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特点分男装服饰,妇女服饰,女童服饰分别进行说明:
男装服饰
男子多蓄发于头顶,彝族称“字尔”或“字木”。男孩在四五岁时,头前顶留一块方形的头发,成年后将其挽成一个发髻。人们视其为天神的代表。头上缠着青蓝色棉布或丝织头帕,头帕的头端多成一尖锥状,偏鉴于额前左方,彝语称为“兹提”汉语名“英雄结”。
青年人多将英雄结扎得细长而挺拔,以示勇武,而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无须为美,从年轻时起就常将胡须拔去。男婴左耳穿孔,稍长即戴耳环。
妇女服饰
妇女上衣毛、棉、丝制、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有的饰以盘扣,用彩色丝线缠绕,形状各异颇具匠心。圣乍地区的兔毛背心又别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笼底边镶上一圈雪白的兔毛,华美富丽。
妇女多着百褶长裙,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或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
女童服饰
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垂直于脑后。八九岁时,将单辫盘于头顶四周,辫尾缀以红色棉线,辫上有时扣以弓形小木梳为饰。出嫁时则分流双辫、交叉盘压在头帕上。如尚未出嫁而已达成年期者,亦可择日分梳双辫。
旧时黑彝贵族女子常带倒形花蒂式.下垂用银丝编成的细带五条,每条尾端有圆坠,摇曳别致。衣领是单独的一条,不和上衣相连,上缀有银苞泡花,前面正中扣连处有一长方或梅花形领牌。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服饰的色彩美 毕业论文的引言怎么写
彝族的火把节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
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
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
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
“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
”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
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
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
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
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
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
”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
”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
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彝族传统习俗作文300字
一、婚俗彝族是一夫一妻制。
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二、定亲及娶亲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
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
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
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
这次去,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
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
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
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
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
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
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
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
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二、迎宾礼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
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
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
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
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
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三、服饰彝族的服饰古朴、独特。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梁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
...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300字左右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
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
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
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
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
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
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
”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
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
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
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
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
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
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
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
”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
睡前,放“关门炮”。
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
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
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
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
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
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1)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
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
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
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
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确实与当今现代社会风尚有许多不同。
衣: 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料全为家织土布。
各家备有纺车、织机,自产棉花,自纺自织,织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兰或灰或紫的颜色。
衣裳多为自家制做,将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针一线用手工连缀。
也有上门做衣的裁缝,一个灰包,几根针,几络线,一双形似当今带把小铝锅的生铁熨斗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
衣服的式样是男为封襟衣。
女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裤子全为大折裆裤,4尺大的裤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系上布带。
如今,村里年轻人的服式与洞外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但不少老年人仍穿着对襟衣,大件衣,折裆裤。
不过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纺土织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选。
去村里走走,仍可寻见木制的纺车和织机。
虽然这些都闲置不再用,但也展示着历史。
即使在普遍使用缝纫机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缝。
食:当然是主食大米,与洞外的村民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里所指的“食”,是专指加工大米的工具。
秦入村里的村民们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风车。
碟子圆形,有上下两扇。
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间有一硬木轴,上扇绕木轴在下扇上转动。
上下两扇磨擦的面有规则地嵌有许多硬木片以为齿,齿缝间用黄土夯紧将齿固定。
碟子的作用是将壳肃去粗壳。
用碟子加工时将稻壳堆在上扇盛壳的容斗内,以人力推动上扇转动,稻壳通过木齿磨擦,从上下礧面的缝隙间洒下去了粗壳的糙米。
糙米再经过石碓加工便成为熟米。
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
确实有的村民原来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们(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比机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质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篱茅屋。
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独立,确是“鸡犬两相闻”。
屋内存设简陋,石板木块是凳,木板相拼为床,葫芦(俗称芦瓜)剖开成瓢,砖头砌垒即灶。
如今茅屋为木屋所代替。
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墙,仍具古代遗风。
家家户户虽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那剖开的芦瓜瓢却一脉相沿。
行:秦人村虽紧...
