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计: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2、简介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3、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
关与三十六计的作文
《三十六计》是本兵书,作为一本兵书而言,肯定得告诉人们怎样进攻和防守。
也就是前面说的相生相克。
相生,即为进攻。
相克,即为防守。
总的来说,都是进攻。
因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防守也是进攻。
只是这时候,已展开了对攻。
而当进攻一个目标时,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把目标引到一个陷井里。
按程序来说,陷井总得先挖,然后再引。
所以,金蝉脱壳应该排在第一计。
金蝉脱壳,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金蝉把壳脱下留在厚地,让别人误以为它还在这里,其实肉身早跑了。
所以说它有一种分身的法术。
这其实就是个幌子,是装的。
按逻辑来说,幌子的下边就是个陷井,幌子和陷井是连在一起的。
陷井里才隐藏着狩猎者的目的。
这目的首先当然是把定点进攻的目标诱过来。
因为单凭一个陷井是没有杀伤力的,它捕捉不到你所想要捕捉的对象,也就是目标。
所以它生出了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类以诱之,即是诱,肯定得用饵,就是用饵诱它,因为前边已经有个陷井了。
如目标上当,肯定得蒙,掉到陷井里不蒙才怪。
都知道钓鱼需用饵,而能把人诱到一个陷井里的饵是什么呢? 人,都有七情六欲。
就名利这个圈,就不知有多少人跳不出去。
所以,得了解人性。
人性,是最复杂的。
想了解人性,跟个人的见识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姜是老的辣。
抛砖引玉,字面上的意思,用俗语来说,就是用虾米 钓鲤鱼的意思。
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
付出了,也不一定有收获。
借刀杀人。
借他人的手去除掉对手,引诱别人去杀人。
利用间接的方法去伤害别人,自己却不露面。
利用自己以外的人或事达到目的。
借的刀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物。
刀本是物,陷井也是物。
布个陷阱诱他过来,可说是借这陷井杀他。
所以抛砖引玉生出了借刀杀人。
而《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不是借物,就是借人。
但终究是人在操纵物,不是物在操纵人。
刀自己是不会去杀人的。
所以,只有了解人性,才会借刀杀人。
换句话说,也只有了解人性,才会用《三十六计》。
没听说有人在张飞面前摆过空城计。
借刀杀人是个无形的陷井。
借这陷井,把猎物给困住了,不宜急着下去捕它。
要知道兔子急了都咬人。
要是困的是一只白额大虫,那就更不能去了。
反正已经困住了,看好就行,先饿它几天,挫挫它的锐气再说。
所以借刀杀人,生出了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另外也可以这样理解借别人之手把对手给击倒了,自己只出出主意,是不是以逸待劳呢。
前人也说过,借刀杀人能达到以逸待劳的效果。
以逸待劳,引申到生活中来,就是说:凡事都做好充分准备。
也就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诸葛亮有未出祁山,先寻败路之说。
为的是攻守兼备。
也不是因为他的对手是司马懿,祁山又是天险,易守难攻。
有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给自己留条退路,也就是多了一条活路。
凡事都有个绝对。
昔日韩信有背水一战。
项羽有破釜沉舟。
他们不但不留退路,反而自断退路。
有的事,也是被逼出来的。
打仗,讲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如果不借东风的话,是相等的。
地利就是占领险地,易守难攻。
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的重要。
狭路相逢,是勇者胜。
把自己的退路给断了,也等于是告诉将士们,这一仗,不成功,便成仁。
求生,是人的本能,它能激起人体最大的潜能。
所以将士们个个都神勇异常,以一挡十。
同时,这也达到了绝对优势的人和。
所以,他们是以少胜多。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挺厉害。
二战期间,轰炸珍珠港,那种不要命的打法,实属罕见。
虽说把大事化小了看,会更加明了。
把活人当作人来看,会增加自己更大的信心。
但也不能把地球当作一个地球仪来衡量,一步就可跨过去,要不广岛和长崎上空怎会掉下两男孩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进攻而备。
当进攻一个人时,如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对方击倒,首先得快。
先下手能快。
但手快不如刀快,刀快不如枪快。
得狠。
刚狠不能击中要害也不行,得准。
不能要他有喘息的余地。
快、狠、准。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也是最实用的。
前提当然是己方和彼方势力相当。
而两军相接时,最有效击倒对方的是什么呢? 唐朝诗人杜甫在《前出赛》中写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捉拿他的首领,迫使敌军丧失指挥而自行溃散,那将会很快赢得这场战争。
不难看出以逸待劳生出了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如指挥官被擒,势必影响军心。
军心一动摇,势必影响人和。
人不和,这仗也就没法打了。
这也就是狩猎者最终的目的......
