革解决之道。
滕建志在《从“美术高考热”谈对美术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高校美术专业扩招导致教育资源被冲淡、盲目报考美术专业使生源专业水平下降、优秀教师少、基础训练薄弱等问题,是高校美术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谢裕宣在《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一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美术高考补习班应运而生,成为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
要想客观全面地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首先要寻找它形成和发展的根源,使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使其能对美术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上海中学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上海市美术特级教师程明太在《加强对美术高考现象的研究势在必行》一文中分析了美术高考的历史、特点和美术高考“唯一性”的局限,希望美术高考本身能有更多的文化蕴涵,提出从应对考试转向理性思考,并呼吁大家加强对美术高考现象的研究。
该文除对美术高考的原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外,还针对美术高考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师高民在《高校艺术专业招生中的弊端与对策》一文中把视角对准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工作,观察其中的运行状况,分析现行高招中的种种弊端,并以此为焦点铺开话题,最终落笔“改善对策”。
刘健、陈瑞三、姚朋远在《试论美术类高考招生改革》一文中对多年来美术高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如专业加试时间过长、美术的专业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例不适当等问题,提出了美术高考改革的重点环节和方法:文化课考试应结合美术类(或艺术类)考试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加试应制定美术学科统一的规范化招生制度和程序等。
刘显成在《西部地区美术高考热的社会矛盾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如今,时代交给美术教育一个新的任务,就是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人心、培养能充分就业的美术人才,此观点颇为新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武旭在《美术高考热的背后》一文中分析了美术高考形式亟需改革的现实,以及考生过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指出美术院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并呼吁大家要理性对待美术教育问题。
袁恩培在《关于美术高考方法与方式的讨论》一文中论述了当前美术高考中一些严重问题和美术教育中的艺术和技术、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与美术技法、技巧的偏重现状等问题,希望能重新认识美术高考,思索并找出那些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考试方法来。
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多年来由于美术高考制度滞后与高考内容的固化,已偏离了考试实质性目的,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到了美术考前培训的科学性和考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
认为美术高考不但要适应社会与国家的要求,而且要不断改革并完善美术高考机制,这是未来美术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对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付秀飞在其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综论》中深入...
一堂生动的美术课。
作文:600字 初一水平
星期一,我们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蔬果造型。
下课了,同学们早已准备好自己的物品,等待、期盼着美术课的到来。
有的在桌子上铺上了漂亮的桌布;有的把水果蔬菜整齐地摆放在桌子前,有:苹果、黄瓜、白菜……有的……“叮铃铃”……随着优美、动听的铃声‘上课了。
大家都兴奋不已,因为快乐即将到来。
徐老师不紧不慢、眉开眼笑地走了进来,过了一会儿,却一悲一喜地望着我们。
徐老师说:“今天做蔬果造型,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说完,全班顿时炸开了油锅,于是,徐老师随手拿起几根牙签,然后拨开蚕豆,吧它们一粒一粒地搭上去,就做成了一个蚕豆小人儿。
“哇”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个个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多同学都忍不住先做了起来,我也不甘示弱。
我得意洋洋地拿起两个苹果,用一根牙签插在苹果中央,然后切了两片黄瓜当头,再在上面插了几个蚕豆当烟囱,然后又拿黄瓜在上面精细雕刻,先刻一双眼睛,然后用一个小番茄上面那美丽的叶子做鼻子,最后刻上一张嘴巴,一位“黄瓜先生“做好了,用牙签把它固定在上面。
我给自己的:杰作”取了个名字叫火车里的“黄瓜先生”。
我迫不及待地给我周围的朋友看,她们的回答是相同的:“这是什么?一点都不像。
”于是我又在火车上刻一双眼睛,这样,火车看起来就栩栩如生。
做完了自己的,该去欣赏欣赏别人的了。
王语焉得水果娃娃、陈亦尔德鸭仔、杨淳琪的驴子和小猪……她们做得都非常精致。
徐老师开始评奖了,我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拿给徐老师看,他看得眼花缭乱。
结果杨淳琪、王语焉、赵冰琰得了最佳“创意奖”的称号;我、何文泽、程羽等得了最佳“制作奖”的称号。
叮铃铃……下课了,我们还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只好和蔬果造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啊!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啊!