彝族的发展600字作文
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各地过彝族年的时间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粮入库后的阳历11月,各村寨择日过年。
另外,云南、贵州、广西彝族地区有些地方过去都过彝族年,汉文方志都有记载,但是在清朝时期吴三桂和鄂尔泰统治的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改夷归汉已经不过彝族年了。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每年阳历11月20日为彝族年,法定放假3天,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彝族年。
凉山彝族年,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年前的准备阶段、年节的活动阶段和尾声阶段。
年前准备 择定吉日、准备年货、节日柴草准备和搞好房内外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过年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毕摩择定。
具体选定哪天,要根据彝历计算,除属猪、龙、牛、鸡、蛇等的那些天不宜过年外,属猴、虎的日子最佳,属狗、鼠等日也是过年的“吉日”。
准备年货。
凉山彝族过年,对过年猪特别讲究,过年猪的大小、肥瘦,被视为是否富有和勤劳的标志。
过年猪不能选用种猪、老母猪、花毛猪和独生猪,并且过完年就立即选定下一年的过年猪。
凉山彝族年猪的喂养大多同牛羊一起赶上山去放,放养的时间也较长。
若喂养的过年猪肥大,不仅得到众人赞扬,而且可保祖先“过”个好年,祖先便保佑儿孙幸福。
相传:有个孤儿很穷,几年都没有杀猪过年。
过年前他做了一个梦,各家祖先回来过年,半路休息时,都兴高采烈地讲述着自家儿孙的年货可能比去年好,而他的母亲则愁眉苦脸。
别人说完她才叹息道:“我儿子穷,今年也会空去空回。
”儿子梦到这里醒了,他越想越难受,等到天亮,他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牛杀来过了年。
据说,送年(祭送祖先)后,各家祖先们又在回去的路上休息互相等候,别人的祖先惊奇地看到他母亲赶着一头牛走来,都惊喜地问他母亲赐儿子家什么,他母亲说:“今年我太高兴了,赐予儿子家人丁发展,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第二年,他家生了个儿子,荞麦多得无处装,牛羊一大群。
因此,凉山彝族对过年猪及供品非常讲究和重视。
除肥大的年猪外,还要准备充足的大米、荞面、燕麦面,以及磨好豆腐,酿好竿竿酒。
砍柴火、割蕨基草是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的。
过年前一两个月,各家都上山砍柴火晒在山上,晒干后背回院内堆放好备用。
而割蕨基草要在过年前头几天里选择一个吉日上山割,放在院内,忌讳牲畜踩踏。
搞好过年的卫生。
过年前一天,妇女和姑娘们就开始清洗衣服、炊具,打扫室内外的卫生。
衣物和炊具一般要背到河边去洗刷。
这一天,到处可见到家庭主妇和姑娘们在河边搓衣、洗碗,热闹非凡。
新平特产的作文600字
这里只有点傣族的风俗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1075128人。
主要从事农业。
寺塔和竹楼、竹桥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
“傣”为本民族自称。
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
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19220平方公里。
相传有个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领,为了捉到一只金色的鹿,翻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大河,眼前现出一泓美丽的金湖,金鹿跃入金湖,刹时湖面莲花盛开,湖边林木苍翠,百鸟啼鸣。
帕雅拉吾深深地爱上了这“美好而神奇的乐土”——勐巴拉纳西,这就是今日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千田”。
“西双”即十二,“版纳”为一千块田。
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域划成十二个田赋单位,每个“版纳”为一份田赋额。
后来,他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十二个行政区。
西双版纳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生长着两万多种植物,仅热带高等植物就有大约5千种,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也是天然动物园,有珍禽异兽200多种。
同时也是“南药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
有趣的傣语地名 类似“西双版纳”这样的傣语地名在傣族地区多不胜数,但其汉语字面意义与其实际含意相差甚远,所以对这些地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勐龙飞龙没有龙,弄岛冰岛未见岛,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的打油诗就是对这种状况的说明。
傣语“龙”是大,勐龙、飞龙是“大坝子”、“大树荫”;“岛”为青苔,弄岛、冰岛是“长青苔的水塘”和“长青苔的角落”;“姐”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宝石城”;云南省镇源县有南京乡、南京街,瑞丽县有南京里,其实傣语中“南”为江河、水源、“京”为吃,“里”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为城镇,“洪”为黎明。
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四处巡游传教,当抵达该地时,正是夜尽天晓,雄鸡啼鸣的时候,于是佛主便将此地命名为“黎明之城”。
佛祖继续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时,正值早餐时分,于是便有:“庄洪路”之称。
“庄洪路”为傣汉语混用地名,“庄洪”为傣语,意为头道餐即早餐,“路”是汉语。
佛主绕过勐养蹬上基诺山的曼坡时,回首眺望,发现还有一小块地方自己没有走到,于是惊呼“勐养囡!”——还剩下一小块地方!此地便有了勐养或小勐养之称。
“勐”为地方,“养”为剩余,“囡”为小。
以上地名来源于佛教,不难看出傣族人民对佛主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还有一些与环自然境、物产资源有关的傣语地名。
嘎栋区的曼浓罕,意为“金湖寨”。
“曼”为寨,“浓”为湖,“罕”为金子。
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马鹿前来饮水,遂得此名。
这便让人联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来到神奇的西双版纳的传说,也许这里就是当初金鹿跃入的金湖吧。
勐海县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
勐混县境内有一条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转道而流的河。
传说南混河原本从格朗河流向东南,佛祖经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转道向西倒退流去。
于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称。
还有勐腊,意为产茶之地;勐仑,意为软石之地;磨黑,意为“盐井”;磨整,意为“铅井”等等。
习俗/礼仪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等佛家圣物。
...
以我的民族,我的家为题目的作文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共同拥有一个叫“中华”的大家庭。
56个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主人。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之间总是打架吵闹不断,家庭成员会觉得幸福吗?相反,如果我们团结友爱,这个大家庭才会生活的更好。
大家都知道56个民族中汉族人民最多,但是其他民族——少数民族,也很棒。
比如:新疆的维吾尔族,他们的葡萄干多么香;贵州的苗族,他们的服饰和手饰多么漂亮;云南的傣族,他们的孔雀舞多么优美;云南的彝族,他们的火把节多么壮观。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会使“中华”这个大家庭变得“美丽”起来。
每一个民族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做着应有的贡献,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而这千千万万个家园组成了我们的祖国。
我们不能说哪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好或不好。
有一句歌词,它这样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啊!我们只有“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才能真正使各个民族共同拥有一个叫“中华”的大家庭!...
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
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
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
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
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
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
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
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
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
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
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
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
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
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