用三十六计写作文
写好作文的“三十六计”有的同学要问:“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叫“文无定法”,也就是说:写作文不应该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写出的文章也不能千篇一律,只要你认为需要写,你要你认为合情合理,写就是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写作文还是有一些规律可言的。
下面是为同学们总结的《写好的作文的“三十六计”》,里面谈到了一些好的规律和方法,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写好作文的“三十六计”怕字当头万事难,写好作文趣为先。
巧妇难为无米炊,写作素材靠积累。
肯做生活有心人,有事可写不费神。
少儿生活乐趣多,留心观察细琢磨。
抓住平时小镜头,再写文章不用愁。
平时读书破万卷,写时下笔如有神。
我用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打动人。
习作素材多益善,用前还需细挑选。
画龙尚需笔点睛,写文更需中心明。
刀刃舍得用好钢,笔墨花在重点上。
写人写物抓特点,突出个性不一般。
事件要素细交代,说清来龙和去脉。
首尾前后要照应,避免矛盾和漏洞。
注意衔接和过渡,三言两语不可无。
书写规范讲格式,标点符号莫忽视。
名篇佳作是宝库,多读多仿打基础。
对待范文态度端,切莫抄袭和照搬。
自古佳作贵于新,千篇一律谁问津?文章不厌千番改,精品多自改中来。
师生之间交流多,集思广益有收获。
广播报刊和杂志,展现风采显价值。
勤于动笔是真谛,落笔生花定有时。
关于三十六计的故事,其中两个的故事的作文
我和妈妈到新华书店买书。
无意间,我看到了一本《三十六计》,感觉很好奇。
是三十六个伟大的计划,还是三十六道计算题?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起来。
真是不看不知道,第一计“瞒天过海”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越看越入迷,妈妈只好把书买了回来。
一到家,我就坐到书桌前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
“借刀杀人”、“顺手牵羊”、“瓮中捉鳖”、“隔岸观火”、“笑里藏刀”……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在餐厅里大声喊:“刘丰华,快来吃饭。
”一连喊了好几声,我都没有答应,依然埋头看书。
妈妈走过来,一气之下拿走了书。
我正看得起劲,见妈妈拿走了书,就大声哭闹起来。
本以为爷爷奶奶会护着我,哪知爷爷却在旁边煽风点火:“看书时间太长,会伤害眼睛,更何况吃饭时间已经到了,你妈妈批评的对。
”我一听急了,就脱口而出:“你们这是隔岸观火,火上浇油。
”大家听了我的话,“噗嗤”一下笑了。
“看来,这《三十六计》你是认真读的。
”妈妈笑着说。
我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嘀咕了一句:“学以致用吗!”我和大家开开心心的吃着午饭,可心里还惦记着《三十六计》。
读《三十六计》有感作文
1.《走为上计》是兵法中“败战计”的最后一计,前提是败战,如果在力量上不占上风,就选择败战计,如果双方力量悬殊就选择《走为上计》。
你紧咬前提不放,托死他们。
2.根据博弈理论:困境中弱者的选择有三种,要么攻要么守,要么不攻不守,而走为上计属于第三种,是缓兵之计,所谓保存自己,以图后用,举个例子,二战时期的敦克尔克大撤退。
“退避三舍”也应该是走为上计的例子(仔细分析)。
3.正面反驳对方论点的缪误性,明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还逞强,非死即伤,没有眼光的人才那么做4.败战计中,无非三种方法:投降、讲和、撤退。
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败,而撤退就是不败。
用三十六计其中的一计写作文200字左右就行了
三十六计的故事里有许多计谋,如瞒天过海、美人计、空城计等等。
其中,空城计使我感受最深,里面讲的是公子元率领兵车六百辆攻打郑国,郑国本来就小,哪抵得住啊!最后,上卿叔詹说:“可以固守待援”正果国君听了叔詹的话,命令士兵全部隐藏起来,不让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张,百姓和平常一样,不准露出慌乱的神情,公子元见此情景,以为里面有埋伏不敢攻,郑国一拖在拖,结果等到了齐国和鲁国来帮忙,公子元看见齐、鲁两国来攻打,就逃走了。