写画画的作文
我爱画画我有许多爱好,仿佛是金黄色沙滩上的五光十色的贝壳,其中我捡起一个红彤彤的贝壳里面装着是我最喜欢的爱好——画画。
你们也许会问为什么,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在美术课上,孙老师拿出两支普通的白色粉笔、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几声,没等我们眨眼睛,那幅画早早的画在了黑板上,“哇!——真美啊……”我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感叹,老师笑了笑说:“这还是随意画画呢!”我心里嘀咕着:画的这么漂亮,还是随便画!黑板上水淋淋的画,里面是满地荷花,有的还含着花骨朵儿,有的已经绽香开放,雨后天晴,雨水在荷叶上滚动,天空出现了一道七彩虹……我痴迷地看着画,老师叫“李瑞……李瑞?”同桌用脚重重踩了我一脚,我这才反应过来……下课我问老师:“怎么画得这么好?”“只要画画多练,必有成就。
”这时,我已爱上了画画。
画画是我一种“悠闲娱乐”“哟——作业写完了——”我开心得一蹦,拿出一张白纸画,妈妈说:“今天嘛!让你看一会儿电视。
”这可是我梦昧已求的三个字“看电视”,可我爽快地说:“画画好了——”……“哇——”我拿着自己的画,陶醉起来,一个小红帽姑娘提着小篮子去采蘑菇……画画更是我的“游玩世界。
”“出去玩喽!”妈妈带我出去旅行,我拿着画板和一支铅笔准备出发,“李瑞!你的其它东西不用带了吗?”我笑着说:“我只要有画板和笔不用愁,这是我的爱好啦!”我们乘着飞机,来到了香港,“这儿真美。
”我感叹地说,挥笔画了一幅“高楼大厦”的画……我随时随刻都提着一只小包袱,人家问我:“你里面装着是什么呀?”我却笑眯眯地说:“是铅笔和纸。
”我爱画画,因为画画能使人快乐,这个爱这个不平凡的也是美丽的。
我爱画画画画,我想大家都会吧?在我的课余生活里,大半是在画画度过的。
在小时侯,我就很喜欢画画。
还报过几次美术班。
在学校,常常一下课就拿出白纸来,叽叽喳喳地在上面画了起来。
小时侯嘛,认为自己的画已经够水平了,可长大拿出来一看,真叫人捧腹大笑。
画的是鼻子不对嘴巴,提供简直是一个“小丑”。
我可没为这事而对画画失去了信心。
画得不好,也许是因为年龄限度的关系吧!从小时候到现在,我的画画水平可有极大的提高哦!在这些日子里,我一有空就在那儿画画,(当然也会干些别的,但大多数还是在于画画。
)还了解了许多关于美术的知识。
记得上学期,我还特意找了一本小本子,当美术本。
还在上面画了许多卡通图按。
还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画和以前的画有什么差异,好的保持,差的改正。
在我身边,还有许多同学热爱美术,我可以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美术也和语文数学一样,是要一点一滴学起来的。
寒假的时候,姐姐来我家玩,我就让她帮我画画。
我特爱看她画画,因为她画的画特别逼真,好像会从画里蹦出来似的。
我正在努力得超过她,我想离那天一定不会太远的。
如果画出一副好作品,我就像做出了一道难题一样高兴。
画画即长见识,又丰富了课余生活,这不是很好吗?望采纳
关于美术鉴赏的作文600字左右
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本学期,我选择了“世界美术赏析”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
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
学下来收获很大,我逐渐可以感受到了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那作品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笃定,那种归属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视为法兰德斯巴洛克风的具体象征的鲁本斯的作品;当然还有现在被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之一的伦勃朗的“泰特斯”等等这些经典的西方美术艺术。
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我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而且在我看来从实际情况作为起点,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学生产生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
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所以要适当的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
这也是我选择这一课程的原因之一。
...
关于美术的文章
展开全部 美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 艺术不能教 创造不能教也不能学。
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可惜目前懂得美术的人真的不多,懂得美术的父母和老师更是少之又少,美术教育过度用力在教与学之中。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
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
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
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
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
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
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
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
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父母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父母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在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
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这是原本深藏的潜能,父母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的逐渐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父母所干扰。
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
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错乱涂鸦”和“命名涂鸦” 1、错乱涂鸦 由于动作协调性不够,画在纸上的画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还会将线条画出纸外。
2、命名涂鸦 到了此阶段,幼儿虽尚未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经能借由图画表达一些意念,一面画一面喃喃自语,画完了,还会帮这幅画命名。
我有“画”要说 画作是幼儿无声的语言,当幼儿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
此外,有自闭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从其中找寻病因,作为诊治线索,并以绘画作为治疗的手段之一,疏导郁结的情绪,协助病童恢复和外界的沟通,即所谓的“绘画治疗”...
以“流行文化”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急.
1__这是一个浮躁却美丽的年代,我们哼着光良的歌在海边大声许愿,我们手牵着手在草地上大叫“可以陪你这样活着真好”,流行音乐、电视剧、小说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紧紧包裹住,偶尔生出一丝迷乱,偶尔有些彷徨,但这并不影响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流行文化与经典同行的年代,当流行的美成为一种时尚,他并没有悍(撼)动经典的地位,反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 人们通常用时间来考量经典与流行文化的差别,因为只有时间才能公正地审视出任何一种文化所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那些最丰盛的精神食粮并(虽)保存了下来,但那并不意味着那些被舍弃的都是文化垃圾.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文化的功能,真即是美,美不离真.从这个意义上讲,流行的文化是一种美,它是一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的美. 我们是同时读着经典与流行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在金庸的作品中寻找江湖义气、侠骨柔情,同时我们在李白和杜甫(身)上体味古人真实的豪迈或者沉郁;我们哼着《同桌的你》来纪念自己初长成的喜悦,祭奠我们终会逝去的青葱岁月,同时我们也学习吟听莫扎特《小夜曲》的安宁和贝多芬《命运》中的悲怆.流行与经典有时候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偶尔的交集却不会因此而相互抵触、相互磨灭.我们不必因为文化的普及而焦虑经典的丧失,文化的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却也是我们现代人善于吸收的一种气度. 活在当下的我们并没有被赋予权利标榜刚刚诞生不久的东西为经典,所以它们以流行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它们仍然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或许一百年后,当人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其中的一部分会被确立为这个时代某种物象的象征,并成为经典.因为这个时代有一些纸醉金迷,所以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常见表现手法,当言语不再能表达文化人的内心焦灼时,有些杂乱不着边际的搭配实际正是他们心中的呐喊.文化人正寻求着更多更新的突破口作为他们思想情感传递的媒介.于是,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杂而不乱、杂却大同,任何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文化作品的事物都蕴含着对现实深深的思索,流行诞生于此,经典也从这里孕育. 的确,由于大量新鲜事物的涌入,其中确实也存在文化的垃圾,对此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宽容.因为经典与流行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他们的时间范畴不同,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但他们都曾经伴随我们体验成长的喜悦与悲苦.还是多一些祝福吧,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有人说李斯特的音乐曾经只是被当作那个时代情歌哼唱,那么说不定哪一天New Age的曲风也可以成为音乐史上的绚烂一笔. 流行美丽,经典依然永恒…… 2__流行与创新 “如果所有人都站在一边,那一定不是好事”,这论断在轮船上是真理,在生活中则更是高见.因为生活同样需要平衡.千人一面,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那么世界将是不完美的. 流行梳妆打扮,流行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究竟是可笑还是可悲.流行是一个太过敏捷的精灵,在与它的竞跑中,人们消磨了时光、耗费了资财,更可悲的是丧失了自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的丰富与美丽源于个性.不必“流行”,我们需要“留性”. 追随流行是一种审美的浅薄,在审美层次上已上升到个性至尊境界的国家和地区,众多的人是并不讲求流行的,只有在审美情趣尚处原始意味的仿效.从众状态的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中,流行才若循规蹈矩的精灵,使斑斓绚丽的个性色彩囿于有限的空间之中,这种从众式的劣根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亦是国民素质的反映.个性的丧失也必将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更新力,让人的智慧与灵魂在副副枷锁中磨灭.泱泱大国的兴旺,又怎能凭流行之力呢? 古有燕瘦环肥,高矮之分,同列美女之列,全因个性的美丽.留住你的个性,创造一个独特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不排斥与你完全相异的另一个“我”的形象、他的形象、并使你的存在不伤及他人的利益,这是处事的理性态度、生活的哲学.敢于在“喇叭花”盛开的季节里穿一条紧脚牛仔,你一定会更引人注目的. 在时代的巨浪之中,只要能奋力前进,就是一把好手,扬起你的风帆,激起你最欣赏的浪花吧!
学绘画的作文500字
展开全部刻苦学习美术我爱美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也有自己喜爱的。
我喜欢的那个“东西”能让你心平气和、头脑清醒,那就是—美术,现在让我来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它吧!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带着快乐的心情来到了学习美术的地方。
我在美术教室的墙上看到挂着许多美丽的图画,有的是上一届同学们的作品、有的是现在同学们的作品、有的是老师的作品。
这些图画中有楼房、有动物、有植物……各种各样的,形态万千,看上去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学着同学们把画板、纸、蜡笔准备好,等待老师的到来。
一会儿,老师拿着一幅画走进了教室,接着她把画挂在黑板上,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幅画的名字叫《花丛中的小动物》,就是今天我准备教同学们画的,但是画哪一种小动物,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画。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这幅画的要领和该注意的地方,说完后,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动笔了。
我想,我画什么小动物呢!忽然我想到,画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狐狸躺在花草中。
构思好之后,我就动笔开始画了。
我先画了一些花花草草,这些花草相对好画,可是小狐狸就难画了,因为我第一次画,不是把小狐狸的脸画成了大饼,就是把手画成了一颗糖。
我的心慢慢地急了,画了又擦,擦了又画,纸都擦花了,就是画不好。
正在这时,老师走到我身旁,仔细给我指点了一下,并对我说:“画画要心平气和,不能急。
”。
听了她的话,我忽然想起一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于是,我静下心来,按照老师的指点,心平气和的边想边画。
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狐狸,成功了,当时我好高兴哟。
后来我的画还被老师挂在了墙上呢!从那以后,我便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爱上了美术。
我相信,以后我会画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给美术生家长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