在这故事里,我觉得我很欣赏叔詹的才华,郑国国君的勇气和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假装不慌乱的神情。
用三十六计中的计谋写作文500
36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36计,计计都乃妙招,这36计其实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不信?看着吧!话说瞒天过海来获得成功的计谋,而我,虽然能瞒天过海,却未能成功,反而,每次迎来的都是失败。
NO.1:测验考差以前,因为我成绩不大好,所以考试总是考差。
有一次语文测验,我考了88分,其实每次我都是自信满满,看到这分数,如当头棒喝。
在家里,老爸非常严格,每次成绩一定要上90才行,这次考了88,实在不知道怎么回去面对老爸那张阴沉的脸。
88,难到我真的要88?老师说一定要签字的,怎么才好?算了,我不签!给老爸看说不定要挨顿打,然后这一周每天都要挨骂,不给我好脸色看,好吧,就这样!回到家,吃完饭后,也是我心虚,偷偷摸摸,轻轻悄悄地去拿书包,这不是一副“贼”像还是什么?老爸立即对我产生了怀疑,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咳!儿子!把你书包拿过来!”我的心一阵汹涌澎湃,天啊,难道老爸知晓了?没办法,我只好乖乖就范。
当老爸搜出那张试卷时,我感觉我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不知道那天的太阳是不是从南边升起,北边落下的,老爸竟然说:“考了就考了,不要报喜不报忧!”这次竟然就这样放我走了,不知道是不是老爸今天有什么高兴事情,反正大难不死,必有后福!NO.2:带书去学校因为我是个完完全全的书迷,(但也不能称为书呆子)但是总喜欢看,上课看(当然,老班的课我不敢),下课看,睡觉前看,无聊时看,车上看……时时都看,所以我经常拿书去学校,以前在创造我的小说HP的时候,要和学校那帮HP迷讨论,就决定把那6本全带齐,等装满后才发现:1、太沉了,2、装满后书包显得很大。
因为我带的书很少,所以看起来很轻很扁,这一装满又重又膨胀。
在要马上和老爸去学校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本书没有带,马上去拿,当回来时,发现老爸正抱着我的六本HP,能瞒天过海也瞒不过老爸啊!于是我想起一句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改之:瞒老爸难,难于上青天。
36计,计计都能运用在生活中,如果你看后还不信,那就自己试试吧
所有三十六计怎么写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的来历作文
顺手牵羊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用到的一计。
本计语出《草庐经略》 · 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
”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小间隙,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绩的一种谋略。
关汉卿著元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出现了本计计名。
《水浒传》第99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
”但以上说的都不是战争。
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
如春秋时,晋献公途径虞国灭掉虢国,回师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了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灭郑没有希望,就顺手灭掉滑国,然后班师回秦,都是典型的例子。
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间隙、有薄弱环节的地区。
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发动攻击以获得意外的、原先没有料到的战果,就叫“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